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国有亏损企业三年救助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我省国有亏损企业三年救助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一、对我省国有亏损企业三年脱困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赵永斌[1](2021)在《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文中指出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外资首先弥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双缺口”,发挥了经济增长“催化剂”的作用,然后通过产业关联产生投资带动和乘数效应,间接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此间,外资通过技术和管理溢出、出口促进、就业吸纳和竞争效应等机制,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中国经济发展质量,带来诸多效益。目前,中国已经从政策型开放进入制度型开放的新阶段,从重点区域开放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在利用外资方面,进入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的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阶段。在此背景下,内陆地区引进外资,提升利用外资效益,对于支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山西省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中部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发展水平不高,如不加强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效益和经济开放度,势必造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中部“梗阻”。目前,山西省利用外资存在三方面的挑战:一是逆全球化抬头、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引资竞争等因素,导致来晋投资流量有减少的风险;二是中国长期对外开放政策的区域异质性,使山西省在新时代利用外资面临“马太效应”;三是外商投资的资源型经济路径依赖可能降低利用外资的效益。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利用外资,提升综合效益,变“马太效应”为“后发优势”,成为山西省推动制度型开放,支撑中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需要解答的重大命题。而解答此命题,必须首先梳理利用外资的变迁历程、总结规律、评价效益并剖析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才能鉴往知来,解答上述命题。目前,全国层面对内陆资源型地区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的研究比较少,已有的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研究,也因缺乏对史实的把握而解释力不足。山西省作为内陆资源型地区,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利用外资上具有独特的逻辑和规律。从这两个特征出发,研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变迁与效益问题,具有典型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利用外资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山西省利用外资的阶段性主导因素等,将研究时段分为1978-1991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1992-2001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2002-2012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2013-2018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四个阶段。其次采用史料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历史制度分析和归纳演绎等分析方法,对每个阶段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和规律进行梳理总结,评价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山西省当下利用外资的内外部环境,提出政策建议,以鉴未来。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事实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总体规模较小,但呈现上升趋势,到现阶段已经与其经济规模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自2006年之后成为主要投资方式。港澳台资项目比例始终占有绝对优势;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投资份额先增后减,但高于全国水平。影响外资来源国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是金融危机、地缘经济等。在投资方式上,外商独资企业比例持续低于全国,营商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和资源型行业股权比例限制使然。外商投资行业上,入世之前以工业为主,入世后服务业逐步增加,工业内部“煤焦冶电”等传统领域投资比例经历了“增-减-增”的过程。外商投资区域上,省会太原引资居多,但投资区域协调性逐渐增加,开发区、综改区等渐成主要载体。二、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规律总结(1)资源禀赋是山西省吸引外商投资的独特条件,也是导致山西省引资特征、使用效益与全国不同的根源,直到现阶段,该条件仍是吸引外商来晋投资的主要因素。(2)内陆特征与资源型经济特征在引资主导地位上彼此制衡。内陆特征下,交通成本约束形成了高附加值、非运输成本敏感型引资偏好,而资源型经济发展形成了初级资源产品(低附加值、高运输成本)引资偏好。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后者在“资源诅咒”下取得引资主导地位,倾向于降低外资效益,需要政策予以引导和规制。(3)围绕资源型经济的两面(加强优势、补齐短板)不断调整,是山西省利用外资40年政策变迁的主线,导致利用外资的出发点过度聚焦于资源型经济,而忽视其综合效益的释放。(4)外商选择何种方式在晋投资,是其竞争优势内部化成本和经营收益权衡的结果,也是反映山西省市场化程度和营商环境优劣的指标。(5)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无论是直接外资还是间接外资,盈利性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借用外国贷款用途的盈利性不应被公益性完全覆盖。三、关于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利用外资的综合效益总体上升,港澳台资的综合效益高于其他外资,主要是在创新和协调两方面具有优势,其他外资则在共享效益上更胜一筹。到现阶段,创新效益和绿色效益是利用外资亟待提升的两个方面。四、关于影响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的因素分析(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长度不足、创新吸收能力较低,不利于吸收外资的创新溢出;合资企业管理“国内化”降低了外资管理经验的溢出。(2)鼓励外商投资于“煤焦冶电”等资源型、高退出门槛的行业,降低了外资在晋的协调效益,而且这种降低是持续性的。(3)投资行业高碳化和低环境规制,降低外商投资的绿色效益。(4)资源型经济下,资源收益追逐型外资挤出外向型外资;汇率缺口消失下,创汇动机减弱,引进外资的外向度降低,影响外商投资的开放效益。(5)成本敏感型外资对劳动力的技术要求低、可替代性强,且多投资于低附加值领域,在房地产过热推动土地价格上升的情况下,外资倾向于削减员工工资,从而降低了收入带动效益。上述因素也是山西省提升利用外资效益的切入点。最后,本文基于上述事实梳理、规律总结和原因分析,结合当下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省内环境,从6个方面提出了15条针对性、可行性较高的建议。这6个方面是:(1)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大局下,加大绿色外资的引进力度和规模。(2)在RCEP、CIA等新型区域投资贸易协定中,立足关键领域和对象开展精准招商引资。(3)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双循环”发展格局中,主动承接和引进相对先进和高效益的外资企业。(4)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的煤炭生产布局调整下,既要提升外商投资的协调性,又要在煤炭清洁生产、运输和加工领域发挥外资的绿色效益。(5)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提升外资的创新效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引资力度。(6)构建优质引资环境,重引增量更重稳存量,进一步释放既有外资企业的综合效益。

黄徽[2](2020)在《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十八大以来,“去产能”成为促进国资结构优化工作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出清重组国有企业“僵尸企业”是“去产能”工作的其中一项内容。国有“僵尸企业”吞噬大量社会资源,严重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成功清退国有“僵尸企业”,成为当前包括A市在内的各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工作。基于对法院、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和“僵尸企业”主管集团代表的人员访谈得出的访谈资料,本论文阐述了 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举措和成果,发现在出清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工作中,A市仍面临一系列的困境:国有“僵尸企业”难通过被兼并重组实现脱困;国有“僵尸企业”自身难以创新发展;国有“僵尸企业”税务登记注销难;国有“僵尸企业”工商登记注销难;国有“僵尸企业”难以通过司法途径出清。政府部门间国有“僵尸企业”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缺乏可量化的国有“僵尸企业”识别体系,政府部门自主制定政策空间有限,现行法律如《企业破产法》有待完善均是存在这些困境的原因。因此,A市应在借鉴国内其他城市先进的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清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工作方式。据此,本文针对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工作,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建立精准识别国有“僵尸企业”体系,成立专业处置平台,分行业出清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充分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加强政府和法院之间的互联机制,强化地方财政资金对出清关停类国有“僵尸企业”的支持;进一步完善破产管理人制度,通过司法途径出清国有“僵尸企业”;引入社会资本经营,助力特困类国有“僵尸企业”脱困。

孙丽姿[3](2020)在《中国铝业债转股财务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开始了结构性改革,降低了经济增速并进入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许多企业面临着债务规模负担过重、杠杆率逐渐升高、企业营业能力下降等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解决我国企业杠杆率高的问题,降低由银行不良贷款率带来的银行风险,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促进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随之展开。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去产能、降杠杆、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企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产生何种效果,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又会产生哪些影响。本文以中国铝业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阅读整理大量文献、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研究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中国铝业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响应了国家调整结构的号召,承担了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责任及义务,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坚持“市场化、合法化”制定了“债转股两步走”的方案积极实施债转股,为其他企业后续进行债转股提供了参考样本。本文应用案例分析法和财务指标对比分析法对中国铝业公司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债转股的内外部因素,债转股实施前后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债转股对中国铝业经营财务绩效等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铝业债转股完成后可能会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除了对中国铝业进行市场化债转股进行了传统的财务指标研究,还通过结合EVA理论与传统财务指标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不仅考虑了债务成本,还考虑到了债转股在资本成本方面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对会计信息进行了一系列必要的调整,消除了传统财务指标由于其稳健性原则所导致的财务数据部分不合理的情况,使调整后的数据更接近真实的现金流,同传统数据相比更能真实反映中国铝业实施债转股后公司的财务情况。通过对财务绩效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中国铝业本次债转股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四家标的企业尤其是中铝矿业的杠杆率得到大幅度下降,其资产负债率由债转股前的90.95%下降到25.99%,下降了64.96%,去杠杆效果显着,四家标的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下降直接影响了中国铝业的资产负债率下降到了70%警戒线以下,企业的杠杆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缓解了企业的财务压力,中国铝业实施债转股“两步走”方案,该方案有效减少了中国铝业的有息贷款,共计126亿元,该笔贷款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公司的财务费用,减轻了一定的财务负担,该笔贷款的减少可每年有效节约7亿元的利息费用,由此公司的财务情况得以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本次债转股对公司的经营效率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变动,同时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也未能得到本质上的改变。中国铝业债转股“两步走”方案在子公司标的选择、股票定价方案制定、退出机制的选择制定等方面坚持“市场化”原则值得其他企业按照自身情况借鉴一二,虽然本次债转股方案的实施使得中国铝业在去杠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依旧面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无法改善、再举债及股东权利无法保障的风险。因此,后续进行债转股的企业应正确把握债转股的目标,将债转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坚持法制化与市场化的基础上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同时,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防止企业再举债,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文对中国铝业案例的针对性研究为今后其他实施债转股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

晏明[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上高县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目前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为农村的一个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引用安全治理机制非常重要。城乡一体化安全供水致力于为农村居民提供与城市同质、同网、同价的自来水,从而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增强农村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及安全感,提升政府在可持续发展和饮用水安全治理方面的形象。江苏省在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方面进行了尝试,2010年,以推进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和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为立法宗旨,制定了《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4号),其中首次将“城市供水”概念扩展为“城乡供水”,在此有力保障下形成了较为先进的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2009年以来,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乐平市建立了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以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使农村自来水成为继电力、电信后另一个农村居民可享受的普遍服务,让每一个农民享受同质、同网、同价的自来水。如何保质、保量、方便、经济、长效的发展农村供水工程,政府、居民、企业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建立一套相对完整、有效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障群众安全感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从城乡一体化视角出发,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环境正义论的基础之上,辩证地考察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与传统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工程。通过调查,发现上高县农村饮用水存在两各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居民对饮用水安全认识不高。二是农村自来水覆盖率不高,农村供水作为农民生活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还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从国内外对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的经验来看,建设高标准规模化的自来水厂对农村的饮用水安全治理至关重要,自来水厂的成功建设和长效运行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用水户的多方努力。因此,在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必须通过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法律制度,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安全供水机制,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向磊[5](2018)在《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绩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债转股作为企业债务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将债权转化为股权,减轻企业偿付压力,为企业重新得以发展赢得时间。相对于政策性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则是通过债权人与债务人自主协商,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对企业进行债转股,使得债转股效果达到最佳水平。本文通过对武钢集团债转股之后,企业在财务绩效以及非财务绩效两方面方面做出分析,得出结论:在市场化债转股的的作用下,武钢集团的各项指标均有了不错的提升,偿付压力下降,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都得到一定提升,企业风险下降但也存在着如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等不完善的地方,但整体水平仍处于行业水平之下,虽然在短期内为武钢集团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但仍然有诸多方面是债转股无法改变的,需要武钢集团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的进行深层次的改革,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也在对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优化债转股方式以及发挥债转股最大效用的建议: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发展债转优先股等创新的债转股方式;完善债转股退出机制以及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保障股权退出通道通顺。

薛飞[6](2017)在《企业失地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环境多样性和企业异质性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与土地财政相存相依、共生共荣,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与失地家庭和失地农民相似,无数企业被迫失去土地以满足政府的各种需求。然而,这一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却为学术界所忽视。与过往研究所关注的个人、家庭失地不同,企业失地更具复杂性。与个人和家庭失地的原因和结果类似,企业失地亦出于被迫,尽管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补偿,但却失去了土地未来上涨的收益,甚至要蒙受“流离失所”的损失,那么企业失地后的绩效表现如何,失地与绩效二者之间是否还有其他影响机制,现有文献并未给出有效的解释。为了弥补上述研究不足,本文基于企业失地的真实实践,运用制度基础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基于环境多样性和企业异质性的视角,探索企业失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更为清晰地揭示企业失地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此举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研究具体从以下两个角度切入以探讨这种内在作用机制:第一,本文区分了政府在企业失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监管者”和“经营者”角色。基于这两种角色,政府为企业带来了不同的损失和收益。损失和收益从相反的方向影响企业绩效。对政府角色的揭示能够进一步理解企业失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复杂机制。第二,本文揭示了企业失地对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情境因素。这种情景因素包括环境多样性下的制度环境水平、社会信任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异质性下的组织冗余水平、政治关联水平、企业规模水平和企业研发投资水平,探讨了以上情景因素对企业失地后绩效的调节影响。本文采取了2006年至2014年间中国上市A股公司中发生失地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运用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建构了企业失地与企业绩效之间影响关系的分析框架,还探讨了环境多样性和企业异质性的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具体如下:首先,政府在企业失地过程中既扮演“监管者”,又扮演“经营者”的角色。政府扮演角色不同,会对失地企业产生不同的损失与收益,具体可分为远期收益、即期收益、远期损失和即期损失。其次,企业失地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企业失地的即期损失约等于即期收益,但是远期损失小于远期收益,因此企业失地的总收益大于总损失。其中企业失地后主要远期收益来自于政府给予的隐性支持。第三,在考虑环境多样性的情形之下,本文验证了社会信任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负向调节企业失地绩效。原因在与当企业所处环境的社会信任水平较低时,失地企业难以和政府达成长远的默契,失地企业会要求政府尽可能多、尽可能快的提供远期收益。而当企业位于位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时,企业不会为了配合政府而倾注过多的精力,企业也将失去部分远期收益。最后,在考虑企业异质性的情形之下,本文验证了组织冗余、政治关联和企业规模正向调节企业失地绩效。企业拥有的组织冗余越多,其抵御外部波动环境的能力越强;企业拥有政治关联越强,越容易在失地后获取政府的政策便利;企业的规模越大,企业对政府、上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够在失地过程中为自身争取更多的远期收益。这些资源都有利于企业改善绩效。相比于以往的研究,本文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本文首次基于企业失地的现象,建立了“企业-政府”分析框架,从微观理论视角研究了企业失地对其绩效的影响关系。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结果对土地财政情景下的相关研究做了有益的补充,有助于将相关领域学者的注意力从宏观经济拉回到微观企业。其次,本文丰富了有关政府在中国经济转轨中角色的相关研究。从政府在同一事件中的不同职能和不同目标出发,揭示了政府不同角色对企业的不同影响,有助于深化对政府干预“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的认识。最后,探究了环境多样性和企业异质性的调节效应。新的情景不但有助于提高对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的认识,也有助于拓宽环境和资源两种权变因素的应用范围。虽然本研究关于制度环境、研发投入在企业失地和企业绩效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成立,但是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相关变量研究的学者作为参考依据。

陶子珏[7](2017)在《长航凤凰债转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债转股已经成为其资本市场重要的重组手段之一。我国经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净利润持续下降,不良资产处置成了当务之急,国有企业无力偿还巨额债额,难以摆脱经营困境。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债转股符合宏观政策要求。“债转股”政策的推出取得了积极成效,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机制和盈利情况得到好转,我国不良资产得到有效控制,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然而过程中暴露的债转股贷款质量低下、企业扭亏成果不稳定以及建立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不理想等是需要我们予以重视的。长航凤凰是全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上市企业,在长江运输市场中有很高的占有率。但是由于巨额债务负担,导致企业亏损严重,发展乏力。本论文针对长航集团的现状,深入分析其债务成因,结合国家债转股的有关法规政策,运用经济学理论和企业发展相关原理,探讨了长航凤凰债转股的方案,介绍了债转股的具体内容和运作流程,并通过财务绩效体系的构建对债转股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全文首先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接着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述国内外债转股的发展情况,以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然后描述了本文分析所引用的理论基础,介绍了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企业控制权的理论、绩效管理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等和债转股相关的理论,为后续分析做好论证铺垫;第二章从我国债转股的历史发展情况展开介绍,先是介绍了债转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然后描述了我国债转股的主要发展情况,对我国债转股中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等进行分析,并从债转股之前的发展情况介绍,强调了当前时期开展债转股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紧接着进入本文的案例分析,以长航凤凰为实例展开分析,介绍了长航凤凰公司业务经营情况,分析了进行债转股的原因,并描述了长航凤凰债转股的方案,从财务绩效分析角度,对长航凤凰的债转股项目进行财务绩效方面的模型分析,通过模型检验,分析出财务绩效明显改善的原因,同时,从非财务角度进行了债转股的分析。最后分析了债转股的实施能使财务绩效得到改善的原因,总结了方案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对其他国有上市公司可借鉴的启示与经验。总而言之,债转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外国机构、国有商业银行的协调和配合,在微观层面上,通过债转股达到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目的。

周学东[8](2013)在《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企业改革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也是核心的改革,并且贯穿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始终。国企改革的进程,曲折而艰辛。有关国企改革的理论探索和争论也始终未停止过。在国企改革中,产权制度创新不单重要,且不可规避。它既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学命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基于上述原因,本文把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作为研究对象。国企改革源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战略,而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的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国企改革最终将方向确立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产权改革的主要方式确立为股份制,这既是国企改革的最优路径,也是基于实践探索做出的最优选择。本文运用产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最优路径研究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产权,其效率存在很大的体制性差异。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源在于,传统的国有企业隐藏着较高的“相对成本”;国有企业作为“国家”或“政府”的附属物,其与企业职工通过“身份确认”,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隐性契约”,并由此承担无限责任。非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因产权结构不同,与国有企业相比,“相对成本”较低,与企业职工也并无“隐性契约”。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成本也显着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这是股份制作为“最优选择”的产权理论基础。在改革工具选择上承包经营、兼并、关闭、破产、出售等均是重要选项,而政策性关闭破产这一工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依照这样的路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文中采用时序主成分分析法,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进行了案例分析,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上述结论。因此,从改革路径角度,运用产权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国企改革成效进行系统归纳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基于上述思考,整个研究分为九章:第一章,概要介绍了本文使用的基本理论、概念,选题理由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提出国企改革应该继续深化,重点是施行“三次改革”——即功能性改革。第二章,分析了国企改革的动因和历史背景,认为改革是多因素引发的,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取向,必然要求对企业这一经济微观的基础进行适应性改革。第三章,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国企改革基本历程。从这一历程可以清晰发现,国企改革特别是产权改革,是渐进的,是伴随着思想、理论的突破、创新,不断推进的探索的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客观上将国有企业与市场、效率联系起来,决定了改革的路径选择。第四章,择要归纳了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效。本章应用实证分析方法证明;这场持续30余年的改革是成功的,而且是巨大的成功。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为什么国企改革,最终把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改革的方向,并将股份制作为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在成效实证研究和改革方向、方式分析中,完成对“最优路径选择”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回答。第五、六两章,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在前述四章的基础上,这两章分别从“产权”和“效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为什么会选择股份制这一主要的改革方式。这两章不仅对不同类型的产权的性质(即属性)进行分析,也对不同类型的产权及与其相对应的企业的“效率”进行分析和比较。这部分内容尝试引入“相对成本”这一概念,并设计出一套指标体系,用以分析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问题。这两章的研究得出一个基本结论:产权界定得越清晰,交易成本越低,产权效率相对越高。同时,在分析过程中,也解释了单一股东结构的私营企业无法成为企业主要组织形式的原因,即“管理半径”和“企业规模”之故。第七章,重点介评了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成效。本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国企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国有银行数量并不多,但占有的国有资产比重却可与非金融类国有企业旗鼓相当;第二,国有银行采取的改革是建立在非金融类国企改革的基础之上的,两者的改革,具有内在逻辑关系。本章采用时序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相对而言,对国有大型银行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比较匮乏,因此,这章的案例研究具一定独创性。第八章,结合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概括了作者有关国企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政策建议。本研究既是作者对改革实践理论思考的结晶,也期望能为关注国企改革的同仁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王耀鹏[9](2011)在《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流通是连接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粮食流通对保持粮食供需在总量、区域、品种和时间上的基本平衡,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引导合理消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另外,粮食流通还对促进种粮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加快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粮食流通支持政策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以公共财政理论、粮食基础地位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作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其进行论述,同时阐述了我国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特殊性,总结了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经验及启示。在此基础上,将粮食流通政策按照收购、储备、批发、运输、加工、零售6个环节和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科技、信息4个领域共10个方面,分别对其支持现状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理顺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关系并合理确定中央储备粮规模,建立县级粮食储备和成品粮储备制度,增加植物油储备数量;主动扶持国有粮食企业消化政策性和经营性财务挂账;支持加工企业直接入市从种粮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直接对低收入等困难群体发放成品粮油补贴,取消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粮油补贴无差别发放政策;制定全国统一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北粮南运”等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立原粮质量干预制度,加强粮食应急供应质量检验能力建设;保证粮食流通科技经费投入和研究时间;整合现有粮食信息系统,建立起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对称、开放的信息服务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排列出了上述10个方面的支持顺序。粮食收购价格既对种粮农民增收、发展粮食生产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又是粮食流通起点即收购环节的主要内容。本文对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从粮食的弱质性及其供求变化的“蛛网效应”和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国家需要的角度,解释了实施粮食价格支持的依据和合理性,运用供求模型对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分析了由此给粮食生产者、消费者以及政府带来的福利损益变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现阶段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生的积极效应进行总结,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最低收购价制定不科学和品种、地区差价不合理;预案公布不及时;执行主体和具体委托收储库点关系不顺等。最后,提出了改进最低收购价政策建议: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提前公布最低收购价政策;取消收购数量限制;在执行政策中引入竞争机制和理顺监督关系等。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对全国粮食流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者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黑龙江省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针对该省存在的大豆等粮食生产基础薄弱、粮食流通环节补贴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粮食外运能力不足、加工业发展滞后、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发挥受限、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等问题,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主要包括:将大豆列入最低收购价范围并提高保护价水平;改变补贴方式,加大对粮食加工转化支持力度;建立粮食产销区之间利益协调机制的4种具体模式等。在上述分析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把粮食流通环节和流通领域10个方面细分成23项重点支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排列出了支持的先后顺序和每项内容对应的财政、信贷、税收等具体支持方式,从而构建起了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提出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11项保障措施: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粮食流通管理机构建设,理顺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信贷资金支持方式,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大力促进粮食产销衔接,发展粮食现货和期货交易,加快粮食流通法制建设,加强监督检查。

缪润华[10](2010)在《国营江西蚕桑场经营管理的历史考察 ——兼论国营农场制度的路径依赖》文中指出本文以国营江西蚕桑场为个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制度经济史学等理论和方法,全景式地论述了江西蚕桑场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的经营管理,并简要论述了国营农场制度的建立和改革的过程。通过对中国古近代历史上屯田开展的时间和背景的分析,可以发现屯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路径,新中国建立的国营农场制度则是屯田制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屯田制的发展和强化。通过对国营江西蚕桑场经营管理的全面地历史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国营农场的建立,对改变落后边远地区的面貌和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国营农场制度的建立和改革的评析,国营农场制度存在着三个方面的路径依赖:一,在政权建立之初,或亟待恢复发展经济的时期,屯田制成为最好的选择,但是,随着经济的恢复发展,屯田制必然要改革甚至是被废止,国营农场制度的遭质疑和普遍地被改革,再次证明这种路径依赖性;二,新中国的国营农场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下建立的,因此,国营农场虽名为企业,却与生俱来的存在政府倾向性。虽几经改革,但由于国营农场的特殊性,产生了一种“企业之形,政府之实”的路径依赖性;三,在国营农场制度历次改革中,政府的意愿总是占据着主导地位,从而形成了政府主导改革的路径依赖。综上所述,国营农场制度的改革,其成败的关键是要打破以上三个方面的路径依赖,还国营农场以企业的实际,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进而使之成为引领“三农”发展和进行国际垦殖的主体。

二、对我省国有亏损企业三年脱困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省国有亏损企业三年脱困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利用外资
        1.2.2 利用外资效益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利用外资变迁的断代研究与本文的研究阶段划分
        1.3.2 利用外资效益及机制研究
        1.3.3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进展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基础与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一般理论解释
        2.1.1 发展中国家(地区)利用外资的动因解释
        2.1.2 外商向发展中国家(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2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的理论特性分析
        2.2.1 内陆地区资源型省份利用外资动因解释
        2.2.2 外商向内陆资源型地区投资的动因解释
    2.3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2.3.1 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和思路
        2.3.2 评价体系构建过程
        2.3.3 评价体系权重设置和得分计算方法
    2.4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预评价
        2.4.1 综合效益预评价
        2.4.2 综合效益预分解
第三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1991 年——内陆区位约束下的小规模探索阶段
    3.1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3.1.1 国际环境:全球产业转移与后石油危机下的能源投资逻辑
        3.1.2 国内环境:“双缺口”下的重点区域开放
        3.1.3 省内环境:消除内陆区位劣势的投资硬环境建设加速
        3.1.4 政策环境:超国民待遇引资规模导向与山西省的资源型产业产能培育倾向
    3.2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2.1 主要历程:零星引资转向集中引资,随机引资转向能源重化工重点引资
        3.2.2 总体情况:外资项目数和规模逐渐增大,投资行业快速拓展
        3.2.3 阶段性问题:内陆劣势和营商环境短板导致引资规模小且资金到位率低
        3.2.4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资绝对主导和美资占比较大
        3.2.5 投资形式特征:高交易成本下的合资主导阶段
        3.2.6 投资行业特征:以轻工业为主并逐渐向能源重化工倾斜
        3.2.7 投资区域特征:省会太原“一家独大”和地市引资各具优势
    3.3 1978-1991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3.3.1 变迁历程: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占主导地位
        3.3.2 间接利用外资特征:政府主导的开发型引资,兼容公益性和盈利性
    3.4 1978-199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3.5 1978-199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3.5.1 经济规模效益:对新增投资依赖较大且产出不稳定
        3.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创新水平显着高于内资企业
        3.5.3 协调效益:“煤焦冶电”四大部门投资比例趋增
        3.5.4 绿色效益:外资企业碳生产率高于内资企业
        3.5.5 开放效益:外向型外资企业引进偏少
        3.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规模小但工资水平相对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92-2001 年——内陆与资源型特征主导易位下的高速流入阶段
    4.1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4.1.1 国际环境:冷战结束、金融危机与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国际资本流向
        4.1.2 国内环境:改革开放政策稳定性确立与“双缺口”缓解
        4.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产业转型和国企脱困外资需求量大
        4.1.4 政策环境:投资规则向WTO并轨的主基调与山西省引资导向嬗变
    4.2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4.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消彼长
        4.2.3 投资形式特征:合资比例下降与合作比例上升
        4.2.4 投资行业特征:投资行业趋向重型化
        4.2.5 投资区域特征: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与开发区引资功能增强
    4.3 1992-200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4.3.1 变迁历程:注重公益性但限制盈利性,引资面向公共产品和工业设备
        4.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4.4 1992-2001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4.5 1992-2001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4.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持续上升
        4.5.2 创新效益:外资企业的创新优势持续扩大
        4.5.3 协调效益:产出协调性下降,投资继续向“煤焦冶电”集中
        4.5.4 绿色效益:外资工业的绿色生产水平优势继续扩大
        4.5.5 开放效益:对经济开放度的促进作用先增后减
        4.5.6 共享效益:小规模就业吸纳,高水平工资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02-2012 年——资源型经济优势强化与服务业快速引资阶段
    5.1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5.1.1 国际环境:利用外资全球竞争加剧与能源价格驱动的煤炭投资旺盛
        5.1.2 国内环境:吸引外资优势转换和利用外资目标转变
        5.1.3 省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与资源型经济对外资的“排斥”
        5.1.4 政策环境:开放领域渐广、准入前国民待遇与山西省能源原材料引资导向
    5.2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5.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港澳台资与其他外资的此长彼消
        5.2.3 投资形式特征:各类投资方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5.2.4 投资行业特征:“煤焦冶电”项目偏多而服务业整体偏少
        5.2.5 投资区域特征:区域协调性提升但开发区引资不稳定
    5.3 2002-2012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5.3.1 变迁历程:援助性国际贷款减少,投资性国际银行商业贷主导
        5.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5.4 2002-2012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5.5 2002-2012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5.5.1 经济规模效益:外资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相对稳定
        5.5.2 创新效益:外资创新水平总体较高但内部出现分化
        5.5.3 协调效益:总体协调下,前期投资重型化导致本阶段产出协调度低
        5.5.4 绿色效益:外资绿色生产水平继续优于内资但优势开始缩小
        5.5.5 开放效益:外企在出口总额中的贡献增加但外企的外向度下降
        5.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能力迅速提高但工资低于平均水平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2013-2018 年——资源型经济转型与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双主导的高质量导向引资阶段
    6.1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国内外环境分析
        6.1.1 国际环境: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和引资竞争加剧
        6.1.2 国内环境:经济新常态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构建
        6.1.3 省内环境:资源型经济转型、营商环境修复和引资便利化条件打造
        6.1.4 政策环境: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建设与区域开放政策一致性提升
    6.2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2.1 变迁历程、阶段特征与问题分析
        6.2.2 来源国(地区)别特征:既有外商增资和跨国公司国内转移成为重要来源
        6.2.3 投资方式特征:独资比例提高但仍然较低
        6.2.4 投资行业特征:资源型经济转型催生独特的行业引资结构
        6.2.5 投资区域特征:开发区的引资载体功能增强推动外商投资区域协调性增加
    6.3 2013-2018 年山西省间接利用外资变迁与分析
        6.3.1 变迁历程:投资性国际商业贷款主导与挖掘山西特色争取援助性贷款
        6.3.2 阶段特征、综合效益与问题分析
    6.4 2013-2018 年山西省直接利用外资和间接利用外资的比较
    6.5 2013-2018 年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效益分析
        6.5.1 经济规模效益:港澳台资规模扩张推动外资整体规模提升
        6.5.2 创新效益:内外资创新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6.5.3 协调效益:产出相对协调但投资再次开始偏向“煤焦冶电”
        6.5.4 绿色效益:碳生产率保持稳定甚至略有降低
        6.5.5 开放效益:外资企业的外向度和外贸贡献度同步上升
        6.5.6 共享效益:就业吸纳保持稳定,收入带动效益有所好转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未来展望
    7.1 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总结
    7.2 山西省利用外资效益反思
    7.3 山西省利用外资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荣誉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1.3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
        1.3.1 相关概念俥
        1.3.2 基本理论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举措与成效
    2.1 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举措
        2.1.1 建立处置国有“僵尸企业”专项工作机制并建立“僵尸企业”数据库
        2.1.2 多部门联合出台市属“僵尸企业”出清重组的指导意见
        2.1.3 分类处理国有“僵尸企业”债务
    2.2 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成效
        2.2.1 出清部分国有“僵尸企业”
        2.2.2 妥善安置国有“僵尸企业”职工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3.1 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存在的困境
        3.1.1 特困类国有“僵尸企业”难通过被兼并重组实现脱困
        3.1.2 特困类国有“僵尸企业”难以创新发展
        3.1.3 关停类国有“僵尸企业”税务登记注销难
        3.1.4 关停类国有“僵尸企业”工商登记注销难
        3.1.5 关停类国有“僵尸企业”难以通过司法途径出清
    3.2 原因分析
        3.2.1 缺乏可量化的国有“僵尸企业”识别体系
        3.2.2 政府部门间国有“僵尸企业”信息共享机制有待完善
        3.2.3 政府部门自主制定政策空间有限
        3.2.4 现行法律存在漏洞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其他城市处置“僵尸企业”的经验与启示
    4.1 国内其他城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经验
        4.1.1 深圳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经验
        4.1.2 广州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经验
        4.1.3 佛山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经验
    4.2 国内其他城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启示
        4.2.1 政府部门和当地法院合力出清国有企业“僵尸企业”
        4.2.2 充分发挥托管平台在处置国有“僵尸企业”中的作用
        4.2.3 提高地方财政对出清国有“僵尸企业”工作的扶持力度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对策建议
    5.1 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对策
        5.1.1 构建精准识别国有“僵尸企业”体系并成立专业处置平台出清处置国有“僵尸企业”
        5.1.2 完善《出清重组指导意见》并强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出清关停类国有“僵尸企业”
        5.1.3 搭建政府法院互联机制并形成成熟的破产管理人制度
        5.1.4 引入社会资本助力特困类国有“僵尸企业”脱困
    5.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处置A市国有“僵尸企业”的访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中国铝业债转股财务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债转股的概念与意义
        2.1.1 债转股概念
        2.1.2 债转股发生的意义
    2.2 相关理论分析
        2.2.1 MM理论
        2.2.2 权衡理论
        2.2.3 代理理论
    2.3 我国两次债转股浪潮概况
        2.3.1 债转股的背景
        2.3.2 债转股的方式
        2.3.3 债转股的目标
        2.3.4 债转股的风险
第三章 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案例概况
    3.1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况
        3.1.1 基本情况介绍
        3.1.2 股权结构介绍
        3.1.3 生产经营情况介绍
    3.2 中国铝业债转股的外在动因分析
        3.2.1 国家政策方面
        3.2.2 行业环境方面
    3.3 中国铝业债转股的内在动因分析
        3.3.1 营业收入持续下降
        3.3.2 资产负债率过高
        3.3.3 公司经营效益不佳
        3.3.4 股权结构单一
    3.4 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的实施
        3.4.1 子公司层面实施债转股方式增资扩股
        3.4.2 中国铝业层面实施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资产
第四章 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财务分析
    4.1 财务指标分析
        4.1.1 偿债能力分析
        4.1.2 盈利能力分析
        4.1.3 发展能力分析
    4.2 基于EVA理论对中国铝业债转股的财务绩效评价分析
        4.2.1 中国铝业EVA相关科目的调整
        4.2.2 中国铝业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4.2.3 中国铝业债转股实施前后EVA值的确定
        4.2.4 中国铝业债转股实施前后EVA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潜在风险及建议
    5.1 债转股实施后的潜在风险
        5.1.1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得不到真正的改善
        5.1.2 企业过度再举债风险
        5.1.3 投资机构的股东权利得不到保障
    5.2 本文建议
        5.2.1 完善债转股交易方案
        5.2.2 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5.2.3 形成利益共同体,预防过度再举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上高县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1.2.2 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2.城乡一体化供水与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振兴战略
        2.1.2 城乡一体化
        2.1.3 农村饮用水安全
        2.1.4 传统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工程
    2.2 公共产品理论
    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环境正义论
    2.6 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与传统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工程的关系
3.上高县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3.1 上高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现状
    3.2 上高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
        3.2.1 自来水覆盖率低
        3.2.2 水源保护工作力度不够
        3.2.3 供水保障率低
    3.3 上高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问题的原因
        3.3.1 农村居民对饮用水卫生认识不足
        3.3.2 经济水平制约,农村供水工程设施存在问题,供水保障程度低
        3.3.3 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重建轻管”现象普遍
        3.3.4 法律法规建设的不足
    3.4 基于饮用水方式、安全感及意愿的问卷调查研究
        3.4.1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研究对象
        3.4.2 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分析
        3.4.3 小结
4.国内外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中的经验与借鉴
    4.1 国外在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中的经验
        4.1.1 美国
        4.1.2 德国
        4.1.3 荷兰
        4.1.4 日本
        4.1.5 小结
    4.2 我国部分省市在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中的经验
        4.2.1 江苏省
        4.2.2 江西省乐平市
    4.3 借鉴意义
        4.3.1 注重政府主体责任,推动民生工程发展
        4.3.2 重视水厂运营管理,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
        4.3.3 注重宣传教育和用水户参与管理
        4.3.4 普遍重视法规建设和水源保护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上高县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的政策建议
    5.1 加强政府主导,明确监督管理职能
    5.2 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的法律制度
    5.3 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安全供水机制
        5.3.1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安全供水的规划、投资、建设进程
        5.3.2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安全供水的管理体系
        5.3.3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供水需求稳定
        5.3.4 健全城乡一体化安全供水的应急机制
    5.4 加强宣传教育
        5.4.1 政府方面
        5.4.2 企业方面
        5.4.3 教育方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村饮用水方式和安全感调查问卷
致谢

(5)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
    1.2 文献述评
        1.2.1 债转股的动因相关研究
        1.2.2 债转股的风险相关研究
        1.2.3 债转股的绩效相关研究
        1.2.4 研究内容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2 债转股概述
    2.1 债转股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债转股概念
        2.1.2 债转股相关理论
        2.1.3 绩效分析方法理论
    2.2 国内外债转股实践经验
        2.2.1 国外债转股的经验借鉴
        2.2.2 国内债转股的经验总结
        2.2.3 我国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情况
3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案例介绍
    3.1 武钢集团简介
    3.2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的条件
    3.3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运作模式
4 武钢集团债转股绩效分析
    4.1 武钢市集团场化债转股对绩效影响关联度分析
    4.2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后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4.2.1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后偿债能力对比分析
        4.2.2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后盈利能力对比分析
        4.2.3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后营运能力对比分析
        4.2.4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后成长能力对比分析
        4.2.5 构建综合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4.3 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后非财务绩效评价
        4.3.1 风险控制绩效评价
        4.3.2 风险分散绩效评价
        4.3.3 公司组织结构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2.1 严格把控债转股企业的质量
        5.2.2 提升企业自身绩效水平
        5.2.3 扩大实施机构的范围
        5.2.4 探索新的债转股方式
        5.2.5 确保股权退出通道通畅
参考文献
致谢

(6)企业失地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环境多样性和企业异质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1.1.2 理论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3.1 结构安排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企业失地的相关研究
        2.1.1 企业失地的根源
        2.1.2 企业失地的方式
        2.1.3 企业失地的影响
        2.1.4 小结
    2.2 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
        2.2.1 企业绩效的基本概念
        2.2.2 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2.2.3 小结
    2.3 环境多样性的相关研究
        2.3.1 制度基础理论
        2.3.2 制度环境
        2.3.3 社会信任
        2.3.4 小结
    2.4 企业异质性的相关研究
        2.4.1 资源基础理论
        2.4.2 组织冗余
        2.4.3 政治关联
        2.4.4 企业规模
        2.4.5 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企业失地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理论预设
    3.3 研究设计
    3.4 案例简述
        3.4.1 新联电子失地案例
        3.4.2 合力股份失地案例
        3.4.3 利欧股份失地案例
        3.4.4 科力远失地案例
    3.5 案例分析
        3.5.1 企业失地原因
        3.5.2 企业失地后果
        3.5.3 企业异质性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失地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与假设构建
        4.2.1 企业失地的损失
        4.2.2 企业失地的收益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4.3.2 变量设计
        4.3.3 实证方法
    4.4 描述性统计
        4.4.1 中国上市公司失地的时间分布
        4.4.2 中国上市公司失地的地域分布
        4.4.3 中国上市公司失地的行业分布
    4.5 实证结果
    4.6 本章小结
        4.6.1 研究结论
        4.6.2 管理启示
第5章 环境多样性对企业失地和企业绩效间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与假设构建
        5.2.1 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
        5.2.2 社会信任的调节效应
        5.2.3 区域经济的调节效应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5.3.2 变量设计
        5.3.3 实证方法
    5.4 实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5.5.1 研究结论
        5.5.2 管理启示
第6章 企业异质性对企业失地和企业绩效间关系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与假设构建
        6.2.1 组织冗余的调节效应
        6.2.2 政治关联的调节效应
        6.2.3 企业规模的调节效应
        6.2.4 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
    6.3 研究设计
        6.3.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6.3.2 变量设计
        6.3.3 实证方法
    6.4 实证结果
    6.5 本章小结
        6.5.1 研究结论
        6.5.2 管理启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
    7.3 研究启示
        7.3.1 企业战略的管理启示
        7.3.2 社会范式的演进启示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长航凤凰债转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基本框架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基本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我国债转股现状分析
    2.1 理论基础
    2.2 债转股概念与特征
        2.2.1 债转股概念
        2.2.2 债转股特征
    2.3 我国债转股情况分析
        2.3.1 我国债转股的主要发展情况
        2.3.2 我国债转股企业存在的问题
        2.3.3 债转股顺利实施需要的保障条件
    2.4 当前实施债转股的必要性
        2.4.1 政府政策鼓励推行债转股
        2.4.2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改革的需要
第三章 长航凤凰公司债转股方案和实施
    3.1 长航凤凰公司简介
        3.1.1 航运业发展情况
        3.1.2 公司简介
        3.1.3 长航公司的业务介绍
        3.1.4 公司经营情况
    3.2 长航凤凰债务形成的原因
    3.3 长航凤凰债转股方案和实施
        3.3.1 长航凤凰债转股的背景
        3.3.2 选择债转股的必要性考虑
        3.3.3 长航凤凰债转股方案
第四章 长航凤凰债转股前后的财务绩效分析
    4.1 财务绩效指标分析
        4.1.1 构建财务指标体系
        4.1.2 构建判断矩阵
        4.1.3 计算权重
        4.1.4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1.5 绩效测评模型
        4.1.6 综合财务绩效比较与分析
    4.2 其他非财务绩效指标
第五章 长航凤凰债转股的启示
    5.1 关于债转股方面的启示
        5.1.1 长航凤凰财务绩效改善的原因
        5.1.2 吸取的经验
    5.2 总结与展望
        5.2.1 总结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界定
        一、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基础
        二、科斯定理与当代产权经济学
        三、交易成本理论
        四、科斯产权思想的启示及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五、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
    第二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三、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二、国内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理论综述
        三、国外国有产权改革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章 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及历史背景
    第一节 亏损之困:转轨中的难点
    第二节 体制性之困:所有者“虚化”
        一、产权关系分析
        二、国有产权管理成效分析
        三、投资决策失误、浪费具有体制性根源
    第三节 监管之困:失效与失控
        一、问题的根源
        二、“代理人”概念的抽象与具体之分
        三、问责制的缺乏和失效
        四、典型案例
    第四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经济中心转移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章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主要历程
    第一节 1978年—1984年期间的改革:放权让利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二、主要改革举措
    第二节 1984年—1992年期间的改革:承包经营
        一、标志性事件及思想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二、落实《决定》的主要政策措施
        三、改革的局限性
    第三节 1992年—2002年期间的改革:改革攻坚阶段
        一、1992年—1997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1997年—2002年:寻找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第四节 2002年—2008年期间的改革:建立国有出资人制度、改革国有银行和垄断行业
        一、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二、金融改革取得突破
        三、《企业破产法》修改完成并颁布实施
    第五节 2008年以来的改革: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一、金融危机的应对
        二、金融危机以来的反思和国有企业定位的再思考
第四章 改革成就及最优路径
    第一节 改革成就
    第二节 最优路径选择
        一、目标和方向选择:现代企业制度
        二、理论支撑和最优路径:股份制
    第三节 国企改革的工具选择
        一、经济责任承包制:不改变产权的改革
        二、兼并:一种过渡性工具
        三、关闭:政府的行政介入
        四、破产: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五、出售:产权改革的基础
    第四节 配套制度的建立与配套改革
        一、社会保障体系
        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三、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
第五章 最优路径选择的基础:不同类型产权的法律及经济分析
    第一节 国有产权及国有企业:抽象的、集合的产权
        一、所有者
        二、权利的行使及其有效性
        三、代理成本
        四、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五、“权利”与“权力”的滥用
        六、公共产品及相关的国有产权
    第二节 集体产权及集体企业:模糊的产权
        一、城市集体企业
        二、农村集体产权与乡镇企业
        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集体产权
    第三节 私有产权及私有企业:分散的、清晰的、排他的个人产权
        一、私有产权的概念及演进
        二、私有产权的核心
第六章 产权、效率与所有制选择:不同类型企业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不同类型企业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分析
        一、股东体制的差异
        二、经营动机或目标集中度的差异
        三、决策机制灵活性的差异
        四、人工成本的差异
    第三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效率比较:相对成本的提出
    第四节 不同类型企业的社会效益的进一步比较
        一、私营企业的劣势和体制性弊端分析
        二、股份制的体制性弊端分析
        三、不同类型企业就业贡献度的分析
第七章 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及成效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国企改革与银行改革的关系
    第二节 基本过程
    第三节 取得的成效
    第四节 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
        一、改革效果评估的依据和目的
        二、评估的对象
        三、评估的时间范围及主要内容
        四、评估方法及结果
        五、评估结果的经济学分析
    第五节 基本经验
    第六节 以股份制为制度选择发展民营银行
        一、政策意图及投资民营银行的动机分析
        二、民营银行的法律属性
        三、民营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及存款保险制度
        四、治理结构
第八章 结论
论文附录部分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特色与新颖之处
2 粮食流通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2.1 基本概念阐释
        2.1.1 粮食
        2.1.2 粮食流通
        2.1.3 粮食安全
    2.2 粮食流通的基本内容
        2.2.1 粮食流通形式
        2.2.2 粮食流通环节
        2.2.3 粮食流通领域
        2.2.4 粮食流通时间
    2.3 粮食流通的特点、地位与作用
        2.3.1 粮食流通的特殊性
        2.3.2 粮食流通的地位
        2.3.3 粮食流通的作用
    2.4 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
3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及其理论和现实依据
    3.1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概念界定
    3.2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方式
        3.2.1 财政投入
        3.2.2 银行信贷
        3.2.3 税收优惠
        3.2.4 其他方式
    3.3 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形成的理论依据
        3.3.1 公共财政理论
        3.3.2 粮食基础地位理论
        3.3.3 福利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
    3.4 实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现实依据
        3.4.1 粮食流通支持是弥补粮食流通业弱质性的需要
        3.4.2 粮食流通支持是促进地区间粮食供求平衡的需要
        3.4.3 粮食流通支持是发挥粮食流通重要作用的需要
        3.4.4 粮食流通支持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需要
4 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及其启示
    4.1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沿革及特点
        4.1.1 美国粮食流通体系
        4.1.2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沿革及特点
        4.1.3 美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4.2 欧盟粮食流通体系及流通支持政策沿革
        4.2.1 欧盟粮食流通体系
        4.2.2 欧盟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
        4.2.3 欧盟粮食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4.3 日本粮食流通体系及流通支持政策演变
        4.3.1 日本粮食流通体系
        4.3.2 日本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历史沿革
        4.3.3 日本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发展趋势
    4.4 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4.4.1 印度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4.4.2 澳大利亚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4.4.3 巴西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
    4.5 国外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的启示与借鉴
        4.5.1 高度重视粮食流通支持
        4.5.2 积极采取价格支持措施保护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4.5.3 采用多种方式支持粮食流通
        4.5.4 加快发展农业合作组织
        4.5.5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4.5.6 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4.5.7 整合粮食流通管理机构和职能
        4.5.8 粮食流通支持应结合国情量力而行
        4.5.9 重视和加强粮食流通立法工作
5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历程
    5.1 粮食流通体制的界定
    5.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沿革
        5.2.1 粮食流通政策演变
        5.2.2 粮食流通管理机构沿革情况
        5.2.3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
    5.3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5.3.1 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5.3.2 粮食储备功能进一步加强
        5.3.3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
        5.3.4 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全社会粮食流通依法监管进一步强化
    5.4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5.4.1 粮改政策难以摆脱“过剩时放开,紧缺时垄断”的怪圈
        5.4.2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粮食事权划分不清
        5.4.3 粮食产销衔接缺乏有效支持政策和制约机制
        5.4.4 粮食流通中的国家宏观调控乏力
        5.4.5 管理职能分散,严重影响粮食流通宏观调控效率
        5.4.6 地方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地位和职能受到双重弱化
        5.4.7 诸多因素制约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发挥
6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一):流通环节
    6.1 粮食收购支持政策分析
        6.1.1 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粮食收购政策
        6.1.2 我国粮食收购支持政策评价
    6.2 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分析
        6.2.1 我国粮食储备政策沿革
        6.2.2 我国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完善我国粮食储备支持政策建议
    6.3 粮食批发支持政策分析
        6.3.1 我国粮食财务挂账的清理过程
        6.3.2 粮食财务挂账的成因
        6.3.3 对粮食财务挂账的总体评价与分析
        6.3.4 我国粮食财务挂账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3.5 消化粮食财务挂账政策建议
    6.4 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分析
        6.4.1 我国粮食运输支持情况
        6.4.2 我国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4.3 完善粮食运输支持政策建议
    6.5 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分析
        6.5.1 我国粮食加工主要支持政策情况
        6.5.2 我国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5.3 完善粮食加工支持政策建议
    6.6 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分析
        6.6.1 我国粮食零售支持政策沿革情况
        6.6.2 粮食零售支持政策评价
        6.6.3 我国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6.6.4 完善粮食零售支持政策建议
7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二):流通领域
    7.1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分析
        7.1.1 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情况
        7.1.2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总体效果评价
        7.1.3 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7.1.4 完善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建议
    7.2 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分析
        7.2.1 我国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情况
        7.2.2 我国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7.2.3 完善粮食流通质量支持政策建议
    7.3 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分析
        7.3.1 我国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情况
        7.3.2 我国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7.3.3 完善粮食流通科技支持政策建议
    7.4 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分析
        7.4.1 我国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情况
        7.4.2 我国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7.4.3 完善粮食流通信息支持政策建议
    7.5 粮食流通环节和领域支持政策评价
8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三):收购价格支持
    8.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与粮食政策目标的实现
        8.1.1 粮食的弱质性需要通过收购价格政策予以支持
        8.1.2 粮食供求变化的“蛛网效应”需要通过收购价格政策予以调节
        8.1.3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的国家需要
    8.2 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效应分析
        8.2.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市场产生的影响
        8.2.2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实施后的损益分析
    8.3 对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8.3.1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的积极效应
        8.3.2 粮食收购价格支持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8.3.3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支持政策建议
9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分析(四):以黑龙江省为例
    9.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基本情况
        9.1.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现状
        9.1.2 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现状
    9.2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环节的成本效益和补贴分析
        9.2.1 流通环节的成本效益分析
        9.2.2 粮食流通补贴项目和标准分析
    9.3 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情况
    9.4 黑龙江省粮食流通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9.4.1 粮食生产基础薄弱,制约粮食流通发展
        9.4.2 有关费用补贴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制约国有粮食企业发展
        9.4.3 粮食加工业发展滞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
        9.4.4 粮食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容易出现"卖粮难"问题
        9.4.5 铁路运输能力不足且运费高,制约粮食运出
        9.4.6 改革政策不配套,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受限
        9.4.7 粮食风险基金缺口较大,影响粮食流通正常发展
        9.4.8 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的难度大
    9.5 发展黑龙江省粮食流通的对策及建议
        9.5.1 及时足额拨付各项补贴,保证国有粮食企业正常经营发展
        9.5.2 改变补贴方式,加大粮食加工转化支持力度
        9.5.3 加大对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9.5.4 坚持并完善粮食运费补贴政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9.5.5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作用
        9.5.6 提高最低收购价支持水平,扩大保护价收购品种范围
        9.5.7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
        9.5.8 制定支持粮食产销区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的具体政策
10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10.1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
    10.2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主要目标
    10.3 构建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
        10.3.1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10.3.2 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和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
        10.3.3 大力支持粮食财务挂账消化,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
        10.3.4 继续实行并完善运费补贴政策,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10.3.5 支持粮油加工产业升级改造,增强实力
        10.3.6 保障政策性粮食供应
        10.3.7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0.3.8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10.3.9 支持战略性和自主创新的重点科技项目研究
        10.3.10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宏观调控信息系统
    10.4 各项支持政策支持的重点
        10.4.1 财政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10.4.2 银行信贷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10.4.3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重点内容
    10.5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
11 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11.1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1.1.1 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11.1.2 以种子培育为重点,提高优良品种的研发和推广能力
        11.1.3 落实支持政策,建设优势粮食产区
        11.1.4 继续减少农民种粮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11.2 加强粮食流通行政管理机构建设
    11.3 理顺中央和地方粮食事权
    11.4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11.4.1 增加财政投入
        11.4.2 增加财政补贴
        11.4.3 增加财政贴息
    11.5 完善信贷支持方式
        11.5.1 完善政策性贷款
        11.5.2 拓宽准政策性贷款业务领域
        11.5.3 改善信贷服务方式
    11.6 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
        11.6.1 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
        11.6.2 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
        11.6.3 强化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
        11.6.4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11.7 完善粮食风险基金政策
        11.7.1 加快取消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
        11.7.2 调整粮食风险基金用途和支出结构
        11.7.3 增加粮食风险基金规模
        11.7.4 研究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和使用办法
    11.8 大力促进粮食产销衔接
        11.8.1 建立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机制
        11.8.2 建立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
        11.8.3 完善粮食产销补贴体系
    11.9 发展粮食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
    11.10 加快粮食流通法制建设
        11.10.1 加快制定《粮食法》
        11.10.2 修订现有的粮食管理条例
        11.10.3 完善粮食流通支持政策各项规章制度
    11.11 加强监督检查
12 结论与讨论
    12.1 主要研究结论
    12.2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
致谢

(10)国营江西蚕桑场经营管理的历史考察 ——兼论国营农场制度的路径依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与相关文献资料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屯垦是中国历史上恢复发展经济的重要路径
    第一节 中国古近代历史上的屯田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屯垦(1939-1948)——大生产运动和战时农场的建立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屯垦(1949-1966)——国营农场及其制度的建立
        一、国营农场的初创时期(1949-1956)
        二、国营农场大规模发展时期(1957-1966)
    第四节 国营江西蚕桑场建立的简要经过
第二章 计划经济时代江西蚕桑场的经营管理 (1957-1989)
    第一节 垦殖场的初步格局——农桑为主工业为辅
        一、蚕丝业的发展和经营效益分析
        二、农业的生产组织和“围湖造田”
    第二节 垦殖场经营的转折——工商为主农业为辅
        一、垦殖场经营管理转变的原因
        二、工商业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社会事业的兴办——政府职能的制度需求
        一、教育事业
        二、卫生医疗保健事业
        三、其他社会事业
        四、农场职工工资和劳保福利待遇
    第四节 计划体制下农场的经营管理分析
        一、江西蚕桑场行政隶属的变迁
        二、江西蚕桑场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三、江西蚕桑场经营管理效益分析
第三章 市场经济时代的经营管理(1990-至今)
    第一节 组建企业集团的路径选择
        一、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区企合一的经营管理模式
        二、企业集团经营管理效益分析
        三、“企业之形、政府之实”的路径依赖
    第二节 新开发区的设立和政府化的路径再选择
总结
    一、国营农场的三种路径依赖
    二、国营农场制度改革路径的评析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附录
鸣谢
代后记——先母一周年祭

四、对我省国有亏损企业三年脱困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利用外资变迁与效益研究(1978-2018)[D]. 赵永斌. 山西大学, 2021(02)
  • [2]A市处置国有“僵尸企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黄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中国铝业债转股财务绩效研究[D]. 孙丽姿.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上高县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问题研究[D]. 晏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武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绩效分析[D]. 向磊. 广东财经大学, 2018(07)
  • [6]企业失地对企业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环境多样性和企业异质性的视角[D]. 薛飞.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7(01)
  • [7]长航凤凰债转股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 陶子珏. 广东工业大学, 2017(02)
  • [8]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最优路径研究[D]. 周学东. 武汉大学, 2013(05)
  • [9]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 王耀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1(07)
  • [10]国营江西蚕桑场经营管理的历史考察 ——兼论国营农场制度的路径依赖[D]. 缪润华. 苏州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我省国有亏损企业三年救助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