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研究新进展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研究新进展

一、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的研究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汪天龙[1](2021)在《精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结构及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文中提出仔猪断奶后易引起一系列断奶应激综合征,如何缓解断奶对仔猪造成的应激、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降低死亡率等是科研工作者的重点研究方向。本研究通过在仔猪哺乳期补饲精氨酸(Arginine,Arg)和体外培养猪单核源树突状细胞(Mononuclear dendritic cells,Mo-DCs),并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分化等指标进行分析,以探究Arg对仔猪生长性能和断奶应激等方面的影响,为Arg在仔猪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1.精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本试验选取胎次(3~4胎)和体重相近的母猪所生的健康哺乳仔猪,该杜×长×大哺乳仔猪在7日龄体重和大小相近,成对的选取40头,公母数量各半,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是精氨酸组(Arg组)和对照组(CON组),每组各20头哺乳仔猪。从7日龄起,养殖过程中自然哺乳的同时,Arg组每头猪每日灌服补饲Arg各40 mL(250 mg/kg/d),CON组每头猪每日灌服0.9%的生理盐水各40 mL。21日龄时对哺乳仔猪进行断奶,之后饲喂常规的配合饲料。在21d和24 d两个时间段,分别从Arg组和CON组每次随机挑选8头仔猪进行屠宰、采样。测定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肠道树突状细胞数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断奶当天和断奶3天,Arg组仔猪的体重和ADG均显着增加(P<0.05)。(2)与CON组相比,断奶当天的Arg组仔猪脾脏指数显着增加(P<0.05)。(3)与CON组相比,断奶3天Arg组空肠黏膜中LDH的活性显着升高(P<0.05),断奶3天Arg组回肠黏膜中LDH活性极显着升高(P<0.01)。断奶当天血清中LDH活性显着低于断奶3天,而空肠和回肠黏膜中LDH活性显着高于断奶3天(P<0.05)。(4)断奶当天,Arg组的SWC3a+CD1a+和SWC3a+CD86+DCs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断奶 3 天,Arg 组的 SWC3a+CD40+和 SWC3a+SLA-Ⅱ-DR+DCs 数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综上,仔猪哺乳期补饲Arg后,仔猪的生长性能得到提高,断奶失重降低,能够有效减少断奶造成的应激,且可以促进断奶仔猪肠道黏膜DCs的分化和成熟。2.精氨酸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研究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仔猪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究通过补饲Arg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并探讨Arg是否通过肠道菌群结构调节仔猪DCs的分化和生长性能。测定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内容物菌群的OTUs及其丰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门水平、属水平等,并将仔猪回肠门水平肠道菌群和生长性能、DCs分化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补饲Arg后,能够增加断奶当天的回肠和直肠以及断奶3天的空肠OTUs个数。(2)门水平条件下,对仔猪补饲Arg后,与CON组相比,回肠肠道中厚壁菌门丰度有升高趋势(P<0.1)。(3)属水平条件下,在补饲Arg后,与断奶当天相比,断奶3天CON组和Arg组的光岗菌属丰度显着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断奶3天Arg组的乳酸菌属丰度显着升高(P<0.05)。(4)相关性分析,断奶当天,厚壁菌门的丰度与胸腺指数呈正相关(P=0.026),蓝藻菌门的丰度与CD11b+CD16+呈正相关(P=0.029),蓝藻菌门的丰度与脾脏指数呈正相关(P=0.022),梭杆菌门的丰度与脾脏指数呈负相关(P=0.033);断奶3天,厚壁菌门的丰度与脾脏指数呈正相关(P=0.028)。综上,哺乳期补饲Arg能够使肠道内容物菌群多样性及丰度升高,肠道中的有益菌增多,优化和提高了肠道菌群的稳定性,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3.精氨酸对猪单核源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和成熟的影响本试验以21日龄哺乳仔猪作为试验动物,无菌条件下采集其前腔静脉外周血,用动物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核细胞,以细胞密度2×106个/mL接种于6孔板培养成DCs。于第6 d进行分组,将未成熟的DCs分为5个处理组,对照组(CON组):完全培养液培养,脂多糖组(LPS组):100μg/mLLPS+完全培养液培养,低剂量精氨酸组(L-Arg组):25 μmol/LArg+完全培养液培养,中剂量精氨酸组(M-Arg组):50 μmol/LArg+完全培养液培养,高剂量精氨酸组(H-Arg组):100 μmol/LArg+完全培养液培养;刺激48h后,收集成熟的DCs。测定细胞因子基因、细胞表型及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含量等。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M-Arg组的细胞活力升高而H-Arg组的细胞活力降低。(2)与CON组相比,M-Arg组的DCs的表型分子 SWC3a+CD1a+和 SWC3a+SLA-Ⅱ-DR+表达率显着升高(P<0.05)。(3)与 CON 组相比,L-Arg组DCs中IL-2的含量、H-Arg组DCs中IL-2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而L-Arg组DCs中IL-10的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提高(P<0.05)。(4)在Notch2信号通路中,与CON组相比,Arg组DCs中JAG1和Notch2的基因表达量显着提高(P<0.05)。综上,加入Arg作用DCs后,能够提高DCs的活力,但高剂量的Arg对DCs的细胞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rg能够增加抗炎因子的分泌,减少促炎因子的分泌;促进Notch2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Arg对猪单核DCs的分化和成熟可能与Notch2信号通路有关。

贾佳[2](2021)在《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进行芪葵颗粒诱导的imDC干预初始T细胞的1型糖尿病(T1DM)相关NOD小鼠的体内实验,阐明芪葵颗粒通过诱导生成imDC(1)促使T细胞向Treg分化,上调抑炎因子IL-10分泌,减轻炎症反应,恢复Th17/Treg平衡;(2)导致T细胞克隆无能,无法分泌IL-2,从而建立免疫耐受,是其发挥预防和减轻T1DM的作用途径和有效机制。芪葵颗粒调节免疫作用机制的阐明,为芪葵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予以中医治未病理论运用于T1DM预防科学支持。2.通过临床研究,观察T1DM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探讨T1DM患者各中医证型与血糖控制水平及并发症的相关性。3.根据临床研究,分析T1DM患者免疫、炎症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1实验研究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其抗原提呈功能增强,破坏T细胞分化导致破免疫耐受失衡,引起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性炎症,是T1DM致病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基于NOD小鼠T1DM的发病过程,采用芪葵颗粒干预NOD小鼠胰岛炎及T1DM模型,观察芪葵颗粒对T细胞免疫耐受的影响。检测芪葵颗粒对NOD小鼠和NOD小鼠T1DM血糖、发病的影响、调控DC细胞成熟、调节Th17/Treg的能力及调节IL-10、IL-17的能力。探讨芪葵颗粒通过形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促进Th17/Treg恢复平衡及导致T细胞克隆无能,诱导免疫耐受,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1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2临床研究2.1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理化指标、急慢性并发症等,并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指南》(2007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对所收集的T1DM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T1DM患者中医证型与西医理化指标、并发症的相关性,总结T1DM中医证型分布的临床意义和证型发展的规律。2.2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及门诊随访的健康人群,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T1DM病例检测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十二项、免疫五项,以分析T1DM的免疫异常情况,以利于更好的研究T1DM的免疫发病机制。结果1实验研究1.1芪葵颗粒给药可干扰NOD小鼠糖尿病发病,降低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胰岛C-肽功能有关。1.2芪葵颗粒能够减轻T1DM小鼠症状,保护胰岛C-肽功能。1.3芪葵颗粒能够抑制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DC细胞成熟,减少成熟DC细胞数量,提高DC细胞抗原提取的能力、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降低IL-2和IL-12的表达水平。1.4芪葵颗粒能够增加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Treg/Th17比率,升高Foxp3表达水平。1.5芪葵颗粒能够减轻NOD小鼠及T1DM小鼠模型中炎症,降低IL-17表达水平,升高IL-10表达水平。2 临床研究2.1 T1DM患者主证中气阴两虚证患者最多(88.76%),阴虚火旺证者次之(11.33%),阴阳两虚证所占比例最低(1.18%),兼证分布血瘀证最多,痰湿证其次。T1DM主证、兼证与T1DM年龄、BMI、病程、FBG、PBG、HbA1c及急性并发症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并发症方面,阴虚火旺证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比较其余各组中医证型的DPN、DR、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T1DM患者的IL-10、IFN-y、IL-8、IL-12P70、TNF-α低于2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群(P<0.05);T1DM患者较正常人群相比,免疫功能降低(P<0.05)。结论1.动物实验证实芪葵颗粒能够抑制DC成熟,释放抑炎细胞因子IL-10,上调表达Foxp3,促进Treg细胞生成,负性调控Th17细胞的生成和分化,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并致T细胞克隆无能,从而诱导免疫耐受。这条路径可能是芪葵颗粒防治T1DM的作用机制。2.临床观察发现T1DM中医辨证分型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相关,与其他理化指标及并发症的相关性不大。3.临床研究提示T1DM患者存在免疫异常,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免疫力减低。

刘芮伶[3](2020)在《MiR-21-Tipe2调控口服免疫耐受和miR-21-Pdcd4调控葡萄糖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miR-21是较早发现的人类微小RNA(miRNA)之一,其作为癌基因参与转录后的基因调控,在细胞的分化、增殖以及凋亡中等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关于miR-21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miR-21可以调控多个靶点的表达,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miR-21在其它的生物学功能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树突状细胞(DC)在免疫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s)在分化完成以后处于半成熟状态,可发挥免疫耐受的作用,而BMDCs在遇到刺激以后可变成完全成熟的状态,从而激活相关的免疫反应,因此DC的分化和发育有一个从半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而半成熟和成熟阶段的DC对免疫反应可发挥相反的调控作用。有研究报道miR-21在肾缺血再灌注模型中抑制DC的完全成熟,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miR-21在BMDCs的分化过程中抑制DC的半成熟,而作为miR-21的直接靶基因,虽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2(TNFAIP8L2或Tipe2)抑制刺激介导的DC完全成熟,但是在BMDCs的分化过程中Tipe2促进细胞的半成熟。虽然miR-21和Tipe2在调控DC完全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已经有了相关的研究,但由于调控DC半成熟和完全成熟的机制不尽相同,因此miR-21和Tipe2在BMDCs分化过程中调控DC半成熟的机制及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此外,亦有报道在胰岛细胞株中过表达miR-21降低GSIS(葡萄糖刺激介导的胰岛素分泌)。但是,考虑到利用细胞株和过表达微小RNA进行研究的局限性,从细胞株中得到的结论仍然需要在原代细胞中进行验证,而利用基因缺失小鼠来进行相关研究仍然是揭示疾病发病机制的金标准。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miR-21全身性缺失小鼠(miR-21-/-)、Tipe2全身性缺失小鼠(Tipe2-/-)和miR-21胰岛β细胞特异性缺失小鼠(miR-21βKO)来探索miR-21及其靶基因调控口服免疫耐受和葡萄糖耐受的机制。我们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miR-21-Tipe2通路在BMDCs分化过程中抑制DC半成熟并促进口服免疫耐受通过检测BMDCs分化过程中miR-21和Tipe2的表达,我们发现miR-21和Tipe2的表达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在BMDCs分化初期miR-21的表达水平较低,Tipe2的表达水平较高,而在BMDCs分化后期miR-21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Tipe2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已知Tipe2是miR-21的直接调控靶点,我们的数据也显示在缺失miR-21的BMDCs中Tipe2的表达较WT(野生型,wild type)明显升高,并且缺失miR-21的BMDCs表达更强的成熟标志,而缺失Tipe2的BMDCs表达较低的成熟标志,因此我们认为miR-21可能通过负调控Tipe2的表达从而在BMDCs分化过程中抑制细胞半成熟。机制研究发现,Tipe2在BMDCs分化过程中可以激活PDK1-PKC?-MAPK信号通路,进而促进BMDCs成熟标志的表达。成熟度低的DC可以在外周诱导调节性T细胞(pTregs)的产生,我们的研究发现,Tipe2的缺失导致肠道粘膜中外周调节性T细胞(pTreg)的比例显着增加。2.miR-21-Pdcd4通路维持葡萄糖耐受通过比较野生型和miR-21βKO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我们发现胰岛β细胞特异性缺失miR-21小鼠呈现严重的葡萄糖耐受缺陷和胰岛素分泌缺陷,这与用胰岛细胞株得到的结果不一致;机制研究发现,虽然β细胞特异性缺失miR-21不影响胰岛?细胞的数目和大小、胰岛素的合成以及胰岛素的转运和释放,但是miR-21βKO小鼠胰岛的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表达显着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miR-21通过miR-21-Pdcd4-AP-1信号通路促进Glut2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在2型糖尿病db/db小鼠胰腺中特异性增加miR-21可以显着降低血糖水平。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发现:1)在BMDCs分化过程中,miR-21可能通过负调控Tipe2的表达从而抑制BMDCs的半成熟,而Tipe2通过激活PDK1-PKC?-MAPK信号通路来促进BMDCs的半成熟并抑制口服免疫耐受;2)在胰岛β细胞中,miR-21-Pdcd4通路促进Glut2的表达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维持葡萄糖耐受,在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中特异性增加miR-21可以显着降低血糖水平。以上结果也提示,miR-21可能是预防和治疗炎症相关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靶点。

易锐文[4](2017)在《RelA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角膜移植手术是目前治疗角膜盲最主要、最有效的复明手段,但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移植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虽然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免疫排斥反应,但价格昂贵且毒副作用大,限制了它的长期使用。因此近年来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诱导受体产生针对移植角膜的特异性免疫耐受。已知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具有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核因子-κB(NF-κB)与DC发育成熟及抗原呈递功能的关键性调控基因的转录密切相关,p50/RelA是NF-κB最常见的二聚体,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最主要形式。因此,本研究欲通过低表达RelA基因从而下调NF-κB的转录活性,阻断DC的成熟,并经尾静脉注射该DC回输给受体,通过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观察其在角膜移植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以期为角膜移植免疫耐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目的探讨低表达RelA基因的树突状细胞在大鼠角膜移植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1)应用GM-CSF和IL-4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供体大鼠骨髓源性DC,结合细胞形态、表型及功能加以鉴定。(2)应用高效抑制RelA表达的shRNA序列,行慢病毒包装并感染未成熟DC(命名为RelA-DC),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病毒感染DC组(命名为SiNC-DC)及未感染慢病毒DC组(命名为Control-DC),分别给予1μg/ml的脂多糖刺激,利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DC中RelA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DC表型;ELISA检测DC上清IL-12和IFN-γ含量;MLR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3)以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60例,随机分成PBS组、mDC组、imDC组和RelA-DC组(n=15),分别于移植前7天经尾静脉注射1ml PBS、mDC(5×106个)、imDC(5×106个)和 RelA-DC(5×106个);术后观察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并评分;第14天取角膜植片行HE切片观察、通过RT-qPCR检测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mRNA表达水平,取脾脏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CD4+FoxP3+Treg的阳性表达率及通过MLR观察受体脾脏T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能力。结果(1)经形态学、表型和功能学鉴定,证实所培养细胞为DC。(2)RelA-DC的RelA基因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DC、Control-DC(P<0.01);其表面分子(MHC Ⅱ、CD80、CD86)的表达水平、刺激 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及上清液细胞因子IL-12、IFN-y水平亦低于SiNC-DC、Control-DC(P<0.05)。(3)RelA-DC组大鼠受体脾脏T细胞对供体抗原刺激的反应能力、Th1型细胞因子水平低于PBS组,mDC组和imDC组(P<0.05),而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Th2型细胞因子水平、CD4+CD25+Treg及CD4+FoxP3+Treg阳性表达率高于PBS组,mDC组和imDC组(P<0.05)。结论输注低表达RelA基因的DC能抑制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明显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可能主要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反应、诱导Th1/Th2偏移以及CD4+CD25+Treg和CD4+FoxP3+Treg的扩增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

杨景[5](2016)在《副干酪乳杆菌L9对小鼠牛乳蛋白过敏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物过敏在世界范围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常引发其它过敏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应用益生菌预防和治疗食物过敏已成为过敏性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牛乳蛋白为过敏原建立食物过敏动物模型,以过敏小鼠机体Th1/Th2平衡及调节性T(Regulatory T,Treg)细胞亚群数量变化为指标全面分析了益生菌对小鼠牛乳蛋白过敏的缓解作用,重点研究了益生菌在缓解食物过敏反应中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成熟、分化和功能的调节作用,并深入探讨了 DCs表面受体、相关信号通路以及活性因子在益生菌调节DCs功能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益生菌抗过敏活性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证据,也为抗过敏功能益生菌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利用细胞和动物模型,评价了益生菌对小鼠牛乳蛋白过敏反应的缓解作用,发现副干酪乳杆菌L9(L9)可以显着降低过敏小鼠血清中组胺、肥大细胞蛋白酶水平和总IgE浓度,分别减少25.4%、31.9%和27.6%。L9减少过敏小鼠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中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30.6%和36.6%),并显着提高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含量(p<0.05)。结果证明L9具有缓解小鼠牛乳蛋白过敏作用,与其调节小鼠体内的Th1/Th2平衡有关。为明确Treg细胞是否参与L9对过敏小鼠体内Th1/Th2平衡的调节过程,本研究提取、分离小鼠肠组织淋巴结和脾脏中淋巴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结果显示,与过敏组小鼠相比,L9可以显着提高小鼠肠组织淋巴结和脾脏淋巴细胞中Foxp3+Treg和IL-10+Treg细胞数量,在MLN中两类Treg细胞的增加幅度达到50%以上。此外,L9显着增加血清和淋巴细胞上清中TGF-β和IL-10水平(p<0.05),同时L9组小鼠PP、MLN和脾淋巴细胞上清中IL4水平分别下降45.8%、47.2%和32.6%,IFN-γ水平也显着提高(p<0.05)。结果表明,L9可以通过提高Foxp3+Treg和IL-10+Treg细胞数量和调节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牛乳蛋白过敏小鼠体内的Th1/Th2失衡。为探讨DCs在L9促进Treg细胞分化过程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各组小鼠体内DCs亚型的变化,并从L9组小鼠肠组织中分选出CD103+DC和CX3CR1+DC,分别与过敏小鼠CD4+T细胞体外培养。结果显示,与过敏组相比,CD103+DC数量在L9组小鼠PP、MLN和脾脏中分别增加47.7%、34.7%和26.4%,CX3CR1+DC的数量在L9组小鼠PP、MLN和脾脏中分别增加62.7%、1 18.4%和28.9%。体外培养发现,对比过敏组,L9组的CD103+DC可分泌高水平的TGF-β和IL-10,显着提高CD4+T细胞中Foxp3+Treg和IL-10+Treg细胞比例(118.1%和56.4%);而L9组CX3CR1+DC分泌高水平的1L-10,提高CD4+T细胞中IL-10+Treg比例108.4%。本研究表明L9可以通过调节CD103+DC和CX3CR1+DC数量和功能提高牛乳蛋白过敏小鼠体内Treg细胞数量。为了明确L9激活DCs功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本研究利用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了 L9对BMDCs中TLR2/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作用,结合通路抑制剂和siRNA基因沉默手段分析了 TLR2/MAPK信号通路在L9调节BMDCs功能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L9可以促进BMDCs表面TLR2的表达和下游MAP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显着提高BMDCs 中 CD103+DC 和 CX3CR1+DC 比例(p<0.05),细胞因子 IL-10、IL-12 和 TGF-β 的分泌水平分别增加19.6倍、2.7倍和1.84倍,进而促进Treg细胞分化。BMDCs中MAPK信号通路的抑制和TLR2的基因沉默逆转了 L9对BMDCs分化和功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证明了副干酪乳杆菌L9激活TLR2/MAPK信号通路,促进DCs向CD103+DC和CX3CR1+DC分化和调节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Foxp3+Treg和IL-10+Treg细胞数量,纠正过敏机体内的Th1/Th2失衡,缓解小鼠牛乳蛋白过敏症状。

周琨[6](2014)在《CCR7基因修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体外培养和诱导供体大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使用趋化因子受体7(chemokine receptor7,CCR7)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imDC,研究其对大鼠同种异体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通过联合应用重组大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体外培养、诱导、扩增大量的imDC,通过细胞形态及表型对其加以鉴定;将携带大鼠CCR7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通过增强离心法转染imDC,对转染后的imDC再次进行形态及表型鉴定,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CR7的表达;以60只SD大鼠作为受体,30只Wistar大鼠作为供体,通过碱烧伤建立高危角膜移植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体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未修饰imDC组(imDC组)、 imDC+空载体腺病毒组(imDC+Ad组)和imDC+CCR7腺病毒组(imDC+Ad-CCR7组),每组各15只;各组受体术前7d和术后3d分别经尾静脉注入PBS液、供体来源的未修饰imDC、空载体腺病毒转染后的imDC和携带CCR7基因的腺病毒转染后的imDC(1×107个/只,细胞悬浮于0.1ml PBS液中,空白对照组只注入等量PBS液);术后每日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植片的存活情况并评分,术后14d每组随机处死6只受体大鼠,取角膜植片行HE切片观察以及通过RT-PCR检测Th1型细胞因子IL-2、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培养的imDC经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的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进行的免疫学表型检测,可证实为实验所需的imDC;细胞免疫荧光显示imDC不表达CCR7,imDC经空载体腺病毒转染后不表达CCR7,经CCR7腺病毒转染后CCR7表达增加;角膜移植术后,imDC+Ad-CCR7组大鼠角膜植片的混浊、水肿及新生血管程度评分较其他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MST):imDC+Ad-CCR7组较对照组、imDC组和imDC+Ad组显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HE切片显示,imDC+Ad-CCR7组植片轻度水肿、基质层板层纤维排列有序,imDC组和imDC+Ad组呈不同程度水肿,基质层板层纤维排列轻度紊乱、有少量的炎性细胞;空白对照组的植片高度水肿、角膜基质板层纤维紊乱,出现大量炎性细胞和新生血管;RT-PCR显示:imDC+Ad-CCR7组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imDC组和imDC+Ad组明显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通过腺病毒增强离心法转染imDC可使CCR7基因有效转入imDC并表达CCR7蛋白;通过静脉输注供体骨髓来源的经CCR7基因修饰的imDC可以有效抑制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诱导免疫耐受,延长植片的存活时间;经CCR7基因修饰的imDC可能主要通过诱导Th1/Th2偏移参与诱导高危角膜移植免疫耐受。

胡续光,南今娘,李洪秀[7](2012)在《中国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终末期肝病患者可以通过移植全部肝脏或部分肝脏来挽救生命,随着新型免疫抑制药物的出现,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目的:对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层次探讨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2-01/2011-12收录有关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肝移植;排斥反应",应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和Excel软件图表的功能分析数据特征。结果与结论:在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2011收录的文献中,共检索到777篇与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相关的文献,从文献数量上看,2006年的文献数量处于顶峰为110篇,2007年《人体器官移植条例》颁布以前处于上升趋势,到2007年开始略有下降。文献的基金资助项目数量比较多,39个基金资助项目文献共有210篇,省级基金资助项目数量为28个,其中广东省的基金项目最多为4个。《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是中国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权威期刊。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的研究主要以大鼠的动物实验为主,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比较高,强效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以他克莫司的研究较多。在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检索到90篇相关文献,文献数量、学科类别、研究机构、关键词和基金资助项目结果与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文献结果基本相似。

单骄宇[8](2011)在《细粒棘球蚴致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囊型包虫病患者(CE)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TLRs及与血清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哪种模式识别受体(PRRs)参与了CE的慢性感染过程中IL-10的产生,讨论包虫病病人免疫耐受可能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在包虫病患者PBMC衍生的树突状细胞(MoDC)形态、表型特点及成熟状态等,观察天然免疫细胞在包虫病病人中对免疫耐受的影响,从临床角度验证并分析包虫致宿主免疫耐受方面的机制。进而再通过体外实验应用包虫主要抗原刺激DCs后检测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研究作为免疫耐受相关分子的IDO是否参与到了CE慢性感染中,并促进了宿主的免疫耐受,进一步确定TLRs、DCs与IDO之间有何联系,并且评价抗原B(AgB)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课题第一部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34例囊型包虫病患者(cystic echinococcosis,CE组)与22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LR2、4mRNA的表达,GAPDH作为内参基因;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FN-γ、IL-12p70、IL-10、IL-4、IL-17A的浓度,并且对TLR2、4的表达水平间及它们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课题第二部分:先分别采用磁珠分选法、贴壁法对正常人PBMC进行培养,应用重组人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获得MoDCs。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评定获得的MoDCs质量;再根据所建立的人MoDCs的体外培养方法将CE患者、健康志愿者的PBMC诱导成为MoDCs后采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表面标志物如CD1a、CD80、CD86、HLA-DR的阳性表达情况,并结合MLR检测两组MoDCs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说明DCs是否存在表型缺陷与成熟障碍。课题第三部分:在体外实验的条件下,获得C57BL/6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s),并进行鉴定。用15μg/ml rAgB刺激BMDCs 24h,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初步检测有无IDO表达;其次再分别应用15μg/ml rAgB、5mg/ml小鼠囊型包虫囊液(MHF)、1,000U/ml IFN-γ(阳性对照)刺激C57BL/6小鼠BMDCs,在6h、18h、24h、48h、60h采用QRT-PCR动态监测IDO、IL-10、TLR2、TLR4的mRNA相对表达情况;并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各组DCs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IDO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动态检测细胞上清中色氨酸的浓度以反映IDO的活性。结果:课题第一部分:慢性CE组的TLR2、TLR4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比HC组的表达增高(P<0.05);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IL-4、IL-12p70的浓度在CE组中均比在HC组中的浓度高,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FN-γ、IL-17A的浓度在两组中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E组中,TLR2、TLR4分别与血清IL-10有正相关;TLR2与血清IL-12p70有相关性,但相关性弱。而TLR4则与血清IL-12p70无相关性。TLR与其它细胞因子无相关性,P值均>0.05。课题第二部分:经贴壁培养2 h后的人外周血PBMCs再行诱导可获得形态与功能较优的DCs,且此法稳定、简便、经济,是一种适于基础、临床研究的DCs体外培养方法。根据所建立的方法诱导出CE组、HC组的MODCs,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CE组MoDCs表面的树突状突起较少。与HC组比较,CE组的MoDCs细胞表面的CD1a、CD80、CD86、HLA-DR表达降低(P<0.05)。在MLR中,CE患者的MoDCs刺激T细胞增殖的能力低于HC组(P<0.05);课题第三部分:获得了纯度高且形态典型的DCs。经流式细胞仪的检测、MLR结果表明诱导形成的DCs表达相关表面标志物,且具有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QRT-PCR的结果显示,在rAgB-DCs组中,IDO在24h时明显上调,而IL-10、TLR2、TLR4均在48h时显着上调。在MHF-DCs组中,干预24h时IDO、IL-10、TLR2、TLR4均可被上调,并达到最高值。蛋白检测中发现,在rAgB组中,IDO在24h时出现明显条带,而从24h到60h,IDO的表达逐渐减弱。在MHF处理组中,DCs表达的IDO在48h时具有明显的条带。RP-HPLC结果显示,在各干预组处理DCs24h时,以rAgB组中Try的浓度为最低,IFN-γ为其次,MHF组中的Try浓度比rAgB、IFN-γ两组的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LR2、TLR4参与了囊型包虫病的慢性发生发展过程,TLR2、TLR4可作为囊性包虫抗原的受体,与不同抗原成分相互作用,调节宿主的免疫应答。TLR的表达参与了细胞因子的调节,使包虫逃避了宿主的免疫监视。在CE的慢性感染中,血清IL-10水平的分泌增高,可能在保护寄生虫的生长、在宿主体内存活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杀伤方面发挥作用,促使机体向Th2型免疫应答方向发展,形成了囊型包虫的慢性感染。(2)通过成功诱导人MoDCs,建立了研究DCs与包虫之间相互关系的平台;CE组所诱导的MoDCs形态不典型,表面标志物的表达降低,说明CE的MoDCs存在受损,成熟发生障碍及对T细胞的刺激能力减弱可能是包虫致免疫耐受的发病机制之一。(3)利用体外实验发现rAgB、包虫囊液都可以上调DCs表面IDO的表达。在一定时间内rAgB上调IDO表达的能力强于MHF上调IDO表达的能力;IDO与IL-10的mRNA水平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可被上调,并且IL-10mRNA的上调延迟于IDOmRNA的上调,说明IDO可通过TLR2、TLR4的上调并在细胞因子IL-10的作用下被激活。在CE的慢性感染过程中,IDO作为调节宿主反应的分子开关可能在Th2型反应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形成了“IDO-依赖的免疫逃避”假说,显示了IDO可能抑制炎症反应,在棘球蚴致机体免疫耐受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囊性包虫病的天然免疫发病机制及探索新的免疫治疗靶点奠定基础。

刘茜[9](2010)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及其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脾脏树突状细胞(DC)在MODS病程中功能活性和免疫耐受性的变化,证实MODS晚期脾脏耐受性DC的形成及其对免疫器官损伤与机体免疫抑制的影响,阐明耐受性DC诱导机体免疫耐受的机制和作用通路,并探讨PD-L1抗体对机体免疫耐受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酵母多糖腹腔注射致MODS模型,32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三个实验组:正常对照组、MODS组和PD-L1抗体干预组,又进一步分为6h,12h,24h,48h,5d和12d组6个时相组。各组实验动物分别留取血清和组织,并应用MiniMACS免疫磁珠分离脾脏DC和T细胞用于体外细胞学实验。运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与RT-PCR方法检测DC对CD11c,MHC-II、CD86、PD-L1、PD-1与PIR-B等的表达及T细胞对多种表面标志物的表达,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脾组织及细胞培养液中IL-12p70、IL-12p40、IL-10、TNF-α、IL-1β、HMGB-1及IL-2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运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实验检测DC对T细胞的免疫激活作用和MTT法检测T细胞增殖功能,应用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免疫细胞凋亡,光镜观察各组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脾脏DC在MODS早期和急性损伤期对MHC-II、CD86等成熟标记分子表达增高,在缓解期和晚期MHC-II、CD86表达明显下降;脾脏DC对PD-L1的表达在MODS急性损伤期较正常对照组短暂升高,在晚期持续显着升高;在正常对照组脾脏DC对PD-1无表达,而在MODS病程各期均见表达,自早期至晚期PD-1含量逐渐升高;耐受性分子PIR-B在DC中表达自缓解期开始明显升高并持续至晚期;MODS早期分泌因子IL-12p70增加,IL-12p40及IL-10量少,晚期脾脏DC表达IL-10、IL-12p40增加而IL-12p70降低。MODS晚期,脾脏CD4+T细胞在MODS急性损伤期仅表达少量PD-1,而在MODS晚期CD4+T对PD-1表达量明显升高;MODS晚期CD4+CD25+foxp3+Treg数量明显增加,且与PD-L1+DC表达密切相关;脾脏T细胞增殖能力减弱,分泌IL-2减少,T细胞免疫功能抑制;MODS晚期DC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中抑制T细胞增殖的功能,PD-L1抗体能降低DC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HMGB-1在急性损伤期以后持续升高,晚期达峰值;MODS晚期脾白髓萎缩,淋巴细胞明显减少,呈现大量凋亡现象; PD-L1抗体干预组,T细胞增殖功能增强及IL-2分泌增加,Treg含量减少,脾脏白髓面积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1、检测了MODS病程中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表型表达,发现脾脏DC自MODS缓解期对MHC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就开始减少,晚期达到低谷;而对共抑制分子(PD-L1)和耐受性分子(PIR-B)的表达在缓解期升高并持续至晚期。MODS晚期DC含量虽仍较多,但其功能状态已从病程早期的过度活化变成了晚期的活性低下,而且还演变成为耐受性DC。提示在MODS晚期耐受性DC占据了主导地位,是机体免疫抑制的主要免疫细胞学因素。2、MODS晚期脾脏树突状细胞高表达PD-L1发生免疫耐受变化的同时,脾组织中IL-12p40和IL-10等含量明显升高,CD4+T细胞高表达PD-1,脾脏T细胞数量减少,增殖减弱,Treg含量增加及细胞凋亡增多。表明耐受性DC可以通过启动PD-L1/PD-1通路分泌免疫抑制因子、诱导T细胞失能,在MODS晚期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和多器官衰竭。3、首次运用流式细胞术与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并发现MODS病程中树突状细胞存在PD-1的表达,伴随MODS晚期DC活性降低和耐受性形成,DC对PD-1的表达明显升高。而正常小鼠无PD-1表达。推测DC表面PD-1受体的出现和含量变化,可能与诱导DC免疫耐受及PD-L1/PD-1通路形成有关。4、应用PD-L1抗体阻断PD-L1/PD-1通路,可以使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p40减少而IL-12p70增加,促进T细胞增殖及分泌IL-2数量增加。提示阻断PD-L1/PD-1通路的方式可以作为改善MODS晚期免疫功能的一个治疗靶点。

郁华亮,肖序仁[10](2009)在《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器官移植已经成为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而且免疫抑制剂无助于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器官移植后最理想的措施是针对供体移植物建立特异性免疫耐受,树突状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嵌合现象等在免疫耐受过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一种成熟的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的移植免疫耐受模式,理想的免疫耐受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二、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的研究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的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精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结构及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仔猪断奶应激与肠道健康
        1.1.1 仔猪断奶应激
        1.1.2 断奶对仔猪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2 树突状细胞
        1.2.1 树突状细胞的来源与分化发育
        1.2.2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1.2.3 肠道黏膜树突状细胞
        1.2.4 猪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1.2.5 不同细胞因子对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1.3 精氨酸
        1.3.1 精氨酸的结构与性质
        1.3.2 精氨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3 精氨酸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1.3.4 精氨酸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精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日粮营养
        2.1.3 饲养管理
        2.1.4 屠宰与样品采集
        2.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5.1 生长性能
        2.1.5.2 器官指数
        2.1.5.3 乳酸脱氢酶含量的测定
        2.1.5.4 回肠组织切片制作与荧光免疫组化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精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精氨酸对仔猪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2.2.3 精氨酸对仔猪血清、空肠和回肠肠道黏膜LDH活性的影响
        2.2.4 精氨酸对仔猪回肠肠道树突状细胞数量的影响
    2.3 讨论
        2.3.1 精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2.3.2 精氨酸对仔猪血清及肠道黏膜LDH含量的影响
        2.3.3 精氨酸对仔猪肠道树突状细胞数量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精氨酸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区系分析
        3.1.3 数据处理
        3.1.4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OTUs及其丰度分析
        3.2.2 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区系α多样性分析
        3.2.3 哺乳期补饲精氨酸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主成分的影响
        3.2.4 哺乳期补饲精氨酸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3.2.4.1 门水平肠道前十物种结构及其相对丰度分析
        3.2.4.2 属水平肠道前十物种结构及其相对丰度分析
        3.2.5 回肠门水平肠道菌群与仔猪生长性能、树突状细胞分化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精氨酸对猪单核源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试验方法
        4.1.3.1 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提取
        4.1.3.2 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和培养方法
        4.1.3.3 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4.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4.1 树突状细胞的细胞活力测定
        4.1.4.2 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状细胞表型
        4.1.4.3 树突状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
        4.1.4.4 树突状细胞中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检测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精氨酸对树突状细胞活力的影响调节作用
        4.2.2 精氨酸对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影响
        4.2.3 精氨酸对树突状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4.2.4 精氨酸对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4.2.5 精氨酸对树突状细胞Notch2信号通路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基于imDC诱导T细胞耐受研究芪葵颗粒干预T1DM的作用机制
    引言
    实验一: 观察芪葵颗粒对NOD小鼠的影胰岛炎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分组
        4 实验方法
        5 统计处理
        6 实验结果
    实验二: 观察芪葵颗粒对NOD小鼠T1DM模型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
        3 实验分组
        5 统计处理
        6 实验结果
    讨论
    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 1型糖尿病的证型分布
    1 资料及方法
    2 诊断标准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4 统计分析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第三部分 1型糖尿病免疫异常的临床研究
    1 资料及方法
    2 诊断标准
    3 观察指标及方法
    4 统计分析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全文总结
    1 本次研究的主要成果
    2 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综述一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
综述二 1型糖尿病中医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MiR-21-Tipe2调控口服免疫耐受和miR-21-Pdcd4调控葡萄糖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调节性T细胞(Treg)在口服免疫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1.1.1 口服免疫耐受的研究现状
        1.1.2 Treg与口服免疫耐受
        1.1.2.1 Treg与口服免疫耐受的相关性
        1.1.2.2 肠道Treg的分类
        1.1.2.3 口服免疫耐受中Treg的积累机制研究
        1.1.3 小结与展望
    1.2 糖耐受异常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研
        1.2.1 糖耐受异常
        1.2.2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2.2.1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概论
        1.2.2.2 miRNA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2.2.2.1 miRNA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概论
        1.2.2.2.2 miR-21 在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3 miR-21,Pdcd4和Tipe2
        1.3.1 miR-21 简介
        1.3.2 miR-21 和PDCD4
        1.3.3 miR-21 和Tipe2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1 miR-21-Tipe2通路调控口服免疫耐受的研究
        1.4.2 miR-21-Pdcd4通路调控葡萄糖耐受的研究
第2章 MiR-21 在口服免疫耐受和葡萄糖耐受中的作用和机制
    2.1 MiR-21-Tipe2通路促进口服免疫耐受
        2.1.1 引言
        2.1.2 材料和方法
        2.1.2.1 实验材料
        2.1.2.1.1 实验小鼠
        2.1.2.1.2 主要试剂
        2.1.2.1.3 主要耗材
        2.1.2.1.4 主要仪器
        2.1.2.2 实验方法
        2.1.2.2.1 细胞培养基配置
        2.1.2.2.2 小鼠基因型鉴定
        2.1.2.2.3 BMDCs的诱导
        2.1.2.2.4 流式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以及分子信号通路
        2.1.2.2.5 Western blot
        2.1.2.2.6 斑点杂交
        2.1.2.2.7 构建载体pGL3-PU.1, pLVX-IRES-Zs Green1-Tipe2
        2.1.2.2.8 构建Tipe2稳定表达的Hela细胞株
        2.1.2.2.9 质粒转染细胞并检测双荧光素酶
        2.1.2.2.10 荧光定量PCR
        2.1.2.2.11 过继性T细胞转移和口服抗原诱导pTreg
        2.1.2.2.12 统计学分析
        2.1.3 实验结果
        2.1.3.1 miR-21 和Tipe2的表达在BMDCs分化过程中呈现负相关
        2.1.3.2 缺失miR-21 的BMDCs的CD80和CD86表达显着上调
        2.1.3.3 缺失Tipe2的BMDCs的CD80和CD86表达显着下调
        2.1.3.4 Tipe2的表达在缺失miR-21 的BMDCs中显着上调
        2.1.3.5 过表达Tipe2促进转录因子PU.1 的活性
        2.1.3.6 Tipe2缺失的BMDC分化时磷酸化PKCδ(Thr505)和ERK(Thr202/Tyr204) 表达显着下调
        2.1.3.7 Tipe2缺失的BMDC分化时磷酸化PDK1 (Ser241)水平显着下调
        2.1.3.8 Tipe2促进BMDC分化时磷酸酰肌醇代谢
        2.1.3.9 Tipe2缺失的BMDC分化时磷酸化的AKT(Thr308)表达显着下调
        2.1.3.10 小鼠肠道淋巴结中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设计图
        2.1.3.11 Tipe2缺失促进肠道黏膜pTregs的诱导
        2.1.3.12 Tipe2调控DC半成熟的分子信号通路图
        2.1.4 小结与讨论
    2.2 MiR-21-Pdcd4 通路维持葡萄糖耐受能力
        2.2.1 引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2.1 实验材料
        2.2.2.1.1 实验小鼠
        2.2.2.1.2 细胞系
        2.2.2.1.3 实验试剂
        2.2.2.1.4 主要耗材
        2.2.2.1.5 主要仪器
        2.2.2.2 实验方法
        2.2.2.2.1 miR-21β KO小鼠的构建及基因鉴定
        2.2.2.2.2 胰岛及胰岛细胞的分离
        2.2.2.2.3 胰岛石蜡切片及H&E染色
        2.2.2.2.4 胰岛冰冻切片及免疫荧光
        2.2.2.2.5 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
        2.2.2.2.6 体外葡萄糖刺激分泌胰岛素
        2.2.2.2.7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胰岛素
        2.2.2.2.8 G6P检测
        2.2.2.2.9 脂代谢检测
        2.2.2.2.10 RNA提取及荧光定量PCR检测
        2.2.2.2.11 载体构建(Pgl3-Glut2, p RK5-c-Jun)
        2.2.2.2.12 β-TC6的质粒,si RNA转染
        2.2.2.2.13 双荧光素酶检测
        2.2.2.2.14 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
        2.2.2.2.15 靶向小鼠胰腺注射miR-21agomir
        2.2.2.2.16 统计学分析
        2.2.3 实验结果
        2.2.3.1 2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体重、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和胰岛中miR-21 的表达显着增加
        2.2.3.2 ob/ob小鼠的体重、血糖水平、胰岛素分泌和胰岛中miR-21的表达
        2.2.3.3 各种2型糖尿病相关小鼠的表征及miR-21 在其胰岛中的表达
        2.2.3.4 β 细胞缺失miR-21 后不影响小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
        2.2.3.5 β 细胞miR-21 缺失不影响小鼠胰岛以及 β 细胞的数目和大小
        2.2.3.6 β 细胞缺失miR-21 后导致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缺陷
        2.2.3.7 miR-21βKO小鼠的葡萄糖耐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
        2.2.3.8 β 细胞特异性缺失miR-21 不影响胰岛素合成
        2.2.3.9 β 细胞缺失miR-21 后不影响胰岛素的转运和释放
        2.2.3.10 miR-21βKO小鼠胰岛中Glut2的表达显着降低
        2.2.3.11 miR-21 通过 miR-21-Pdcd4-AP-1 途径促进 Glut2 的表达
        2.2.3.12 miR-21 agomir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
        2.2.3.13 验证miR-21 agomir被特异性输送到胰腺
        2.2.3.14 miR-21 agomir增加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中Glut2的表达和胰岛素的产生
        2.2.3.15 miR-21 agomir处理不影响小鼠的体重和脂代谢
        2.2.3.16 miR-21 促进Glut2表达和胰岛素分泌的示意图
        2.2.4 小结与讨论
第3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RelA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大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及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构建低表达RelA基因的树突状细胞及对其免疫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低表达RelA基因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中英文缩略词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副干酪乳杆菌L9对小鼠牛乳蛋白过敏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牛乳蛋白致敏反应的分子机制
        1.2.2 牛乳蛋白过敏的免疫耐受机制
        1.2.3 益生菌对食物过敏的缓解作用
        1.2.4 益生菌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
        1.2.5 TLRs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益生菌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
    1.3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3.1 立题依据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筛选具有缓解小鼠牛乳蛋白过敏功能的益生菌
        1.4.2 副干酪乳杆菌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调节性T细胞亚型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1.4.3 副干酪乳杆菌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DCs成熟分化的影响
        1.4.4 TLR2/MAPK信号通路在副干酪乳杆菌L9调节D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筛选具有缓解小鼠牛乳蛋白过敏功能的益生菌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2.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2.2.4 供试菌株
        2.2.5 实验动物
        2.2.6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3.1 小鼠牛乳蛋白过敏模型的建立
        2.3.2 不同益生菌株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脾淋巴细胞活力的影响
        2.3.3 不同益生菌株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脾淋巴细胞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影响
        2.3.4 不同益生菌株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
        2.3.5 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过敏反应的缓解作用
        2.3.6 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肠道组织状态的影响
        2.3.7 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
        2.3.8 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2.4 讨论
        2.4.1 益生菌对小鼠过敏反应的缓解作用
        2.4.2 益生菌对过敏小鼠抗体产生的影响
        2.4.3 益生菌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副干酪乳杆菌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3.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3.2.4 供试菌株
        3.2.5 实验动物
        3.2.6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3.1 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血清中调节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3.3.2 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PP、MLN、Spleen淋巴细胞调节性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
        3.3.3 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PP、MLN、Spleen淋巴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
        3.3.4 L9对牛乳蛋白过敏小鼠PP、MLN、Spleen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亚群数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树突状细胞在副干酪乳杆菌L9促进调节性T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4.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4.2.4 供试菌株
        4.2.5 实验动物
        4.2.6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L9对过敏小鼠PP、MLN、Spleen淋巴细胞中树突状细胞成熟度的影响
        4.3.2 L9对过敏小鼠PP、MLN、Spleen淋巴细胞中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影响
        4.3.3 L9对CD103+DC和CX3CR1+DC调节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4.3.4 CD103+DC和CX3CR1+DC对CD4+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
    4.4 讨论
        4.4.1 L9调节过敏小鼠肠组织淋巴结中DCs成熟状态
        4.4.2 L9调节过敏小鼠肠组织淋巴结中DCs亚型变化
        4.4.3 L9促进DCs对CD4+Treg分化的调节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LR2/MAPK信号通路在副干酪乳杆菌L9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的作用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5.2.3 主要溶液的配制
        5.2.4 供试菌株
        5.2.5 实验动物
        5.2.6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L9对DCs形态的影响
        5.3.2 L9对DCs分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5.3.3 L9对DCs中RALDH和IDO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5.3.4 MAPK信号通路在L9调节D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5.3.5 DCs中MAPK信号通路对CD4+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
        5.3.6 TLR2在L9调节DCs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5.3.7 TLR2-siRNA对L9激活DCs中TLR2-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5.3.8 TLR2-siRNA对L9诱导DCs向CD103+DC和CX3CR1+DC分化的影响
        5.3.9 TLR2-siRNA对DCs促进CD4+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
    5.4 讨论
        5.4.1 L9通过TLR2-MAPK途径调节DCs分化与功能
        5.4.2 Treg分化与TLR信号通路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CCR7基因修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技术路线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7)中国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入选标准
    1.3 资料提取
    1.4 分析指标
2 结果
    2.1 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2002/2011收录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1.1 CNKI数据库学术期刊文献筛选流程图
        2.1.2 文献出版时间及数量
        2.1.3 学科类别分布
        2.1.4 来源期刊分析
        2.1.5 机构分布
        2.1.6 作者分布
        2.1.7 关键词分析
        2.1.8 基金资助项目分析
        2.1.9 文献下载频次分析
        2.1.1 0 文献被引频次分析见表7。
    2.2 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2/2011收录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2.1 文献出版时间及数量
        2.2.2 学科类别分布
        2.2.3 机构分布
        2.2.4 博士生导师分布
        2.2.5 关键词分析
        2.2.6 文献下载频次分析
        2.2.7 文献被引频次分析
        2.2.8 基金资助项目
3 讨论
    3.1 文献出版时间及数量
    3.2 学科分类分析
    3.3 文献的研究机构和作者
    3.4 关键词分析
    3.5 基金资助项目
    3.6 权威期刊分析

(8)细粒棘球蚴致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囊性包虫病患者(C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2、4mRNA 及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
    研究背景与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本临床材料
        1.2 试剂与仪器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1.4 PBMC 的分离
        1.5 TLR2、4mRNA 表达水平的检测
        1.6 ELISA 方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12p70、IL-10、IL-4、IL-17A 的浓度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囊性包虫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形态、表型功能变化
    研究背景与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试剂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1.4 健康人PBMC 来源的DCs 体外稳定培养方法的建立及与磁珠法的比较
        1.5 CE 组、健康志愿者(HC 组)PBMCs 来源DCs(MoDCs)的诱导
        1.6 流式细胞术检测CE 组、HC 组MoDC 表面标志物
        1.7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细粒棘球蚴抗原诱导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表达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与试剂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1.4 BMDCs 获取、鉴定
        1.5 重组抗原的活化、诱导与纯化
        1.6 DCs 的诱导与分组
        1.7 rAgB 干预DC524 h 后IDO 的初步检测
        1.8 QRT-PCR 检测IDO、TLR2、TLR4、IL-10 mRNA 的相对表达
        1.9 IDO 蛋白表达及其活性的检测
        1.10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及其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 实验仪器设备
        2. 试剂与药品
    二、动物模型与分组
        1. 实验动物
        2. 动物模型复制
        3. 实验分组
    三、标本取材与处理
    四、实验方法
        1. 脾脏组织光镜观察
        2. 脾脏组织免疫组化标记-foxp3、TGF-β
        3. 脾脏组织免疫荧光标记-CD11c
        4. 脾脏组织免疫荧光双标记
        5. 脾脏组织PD-L1、PD-1的Real-timePCR检测
        6. 脾脏组织匀浆、血清及细胞分泌的组织细胞因子的ELISA检测
        7. 细胞凋亡的原位检测(TUNEL)
        8. 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提取和功能检测方法
        9. 小鼠脾脏T 淋巴细胞的分离及检测
    五、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一、酵母多糖致MODS 小鼠症状与体征
    二、实验小鼠脾脏的病理变化
        1. 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2. 各实验组脾脏白髓面积
        3. 各实验组脾脏树突状细胞(CD11c)免疫荧光标记
        4. 脾脏组织内细胞凋亡的检测
        5. 脾脏组织内TGF-β表达的变化
        6. 脾脏表达PD-L1及受体PD-1的检测
    三、脾脏DC 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功能检测
        1. 脾脏DCPD-L1、PD-1的免疫荧光双标记
        2. DC表达PD-L1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3. DC表达PD-1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4. DC表达MHC-II(I-Ab)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5. DC表达MHC-II的免疫荧光标记CD11c(PE/)MHC-II(FITC)
        6. DC表达CD86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7. DC表达PIR-B的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8. 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变化情况
        9. DC表面CD86/PD-L1比值的变化
    四、脾脏T 细胞增殖与亚群紊乱
        1. CD4~+T细胞PD-L1的表达
        2. CD8~~+T细胞PD-L1的表达
        3. 脾脏CD4~+T细胞PD-1的表达
        4. 脾脏CD8~+T细胞PD-1的表达
        5. DC、CD4~+T、CD8~+T对PD-L1表达的比较
        6. DC表达PD-L1与CD4~+T细胞表达PD-1的变化趋势比较
        7. 脾脏CD4~+/CD8~+T比值的变化
        8. 小鼠脾脏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
        9. T细胞增殖活性
        10. 小鼠淋巴细胞分泌IL-2的检测
    五、MODS 小鼠脾脏DC 激活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1. MODS小鼠脾脏DC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
        2. DC-T细胞培养液中IL-2的ELISA检测结果
        3. MODS小鼠脾脏DC与T细胞液中IL-10的含量
        4. MODS小鼠脾脏DC与T细胞混合培养液中IL-12p70的含量
        5. MODS小鼠脾脏DC与T细胞混合培养液中IL-12p40的含量
    六、DC 孵育液中IL-12、IL-10 的检测结果
        1. 脾脏DC孵育液中IL-12p70的检测
        2. 脾脏DC孵育液中IL-10检测
        3. 脾脏DC孵育液中IL-12p40检测
    七、脾脏组织匀浆IL-12 及IL-10 的变化
        1. 脾脏组织匀浆IL-12p70的检测结果
        2. 脾脏组织匀浆IL-10的变化
        3. 脾脏组织匀浆IL-12p40的检测结果
    八、外周血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的ELISA 检测
        1. 小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的变化
        2. 小鼠血清炎症因子IL-1β的变化
        3. 血清晚期炎症因子HMGB1的变化
        4. 小鼠血清IL-12p70的变化
        5. 小鼠血清IL-10的ELISA检测结果
        6. 小鼠血清IL-12p40的变化
第三章 讨论
    一、关于小鼠MODS 模型的复制与评价
    二、MODS 脾脏DC 的耐受作用
        1、MODS 晚期脾脏 DC 低表达 CD86 和 MHC-II 是 DC 免疫活性下降的表型特征
        2、MODS晚期脾脏DC高表达PIR-B是耐受性DC的标志
        3、MODS晚期脾脏DC 对PD-L1的高表达体现了DC的免疫耐受作用
    三、耐受性DC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负向免疫调节作用
        1、耐受性DC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影响机体免疫功能
        2、耐受性DC活化PD-L1/PD-1通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
        3. DC高表达PD-L1诱导CD4~+CD25~+foxp3~+Treg转化
    四、阻断PD-L1/PD-1 通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论着1
论着2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四、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的研究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精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结构及树突状细胞分化的影响[D]. 汪天龙. 扬州大学, 2021(09)
  • [2]芪葵颗粒调节1型糖尿病Th17/Treg平衡的实验研究及T1DM临床证型的横断面分析[D]. 贾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MiR-21-Tipe2调控口服免疫耐受和miR-21-Pdcd4调控葡萄糖耐受的机制研究[D]. 刘芮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4]RelA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D]. 易锐文.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5]副干酪乳杆菌L9对小鼠牛乳蛋白过敏的缓解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景.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4)
  • [6]CCR7基因修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 周琨.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7]中国肝移植后排斥反应研究的发展趋势[J]. 胡续光,南今娘,李洪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31)
  • [8]细粒棘球蚴致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D]. 单骄宇.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6)
  • [9]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小鼠脾脏耐受性树突状细胞及其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 刘茜.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0(12)
  • [10]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郁华亮,肖序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31)

标签:;  ;  ;  ;  ;  

树突状细胞与免疫耐受研究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