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一、“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许雅祈[1](2021)在《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流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人口的频繁流动带来了流动儿童这一新群体,他们特别但不特殊。有用“夹心层儿童”和“风中的蒲公英”等称谓形容他们,他们就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荡,居无定所,面临着难留难归的尴尬境地。这样的现实困境影响流动儿童健康成长,享受教育权利。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国际关注的共同焦点,但是每个国家问题的来源都基于本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植根于其移民、种族、宗教等历史原因。美国作为移民国家,为了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权,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政策,流动儿童的教育权利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本文以“美国教育政策中流动儿童的教育权”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因素分析法对相关资料进行解读,探析。以教育学的视野,围绕流动儿童流动性的特点,通过《初等与中等教育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分析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发展历程、具体内容、实施现状,以此不断完善对流动儿童教育权的认识。本研究所针对的美国流动儿童主要指随季节性迁移的儿童,这一类流动儿童因为家庭贫困没有条件享受教育,因为文化差异不能融入新的学习环境。为了保障流动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美国制定了相关教育政策,并设立了多元化的流动儿童教育项目。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到结论:教育权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因此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权不仅只是指接受教育,应该根据流动儿童的实际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的过程,满足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权、条件权和成功权。在聚焦公平与正义的理论基础下,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权虽然有较健全的保障体系,但仍尚存不足。为了进一步完善对流动儿童教育权的认识,通过分析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现状,学习经验,总结教训,得到启示。总而言之,流动儿童代表着处于劣势的少数群体,在“无差别对待”的原则下,儿童之间不应该有普通与特殊之分。所有儿童都应该享受教育权利,有权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吴一鸣[2](2021)在《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亲职教育是以家长为教育对象,以家庭常识、教育技能与家长自身修养为基础教学内容,使家长明白如何履行父母职责的教育,目标是改变或强化家长的教育观念、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建立融洽家庭关系以及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流动的加剧,在这期间出现了大量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由此产生的流动儿童家庭的亲职教育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尤其是流动儿童父母的时间、精力、能力有限,缺乏亲职教育意识,把教育的主要责任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有些受负面环境影响无法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还有些受不愿让孩子吃苦等观念影响而变得更加疼爱甚至溺爱子女,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缺位现象。随着人们对亲职教育重要性认知水平的提高,家长作为亲职教育的教育对象,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注。我国家庭教育相关政策正处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和相关政策被纳入其中,政策的制定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化、法制化,一方面为亲职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从政策的角度明确了我国亲职教育的重要意义。做好亲职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工作对推动当下社会文明发展、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厘清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按照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分别选取青岛市、济南市、聊城市的流动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研究,获取山东省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发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这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基于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把文献分析法与实地调查法相结合,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统一。经过实证调研分析可得,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存在以下问题:家长对学校教育过度依赖,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亲职教育知识获取途径单一,亲职教育知识系统性差,亲职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其次,追本溯源对存在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归因分析。据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政府重视不够,如相关法律文件不完善,亲职教育指导不规范,亲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第二,亲职教育体系不健全,如亲职教育科研队伍薄弱,亲职教育反馈机制缺失;第三,家长亲职教育素养偏低,如流动儿童家长亲职教育意识欠缺,流动儿童家长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最后,针对存在问题的成因,笔者提出了以下四个层面的改进策略。政府要健全相关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社会要利用大众传媒宣传亲职教育,支持亲职教育民间机构发展;学校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完善师资队伍配置;家长要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本研究对流动儿童家长亲职教育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对策,扩大了亲职教育的研究对象,丰富亲职教育理论研究,拓展亲职教育理论对实践方面的指导作用。关注流动儿童、研究亲职教育,这也将成为日后持续关注的工作、研究重点,且将持续对理论以及实践等进行深化,为深入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黄浩伦[3](2020)在《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以昆明市KP学校为例》文中认为流动儿童问题同留守儿童的问题一样,已经成为了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其中对于如何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问题)也就变得十分迫切。我国在1965年时开始实行户籍制度政策,将中国分为了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在户口上就将人口分为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两种类型,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也因为国家城市化的进程以及相关政策的引导,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流动人口来到城市,从各个小城镇来到一线大城市打拼,而后就在城市中娶妻生子,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子女却很难获得流入地的户籍,因为没有当地户籍,也就无法享受到与流入地本地居民相同的一些政策优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原有的户籍制度已经无法继续满足中国的发展需求,于是党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就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通过调整和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在政策推动下,许多有户籍制度带来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和改善,但到目前为止任然还有很多流动家庭的子女由于户籍制度的影响面临着无学可上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制度壁垒还没有被完全消除,由于户籍等问题,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教育依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异地升学等方面的问题上解决的效果依旧还是不理想。本文立足于在流入地民办子弟学校中就读的流动儿童本身,以昆明市KP学校为例,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几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做了原因分析并根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参与观察等进行调查,从中获取到相关资料,并通过相关的定量以及定性的研究,整理并分析了所收集到的关于KP学校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资料。本次研究面向KP学校的3至6年级的全体学生发放了213份问卷,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1份,并对KP学校的教师以及部分流动儿童家长进行了访谈。导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选题缘由,基本概念、研究的方法、所运用的理论以及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情况。第一章从学校的地理位置和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在校学生的性别分布、生源地、家庭情况几方面来概括了KP学校的基本情况。第二章在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主要阐述了流动儿童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的表现。第三章分析了KP学校流动儿童之所以会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产生教育问题的原因,例如在学校教育上主要是因为学生流动性大,学校经费不足、教育目的上存在偏差;在家庭教育上是受到家庭经济条件以及家长自身文化的限制;在社会教育上则是受到文化排斥和经济排斥等原因。第四章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层面对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王倩倩[4](2020)在《S市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全国各地连续实施三期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截至2018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3.1%。深入研究现已建成的普惠性幼儿园是否真的提供了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十分有必要。本研究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从服务的可获得性及服务水平两个方面,以园长和家长为调查对象,对S市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现状展开大范围的调查。进而,为深入客观的了解普惠性幼儿园的服务水平,采用观察法对选取的个案幼儿园进行班级一日生活观察评价。通过“面”、“点”结合的方式,以期更加深入的了解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现状。研究发现,S市普惠性幼儿园在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方面的现状:第一,服务的可获得性上,不同性质普惠性幼儿园在招生对象上均无户籍限制,不同户籍儿童有平等的入普惠性幼儿园的机会;不同性质普惠性幼儿园主要的服务对象均为园所附近的适龄儿童及其家长,其中,公办幼儿园服务的家长中,不同层次学历家长均占有重要比重,但对于部分软硬件配备相对齐全的公办幼儿园而言,公务员子女更亦进入;由于当前S市已认定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主要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园所,故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的家长的学历整体低于公办幼儿园,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供的服务于不同职业的家长均有平等获得的机会。第二,服务水平上,不同性质普惠性幼儿园服务的家长对幼儿园教育质量满意度均较高,但对学前教育质量的内涵却知之甚少;不同性质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均处于中下等到中等水平,另外,等级较高的幼儿园并不必然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据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合理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第二,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合理规划普惠性幼儿园的布局;第三,扩大弱势群体儿童资助范围,增强资助力度,优化资助方式;第四,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园长和家长对于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认识。

李芳[5](2020)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个案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文中提出对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问题,学界往往从教育公平、分配正义等视角围绕入园机会、园所质量、影响因素、地方实践等方面展开研究,目前基本形成了标签化的流动儿童教育资源供给图景:“在户籍制度的割裂下,流动儿童教育资源供给与家庭资本密切相关,流动儿童入公办园比例低,所在园所办学条件差、质量水平不高,政府投入缺位,公益组织参与扶持。”为了理解这种现象并建构多面立体的认识,我们需要跳脱既有命题,以发展的视角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上海市闵行区作为研究单元,聚焦真正处于弱势地位的流动儿童,将四所专门面向流动儿童招生的幼儿园作为嵌入性分析单元,进入现实情境,揭示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发展历程。首先通过非沪籍人口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分配规则揭示流动儿童教育资源供给不平等的发生机制。以2005年为时间起点,入园条件变化为主轴,发现:非沪籍人口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由满足本地适龄儿童学前教育需求后的空余学位构成。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背景下,政府通过控制幼儿园报名要求并引入竞争机制,根据家长条件进行高低排序分批录取,家庭资本不足的流动儿童往往被排除在外。接着,将视线进一步聚焦于专门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幼儿园,追溯流动儿童教育资源格局的形成。目前闵行区流动儿童教育资源由2所民办公助二级幼儿园和28所民办三级幼儿园组成,属于市场主导型的教育供给模式。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的格局从非法办学点和学前班为主到民办公助幼儿园、民办三级幼儿园与备案看护点及非法办学点并存,最终演变为由民办公助幼儿园与民办三级幼儿园共同构成。最后,关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质量提升的局限性与特殊性。局限性在于民办三级幼儿园本身先天条件不足、收费水平受限,加上政府投入缺乏,主要以管理规范为主;特殊性在于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许多公益项目围绕民办三级幼儿园开展,通过玩教具捐赠、志愿服务、师资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其办园质量。必须阐明的是,尽管公共财政针对流动儿童投入不足,但地方政府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初期流动儿童教育资源的形成属于民间力量自发行为,主要在利益驱使之下,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克扣幼儿伙食、甚至危害幼儿健康等问题。直到地方政府介入,提出民办三级幼儿园的形式,通过备案看护点过渡,联合多部门开展取缔工作,这才逐步走上规范的道路,并在教育管理体系之下不断发展提升。

郭熙婷[6](2020)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流动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伴随流动儿童数量的不断增长,流动儿童受教育问题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成为我国政府、学者和民众热切关注的民生问题。顺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众诉求,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流动儿童教育相关政策。文章利用文本分析法、历史文献法和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政策源起、政策初现、政策支持、政策提升和政策完善等五个阶段,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轨迹进行了政策分析,探索了各阶段推动政策变迁的因素。引入多源流理论对不同时期流动儿童相关教育政策进行探析,强调政策制定中存在三种源流:系统指标变化、现实状况反馈、热点事件聚焦构成的问题源流;权利机关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措施以及专家学者的理论探讨所构成的政策源流;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的利益诉求使国民情绪持续高涨,领导重视、机构配合及社会各界支持推动政治气候升温构成政治源流,三种源流耦合开启政策之窗,是三源流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调研结果的产生以及政策的渐进性出台,推动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现变迁。文章最后通过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多源流分析,研究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议程设置的内在逻辑,在政策不断优化的同时,发现政策变迁过程存在的困境与弊端。因此,在未来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发展的过程中,聚焦不断动态变化的问题源流,精准掌握政策信息;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决策结构;借力政治源流,拓展民意表达渠道,显得尤为重要。

吴丽凡[7](2020)在《初中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文中提出在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流动人口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携带子女进城工作和生活。流动儿童群体以及流动儿童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产生。近年来,虽然流动儿童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流动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远离家乡进入城市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政府和社会最关注的是他们的受教育问题。目前来看,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在受教育权得到保障后,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国家政府以及社会的重视。例如,他们的社会融入、自我认同、行为习惯、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心理健康水平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都对流动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以温州市瓯海区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围绕流动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对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做了深入客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探究影响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原因,并根据原因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个主体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提高流动儿童的思想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结合的方法,分析和总结了温州市瓯海区初中阶段流动儿童思想道德现状。发现大多数流动儿童的思想道德状况良好,政治态度明确、爱国主义情感浓厚、学习态度良好,但也存在部分流动儿童出现思想道德滑坡、人生价值不明确、法律意识淡薄、缺失自我认同感、心理问题凸显等问题。针对流动儿童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社会融入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从社会、学校、家庭、流动儿童自身四个方面探寻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在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社会支持不足导致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效果不佳。因此,从多元社会支持主体出发,结合当前的教育背景、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综合流动儿童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其家庭情况,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个社会支持主体提出有效的对策。来健全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支持网络,对我国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呼吁和展望。

王海利[8](2020)在《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平等保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农民工群体迁移规模日益庞大,农民工群体迁移的“家庭化”特征日益明显。农民工随迁子女所占流动人口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群体的受教育权平等保障问题也逐日凸显。这一群体能否在流入地接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以及良好的教育资源不但对自身价值实现以及其家庭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对于避免社会发展的不安定因素的产生也至关重要,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及建设都具有潜在深远的影响。受教育权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具有自由权与社会权的双重性质。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现今的受教育权在利益判定保护方式上呈现出一种与“人格权”具有相似特性的趋向。受教育权这一权利相对复杂的性质导致受教育权的平等实现逐渐依附于国家给付义务的履行,在义务教育阶段,这种依赖性则更为明显。基于我国宪法、教育法及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文本,描述适用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内的适龄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权利体系。分析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受教育权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对相关现行法律的实效进行进一步分析。针对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群体受教育权保障的问题而颁布实施的相关政策规定所导致的“一般性”的受教育权这一权利转向“特殊化”的现实问题,利用平等问题研究框架进行深入研究。对平等客体受教育权的性质、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保障中“平等”诉求的复杂内涵以及平等主体在平等的诉求中的受教育权是否具有同质性进行分析。揭露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保障实践中“平等偏差”以及其存在的相关原因。对存在于不平等事件背后的受教育权的“财产化”趋势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进行分析。挖掘历史上二元户籍制度所遗留下来的对于平等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探究导致受教育权不平等问题产生的政策制定缺陷方面的原因,分析国家义务的缺失与不当分解等深层原因对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平等的影响。从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保障的国家义务承担入手,简要阐述国家义务理论的渊源与发展。强调国家在受教育权平等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主导作用。整合现阶段关于国家义务理论内容的分类,建构系统论体系下的国家义务理论的内容框架。以国家义务理论、人权理论以及宪法基本权利为理论基础,对我国现今所存在的,对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平等的实现产生巨大阻力的“差别化”的教育观念产生的原因予以探究。并对这一观念进行评判、纠正与更新。针对现今农民工这一群体主要集中于北上广等一线发达城市的特点,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制定的主体以及标准的规定、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的实现以及教育财政资金的分配等实践性问题提出具有理论依据支撑,系统性与建设性兼具的解决进路。

张娜[9](2020)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是一个人口流动大国,保障流动儿童教育的连续性是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实现社会公平的关键和内在要求。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出台保障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的政策,经过五六十年的探索,美国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这为我国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的实现提供了思路。文章围绕美国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的实现这一核心问题,第一章探讨了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出台的动因,正是因为流动儿童群体的出现,才使得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开始关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美国流动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心理上和学习上的,还有因其流动给学校和学区管理上带来的困境,此外,美国国内社会现状的变化也推动了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出台,美国人口构成出现渐变、民主法治与教育公平凸显以及民权运动和反贫困之战兴起都促使美国把目光投向流动儿童教育。第二章追溯了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教育机会公平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初、教育过程公平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末、教育结果公平阶段:21世纪初至今。第三章重点对美国保障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所采取的政策进行了整理,美国为了保障流动儿童教育的连续性,非常重视其教育机会的获得、教育衔接的顺利实现、教育资金的保障、教师质量和英语教育的提高、家校联系的价值。通过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内容的分析,文章总结出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特点,美国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的实现,不仅仅是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学区某一方的作用,而是三者相互协作的结果,立法、行政与司法的统一也为其政策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再加上广泛的社会参与,这都使得美国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的实现有了现实的可能性。第五章重点分析了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的成效与挑战。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教育连续性的保障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文章从辍学率、教育需求、社会关注度、教育质量等方面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成效进行了分析。此外,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政策依然面临诸多挑战,美国国内还存在对流动儿童的排斥现象,由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使得流动儿童教育项目的协调性存在问题,流动儿童的教育仍然缺乏大量的资金,完全的教育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尹鸿翊[10](2020)在《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发展研究(1965-2015年)》文中研究指明无论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还是考究一个国家国民综合素质高低,教育的公平都是一项很重要的衡量标准。由于历史阶段的区别以及地区的不同,要实现满足所有人的教育需求有一定的难度。流动青少年所受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质量都与普通学生存在差距,流动青少年所接受的教育也并非实现了所有学生的教育公平。目前,我国已经十分关注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并竭力采取了措施解决流动青少年的教育公平问题。但是,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一直对流动青少年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颇为关注,并且制定了诸多教育法律法规以期实现流动青少年的教育公平。我国针对流动青少年这一群体的关注晚于美国,针对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政策以及实施还与美国有一定的差距。分析梳理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促进流动青少年教育机会公平为导向阶段(1965年至1971年)。随着流动青少年教育困境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政府开始在出台的教育政策里设置专门针对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推行了流动青少年教育项目(MEP),推行流动青少年教育信息的州际传递。最后,客观地分析这一阶段的特点:联邦政府从教育政策的角度体现了教育机会的公平;州际合作频繁让流动青少年信息得以便捷地传递;政府在竭力获取流动青少年的特殊需求;流动青少年的高中毕业率得到了提高。第二部分:推进流动青少年教育过程公平为导向的阶段(1972年至1992年)。流动青少年教育项目实施成效以及流动青少年的教育诉讼案引发普遍关注,大众开始聚焦流动青少年的家庭背景,并提出流动青少年家庭难以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流动青少年家长咨询委员会以及流动者家庭共进项目的出台旨在改善这一状况。另外,针对流动青少年的额外补偿教育也得以开展,“迷你”助教项目和暑期流动人口通过技术访问资源系统为流动青少年在家也能获取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机会;最后,客观地分析这一阶段的特点: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受众扩大;流动青少年教育经费的使用趋于合理规范;流动青少年父母在教育中的参与度得到了提高。第三部分:推动流动青少年教育结果公平为导向的阶段(1993年至2015年)。美国意识到自身教育学业成绩落后,重新定义教育公平。对教育公平的持续追求推进了美国实施流动青少年教育综合需求评估项目。新出台的教育法案也表现出了对流动青少年教育的持续关注。最后,客观地分析这一阶段的特点:评估监测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体系出现;教育资助金额趋于稳定;流动青少年学业水平得到了提升;法律法规体系逐渐完善。第四部分:首先指出我国推进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政策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然后根据美国经验提出对我国推进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几点启示。

二、“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流动儿童教育权的重要性
        1.1.2 中国流动儿童教育权问题的迫切性
        1.1.3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政策具有代表性
    1.2 研究综述
        1.2.1 流动儿童教育
        1.2.2 流动儿童教育政策
        1.2.3 教育权
    1.3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教育政策变迁中流动儿童教育权的认识
    2.1 20 世纪60至70 年代——萌芽阶段
        2.1.1 《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2.1.2 《流动儿童教育计划》
    2.2 20 世纪70 年代至21 世纪初——发展阶段
        2.2.1 《双语教育法》
        2.2.2 《平等教育机会法》
        2.2.3 《改进美国学校法》
    2.3 21 世纪初至今——完善阶段
        2.3.1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
        2.3.2 《改革蓝图》
        2.3.3 《每一个学生成功法》
3 教育政策项目中流动儿童教育权的内容
    3.1 流动儿童身份鉴别与认证项目——身份权
    3.2 双语教育项目——语言权
    3.3 信息网络项目——技术条件利用权
    3.4 暑期辅导项目——补偿教育条件利用权
    3.5 教师培训项目——师资条件利用权
    3.6 家长参与项目——家庭资源条件利用权
4 教育政策实施中流动儿童教育权的现状
    4.1 教育政策实施的现状
    4.2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取得的成就
        4.2.1 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增多,享有身份权
        4.2.2 流动儿童教育条件丰富,享有主动权
        4.2.3 流动儿童学习成绩提升,享有成功权
        4.2.4 教育政策实施更具多样性,灵活性
    4.3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存在的不足
        4.3.1 部分流动儿童依然无法享受教育机会,身份定义模糊
        4.3.2 教育质量难提升,结果难以达到平等
        4.3.3 缺乏统一的政策执行机构,效率不高
        4.3.4 流动儿童自主选择教育程度不够
5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思考与启示
    5.1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思考
        5.1.1 聚焦公平与正义,教育权的基础
        5.1.2 实施政策“软硬兼施”,教育权实现的途径
        5.1.3 流动儿童教育权是享受教育,不是接受教育
    5.2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的启示
        5.2.1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流动儿童教育权利
        5.2.2 设立多元化的流动儿童教育项目
        5.2.3 广泛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促进区域之间合作
        5.2.4 提倡以流动儿童为主体的教育权利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国家对亲职教育的提倡
        2.流动儿童家庭的需要
        3.个人的亲职教育经历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文献述评
        2.国外研究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阐释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流动人口
        2.流动儿童
        3.亲职教育
    (二)理论基础阐释
        1.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
        2.家庭系统理论
        3.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三、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1.调查问卷的设计
        2.访谈提纲的设计
        3.调查对象与实施情况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1.受访者基本信息
        2.亲职教育基本现状分析
        3.流动儿童家长教养态度调查
四、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依赖学校教育
    (二)家长教养子女方法不当
    (三)亲职教育知识获取途径单一
    (四)亲职教育科研队伍薄弱
    (五)亲职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五、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问题归因分析
    (一)政府重视不够
        1.相关法律文件不完善
        2.亲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二)亲职教育体系不健全
        1.亲职教育指导不规范
        2.亲职教育知识系统性差
        3.亲职教育反馈机制缺失
    (三)家长自身教育素养偏低
        1.家长亲职教育意识欠缺
        2.家长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六、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政府层面
        1.健全相关保障体系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二)社会层面
        1.利用网络传媒宣传亲职教育
        2.支持亲职教育民间机构发展
    (三)学校层面
        1.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2.完善师资队伍配置
    (四)家长层面
        1.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2.增强自我教育意识
七、反思与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家庭亲职教育(父母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 亲职教育家长访谈提纲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以昆明市KP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简评
    三、基本概念
        (一)流动儿童
        (二)社会教育
    四、研究方法
        (一)实地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文献研究法
    五、理论工具
        (一)社会排斥理论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KP学校的基本概况
    一、KP学校的发展现状
        (一)地理位置及规模
        (二)历史沿革
        (三)硬件设置情况
        (四)KP学校的师资构成
    二、KP学校学生的构成状况
        (一)KP学校学生的性别分布
        (二)KP学校学生的生源地概况
        (三)KP学校流动儿童的家庭概况
第二章 KP学校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KP学校流动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表现
        (一)学生面临的困境
        (二)教师面临的困境
        (三)学校自身的困境
    二、KP学校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表现
        (一)流动儿童与家长之间缺乏情感交流
        (二)流动儿童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过程参与度低
        (三)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
        (四)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目的功利化
    三、KP学校流动儿童缺乏社会教育的表现
        (一)流动儿童参与社会教育效果欠佳
        (二)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被家长忽视
第三章 KP学校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学生的原因
        (二)学校及教师的原因
    二、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缺乏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流动儿童家长自身教育能力有限
    三、流动儿童缺乏社会教育的原因
        (一)文化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家庭对社会教育认知缺乏
        (二)经济排斥导致流动儿童对社会教育望而却步
        (三)流动儿童社会教育资源不足
        (四)社会教育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
第四章 解决KP学校流动儿童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学校教育层面的对策
        (一)消除流动儿童升学的政策障碍
        (二)学习效仿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三)积极引入教师人才并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福利待遇
    二、家庭教育层面的对策
        (一)转变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理念
        (二)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社会教育层面的对策
        (一)推动对流动儿童社会教育方面的立法提案工作
        (二)为流动儿童创造更多社会教育的途径和机会
        (三)重视社会教育对流动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起到的影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S市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一)普惠性幼儿园的发展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需要
    (二)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是普惠性幼儿园的应然之举
    (三)目前针对普惠性幼儿园是否提供了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实证研究不足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普惠性幼儿园
    (二)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三、相关文献综述与分析
    (一)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现状相关文献综述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内容与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设计
六、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普惠性幼儿园所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可获得性现状分析
    (二)普惠性幼儿园所提供学前教育服务的水平现状分析
七、讨论
    (一)公办幼儿园是否提供了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
    (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否提供了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
八、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九、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致谢

(5)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个案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必要性:以子女随迁模式为主导的人口流动常态化
        二、现实性: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内涵要求和现实瓶颈
        三、紧迫性:特大城市人口控制与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突出矛盾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提供实践经验:妥善治理无证幼儿园,因地制宜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二、揭露价值矛盾:指出普惠性学前教育盲区,维护流动儿童教育平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流动儿童学前教育供给的现状研究
        二、流动儿童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阻碍因素
        三、地方政府在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上的实践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案例研究
        一、案例分析单元
        二、资料收集
        三、案例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真实性
第三章 居住证制度下非沪籍人口学前教育资源的分配
    第一节 2005-2010 年:凭产权证入公办园和公建配套民办幼儿园
        一、触发机制下出台的“小区生”补贴政策
        二、“小区生”补贴政策的发展完善
    第二节 2011-2018 年:纳入居住证的入园积分制
        一、闵行区创新采用入园积分制
        二、居住证积分成为享受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条件
    第三节 2019 年-至今:居住证与学前教育资源实现完全挂钩
        一、系统招生下的民办三级幼儿园
        二、家长应对——曲折的居住证办理过程
第四章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民办公助幼儿园的历史和特征
        一、什么是“民办公助”幼儿园?
        二、历史:为解决流动儿童入园难问题,公办园转制为民办公助幼儿园
        三、特征:产权国有、政府扶持、自主运营
    第二节 民办三级幼儿园的发展历程
        一、2008 年之前:乱象丛生——非法办学点野蛮生长
        二、2008-2015:整顿规范——看护点分类治理
        三、2008-至今:引导扶持——民办三级幼儿园平稳发展
第五章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质量提升的外部支持
    第一节 政府规范管理
        一、业务主管部门:层级逐渐上移,走向专业管理
        二、办园质量标准:严格要求安全卫生,逐步转向保育教学
        三、多部门参与检查,责任督学全覆盖
    第二节 财政有限扶持
        一、区教育局:零散师资培训
        二、公办幼儿园;结对帮扶,构成办学联合体
        三、多级政府财政:设施设备投放,租金津贴补助
    第三节 NGO公益项目开展
        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联合之路专项基金——萌芽计划
        二、上海多阅公益组织——苗苗阅读项目
        三、雨滴儿童基金会——早期儿童发展项目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第一节 发现与创新
        一、主要发现
        二、新意之处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A普通图书
        B期刊论文
        C学位论文
        D电子文献
        E报纸、会议类
    英文文献
后记

(6)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流动儿童教育研究综述
        1.3.2 国内外多源流理论在公共政策中应用综述
2 研究设计
    2.1 概念界定
        2.1.1 流动儿童
        2.1.2 流动儿童教育政策
        2.1.3 政策变迁
    2.2 多源流理论及其适切性
        2.2.1 多源流理论
        2.2.2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适切性的多源流理论分析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方法
        2.4.1 理论分析法
        2.4.2 文本分析法
        2.4.3 历史文献法
3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相关政策文件梳理
    3.1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本文获取
    3.2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轨迹
        3.2.1 政策源起:城乡分治,二元户籍制度(1958-1995)
        3.2.2 政策初现:由严格控制到限制性接收(1996-2001)
        3.2.3 政策支持:由限制性接收到一视同仁(2001-2006)
        3.2.4 政策提升:高度聚焦,多样发展(2006-2014)
        3.2.5 政策完善:细化深入,保障公平(2014-至今)
4 多源流理论视域下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解析
    4.1 问题源流: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现实需求
        4.1.1 系统指标变化:流动儿童调查数据分析
        4.1.2 现实状况反馈:流动儿童教育现实困境
        4.1.3 热点事件聚焦:流动儿童教育事件聚焦
    4.2 政策源流: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举措牵引
        4.2.1 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4.2.2 政府举措:流动儿童相关政策措施
        4.2.3 理论研究:流动儿童理论研究深入
    4.3 政治源流:流动儿童教育立法的价值导向
        4.3.1 国民情绪:流动儿童、家长、学校的利益诉求
        4.3.2 政治气候:领导重视、机构配合及社会各界支持
    4.4 三流汇合:政策之窗开启
        4.4.1 政策变迁:1996年流动儿童限制性流动
        4.4.2 政策变迁:2001年“两为主”政策出台
        4.4.3 政策变迁:2006年流动儿童教育立法
        4.4.4 政策变迁:2014年“两纳入”政策颁布
5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多源流思考与建议
    5.1 我国当前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多源流困境
        5.1.1 问题源流错综复杂,缺乏有效政策信息
        5.1.2 政策源流推动不足,相关政策主张匮乏
        5.1.3 政治源流来源单一,民意表达渠道有限
    5.2 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多源流建议
        5.2.1 聚焦问题源流,精准掌握有效信息
        5.2.2 丰富政策源流,优化政策决策
        5.2.3 借力政治源流,拓展民意表达渠道
6 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流动儿童相关政策梳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初中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流动儿童概念的界定与特征
        2.1.1 流动儿童概念界定
        2.1.2 流动儿童的特征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
        2.2.2 社会支持理论
        2.2.3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第三章 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3.1 流动儿童教育及心理一般现状
        3.1.1 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3.1.2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3.2 温州市初中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
        3.2.1 温州市流动人口概况
        3.2.2 温州市初中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查情况说明
    3.3 温州市瓯海区初中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3.3.1 积极方面
        3.3.2 消极方面
第四章 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制约因素
    4.1 社会因素
        4.1.1 户籍政策和入学政策落实存在差异
        4.1.2 大众传媒对流动儿童思想认识的不良导向
        4.1.3 社会对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关注度较低
    4.2 学校因素
        4.2.1 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4.2.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偏理论化
        4.2.3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4.2.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4.3 家庭因素
        4.3.1 家庭教育理念错位
        4.3.2 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4.3.3 家长教育能力不足
        4.3.4 家庭教育环境较差
    4.4 自身因素
        4.4.1 青春期特殊心理发展变化
        4.4.2 自身身份和成长经历的特殊性
第五章 加强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5.1 强化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5.1.1 不断完善流动儿童入学政策
        5.1.2 加强流动儿童教育管理
        5.1.3 制定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
    5.2 重视学校的主体性作用
        5.2.1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5.2.2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
        5.2.3 提升教师素质树立教师榜样
    5.3 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
        5.3.1 转变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观念
        5.3.2 提高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能力
        5.3.3 改进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
    5.4 优化社会的导向性作用
        5.4.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5.4.2 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5.4.3 社区、厂区发挥作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初中流动儿童思想道德现状调查问卷

(8)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平等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保障现状
    (一)苏州勤惜小学“隔离门”事件述评
    (二)我国受教育权法律权利体系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
    (三)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权利性质界定
    (四)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平等诉求的复杂内涵
    (五)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保障中的“平等偏差”
二、我国受教育权平等保障实践中平等偏差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上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对主流意识的影响
    (二)政策制定缺乏负面结果的预估及应对机制
    (三)国家义务承担的欠缺与不当分解
三、国家义务视野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平等保障的思考
    (一)国家观与国家义务理论的渊源与发展
    (二)国家义务内容体系构造的相关理论
    (三)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平等保障的国家义务体系构造
四、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平等保障的实践纠偏
    (一)注重教育平等观念的引导
    (二)完善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国家保护义务
    (三)强化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国家给付义务
    (四)重视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国家尊重义务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9)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重难点
    三、研究问题及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动因
    一、美国流动儿童群体的出现和发展
    二、美国流动儿童的教育困境
        (一)流动儿童自身的教育困境
        (二)学校和学区的教育困境
    三、美国国内社会现状的推动
        (一)“民权运动”和“反贫困之战”兴起
        (二)民主法治和教育公平凸显
        (三)美国人口构成出现渐变
第二章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教育机会公平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初
    二、教育过程公平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
    三、教育结果公平阶段:21世纪初至今
第三章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
        (二)推动流动儿童教育顺利衔接
        (三)加大流动儿童教育资金投入
        (四)强调流动儿童教师培训
        (五)加强与流动儿童家庭的联系
        (六)重视流动儿童的英语教育
    二、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特点
        (一)联邦政府、州政府与学区相互配合
        (二)立法、行政与司法相统一
        (三)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
第四章 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成效及挑战
    一、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取得的成效
        (一)降低了流动儿童的辍学率和流失率
        (二)满足了流动儿童的教育需要
        (三)提升了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关注度
        (四)促进了美国学校的改善
        (五)提高了流动儿童教育质量
    二、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面临的挑战
        (一)美国社会对流动儿童的排斥现象依然存在
        (二)流动儿童教育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三)流动儿童教育项目协调不足
        (四)流动儿童教育公平很难真正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发展研究(1965-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推动流动青少年教育机会公平阶段(1965-1971年)
    (一)流动青少年教育困境倍受社会关注
    (二)流动青少年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三)流动青少年信息开始实现州际传递
    (四)流动青少年教育阶段性特点
二、推动流动青少年教育过程公平阶段(1972-1992年)
    (一)流动青少年家庭背景影响学业发展
    (二)流动青少年家长作用得到充分重视
    (三)流动青少年额外补偿教育得以开展
    (四)流动青少年教育阶段性特点
三、推动流动青少年教育结果公平阶段(1993-2015年)
    (一)美国持续追求教育公平
    (二)评估流动青少年综合需求
    (三)教育法案关注流动青少年
    (四)流动青少年教育阶段性特点
四、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流动青少年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二)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政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权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D]. 许雅祈.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流动儿童家庭亲职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 吴一鸣.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3]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以昆明市KP学校为例[D]. 黄浩伦.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S市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现状研究[D]. 王倩倩.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流动儿童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的个案研究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D]. 李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我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郭熙婷.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初中流动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温州市瓯海区为例[D]. 吴丽凡.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8]我国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平等保障问题研究[D]. 王海利. 吉林大学, 2020(08)
  • [9]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研究[D]. 张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美国流动青少年教育公平的发展研究(1965-2015年)[D]. 尹鸿翊.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