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燕山晚期典型侵入岩成因、矿物学及其地质意义

海南岛燕山晚期典型侵入岩成因、矿物学及其地质意义

一、海南岛燕山晚期典型侵入岩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刘松峰,李顺,聂鑫,邹俪琦,蔡观强[1](2021)在《海南岛东南海域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及构造指示意义》文中提出为探索海南岛东南海域表层沉积物来源,揭示物源区主要地质构造演化事件,采用箱式取样法获取8个站位沉积物样品,进行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773个有效年龄分布在33~3 205 Ma,主要年龄峰集中在燕山期(100 Ma、140 Ma和159 Ma)、印支期(242 Ma)和加里东期(439 Ma),次要年龄峰集中在新元古代(776 Ma、965 Ma)和古元古代(1 836 Ma、2 487 Ma),并零星保留太古宙基底年龄信息.少量变质锆石记录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强烈的变质事件.与潜在物源区对比分析表明,海南岛东南海域沉积物以约100 Ma的年龄峰值为识别标志,主要来源于海南岛.结合前人资料,本研究年龄频谱指示加里东期华夏武夷-云开造山带可延伸到海南岛,海西-印支期古特提斯洋的闭合及印支-华夏地块的碰撞导致其强烈的构造-岩浆-变质作用,燕山期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发育多期次岩浆活动.

于会冬[2](2021)在《云南者桑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金矿成因、构造背景》文中指出云南富宁者桑金矿床是一个处于滇黔桂“金三角”构造地带中的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和毒砂为矿床的最佳标型矿物和重要载体矿物,不同类型黄铁矿的含金性与其化学成分等标型特征之间存在一定规律性。可以将本区矿石分为辉绿岩型、泥质板岩或粉砂岩型、泥灰岩型。三种矿石中黄铁矿晶形主要有五角十二面体和立方体,含金性由优到差依次为细粒破碎黄铁矿、细粒自形黄铁矿、粗粒破碎黄铁矿、粗粒自形黄铁矿和胶状黄铁矿。而毒砂的形态主要有针柱状、柱状、菱形,细粒毒砂的含金性优于粗粒毒砂。黄铁矿的元素特征表现为亏Fe亏S,毒砂则表现为亏As富S。另外黄铁矿的w(Co)/w(Ni)介于1.731~3.215之间,平均2.646(热液成因w(Co)/w(Ni)介于1~5之间),黄铁矿和毒砂晶形及主微量元素特征,指示者桑金矿床中-低温热液成因。通过收集前人关于三大卡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区含砷黄铁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As、Au数据可知,Au主要以固溶体(Au+)赋存于黄铁矿结构中,仅有少量Au以纳米级颗粒金(Au0)参与黄铁矿结构,对本矿区不同矿石类型的砷黄铁矿和毒砂进行电子探针数据分析,As和Au的正相关关系及Au/As(mol%)比值低于Au在砷黄铁矿中的溶解度极限,根据前人研究表明该金很可能以Au+的形式存在于Au的络合物中。在热液成矿期,流体中富As,As进入黄铁矿和毒砂中,这便导致了As对S不均衡的置换,使黄铁矿及毒砂表面产生额外空穴和/或缺陷,砷黄铁矿和毒砂通过表面空穴和/或缺陷及As的活性在相对于Au0的不饱和成矿热液中浓缩Au,形成者桑卡林型金矿床。在矿床成因基础上,结合前人有关地质资料,了解滇黔桂地区乃至华南克拉通多金属多期矿化历史,得出成矿域卡林型金矿成矿的主体年代为印支期成矿(230-200 Ma)。燕山期(180-150 Ma和130 Ma)可能存在矿化,但其成矿作用相对较轻,主要是对印支晚期成矿的提取和改造叠加。此外,根据华南克拉通新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建立成矿区成矿模型,得出者桑卡林型金矿床是在华南克拉通和印支地块俯冲后的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

雷传扬[3](2021)在《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文中提出阿翁错复式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俯冲消减、闭合造山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泛发育不同类型的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是开展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的理想对象,其研究对探讨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和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在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开展岩相学、矿物化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系统总结了复式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各种证据,精确厘定了复式岩体的成岩时代,深入探讨了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构造背景及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多期次岩浆侵入作用的产物,以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为特征,侵入序列从早至晚为石英闪长岩(120 Ma)→花岗闪长岩(115~114Ma)→正长花岗岩(113~109 Ma)→二长花岗岩(104~103 Ma),岩石主要为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晚期发育少量S型花岗岩。(2)阿翁错复式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塑性变形特征明显,与寄主岩呈截然或渐变接触,可见包体与寄主岩之间相互穿插、包裹现象,偶见反向脉发育,包体具细—中粗粒结构,从寄主岩中捕获了大量斜长石、正长石、石英等斑晶,偶见角闪石斑晶横跨包体和寄主岩,在包体及包体周围寄主岩中见长柱状斜长石、角闪石和针状磷灰石等特殊结构,表明暗色微粒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3)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寄主岩斜长石和包体斜长石An值均表现出振荡变化趋势,表明岩浆混合作用以机械混合为主,也具有化学混合的特征。(4)通过角闪石和黑云母温压计获得阿翁错复式岩体中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结晶温度分别为632~718℃和722~768℃,形成深度分别为8.15~11.48km和10.55~11.46 km。(5)通过暗色微粒包体宏观地质特征、岩相学、矿物学、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阿翁错复式岩体是幔源镁铁质岩浆多期次注入长英质岩浆房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6)研究表明,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盆于早—中三叠世开始南向俯冲消减,受洋盆南向俯冲消减作用影响,至晚三叠世时期拉萨地块中北部沿狮泉河—拉果错—阿索—永珠—纳木错—嘉黎一线撕裂,形成了狮泉河—纳木错弧后初始洋盆,该弧后洋盆于早侏罗世开始向北俯冲消减。阿翁错复式岩体正是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北向俯冲消减过程中岩浆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波[4](2021)在《福建迪口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地质意义》文中指出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的岩石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争议。福建迪口地区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和南平宁化构造带的交界处,区内大量断裂分布,沿断裂出露大量侵位于建瓯混杂岩中的中酸性火成岩岩体。本文针对迪口地区闪长玢岩脉岩、石英闪长岩岩体、正长花岗岩岩体、花岗斑岩岩体及花岗岩岩体进行了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系统的研究,并且结合前人资料,探讨了中国东南部岩浆活动成因及构造背景演化规律。通过锆石U-Pb定年,迪口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石主要形成于早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其中迪口镇闪长玢岩及朱坑石英闪长岩等中性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分别为178±2 Ma,158±2 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于壳幔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源区,迪口闪长玢岩来源相对较亏损,而石英闪长岩相对富集。迪口镇正长花岗岩形成于146±2 Ma,地化学特征表明其起源于变质火成岩及变质沉积岩共同部分熔融形成。构造判别图解表明迪口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以及正长花岗岩形成于岛弧或同碰撞挤压环境中,与太平洋板块的持续俯冲挤压相关。前坑村花岗斑岩和罗村花岗岩形成于早白垩世早期,其年龄分别为141±2 Ma,132±2 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都起源于壳幔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源区。由于两者εHf(t)范围都比较广,说明不同时期地壳组分及壳幔作用的差异性。构造判别图解表明前坑村花岗斑岩及罗村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环境中,可能是由太平洋板块挤压高峰期后的岩石圈伸展引起的。综合上述中酸性侵入岩研究结果,结合前人的资料,本文认为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山活动可以分为四个旋回:早侏罗世(195~175 Ma)、中-晚侏罗世(173~146 Ma)、早白垩世早期(145~115 Ma)及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113~82 Ma),分别对应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的4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迪口地区晚中生代的岩浆活动的构造演化过程: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侵入岩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环境;而早白垩世侵入岩形成于岩石圈伸展环境。

杨建星[5](2020)在《川西地区牦牛坪稀土矿床浅表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牦牛坪稀土矿床是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上最重要的稀土产出基地,成矿与矿区的碱性岩-碳酸岩杂岩体有密切联系。虽然前人在矿床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成岩成矿时代和成矿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待探讨的问题。本次研究是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在全面研究了牦牛坪矿床中节理及矿脉产状,矿物蚀变分带等浅部特征的同时,开展了成岩年代学、全岩主微量和Sr-Nd同位素测试、矿物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测试和纳米级矿物观测等研究。结合实测物探特征,探讨了牦牛坪矿床区域成岩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揭示了稀土元素迁移新形式,建立了合理的成岩成矿模式,为反演矿区深部矿化规律,进一步勘察找矿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牦牛坪矿床成矿受多级断裂构造控制,一级构造断裂安宁河断裂控制整个稀土成矿带的产出;二级断裂哈哈断裂控制碳酸岩-碱性岩的分布;三级断裂为矿区破碎带,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物探结果表明牦牛坪矿区有3条断裂控矿构造。牦牛坪矿床矿体在地表浅部构造带的不同构造部位呈现出两种主要构造成矿样式:充填于脆性断裂带中的脉状矿体,表现为近SN向、NE向和NWW向,和充填于浅成角砾岩筒中的定向不明的角砾—脉状矿体。2.牦牛坪矿区新生代岩浆岩为碳酸岩、正长岩、基性岩脉和碱性花岗斑岩组合,野外实际勘察表明成岩成矿顺序为:正长岩-基性岩脉-碳酸岩-矿脉-碱性花岗斑岩。这一整套岩石成岩物质均来源于同一个EMI和EMII混合富集地幔源区,岩石成因为多次部分熔融。辉绿岩中磷灰石U-Pb定年结果为25.5±1.4Ma,普通Pb扣除后加权平均年龄为23.62±0.88Ma。基性岩脉与矿区正长岩构成一套双峰式侵入岩,成岩构造背景为碰撞后的伸展作用。其多次部分熔融的成因与典型双峰式侵入岩成岩模式不同,可能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双峰式侵入岩成岩模式。3.牦牛坪矿床成矿流体中的稀土元素来源于岩浆期碳酸岩的出溶。热液中钠化和重晶石化对碳酸岩中方解石矿化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4.我们首次在自然界观测到氟碳铈矿纳米颗粒,这是稀土元素迁移和沉淀的一种新形式,氟碳铈矿纳米颗粒晶体生长的形式为随机附着并发生重新排列,应力来源可能为构造应力。

杨雄[6](2020)在《滇黔桂盆地泥盆纪-三叠纪碎屑物源演变及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滇黔桂盆地赋存着丰富的金矿资源,是全球范围内着名的卡林型金矿集区之一。系统了解该地区泥盆纪-三叠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可以为后续找矿勘查工作以及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料。本次研究首次结合碎屑锆石、碎屑独居石U-Pb年代学分析方法对来自滇黔桂盆地泥盆纪坡松冲组碎屑独居石、三叠纪罗楼组碎屑锆石进行了分析测试。其中碎屑锆石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锆石具岩浆环带,Th/U值>0.4,锆石U-Pb年龄集中在308-396 Ma,440-680 Ma,727-930 Ma,1004-1266 Ma,1400-1880 Ma,2360-2724 Ma这6个区段;碎屑独居石颗粒的U-Pb测年年龄主要在657-460 Ma之间,少量为998-798 Ma。通过对比研究区与周围地块的碎屑锆石、独居石年龄分布特征,同时结合研究区岩相古地理、古海流以及古流向,综合分析后认为滇黔桂盆地泥盆纪地层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东冈瓦纳北缘(印度北部、喜马拉雅、拉萨、羌塘、海南岛、西澳大利亚),同时还有少量碎屑物质来源于江南造山带;滇黔桂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滇黔桂盆地三叠纪地层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越北古陆、湘粤桂构造山系以及云开地区。通过对滇黔桂盆地泥盆纪地层碎屑物质来自东冈瓦纳北缘的判定,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华南板块在早古生代位于东冈瓦纳北缘,是属于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另外滇黔桂盆地三叠纪地层碎屑物源来自越北古陆印证了古特提斯洋在印支期逐渐闭合,华南陆块与印支地块沿松马缝合带发生碰撞。

徐清俊[7](2020)在《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板块在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从东-西向特提斯构造域向北-东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体制转换,其转换必然与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有关,然而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过程仍然存在争议。华南板块东南缘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两大构造域的叠合地带,其保留完好的沉积序列是研究和发掘中生代构造演化信息的理想载体,而且对弧后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板块俯冲历史与上覆板块盆地沉积关系的认识。本次研究以华南板块东南缘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整体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系统的采样、开展盆地沉积相、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岩相学、碎屑锆石地球化学等研究,建立沉积盆地的“源-汇”体系,并结合华南中生代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岩相古地理、古流数据等地质资料,探讨华南板块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限以及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模式。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盆地沉积相研究表明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在晚三叠世为浅海相和三角洲相沉积;早侏罗世浅海相沉积范围扩大;中侏罗世为湖泊相、扇三角洲,三角洲相、河流相;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为火山岩盆地,盆地沉积相的改变是华南东南缘对海侵-海退的响应,也是盆地由扩张到收缩的反映。(2)“源-汇”体系分析表明晚三叠世粤东盆地物源主要来自于扬子板块西南缘/南缘、海南岛地区、云开大山、南岭带等地,而永安盆地物源则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的南武夷山、南岭带东段、海南岛地区等地。早-中侏罗世,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具有多物源区域,既有克拉通内部的物源供给,包括云开地区、扬子西南缘、南武夷山、浙西南-闽东北、日本西南部、南岭构造带等,也有来自推测的东部大陆岩浆弧带。早白垩世,凝灰岩物源既有盆地北部、东部沿海地带、大陆岩浆弧物源的供给,同时也有浅部地壳物质和壳幔耦合物质的加入。(3)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早期碎屑岩碎屑锆石主要年龄峰值的变化,以及对应物源区域的转变,是对华南板块从古特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体制转换的响应,这种转变开始发生在早侏罗世时期,完成时间为165±5 Ma;综合岩浆岩同位素年代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古太平洋板块于早侏罗世(~200 Ma)开始低角度向华南东南缘俯冲,一直持续到早白垩世早期(~135 Ma),且俯冲角度不断变大。侏罗纪-早白垩世早期(200-135 Ma),华南板块东南缘东海-南海一带发育一条活动的大陆岩浆弧带,且向华南板块东南陆缘移动;古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导致了浙西南-闽西北地区以及华南板块东部的隆升剥蚀,控制了华南板块东南缘侏罗纪-早白垩世沉积盆地的物源特征和构造格局,粤东盆地和永安盆地为受古太平洋构造域控制的弧后前陆盆地。

李超[8](2020)在《华南云开造山带的变质演化历史 ——以高州紫苏花岗岩及其中麻粒岩包体为例》文中提出云开造山带地处扬子与华夏陆块结合地带,且为武夷-云开造山带西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州-云炉一带出露的紫苏花岗岩和高温麻粒岩包体的成因研究则是探讨中下地壳物质组成及华南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本研究采集紫苏花岗岩、Grt-Crd泥质麻粒岩包体、Grt-Opx半泥质麻粒岩包体和钙硅酸盐麻粒岩包体等样品,开展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和矿物电子探针分析以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并使用传统地质温压计、平均温压及视剖面模拟估算各类岩石所记录的温度压力。于紫苏花岗岩中分析不同期次矿物组合得到峰期前温压条件约为720℃/7.0 kbar(M1),峰期变质-深熔结晶温压条件约为835810℃/6.55.8 kbar(M2),退变质温压条件约为740℃/5.6 kbar(M3),表明紫苏花岗岩记录了一条以峰期前略微减压并伴随明显升温,随后近等压冷却(IBC)过程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指示其经历了中低压高温麻粒岩相变质-深熔作用之后的岩浆冷却结晶及退变质过程;年代学研究表明,紫苏花岗岩中锆石具有清晰的核-边结构,分别获得其核部431±4 Ma和边部243±2 Ma的U-Pb谐和年龄,并识别出岩浆型(GrtⅠ)和变质型(GrtⅡ)两种不同结构石榴石,且认为前者为加里东期高级变质-深熔作用之后的岩浆成因,后者为印支期构造热事件叠加的变质成因。在Grt-Crd泥质麻粒岩和Grt-Opx半泥质麻粒岩中计算得到各变质期次温压结果显示,泥质麻粒岩为:730765℃/5.76.2 kbar(M1),835855℃/4.65.1 kbar(M2),620640℃/3.64.0 kbar(M3);半泥质麻粒岩为:800830℃/7.47.9 kbar(M1),855860℃/5.25.6 kbar(M2),770805℃/5.05.5 kbar(M3);据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泥质麻粒岩和半泥质麻粒岩的峰期变质年龄分别为443±5 Ma和447±5 Ma。对于钙硅酸盐麻粒岩,据岩相观察、传统地质温压计及平均温压法获得其峰期(M2)温压条件为774803℃/8.38.5 kbar,峰期后(M3)温压条件为620669℃/6.46.6 kbar,指示具有减压降温的P-T轨迹,锆石亦具有清晰的核-边结构,核部年龄指示其原岩形成于早新元古代(970 Ma),而锆石增生边的年龄代表了其峰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古生代(435 Ma),为华南加里东造山运动的产物。综上所述,本研究恢复了泥质麻粒岩和半泥质麻粒岩具有减压加热之后近等压冷却(IBC)的顺时针P-T轨迹,与武夷地区近等温减压型(ITD)顺时针P-T轨迹不同,结合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麻粒岩的形成可能与华南早古生代洋脊俯冲及板片窗打开引起软流圈上涌的伸展作用有关;而较晚期形成的紫苏花岗岩和钙硅酸盐麻粒岩的P-T演化轨迹,则指示了早古生代扬子与华夏陆块碰撞后的伸展过程,紫苏花岗岩还遭受了印支期构造热事件的叠加改造。此外,本论文还对紫苏花岗岩及其伴生的Grt-Opx半泥质麻粒岩包体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和稀土元素配分图中,二者具有互补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PerpleX热力学软件模拟及微量元素模拟表明,云开紫苏花岗岩及其麻粒岩包体均来自相同的源区,前者为变沉积岩原岩(泥砂质岩)峰期变质-深熔结晶形成,而麻粒岩包体代表了原岩部分熔融之后的残留体。通过矿物脱水反应的平衡热力学计算,确定粤西云开紫苏花岗岩及麻粒岩包体变质峰期aH2O总体很低。运用Geo-fO2计算了紫苏花岗岩和麻粒岩包体的氧逸度,结果表明紫苏花岗岩的logfO2值较高,而Grt-Crd泥质麻粒岩和Grt-Opx半泥质麻粒岩logfO2变化小且较低。低水活度和氧逸度结果表明紫苏花岗岩的形成和麻粒岩相峰期变质可能与CO2流体有着密切联系。推测由紫苏花岗岩母岩浆中所含的CO2流体在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释放出来,使得紫苏花岗岩及其伴生的麻粒岩包体的aH2O显着下降。华南早古生代岩浆构造热事件的触发机制极可能与软流圈上涌有关,本论文通过PerpleX开展地球物理模拟,对前人提出武夷-云开造山作用后期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发生拆沉模式提出质疑,模拟结果表明云开茶园山玄武岩样品源区的密度、纵波波速均小于正常岩石圈地幔密度和波速,从而证明其不能发生拆沉。综合岩相学、矿物化学分析和温压计算以及热力学模拟结果,对粤西云开地区报道的加里东期低P/T变质作用、赞岐岩、富Nb玄武岩-英安岩-高镁安山岩系、A型紫苏花岗岩、辉长岩和铜金矿床以及糯垌-石窝MORB-like玄武岩的总结和分析,本研究认为洋脊俯冲和板片窗打开后软流圈上涌以及碰撞后伸展模式,能够合理解释云开地区出露的这些特殊岩石组合及变质作用,从而揭示华南早古生代造山带应为洋/陆俯冲-碰撞造山带,华南洋至早古生代才完全关闭。

刘航[9](2019)在《南秦岭新元古代岩浆—沉积作用及地质意义》文中指出华南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扬子陆块是华南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也备受关注。扬子陆块周缘广泛发育新元古代岩浆-沉积作用,是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关键研究对象。前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扬子东南缘和西缘的新元古代岩浆与沉积作用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成果。然而,扬子北缘新元古代岩浆岩和沉积岩研究程度相对薄弱,且构造演化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选择扬子北缘早新元古代大洪山基性侵入岩、中-晚新元古代随县群沉积岩及晚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Hf-O同位素研究,约束岩浆形成过程、地幔属性及其时空变化,探讨扬子北缘构造体制转换过程,包括早-中新元古代俯冲-伸展过程和晚新元古代裂谷盆地-被动陆缘过程;分析随县群沉积岩物源特征,对比同时期扬子周缘及Rodinia超大陆主要陆块各地层物源异同,进而约束华南与Rodinia超大陆的关系。大洪山基性岩主要由中-细粒辉长岩和辉绿岩组成,侵位于ca.815 Ma。它们的主、微量元素变化范围较大,(La/Yb)N=0.53–3.43。Sr-Nd-Pb同位素组成分别为87Sr/86Sr(i)=0.70295–0.70779,εNd(t)=-2.7+4.1,206Pb/204Pb=17.57–18.46,207Pb/204Pb=15.43–15.56,208Pb/204Pb=37.45–38.12。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大洪山基性岩经历了显着的地壳混染作用。AFC计算表明,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了5–20%地壳物质混染。大洪山基性岩具低的U/Th(0.18–0.38)、Th/Zr(0.001–0.008)和Nb/Y(0.16–0.36)比值,表明其源区未受俯冲流体或熔体的改造。较原始的基性岩样品显示亏损的Nd-Pb同位素组成,与亏损地幔端元相似,指示其来自软流圈地幔。随县群主要由砂岩和粉砂岩组成,火山岩夹层与之伴生。碎屑锆石U-Pb年龄分三组,其峰值分别为2450 Ma、~1990 Ma和~750 Ma,εHf(t)值范围为-22.5+11.1。随县群碎屑锆石U-Pb年龄峰值和Hf同位素组成与南秦岭前寒武纪岩浆岩一致。这些沉积岩具有高La/Sc(0.91–7.28),Th/Sc(0.56–2.16),低Cr/Th比值(0.94–5.28),与长英质岩浆岩类似。扬子周缘同时期沉积岩碎屑锆石的新元古代U-Pb年龄峰值为770710Ma,其年龄分布与εHf(t)值扬子周缘新元古代岩浆岩一致,显示近源沉积特征。扬子陆块和印度西北缘保存着相似的新元古代沉积地层和碎屑锆石年龄峰值,表明它们具有亲缘关系,二者可能位于Rodinia超大陆边缘位置。基性-超基性岩墙群侵位于ca..680–650 Ma。根据其地球化学特征可划分为N-MORB型、E-MORB型和ARC型。狮子岩辉长岩表现为N-MORB特征,具低Rb/Y(<0.5),Nb/Y(<0.1),Nb/Zr(<0.03),Th/Zr(<0.003),高εNd(t)(+4.3+5.4),低207Pb/204Pb(15.48)和206Pb/204Pb(17.57),其源区为软流圈地幔。银洞山辉石岩为E-MORB特征,具有低87Sr/86Sr(i)(0.70384–0.70410),高εNd(t)(+4.2+5.4)、高Pb同位素(207Pb/204Pb=15.53–15.54,206Pb/204Pb=18.18–18.37)。它们的锆石εHf=+13.1+15.0,δ18O=+4.43+5.17‰。上述特征表明其源区为亏损地幔经历了洋岛物质的俯冲改造。独崇山辉长岩为ARC型特征,具高Nb/Zr(0.07–0.16),Nb/Yb(3.52–20.1),低εNd(-7.1-4.5),正的锆石εHf(-0.5+4.2)和地幔特征δ18O值(+5.41+6.41‰),表明来自俯冲熔体改造的岩石圈地幔,并经历了下地壳混染作用。晚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墙群侵入裂谷系火山-沉积岩序列,被浅海-深海沉积覆盖,表明扬子北缘由裂谷盆地向初始洋盆的转换,即原特提斯洋的打开。前人研究表明,扬子北缘早新元古代(>850 Ma)基性岩以钙碱性为主,源区为俯冲物质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指示洋壳俯冲过程。Ca.830-815 Ma,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以MORB型为主,地幔源区主要为软流圈地幔,基性岩地幔源区的转变可能与板片断离相关,扬子北缘转换为伸展环境。Ca.820 Ma,陡岭杂岩经历了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其顺时针P-T轨迹指示弧陆碰撞过程。中-晚新元古代(ca.780–680 Ma),扬子北缘发育大规模火山-沉积岩,其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低δ18O值和近源沉积等特征,指示形成于伸展环境。晚新元古代(ca.680–635 Ma),基性-超基性岩墙群地球化学特征与现今洋中脊玄武岩类似,结合震旦纪(<620 Ma)碳酸盐岩盖层(如陡山沱组、灯影组),指示扬子北缘初始洋盆的开启,及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因此,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可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1)>850 Ma板片俯冲;(2)ca.840–820 Ma弧后盆地;(3)ca.820 Ma弧陆碰撞;(4)ca.780–680伸展盆地;(5)<680–635 Ma原特提斯洋开启及被动陆缘沉积。扬子北缘早-中新元古代岩浆-沉积-变质事件类似于典型的增生造山带,在时间尺度和类型上与Rodinia超大陆内部格林维尔期造山事件明显不同。中-晚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转换过程也不同于Rodinia内部Proto-Pacific Ocean洋的形成过程。扬子北缘与同期塔里木东北缘、印度西北缘具有相似的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这三个陆块可能连在一起,位于Rodinia超大陆边部。

袁晓博,方念乔,董海龙[10](2019)在《海南岛高峰、保城地区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文中指出海南岛南部地区遍布晚中生代花岗岩,高峰、保城岩体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应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方法,测得两岩体的年龄分别为(105. 4±3. 7) Ma和(105. 8±2. 4) Ma,岩石硅、碱含量中等,铝饱和指数分别为0. 95~1. 03和1. 05~1. 30,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高场强元素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斜长石含量> 19%,角闪石含量> 3%,石英含量﹤32%,P2O5与Si O2呈负相关,表明高峰、保城花岗岩体属于Ⅰ型花岗岩。海南岛南部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大量形成并非孤立现象,该地区早白垩世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和白垩纪沉积序列与花岗岩一起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弧体系,而且这一活动陆缘体系在岩石组合、展布和演化特征上与时代大体相当的浙闽地区活动陆缘体系存在明显区别,在区域构造意义的研究中值得给予特别关注。

二、海南岛燕山晚期典型侵入岩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燕山晚期典型侵入岩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岛东南海域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及构造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与分析方法
3 分析结果
    3.1 碎屑锆石特征
    3.2 U-Pb年龄
4 讨论
    4.1 海南岛东南海域沉积物物源分析
    4.2 对海南岛区域构造演化的启示
        4.2.1前寒武纪年龄信息
        4.2.2 加里东期年龄信息
        4.2.3 海西?印支期年龄信息
        4.2.4燕山期年龄信息
5 结论

(2)云南者桑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金矿成因、构造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项目依托
    1.2 卡林型金矿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卡林型金矿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现状
        1.2.2 卡林型金矿年代学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地层
        2.2.1 寒武系
        2.2.2 奥陶系
        2.2.3 泥盆系
        2.2.4 石炭系
        2.2.5 二叠系
        2.2.6 三叠系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岩浆活动
    2.5 区域矿产概况
第3章 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层
    3.2 矿区构造
    3.3 矿区岩浆岩
    3.4 矿体特征
    3.5 矿石特征
        3.5.1 矿石类型
        3.5.2 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3.6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3.7 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
第4章 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4.2 黄铁矿和毒砂形态标型
        4.2.1 三种矿石类型黄铁矿形态标型
        4.2.2 三种矿石类型毒砂形态标型
    4.3 黄铁矿和毒砂含金性标型
    4.4 黄铁矿和毒砂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4.5 金的赋存状态浅析
    4.6 金的富集机制
        4.6.1 脱碳作用与硫化作用
        4.6.2 成矿过程中Co、Ni、As元素的代入
        4.6.3 Au元素可能富集沉淀机制
第5章 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床多期矿化历史
    5.1 滇黔桂地区卡林型金矿成矿的精确年代格架
    5.2 华南地区中生代多金属矿化
    5.3 华南成矿区的新地球动力学模型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3)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区概况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岩浆混合作用研究现状
        1.3.2 班—怒成矿带研究现状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2.1 侏罗系
        2.2.2 白垩系
        2.2.3 古近系
        2.2.4 第四系
    2.3 构造
    2.4 岩浆岩
第3章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特征
    3.1 石英闪长岩
    3.2 花岗闪长岩
    3.3 正长花岗岩
    3.4 二长花岗岩
    3.5 暗色微粒包体
第4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1 样品采集
    4.2 分析方法
        4.2.1 锆石U-Pb测年
        4.2.2 锆石Lu-Hf原位测试
        4.2.3 电子探针测试
        4.2.4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第5章 分析结果
    5.1 锆石U-Pb年代学
        5.1.1 石英闪长岩
        5.1.2 花岗闪长岩
        5.1.3 正长花岗岩
        5.1.4 二长花岗岩
        5.1.5 暗色微粒包体
    5.2 Lu-Hf同位素
        5.2.1 石英闪长岩
        5.2.2 花岗闪长岩
        5.2.3 正长花岗岩
        5.2.4 二长花岗岩
        5.2.5 暗色微粒包体
    5.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3.1 石英闪长岩
        5.3.2 花岗闪长岩
        5.3.3 正长花岗岩
        5.3.4 二长花岗岩
        5.3.5 暗色微粒包体
    5.4 矿物学特征
        5.4.1 斜长石
        5.4.2 角闪石
        5.4.3 黑云母
第6章 岩浆混合作用
    6.1 岩浆岩时空分布
    6.2 岩浆混合作用证据
        6.2.1 暗色微粒包体
        6.2.2 岩相学
        6.2.3 矿物学
        6.2.4 年代学
        6.2.5 地球化学
        6.2.6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6.3 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6.3.1 角闪石温压计
        6.3.2 黑云母温压计
        6.3.3 氧逸度
    6.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
        6.4.1 岩石类型
        6.4.2 岩石成因
        6.4.3 岩浆源区
    6.5 岩浆混合作用的动力学机制
第7章 构造背景及动力学机制
    7.1 阿翁错复式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7.2 班—怒特提斯洋盆构造演化
    7.3 狮泉河—纳木错特提斯洋盆的构造属性及演化
    7.4 区域成矿动力学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4)福建迪口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火成岩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4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
    1.5 依托项目与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层
        2.2.1 前中生代地层
        2.2.2 中生代地层
    2.3 区域地质构造
    2.4 研究区岩浆作用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分析测试方法
        3.2.1 磨片
        3.2.2 锆石U-Pb测年
        3.2.3 全岩主微量测试
        3.2.4 全岩Sr-Nd同位素
        3.2.5 锆石Hf同位素
第四章 中酸性侵入岩岩相学特征
    4.1 中性侵入岩岩相学特征
    4.2 酸性侵入岩岩相学特征
第五章 中酸性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5.1 中性侵入岩年代学特征
    5.2 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特征
第六章 中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6.1 中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
        6.1.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6.1.2 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6.1.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6.1.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6.2 酸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
        6.2.1 全岩主量元素特征
        6.2.2 全岩微量元素特征
        6.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6.2.4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第七章 中酸性侵入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7.1 中性侵入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演化
        7.1.1 成因类型
        7.1.2 源区性质
        7.1.3 分离结晶
        7.1.4 形成环境及构造意义
    7.2 酸性侵入岩岩石成因及构造演化
        7.2.1 成因类型
        7.2.2 源区性质
        7.2.3 分离结晶
        7.2.4 形成环境及构造意义
第八章 迪口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活动构造背景
    8.1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岩浆活动旋回
    8.2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8.3 迪口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

(5)川西地区牦牛坪稀土矿床浅表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碱性岩-碳酸岩稀土矿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牦牛坪矿床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创新点
第2章 分析与测试方法
    2.1 样品前处理
        2.1.1 全岩粉末样制备
        2.1.2 磷灰石靶的制备
        2.1.3 微区矿物圈定
        2.1.4 FIB样品制备
    2.2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2.3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2.4 矿物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
    2.5 电子探针成分分析
    2.6 成岩年代学分析
    2.7 高分辨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
第3章 区域地质
    3.1 区域地层
    3.2 区域构造
    3.3 区域岩浆岩
    3.4 区域矿产资源
第4章 矿床地质
    4.1 矿区地质
        4.1.1 矿区地层
        4.1.2 矿区构造
        4.1.3 矿区岩浆岩
    4.2 矿体特征
    4.3 矿石类型
    4.4 矿石的结构与构造
    4.5 矿物学特征
    4.6 围岩蚀变
    4.7 成矿期次
第5章 新生代岩浆岩成因及构造背景
    5.2 喜山期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
        5.2.1 全岩主微量特征
        5.2.2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5.2.3 辉绿岩磷灰石U-Pb定年结果
    5.3 喜山期岩浆岩的成因
        5.3.1 碳酸岩成因
        5.3.2 霓石英碱正长岩成因
        5.3.3 基性岩脉成因
        5.3.4 碱性花岗斑岩成因
    5.4 喜山期岩浆岩成岩构造背景
    本章小结
第6章 矿床浅部表征
    6.1 节理及矿脉产状表征
    6.2 矿化分带表征
    6.3 物探表征及推测
    本章小结
第7章 矿床成因探讨
    7.1 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来源
    7.2 稀土元素的富集
    7.3 稀土元素的迁移与沉淀新形式
    7.4 成矿模式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滇黔桂盆地泥盆纪-三叠纪碎屑物源演变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滇黔桂盆地地层碎屑物源研究进展
        1.2.2 存在问题及展望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寒武系
        2.1.2 奥陶系
        2.1.3 泥盆系
        2.1.4 石炭系
        2.1.5 二叠系
        2.1.6 三叠系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岩浆岩
    2.4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2.5 区域矿产
第3章 采样位置及分析测试方法
    3.1 采样位置
        3.1.1 碎屑锆石采样位置
        3.1.2 碎屑独居石采样位置
    3.2 分析测试方法
        3.2.1 锆石测试方法
        3.2.2 独居石测试方法
第4章 测试结果
    4.1 碎屑锆石组构
    4.2 碎屑锆石U-Pb年龄
    4.3 碎屑独居石组构
    4.4 碎屑独居石U-Pb年龄
第5章 讨论
    5.1 滇黔桂盆地泥盆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
    5.2 滇黔桂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
    5.3 滇黔桂盆地三叠纪地层碎屑物质来源
    5.4 物源演变及构造意义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基本信息
    发表论文
致谢

(7)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华南板块东南部中生代构造背景
        1.2.2 华南板块东南部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法
        1.3.1 砂岩碎屑成分骨架颗粒统计与岩矿鉴定
        1.3.2 地质年代学
        1.3.3 氧逸度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1.6 取得的新认识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华南板块大地构造演化
    2.2 华南东南部上三叠统-下白垩统地层
    2.3 华南东南部岩浆岩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2.3.2 新元古代岩浆岩
        2.3.3 加里东期(早古生代)岩浆岩
        2.3.4 海西期(石炭纪-二叠纪)岩浆岩
        2.3.5 印支期(三叠纪)岩浆岩
        2.3.6 早-中侏罗世(200-170 Ma)岩浆岩
        2.3.7 中-晚侏罗世(170-145 Ma)岩浆岩
3 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盆地充填序列和沉积环境
    3.1 粤东盆地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3.1.1 新丰-连平地区
        3.1.2 紫金-揭西地区
        3.1.3 海丰-惠来地区
    3.2 永安盆地充填序列及沉积环境
        3.2.1 梅县-大埔地区
        3.2.2 南靖地区
        3.2.3 漳平-尤溪地区
    3.3 小结
4 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与侏罗纪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分析
    4.1 样品采集
    4.2 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4.2.1 粤东盆地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4.2.2 永安盆地砂岩碎屑成分统计
    4.3 砂岩碎屑锆石U-Pb定年
        4.3.1 锆石阴极发光图以及微量元素
        4.3.2 粤东盆地年龄组成
        4.3.3 永安盆地年龄组成
    4.4 小结
5 早白垩世凝灰岩锆石年代学分析
    5.1 凝灰岩岩石学特征
    5.2 凝灰岩锆石U-Pb定年
    5.3 凝灰岩氧逸度
6 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6.1 年代地层格架
    6.2 “源-汇”体系
        6.2.1 上三叠统和侏罗纪碎屑锆石源区分析
        6.2.2 下白垩统碎屑锆石源区分析
    6.3 永安盆地和粤东盆地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6.4 小结
7 讨论:华南板块东南部构造体制转换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7.1 华南板块东南部构造体制转换时限
    7.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8)华南云开造山带的变质演化历史 ——以高州紫苏花岗岩及其中麻粒岩包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选题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
    2.1 主量分析
    2.2 微量分析
    2.3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2.4 电子探针(EPMA)及场发射扫描电镜拍照
    2.5 视剖面图热力学模拟
    2.6 熔体微量元素计算
第3章 紫苏花岗岩及其两类石榴石的成因
    3.1 前言和科学问题
    3.2 区域地质背景
    3.3 野外地质关系和岩相学特征
    3.4 矿物化学成分
    3.5 温压条件及P-T演化历史
        3.5.1 传统温压计计算
        3.5.2 平均温压计算
        3.5.3 视剖面图模拟
        3.5.4 温压结果小结
    3.6 锆石U-Pb年代学
    3.7 讨论
        3.7.1 紫苏花岗岩及其石榴石的成因
        3.7.2 紫苏花岗岩P-T演化
        3.7.3 构造意义
    3.8 小结
第4章 粤西(半)泥质麻粒岩包体的变质作用
    4.1 前言
    4.2 地质背景
    4.3 样品采集和岩相学特征
    4.4 矿物化学特征
    4.5 视剖面图模拟和温压计算
        4.5.1 泥质麻粒岩的P-T条件
        4.5.2 半泥质麻粒岩的P-T条件
    4.6 锆石特征及其U-Pb定年
        4.6.1 锆石形态和年代学
        4.6.2 石榴石堇青石泥质麻粒岩(GZ14-17)
        4.6.3 石榴石斜方辉石半泥质麻粒岩(GZ14-19)
    4.7 讨论
        4.7.1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和深熔作用年龄
        4.7.2 麻粒岩包体的P-T轨迹
        4.7.3 武夷-云开造山带P-T轨迹对比及构造意义
    4.8 小结
第5章 钙硅酸盐麻粒岩的变质P-T历史及其构造意义
    5.1 前言
    5.2 区域地质背景
    5.3 样品采集和岩相学特征
    5.4 矿物化学特征
    5.5 钙硅酸盐麻粒岩的矿物共生及演化
    5.6 变质P-T计算
    5.7 锆石的U-Pb年代学
    5.8 讨论
        5.8.1 变质作用演化历史
        5.8.2 构造意义
    5.9 小结
第6章 粤西紫苏花岗岩及其麻粒岩包体的成因
    6.1 前言
    6.2 样品描述
    6.3 岩石地球化学
        6.3.1 主量元素
        6.3.2 微量元素
    6.4 热力学模拟
        6.4.1 热力学模拟结果
        6.4.2 熔体丢失和原岩恢复
    6.5 微量元素模拟
    6.6 麻粒岩相变质峰期水活度
        6.6.1 石榴石堇青石泥质麻粒岩峰期水活度
        6.6.2 石榴石斜方辉石半泥质麻粒岩峰期水活度
    6.7 紫苏花岗岩和麻粒岩相变质峰期氧逸度
    6.8 云开紫苏花岗岩与麻粒岩包体的成因
第7章 华南云开造山带构造-变质演化历史
    7.1 华南残留洋是否存在?
    7.2 武夷-云开造山作用后期是否发生了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拆沉?
    7.3 奥陶纪俯冲陆-陆碰撞
    7.4 印支期构造热事件的影响
第8章 结论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Ⅰ、含石榴紫苏花岗岩平均温压计算过程
附录 Ⅱ、钙硅酸盐麻粒岩平均温压计算过程
附录 Ⅲ、石榴石堇青石泥质麻粒岩平均温压计算过程
附录 Ⅳ、石榴石斜方辉石半泥质麻粒岩平均温压计算过程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南秦岭新元古代岩浆—沉积作用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1.1 Rodinia超大陆重建
        1.1.2 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1.1.3 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1.2 选题来源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扬子北缘大洪山地区基性侵入岩
        1.3.2 南秦岭地区随县群沉积序列
        1.3.3 南秦岭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墙群
    1.4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扬子陆核崆岭地区
    2.2 扬子北缘大洪山地区
    2.3 扬子北缘南秦岭地区
第三章 分析方法
    3.1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3.2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3.3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3.4 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3.5 SIMS锆石O同位素分析
    3.6 锆石LA-ICP-MS U-Pb定年
    3.7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第四章 大洪山辉绿-辉长岩
    4.1 前言
    4.2 岩石学特征
    4.3 分析结果
        4.3.1 锆石特征及U-Pb年龄
        4.3.2 主微量元素组成
        4.3.3 Sr-Nd-Pb同位素组成
    4.4 讨论
        4.4.1 后期蚀变作用
        4.4.2 地壳混染与分离结晶作用
        4.4.3 源区属性
        4.4.4 软流圈地幔熔融
        4.4.5 构造意义
    4.5 主要认识
第五章 随县群沉积岩
    5.1 前言
    5.2 岩石学特征
    5.3 分析结果
        5.3.1 锆石U-Pb年龄及Lu-Hf同位素
        5.3.2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5.4 讨论
        5.4.1 随县群沉积年龄
        5.4.2 物源源区属性
        5.4.3 近源沉积
        5.4.4 构造环境
        5.4.5 扬子陆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
    5.5 主要认识
第六章 晚新元古代武当-随枣地区基性-超基性脉岩
    6.1 前言
    6.2 岩石特征
    6.3 分析结果
        6.3.1 锆石U-Pb年龄和Hf-O同位素
        6.3.2 主微量元素特征
        6.3.3 Sr-Nd-Pb同位素组成
    6.4 讨论
        6.4.1 热液蚀变
        6.4.2 地壳混染作用
        6.4.3 地幔源区
        6.4.4 扬子北缘裂解过程
        6.4.5 原特提斯洋的开启
    6.5 主要认识
第七章 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华南与Rodinia超大陆的关系
    7.1 扬子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
    7.2 华南与Rodinia超大陆的关系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8.1 主要认识及结论
    8.2 尚未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10)海南岛高峰、保城地区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与岩体地质、岩相学
2 分析方法
3 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
    3.1 锆石U-Pb年龄
    3.2 主量元素特征
    3.3 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4 讨论
    4.1 岩石类型及成因
    4.2 构造环境判别
    4.3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5 结论

四、海南岛燕山晚期典型侵入岩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岛东南海域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及构造指示意义[J]. 刘松峰,李顺,聂鑫,邹俪琦,蔡观强. 地球科学, 2021(11)
  • [2]云南者桑金矿主要载金矿物标型特征及金矿成因、构造背景[D]. 于会冬.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班-怒成矿带西段阿翁错复式岩体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动力学背景[D]. 雷传扬.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4]福建迪口地区晚中生代侵入岩成因及地质意义[D]. 王波.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5]川西地区牦牛坪稀土矿床浅表特征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D]. 杨建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6]滇黔桂盆地泥盆纪-三叠纪碎屑物源演变及构造意义[D]. 杨雄.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7]华南东南缘晚三叠世-早白垩世沉积记录 ——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指示[D]. 徐清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8]华南云开造山带的变质演化历史 ——以高州紫苏花岗岩及其中麻粒岩包体为例[D]. 李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9]南秦岭新元古代岩浆—沉积作用及地质意义[D]. 刘航.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10]海南岛高峰、保城地区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 袁晓博,方念乔,董海龙. 现代地质, 2019(01)

标签:;  ;  ;  ;  ;  

海南岛燕山晚期典型侵入岩成因、矿物学及其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