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胸壁对犬心肺功能的损害及机械通气和肋骨牵引的治疗效果

浮胸壁对犬心肺功能的损害及机械通气和肋骨牵引的治疗效果

一、浮动胸壁对犬心肺功能的损害及机械通气和肋骨牵引的治疗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李春林[1](2021)在《严重肋骨骨折患者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的多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于严重肋骨骨折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分析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或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406例严重肋骨骨折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的危险因素。结果:将有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逐步分析结果显示ISS、AAST评分、肋骨骨折合并重度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脓毒血症是严重肋骨骨折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结论:ISS、AAST评分、肋骨骨折合并重度颅脑外伤、脊髓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脓毒血症增加了严重肋骨骨折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风险。入院后应尽早对患者进行ISS、AAST等评分评估全身伤情,对重度颅脑损伤等患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对于肋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否可以影响机械通气时间仍需大量研究证明。

韩浩[2](2020)在《连枷胸肋骨内固定时机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时机对连枷胸患者早期内固定疗效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明确诊断为连枷胸并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受伤至行肋骨内固定手术的间隔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手术组即A组:受伤至行肋骨内固定手术的间隔时间≤3天,晚期手术组即B组:受伤至行肋骨内固定手术的间隔时间>3天,两组患者均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肋骨骨折部位、数量、连枷段肋骨数,术前是否合并血气胸、肺挫伤、肺不张、心肌挫伤等并发症,以及受伤至行肋骨内固定手术的间隔时间,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前3天止痛药用量,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总量及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综合评估手术治疗时机对连枷胸患者早期内固定疗效的影响。结果:1.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患者相比较在年龄、性别构成、肋骨骨折数、连枷段肋骨数、肺挫伤、血气胸、肺不张、心肌挫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27)0.05);两组患者受伤至行手术治疗的间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2±0.83)d比(7.74±1.79)d,P(27)0.001;2.在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方面早期手术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为(34.18±10.98)h,短于晚期手术组的(82.72±20.6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01);3.在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方面,早期手术组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16.1%(5/31)比42.9%(15/35),P=0.018;早期手术组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也低于晚期手术组12.9%(4/31)比31.4%(11/35),P=0.073,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手术组与晚期手术组术后前3天地佐辛止痛药用量分别为(15.97±6.88)mg比(14.71±4.01)mg,P=0.363;(15.32±6.94)mg比(13.57±4.30)mg,P=0.217;(14.52±6.87)mg比(13.14±3.66)mg,P=0.3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术后第3日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晚期手术组(8.92±2.86)*109个/L比(12.83±5.07)*109个/L,P(27)0.001;早期手术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总量及术后带管时间低于晚期手术组(955.65±483.39)ml比(1214.40±370.26)ml,P=0.017,(6.42±2.81)d比(9.49±2.25)d,P(27)0.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早期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也较晚期手术组明显缩短(P(27)0.001)。结论:连枷胸患者早期(≤3天)行肋骨内固定手术可以减少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率,减少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总量,缩短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对连枷胸患者早期行肋骨内固定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宋锐强[3](2020)在《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为全面性分析阐述传统保守治疗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多发肋骨骨折疗效的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和维普数据库,筛选关于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传统保守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CO)的文献,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12月。由两位研究者分别检索、收集资料并评价所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研究文献(4个随机对照研究,12个队列研究),涵盖1374例患者,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患者723例,传统保守治疗组患者6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的ICU住院天数[MD=–3.41,95%CI(–4.39,–2.43),P<0.000 01]、总住院天数[MD=–7.60,95%CI(–10.67,–4.53),P<0.000 01]、肺不张发生率[OR=0.29,95%CI(0.19,0.43),P<0.000 01]、肺部感染发生率[OR=0.26,95%CI(0.19,0.37),P<0.000 01]和胸壁畸形发生率[OR=0.03,95%CI(0.01,0.14),P<0.000 01]均少于对照组。结论相对于传统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方面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病人预后情况,更有利于多发性肋骨骨折病人的康复。本文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少,该研究结果还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

王永生[4](2019)在《连枷胸保守与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连枷胸为严重胸部创伤,治疗难度大,有很高的死亡风险,近年来其发生率逐年上升,其治疗问题备受关注,如何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保守治疗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治疗需要,内固定手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受到关注。本次研究将保守治疗、内固定治疗进行对比,其目的在于明确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中连枷胸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指导。方法:以我院胸外科自2009年09月2017年09月以“连枷胸”作为主要诊断入院的317例病例为研究对象,其中303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保守组(161例)、内固定组(142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数据对比差异微小(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4h的血气指标(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酸碱度pH)、气管切开率、并发症发生率(胸廓畸形、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不张)、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肺总量TLC)、随访结局(治疗后6个月病死率、再入院率、重返工作率)综合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1)内固定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保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PaO2、PaCO2、SaO2、pH各项血气指标相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内固定组PaO2、SaO2、pH高于保守组,PaCO2低于保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内固定组气管切开率(14.79%)低于保守组(58.3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患者胸廓畸形、肺部感染、ARDS、肺不张发生率均低于保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内固定组患者的FVC、FEV1、PEF、TLC肺功能水平均高于保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6个月内,内固定组、保守组患者病死率(1.41%、2.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再入院率(1.41%)低于保守组(9.94%),重返工作率(73.24%)高于保守组(50.9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连枷胸患者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可以进一步优化住院指标,改善患者血气状况、肺功能,降低气管切开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结局良好,具有应用优势,应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邱美光[5](2016)在《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和非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创伤病人呈逐年上升,尤其是胸部创伤增多和加重趋势更为明显。在创伤(trauma)各类患者中,胸部创伤是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分析表明因创伤而致残和致死的原因中,胸部创伤居第二位,仅次于颅脑创伤。而胸部创伤中最常见的是肋骨骨折(Rib fractures),约占闭合性胸部创伤85%。常见的致伤原因有道路交通伤、高处坠落伤、挤压伤、跌倒伤、重物砸伤等直接暴力伤。由于肋骨骨折后共存的病理生理常常被忽视或低估,因多发肋骨骨折后胸壁稳定性下降,无法支撑正常胸廓完整性、尤其是连枷胸多发肋骨骨折后反常呼吸,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导致呼吸循环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改变,重者威胁患者的生命,临床上救治此类患者面临的诸多挑战。因肋骨骨折及周围组织损伤可导致剧烈疼痛,使患者放射性保护功能,不敢用力深呼吸,呼吸肌舒缩功能限制、呈痉挛状态,引发肺部通气量及换气下降,容易形成限制性的肺功能不全甚至肺不张,最终导致氧合水平下降发生低氧血症。尤其在严重型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浮动胸壁形成后,在吸气时浮动区内陷,胸廓容积下降,胸内负压也发生下降,伤侧肺不张,导致纵隔的摆动,最终影响到健侧肺,使双肺均不能有效地扩胀,肺活量减少及潮气量明显降低,肺顺应性减弱, 引起呼吸功能受损;在合并肺损伤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的减少也参与了肺功能减退,造成更为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当连枷胸合并有肺损伤后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循环受伤的可能性更大,其现有的病理生理原因有以下:(1)肺损伤后肺毛细血管壁损伤,使得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液外移、在损伤的肺泡局部及其周围肺组织中引起更广泛的水肿;(2)患者呼吸困难、难于维持氧分压正常水平,导致缺氧、引起肺微血管收缩,肺小动脉阻力升高,形成肺部血流减少;(3)肺挫伤区域的肺泡表面Ⅱ型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减少,使肺顺应性下降,肺通气/血流比值失衡,肺不张,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过去大多数外科医生对肋骨骨折甚至连枷胸患者很多都采用保守治疗方式,常用的保守治疗方式包括:患者卧床休息、镇静或镇痛治疗、外固定带或外固定牵引、预防肺部感染、激素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尽管部分的肋骨骨折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但是对于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尤其在肋骨骨折数多,骨折存在明显移位,同时合并有胸内外脏器损伤时,如中大量血胸、气胸、肺挫伤、支气管断裂等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如采用保守治疗后,患者因疼痛不敢过早下床活动,需长时间卧床、镇痛药使用时间长、需要家人或陪护人员长时间的照顾生活,部分年龄大患者因长期躺床导致褥疮、肺部感染、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也较长,因长时间的康复而影响工作及家庭经济收入。临床研究表明:部分多发性肋骨骨折未出现连枷胸患者,在保守治疗过程中最初可能因骨折处剧烈疼痛肌肉正处于痉挛状态,患者呼吸活动度不大,待肌肉痉挛过后肌纤维慢慢舒张,呼吸肌活动度加大,骨折移位加重、出现不稳定反常呼吸而形成连枷胸。同时,多发肋骨骨折后患者因胸部疼痛无法用尽咳嗽、咳痰、无法清除气道分泌物、导致分泌物聚积,易引起肺炎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另外,骨折端因固定不牢固发生移位或扦插容易损伤肋间神经血管、严重者损伤胸膜、肺部组织及心脏大血管,引发伤后肋间神经痛、气胸或血胸的进行性加重;即使在骨折恢复过程中因胸壁不稳定仍会出现骨折端再次移位,出现胸腔容量减少、胸廓畸形、胸膜粘连、肺不张和肺功能下降;或后期常常会因为气候或气压改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主观疼痛症状。这些保守治疗的不足问题使我们一直在找寻更好的办法来解决。尽管外科医生努力的探索不同手术方法及各种固定方式对多发肋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已经超过50多年历史,然而就肋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仍未统一,手术固定方式上也存在很多争议。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及骨科手术内固定材料、器械的开发和应用,手术医生经验的不断积累,内固定在肋骨骨折的治疗中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尤其手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所致的连枷胸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并阐述在临床中获益,但对于相对稳定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即非连枷胸患者是否选择保守治疗方式还是手术治疗,仍然争论不断。据美国一项对不同领域的外科医生调查报道显示:238位创伤外科医生中82%同意对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在97位骨科创伤科医生中66%同意在有合适的适应症下进行手术治疗,对其手术治疗持相对保守态度;70位胸外科医生中71%同意对患者有选择性的进行手术干预治疗;而在不分专业随机调查仅22%的医生同意对连枷胸患者行手术治疗,对于其他形式的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持反对意见。尽管肋骨骨折手术治疗及各种的固定材料的文献报道有很多、尤其是连枷胸、并阐述其有效性;但绝大数为病例分析、经验介绍;关于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疗效的系统性比较研究报道甚少,且样本数量报道的不多。为了能更好的客观的评价内固定手术比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更有利于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恢复,本研究将进一步对多发性肋骨骨折分类对比,依据是否合并有胸壁的不稳定及反常呼吸活动分成连枷胸和非连枷胸,并将各自的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各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能更好的在临床为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方向。第一章 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目的连枷胸(flail chest)是由严重的闭合性胸部创伤后导致的一侧胸壁或两侧胸壁多根(≥4根)多处(≥2处)的肋骨骨折,其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胸廓的失去其完整性,出现与正常呼吸相反的现象,在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出现内陷,呼气时软化区胸壁出现外突的现象,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循环功能不稳定,并引发一系列的呼吸循环病理生理改变,危及患者的生命。由于连枷胸的危害性大,对连枷胸的治疗一直以来争议不断,然而随着外科技术与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近来国外许多学者提出对连枷胸患者选择性的行手术内固定,固定移位及不稳定的肋骨骨折,恢复胸壁稳定性及完整性,避免恢复后期患者发生慢性疼痛、胸廓畸形、及肺功能受损的后遗症;目前未见有系统性对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具体疗效的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则通过对福建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外科及重症外科49例连枷胸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手术26例、非手术23例)进行多方面回顾性分析:将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各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能更好的在临床为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的手术内固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方向。方法回顾分析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急救中心外科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手术治疗26例与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手术23例非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纳入标准:所有病例符合连枷胸诊断标准:闭合性胸部创伤后所致的一侧或两侧胸壁多根多处的肋骨骨折,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胸廓的完整性丧失,出现与正常呼吸相反的现象,在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出现内陷,呼气时软化区胸壁出现外突的现象;三维CT确诊为单侧或双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骨折数≥4根,骨折断端完全错位的肋骨骨折数≥2根;有完整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者。排除标准:合并颅脑外伤伴有意识障碍、因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行全麻、合并有颈椎严重损伤伴呼吸功能不全、既往有胸廓畸形、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出血性疾病等;无完整病例资料及随访;未有连枷胸及反常呼吸者。保守治疗:弹性胸围外固定,镇痛,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预防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血积气者,可行胸腔穿刺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手术治疗: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带来的损伤,为设计手术入路切口需要,我们根据影像学资料将骨折部位分为四个断段:即肋软骨段(包括胸骨)、前段为从锁骨中线至腋前线、外侧段为腋前线至腋后线、背段为后正中线至腋后线:依据上述不同分段来设计手术切口减少组织损伤。进入肌层后,沿各肋间肌肌纤维走行方向钝性分离切开,并充分保护好骨折的端的骨膜,仅做少许的分离暴露,小心分离骨膜,对肋骨上下缘尽量的不分离,尤其在下缘部分、避免伤及肋间动脉、神经。用AO1/3管型板或重建板固定肋骨,术毕依据血气胸情况安置胸腔闭式引流。所有手术病例术前均与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病情及治疗方式,术中及术后的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术后的随访工作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ICU治疗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切开情况、肺部功能恢复情况、胸廓畸形、返回工作时间、死亡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研究表明手术组较保守组显着减少了机械通气使用时间(3.92±1.09d VS 8.60±1.75d,P=0.034);缩短ICU治疗时间(4.65±1.52d VS8.39±2.33d、P=0.016);气管切开明显减少(26.9±VS 60.9%,P.0.017);术后2--6个月随访呼吸功能严重程度手术组较保守组损伤度明显下降:正常76.9% VS43.5%、轻度损伤19.2%VS 34.8%、中度损伤3.8% VS10.5%、重度损伤0% VS 2.2%;患者胸廓畸形情况手术组较保守组显着降低,其中:优46.1% VS 13%、良38.4% VS 26.1%、可15.4% VS 47.8%、差0%VS13%;6个月后手术组重返日常工作率较保守组高(84.61%VS 56.5%,P=0.03);手术治疗组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严重肺部感染),保守治疗组死亡2例(1例为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衰竭、1例为ARDS),未见手术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切口无感染现象。结论本研究通过对连枷胸患者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治疗效果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手术内固定在减少连枷胸患者机械通气使用时间、缩短ICU治疗时间;减少气管切开;降低术后肺功能损害及胸廓畸形程度低;增加患者重返日常工作等方面作用明显。因此对多发肋骨骨折已形成连枷胸的患者应给予积极的手术内固定,其治疗综合效果优于保守治疗,通过内固定恢复了胸部稳定性,早期纠正了患者反常呼吸,极大的帮助后期的肺功能恢复,并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肺部感染、ARDS等,改善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到伤前的工作和生活中区,减轻了家庭及社会负担。第二章 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目的 临床上≥2根肋骨骨折归为多发性助骨骨折(Multiple rib fractures)。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同时发生于双侧胸壁,也可单侧发生多根肋骨骨折,常常为单段断裂,因其未导致胸壁软化,未发生胸壁浮动伤,我们把此类称为非连枷胸;在胸部钝性伤中此类患者常常就诊门诊而未引起重视,既往多采用保守治疗。然而,近来经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部分患者在骨折恢复过程中因相对稳定的胸壁仍会出现骨折端再次移位;存在的问题依然是肋骨骨折断端移位、复位不良,畸形愈合,有些病例出现肋间神经受压迫、导致持续性肋间神经痛,因疼痛无法用尽咳嗽、咳痰、引起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并发症。这些明显暴露出问题使我们一直在找寻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保守治疗的不足,但对于非连枷胸的多发性肋骨骨折选择保守治疗方式还是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诸多的争论,本研究则通过对148例非连枷胸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手术76例、非手术72例)多方面分析:手术治疗组与非手术治疗组各不同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为临床上手术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非连枷胸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方向。方法回顾分析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急救中心外科2010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非连枷胸手术治疗76例与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收治行保守治疗的多发性肋骨骨折非连枷胸72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为尽可能满足比较需要,所有病例满足我们拟定的非连枷胸诊断标准:一侧或两侧胸廓≥2根单段的肋骨骨折并未出现胸壁软化及反常呼吸;有完整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者,影像学胸部X光片或三维CT确诊为单侧或双侧多根单处肋骨骨折,骨折数≥2根。排除标准:合并颅脑外伤伴有意识障碍、因心肺功能不全无法行全麻、合并有颈椎严重损伤伴呼吸功能不全、既往有胸廓畸形、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出血性疾病等;无完整病例资料及随访;有连枷胸及反常呼吸者。保守治疗:弹性胸围外固定、镇痛、预防肺部感染、合并胸腔积血积气者,可行胸腔穿刺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等。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带来的损伤,为设计手术入路切口需要,我们根据影像学资料将骨折部位分为四个断段:即肋软骨段(包括胸骨)、前段为从锁骨中线至腋前线、外侧段为腋前线至腋后线、背段为后正中线至腋后线:依据上述不同分段骨折为2根的可以做与肋骨走向平行切口,骨折≥3根做纵行手术切口。进入肌层后,沿各肋间肌肌纤维走行方向钝性分离切开,并充分保护好骨折的端的骨膜,仅做少许的分离暴露,小心分离骨膜,对肋骨上下缘尽量的不分离,尤其在下缘部分、避免伤及肋间动脉、神经。用AO1/3管型板或重建板固定肋骨,术毕常规安置胸腔闭式引流。同样,所有手术病例术前均与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病情及治疗方式,术中及术后的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术后的随访工作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两组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返回日常生活时间、骨折愈合情况、肺部感染情况、肺不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表明手术组较保守组显着减少了住院时间(11.15±2.56d VS 14.88±3.51d、P=0.005);术后2个月随访VAS评分手术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低于保守治疗P=0.002);0分无痛(76.3% VS 52.8%);1-3轻度疼痛(19.7% VS36.1%);4-6分为中度疼痛(3.9% VS11.1%);7-10分为重度疼痛(0% VS 0%);手术组更早的重返日常工作和生活((33.93±9.98 VS 47.90±12.47d, P=0.05))。术后2个月复查X光片手术组总体骨折愈合率均较高, 但手术组优良率比非手术高(p=0.001),两组的优率比(73.7% VS 22.2%),两组的良率比(23.7% VS41.7%),两组的中等率比(2.6% VS 33.3%),两组的差率比(0% VS 2.8%);手术组肺不张率及肺部感染率低(5.3 VS 15.3%, P=0.04);(3.9 VS 13.9%,0.03)。两组均未发现死亡病例;没有发现切口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结论 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高发生率,虽然部分患者在非手术治疗下可以治愈,但在愈合过程中可能使稳定性向不稳定性的肋骨骨折方向发展,而引起连枷胸,也增加了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几率。通过本研究对非连枷胸患者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我们认为非连枷胸的多发肋骨骨折适宜手术治疗,手术内固定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低、患者能更早恢复日常工作,同时住院时间相对短,降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患者能更早恢复日常工作,手术内固定安全牢固,也未发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切口愈合良好、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少,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是临床上一个发展方向和趋势。

李俊,朱健[6](2014)在《呼吸机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治疗效果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呼吸机在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其中16例给予一般治疗,26例加用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的血气分析结果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O2)均明显升高(P<0.001),统计学结果有显着差异。加用呼吸机治疗组PO2升高更明显(P<0.05),胸壁畸形的发生率(4%)较一般处理组(25%)低。两组在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呼吸机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优势在于它可稳定浮动的胸壁,迅速纠正低氧血症,且可防止胸壁畸形的发生。

汪治臻,向小勇,都定元[7](2014)在《连枷胸的诊治进展》文中认为连枷胸是严重胸部伤的一种,多合并肺实质的损伤,容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衰竭。胸部X线片、多层螺旋CT是诊断连枷胸和肺挫伤的良好方法。连枷胸的治疗措施较复杂,合理采用保持气道通畅、控制浮动胸壁、呼吸机辅助治疗、镇痛、限制性液体复苏和胸壁手术内固定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胸壁内固定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比较,具有很多优点,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

邹连波,余南彬[8](2011)在《胸外伤剖胸探查和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胸外伤行剖胸探查术和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剖胸处理胸内脏器完成后,使用环抱式肋骨固定器固定肋骨骨折治疗。结果除2例(4.35%)因原发创伤死亡或未愈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且术后卧床时间短,缓解疼痛效果明显,胸廓无明显畸形。结论严重胸外伤行剖胸探查和使用环抱式肋骨固定器行肋骨内固定的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良好。

滕继平,倪达,程佑爽,程云阁,潘荣华,朱智军[9](2010)在《急诊手术内固定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急诊手术内固定治疗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4例接受急诊手术内固定治疗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监测并比较麻醉诱导前、麻醉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 h和术后24 h患者心率(HR)以及心排量(CO)、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和麻醉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术后4 h和术后24 h患者HR和CVP显着下降(P<0.05),CO、PCWP和MAP显着增加(P<0.05)。结论急诊手术内固定治疗可改善创伤性连枷胸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具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许俊,李善平[10](2010)在《37例严重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的胸部护板固定治疗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胸部护板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2~2010-02本院收治的37例严重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37例患者分为胸部护板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对2组患者治疗24h后的酸碱度(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aO2%)、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疼痛指数(数字疼痛分级法NV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比较pH值、PaO2、PaCO2、SaO2%及机械通气时间有差异(P<0.05);2组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部护板联合机械通气在治疗连枷胸合并肺损伤患者中能明显改善病情,减轻患者疼痛。

二、浮动胸壁对犬心肺功能的损害及机械通气和肋骨牵引的治疗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浮动胸壁对犬心肺功能的损害及机械通气和肋骨牵引的治疗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严重肋骨骨折患者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的多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肋骨骨折外科治疗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连枷胸肋骨内固定时机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病例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策略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1.5 统计分析
    2.筛选流程及质量评价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意见表

(4)连枷胸保守与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设计
2.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2.5 质量控制
3.结果
    3.1 保守组、内固定组患者住院情况对比
    3.2 保守组、内固定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对比
    3.3 保守组、内固定组患者气管切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4 保守组、内固定组患者随访情况对比
4.讨论
    4.1 两种治疗方法效果分析
    4.2 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4.3 内固定手术治疗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4.4 小结
5.结论
    5.1 本次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性
    5.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连枷胸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5)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和非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选择
        1.4 分组方法
        1.5 治疗方法
        1.6 肺功能检查
        1.7 胸部畸形评估
        1.8 统计指标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2.2 两组住院期间临床疗效及重返日常工作情况比较
        2.3 两组术后随访呼吸功能情况比较
        2.4 两组术后随访胸廓畸形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连枷胸的诊断及病理生理
        3.2 早期保守治疗方法
        3.3 气管切开及机械辅助通气
        3.4 手术内固定治疗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内固定治疗非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方法
        1.2 研究对象
        1.3 病例选择
        1.4 分组方法
        1.5 治疗方法
        1.6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简称VAS)
        1.7 骨折愈合情况判断
        1.8 统计指标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2.2 两组住院期间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术后随访骨折愈合情况比较
        2.4 两组术后随访VAS评分情况比较
    3. 讨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国内国际会议

(6)呼吸机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7)连枷胸的诊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诊断
2治疗
    2. 1急救处理要点
        2.1.1保证呼吸道通畅与给氧
        2.1.2防治休克
        2.1.3维持正常的胸廓活动
    2.2基础治疗要点
    2. 3肺挫伤与肺部并发症的处理
    2.4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治疗
    2.5限制性液体复苏
    2.6积极处理胸腔内与胸部以外的合并损伤
        2.6.1胸腔闭式引流
        2.6.2剖胸探查
    2. 7连枷胸胸壁损伤的处理
        2.7.1非手术治疗
        2.7.2胸壁手术内固定法

(8)胸外伤剖胸探查和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后下床时间、胸腔拔管引流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的比较见表2。
    2.2 两组肺部并发症的比较见表3。
    2.3 两组间镇痛效果的比较见表4。
    2.4 两组间疗效比较见表5。
    2.5 不良反应
3 讨论

四、浮动胸壁对犬心肺功能的损害及机械通气和肋骨牵引的治疗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严重肋骨骨折患者延长机械通气时间的多因素分析[D]. 李春林.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连枷胸肋骨内固定时机的探讨[D]. 韩浩.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3]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的系统评价[D]. 宋锐强.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4]连枷胸保守与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D]. 王永生. 青岛大学, 2019(03)
  • [5]内固定治疗连枷胸和非连枷胸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 邱美光. 南方医科大学, 2016(02)
  • [6]呼吸机对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治疗效果的影响[J]. 李俊,朱健. 生命科学仪器, 2014(06)
  • [7]连枷胸的诊治进展[J]. 汪治臻,向小勇,都定元. 创伤外科杂志, 2014(03)
  • [8]胸外伤剖胸探查和肋骨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价值[J]. 邹连波,余南彬. 中国医学创新, 2011(19)
  • [9]急诊手术内固定对创伤性连枷胸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滕继平,倪达,程佑爽,程云阁,潘荣华,朱智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12)
  • [10]37例严重连枷胸合并肺挫伤患者的胸部护板固定治疗分析[J]. 许俊,李善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06)

标签:;  ;  ;  ;  ;  

浮胸壁对犬心肺功能的损害及机械通气和肋骨牵引的治疗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