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不应该成为城市“花瓶”

城市广场不应该成为城市“花瓶”

一、城市广场不应建成城市“花瓶”(论文文献综述)

陈紫茉[1](2018)在《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传统民居装饰纹样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一个地区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沉淀下来的独特的文化景观,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民居装饰也被赋予新的生命力,把传统民居装饰纹样运用到现代城市景观中,可以更好地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提高城市的可识别度。本文从南昌地区传统民居出发,首先通过对南昌地区传统民居现状的调查,分析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内涵特征以及形成因素,再对南昌地区三类城市景观进行调研,分析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应用特征以及方法,以期为南昌现代城市景观的地域性设计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第一:通过书籍资料的阅读、实地的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分析出南昌地区传统民居的现状;结合详细案例分析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归纳出传统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特征。第二:通过对南昌市现代城市景观的调研实践,归纳总结传统装饰纹样在南昌现代城市景观艺术中运用的现状,并对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艺术中的表达载体、艺术特征与手法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第三:以南昌现代城市景观的现状调查为依据,分析现代城市景观中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应用,总结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特点。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是该地区体现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将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应用到现代城市景观中,能够彰显南昌地区的地域性文化特征,不仅能够丰富城市景观的内容,还可以提升城市的可识别度。

陶攀[2](2016)在《口袋公园在广州天河城市中心区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建筑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内,公共空间极其有限,但仍然存在很多利用不当、利用率不高的状况。从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来看,口袋公园便捷有效的满足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内公众最基本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小面积的口袋公园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它是对城市公园的一个重要补充,对我国众多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从相关系统理论出发,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口袋公园、城市中心区和城市公共空间三个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并将口袋公园与我国城市绿地分类规范中的小区游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进行特征对比和概念辨析;详述了国内外对口袋公园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现状,总结出符合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实际特点的口袋公园的分类及特征。其次,本文引用城市空间“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控制体系这一理论,将口袋公园的设计元素归类为功能和形态两个层次的内容,总结出各层次相应的具体设计元素,并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研究,对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总结,为下文具体的实例研究打下基础。再次,通过以广州市天河城市中心区为例,分别从区域整体宏观的角度和单个口袋公园微观的角度,实地调研分析口袋公园及“类口袋公园”在功能和形态两个层面的设计元素的现状特点,通过大量详实的调查数据分析,并对比相关的成熟实际案例,分别总结出中心区内口袋公园在两个层面的优点与不足。最后,就以上案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与广州市天河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现状相适应的口袋公园的改善策略和设计方法;并根据上述的研究总结,提出适宜建设口袋公园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场地条件原则和基于营造良好城市中心区氛围的口袋公园设计原则,对改善城市公共空间质量的实践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借鉴意义。

邱然[3](2015)在《“关联耦合”思想在旧城空间更新中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旧城更新在城市设计范畴的主要工作是从城市功能、城市空间、景观环境、交通现状等各个城市要素方面去改善更新城市,使其在保持自身地域特色的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旧城中的各要素处于被动的“待拆除”状态,很多在旧城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新”城市,虽然旧城文脉、城市印记、历史环境等要素得到了保留,但其分布离散,姿态孤立,无法和城市其他空间要素构成完整的城市空间结构。这些旧城保留要素要么是被文物般的隔离起来,要么是在开发商的“不懈努力”下最终还是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牺牲。同时,旧城更新建设新置入的城市要素,也由于和旧城空间要素之间没有协调融合,从而成为无序的组合或是混乱的拼凑,大都各自为阵,缺乏联系。这种城市要素之间支离破碎的关系,不但降低了整个城市的运作效率,也造成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性和特色的丧失。本论文将上述当前我国旧城现代化更新中出现的城市空间要素问题概括为旧城空间要素的碎片化、离散化、繁杂化及无序化问题,试图运用城市设计中的“关联耦合”思想从点、线、域、网四个层面去研究城市空间要素整合问题。论文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缘起和当前我国旧城更新的现实背景,提出了研究的问题,阐述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简介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总结了论文整体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针对我国旧城更新的发展及特点进行了简述和概括,分别从功能、交通、空间三个方面探讨归纳我国旧城更新的现状问题。第三章阐述了“关联耦合”思想的发展,并通过资料阅读、案例分析及调研思考总结出了“关联耦合”思想的特点及其基本构成;第四章将“关联耦合”思想的特性运用到旧城更新的空间要素整合中,使其特性与旧城空间要素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应匹配,分析旧城空间要素的组成、整合旧城空间要素的关联耦合线索及旧城空间要素的耦合模式;第五章分别从点、线、域、网四个层面提出运用“关联耦合”思想进行旧城空间要素整合的策略,并对旧城空间要素在城市整体空间中的关联耦合提出策略;第六章以合川凉亭片区旧城更新项目为实例,运用“关联耦合”思想解决旧城空间要素整合问题。第七章重申研究的结论并对不足之处作出自我总结。

韦宝伴[4](2013)在《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文中研究说明主要探讨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环境的有关概念、组成要素、特点及营造手法。道路空间环境与道路本体的建设密切相关,但更注重于道路的外观视觉表现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人性化的道路空间还要求从人本思想出发,使空间环境具有人体尺度,满足行人的生理要求、心理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行人。本文研究的方法与一般的道路景观论文不同。一般的景观论文侧重于“景”,而忽略了“观”,容易导致景观与体验的脱节。本文在“观”的基础上研究“景”,强调“景”和“观”的结合,使景更好地服务于道路使用者(即观者)。另外,本文不仅仅局限于道路景观,而是从道路使用者(特别是行人)的生理要求、心理行为特征出发,研究营造人性化道路空间环境的各项措施,例如休憩空间、行人标识系统等。回顾了我国解放后城市道路的发展过程,指出目前城市道路处于人性化设计的初级阶段。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常见的弊端:仅重视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及相关工程技术,而不注重行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抄袭现象严重,丧失个性。这些现象源于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和政绩工程的心理。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美化运动的反思,提出以人本思想指导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城市道路空间属于城市外部空间的一部分,是展示城市风貌的主要途径。城市设计的对象是城市外部空间,侧重于建筑外界面的风格营造及彼此之间的协调统一;城市道路空间是线性开放空间,侧重于道路使用者在其间穿梭的体验。城市道路空间的三个组成要素为:道路空间、路外空间及人的活动。城市道路空间的6个特点是:线形开放、空间系统性、空间多元化、建设主体多样性、具有车和人两种尺度、人的活动最视觉环境中活跃、最有吸引力的要素。人体尺度要求城市道路空间必须体现行人的生理要求及心理行为特性。人的活动是道路魅力的体现,必须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丰富道路景观,培育人的活动。欲营造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必须先了解行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阐述了人的感知特性和视觉特性,引入了视觉能量和视觉平衡的概念。行人有5个心理特性: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归属的需求、与自然交流的需要及历史认同感,这些心理特性可为城市道路空间提供直接的设计依据。阐述了行人的行为特性:步行速度较慢、持续步行时间短、行人间存在速度差异、存在特定的交往距离、具有领域和依托的要求等。论述了活动效应过程,指出人的活动是吸引人的主要因素,是道路具有魅力的表现。根据行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提出人性化城市道路空间所应具备的条件。行人持续行走的距离较短,要求合理安排休憩设施和过街设施。其他基本的生理需求也要得到满足,为此必须布置购售设施、饮水器、公共厕所等。安全的需要要求平整防滑、足够宽度的步行空间,拥有足够社会监视及良好识别性的环境。归属的需要要求道路体现地方特色或当地历史文化,使市民因此而自豪。与自然交流的需要要求充分利用沿线的视觉资源,并在优美风景的路段设置休憩设施。社交的需要要求城市道路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培育人的活动,并注意休憩空间的布置方法、座席的摆放方式,增进行人之间的交往。历史认同感要求道路空间表达一些历史元素,以引起人们的共鸣。人性化的道路空间环境是道路建设的新要求,为此引入行人服务水平的概念和建设城市带状公园的观念;并以行人的实际体验代替效果图作为检验设计的标准。为营造舒适安全的场所,要求人行道具有足够的宽度,并区划不同功能区域;积极利用树木遮荫;充分发挥驾驶员、行人和沿线的居民监视作用。为创造宜人的空间,可通过人行道的错面、休憩空间的上升或下沉等创造层次感;空间过大时,采用不同铺装方案或树木细分空间;利用高大树木获得高度方向的空间;通过节凑消除人行道或通道的单调感,利用转弯修饰陡坡。为改善视觉环境,分析周边环境,道路风格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保持道路景观的统一多样性;采用趋近、显露、连接或绕行、遮挡、改造等方式对道路外侧视觉资源进行管理;作视觉能量分析,保持视觉的平衡。通过设置路名标志、强化道路特征、完善行人标识系统、优化路网结构等方法提高道路可识别性。通过体现地方特色、历史文脉和个性化创作等方式表达道路个性。休憩空间宜布置在人流密集路段、交通节点及优美风景路段,可采用平面型、上升型或下降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空间围合方式。合理布置布置购售设施、饮水器、公共厕所等行人服务设施。通过创造更多的边界、合理布置坐席、保留活动场所等营造交往空间;通过宣传科谱知识、法规政策及艺术熏陶培育人的活动。要正确认识道路空间的人性化程度,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评价的方法有很多种,因此必须寻找一种合适的评价方法。人们对道路空间人性化程度的评价通常不是一个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模糊的判断;而且评价的指标具有多层次性,因此选择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进行评价。将道路空间人性化方面的评价指标条理化,层次化,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准则层不同因素的权重;建立评语等级论域: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构造关于各子准则的模糊评判矩阵,然后逐级进行模糊评价。本文采用这种评价方法对广州市大观路的人性化空间进行评价,同时借予分析广州迎亚运道路改造的得与失。分别通过广州市天河北猎德涌东侧景观路和东京银座商业街两个工程案例,说明按照城市带状公园进行道路建设的理念,以及人本思想、人体尺度在道路空间环境中的体现。论文最后讲述了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

江祯蓉[5](2013)在《基于POE的休闲性市民广场消极空间改善策略研究 ——以南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广场这类公共空间的关注及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现有的大部分城市广场往往过于注重美学上的意义,而忽视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造成设计者设计意图与使用者的需求不相符的现象。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本文借鉴使用后评价理论(Post-OccupancyEvaluation,简称POE),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广场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评价信息反馈到实际操作中,鼓励公众参与设计,以人为本,真正提高广场空间品质。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选取了南京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进行使用状况评价研究。通过对使用者行为活动的观察、封闭式语义问卷以及随机访谈等方法收集大量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计算出三个广场的得分值。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城市广场消极空间改善策略。希望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以后的城市广场空间环境建设及改造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全文共分为六章。第1章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界定主要概念,提出研究框架,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2章休闲性城市广场空间相关研究。对城市广场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现代城市广场的演变进行基础性研究。第3章使用后评价(POE)的理论与实践。对POE的基本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得出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POE评价因素集并计算出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第4章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POE实例调研与分析。对南京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休闲性市民广场进行POE评价调研,并根据各个广场的SD曲线值和各因子的权重值计算出三个广场的最终得分。第5章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消极空间改善策略。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调研,针对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的现存问题,提出三个休闲性市民广场消极空间改善策略。第6章结论。总结全文,提出论文的创新点,并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侯春蕾[6](2013)在《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及其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城市出现之前,它的演变历史已经超越了城市。城市广场的雏形来源于早期欧洲群体性的集会和朝拜活动的场所,而在中国更多的是体现了“市井”和“庙会”这两个元素。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城市广场从未消失,并伴随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而呈现出不同的承载功能。迈入21世纪,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广场是人与人、人与城市互相联系的信息枢纽,是破解城市拥挤的“氧气”。特别是中国现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对城市开放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广场中“公共参与和交流”的群体活动性质在解决老年人孤独问题,推动老龄化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春是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的范例城市,城市广场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从最初满铁时期的交通广场到如今以交通广场为主、休闲广场为辅的城市广场空间格局,城市广场的空间演变轨迹见证了长春城市发展的历史,是长春城市文化的缩影。文章从宏观视角出发,以长春城市广场的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将历史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长春城市广场的空间演变轨迹,探索长春城市广场发展的特殊性和影响机制,并从中寻求城市广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后从长春城市广场现状入手,分析目前长春城市广场的空间结构特征,通过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长春城市广场与城市人口和交通两个方面的适应性分析;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长春城市广场的调整策略。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是文章研究内容的说明,主要有四点。首先论述了研究的背景和研究的目标及意义,明确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方向,肯定了文章研究的价值;其次,对文章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作出了相关界定;再次,综述了与城市广场相关的研究进展;最后,系统的阐述了文章的研究方案,确定了研究范围、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给出了文章的框架安排。第二部分:以历史的视角对长春城市广场的空间结构进行纵向分析。根据长春城市广场建设的速度,并结合城市广场产生的社会背景的考虑,将长春城市广场的空间演变划分为不同的发展时期,分析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和演变机制。第三部分:针对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运用GIS软件进一步解析目前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的整体特点。第四部分:借助GIS软件,从人口(密度)和交通(可达性)两个方面对长春城市广场进行空间分析,通过城市广场与不同要素的属性连接和叠加分析研究长春城市广场在城市空间的适应程度。第五部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长春城市广场的调整策略。

陈渝[7](2013)在《城市游憩规划的理论建构与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运用系统学、使用后评价(POE)、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研究闲暇、游憩、游憩空间、城市游憩规划的发展演变和影响机制,总结了城市游憩系统的物质空间特征和基于使用者的社会空间特征,重点探讨将城市游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建立城市游憩规划的空间策略。初步构建了城市游憩空间系统的研究分析框架,搭建了城市游憩规划研究的理论体系,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探讨了城市户外游憩空间规划方法,为城市游憩规划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本文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研究内容:首先,对研究主体——城市游憩规划进行了概念界定,通过对闲暇、游憩、游憩空间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回顾,确立了现代游憩空间的概念,阐述了游憩空间的价值;在调研基础上对当前城市游憩环境、游憩需求、游憩行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运用POE研究方法,对深圳游憩空间的使用者及其活动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到使用后状况评价分析报告。其次,展开了城市游憩空间规划相关理论研究。通过对中外城市游憩空间理论研究及发展历程的梳理,探讨了城市游憩系统研究的部分理论依据,除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生态学理论、园林学理论,本文创造性地将地理学的区位空间理论、经济学的公共物品理论及管理理论等运用到城市游憩系统的研究。第三,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系统的演变模式。游憩空间的发展表明:城市游憩空间系统是人口和经济活动集聚的产物,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与城市空间扩展和人类生活空间变迁具有密切的联系;分析了城市游憩系统发展的空间过程,重点探讨了近现代游憩空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游憩空间类型:游憩墓地、公园体系、公共开放空间、城市周边游憩中心、附属于建筑的游憩空间、绿道等,努力寻找城市游憩空间系统伴随城市化过程而逐渐发展演变的脉络;挖掘游憩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城市及区域在空间上形成的有机联系。第四,对深圳市户外游憩空间规划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的系统结构,详细阐述了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系统的类型结构、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提出城市户外游憩空间评价的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游憩规划原则,阐释了游憩规划内容,探讨了城市户外游憩规划策略,对构建良好城市游憩空间系统进行了展望。总之,城市游憩系统是集经济、社会、自然属性于一体的地理空间;城市游憩空间是伴随着城市化的过程而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完善健全的城市游憩空间系统是公众高质量城市生活的保障措施。将城市游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立城市游憩规划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尤其在当前城市化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化中能起到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作用。

王超[8](2012)在《城市广场设计研究 ——以临西县明珠广场景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广场是一座城市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集中的场所,广场设计是城市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广场设计及景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景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优化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户外活动场所。通过查阅中外大量的有关广场及广场设计景观形象、广场功能方面的书籍,认为西方人注重广场的历史比东方人悠久。随着建筑形式、风格的改变,广场设计从形式、风格、功能上有了相应的改变。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关于广场设计理论的、具体手法方面的研究,但是比较少,而且角度相对单一。目前西方城市广场研究文化高于中国,因为西方城市广场设计文化始终贯穿于西方建筑文化艺术,所以早在古代,西方城市广场设计就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但是西方城市广场设计的细节论述,是根据西方城市特色研究的,我们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本文从如何设计中国的城市广场出发,结合临西县明珠广场实例方案,首先阐述了广场在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就城市广场的类型、空间形态、空间围合做了比较详细的归纳分类,然后用较大的篇幅来论述广场设计的各方面内容:广场设计的原则、方法、程序,广场设计的各项目的设计手法,在广场设计应注意和应解决的问题,然后从广场设计如何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景观品位做出一定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国城市广场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做了一定的深化与提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陈浩淼[9](2011)在《合肥市主要城市广场综合品质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以城市广场的综合品质——空间品质和社会品质为评价标准,对合肥市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城市广场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空间的围合性、方向性以及社会活动的强度、复合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得出四个广场的综合品质评价表,对城市广场的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付帅[10](2010)在《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重庆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街道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内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组织着城市的景观轴线,又是城市人流物流交通流的重要通道,是城市居民各种活动最频繁和密切的生活空间,作为居民每日都必须使用的场所,十分重要。街道绿化在其使用效率、生态营造和景观价值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城市中其他景观和生态要素无可比拟的,街道绿化的规划设计品质将对街道得使用效果和城市形象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重庆市的很多街道绿化规划设计都存在追求雄伟、气派、浮华和过于形式化的倾向,很少考虑居民对于街道绿化开放空间的真正功能需要。本文的重点是研究重庆市街道绿化的“人性化”设计问题,在街道绿化规划设计中结合城市设计的思想,从街道绿化规划设计角度探讨提高重庆市街道绿化品质的途径。城市设计是以多门学科为基础的综合理论体系,涉及到城市规划学、生态科学、城市学、行为科学、建筑学、景观学等学科。城市设计是研究关于城市空间形体环境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城市布局和空间相态秩序、社会活动场所、意象和景观等要素。在城市设计的目标取向中,构造和谐街道绿化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之一。城市设计的最显着特征是从以人为本,人的角度出发,同时强调城市空间环境景观的美学效应和艺术水平,强调场所感。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注重空间品质,为各类别和层次的城市形态、建筑及街道环境进行适宜人居的创新性设计。由于街道绿化规划设计涵盖的要素和内容十分丰富,本文的创新点和核心内容不是对所有街道绿化的有关细节的设计内容给予广泛的阐述,而是通过对重庆市街道绿化大量的实地调查发现问题,主要针对如何使重庆市街道绿化的功能、适用、生态、节约、安全、树种选择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城市街道绿化五项规划设计原则和“五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即功能化、艺术化、整体化、简洁化和生态化。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尝试了重庆市冉家坝龙山大道景观改造规划设计研究,以求对今后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论文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第2章)。通过对城市设计及城市街道绿化相关定义的回顾,对其内涵、特点、原则和标准进行了梳理,认为在重庆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中引进城市设计理念,发展城市森林,在概念上可以将其视作以人为本及其以乔木为主体的人工及自然植被的规划设计思想。第二部分(第3章)。通过对重庆市街道绿化的详尽调研和问题根源的分析,提出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诸多现实问题。第三部分(第4章)。结合重庆实际,阐述了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的城市设计方法:以城市设计理论为指导,探讨改善和提升城市街道绿化的活动功能、景观效果和生态作用等的方法,针对如何使重庆市街道绿化的功能、适用、生态、节约、安全、树种选择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城市街道绿化“五化”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第四部分(第5章)。在方案设计的深度上和中观的尺度上,对论文研究成果进行试验研究,体现了与街道绿化和人本化城市设计相关的八大设计思路,以求对重庆今后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城市广场不应建成城市“花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广场不应建成城市“花瓶”(论文提纲范文)

(1)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ca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综述
        1.2.1 国内研究发展综述
        1.2.2 国外研究发展综述
        1.2.3 总结评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结果
        1.4.1 研究内容
        1.4.2 预期结果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与现代城市景观的认知
    2.1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概念与界定
        2.1.1 传统民居
        2.1.2 传统民居装饰
        2.1.3 装饰纹样
    2.2 现代城市景观的概念与界定
        2.2.1 现代城市景观的概念
        2.2.2 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容
        2.2.3 现代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
    2.3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与现代城市景观的关系
        2.3.1 传统民居装饰是现代城市景观的基础
        2.3.2 现代城市景观是对传统民居装饰的发展
    2.4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运用的必要性
        2.4.1 现代城市景观缺乏地域性
        2.4.2 传统民居装饰在逐渐消失
    2.5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运用的可行性
        2.5.1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
        2.5.2 为城市景观设计提供设计元素
        2.5.3 现代设计中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运用
    2.6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2.6.1 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提供灵感来源
        2.6.2 为现代城市景观提升可识别度
    2.7 本章小结
3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整理与分析
    3.1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概况
        3.1.1 南昌县现存传统民居
        3.1.2 安义县现存传统民居
        3.1.3 进贤县现存传统民居
        3.1.4 新建区现存传统民居
    3.2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典型
        3.2.1 安义古村落传统民居装饰纹样
        3.2.2 汪山土库传统民居装饰纹样
    3.3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基本特征
        3.3.1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主要部位
        3.3.2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装饰手法
        3.3.3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技艺手法
        3.3.4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材料与色彩
        3.3.5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的内容与文化内涵
    3.4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特征的形成原因
        3.4.1 风水文化
        3.4.2 儒商文化
        3.4.3 宗族礼法
    3.5 本章小结
4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运用现状调查
    4.1 南昌市总体概况
        4.1.1 地理环境概况
        4.1.2 历史文化概况
        4.1.3 城市景观概况
    4.2 调研计划
        4.2.1 调研区域
        4.2.2 调研对象
        4.2.3 调研内容
        4.2.4 调研方式
    4.3 调研实践
        4.3.1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公园景观中的应用
        4.3.2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广场景观中的应用
        4.3.3 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街道景观中的应用
    4.4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运用总结
    4.5 本章小结
5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运用现状分析与总结
    5.1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现代城市景观中的运用现状
    5.2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载体
        5.2.1 建筑
        5.2.2 雕塑
        5.2.3 铺装
        5.2.4 公共设施
    5.3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价值
        5.3.1 满足景观装饰的审美价值
        5.3.2 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5.3.3 有利于地域文化传承
    5.4 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方法
        5.3.1 题材的直接引用
        5.3.2 纹样形式的抽象提炼
        5.3.3 文化意韵的传承与发展
        5.3.4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运用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调研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口袋公园在广州天河城市中心区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口袋公园理论与实践
    2.1 城市中心区、城市公共空间及口袋公园的概念界定
        2.1.1 城市中心区概念界定
        2.1.2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界定
        2.1.3 口袋公园的概念辨析与界定
        2.1.4 三者间的概念关系图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口袋公园分类及特点
        2.3.1 从公园用地类型出发的口袋公园分类
        2.3.2 口袋公园的共性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口袋公园应用于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中的设计要点分析
    3.1 口袋公园在城市中心区主要设计元素的确定
        3.1.1 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控制体系
        3.1.2 引用“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控制体系的必要性
        3.1.3 与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相关的设计元素
        3.1.4 口袋公园对设计元素的限定
    3.2 基于功能层次的口袋公园设计要点分析
        3.2.1 区域内口袋公园的分布、交通及功能的相互关联
        3.2.2 口袋公园入口及具体服务功能空间的安排
        3.2.3 游憩及公用设施布置
        3.2.4 植物种植设计
    3.3 基于形态层次的口袋公园设计要点分析
        3.3.1 平面形态
        3.3.2 空间边界
        3.3.3 铺装与设施外观——尺度、材料、风格、色彩
        3.3.4 景观小品及标志空间
        3.3.5 文化元素及文化活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天河城市中心区口袋公园实例分析
    4.1 广州天河城市中心区概况及范围界定
        4.1.1 天河城市中心区现状概况
        4.1.2 具体研究范围界定及实例选取原则
        4.1.3 口袋公园的数量、分布、交通及功能的相互关联
    4.2 都市华庭社区中心(居住型)
        4.2.1 公园概况
        4.2.2 基于功能层面的现状分析
        4.2.3 基于形态层面的现状分析
        4.2.4 优缺点小结
        4.2.5 居住型口袋公园典型案例分析——格伦代尔国际象棋口袋公园
    4.3 天河体育中心东北角口袋公园(游憩型)
        4.3.1 公园概况
        4.3.2 基于功能层面的现状分析
        4.3.3 基于形态层面的现状分析
        4.3.4 优缺点小结
        4.3.5 游憩型口袋公园典型案例分析——波士顿中环码头林地小公园
    4.4 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前口袋公园(游憩型)
        4.4.1 公园概况
        4.4.2 基于功能层面的现状分析
        4.4.3 基于形态层面的现状分析
        4.4.4 优缺点小结
        4.4.5 游憩型口袋公园典型案例分析——上海张庙健身小公园
    4.5 财富广场口袋公园(工作型)
        4.5.1 公园概况
        4.5.2 基于功能层面的现状分析
        4.5.3 基于形态层面的现状分析
        4.5.4 优缺点小结
        4.5.5 工作型口袋公园典型案例分析——东京田町公园
    4.6 林和西地铁站B口小广场(交通型)
        4.6.1 公园概况
        4.6.2 基于功能层面的现状分析
        4.6.3 基于形态层面的现状分析
        4.6.4 优缺点小结
        4.6.5 交通型口袋公园典型案例分析——伊斯坦布尔Sishane公园
    4.7 实例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总结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河中心区口袋公园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及策略
    5.1 基于功能层面的天河中心区口袋公园设计改善策略
        5.1.1 形成区域性口袋公园网络的设计策略
        5.1.2 入口设计及内部服务功能空间的安排
        5.1.3 坐憩设施、垃圾桶及夜间照明设计
        5.1.4 植物种植设计策略
    5.2 基于形态层面的天河中心区口袋公园设计改善策略
        5.2.1 公园平面与公园边界设计策略
        5.2.2 铺装与设施外观设计
        5.2.3 景观小品设计与标志空间创建
    5.3 城市中心区建设口袋公园应遵循的原则
        5.3.1 适宜建设口袋公园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场地原则
        5.3.2 基于营造良好城市中心区氛围的口袋公园设计原则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我国城市绿地分类表
    附录二:71个典型城市中心区口袋公园基本信息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关联耦合”思想在旧城空间更新中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旧城更新量大面广
        1.1.2 旧城中各要素亟需整合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城市要素整合研究
        1.3.2“关联耦合”思想在城市设计中的研究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旧城更新
        1.4.2 城市空间要素
        1.4.3“关联耦合”思想
    1.5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框架
2 我国旧城更新现状研究
    2.1 旧城更新的发展及特点
        2.1.1 国外旧城更新的发展
        2.1.2 我国旧城更新的发展
        2.1.3 我国旧城更新的特点
    2.2 我国旧城更新的现状问题
        2.2.1 我国旧城更新的功能问题
        2.2.2 我国旧城更新的交通问题
        2.2.3 我国旧城更新的空间问题
    2.3 本章小结
3“关联耦合”思想的特点总结及其基本构成提炼
    3.1“关联耦合”思想的特点总结
        3.1.1 联系性——显性的线
        3.1.2 耦合性——隐性的线
        3.1.3 基准性——控制力线
        3.1.4 系统性——织线成网
    3.2“关联耦合”思想的基本构成提炼
        3.2.1 耦合要素
        3.2.2 耦合线索
        3.2.3 耦合方式
    3.3 本章小结
4“关联耦合”思想在旧城空间要素中的演绎
    4.1“关联耦合”思想与旧城空间要素特性匹配
        4.1.1 联系——碎片
        4.1.2 耦合——离散
        4.1.3 基准——繁杂
        4.1.4 系统——无序
    4.2“关联耦合”思想基本构成在旧城空间要素中演绎
        4.2.1 旧城空间要素组成
        4.2.2 旧城空间要素关联耦合线索
        4.2.3 旧城空间要素耦合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关联耦合”思想的旧城空间要素整合策略
    5.1 旧城空间要素与要素耦合
        5.1.1 点——嵌入
        5.1.2 线——连接
        5.1.3 域——黏合
        5.1.4 网——编织
    5.2 旧城空间要素与城市耦合
        5.2.1 城市界面协调
        5.2.2 整体空间修复
        5.2.3 社会关系织补
    5.3 本章小结
6 实例研究——以合川凉亭片区旧城更新设计为例
    6.1 项目概况与背景分析
        6.1.1 项目概况
        6.1.2 背景分析
    6.2 凉亭片区现状问题分析
        6.2.1 现状优势
        6.2.2 主要问题
    6.3 凉亭片区与城市关联耦合
        6.3.1 空间结构及功能分区
        6.3.2 空间界面协调
    6.4 凉亭片区空间要素关联耦合
        6.4.1 点——空间要素梳理
        6.4.2 线——耦合线索组织
        6.4.3 域——要素空间聚合
        6.4.4 网——区域空间织网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内容
    7.2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合川凉亭片区排危改造城市设计相关图纸

(4)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解放后我国城市道路发展历程
        1.1.1 起步发展阶段
        1.1.2 大规模建设阶段
        1.1.3 人性化设计初始阶段
    1.2 现阶段我国城市道路常见的弊端
        1.2.1 注重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对行人考虑不足
        1.2.2 注重形象工程,忽视人的尺度
        1.2.3 抄袭现象严重,丧失个性
        1.2.4 注重道路本体建设,缺乏对道路空间的整体考虑
        1.2.5 注重工程实体,忽视人的心理感受
    1.3 城市美化运动和人本思想
        1.3.1 城市美化运动
        1.3.2 人本思想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分析人们在道路空间中的生理、心理需求及行为特性
        1.6.3 实地考察城市道路空间现状,体验成功之道,发现不足之处
        1.6.4 借助景观学的基本理论及表现手法
        1.6.5 借签住宅小区人性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寻求道路空间改善措施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道路空间环境
    2.1 城市外部空间
        2.1.1 外部空间概念
        2.1.2 外部空间的重要作用
        2.1.3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看待外部空间
        2.1.4 良好外部空间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2.2 城市道路空间
        2.2.1 城市道路的组成
        2.2.2 城市道路的分类
        2.2.3 道路空间的概念
        2.2.4 道路空间的价值
        2.2.5 道路空间视觉环境
        2.2.6 道路空间与城市风貌
    2.3 城市道路空间的组成元素
        2.3.1 路内空间元素
        2.3.2 路外空间元素
        2.3.3 人的活动元素
    2.4 城市道路空间的特点
        2.4.1 线性开放
        2.4.2 空间系统性
        2.4.3 空间多元化
        2.4.4 建设主体多样性
        2.4.5 具有车和人两种视觉尺度
        2.4.6 人的活动最视觉环境中活跃、最有吸引力的要素
    2.5 城市道路空间的功能
        2.5.2 交通功能
        2.5.3 市政功能
        2.5.4 景观功能
        2.5.5 休憩功能
        2.5.6 娱乐功能
        2.5.7 社交功能
    2.6 城市道路空间与城市设计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的感知及心理行为特性
    3.1 感知特性
        3.1.1 感知过程
        3.1.2 知觉相对性
        3.1.3 知觉定势
        3.1.4 感觉联觉
    3.2 视觉特性
        3.2.1 行人视线特征
        3.2.2 运动视力
        3.2.3 动态视觉特征
        3.2.4 颜色感知
        3.2.5 视觉能量与视觉平衡
    3.3 心理特性
        3.3.1 安全的需要
        3.3.2 社交的需要
        3.3.3 归属的需要
        3.3.4 与自然交流的需要
        3.3.5 历史认同感
    3.4 行为特性
        3.4.1 步行特性
        3.4.2 行人交通特性
        3.4.3 交往特性
        3.4.4 活动效应过程
    3.5 道路空间环境与心理行为特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性化的城市道路空间
    4.1 舒适安全
        4.1.1 足够宽度的人行道
        4.1.2 区分不同性质的人行交通
        4.1.3 平整防滑
        4.1.4 领域感
        4.1.5 围合感
        4.1.6 合理的过街设施
        4.1.7 社会监视
    4.2 良好的识别性
        4.2.1 可识别性的重要作用
        4.2.2 道路可识别
        4.2.3 方位可识别
        4.2.4 环境可识别
    4.3 宜人的景色
        4.3.1 协调性
        4.3.2 统一多样性
        4.3.3 连续性
        4.3.4 良好的视觉品质
        4.3.5 视觉平衡
    4.4 具有人体尺度
        4.4.1 人体尺度受到忽视
        4.4.2 人体尺度的重要性
        4.4.3 人体尺度的要求
    4.5 尊重、继承历史
        4.5.1 历史文脉的重要性
        4.5.2 城市道路的历史文脉
    4.6 个性化
    4.7 休憩空间
        4.7.1 “无处可坐”的城市
        4.7.2 休憩空间与户外生活质量
        4.7.3 道路休憩空间
    4.8 社交空间
        4.8.1 社交功能的呼唤
        4.8.2 社交功能的实现手段
        4.8.3 社交类型
        4.8.4 社交行为特点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性化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营造
    5.1 转变观念,营造城市带状公园
        5.1.1 引入行人服务水平概念
        5.1.2 道路景观多样化,打造城市带状公园
        5.1.3 不迷信效果图,注重行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5.2 营造舒适安全的场所
        5.2.1 创造宽松的步行环境
        5.2.2 区分不同功能的区域
        5.2.3 积极利用树木遮荫
        5.2.4 充分发挥驾驶员、行人和沿线的居民监视作用
    5.3 创造宜人空间
        5.3.1 层次感的空间
        5.3.2 大空间中的小空间
        5.3.3 高度方向的空间
        5.3.4 空间的修饰
    5.4 改善视觉环境
        5.4.1 分析周边环境,道路风格与周边环境保持一致
        5.4.2 统一前提下实现多样性,为多样性引入统一法则
        5.4.3 作视觉能量分析,保持视觉的平衡
        5.4.4 视觉资源管理
    5.5 提高道路可识别性
        5.5.1 设置路名标志
        5.5.2 强化道路特征
        5.5.3 完善行人标识系统
        5.5.4 优化路网结构
    5.6 创造道路个性
        5.6.1 体现地方特色
        5.6.2 体现历史文脉
        5.6.3 个性化创作
    5.7 为行人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
        5.7.1 休憩空间
        5.7.2 购售设施
        5.7.3 垃圾箱
        5.7.4 饮水器
        5.7.5 公共厕所
    5.8 培育人的活动
        5.8.1 创造活动场所
        5.8.2 营造交往空间
        5.8.3 宣传科普知识及法规政策
        5.8.4 艺术熏陶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道路人性化空间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6.1 评价内容及目的
    6.2 基于道路空间人生化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常用的评价方法
        6.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6.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模型与过程
        6.3.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建立指标体系
        6.3.2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6.3.3 建立评语等级论域
        6.3.4 构造模糊评判矩阵
        6.3.5 多级模糊合成,作出综合评价
    6.4 城市道路基于人性化空间的综合评价
        6.4.1 评价对象介绍
        6.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4.3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6.4.4 建立评语集
        6.4.5 构造关于各子准则的模糊评判矩阵
        6.4.6 逐级进行模糊评价
        6.4.7 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程案例
    7.1 广州天河北猎德涌东侧景观路
        7.1.1 道路概况
        7.1.2 道路定位
        7.1.3 公园式的步行空间
    7.2 东京银座商业区街道
        7.2.1 银座概况
        7.2.2 道路定位
        7.2.3 以人为本的步行空间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城市道路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与方法
    8.1 设计过程简述
    8.2 明确道路性质,确定道路空间的主题和风格
    8.3 围绕主题,确定道路空间各组成要素的设计要点
    8.4 发掘地方特色及历史文脉,进行个性化创造
    8.5 对沿线路侧景观进行详细考察与分析,提出视觉环境的改善措施
    8.6 结合道路周边环境,合理布置行人服务设施
    8.7 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培育人的活动
    8.8 优化道路各要素的空间组合
    8.9 结合路网及周边公共场所,设置完善的标识系统
    8.10 工程完工后进行沿线核查,完善不够人性化的方面
    8.11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POE的休闲性市民广场消极空间改善策略研究 ——以南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城市生活对广场空间的要求
        1.1.2 南京城市生活对广场空间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广场
        1.4.2 休闲性市民广场
        1.4.3 使用后评价(POE)
        1.4.4 消极空间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休闲性市民广场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着作综述
        1.5.2 国内休闲性市民广场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着作综述
        1.5.3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
    1.6 研究框架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2章 休闲性城市广场空间相关研究
    2.1 城市广场起源与作用
        2.1.1 城市广场的起源
        2.1.2 城市广场的作用
    2.2 城市广场发展历程
        2.2.1 国外城市广场发展概述
        2.2.2 国内城市广场发展概述
        2.2.3 国内外城市广场发展的差异性
    2.3 现代城市广场的演变
        2.3.1 国外现代城市广场的演变
        2.3.2 国内现代城市广场的演变
    2.4 小结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3章 使用后评价(POE)的理论与实践
    3.1 POE 概述
        3.1.1 POE 的内涵
        3.1.2 POE 的功能和意义
    3.2 国内外 POE 研究现状
        3.2.1 国外 POE 研究现状
        3.2.2 国内 POE 研究现状
    3.3 我国实施 POE 的重要意义
    3.4 POE 的基本研究方法
        3.4.1 调查问卷法
        3.4.2 访谈法
        3.4.3 文档资料分析法
        3.4.4 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简称 SD 法)
        3.4.5 观察法
        3.4.6 照片分析法
        3.4.7 认知地图法
        3.4.8 行为地图法
        3.4.9 行为痕迹法
    3.5 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 POE 评价因素集设计
        3.5.1 物质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5.2 社会环境层面的影响因素
        3.5.3 使用者层面的因素
        3.5.4 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 POE 评价因素集
        3.5.5 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 POE 评价因素集权重计算
    3.6 小结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4章 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 POE 实例调研与分析
    4.1 调查案例的选取
    4.2 汉中门广场
        4.2.1 汉中门广场概况
        4.2.2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4.2.3 SD 量表分析
        4.2.4 实态观察分析
        4.2.5 行为地图分析
        4.2.6 汉中门广场小结
    4.3 北极阁广场
        4.3.1 北极阁广场概况
        4.3.2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4.3.3 SD 量表分析
        4.3.4 实态观察分析
        4.3.5 行为地图分析
        4.3.6 北极阁广场小结
    4.4 山西路广场
        4.4.1 山西路广场概况
        4.4.2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
        4.4.3 SD 量表分析
        4.4.4 实态观察分析
        4.4.5 行为地图分析
        4.4.6 山西路广场小结
    4.5 南京三个市民广场使用状况定量评价
        4.5.1 休闲性市民广场使用状况定量评价方法
        4.5.2 休闲性市民广场使用状况总得分计算
    4.6 小结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5章 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消极空间改善策略
    5.1 休闲性广场中人群基本行为模式研究
        5.1.1 步行行为模式
        5.1.2 坐憩行为模式
        5.1.3 驻足停留行为模式
    5.2 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消极空间改善策略
        5.2.1 环境舒适性策略
        5.2.2 易达性策略
        5.2.3 要素及设施策略
        5.2.4 维护与管理策略
        5.2.5 犯罪和安全性策略
        5.2.6 生态性策略
    5.3 小结
    本章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名词解释及国内外广场名录
附录2 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3 南京休闲性市民广场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6)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及其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界定
        1.2.1 城市开放空间
        1.2.2 城市广场
        1.2.3 广场空间结构
        1.2.4 适应性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城市广场的基本认识和初步探究
        1.3.2 城市广场的起源与演进历程
        1.3.3 基于小尺度的城市广场设计
        1.3.4 针对城市广场热度下的反思
        1.3.5 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的宏观尺度研究
        1.3.6 相关研究述评与论文选题简释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对象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2 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演变
    2.1 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2.1.1 满铁附属地的初步发展时期(1931 年以前)
        2.1.2 伪满国都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19311945 年)
        2.1.3 解放后的曲折发展时期(19451978 年)
        2.1.4 改革开放之初的精减时期(19782000 年)
        2.1.5 新世纪的稳步发展时期(2000 年至今)
    2.2 长春城市广场空间演变的要素特征
        2.2.1 数量总体上呈增多走势
        2.2.2 自北向南、东西并进和圈层式布局
        2.2.3 主要承担疏导交通和绿化、美化城市的功能
        2.2.4 伪满时期城市广场的设计思想和空间形态是长春城市广场发展的基础
    2.3 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演变机制
        2.3.1 社会与文化背景
        2.3.2 交通发展的需要
        2.3.3 城市规划的指引
        2.3.4 城市形象的需要
3 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基本格局
    3.1 数量规模特征:数量多,规模等级呈现金字塔型
    3.2 类型特征:圆形广场、绿化广场和交通广场
        3.2.1 圆形广场
        3.2.2 绿化广场
        3.2.3 交通广场
    3.3 空间结构整体特点
        3.3.1 圈层布局:中心多,外围少
        3.3.2 空间密度:大分散、小集聚
        3.3.3 规模分布:大型广场分布不均
        3.3.4 类型分布:休闲型广场空间呈现“一核多点”式格局
4 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适应性评价
    4.1 统计指标法的城市广场空间结构适应性
        4.1.1 统计指标法
        4.1.2 基于统计指标法的广场与人口适应性及可达性分析
    4.2 缓冲区法的城市广场空间结构适应性
        4.2.1 缓冲区分析法
        4.2.2 基于缓冲区法的广场与人口适应性及可达性分析
    4.3 引力模型法的城市广场空间结构适应性
        4.3.1 引力模型的计算方法
        4.3.2 基于引力模型的广场与人口适应性及可达性分析
    4.4 城市广场空间结构适应性的综合评价
        4.4.1 广场的空间分布与城市空间形态不适应
        4.4.2 广场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密度分布较吻合
        4.4.3 广场的服务类型与居民需求适应性不强
5 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5.1 内外兼顾,以城市外圈为广场建设重点区
    5.2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以东北、西南和东南为广场重点发展方向
    5.3 提高休闲广场整体比重,加强城市东、南部休闲广场的建设
    5.4 保持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脉
6 结论与展望
    6.1 基本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点
    6.3 文章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长春城市广场汇总表
后记

(7)城市游憩规划的理论建构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第一章 城市游憩规划研究的背景和方案
    1.1 城市游憩空间建设的社会背景
        1.1.1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
        1.1.2 社会结构体制的转型
        1.1.3 人类生活空间的变迁
    1.2 我国城市游憩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游憩规划现状
        1.2.1 我国城市游憩环境存在的问题
        1.2.2 我国游憩系统规划的现状特征
    1.3 游憩规划
        1.3.1 游憩规划的含义
        1.3.2 游憩规划的性质
        1.3.3 研究城市游憩规划的意义
        1.3.4 建立城市游憩系统规划体系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城市游憩规划的思想与理论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城市游憩空间研究述评
    1.5 研究方案:研究视角、内容、方法
        1.5.1 人文视域——本文的研究视角
        1.5.2 研究的内容方法
        1.5.3 本文的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闲暇与游憩
    2.1 闲暇研究
        2.1.1 闲暇的历史
        2.1.2 闲暇的基本要素
        2.1.3 闲暇的本质与社会建构
        2.1.4 闲暇的功能与闲暇政策
    2.2 对闲暇研究的简要评价
        2.2.1 对国外闲暇理论研究的简要评价
        2.2.2 对国内闲暇理论研究的简要评价
    2.3 游憩
        2.3.1 游憩的内涵
        2.3.2 游憩的定义
        2.3.3 游憩的本质
    2.4 相关概念辨析:游憩、休闲、旅游
        2.4.1 对旅游的认识
        2.4.2 对休闲的认识
        2.4.3 游憩与旅游、休闲的辨析
    2.5 游憩空间
        2.5.1 游憩空间的定义
        2.5.2 游憩空间的分类
        2.5.3 游憩空间的价值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游憩环境与游憩行为
    3.1 城市游憩环境
        3.1.1 城市游憩环境的构成因素分析
        3.1.2 城市游憩环境评价方法与结果
        3.1.3 城市游憩环境评价结论及分析
    3.2 社会发展状况对城市游憩系统的影响
        3.2.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城市居民的游憩总体需求
        3.2.2 社会文明程度影响游憩活动的形式
        3.2.3 社会发展状况决定了游憩产品的供给水平
    3.3 城市游憩需求研究
        3.3.1 游憩动机与目的
        3.3.2 游憩时空需求
        3.3.3 游憩偏好
        3.3.4 其它
        3.3.5 游憩需求特征
    3.4 游憩行为研究
        3.4.1 游憩行为的主要空间动力
        3.4.2 游憩行为心理
        3.4.3 游憩活动谱
        3.4.4 深圳社区公园游憩者行为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游憩规划理论建构
    4.1 城市游憩空间历史
        4.1.1 古代城市游憩空间
        4.1.2 近现代城市游憩空间演变
    4.2 区位理论
    4.3 游憩管理理论
    4.4 环境行为学理论
    4.5 游憩地布局理论
        4.5.1 游憩中心地理论
        4.5.2 游憩地选址理论
        4.5.3 游憩活动地域组合理论
        4.5.4 环境兴趣中心理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城市户外游憩规划策略
    5.1 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系统结构
        5.1.1 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系统的类型
        5.1.2 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系统的规模等级结构
        5.1.3 深圳户外游憩空间系统的空间分布
    5.2 深圳户外游憩规划量化评价
        5.2.1 量化标准的确定
        5.2.2 人均公共开放空间面积
        5.2.3 步行可达范围覆盖率
        5.2.4 量化趋势的判断
    5.3 城市游憩规划原则
        5.3.1 系统性原则
        5.3.2 公平与共享原则
        5.3.3 聚集与分散原则
        5.3.4 地方性原则
        5.3.5 内向定位原则
    5.4 游憩规划内容
        5.4.1 游憩活动计划
        5.4.2 城市公共空间布局
        5.4.3 社区交往空间
        5.4.4 游憩地规划与设计
    5.5 城市户外游憩规划策略
        5.5.1 启动游憩需求调查机制
        5.5.2 建立社区公园体系
        5.5.3 完善公共空间布局
        5.5.4 编制郊野公园
        5.5.5 编制绿道规划
        5.5.6 保障供给与经营
    5.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将城市游憩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系统
        构建城市游憩规划理论框架
        建立游憩空间级体系及指标体系
        建立社区游憩系统
        编制绿道系统规划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研究不足
        后续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城市广场设计研究 ——以临西县明珠广场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城市发展的需要
        1.3.2 城市规划设计实践的需要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基础
        1.5.1 研究动态
2 城市广场的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公共空间
        2.1.2 城市广场
    2.2 城市广场的分类
    2.3 城市广场溯源
        2.3.1 西方广场的发展演进
        2.3.2 中国广场的发展演进
    2.4 城市广场发展趋势
        2.4.1 功能综合化
        2.4.2 空间层次化
        2.4.3 体验地域化
        2.4.4 设计人性化
3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
    3.1 广场设计的原则
        3.1.1 整体性原则
        3.1.2 规模适当原则
        3.1.3 “以人为本“的原则
        3.1.4 地方特色的原则
        3.1.5 舒适性原则
        3.1.6 方便性、可达性原则
    3.2 广场设计的基本方法
    3.3 广场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3.3.1 准备阶段
        3.3.2 初步方案阶段
        3.3.3 初步设计阶段
        3.3.4 技术设计阶段
        3.3.5 详细施工图阶段
    3.4 广场设计的具体处理手法
        3.4.1 广场的选址
        3.4.2 尺度
        3.4.3 地形
        3.4.4 水体
        3.4.5 雕塑
        3.4.6 座位
        3.4.7 地面铺装
        3.4.8 标识与灯具
        3.4.9 绿化
        3.4.10 色彩与照明
        3.4.11 活动节目场地
        3.4.12 饮食
        3.4.13 管理与维护
        3.4.14 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
        3.4.15 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3.5 广场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3.5.1 广场设计要与自然、人文、居民、城市需要相结合
        3.5.2 注重广场安全功能
        3.5.3 注重交通组织
        3.5.4 注重风格的把握
        3.5.5 注重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利益统一
    3.6 广场设计中现存的问题及应避免的问题
        3.6.1 尺度过大
        3.6.2 地方性传统文化体现不够
        3.6.3 广场内容的可接触性不强
        3.6.4 材料选用不当
4 案例分析—临西县明珠广场景观设计
    4.1 项目环境
        4.1.1 区位分析
        4.1.2 历史文化
        4.1.3 设计目的
    4.2 方案设计
        4.2.1 关于基地现状的思考
        4.2.2 设计风格
        4.2.3 设计原则
        4.2.4 设计理念
        4.2.5 表现手法
        4.2.6 功能原则
        4.2.7 总体布局
        4.2.9 植物种植设计
        4.2.10 交通组织设计
        4.2.11 空间布局设计
        4.2.12 灯光照明设计
        4.2.13 装饰小品设计
        4.2.14 音响系统设计
        4.2.15 无障碍设计
        4.2.16 竖向地形设计
        4.2.17 硬质铺装设计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10)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重庆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高速城市化与和谐愿景的需要
        1.1.2 城市街道绿化环境品质提升的需要
        1.1.3 城市设计思想对于街道绿化品质研究的要求
        1.1.4 重庆市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视角与核心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可行性
2 城市设计与街道绿化相关理论概述
    2.1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2.1.1 城市设计的内涵与类型
        2.1.2 城市设计的基本特征
        2.1.3 城市设计的原则
        2.1.4 城市设计的目标及准则
        2.1.5 城市设计的要素
    2.2 城市园林与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基本理论
        2.2.1 城市园林绿化的概念及作用
        2.2.2 城市园林绿化的组成
        2.2.3 城市街道绿化的概念及功能
        2.2.4 城市街道绿化的类型
    2.3 城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中的城市设计观
        2.3.1 城市设计与城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关系
        2.3.2 城市设计指导下的街道绿化设计要素
        2.3.3 城市设计指导下的街道绿化设计目标
    2.4 本章小结
3 重庆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问题调查与分析
    3.1 街道绿化调查与分析的方法
        3.1.1 问题的提出
        3.1.2 实验调查的重心
    3.2 调查问卷与统计分析
        3.2.1 调查问卷
        3.2.2 问卷统计分析
    3.3 街道绿化现状存在问题总结
        3.3.1 使用功能问题
        3.3.2 安全舒适问题
        3.3.3 生态艺术问题
    3.4 街道绿化现状问题原因剖析
        3.4.1 对市民活动和心理需求考虑缺乏
        3.4.2 审美追求过于几何化与形式化
        3.4.3 车行优先的街道设计意识普遍
        3.4.4 规划设计的整体性较差
        3.4.5 旧城街道绿化改造难度较大
        3.4.6 地形地貌未能充分利用
        3.4.7 市民意识和市容管理力度较弱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城市设计观的重庆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
    4.1 基于城市设计观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4.1.1 讲求实用性和人文关怀的设计原则
        4.1.2 讲求活力的设计原则
        4.1.3 讲求森林效果的设计原则
        4.1.4 讲求整体性的设计原则
        4.1.5 讲求街道绿化建设经济性的设计原则
    4.2 基于城市设计观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方法
        4.2.1 功能化方法
        4.2.2 艺术化方法
        4.2.3 整体化方法
        4.2.4 简洁化方法
        4.2.5 生态化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重庆市冉家坝景观大道绿化与环境改造规划研究
    5.1 项目缘起:形式回归于功能
        5.1.1 项目背景
        5.1.2 项目必要性分析
    5.2 项目概况:错位之后的归位
        5.2.1 项目区位及功能特点
        5.2.2 现状概况及现存问题分析
    5.3 设计构思:基于城市设计的改造思路
        5.3.1 遵循的原则
        5.3.2 总体构思
        5.3.3 技术路线
    5.4 基于城市设计的改造设计策略
        5.4.1 活力连续的规划布局
        5.4.2 丰富全面的功能设计
        5.4.3 畅通趣味的车道线型
        5.4.4 以人为本的慢行系统
        5.4.5 有序便利的停车及换乘系统
        5.4.6 本土节约的植物配置
        5.4.7 宜人的场地设计
        5.4.8 整体完善的设施规划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城市广场不应建成城市“花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昌地区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在现代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 陈紫茉.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2]口袋公园在广州天河城市中心区的应用研究[D]. 陶攀.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3]“关联耦合”思想在旧城空间更新中的设计研究[D]. 邱然. 重庆大学, 2015(06)
  • [4]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空间[D]. 韦宝伴.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5]基于POE的休闲性市民广场消极空间改善策略研究 ——以南京为例[D]. 江祯蓉. 南京工业大学, 2013(05)
  • [6]长春城市广场空间结构及其适应性研究[D]. 侯春蕾.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7]城市游憩规划的理论建构与策略研究[D]. 陈渝.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8]城市广场设计研究 ——以临西县明珠广场景观设计为例[D]. 王超.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9]合肥市主要城市广场综合品质的调查研究[J]. 陈浩淼. 工程与建设, 2011(06)
  • [10]城市设计视角下的重庆市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D]. 付帅. 重庆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城市广场不应该成为城市“花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