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

一、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骆廷兰[1](2021)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文中指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疾病,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最常见的病因。传统上,它是由血小板计数少于100×109/L来定义的,但是治疗通常取决于症状而不是血小板计数本身。临床上为了快速提高血小板计数通常选择输注血小板,但有感染和免疫相关的输血反应风险,因此临床上出现了其他替代疗法,达到更高的缓解率及更长的缓解时间。本文就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近年来的最新治疗进行综述。

徐倩,周敏[2](2021)在《2019年《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调查和管理:国际共识报告更新》儿童部分解读》文中研究说明近十年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治和管理进展突飞猛进。基于新证据的不断涌现,2019年新的ITP国际工作组对2010版国际共识报告(ICR)做了更新。新共识针对成人、妊娠期和儿童ITP的诊治管理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指导,包括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线治疗、危急重症抢救治疗、二线治疗、生活质量管理及体育活动建议等。该文就共识中儿童ITP相关内容进行重点解读,为临床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

尹萌萌,刘爱国,张艾,王雅琴,胡群[3](2020)在《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文中认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中发病率约为(4~5)/10万,多数(80%~90%)ITP患儿在确诊后12个月内血小板数可恢复正常,但少数(10%~20%)患儿血小板减少会超过1年,成为慢性ITP。慢性ITP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现有研究认为是在患儿易感基因背景下,由于感染和免疫紊乱产生的自身免疫抗体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破坏造成血小板减少。文章综述慢性ITP的诊断,预测因素及相关治疗方法。

黄建湾[4](2019)在《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和ITP-BAT出血评分系统的效度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4月至2018年0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54例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临床资料。分别应用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和ITP特异性出血评价工具(ITP-BAT)对其进行出血评分,分析这两种出血评分系统与血小板(PLT)计数、孕龄、疾病分期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其中,对82例患者系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这两种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的变化及PLT计数分析评估治疗反应度。结果:不同孕龄在两种出血评分系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3,P=0.651;χ2=4.455,P=0.108)。不同疾病分期在两种出血评分系统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40,P=0.001;χ2=14.446,P=0.001),持续性ITP和慢性ITP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新诊断ITP与持续性ITP出血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431,P=0.420);新诊断ITP与慢性ITP出血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1,P=1)。两出血种评分与PLT计数为负相关(r=-0.436,P<0.001;r=-0.390,P<0.001)。两种出血评分之间为正相关(r=0.921,P<0.001)。不同专业医生分别采用这两种出血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完全相同比例分别为94.8%(K=0.894,P<0.001)、93.5%(K=0.868,P<0.001)。82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两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97,P=0.013;Z=-2.082,P=0.037)、PLT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781,P<0.001),两种出血评分系统评分所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6,P=0.011),使用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进行评分需要的时间较短。结论: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好的反应度、相关性及一致性;两种出血评分系统与不同孕龄无关,与不同疾病分期有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两种出血评分在不同专业医生应用具有一致性;妊娠合并ITP患者予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均可作为妊娠合并ITP患者病情判断、风险评估及疗效评价的有效工具,前者所耗时间较短,更适合中国ITP患者。

贾茜[5](2019)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B细胞相关miRNAs的表达及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 5 种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miR-144-3p、miR-3162-3p、miR-320c、let-7b-5p、miR-142-3p)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与ITP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和阐述let-7b-5p在ITP发病中调控B细胞功能的作用;免疫CD6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抗原特异性的ITP小鼠模型。为探讨ITP复杂的发病机制提供新依据。方法:分别收集ITP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19+B细胞;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 ITP 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5种miRNAs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改良单克隆抗体血小板抗原固定实验(monoclonal antibody-specific immobilization of platelet antigen,MAIPA)法检测血浆中血小板自身抗体水平,并分析5种miRNAs的相对表达水平与抗体的相关性。体外分离培养正常人B细胞,刺激活化后检测let-7b-5p表达水平的变化,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检测let-7b-5p的潜在靶基因,并联合qRT-PCR 对去整和素金属蛋白酶 10(adisintegrinand metalloproteinase 10,ADAM10)进行验证。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CD19+B细胞表面BAFF-R表达水平,对ITP患者B细胞中let-7b-5p和ADAM10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连续尾静脉免疫CD61敲基因小鼠WT型血小板,通过流式检测血清中抗CD61的IgG评估免疫效果,将脾细胞腹腔移植到SCID小鼠体内,每周检测外周血小板变化情况,及血清抗CD61抗体效价的变化。结果:共收集ITP患者61例和健康对照31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B细胞miR-3162-3p(1.964± 2.110 vs 0.829±0.952,P<0.05),let-7b-5p(1.401± 0.984 vs 0.609±0.661,P<0.001),miR-142-3p(0.635±0.551 vs 0.318±0.354,P<0.05)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miR-144-3p和miR-320c的相对表达水平无显着差异。根据MAIPA检测抗血小板自身抗体结果将ITP患者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n=27)和自身抗体阴性组(n=34)。结果显示,ITP自身抗体阳性组B细胞中let-7b-5p表达水平显着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1.621±0.970 vs 1.048 ± 0.696,P<0.05)。另外 4 种 miRNAs(miR-144-3p,miR-3162-3p,miR-320c,miR-142-3p)的表达水平在自身抗体分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体外实验表明,B细胞活化相关刺激可导致B细胞let-7b-5p表达升高,包括BAFF组(74.960±18.320 vs 1.414±0.424,P<0.05),IL-4 组(9.826±3.152 vs 1.414±0.424,P<0.05)和 anti-IgM 组(7.339±1.633 vs 1.414±0.424,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BAFF-R荧光强度,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CD19+B细胞表面BAFF-R水平升高(32.960±9.035 vs 22.730±5.568,P<0.01)。通过 TargetScan 等生物信息学工具预测发现ADAM10是let-7b-5p的潜在靶基因。B细胞中过表达let-7b-5p后,发现AD AM 10 mRNA 水平明显下降(0.409±0.123 vs 0.901±0.083,P<0.01),相反,抑制 let-7b-5p 表达导致 ADAM10 mRNA 水平显着升高(6.814±2.357 vs 0.901±0.083,P<0.01)。ITP中let-7b-5p水平与ADAM10 mR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负相关(r=-0.635,P<0.05)。成功免疫CD61敲除小鼠,流式检测抗CD61抗体滴度为1:800;采用腹腔注射移植5×1 04该免疫小鼠的脾细胞,可使SCID小鼠两周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特征。结论:ITP 患者 B 细胞中 3 种 miRNAs(miR-3162-3p、let-7b-5p、miR-142-3p)的表达升高。Let-7b-5p可能通过靶向ADAM10负向调控BAFF-R表达,促进自身免疫性B细胞存活而导致ITP发生。成功在本实验室构建CD61抗原特异性ITP小鼠模型。

钱树树[6](2019)在《ITP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TPO、VIP水平相关性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总结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评价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与ITP的相关性,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探讨本病可能发病机制,为中医证的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从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ITP患者中,筛选符合标准的病例,采集完整的病例资料及中医四诊信息,分析ITP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2.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ITP组、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正常对照组的人外周血血浆TPO水平、VIP水平,统计分析TPO、VIP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出血程度等相关性,比较各证候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结果:1.一般情况:纳入符合标准的ITP患者64例,AA患者15例,正常对照27例。ITP组男性23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4.48±12.21岁,病程平均数为74.74±114.34个月,中位病程24.50个月。新诊断ITP 3例,持续性ITP 13例,慢性ITP 48例。重症ITP 5例,难治性ITP 15例。血小板计数最低者为5(×109/L),最高者为243(×109/L),平均数为51.61±43.20(×109/L),中位血小板数为38.50(×109/L)。剔除1例血小板计数正常患者后,出血倾向评分0、1、2、3、4分者分别为39、13、4、6、1例,未有评分大于4分者。39例(61.90%)患者无出血表现,24例(38.10%)患者有出血表现。有出血表现患者中,皮肤出血频次为18次(75.00%),黏膜出血频次为6次(25.00%),未有出现深部器官出血及致命性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者。出血倾向评分与血小板数值呈负相关(r=-0.271,P=0.032)。2.中医证候:单一证候占到总病例数的46.89%,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瘀血内阻证、气不摄血证、血热妄行证、阴虚火旺证;两证组合的证候占到总病例数的46.87%,按所占百分比高低排序依次为瘀血内阻证+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血热妄行证+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气不摄血证;三证组合的占总病例数6.25%,均为阴虚火旺证+气不摄血证+瘀血内阻证。3.单证频次:出现频次最高的单证为瘀血内阻证,其次为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血热妄行证。4.脏腑辨证:占比最高的为脾病证候,其次为肝病证候、肾病证候、心病证候、肺病证候,各脏腑病变频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脾脏病变频次明显高于其他脏腑病变(x2=49.594,P=0.000)。5.血浆TPO浓度检测:ITP组TPO水平平均值为85.11±32.23pg/ml,AA组15例TPO水平平均值为113.23±28.11pg/ml,正常对照组27例TPO水平平均值为70.82±20.07 pg/ml。各组TPO水平不全相等(F=10.279,P=0.000)。ITP组患者血浆TPO水平较正常对照轻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AA组患者TP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ITP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0)。ITP组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成负向直线关系(r=-0.292,P=0,019),TPO水平与年龄、病程、出血倾向评分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ITP中医证候及脏腑辨证各证间TPO水平无差异(P>0.05)。6.血浆VIP水平检测:ITP组VIP水平平均值为24.80±9.39pg/ml,AA组患者VIP水平平均值为26.62±8.07pg/ml,正常对照组VIP水平平均值为24.27±8.42pg/ml。三组血浆VIP水平无明显差异(x2=1.347,P=0.510)。ITP患者VIP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年龄、病程、出血倾向评分之间不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中医单证按VIP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气不摄血证、阴虚火旺证、瘀血内阻证、血热妄行证(x2=12.396,P=0.006)。脏腑辨证各证间VIP水平不全相等(x2=14.477,P=0.006),各组的VIP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是脾、肺、心、肾、肝。结论:瘀血、气虚是成人ITP的主要病理因素,中医脾脏功能失调是ITP的重要病机;成人ITP的TPO水平较正常人轻度升高,与ITP中医证候不存在相关性;成人ITP的VIP水平较AA患者、正常人不具有显着差异,气不摄血证及脾脏病变者VIP水平更低,VIP介导的脑肠肽失衡可能是脾虚证的现代机理之一。

侯宇[7](2018)在《髓系抑制细胞异常及网织血小板增多在ITP中的机制和诊断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髓系抑制细胞功能异常在ITP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研究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自身免疫紊乱是其发病的始动因素。血小板破坏增多和/或血小板生成减少是ITP的突出特点。血小板破坏增多主要归因于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过度清除和/或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对血小板的直接溶解;而血小板生成不足则由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和凋亡异常引起。迄今为止,糖皮质激素仍是ITP一线治疗方案的首选药物,可使约1/3患者获得长期缓解,但进展为慢性难治性ITP者亦不在少数。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ITP的发病机制,探索并阻断ITP的发病途径对诊疗方案的选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观点认为免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多种免疫调节细胞协同作用。固有免疫系统作为机体第一道防御屏障,先于适应性免疫发挥效应,并且能够调节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中的免疫调节细胞包括致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旁路激活的巨噬细胞和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等。免疫调节细胞异常参与ITP发病机制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髓系抑制细胞(MDSCs)是一群髓系来源,且分化未成熟的异质性细胞,其特点是能够显着抑制T细胞应答,并在肿瘤、炎症和感染等状态下扩增。这些细胞参与血液循环,并在淋巴组织、骨髓、尤其是肿瘤微环境中聚集。小鼠的MDSCs表达特征性表面抗原Ly-6C/G和CD11b,而人类MDSCs特异性表达CD11b和CD33,同时低表达HLA-DR。MDSCs可通过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依赖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途径或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IL-4/IL-13 依赖的精氨酸酶 1(Arginase-1,Arg-1)途径诱导T细胞无反应性。左旋精氨酸耗竭将导致T细胞信号分子CD3ζ表达降低和T细胞周期停滞。因此竞争左旋精氨酸代谢的两种酶Arg-1和iNOS在MDSCs抑制T细胞功能的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MDSCs的基因表达谱与正常单核细胞以及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有所不同,其中Ets1被认为是与自身免疫相关的潜在因子。研究表明在自身免疫病小鼠模型中,MDSCs可以在体内抑制T细胞增殖并维持免疫稳态。但在人类自身免疫病中,MDSCs的作用尚未明确。大剂量地塞米松(high-dose dexamethasone,HD-DXM)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ITP的一线方案中。文献证实4日HD-DXM方案有效扩增了 ITP患者的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和髓系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s,mDCs),表明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以纠正ITP患者免疫调节细胞的不足。此外,研究发现GCs可以在患者体内诱导产生一种单核表型的抗炎细胞,且与之对应的小鼠单核细胞亚群同肿瘤微环境中的MDSCs具有相似特性。尽管如此,GCs对ITP患者MDSCs功能的影响,以及该效应是否与疾病缓解相关未曾被阐明。通过体外诱导培养MDSCs并构建主动型慢性ITP小鼠模型,本研究将对GCs治疗ITP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解释,并探索以MDSCs为靶标的免疫治疗策略。目的:1)探究ITP患者MDSCs的数量和功能特点,明确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HD-DXM对患者MDSCs的影响。2)分别从体内和体外验证DXM对MDSCs功能的调控作用,并深入探讨发挥该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1)ITP患者及对照:分别收集治疗前、后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以及脾切除ITP患者和外伤性脾破裂者的脾脏。2)构建主动型慢性ITP小鼠模型:用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血小板免疫同种CD61基因敲除(knock out,KO)小鼠,再将后者的脾脏细胞输给联合免疫缺 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SCID)小鼠。3)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对照和治疗前、后ITP患者外周血中MDSCs的比例,以及胞内功能分子Arg-1和iNOS的表达。4)细胞培养及体外诱导MDSCs:提取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加入 IL-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以及不同浓度的DXM。5)实时定量PCR:提取体外诱导MDSCs的RNA,反转录得到cDNA,检测IL-10、转化生长因子 β(transgenic growth factor-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6)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分别将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体外诱导的MDSCs与CD4+T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CFSE-CD4+T细胞的增殖情况。7)细胞毒试验:分别将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体外诱导的MDSCs与CD8+T细胞共培养,检测CTL细胞对血小板的杀伤作用。8)免疫荧光:制作脾脏冰冻切片,分别标记抗人CD33、CD11b和iNOS,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计数MDSCs。9)SiRNA转染:通过转染 Ets1 小干扰 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检测DXM对MDSCs功能的影响是否变化。10)体外诱导小鼠MDSCs:分离野生型C57BL/6小鼠的骨髓细胞,加入鼠源IL-6、GM-CSF以及适当浓度的DXM。结果:1)ITP患者外周血及脾脏中的MDSCs较正常人显着减少,且功能异常。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示诱导前、后ITP患者循环及脾脏中CD11b+CD33+HLA-DRlow细胞的比例较正常人明显降低;免疫荧光检测结果示ITP患者脾脏中MDSCs的数量较正常人显着降低(均数±标准差,5.8 ±2.3 vs.2 6±1.8,P<0.01)。功能分子Arg-1在ITP患者外周血及脾脏MDSCs中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平均荧光强度,中位数7.0[范围6.0-9.7]vs.中位数9.3[范围7.0-13.0]),而iNOS的表达均显着高于正常人(中位数13.0[范围 3.5-23.5]vs.中位数 2.1[范围 1.5-3.0],P<0.01)。2)HD-DXM可以扩增ITP患者的MDSCs,并提高其抑制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接受HD-DXM治疗的ITP患者循环中CD11b+CD33+HLA-DRlow细胞的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DXM在体外扩增外周血及脾脏来源MDSCs的最佳作用浓度是0.5μM,该浓度体系中CD11b+CD33+双阳性细胞的比例显着高于DXM 未处理组(均数 ± 标准差,62.77 ± 7.02 vs.84.02 ±9.53,P<0.01)。同时,实时定量PCR示DXM的调节作用显着提高了 ITP患者外周血及脾脏来源MDSCs中IL-10、TGF-β和VEGF的表达水平,使MDSCs的免疫抑制功能有效增强。3)DXM在体外增强了 ITP患者MDSCs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免疫磁珠分选体外诱导的CD33+细胞与CD4+T细胞共培养,发现与DXM未处理组相比,DXM处理组按照1:4和1:2比例接种MDSCs与CD4+T细胞时对后者增殖的抑制率分别达25%和35%。将体外诱导的CD33+细胞与CD8+T细胞共培养,并加入血小板孵育4小时后,应用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ssay kit with JC-1)检测血小板凋亡,发现DXM处理组血小板的凋亡水平较未处理组显着降低(P<0.01)。4)DXM通过转录因子Ets1发挥对ITP患者MDSCs的调节作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录因子Ets1的mRNA含量示,DXM处理组MDSCs中Ets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处理组(P<0.01)。表明Ets1很可能是DXM调节MDSCs功能的关键分子。进一步通过SiRNA转染来沉默Ets1基因,发现转染组MDSCs对CD4+T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着低于对照组,证实DXM对ITP患者MDSCs的调节作用明显减弱(P<0.01)。5)过继性转输MDSCs有效减轻了 ITP模型小鼠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症状。将6 × 106个野生型C57BL/6的MDSCs过继性转输给主动型慢性ITP模型小鼠,发现该处理组SCID小鼠的总体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连续四周每周监测各组小鼠血常规波动情况示,腹腔注射MDSCs的SCID小鼠血小板数目在辐照后第3、4周有所回升,且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细胞中Ets1的mRNA含量示,MDSCs处理组小鼠脾细胞中Ets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1)MDSCs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共同参与ITP的发病。HD-DXM可以扩增ITP患者MDSCs的比例并纠正其免疫抑制功能。2)DXM在体外增强了 ITP患者MDSCs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时在体内改善了主动型慢性ITP模型小鼠血小板减少的相关症状。3)DXM通过转录因子Ets1发挥对ITP患者MDSCs功能的调节作用。该发现为GCs治疗ITP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并提出了以MDSCs为靶标的免疫治疗策略。第二部分:网织血小板比例升高在ITP鉴别诊断中的预测价值研究背景:ITP是一种以外周血小板破坏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风险。迄今为止,原发初治ITP的诊断和治疗选择仍然依赖排除性诊断和经验性治疗,而非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标准化实验室检查金标准。针对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glycoprotein,GP)Ⅱb/Ⅲa和/或GPⅠb/Ⅸ的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检测,如改良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试验(monoclonal antibody immobilization of platelet antigens,MAIPA)是临床上辅助诊断 ITP 的筛查工具,但因其相对较低的敏感性而未被广泛应用于ITP的诊治规范中。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简便、无创且准确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将ITP患者从其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鉴别出来。近年来,通过量化循环中的新生血小板来评估巨核细胞产板及血小板更新率的方法得到普遍认可。该原理与网织红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的提示作用相似。未成熟血小板又被称为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因其胞质内残存RNA成分而可以被特异性结合RNA的染料如噻唑橙(thiazole orange,TO)着色,并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实现即时、直接的检测。循环中未成熟血小板比例(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升高时提示体内存在血小板的消耗或血小板生成水平的恢复;而IPF降低则意味着血小板生成障碍或更新不足。此外,未成熟血小板的绝对数值还与ITP患者急性出血的严重程度相关。目前,ITP的诊断方法综合考虑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latelet-associated immunoglobulin,PAIg)、网织血小板比例(the percentage of reticulated platelets,%RP)、血浆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的检测,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等。与应用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如XE-2100orXN-1000)检测IPF相比,应用FCM检测%RP来鉴别ITP所得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低浓度的TO可以特异性识别RP,但浓度偏高时还能结合血小板中的致密颗粒,因此小心控制染料的用量对试验的成败至关重要。诊断不明的ITP患者时有预防性用药或过度治疗的情况存在。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有创检查如骨髓穿刺术往往难以避免。本研究将通过前瞻性多中心双盲试验,探索%RP在原发性ITP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为该病的确诊提供一种临床可推广的实验室检查手段。目的:研究FCM法检测%RP在成人原发ITP鉴别诊断中的预测价值,并提出临床可供参考的临界值。方法:1)试验设计:本研究在山东省六家医疗中心开展,研究计划得到各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参与者纳入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且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有关要求。我们采用前瞻性的方法将试验分为推导队列和验证队列两部分。推导队列(524人)将得出%RP的截断值;验证队列(1018人)将评估该截断值诊断ITP的预测值。研究者采用盲法把资料收集和实验操作分开进行。同时,牵头研究中心的专家组对纳入的参与者进行诊断的判别和确立。2)入排标准:18岁以上成年男/女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60 ×109/L,伴或不伴有出血症状者符合纳入标准;纳入前三个月内接受过ITP相关治疗(如应用TPO受体激动剂等),继发性ITP,血清病毒学阳性,或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者被排除。3)样本检测:a.流式细胞术:采用抗人CD42b单克隆抗体和TO标记网织血小板,检测外周血%RP;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bsorbent assay,ELISA):采用重组人TPO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浆TPO含量;c.细胞形态学检查:采用煌焦油蓝染色法观察外周血涂片中RP形态。4)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统计纳入者的临床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分别计算推导队列和验证队列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应用GraphPad Prism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1)基线特征2016年11月6日至2017年12月5日,对1542份样本进行分析:年龄、性别、基线血小板计数以及中位出血评分在推导队列和验证队列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约70%纳入者伴随出血症状,其中位出血评分为4(范围0-13)。2)ITP患者%RP较其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显着升高专家组对纳入者分组诊断如下:l8.7%为原发性ITP;9.7%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48.9%为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22.7%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脾肿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等。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P示,ITP患者%RP较其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显着升高(P<0.0001)。同时,应用ELISA检测血浆TPO水平示,ITP患者血浆TPO浓度与正常对照者无明显差异,而AA和CIT患者血浆TPO浓度显着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01)。细胞形态学检查示,网织血小板可见于部分ITP患者外周血涂片中,表现为带有煌焦油蓝着色颗粒且体积偏大的血小板。3)推导队列正常对照者循环中%RP为(3.9 ± 1.6)%。通过%RP升高来鉴别ITP的优化模型在推导队列得到的截断值为8.6%。该值在ITP诊断中的预测价值将在验证队列中被进一步证实。4)验证队列在验证队列中,截断值8.6%的NPV为96.4%(95%CI,94.7-97.6),PPV为64.5%(95%CI,58.4-70.1)。而在整个队列中的 NPV 为 96.7%(95%CI,95.4-97.6),PPV 为 62.4%(95%CI,57.5-67.2)。绘制改良 MAIPA 和%RP诊断 ITP 的 ROC 示,改良 MAIPA 的 AUC 为 0.776,%RP 的 AUC 为 0.923。%RP截断值模型的敏感性为86.7%(95%CI,81.1-90.9),特异性为88.1%(95%CI,85.6-90.2)。%RP试验在受试的289位ITP患者中准确识别出251位,另25/38位假阴性者表现为骨髓细胞学巨核细胞相对减少。结论:1)我们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试验,证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P为ITP的确诊提供了一种简单、无创且准确的实验室检查手段。2)%RP的截断值8.6%在ITP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该预测模型有望广泛应用于成人原发ITP的临床筛查。

陶艳玲[8](2017)在《小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ITP模型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策略,其中慢性难治性ITP有较高死亡率,因治疗疾病本身的影响及治疗相关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差,尽管国内外学者对ITP治疗进行了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以克服当前治疗方法的不足,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有可能成为一个选择,但是相关的研究资料很少,尚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稳定、高效的从小鼠骨髓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的方法,并通过对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免疫表型、多向分化潜能及对ITP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和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BM-MSCs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应用的实际价值,为ITP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本实验研究分为3部分:1、取健康6周C57/BL6小鼠采用颈脱臼法处死,然后分离四肢骨,用PBS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离心去上清,将采集的骨髓液全部投入培养基中,利用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性,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多次换液分离出贴壁细胞,并通过传代培养进行细胞的纯化和扩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细胞生长形态进行观察拍照;取P3代MSCs,用流式细胞仪进行MSCs免疫表型分析;取一定数量P3代细胞分别在脂肪和成骨诱导培养体系中向成脂、成骨诱导分化,诱导一定时间后采用茜素红及油红O染色进行染色鉴定,以观察其多向分化的潜能。2、颈椎脱臼法处死8周龄雄性WTC57BL6小鼠,采用眼球摘除法取血,离心收集富含血浆的血小板,并将1×108的血小板通过尾静脉注射入CD61KO小鼠体内,输入血小板后通过测CD61KO小鼠血清内anti-CD61 Ig G含量,了解免疫是否成功,免疫成功后处死小鼠取其脾脏,研碎制成脾细胞悬液,在6h内把5×104个上述收集的脾细胞腹腔注射经过200c Gy射线照射全身的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通过检测SCID小鼠的血小板变化来判断血小板减少水平,以建立稳定的小鼠ITP模型。3、将雄性SCID小鼠分为3组:SCID小鼠对照1组(未处理组)、对照2组(ITP组)、实验组(ITP+BM-MSCs组),实验组给予输注1×106个MSCs,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输注,输注后在4d、8d、12d、16d测不同组小鼠血小板水平、并分别在第7d、14d、21d天每组随机处死3只小鼠,检测不同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Treg水平,同时测7d时三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IL-4、IL-10的变化。结果:1、全骨髓贴壁法分离间充质干细胞成功率100%,倒置显微镜下细胞呈形态均一的梭形,成平行或旋涡状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贴壁细胞均高表达CD105、CD90及CD73,不表达造血细胞表型CD34、CD45和HLA-DR;成脂、成骨诱导多向分化潜能中,成脂诱导14d,可见大量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呈强阳性,成骨诱导21d,茜素红染色可见矿化结节形成。2、CD61KO小鼠输入来自WTC57BL6纯化的血小板后,anti-CD61 Ig G的浓度在第14天上升至最高(39.14%±3.68%),至第28天Ig G+浓度均维持在较高水平(Ig G+>30%)(44.45%±3.91%);经射线照射全身后的SCID小鼠在接受CD61KO小鼠重新免疫后的脾细胞后,血小板呈持续下降,在第7d、第14d、21d及28d血小板水平分别为(401.25±65.34)×109/L、(336.38±60.19)×109/L、(267.38±59.58)×109/L和(209.63±19.62)×109/L,和对照组2比较血小板水平升高明显,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实验组小鼠在输入1×106个MSCs后,第4d、第8d、12d及16d血小板水平分别为(606.11±76.16)×109/L、(611.11±67.85)×109/L、(608.56±47.59)×109/L和(600.44±64.68)×109/L,和对照组2比较血小板水平升高明显,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水平在第7d、第14d及21d分别为2.49%±0.03%、2.67%±0.04%及3.00%±0.02%,对照2组脾脏Treg细胞水平在第7d、第14d及21d分别为0.79%±0.03%、0.62%±0.07%及0.40%±0.04%,实验组小鼠脾脏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2组,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小鼠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在第7d、第14d及21d分别为1.84%±0.07%、2.46%±0.31%及3.23%±0.23%,对照2组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在第7d、第14d及21d分别为0.68%±0.05%、0.52%±0.04%及0.37%±0.08%,实验组小鼠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2组,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输注后d7天测各组小鼠细胞因子水平,其中对照1组和对照2组血清IL-2水平分别为(30.44±3.97)pg/ml及(42.33±7.94)pg/m L,对照1组小鼠血清IL-2低于对照2组,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132.44±9.15)pg/ml及(153.22±6.96)pg/m L,对照2组小鼠血清IFN-γ高于对照1组,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1组和对照组2血清IL-4水平分别为(52.76±6.89)pg/ml及(39.33±2.12)pg/m L,对照1组小鼠血清IL-4水平高于对照2,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1组和对照2组血清IL-10水平分别为(68.11±3.48pg)pg/ml及(48.00±4.82)pg/m L,对照1组小鼠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2组,两者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血清IL-2水平和对照2组相比显着降低(实验组:39.78±5.78pg/m L,t=2.50,P<0.01);实验组IFN-γ的水平和对照2组相比显着降低(实验组143.67±9.18pg/m L,t=2.49,P<0.01);实验组血清IL-4水平和对照2组相比显着升高(实验组42.22±2.91pg/m L,t=-2.83,P<0.01);实验组IL-10水平和对照2组相比显着升高(实验组55.11±6.74pg/m L,t=-2.58,P<0.01)。结论:1、全骨髓贴壁培养法是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的分离小鼠BM-MSCs方法,使骨髓作为一个细胞治疗可靠的来源,有利于MSCs基础与临床临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2、成功建立了一种制备血小板自身抗体的一种简易方法,可用于对血小板发病机制及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ITP小鼠模型,该模型一定程度上模拟了ITP的发病机制,克服了其他方法造模的稳定性差及可能同时伴发其他免疫性疾病等的缺点,为进一步探讨ITP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平台。3、BM-MSCs治疗可以升高ITP小鼠血小板水平,对小鼠ITP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其有效的治疗机制可能是由于BM-MSCs可调节Treg水平和抑制Th1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促进Th2细胞分泌抗炎细胞因子有关,调节Treg分化及Th细胞极化,提示MSCs有望成为难治性ITP治疗性新途径。BM-MSCs用于治疗ITP的详细分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从而为MSCs治疗ITP奠定临床前治疗理论依据。

邓刚[9](2017)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中非编码RNA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及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凋亡相关性探讨研究背景与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原因不明的由各种诱因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ITP典型特征是血小板减少。慢性ITP是指血小板减少持续超过12个月以上,近20%儿童患者和几乎所有的成人患者会演变成为慢性ITP。起病缓慢或隐袭,呈持续性和反复发作性特点。ITP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目前尚未阐述清楚。大量研究表明血小板的生成与衰老和凋亡密切相关,并影响了它们的寿命。细胞凋亡是细胞内部基因调控下按既定程序自身主动参与的一种特殊的死亡形式,作为维持机体自身稳定的重要调节机制,与机体发育、组织自稳定、肿瘤、免疫反应的调节等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血小板也可以发生凋亡并影响了它们的寿命。目前血小板凋亡是否参与了ITP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ITP患者的血小板凋亡分子进行检测,从而探讨凋亡是否在慢性ITP血小板减少中发挥一定作用。方法:收集40例慢性ITP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液标本,我们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凋亡指标:PS膜外翻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同时应用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了Bcl-x L、Bak和Bax m 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我们研究结果显示粒体膜电位去极化血小板ITP组(5.62±0.7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23±0.32%)(P<0.0001)。而PS膜外翻阳性的血小板ITP组(9.75±1.63%)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32±0.15%)(P<0.0001)。两组Bcl-x L m RNA表达水平比较,ITP组(0.68±0.03)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93±0.13,P<0.0001)。ITP组Bcl-x L蛋白表达水平也比对照组低,但差别不是很明显。此外,Bak和Bax m RNA表达水平ITP组(分别为1.42±0.12和1.83±0.05)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95±0.07和1.02±0.06)。Bak和Bax蛋白表达水平两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区别。Bcl-x L和Bak,Bcl-x L和Bax比值,两组比较ITP组则要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我们研究结果指出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凋亡明显增强,提示我们凋亡可能参与了血小板减少的机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二部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miRNA的表达谱检测及其靶分子鉴定研究背景与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原因不明的由各种诱因引起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ITP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血小板减少被认为是自身抗体及T细胞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过多或产生过少。Mi 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它能够通过核酸互补序列特异性的抑制靶m RNA翻译或诱导剪切,在转录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大量研究表明,血小板中存在大量miRNA表达,miRNA不仅在维持血小板生物学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目前,miRNA对ITP病人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尚不清楚,血小板miRNA异常表达与ITP病人血小板数量减少是否相关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分析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小板中miRNA表达的差异,同时构建异常表达的miRNA与它们的靶基因的调控网络,以期探讨血小板miRNA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离22例ITP患者(ITP组)和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的血小板,提取血小板中RNA,进行miRNA芯片检测,其中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的部分miRNA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进一步验证,生物信息学鉴定相对高表达(top 20)和低表达(top 20)的miRNAs的靶分子,并对其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我们研究发现ITP组和对照中共有302种miRNA存在差异表达(P<0.05),其中65种miRNA只在ITP患者血小板中表达,而另有73种miRNA只在对照组中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mi R-548a-5p,mi R-1185-2-3p,mi R-30a-3p,mi R-6867-5p,mi R-765和mi R-3125与血小板凋亡和粘附相关的基因密切相关。结论:上述结果说明ITP患者血小板中存在异常的miRNAs表达谱,且这些异常表达的miRNAs,其靶基因与细胞的粘附及凋亡等功能密切相关。miRNAs可能参与ITP疾病的发生,我们的研究可能为进一步研究ITP患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血小板中的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作为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存在多种免疫异常,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ITP的发病是一个多步骤、多细胞参与的复杂过程。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类转录本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没有开放阅读框架,不编码蛋白质,但具有调控基因表达作用的RNA。研究表明Lnc RNA几乎参与细胞生命的每一个阶段,Lnc RNA通过各种分子机制在转录、翻译、染色质修饰、基因印记、蛋白质活性调控及RNA可变剪切调控等生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那么Lnc RNA是否也在ITP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呢,这是本次研究我们想探讨的主要问题。随着以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及转录组测序等为代表的高通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应用,应用这些技术可以做到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非编码转录数据库,寻找其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深入研究其功能。ITP与血小板凋亡密不可分,血小板中存在丰富的miRNA,可通过与凋亡相关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血小板凋亡的调控,但其来源及表达调控方式尚不是很清楚。我们通过RNA-SEQ及生物信息分析发现血小板中存在大量Lnc RNA,部分以miRNA前体形式存在,那么Lnc RNA能否调控miRNA进而影响血小板凋亡?本次研究将为深入理解血小板凋亡调控机制,寻求通过抑制血小板凋亡以预防及治疗ITP的相关策略奠定理论基础。探讨血小板中的Lnc RNA是否以“miRNA前体”的形式自主调控血小板的生命活动,这一观点的提出与论证将为完善一个多通路、多层次的血小板基因调控网络奠定基础。方法:我们采用RNA-SEQ的方法分析ITP患者与正常对照血小板中Lnc RNA的表达差异,筛选出凋亡相关的Lnc RNA。对部分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的Lnc 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一步验证。通过与mi RBase比对寻找可作为miRNA前体的Lnc RNA,并与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关联分析;并采用q RT-PCR对Lnc RNA、miRNA及其靶向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绘制Lnc RNA-miRNA-m RNA共表达图谱,探讨Lnc RNA在血小板凋亡中的作用机制。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43个Lnc RNA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组中显着性高表达,58个Lnc RNA显着性低表达。我们随机挑选了5个下调和5个上调表达的Lnc RNA,利用定量实时PCR技术对它们的表达进行检测。数据显示显示q RT-PCR和转录组测序结果相符。同时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结合实验验证,对差异表达的Lnc RNA进行了分析,筛选出可能与凋亡相关的Lnc RNA/miRNA/m RNA调控通路。进一步通过q RT-PCR实验发现ITP患者n382037高表达,同时伴有mi R-15/mi R-16上调,而其靶基因BCL2下调,但未检测到MCL1 m RNA。结论:上述结果说明Lnc RNAs可能参与ITP疾病的发生。在ITP患者血小板中可能存在凋亡相关n382037/mi R-15a、mi R-16/BCL2调控通路。高表达的Lnc RNA n382037可能通过上调血小板中mi R-16/mi R-15,从而抑制凋亡相关蛋白BCL2参与ITP血小板的凋亡。

郭浩瀚[10](2016)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回顾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对不同临床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根据预定的病例入排除标准,选择入选病例,收集整理符合标准的病例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完全有效(CR)组、部分有效(PR)组、无效(NR)组,比较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反应。结果入选86例ITP病例(男8例,女78例,中位年龄41岁)中,57例(66.3%)患者存在出血表现,以皮肤出血点或紫癜、瘀斑(43.2%)多见,1例(1.2%)患者出现了颅内出血;46例(53.5%)治疗完全有效,16例(18.6%)治疗部分有效,24例(27.9%)治疗无效,总体有效(OR,OR=CR+PR)率为72.1%。临床上各种联合治疗方法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mg/日)联合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的OR率和NR率分别为71.43%和28.57%,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mg/日)联合TPO治疗的OR率和NR率分别为83.33%和16.67%,两组之间疗效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白细胞介素-11(IL-11)治疗的患者总体有效(OR)率达71.4%。完全有效(CR)组与无效(NR)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反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推荐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mg/日)联合TPO治疗ITP;2.IL-11在ITP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3.网织红细胞计数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ITP患者骨髓增生情况及对治疗的反应,并与血小板计数的上升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

二、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发病机制
2 诊断标准
3 分类
4 治疗现状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2)2019年《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调查和管理:国际共识报告更新》儿童部分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及证据水平
2 强调患者参与
3 出血评估及临床分类
4 诊断与鉴别诊断
5 儿童ITP的治疗
    5.1 观察随访与治疗干预
    5.2 儿童ITP的一线治疗和急救治疗
6 儿童ITP的生活质量
7 ITP儿童上学及活动建议

(3)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论文提纲范文)

1 ITP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2 慢性ITP预测因素
    2.1 临床预测因素
    2.2 生物分子预测因素
3 治疗
    3.1 TPO受体激动剂
        3.1.1 艾曲波帕
        3.1.2 利妥昔单抗
        3.1.3 抗D免疫球蛋白
        3.1.4 达那唑
        3.1.5 福他替尼
        3.1.6 免疫抑制剂

(4)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评分方法
        2.1.2016 版lTP出血评分量表
        2.2.lTP-BAT出血评分系统
    3.两种出血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反应度
    4.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两种出血评分系统的评分情况
    2.2016 版ITP出血评分量表与患者孕龄、疾病分期、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3.ITP-BAT出血评分与患者孕龄、疾病分期、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4.两种出血评分系统的相关性分析
    5.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不同专业医生应用一致性分析
    6.2016 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反应度分析
    7.ITP-BAT出血评分系统反应度分析
    8.两种出血评分系统评分所需时间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B细胞相关miRNAs的表达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ITP中B细胞相关miRNAs的表达及其临床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Let-7b-5p调控B细胞功能的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CD61抗原特异性ITP小鼠模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MicroRNA在ITP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基金资助情况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6)ITP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TPO、VIP水平相关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
        1 TPO介导血小板生成调节异常可能是ITP发病机制之一
        2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用于ITP治疗的研究进展
        3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1 病名溯源
        2 病因病机认识
        3 中医药治疗ITP的研究概况
        4 中医药治疗的机制研究
        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1 研究对象资料
        2 ITP病例选择标准
        3 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二、ITP病例资料的收集
        1 中医辨证标准
        2 脏腑辨证标准
        3 分期标准
        4 出血倾向评分
    三、研究方案
        1 临床病例资料收集
        2 TPO、VIP测定
        3 资料处理
        4 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统计
        2 中医证候统计
        3 ITP患者TPO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
        4 ITP患者VIP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
    五、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出血倾向评分分析
        3 ITP中医证候分布特征
        4 ITP患者TPO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5 ITP患者VIP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6 VIP水平与中医脾虚证的现代研究机理
        7 不足与展望
    六、结论
第三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髓系抑制细胞异常及网织血小板增多在ITP中的机制和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中文部分
    第一部分: 髓系抑制细胞功能异常在ITP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网织血小板比例升高在ITP鉴别诊断中的预测价值
        前言
        材料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英文部分
    Part Ⅰ:High-dose dexamethasone corrects impaired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 function via Etsl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troduction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Figures and Tables
        References
    Part Ⅱ: Percentage of reticulated platelets as a diagnostic indicatorfor adul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a prospectivemulticentre double-blind study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Figures and Tables
        References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学术会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小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ITP模型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1.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与耗材
        1.3 仪器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方法
        2.1 小鼠骨髓分离培养BMSCs的操作方法
        2.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
        2.2.1 一般形态学观察
        2.2.2 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的表面标志
        2.2.3 体外诱导分化
    3.实验结果
        3.1 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的观察
        3.2 流式分析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表型
        3.3 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
    4 讨论
    5 结论
    第一部分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的建立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与耗材
        1.3 仪器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主要实验方法
        2.1 血小板制备和CD61基因敲除小鼠的免疫
        2.2 活动性ITP模型的建立
        2.3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 CD61 KO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浓度的测定
        3.2 SCID小鼠造模前后血小板的计数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骨骼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ITP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1 材料
        1.1 动物
        1.2 试剂与耗材
        1.3 仪器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 主要实验方法
        2.1 BM-MSCs的复苏及培养
        2.2 ITP小鼠模型的建立
        2.3 饲养条件
        2.4 BMSCs的输注
        2.5 观察指标
        2.5.1 输注后血常规的检测
        2.5.2 小鼠脾脏及外周血中CD4+CD25hi+FoxP3+ Treg细胞相对数量的检测
        2.5.3 小鼠血清因子IL-2、INF-γ、IL-4、IL-10 的检测
        2.6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BM-MSCs输注后各组血小板的变化
        3.2 BM-MSCs输注后小鼠脾脏及外周血Treg细胞变化
        3.3 BM-MSCs输注后小鼠血清因子变化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
综述一
    1 间充质干细胞的主要功能
    2. MSCs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2.1 MSCs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2.2 MSCs在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
        2.3 MSCs在嗜血细胞综合征的应用
        2.4 MSCs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
        2.5 MSCs在难治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2.6 MSCs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3 问题和展望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9)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中非编码RNA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及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凋亡相关性探讨
    前言
    研究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miRNA的表达谱检测及其靶分子鉴定
    前言
    临床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血小板中的血小板长链非编码RNA表达谱分析
    前言
    临床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综述
    参考文献
主要试剂和仪器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文章
致谢

(10)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及中文对照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相关指标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进展[D]. 骆廷兰.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2]2019年《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调查和管理:国际共识报告更新》儿童部分解读[J]. 徐倩,周敏.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1(02)
  • [3]儿童慢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J]. 尹萌萌,刘爱国,张艾,王雅琴,胡群. 临床儿科杂志, 2020(08)
  • [4]两种出血评分系统在妊娠合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D]. 黄建湾.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B细胞相关miRNAs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 贾茜. 苏州大学, 2019(07)
  • [6]ITP患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TPO、VIP水平相关性探讨[D]. 钱树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
  • [7]髓系抑制细胞异常及网织血小板增多在ITP中的机制和诊断研究[D]. 侯宇. 山东大学, 2018(12)
  • [8]小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ITP模型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陶艳玲. 青岛大学, 2017(11)
  • [9]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中非编码RNA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及初步研究[D]. 邓刚. 苏州大学, 2017(04)
  • [10]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回顾性研究[D]. 郭浩瀚.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及网织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