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

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

一、现代厂商理论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曾卓然[1](2021)在《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发展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期,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而且是推动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高效动力源,更是引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也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动提升至重要地位。中国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并构建了一套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体创新能力在近年来有了显着提升。但整体上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缺乏关键核心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等问题,微观层面上存在“策略性创新”、“骗补式创新”等问题。在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为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内外部环境的巨变,如何加强企业自主核心技术研发,提升企业创新质量,保持国家和企业竞争优势,这是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为促进企业自主研发,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我国各级政府倾向于采用政府补贴方式,作为引导微观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主要路径,那么,政府补贴是否能有效激励和促进微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对何种类型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未来政府补贴的重点与核心应在何处。这一系列问题都亟需解答。企业创新质量不仅依赖于企业内(外)制度环境,更依赖于其动态演变路径。从内部看,企业自身的治理水平是决定其创新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外部看,创新质量的主要受融资约束的影响。此外,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内部治理水平和融资约束水平有较大差异。因此,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从内部公司治理、外部融资约束和动态生命周期三个角度,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异质性影响。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缘起,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奠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与回顾,形成了支撑全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逻辑起点。第二部分为机理分析和框架构建,即本文的第三章,首先通过剖析政府补贴的形式与作用,提炼出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为正式探讨两者之间关系做好了理论铺垫和准备;其次,按照企业异质性视角选择的必要性→不同视角下的异质性影响机理→异质性视角下研究假设的逻辑,搭建了本文的整体分析框架,为第三部分的实证检验奠定了研究基础。第三部分为实证检验,包括第四、第五和第六章,分别从公司内部治理、外部融资约束、动态生命周期等角度展开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实证研究。在分析过程中,使用了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固定效应、泊松回归、门槛回归、chow检验等一系列计量方法,利用多个微观数据库进行匹配,对企业创新质量进行实证检验,对第三部分提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充分论证。第四部分为结论与启示,即本文的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根据研究结论得到了相应的政策启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政府补贴主要通过改变创新的成本收益比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三个方面影响企业的创新决策和行为,促进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政府补贴通过影响企业自身的投融资行为、扭曲企业创新行为以及影响正常的创新激励机制三种方式,抑制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此外,针对不同融资约束强度的企业,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还具有门槛效应,即存在非线性作用。第二,股东治理、经理人治理和董事会治理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有明显差异。从股东治理来看,控股大股东比例增大,有助于对企业形成更有效的监督机制,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促进公司价值提升。而公司股权结构过度集中,都可能增加公司代理成本,降低公司治理效率,降低公司价值。从经理人治理来看,高薪酬未必能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反而过高的管理者薪酬降低了公司价值,导致公司治理效率降低。从董事会治理来看,无论是独立董事人数占总董事人数的比例,还是独立董事是否与上市公司工作地点保持一致,对公司治理成本而言来说,并没起到额外的作用。第三,公司治理在我国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关系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具有良好公司治理效率的企业而言,倾向于利用政府补贴从事实质性创新,政府补贴有助于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提高,从而提高企业创新质量。对于低水平公司治理效率的企业而言,企业内部权利主体具有短视动机,倾向于利用政府补贴进行策略性创新,挤出高质量创新的产出,“低质量”创新增多,造成研发创新长期无效率,降低企业创新质量。第四,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同时政府补贴在此过程中具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强度越高,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明显。究其原因,本文认为融资约束越高的企业,其筹资能力相对较低,企业的研发投入将受到限制,而政府补贴则增加了企业研发投入。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融资约束程度较高时,企业的研发投入较低,其边际报酬较高,即此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第五,融资约束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调节作用受到企业所有制、生产效率、行业等因素的影响。从企业所有制异质性来看,政府补贴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质量影响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的调节系数不仅更显着,而且调节系数相对更大。从企业生产效率异质性来看,无论是高生产率企业还是低生产率企业,政府补贴的调节作用均显着为正,但对低生产率企业的调节作用更大。从企业行业异质性来看,相对非制造业企业,政府补贴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效应更强。第六,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创新质量与获取政府补贴强度有差异。从企业创新质量特征来看,成熟期企业创新质量最强,成长期次之,衰退期最弱;从获得的政府补贴强度来看,成熟期强度最高,衰退期次之,成长期最弱。即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创新质量相对较高,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强度相对较高。第七,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的效果具有显着差异性。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政府补贴影响创新质量的效果存在差异性。具体而言,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来说,政府补贴对创新质量促进作用相对较大。然而对于衰退期的企业来说,政府补贴对其创新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拓展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研究视角。现有研究对二者关系的论证并无一致性结论,本文认为企业的创新质量不仅受到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与企业动态发展阶段息息相关。因此,本文以公司治理结构表征企业内部环境,以融资约束表征企业外部环境,以生命周期表征企业发展动态过程,把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结合,把企业静态状况和动态变化相结合,内外联动,动静结合,系统分析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外部融资约束和生命周期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丰富了现有企业异质性视角下政府补贴对创新质量影响的研究视域,拓展了该主题的相关研究。第二,丰富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特征,构建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分析框架,一是总结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二是厘清了公司治理、融资约束与生命周期三个细分框架下的异质性影响机理;三是提出了异质性分析框架下的研究假设,并通过多个微观数据库的匹配,对研究假设进行了论证。纵观现有文献,尚未有研究同时将公司治理结构、外部融资约束和动态生命周期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本文的研究是对现有框架的细化与深入,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第三,深化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是在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分析中,从股东治理、经理人治理和董事会治理三个维度,运用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SFA)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检验了政府补贴对不同公司治理效率企业的异质性影响,同时创新性的采用泊松面板模型对实证研究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二是融资约束视角下的分析中,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识别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非线性影响,并采用多种测算融资约束水平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三是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分析中,采用Chow-Test的方法较为准确的识别了政府补贴对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差异,并采用替换被解释变量和随机抽取子样本的方法对实证结论进行了稳健性检验。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得到了很多新颖且重要的结论,为完善政府补贴制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魏龙飞[2](2020)在《TX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当前中央政府针对现有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积极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供给侧改革,优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动房地产行业的优胜劣汰,而各大房地产企业也积极针对供给侧进行转型,不断推动自身战略转型,“地产+物业服务”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因此对TX房地产公司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邹平市本土房地产企业TX房地产公司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厂商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竞争理论对TX房地产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呈现新房销售区域分化、房地产投资增速如期回落、融资调控未放松的特点;其次对TX房地产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运用PEST分析和SWOT分析对TX房地产公司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发现TX房地产公司的优势有项目管理经验丰富、政治、经济、人文关系密切、公司信用优势;劣势为资本结构单一,资金管理风险过高、组织结构人员知识及专业素质欠缺、品牌影响力弱;机会为城镇化的影响、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棚户区改造的影响;威胁为政府对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仍将持续、房地产税立法,行业资金紧张、行业竞争激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发现当前TX房地产公司在战略转型上主要存在房屋去化速度慢,库存压力很大,人力资源整合不协调,缺少企业发展平台,新项目开发滞后,融资困难,产业单一,转型困难,物业服务能力较差,资源利用率低、缺少创新等问题;再者通过对万科、绿地、万达、绿城等知名房地产企业转型发展的经验进行分析,得到了TX房地产公司在转型中一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物业品质;二是深耕智慧家居以提升服务品质;三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宽营销渠道;四是要立足本地市场,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因此本文的结论是:TX房地产公司下一步战略转型的选择是差异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品牌化战略。在未来十年内,整合产业链,打造成为本地领先、有着较高品牌影响力、“地产+服务+商业+文旅”的综合地产商。这就需要通过健全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打造核心团队;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公司品牌;完善资金保障,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推动物业服务创新;建立转型风险控制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战略转型的实施。

刘申[3](2020)在《高管货币薪酬、管理层持股与去产能粘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出现了多次的产能扩张,这在拉动了我国GDP增长的同时也为数年后的产能过剩埋下了隐患。2013年,我国一些资本密集型行业如钢铁、水泥的亏损面已经超过了 20%,化解产能过剩成为政府部门、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2015年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标志着去除过剩产能成为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任务,自此我国去产能力度空前加大,各地市相继出台去产能的政策文件,坚定不移的推动去除过剩产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经合组织联合课题组2018年发布的研究显示,我国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已经有了较为显着的成果,除了政策因素外,市场机制也发挥了基础性的调节作用。行业产能是企业产能的集合,去产能粘性代表了企业在市场机制下处理过剩产能的能力,高管作为企业投资、处置资产的重要决策者和参与者,其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去产能状况。但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股东与高管的利益目标可能有不一致,使得高管在对企业的投资、资产处置做出决策时可能不考虑企业长期的产能优化升级,而是采取短视的投资行为,不利于企业去除过剩产能,从而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在宏观层面加剧了行业的产能过剩。高管货币薪酬和管理层持股作为对高管激励的两种重要的形式,分别代表了对高管的短期货币激励和长期股权激励,对高管在企业投资、资产处置决策中共同发挥着作用,影响着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的去产能粘性。本文分别研究了高管货币薪酬、管理层持股对企业去产能粘性的影响,并探究两者在影响中的交互作用,寻求最利于企业去产能的高管激励形式。本文选取了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4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15-2018年度为研究区间,通过数据筛选和处理,最终得到1524个样本观测值。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上市公司总体去产能粘性为负,意味着在企业业务量下降时,企业会以较大的幅度去除过剩产能,这验证了我国近年来去产能取得了较好成果。同时,有管理层持股的企业去产能粘性显着为负,比没有管理层持股的企业去产能表现更好,而高管货币薪酬与企业去产能粘性显着正相关,说明企业高管货币薪酬的增加会削弱企业的去产能能力。在探究两者的交互作用时,有管理层持股的企业高管货币薪酬与去产能粘性的关系不再显着,说明管理层持股成为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有效的补充手段,本文的稳健性检验也证明,“有持股-低薪酬”是更有利于企业去除过剩产能的激励方式。

王宏宇[4](2020)在《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成本处于调整的重要时期,要素成本的上升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经济开放和共享程度的不断增加,要素资源具有从低价值区域到高价值区域转移的倾向。区域经济差异和资源日益紧缺,粮食主产区的各要素资源成本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总体上存在着生产效率低、生产利润低以及经济效益低的弱质状态尚未彻底改变的问题,产业升级面临着巨大挑战。要素成本的上升将会影响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升级,然而对于这种影响国内外学者尚未有统一定论。因此,如何在综合成本上升的背景下推动产业升级是粮食主产区发展的重要挑战。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识别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战略制定和政府引导对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识别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判断综合成本上升趋势。在界定综合成本、资源配置与产业升级的概念的基础上,理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和效益、效率测度,识别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判断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识别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粮食主产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和必然趋势。其次,在识别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识别我国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的合理性。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能够综合反映地区资源禀赋特点及其约束下的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综合分析模型,进一步测度我国三次产业的技术效率、效益和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合理性,对综合成本上升的趋势下,粮食主产区产业发展现状做出判断。第三,通过产业边界模型,探索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的产业升级目标。根据厂商理论,将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联系在一起,探索综合成本对产业边界、最优资源配置和最优产业配置比例的影响机制,能够识别综合成本上升背景下的最优资源配置和产业升级目标。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主产区的数据,分析得出综合成本上升与产业升级目标之间的变动关系,识别综合成本变动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及相应最优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第四,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识别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的两种主要的影响路径,为政府制定调整对策提供依据。首先,识别“要素资源流动-产业升级路径”,通过构建综合成本驱动的资源流动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识别综合成本上升对资源流动的驱动下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其次,识别“创新拉动-产业升级路径”,构建综合成本驱动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演化模型,识别综合成本、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探索综合成本对创新的影响传导下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的路径。最后,根据综合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及影响路径,分析总结我国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问题和升级偏差,从路径优化的角度对粮食主产区的产业升级提出具体政府引导对策,提高粮食主产区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应。研究以综合成本上升为切入点,从粮食主产区的资源约束和成本推动的角度确立我国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目标和定位,充分考虑了粮食主产区产业转移和升级中的资源约束和系统约束,从综合成本上升和资源配置的视角研究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不仅可以维持粮食主产区的资源优势,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同时可以促进第一产业为主要规模产业的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协同优化,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又能提高粮食主产区经济战略地位,提高相关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李沛然[5](2020)在《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小微企业由于自身信用和财务不足以及经济危机、贸易战等外界环境影响,在融资贷款业务上弱势地位愈发显着,融资难问题成为困扰其发展的重要问题。融资再担保作为扶持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发挥着分险增信、规范引领的作用,但其体系内主体混业经营、业务合作不畅、代偿风险分配不合理等现象导致其面临的风险呈现多层次、多种类的特征。本文以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再担保风险研究和现阶段融资再担保体系发展现状,开展再担保体系风险控制研究。本文从阐述相关理论及界定基本内涵出发,将再担保体系相关风险分为体系内部风险以及体系外扰动风险。然后结合行业报告分析再担保机构发展现状和风险现状,基于风险类别总结出我国融资再担保体系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再担保合作覆盖程度不足、再担保机构混业经营、银担合作地位存在差异以及资金补偿机制缺乏等问题,主要是由主体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受保企业自身风控能力不足、业务主体的逐利心理以及监管法律的不完善等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随后借助演化博弈理论对再担保业务合作最关键的三个主体的行为策略和关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主体内部风险和主体合作风险的演化路径和相关因素;借鉴生态学思想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体系外扰动风险对于再担保体系的作用机理。最后根据两类风险的相关因素和作用规律,从多个层面提出风险控制对策。通过研究发现:(1)体系内部风险以“多重并发”的方式影响着融资再担保体系。一是担保机构代偿风险与担保机构的附加条件和担保代偿额呈正相关,与再担保惩罚呈负相关。二是再担保机构运营风险与再担保代偿额呈正相关,与担保机构的附加条件和惩罚性的激励措施负相关。三是银行与融资再担保体系的协作风险与对担保机构的惩罚金额呈正相关,与银行的业务收益、优惠力度以及再担保机构的规模效应、代偿金额呈负相关。(2)体系外扰动风险首先扰乱融资再担保体系内主体的业务管理,引发或加剧主体经营风险,随后进一步影响主体间的协作方式,加剧双方的业务竞争和道德风险。在这种“由点及面”的演化规律作用下,主体运营风险与随机因素影响强度呈现正相关,主体间的协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在风险因素强度高时才会明显爆发,且分别作用于不同主体,削弱其风险抵抗能力。

房林林[6](2016)在《治理视角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司资本结构能够充分反映公司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比例关系,资本结构决策作为重要的财务决策,关系着公司的持续健康成长,因此资本结构决策一直是学术界及实践界研究的焦点问题,随着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的兴起,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研究成为“焦点中的焦点”。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异象丛生”,过高或过低的资本结构水平在部分上市公司中持续存在,究其原因可能源于两点:一是上市公司对目标资本结构及其动态调整意识的缺失;二是上市公司对如何选择目标资本结构、如何进行资本结构调整的无所适从。纵观目前相关文献不难发现,对资本结构决策研究而言,尽管学者已经开始关注目标资本结构选择及动态调整的重要性,但现有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突出的问题表现为已有研究关注了宏观经济环境、财政税收政策及市场化进程等因素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强调了公司进行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时的“被动适应”,但是缺乏从公司内外部治理视角对公司资本结构“主动调整”的探索;并且以往研究大多关注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路径等过程变量,对反映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结果变量的考察十分有限。本文认为对上述研究不足的弥补有利于缓解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异象,促进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实现。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采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3-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治理视角下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为主题,在文献述评及理论推演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对公司目标资本结构的衡量。采用回归估计与资本结构经验值相结合的方法对目标资本结构进行衡量,在对回归估计值进行评估与选择之后,取其与资本结构的行业年度均值、行业年度中位数及行业年度净利润率前十位公司的资本结构均值的平均值作为目标资本结构的替代变量,结果显示上市公司目标资本结构应当保持在31.07%左右,并且系统GMM回归方法的估计结果及行业年度净利润率前十位公司的资本结构均值与获得的目标资本结构水平最为相近。第二、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对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基于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及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以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为切入点,提出了产品市场竞争影响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信息效应及代理效应假说,并以行业内企业家数、赫芬达尔指数及行业内上市公司数目三种指标衡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产品市场竞争有利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效果的提高,并且发现产品市场竞争主要通过信息效应促进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行为的实现,代理效应未被充分证实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外部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导致竞争压力的传导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此外,本文还考察并证实了同一行业内,不同上市公司的公司竞争地位对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正向影响,并在稳健性检验中排除了产品市场竞争对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非线性影响的可能性。第三、考察了公司内部治理对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基于公司内部治理理论、资本结构的代理成本理论及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的思想,以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为切入点,提出了公司内部治理影响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信息效应及代理效应假说,并从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四个层面,通过22个指标构建了公司治理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公司内部治理能有效促进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效果的提高,并且公司内部治理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主要通过代理效应发挥作用,信息效应未被充分证实的原因可能在于公司内部治理的完善更多强化了公司强制性信息披露,而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相比,强制性信息披露对信息的边际贡献有限。此外,为保证本文构建的公司治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可靠性,稳健性检验中利用市净率、托宾Q值等反映公司价值的指标对公司治理质量进行了可靠性检验。第四、检验了公司内外部治理影响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交互效应。基于超产权理论及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的观点,考察了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质量、治理机制影响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调节作用,以及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质量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证实了不同竞争环境下公司治理质量及治理机制影响资本结构调整的差异,并且发现低产品市场竞争条件下,高质量公司内部治理对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促进效应更加明显。第五、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公司内外部治理及融合的维度构建了治理视角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树立目标资本结构意识、完善公司内部治理及信息披露机制、提高公司竞争地位、打破行业垄断、加强内外部治理融合、完善经理人市场及实现资本市场优化”等促进资本结构动态优化的措施。

王立延[7](2013)在《基于契约控制权的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文中提出现实的财务决策,如项目选择、融资渠道选择、股利政策制定、薪酬结构设计、资产定价,以及兼并和收购等,都与资本结构决策有着密切关系。财务学理论和经验表明,如何理解成本和收益对财务决策和公司治理安排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然而,现有的资本结构理论对成本和收益的解释很不一致。众所周知,现有的财务学理论主要是由行之有效的经验性决策方法构成的,而且,它是以欧美发育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值得思考的是,从成本和收益的涵义及构成来看,财务学理论推荐的最优资本结构选择方法,与新古典经济分析思想推崇的最优决策分析方法很不一致。建立一个资本结构理论必须回答两个关键的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资本具有不同的资本成本?第二,为什么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具有不同的权力和利益要求(以下如无特别说明,本文将使用“权利”指代“权力和利益”)?本文认为,现实的市场环境是财务决策的基础。在过去建立资本结构理论的过程中,把市场、企业和融资契约等构成市场环境的理论要素做为外生给定的研究前提是不合理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研究市场环境的决定或影响因素,提出一个对财务决策行为更有解释力和预测力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的工作分为五部分,分别在七章中完成。第一部分主要完成选题介绍和文献研究工作,该部分工作分别由第一章和第二章承担。第一章介绍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目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核心概念界定的经验可靠性,以及主要观点和结论的介绍。第二章着重进行文献研究。本章内容包括文献的宏观评价和微观评析两部分。文献的微观评析是按现有假说的核心概念及提出假说的相应历史时期为标志进行分类评析的。本文第二部分由独立的第三章构成。第三章是本文提出的研究资本结构决策行为的基本分析框架。本章在澄清成本和收益的理论涵义及成本与收益的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以自利假设为基本前提,利用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建立起一个具有理论完整性、以新的成本及其性质的形式化界定为基础的资本结构分析框架。本章既研究了债权与股权的起源和演进问题,以及资本结构决策的机制问题,还重点讨论了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本文第三部分为第四章。第四章专题研究资本结构决策的现实基础——资本成本的决定问题,讨论不同来源和类型的资本对资本结构决策行为和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两章内容,这两章分别对本文提出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理论实证检验和经验实证检验。本文第五部分即第七章,总结全文并讨论本文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本文的主要观点、结论和理论创新如下:1.本文比较全面广泛地分析和总结了各种现有资本结构理论的经济分析思想,提出了新古典供求分析框架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不适合做为资本结构研究的方法论的观点。本文发现,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造成现实的资本结构决策行为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释:第一,现实企业的决策原则为什么不是给定成本目标下的企业收益最大化,相反,企业收益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财务目标,而成本最小化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约束条件;第二,为什么预期资本成本的确定在名义上与“过去的融资成本”无关,但在财务现实中,确定预期成本的资产定价方法在实际上只是给“过去的融资成本”加了一个预期的风险溢价?换言之,为什么与新项目决策无关的“过去的融资成本”可以比较可靠的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现有理论解释的无效及理论发展的停滞表明,很可能是已有理论使用的经济分析方法论存在缺陷。根据对融资经验的观察,本文认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企业、外部投资者和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三方博弈的均衡。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决策行为的形式化描述,必须是能够同时刻划要素供给行为、要素需求行为、产品消费行为和产品供给行为的一般均衡模型,而绝非是在天造地设相互对立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两大基本经济部门之间,不断重复要素消费行为与产品消费行为的博弈。古典经济分析思想的超边际经济学是目前唯一具有形式化的企业制度模型的理论,而且该模型从基础模型起始终是一个一般均衡模型。基于上述讨论,如果超边际经济分析模型可被挖掘出财务下学涵义的话,则超边际分析框架就有可能成为突破资本结构理论建立难题、破解“资本结构之谜”的新希望。2.本文对超边际经济分析思想进行了财务学阐释,在其基本分析框架内,通过对成本概念及其性质进行具有数学严格性的形式化讨论,以新的成本概念及成本与收益的理论辩证关系为理论基点提出了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并得出一个明确结论——产权制度是一个经济的成本水平高低的唯一的决定因素,也是资本结构的唯一的根本影响因素。分工与专业化是构成一切现实的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基础。因此,经济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是如何突破有限的个人劳动时间约束与如何满足无限的个人消费欲望之间矛盾冲突的问题。由于产品的生产决策必须在消费决策之前进行,因此,资本结构决策的本质是生产的组织结构选择问题,即产品选择决策是资源配置决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超出所需资源的总成本支付能力的产品不可能被选择,只有总成本最小化的产品才有可能成为决策的对象,只有成为决策对象的产品才有在边际上进行资源配置决策的必要。分工与专业化意味着融资是进行专业化生产的充分必要条件,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人天然地拥有选择专业化生产组织形式的权利——契约控制权。产出的事后性特征决定了不确定性是一切决策的根本特征,因此,理性的决策前提必然是在决策之前就确定资源物的财产权利归属和价值量,而且,理性的融资契约在本质上都是债务契约,即融资者必须在事前作出可置信的偿付承诺。可置信的偿付承诺只有两种形式:抵押决策时点上融资者拥有的私人财产(包括不做生产要素使用的财产和生产组织过程形成的净资产两部分),或质押预期剩余收入的产权,即企业契约控制权。在事前明确资源的归属关系和转移数量,是融资双方定量地控制事前(ex ante)成本和事后(ex post)收益的唯一方式。产权和货币就是量化控制事后成本和收益的基本财务工具。产权是保证融资契约的支付及清偿条款可信的权利前提。产权制度的出现是交易双方必需相互信任和尊重对方产权的必然产物,它是被社会一致接受的、为一个人建立可信产权的产权建立规则。因此,产权制度是资本成本的根本影响因素,也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现实社会所选择的产权制度,既有可能是以保护财产所有者的既得利益为目标的,也有可能是以保护资源需求者的财富创造能力为目标的。不同的制度目标决定着经济的成本水平。前一类制度通常导致融资者用企业契约控制权清偿债务的承诺不可信,造成企业家只能选择标准的债务契约,不得不承受非效率破产的威胁。由于举债能力受到实有财产数量的限制,债务融资的理论财务杠杆效应和实际效应都是很有限的。与之相反,企业产出的不确定性特征意味着企业契约控制权的融资能力在理论上是无限的,在融资者的企业契约控制权可信(即融资者拥有了企业契约控制权资源的产权)的条件下,股权融资的理论财务杠杆效应是无限的。由于企业的事后实际产出数量是有限且确定的,出于自利的考虑,在确保不失去企业契约控制权的前提下,融资者将参照债务的市场利率来决策股权融资的实际数量规模和股权结构。股权融资和公司制企业的出现是与普通法传统的产权制度的建立相同步的。在第三章中,本文还研究了融资期限、资产定价、税盾价值、最优杠杆率等标准的财务学问题,还讨论了自利动机与利他行为、不对称信息、决策行为的理性与非理性特征、(剩余)控制权、委托-代理关系、激励与监督、公司治理等标准的经济学问题。本文研究认为,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因素是唯一的:产权制度。3.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融资来源分类方法,研究了这两类资本的资本成本(即收益率)的决定,以及两类资本的经济性质和特征。本文根据不同生产力涵义的资本在总人口中的分布特征,把融资来源分为集中型债务资本和分散型债务资本。通过研究这两类资本的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机制,本文发现,第一,集中型资本的资本成本通常低于分散型资本;第二,集中型资本与分散型资本具有相反的资本成本变化趋势,前者呈持续下降状态,后者呈持续上升状态;第三,集中型资本内在的保守性特征,决定了此类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可能会造成经济衰退,而分散型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常是积极的。4.本文实从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两个方面对本文提出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检验结论证实本文提出的资本结构理论为有效理论。本文第三章提出债务性是一切融资契约的基本特征的观点。直觉上,这个观点的财务学涵义是,在假定每个人事前完全相同的理论环境中,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的收益率应该是相等的。换言之,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机地选择职业的话,则不同产品生产者的最优资本结构是不同的,或者说是随机的,即一个特定企业的资本结构仅与该企业的企业价值高度相关,与其他企业的企业价值无关。这个直觉上的推论,与MM定理的核心结论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且,本文第五章用超边际分析方法证明该推论是正确的。但是,该推论与MM定理的根本区别是,证明MM定理的套利均衡分析对项目选择、资产定价、融资决策、股利分配和最优资本结构选择几乎没有任何的解释力和指导力。而本文所用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几乎可以解释财务学中所有的基本概念、管理方法和重要的理论观点第六章对第三章提出的理论思想进行了经验实证检验。检验结论证实了本文理论思想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经验实证而言,毋庸讳言,其实,从本文的第一章绪论至第五章内容,包含了大量现实的经验实证内容(包括资本结构研究工作中的行为和现象)。无论经济学家和财务学家的研究分析是从任何一个历史时点上展开的,都必需从人类财务管理行为的历史起点——分工与专业化上寻找理论的经验基础和经验证据。人类的理论探索经验清晰地表明,合理有效的经济学理论思想不仅要能够总结和概括现实的财务经验,更需要能够预测和指导现实的财务行为。“资本结构之谜”的答案全部隐藏在人类最基本、最浅显、最直观以至于最难刻划的财务决策经验当中——要得到,就必须付出代价;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在代价承受限度内尽一切可能地降低代价。分工与专业化是一个经济赖以存在和运行的根本基础,它的现实表现形式就是资本结构。总之,资本结构是如何有效组织经济的结构选择问题;资本结构理论不仅是一部微观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事务理论,更是一部有着坚实的经济分析思想基础和财务经验基础、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全部经济管理知识的管理学理论。

黄平[8](2012)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30多年,成就巨大,目前的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其中,特别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如果从应该做到更好的角度来看,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了更好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制度的机会,但更面临着全球性的市场竞争的巨大冲击,如果不能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及时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推动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对我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国有资产管理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我国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一直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在政府层面,国有资本的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职能、国有资本运营职能及监督职能仍混杂在一起,尚未形成制衡关系、权责尚不到位,国有资本的有效运作和监督、制衡机制尚未建立,所以,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然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与进步都需要有理论上的指导。所以本文认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与现代厂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探寻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得出一些对国有资产管理很有价值的结论:首先是根据马克思的财产权理论我们可以得出,如果资产所有权的所有者无法行使对财(资)产的监管,那么这些财产便不可能为所有者带来利益。依据产权理论,市场交换主体必须对其交换对象有明晰的、唯一的、可自由转让的产权,才能使市场机制运转起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资产作为一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物质形式,如何发挥作用与产权制度安排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国有产权的配置效率或者说存在的意义是提供以利润为界限的私人企业人无力提供或不愿生产却为社会所必需的产品,它可克服由外部性引发的市场失灵现象,并实现某些特定社会目标。而政府行使国有产权时产权经营的代理性、使用权排他性、收益归属确定性所导致的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正是国有企业发挥以上功能的优势所在。但其问题是国有产权的权利配置遵循纵向隶属的等级性导致衔接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效率。其次是,要保持国有产权的公益性就存在能否让国有企业以盈利为目标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即国有产权能否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的问题。由于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所在的阶段决定了有些领域必须是国有产权来发挥作用,所以,在国家仍然拥有剩余索取权的条件下,确立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这样,国有产权的基本属性仍没改变,法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具有兼容性,那么经过公司化改造的国有企业就能够完全进入市场。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既要有效率又要保证其公益性,在理论就要借鉴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与现代厂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构建好营运制度,同时又要确保国家所有权能够对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国有资产带来的价值最终为全体人民谋取福利,而不能成为少数人得利的工具。然后,本论文对部分发达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归纳分类,分析他们在国有资产管理上的成功之处和不足经验,也对与我国相似的转轨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行一些研究,以求在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最后,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经验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所做的改革进行分析,指出现有的存在问题,并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运行框架进行设计。建议构建好国有资产宏观监督管理体系和国有资产微观运营及监督管理体系的框架,以形成我国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的运行机制。所以,不仅设计了详细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还设计了国有资产动态运营监管体系,特别是微观国有资产动态运营监管体系,这里面包括了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大型重点国企的监事会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等等具体改革的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撰写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文献和研究内容,提出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二章,国有资产的相关基础理论。本章主要是梳理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基础理论,有马克思主义的资产相关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代理理论,团队生产与现代厂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根据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奠定本文的研究基础。第三章,国有资产的管理理论。任何一个体制的构建都需要有理论支撑,本章通过介绍国有资产及其性质与地位、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的划分、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理论,形成对目前已经存在的国有资产管理理论的特征、内容及运用的深入认识,为下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创新内容打下铺垫。第四章,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与现存问题。在总结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为下文提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明确目标方向和要求。第五章,部分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借鉴。通过对部分外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析,总结出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典型模式,尤其是对转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寻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机理。第六章,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从全球化下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入手,具体提出我国国有资产宏观与微观经营管理体系的框架安排。第七章,国有资产动态运营监管的设计。本章研究提出国有资产宏观监督管理体系和国有资产微观监督管理体系的框架安排,形成新型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机制。最后是结论与展望。对本文进行总结,对新型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构建进行展望。

张孝梅[9](2011)在《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冲突及融合》文中指出依据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目标差异理论和激励相容理论,本文对代理人有别于委托人的目标偏好的相关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代理人规模偏好假设,并构建了“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的六位一体激励约束”体系。其基本理念是:在有效识别代理人的目标偏好前提下,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引导与矫正,使代理人努力达到有利于公司价值创造的绩效目标,实现代理人与委托人目标最大限度地融合。针对代理人规模偏好假设,本文以1999-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和1997-2009年《财富》500强企业为样本,分别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高管报酬与企业规模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33),而与企业绩效相关性很小(相关系数为0.006);企业规模与企业利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45);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利润增长率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37);在多数情况下(52.71%),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利润增长率,其中部分(35.92%)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正,而利润增长率为负;各项指标在行业间、地区间、规模间、年度间存在较大差异。以此为基础,本文构建了代理人规模偏好私人收益曲线、私人收益函数,对收益曲线与收益函数分析表明:当代理人规模偏好中,积极因素占主体时,代理人规模偏好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反之,消极因素占主体时,呈负相关,从而对股东利益造成损害。文章建议,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融合实现的基本路径包括,实证检验代理人有别于委托人的目标偏好,并对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进行财务指标量化;构建与完善以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为前提,兼顾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的业绩指标评价体系;以代理人规模偏好私人收益的子函数为切入点,“对症下药”,对其中积极因素进行激励,而对消极因素予以约束。

宋宇[10](2010)在《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对厂商的起源、性质、边界与行为的认识有重大不同,但都构筑了庞大而系统的分析体系。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进行比较,有助于以马克思厂商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的合理之处,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厂商理论,更好地为我国企业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制度服务。

二、现代厂商理论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厂商理论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政府补贴
        1.2.2 创新质量
        1.2.3 企业异质性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关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公司治理、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融资约束、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1.3.4 关于生命周期、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政府补贴相关理论
        2.1.1 市场失灵理论
        2.1.2 外部性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技术进步理论
    2.2 企业创新相关理论
        2.2.1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
        2.2.2 企业制度创新理论
        2.2.3 企业管理创新理论
    2.3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 融资约束相关理论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4.2 优序融资理论
    2.5 生命周期相关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
    3.1 政府补贴的形式与作用
        3.1.1 政府补贴的形式
        3.1.2 政府补贴的作用
    3.2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机理
        3.2.1 促进效应
        3.2.2 抑制效应
        3.2.3 非线性效应
    3.3 企业同质性与异质性
        3.3.1 企业的同质性假设
        3.3.2 企业的异质性假设
    3.4 企业异质性视角选取
        3.4.1 视角选取一:公司治理视角
        3.4.2 视角选取二:融资约束视角
        3.4.3 视角选取三:生命周期视角
    3.5 分析框架及研究假设
        3.5.1 分析框架一: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异质性影响与研究假设
        3.5.2 分析框架二:融资约束视角下的异质性影响与研究假设
        3.5.3 分析框架三: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异质性影响与研究假设
    3.6 本章小结
4 公司治理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4.1 公司治理效率的测算
        4.1.1 公司治理效率测算的思路
        4.1.2 公司治理效率的方法及数据
        4.1.3 测算结果解析
    4.2 实证研究设计
        4.2.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4.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基准回归分析
        4.3.2 调节效应分析
        4.3.3 基于研发投入渠道的机制检验
        4.3.4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融资约束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研究
    5.1 实证研究设计
        5.1.1 计量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择
        5.1.3 数据说明
    5.2 实证结果分析
        5.2.1 基准估计结果
        5.2.2 异质性估计
        5.2.3 稳健性检验
    5.3 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的门槛效应分析
        5.3.1 门槛值检验
        5.3.2 门槛模型估计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生命周期视角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影响研究
    6.1 实证研究设计
        6.1.1 计量模型设定
        6.1.2 数据来源
        6.1.3 变量说明
    6.2 实证结果分析
        6.2.1 统计性描述
        6.2.2 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6.2.3 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异质性检验
    6.3 稳健性检验
        6.3.1 替换被解释变量
        6.3.2 随机抽取子样本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TX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战略转型概念
        2.1.2 企业转型
        2.1.3 中小企业界定
    2.2 战略转型特征
    2.3 战略转型类型
        2.3.1 主动转型
        2.3.2 被动转型
    2.4 战略转型理论
        2.4.1 厂商理论
        2.4.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4.3 竞争战略理论
    2.5 相关研究工具
        2.5.1 PEST分析
        2.5.2 SWOT分析
第3章 TX房地产公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房地产行业现状
        3.1.1 新房销售区域分化
        3.1.2 房地产投资增速如期回落
        3.1.3 融资调控未放松
    3.2 TX房地产公司发展现状
        3.2.1 公司概况
        3.2.2 现有战略:成本领先型战略
        3.2.3 发展现状
    3.3 TX房地产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
        3.3.1 PEST分析
        3.3.2 SWOT分析
    3.4 TX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实施存在的问题
        3.4.1 房屋去化速度慢
        3.4.2 人力资源整合不协调
        3.4.3 新项目开发滞后
        3.4.4 产业单一
        3.4.5 物业服务能力较差
        3.4.6 资源利用率低
第4章 我国房地产企业战略转型实践借鉴
    4.1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转型实践及趋势
        4.1.1 我国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转型实践
        4.1.2 我国房地产企业战略转型趋势
    4.2 国内房地产企业战略转型对TX房地产公司的启示
        4.2.1 延伸产业链条以提升物业品质
        4.2.2 深耕智慧家居以提升服务品质
        4.2.3 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宽营销渠道
        4.2.4 立足本地市场,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第5章 TX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发展及保障
    5.1 TX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发展定位及目标
        5.1.1 TX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发展定位
        5.1.2 TX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发展目标
    5.2 TX房地产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5.2.1 差异化战略
        5.2.2 多元化战略
        5.2.3 品牌化战略
    5.3 TX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的保障
        5.3.1 健全人力资源保障体系,打造核心团队
        5.3.2 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公司品牌
        5.3.3 完善资金保障,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5.3.4 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推动物业服务创新
        5.3.5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5.3.6 建立健全战略转型风险防控机制
第6章 结语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高管货币薪酬、管理层持股与去产能粘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梳理与评价
    2.1 关于高管货币薪酬的研究
    2.2 关于管理层持股的研究
    2.3 关于去产能粘性的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高管货币薪酬
        3.1.2 管理层持股
        3.1.3 产能过剩
        3.1.4 去产能粘性
    3.2 相关理论分析
        3.2.1 委托代理理论
        3.2.2 最优契约理论
        3.2.3 厂商理论
        3.2.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3.3 研究假设
        3.3.1 管理层持股与去产能粘性
        3.3.2 高管货币薪酬与去产能粘性
第4章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计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2 变量定义
        4.2.1 被解释变量
        4.2.2 解释变量
        4.2.3 控制变量
    4.3 模型设计
第5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去产能粘性模型回归检验
        5.3.2 管理层持股、去产能粘性回归检验
        5.3.3 高管货币薪酬与去产能粘性回归检验
        5.3.4 高管货币薪酬、管理层持股与去产能粘性回归检验
    5.4 进一步研究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性
        6.3.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和综合成本上升趋势分析
    2.1 综合成本、资源配置与产业升级
        2.1.1 概念界定
        2.1.2 资源配置在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2.2 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2.2.1 基本模型与变量设计
        2.2.2 资源配置的效率、效益测度
        2.2.3 结果分析
    2.3 综合成本识别与上升趋势分析
        2.3.1 综合成本构成
        2.3.2 综合成本的影响因素识别
        2.3.3 综合成本趋势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粮食主产区三次产业与资源配置协同性分析
    3.1 基本模型
    3.2 粮食主产区第一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3.2.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3.2.2 随机前沿的第一产业技术效率测度
        3.2.3 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分析结果
        3.2.4 结果分析
    3.3 粮食主产区第二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3.3.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3.3.2 随机前沿的工业技术效率测度
        3.3.3 工业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3.3.4 工业对区域资源使用效益测度
        3.3.5 结果分析
    3.4 粮食主产区第三产业与资源配置的协同性分析
        3.4.1 变量设计与数据来源
        3.4.2 相对前沿的服务业技术效率测度
        3.4.3 各地服务业发展形态分析
        3.4.4 粮食主产区服务业发展与区域资源的协同性分析
        3.4.5 结果分析
    3.5 三次产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综合成本上升的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识别
    4.1 基本模型
        4.1.1 产业升级目标与产业边界
        4.1.2 产业边界模型
        4.1.3 模型分析
    4.2 综合成本上升对产业升级目标及最优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机理
        4.2.1 综合成本对产业升级目标的驱动机理分析
        4.2.2 综合成本对资源配置最优结构的驱动机理分析
        4.2.3 综合成本对产业资源配置最优比例的驱动机理分析
    4.3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
        4.3.1 数据获取及主要指标计算
        4.3.2 基于当前综合成本现状的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
        4.3.3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目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基于资源流动路径
    5.1 相关理论分析
    5.2 基本模型
    5.3 综合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
        5.3.1 资源成本对产业产出的驱动作用
        5.3.2 资源成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作用
    5.4 粮食主产区仿真分析
    5.5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作用——基于技术创新路径
    6.1 相关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6.1.1 概念界定
        6.1.2 研究假设
    6.2 基于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设计
    6.3 技术创新路径的数据检验与结果分析
        6.3.1 信度和效度分析
        6.3.2 结构方程模型
        6.3.3 路径系数分析
        6.3.4 各变量之间的效应
        6.3.5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考虑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影响的引导策略分析
    7.1 考虑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影响的对策设计
    7.2 考虑资源流动影响路径的引导对策
        7.2.1 提升劳动力素质
        7.2.2 加强金融创新力度
        7.2.3 引导资源有序流动
        7.2.4 推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创新转型
    7.3 考虑创新影响路径的引导对策
        7.3.1 发挥成本上升对创新的正面作用
        7.3.2 鼓励技术创新
        7.3.3 规范产品创新制度和新产品发展保障对策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理论基础
    2.1 研究概念界定
        2.1.1 小微企业
        2.1.2 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与再担保业务
        2.1.3 融资再担保体系
        2.1.4 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准公共产品理论
        2.2.3 关系担保理论
        2.2.4 信贷交易成本担保理论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方法比较及选择
        2.3.2 研究方法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控制现状分析
    3.1 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发展现状
        3.1.1 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发展历程及现状
        3.1.2 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业务开展情况
    3.2 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控制现状
        3.2.1 担保机构代偿风险控制现状
        3.2.2 再担保机构运营风险控制现状
        3.2.3 银行和融资再担保体系的协作风险控制现状
        3.2.4 融资再担保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代偿风险控制现状
    3.3 融资再担保体系在风险方面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控制方面问题
        3.3.2 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演化机理研究
    4.1 再担保体系风险演化研究逻辑
    4.2 再担保体系风险演化机理
        4.2.1 再担保演化博弈模型建立
        4.2.2 主体行为演化稳定性分析
        4.2.3 数值模拟分析
    4.3 融资再担保体系外扰动风险影响机理研究
        4.3.1 主体合作模型构建
        4.3.2 主体竞争模型构建
        4.3.3 随机模型的建立
        4.3.4 数值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控制对策建议
    5.1 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控制思路
    5.2 促进担保机构代偿风险控制
        5.2.1 通过控制行业集中度避免风险聚集
        5.2.2 严格担保审批程序和风险控制
        5.2.3 根据企业特点合理设置反担保形式
    5.3 强化多主体风险分担机制
        5.3.1 以再担保业务规模效应激发银行分险意愿
        5.3.2 深化银担合作降低协作风险
        5.3.3 加强再担保机构对担保机构的运营监管和业务风险管控
        5.3.4 加强政府对再担保体系的支持作用
    5.4 推进国家担保基金引领的风险控制支持机制建设
        5.4.1 逐步改进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业务模式和分险比例
        5.4.2 推进法律对于业务主体风险行为的监管
        5.4.3 优化社会信用环境辅助降低代偿风险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研究情况

(6)治理视角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评析
    2.1 资本结构决策:静态决策到动态调整的转变
        2.1.1 资本结构静态决策研究的现状
        2.1.2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的兴起
    2.2 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内部影响到外部推动的延伸
        2.2.1 公司内部因素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2.2.2 外部环境因素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2.3 公司内外部治理的交互效应
        2.3.1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质量的交互效应
        2.3.2 产品市场竞争与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交互效应
    2.4 相关文献评析
        2.4.1 静态决策与动态调整研究的比较与分析
        2.4.2 现有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的不足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治理视角下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分析
    3.1 资本结构理论的演变进程
        3.1.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3.1.2 新资本结构理论
        3.1.3 动态资本结构理论
    3.2 治理视角下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模型
        3.2.1 治理视角下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模型描述
        3.2.2 治理视角下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理论推演
        3.2.3 信息效应假说与代理效应假说的提出与内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4.1.2 公司内部治理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4.1.3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内部治理的交互效应
    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 变量定义与测量
        4.3.1 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衡量
        4.3.2 产品市场竞争指标的衡量
        4.3.3 公司治理质量的评价体系
        4.3.4 中介变量与控制变量
    4.4 理论模型构建
        4.4.1 资本结构动态部分调整模型
        4.4.2 产品市场竞争影响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理论模型
        4.4.3 公司内部治理影响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理论模型
        4.4.4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内部治理的交互效应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
    5.1 主要变量的衡量结果
        5.1.1 目标资本结构的衡量
        5.1.2 公司治理质量的综合评价
        5.1.3 外部环境指数的综合评价
    5.2 变量描述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2.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2.2 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2.3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2.4 被解释变量的差异性检验
    5.3 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实证检验
        5.3.1 产品市场竞争对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实证检验
        5.3.2 信息效应、代理效应中介作用的实证检验
        5.3.3 公司竞争地位对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实证检验
    5.4 公司内部治理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实证检验
        5.4.1 公司治理质量影响资本结构调整效果的实证检验
        5.4.2 信息效应、代理效应中介作用的实证检验
    5.5 产品市场竞争、公司内部治理的交互效应检验
        5.5.1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质量的交互效应检验
        5.5.2 产品市场竞争与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交互效应检验
    5.6 稳健性检验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治理视角下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模型与措施
    6.1 治理视角下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6.1.1 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模型的“一个核心”
        6.1.2 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模型的“三个维度”
    6.2 治理视角下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措施
        6.2.1 公司内部治理视角下的优化措施
        6.2.2 公司外部治理视角下的优化措施
        6.2.3 公司内外部相机治理视角下的优化措施
    6.3 本章小节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基于契约控制权的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契约控制权概念的经验基础
    1.3 本文的工作目标及研究方法
        1.3.1 Brennan的感叹与本文的工作目标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5 本文的创新及主要观点和结论
第2章 文献评述 现有理论的外生特征及其后果
    2.1 现有资本结构决策理论研究的总体评价——外生假设导致一个最具争议的“未完成的事业”
        2.1.1 多个理论假说相互竞争
        2.1.2 现有理论均程度不等的与现实经验不符
        2.1.3 经验实证研究远多于理论实证研究
    2.2 过去七十余年外生假设前提下的理论竞争
        2.2.1 理论研究工作鸟瞰
        2.2.2 ~-1958——前MM阶段
        2.2.3 1958—1976——围绕市场条件给出外生假设前提的阶段
        2.2.4 1976—1986——围绕信息分布结构给出外生假设前提的阶段
        2.2.5 1986—~——围绕理性程度给出外生假设前提的阶段
        2.2.6 外生前提下的经验实证研究和检验的迷失
    2.3 资本结构研究文献评述的总结
第3章 契约控制权与内生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3.1 关于人性的行为假设与资本结构决策的基本性质及其证明
    3.2 市场、利他和合作
    3.3 契约控制权和企业 理论涵义及其证明
    3.4 债务融资的内生性质与组织经济的充分必要条件
    3.5 产权及货币的定义及其量化价值的财务功能
    3.6 资本结构决策的内生演进 债务融资的局限性与股权融资产生的条件
    3.7 资本结构决策的本质与层次
    3.8 税收的利益和成本
    3.9 讨论的扩展 理论与历史、制度与发展
        3.9.1 能够解释历史演进过程的内生理论才是有效的
        3.9.2 产权、制度及其经济效率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资本成本的内生决定及其与内生资本结构决策的关系研究
    4.1 资本成本的涵义及性质
    4.2 资本成本的内生决定及资本的产权属性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
        4.2.1 基础模型
        4.2.2 分散型债务的资本成本
        4.2.3 集中型债务的资本成本
    4.3 资本成本决定的内生(非理性)行为特征
    4.4 借贷行为及利率内生于现实经济的条件
    4.5 分散型债务的收益率及债权与股权的等价性
    4.6 资本成本、信贷配给与资本结构的两层次决策
    4.7 人力资本成本的会计性与期限特征
    4.8 讨论的扩展 博弈分析方法与经济分析及决策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理论实证检验
    5.1 一个有待验证的新的企业价值无关论命题
    5.2 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模型
        5.2.1 基础模型
        5.2.2 传统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
        5.2.3 现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
    5.3 模型的分析和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经验实证检验——以管理短视为例
    6.1 管理短视文献回顾与评述
    6.2 理论分析和模型描述
        6.2.1 理论
        6.2.2 模型
    6.3 最优资本结构决策路径分析
    6.4 数值模拟实验
        6.4.1 θ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6.4.2 θ对期望投资者数量的影响
        6.4.3 θ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其主要观点
    7.3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8)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理论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内理论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外理论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
第二章 国有资产的相关基础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资产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资产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对资产所有权的认识影响国有资产管理
    第二节 产权理论与国有资产
        一、产权的含义
        二、产权与所有权、产权与所有制辩析
        三、产权的功能
        四、产权起源的分析
        五、国有产权及产权的类型
        六、产权理论的实际应用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代理理论
        一、委托代理的含义
        二、委托代理的原理
        三、委托与代理理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启示
    第四节 交易费用理论与国有资产营运产权
        一、主要含义
        二、交易费用理论的产生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三、主要理论与应用
    第五节 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的团队生产与现代厂商理论
        一、含义与特征
        二、借鉴团队生产与现代厂商理论建立国有资产监督机制
    第六节 人力资本理论与对国有资产管理者的显性激励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二、人力资本在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章 国有资产的管理理论
    第一节 国有资产及其性质与地位
        一、国有资产的性质与地位
        二、财产、资产、资本与产权
        三、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国有经济与国有资产
        四、国有资产的类别划分
        五、国有资产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国有资产与国有资本
        一、国有资产及其构成
        二、国有资本及其构成
        三、静态的国有资产管理与动态的国有资本运动管理
第四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与现存问题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制度变迁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变迁的特点与启示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博弈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弊端剖析
第五章 部分国家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借鉴
    第一节 部分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分析
        一、部分国家的国有资产发展历程及分布状况
        二、市场经济国家国有资产的作用
    第二节 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典型模式
        一、集权型管理体制
        二、分权型管理体制
        三、统分结合型管理体制
        四、不同类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启示
    第三节 转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部分转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
        二、部分转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
第六章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
    第一节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一、国有资产的管理体系框架
        二、国有资产的权利属性
        三、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
        四、建立国有资本投资控股公司
        五、国有资产管理的市场化机制的动态管理
        六、国有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制度安排
    第二节 国有资产宏观经营管理体系框架安排
        一、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系框架安排的基本原则
        二、国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
        三、国有资产的资本运营机构
    第三节 国有资产微观经营管理体系的框架安排
        一、国有企业治理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取向
        二、公司治理模式比较
        三、股东大会权力的弱化与股东控制权行使
        四、董事会的战略决策权与经营监督的有效性
        五、公司经理人力资本体制的制度安排
        六、完善现有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第七章 国有资产动态运营监管的设计
    第一节 国有资产宏观监督管理体系的框架安排
        一、国家审计的含义与职能的定位
        二、国家审计目标
        三、明确国家审计的价值理念与责任
        五、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素质与职业思维
        六、国家审计监督有效性的制度改进
    第二节 国有资产微观监督管理体系的框架安排
        一、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制度创新
        二、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与审计委员会
        三、注重内部审计机构的构建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冲突及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的有关界定
    1.3 相关理论及文献回顾
        1.3.1 "两权分离"理论
        1.3.2 委托代理理论
        1.3.3 目标差异理论
        1.3.4 文献回顾
    1.4 现有研究的特点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现有研究的特点
        1.4.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代理人的"规模偏好"理论——本文提出的一种假设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7 本文的研究框架、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
        1.7.1 本文的研究框架
        1.7.2 本文的特色及创新点
2 代理人规模偏好的理论分析
    2.1 企业规模概念的界定与企业规模的测量标准
        2.1.1 企业规模的概念
        2.1.2 企业规模的测量标准
    2.2 代理人规模偏好的理论分析
        2.2.1 代理人规模偏好的心理状态
        2.2.2 代理人规模偏好的动因
    2.3 代理人规模偏好的行为逻辑
    2.4 代理人规模偏好与其他目标的一致性
        2.4.1 规模与企业知名度、影响力
        2.4.2 规模与企业的利润
        2.4.3 规模与企业的竞争力
3 代理人规模偏好的实证分析
    3.1 研究假设
    3.2 样本情况与变量说明
        3.2.1 数据来源
        3.2.2 变量说明
    3.3 假设1、假设2的实证分析结果
        3.3.1 描述性统计
        3.3.2 相关性分析
        3.3.3 线性分析
3.4 假设3的实证分析结果
    3.4.1 整体样本分析
    3.4.2 年度样本分析
    3.4.3 地区样本分析
    3.4.4 行业样本分析
    3.4.5 规模样本分析
3.5 假设4的实证分析结果
    3.5.1 整体样本分析
    3.5.2 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利润增长率的企业样本分析
    3.5.3 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正的企业样本分析
    3.5.4 营业收入增长率为正,而利润增长率为负的企业样本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代理人规模偏好的效应分析
    4.1 代理人规模偏好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在结果上的不同
    4.2 代理人规模偏好的积极效应
    4.3 代理人规模偏好的消极效应
    4.4 代理人规模偏好效应分析所带来的启示
5 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融合的理论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
    5.1 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融合的理论基础
        5.1.1 人性假设理论
        5.1.2 行为理论
        5.1.3 激励相容理论
        5.1.4 需要理论对激励相容理论的贡献
    5.2 相关文献研究
        5.2.1 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5.2.2 外部激励约束机制
6 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融合的评价指标设计
    6.1 设计评价指标应考虑的因素及原则
        6.1.1 设计评价指标应考虑的因素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6.1.3 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
    6.2 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2.1 显性评价指标
        6.2.2 隐性评价指标
        6.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7 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融合机制的选择及路径依赖性
    7.1 实现目标融合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
    7.2 代理人规模偏好私人收益函数基本模型
        7.2.1 代理人规模偏好私人收益曲线
        7.2.3 代理人规模偏好私人收益构成
    7.3 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7.3.1 报酬机制
        7.3.2 控制权机制
        7.3.3 声誉机制
        7.3.4 市场竞争机制
        7.3.5 内外制度制约机制
        7.3.6 相关机构监督机制
    7.4 实现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融合措施间的矛盾
        7.4.1 代理人持股激励与控制权激励之间的矛盾
        7.4.2 债务约束机制与收购约束机制之间的矛盾
        7.4.3 股权激励机制与收购约束机制之间的矛盾
        7.4.5 在职消费激励与债务约束机制之间的矛盾
    7.5 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融合措施选择的路径依赖性
        7.5.1 目标融合机制的选择要遵守收益成本比较法则
        7.5.2 目标融合机制选择的路径依赖性
8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启示
    8.2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10)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一) 对厂商的起源、条件、规模和制度变迁等问题的历史分析
    (二) 对厂商的本质、职能、费用等问题的论述
    (三) 对厂商的动机、内部结构的权利关系等厂商现实形态问题的分析
二、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一) 对厂商的起源、制度变迁等问题的历史分析
    (二) 对厂商的本质、边界等问题的逻辑说明
    (三) 对厂商的市场行为等现实问题的分析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一) 厂商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实现长期制度分析与短期运行分析范式的有机统一
    (二) 厂商作为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的产权结构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 要根据实践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经济学厂商理论的核心要素如劳动、资本等进行夯实、完善和创新
    (四) 要结合基本经济制度约束, 正确认识基于具体人性的企业制度安排的理论基础
    (五) 对厂商内部结构性质的分析、对厂商市场行为的分析、对厂商规模的分析都要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特征相适应

四、现代厂商理论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D]. 曾卓然. 四川大学, 2021(12)
  • [2]TX房地产公司战略转型研究[D]. 魏龙飞. 青岛大学, 2020(02)
  • [3]高管货币薪酬、管理层持股与去产能粘性[D]. 刘申. 山东大学, 2020(10)
  • [4]考虑资源配置的综合成本上升对粮食主产区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宏宇.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5]小微企业融资再担保体系风险控制研究[D]. 李沛然. 江苏大学, 2020(05)
  • [6]治理视角下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D]. 房林林. 山东大学, 2016(11)
  • [7]基于契约控制权的内生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D]. 王立延. 东华大学, 2013(05)
  • [8]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研究[D]. 黄平. 武汉大学, 2012(07)
  • [9]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冲突及融合[D]. 张孝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12)
  • [10]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比较研究[J]. 宋宇. 经济纵横, 2010(05)

标签:;  ;  ;  ;  ;  

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