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与终结(一):西方全球化的不和谐

怀旧与终结(一):西方全球化的不和谐

一、怀旧与终结(一)——西方全球化的不谐和音(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花[1](2018)在《约翰·辛格喜剧创作的美学特质》文中指出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具有世界声誉的一场文化民族主义运动,它产生了世界级的文坛巨匠和经典作品。然而在国内学界,约翰·辛格(John Synge,1871-1909)这位举世公认的戏剧才子、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的领军人物和阿贝剧院的创建者、管理者之一,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在爱尔兰研究和英国戏剧研究领域的一大遗憾。辛格在爱尔兰文学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他的作品包含鲜明的爱尔兰性并对后世很多文坛巨匠产生过重要影响。每一部辛格戏剧上演时都曾引发都柏林文化圈的激烈讨论,“花花公子骚乱”的爆发更是成为了戏剧史上的大事件。其实,辛格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之所以引发如此巨大的争议,是由其作品蕴含的独一无二的美学特质造成的。《峡谷的阴影》、《圣泉》、《补锅匠的婚礼》和《西方世界的花花公子》是辛格喜剧创作的主要成果,通过对这四部喜剧的整体性研究,从作家创作的美学渊源、喜剧的基本主题、主要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特点和艺术风格等几个不同视角出发,追根溯源,可以发掘出辛格式喜剧的独特审美特质。辛格的创作充分融合了继承自爱尔兰和欧洲的古代文学传统,这一切使他的喜剧具有本质上的现实主义特点;他也在现代欧洲学习到许多现代主义技巧,并在实际创作中将其与传统因素融会贯通,使自己的喜剧带有了独特的幽默、讽刺和狂欢、荒诞的意味。事实上,辛格式喜剧都有其现实生活的来源,它们取材于剧作家在爱尔兰西部收集到的真实素材,而《阿兰群岛》可以说是辛格喜剧中所有故事的开端。辛格的喜剧创作与他的身份背景和时代、环境密切相关。在爱尔兰争取独立的年代,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爱国主义者,他的喜剧虽看似荒诞,但都表达了现实的主题,带有鲜明的抵抗文学特色。这四部喜剧通过挖掘真实的现实,分别处理了当时社会上的女性问题、宗教问题、个人与社会问题、自我身份追寻和认同问题,表达了态度鲜明的反抗性与颠覆性。辛格式喜剧的主人公都是“反英雄”,他们是地位低下的女性、街边的乞丐、流浪汉或农民,是颠覆了“英雄原型”的小人物、被边缘化的平凡形象。辛格刻画了独立、自由、强大的凯尔特女性形象;其喜剧中被称为“疯子”和“傻瓜”的社会边缘人其实是大智若愚的智者;而辛格式喜剧人物的巅峰形象则是他着力刻画的历经挫折与起伏的反英雄。为了唤醒麻木的人群,辛格将故事变形,用反常规的手段呈现剧情,最后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典型的辛格式喜剧都是建构在难以置信的故事之上,剧中出现谎言推动故事发展、随后情节被暴力行动激化,剧情反转,最后以出人意料又合理可信的“反高潮”方式,留给观众一个未完成的开放式结局。辛格有意识地利用文学中的对照原则,设置了一系列的对立式人物、场景与事件,使得离奇、突兀的情节在结构上达到平衡,而对照的方式显然给观众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辛格式喜剧中出现的各种荒诞不经的情节、人物与事件往往令观众捧腹大笑;但是,欢快的气氛不久会出现意外转折,最终带给人们苦涩与阴郁之感——悲喜两种因素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戏剧中的真实细节为其作品主题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提供了依据,而典型的喜剧性元素也为加深悲剧主题增加了力量。辛格采用了戏仿与狂欢化的手法,有意识地违反了均衡与统一的传统原则,在增加了文学讽刺意义的同时,也强化了读者的审美感受。他在舞台上“复活”了一种活生生的、本土特色鲜明的英爱方言,从而确立了自己喜剧中独树一帜的“爱尔兰性”。辛格式喜剧的典型审美特质是来自于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般的真实故事、发自于民间故事、魔法和神话中的幽默以及由此引发的讽刺和戏仿、潜藏于民间语言中的智慧与机智等多种因素的彼此结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喜剧情节、个人风格和本土语言,最终完美展现了“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张力”。总体而言,辛格式喜剧的主题是严肃的,但是表现这种严肃主题的人物、情节和手段却是奇妙而主观性极强的“辛格式”的典型方法。“辛格式的”(Syngian/Syngean)一词做为一个具体词汇来指称这种原创型的戏剧,它们深深根植于爱尔兰文学的传统,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塑造了特殊的人物形象,同时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现实与现代、甚至是后现代技巧的融合。辛格的创作完全顺应了历史的洪流,以传统、本土的文学形式树立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旗帜,在保留艺术作品本身独具一格的审美特质的同时,使文学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并以其牢固的、不灭的爱尔兰性最终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宋佳[2](2017)在《马勒《大地之歌》的“意象美” ——基于中西意象话语的学理阐释》文中提出《大地之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杰出产物,透彻解读其中多重文化密码的意味,从而进一步挖掘其中中西交融的魅力,一直是中西方学者的共同期望。从中国理论文化氛围中逐渐发展而来的现代审美意象话语作为中西文化的学理结晶,显示出了对这一独特音乐文本进行全新解释的潜力。本文选取这一话语为基础,与西方意象话语互补互渗,解读出《大地之歌》中的意象美,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梳理了这部作品中的中西关系,认为这是一种马勒在特殊危机时期所构建出来的“中国理念”。这其中,对《大地之歌》中原始意象情结与中国风新意象相作用的考察体现了在中西方意象话语基础上的拓展,而提炼“意象美”的种种品质则体现了对中国意象话语精髓的继承。全文分为绪论和五个章节。围绕着酒歌意象美、青春意象美、自然意象美和永恒的女性意象美等四大范畴勾勒出马勒这种“中国理念”的全景图,并对作曲家的这些音乐意象予以新的解读。这一过程显示了意象话语在深入这一具有东方主义特质的中国理念时的价值。第一章基于中西意象的元理论背景,对《大地之歌》内的音乐语言进行学理定位,梳理出全文的意象书写构架。第二章分析“酒歌意象美”。反讽元素这一马勒作品的关键语言在其晚期风格各意象内发生了悄然蜕变,而《大地之歌》中的反讽元素与酒歌意象这个导火索息息相关,并由此步入了更加深邃悲凉的两重境界,一重是诗意宣泄的品质,它包含着绝对孤独寒冷的理性化境遇;另一重是荒诞模式,它所通向的是具有纯真心灵智慧的非理性深渊。第三章分析“青春意象美”。回忆青春之乐和叹惋青春之死的情感无限交织于晚年马勒的脑海中。青春意象美的范畴由此包含两种品质,一种是瓷亭意象蕴涵着的鲜活生命力中的伤感内蕴;一种是盘桓中的决裂性质,月亮意象使得音乐结构凸显出主体“捉星”和“捞月”的两重虚妄,并通向仙境音乐语汇中的决裂姿态,而这也是马勒对“断肠”意象的全新音乐诠释。第四章分析“自然意象美”。马勒对大自然的声音、色彩和循环规律也有着独特体验。这些内容被包含在对自然意象美两种品质的考察过程中,其中包括了猿、鸟和马三种动物对人类具有引导性作用的声音性质;以及马勒通过对昼夜-四季意象的重新布局,所获得的一种“在循环-交混之中汇集”的特质。第五章对于永恒女性意象美的新探索分为三个层面:转折层、中介层和结论层。转折层主要指受叔本华和瓦格纳等人深刻影响、以女性意象为核心的由无尽欲望向救赎演进的过程;中介层包含着以“飘零”的天梯意象为主的新秩序构建;而自永恒静态中心生发而出的欣喜感则构成了最终的结论层。

张卫军[3](2016)在《“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电影批评思潮中的政治性根源于詹姆逊所谓中国电影作为“第三世界”文本的政治性,也与电影批评家所具有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身份相关。同时,这种政治性又必须要被纳入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语境中来考量。作为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倾向,“去政治化”和“政治”并不是一种相互取消的关系,相反,“去政治化”本身是一种新的政治在当代思想文化中的表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去政治化”可分为“去社会主义政治”和“去传统政治”两个层次,前者可细分为“去阶级论”、“去革命化”、“去民族主义”等不同方向,后者则可分为“去民族传统”、“去道德化”等不同方向。这些不同方面既体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也透露出“政治化”的诉求。90年代以来盛行的多种中国电影批评思潮都体现出这种双重面向。这种双重面向体现出了“去政治化”的辩证法,它要求我们放弃对这一概念的单向度理解。“现代性”批评思潮关注现代性主体的建构,并参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现代性空间建构的讨论;通过对谢晋电影、“第五代”、“第六代”影片的批评,将关注的重心引向文化传统的批判以及国民性批判;这一批评思潮对民族主义的反思也成为新世纪电影批评讨论的热点;随着新世纪一批人道主义电影杰作的出现,“现代性”批评通过阐发这些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理念,展开对之前过于政治化的“阶级论”、“英雄主义”价值观以及和人道主义相抵触的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从“现代性”电影批评思潮关注的这些话题中,可以看出“去政治化”和“政治性”双重面向的辩证统一。后殖民电影批评重点以“第五代”电影为批评对象,这一批评有效揭开了“第五代”电影的跨文化运作模式与策略,指认出这些电影遵循的“自我东方化”书写套路,迫使“第五代”不得不放弃他们谙熟的模式而选择改弦更张,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对8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思潮中盛行的西方中心观念也起到消解作用。但这一批评思潮在今天流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即极度的去国族中心,在一些批评家那里成为批评“中国中心论”,拆解中国主流文化和少数族裔、边缘群体之间“压迫性”关系的方式。后革命电影批评以其“去革命”倾向顺应了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潮流,这一批评思潮在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实践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对早期革命电影的重新解读,对左翼电影的解读,倾向于消解其中的革命性,将其还原为大众文化性质的文本;或者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呈现革命叙事背后隐藏的欲望向度;对“17年”革命电影的解读则致力于挖掘革命叙事中的反人性特质,或者揭露其意识形态构造的秘密。二是分析后革命时代对革命叙事的戏仿重构及逆革命叙事的书写方式。第三则体现为对新的革命叙事或类革命叙事的寻找,在此过程中不惜对许多文本做泛政治化的解读。作为补充,本章最后部分则关注新世纪出现的革命叙事影片所引发的批评界的分化以及对这些影片的对立性阐释。对意识形态批评思潮的分析集中于三个重点,一是它对主旋律电影的批评,二是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以揭示当代电影对欲望的钳制和对身体的意识形态规训,三是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以汪晖对谢晋电影伦理和政治的置换的考察为典型。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批评思潮本身的批评,包括对意识形态批评包含的“去国族化”倾向和反体制追求的呈现,以及对“泛意识形态化”后果的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倾向于将道德解读为意识形态询唤的结果,其后果势必要走向“去道德化”。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如下几个选题都有密集的关注: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关注这些电影中的女性表现,从而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女性解放成果进行重新评价;对女性导演及其作品的关注,女性主义批评以是否具有“女性意识”为标准,对这些作品中“女性的不可见”,女性意识的缺席进行揭示;对新时期男性导演的女性题材的批评,指出这些作品隐藏于其女性主义表象下的男权幽灵。最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政治化”倾向表现在,由于认为一切占主导地位的话语都是男性话语,女性主义倾向于将这些强势话语都屏蔽掉,导致它与国族话语、革命话语的激烈冲突;同时,由于认为伦理话语也是被男性主导的话语,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也体现出一种“去伦理化”倾向。

李海英[4](2013)在《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河南新诗史论》文中指出本文以抒情精神作为新诗研究的基点,首要目的在于考察其在传统诗歌的变革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进程,受到哪些因素的促动或限制。着力探讨“抒情”这一中国文学的道统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所居的位置、传续的力量、发生的流变等相关问题,理解中国新诗所出现的诸种样态与现象之根由。而把目标收缩在一个具体的地域,以河南新诗作为分析的文本依据,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在现代情境世界的书写中,个人是如何利用传统经验安顿自身的处境、通过语言去表征越来越复杂或陌生的情感体验、处理时代、诗人、诗歌之间的复杂关系等诸多问题,进而在了解他们所经历的偃蹇困顿或成功转化中,开启对现代诗歌(乃至现代文学)内在机制的重新思考。基于此,本论文针对河南新诗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乡土性、现代性、意识形态化和反常性,考察其是如何在诗歌抒情性这一主轴下展开的,抒情样态发生了如何曲折的变异,不同的河南诗人在诗性正义与革命话语的要求下所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以及由此而形成了什么样的诗歌面貌或生态状况,并将对种种现象进行描述。同时在梳理河南诗歌的社会文化背景、地理学背景、诗学背景、个人追求等因素时,查看抒情传统是如何对河南新诗产生影响或作用的,理解其间的得失、优长或不足。进而通过讨论河南新诗对地方经验的转化与表达的方式,探究其作为一个地域之内的文学形式是如何艺术地记录了该地的精神风貌、文化性格、生命状态和风俗习惯的,以及它对当时当地社会生活的影响。研究表明,河南诗歌抒情性真正是扎根河南的地方性与现代性之中一条悠久不灭的红线。之后分别以徐玉诺、于赓虞、苏金伞、痖弦等四位河南诗人的诗歌创作为案例,讨论现代抒情精神的生成及变化:徐玉诺在儒家诗学观的承继中深切地关怀着现世,首先他把现代主义之诗性追求与现实主义之深切关注融合起来,以爱与美、血与泪、孤独与梦想作为创作主体,并从地方性出发,开创了匪患题材,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而真实的文本世界。其次,在新诗文体的自觉探讨中,徐玉诺诗歌的语言与形式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将方言入诗,增强了新诗的地域性,为新诗语言发展注入了活力,并把自由体诗和韵诗结合起来,使自由体诗获得了形式上的完善。此外,徐玉诺是一个充满悖论的诗人,其诗作中有大量的无意识写作,语言充满了悖论与张力,他用现代主义的手法写现实主义的内容,用河南的地方性知识讨论时代情感结构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独特的语象和语式使其早期的作品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存在。徐玉诺的存在表明了抒情精神一词是深深地扎根在现实生活与社会的土壤里的。于赓虞是以“恶魔诗人”、“魔鬼诗人”名扬诗坛的,其诗歌本体上呈现出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混合的色彩,诗中充满了本体论意义上的不谐和音、专制性幻想、独白式的迷狂等现代诗歌的诸般样态。但其对诗歌及诗学的探索却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进程中处于尴尬的位置,于赓虞远未得到与他创作实绩相符的认可。此现象将引发我们对诗人、时代、文学场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思考。此外,于赓虞的存在揭示了诗歌抒情精神仍是一种现代人的主观意志与深在的潜意识心理的表白,也是河南新诗中一种真正的审美抒情的现代性代表。苏金伞以现代乡土诗人着称,他以质朴的乡土语言挖掘原生态的生活中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地方性知识,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乡村的一种生活样态之诗意存在。但革命话语加入叙述模式后,乡土抒情开始被逐渐异化,并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其诗歌并未达到现代乡土抒情的极高层面。这也是河南现代诗人普遍存在的问题:诗歌追随时代革命的步伐,仅满足于展示现实生活的表象,而没有深入到审美文化的人性深度开掘现实生存之本相。直到痖弦的出现,河南籍诗人乡土抒情的现代性才算真正实现。痖弦在一种严厉的政治气氛中,把乡土语言、乡土记忆和现代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技法融合在一起时,创造出了一些“圆美流转如弹丸”的现代乡土抒情诗。他的成功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阐幽抉微之探寻中,以反思型的姿态面对故土与家园、时代与人性、个人的记忆和集体的记忆之间的关系,把传统文化、地方性知识、方言民谣和现代意识凝聚在一起,从中提炼出一种现代抒情精神。以河南新诗为窗口,总览河南现代诗人在抒情传统的承继、现代性历史语境的挑战、革命话语的干预、离散文化的冲击中,曾遭遇过的曲折和异化,为的是展看传统抒情精神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河南新诗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及局限所在,其最终目的乃是在于思考河南诗人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诗歌注入了哪些新的诗歌元素。而这一过程让我们看到,河南诗歌在何种维度补充发展了中国现代诗歌历史的新成就,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张光昕[5](2013)在《汉语新诗物写性的起源》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新诗的创生和发展是词与物在潜能层面相互激发和搏斗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词(书写)的法则与物的法则之间的不同配置,决定了汉语诗歌在不同历史情境下的诗艺特征:由词(书写)向物的投射,形成了凝定于汉语诗歌中的写物性,它曾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在传统与西方的“双重换气”考验中,20世纪的汉语新诗颠倒了两种法则之间的秩序,它的现代性美学立场和书写姿态开启了由物向词(书写)的反射格局,即生成了一种物写性的法则。本文正是在这种句法转换中尝试探测诗歌写作与物在现代性情境里缔结的新型关系,并藉此追问汉语新诗物写性的起源。在这种探测和追问中,本文将鲁迅的《野草》确定为汉语新诗物写性的起源性文本,基于此,《野草》更有理由被认为是汉语诗歌现代性的源头,鲁迅是汉语新诗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这一判断将在本文中接受检验。为此,本文冒险悬置了诸多影响诗歌研究的外部因素(如政治、历史、社会、思想文化方面的),而专注于一种偏重于纯粹形式方面的思考和想象。诗歌批评不妨将自身置于哲学、艺术和诗学三者的交汇点上,那里将会大大拓展研究的维度,促进方法论的共通性,这决定了本文的基本论述特征。在这种批评精神的启发下,本文也自觉放弃了对历史连续性的依赖,改为从单子的角度来建立物写性的起源与当下诗歌写作之间的跳跃式联系,以此发明一种从鲁迅到当代诗人(如张枣、欧阳江河等人)的诗艺对位法。从论文结构上看,本文分为导论、上篇(第一、二、三章)、下篇(第四、五、六、七章)和余论四个部分。各章节之间存在着理论和概念上的联系和递进。具体来看:导论借重物质想象的方法,以对雪的诗学-现象学考察为引线,力图为汉语诗歌想象一种物质缘起,在器物-艺术作品-礼物的层次上,对雪作为一“物”进行元诗学上的思考,并追踪人们对同一种“物”在不同诗学情境中的所生成的“意”的变迁。上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鲁迅的《野草》。在第一章中,以《野草》中的《雪》一篇为问题的爆破点,本文对《野草》在新诗史上的位置和文本自身的潜能进行了重新思考,初步确定了《野草》的小逻辑(从处女向新娘的过渡)和汉语新诗的小逻辑(从不可能性开始)。在第二章中,本文着眼于《野草》中芝诺悖论,提出了梦写性、文本的梦遗和反常性等写作特征,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种《野草》的第四维阅读法,并命名了文本中极具现代性色彩的第四维词根。第三章从目光学的视阈中正式探究物写性的草创过程和机理,由于第二面镜子的枢纽作用,诗人和读者在诗歌中的看视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直视转向斜目而视),这也决定了汉语诗歌从写物性向物写性的转换,而寻找物写性的支点则成为下篇论述的重要条件。下篇从《野草》的细读转向汉语新诗理论和形式方面的分析。第四章试图从口型的角度考察物写性的实施与勘测过程,强调了辅音场在现代诗歌中的重要功能,作为可见之物与不可见之物的交叉形态,口型正是元音与辅音之间相互耦合的余额。在第五章中,本文试图深入到微观层面去勾勒物写性文本的基本结构,定义了这种结构的最小单位,即物写素,它承担着文化基因的使命,在宏观上推进着汉语新诗的书写学转向,在对物写素的提炼和化合试验过程中,辩证意象和虚薄的重要概念也得到了有效的诠释,尝试揭示和树立汉语新诗中道说的新势(即“告”),并将其扶植为一种被委以重任的超级物写素。第六章继续在形式方面和书写学上推进对“告”的探索、剖析和想象,引入“知”的概念来呈现物写性的支点,展布出它的上下肢(告知和知道)与左右肢(物和吻),指认物写性文本的边框和缝合点,兼顾元诗学问题和物写性问题的双曲线,并验证书写学视野下汉字的共通性。第七章将以解构的精神开列一则汉语新诗的大逻辑,将物写性的考察推向另一个极端,从爱与死的角度,尝试建立《野草》中的解构与物写性的解构之间的共通性,最终在元诗学与物写性的边界处为汉语新诗猜想一种形式指引。余论将简要概述本文的概念演绎过程和文体特征,将物写性法则确定为汉语新诗的文本世界观,将超级物写素勘定为物写性的支点,并从认识论角度提出对新诗理论的一点阶段性的设想和展望。从总体上说,本文仅仅是一篇务虚的诗学论纲,要想有效地对以上观点进行全息检测,则需要重新释放一度被悬置起来的要素,将诗歌写作重新落实为一种行动原则。

卢文婷[6](2012)在《德国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 ——从晚清到“五四”》文中指出从晚清到“五四”,浪漫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逐渐从众声喧哗削减成为一种以“爱情”与“革命”为核心概念的文学框架。在文学史的建构中,这种单向度的浪漫主义常被指认为“积极浪漫主义”,以区别于德国式的“消极浪漫主义”。德国浪漫主义的回归传统(“向后看”)与探索内心(“向内看”)的主题,在此框架下,就被从实践与理论领域一同排除在“五四”浪漫主义的影响根源之外。这一误读,既曲解了文学史的事实——德国浪漫主义一直以潜在的方式影响着新文学的主题与风格,同时也无助于理解从晚清到“五四”复杂的文化困境与诉求——民族主义与民族传统之间的张力塑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本文试图从“浪漫主义”这一概念在中国的传播、误读与变形入手,以民族主义与民族传统这两个论题为中心,在显性与隐性的双重层面上挖掘德国浪漫主义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第一章以《巴黎茶花女遗事》、《哀希腊》与《摩罗诗力说》这三个晚清-“五四”的浪漫主义文本为例,考察它们在这一时期的传播给中国浪漫主义带来的影响。茶花女和拜伦分别在家庭和社会层面上代表了革命与自由,鲁迅的理论文章加强了浪漫主义革命倾向的权威地位。在这种文学遗产的影响下,“五四”时期引入中国的德国浪漫主义(以《维特》、席勒和海涅为代表)也被归化到上述的革命倾向之中,其回归传统与内心的主张则被主流时代精神所遮蔽。尽管如此,德国浪漫主义仍然对中国浪漫主义文学造成了事实上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只是以潜流形式存在于文本之中,本章选择了鲁迅的《野草》作为个案来考察这种潜在的影响。第二章则从横向的地理维度,在德国浪漫主义影响的背景中,考察现代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晚清以来,健康与疾病逐渐成为一对社会共识性的隐喻。在不同的文学与政治派别中,中国与西方轮番承担着健康与疾病的指认。但随着从天朝子民到弱小民族的身份转换,民族的衰落逐渐与个人身体的衰弱联系到一起,中国-疾病与西方-健康的想象成为“五四”的基本判断。在此基础上,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在政治上的极端表现,军国主义也通过西欧以及日本留学生传入到中国。中国虽然并不具备实现军国主义的现实条件,但这一思潮对个人身体-民族国家的想象却深刻影响了中国。一种折衷的身体民族主义也随之成为“五四”十年的基本民族主义策略,试图以体育精神与实践将中国带向健康,抵消疾病,从民间达成民族主义。但是,德国浪漫主义-民族主义从本质上讲又是反文化世界主义的。因此,在“五四”的时代性乐观背后,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世界主义的冲突一直困扰着知识精英们,冯至的《河上》为这种冲突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个案。第三章试图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将“民族传统”这一问题置于德国浪漫主义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在“五四”文学中,光明与黑暗常常隐喻着西方与中国——西方是光明的未来,中国是黑暗的过去;若想寻找光明,就必须彻底抛弃黑暗。通过这两个隐喻,“五四”文学在新的语境中,全面反抗并抛弃了民族传统。白话文在文学领域内的全面胜利,固然昭示着“五四”思想家重塑民族文化身份的坚决态度,但在反抗之中,又常常看得到新文学作家对民族传统的追忆。在处理民族传统这一问题上,德国浪漫主义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经验基础:民俗主义、中世纪主义与阐释学。周作人与顾颉刚采取了赫尔德、施莱格尔与格林兄弟的民间取向,以民间文化作为更新传统的手段;《学衡》派在浪漫主义-白璧德主义的背景中,努力在世界化的浪潮中坚守民族身份;作为第三条道路,鲁迅、郭沫若、冯至等人将古典题材应用在白话小说中,以反讽、断裂与追忆的方式重新阐释古典传统,试图融合此在与历史、西方与传统。

尹祯旋[7](2011)在《记忆中存在的风景》文中认为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画家的作品是如何反映并表现画家个人“记忆”的。为了达到该目的,研究者通过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研究。首先,通过考察东西方的绘画史来研究传统的视觉方式,然后分析从过去到当代视觉方式产生的变化。第二阶段中从具象性绘画再次出现的背景,作品的发展方向和形象的层面分析当代欧洲美术的特征,并将其与个人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尤其在考察和记忆有关的当代美术作品的时候,从众多作品中选择了彼得·多依格的风景作品,分析了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视觉表现方式。最后,在“记忆”和“画面语言”这一双重结构的层面上对研究者本人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并理论性地展现出研究者作品的特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绘画中东西方人的传统视觉方式,即三远法和透视法是受古代人宇宙、自然观的影响而形成的绘画空间表现样式。在经历过了产业化,逐渐走向后产业化社会的当今世界中,现代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开始发生变化,因此绘画中传统的空间创作方式逐渐解体,开始出现全新多元性的视角,这些必然再次反映在绘画创作之中。作为一种视觉语言以记忆的问题和画面的语言观察绘画的双重结构观点,它作为一种理解包含于逐渐变得费解的当代绘画中,却难以被意识到是创作主体之意图的一种方法,继而获得其自身的价值。通过双重结构的观点分析研究者的作品,其结果可以发现作品的画面构成和个人的记忆具有密切的关系,并确认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绘画造型语言而出现的过程。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研究,得出的具体结果内容如下。第一,“记忆中存在的风景”记录的是一种寻找身份的思维之旅。记忆中存在的风景不仅仅是视觉性经验,甚至包括日常生活中建立在体验基础之上的联感性感觉在内。第二,“记忆中存在的风景”表现的是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和流动性的视觉对象,因此艺术主体需要选择对象。对于表现对象的选择是通过风景的采集和编辑而完成,它不是将过去的记忆风景原封不动地再现出来,而是以构建成假想的“全新真实存在(simulracre)”为目的。第三,风景创作通过源于照片和电影的灵感而完成。采集和编辑过程中使用到了媒体,它间接地反映了逐渐变为全新媒体性风景的当今时代状况。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与当代的社会,文化性环境一起发展的美术界的潮流中,通过对绘画作品中所反映的“记忆”的思考,从而提出以个人的主体性时间意识为基础的全新绘画创作方式。

沈静[8](2010)在《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文中提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北美最负盛名的代表,詹姆逊坚信在西方思想领域经历激烈动荡之时,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概念仍具有重要意义。他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分析文学文化现象。全文第一章着力建构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框架,第二、三章分析在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框架中的文学批评阐释和文化阐释,第四章尝试探讨詹姆逊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的意义与局限性,并提出适合当代中国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第一章:在詹姆逊批评理论中贯穿始终的重要概念是总体性及其相关概念,萨特对詹姆逊的哲学影响,是其在《辩证理性批判》中提出的总体性概念和总体化方法。萨特认为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作出了唯一合理的解释,要考察历史进程,必须以历史一元论为主导,让对象自身支配着历史研究的方法,以便展现历史的总体化运动。同时建立起包括社会和历史在内的,以具体经验为基础的总体化理论。辩证法就是辩证理性,辩证理性是一种总体化,它由处于创造了作为整体的历史,并处于这个整体的历史之内的人来揭示,这种历史过程对人是可知的,因而总体化就是实践,这种实践不是个别活动的机械总和,但全部实践又总体地反映在个别活动之中。萨特的总体化辩证法是以个人为主体,用人的自我意识取代客观的物质现实,它以精神分析学为基础,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原则,以现象学方法为工具,来阐释和描绘人的自我意识和人的存在状态即人本身的一种辩证法。萨特的历史观是对总体和总体化的描述,因此他的历史辩证法也就是总体辩证法。在詹姆逊看来,总体化的真实意义在于它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而非一个静止的存在,总体化方法对詹姆逊的重大意义在于这种方法对他的后现代主义批判和全球化理论的启示。詹姆逊文学批评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围绕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他把形式和概念看作是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而内容对作品的规定,即是形式的基本辩证法则。第二章:元评论是詹姆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概括,作为文本的解密过程,元评论把文学理论限制在文本之内,同时把外在的社会现实转化为眼前的文本形式,这种文本性可以把分析对象化约成文本的语义,句法成分,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而不必把它们和客观现实相连,免受传统之见的误导。对于俄国形式主义,詹姆逊认为其陷入了语言的牢笼。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等于艺术手法本身,而艺术手法的基本作用是陌生化。詹姆逊指出陌生化概念中体现的历史只是一个静态观念,并不显示真正的历史变化。结构主义过分注重文本的共时层,忽略了文本的历时性,即文本的历史性,社会性,而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来说,后者才是一切文学赖以存在的根本。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是詹姆逊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核心。在詹姆逊看来,意识形态固存于文学艺术的结构之中,政治意识形态是潜在的制约文本的无意识因素,它与文本的显意相反,是一种对抗现实的,被抑制的力量。詹姆逊阐释学的核心是叙事,叙事并非一种文学形式,而是一种不变的结构,一种具有永恒的,普遍意义的认识范畴,并成为人们借以认识世界的抽象坐标。因此,詹姆逊的叙事不仅表现为一种美学的形式,使社会矛盾在美学领域内寻求一种纯形式的解决;而且,叙事也被看成对社会现实矛盾的想象性折射,是人们以审美形式对现实社会中无法排解的矛盾所作的想象性解决。叙事理论要研究的不仅是人们在叙事中所表达的欲望和幻想,更重要的是叙事所暗含的对现实的逃避,即意识形态的遏制,文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在此遭到压抑。因此,便出现了阐释的问题。詹姆逊的整个批评构想,都可以看作是对弗洛伊德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术语的“符码转换”的实例,其目的是调和个人主体和集体历史的要求。这一事实在詹姆逊的三层次文本分析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詹姆逊提出,要用符码转换的方法首先在文本的局部历史语境中研究文本,或者说它与历史事件的“历时性”关系;其次在文本与那个生产文本并把文本作为工具使其统治合法化的阶级的关系中研究文本,或者说把文本作为传递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同时进行共时和历时的研究;第三,在文本与整个生产方式的关系中研究文本,采取一种考虑更大历史视域的系统的和共时的看法。第三章: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争论的介入,并非出于偶然,如果说他前期的着述是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确立为最具包容性和综合性的理论框架,把各相迥异,相互排斥的理论和方法融入自己的分析,同时确立以意识形态批判和乌托邦幻想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双重解释学,那么,对后现代文化争论的参与就是这次尝试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即把马克思的思想与后现代立场加以综合,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内部对后现代主义加以概念化,同时参与后现代立场以便重新思考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詹姆逊概括了后现代文化的几个特点,即深度感的消失、历史感的消失、情感的消逝、戏仿的消失与拼凑。空间概念是贯穿詹姆逊后现代文化批评的一条主线。对于詹姆逊来讲,后现代主义牵涉到时空概念和时空经验的转变。与现代主义空间观相对立,后现代空间意味着距离感的缺乏,它是批判距离,形而上学深度,或者后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水平的离散。詹姆逊为此提出“认知的测绘”这一术语,以此作为未被理论化的美学。詹姆逊的“认知测绘”概念是林奇的“认知测绘”概念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综合。认知测绘的关注点在于从整体上系统地把握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目标乃是詹姆逊早期的卢卡奇式的叙事理论的进一步延伸。对于卢卡奇和詹姆逊来说,是叙事在种种事件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并将它们放置到一个更加广阔的情境之中,如果离开这个情境,事件就成了不可理解的东西。在詹姆逊那里,测绘的对象不是城市,而是社会结构,是我们所处的历史时刻的全球的社会总体性。结语:詹姆逊不是像法兰克福学派那样打出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旗号,而是明确肯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合理性,以此为他的思想的根本前提,这是难得的,可以说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无第二人。但由于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因此他还不能如实、准确、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在当代将如何发展自己,这是摆在马克思主义美学面前的迫切问题。在此意义上,刘纲纪所倡导的实践本体论,为当代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郑霞[9](2010)在《“没有新的语言就没有新的世界”—巴赫曼小说中的语言批判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文中指出研究界对奥地利作家巴赫曼的小说创作与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之间存在的关系已有多年的研究。尽管如此,学界丰富的研究成果仍然为本论文的研究留下了余地。本论文详细探讨维特根斯坦前后期哲学的核心思想(出自其着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在巴赫曼整体的小说创作(从早期的小说集《三十岁》到后期的长篇小说《马利纳》以及小说集《同声》)中的反映,以及巴赫曼如何以文学的手段对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命题进行语义上的拓展与更新,抑或对此提出质疑与批判。论文从巴赫曼对维特根斯坦哲学之接受的历史、社会与文化的动因入手,继而研究作家对维特根斯坦哲学所作的阐述与评说,以此理论上的梳理工作为论文中具体的小说文本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试图在学界集中研究的少数几部巴赫曼的小说作品之外探究维特根斯坦哲学在巴赫曼的其他多部为学界所冷落的小说中的体现,尤其强调代表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哲学研究》一着对巴赫曼后期小说创作的影响(尤以《马利纳》为例)。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巴赫曼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的借鉴是其自身以语言批判为标志、以追求“新语言”为旨趣的诗学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巴赫曼的文学实践中,语言批判始终与历史、社会、文化批判紧密相连,具有深广的内涵。

孙璐璐[10](2008)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学者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ard)在马克思提出的历史变化的三个阶段即前商品化阶段、商品阶段和商品化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个阶段,那就是消费社会阶段。在消费社会中,商品不仅仅是数量的极度扩张问题,而是商品太多,反客为主去制造人们的各种需要,人们的消费行为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是转向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反映在社会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而且也波及到社会文化领域,市场化、商业化的特征日趋明显。伴随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中国的文化领域有必要认清变化的内容和趋势,因势利导,才能谋求更大地发展。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接受与演进更是如此,中国的大众文化从发生语境到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都呈现出了相当斑驳的特点和十分复杂的原因,其与中国现代美学观以及中国转型期当代审美文化意识在表征上的颇多契合更加推进了中国文学乃至文化界对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理论的接受、整合、修整和演进。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理论,在中国实现了其理论阐释、研究批评、和创作实践多结构、多层次的接受模式,获得了巨大的实践意义。本文则试图用四个部分对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接受过程、演进方式、批评实践、适应缘由、建构走向、重大成果等问题加以多层次地梳理与剖析,并对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重点剖析,进一步论述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的理论优势及其在中国所产生的意义和批判性的认识。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概述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在中国接受的全过程,重点论述新世纪大众文化的新动态、新特点。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也是本论文的主体,重点分析大众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蔚为壮观的关于大众文化的创作实践,并以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精神轨迹的探寻为切入点,进一步论证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接受、渗透和整合,概括总结消费时代大众文化之所以能够出现这种趋势的深层次原因。第四部分则着眼于对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理论的当下意义的挖掘,辩证地思考当下学术界对大众文化的一些认识和评价,对中国文艺学领域以何种姿态接受运用大众文化进行再度反思。

二、怀旧与终结(一)——西方全球化的不谐和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怀旧与终结(一)——西方全球化的不谐和音(论文提纲范文)

(1)约翰·辛格喜剧创作的美学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辛格式喜剧”创作的美学渊源
    第一节 民族文化渊源与时代氛围
    第二节 欧洲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第三节 辛格的散文作品与喜剧的亲缘关系
第二章 反抗“粗野的现实”:“辛格式喜剧”的基本冲突
    第一节 女性的自我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第二节 基督教与异教之间的碰撞
    第三节 个人与世界之间的对立
    第四节 真实的自我与幻想的自我之间的冲突
第三章 反英雄:“辛格式喜剧”的独特人物
    第一节 强大的凯尔特女性
    第二节 大智若愚的边缘人
    第三节 辛格式的“反英雄”
第四章 变形与突降:“辛格式喜剧”的情节结构
    第一节 难以置信的故事
    第二节 反高潮与开放式结局
    第三节 对照与平衡
第五章 悲喜之间的苦涩幽默:“辛格式喜剧”的表现手段
    第一节 喜剧的形式与悲剧的核心
    第二节 戏仿与狂欢
    第三节 独特的爱尔兰音符
结语
附表一: 辛格及其作品中英文名对照表
附表二: 辛格年表(1871-1909)
附表三: 辛格逝世后的相关情况(1910-2007)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马勒《大地之歌》的“意象美” ——基于中西意象话语的学理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四、本选题的创新点
    五、释义与界定
第一章 美的生发:《大地之歌》意象书写的学理定位
    第一节 原始意象情结的积淀
        一、马勒原始意象情结的历史与时代基础
        二、马勒原始意象情结的音乐基础
        三、马勒原始意象情结的个性化塑造
    第二节 中国风新意象的刺激
        一、意象在诗歌-音乐文本中的八重转换
        二、与“中国”直接对话的马勒
        三、诗乐的无痕黏合:七联“乐”的构建
        四、马勒对中国风新意象的东方主义包装
    第三节 音乐意象美的生成:马勒的艺术化新构建
        一、捕捉音乐作品中的“意象美”
        二、以中西意象的历史性嬗变为基础
        三、《大地之歌》的四种意象美范畴
    小结
第二章 酒歌意象美:反讽元素的悲凉深邃化
    第一节 失意的宣泄:空中楼阁式音响纪念碑
        一、中国风酒、诗人、歌、琴新意象知音关系的延续
        二、马勒的提坦式酒神情结及其纪念碑音响
        三、以声乐-管弦二元模式重建“知音关系”
        四、对巨型音响的三层消解:三次抒情核心的毁灭性力量
    第二节 无拘束的荒诞:酒-梦意象群所开启的潜意识世界
        一、梦境前奏:“神经烁烁”( nervous splendour)的张力-矛盾特质
        二、“人生如梦”中批判、顿悟和沉溺的延续
        三、“梦中梦”的套叠式构造:隔绝苦难
        四、痛苦体验的骤然降临:7次梦中觉醒姿态
    小结
第三章 青春意象美:一切皆是虚妄
    第一节 鲜活生命力中的伤感内蕴:迭相变奏的瓷亭碎片
        一、包容万象的瓷亭实质:完美精致的微型中国“殖民展馆”
        二、以玉笛色泽作萦绕的音响素描
        三、周期、规整与对称性:德奥来源的拱形意象
        四、“以水为镜”的智性趣味思维幻象
        五、纳入青春-夕阳意象链条的金谷-兰亭遗风
    第二节 在盘桓中决裂:爱与美的夭折与凝固
        一、“断肠”意象及其嬗变
        二、“捞月”、“捉星”的两重虚妄与主体的夭逝
        三、隐含决裂的仙境情感缭绕:3个“断肠”意象
    小结
第四章 自然意象美:田园的庇护所
    第一节 对人类的引导作用:动物“智者”的原始声音意象力
        一、猿猴呼啸:回荡、刺穿与摧毁
        二、鸟之花腔:唤醒与催眠
        三、马驹嘶鸣:超越
        四、动物声音意象的内在结构关联
    第二节 循环-交混中的汇集:与生命进程同构的昼夜-四季渗透
        一、中国风的昼夜-四季新意象
        二、马勒对昼夜-四季意象的重组
        三、循环-交混中的爆发:深沉、破碎的田园色彩音图
        四、循环-交混中的簇拥点:夜意象与春天意象
    小结
第五章 “永恒的女性”意象美:生死回环中的层次化蜕变
    第一节 我心凝结:“寒秋孤影”中的禁锢与涌动
        一、于囚困中发声:从“贫妇”到灵魂自由的“中国人”
        二、“霜冻”音响结构:封闭的空间和凝滞的时间
        三、禁锢凝结中的微型动力因素
        四、绝望和疲惫的延续:涌动、冲破及泯灭
        五、终极目标的缺位:不可摧毁的困境
    第二节 采莲美人意象中绚灿、受阻的欲望内核
        一、“维也纳最美的女孩”
        二、采莲“仙女”新意象及其嬗变
        三、“光鲜明艳”的音响结构
        四、目标的多重遮蔽:无法逾越的时空间距
        五、在悲恸中战栗:主体欲望的徒劳传递
    第三节 转折点:永恒女性之于绝境人类的救赎
        一、情感绝境与音乐结构上濒临崩溃的时刻
        二、末乐章结构转向的深层原因
        三、悼念、包容与祈祷仪式:构造母性安全之所
    第四节 飘零的阶梯:无限更新的连接型结构
        一、“天梯”意象的形成根源
        二、前奏、间奏以及宣叙调中阶梯的多样化
        三、乡愁-离别的恐慌:迷漾中展开的永恒割裂
        四、临近尾声时阶梯新秩序的引入
    第五节 静态中心内的化解方式:欣喜感的闪现和蔓延
        一、波浪壮阔和静谧至福相交融的传统
        二、大地精神:五个静默悠远片刻向永恒中心的汇聚
        三、完满的实现:自觉渴求的升腾性与巨大吸力的共在
        四、包裹散漫晶莹颗粒的超长静态延续
    小结
结论
    一、特殊历史时期西人“中国理念”在音乐中的结构
    二、意象元理论在《大地之歌》个案研究中的进一步完善
    三、对《大地之歌》中“自我”的“他者诠释”之争的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阶梯音列直观示意图
附录二 垂柳模式与钢琴版手稿图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去政治化/政治化
    二、去政治化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思潮
第一章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问题
    第一节 关于当代电影中现代性主体建构的讨论
        一、当代电影中的“成长”主题与现代性个人主体建构
        二、对当代电影中现代性国族主体建构话题的讨论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电影空间建构及批评
        一、对左翼电影中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二、对前30年电影中“上海”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三、对90年代以来电影中“上海摩登”怀旧性表现的批评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启蒙立场、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
        一、“反封建”主题与“超稳定结构”批判
        二、启蒙或反启蒙:谢晋评价的争议
        三、对“第五代”的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的评价
        四、“第六代”启蒙立场的争论
        五、现代性立场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下对电影中民族主义的反思
        一、两部电影引出的民族主义批判
        二、民族主义的“反人性化”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化
        三、当代电影超越民族主义战争视角的可行性
        四、对电影批评中民族主义批判的反省
    第五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人道主义”话语
        一、人道主义对抗阶级意识
        二、电影批评中人道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冲突
        三、立足人道主义立场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
    第六节 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反思立场
        一、对激进反传统立场的质疑
        二、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反思现代性立场与传统意识的回归
        三、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立场论争:精英主义或平民主义
        四、现代性反思视角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第二章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得与失
    第一节 针对“第五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一、对“第五代”后殖民书写套路的指认
        二、关于“自我东方化”及其后果的讨论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视角的进入
        四、对第五代“大片”的后殖民批评
    第二节 新世纪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实践
        一、对“第六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二、对一些跨国制作的后殖民批评
    第三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意义和影响
        一、对“东方主义”叙事模式的挑战
        二、对回归“中国性”的召唤
    第四节 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批评
        一、对后殖民电影批评中“文化冷战思维”的批评
        二、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非正义性”的指控
        三、关于后殖民批评中的“自我悖反”
    第五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局限性
        一、以“后殖民性”取代艺术性评价
        二、以“民族性”取代国族一体性
第三章“后革命”电影批评与“革命”叙事的讨论
    第一节 追寻后革命时代电影中的革命“幽灵”
        一、对“第五代”的泛政治化解读
        二、“第六代”与新的“反抗性”的发现
        三、关于后革命时期电影中的“类革命”叙事
    第二节 对“革命时代”革命电影叙事的“再解读”
        一、对左翼电影的“去革命”解读
        二、对新中国“前30年”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解构
    第三节 关于“后革命时代”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讨论
        一、电影中革命者形象变化的讨论
        二、革命电影“去意识形态化”的争议
        三、回到“革命动力学”的问题
        四、对当代电影中“倒置的革命叙事”的讨论
    第四节“共识”的破裂:新世纪电影革命叙事的对立性阐释
        一、对立性阐释之革命的重新呼唤或革命的消解
        二、对立性阐释之人民伦理与个体自由伦理
        三、“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对抗
第四章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政治投射
    第一节“主旋律”电影批评
        一、关于“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策略的探讨
        二、“政党电影”:对主旋律的一种批评
        三、主旋律电影的危机及其意识形态根源的讨论
        四、主旋律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操作的反例
        五、对“全球性主旋律”及“商业主旋律”的批评
    第二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
        一、关于电影中的身体规训与身体缺失的讨论
        二、对中国电影中欲望缺席的批评
        三、身体和欲望解放背后的“人性化”批评逻辑
        四、“人性解放”主题与当代电影中的“去道德”倾向
    第三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
        一、关于谢晋电影的“政治伦理化”
        二、从政治伦理化到政治情感化
        三、对新世纪电影“政治伦理化”的批评
    第四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倾向与反体制追求
        一、批判的“绝对律令”
        二、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解构
        三、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反体制追求
    第五节 电影批评中的“泛意识形态化”及其后果
第五章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性别政治与去政治化倾向
    第一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
        一、女性的“被看”与女性的“非性化”
        二、女性的“被拯救”或“拯救”
    第二节 对女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一、女性导演的性别意识问题
        二、女性导演作品体现出的女性非独立性
        三、女性主义:逃脱中的“落网”
        四、女性电影表达的“主题先行”
    第三节 对新时期以来男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一、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性自恋”
        二、女性“同情”背后的“出卖”
        三、“欲望化的女性”折射出的男性性饥渴
    第四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去政治化”倾向
        一、女性话语与国族话语、阶级革命话语的冲突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道德化”倾向
    第五节 女性表达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困境
        一、女性形象描写的困境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格式化”路径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在中国语境下的阐释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后记

(4)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河南新诗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立足于地方性研究的目的
        一、 地域与文学关系的研究状况
        二、 关于“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河南新诗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一章 河南新诗的发生
    第一节 河南新诗文学场的发生
        一、 河南近代文化传播的空间状态
        二、 河南近代教育的改革与读者群的分流
        三、 河南新文化社团的萌芽
        四、 河南新诗的最初样态
    第二节 河南新诗的发展
        一、 教育改革中新文学场的争夺与分割
        二、 文学社团与文学刊物的发展
    第三节 河南新诗的汇合与变化
        一、 抗战时期河南新诗的变化
        二、 抗战后河南的新诗状态
    小结
第二章 河南新诗的进程与样态
    第一节 抒情传统承续中的忧患意识
        一、 徐玉诺:匪患题材的开创
        二、 周仿溪:炮火之花下的哀号
        三、 郭伯恭:苛捐杂税之灾难
        四、 集体描绘下的灾荒图
    第二节 从人间苦到自我观照的现代性转变
    第三节 乡土抒情与革命话语的结合
    第四节 意识形态下摹写现实的模式化倾向
    小结
第三章 传统文学思想的现代延续——以徐玉诺为例
    第一节 徐玉诺的创作主题之一:爱与美
        一、 与自然唱和中对田园牧歌世界的眷恋
        二、 童真世界的描摹中对美好家园的想往
        三、 传统抒情精神的应和
    第二节 徐玉诺的创作主题之二:血与泪
        一、 乡村精神的勘探
        二、 乡村情意的眷恋
        三、 乡村世界的展现
    第三节 徐玉诺的创作主题之三:梦与诗
        一、 梦的诗意化
        二、 诗的梦行为
        三、 无意识写作:言语之火灼痛的现实
    小结
第四章 现代性语境下抒情自我的流变——以于赓虞为例
    第一节 诗论:生命与自我的抒情艺术
        一、 起步与动因
        二、 对外国诗论的吸纳
        三、 诗论的核心内涵
    第二节 诗歌:现代性追求下的自我观照
        一、 生与死的迷雾:诗歌情境的构成
        二、 忧郁与孤独:诗歌情调的变化
        三、 抒情自我在现代境遇中的表征
    小结
第五章 革命话语下乡土抒情的异化——以苏金伞为例
    第一节 生活经历、个人信仰与文学创作
    第二节 具有耕织意义的地方性写作
        一、 作为艺术经验的田园牧歌
        二、 细节描写中的土地诗学
        三、 河南地方精神的展现
    第三节 革命话语下乡土抒情的变异
        一、 乡土抒情里革命话语的涌动
        二、 革命话语下乡土抒情的迂回
    小结
第六章 离散际遇中现代乡土抒情的生成——以痖弦为例
    第一节 离散中的双乡体验:以《红玉米》为例
    第二节 诗儒情怀:当个性遭遇政治
    第三节 传统与地方:文化冲击下的回溯
    第四节 语言在文化夹击中的裂变与融合
        一、 诗艺圆美流转如弹丸
        二、 独特情境的构成
        三、 乡村经验与回望美学的悖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5)汉语新诗物写性的起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楔子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导论 雪的开场白——想象汉语诗歌的一种物质缘起
上篇
    第一章 小逻辑——重思《野草》的位置和潜能
        第一节 《雪》,或《野草》的小逻辑
        1.1.1 处女,新娘
        1.1.2 “雪罗汉”,“生命的泥”
        1.1.3 0=1,新天使
        第二节 《野草》的潜能,或汉语新诗的小逻辑
        1.2.1 “混搭”中的起跳
        1.2.2 《野草》的位置
        1.2.3 从不可能性开始
        1.2.4 汉语新诗的小逻辑
    第二章 以梦为草,以文行野——《野草》的第四维阅读
        第—节 《野草》中的芝诺悖论
        2.1.1 梦写性的发明
        2.1.2 文本的梦遗
        2.1.3 反常性之勃起
        2.1.4 盲视之眼,失聪之耳
        第二节 《野草》与第四维
        2.2.1 第四维的打开
        2.2.2 第四维词根
        2.2.3 登录例外状态
    第三章 物写性的草创——《野草》与汉语新诗的目光学索隐
        第一节 《野草》的礼物:给出你所无
        3.1.1 第二面镜子
        3.1.2 “赤裸生命”的凝视
        第二节 从写物性到物写性
        3.2.1 直视,写物性
        3.2.2 斜目而视,物写性
        3.2.3 物写性的支点
下篇
    第四章 物写性的实施与勘测——汉语诗歌的口型考和辅音场
        第一节 口型的考古学
        4.1.1 开头,第一口型
        4.1.2 元音,世界之吻
        第二节 侧听辅音场
        4.2.1 辅音,大地之歌
        4.2.2 告诉口型,自言自语
    第五章 物写性文本的基本结构——《野草》的文化基因和书写学转向
        第一节 物写素:《野草》的文化基因
        5.1.1 听见小舌头,或物写性路标
        5.1.2 物写素发凡,或书写学纲要
        5.1.3 物写素的提炼,或《野草》的四枚切片
        第二节 道可告:《野草》的书写学转向
        5.2.1 物写素的化合
        5.2.2 辩证意象,虚薄
        5.2.3 超级物写素的诞生
        5.2.4 道说的新势
    第六章 物写性的展布——汉语新诗的四肢论和共通体
        第一节 物写性的上下肢
        6.1.1 物写性的扁担
        6.1.2 知的双重书写
        6.1.3 边框,缝合点
        第二节 物写性的左右肢
        6.2.1 现代牺牲
        6.2.2 告的共通体
        6.2.3 汉字脱衣舞
    第七章 大逻辑——为汉语诗歌猜想一种形式指引
        第一节 爱与死,或物写性的解构
        7.1.1 失恋诗,墓碣文
        7.1.2 野蛮人的方法论
        第二节 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或汉语新诗的恋人絮语
        7.2.0 告
        7.2.1 物
        7.2.2 吻
        7.2.3 吻之物
        7.2.4 物之吻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德国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 ——从晚清到“五四”(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放大与遮蔽:接受浪漫主义
    第一节 法国浪漫主义的晚清面容——《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文化旅行
        一、缘起:必然的成功
        二、纳入古典传统:形象、场景与叙事策略
        三、进入现代传统:仿作、引用、重译与表演
        四、程式化的法国浪漫主义:恋爱自由
    第二节 《哀希腊》与浪漫的革命者:苏曼殊与拜伦的身份融合
        一、梁启超、马君武与王国维的政治性译介
        二、接受与变形:戴着面具的文化英雄
        三、哀悼、宣传与重塑:革命的英国浪漫主义
    第三节 《摩罗诗力说》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经典化
        一、拜伦神话的发展:以勃兰兑斯为蓝本
        二、革命浪漫主义的经典化
        三、走向现实主义
    第四节 被遮蔽的暗流:失声的德国浪漫主义
        一、文化模式:阴影中的维特与海涅
        二、失声的德国浪漫主义
    第五节 个案之一:《野草》中的德国浪漫主义主题
        一、影子-身体隐喻:《影的告别》
        二、浪漫主义传统:否定的策略
        三、《野草》中的分身:续写与对话
第二章 失落与寻回:民族主义
    第一节 对立的隐喻:健康与疾病
    第二节 浪漫主义-民族主义
    第三节 身份焦虑:从天朝子民到弱小民族
        一、扩大的世界
        二、缩小的中国
        三、边缘心态:《域外小说集》的民族定位
    第四节 折衷的策略:身体民族主义
        一、时代冲突:民族传统与民族主义
        二、治疗东亚病夫:现代医学、童子军与精武会
        三、身体政治: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幻灭——幻灯片事件与《沉沦》
    第五节 个案之二:冯至《河上》中的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世界主义的冲突
        一、lyra与箜篌:古典母题的浪漫主义偏转
        二、塞壬的歌声:指向死亡的乡愁
        三、民族主义诉求与文化世界主义
第三章 反抗与追忆:新语境中的旧传统
    第一节 对立的隐喻:光明与黑暗
    第二节 语言战争——重构文化身份
        一、语言战争:传统与现代
        二、浪漫主义:根源与策略
    第三节 周作人与顾颉刚:民俗学的双重变奏
        一、寻找新文学的民间谱系
        二、从赫尔德到格林:德国民俗学
        三、周作人与顾颉刚:启蒙与寻根的矛盾
    第四节 浪漫的古典:《学衡》的理论困境
        一、白璧德的人文主义:作为他者的“儒家”
        二、《学衡》的人文主义:作为自我的“儒家”
        三、隐蔽的浪漫主义:民俗学之外的贵族传统
        四、封闭的城池:理论困境
    第五节 重释传统:反讽、断裂与追忆——以《补天》、《孤竹君之二子》与《昨日之歌》为个案
        一、反讽:《补天》
        二、断裂:《孤竹君之二子》
        三、追忆:《昨日之歌》
结语:民族传统与民族身份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记忆中存在的风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主题选定的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概述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绘画媒体中的再现
    2.1 东西方人观看自然的方式
        2.1.1 东西方人的宇宙,自然观
        2.1.2 移动视角和固定视角
    2.2 东西方人的绘画创作方式
        2.2.1 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
        2.2.2 山水画和风景画的变化样式
    2.3 从山水到风景
        2.3.1 真实和再现
        2.3.2 多元主义的视角和不同的真实
第3章 记忆问题和绘画的双重结构
    3.1 记忆问题和欧洲当代绘画的特征
        3.1.1 形象的再登场
        3.1.2 图像的借用范围与扩张
        3.1.3 主观现实主义
    3.2 记忆和无意识
        3.2.1 精神分析学的无意识理论
        3.2.2 无意识的语言学分析方法
    3.3 彼得·多依格(Peter Doig)的记忆风景
        3.3.1 神秘的视觉化
        3.3.2 画面中屏幕的标记
        3.3.3 记忆和风景构造的特征
    3.4 双重结构的意义和价值
第4章 记忆中存在的风景研究
    4.1 记忆的特征
        4.1.1 经验:不在与丧失赋予的情感
        4.1.2 事件和场所的语言
    4.2 创作方式的产生过程
        4.2.1 牵动记忆的风景采集
        4.2.2 记忆的重构:风景编辑
    4.3 无意识的标记
        4.3.1 事物和影子
        4.3.2 白色的使用
        4.3.3 反复的重叠
    4.4 记忆中存在的风景小结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摘要
Abstract
导论:詹姆逊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阐释学框架的建构
    第一节 总体性的继承与批判
        一 萨特的总体化辩证法
        二 卢卡奇的总体性
        三 阿多诺的辩证法
    第二节 辩证批评
        一 内容的逻辑
        二 形式的辩证法
    第三节 "永久历史化"
        一 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主义
        二 历史主义的基石:结构历史主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语境中的文学批评阐释
    第一节 元评论
        一 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
        二 对结构主义的批判
        三 元评论的理论特色
    第二节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一 文本的意识形态素
        二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的辩证法
    第三节 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文学
        一 三层次文本分析
        二 巴尔扎克作品分析:现实主义和欲望
        三 康拉德作品分析:情节建构和意识形态的封闭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语境中的后现代文化阐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一 总体性的后现代批判
        二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三 后现代论争的意识形态学
    第二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后现代主义
        一 晚期资本主义的分期
        二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
    第三节 后现代的空间逻辑
        一 空间生产的社会性
        二 后现代建筑空间分析:鸿运大饭店
        三 认知测绘美学
结语 詹姆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
    第一节 詹姆逊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的贡献、局限
    第二节 当代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美学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没有新的语言就没有新的世界”—巴赫曼小说中的语言批判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Abstract
题记
引言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巴赫曼回溯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
    第一节 1945 年后奥地利的政治与文化语境
    第二节 1945 年后奥地利的文学话语
    第三节 语言批判传统孕育“新语言”
第二章 巴赫曼对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评述
    第一节 作为哲学学者的巴赫曼
    第二节 巴赫曼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着作的解读
        1. 对《逻辑哲学论》的解读
        1.1 逻辑原子论
        1.2 图像论
        1.3 逻辑与界限
        1.4 显与说
        1.5 主体与唯我论
        1.6 不可言说的与神秘的
        2. 对《哲学研究》的解读
        2.1 语言与生活形式
        2.2 语言游戏及游戏规则
        2.3 家族相似性
        2.4 私人语言批判
        2.5 疼痛(痛苦)及其表达
        2.6 疾病与治疗方案
第三章 巴赫曼小说中的语言批判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
    第一节 小说集《三十岁》
        1. 《一个奥地利城市里的青年》
        2. 《三十岁》
        3. 《一切》
        4. 《在杀人犯与疯子中间》
        5. 《迈向蛾摩拉的一步》
        6. 《一个维尔德穆特》
        7. 《海妖温蒂娜走了》
    第二节 《死亡形式》之《马利纳》
        1. 棋之戏
        2. 言之剧
        3. 情之困
        4. 迷失的皮埃罗——音乐之声的启示
        5. 马利纳之谜——“我”的二重身
    第三节 小说集《同声》
        1. 《同声》
        2. 《通往湖滨的三条路》
        3. 余音——《麻烦,麻烦》、《你们幸福的眼睛》、《犬吠》
结语——巴赫曼的语言批判及“新语言”构想
参考文献

(10)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中国化概述
    1.1 时代·消费时代·大众文化
    1.2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接受与建构走向
        1.2.1 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研究的主要分歧
        1.2.2 现阶段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共同认识
第2章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特征
    2.1 纵观大众文化特征的不同视角的阐释
    2.2 大众文化的典型特征
第3章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盛行的原因
    3.1 从理论的层面看
    3.2 从现实的层面看
第 4 章 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审美研究的当下意义
    4.1 人文价值
    4.2 现实意义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怀旧与终结(一)——西方全球化的不谐和音(论文参考文献)

  • [1]约翰·辛格喜剧创作的美学特质[D]. 李玉花.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2]马勒《大地之歌》的“意象美” ——基于中西意象话语的学理阐释[D]. 宋佳.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3]“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D]. 张卫军. 上海大学, 2016(02)
  • [4]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抒情精神 ——河南新诗史论[D]. 李海英. 河南大学, 2013(01)
  • [5]汉语新诗物写性的起源[D]. 张光昕.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
  • [6]德国浪漫主义与中国文学 ——从晚清到“五四”[D]. 卢文婷. 武汉大学, 2012(06)
  • [7]记忆中存在的风景[D]. 尹祯旋. 清华大学, 2011(04)
  • [8]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美学[D]. 沈静. 武汉大学, 2010(09)
  • [9]“没有新的语言就没有新的世界”—巴赫曼小说中的语言批判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D]. 郑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07)
  • [10]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研究[D]. 孙璐璐. 辽宁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怀旧与终结(一):西方全球化的不和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