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历史,鲜明的特色——从《吐鲁番城志》的特色看

厚重的历史,鲜明的特色——从《吐鲁番城志》的特色看

一、厚重的历史 鲜明的特色——从《吐鲁番市志》的特色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周晓萍[1](2021)在《敦煌石窟回鹘佛教艺术研究》文中提出

马月楚[2](2021)在《新疆地区传统织物中典型果实纹样的艺术表现研究》文中认为

胡凌燕[3](2021)在《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尝试从写本文献的角度,对武周时期这一特殊时段的文学面貌,进行专题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通过对武周文学的重要写本进行文献层面和文学层面的双重挖掘,结合传世文献和石刻文献,以诗歌、序文、小说三种文体为核心,着重关照刘希夷、崔融、李峤、王勃、张鷟、珠英学士等武周时期的着名作家及文学群体,对文本流传、文体演进、文学传播与影响以及特殊文学现象等问题展开探讨,以求尽可能全面、有体系地呈现武周时期文坛的原生状态,挖掘被历史掩埋的某些文学史现象,进而为纠正长期以来中古文学研究注重以传世刻本文献作单面建构的偏颇与缺失抛砖引玉。论文共六章,第一章为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总述,第二章为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专题研究,后四章为武周文学重要写本的个案研究。第一章,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研究。研究武周文学可资利用的写本文献主要有敦煌写本、吐鲁番写本和日藏写本三类。本章重点从文本的形态和内容两方面,总结这三类写本文献各自的特点,同时对敦煌和吐鲁番写本的发现过程与整理历史进行爬梳,对日藏写本的源流与藏所进行追溯、考察。第二章,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研究。本章先对敦煌遗书所存武周诗文做了全面搜集、考辨与汇录,并从作家、作品及写本形态三方面概述其总貌。其次据作品存佚情况和文本形态特征,对残卷的文献价值进行了具体发掘。最后在综论残卷文学价值的基础上,以刘希夷《白头翁》诗为个案代表,探讨初盛唐七言歌行从中原传入敦煌后其传播渠道与作品性质发生的转变。第三章,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研究。本章首先结合传世文献考知珠英学士间交游唱和之史实,审视武周文坛的整体唱和环境。其次探讨时代诗风影响下选家崔融的诗学趣味,论述《珠英集》对于初唐诗歌选学的推进作用及其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再者,《珠英集》作为编《三教珠英》的副产品,启发我们进一步探讨武周时期儒、释、道三教思想的并兴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古钞本《李峤杂咏诗》研究。《杂咏诗》的敦煌写本和日藏写本近代以来重现国人视野,从文献层面看,有助于考清《杂咏诗》在书目文献和现实世界中的流传情况,解决诗注相关的一些问题。从文学层面看,则启发我们关注初唐咏物诗在武周时期的变革,以及李峤咏物诗对日本平安朝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正仓院本《王勃诗序》研究。本章主要从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三方面论证了院本《诗序》的文学实证功用,同时从集会诗序的文体内涵、演进历程及其与集会诗歌的关系三方面审视了院本《诗序》的文体学意义,此外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了王勃诗文东传日本之经纬及其对日本奈良和平安时期汉文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研究。本章厘清了《游仙窟》湮没与回传的历史问题,并从十娘的身份入手,对《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进行了重新定位与深度探讨,同时以《游仙窟》文本为切入点,考察了唐代诗歌与小说文体交融的现象及唐传奇的情感表现等问题,从而可见《游仙窟》之文学史意义。

姜洋[4](2021)在《临沂汉画像石中羽人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羽人图像是汉代画像石墓常见的一种图像,是活跃于汉画像石中的飞仙,主要起到了驱疫辟邪、引导升天的作用。对羽人图像的研究已有学者从其起源、内涵、分类等问题进行过研究。然有关“羽人”之解释以及其他隐含的内在意义还有待深入,为此选取临沂地区汉画像石中的羽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小区域内对此图像的信仰问题。文章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为正确理解和界定“羽人”第一章第一节运用相关文献分析了羽人与羽民、裸民、鸟夷之间的关系。羽人其形大致如人形,耳出于顶,身生羽翼,能不死,亦能让他人不死的仙人。尔后讨论了吴白庄、沂南、费县、兰陵等地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图像,分析出羽人与凤鸟、仙药、等画像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对吴白庄汉画像石墓前室西过梁等画像的考释中,羽人的职能表现极为多样、生动,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发现羽人图像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其次是对临沂地区羽人图像的图式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为以西王母图式、羽人—凤鸟图式、羽人—力士图式、羽人骑图式等特点。通过与嘉祥、安丘、邹城、滕州、徐州以及南阳、晋陕、四川等中国其他地区的羽人图像对比研究得知,临沂地区和其他地区都各具风格,又存在一定的共性。最后,对羽人图像对墓葬文化的渲染作用、图像在升仙过程中的功能、区域之间图像的差异以及图像在墓葬礼仪中的运用等问题作了总结和讨论。

钱玥希[5](2020)在《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加快、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之一,而交通网络是旅游要素中的重要部分,交通环境的好坏与旅游产业息息相关,其优化升级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同时,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的发展状况会投射到城市空间结构上,产生显着作用,例如旅游配套用地的增多影响城市用地布局变化,交通方式进步引起城市空间尺度变化。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而言,多民族交融的文化背景、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旅游产业和交通网络对城市空间结构会产生显着影响。而三者的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若不能达到协调发展的局面,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基于该背景,研究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以期为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提供新视角与新思路。首先,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概念界定,对三者相互影响作用理论及耦合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梳理了不同时期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总结演变特征,为进一步探究三者耦合关系提供客观事实依据。其次,搭建三者耦合关系分析框架,归纳出交通可达性、产业结构及城市用地布局等影响三者变化的根植性因素,以及国家发展政策、规划政策等政策因素,总结出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两两系统之间不间断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再进一步得出三者复合系统内子系统间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结果。然后,本文选取了表征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水平的9方面、20项评价指标因子,构建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借助模型进行三者综合发展评价。之后,构建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将综合发展评价结果代入模型,得到两两系统间及三者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最后,在正确认识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的基础上,依据三者发展现状,总结三者协调发展的现实矛盾,矛盾主要体现在旅游产业规模发展相对落后、交通网络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和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土地开发有待优化等方面。针对现有矛盾,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促进三者协调健康发展。

张俊杰[6](2019)在《《三州辑略·艺文门》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书于清代嘉庆年间的《三州辑略》,是清代中期新疆地区较为重要的方志之一,主要记载了清代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和哈密三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地理、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尤其书中专设“艺文门”,全文收录相关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主要探讨《三州辑略》中“艺文门”部分的诗文收录范围、编撰目的和原则、作品内容及其作者群体等方面问题,并进一步探究其编撰特点及原因、各方面价值与不足。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单介绍了新疆方志与《三州辑略》的概况,并交代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学术界目前对《三州辑略》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三州辑略·艺文门》概况,介绍了“艺文门”收录诗文的内容及范围,并进一步分析“艺文门”的编撰目的及编撰原则。第三部分为“艺文门”收录作者研究,从入选作者类型分类、作者的背景与时代与收录的关系两个方面入手,对入选做作品的作者进行分类讨论。第四部分为“艺文门”收录作品研究,从国家情怀、现实关注、自我关注三个方向着手,对诗文内容进行讨论分析。第五部分是“艺文门”的编撰研究,通过四个方面分析其收录诗文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成因。第六部分是“艺文门”的价值及其不足,价值包括文献校勘价值、历史资料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三个方面,不足体现在史料内容讹误、作者与作品不符、字句有误等。

朱江华[7](2018)在《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以来新一轮边疆危机加剧的历史时段。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虽然不受中央政府的实力控制,但仍然与中央保持着若即若离之关系。作为地方实力派的新疆各届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局势动荡之中,不同程度地维持边疆社会的稳定和促进了国家安全,教育施政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所在。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三届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不仅事关新疆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更关乎边疆政治的成败,甚至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因此,教育服务于政治是有关民国新疆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教育施政由此作为一个历史事实进入本研究的视野。本研究在大量查阅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边政学、教育政治学、教育问题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对维持新疆地方稳定和国家整体安全所发挥的正反两方面作用”为主线,以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所处的政治及历史背景、主政者教育施政的观念或态度、民汉教育的措置、教育的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权衡、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为五条逻辑分线索梳理和呈现历史。为增强研究的生动性,本研究还运用个案研究手段以及史论结合原则,一方面将历史与现实对接,得到历史借鉴意义和引起现实反思;另一方面剖析三届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进行优劣比较和原因分析。最后,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经验启示,同时进行研究的前瞻性探讨。依据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如下:教育施政的政治与历史背景上:杨增新政府处身于共和乍兴的新疆地方社会,政治变局较为复杂,教育历史条件与晚清相比极为落后;金树仁政府登台主政适逢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之际,处于国民党中央开始图取西北以及其自身在新疆社会内部政治根基不牢这样杌陧的内外境遇,教育的历史条件有了一定的积累但陈旧不堪;盛世才政府的主政基本处于国家抗战时期,其虽面临国民党对新疆实际谋求控制以及新疆内部动乱等政治困局,但同时在抗战历史主题下拥有良好的国际国内政治机遇,有利于开创新疆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政治观念及其影响下的教育施政理念方面:杨增新政府由于其主政者杨增新是前清遗吏出身且自身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操守,加之民国初期新疆社会的内外危机的影响,决定其政治上抱守“羁縻治边”观念与“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金树仁政府由于其主政者金树仁阅历肤浅、能力不足及其政治视野的狭隘,导致了对集团利益和强权政治的迷恋,因此固守着“四同”政治小集团观念和教育施政的“权宜”态度;盛世才政府的主政者是拥有新思想的政治投机者,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其政治野心,决定了其审时度势和善于应变的统治风格,因此盛世才政府主政新疆能够抓住新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顺应时局提出“六大政策”政治主张和全新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对待新疆民汉教育方面:杨增新政府对于二者基本采取分立举措,官办教育实施汉文和汉化教育且着眼于地方的地方治理的自足,少数民族私立教育则加强监管杜绝外来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以维持地方安定,同时还十分支持封建色彩浓厚的新疆本地的经堂教育,力求边疆社会因俗治俗;金树仁政府在公立学校教育方面基本因袭杨氏的汉化策略然而在国民学校的扩充方面亦属有限,而对少数民族教育则基本无力监管甚至达到放任的地步;盛世才政府由于提出了“以民族为形式,以六大政策为内容”教育施政方针,新疆地方民汉教育实现了共举,官方和民众真正地联手协作,公立国民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会立学校教育都繁荣起来教育的边疆属性权衡方面:杨增新政府兼顾边疆教育的安全与发展二重因素,但总体上安全重于发展,安全上坚守封闭与传统两原则,发展上将实业教育视为边疆社会根基而视师范教育为教育的补充手段;金树仁政府在边疆安全上的教育举措走向偏颇,偏重于加强军事教育强化统治以及防范民族知识分子,而在边疆发展方面尚没有长远的计划与足够的行动;盛世才政府在边疆安全与发展二重属性的举措做到了并行和并重,安全上分别实施了强化政府政策教育以筑牢思想防线、宣扬抗战建省观念以此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完善教育机构以强化监管与指导等举措,发展上分别积极推动了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扩大经费投入保障各类教育的落实、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和各类学校并进发展等新疆教育的央地关系方面:杨增新政府坚持在教育的自决原则下与中央政府保持基本的形式上的行政关联;金树仁政府在防范国民党中央对新疆教育的实质影响之下附和其一般的行政指令;盛世才政府兴办教育并非仅仅依靠国民党中央政府,更多地吸纳了苏联、中共以及国内民主人士的援助力量,因此在教育的央地关系上主要是个人政治利益优先下的回应与权变就新疆学院兴办始末和新疆反帝会的抗战教育这两个政府教育施政的历史标识进行探讨,其价值在于我们可以将其与新疆地方当下的高等教育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对接起来,反思其中的诸多问题在分析和述评民国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方面,研究认为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参半,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总体上弊端超过成就;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得大于失,其借鉴意义深远最后,研究总结出一些历史启示:在客观事实层面,民国新疆的教育状况并非总是落后,而有其历史变迁,它的兴衰进退与各届地方政府的不同的施政情况密切相关。在政府主体作为层面,对边疆地区教育发展,政府必须彰显主导性作用,不但要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政治方向,更要通过教育发展促进边疆地方问题的治理。在历史认识层面,对于新疆地方,政府的教育施政要兼顾边疆安全与发展、朝向多民族多文化融合方向发展、契合国家重要历史任务和政治主题。这些经验有益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形势下的边疆治理。

刘稳定[8](2018)在《吐鲁番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保护研究 ——以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街区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属性和地域特征,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历史时期的城市信息。它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轨迹的缩影,也是城市历史文脉传承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与载体。在经济全球化与城市转型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更是作为人类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库,其文脉保护成为应对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特色及其传承发展的重要课题,基因库的保护已经逐渐成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心。丝路重镇吐鲁番于2007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反映了吐鲁番城市和地区历史发展的脉络与轨迹,是展示吐鲁番古老的历史文化和独特人文环境的最具综合性、典型性的代表,同时也是承载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和宝贵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更是构成丝绸之路文化长廊多样性、地域性的文化单元。然而从现实的发展进程来看,街区正面临着城市建设“边缘化”的倾向,在街区静态物质空间保护的现实下,其文脉空间以及与非物质文化价值被割裂,面临着文化消解和街区特色的逐渐消失。因此,在新丝绸之路和现代化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及其资源价值,并结合地域特色实现街区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是当下吐鲁番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本论文主要探讨以吐鲁番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的文脉研究及其保护策略,首先从显性与隐性构成分析街区的文脉要素及其生存现状,并发现缺乏与原有历史文脉形态契合关系的问题,然后构建基于文脉的街区价值评价体系,对街区的价值进行综合、全面地认知与评价,最终提出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传承与保护策略。论文总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和研究基础。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现状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等内容,一方面主要针对国内外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以及文脉保护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另一方面对论文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做了系统的阐述。第二部分是主体解析部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系统地阐述了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的背景与历史资源现状,从显性本体与隐性关联两方面解析截取的文脉要素构成,并分析得出文脉要素面临本体资源保护堪忧、历史文脉关系割裂、地域文化特色消解和保护管理不足等生存现状。第三部分是对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价值的评价与认知,通过借鉴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文脉要素的结合,构建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从街区显性本体价值、隐性关联价值和保护发展价值三个方面对街区的综合价值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显性本体价值较高体现在历史文化资源和建筑科学价值方面,隐性关联价值中的社会和关联价值与文化关联价值较高,同时分析了街区文脉在本体与关联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街区文脉保护策略提供参考。第四部分,基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历史文化街区相关保护研究,提出街区文脉保护的理念及原则,结合街区文脉要素生存现状和街区价值的综合评价,强化文脉本体资源保护、深化文脉关联内涵、地域文化特色活力激活、完善管理保障机制建立等四个方面,综合建立起街区文脉保护与传承的策略,并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街区能够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可持续健康发展。

彭杰[9](2016)在《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文书相关问题研究 ——以1980-1981年出土文书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吐鲁番盆地是古代东西方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区域,历史上,一种独特的绿洲文化由多个民族共同在此地创造出来。在当地现存众多的古代遗址中,名闻遐迩的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约40余公里的火焰山主峰山腰、木头沟沟谷西岸的陡崖上。不仅保存了大量色彩绚丽的古代壁画,而且还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1980年10月至1981年7月,吐鲁番文管所的工作人员在对柏孜克里克石窟崖岸前的土沙堆积进行清理时发现了新的洞窟。经过仔细甄别,在堆积中发现了一批的汉文文书和回鹘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写本、印本文书以及其他文物。其大致年代范围,上至西晋,下迄北宋。从目前所知汉文佛教文书的内容看,涉及经、律、论多个领域。本文就以这次出土的汉文佛教典籍为研究对象,结合吐鲁番盆地的历史文化变迁,从多方面开展了研讨。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这批汉文佛教文书,就外观的细节而言,与以往当地发现的抄经并无二致。文书的书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十六国、高昌国及唐西州时期,都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多种书体竞相呈现,反映出吐鲁番盆地与外部区域文化交流的频繁,为我们描绘出在丝绸之路这一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上佛教文化旺盛而持久传播的历史画卷。(二)柏孜克里克石窟所出土的《金光明经》及《仁王般若经》等佛教护国类经典尤其为麹氏高昌国王族所青睐。除了麹氏高昌国处于大国之间,其王族无奈只好时常寄望于佛法护佑的外部原因外,实际还有其抄经供养的内在动机,即,不仅可用佛教义理来为其现世王权合法性提供辩护,而且来世还能当转轮王,甚至依据授记还能成佛。(三)包括柏孜克里克石窟所出土的数量多、版本多的《金刚经》残卷文书的发现,表明自北魏至隋唐,《金刚经》汉译本曾在今吐鲁番地区流行一时,尤以鸠摩罗什的译本大行其道。此经的流行,固然与其所宣扬的佛教义理相关,但也与罗什高超的译经水平有关。特有的汉文化传统,为《金刚经》信仰在唐代西州的进一步流传提供了土壤。(四)吐鲁番所见汉文、回鹘文《弥勒上生经》残卷及其他相关艺术品的存在,勾画出弥勒上生信仰自南北朝至唐代在当地由盛而衰,至高昌回鹘时期再度兴盛的轨迹,但其发展演变与中原地区并不同步,从而具有自身的地域特色。(五)在五至九世纪期间,主要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西方净土思潮曾在高昌和龟兹这些西域重镇流传一时并在不同地域显示出了不同的形态。在唐朝着力在西域建立汉寺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由于奉敕前来建寺的长安寺院出身僧人的重要媒介作用,长安样式的西方净土变艺术极可能直接被移植到了西域汉寺中,从中显示出长安佛教文化对西域的影响。(六)《妙法莲华经》在吐鲁番盆地的长期流传并在所有汉译佛典中以最多数量而独占鳌头,其实也是此经在中国流行的一个缩影。其中的原因,除了于此经提倡的“三乘归一”的义理思想有关外,鸠摩罗什高超的译经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七)在高昌辑译完成的《贤愚经》被带至河西后不久,在为敦煌莫高窟壁画提供相关新颖内容题材的同时,在北凉时又西进高昌,出现在吐峪沟石窟壁画中。两地这一时期的洞窟,从建筑形制、壁画布局、题材内容、人物造型、绘画技艺以及所反映的佛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之处。这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反映出中古时期西域和河西在佛教艺术方面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八)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密教典籍,属于《大日经》、《金刚顶经》系统的非常少见,而主张讽诵、抄写,并伴以陀罗尼咒语来获取功德的典籍数量占优势。这种现象表明,自魏晋直至唐宋的数百年间,在当时的吐鲁番盆地,相比较于《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宣扬复杂晦涩密教根本理论的典籍,强调现世及来世利益的陀罗尼类密教典籍更受青睐而易于被广大信众所接受,反映出当地汉传佛教的鲜明特征。(九)《维摩诘经》残卷的大量发现,尤其是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经》,表现此经曾在唐代吐鲁番盆地流行一时。高昌回鹘时期,以罗什译本为底本的回鹘文《维摩诘所说经》在当地出土不少,而以此为依据绘制的“维摩诘经变”在伯西哈石窟的密教洞窟第3窟中出现,一方面是此经变画受敦煌佛教艺术影响所致,另一方面,与《维摩诘所说经》所宣扬的以神通教化众生和密教注重神通高度契合不无关系。(十)汉文大藏经在古代吐鲁番的流传,不仅见于历史文献的记载,而且由当地出土的佛经残卷得以确证。藏经的形式既有抄本,也有印本。其中,唐代由中央政府颁赐的依据《大唐内典录·入藏卷》来组织的抄本藏经在当地广为流传直至北宋初年。北宋以后,刻本大藏经的开宝藏、金藏、契丹藏、毗卢藏、崇宁藏及碛砂藏等多个版本均在当地出现,南北中三个大藏经系统汇集,佛教文化之兴盛由此可见一斑。至蒙元时期,高昌回鹘已具备了自行刊印藏经的能力。

沙彦奋[10](2015)在《空间生产与民族记忆 ——关于新疆伊犁河流域回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文中认为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优美,地广物博,资源丰富,被称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从区域位置空间看,其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的一块“边地”,西邻哈萨克斯坦,是欧亚大陆腹地,也是古丝绸之路所经之地,今有西北最大的霍尔果斯口岸,成为联接亚欧大陆的“桥头堡”;从区域政治空间看,其是“中原—中心—中央”的“绝对边缘”,但在时间的维度上又是一个不断被“中央”纳入“中心”的历史过程,也是帝国争霸的核心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贯通中西,伴随多民族的流动,当地是历史上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流动融合、同聚共生的多样性空间,特别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最后终结了这一区域族群的历史流动,多样性的族群空间被“固定”下来而成为多样性生存的“天堂”。从文化空间看,历史上各个文化群体不断迁入,尤其宗教文化的历史变迁与族群多样性的边界游移,使得多样性始终是它的主色彩,或“一主多色”。回族在清代进入这个“多样性”的空间,不论是语言,还是具备汉文化特质的伊斯兰文化,乃至特殊语境下的特殊“身份”,都面临一个文化适应与文化选择的问题,而变迁成为该群体生存空间拓展的历史主流,多样性是他们生存策略选择的结果所致。因此,本论文首先梳理了回族移民伊犁河流域的历史,并通过挖掘当地回族历史记忆,叙述了回族在中国“历史事件”和“帝国博弈”双重历史背景中的移民历史过程;其次,在移民社会所具有的资源竞争和“本土化”的核心话语权中,借助一些历史记忆解读了回族多元身份的建构历史过程;再次,从生计记忆、学堂记忆两个方面分别对当地经济空间和教育空间进行了叙述与分析。最后,通过文化的“移植”和空间的“再生产”两个维度阐释了回族社会适应中的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变迁笔者认为,适应中的变迁是回族移民过程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多变与多样性空间内回族生存策略的选择;回族“一体多面”的族群形象隐喻的是“多样性生产了“多样性”;自清代以来,中国历史变迁的几个关键“点”是回族移民过程的几个重要转折,“大历史”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回族移民史。伊犁河流域回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不仅展现“大历史”的变迁,也展现了多民族地区如何实现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和尊重多样性存在的典型个案。

二、厚重的历史 鲜明的特色——从《吐鲁番市志》的特色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厚重的历史 鲜明的特色——从《吐鲁番市志》的特色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3)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武周文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三、主要论题与思路
    四、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武周文学写本文献的类别与特点
    第一节 敦煌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整理
        二、经典传钞与民间丛钞的并行流传
        三、中原文人的诗歌与文章
    第二节 吐鲁番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吐鲁番文书的发掘与整理
        二、零碎残片的杂抄散写
        三、西州民间的书信与俗文学
    第三节 日藏写本武周文学文献
        一、日藏古钞本的源流与藏所
        二、文学典籍与文人小说的佚存
        三、日人重钞:忠于底本的抄写态度
第二章 敦煌写本武周诗文残卷
    第一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梳理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汇录
        二、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概貌
    第二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献价值
        一、久佚诗文的辑佚价值
        二、存世篇章的校勘价值
        三、唐集唐抄的文本还原
    第三节 敦煌武周诗文残卷的文学价值
        一、敦煌武周诗文残卷文学价值总论
        二、刘希夷《白头翁》与七言歌行的性质演变
第三章 敦煌写本《珠英学士集》
    第一节 《珠英集》与武周时期的文人唱和
        一、珠英学士成员再考
        二、《珠英集》与珠英学士之交游唱和
        三、《珠英集》与武周文坛之唱和环境
    第二节 《珠英集》与武周诗歌选学的演进
        一、崔融的选诗趣味与时代诗风的体现
        二、唐前诗歌选学的兴起与发展
        三、《珠英集》在唐人选唐诗中的先驱意义
    第三节 《珠英集》与三教思想的文学影响
        一、《三教珠英》编纂与初唐三教关系论略
        二、敦煌本《珠英集》残卷的三教内涵
        三、三教融合对武周文学的深层影响
第四章 古钞本《李峤杂咏诗》
    第一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发现与流传
        一、李峤诗文集版本源流考述
        二、敦煌本《杂咏诗》的发现
        三、日藏本《杂咏诗》的流传
    第二节 古钞本《杂咏诗》的注释
        一、《杂咏诗》注本系统
        二、《杂咏诗》注者问题
        三、《杂咏诗》所见唐人注唐诗特点
    第三节 《杂咏诗》与初唐咏物诗的历史变革
        一、形制:从咏物单篇到咏物组诗
        二、咏法:从物的描摹到情的寄寓
        三、功用:从社交抒情到启蒙示范
        四、体裁:从五言短诗到长篇歌行
    第四节 《杂咏诗》与日本平安朝的诗歌发展
        一、《杂咏诗》的东传与平安初期的咏物风尚
        二、《杂咏诗》在道真咏物诗中的受容与变容
        三、句题诗的先声:一场中秋诗宴引发的思考
第五章 正仓院写本《王勃诗序》
    第一节 院本《诗序》的发见始末及文本面貌
        一、院本《诗序》的发见与研究
        二、院本《诗序》的文本面貌
    第二节 院本《诗序》的实证功用
        一、王勃文集的唐本还原
        二、王勃诗序的重新解读
        三、王勃生平的补充订正
    第三节 院本《诗序》的文体审视
        一、诗序文体与集会诗序
        二、唐前集会诗序的肇端与演进
        三、集会诗序与集会诗歌的关系
    第四节 王勃诗文与日本汉文学的发展
        一、《王勃集》东传日本之经纬
        二、王勃诗文于奈良朝汉文学之影响
        三、王勃诗文于平安朝汉文学之影响
第六章 日藏古本唐传奇《游仙窟》
    第一节 《游仙窟》的湮没与回传
        一、古本《游仙窟》的湮没
        二、古本《游仙窟》的回传
    第二节 《游仙窟》的内容与主旨
        一、身份猜想:十娘五嫂为“别宅妇”的可能性
        二、内容定位:落魄才子与别宅妇的爱情传奇
        三、主旨探微:理想幻灭本质的影射
    第三节 从《游仙窟》看唐代诗与小说的文体交融
        一、《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具体情况
        二、《游仙窟》小说融诗的叙事功能
        三、《游仙窟》小说融诗的语言特质
    第四节 《游仙窟》与唐传奇的情感表现
        一、以诗书为载体:诗歌传情与书信陈情
        二、以实物为承托:咏物言情与赠物定情
总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临沂汉画像石中羽人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研究范围和创新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临沂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图像
    第一节 羽人的相关记载及分析
    第二节 吴白庄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图像
        一、吴白庄汉画像石墓中羽人图像的分布和特征
        二、吴白庄汉画像石墓前室西过梁画像考释
    第三节 沂南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图像
        一、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中羽人图像的分布和特征
        二、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羽人图像的力士功能与仙格化
        三、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中羽人图像与乐舞百戏
        四、沂南其他地方汉画像石所见羽人图像
    第四节 兰陵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图像
        一、兰陵汉画像石中羽人图像的分布和特征
        二、苍山城前村汉画像石墓题记分析
        三、题记中的羽人
    第五节 费县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图像
        一、费县潘家疃汉画像石墓中羽人图像的分布和特征
        二、费县潘家疃汉画像石墓前室南壁画像的仪式分析
第二章 临沂汉画像石羽人图像的图式
    第一节 关于“图式”概念和界定
    第二节 西王母图式
    第三节 “羽人-凤鸟”图式
    第四节 “羽人-力士”图式
    第五节 “羽人骑”图式
第三章 临沂地区与其他地区羽人图像的对比研究
    第一节 山东其他地区及徐州出土的羽人图像
        一、嘉祥风格的羽人
        二、安丘董家庄墓的“精灵化”羽人
        三、邹城、滕州的羽人御龙、凤鸟和羽人相斗
        四、徐州所见的羽人-凤鸟图式、盘羊及升仙、灵异图
    第二节 南阳与晋陕地区出土的羽人图像
        一、南阳的羽人与四神、凤鸟画像
        二、南阳的雷公羽人与乘龟仙人
        三、南阳的羽人与龙
        四、羽人执仙草
        五、“鸡首儒生”与仙人驾鹿
    第三节 四川地区出土的羽人图像
        一、仙人六博
        二、仙人半开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临沂地区出土羽人图像统计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经济发展
        1.1.2 城市交通快速发展
        1.1.3 吐鲁番城市发展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产业
        2.1.2 交通网络
        2.1.3 城市空间结构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2.1 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相关研究
        2.2.2 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2.3 耦合理论相关研究
        2.2.4 研究评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3.1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3.1.1 演变历程
        3.1.2 演变特点
    3.2 吐鲁番市交通网络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3.2.1 演变历程
        3.2.2 演变特点
    3.3 吐鲁番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3.3.1 演变历程
        3.3.2 演变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研究
    4.1 耦合关系分析框架
    4.2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的动力因素
        4.2.1 根植性因素
        4.2.2 政策因素
    4.3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两两间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3.1 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3.2 旅游产业与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3.3 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4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三者耦合关系的作用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评价
    5.1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5.1.1 初始指标体系设计
        5.1.2 最终指标体系确定
        5.1.3 指标权重确定
        5.1.4 数据采集与整理
    5.2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综合发展评价与分析
        5.2.1 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评价
        5.2.2 交通网络发展状况评价
        5.2.3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状况评价
    5.3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5.3.1 耦合度模型
        5.3.2 耦合协调度模型
    5.4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测度及分析
        5.4.1 旅游产业与交通网络的耦合协调分析
        5.4.2 旅游产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5.4.3 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5.4.4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发展优化建议
    6.1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问题分析
        6.1.1 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
        6.1.2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的矛盾分析
        6.1.3 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目标
    6.2 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与空间结构协调发展优化建议
        6.2.1 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6.2.2 交通网络发展策略
        6.2.3 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6)《三州辑略·艺文门》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新疆方志与《三州辑略》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2 《三州辑略·艺文门》概况
    2.1 收录文献的内容和范围
    2.2 编撰目的
        2.2.1 保存文献
        2.2.2 加强政教风化
        2.2.3 反映地方文学文化
    2.3 编撰原则
        2.3.1 文学性与实用性并重
        2.3.2 作品内容本土化
        2.3.3 作者略古详今
3 《三州辑略·艺文门》收录作者研究
    3.1 入选作者类型
        3.1.1 以名声入选
        3.1.2 以内容入选
        3.1.3 以经历入选
    3.2 作者的背景时代与收录的关系
        3.2.1 与编者和宁生活年代有交集
        3.2.2 皆有一定知名度
4. 《三州辑略·艺文门》收录作品研究
    4.1 国家情怀
        4.1.1 追怀汉唐盛景
        4.1.2 歌颂统一功绩
        4.1.3 表达中华民族认同
        4.1.4 展现战后和平
    4.2 关注历史与现实
        4.2.1 异地民生
        4.2.2 史地考证
        4.2.3 移居交融
    4.3 感受地理与自然
5 《三州辑略·艺文门》的编撰特点及其原因
    5.1 无分类全文收录
    5.2 收录体例丰富多样
    5.3 多收录主编者作品
    5.4 不收天章御制
6 《三州辑略·艺文门》的价值及其不足
    6.1 文献校勘价值
    6.2 历史资料价值
    6.3 文化传承价值
    6.4 《三州辑略·艺文门》之不足
结语
附录 相关诗文异文对比与失收整理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概念界定与研究边界
    六、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杨增新政府的教育施政(1912-1928年)
    第一节 共和乍兴之新疆:多重政治变局与教育历史变迁
        一、伊犁革命政府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冲击
        二、苏联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思潮在新疆的影响
        三、“双泛”思想意识形态在新疆社会加剧渗透
        四、新疆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变迁
    第二节 旧式官僚之立场:“羁縻治边”下的“养防合一”教育施政理念
        一、杨增新旧式官僚政府的构成及施政依靠
        二、旧官僚的羁縻治边观念及其表现
        三、“养防合一”的教育施政理念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分立:汉文官办的自足与民族私立的监管
        一、汉文官办教育施政的自足
        二、民族新式私立教育的监管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衡量:安全与发展兼顾及其轻重措置
        一、教育施政的安全属性考察:抱守封闭与传统原则
        二、教育施政的发展属性分析:实业强基,师范补员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权衡:坚持自主原则下的微弱关联
        一、教育观念: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抵牾与差距
        二、教育行政:地方敷衍与中央放任共存
        三、学校教育实施:地方行为滞后于中央的变革节奏
第二章 金树仁政府的教育施政(1928-1933年)
    第一节 登台主政之境遇:杌陧的内外政治情势与教育的历史遗留
        一、历史转捩下金树仁政府的杌陧政治情势
        二、教育发展的历史遗留
    第二节 集团利益之主导:“四同”政治观念下的“权宜”教育施政态度
        一、金树仁政府“四同”政治观念分析
        二、金树仁政府“权宜”教育施政态度考察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敷衍:有限扩充汉校与消极放任民校
        一、国民教育扩充的有限性和不稳定性
        二、民族学校疏于管理,“双泛”影响严重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检视:安全举措偏颇与发展的行动不足
        一、兴办军事教育以期强军统治
        二、漠视民族教育,防范民族知识分子
        三、教育的发展缺少足够有效的行动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把握:防范中央实质影响与附和其行政指令
        一、坚守统治利益,拒斥三民主义思想传播
        二、教育发展在形式上附和国民政府的要求
        三、与中央部门畅通信息,防范不法文化考察
第三章 盛世才政府的教育施政(1933-1944年)
    第一节 历史脉搏之把握:政治困局中的机遇与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一、主政困局的解决与机遇的把握
        二、开辟新疆文化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节 政治投机之姿态:“六大政策”主张下的“双以”教育施政方针
        一、广纳各方进步力量,充实与革新政府机构
        二、“六大政策”的产生及其确立
        三、“双以”教育施政方针指导下的教育新面貌
    第三节 民汉教育的共举:官民携手推进各民族教育繁荣
        一、全面设立民族文化促进会,兴办会立学校
        二、积极采纳民族人士的教育建言
        三、正面回应与合理措置民族语言及文化的多元
        四、推动各民族教育事业与国家抗战历史主题融合
    第四节 教育的边疆属性探析:安全与发展的并行并重
        一、强化“六大政策”教育,筑牢思想安全防线
        二、宣扬抗战建省观念,发动师生巩固大后方
        三、完善文化和教育管理机构,强化教育监管与指导
        四、加强教育发展的规划与安排
        五、扩大经费投入,确保各类教育的有力实施
        六、义务教育建章立制,各类学校齐头并进
    第五节 教育的央地关系措置:政治利益下的回应与权变
        一、以维护个人的政治利益为根本立场
        二、保持新疆地方与中央的教育联系
        三、在央地关系之间的游移和权变
第四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的两个历史标识
    第一节 新疆学院:地方政府兴办高等教育始末及其社会价值
        一、新疆学院建设发展始末
        二、兴办新疆学院的社会价值
        三、地方政府对待高等教育的施政态度
    第二节 新疆反帝会:地方政府与民众联合开展抗战教育之典型
        一、反帝会的创建及其性质
        二、反帝会的抗战教育活动
        三、反帝会抗战教育活动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价值探寻:历史借鉴与现实反思
        一、历史借鉴
        二、现实反思
第五章 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得失举要与比较
    第一节 变中谋安及其因习守成:杨增新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一、教育权的把握与教育资源的分配
        二、教育与边疆政治社会化
    第二节 适时改良及其敷衍褊狭: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一、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成绩
        二、金树仁政府教育施政的偏失
        三、举措偏失带来的政治恶果
    第三节 全新锐进及其正反面相:盛世才政府教育施政得失
        一、教育施政的革新举措
        二、教育施政的历史突破
        三、民主进步与专制独裁并存的两副面相
    第四节 综合评述: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得失比较与差异原因
        一、各届政府教育施政举措得失比较
        二、民国新疆各届政府教育施政差异的原因分析
结语
    一、历史发展之边疆安全启示
    二、学术领域之相关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博期间科研情况

(8)吐鲁番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保护研究 ——以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4.1 研究对象
        1.4.2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主要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主要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背景与现状研判
    2.1 宏观发展背景
        2.1.1 地理区位条件:重要的交通枢纽
        2.1.2 自然生态条件:典型的沙漠绿洲
        2.1.3 城市发展变迁:悠久的故国底蕴
        2.1.4 地域文化特色:独特的多样文化
    2.2 中观发展背景
        2.2.1 吐鲁番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2.2.2 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历史发展的关联
    2.3 街区基本概况
        2.3.1 “苏公塔”由来及历史沿革
        2.3.2 街区区位解读
        2.3.3 人口结构现状
        2.3.4 土地利用现状
        2.3.5 历史资源现状
        2.3.6 街区环境现状
    2.4 本章小结
3 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文脉要素构成及其生存现状
    3.1 显性本体要素构成
        3.1.1 古迹遗址
        3.1.2 宗教建筑
        3.1.3 传统民居
        3.1.4 道路街巷
        3.1.5 古树名木
    3.2 隐性关联要素构成
        3.2.1 空间关联性
        3.2.2 社会关联性
        3.2.3 文化关联性
    3.3 文脉要素的价值内涵
        3.3.1 本体价值
        3.3.2 隐性价值
    3.4 文脉要素的生存现状
        3.4.1 本体资源保护堪忧
        3.4.2 历史文脉关系割裂
        3.4.3 地域文化特色消解
        3.4.4 保护管理力度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价值评价
    4.1 相关评价基础与方法借鉴
        4.1.1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评价指标体系
        4.1.2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相关研究
    4.2 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价值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对象与目的
        4.2.2 评价指标体系
        4.2.3 评价过程与结果
    4.3 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价值评价结果分析
        4.3.1 价值评价结果
        4.3.2 价值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保护策略
    5.1 文脉保护理念及原则
        5.1.1 保护理念
        5.1.2 保护原则
    5.2 强化文脉本体资源的保护
        5.2.1 核心文物资源的保护
        5.2.2 历史传统建筑的保护
        5.2.3 街巷肌理延续与优化
    5.3 深化文脉关联内涵的传承
        5.3.1 “点—线—面”空间场所强化
        5.3.2 社会生活与历史风貌的延续
        5.3.3 街区无形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5.4 地域文化特色活力的激活
        5.4.1 重塑街区历史传统功能
        5.4.2 文化旅游激活街区活力
    5.5 完善管理保障机制的建立
        5.5.1 加强管理制度机制
        5.5.2 深化公众参与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指标权重咨询表
附录2: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价指标评分表
致谢

(9)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文书相关问题研究 ——以1980-1981年出土文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吐鲁番汉文佛教文献的发现、收藏及研究回顾
        一、吐鲁番汉文佛教文献的发现
        二、吐鲁番汉文佛教文献的收藏概况
        三、吐鲁番汉文佛教文献的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文书的外观研究
    第一节 文书纸张及抄写、刻印的样式
        一、文书的纸张
        二、抄写、刻印样式
    第二节 写经书法艺术
        一、十六国时期
        二、高昌国时期
        三、唐代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佛教护国经典与麹氏高昌王国的政治
    第一节 出土文书的概况
    第二节 新发现旅顺博物馆所藏两件高昌王麹乾固供养写经
        一、高昌的抄经概况
        二、旅顺博物馆新发现的高昌王麴乾固的供养写经
    第三节 麹氏高昌王族抄经供养动机补论
        一、麹氏王国的政治困局
        二、麹氏高昌王族抄经供养动机补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金刚经》文书及相关信仰在古代吐鲁番的流行
    第一节 出土文书的概况
    第二节 《金刚经》概况
        一、《金刚经》的主要版本
        二、《金刚经》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金刚经》在高昌(唐西州)的流传
    第四节 罗什译本流行原因蠡测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弥勒上生经》文书与古代吐鲁番地区“弥勒净土”信仰
    第一节 出土文书概况
    第二节 弥勒净土思想的产生
    第三节 弥勒上生信仰在古代吐鲁番的流传
        一、早期的弥勒上生信仰
        二、唐代西州时期的弥勒上生信仰
        三、高昌回鹘王国的弥勒上生信仰概观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观无量寿佛经》文书与西域“西方净土”思想的流传——以高昌和龟兹为中心
    第一节 出土文书概况
    第二节 西方净土信仰的产生及其在西域的流传
        一、西方净土信仰的产生
        二、西方净土思想在西域的流传
    第三节 从西方净土变看唐代长安佛教文化对西域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妙法莲华经》的盛行与鸠摩罗什的译经技法
    第一节 出土文书的概况
    第二节 《妙法莲华经》的内容及其传译
    第三节 由《妙法莲华经》管窥鸠摩罗什的译经技巧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贤愚经》文书及吐峪沟石窟相关壁画的解读
    第一节 出土文书的概况
    第二节 《贤愚经》概况
        一、《贤愚经》的产生及其内容
        二、龟兹石窟中的《贤愚经》故事画
        三、《贤愚经》在河西早期流传略述
    第三节 吐峪沟石窟壁画中《贤愚经》故事画的解读
    第四节 小结
第八章 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密教典籍文书述论
    第一节 出土文书概况
    第二节 出土密教文书的分类及内容述略
        一、出土密教文书的分类
        二、出土密教文书内容述略
    第三节 小结
第九章 《维摩诘经》文书与伯西哈石窟《维摩诘经变》壁画
    第一节 出土文书概况
    第二节 《维摩诘经》主要内容及其传译概况
        一、《维摩诘经》的主要内容
        二、《维摩诘经》的传译概况
    第三节 吐鲁番伯西哈石窟中的“维摩变”壁画再探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佛教文书与汉文《大藏经》
    第一节 佛教三藏典籍的汇辑、汉译与汉文写本《大藏经》
    第二节 汉文刻本《大藏经》概况
    第三节 汉文《大藏经》在西域的流传
        一、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提供的线索
        二、佛经目录的发现
    第四节 出土文书中《大藏经》系统残卷的再发现
        一、出土抄经残片概况
        二、《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作为抄本藏经的功用探析
        三、刻本《大藏经》残卷的新发现
    第五节 小结
结论
    一、总结
    二、本文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空间生产与民族记忆 ——关于新疆伊犁河流域回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
    三、“田野”工作
    四、研究视角引入与理论指导
第一章 历史场景中的伊犁与回族
    第一节 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
    第二节 伊犁河流域的区域历史与多样性文化
        一、区域历史
        二、民族的多样性及其历史过程
        三、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历史过程
    第三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现状
        一、回族人口数量及其历史变迁
        二、回族的空间分布及其“文化空间”
第二章 历史记忆:回族移民伊犁河流域的历史空间与过程
    第一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源起”与移民历史背景
        一、伊犁河流域回族“源起”
        二、伊犁河流域回族“自然空间”转移的历史背景分析
    第二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移民的“历史空间”
        一、清代回族移民
        二、民国时期的回族移民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回族移民
    第三节 口述历史:伊犁河流域回族移民过程的历史记忆
        一、西迁:流动方向选择缘由的历史记忆与当前认知
        二、“过渡存留”之地:回族迁徙史上重要中转站的历史记忆
        三、在路上:移居伊犁回族百余年迁徙过程的历史记忆
    第四节 家(族)谱:伊犁河流域回族历史记忆的当代建构
        一、《普(蒲)姓回族初探》:正在构建的“血缘根系”记忆
        二、“心灵的忠诚”:回族李氏家谱的宗教记忆
        三、《陕西回族胡氏宗谱》:血缘分散的记忆回拢
        四、记忆文本的当代建构分析
第三章 认同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社会关系变迁中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社会关系及其结构
        一、回族社会关系建构
        二、回族社会关系结构网络
    第二节 伊犁河流域多民族社会关系变迁记忆中的认同
        一、汉回、东干:回族身份符号的“他者建构”
        二、萨马尔人:疆域空间关系变迁中的身份双重建构
        三、俄国回回与苏联回回:权力空间关系变迁中的不同认同
    第三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内部社会关系中的认同变迁
        一、回族内部宗教关系中的身份认同
        二、回族内部地缘关系中的认同
        三、“老新疆”与“黑户儿”:“时间”记忆中的认同及身份符号
    第四节 流变中的永恒:伊犁河流域回族多元身份认同分析
        一、多民族中回族认同多元化产生的原因
        二、回族内部多元认同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 生计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经济空间生产历史过程
    第一节 “五坊”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传统经济空间生产
        一、“五坊”:回族传统内部经济空间的历史形成
        二、“五坊”记忆:消失中的回族传统内部经济空间
    第二节 “阿訇与官员之争”:伊犁河流域回族经济空间的拓展
        一、职业空间与经济空间:经济背后跨时代的回族职业“争论”
        二、回族传统职业中的经济空间及其生产
        三、职业变迁中的回族经济空间的外部延伸
    第三节 现代的传统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经济空间变迁反思
        一、传统的现代化:经济空间生产变迁
        二、沉默的抗拒:回族现代经济空间中的传统记忆
第五章 学堂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空间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经堂教育: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内部空间”记忆
        一、经堂教育的早期空间“移植”
        二、经堂教育的发展
        三、经堂教育的式微
    第二节 学堂教育: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空间过渡”
        一、新式学堂教育的兴起
        二、新式学堂教育的多维度“空间”
    第三节 国民教育: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公共空间”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90年代回族教育的初步发展
        二、1990年代以后回族现代国民教育的大发展
    第四节 空间的意义: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的贡献
        一、“翻译民族”:特殊的教育时期和环境形塑的民族符号
        二、“文化桥梁”:翻译带来的另一种社会贡献力量
第六章 文化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传统及其空间再生产
    第一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伊斯兰教传统
        一、清真寺
        二、拱北
        三、教派门宦
        四、阿訇典范:民间记忆中的马良骏阿訇
        五、墓碑:伊斯兰教信仰内部的争议
    第二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仪式文化传统
        一、人生阈限仪式的记忆传承与地方化
        二、宗教仪式传统
        三、社会交往仪式空间及其表达
    第三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生活习俗传统
        一、饮食文化的传统记忆与演变
        二、服饰文化的地方化
    第四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语言文化传统
        一、“回回腔”:回族语言的空间再生产
        二、文化自觉:回族语言文化的空间表达
结束语:伊犁河流域回族历史文化变迁的隐喻
    一、适应性变迁:多变与多样性空间内回族生存策略的选择
    二、一体多面:“多样性”生产了“多样性”
    三、回族历史过程隐喻的中国历史变迁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厚重的历史 鲜明的特色——从《吐鲁番市志》的特色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石窟回鹘佛教艺术研究[D]. 周晓萍. 兰州大学, 2021
  • [2]新疆地区传统织物中典型果实纹样的艺术表现研究[D]. 马月楚.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3]写本文献与武周时期文学研究[D]. 胡凌燕. 浙江大学, 2021(02)
  • [4]临沂汉画像石中羽人图像研究[D]. 姜洋. 兰州大学, 2021(02)
  • [5]吐鲁番市“旅游产业—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 钱玥希.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三州辑略·艺文门》文学史料整理与研究[D]. 张俊杰.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7]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教育施政研究(1912-1944年)[D]. 朱江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8]吐鲁番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保护研究 ——以苏公塔历史文化街区为例[D]. 刘稳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9]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汉文佛教文书相关问题研究 ——以1980-1981年出土文书为中心[D]. 彭杰. 兰州大学, 2016(11)
  • [10]空间生产与民族记忆 ——关于新疆伊犁河流域回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 沙彦奋. 兰州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厚重的历史,鲜明的特色——从《吐鲁番城志》的特色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