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成败的文化渊源

毛泽东成败的文化渊源

一、毛泽东成与失的文化渊源(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伟[1](2021)在《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的一生是为全世界真正的新文化探索奋斗的一生,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艰苦卓绝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站立”,扭转了中国人民“精神上的被动”,抒写了人类历史上“文化自信”的光辉篇章。新文化运动时期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从理论上明确回答了为什么能文化自信,怎样实现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信的目标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创造性得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建立在“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这一最富生命力的基础之上,既避免了古今比较中的颂古非今,也避免了中外比较中的妄自菲薄,既继承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又为中华民族“今”之创造,注入巨大精神力量。从建党初期到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实践上尤其重视启发工农群众的阶级自觉,大革命失败后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鼓舞了革命低潮中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信心,以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为原则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党和红军,如何建成无产阶级政党和新型人民军队的重大问题。“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明确提出文化“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用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民众,长征的壮丽史诗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铸就的不朽丰碑。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立抗战必胜的文化理论,极大提振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自信心”。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发展民族新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的强大理论指南。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构建了基于民族文化的党内政治文化。“延安整风”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方法论自信,“老三篇”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观自信。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和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否取得完全胜利,毛泽东明确指出:“这要依靠中国人民的觉悟、团结和努力的程度来决定”。1949年8月至9月毛泽东针对《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先后发表五篇评论,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通过文化领域的“改造”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提出“在争鸣和交锋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强调思想工作是灵魂,提出防止和平演变的重要思想,明确回答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深刻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深入回答为什么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所确立的文化发展格局是宏大的、自信的、开放的,尽管历史证明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毛泽东所坚信的:“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的光明前途必将实现。毛泽东的文化自信思想以始终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能力为根基,以创造全世界“真正的新文化”为目标,以构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为核心,以建立马克思主义文化信仰体系路径;为中国共产党独特而强大的文化优势提供支撑,为中华文化“向新而行”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为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提供深厚思想资源。

李天赐[2](2020)在《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古至今,民生问题与人民生活幸福息息相关,历来是执政者所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分关心民生建设。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核心领导人,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毛泽东民生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支撑,在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民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在中国长期革命建设中的实践,不断孕育而生,形成了完整的民生思想体系。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与他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湖湘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而革命实践则直接推动了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成立,毛泽东对民生问题的思考与认识逐步深化,其民生思想发展也日趋成熟。毛泽东民生思想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三大特征,而毛泽东民生建设思想的最大特点是没有脱离时代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核心问题,片面空谈民生。毛泽东民生思想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改善保障民生,保障弱势群体权益,经济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毛泽东致力于反对一切官僚特权,惩治贪污腐败,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毛泽东民生思想实践取得的效果显着,首先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巩固了新中国政权,维护了社会稳定。再次,毛泽东着眼于新中国民生建设的基础性和根基性工作,为中国当前民生事业取得重要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可否认,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忽视了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举国之力发展重工业的背景下偏重于积累,未能及时充分地改善人民生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很多方面对今天中国社会发展和民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民生价值标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地全面改善民生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拓展民生的新境界等。毛泽东主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强化人民监督、舆论监督的方法对当今社会党风廉政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杨丽[3](2020)在《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观点、精神意志、情感态度、人格力量等综合因素的表征。基于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他们主动担负时代使命,通过不断学习阅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形成了以担当精神、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批判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精神。它不仅是毛泽东个人奋斗历程的精神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那个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不仅是20世纪的时代精神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不仅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精神面貌,而且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党和人民从未忘记弘扬毛泽东精神,弘扬毛泽东精神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前,由于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不足以充分展示毛泽东丰富的精神遗产,同时,它们在研究中出现瓶颈亟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这就为毛泽东精神研究提供了出场条件。正是由于这样的出场方式,使得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毛泽东精神正逐步成为毛泽东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进一步研究、整合、弘扬和传承毛泽东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毛泽东精神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深化毛泽东研究,勾勒毛泽东完整肖像,为回击毛泽东研究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加强毛泽东精神研究,对于推进兴国、兴党、兴军、兴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毛泽东精神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包含绪论、研究意义、难点问题等;第二章主要以学术界关于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为突破口,在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过程中试图找出毛泽东精神的归属和内涵;第三章分析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第四章详细分析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第五章阐释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姜晓琳[4](2018)在《论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他的哲学思想荟萃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并且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的影响是深入骨髓,贯穿其一生的。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实现了创造性地批判、改造和超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如对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改造、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对传统军事哲学的独创性改造等,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创造性的转换。总的来看,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深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双重影响和共同塑造的,体现出双重的文化性格。传统哲学对他的影响积淀在其深层意识中并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毛泽东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因子只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哲学思想以传统哲学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实践为支撑,它是这几种因子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结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的方法,纵观毛泽东一生来考察中国传统哲学对其产生的影响,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来源,包括国内外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来源的不同认识进行了归纳和简要评析。第二部分:从历时性视角下考察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的具体的影响。第三部分:重点探究了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哲学是如何批判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的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影响进行了再思考。第四部分:从毛泽东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来进一步阐述和总结对新时代我们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发展中国传统哲学和进一步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建设来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启示。

周玉文[5](2018)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反投降斗争是抗日战争的一体两面,毛泽东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担当精神,敏锐观察抗战形势,着手反投降斗争理论的构建,用以指导打击投降主义的伟大实践。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的理论渊源,即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与中华民族发扬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反民族投降主义思想主要包括原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创立了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最高形式,谴责资产阶级丧失民族气节投降的可耻行为,批判各种庸俗的爱国主义,运用阶级分析法,对地主、资本家及走狗和小资产阶级投降采取分类施策的策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气节的精神元素,主要包括威武不屈、反抗侵略、和合统一、忧国忧民等,这些基本元素通过数千年的沉淀,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抗战时期反投降斗争缘于三方面的因素,日寇的侵略和诱降,英美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绥靖和劝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投降,致使亡国灭种阴霾笼罩中国,抗战局势时刻处于危险境地,因此必须开展反投降斗争。毛泽东的反投降斗争理论包括了六个方面,第一,构建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的孤立投降派。第二,主张以军事和法制手段打击、威慑和教育投降分子。第三,巩固党的团结统一,为反投降斗争提供组织保证。第四,毛泽东提出了构建心防,占领道德制高点,从精神上鞑伐投降分子。第五,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第六,发动群众是反投降斗争的最好形式。在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开展反投降斗争有序推进,成效斐然。反投降斗争实践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从1935年1月开始到武汉会战结束,此阶段主要是为反投降斗争做准备,形成反投降斗争形势的基本认识,对投降主义的表现形式、对反投降的基本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第二阶段是汪精卫公开投降至汪精卫建政前夕。此阶段是反投降斗争实践的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方位的反投降斗争。第一,毛泽东对反投降斗争形势的研判与部署。第二,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第三,开展军事反投降工作,消灭死心塌地的汉奸,重点开展对伪军的政治攻势。第四,以党的宣传媒体为阵地开展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反投降斗争;党的文艺工作者在文艺战线上开展反投降斗争,与日汪的奴化教育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五,坚决反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争取苏联和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对反投降斗争的理解和支持。第六,开展反投降斗争的群众运动。第七,开展国民参政会平台的反投降斗争。第八,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有力地打击了抗战阵营内的投降暗流。第三阶段汪精卫建政至抗战胜利期间的反投降斗争。汪精卫建政建军增加了反投降斗争的难度,中国共产党反投降斗争的重点有所调整。第一,加强宣传媒体、文艺战线、教育战线的反投降斗争。第二,利用日伪矛盾深入开展伪军工作,大大抵消了日伪的军事优势。第三,继续开展外交战线的反投降斗争,坚决反对美日制造东方慕尼黑阴谋,继续寻求苏联与共产国际等民主进步力量的支持。第四,加强打击投降暗流,使国民党投降反共均不能实现。第五,抗战胜利后坚持除恶务尽的原则揭发、抓捕、审判投降分子,汉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与实践凸显了鲜明的特色。第一,鲜明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反投降斗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及应用,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关于民族气节优秀传统文化在抗战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彻底的人民性。汪精卫因为叛国投降而被人民抛弃,蒋介石却因限制民众不能获得全面支持,只有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表现出驾驭各种反投降斗争的能力。第四,凸显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国际形势扑朔迷离、反投降对象混成难辨、各种矛盾纠缠交织。第五,彰显完美性。与近代史上历次反投降斗争相比、与蒋介石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均体现了完美性。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审视。第一,历史价值,保证了抗战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为后来的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第二,精神文化价值,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精神沉沦与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第三,当代价值,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和潜在威胁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绝不妥协的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为打击“台独”等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历史启示和借鉴。

王超[6](2017)在《毛泽东文化心理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人化,《周易》讲“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心理是指影响心理活动的文化因素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在心理潜意识层面的积淀。文化心理是深埋于民族心理底层的一种无意识活动,其形成过程具有连续性、持久性和漫长性,其表现形式具有隐藏性和潜在性。文化心理以一种无意识的方式控制和规范着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本文从四个部分研究毛泽东文化心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的是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形成及其嬗变。按照时间线索,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行动结果的分析,阐述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形成及其嬗变。从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反思、批判,到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毛泽东文化心理的革新与转变,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坚守与迷误。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毛泽东的文化心理结构的构成,对毛泽东文化心理本身的构成因素做出具体的阐述。从传统文化心理以及现代文化心理方面阐明毛泽东的文化心理的基本构成。第三部分阐述毛泽东的文化心理主要特征,阐述毛泽东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以及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第四章是对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历史评价,主要从毛泽东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以及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心理等三个方面的展开。

冯雯[7](2017)在《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文中指出自古至今,实践观一直是中西方思想界的一个重点话题,很多哲学家都曾对其做出专门探讨,从而构成了中西方不同的实践观传统。毛泽东从幼年时期开始阅读传统哲学方面的书籍,中国传统实践观已经在他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毛泽东在革命实践活动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及方法清算主观主义、本本主义,最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实践观的扬弃,从而使得实践观成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对传统实践观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发展,对我们今天如何对待传统、如何重塑文化自信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在绪论中,首先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了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了毛泽东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实践观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及主观条件,尤其指出在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影响下,马克思开创了唯物论基础上的辩证实践观,并进而影响到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实践观的批判性继承。在第三部分中,集中阐述毛泽东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实践观的内容,分别从实践主体、实践内容、认识来源、认识过程以及认识检验标准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并结合毛泽东在实践观上的思想转换经历,揭示出毛泽东扬弃传统实践观的具体表现。第四部分对毛泽东扬弃中国传统实践观的当代价值进行探讨,我们认为这种价值主要表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个方面。

徐锦庚[8](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提出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顾萍[9](2016)在《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汲取营养。儒学在中华文明历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价值观念更是影响到传统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传承儒学价值观的精华,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儒学价值观是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官方价值信仰,深深地影响了传统中国的国家构建、社会组织和个人生活,渗透到中国人举止言行的方方面面,并且外传日本等国家,形成了中华文明圈。然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信仰体系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来,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激进地反传统,儒学价值观被视为落后腐朽的代名词。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总体发展,儒学价值观的合理因素再次得到重视。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相契,又有诸多差异。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主要体现在民本观与人本观、知行观与实践观、和为贵与和谐理念等内在联系之中。双方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与时代性、理论基础与思想本质、核心价值旨趣与理想等方面。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对汲取儒学核心价值观的精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探索,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在“建设”的重点内容上,提出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民本、诚信、公正、和合、大同”思想义理,努力探索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再中国化视野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一,从传统仁爱观到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继承了传统仁爱观中亲亲友善、忠恕之道、民胞物与等思想精髓,摒弃了其狭隘性和不平等性,强调内在自律的基础上增强外在他律的约束,增强双向互动互利性。其二,从传统民本观到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非民主的民本思想,儒家民本观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融通之处体现在民众是国家之本、民意是政权之基、民情是治国之纲。它们的区别体现在时代基础不同、权力主体不同、目标取向不同、治国方式不同。其三,从传统诚信观到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继承了儒家诚信观中立身之本、处世之道、兴业之宝和立国之基等合理内核,同时,它丰富了儒家人际诚信,赋予契约诚信的理念;弘扬自律诚信,补充他律诚信;重视现代诚信观的宣传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其四,从传统公正观到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传统公正观是人们各守其位的社会规范准则,是合乎公利的道义,是治理天下的道德标准,包含了弘扬社会正气和弘扬社会尚公重义精神的优秀基因。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要求人们在增强义务观念的基础上保障公民个体平等地位上合法权益的公平,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公正。其五,从传统和合观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传统和合观包含天人和合、人际和合、人自身的身心和合、群际和合等思想精华。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注重人内心的和谐发展,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和谐,注重人与人的和谐,注重促进国际和谐。其六,从传统大同思想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统大同思想具有无私有制与财产公有、无阶级压迫与无剥削、人人团结且互助友爱等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实践中坚持物质财富丰富的均平,在理论上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发展中符合中国社会自身历史发展特点的现实基础上实现社会理想,它体现了对大同思想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儒学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历史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统一、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国家制度战略、国民教育平台、传播宣传引导、社会示范效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传承儒学价值观的方法有历史镜鉴法、转换滋养法、对接开新法和功能实现法。

刘子云[10](2015)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团结教育”因与社会政治议题存在密切关联,通常被狭隘地理解为权力再生产的工具、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实质上,民族团结教育及其模式,是在时代需要的背景下和复杂环境的孕育中,由政治话语的建构、历史主体的实践、制度伦理的规范等多重环境要素共同作用而生成与建构的概念、行动和运行方式。其宗旨是教青年和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以及地球共同体中所有个体所具有的相似性与彼此关联的命运。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但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鉴于人们的文化符号、文化归属认同以及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不平等、歧视、分离主义、极端势力”等破坏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力量在学校和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事实性存在,威胁着个体的生存、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秩序。同时受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因素的影响,各族人民在交流、交换和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传统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或持续存在或转换为经济纠纷、文化差异等产生的新的矛盾与冲突。为了个体与他者的共同安危,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用平等、民主、正义与和谐的教育理念、实践方法,培养青年及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以消除民族歧视、抵制破坏、修复分离主义导致的情感裂痕、避免暴力冲突引致的伤害,以维护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平等地位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秩序。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理念、方式、过程、效果”等5个要素纳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范畴,从历史、政策、实践和理论反思的层面,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秉持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考察民族团结教育现象,及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并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建构。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之缘由、意义、内容与方法,从多学科和中外比较的视野审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从多学科视角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意义。其中主要是从人类学视野中的族群认同理论、民族学中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民族政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社会学中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以及象征人类学中的象征理论等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新的阐释,理解和反思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概念,从政治论、利益论、工具论、价值论等不同的论说,以及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再审视,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交迭与差异,确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即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正当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工具论和价值论两个维度阐释了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价值。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基本样态。历史地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和目标,分别简述了主体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两者民族团结教育理念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文化相互交融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理念。虽然我国民族团结的理念早已蕴藏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但作为教育实践却是近代之事。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生阶段(18401949年);伴生阶段(1949—-1978年);独立阶段(1978—至今),不同阶段,其目标、主体、方式、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为避免研究的主观偏见,对广西、北京和湖南的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由此形成了第五章内容,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坚持主位研究,主要以团结模范省区的广西作为研究背景,对南宁市五所中学的143名教师和7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百色市、来宾市等各地民宗局、民委的民族教育管理者,那良镇中心小学、滩散小学、新兴民族学校等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及对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等进行深度访谈。在使用调查资料时,尽量做到价值中立,以还原民族团结教育的“真实”,并呈现了广西生态视阈下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状况,包括各族师生等不同主体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对象、课程教学、教材、师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总结了广西整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经验。第六章对我国与以色列、马来西亚、美国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描述性总结。各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教育所采取的具体理念、目标和行动方式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国家统一、消除民族歧视和促进社会民主、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我国与外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在理念、制度和实践上具有相同之处,在目标、方式和实践上有一定差异,从总结的经验来看,民族团结教育需要注重理念上的包容性和实践上的灵活性。第七章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遭遇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主体认识、实践过程、方式选择、质量效果和评价等存在认识上和操作层面的困惑,尤其是不同范式主导下人们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的偏差较大。第八章探讨了如何解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中关于理念、主体等要素的认识困境,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的方法探讨和路径分析。根据广西、北京、西藏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可以将经验归纳为课程、活动、文化、情感等四种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第九章从人类学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理论反思。根据民族团结教育形式特点,将民族团结教育分成权力、理性和文化支配等三种类型。不同民族团结教育类型各有优劣,其中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是最适合当下社会所需要的类型。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应将学校视为一个类社会的公共场域,充分利用学校的民族文化符号,挖掘其象征意义,通过精心的教育选择,为各族学生建构一个富有中华民族文化隐喻的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公共领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塑各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情怀,促进彼此的尊重、理解和沟通,达至民族团结与和谐的理想。

二、毛泽东成与失的文化渊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毛泽东成与失的文化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1)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概念阐释
    第一节 文化、文化自信及相关概念
        一、文化概念一般阐释
        二、自信概念一般阐释
        三、文化自信的概念内涵及判断标准
        四、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与文化自信
        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第二节 毛泽东理论着述中对文化的理解
        一、毛泽东对文化的界定
        二、“理论”与“文化”
        三、“思想”与“文化”
        四、“知识” “哲学” “信仰”与“文化”
        五、“觉悟”与“文化”
        六、“科学”与“文化”
    第三节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概念
        一、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定义
        二、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回答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民族灾难凸显文化危机
        二、救亡图存呼唤文化新生
    第二节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中国近代文化的批判吸收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原有伟大的能力”
    第一节 为什么能文化自信:坚信中国人的“重大本领”
        一、“国人”之积弊与“国人”之能力
        二、东方文明“要占个半壁地位”
    第二节 怎样实现文化自信:从“本源”探讨到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子”
        一、“向大本大源处探讨”
        二、“破除自是自满的成见”
        三、“知之而后信之”
    第三节 文化自信的目标:肩负“使世界发生一种新文化”的“重大责任”
        一、西方思想“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也”
        二、创造全世界“真正的新文化”
第四章 土地革命时期: “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
    第一节 从启发阶级自觉到树立革命群众信仰
        一、工农思想启蒙:“尤在养成阶级自觉”
        二、信仰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中国共产党“知信行”文化自信理路
    第二节 创建工农的苏维埃文化
        一、“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
        二、“用一切方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
        三、“以共产主义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
        四、“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设想的”
第五章 抗日战争时期:“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
    第一节 创立抗战必胜的文化理论
        一、哲学高度构建共产党理论自信
        二、战略高度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
    第二节 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
        一、新旧文化斗争中的文化自信
        二、“民族的”新文化与文化自信
        三、“科学的”新文化与文化自信
        四、“大众的”新文化与文化自信
    第三节 构建基于民族文化的党内政治文化
        一、“延安整风”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方法论自信
        二、“老三篇”构建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观自信
第六章 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中国人民的文化”
    第一节 “人民的觉悟”是革命取得完全胜利的首要因素
        一、政治“口号”引领全国人民觉悟
        二、“新式整军”推动解放军战士觉悟
        三、“整党运动”提高党的思想纯洁性
    第二节 “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一、“就其精神方面,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二、“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争鸣和交锋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
    第一节 从文化“改造”到“社教运动”
        一、过渡时期的文化“改造”
        二、“思想工作是灵魂”
        三、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
        一、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古今文化关系:“古为今用”
        三、中外文化关系:“洋为中用”
        四、文化目标:“科学文化现代化”
第八章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显着特征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显着特征
        一、以始终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能力为根基
        二、以创造全世界“真正的新文化”为目标
        三、以构建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为核心
        四、以建立马克思主义文化信仰体系为路径
    第二节 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为中国共产党独特而强大的文化优势提供支撑
        二、为中华文化“向新而行”奠定坚实的历史基础
        三、为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提供深厚思想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评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 对现有成果的总结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一、 关于民生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 民生的内涵
        (二) 民生与民本、民主的区别
    二、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传统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渊源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石
        (三) 中国近代改革和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民生思想形成的理论前提
    三、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形成及特征
        (一)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萌芽和形成
        (二)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三)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生理念
        (二) 改善民生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基
        (三) 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
    二、 毛泽东民生思想与实践的成就与局限
        (一) 毛泽东民生思想与实践的巨大成就
        (二) 毛泽东民生建设的局限性
第四章 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执政党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
        (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 坚持维护公平正义的民生价值标准
    二、 民生建设既要全面推进也要与时俱进
        (一) 全方位地推进新时代的民生建设事业
        (二) 与时俱进地拓展民生工作的外延和内涵
    三、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民生建设的动力和基石
        (一)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二)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不断拓展民生的新境界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3)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毛泽东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民
        1.1.2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食粮
        1.1.3 毛泽东精神成为深化毛泽东研究的重要方向
        1.1.4 毛泽东精神研究是时代的需求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文章创新之处、难点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难点
第二章 毛泽东精神的定位
    2.1 毛泽东精神的出场方式
        2.1.1 毛泽东精神的现实意义凸显
        2.1.2 毛泽东精神的政治文化价值日益凸显
        2.1.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2.2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2.3 毛泽东与毛泽东精神
    2.4 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
第三章 毛泽东精神的形成条件
    3.1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时代条件
    3.2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家庭条件
    3.3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教育条件
    3.4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组织条件
    3.5 毛泽东精神形成的实践条件
第四章 毛泽东精神的主要内容
    4.1 毛泽东的担当精神
        4.1.1 乐于担当的意识
        4.1.2 敢于担当的气魄
        4.1.3 善于担当的能力
    4.2 毛泽东的革命精神
        4.2.1 崇高的革命理想
        4.2.2 坚定的革命信念
        4.2.3 坚决的革命决心
    4.3 毛泽东的斗争精神
        4.3.1 敢于斗争
        4.3.2 善于斗争
        4.3.3 勇于胜利
    4.4 毛泽东的批判精神
        4.4.1 理论批判
        4.4.2 实践批判
        4.4.3 自我批判
第五章 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5.1 兴党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5.2 兴国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5.3 兴军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5.4 兴民需要弘扬毛泽东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论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特色和可能的创新点
        1.5.1 选题上的创新
        1.5.2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来源
    2.1 关于传统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思想”关系的论争
        2.1.1 “一源说”
        2.1.2 “二源说”
        2.1.3 “三源说”
    2.2 关于传统哲学与“毛泽东哲学思想”关系论争的简要评析
第三章 历时性视角下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
    3.1 早年接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初步影响
        3.1.1 传统私塾教育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3.1.2 少年时期传统“亚文化”知识的影响
    3.2 中西哲学交汇中传统哲学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3.2.1 学贯中西的恩师杨昌济对青年毛泽东的启迪
        3.2.2 西方新学洗礼下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的影响
        3.2.3 传统宇宙观对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
    3.3 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哲学代表作“两论”的影响
        3.3.1 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实践论》的影响
        3.3.2 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矛盾论》的影响
    3.4 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晚年哲学思想的影响
        3.4.1 “人定胜天”的传统哲学观对毛泽东晚年哲学思想的影响
        3.4.2 传统哲学中“人格神”的崇拜观对毛泽东晚年哲学思想的影响
        3.4.3 传统哲学里的“尚动”和“流变”思维对毛泽东晚年哲学思想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哲学影响的再思考
    4.1 被批判性改造的中国传统哲学
        4.1.1 对古代朴素唯物论的改造
        4.1.2 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4.1.3 对传统军事哲学思想的独特性改造
    4.2 作为一个影响因子的中国传统哲学
第五章 毛泽东哲学与传统哲学关系的当代启示
    5.1 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5.2 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新结合新发展
    5.3 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 基本概念界定
第二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溯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反投降斗争理论
        2.1.1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2.1.2 列宁、斯大林反对民族投降主义的理论
    2.2 中华民族历史上关于民族气节的优秀传统文化
        2.2.1 威武不屈
        2.2.2 反抗侵略
        2.2.3 和合统一
        2.2.4 忧国忧民
第三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缘起
    3.1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诱降
    3.2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与劝降
    3.3 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妥协与投降
第四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理论维度与内涵
    4.1 夯稳基石:高举团结、抗战、进步旗帜最大限度地孤立投降派
        4.1.1 高举团结旗帜,巩固扩大抗战阵营
        4.1.2 高举抗战旗帜,反对中途妥协投降
        4.1.3 高举进步旗帜,勇当民族中流砥柱
    4.2 强化保障:以军事与法制手段保障反投降斗争顺利开展
        4.2.1 加强惩治汉奸的法制建设
        4.2.2 加强军事打击震慑投降分子
    4.3 整党建党: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确保反投降斗争领导权
        4.3.1 巩固党的团结与统一对于反投降斗争的重要性
        4.3.2 开展党内两条战线斗争是反民族投降主义的重要前提
        4.3.3 巩固党组织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4.4 构建心防:加强文化建设占领道德制高点保持对投降派精神打击
        4.4.1 加强党的宣传媒体建设揭露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降的活动
        4.4.2 驳斥汪精卫的汉奸理论
        4.4.3 加强抗战文艺建设铸就民族精神
        4.4.4 反对日汪的奴化教育
    4.5 争取外援:发挥国际正义力量的作用进行反投降斗争
        4.5.1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外交路线
        4.5.2 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共产国际紧密配合开展反投降斗争
        4.5.3 争取英美等反法西斯国家援助开展反投降斗争
        4.5.4 联合其他国家人民革命力量开展反投降斗争
    4.6 组织群众:反投降斗争的根本方法
        4.6.1 群众是取得反投降斗争胜利的决定力量
        4.6.2 反投降与维护群众利益紧密集合
        4.6.3 在反投降斗争中注重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第五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实践与成效
    5.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初起阶段(1935. 1——汪精卫出逃)
        5.1.1 对反投降斗争的基本认识
        5.1.2 反投降斗争的初步尝试
    5.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高峰阶段(汪精卫出逃——汪伪政府成立)
        5.2.1 毛泽东对时局的研判与反投降斗争部署
        5.2.2 驳斥汪精卫的投降主义言论
        5.2.3 开展反投降的军事斗争
        5.2.4 开展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5.2.5 开展反投降的外交斗争
        5.2.6 开展反投降的群众运动
        5.2.7 开展国民参政会内的反投降斗争
        5.2.8 开展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5.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的后续发展阶段(汪伪政府成立——抗战胜利)
        5.3.1 强化反投降的宣传和文化斗争
        5.3.2 强化伪军和伪组织工作
        5.3.3 继续开展外交反投降斗争
        5.3.4 强化反投降暗流的斗争
        5.3.5 抗战胜利后对汉奸的揭发、逮捕与审判
第六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鲜明特色
    6.1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6.1.1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抗战反投降斗争实际相结合
        6.1.2 对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注重对反投降主义传统性的扬弃
    6.2 依靠群众:彰显人民性
        6.2.1 汪精卫因充当日寇傀儡得不到群众
        6.2.2 蒋介石因独裁专制限制群众运动
        6.2.3 毛泽东因坚决抗日反投降能够彻底发动群众
    6.3 宏大视野:兼具国际性和民族性
        6.3.1 驾驭反投降斗争各种力量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6.3.2 指导思想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6.3.3 审判投降分子方法的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6.4 云谲波诡:凸显复杂性
        6.4.1 国际形势的变换扑朔迷离
        6.4.2 反投降的对象浑成难辨
        6.4.3 各种矛盾纠缠交织
    6.5 惟精惟一:彰显完美性
        6.5.1 与近代中国几次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6.5.2 与国民党反投降斗争相比,彰显完美性
第七章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价值”
    7.1.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的历史价值
        7.1.1 确保抗战坚持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7.1.2 完美演绎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7.1.3 为后来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7.2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精神文化价值
        7.2.1 铸就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抗战精神
        7.2.2 为探询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精神沉沦和人格沉沦提供了一把钥匙
    7.3 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
        7.3.1 为应对美、日等对中华民族的现实威胁和侵略提供了精神支撑
        7.3.2 绝不屈服地创造了反击美国贸易战的经典范例
        7.3.3 为打击各种民族分离主义的卖国行径提供了理论武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6)毛泽东文化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案
第一章 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形成及其嬗变
    一、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形成与积淀
    二、毛泽东文化心理的革新与转变
    三、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坚守与回归
第二章 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基本构成
    一、传统民族文化内化模式下的文化心理
    二、现代文化外化模式下的文化心理
第三章 毛泽东文化心理的主要特征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二、革命性与建设性的统一
第四章 毛泽东文化心理的历史评价
    一、毛泽东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毛泽东文化心理与扬弃传统文化心理
    三、毛泽东文化心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与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的重难点
        1.3.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毛泽东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实践观的背景、渊源与条件
    2.1 毛泽东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实践观的时代背景
    2.2 毛泽东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实践观的理论渊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观
        2.2.2 中国传统实践观
        2.2.3 西方传统实践观
    2.3 毛泽东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实践观的主观条件
第3章 毛泽东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3.1 从个人道德实践到人民群众社会实践
        3.1.1 中国传统实践观的实践主体与实践内容及其局限性
        3.1.2 毛泽东在实践主体与实践内容问题上对传统实践要素的拓展
    3.2 从"知"与"行"到"认识"与"实践"
        3.2.1 中国传统实践观的知行关系论
        3.2.2 毛泽东在认识来源问题上对中国传统知行关系论的扬弃
    3.3 从"格物致知"到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3.3.1 中国传统格致观
        3.3.2 毛泽东在认识过程问题上对传统格致观的扬弃
    3.4 从"参验"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4.1 中国传统参验观
        3.4.2 毛泽东在认识检验问题上对传统参验观的扬弃
第4章 毛泽东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4.1 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4.2 有利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4.3 有利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三、研究的目的与基本思路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基本思路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学理依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必要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二、抵御西方“普世价值”的强势侵蚀
        三、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价值认同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可行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相通相契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化的接力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意义
        一、实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当代转化
        二、强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二章 儒学价值观在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 儒学价值观的历史沿革
        一、儒学价值观的源流
        二、儒学价值观的理论形态
    第二节 儒学价值观的内涵及特质
        一、儒学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儒学价值观的主要特质
    第三节 近百年来儒学价值观面对的冲击及挑战
        一、新中国成立前“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
        二、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反传统
        三、改革开放后儒学价值观的际遇
第三章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异分析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马克思主义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之处
        一、民本观与人本观
        二、知行观与实践观
        三、“和为贵”与和谐理念
    第三节 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差异之处
        一、社会基础与时代性不同
        二、理论基础与思想本质的异质
        三、核心价值旨趣与理想之别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儒学价值观的科学探索
    第一节 毛泽东思想对儒学价值观的吸收和转化
        一、爱国意识的升华
        二、从群体主义到集体主义
        三、从民本仁爱到为人民服务
    第二节 邓小平对儒学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一、“富民为民”思想呼应于儒家民本观
        二、“两个文明”建设并举思想关联于传统儒家义利观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与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相通
    第三节 江泽民对儒学价值观的继承和转换
        一、提升中华民族精神到新的境界
        二、“执政为民”思想是对传统儒家“贵民”思想的承继和转换
        三、“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传统儒家德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 胡锦涛对儒学价值观的承继和转换
        一、“以人为本”与儒家民本思想
        二、对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承继和发展
    第五节 习近平论儒学价值观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一、儒学价值观思想精华的阐释
        二、论儒学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章 儒学价值理念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创新转化
    第一节 从传统仁爱观到社会主义友善价值现
        一、传统仁爱观涵养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对传统仁爱观的传承
        三、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对传统仁爱观的创新
    第二节 从传统民本观到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
        一、传统民本观中有民主思想吗
        二、儒家民本观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融通
        三、儒家民本观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殊异
    第三节 从传统诚信观到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
        一、儒家诚信观的内涵
        二、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对儒家诚信观的继承
        三、社会主义诚信价值观对儒家诚信观的超越
    第四节 从传统公正观到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
        一、传统公正观的的历史渊源
        二、传统公正观的合理内核
        三、传统公正观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四、社会主义公正价值观对传统公正观的超越
    第五节 从传统和合观到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
        一、传统和合观的历史起源
        二、传统和合观的思想精华
        三、传统和合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第六节 大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一、大同思想的发展
        二、大同思想的内涵与特点
        三、大同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启迪
第六章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与方法
    第一节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
        一、坚持历史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统一
        二、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二节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国家制度战略
        二、国民教育平台
        三、传播宣传引导
        四、社会示范效应
    第三节 以儒学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一、历史镜鉴法
        二、转换滋养法
        三、对接开新法
        四、功能实现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个体经验:关于民族教育的体验与认知
        二、理论反思: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现象的疑惑
        三、实践困惑:关于民族团结教育可能性的思考
    第二节 意义阐释
        一、正本清源: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二、知中谋道:探求民族团结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三、理想建构:追寻民族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和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多学科视野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
        二、中观分析框架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综合研究
        三、与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相关领域的研究
        四、外国民族团结与教育策略研究
        五、分析与评价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方法论选择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支点:民族团结教育的多学科理论基础
    第一节 民族认同论:各民族情感共通的纽带与基础
        一、民族认同的基本观点
        二、民族认同的结构
        三、民族认同与民族团结教育
    第二节 一体多元: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选择
        一、费孝通先生及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与民族团结教育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平等团结教育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观
        二、领导集体的民族平等团结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观与民族团结教育
    第四节 象征人类学:文化符号、意义象征与公共生活教育建构
        一、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文化与象征意味
        二、象征人类学中的民族团结理念
        三、象征人类学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启迪
    第五节 社会团结: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不同价值论
        一、涂尔干与社会团结
        二、各民族有机与机械团结教育
    小结
第三章 认知自己: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生成逻辑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一、民族、团结与民族团结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
        一、民族团结教育缘何生成:正当性解析
        二、民族团结教育何以生成:可能性分析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意义:价值阐释
        一、工具论
        二、价值论
    小结
第四章 历史之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样态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价值理念
        一、主体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过程
        一、萌生阶段(1840—1949年):民族团结教育的萌发
        二、伴生阶段(1949—1978年):民族团结教育的专门化
        三、独立阶段(1978—至今):民族团结教育的系统化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特点
        一、目标阐释
        二、主体范畴
        三、实践方式
        四、政策保障
    小结
第五章 实地调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民族团结模范场域中广西民族团结实践
        一、广西民族结构
        二、广西各民族关系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
        二、主位研究:学生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三、主位研究:教师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第三节 广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经验
        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政策
        二、课程建设:建构地方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三、文化建设: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推动民族认同教育
        四、师资建设:通过培训基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小结
第六章 他者之镜:外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照
    第一节 以色列吉瓦特·哈维瓦(Givat Haviva)项目的实践模式
        一、以色列的民族结构及民族关系
        二、吉瓦特·哈维瓦的身份与使命
        三、吉瓦特·哈维瓦的策略与方法
        四、吉瓦特·哈维瓦的具体教育计划
    第二节 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一、马来西亚民族文化状况
        二、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过程
        三、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效果
    第三节 美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一、同化主义主导的文化同化教育策略
        二、语言霸权主义主导下的语言剥夺教育策略
        三、隔离但平等观念主导下的隔离教育模式
        四、文化多元主义主导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第四节 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特点的比较
        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状况
        二、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较
    小结
第七章 路在何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运行中的困境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困惑
        一、理念的政治化、单一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教育理念的悖论
        三、后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带来新的挑战
        五、流动人口的增长与城镇化带来的挑战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困惑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主导者与教育者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受教育者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的困惑
        一、“领导重视”与“学校行动”的逻辑
        二、政策执行的低效度
        三、实施目标标准化与操作化的两难
    第四节 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窘境
        一、课程的必要性:专门化还是学科渗透
        二、课程的有效性:设想与实际之间的距离
    第五节 民族团结教育质量的疑虑
        一、“原本就很团结”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二、“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
        三、评价体系的缺失
    小结
第八章 迷途之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与重构
    第一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
        一、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丰富与主体认识纠偏
        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与方式的选择
        三、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方法选择
        四、民族团结教育质量与评价的设想
        五、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空间
    第二节 四种典型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一、以课程为主渠的认知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二、以文化为载体的浸没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三、以活动为规训的体验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四、以情感沟通为桥梁的感化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小结
第九章 反思之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理想类型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三种类型
        一、权力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二、理性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三、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四、三种民族团结教育类型的比较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想建构与人类学反思
        一、想象之于民族共同体和谐的人类学阐释
        二、教育场域中共享的文化符号系统之于民族共同体的和谐
        三、文化符号的想象与教育选择之于和谐的民族共同体建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毛泽东成与失的文化渊源(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文化自信思想的历史考察[D]. 王伟伟.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毛泽东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李天赐.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3]毛泽东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丽. 西北大学, 2020(08)
  • [4]论中国传统哲学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D]. 姜晓琳. 西北大学, 2018(01)
  • [5]抗战时期毛泽东反投降斗争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玉文. 湘潭大学, 2018(04)
  • [6]毛泽东文化心理研究[D]. 王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7)
  • [7]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实践观的继承与发展[D]. 冯雯.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0)
  • [8]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
  • [9]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D]. 顾萍. 东南大学, 2016(12)
  • [10]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 刘子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毛泽东成败的文化渊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