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急需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农民急需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一、农民亟需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梁梦宇[1](2021)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2017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如何在处理效率与公平问题上更加重视公平,如何将乡村置于与城镇同等战略地位,如何客观测度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并认识其影响因素等,都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西方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经验为借鉴,结合新时代中国现实国情,面对已经发生转化的社会主要矛盾、以协调城乡生产力水平为目标,探索“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借此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及城乡发展的阶段合理性,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界定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总结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体系等,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对城乡关系发展演变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发展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城乡兼顾”乃至“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时代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都是对走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道路的探索。这些阶段性演变背后体现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奠定城乡关系发展演变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建立健全,会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新时代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需要破除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需要统筹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等。其次,构建评价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测算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潜在空间。本文利用200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城乡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体及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的城乡融合度都显着提升。其中,2002-2018年,中国的城乡耦合协调度从0.29提升至0.66;对应耦合协调等级,中国整体摆脱了“失调”等级,实现了从“中度失调”到“初级协调”的转变。这表明,2002年以来,“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的实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互促发展。但整体而言,中国的耦合协调等级不高,因为多数省份目前仍处于较低等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距离进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发展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同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差异依然明显。再次,探讨城乡融合系统内各影响因素与城乡融合度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找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城乡融合度为参考数列,探究2007-2018年31个省级行政单位(除港澳台)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具体来说,通过关联度排序,了解各因素在推进城乡融合度提升中作用的大小,为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提出提供借鉴与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显着受城乡生产要素流动顺畅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与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等多维因素影响。其中,城乡要素流动、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建设是影响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两个关键因素,新时代要进一步促进要素流动的顺畅化及基础设施的完备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是新时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亟待加强的两个重要因素。然后,总结发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为新时代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先导性与参照作用。考虑到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城乡发展又受共同经济规律支配,本文考察了美英德法日韩六国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总结了其获取成功的经验。具体来说,一是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打破要素流动障碍;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作用;三是以乡村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缩小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并着力保护农村农民的利益。此外,各国注重开展统一的城乡规划,并将城乡发展的法治化贯穿其中,这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最后,提出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助力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取得新突破。本文结合“解析城乡融合发展蕴含的内在逻辑、测算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探讨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索考察国外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得出的结论,从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与城乡经济发展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新时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助力城乡要素流动的顺畅化;二是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助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是通过重点实施乡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助力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的完备化;四是通过开拓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助力城乡经济发展的多元化。

井慧[2](2021)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农业技信息传播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羊肚菌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精准扶贫重大战略的指引下,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能够有效地实现从“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的转变,巩固脱贫成果。羊肚菌种植是云南产业扶贫中的明星项目,产业扶贫要想持久发展,离不开优质农业科技信息的有力支撑。拉斯韦尔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和传播效果五个要素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让我们认识到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受多重因影响并递进扩散的过程。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环境的日新月异,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途径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传播成效。准确把握羊肚菌种植户的信息需求及信息获取渠道,促进其更好地利用农业科技信息,从信息传播层面为农民脱贫致富路保驾护航意义重大。本文以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内容、渠道、受众、成效四方面入手,探求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与完善路径,使农业科技信息更好地助推产业扶贫的发展,使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论文共分为绪论和四个章节。绪论部分梳理了研究目的、意义及相关文献,明确了本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研究思路与方法,理清了研究问题与过程,为后续研究的开展筑牢了根基。第一章整理并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阐述了所需的关键理论,为文章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对调查实况进行了呈现,介绍了本研究的调研点及相关概况,明确了样本数量与特征,并分析了调研阻碍因素与可行性。第三章对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相关调研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及传播成效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最后,第四章结合相关分析结果,探讨了精准扶贫背景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问题与局限,并紧扣“精准传播”理念,多角度地提出了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优化策略与完善路径,积极推动云南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新格局。

高云亮[3](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徐北春[4](2020)在《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同时,由于长期的高产导向,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成为绝大多数农户生产决策的逻辑起点。在这种决策逻辑下,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生产要素过度集约,生态环境问题凸显,农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总体偏低,亟需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玉米是全省第一大作物。玉米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全省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户是玉米生产的具体实践者,是各种农业资源和农用物资的直接利用者,其是否采纳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是玉米生产方式能否转型的关键。受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玉米清洁生产至今仍未大规模实现,亟需从农户这一基本生产单元出发,研究其采纳和扩散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影响因素、行为规律和控制策略。本文以正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推广使用的“可降解地膜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从农户异质性视角,在准确界定相关概念、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基础上,提出加快推进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并从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国际经验借鉴—生产行为控制5个环节构建核心研究框架。其中,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技术内部扩散部分重点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要素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国际经验借鉴部分重点从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施加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行为控制策略部分重点从控制行为熵变化的视角分析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内部和外部熵变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控制策略。重点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第一,系统梳理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供给情况和应用现状,指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但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技术扩散中还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成本分担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视角,综合评价分析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结果显示当前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粮食主产省中处于中下游位置,部分指标处于粮食主产区甚至全国倒数水平。这说明当前吉林省农业生产方式既不环保又不经济,质量效益已成为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短板,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刻不容缓。第二,基于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有效与非有效、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逻辑,在有效意愿、非有效意愿甄别和样本分析前提下,建立影响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多元有序选择模型(ologit)。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土地规模和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非清洁生产行为的认知、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农户风险态度和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意愿有显着影响。农户总体采纳意愿强度不高,一般意愿远高于强烈意愿。农户异质性特征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的一般意愿和强烈意愿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影响。第三,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异质性对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分析一般意愿、强烈意愿与采纳行为的转化关系,以及农户农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资金投入能力、土地性质、灌溉水的易获性、农户能力、购买社会化服务情况、对清洁生产技术使用成本收益的认知和农户应对干旱的态度等变量,对农户采纳“可降解地膜覆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行为有显着影响。农户对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实施是意愿强度不断累积的结果。“无意愿”农户、“一般意愿”农户和“强烈意愿”农户实际采纳的概率依次提升,具有“强烈意愿”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效率最高。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性。第四,综合运用技术扩散理论、博弈论和系统工程理论,分析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由外及里扩散到农业农村并被早期采纳者采纳应用后,在农户内部的扩散机理、扩散效应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内部的技术扩散更多追求互惠和利他,单纯的经济目的不明显。农户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网络构建的技术扩散渠道,受扩散环境、扩散主体和扩散中介的影响。农户内部技术扩散存在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来源于扩散主体动力、扩散受体动力和扩散环境动力。传导机制主要包括技术传导、效益转移和学习效应。运行机制需要技术供给过程、交流过程和采纳过程的协同作用。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存在空间效应、时间效应和时空交互效应。空间效应包括近邻效应、等级效应和集聚效应,时间效应包括扩散时间差和技术势能差。时空交互越紧密,越有利于农户内部技术扩散。第五,从农药化肥规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三个视角,梳理分析美国、丹麦、日本三个国家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的相关政策和控制措施。借鉴三国经验,提出我国亟需完善以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农药化肥管理体系,完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完善统筹环保与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施用体系;亟需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水污染综合防治法律法规,以严格的监管政策和组合措施确保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农业水污染技术创新,引导公众尤其是农民积极参与;亟需健全农业清洁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业清洁生产。第六,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指出农业清洁生产系统是由包括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子系统、农作物生产管理子系统、农产品销售子系统和农业生产服务子系统4个子系统组成的内部系统,以及政策法规子系统、科技服务子系统、农资供给子系统和城镇发展子系统等4个子系统组成的外部系统共同构成。各子系统内要素间相互作用和内外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同时存在,共同推动农业清洁生产系统不断演进。农业清洁生产系统具有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随机涨落性4个特征,是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引入“行为熵”概念,结合前文研究结论,研判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类型及来源。针对熵流来源,从增加负熵流、降低正熵流视角,构建促进清洁生产技术采纳与扩散,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发展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李鹏超[5](2020)在《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是提升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科技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农业信息化是目前国家积极倡导和扶持的现代化农业建设方向。本文以L县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的方法对L县目前农业信息化方面的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寻求农业信息化建设新方向。本文利用分析法对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相关的政策、主体、设施及渠道基本现状进行宏观阐述,并使用问卷调查法调研普通农民对网络信息应用情况、基础信息员基本素质、农业信息服务设施、农业信息服务机构问题反馈、农业信息化需求等内容。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网络安装以及网络应用能力较差,L县农业信息员的素质和基础设施的配备情况均不理想,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结合L县实际调查结果,对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目前,L县农业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在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基础设施不足以及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等三个方面。针对目前L县在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建设策略和方法,具体对策包括(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2)加强相关制度法规建设;(3)提高信息化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4)提高人才培养和信息化素质水平。

胡跃帅[6](2020)在《A乡农村电商营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农业电商和农村电商经济的兴起,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推动农村经济转型、促进电商产业兴旺、农民创业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线上线下电商营销,A乡凭借“乐村淘”平台,运用“互联网+农业”网络技术和营销措施,实施线上线下和移动化互动营销实践,促进农村、乡镇与企业在产销模式上交互融合,在县域生产经营模式、农村电商营销、农村电商服务等方面有所创新与应用。在A乡结合“乐村淘”平台进行生产经营和农产品营销过程中,本文具体分析研究了 A乡在线上线下电商营销和农村产销对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加以优化和改进,使之逐步形成适合本地农村电商经济发展的营销和推广模式,实现农村实体经济和线上营销推广互相促进、良性循环和共同发展。本文在A乡结合“乐村淘”电商营销与农村产销对接过程中,将当前电商营销和以往农村生产销售情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运用个案研究、访谈法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在农村电商营销实践中运用图表法和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并运用PEST分析法、SWOT分析矩阵模型和PDCA循环理论以及农村电商营销理论,指导农村生产经营改进、农村电商营销的优化和改进以及农村电商营销目标的实现,促进当地农村电商营销和产销有效对接,实现农村电商营销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大幅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扩大农村营销市场范围,提高农村电商产业的经济效益。A乡结合“乐村掏”营销与农村产销对接,旨在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发展与市场环境相结合,实现线上交流、线下互动相结合的市场化电商营销;通过“互联网+”与线下实体经济相结合,整合服务信息与实际资源,为农业产销决策提供支持,为农村电商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村和企业引进人才和资源,使农村传统产供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高农村电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潘建媛[7](2020)在《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优化路径研究》文中指出为落实好我国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部署任务,加快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正、规范流转运行,江苏省不断探索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创新模式。从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实践来看,迫切需要对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化、标准化的体制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促进乡村振兴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等进行研究,为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有力抓手,从而更有力地规范和指导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实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有效改革,进而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笔者首先将农村产权交易理论研究现状与当代实际环境相结合,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同时整理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农村产权的各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点,即通过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提炼出江苏特有的体制机制和建设模式。其次文章介绍了农村产权、产权交易市场等概念,并通过政府职能理论和政府新公共管理理论深入剖析市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市场化的运作可以加快实现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更好的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再者,笔者重点分析了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基本现状、具体的发展路径、体制机制的建立、实体市场的运行以及交易信息平台的搭建等方面。笔者指出目前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中已经出现的地区发展不均衡、交易风险难把控等问题,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为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破除壁垒。笔者还重点介绍和分析了外省几家典型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和其先进做法,找出其共同点以及各自发展模式的创新点,为未来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最后,笔者提出了江苏下一步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上的建设思路和优化方向,通过加快交易市场建设进度、明晰农村产权、增强抗风险能力、拓展中介服务、构建诚信机制以及引入大数据分析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可行性分析,从而建成开放高效、规范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王冬雪[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是造成人类生活不幸的罪恶本源,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障碍和藩篱。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努力实现的理想,是国际社会一致认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政治承诺。开发式扶贫是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根本方针。开发式扶贫的本质在于将自食其力和社会帮扶结合起来,将扶贫资源与贫困群体需求有效对接,更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体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冲破贫困藩篱,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由内而外彻底摆脱贫困。要想从根本上彻底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单纯地进行物质救济式帮扶是有限的,而且容易助长贫困群体等靠要的思想。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只有通过发展贫困地区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通过坚持学习、努力奋斗才能彻底改变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教育扶贫作为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体系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断显现,并被赋予了“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历史使命。一直以来,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兴学赈灾是民间社会的应尽责任。作为社会扶贫的重要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有责任有义务参与教育扶贫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也相应地进入到脱贫攻坚阶段,社会组织扶贫成为国家扶贫开发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上升到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对于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中的作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为此,论文围绕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选题,运用历史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资源、实践探索、实践模式等内容,以此明确了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深刻探讨了我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基本经验、发展机遇、发展挑战和发展路径等问题,以助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实现教育扶贫教育脱贫的总体目标。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思路及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结构及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概念、现实背景、发展脉络、总体成效。以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为出发点,爬梳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脉络,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年—1989年探索阶段、1990年—2000年展开阶段、2001年—2011年深化阶段、2012年以来攻坚阶段。并从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等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取得的总体成效。第三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本章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四个方面对论文的理论资源进行归纳,为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实践探索、模式分析和未来展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四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本章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以资育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涉足的主要领域和实践的具体内容。第五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本章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实践模式大体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又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又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又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第六章是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这一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论文科学合理地将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实践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为扶贫资源的链接者、扶贫服务的提供者、扶贫能力的建设者、扶贫行动的倡导者和扶贫工作的合作者。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提出要发扬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论文从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深刻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为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第三部分分析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发展机遇,即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四大机遇。第四部分检视了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所遇到的挑战。论文分析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存在法律缺失、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普遍资源短缺和内部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需尽快解决。第五部分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优化性路径选择。论文提出,为继续推进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良性发展,必须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法律体系、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并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情况,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归纳概括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包括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三种基本模式。其中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包括筹款工具模式、项目运行模式、组织资助模式;社会组织与政府合作模式包括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包括社会企业模式、公益创投模式、影响力投资模式。二是鉴于社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下社会扶贫中的重要主体地位,明确定位了中国社会组织在2020年后农村教育扶贫中的五种角色,即资源链接者、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行动倡导者和扶贫工作合作者。三是高度总结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四十年来的基本经验,包括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四个方面,为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教育贫困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四是全面分析了社会组织教育扶贫在当前以及2020年后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了优化性路径选择。

王亚娜[9](2020)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与吸收行为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显着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可以改变生产者的生产理念,提高生产者的环保意识,所以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显得尤为紧迫。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推广取得了一些成果,建起了一批农业综合数据库和各类应用系统,但是许多地区的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农业信息技术仍处于推广示范阶段。农民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作为创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在农业科技创新及转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断加大的农业政策优惠和不断完善的市场环境并未显着的促进合作社的农业信息技术采纳,合作社在农业信息技术采纳中的潜力还远未发挥出来。哪些因素会促进或制约合作社信息技术采纳?当合作社采纳了某项信息技术后什么因素又会影响其吸收?本文运用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和吸收展开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具体做了如下工作:首先,从应用的视角就农业信息技术进展进行总结,比较分析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应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江苏省合作社的调查,分析合作社现状和农业信息技术采纳情况。为建立理论模型、提出对策建议提供基础依据。其次,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及TOE框架和TAM模型的优缺点,针对合作社特点,提出农业信息技术采纳模型,利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合作社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第三,通过对一个典型合作社的案例分析,构建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吸收行为的理论框架。在该框架的基础上建立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吸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揭示合作社信息技术吸收的演化规律。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技术特征对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没有直接影响,这一结果有别于人们的传统认知。合作社负责人态度在技术特征对农业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即技术特征促进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的作用,必须通过合作社负责人态度间接实现,合作社负责人态度在合作社信息技术采纳中具有重要作用,需努力提高合作社负责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正向认知。(2)外部环境、合作社特性对合作社信息技术采纳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合作社特性大,合作社负责人态度在合作社特性对农业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外部环境对农业信息技术采纳的影响中没有中介作用。采纳某项信息技术时须考虑合作社的资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当前合作社规模小、缺乏资金、创新能力弱,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合作社技术采纳具有较大影响。技术特征、合作社特性、外部环境之间具有耦合关系,合作社发展急需先进技术,但又要求技术简单易用,并希望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能有效提高效益。(3)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外部环境对合作社信息技术吸收的影响体现在通过外部知识源的知识转移提高合作社的技术实施的知识存量;组织准备度正向影响合作社吸收能力,合作社负责人的支持程度越高,合作社信息技术吸收的组织准备度越高。合作社在信息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其获取外部知识源的支持,并对知识进行消化,提高农业信息技术实施所需知识存量,并将其应用到农业信息技术的实施中,提高技术吸收水平,从而成功实施农业信息技术。(4)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实施所需知识量的降低可以减少信息技术实施投入,该知识量的提高达到饱和度后对信息技术实施不再产生额外的难度影响;外部知识源建立时间的缩短、合作社可利用社会资本增加的可以促进技术吸收,降低技术实施投入,但社会资本的边际效应具有递减性;合作社拥有的技术实施初始基础设施对技术吸收的影响不显着,合作社可以不囿于自身基础设施薄弱,在信息技术引进上持积极态度。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5点主要对策建议:一是构建“需求-研发-推广”一体式的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体系;二是构建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合作社人才培育体系;三是构建“设施建设、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的政府部门保障体系;四是构建“合作社、技术供应商”协同知识转移模式,提高合作社社会资本构建和管理能力,提高技术供应商知识转移能力;五是推动合作社“全面规划、科学实施”农业信息技术。

马玉莹[10](2020)在《基于贫困人口信息需求的信息扶贫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的信息扶贫行动常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易忽视贫困人口自身的信息需求,信息利用和信息转化效率较低。参与式发展理论则注重贫困人口在发展项目中的全面介入,强调以贫困人口的信息需求为基点开展扶贫工作,扶贫行动更具针对性。基于此,研究者以国家级贫困县H省M县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H省P县为田野调查地点,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观察法,深入了解农村贫困人口的信息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参与式发展理论,建构了参与式信息扶贫模式,以便为精准信息扶贫行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贫困人口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其中以信息咨询需求和生产性信息需求最为迫切;贫困人口需求的信息内容依次是:气象与灾害预报防治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致富信息、医疗保健信息、农资供应信息、扶贫及脱贫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等,最常用的信息获取渠道是电视媒介和人际传播。采用多元阶层回归分析发现,信息重要性意识、信息敏感意识、信息寻求意识、信息利用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是正向影响贫困人口信息需求的5个重要变量。基于贫困人口的信息需求,研究者运用参与式发展理论,建构了参与式信息扶贫模式。参与式信息扶贫的主体是贫困人口,树立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需要政府帮扶人主动与贫困人口建立“伙伴关系”、提升贫困人口的信息参与意识和信息参与能力以及社会力量的协同参与;参与式信息扶贫的内容基于贫困人口的信息需求类别和信息需求内容而建构,包括以生产性信息和非农职业发展信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的发展能力、以生活性信息丰富贫困人口的精神生活、搭建专家/村“能人”与贫困人口交流互动的平台、重视乡土知识和贫困人口的参与、搭建基于“熟人圈”的网络销售平台五个方面;参与式信息扶贫的方式方法基于贫困人口对各信息获取渠道的使用特点而建构,包括发挥电视媒介和村干部的信息传播影响力、重视手机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有线广播的信息传播效果、改变“自上而下”的技术培训体系四个方面;参与式信息扶贫的效果评估强调贫困人口的参与,指标体系的建构包括信息基础设施的覆盖程度、贫困人口对信息扶贫项目的参与和利用程度、贫困人口对当地信息服务的评价、贫困人口的信息需求满足程度和贫困人口信息素质的培育五个方面。

二、农民亟需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亟需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溯源
        1.2.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关系界定
        1.2.3 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2.4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研究
        1.2.5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结构框架图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之处
        1.4.1 主要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解析
    2.1 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2.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及固化阶段(1949-1978)
        2.1.2 城乡经济社会互动发展阶段(1978-2002)
        2.1.3 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2-2017)
        2.1.4 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7-)
    2.2 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
        2.2.1 追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2.2 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2.2.3 追求城乡平等发展
        2.2.4 追求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
    2.3 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逻辑
        2.3.1 适时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
        2.3.2 适时调整国家发展战略
        2.3.3 适时调整政府与市场关系
        2.3.4 适时调整城镇与乡村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
    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及价值目标
        3.1.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特点
        3.1.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
        3.2.1 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且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3.2.2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且城乡经济的二元性有所减弱
        3.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持续提升且结构不断优化
    3.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3.1 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不顺畅
        3.3.2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
        3.3.3 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备
        3.3.4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健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度的测算及分析
    4.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1.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4.1.2 指标选取遵循原则
    4.2 测算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4.2.1 测算方法与思路
        4.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4.2.3 城乡融合度的测算
    4.3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测算结果分析
        4.3.1 新时代中国城乡融合度的省际差异
        4.3.2 新时代中国与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城乡融合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5.1.1 城乡要素流动顺畅化
        5.1.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5.1.3 城乡交通及通讯设施完备化
        5.1.4 城乡经济发展多元化
    5.2 研究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5.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5.2.2 指标体系及变量说明
        5.2.3 灰色关联度的测算
    5.3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5.3.1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省际差异
        5.3.2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
    6.1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6.1.1 保障人口要素的合理流动
        6.1.2 建立资金投入保障体系
        6.1.3 注重盘活土地要素
    6.2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
        6.2.1 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2.2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6.2.3 注重发挥社会民众的力量
    6.3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6.3.1 完善城乡之间的交通网络
        6.3.2 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
        6.3.3 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
    6.4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元化
        6.4.1 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6.4.2 促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6.4.3 开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7.1 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
        7.1.1 健全人口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7.1.2 强化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7.1.3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7.2 提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
        7.2.1 强化政府的均衡配置责任
        7.2.2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7.2.3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7.3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7.3.1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7.3.2 完善城乡交通路网
        7.3.3 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
    7.4 开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空间
        7.4.1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7.4.2 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7.4.3 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2)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农业技信息传播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羊肚菌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解决好贫困地区三农问题迫切需要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
        (二)传播环境的改善带来农民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激增
        (三)云南省特色产业发展亟需农业科技信息的支持
    二、研究目的
        (一)分析现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现状并探究其中存在问题
        (二)从传播学视角挖掘符合农村实际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途径和方法
        (三)发挥信息扶贫作用,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三)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问题与调查过程
        (一)研究问题
        (二)调查研究过程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精准扶贫
        二、创新扩散
        三、农业科技传播
        四、传播渠道
        五、传播实践
        六、信息扶贫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
        (一)创新
        (二)沟通渠道
        (三)时间
        二、 “拉斯韦尔5W”模式
        三、 “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二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调查实况
    第一节 调研点选择与确认
        一、调研点选择
        二、调研点概况
        (一)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菱角乡种植片区
        (二)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种植片区
        (三)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六街镇种植片区
        (四)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保山华大智慧农业公司种植及推广片区
        (五)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东山镇老街村种植片区
        (六)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种植片区
        (七)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马登镇种植片区
    第二节 调研样本数量与特征
    第三节 调研阻碍因素与数据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实践现状及分析
    第一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分析
        一、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分类
        二、羊肚菌种植户信息需求内容相关统计分析
        (一)信息需求内容分析
        (二)信息内容接触频率分析
        (三)信息内容采用频率分析
        三、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评价
        (一)信息内容接触及采用程度评价
        (二)信息需求特征及理解程度评价
    第二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分析
        一、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梳理
        (一)组织传播
        (二)人际传播
        (三)大众传播
        二、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现状分析
        (一)种植户日常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渠道分析
        (二)种植户首次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渠道分析
        (三)种植户倾向的农业科技信息获取渠道分析
        (四)种植户农业科技信息获取有效渠道分析
        三、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获取渠道评价
        (一)组织传播
        (二)人际传播
        (三)大众传播
    第三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分析
        一、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采用速度与罗杰斯“创新扩散”S形曲线模型
        二、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决策行为分析
        三、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创新性与身份确认
        (一)具有冒险精神的创新先驱
        (二)备受尊敬的早期采用者
        (三)深思熟虑的早期大众
        (四)谨慎多疑的后期大众
        (五)传统保守的落后者
    第四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成效分析
        一、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认知成效分析
        二、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满意度分析
        三、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满意度分析
        四、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反馈渠道满意度分析
        五、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促进增收致富满意度分析
第四章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主要问题及局限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问题分析
        (一)虚假农业科技信息内容传播盛行
        (二)农业科技信息内容不丰富、不精准
        (三)农产品市场信息传播缺失
        (四)农业科技信息可操作性较低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局限分析
        (一)组织传播灵活性较差,缺乏反馈机制
        (二)大众传播针对性较差,信息管理匮乏
        (三)人际传播准确性较低,信息内容繁杂
        (四) “自下而上”反馈渠道缺失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问题分析
        (一)种植户综合素质较低,阻碍信息获取
        (二)难以实现对受众的精准分类传播
    第二节 羊肚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提升对策与建议
        一、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内容完善路径
        (一)严厉打击虚假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二)提升信息内容丰富度及信息传播精准性
        (三)加强羊肚菌市场信息传播力度
        (四)提升农业科技信息可操作性
        二、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渠道优化策略
        (一)完善组织体系,提升服务水准
        (二)发展大众传媒,提高宣传能力
        (三)注重精准传播,关注个性化需求
        (四)拓宽农业科技信息建议、意见反馈渠道
        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受众提升对策
        (一)提供学习平台,提升农民素养
        (二)针对不同受众进行个性化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
    二、硕博论文
    三、期刊
附录
    附录A 羊肚菌种植户调查问卷
    附录B 个别种植户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C 涉农企业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D 种植大户、技术带头人、合作社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E 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等深度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3)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评述
        1.3.1 农业清洁生产文献综述
        1.3.2 农业技术采纳文献综述
        1.3.3 农业技术扩散文献综述
        1.3.4 农户行为控制文献综述
        1.3.5 相关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清洁生产
        2.1.2 农业清洁生产
        2.1.3 农业技术扩散
        2.1.4 农户异质性
    2.2 范围与对象界定
        2.2.1 研究范围
        2.2.2 研究对象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农户行为理论
        2.3.2 技术扩散理论
        2.3.3 信息扩散理论
        2.3.4 社会网络理论
        2.3.5 系统工程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供给与应用现状
        3.1.1 单项技术供给较为充足
        3.1.2 集成技术供给整体不足
        3.1.3 清洁生产技术应用现状
    3.2 基于生态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2.1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2.2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2.3 吉林省农业生态效益水平分析
    3.3 基于经济效益的吉林省农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3.3.1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纵向演变
        3.3.2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横向对比
        3.3.3 吉林省农业经济效益水平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4.1.1 研究假说
        4.1.2 模型设定
        4.1.3 变量解释与赋值
    4.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样本分析
    4.3 实证结果与检验
        4.3.1 模型结果分析与讨论
        4.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说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说
        5.1.2 模型设定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样本分析
    5.3 实证结果与检验
        5.3.1 模型结果与分析
        5.3.2 内生性讨论和稳健性检验
    5.4 关于采纳意愿与行为的讨论
        5.4.1 意愿强度与行为转化
        5.4.2 意愿和行为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内部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与效应分析
    6.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要素分析
        6.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主体
        6.1.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受体
        6.1.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渠道及其变动性
    6.2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机制
        6.2.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动力机制
        6.2.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传导机制
        6.2.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运行机制
    6.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效应分析
        6.3.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空间效应
        6.3.2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间效应
        6.3.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扩散的时空交互效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药化肥规制经验及启示
        7.1.1 美国农药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2 美国化肥管理政策及规制措施
        7.1.3 美国经验及启示
    7.2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经验及启示
        7.2.1 丹麦农业生产水污染防治政策及措施
        7.2.2 丹麦经验及启示
    7.3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经验及启示
        7.3.1 日本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的政策和措施
        7.3.2 日本经验及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清洁生产视角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
    8.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解析
    8.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判定
        8.2.1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开放性
        8.2.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平衡性
        8.2.3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非线性
        8.2.4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的随机涨落性
    8.3 基于熵变模型的农户行为控制策略分析
        8.3.1 农户清洁生产行为熵变模型构建
        8.3.2 农业清洁生产系统行为熵的类型
        8.3.3 农业清洁生产内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3.4 农业清洁生产外部系统行为熵控制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户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农业信息化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业信息化概念
        2.1.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概念
    2.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内涵及特征
        2.2.1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内涵
        2.2.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特征
    2.3 理论基础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信息管理理论
        2.3.3 信息传播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3.1 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现状及问题
        3.1.1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相关政策
        3.1.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参与主体
        3.1.3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基础设施现状
        3.1.4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服务渠道现状
    3.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调研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调查过程实施
        3.2.3 调查样本统计分析
    3.3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分析
        3.3.1 政府农业信息化政策及平台普及情况待提升
        3.3.2 信息化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3.3.3 农业信息化人才及农民信息素质待提升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4.1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4.1.1 政府部门对农业信息化定位不准
        4.1.2 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够及农业信息化意识薄弱
        4.1.3 农业信息化相关组织和制度不全
    4.2 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基础设施不足
        4.2.1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问题
        4.2.2 村级综合信息服务机构形同虚设
    4.3 农业信息化人才匮乏及参与者信息化知识不足
        4.3.1 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缺乏
        4.3.2 信息使用者利用农业信息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对策
    5.1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
        5.1.1 明确政府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定位
        5.1.2 强化政府对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组织领导
        5.1.3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5.1.4 完善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规章制度
        5.1.5 制定农业信息技术产品补贴政策
        5.1.6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的多样性
    5.2 提高信息化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5.2.1 打造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5.2.2 增加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5.2.3 加快先进信息化技术应用步伐
        5.2.4 保证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5.2.5 构建L县电子商务平台
    5.3 提高人才培养和信息化素质水平
        5.3.1 加快农业信息化各类人才的培养
        5.3.2 大力提升农民信息素质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附录 A L县农业信息化现状调查问卷

(6)A乡农村电商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电商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2.2 农村电商和传统农业销售对比分析
    2.3 农村电商平台类型及分析
        2.3.1 农村电商平台分类
        2.3.2 农村电商平台和实体店铺对比分析
    2.4 农村电商与城市电商对比分析
第三章 A乡农村电商营销现状分析
    3.1 A乡农村电商营销体系
    3.2 A乡农村电商营销流程
    3.3 A乡农村电商营销概况
    3.4 A乡农村电商营销存在问题
第四章 A乡农村电商营销优化及拓展
    4.1 A乡农村电商营销PEST分析
    4.2 A乡农村电商营销SWOT分析
        4.2.1 农村电商营销SWOT分析
        4.2.2 农村电商SWOT矩阵模型
    4.3 A乡农村电商战略与营销策略
        4.3.1 A乡农村电商战略
        4.3.2 A乡农村电商营销策略
    4.4 基于FDCA的A乡农村电商营销优化
    4.5 A乡农村电商优化模式与措施
        4.5.1 A乡农村电商优化模式
        4.5.2 实施生态农业项目
        4.5.3 调产及调整电商品类
        4.5.4 网上赶集和节庆促销
        4.5.5 电商技术指导与培训
    4.6 A乡农村电商营销拓展与建议
        4.6.1 筹建生态农业示范园
        4.6.2 筹备直营直销和特色馆
        4.6.3 尝试移动微营销和社群营销
        4.6.4 农村电商营销改进建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优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农村土地产权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农村土地产权的研究综述
        (三)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三、研究目标、方法、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农村产权交易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农村产权的相关概念
        (一)产权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二)农村产权的概念
        (三)产权交易市场的概念
    二、农村产权的相关理论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章 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现状
    一、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基本概况
    二、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
        (一)出台政策意见,明确交易市场性质及品种
        (二)制定交易流程,规范交易市场的运行发展
        (三)完善监管机制,加强交易各方的责任意识
        (四)建设实体市场,标准化场所建设和管理
        (五)搭建信息平台,形成五级联动一张网式覆盖
        (六)挖掘交易数据,指导农业结构合理调整
    三、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成效分析
        (一)强化市场资源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
        (三)促进公开透明交易,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四)实现土地抵押融资,突破农村融资难的瓶颈
第三章 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问题及成因
    一、存在的问题
        (一)省内地区发展进度不一
        (二)农村产权不清晰阻碍产权流动
        (三)农村产权交易风险难以把控
        (四)农民产权交易意识薄弱
        (五)农村产权中介服务缺失
    二、成因分析
        (一)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市场活跃度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配套不完善
        (三)宣传力度不到位未能破除思想壁垒
        (四)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未厘清阻碍中介机构的生存
第四章 国内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经验启示
    一、国内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模式及做法
        (一)成都城乡统筹模式
        (二)武汉两型社会模式
        (三)重庆地票制度模式
        (四)枣庄一证一所一社模式
    二、对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启示
        (一)公益性起步,市场化发展
        (二)规范化运行,个性化创新
        (三)网络化架构,高效化互联
第五章 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的优化方向
    一、压紧压实责任,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度
        (一)落实责任到人,完善考核体系
        (二)加大宣传力度,消除思想顾虑
    二、明确农村产权,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顺畅流转
        (一)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完成收尾工作
        (二)积极破除法律限制,完善法律体系
    三、增强抗险能力,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风险防控体系
        (一)净化市场环境,从审查监督上防范风险
        (二)提升平台服务,以网络监管手段防范风险
    四、拓展中介服务,加快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行业协会
        (一)设立农村产权行业协会的必要性
        (二)成立农村产权行业协会具体步骤
    五、构建诚信机制,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信用体系运用
        (一)构建农村产权交易信用管理体系
        (二)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披露机制
    六、引入数据分析,科学提升农村产权市场管理服务水平
        (一)实现基于地理信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二)扩大农村产权交易数据的应用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框架结构和创新及不足
        1.4.1 框架结构
        1.4.2 创新之处
        1.4.3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问题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社会组织
        2.1.2 教育扶贫
        2.1.3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
    2.2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现实背景
        2.2.1 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有待开发
        2.2.2 社会组织服务社会优势凸显
        2.2.3 精准扶贫要求多元力量参与
    2.3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历史进程
        2.3.1 1978 年—1989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探索阶段
        2.3.2 1990 年—2000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展开阶段
        2.3.3 2001 年—2011 年: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深化阶段
        2.3.4 2012 年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攻坚阶段
    2.4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总体成效
        2.4.1 缓解了政府教育扶贫财政压力
        2.4.2 填补了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空隙
        2.4.3 促进了政府教育扶贫效率提高
        2.4.4 减轻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负担
第3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1 发展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1.2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3.1.3 教育同生产劳动实践相结合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2.1 发展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3.2.2 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
        3.2.3 发展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3.3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
        3.3.1 人力资本理论
        3.3.2 文化贫困理论
        3.3.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3.4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相关理论
        3.4.1 有教无类——教育的普惠性
        3.4.2 治乱学说——教育的教化性
        3.4.3 经学致用——教育的实用性
        3.4.4 教养兼施——教育的公益性
第4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实践探索
    4.1 基础教育
        4.1.1 学前教育
        4.1.2 义务教育
        4.1.3 普通高中教育
        4.1.4 特殊儿童教育
        4.1.5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4.2 职业教育
        4.2.1 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
        4.2.2 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4.2.3 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4.2.4 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4.3 普通高等教育
        4.3.1 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
        4.3.2 指导城市返乡青年创业
    4.4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4.4.1 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2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3 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4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4.5 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资助
    4.5 以资育人
        4.5.1 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
        4.5.2 通过人文助困树立学生积极心态
        4.5.3 通过感恩教育培育学生责任意识
    4.6 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4.6.1 改善农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4.6.2 提高农村学校信息化水平
第5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
    5.1 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模式
        5.1.1 筹款工具模式
        5.1.2 项目运行模式
        5.1.3 组织资助模式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5.2.1 政府购买服务模式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5.3 产业+社会组织合作模式
        5.3.1 社会企业模式
        5.3.2 公益创投模式
        5.3.3 影响力投资模式
第6章 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未来趋向
    6.1 明确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角色定位
        6.1.1 扶贫资源的链接者
        6.1.2 扶贫服务的提供者
        6.1.3 扶贫能力的建设者
        6.1.4 扶贫行动的倡导者
        6.1.5 扶贫工作的合作者
    6.2 发扬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基本经验
        6.2.1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6.2.2 抓好教育扶贫品牌建设
        6.2.3 重视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6.2.4 开展多种形式慈善募捐
    6.3 抓住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机遇
        6.3.1 经济与社会转型激发社会组织发展
        6.3.2 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提供发展时机
        6.3.3 政府职能转变需要社会组织承接工作
        6.3.4 制度创新为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环境
    6.4 正视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挑战
        6.4.1 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缺失
        6.4.2 社会组织外部管理僵化
        6.4.3 社会组织普遍资源短缺
        6.4.4 社会组织内部能力不足
    6.5 优化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6.5.1 构建社会组织教育扶贫法律体系
        6.5.2 改善社会组织外部治理环境
        6.5.3 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政策
        6.5.4 加强社会组织内部能力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9)农民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与吸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技术采纳过程研究
        1.2.2 组织信息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1.2.3 吸收能力研究
        1.2.4 信息技术吸收的影响因素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2.6 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信息技术采纳
        1.3.2 信息技术吸收
        1.3.3 技术扩散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创新扩散理论
        2.1.1 创新扩散的四要素
        2.1.2 创新的决策过程
        2.1.3 创新性和采用者分类
        2.1.4 创新扩散理论的发展
        2.1.5 创新扩散理论的贡献
        2.1.6 创新扩散理论的局限性
    2.2 理性行为理论
        2.2.1 理性行为理论的描述
        2.2.2 理性行为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2.2.3 理性行为理论的发展
    2.3 技术接受及其扩展模型
        2.3.1 技术接受模型(TAM)
        2.3.2 TAM2 模型
        2.3.3 UTAUT模型
        2.3.4 TAM3
    2.4 TOE框架
    2.5 组织学习理论
        2.5.1 组织学习的描述
        2.5.2 组织学习的测量
    2.6 本章小结
3.农业信息技术进展与农民合作社采纳情况
    3.1 农民合作社
        3.1.1 农民合作社定义
        3.1.2 农民合作社分类
        3.1.3 江苏省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分析
    3.2 农业信息技术进展与应用现状
        3.2.1 农业信息技术的定义
        3.2.2 农业信息技术的进展
        3.2.3 国内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3.3 农民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情况
    3.4 本章小结
4.农民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分析
    4.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4.1.1 合作社负责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态度与合作社信息技术采纳意愿
        4.1.2 合作社特性对其农业信息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
        4.1.3 外部环境对农民合作社信息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
        4.1.4 技术特征对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
    4.2 量表的设计
        4.2.1 设计思路
        4.2.2 变量的测量及问卷修正
        4.2.3 项目分析
        4.2.4 探索性因子分析
        4.2.5 正式问卷的形成
    4.3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4.3.1 数据的收集
        4.3.2 测量模型信度与效度检验
    4.4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
        4.4.1 整体模型假设检验
        4.4.2 中介作用检验
    4.5 讨论
        4.5.1 合作社特性对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4.5.2 外部环境对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具有显着正向影响
        4.5.3 技术特征对农业信息技术采纳直接影响不显着
        4.5.4 合作社负责人态度的中介作用
        4.5.5 技术特征、合作社特性、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4.6 本章小结
5 农民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吸收行为案例探索分析
    5.1 理论基础
        5.1.1 技术吸收水平
        5.1.2 知识存量与信息技术吸收水平
        5.1.3 组织准备度与信息技术吸收水平
        5.1.4 吸收能力与信息技术吸收水平
        5.1.5 外部知识源与合作社知识存量
    5.2 研究设计
        5.2.1 方法选择
        5.2.2 数据收集方法
        5.2.3 案例选择
    5.3 A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吸收过程
        5.3.1 A合作社的信息化现状
        5.3.2 A合作社的管理模式
        5.3.3 A合作社农场生产管理系统吸收过程
        5.3.4 A合作社的信息技术应用成效
    5.4 案例分析与讨论
        5.4.1 案例分析过程
        5.4.2 案例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吸收行为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6.1 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吸收行为系统的结构分析
        6.1.1 系统界定与假设
        6.1.2 系统反馈回路分析
        6.1.3 系统流图的确定
    6.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6.2.1 方程的确定
        6.2.2 参数的设置
    6.3 模型检验
        6.3.1 量纲一致性检验
        6.3.2 模型有效性检验
    6.4 模型仿真与分析
        6.4.1 各变量随时间变化的仿真结果
        6.4.2 农业信息技术实施需要知识量的影响
        6.4.3 外部知识源建立时间的影响
        6.4.4 社会资本的影响
        6.4.5 合作社初始基础设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对策与建议
    7.1 构建“需求-研发-推广”一体式的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体系
        7.1.1 发展农民用得好、用得上的技术
        7.1.2 提高技术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7.1.3 注重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
    7.2 构建“引-育”结合的合作社人才培育体系
        7.2.1 合作社负责人的培养
        7.2.2 合作社储备人才的吸引与培养
        7.2.3 积极引进其他带头人
    7.3 构建“设施建设、平台搭建、政策支持”的政府部门保障体系
        7.3.1 推进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7.3.2 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
        7.3.3 完善信息技术采纳的政策支持
    7.4 构建“合作社、技术供应商”协同知识转移模式
        7.4.1 提高合作社社会资本构建和管理能力
        7.4.2 提高技术供应商知识转移能力
    7.5 推动合作社“全面规划、科学实施”农业信息技术
        7.5.1 全面规划农业信息技术采纳
        7.5.2 科学实施农业信息技术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基于贫困人口信息需求的信息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有关信息扶贫的研究
        二 有关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的研究
        三 对目前研究现状的述评
    第三节 研究问题及创新点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框架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设计
        一 样本规模及样本选取
        二 研究变量及其测量
    第三节 访谈与观察的设计
        一 访谈的设计
        二 观察的设计
    第四节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一 自变量之一:人口变项
        二 自变量之二:信息环境
        三 自变量之三:信息成本
        四 自变量之四:信息服务
        五 自变量之五:信息素质
        六 因变量之因子分析
第二章 贫困人口信息需求调查
    第一节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第二节 贫困人口的信息需求
        一 信息需求类别
        二 信息需求内容
        三 信息获取渠道
第三章 贫困人口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各自变量的描述统计
        一 信息环境
        二 信息成本
        三 信息服务
        四 信息素质
    第二节 贫困人口信息需求类别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贫困人口信息需求内容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贫困人口信息获取渠道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主要研究发现总结
    第六节 对主要研究发现的解释
第四章 基于贫困人口信息需求的参与式信息扶贫模式
    第一节 参与式信息扶贫的建构基础
        一 现实需求——传统信息扶贫模式面临的困境
        二 理论基础——参与式发展理论
        三 小结
    第二节 参与式信息扶贫的主体
        一 政府帮扶人——主动与贫困人口建立“伙伴关系”
        二 贫困人口——提升信息参与意识和信息参与能力
        三 社会力量——协同参与
    第三节 参与式信息扶贫的内容
        一 以生产性信息和非农职业发展信息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 以生活性信息丰富贫困人口的精神生活
        三 搭建专家、村“能人”与贫困人口交流互动的平台
        四 重视乡土知识和贫困人口的参与
        五 搭建基于“熟人圈”的网络销售平台
    第四节 参与式信息扶贫的方式方法
        一 发挥电视媒介和村干部的信息传播影响力
        二 重视手机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三 提升有线广播的信息传播效果
        四 改变“自上而下”的技术培训体系
    第五节 参与式信息扶贫的效果评估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
附录C 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农民亟需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D]. 梁梦宇. 吉林大学, 2021(01)
  • [2]精准扶贫背景下云南贫困地区农业技信息传播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羊肚菌产业为例[D]. 井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4]农户清洁生产技术采纳扩散及行为控制策略研究[D]. 徐北春. 吉林大学, 2020(03)
  • [5]L县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问题研究[D]. 李鹏超. 燕山大学, 2020(06)
  • [6]A乡农村电商营销研究[D]. 胡跃帅. 山西大学, 2020(05)
  • [7]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优化路径研究[D]. 潘建媛.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教育扶贫研究[D]. 王冬雪. 吉林大学, 2020(08)
  • [9]农民合作社农业信息技术采纳与吸收行为研究[D]. 王亚娜. 江苏大学, 2020(05)
  • [10]基于贫困人口信息需求的信息扶贫模式研究[D]. 马玉莹.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农民急需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