加压输水系统减振措施分析

加压输水系统减振措施分析

一、有压输水系统减振措施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建新,白存忠[1](2021)在《水电站冲砂底孔振动机理研究及减振处理》文中提出为解决老挝南俄五水电站冲砂底孔闸门开启引起的振动和建筑物安全问题,通过一维理论分析、三维数值模拟、现场原型监测等手段,查明弧形闸门后跌坎空化涡是引起冲砂底孔振动的原因,针对性提出四种减振处理方案,经比选实施跌坎后移13m并6孔通气方案,经现场调试检测分析,达到消除异响和减振的目的。文章为水工建筑物过水异常振动机理研究和有效减振处理提供了借鉴,对类似工程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郑阳,陈启卷,张海库,闫懂林,刘宛莹[2](2021)在《水电机组明满流尾水系统电路等效建模及超低频振荡仿真分析》文中认为针对某大型水电站实际生产过程中由尾水流道水力因素引起的机组有功功率超低频振荡现象,开展该类电站明满流尾水系统水力动态特性建模仿真和机组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探索研究。首先,将电路等效理论引入水电站过流部件动态建模中,通过类比有压管道电路等效模型,推导无压明渠电路等效模型数学表达式。进而根据水电站尾水流道实际布置形式,构建"一洞两机"明满流尾水系统整体等效电路拓扑。在此基础上,通过尾水系统电路等效模型对电站下游水位较低时机组尾闸室水压周期性振荡现象进行仿真复现,分析电站下游水位和明渠水力损失等因素对机组功率振荡的影响,并讨论通过增加尾水支渠或主渠局部水力损失两种减振方法进行超低频振荡抑制的可行性及优缺点。电站现场尾水改造试验结果表明,该减振方案对机组功率超低频振荡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周冬蒙[3](2020)在《基于数值模拟的泵站前池水流流态及压力管道振动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提水泵站在我国水利输水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宁夏盐环定扬黄工程(后称“盐环定工程”)是为解决当地人畜饮水问题、发展灌溉农业、改善生态环境而兴建的一项民生工程。但受早期技术手段及建设资金等限制,加之大多泵站始建于上世纪,运行时长久远使得盐环定工程达不到设计供水能力,工程效益得不到应有发挥。鉴于此,本文分别针对泵站前池水流流态紊乱、变频器调频使水泵偏离高效区及泵站压力管道流激振动三个问题展开研究。针对泵站前池水流流态紊乱的问题,本文基于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对泵站进水池水流流态进行数值计算,并与HXH03-1S型超声波多普勒流速流向仪在泵站进水池的原型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提出不同开机组合的高效优化方案;针对水泵偏离高效区运行的问题,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不同转速下对应的流量与装置效率,并基于最小二乘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拟合出适用于SFWP80-800型水泵的经验公式;针对泵站压力管道流激振动问题,建立基于ALGOR软件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管道流态分析与模态识别进行管道振动的水动力学响应分析,并采用DASP振动测试系统获取振动信号对其验证得出水流对压力管道振动模态的影响关系。结论如下:(1)通过对典型泵站正向进水前池模拟结果来看,吸水喇叭口两侧出现方向相反的涡流与吸入喇叭口的水流形成了新的涡带,对前池未放置进水管的侧墙造成二次冲击,在取水口底部形成新的不规则的涡流进而对喇叭口管道内部流态产生影响,在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中都以危害大的自由表面涡和附底涡为主而忽略侧壁漩涡的影响,本次研究说明当进水结构尺寸设计不当时,因侧壁撞击形成的漩涡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2)通过对典型泵站侧向进水前池模拟结果来看,侧向进水前池来流方向与吸水管中心线呈一定的夹角,主流向吸水管一侧偏斜严重,前池右侧边壁处形成带状回流区,且流态受机组开机组合的影响较大,前池末端未开机机组处形成大范围的静水区,泥沙大多沿右侧边壁分布或淤积于前池末端,大幅降低了泵站运行效率;(3)通过对10种不同开机组合方案下的进水前池水流流态进行数值模拟可知,侧向泵站进水前池上水运行时尽可能多地开启前池末端处的机组,可有效改善前池水流流态,减小前池内静水区范围,增大前池内水流流速,减少泥沙淤积;(4)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不同转速下对应的流量与综合效率,并基于最小二乘法对所得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推求出适用于SFWP80-800型水泵的流量比、效率比与频率比的关系式,并提出效率最优调频范围为46Hz50Hz,可为实际工程中变频调速水泵调频范围的计算提供有益借鉴;(5)建立了基于ALGOR的压力管道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模拟泵站压力管道的水流激励振动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状况相吻合,可见数值模型合理可靠;(6)通过不同工况的水流动力特性及振型分析,发现在压力管道进水管处、总管与支管相接处及总出水管处均匀强烈的振动,进水管的振动较出水总管振动更为强烈,需要引起重视。

陈林[4](2020)在《高水头平面闸门闭门失效与结构破坏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水工闸门是水利工程的“安全阀”,其安全运行关系整个水利枢纽的安全、可靠、有效。在实际工程中,有许多闸门在特殊水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振动、闭门失效和结构破坏等。以往对高水头弧形工作闸门振动和运行可靠性问题,工程界很重视,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近年来弧形工作闸门运行出现问题的事例较少。然而对高水头平面事故闸门的运行可靠性,工程界普遍重视不够,造成已建工程普遍存在高水头平面事故闸门闭门失效问题,严重危及工程安全。本文结合高水头平面闸门闭门失效与结构破坏的实际工程案例,开展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原型观测反馈分析研究,揭示了动水闭门失效机理、提出了闭门失效的防控措施,反演了闸门结构连续破坏过程、明确了闸门的破坏机理,提出了闸门失效孔口封堵方案。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提炼如下:(1)深入研究平面闸门动水闭门水力特性,建立了闸门爬振理论模型,揭示了动水闭门失效机理,提出了闭门失效的防控措施研究揭示了平面闸门在动水关闭过程中,上游水位、工作闸门开度对水流流态、面板及底主梁时均和脉动压强、闭门持住力的影响和变化规律。主横梁“开孔”会显着减小其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即减小了闭门持住力,闭门持住力随开孔率增大而减小,当开孔率超过30%,开孔作用效果不明显。通过非线性动力学的几何方法建立了平面闸门爬振的理论模型,阐明了闸门无法闭门并伴随有爬行振动这一工程问题的发生机制,并对影响爬振的因素进行了试验验证,表明,支承摩阻系数是影响闸门爬振的主要因素之一,滑块材质也会改变闸门振动特性。提出了从利于闸门落门的角度考虑,减小支承结构摩阻系数、降低上游水位和工作门开度、增加闸门配重。从减少闸门爬振角度考量,适当增加配重、调整运行工作参数、增加滚轮或滑块直径、选用摩擦系数小的支承结构、增加卷扬式启闭机钢丝绳伸长模量/采用液压式启闭机、保证止水良好、闸底流态优化等闭门失效防控措施。(2)建立了闸门单节以及整体结构连续破坏、溃决失效的数值反馈推演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明确了平面闸门主横梁主导与焊缝主导两种结构破坏形式。不考虑焊缝失效的情况下,通过研究不同开孔孔型主横梁在超载水压力与地震荷载情景下的弹塑性极限承载力及塑性区扩展过程,主横梁将发生跨中的弯曲极限破坏模式或边跨的剪切破坏模式,而不会发生整体失稳。闸门单节连续破坏过程为:边跨腰孔左下角产生塑性区→边跨腰孔右侧形成塑性区→边跨腰孔截面上、下侧出现塑性区→塑性区贯通→腹板断裂→可动机构→后翼缘断裂→焊缝撕裂→面板撕裂→Π形梁跨中断裂→边柱被拽出闸门槽。在考虑焊缝失效的情况下,闸门单节结构连续破坏、溃决过程如下:焊缝失效→主横梁前翼缘与面板脱开→面板瞬间撕裂→主横梁前翼缘断裂→Π型梁后翼缘断裂→主横梁腹板断裂→半跨扭断→边柱被拽出闸门槽→闸门溃决失效。通过某工程溃决失效闸门现场残骸对比分析,佐证了本文提出的数值反馈推演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判定该闸门事故的失效机制为焊点起裂、面板撕裂致梁系结构转变、自下而上分节失效的焊缝主导型结构破坏机制。通过追踪焊缝群的连续脱落,闸门整体灾变过程为:底节焊缝脱落→底节面板由一侧向中部撕开→底节主横梁跨中断裂→底节边柱扭转带动下中节左右侧主横梁跨中断裂→上中节右侧1/4处面板撕裂→上中节横梁断裂→顶节由于面板强大水压力的拉拽导致横梁扭曲变形→顶节脱出闸门槽。(3)闸门结构失效的其他影响因素反演分析通气孔异常过流及闸门节间缝隙射流引起的附加水动力荷载是造成闸门结构破坏的次因,主焊缝焊高不够、脱焊、焊接质量太差所造成的闸门面板与梁系脱开是连续溃决破坏的主因。(4)闸门失效孔口封堵方案研究相同水位下,拍门力由大到小排序为拍门(门中门)≈浮体门>米字梁球体门≈裹胶皮球体门>人字门。根据试验与现场实践,为了系统解决拍门撞击力过大的问题,可以采用人字形拍门或者利用比重小的复合材料制作拍门,对于不同水位,采用球壳或者箱型梁平板闸门,中间可以做成空腹的技术改造,新型浮箱式拍门封堵操作步骤为:拍门设计与模型试验→拍门入水→拍门到达指定位置→拍门注水排气并完成封堵→拍门封堵后止水密闭性检查→排气孔关闭→洞内损坏部位修补及永久堵块施工。

王鹏立[5](2020)在《环状输水管网停泵及支管末端关阀水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的意见,城镇输水管网将会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为保障输水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应对其进行多工况的水锤计算分析。本文以江苏某县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的环状输水管网为例,采用基于断流弥合水锤模型和MIAB动态摩阻模型的水锤计算模型对其进行计算分析。1.本文依据水锤基本理论,结合输水管网各边界条件,给出基于断流弥合水锤模型和MIAB动态摩阻模型的水锤计算模型程序流程,为环状输水管网水锤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通过搭建实验管路进行断流弥合水锤实验,分析研究其压力波动规律,同时将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水锤计算模型的可靠性。2.以工程实际环状输水管网为例搭建水锤计算模型,对输水管网水厂水泵站突然停泵造成的停泵水锤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突然停泵会造成整个输水管网压力波动剧烈,最高升压超过稳态311.89m,多处产生断流弥合水锤,严重危害管网安全。针对输水管网停泵产生的压力波动从泵站处由管网内部向管网外围传递的特点,提出水锤防护重点应放在管网内部(尤其是内部主管),同时考虑管网其他易发生断流弥合水锤的位置,计算表明设置一定数量的箱式双向调压塔可有效降低停泵造成的压力波动。3.对环状输水管网支管末端突然关阀造成的关阀水锤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末端突然关阀会造成阀门处及对应支管产生较大的水锤升压,同时关闭的阀门越多造成的管网压力波动越明显,其最不利工况为所有阀门同时快速关闭,造成整个输水管网升压严重,最高升压超过稳态168.73m,严重危害管网安全。针对输水管网支管末端关阀产生的压力波动从阀门处由管网外围向管网内部传递的特点,提出水锤防护重点应放在支管末端阀门处,计算表明采用喷孔控流阀延长末端关阀时间可有效降低关阀所产生的水锤升压。4.通过环状输水管网支管末端关阀水锤数据分析,发现支管或次支管越长,对应阀门关闭产生的水锤升压值越大;支管的流量越大,对应阀门关闭产生的水锤升压造成的管网压力波动范围越大;各阀门产生的水锤升压在传至管径较大的管段其压力波动会明显衰弱。

高冉冉[6](2019)在《复杂长引水电站水力振动特性分析研究》文中指出电站水力振动问题会造成结构的严重破坏甚至引发工程事故,因此水力振动一直以来都是水利工程领域热点研究问题。本文以一带有差动式调压室的复杂长引水电站为研究对象,进行电站水力振动特性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水力振动理论,推导了差动式调压室的水力阻抗和传递矩阵表达式,建立系统水力振动分析的数值模型,并利用特征线法验证了理论推导以及数值模型的准确性。(2)运用水力振动数值模型,对电站自由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引水隧洞段自振振型与自振频率的衰减因子有关,衰减因子绝对值越小,引水隧洞进口段的水头和流量振幅越大;调压室对振荡幅值具有削减作用,越接近振荡腹点削减效果越显着。研究了机组运行台数和运行工况对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运行台数的增加,引起自振频率衰减因子绝对值的减小、引水隧洞最大振幅的增加;衰减因子绝对值随着机组水头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减小,这与不同工况下机组水力阻抗密切相关。(3)开展原型脉动压力观测试验,分析了机组运行负荷对尾水涡带振源特性的影响。尾水涡带频率幅值在30%~75%额定负荷区间内较大,最大值为0.4m水柱;相邻机组的负荷变化对尾水涡带幅值存在影响,相邻机组部分负荷时幅值最大,且机组运行负荷越接近额定功率受相邻机组负荷变化影响越小。(4)基于水力振动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扰动源作用下系统的水力振动响应。系统压力水头响应幅值与扰动幅值成正比例线性关系、与扰动频率不存在特定比例关系;不同负荷尾水涡带扰动作用下系统的水力振动响应不同,在低负荷400MW及以下运行区压力水头响应幅值最大达到扰动幅值的80倍左右;在水击振荡扰动下的系统最大压力响应幅值与扰动幅值相近,没有发生共振现象。(5)提出了水力共振的三大控制措施,即消除系统中的扰动源、错开系统自振及扰动频率、削减扰动幅值,并分析了补气和优化导叶控制规律两种措施的减振特性。补气对系统压力水头的削减具有明显效果并且使系统自振频率减小;导叶控制规律的优化仅削减了水击振荡扰动源的扰动幅值,对其扰动频率以及系统自身频率没有影响。

梁超[7](2017)在《高坝泄流诱发结构和场地振动机理和减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水利枢纽建设的蓬勃发展,一大批高坝或超高坝投入运行或开始筹建,这些工程的共同特点是“水头高、流量大、泄洪功率大、河谷狭窄、地质条件复杂”,这使得泄洪诱发的振动问题非常突出。传统的研究主要考虑水工结构自身的振动安全,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水利水电枢纽投入运行,高坝泄洪诱发的地基和周边场地振动及其环境影响逐渐引起了工程界的重视。高坝泄流诱发结构和场地振动属于同一个不可分割的物理过程,即在水流荷载激励下,水工结构首先发生振动,然后振动经由地基传递至周边场地。在“水流荷载-水工结构-地基-周边场地”的耦合动力体系中,水流荷载激励下的水工结构振动是地基和场地振动的直接振源,而影响工业生产、居民人身安全和日常生活的场地振动则是上述耦合体系的动力响应。本文主要从高坝泄洪诱发的结构和场地振动两个方面入手,对其振动机理和减振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归纳整理了国内外对于泄洪诱发结构和场地振动的研究进展,其次针对结构和场地振动分别涉及到的振动和波动问题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方法。然后,重点研究了高坝泄流诱发非经典阻尼水工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减振措施,高坝泄洪诱发坝体附属结构的“伴生”振动机理,基于乌东德拱坝水弹性模型试验提出了减振调度优化运行方案,并进行了高坝泄流诱发场地振动的结构放大特性与减振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高坝泄流诱发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减振研究。以多点激励结构动力方程为基础,由于阻尼矩阵的非正交性,利用复模态分解方法对动力方程进行解耦,然后在考虑耦合阻尼项的条件下,重新推导了传统的复多点反应谱方法(CMSRS)。改进的CMSRS方法对于不同空间位置荷载激励和不同结构响应模态之间相互影响的考虑更加全面,能够更加准确地计算具有复杂阻尼条件的水工结构动力响应,进而利用所提出的方法研究了耦合阻尼器的减振效果。(2)高坝泄洪诱发坝体附属结构的“伴生”振动机理研究。首先基于原型观测数据分析了泄洪过程中锦屏拱坝闸门振动随开度增加而减小的特殊现象。基于传统的被动吸振器理论和相关结构的干/湿模态数值分析,考虑更加复杂的荷载和阻尼条件,并将研究对象由传统的主体结构转化为附属结构,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理论模型以分析主体结构上附属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表明锦屏表孔闸门振动是由中孔闸门振动而产生的伴生振动,并解释了表孔闸门振动随开度增加而减小的原因。(3)高坝泄流诱发场地振动特性及调控减振研究。根据水力学及结构动力学相似条件,依据乌东德拱坝及水垫塘实际体型,设计并建造了水弹性模型,基于模型试验结果研究了表中孔敞泄和表孔局开泄洪的调度方式对水垫塘底部基岩和边坡振动的影响。综合试验结果,针对不同坝身泄流量范围,提出了泄流运行减振优化调度方案。(4)高坝泄流诱发场地振动的结构放大特性与减振研究。首先理论分析了场地振动的窄频带特点,并根据实测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然后应用基础隔振衰减结构的动力响应,由于场地振动的窄频带特点,不必考虑低频共振问题,有利于简化隔振器的设计。同时考虑隔振体系的非线性性质,通过改进的概率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并利用数值模型验证了所提出的改进方法。总之,高坝泄洪诱发的水工结构和地基场地振动是同一物理过程的不同阶段,地基和场地振动总是以水工结构振动为直接振源,对于场地振动的产生机理和减振方法的研究离不开对结构振动的深入分析,无论对水工结构还是周边场地进行振动衰减,都可以有效地衰减甚至避免不利的环境振动。本文所研究的水工结构和场地振动机理和减振措施,可以为泄洪振动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减振方法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和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牛利敏[8](2016)在《长引水压力隧洞平面闸门启闭力及稳定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闸门启闭力的估算对闸门启闭机的选型有重要作用,是闸门正常运行的前提;闸门在动水启闭过程中的运行稳定性,是闸门安全运行的保障。前人的研究大多针对常见潜孔式平面闸门启闭力进行研究,而对长引水压力隧洞中的平面闸门启闭力较少提及。长引水压力隧洞中的平面闸门由于水力条件的复杂性和水力参数的不确定性很难通过数值模型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基于两个实际工程,通过建立水工试验模型研究长引水压力隧洞中的平面闸门启闭力特性以及闸门的运行稳定性。主要成果如下:(1)按重力相似准则建立了1:25千岛湖长输水隧洞闲林控制闸水工模型和黄河玛尔挡泄洪放空洞整体水力学模型,研究了这两种长引水压力隧洞中平面闸门在动水中的闭门持住力和动水启门力特性。研究表明:闲林控制闸工作闸门启闭机容量满足要求,动水启闭力在小开度内变化剧烈,且最大启闭力的值发生在小开度范围内;玛尔挡泄洪放空洞事故平面闸门在动水中的启闭力变化与闸下水流流态密切相关,并针对事故闸门不能完全关闭到底的问题采取了增加闸门配重的措施。(2)基于千岛湖长输水隧洞闲林控制闸和玛尔挡泄洪放空洞事故闸门两个实际工程建立平面闸门水力学模型,研究底主梁开孔对降低长输水隧洞中有压平面闸门动水启闭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止水布置在下游的长输水隧洞和最大启闭力发生在闸后明流流态的长引水洞事故闸门,底主梁开孔对于降低闸门最大启闭力作用不明显。(3)针对千岛湖长输水隧洞闲林控制闸闸门,研究输水隧洞中有压平面闸门的运行稳定性。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闲林控制闸平面闸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研究闲林控制闸平面闸门在动水中面板和底缘上的脉动压力特性;通过数值模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计算闸门结构在动水中的流激振动响应。

廖伟宏[9](2015)在《长距离输水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距离输水管道因气水两相流动状态不断转变而产生的强烈压力波动会诱发管道剧烈振动,引起管道连接部位的松动泄漏和整体结构稳定性的降低,甚至发生爆管现象。为了提高长距离输水管道运行的安全性,并探究气液两相流不同流型下重力输水和加压输水的管道振动特性,本文从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基本理论出发,基于两相流体与管道的流固耦合作用,对长距离重力输水和加压输水两种方式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管道振动幅频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与试验结合的方式,建立了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管道结构属性与气液两相流体流动特性对输流管道系统振动固有特性的影响。选用有机玻璃管材搭建长距离输水管道试验平台,通过调节气泵进气压力控制进气量在03.0m3/h之间并调节阀门控制流速在0.71.9m/s范围内,同时模拟重力输水和加压输水两种方式的稳态运行和关阀过渡过程工况。采用三向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对水平管道、45°上升管道、45°下降管道以及阀门部位进行稳态条件下的振动响应检测,获得管道轴向和径向振动加速度频谱图。使用关阀时间可控的电动球阀和气动蝶阀进行过渡态试验,研究关阀和事故水锤对管道振动幅频特性的影响。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管道系统的固有频率会随着管径或管材弹性模量的增大以及管长或管材密度的减小而提高。气液两相流含气率的加大在提升管道系统固有频率的同时也会提高水平管道的振动强度。在同一水流速下,水平管道轴向振动强度随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大,于泡状-段塞流过程增长速率最快,并在段塞流流型时达到最大。由于水平管道段塞流振动频域较宽,极有可能发生管道共振,实际运行中应尽量避免该工况的出现。上升管弯头由于连接耦合作用,振动强度大。下降管段的振动强度与管内气团的发展密切相关,应尽量避免非满管流的产生。气液两相流过阀产生的局部扰动对上游近阀管段的径向振动影响剧烈,使管道径向振动向高频区域发展,轴向振动受其影响较小。快关阀试验中气体的存在会降低管道中的水锤升压,且含气率越高其降低的幅度越大,但水锤波和管道振动的持续时间变长。这些对于长距离输水管道的设计、改造及运行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梁兴[10](2014)在《基于瞬变流计算与安全性分析的大型梯级泵站优化调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型梯级泵站一般具有管线长、提水量大、运行时间长、能耗多等特点,不仅在运行调度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化空间,在机组安全启动和高效运行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化潜力。由于水泵机组运行状态易受振动、机组启动特性、机组启动频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开展以抽水成本为主要控制目标的优化调度研究,也需要对机组运行可靠性进行分析,并优化机组启动过程,以提高优化调度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本文基于瞬变流理论和安全性分析,开展大型梯级泵站优化调度研究,为梯级泵站制定合理、经济、可靠的调度运行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本文综合运用泵站经济运行、流体力学、振动信号分析、非线性转子动力学和智能优化算法等理论,结合水泵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研究大型梯级泵站优化调度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优化调度实时性研究:基于明渠/有压管道等非恒定流方程,采用特征线算法求解梯级泵站首站流量变化时全线水力瞬变问题,并与工程调度经验相结合,确定梯级泵站调度运行时各站间流量滞后时差关系,实现优化调度的实时性。2.针对立式混流泵振动问题,开展水泵运行可靠性对优化调度影响分析:运用HHT方法和转子动力学,从信号分析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叶片全调节立式混流泵异常振动诱因进行研究,并探讨了振动对水泵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异常振动是由于机组启动时伴生冲击力推动主轴偏移,导致转子不对中运转所引起的,且主轴偏移在机组稳定运行后虽有所减小,但并不会消失;启动伴生冲击力越强越易诱发机组振动,振动越强水泵效率则越低;由于该冲击力是由电机的直接启动方式引起的,改善机组启动方式,降低启动伴生冲击力,不仅可以减弱机组振动,也提高了水泵运行可靠性和优化调度精度。3.针对机组启动方式改变后启动水锤安全问题以及优化调度所引起的机组频繁启动问题,开展叶片全调节立式混流泵启动参数优化研究:将立式混流泵启动过程分为关阀排气过程和蝶阀开启过程两个阶段,分别采用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进行三维水锤仿真计算,并利用正交试验法开展电机启动时间、蝶阀开启时间和叶片角度等水泵启动过程参数优化配置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电机启动时间的增加,水泵启动水锤最大值逐渐降低,随着蝶阀开启时间增加,水泵启动水锤最大值逐渐上升,另外,由于叶片角度较小时水泵扬程曲线存在马鞍区,叶片角度应选择-3。。4.开展单目标优化调度研究:针对大型梯级泵站运行特点,结合系统瞬变流分析和水泵运行可靠性分析成果,建立以系统抽水成本最小为控制目标,以流量分配为决策变量的单目标实时优化调度模型。进而在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免疫思想,开展混合粒子群求解算法研究。实例研究表明:混合粒子群算法增强了粒子活跃性,扩大了解空间的搜索范围,提高了搜索精度,从而增强了粒子群算法避免“早熟”的能力;梯级泵站最优方案比现行的最优调度方案每日节省成本2.99万元,有效的提高了工程经济性。5.开展双目标优化调度研究:综合考虑抽水成本与机组维修成本等对工程经济性的影响,在假定机组启动次数与机组维修成本呈线性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以调度周期内抽水成本最小和机组维修成本最小(机组启动次数最少)为控制目标的双目标实时优化调度模型,并分别采用基于线性加权法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和基于Pareto最优解的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研究表明:前者只能获得双目标特定关系下的唯一最优解,当目标权重关系不明时,优化结果可靠性无法确定;而后者则能够反映抽水成本与机组启动次数的内在联系:在日抽水量确定的情况下,随着机组启动次数的增加,抽水成本大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存在一区域(包含全局最小抽水成本):随着机组启动次数的变化,抽水成本变化并不明显,该区域即调度方案的最优选择区域。

二、有压输水系统减振措施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压输水系统减振措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电站冲砂底孔振动机理研究及减振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振动机理研究
    2.1 冲砂底孔流场特性CFD精细模拟
        2.1.1 不同水位开度工况对流态分布影响
        2.1.2 不同水位开度工况对压力脉动影响及振源分析
        2.1.2.1 不同开度工况压力脉动分析
        2.1.2.2 不同水位工况压力脉动分析
    2.2 弧形工作闸门结构动力特性FEM模拟
    2.3 冲砂底孔坝段结构动力学模拟
    2.4 冲砂底孔流道及闸门流固耦合分析
        2.4.1 底孔压力脉动分析
        2.4.1.1 底孔流道有压段
        2.4.1.2 沿弧形闸门面板
        2.4.1.3 泄槽跌坎附近
        2.4.2 流固耦合与水动力学分析对比
    2.5 泄槽跌坎空化空蚀流态分析及消除措施
        2.5.1 跌坎附近CFD流态及压力脉动分析
        2.5.1.1 跌坎附近CFD流态
        2.5.1.2 跌坎附近压力脉动分析
        2.5.2 消除跌坎空化空蚀措施
        2.5.2.1 通气对跌坎部位压力脉动特性影响
        2.5.2.2 跌坎后移对跌坎部位压力脉动特性影响
        2.5.3 跌坎附近CFD流态及压力脉动分析
3 减振处理措施及实施
    3.1 底孔及闸门振动解决方案及验证
    3.2 减振方案与实施效果评价
        3.2.1 减振方案
        3.2.2 实施效果评价
        3.2.2.1 噪音对比
        3.2.2.2 振动对比
        3.2.2.3 压力脉动对比
4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5结语

(3)基于数值模拟的泵站前池水流流态及压力管道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泵站前池水流流态研究现状
    1.3 泵站压力管道振动研究现状
    1.4 变频调速水泵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工作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盐环定泵站工程概况
    2.2 试验仪器介绍
        2.2.1 三维激光扫描仪
        2.2.2 DASP振动测试系统
第三章 泵站前池水流流态分析
    3.1 数值模拟
        3.1.1 算法理论
        3.1.2 控制方程
        3.1.3 边界条件设置
        3.1.4 几何模型
    3.2 水流流动特性分析
    3.3 现场测定结果与对比分析
        3.3.1 正向前池模拟结果验证分析
        3.3.2 侧向前池验证结果验证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喇叭管下方速度分布分析
        3.4.2 漩涡切向速度与环量分布分析
        3.4.3 水流流动特性分析
        3.4.4 不同开机优化组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泵装置变频调速特性实验研究
    4.1 盐环定灌区水泵与变频器主要参数
        4.1.1 泵站水泵与变频器参数
        4.1.2 泵站变频机组调频情况
    4.2 变频调速特性试验分析
        4.2.1 最小二乘法原理
        4.2.2 水泵变频调速原理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试验结果
        4.3.2 数据拟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泵站压力管道振动特性分析及减振优化设计
    5.1 工程概况
    5.2 模拟原理及方法
        5.2.1 流固耦合方程
        5.2.2 ALGOR流场分析方程
        5.2.3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5.2.4 模拟工况
    5.3 管道水动力学分析
        5.3.1 工况一
        5.3.2 工况二
    5.4 模型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高水头平面闸门闭门失效与结构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闸门事故发生原因及破坏型式
        1.2.2 闸门水力特性研究进展
        1.2.3 平面闸门振动特性研究进展
        1.2.4 闸门结构承载特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第2章 平面闸门运行失效典型案例分析
    2.1 平面闸门动水闭门失效
        2.1.1 水电站进水口事故闸门闭门失效
        2.1.2 泄洪平面事故闸门闭门失效与爬行振动
    2.2 某工程平面闸门结构失效
        2.2.1 工程概况
        2.2.2 事故节点
        2.2.3 断口及残骸
        2.2.4 冲坑形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平面闸门动水闭门失效及爬振机理研究
    3.1 闸门动水闭门水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3.1.1 脉动压强和闭门持住力分析
        3.1.2 主横梁开孔减载的水力特性改善效果研究
    3.2 平面闸门动水闭门爬振机制研究
        3.2.1 闸门闭门爬振理论模型
        3.2.2 闸门闭门爬振过程反演
    3.3 闸门闭门爬振防控措施研究
        3.3.1 闸门爬振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3.3.2 闸门爬振防控工程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平面闸门结构破坏机制与反馈推演分析研究
    4.1 平面闸门主横梁主导型破坏机制研究
        4.1.1 主横梁开孔的强度弱化效应
        4.1.2 主横梁超载破坏
        4.1.3 主横梁屈曲破坏
        4.1.4 小结
    4.2 平面闸门焊缝主导型破坏机制研究
        4.2.1 平面闸门焊缝应力分布特性
        4.2.2 单节溃决失效准静态数值模拟
        4.2.3 整体溃决失效推演模型
        4.2.4 小结
    4.3 基于闸门残骸的破坏全过程反演分析
        4.3.1 残骸拼接
        4.3.2 连续溃决过程
        4.3.3 溃决过程关键节点判定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闸门结构失效的其他影响因子反演分析
    5.1 通气孔射流动水压力
        5.1.1 物理模型试验
        5.1.2 模型试验结果
    5.2 节间焊缝射流动水压力
        5.2.1 物理模型试验
        5.2.2 闸门动响应评估
        5.2.3 节间射流数值模拟分析
    5.3 脉压荷载影响分析
    5.4 基于廊道冲坑形态的破坏过程反演分析
        5.4.1 冲坑形成机制的物模试验
        5.4.2 基于冲坑的闸门破坏模式判定
        5.4.3 冲坑对坝体结构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闸门失效孔口封堵方案研究
    6.1 孔口拍门撞击力研究
    6.2 孔口封堵拍门方案物理模型试验
        6.2.1 物模模型试验设计
        6.2.2 不同拍门形式下拍门力特性
    6.3 拍门方案的实施
        6.3.1 浮箱式拍门及其实施过程
        6.3.2 其他类型拍门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环状输水管网停泵及支管末端关阀水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水锤现象及分类
    1.3 国内外研究历程及现状
        1.3.1 国外研究历程及现状
        1.3.2 国内研究历程及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环状输水管网水锤计算的理论及方法
    2.1 水锤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
        2.1.1 弹性水锤理论
        2.1.2 水锤波速
        2.1.3 水锤基本微分方程
        2.1.4 水锤数值解原理
    2.2 环状输水管网各边界条件
        2.2.1 管道分支处的边界条件
        2.2.2 水泵处的边界条件
        2.2.3 管道断流空腔再弥合边界条件
        2.2.4 喷孔控流阀的边界条件
    2.3 动态摩阻模型
    2.4 环状输水管网断流弥合水锤模型的搭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断流弥合水锤实验及水锤计算模型验证
    3.1 实验平台的介绍
    3.2 实验系统试运行
    3.3 实验数据记录分析
    3.4 水锤模型的验证
        3.4.1 模拟计算数据处理
        3.4.2 实验管路稳态计算
        3.4.3 实验管路瞬态计算
        3.4.4 实验与模拟计算的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状输水管网的水锤计算
    4.1 工程实例概述
        4.1.1 主要技术资料
        4.1.2 稳态计算
    4.2 停泵水锤计算
    4.3 支管末端关阀水锤计算
        4.3.1 单一支管末端阀门关闭的水锤计算
        4.3.2 局部支管末端阀门同时关闭的水锤计算
        4.3.3 所有支管末端阀门同时关闭的水锤计算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状输水管网的水锤防护
    5.1 安装箱式双向调压塔的停泵水锤计算
        5.1.1 方案一水锤计算
        5.1.2 方案二水锤计算
    5.2 安装喷孔控流阀的支管末端关阀水锤计算
        5.2.1 支管末端阀门同时100s匀速关阀的水锤计算
        5.2.2 支管末端阀门同时300s匀速关阀的水锤计算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复杂长引水电站水力振动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力振动理论方法研究
        1.2.2 水力振动振源及特性研究
        1.2.3 水力振动特性分析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水力振动数值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1 水力振动基本方程
    2.2 水力振动分析方法
        2.2.1 水力阻抗法
        2.2.2 传递矩阵法
    2.3 基本边界条件
        2.3.1 上游水库与下游尾水
        2.3.2 串联节点
        2.3.3 分岔节点
        2.3.4 水轮机节点
    2.4 差动式调压室边界
    2.5 系统模型建立与验证
        2.5.1 工程背景
        2.5.2 系统模型的建立
        2.5.3 特征线法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复杂长引水电站自由振动与振源特性原型观测分析
    3.1 自由振动分析方法
    3.2 机组运行台数对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
        3.2.1 两台机组额定工况自由振动特性
        3.2.2 一台机组额定工况自由振动特性
        3.2.3 机组台数对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
    3.3 水轮机运行工况对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
        3.3.1 计算工况
        3.3.2 水轮机运行水头对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
        3.3.3 水轮机流量对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
    3.4 水力发电系统水力振动振源频率理论计算
    3.5 尾水涡带压力脉动振源特性分析
        3.5.1 水电站原型脉动压力观测试验
        3.5.2 尾水管压力脉动实测数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杂长引水电站水力振动响应分析与控制研究
    4.1 水力振动响应分析方法
    4.2 不同扰动源作用下系统水力振动响应
        4.2.1 水库(尾水)水位波动
        4.2.2 尾水涡带扰动
        4.2.3 水击振荡扰动
    4.3 水力振动的控制措施
    4.4 补气的减振特性分析
    4.5 优化导叶控制规律的减振特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高坝泄流诱发结构和场地振动机理和减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泄流诱发振动机理研究进展
        1.2.2 高坝泄流诱发场地振动的振源
        1.2.3 场地振动的传播
        1.2.4 结构减振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坝泄流诱发结构和场地振动分析的理论方法
    2.1 结构振动响应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2.1.1 确定性分析方法
        2.1.2 随机性分析方法
    2.2 场地振动响应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2.2.1 波函数展开法
        2.2.2 有限元方法
    2.3 模型试验理论和方法
        2.3.1 水跃区脉动压强相似性原理
        2.3.2 缝隙中水流脉动压强的相似性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坝泄流诱发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及减振研究
    3.1 高坝泄流激励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的反应谱方法
    3.2 水工结构耦合阻尼在振动基本方程中的表现形式
    3.3 考虑耦合阻尼的复模态叠加法
    3.4 高坝泄流激励下复杂阻尼体系的稳态均方响应
    3.5 空间变异激励下耦合阻尼器的减振效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坝泄流诱发坝体附属结构的“伴生”振动机理研究
    4.1 闸门群的“伴生”振动现象
        4.1.1 原型观测工况
        4.1.2 中孔闸门振动
        4.1.3 表孔闸门群的“伴生”振动现象
        4.1.4 “伴生”振动机理的初步解释
    4.2 坝体附属结构“伴生”振动的理论分析
        4.2.1 附属结构“伴生”振动的动力学模型
        4.2.2 不考虑P2 荷载条件下动力学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2.3 考虑P2 荷载条件下动力学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4.3 相关结构的数值模型分析
    4.4 不同开度条件下表孔闸门振动原因及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坝泄流诱发场地振动特性及调控减振研究
    5.1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概况
    5.2 水弹性模型试验准备
        5.2.1 相似条件
        5.2.2 模拟范围选取
        5.2.3 模型制作
        5.2.4 测试系统
        5.2.5 试验工况
    5.3 高坝泄流诱发场地振动情况规律性分析
        5.3.1 时域分析
        5.3.2 频域分析
    5.4 高坝泄流诱发场地振动调度减振方法研究
        5.4.1 时域分析
        5.4.2 频域分析
        5.4.3 高拱坝泄流诱发场地振动减振调度优化方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坝泄流诱发场地振动的结构放大特性与减振研究
    6.1 动力学减振设施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
    6.2 向家坝水电站场地振动原型观测和理论分析
        6.2.1 向家坝水电站场地振动原型观测
        6.2.2 原型观测结果的理论分析
    6.3 基底隔振在场地振动激励下的应用及动力响应分析
    6.4 场地振动荷载下非线性隔振体系动力分析的状态空间分裂法
    6.5 场地振动荷载下非线性隔振体系动力响应的概率解
    6.6 数值算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8)长引水压力隧洞平面闸门启闭力及稳定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闸门动水启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2 闸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稳定性问题
    1.2 前人的研究成果
        1.2.1 闸门水动力作用荷载
        1.2.2 平面闸门启闭过程中的水动力荷载特性研究进展
        1.2.3 平面闸门振动研究进展
    1.3 论文选题背景
        1.3.1 千岛湖长输水隧洞闲林控制闸平面工作闸门
        1.3.2 玛尔挡泄洪放空洞事故平面闸门
        1.3.3 闲林控制闸和玛尔挡泄洪放空洞事故闸门特点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长引水压力隧洞平面闸门试验模型设计
    2.1 千岛湖长输水隧洞闲林控制闸模型设计
        2.1.1 长输水隧洞及闸室整体模型布置
        2.1.2 闲林控制闸闸门模型布置
        2.1.3 试验控制条件及设计工况
    2.2 玛尔挡泄洪放空洞及闸门模型设计
        2.2.1 泄洪放空洞整体模型布置
        2.2.2 事故闸门水力学模型
        2.2.3 试验工况设计
    2.3 启闭力测试系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引水压力隧洞中平面闸门启闭力特性
    3.1 长输水隧洞闲林控制闸门启闭力特性研究
        3.1.1 平面闸门动水启闭过程中的水流流态
        3.1.2 过流流量对长输水隧洞闸门动水启闭力的影响
        3.1.3 运行水头对长输水隧洞闸门动水启闭力的影响
        3.1.4 闲林控制闸工作闸门最大启闭力的确定
    3.2 玛尔挡泄洪放空洞事故平面闸门启闭力特性
        3.2.1 闸门动水启闭过程中的水流流态
        3.2.2 玛尔挡泄洪放空洞事故闸门动水启闭力试验结果
        3.2.3 下游工作闸门开度对事故闸门动水启闭力的影响
        3.2.4 上游水头对事故闸门动水启闭力过程影响
        3.2.5 玛尔挡泄洪放空洞事故闸门闭门力结果分析
    3.3 底主梁开孔对闸门启闭力的影响
        3.3.1 长输水隧洞闲林控制闸底主梁开孔对启闭力的影响
        3.3.2 玛尔挡泄洪放空洞事故闸门底主梁开孔对启闭力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输水隧洞中平面闸门振动稳定性研究
    4.1 长输水隧洞中平面闸门自振特性研究
        4.1.1 结构固有特性基本原理
        4.1.2 长有压隧洞中平面闸门自振特性
        4.1.3 平面闸门流固耦合自振特性分析
    4.2 闲林控制闸平面闸门面板及底缘脉动压力特性
        4.2.1 闸门面板时均压力和脉动压力特性
        4.2.2 闸门底缘及底主横梁时均压力与脉动压力特性
        4.2.3 闸门自振特性与水流共振校核
    4.3 闲林控制闸平面闸门流激振动响应分析
        4.3.1 工作闸门的动力荷载工况
        4.3.2 典型计算点的位置
        4.3.3 平面闸门动力响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1.1 长引水隧洞中有压平面闸门启闭力特性
        5.1.2 长输水隧洞中平面闸门振动稳定性研究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长距离输水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气液两相流基本理论研究概述
    1.3 气液两相流管道系统振动研究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2.1.1 试验管道系统
        2.1.2 振动采集系统
        2.1.3 振动数据处理软件
    2.2 试验方法
        2.2.1 振动监测点的选取
        2.2.2 气液两相流稳态振动试验方法
        2.2.3 气液两相流过渡过程振动试验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液两相流管道固有特性理论分析
    3.1 气液两相流特性参数
    3.2 气液两相流管道流固耦合振动模型
    3.3 管道结构及流体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3.3.1 流固耦合作用对管道固有频率影响
        3.3.2 管道结构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3.3.3 流体特性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液两相流稳态振动试验研究
    4.1 水平管道振动试验分析
        4.1.1 单相水管道振动频谱分析
        4.1.2 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频谱分析
    4.2 45°上升管段及弯头振动试验分析
        4.2.1 上升管段振动频谱分析
        4.2.2 上升管弯头振动频谱分析
    4.3 45°下降管段及弯头振动试验分析
        4.3.1 下降管段振动频谱分析
        4.3.2 下降管弯头振动频谱分析
    4.4 阀门振动试验分析
        4.4.1 蝶阀振动频谱分析
        4.4.2 球阀振动频谱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液两相流过渡态振动试验研究
    5.1 均匀慢关阀试验
        5.1.1 重力流均匀慢关阀试验
        5.1.2 压力流均匀慢关阀试验
    5.2 快关阀试验
        5.2.1 重力流快关阀试验
        5.2.2 压力流快关阀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输水管道模拟分析及减振措施
    6.1 典型管道模态分析
    6.2 埋地管道与土体的相互接触瞬态分析
    6.3 长距离输水管道减振措施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瞬变流计算与安全性分析的大型梯级泵站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大型梯级泵站优化调度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水泵机组启动优化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内容
2 大型梯级泵站瞬变流计算与优化调度实时性分析
    2.1 一元非恒定流基本理论
    2.2 大型梯级泵站运行调度实时性研究
    2.3 小结
3 立式混流泵运行可靠性对泵站优化调度影响分析
    3.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水泵边界条件曲面拟合
    3.2 立式混流泵振动测试与故障分析
    3.3 基于转子动力学的立式混流泵振动特性分析
    3.4 振动对水泵效率的影响分析
    3.5 小结
4 立式混流泵机组启动参数优化分析
    4.1 正交试验法及正交试验设计
    4.2 立式混流泵启动过程分析及水锤数值计算方法
    4.3 三维立式混流泵启动水锤建模及网格划分
    4.4 立式混流泵启动过程参数优化配置
    4.5 小结
5 混合粒子群算法及其在梯级泵站优化调度中的应用研究
    5.1 梯级泵站单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5.2 混合粒子群算法
    5.3 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实时优化调度研究
    5.4 小结
6 基于抽水成本与维修成本的梯级泵站双目标优化调度研究
    6.1 梯级泵站双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6.2 双目标优化调度算法研究
    6.3 基于加权法的双目标优化调度分析
    6.4 基于Pareto解的双目标优化调度分析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有压输水系统减振措施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电站冲砂底孔振动机理研究及减振处理[J]. 周建新,白存忠. 水利技术监督, 2021(09)
  • [2]水电机组明满流尾水系统电路等效建模及超低频振荡仿真分析[J]. 郑阳,陈启卷,张海库,闫懂林,刘宛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18)
  • [3]基于数值模拟的泵站前池水流流态及压力管道振动特性研究[D]. 周冬蒙.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高水头平面闸门闭门失效与结构破坏机理研究[D]. 陈林. 天津大学, 2020(01)
  • [5]环状输水管网停泵及支管末端关阀水锤研究[D]. 王鹏立. 长安大学, 2020(06)
  • [6]复杂长引水电站水力振动特性分析研究[D]. 高冉冉. 天津大学, 2019(01)
  • [7]高坝泄流诱发结构和场地振动机理和减振方法研究[D]. 梁超. 天津大学, 2017(06)
  • [8]长引水压力隧洞平面闸门启闭力及稳定性试验研究[D]. 牛利敏. 天津大学, 2016(11)
  • [9]长距离输水气液两相流管道振动特性研究[D]. 廖伟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10]基于瞬变流计算与安全性分析的大型梯级泵站优化调度研究[D]. 梁兴.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加压输水系统减振措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