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公报

11月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公报

一、11月份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通报(论文文献综述)

唐新月[1](2021)在《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世通讯工具电话被发明以后,因其传递消息的迅速性与使用的方便性而备受人们的推崇。我国沿海地带的电话事业发展比较早,而四川直到1911年才拥有了自己的首部电话,此后开始缓慢地发展。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我国东部、北部旧有的电话设备遭到破坏,国民政府为了继续支持抗战,亟需建设大后方的通讯网。而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之一,旧有的电话通讯因管理不善导致故障迭出,不能满足战时信息的传递,这时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统筹规划电话事业的发展,所以四川省政府于1939年5月设立了四川省电话管理处,专门负责全川电话的建设与管理事项。四川省电话管理处成立以后,积极架设与整修防空情报专线、乡村电话线路以及部分长途电话线路,旨在建设形成四川的电话通讯网。乡村电话及长途电话建设好之后,也拟让其开放营业,用以便利商民并增加收入来弥补器材耗损。除了开展以上各项工作之外,四川省电话管理处还特别注重人事的管理,将当时的电务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严格的考绩,以此作为职员升降的依据,同时为了提高电话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也开办培训班对其进行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此外,国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为了弥补战时物价高涨给电话事务工作人员带来的困境,也给予了部分补助。但是由于补助的不平等,也引发了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和县电话管理所员工之间的纠纷。通过1939-1949年的建设,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对于战时信息的传递和四川电话通讯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初步奠定了四川地方电话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四川省电话管理处在开展建设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经费不敷、器材短缺等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工作的开展。虽然四川省政府及省电话管理处也曾设法解决,但是总体的效果却不佳,这是因为采取的措施大多治标不治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困难。要建设良好的通讯网,不仅要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还需要国家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方能将各项事业建设得更好。

晋江艳[2](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提出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齐丹宁[3](2021)在《基于MODIS影像的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不仅在土壤养分流失、风沙活动、水文侵蚀以及物质运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还在环境中作为敏感指标充当指示器。植被指数作为生态环境指示因子,能够表明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山西省煤炭资源储量丰富,长期的煤炭开发利用造成了地表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结合目前研究进展以及现实需要,了解山西省植被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分析能为政府以及生态环境部门进行生态环境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因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以山西省为研究区,利用2001-2020年MODIS13Q1数据经过预处理得到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两种植被指数遥感影像,通过逐像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山西省年际、季际、月际三个尺度上的两种植被指数的时空分布规律;结合气温、降水等气象因子,以及海拔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分析植被指数与气象因子以及地形因子相关性。最后,以西山煤田为例,通过设立生态校验区,对各区域的植被指数通过分区分级对比分析,探究矿区植被指数受采矿活动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2001-2020年山西省植被指数总体处于增加态势,从空间上来看,除了北部、西部之外,其余地区的植被指数均比较高。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的山地地区植被指数较高,中间盆地地区植被指数相对较低;从年际变化来看,植被年增长率为0.005/a,整体处于增加趋势;从季节性变化来看,植被指数夏季数值最大,秋季次之,春季相对夏秋两季数值较小,冬季最小;从月际变化来看,植被指数生长规律呈现一定的物候特征,最大值在8月份,最小值则出现在1月份。(2)植被指数变化受气温、降水两个气象因子共同影响,但是总体来说与降水的相关性更大;山西省植被指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在高程为2111-3054m范围内植被指数值达到最高;在坡度为45°~79°地区,植被指数最大;同时植被指数随坡向变化并不明显。(3)2001-2020年西山煤田与校验区的植被指数均呈现增加趋势,并且研究区与矿区越远,植被指数增大越明显;西山煤田植被增长率为16.77%,校验区为22.30%。西山煤田相对于自然生态条件下植被增长率为-5.53%;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受采矿扰动因素影响大小与且距矿区之间的距离有关,一般距离越远,植被指数越大,稳定性越强,受影响越小。

李俊凤[4](2021)在《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计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运行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我国政府在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一方面,在产业结构复杂化,经济形势多样化,经济发展高质量化的同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都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统计工作的内容日益增加,统计参与主体范围逐渐扩大,统计数据生产过程日趋复杂,这使得政府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因此,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如何进行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在统计上弄虚作假。J市统计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方面改革、创新并且不断探索学习,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统计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统计数据管理手段方法滞后、尤其是对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理解不够全面等原因,使得J市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与国内发达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与相关理论,总结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找出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这篇论文总体上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回答了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梳理了政府统计、政府统计数据、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和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概念,并分析了统计学基本原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后续章节提供理论基础和框架;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第四部分提出了J市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部分结合J市实际情况,提出了明确统计数据主体及其责任、规范统计数据生产流程管理和加大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力度的建议;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林煜城[5](2021)在《山西祁太平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文中认为山西晋中祁县、太谷、平遥等县历史上商业繁荣,曾是近代中国商业金融业中心之一。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局势动荡,祁太平私营工商业屡遭摧残,最终走向衰落,但其商业基础仍然留存下来,且保持着一定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私营工商业采取了扶植、限制、利用与调整的政策,并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祁太平作为工商业重镇,亦是多项改造政策的试行地。目前学界有关山西地方的私营工商业改造研究成果还有待丰富,以山西祁太平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历史过程及其结果影响,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祁太平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从国家资本主义初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主要是公私合营。经过清产、核资、定股以及人事安排等一系列工作之后,祁太平私营工商业绝大多数转变为公私合营或合作经济,实现了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变迁,标志着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权力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把握着改造的进程和方向。国家权力通过党团组织、工会、工商联、妇联、社区等组织力量,持续不断地在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以各种形式对资本家施加压力与影响,促使资本家接受改造。基层干部、资本家、工人等各方当事人群体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因各自立场与利益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思想行为。基层干部总是试图排挤甚至消灭私营工商业,工人阶级也对自身利益患得患失,资本家心理则经历了从犹豫到抗拒再到顺从的复杂变迁。资本家最终接受改造,根本原因是改造乃大势所趋,自身亦能有利可得。在社会主义在改造后,企业在生产技术、经营业务、管理制度、员工福利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但也存在着公私关系协调不当、工资制度不甚合理、资源浪费等问题。对着名企业太谷广誉远制药厂的公私合营进行个案考察,更能从微观视野尽可能还原历史现场。祁太平私营工商业改造虽然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结果,但改造过度强调计划统一,试图以行政指令代替市场规律,压抑了私营工商业者的积极自主性;并厂并店过于集中,影响企业生产经营,造成效率低下与资源浪费;小商小贩处理不当,商业网点分布不甚合理,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便。因此,对祁太平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应该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张慧峰[6](2021)在《“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是一个时代的印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并发展壮大,为城市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多数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同时伴随着各种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出现,资源优势反而成为了阻碍其经济发展的因素。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不仅是我国的资源大省,同时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孝义市作为山西省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了力量。但是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也面临着资源枯竭带来的种种问题,2009年孝义市出现在国务院确立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中。孝义市因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造成了城市经济发展缓慢。为解决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孝义市逐渐调整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近些年,孝义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现代服务业不断升级,同时在探索转型发展路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越来越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地位凸显,在我国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孝义市如何继续推进其转型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发展理念的形成、“一带一路”的提出以及山西省转型发展被赋予厚望等社会背景都为孝义市的转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转型发展过程中仍然要面对各种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国际经济形势出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形势发展严峻、科技创新不断加快、环境与经济之间矛盾依然存在等这些问题都是孝义市转型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难题。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是实现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加快践行“两山”理论的强力举措;也是实现“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实践举措。针对孝义市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提出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增强企业内生动力等措施来促进孝义市进一步转型发展。推进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进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既丰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理论,同时也能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李全平[7](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提出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钱省委[8](2020)在《基于水沙变化的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评价及修复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辽河作为辽宁人民的母亲河,其泥沙问题一直都是辽河流域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辽河深受过度开发之苦,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用水缺乏,生态环境恶化,早在2006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治理的“三江三湖”(三江指淮河、辽河、海河,三湖指太湖、巢湖、滇池)之一。近年来,每到春耕季节(3-4月)辽宁省内多地经常性发生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如2007年3月31日辽宁全省遭遇大范围长时间的扬沙和沙尘天气,时间持续近23小时,降尘总量达到25.32万t,朝阳区域降尘量超过5万吨,最小能见度只有500m。这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十分不符。在此背景下,进行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评价及生态修复规划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针对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问题,对研究区水沙特性、土地利用结构、植被覆盖度进行分析,查取相关资料,构建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现状评价指标体系,选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生态现状进行评价。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福德店站、通江口站、铁岭站月均最大流量均在1998年8月分别为755m3/s、1050m3/s和829m3/s;三站年平均输沙量分别为104.67万t、136.19万t和124.07万t,相应年际变差系数分别为2.10、1.67和1.94;三站径流量和输沙率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4月~9月相对较强,其中福德店和通江口分别在7月份和4月份水沙相关性最强,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3和0.939;铁岭站的显着正相关关系没有其他两站的强,这与原始数据的问题有一定关系,12月~3月份相对较弱。(2)研究区土地利用为耕地和裸地,总占比均达到50%,2018年裸地面积减少,相应未利用土地面积急剧增加这与划界自然封育和退耕还河的措施关系紧密。(3)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均在40%以上,05-18年间出现减少和回升,但整体变化不大。(4)模糊综合评价计算生态现状级别特征值为0.405,其对应的评价等级为“一般”,这说明研究区泥沙治理和生态现状水平与辽宁省生态建省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制定相应措施对辽河流域生态现状进行改善。(5)针对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规划。从生态影响关键因素角度,提出辽河中下游河道5处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维护建设,支流与干流交汇处24处生态蓄水湿地建设的生态修复规划,为辽河流域生态廊道的建设提供基础,从而确保辽河流域向好的方向发展。制定泥沙治理5大措施“拦、排、放、调、挖”,调整河道泥沙状态。

史晓玲[9](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说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李宁[10](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指出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二、11月份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通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月份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通报(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资料与方法
    1.4 文章结构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6 行政区划与计量单位说明
2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创立
    2.1 四川早期电话事业发展状况
        2.1.1 新式通讯工具入川
        2.1.2 初期的电话管理机构
    2.2 成立背景
        2.2.1 外在压力迫使发展
        2.2.2 内在阻碍促进改革
        2.2.3 电话自身的优势性
    2.3 组织体系
        2.3.1 机构的设立
        2.3.2 组织规程及通则
        2.3.3 组织结构的演变
        2.3.4 成立后的经费和利益
    本章小结
3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建设
    3.1 成立工程区与各类交换所
    3.2 分年接收四川各县乡村电话
    3.3 电话线路的敷设与电话网的筹建
        3.3.1 防空情报专线的架设
        3.3.2 长途电话与乡村电话线路的架设
        3.3.3 筹建全川电话网
    3.4 电话线路的维修工作
        3.4.1 电话线路维修的缘由
        3.4.2 电话线路维修流程与概况
    3.5 电话线路的保护
        3.5.1 制定保护和巡修机线规章
        3.5.2 依靠军警与地方保甲长巡逻防护
        3.5.3 嘉奖有功者和严惩破坏者
    本章小结
4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业务开展
    4.1 长途电话开放营业
    4.2 乡村电话开放营业
    4.3 兼办话传电报
    4.4 传达天气状况
    本章小结
5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人事管理
    5.1 人员的任免与薪俸
    5.2 职员的考绩与奖惩
    5.3 从业员的业务培训
        5.3.1 电话员工训练所的设立
        5.3.2 电话员工的具体培训内容
        5.3.4 第一期员工培训班的开办
    5.4 电话员工的待遇
        5.4.1 提高电话员工的薪资
        5.4.2 员工生活及子女上学补助
        5.4.3 核发伤病补助金
    5.5 维护自身利益,请求省县员工一体待遇
    本章小结
6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贡献与困境
    6.1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的贡献
        6.1.1 确保战时信息传递的畅通
        6.1.2 初步奠定四川电话通讯基础
    6.2 四川省电话管理处面临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6.2.1 经费常年不敷及解决办法
        6.2.2 电话器材缺乏及补救措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4.2.1 政府机构
        4.2.2 社会团体
        4.2.3 企业内部机构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5.1 社会救济
        5.1.1 灾害救济
        5.1.2 贫民救济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5.2 社会保险
        5.2.1 养老保险
        5.2.2 医疗保险
        5.2.3 伤残保险
        5.2.4 生育保险
        5.2.5 优异贡献待遇
    5.3 社会福利
        5.3.1 民政福利
        5.3.2 职工福利
    5.4 社会优抚
        5.4.1 优待补助
        5.4.2 褒扬抚恤
        5.4.3 安置复员军人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3)基于MODIS影像的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被指数及影响要素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采矿扰动对矿区植被指数影响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简介
        2.1.2 气象与水文条件
        2.1.3 地表覆被条件
        2.1.4 自然资源状况
    2.2 数据源
        2.2.1 植被指数数据
        2.2.2 地形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2.4 其它矢量数据
    2.3 数据预处理
        2.3.1 MODIS数据与处理
        2.3.2 DEM数据与处理
    2.4 研究方法
        2.4.1 数理统计
        2.4.2 空间叠加分析
        2.4.3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4.4 变化率
        2.4.5 植被变化稳定性分析
第3章 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1 植被信息表征因子选取
    3.2 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变化规律
        3.2.1 植被指数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3.2.2 植被指数影像空间差异分析
        3.2.3 植被指数季节性变化分析
        3.2.4 植被指数月际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植被指数时空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4.1 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4.1.1 山西省年均降水量分析
        4.1.2 山西省年均气温分析
        4.1.3 气象因子与植被指数相关性分析
    4.2 地形因子相关性分析
        4.2.1 海拔高度
        4.2.2 坡度
        4.2.3 坡向
        4.2.4 各个因子关联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采矿扰动对矿区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影响分析
    5.1 研究区选定
    5.2 植被生长表征因子选择
    5.3 矿区与校验区NDVI植被指数年际时空变化分析
        5.3.1 矿区植被指数年际时空变化分析
        5.3.2 校验区植被指数年际时空变化分析
        5.3.3 矿区与校验区植被指数对比分析
    5.4 矿区与校验区NDVI稳定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4)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评析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政府统计
        2.政府统计数据
        3.政府统计数据质量
        4.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
    (二)理论基础
        1.统计学基本原理
        2.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二、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现状
    (一)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主体
        1.J市统计局机构设置
        2.J市统计局职能
    (二)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制度
    (三)J市统计数据产出流程
        1.统计设计阶段
        2.统计数据采集阶段
        3.统计数据整理阶段
        4.统计数据发布阶段
    (四)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方法
        1.“双随机”执法检查
        2.统计数据质量核查
        3.统计工作宣传教育
        4.挂牌管理重点企业
        5.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三、J市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面临的问题
        1.统计机构与部门统计管理不协调
        2.全员参与管理程度不足
        3.统计数据质量衡量标准不全面
        4.统计数据生产流程管理能力不足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原因
        1.统计管理体制不健全
        2.统计规章制度不完善
        3.统计执法力度薄弱
        4.统计主体对统计数据质量标准不同
        5.统计数据生产流程重视程度不足
        6.统计队伍建设薄弱
四、加强J市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统计数据主体及其责任
        1.建立专门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部门
        2.协调统计机构与部门统计管理
        3.规范统计数据主体责任
    (二)规范统计数据生产流程管理
        1.完善统计规章制度
        2.统一统计数据质量衡量标准
        3.统计设计合理化
        4.统计数据采集科学化
        5.统计数据整理规范化
        6.统计数据发布透明化
    (三)加大统计执法监督检查力度
        1.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宣传
        2.扩大统计执法队伍
        3.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
        4.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惩处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山西祁太平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第五节 附加说明
第一章 社会主义改造前祁太平私营工商业发展状况
    第一节 祁太平区域地理与历史沿革概述
    第二节 历史时期祁太平私营工商业发展概况
    第三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祁太平对私营工商业的利用限制与调整
        (一)私营工商业的恢复与调整
        (二)祁太平的“五反”运动
        (三)“五反”运动后的社会经济状态
第二章 私营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工商业者的思想改造
    第二节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规划及其步骤
    第三节 工业方面的改造
        (一)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
        (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个别行业企业公私合营
    第四节 商业方面的改造
        (一)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销代销
        (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联营、联购
        (三)私营棉布业经销代销情况考察
第三章 私营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第一节 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背景及其动员
        (一)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背景
        (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动员
    第二节 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进行
        (一)清产核资工作
        (二)定股付息工作
        (三)人事安排工作
    第三节 公私合营后的企业状况
        (一)公私合营后的企业生产经营
        (二)公私合营后的各方关系
    第四节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的遗留问题及其应对
        (一)劳动工资与劳动时间的调整
        (二)资产阶级分子的继续改造
        (三)小商贩改造
        (四)企业改组与商业网调整
第四章 微观考察:山西太谷广誉远制药厂的公私合营
    第一节 广誉远发展概况简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两广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两广升
    第二节 广誉远的公私合营
        (一)计划经济的逐步确立和两广升经营环境
        (二)广誉远公私合营的进行
    第三节 公私合营后的广誉远
        (一)公私合营后的新变化
        (二)公私合营后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丽中国”建设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
    一、建设“美丽中国”相关理论阐释
        (一)“两山”理论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三)新发展理念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论述
        (一)资源型城市概述
        (二)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
        (三)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
    三、美丽中国建设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在联系
        (一)美丽中国建设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孝义市基本概况
        (一)孝义市资源禀赋
        (二)孝义市经济社会状况
    二、孝义市转型发展历程
        (一)孝义市转型初期
        (二)孝义市转型机遇期
        (三)孝义市转型加速发展期
    三、孝义市转型发展取得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一)孝义市转型发展的成就
        (二)孝义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总体氛围
    一、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
        (一)新发展格局为转型发展带来了战略机遇
        (二)“一带一路”建设为转型发展带来了合作机遇
        (三)省政府出台相关转型政策为转型发展带来了实践机遇
    二、转型发展面对的挑战
        (一)推进转型升级难度加大
        (二)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任重道远
        (三)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困难突出
        (四)深化改革开放需持续发力
    三、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可行性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二)国内外成功转型经验可资借鉴
        (三)中央高度重视山西省转型发展工作
第四章 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的思路与对策
    一、孝义市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快践行“两山”理论的强力举措
        (三)实现“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实践探索
    二、转型发展的实践取向
        (一)坚持生态引领,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
        (三)坚持开放共享,促进转型发展经验交流与合作
        (四)坚持结构优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协调发展
    三、促进孝义市转型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顶层设计
        (二)构建多元产业体系
        (三)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四)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基于水沙变化的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评价及修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河道泥沙及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河道泥沙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河道生态修复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区域概况
        1.4.1 自然地形概况
        1.4.2 社会经济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辽河中下游水沙变化分析
    2.1 径流特征分析
        2.1.1 径流年内分配特征
        2.1.2 径流年际变化特征
        2.1.3 年均径流量数据提取
    2.2 泥沙特征分析
        2.2.1 泥沙年内变化规律
        2.2.2 泥沙年际变化规律
        2.2.3 年均径流量数据提取
    2.3 水沙相关性分析
        2.3.1 水沙年际变化
        2.3.2 水沙相关性分析
    2.4 河道断面冲淤规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辽河中下游河岸带土地利用结构
    3.1 河岸带土地利用特征
        3.1.1 土地分类数据来源
        3.1.2 土地分类数据分析
        3.1.3 耕地面积数据提取
    3.2 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
        3.2.1 研究区矢量边界的制作
        3.2.2 遥感数据源及获取
        3.2.3 遥感数据预处理
        3.2.4 遥感数据结果
        3.2.5 植被覆盖度数据提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现状评价
    4.1 河道生态现状评价基本方法
        4.1.1 模糊层次系统分析
        4.1.2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简介
    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2 评价指标选取
        4.2.3 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4.3 指标权重确定
        4.3.1 主观权重
        4.3.2 客观权重
        4.3.3 组合权重
    4.4 模糊综合评价
        4.4.1 确定评价指标集
        4.4.2 确定指标评价标准值
        4.4.3 隶属度的计算
        4.4.4 模糊综合评价及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5.1 生态修复总体方案
    5.2 生态修复工程布置
        5.2.1 生态修复关键因素及措施
        5.2.2 生态格局
        5.2.3 生态修复工程布局
        5.2.4 生态修复与治理保护措施
    5.3 泥沙治理布局
        5.3.1 工程措施治理泥沙
        5.3.2 固沙措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第一节 南迁福州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第二节 北归济南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小结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四、争取“国立”运动
    小结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第一节 教育改革
        一、招生改革
        二、教学改革
    第二节 公卫服务
        一、参与医疗救灾
        二、疫病防治服务
        三、公共卫生教育
    第三节 支援战争
        一、踊跃参军参干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小结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一、“三自”革新运动
        二、医院经费改革
        三、“三反”“五反”运动
    小结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一、宗教色彩浓厚
        二、亲美思想严重
        三、政治意识淡漠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一、常规思政教育
        二、爱国爱党教育
        三、亲苏学苏教育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小结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11月份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通报(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四川省电话管理处研究[D]. 唐新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MODIS影像的山西省植被指数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齐丹宁.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J市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问题研究[D]. 李俊凤. 吉林大学, 2021(01)
  • [5]山西祁太平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研究[D]. 林煜城. 山西大学, 2021
  • [6]“美丽中国”背景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 ——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D]. 张慧峰.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7]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8]基于水沙变化的辽河中下游河道生态评价及修复规划[D]. 钱省委.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9]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10]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11月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公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