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泉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一、泉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郑粼[1](2020)在《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协同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J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国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也进入了大气污染防控的攻坚期。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科学有效的治理对策,是彻底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必要举措。本研究以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协同治理作为研究内容,并以山东省J市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该研究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以实现大气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控和精准减排为目标,考虑到县域级行政区划的异质性,形成融合地方特色的“专精特新”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J市是京津冀大气污染“2+26”传输通道城市之一、又是传统老工业基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其区位优势和当前特征可以作为我国面临相似状况城市的典型案例。本研究首先对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协同治理涉及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进行概述。然后从行为主体和协同治理需求两方面对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梳理治理过程中的待解决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最后,结合国内外跨区域环境问题治理的可借鉴经验,从治理理念、机制体制、信息共享、智力支持以及综合保障五个方面,提出优化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可行路径。

杨角[2](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燕超[3](2020)在《模拟酸雨条件下生物质炭添加对Cu、Zn污染土壤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酸雨是全世界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各国都遭受其害,尤其是中国,重工业的发展,化工废气、汽车尾气等的排放,使得原本就严重的问题加剧恶化,我国40%以上的国土面积都遭受到酸雨的侵蚀;并且随着冶金、电镀行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作物减产,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酸雨和重金属的协同作用,降低土壤pH和土壤肥力等,因此寻找一种安全、环保和便捷的改土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质炭具有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表面官能团丰富等因素,近年来作为土壤改良剂颇受欢迎。本研究立足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江三角洲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镇江句容下蜀林场),以麻栎林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取林下土壤,按照天然土壤属性配置淋溶柱土壤,添加重金属铜、锌,进行室内模拟酸雨淋溶试验,模拟在不同酸度(pH3.5、pH4.5、pH5.6、pH7.0)酸雨和不同生物质炭添加0%添加(CK)、2%生物质炭添加(BC-2)、5%生物质炭添(BC-5)、10%生物质炭添加(BC-10)处理下,分析模拟酸雨对浸出液pH、电导率、铜和锌的含量,土壤pH、土壤营养元素(氮、磷、钾)、土壤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土壤重金属(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的影响,揭示生物质炭的添加对模拟酸雨胁迫下铜、锌污染土壤浸出液、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模拟酸雨淋溶下,生物质炭添加可以有效提高浸出液和土壤的pH。浸出液pH提升幅度为0.13~1.05,土壤pH提高提高了-8.83%~21.84%(pH3.5),10.71%~35.94%(pH45),26.44%~42.71%(pH5.6),36.67%~62.13%(pH7.0),在前期淋溶中,浸出液和土壤pH上升较快,后期的pH基本保持稳定。生物质炭添加,带来了大量的碱性离子和化合物与酸雨中的H+进行中和等反应,对于酸雨的缓冲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减轻浸出液和土壤的酸性,提高pH,有效地防止土壤酸化。(2)生物质炭的添加,一开始增加了浸出液的电导率,随后淋滤液电导率迅速下降,直至趋于0。生物质炭的添加,带来了大量钾、钙、钠和其他碱性的盐基离子,模拟酸雨淋溶下,为碱性离子的游离和胶质的电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浸出液的电导率在第一次淋溶后次达到峰值,随着反应的进行,生物质炭碱性的弱化,导致溶液中离子迅速减少,在第4~5次淋溶之后,浸出液电导率趋近于0。(3)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污染土壤的Cu、Zn淋失量。提高比例为26.35%~105.32%,淋失量的多少与各处理关系为:pH3.5>pH4.5>pH5.6>pH7.0,生物质炭的添加,在模拟酸雨淋溶情况下,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尤其是5%生物质炭添加(BC-5)、10%生物质炭添加(BC-10),能够大幅增加Cu和Zn的淋失量,有效地缓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压力。(4)模拟酸雨尤其是酸性较高时对土壤中铜、锌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壤肥力和生物利用度均有负向影响,但生物质炭添加后特别是10%生物炭的添加均显着增加了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在生物质炭添加的处理下,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速效钾提升了9.60%~72.90%、速效磷提升了72.49%~323.72%、碱解氮提升了0.60%~34.78%,并且降低了铜、锌的生物利用度。(5)在高酸度模拟酸雨的处理下,10%的生物质炭添加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生物质炭的添加,无论是从抗击酸性的程度,还是有效态元素的丰富程度;在中、低酸度模拟酸雨的处理下,2%或5%的生物炭效果更加显着,相对于10%的生物质炭的添加,2%和5%的改善幅度均比较高,因此在中、低酸度酸与地区,2%或5%的生物质炭添加能够更加环保、安全、经济地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的。(6)在长三角地区,生物质炭的添加,可以有效缓和土壤酸性pH,提高土壤肥力和酶活性,改善浸出液的酸度和金属离子的游离度,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生物质炭可以作为酸雨胁迫下,一种安全、环保、高效地土壤重金属改良剂。

王一楷[4](2020)在《闽三角空气质量时空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空气质量问题日益受到环境管理部门和公众的重视,随着空气污染研究的深入和系列防治措施的实施,空气污染状况正在逐步改善。闽三角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良好的地理环境条件为优良的空气质量状况创造了条件,同时该区域服务业和较为密集的人口对空气污染事件又十分敏感,研究闽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对于该区域空气污染防治和本地居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闽三角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闽三角城市2015-2018年6项常规空气污染物的年、月、日的时间变化特征,厦门、漳州、泉州和闽三角区域为单位的空间差异特征,并从多角度探究闽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时空特征的形成原因;其次,使用倾斜旋转T模态主成分分析方法(T-mod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T-PCA)对闽三角及周边区域2015-2018年大气环流形势进行分型,建立闽三角大气环流分型与本地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特征的关系并阐明影响机制,另选取典型污染过程案例进行验证分析;最后,选取2016年春节烟花燃放和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为案例,分析典型节假日活动和行政干预等社会因素对闽三角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闽三角城市2015-2018年空气质量呈现改善的趋势,除臭氧(O3)浓度呈现上升的趋势外,颗粒物(粒径小于2.5μm)(PM2.5)、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三项污染物呈下降的趋势,区域平均浓度分别从2015年的29.3μg·m-3、11.3μg·m-3和28.2μg·m-3下降到2018年的26.8μg·m-3、9μg·m-3和27.2μg·m-3,颗粒物(粒径小于10μm)(PM10)和一氧化碳(CO)浓度变化较为稳定,该特征可能主要受益于国家和地方日益严格的环境政策;闽三角城市空气质量的月变化特征分为3种类型,不同污染物浓度月变化特征差异主要受到气象条件年度变化和污染物特性差异的影响;城市交通高峰、工业生产集中时段、人类社会活动规律和货车限行措施是空气质量日变化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海陆位置、城市化水平、产业分工等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因素的差异是造成闽三角城市空气质量水平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2)闽三角区域大气环流分型结果和对应气象条件特征与该区域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密切相关;环流类型影响气象条件,进而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环流类型CT 1(Circulation Type 1,CT 1)、CT 2、CT 5、CT 6和CT 8下污染物PM2.5、PM10、SO2、NO2和CO浓度整体相对偏高,这与以上环流类型对应较为稳定的不利扩散气象条件有关,O3浓度受到空气中臭氧前体物NOx、VOCs浓度和气象条件的复合影响,在环流类型CT 1、CT 4和CT 8下浓度偏高,在环流类型CT 9环流类型下浓度偏低;闽三角一次典型空气污染过程成因中,污染过程P 1和P 2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环流类型CT 1、CT 2控制下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和北方冷气团南下携带污染物输入,当环流类型CT 3控制时,空气质量迅速好转,污染过程P 3则主要受到环流类型CT 1、CT 2控制下造成本地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影响。(3)2016年春节烟花燃放庆祝活动是闽三角出现污染浓度峰值过程的主要原因,2月8日0~12时不利的气象条件加重了此次污染浓度峰值过程,厦门烟花燃放管控的实施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但仍然无法避免受周边地区污染物扩散输送的影响;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不同时期行政干预措施和气象条件的差异使该区域空气污染物浓度出现“下降-下降-下降-上升”的过程,金砖会晤期间行政干预措施的实施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明显,但后期管控措施的取消和不利的气象条件导致空气污染物浓度迅速回升至一般水平。结合闽三角城市空气质量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严格的环境政策使闽三角城市近年来空气质量整体呈改善的趋势,但对O3污染的治理还需要寻找新的路径,不利的大气环流类型影响和社会活动的排放仍会造成部分时段空气污染事件的发生。未来制度化、长效化的环境保护措施是进一步巩固当前空气质量改善成果的必要举措。

安文硕[5](2019)在《基于植物花粉败育监测评价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的研究 ——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文中指出城市群多尺度下环境质量的评价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生物监测作为评价工具能反映多尺度下环境扰动的累积效应,是传统监测手段的有效补充。植物花粉败育监测作为一种生物测定的方法,可以反映综合的环境质量状况,同时也是污染物基因毒性效应的有效量度。本研究选取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调查、室内观测和模拟实验等多种手段,尝试利用花粉败育监测评价闽三角城市群多尺度下环境分区质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流式影像仪(FlowCAM)测定花粉败育率的标准方法,其中主要以经典的光学显微镜观测方法为校验手段优化了自动检测染色方法和测定时长,提高了自动检测效率和准确度。其中,染色方法中醋酸洋红染色方法最优,它可以有效提高软件自动识别率并降低自动识别的错误率,而测定时长以测定时长为120 s时最优。此外,本文建立了相关花粉粒标准图谱库,该方法成功用于本次实验测定,较经典光学显微镜计数法的工作效率有极大提高。为了选取合适的开花植物对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进行全年连续监测,本文对厦门市开花植物的分布、花期、花粉粒可提取性、花粉败育率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分布广泛的有:炮仗花、龙船花和三角梅;花期较长的有:扶桑、软枝黄蝉和红花羊蹄甲;花粉粒提取性较好的有:炮仗花、羊蹄甲和凤凰木;自然败育率较低的有:大花紫薇、凤凰木和宫粉羊蹄甲。综合指数评价表明,炮仗花和龙船花的综合性能较好,而羊蹄甲属植物在相关领域已被广泛应用,这三种植物的花期可以覆盖全年,构成全年连续监测,因此选择这三种植物作为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监测物种。基于选定植物的花粉败育率进行监测,在多尺度(城市群、功能区和街区尺度)条件下,对环境分区的质量进行了评价,花粉败育率测定结果表明:城市群尺度下,厦门小于漳州和泉州;功能区尺度下,工业区>交通道路区>居住区>公园区;街区尺度下,距离道路中心线越近,花粉败育率越高。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花期和空间尺度因素都会对花粉败育率造成显着影响,但空间尺度(如功能区)因素对花粉败育率的影响更大。以上结果表明植物花粉败育可以用于监测空间尺度下的环境质量。由于城市群区域环境质量共性因子为大气质量,考虑到叶表面滞尘与大气质量的直接相关性,对叶表面滞尘量与效应花粉败育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叶表面滞尘量与效应花粉败育率之间的毒性剂量-反应关系呈直线型和对数型,属于较低浓度下的毒性剂量-反应关系;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测定的叶表面滞尘中可溶性SO42-是影响花粉败育率的主效因子;模拟实验也验证了 SO42-浓度与效应花粉败育率之间存在毒性剂量-反应关系,这反映了花粉败育率与城市群典型的环境污染要素-大气污染物之间具有较灵敏的响应关系。进一步分析城市群尺度下花粉败育率的影响因素,发现综合效应花粉败育率与城市群典型环境质量要素中的人居环境宜居性、空气质量达标天数等良性指标存在正向响应关系,而与其中典型污染企业生产总值等污染胁迫性指标存在负响应关系。上述研究说明,植物花粉败育能够反映了城市群包括典型环境污染要素在内的综合环境质量。根据闽三角城市群案例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基于效应花粉败育率的城市群区域质量跟踪监测和分类评价的框架,并以炮仗花效应花粉败育监测为例,提出了评价分级线划定方法,对闽三角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评价结果表现为整体环境质量状况为优良。该框架性方法的提出为建立基于花粉败育评价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标准方法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韦旅婷[6](2019)在《从市容改造到文卫一体建设:工业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研究 ——以L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明显提高,统计预测显示到2025年,全国人口的70%将生活在城镇中。人口的聚集给城市卫生建设带来很大压力,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毫无疑问,各市政府都是高度关注的。城市卫生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善生活环境,使居民消除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而且改善了生产投资环境,吸引投资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1989年全国爱卫会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国情,倡导城市卫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卫生城市。近40年的城市卫生建设,已经有200多座城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但仍有一些工业城市及经济欠发达的中小城市的卫生建设还是比较落后的,工业污染和市容脏乱仍然是城市顽疾。在新时代全国积极创卫的背景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对这些城市是难得的机遇,也是面临着重重困难的挑战。本文以L市为例,研究工业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途径和方法。从传统市容改造创建模式,到探索更加符合自身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和管理的措施,即以文卫一体共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策略。本文首先指出研究工业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意义,就国内对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举措及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分析,点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界定国家卫生城市、工业城市、文卫一体建设的概念,以新公共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文化产业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并以L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传统创建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再通过SWOT分析法,对L市在卫生、文明、文化建设方面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分析,最后得出文卫一体建设的相关建议和对策。对于其他工业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具有借鉴的意义。

周洁莹[7](2019)在《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分异与信息系统研制》文中认为土壤潜性酸是植物生长的潜在限制因子,是土壤酸性调控的重要依据。本研究按比例抽取并测定福建省耕地表层土壤代表性样点的潜性酸量和pH值,拟合潜性酸(PA)与活性酸(pH)的最优关系模型,利用全省1983年36777个、2009年236445个和2016年21269个耕地表层土壤调查样点pH等属性数据,建立三期1:5万耕地土壤潜性酸量数据库,借助GIS技术和灰色斜率关联分析模型探讨福建省34年间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分异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基于WebGIS技术研制福建省耕地土壤酸性调控信息系统。结果表明:1.1983-2016年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和2016年全省耕地土壤潜性酸量分别比1983年上升1.08cmol·kg-1和1.25 cmol·kg-1,1983-2009年耕地土壤潜性酸上升速率比2009-2016年高0.02 cmol·kg-1·yr-1。2.1983-2016年全省耕地土壤潜性酸变化量空间差异明显,龙岩市耕地土壤潜性酸变化量最大,比最小的三明市高4倍以上;不同利用类型耕地土壤潜性酸变化量大小依次为水田>旱地>水浇地;咸酸水稻土、潜育水稻土和淹育水稻土亚类潜性酸变化量最大,是全省潜性酸变化量均值的1倍以上,赤红壤和盐渍水稻土亚类变化量最小,仅分别为全省均值的25.68%和28.38%;海拔高度<200 m的区域耕地潜性酸变化量最小,其它区域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耕地潜性酸变化量先增加后减少。3.从土壤潜性酸分区来看,1983-2009年和2009-2016年全省耕地土壤潜性酸分区均以轻度酸化区为主,全省耕地土壤潜性酸中度及重度酸化分区主要分布在闽南的漳州市、泉州市西部地区、闽西的龙岩市以及闽北的南平市。2009-2016年全省耕地土壤轻度酸化区、中度酸化区及重度酸化区面积分别较1983-2009年减少3.22%、72.81%及93.04%。4.灰色斜率关联分析表明,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动态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氮、磷肥施用量,灰色关联系数>0.96,科学调整施肥结构、优化减量施用化肥、合理施用碱性调理剂是减缓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增加的重要途径。5.全省单位面积石灰理论施用量和施用总量分别为3.96×103kg·hm-2和5302.37×106 kg,空间差异较为明显,呈现沿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的趋势,石灰理论施用量分区以低石灰施用区为主,合计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6.24%,中、高石灰施用区主要分布在全省的闽西北及闽南地区。6.基于WebGIS技术研制的福建省耕地土壤酸性调控信息系统,建立了全省统一标准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详细地查询、掌握福建省耕地地块单元的土壤酸化基本情况,并针对不同酸化程度给出对应的石灰施用量调控方案。具备用户管理、信息浏览、查询、统计与输出、专题图编制及系统更新维护等功能,可以实现福建省耕地大数据研究成果的合理利用和资源共享。

范洪敏[8](2018)在《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 ——基于“两控区”政策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俨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不可忽视的因素。环境污染作为负公共产品,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政府监管与执行不力、环境规制体系不健全等种种原因造成的,更深次的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黑色”经济增长方式的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反思并调整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提上了重要议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阐述生态文明,并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阐释了绿色发展理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十八大生态文明的阐述到十九大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论断,其背后穿插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可持续和绿色发展这条主线。所谓绿色发展强调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和环保节约原则,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由原先高度依赖要素能源投入的粗放增长转变为减少不可再生要素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负产出、实现传统劳动资本要素高效使用并提高经济产出效率的集约绿色增长,这本质上是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此背景下,实施合理的行政命令型、经济市场型等环境规制政策来推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成为当前中国绿色经济转型的必然之路,也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那么环境规制实施能否以及如何促进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呢?论文围绕着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核心研究主题,系统探讨了“环境规制实施能否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环境规制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机制”、“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空间效应”、“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异质性效应”等四个问题,得到以下基本结论:环境规制会显着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存在滞后性和时效性;现阶段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并不能显着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产业结构升级或集聚、引致技术创新和要素结构升级等影响机制;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显着异质性效应。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章节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创新及不足。第二章为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本章节主要阐述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相关理论基础,对传统全要素生产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比较和界定,同时构建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理论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效应假说。第三章为“两控区”政策演变及实施效果。本章节主要对1998年我国“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政策设立的相关背景、“两控区”政策的出台、演变以及“两控区”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介绍和初步分析。第四章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动态变化。本章节在介绍并比较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最终选取非参数混合径向EBM模型结合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我国268个地级市1994—2015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从全国、区域和省际层面对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化趋势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维度动态比较分析。第五章为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本章节以“两控区”的设立构造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探讨了“两控区”环境规制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动态影响、与排污权交易等市场激励性环境规制组合的效应,同时进行了一系列严谨的稳健性检验。第六章为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本章节进一步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机制、外商直接投资机制、技术创新机制、要素结构升级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七章为环境规制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本章节立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城市环境政策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基于空间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两控区”政策下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第八章为环境规制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效应。本章节运用交互模型分别讨论了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国有化程度异质性效应、财政分权程度异质性效应、市场化程度异质性效应、融资约束程度异质性效应、地方腐败程度异质性效应、城市规模和行政级别异质性效应。第九章为结论与对策建议。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注重环境规制政策的长期规划与可持续性、环境规制政策应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加强FDI绿色环保技术溢出效应、推动城市群内环境污染协同治理、改革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等政策建议。

朱昊[9](2018)在《酸雨对农田镉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酸雨和农田土壤镉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两个主要农业环境问题,且两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范围的重合性。稳定化修复技术是常用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技术之一,稳定化修复只是将土壤中不稳定态镉转换为稳定态镉,而并没有降低土壤镉的总量。稳定化修复短期效果较好,但其长期效果往往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土壤中被稳定化的镉,在外界环境变化下,如酸雨、冻融等可能会再次被活化。因此,在酸雨区稳定化修复镉污染农田土壤时,十分有必要研究酸雨对镉污染农田土壤稳定化修复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收集与整理我国近年来酸雨监测数据,初步分析了我国酸雨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并模拟研究了不同类型酸雨对镉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效果的影响。分别使用磷酸二氢钙(MCP)、磷酸二氢铵(MAP)以及人造沸石(AZ)三种常用的稳定剂,对采自苏中某镉污染农田土壤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稳定化修复处理;使用硫酸和硝酸分别模拟了两种酸雨类型(硫酸型和硫酸硝酸混合型)三种酸度(pH = 3.0,4.0和5.6)的酸雨,采用酸雨连续浸泡模拟不同类型、不同酸度酸雨对稳定化修复后镉污染土壤的长期作用,分别使用Tessiers连续提取和TCLP法分析浸泡后土壤镉的形态特征和浸出毒性。研究结果表明:(1)近年来我国酸雨问题整体上有所改善,但随着能源结构的改变,我国酸雨类型正从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2)我国酸雨污染与农田镉污染空间上有较大范围的重合;(3)三种稳定剂都能够不同程度的减小土壤中镉的移动性,且三者稳定化效果遵循人造沸石<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钙;(4)酸雨持续浸泡促使经稳定化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部分稳定态的镉向非稳定态转化,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稳定化修复的长期效果;(5)酸雨的酸度(pH值)和阴离子组分(SO42-/NO3-)是影响土壤中镉形态转化和浸出毒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经稳定化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镉再活化风险整体上随着酸雨pH下降、SO42-/NO3-比值升高而增大;(6)与磷酸二氢铵和人造沸石相比,磷酸二氢钙是一种更适合于酸雨区镉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的稳定剂;(7)幂指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经上述三种稳定剂修复的镉污染土壤中镉浸出毒性与酸雨类型以及酸碱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苏永洁[10](2017)在《西昌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文中指出酸雨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区域性热门环境问题之一,酸雨对人类身体健康、水体、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严重的危害,它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四川盆地的酸雨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西昌市位于川西高原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的腹地,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部。随着社会经济及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深入研究西昌市的降水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等,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酸雨污染的综合防治,是当前一件极其紧要又十分具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对2011—2015年期间西昌市657个采集的降水测定结果的分析研究,探寻西昌市的酸雨污染特征、变化趋势及污染原因,提出防治措施。研究表明:(1)2011—2015年期间,西昌市在轻酸雨区和非酸雨区间变化,降水pH年均值范围为5.075.89、酸雨频率范围为15.5%48.1%,主要阴离子为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主要阳离子为铵离子、钙离子,硫酸根离子为西昌市降水中的主要致酸物质。(2)2011—2015年期间,西昌市降水pH值城区与郊区点5年的变化率均基本持平,酸雨污染非局地污染;主要降水离子中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铵离子浓度均是城区高于郊区,钙离子浓度是郊区高于城区;3个监测点中,青龙寺监测点受酸雨污染较为严重,降水pH最小值和酸雨频率最大值均是青龙寺。西昌市降水集中出现在4 一 10月,降水月均pH值最小值是2012年8月的4.76、酸雨频率最大值出现在2012年9月的87%。2011—2012年西昌市降水化学离子的阴、阳离子平衡,而2013—2015年不平衡,可能是降水中存在其他未进行监测的有机酸根离子或无机酸根离子;西昌市降水中的硫酸根离子、氯离子可能来自同源,钙离子与钠离子、钾离子可能来自同源;大气降水中的化合物可能有CaSCO4、K2SO4、NaNO3、CaCl2、KC1、MgF2等。2011—2015年期间,西昌市降水pH值、酸雨频率、降水化学主要离子硫酸根离子、铵离子、钙离子的变化均没有显着意义,其中pH值、铵离子呈上升趋势,酸雨频率、硫酸根离子、铵离子呈下降趋势。(3)2011—2015年期间,西昌市降水受硫酸根离子影响较大,降水pH值与环境空气质量、气象、电导率、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等均有一定相关性。根据西昌市酸雨污染状况极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西昌市酸雨防治对策应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二、泉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泉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协同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J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文献综述
    0.4 研究思路和方法
    0.5 创新点
1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
        1.1.1 大气污染防控
        1.1.2 跨县域协同治理
    1.2 理论基础
        1.2.1 治理理论
        1.2.2 协同治理理论
        1.2.3 第三方治理理论
2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主体、需求与现状
    2.1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主体
        2.1.1 政府部门
        2.1.2 企事业单位
        2.1.3 社会公众
    2.2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协同治理需求
        2.2.1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客观需求
        2.2.2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主观需求
    2.3 山东省J市: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现状
        2.3.1 山东省J市概述
        2.3.2 山东省J市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主体
        2.3.3 山东省J市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协同治理需求
        2.3.4 山东省J市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做法与经验
3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面临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3.1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面临的问题
        3.1.1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中的合法性问题
        3.1.2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中的统一性问题
        3.1.3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中的公平性问题
    3.2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出现合作困境的成因分析
        3.2.1 纵向结构中赋权有待进一步明确
        3.2.2 横向结构中协调性和整合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3.2.3 企事业单位的利益权衡取舍影响深入合作
        3.2.4 社会公众参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4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经验借鉴
    4.1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4.2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国内经验与借鉴
5 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路径优化与对策建议
    5.1 制度先行:完善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顶层设计
        5.1.1 明晰行为主体的责任
        5.1.2 通过法律法规赋权定责
        5.1.3 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步
    5.2 信息共享:降低污染治理中的协作成本
        5.2.1 完善排污许可信息平台数据
        5.2.2 明晰污染物数据的产权归属
    5.3 激励设计:激发合作主体的自发参与度
        5.3.1 推进县域间的排污权交易
        5.3.2 推行第三方参与大气污染治理
    5.4 智力支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5.4.1 本地人才资源
        5.4.2 他方经验借鉴
    5.5 保障措施:综合应对大气污染防控工作
        5.5.1 增强先进科技的引领力度
        5.5.2 增进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模拟酸雨条件下生物质炭添加对Cu、Zn污染土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壤重金属污染
        1.3.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方法
    2.5 数据处理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生物质炭添加对酸雨淋溶下浸出液的影响
        3.1.1 生物质炭添加对浸出液pH的影响
        3.1.2 生物质炭添加对浸出液电导率的影响
        3.1.3 生物质炭添加对浸出液Cu、Zn含量的影响
    3.2 生物质炭添加对模拟酸雨淋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的影响
        3.2.1 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pH的影响
        3.2.2 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2.3 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有效Cu、有效Zn的影响
    3.3 生物质炭添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1 生物质炭添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3.2 生物质炭添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3.4 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各个性状相关性和方差分析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
    4.1 生物质炭添加对模拟酸雨淋溶下浸出液的影响
        4.1.1 生物质炭添加对浸出液pH的影响
        4.1.2 生物质炭添加对浸出液电导率的影响
        4.1.3 生物质炭添加对浸出液Cu、Zn的影响研究
    4.2 生物质炭添加对酸雨淋溶下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的影响
        4.2.1 生物质炭添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pH的影响
        4.2.2 生物质炭添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的影响
        4.2.3 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有效Cu、有效Zn的影响
    4.3 生物质炭添加对酸雨淋溶下污染土壤土壤酶的影响
    4.4 生物质炭添加对土壤各个性状相关性和方差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闽三角空气质量时空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1.2.1 空气质量时空特征
        1.2.2 大气环流分型和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1.2.3 社会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数据
        2.2.1 空气质量数据
        2.2.2 地面气象要素数据
        2.2.3 大气环流分型数据
        2.2.4 气团后向轨迹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时空特征分析
        2.3.2 大气环流分型
        2.3.3 气团后向轨迹分析
第三章 闽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时空特征
    3.1 PM_(2.5)和PM_(10)的时空特征
        3.1.1 PM_(2.5) 的时空特征
        3.1.2 PM_(10) 的时空特征
    3.2 O_3 的时空特征
    3.3 SO_2 的时空特征
    3.4 NO_2 的时空特征
    3.5 CO的时空特征
    3.6 讨论
        3.6.1 严格的环境政策有助于空气质量年际状况的改善
        3.6.2 气象因素影响空气质量状况的月/季变化
        3.6.3 社会活动规律影响空气质量状况的日变化
        3.6.4 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造成空气质量的区域差异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闽三角区域大气环流形势及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影响
    4.1 环流类型和对应气象特征
    4.2 环流类型和空气质量关系
    4.3 环流类型对空气质量污染过程影响案例分析
    4.4 讨论
        4.4.1 闽三角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受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影响
        4.4.2 大气环流类型及对应气象要素特征影响污染物扩散条件
        4.4.3 不利的环流类型条件易导致空气质量污染过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闽三角区域社会因素对空气质量特征影响
    5.1 典型节日活动对空气质量变化特征的影响—以2016 年春节为例
    5.2 行政干预对空气质量变化特征的影响—以厦门金砖会晤为例
    5.3 讨论
        5.3.1 春节烟花燃放导致空气质量浓度出现污染峰值过程
        5.3.2 行政干预对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明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基于植物花粉败育监测评价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的研究 ——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环境质量及评价研究进展
        1.2.2 植物监测研究进展
        1.2.3 多尺度环境分区花粉败育率影响因素分析
        1.2.4 植物花粉败育在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应用
        1.2.5 FlowCAM颗粒物自动分类技术及其应用
    1.3 花粉败育监测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基于FlowCAM测定花粉败育率标准方法建立
        2.2.1 技术路线图
        2.2.2 仪器介绍
        2.2.3 标准图谱库建立
        2.2.4 图像数字特征分析
        2.2.5 方法优化
        2.2.6 方法比对
    2.3 物种性能评价与物种选取实验
        2.3.1 评价标准
        2.3.2 综合评价
    2.4 基于植物花粉败育率评价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研究实验
        2.4.1 研究区域尺度分隔及采样点信息
        2.4.2 研究区域概述
        2.4.3 研究内容
        2.4.4 样品采集
        2.4.5 相关指标测定
    2.5 人居环境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2.5.1 人居环境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5.2 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
        2.5.3 评价方法
    2.6 闽三角城市群人居环境宜居性综合评价
        2.6.1 原始数据获取
        2.6.2 数据标准化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2.7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基于FlowCAM的花粉败育观测方法
        3.1.1 显微镜观察标准图谱库建立
        3.1.2 FlowCAM分类模板建立
        3.1.3 花粉粒数字特征分析
        3.1.4 染色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1.5 测定时长对花粉败育率的影响
        3.1.6 FlowCAM与显微镜观测结果比较
        3.1.7 FlowCAM测定花粉败育率标准方法建立
    3.2 物种性能评价及物种选取
        3.2.1 厦门市常见开花植物
        3.2.2 物种选取评价指标
        3.2.3 物种选取综合评价
    3.3 基于植物花粉败育率评价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研究
        3.3.1 多尺度环境分区花粉败育率比较
        3.3.2 功能区尺度花粉败育率影响因素分析
        3.3.3 叶面滞尘与花粉败育率之间的关系
        3.3.4 城市群尺度花粉败育率影响因素分析
        3.3.5 基于效应花粉败育率的城市群区域环境质量跟踪监测与分类评价
第4章 讨论
    4.1 基于FlowCAM的花粉败育率测定方法
        4.1.1 花粉粒数字特征分析
        4.1.2 染色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1.3 测定时长对花粉败育率的影响
        4.1.4 FlowCAM与显微镜观察结果比较
        4.1.5 FlowCAM测定的限制性条件
    4.2 物种性能评价及物种选取
        4.2.1 花粉败育率
        4.2.2 物种选取
    4.3 基于植物花粉败育率评价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研究
        4.3.1 多尺度下环境分区质量差异讨论
        4.3.2 花粉败育影响因素分析
        4.3.3 基于效应花粉败育率的城市群区域环境质量跟踪监测与分类评价
第5章 总结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从市容改造到文卫一体建设:工业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研究 ——以L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方法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一) 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 理论基础
三、 基于“文卫一体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模式的特点:与传统“市容改造”模式相比较
    (一) 以污染治理作为工业城市转型的契机
    (二) 加大公众参与的文卫共创模式
    (三) 以精细化管理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四) 长期广泛的卫生文明教育
    (五)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中加快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建设
四、 L市“文卫一体建设”国家卫生城市的SWOT分析
    (一) L市概况
    (二) 优势( STRENGTH)分析
    (三) 劣势( WEAKNESS)分析
    (四) 机遇( OPPORTUNITY)分析
    (五) 挑战(THREAT)分析
    (六) SWOT策略分析
五、 L市“文卫一体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路径
    (一) 明确城市定位,制定城市转型发展战略
    (二) 转变创建管理的思路
    (三) 完善治理体系,形成多元共治创建模式
    (四) 创新治理工具和手段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分异与信息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土壤酸化时空分异研究
    1.2 土壤活性酸与潜性酸关系研究
    1.3 土壤酸化影响因素研究
    1.4 土壤酸性改良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1.5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2 气候
    2.3 地质地貌
    2.4 耕地土壤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4 研究方法与步骤
    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4.1.1 空间数据
        4.1.2 属性数据
    4.2 耕地利用-土壤类型空间数据库建立
    4.3 调查样点及其属性空间数据库建立
    4.4 耕地土壤pH及相关属性空间数据库建立
    4.5 耕地土壤潜性酸与活性酸最优关系模型建立
    4.6 耕地土壤潜性酸空间数据库建立
    4.7 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分异及其分区
        4.7.1 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差异总体特征分析
        4.7.2 不同利用类型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分异
        4.7.3 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分异
        4.7.4 不同海拔高度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分异
        4.7.5 耕地土壤潜性酸变化量分区
    4.8 耕地土壤潜性酸动态变化驱动因素研究
    4.9 耕地土壤酸性调控石灰理论施用量计算与分区
    4.10 耕地土壤酸性调控信息系统建立
    4.11 数据统计和图件编辑
5 结果与分析
    5.1 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变化差异分析
        5.1.1 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变化总体特征分析
        5.1.2 不同利用类型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变化差异分析
        5.1.3 不同亚类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变化差异分析
        5.1.4 不同海拔高度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变化差异分析
    5.2 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变化分区分析
    5.3 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动态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5.4 福建省耕地土壤酸性调控石灰理论施用量与分区
        5.4.1 耕地土壤酸性调控石灰理论施用量空间差异分析
        5.4.2 耕地土壤酸性调控石灰理论施用量分区分析
    5.5 福建省耕地土壤酸性调控信息系统建立
        5.5.1 系统总体设计
        5.5.2 系统数据库建立
        5.5.3 系统开发与实现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 ——基于“两控区”政策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外部性理论
        2.1.2 产权理论
        2.1.3 环境规制理论
        2.1.4 绿色经济增长理论
    2.2 传统全要素生产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界定
        2.2.1 传统全要素生产率
        2.2.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3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2.3.1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理论模型
        2.3.2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
        2.3.3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假说
        2.3.4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异质性效应假说
    2.4 小结
第3章 “两控区”政策演变及其实施效果
    3.1 “两控区”设立相关背景
    3.2 “两控区”政策出台及演变
        3.2.1 政策酝酿准备阶段
        3.2.2 政策正式出台阶段
        3.2.3 政策实施完善阶段
    3.3 “两控区”政策有关内容
        3.3.1 降低煤炭含硫量
        3.3.2 控制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
        3.3.3 加大高污染行业环境治理
        3.3.4 强化排污费征管
    3.4 “两控区”政策实施效果初步分析
        3.4.1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状况
        3.4.2 二氧化硫浓度降低状况
        3.4.3 酸雨污染控制状况
    3.5 小结
第4章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其动态变化
    4.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
        4.1.1 常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4.1.2 本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
    4.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指标选取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投入指标选取
        4.2.3 产出指标选取
    4.3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变化分析
        4.3.1 全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4.3.2 全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
        4.3.3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
    5.1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5.1.1 模型设定
        5.1.2 变量说明
        5.1.3 数据来源
    5.2 实证分析
        5.2.1 “两控区”与非”两控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
        5.2.2 “两控区”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直接影响
        5.2.3 “两控区”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影响
        5.2.4 “两控区”与其他规制政策组合效应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3.1 平行趋势检验
        5.3.2 反事实检验
        5.3.3 政策实施唯一性检验
        5.3.4 其他检验
    5.4 小结
第6章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机制
    6.1 产业结构升级和集聚机制
        6.1.1 产业结构升级机制检验
        6.1.2 产业集聚机制检验
        6.1.3 产业集聚机制动态检验
    6.2 外商直接投资机制
    6.3 技术创新机制
        6.3.1 技术创新机制检验
        6.3.2 技术创新机制动态检验
    6.4 要素结构升级机制
        6.4.1 要素结构机制检验
        6.4.2 要素结构升级机制动态检验
    6.5 小结
第7章 环境规制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
    7.1 空间相关分析
        7.1.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布格局
        7.1.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自相关检验
        7.1.3 “两控区”与非”两控区”城市环境管制的空间关联
    7.2 “两控区”对非”两控区”的空间辐射效应
        7.2.1 “两控区”对非“两控区”空间辐射平均效应
        7.2.2 “两控区”对非“两控区”空间辐射动态效应
    7.3 “两控区”与周边“两控区”的空间协同集聚效应
        7.3.1 “两控区””与周边“两控区”空间协同集聚效应初检验
        7.3.2 “两控区”与周边“两控区”未产生空间协同集聚效应原因
        7.3.3 “两控区”与周边“两控区”的空间协同集聚效应区域边界
    7.4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的距离衰减和非对称分析
        7.4.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的距离衰减分析
        7.4.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非对称分析
    7.5 小结
第8章 环境规制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效应
    8.1 国有化程度异质性
    8.2 财政分权程度异质性
    8.3 市场化程度异质性
    8.4 融资约束程度异质性
    8.5 地方腐败程度异质性
    8.6 城市规模和行政级别异质性
        8.6.1 城市规模异质性
        8.6.2 城市行政级别异质性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本文结论
        9.1.1 “两控区”政策实施并未完成预期规划目标
        9.1.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升但区域分化明显
        9.1.3 环境规制会显着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存在滞后性和时效性
        9.1.4 现阶段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并不能显着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9.1.5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多种影响机制
        9.1.6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9.1.7 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异质性效应
    9.2 对策建议
        9.2.1 注重环境规制政策的长期规划与可持续性
        9.2.2 环境规制政策应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
        9.2.3 加强FDI绿色环保技术溢出效应
        9.2.4 推动城市群内环境污染协同治理
        9.2.5 改革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酸雨对农田镉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酸雨成因及其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1.1.1 酸雨的成因
        1.1.2 酸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 农田土壤镉污染及其危害
        1.2.1 农田土壤镉污染的来源
        1.2.2 农田土壤镉污染的危害
    1.3 农田镉污染修复
        1.3.1 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况
        1.3.2 农田土壤镉污染修复技术要求
        1.3.3 稳定化修复技术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思路
        1.4.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实验材料
        2.2.1 供试土壤
        2.2.2 实验用品
    2.3 实验设计
        2.3.1 土壤稳定化实验
        2.3.2 模拟酸雨浸泡实验
    2.4 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2.4.1 土壤镉形态分析
        2.4.2 土壤浸出毒性试验
        2.4.3 统计分析与质量控制
第三章 酸雨和农田土壤镉污染
    3.1 我国酸雨污染的特征及趋势
        3.1.1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与分布特征
        3.1.2 典型城市酸雨污染特征分析
        3.1.3 我国酸雨的变化趋势
    3.2 我国农田镉污染现状
    3.3 酸雨与农田土壤镉复合污染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稳定剂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比较
    4.1 供试土壤的镉形态含量和浸出毒性
    4.2 各稳定剂的稳定化效果
        4.2.1 稳定剂对土壤pH的影响
        4.2.2 稳定剂对土壤镉的稳定化效果
    4.3 小结
第五章 酸雨对土壤镉稳定化效果的影响
    5.1 酸雨对土壤镉形态特征的影响
    5.2 酸雨对土壤镉浸出毒性的影响
    5.3 酸雨持续作用下经稳定化修复的土壤镉浸出毒性预测模型
        5.3.1 幂指模型
        5.3.2 参数的意义
        5.3.3 模拟结果与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西昌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酸雨研究概况
        1.2.1 酸雨的形成
        1.2.2 酸雨的危害
        1.2.3 中国的酸雨分布状况
        1.2.4 国外酸沉降研究进展
        1.2.5 国内酸沉降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昌市降水监测
    2.1 西昌市地理环境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条件
    2.2 西昌市降水监测
        2.2.1 降水监测点位
        2.2.2 监测方法
        2.2.3 评价方法
    2.3 西昌市降水水质监测分析
        2.3.1 降水酸度
        2.3.2 酸雨频率
        2.3.3 降水化学离子组分状况
第3章 西昌市酸雨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3.1 西昌市酸雨污染特征
        3.1.1 空间特征
        3.1.2 时间特征
        3.1.3 降水化学离子特征
    3.2 西昌市酸雨变化趋势分析
        3.2.1 降水PH值变化趋势分析
        3.2.2 酸雨频率变化趋势分析
        3.2.3 降水离子变化趋势分析
第4章 西昌市酸雨污染原因分析及污染防治对策
    4.1 西昌市酸雨污染原因浅析
        4.1.1 西昌市酸雨污染类型
        4.1.2 降水PH值与环境空气质量
        4.1.3 降水PH值与气象因素
        4.1.4 降水PH值与电导率
        4.1.5 降水PH值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
    4.2 西昌市酸雨污染防治对策
        4.2.1 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
        4.2.2 烟气脱硫
        4.2.3 总量控制
        4.2.4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
        4.2.5 机动车尾气治理
        4.2.6 加强城市绿化,强化环保宣传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泉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跨县域大气污染防控的协同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J市为例[D]. 郑粼.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2]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3]模拟酸雨条件下生物质炭添加对Cu、Zn污染土壤的影响[D]. 燕超.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闽三角空气质量时空特征识别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一楷.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植物花粉败育监测评价城市群多尺度环境分区质量的研究 ——以闽三角城市群为例[D]. 安文硕. 厦门大学, 2019(09)
  • [6]从市容改造到文卫一体建设:工业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研究 ——以L市为例[D]. 韦旅婷. 厦门大学, 2019(08)
  • [7]福建省耕地土壤潜性酸时空分异与信息系统研制[D]. 周洁莹. 福建农林大学, 2019(12)
  • [8]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 ——基于“两控区”政策考察[D]. 范洪敏. 辽宁大学, 2018(01)
  • [9]酸雨对农田镉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效果的影响[D]. 朱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10]西昌市酸雨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D]. 苏永洁.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泉州市酸雨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