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乐府民歌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

论韩乐府民歌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

一、试论汉乐府民歌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钮明菲[1](2020)在《中学古代叙事诗教学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有关古代叙事诗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有关古代叙事诗的教学研究却不多。叙事诗在中学课本中出现的频率很低,故对之研究也较少。现在的教学研究一般把抒情诗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但叙事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和中学语文教材里一直有着相对特别的地位,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不利于语文教学整体性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以部编版、人教版与苏教版中的十篇叙事诗《木兰诗》《卖炭翁》《十五从军征》《观刈麦》《石壕吏》《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氓》《琵琶行》《静女》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首先明确了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诗歌教学方法、古代叙事诗、中学古代叙事诗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古代叙事诗进行了界定、选择和分类,运用个案研究、教育观察等方法,结合对古代叙事诗教学所作的问卷调查,真实地反映当前中学古代叙事诗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古代叙事诗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原则。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在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启发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提出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叙事诗的叙事性,分析叙事视角、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又要赏析诗歌之美,明了其寓抒情和议论于叙事的特点。希望本调查研究能为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在古代叙事诗的教学上提供借鉴。

程琳[2](2020)在《梁陈宫体诗“轻艳淫靡”下暗含的主体审美意识新变》文中指出中国文学久经历史沉淀,逐步形成了繁荣局面,各色文体应运而生,至梁陈时期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诗体,名曰宫体诗。此诗文风一变前人模式,不再刻意渲染文学经世致用的政治功能,也不再似古人那般只知恪守仁义礼教,开始致力于扭转整个文坛诗歌风气,瞬时使得诗歌充满新鲜血液。但梁陈宫体诗因其内容与以往文学风骨相悖,缺失士人所追求的高格调,故而颇为世人所诟病,时人更甚者曰其为“艳情诗”或冠之以“淫词艳曲”,可见它并不是文人所喜爱的一种新文学样式。这种诗体兴于宫廷之中,贵族阶层颇为喜好,大量采用极尽繁华之辞铺陈宫廷生活,风格淫糜轻艳,因其盛于太子东宫而得以成名,内容主要以女性情姿摹状为主,杂以男女情爱,诗风尤为柔糜缓弱。但是从其后世影响反应来看,它并不是一无用处,本文着重论其主体审美意识的新变,从其内容、形式、情感、价值等多层次析论宫体诗历史积极意义,阐发其中难为世人所关注的意蕴存在,揭示出梁陈宫体诗下暗含的主体审美意识新变凸显。诗歌一直被当成是“言志”的体裁,“赋诗言志”充分证明了诗歌在前期一直是用以表露人之抱负志向,某种含义上来讲更侧重于政教怀抱,而经魏晋几代发展积淀终于开始走出“言志”,走进“体物”,逐步形成新文学观,走进“诗缘情”,凸显出“吟咏情性,以情纬文”的新文学特征。很多研究者直至今日仍将宫体诗驳为“亡国之音”、“淫词滥调”,这点是极为不妥的,一朝之文学必有一朝之文学姿彩,何况后期更有花间词派的衍生,岂能因其无政治功用而鄙夷?从另一角度观之,宫体诗是真正开始是关注女性的文学,或可说是女性文学的启蒙,它从视觉上写出了女性独有的阴柔之美,从嗅觉上写尽了女性的芬芳香郁,从触觉上感知到了女性的细腻,所以它算得上是开启了以女性为主体的先河。我们不能总以今时今日之眼界苛刻它的合理存在,应审视到其再文学模式上所做出的新变探索,度时人生活状态与社会背景,以中庸之道合理评定,不虚美,不隐恶,方是文学研究者真正做学问之态。正确理解其对于《诗经》、汉赋的“美人情结”延续传承,从其中把握梁陈文人生活姿态,运用正确文学史观,公允客观地解释宫体诗的价值意义。不可总以今人今时之眼光抨击时人文学创作情趣,要重视宫体诗对于后世诗歌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它在题材形式上的创新之举。反思前人对于它的污蔑匪夷,重新审视,给其以合理定位,多重比较它与前代文学之差异,不拘泥于世俗伦理道义,不苛求政治功能,仅从人性本性情欲出发挖掘审美新变价值。着重关注到它的新变意义,无论是它的主体意识还是客体选取,亦或是新的形式、格律、声韵、技巧、语言都充分阐释了宫体诗的价值意义,应该得到历史的认可和重新定位。

陈孟莹[3](2020)在《鲍照乐府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鲍照是魏晋南北朝刘宋时期文人,与谢灵运、颜延之被后世称为“元嘉三大家”。鲍照一生仕途坎坷,生活贫苦,所创作的诗文在当时不被关注,他的诗文既没有豪门士族文人的典雅华贵,也没有陶渊明的纯朴洒脱,但他的诗文关注现实生活,揭露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创作许多杂言诗歌和七言诗歌,继承古题和古意也自创新题和新意,在东晋玄言诗与齐梁陈宫体诗的对比下显得异常珍贵,影响了后世七言句式、乐府诗、边塞诗的发展,对中古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鲍照一生创作诗歌约200首,其中近一半诗为乐府体裁。鲍照的乐府诗继承并发扬了《诗经》、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敢于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情感,句式多变、题材多样,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鲍照的乐府诗中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但他也可以用浪漫主义抒情式的语言表达出来,他选择的题材来源于广泛真实的社会生活,关注普通甚至底层的百姓,即使写景咏物也有强烈的讽喻性而不是单纯的歌咏远离世俗的庄园山水。他有努力入仕追求功名的一面,也有痛苦悲愤的挫败,但他又能从这些经历中自我安慰、自我升华,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诗文,其中乐府诗是最杰出的部分。乐府诗在汉代和建安时期发展的很活跃,西晋乐府诗内容上空虚,形式主义泛滥,东晋几乎无人创作乐府诗,玄言诗、哲理诗风靡诗坛,鲍照是让乐府诗再度繁荣的南朝第一人,他的乐府诗影响了齐梁陈、隋唐诸多诗人。鲍照的乐府诗突破当时的诗风,有不少慷慨激昂、气骨极高之作,他的乐府诗已经完全突破玄言诗结构,让中古诗歌从汉魏后再度走向健康缘情、抒情言志的创作道路。鲍照的乐府诗也具有长远影响意义,他在中古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也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解富豪[4](2020)在《南朝乐府民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南朝乐府民歌体制、内容、风格等自身问题及其与相关歌诗的关系。论文首先阐明了论文的论述主体——南朝乐府民歌的主题内容,即吴声歌、西曲歌、神弦歌。继而探讨了南朝乐府民歌被冠以“清商曲辞”的起因与流变,即主要为北方政权不熟悉南方乐制,从而引起误解,从北魏到北宋,“清商曲辞”逐渐成为南朝乐府民歌的代称。最后从楚地歌谣(主要是楚辞)的体制与风格出发,叙述了吴声歌、西曲歌对楚地歌风的承继。其次论述了南朝乐府民歌的体制与内容,从乐歌的题解记载与内容的差别,分析了南朝乐府民歌曲题与曲辞联系不够紧密的原因,即乐府民歌的音乐属性超越文本属性,使得本事随时间消亡。接着论述分析了南朝乐府民歌体制相关的一些特有名词,和送声最初与曲辞曲题联系密切,西曲歌基于实用性的考虑,从倚歌中分化出了舞曲。根据《乐府诗集》文本概括出了吴声歌诸概念。最后对南朝乐府民歌中的神弦歌进行了其他角度的推测,神弦歌中的部分民歌涉及到了山水位置的描述。再次,从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与传播出发,首先叙述了从风格靡丽的民间诗风引出的乐府民歌三类内容的描写,即男女相思、都市商岸、征旅送别。接着对诗缘情提出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提出了陆机“诗缘情”说与南朝乐府民歌产生时期的社会背景趋同的观点。其次从南朝乐府民歌的功用出发,论述了南朝乐府民歌从民间娱情乐歌,辗转经历宋、齐、梁、陈四朝成为了宫廷乐歌的过程。最后则着眼于南朝乐府民歌与其相关诗歌的比较。首先对汉代相和歌进行了比较,论述了从叙事到抒情的汉魏六朝诗风的转变,提出了南朝乐府民歌乐器方面对汉相和歌的承继与舍弃。其次论述南朝乐府民歌与文人乐府的相互影响,分析了梁武帝《江南上云乐》对南朝乐府民歌的承继即主要继承了南朝乐府民歌的韵律及其动荡摇曳的风格。分析了《江南上云乐》的体制特征,指出了其注重押韵,使用顶真格,文人气息浓重的特点。接着从南朝文人仿作南朝乐府民歌的情况出发,分析了南朝乐府民歌在南朝的流播过程。最后分析了南朝乐府民歌对文人诗歌的影响,对永明体“四声八病”的提出有一定影响,也从风格方面深刻影响了宫体诗。

孔庆蓉[5](2019)在《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汉代诗歌的产生具有特殊意义。关于汉代诗歌的研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从汉代起,每一个时代都有对汉代诗歌的整理、考辨、集释,其研究内容十分广泛,这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研究资料。历来对汉代诗歌的考察,依据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趣味,或分门别类地对汉诗进行专题研究,或对汉诗的时代背景、结构内容、名物称谓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辨伪考证。随着对汉代诗歌研究的不断深入,渐渐积累起比较全面、完整、细致入微的研究成果。本文力图对汉代诗歌研究史进行考镜源流的历史追索,作一番动态、定向的考察,凸显历代研究面貌,辨明研究流变的历史轨迹和承递关系。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主要对汉代诗歌进行了分类描述,具体阐述了乐府产生的机制和演唱、表演及其相关情况。《史记》和《汉书》是这一时期记载汉代诗歌相关情况的两部史书,其中对汉诗片段式的理论评述开启了汉代诗歌研究的酝酿阶段。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汉鼓吹曲进行改造并将其雅化为纪颂功德的朝廷音乐。随着宫廷雅乐和俗乐双向互动交流过程的不断深化,汉代所侧重的雅乐传统被颠覆了。《宋书·乐志》将汉乐府相和曲、杂曲,纳入了官修乐志的范畴,并且首次记录了《汉铙歌十八曲》和《陌上桑》,其开创之功不可没。南朝时期,正式拉开了汉诗研究的序幕,刘勰、钟嵘对汉代诗歌的品评,语言虽然稍嫌简略,但已涉及五言诗的起源、诗歌风格及作品真伪问题。《文选》和《玉台新咏》对汉代诗歌的整理和收录作出了贡献。第三章,隋唐时期的复古思潮,开启了对六朝文风的批判。陈子昂将批判的锋芒直指齐梁,鲜明地表示了自己推崇风雅和汉魏古诗的态度。面对南朝以来古题乐府诗歌创作的娱情化潮流,以吴兢为代表的乐府学家对古题作出了正本清源的梳理,为古题乐府创作开辟了理论上的支撑点。李白更加重视乐府古题的规定性,通过创作实践表达了自己对古题题义的深刻体认。汉代诗歌在这一时期有赖于《文选》而得以广泛传播。皎然将汉代诗歌纳入审美批评视野,表明此时期对汉代诗歌的研究开始深化和细化。唐代的类书对汉代诗歌按性质归类,虽然和南朝不尽相同,但对苏、李诗的态度和《文选》《诗品》的观点是一致的。第四章,宋代严羽确立了汉魏诗歌在其诗学体系中的“第一义”地位。郑樵的《通志·乐略》将汉魏以来至唐代的音乐典籍进行梳理,试图力挽崔豹、吴兢以“义”解诗之弊。左克明对汉乐府独特的解题方式成为乐府研究的重要转折。诗话在宋元时期就已成为诗歌理论批评的一种主要形式,严羽、刘克庄、杨载等人均在诗话着作中表达了自己对汉代诗歌的理解和看法。第五章,明代对汉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选、编、注、考、点、评、论等多种形态的研究,其卷帙之繁富,体系之完整,理论之精确,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体现了多样化的诗学批评模式。明前后七子以“古体宗汉魏”为创作纲领,将汉代诗歌推到仅次于《诗经》的亚经典地位。第六章,清代的汉诗研究在历代研究的基础上,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全面的展开。清代是“经学复盛时代”,儒家诗学的传统政教精神复兴,学者们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多继承汉儒比兴解诗的传统,探求诗外之旨,在汉代诗歌研究中形成了注重史科、耽于考据的研究特色。研究方法的更新最为显着的是打破传统的评点方法,将时文的创作与批评方法运用到对汉诗的评点诠释中。

岳洋峰[6](2019)在《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与文本生成》文中指出本文将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和文本生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汉乐府歌辞文本在产生和流传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并进一步讨论其文本形成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本文从六个章节展开了论述。第一章讨论礼乐形态与汉乐府歌诗的创作。在论述汉初礼乐建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各类乐府歌辞文本与汉代的礼制形态。《安世房中歌》是在汉初对各项宗庙仪法进行建制的基础而创制的,目的为维护刘氏宗亲世系继承帝位的正统性。《郊祀歌》则是在辞家兼取楚风以及郊祀祥瑞见事的基础上而创制的歌辞,目的为愉悦天地神灵。汉成帝时期以丞相匡衡为首的一批儒生在“贵诚尚质”的原则下,对《郊祀歌》的歌辞进行改定,使歌辞本身变得更为质朴。《汉铙歌》的产生在军事用乐之外,帝王大驾卤簿以及食举用乐的需求也对歌辞文本的创作产生了影响。第二章讨论文本流传与汉乐府歌诗的历时形成。《相和歌辞》的形成与音乐变换、歌辞叙事模式有着紧密的关系,并以“弹筝酒歌”“相和”甚至是“歌呼”的形式进行演唱。在乐府文本的演进为视角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武德舞歌诗》的文本形成概况。汉代杂舞文献虽出自方俗之间,却被用于帝王殿庭之中。雅舞文献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本创作发生着新的变化,但却基本遵循着《诗经》之“颂”体的创作模式。《苲都夷歌》三章以西南夷钦慕大汉之德为宗旨,以进一步加强西南夷各民族与汉王朝之间的联系为目的。第三章讨论“行风俗”与汉代杂歌文本的生成。从风俗使者行使“风俗”的地域以及汉代杂歌产生的地域关系展开,论述两汉时期杂歌与“行风俗”之间存在着地域的重合性因素。儒生成为参与“行风俗”的主体,也对杂歌和部分谣辞进行了一些加工和润色的工作。在“行风俗”的影响下,汉代杂歌所产生的初貌可以被大致的确定下来。“行风俗”与“举谣言”同为杂歌以及谣辞产生的制度动因,两者在体系确定、循环周期上也存在着较多相同的因素。第四章讨论“举谣言”制与汉代谣辞文本的生成。当汉代官吏的考绩模式与“谣言”有所关涉之时,这些被进举的“谣言”也就体现出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结合考绩模式的演进,分析出“举谣言”制是经历了百姓臧否、掾属进举以及三公听采等几个动态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举谣言”者也和风俗使者一样,对谣辞的文本进行了加工和润色,使之具有了一些特定历史叙事性质的含义。第五章讨论歌辞指向与乐府倡乐活动的兴盛。在分析汉乐府歌辞文本中存在娱乐指向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其所体现的娱乐功能。乐府机关也以其倡乐活动的精彩表演,缓和并化解了胡汉之间存在的民族矛盾。乐府倡乐活动的繁荣和兴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乐府艺人、乐府歌辞文本的发展。汉代“撞末”伎人的表演活动,也为汉代乐府机关的俗乐表演增添了更多的娱乐色彩。以歌辞指向为探究问题的重点,进一步梳理乐府歌辞文本与倡乐活动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关注汉乐府歌诗的文学形态及佚诗补辑。以汉乐府文本的内部建构和文本的整理注释等为视角,对歌辞文本生成的经学语境、着录形态、注释情况进行考察,而这则要以《郊庙歌辞》《杂歌谣辞》等为主要的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对两汉《杂歌谣辞》文本进行了一些补辑和注释的工作,力求对汉乐府文本的面貌尽可能的进行整理和还原。

李天[7](2015)在《汉乐府民歌对《诗经》民歌叙事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文中指出汉乐府民歌和诗经民歌是历史文化艺术的一种传承记录,两者都有其审美和艺术特色,并且对近代和现代的民歌独特艺术也起着重要的启迪作用。为了能更好地将汉乐府民歌对《诗经》民歌叙事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一个深入了解和研究认识,下文从汉乐府民歌及诗经民歌的艺术表现特色和其结构布局,人物刻画,矛盾冲突等进行探讨和分析。

靳娟[8](2012)在《论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文中研究表明汉乐府民歌具有极高的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汉乐府民歌强烈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现实主义精神;形成新诗歌体裁的——叙事诗;突破四言格式,句式灵活、长短不拘、取向五言发展;诗歌手法的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赋、比、兴。

于海峰[9](2012)在《汉魏晋南北朝边塞乐府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对于其它诗歌类型而言,边塞诗在地理因素、战争题材、情感基调等方面的特殊性更为明显。地理因素决定了边塞诗不同于中原的山水风物之作;胡汉交战的征战性质又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军阀混战,其哀怨豪壮的情感基调也迥异于温柔敦厚的中正之音。这诸多的与众不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边塞诗内容。先秦时期,“边”、“塞”的内涵虽不如汉唐明确,但《诗经》中的部分篇章已经涉及到了后来边塞诗的相关内容,如铺叙战争场面、抒发相思怀归之情等,这都为边塞诗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诗歌素材。汉代胡汉战争频繁,但在诗歌中的表现还不多,汉乐府中仅有几首表现厌战思想的诗歌。但是在《史记》、《汉书》等史传作品中有详细记载。历史典籍中有关胡汉战争的记载为边塞诗提供了丰厚的艺术素材,成为后世不少边塞诗歌中语典、事典的重要来源。在艺术表现方面,汉乐府的创作传统成为边塞诗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汉乐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对边塞诗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作为一种音乐艺术,鼓吹曲、横吹曲铿锵豪壮的音乐风格,奠定了后世边塞乐府诗的基本情感基调;作为歌辞的乐府诗内容,流露出强烈的厌战情绪,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成为后世同类边塞乐府诗的先声;作为一种娱乐艺术,汉乐府诗略显夸张性的铺叙方式及对话技巧,成为后世边塞乐府诗不可企及的艺术典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诗歌创作方式对建安文人拟乐府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最终确立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总之,无论在题材主旨、诗歌语言还是表现技巧方面,汉乐府都对后世边塞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乐府诗也成为边塞题材的主要诗歌文体,借助于此,即使没有边塞经历,也能创作出极具地域色彩的边塞诗。汉末建安时期是中古文人诗发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乐府与音乐的关系,相对汉代是淡化了,但相对晋宋,又是联系紧密的。边塞乐府在这双重性的音乐环境中表现出了既具音乐性的特点,又表现出鲜明的徒诗化倾向。这一时期,边塞乐府诗确立了以旧题写时事的文人乐府诗创作方法。同时,也扩大了边塞题材的乐府诗题,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马篇》、王粲的《从军行》等。曹魏时期是边塞乐府发展关键性阶段,在诗歌内容上,建安诗人第一次把游侠与边塞相结合;在方法上,以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创作方法为乐府边塞诗提供了可贵的借鉴。晋宋是乐府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清商三调虽成为雅乐正声,但乐府拟作与音乐的关系却更为疏离,乐府的徒诗化倾向更为明显。在“诗赋欲丽”的大环境下,文人拟作主要集中于相和歌辞,且以曹植、陆机的乐府诗为主要模拟对象。在诗歌内容上,晋宋乐府虽然突破不大,但在诗歌技巧上,却进一步地强化了乐府诗的徒诗化发展方向,如陆机、颜延之的乐府诗。陆、颜的边塞乐府诗在题材内容方面无甚发展,全是对建安同题乐府的亦步亦趋,但在诗歌技巧上,却赋予了乐府更强的文人化色彩,如追求藻饰,讲究对偶,谐和声韵,表现在诗歌风格上便是“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这一时期,鲍照边塞乐府可谓横空出世,独映当时。这两位诗人比较集中地创作边塞乐府除与当时文坛浓重的拟作风气有关外,还与他们的身世背景有关。鲍照的边塞乐府,尤其是七言乐府诗创作对后世影响很大,唐代边塞诗人鲜有不被其泽。齐梁陈隋是近体诗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清商三调虽仍被视为雅乐正声,但却淡出文坛,仅被视为仪式礼乐,而流行于朝野的却是吴声西曲。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文人拟汉魏旧曲者趋少,更多的是受新声俗曲影响写作的乐府歌辞。永明新体顺势应时的出现,标志着新体乐府诗歌创作传统的开始。之后,诗人拟作的边塞乐府诗篇幅趋短,韵律和谐,表现出了乐府近体化的倾向。梁陈时期,“赋题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拟作汉横吹曲题,促成了梁陈边塞乐府的繁荣。南朝文人所开创的用“赋题法”拟作汉横吹曲题的边塞乐府创作模式一直影响到唐代。在尚新求变的南朝文学氛围中,伴随南北交战、文化交流的进程,北歌南传对梁陈文人边塞乐府诗的创作产生了直接的诱发作用。北朝乐府民歌在边塞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其尚武的精神品格。边塞乐府诗经过北朝、隋代的发展,尤其是庾信、王褒入北以来,在诗歌技巧方面虽是沿袭齐梁,但在诗歌内容方面却表现出了纪实性的特征,以杨素、薛道衡、卢思道为代表。梁陈边塞乐府诗因囿于社会现实及个体经历,在诗歌题材上出现了类型化的倾向,但在诗歌艺术形式上却对唐代边塞乐府诗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如开创了“赋题法”创作模式;形成了“以汉喻今”的表达模式;确立了典型的边塞意象;丰富了边塞题材的表现内容等。可以说,唐代边塞乐府诗的艺术渊源便是直接从从南朝边塞乐府诗中来。

李晓玲[10](2011)在《汉乐府诗叙事艺术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早在汉代,班固就在《汉书·艺文志》中指出汉乐府诗具有"缘事而发"的特点。此后,人们对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目前,虽然有人对汉乐府诗的研究进行过综述,如马庆洲的《百年汉乐府研究概述》、刘运好的《新时期汉乐府诗研究之回顾》、赵明正的《元明清时期的汉乐府研究》与《20世纪汉乐府研究述论》(上、下)等,也有人对叙事诗的研究进行过综述,如王新霞的《先秦汉魏叙事诗述评》,王荣的《中国叙事诗研究

二、试论汉乐府民歌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汉乐府民歌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古代叙事诗教学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研究的重要性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个案研究法
        二、教育观察法
        三、教育调查法
第一章 古代叙事诗的界定、选择和类别
    第一节 古代叙事诗的界定
    第二节 古代叙事诗的选择
    第三节 古代叙事诗的类别
第二章 中学古代叙事诗教学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对象
        一、调查教师的选择
        二、调查学生的选择
    第三节 调查方式与内容
        一、调查方式
        二、调查内容
    第四节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师生对古代叙事诗的兴趣
        二、学生对古代叙事诗的学习行为倾向
        三、教师对古代叙事诗的教学行为倾向
第三章 中学古代叙事诗教学的调查结果总结
    第一节 把叙事诗当成了文言文来教
    第二节 叙事诗教学方式的模式化
    第三节 叙事诗教学脱离文本
第四章 中学古代叙事诗教学设计
    第一节 对古代叙事诗教学目标的认识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第二节 古代叙事诗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二、启发性原则
        三、量力性原则
        四、巩固性原则
    第三节 古代叙事诗教学策略
        一、带领学生体味诗歌之美
        二、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叙事诗的叙事视角
        三、探讨诗的叙事性
        四、寓抒情和议论于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梁陈宫体诗“轻艳淫靡”下暗含的主体审美意识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前言)
    第一节 选题对象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梁陈宫体诗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重难点
第一章 梁陈宫体诗的基本概况
    第一节 宫体诗的界定
    第二节 宫体诗的兴起渊源
        1、《诗经》审美价值与取向的传承
        2、宫体诗的主源—咏物诗
        3、南朝民歌的孕育
第二章 梁陈宫体诗审美客体的选取倾向
    第一节 贤贞教化向纯粹女性情态描摹过渡
    第二节 含蓄隽永向长情渴望转移
    第三节 市井到宫廷的转向
第三章 梁陈宫体诗艺术形式秾丽工巧
    第一节 典故密丽—体物入缘情
    第二节 格律声韵—古体到近体的呈现
    第三节 尚辞主情—重本色到竞繁采
第四章 梁陈宫体诗主体生命意识的觉醒与彰显
    第一节 尚真的情欲刻画
    第二节 自我意识萌芽
    第三节 与传统文化精神的分离
        1、刚健有为精神的弱化
        2、礼教文化的逾越和突破
        3、中庸思想的淡薄
第五章 梁陈宫体诗价值取向由雅入俗
    第一节 日常生活器物入文
    第二节 文章且须放荡观
    第三节 民歌影响下题材的艳俗
        1、艳情
        2、艳物
        3、艳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致谢)

(3)鲍照乐府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内容、创新与方法
第一章 鲍照乐府诗的分类
    第一节 乐府诗的传统分类
        一、乐府诗概述
        二、鲍照乐府诗传统分类
    第二节 鲍照乐府诗分类
        一、写景抒情诗
        二、咏物言志诗
        三、怀古咏史诗
        四、边塞乐府诗
        五、爱情闺怨诗
第二章 鲍照乐府诗的特点
    第一节 意蕴丰富的诗歌内涵
        一、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
        二、追求归隐的内心需求
    第二节 个性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意象选取广泛
        二、用典丰富
        三、工于比兴
        四、奇丽悲慨的语言风格
        五、鲍照乐府诗与“宫体诗”的区别
第三章 鲍照乐府诗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节 鲍照乐府诗对前代乐府诗和古诗的继承
        一、对汉代乐府诗的继承
        二、对魏晋乐府诗和古诗的继承
    第二节 鲍照乐府诗的创新
        一、自创新题
        二、融合吴声和西曲
        三、多种句式组合
        四、元嘉时期独树一帜
第四章 鲍照乐府诗的影响
    第一节 意象、题材的使用被认可沿用
    第二节 自创题目被后世乐府诗人沿用
    第三节 杂言句式对后世乐府诗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4)南朝乐府民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综述
    二 选题意义及研究思路
    三 本文的学术原则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南朝乐府民歌与清商曲辞
    第一节 南朝乐府民歌的主体
    第二节 清商内涵的演变
    第三节 吴声、西曲的源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与体制
    第一节 曲名与本事关系
    第二节 乐府民歌相关名词释义
    第三节 神弦歌的内涵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朝乐府民歌的风格与传播
    第一节 民间诗风与“诗缘情”说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南朝乐府民歌的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朝乐府民歌比较研究
    第一节 汉相和歌与南朝乐府民歌
    第二节 南朝乐府民歌与文人乐府
    第三节 南朝乐府民歌与文人诗歌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两汉时期关于汉诗的着录
    第一节 两汉时期的诗歌创作
        一、有关乐府活动的记录
        二、乐府曲目创制
        三、歌辞记录
        四、乐舞表演
        五、《琴操》——汉代的琴曲歌辞
    第二节 《史记》《汉书》对汉诗的收录
    小结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汉铙歌十八曲》的改造
    第二节 《宋书·乐志》对汉诗研究的贡献
        一、相和歌辞的收录
        二、首次记录《鼓吹铙歌十八曲》
        三、记录汉、魏所传15大曲
        四、《陌上桑》首次见载于《宋书》
        五、对燕乐歌辞的记录
    第三节 南朝时期对汉代诗歌的批评
        一、关于五言诗起源的争论
        二、南朝批评家对汉诗的态度
        三、南朝诗文选集选录汉诗的分歧
    小结
第三章 隋唐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隋代对雅乐的重视
    第二节 陈子昂力倡汉魏风骨
    第三节 唐代的乐府观
    第四节 唐代乐府创作中对汉乐府古题的关注
        一、李白的乐府古题诗——对乐府古题规定性的继承与革新
        二、唐代新乐府——对汉乐府古题的突破
    第五节 吴兢《乐府古题要解》
        一、吴兢对乐府创作“本事”的维护
        二、《乐府古题要解》称“《琴操》纪事好与本传相违”
    第六节 皎然《诗式》对汉诗的品评
    第七节 汉诗研究的多样化趋势
        一、对汉诗的注释
        二、唐代类书对汉诗的摘引
    小结
第四章 宋元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郑樵《通志》中关于汉诗研究的问题
        一、郑樵对乐府创作“声失义起”现象的批判
        二、关于相和歌和清商三调的归属问题
    第二节 宋诗话对汉诗的考辨和品评
        一、对苏、李诗的关注
        二、对杜甫诗承汉乐府的讨论
        三、刘克庄《后村诗话》关于《孔雀东南飞》创作时间的论争
        四、严羽《沧浪诗话》高标汉魏古诗“第一义”
    第三节 《乐府诗集》对研究汉乐府的贡献
        一、乐府分类研究
        二、乐府诗的解题方式
        三、郭茂倩对“鼓吹”曲概念的明确
        四、对《董逃行》和《董逃歌》的态度
    第四节 元代的汉诗研究
        一、吴莱对汉魏遗音的肯定
        二、左克明对乐府本事的勾勒
        三、刘履《选诗补注》对《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小结
第五章 明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明代复古思潮与汉诗研究概说
    第二节 明代编选汉诗选集概况
        一、明代和汉代诗歌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古诗选本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 明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古体宗汉魏”之先声
        二、李东阳古、律之辨
        三、陈沂标举“汉魏古诗”
    第四节 明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前七子“古体宗汉魏”理论纲领的确立
        二、前七子对汉乐府本义辞旨的拟习
        三、后七子对“古体宗汉魏”古诗观的拓展
        四、汉、魏诗之辨
        五、胡应麟对汉诗批评的深化
        六、前后七子对汉代诗歌审美特质的挖掘
    第四节 明后期的汉诗研究
        一、许学夷《诗源辨体》—汉魏之辨的理论总结
        二、竟陵派以“真”“厚”“情”“韵”诠释汉诗
    小结
第六章 清代的汉诗研究
    第一节 清代汉代诗歌研究概说
    第二节 清前期的汉诗研究
        一、清初云间、西泠派对汉诗的态度
        二、王夫之对汉诗“主情”与“求真”的体认
        三、清代选学对汉诗的研究——以《六朝选诗定论》为例
        四、费锡璜《汉诗总说》对汉诗的评点
        五、陈祚明对汉诗的“言情”考量
    第三节 清中期的汉诗研究
        一、沈德潜以“格调”论汉诗
        二、方东树对传统评点方式的突破——以“义法”论汉诗
        三、张玉谷:以“以意逆志”之法解析汉诗
        四、独具特色的汉诗评析——“音注”“诗评”相结合
    第四节 晚清时期的汉诗研究
    第五节 清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笺注
    第六节 《古谣谚》对汉代谣谚的辑录
    第七节 清代汉诗诗学批评模式的多样化
        一、清代和汉诗相关的古诗选本
        二、清代对汉乐府的笺注阐释
        三、清诗话对汉诗的品评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与文本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汉乐府歌诗文本问题的意义
    二、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与文本生成研究现状
        (一) 汉乐府歌诗文本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二) 两汉乐府歌诗与社会制度研究
    三、论题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礼乐形态与汉乐府歌诗的创作
    第一节 条次宗庙仪法与《安世房中歌》的创作
        一、宗庙仪法建制《房中祠乐》之初成
        二、“三世而后安”与《安世房中歌》的命名
        三、作乐崇德与《安世房中歌》的运作
    第二节 礼乐建构与《郊祀歌》十九章的创作
        一、《郊祀歌》兼采楚歌体制
        二、《郊祀歌》吟咏祭祀见事及其生成主题
        三、汉成帝时罢复郊祀与《郊祀歌》修订
        四、天人相应与《郊祀歌》的运作
    第三节 卤簿、食举用乐与《汉铙歌》的创作
        一、大驾卤簿用乐与《朱鹭》《上之回》等曲的创作
        二、《汉铙歌》与汉代食举用乐之关系
        三、《汉铙歌》的使用功能及其“音声”特征
第二章 文本流传与汉乐府歌诗的历时形成
    第一节 《相和歌辞》的形成与流传模式
        一、叙事方式与《相和歌辞》的形成
        二、“弹筝酒歌”与《相和歌辞》的演唱机制
        三、《睢阳曲》的产生和流传
    第二节 乐舞演进与《舞曲歌辞》的形成
        一、汉代杂舞文献的形成
        二、《武德舞》的演进模式
        三、东平王刘苍《武德舞歌诗》的形成
    第三节 《莋都夷歌》文本产生及语境文化
        一、《莋都夷歌》产生的历史动因
        二、《莋都夷歌》文本写定状况
        三、《莋都夷歌》相关问题考察
        四、《莋都夷歌》产生的语境文化
第三章 “行风俗”与汉代杂歌文本的生成
    第一节 汉代“行风俗”与杂歌诗的产生
        一、“行风俗”与定制作之关系
        二、两汉时期“行风俗”及其地域范围
        三、“行风俗”与汉乐府歌诗地域分布之关系
    第二节 “行风俗”群体与杂歌的产生
        一、儒生成为“行风俗”的主体
        二、“行风俗”主体与杂歌的润色模式
        三、附着于帝王引语以及文人作品而产生的歌谣
    第三节 “行风俗”体系的确立
        一、“行风俗”与“举谣言”的趋同与分野
        二、“行风俗”的周期
        三、“行风俗”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行风俗”体制下的杂歌创作
        一、“行部”与“行县”与杂歌的产生
        二、以郡守类为主体的杂歌及谣辞的产生
        三、汉乐府杂歌诗的产生路径
第四章 “举谣言”制与汉代谣辞文本的生成
    第一节 “举谣言”制与两时期的吏治模式
        一、两汉时期官吏考绩模式的演进
        二、吏治之道下的“妖言”
        三、“举谣言”制关涉功课等级的认定
    第二节 “举谣言”的制度形态
        一、“舆人之诵”与“举谣言”初貌
        二、“举谣言”制的生成过程
        三、“举谣言”制的评骘功能
    第三节 “举谣言”制体系的确立
        一、“举谣言”与“行风俗”的制度关联
        二、“举谣言”的周期
        三、“举谣言”制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举谣言”制影响下的谣辞文本
        一、“举谣言”者对谣辞的加工、润色模式
        二、谣辞的文本建构及其历史叙事
第五章 歌辞指向与乐府倡乐活动的兴盛
    第一节 歌辞的娱乐指向与汉乐府倡乐活动
        一、汉乐府歌辞的娱乐指向
        二、倡乐活动所反映的汉代社会
        三、女乐艺人所用乐器及其表演形式
    第二节 汉代乐府倡乐活动与“倡乐晏胡”的运作机制
        一、西汉时期倡乐活动的兴盛
        二、“倡乐晏胡”的运作机制
        三、“倡乐晏胡”的文化认知
    第三节 汉代“橦末伎”及其表演方式
        一、“都卢”之义与“橦末伎”之关系
        二、“橦末伎”的表演模式
        三、“橦末伎”的施用功能
第六章 汉乐府歌诗的文学形态及佚诗补辑
    第一节 《杂歌谣辞》与《郊庙歌辞》的文学形态
        一、《杂歌谣辞》《郊庙歌辞》中的经学类目
        二、《杂歌谣辞》《郊庙歌辞》中的经学观念
        三、《杂歌谣辞》《郊庙歌辞》所见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郊庙歌辞》等汉乐府歌诗文本的整理及注释
        一、《郊庙歌辞》的着录形态
        二、《郊庙歌辞》等歌诗文本的注释体式
        三、《郊庙歌辞》等歌诗文本的注释价值
    第三节 两汉谣辞的文学形态及异文
        一、两汉谣辞的文学形态
        二、两汉谣辞的补辑及异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汉乐府民歌对《诗经》民歌叙事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诗经》民歌的产生及在叙事诗上呈现的特点:
    1、叙事清晰,情节生动
    2、人物鲜明,千姿百态
二、汉乐府对诗经民歌叙事诗的继承和发展
    1、故事矛盾冲突激烈。
    2、人物性格鲜明、生动。
    3、语言质朴、但含义深刻

(9)汉魏晋南北朝边塞乐府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边塞乐府诗概论
    第一节 “边塞”的界定
    第二节 边塞乐府诗的界定
    第三节 乐府系统论
    第四节 边塞乐府诗研究综述
第二章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魏边塞乐府诗
    第一节 汉代的社会背景与边塞乐府诗
    第二节 始源性的汉代边塞乐府诗
        一、长城戍边题材
        二、边塞风物题材
        三、战功勋绩题材
    第三节 汉代边塞乐府诗的影响
        一、兼备众体的诗歌体制
        二、作为音乐文学的汉乐府与边塞乐府诗
        三、汉乐府音乐曲调对边塞乐府诗的影响——以鼓吹、横吹曲为中心
        四、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第四节 曹魏时期“借古题写时事”的边塞乐府诗
        一、现实主义的边塞乐府诗
        二、曹魏边塞乐府诗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 晋宋“拟篇”式的边塞乐府诗
    第一节 晋宋边塞乐府诗的特点
    第二节 陆机的边塞乐府诗
    第三节 鲍照的边塞乐府诗
        一、边塞乐府诗述论
        二、诗歌题材的拓展
        三、艺术形式的创新
        四、抒情视角的个体化
        五、对边塞乐府诗的影响
    第四节 晋宋其他诗人的边塞乐府诗
第四章 齐梁陈“赋题法”的边塞乐府诗
    第一节 乐府“赋题法”与边塞乐府诗
        一、“赋题法”的创作环境
        二、“赋题法”边塞乐府诗
    第二节 隶事用典与边塞乐府诗
        一、南朝文坛用典风行的社会原因
        二、南朝诗歌用典论
        三、隶事用典与边塞乐府诗的近体化倾向
    第三节 南朝文人心态与边塞乐府诗
        一、对汉代文治武功的向往
        二、重文轻武的社会思想
    第四节 文人唱和与边塞乐府诗
    第五节 横吹曲调与边塞乐府诗
        一、汉魏旧曲与清商新曲并存
        二、尚哀思的审美思想
        三、横吹曲流传概况
        四、横吹曲的音乐特性与边塞乐府诗
    第六节 有边地经历诗人的边塞乐府诗
        一、萧纲的边塞乐府诗
        二、吴均的边塞乐府诗
        三、其他诗人的边塞乐府诗
    第七节 南朝边塞乐府诗的特点
        一、边塞与闺怨题材的结合
        二、边塞乐府意象的汉化性
        三、边塞乐府诗题的扩大
第五章 纪实型的北朝边塞乐府诗
    第一节 北朝文学特质与边塞乐府诗
        一、北朝文学的“悲情”特质
        二、对汉魏诗歌传统的继承
    第二节 北朝文人心态与边塞乐府诗
        一、经世致用之思想
        二、尚武事功之精神
        三、文武兼重的诗人素养
    第三节 北朝乐府环境下的边塞乐府诗
    第四节 北朝边塞乐府诗
        一、入北文人的边塞乐府诗
        二、北朝本土诗人的边塞乐府诗
结论
附录
    一、《诗经》中有关边塞题材的内容
    二《燕歌行》源流考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试论汉乐府民歌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古代叙事诗教学调查研究[D]. 钮明菲. 江苏大学, 2020(05)
  • [2]梁陈宫体诗“轻艳淫靡”下暗含的主体审美意识新变[D]. 程琳. 喀什大学, 2020(07)
  • [3]鲍照乐府诗研究[D]. 陈孟莹. 喀什大学, 2020(07)
  • [4]南朝乐府民歌研究[D]. 解富豪. 郑州大学, 2020(02)
  • [5]汉代诗歌研究史论(汉-清)[D]. 孔庆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汉乐府歌诗的形成机制与文本生成[D]. 岳洋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7]汉乐府民歌对《诗经》民歌叙事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 李天. 青年文学家, 2015(03)
  • [8]论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及文化价值[J]. 靳娟. 兰台世界, 2012(36)
  • [9]汉魏晋南北朝边塞乐府诗研究[D]. 于海峰. 北京大学, 2012(02)
  • [10]汉乐府诗叙事艺术研究综述[J]. 李晓玲.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02)

标签:;  ;  ;  ;  ;  

论韩乐府民歌对《诗经》的继承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