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与标准

西安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与标准

一、西安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和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李奕,张晓颖,张恒,王嘉明,乔卫东[1](2021)在《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环境照度关系及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户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作为广告和信息新载体在繁荣经济、美化城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光污染问题.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的LED显示屏及相关标准在不同分类方法下的亮度限值,首先在西安市主城区采样46块户外LED显示屏测量屏幕表面亮度,以明确LED显示屏高亮度产生的光污染程度;其次搭建均匀照度动态环境调节实验室,研究在环境照度0.1~100lx范围内,户外LED显示屏亮度随环境照度变化对人眼视觉舒适性的影响,根据测量数据给出了LED显示屏亮度限值以及在低照度范围内亮度与环境照度比例系数的建议,为户外LED显示屏的亮度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俞波睿[2](2020)在《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咸新区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经由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转向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同时,新区也陆续开展过多次高水平的城市设计,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中存在的时效性较差、对接度较低、实施度较少、实施效果一般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城市设计管控需求及策略、管控体系、管控要素及要求等三个方面的研究,构建贯穿西咸新区多空间层级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设计管控实施路径。建立分级引导、融合常规和特殊要求、全要素控制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是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体现,对于推进实现西咸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其他类似地区的城市设计管控,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构建了西咸新区多空间层级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并重点论述了管控体系,管控要素等内容。首先主要针对高品质城市、城市设计管控,对其基本内涵以及国内外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对天津和深圳进行的城市设计管控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思考目前国内外城市设计面对的主要问题,总结国内外城市设计的管控内容、深度以及控制强度等,为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体系构建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在充分研究西咸新区“片区级、单元级、地块级”多空间层级城市设计中“建筑、公共开敞空间、街道”等三大类管控要素具体内容及形式的基础上,提出西咸新区现存城市设计管控体系存在“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管控深度不足”、“对接程度较差”等问题,为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体系构建寻求优化目标。再次,基于西咸新区定位、城市建设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构想,分析研究城市设计管控要素,根据实际需要,从常规与特殊要求两方面提出西咸新区城市设计要素管控方式。即建立分级引导、融合常规和特殊要求、全要素控制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最后,以西咸新区片区层级、单元层级、地块层级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论证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要素的管控方法和路径,并得出通过建立分级引导、融合常规和特殊要求、全要素控制的城市设计导则管控体系对西咸新区实现高品质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乔雅楠[3](2020)在《时空行为视角下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策略研究 ——以铁路局居住地段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存量优化的时代背景使提升空间品质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城市既有居住地段是与人们生活最直接相关的存量资源,西安市历经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留有大量的既有居住地段。快节奏生活使人们越来越注重日常的休闲活动来缓解压力,而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往往建设年代久远,休闲活动空间大都按照传统居住区设计理念进行均质化配置。随着时代发展,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低品质建设现状与居民多元异质化活动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加突显。然而,现有研究对于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各类人群需求及人群活动的多维度研究较为缺少,因此,从时空行为视角来对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的全龄共享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通过对居民时空行为和全龄共享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的梳理,总结目前休闲活动空间与居民时空行为影响关系及空间共享性设计的研究方法,划分五大年龄群体并探索各类群体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类型,以此作为本课题的理论基础研究。在实证分析中,以西安市的“铁路局居住地段”为具体研究对象,首先调研了地段现有的10个休闲活动空间点的基本情况及各空间人群活动情况,并重点解析了五大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时空规律及居民休闲活动内容,从空间使用实态将休闲活动空间划分为地段中心级、街区组团级、单元院落级三个层级。其次通过对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时空特征的叠加及各空间活动承载与共享问题分析,对居住地段内整体休闲活动空间的全龄共享程度及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活动承载品质进行了说明,结合各年龄群体对各休闲活动空间的满意度需求分析,阐述人群休闲活动全龄共享的矛盾,并通过与现行规范标准中各层级空间设施配置的对比分析,总结出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与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的问题。最终明确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目标、构建原则,并提出针对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具有普适性的整体与层级的全龄共享建设策略,继而对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各层级典型休闲活动空间提出相应的全龄共享优化设计作为对所提策略的回应,以期为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王吉豪[4](2020)在《西安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经济的提升促进了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居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中老旧居住区的改造升级中,注重了不同居住人群的体验感与参与度,同时功能设施等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备。新建居住区则更加注重长远规划,其中功能配套,活动空间布置,植物种类选择与搭配等更是充分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居住区中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居住区内儿童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合理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是居住区内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对儿童各方面的发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本文以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及户外活动特点,确定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得出户外活动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有益影响;其次,确定调查的内容与调查的方法,通过选取国内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与西安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作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方法,发现调研居住区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儿童年龄阶段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对影响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活动相关的理论,并针对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活动的设施、植物绿化以及配套附属设施等因素,总结归纳出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相对合理的设计准则与设计方法。论文最后以富力白鹭湾居住区为改造案例,对白鹭湾居住区的儿童活动空间进行相应的改造设计方案。通过对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活动类型进行分类,对儿童设施活动区域进行设计,同时也对居住区的步道进行改善,便于儿童与居民的日常活动。在附属设施方面,侧重对白鹭湾居住区内的路灯、景观灯、座椅、垃圾箱等进行设计与改造,提升该居住区的整体美观实用性。为今后居住区的儿童活动空间的设计及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智中[5](2019)在《休闲农业视野下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郊乡村,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的城郊乡村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具有乡村的本底特征,一方面位于城乡一体化的最前沿。在当今人类社会正快速步入“休闲时代”且城郊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整理总结国内外城郊乡村休闲农业发展历程、理论成果和优秀案例等,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为主,社会学、地理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为辅对我国城郊乡村空间规划模式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休闲农业这一产业模式对西安市城郊乡村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多学科融贯法、实践调查法、案例比较法、归纳演绎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对西安市城郊范围进行了合理限定,并分类选取了其中15个典型村庄进行了重点调研。分析了传统农业主导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现状并发现了其中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优秀案例经验提取,并结合西安市实际资源和市场条件情况,将西安市城郊乡村按区域和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把休闲农业的六种发展模式与其进行匹配,结合发展阶段的情况得出了适合的产业发展模式。在休闲农业产业模式基础之上,提出了匹配度高的整体空间规划策略,并从交通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提升策略。最后,通过磨子桥村的空间规划实例将理论策略在实际项目中应用,为西安市城郊乡村的发展探寻了一条新的道路。综上得出以下结论:1.城郊乡村的空间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特殊性,应根据不同地区发展情况进行多学科参与有针对性的研究。2.休闲农业导向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规划策略应在六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基础之上,从总体空间、道路交通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五个角度进行规划。3.休闲农业导向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规划策略应在六种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基础之上,从总体空间、道路交通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五个角度进行规划。

胡艺[6](2017)在《绵阳市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研究 ——以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提高,户外广告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其在繁荣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及提升城市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与管理,致使城市户外广告存在设计效果较差、材质参差不齐、安全性缺乏、设置位置混乱等诸多问题,尤其在三、四线城市更为突出,亟需研究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管理措施加以控制引导。本文在国内外户外广告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绵阳市户外广告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绵阳市户外广告规划的整体性、综合性、先进性、安全性及时效性原则;并将绵阳市户外广告分为四个区,即展示区、一般限制设置区、严格限制设置区、严禁设置区,制定了分区管治的措施。最后选择绵阳市最具代表性的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提出了街区整体、广告密度、广告色彩、设计造型、亮化光源等五方面的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对策。跃进路作为西部地区红色记忆、工业文化、三线建设的代表,具有其独特性、地域性、作为研究生论文把一个地区的某一个特质研究清楚很有必要,正值跃进路打造时期,研究很契合实际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王卓[7](2018)在《城市户外广告规范管理研究 ——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文中指出户外广告作为一种古老而现代的广告形式,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着,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户外广告在美化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展示经济繁荣等方面显得越来越不可替代。然而,户外广告管理存在着多方面问题,如缺乏全面监管、管理效果不理想等。如何规范城市户外广告管理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杭州市萧山区处于“后峰会、前亚运”的历史机遇期,规范户外广告管理、提升城市发展格局、美化城市整体形象成为萧山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萧山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现状、审批备案现状、执法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不少存在的问题,如审批备案缺乏全面审查、后续管理缺乏全面监管、前置审批变前置备案后的管理漏洞、管理效果不理想、政府“一元”管理。从原因来看,主要有立法不完善、多头管理、缺乏统一规划、日常监管不到位、公共监管缺位等原因,遂提出要完善法律法规、做好长效规划、明确管理主体、加强日常监管、引入公共监管等建议,从而对将来的户外广告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

王琼[8](2017)在《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让人们更加健康地生活。随着城市由“服务生产”向“服务生活”的目标转型,城市公共交通由“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功能侧偏,以及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从“被动式”就医向日常“主动式”健身的观念转变,步行友好、环境宜人、便捷畅通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网络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城市建设的重点,而城市高密度区则是这一任务的重中之重。原有的点状、面状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显然不能满足人们快节奏、碎时间的日常健身活动,极大地制约了公众的主动健康行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网络的形成需要大量线态空间的补充。绿道和街道是城市中两种主要的线态空间,很显然,高密度区线态公共康体空间的建构必须也只能将绿道与街道结合起来,但是目前一方面城市绿道建设分布极不均衡,多集中在景区、边缘区及低密度区,高密度区绿道较为鲜见,社会公平性不足,使用效率与频率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街道是城市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最主要的空间形态,但步行空间严重不足,安全性差,步行环境亟待提高。因此,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城市高密度区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建构线态公共康体空间。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关于城市修补1、立体性开发、“窄马路、密路网2”等城市街区的“整合”理念,对高密度区绿道空间的建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此,论文针对城市高密度区现实问题,整合绿道与街道两种空间形态,创新性地引入“微型绿道”的概念,以其尺度、组成及形式的灵活性,适应居民近地健身需求和高密度区的用地现实,重构传统绿道的空间形态。通过对高密度区生态、社会、交通环境的空间整合,探讨了微型绿道植入街区的分类改造模式和节点细节化设计,用以支撑城市高密度区绿道建设,推进我国城镇绿道建设的多样化、系统化、综合化的发展,不仅对城市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拓展传统绿道设计理论与方法具有探索意义。本课题得到陕西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41377)的支持:美丽陕西西安市域城乡绿道生态网络建构研究。

左宜[9](2017)在《城市中心区街道第二次轮廓线规划与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告牌与店铺牌匾是广告宣传手法中最普及、效果最强烈的方式,也是城市街道的"第二次轮廓线",对城市街道的美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又往往是城市街道规划设计时所容易忽略的问题。本文以西安市钟楼地区东大街西段街道户外广告牌为例,在实地调研与问卷采访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该区域广告牌设置的现状特征,并由此归纳出户外广告牌规划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规划管理方面的建议。

汪秋慧[10](2016)在《共用公物使用研究》文中提出共用公物为人类的社会化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它对于确保每个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共用公物理论起源于罗马法上非财产物规定中的公有物和共有物,它们受私法规则的支配且理论非常简单。共用公物是指行政主体基于公共目的而提供给公众使用的物。相较于公用公物,共用公物更贴近民生,与人权联系更紧密,更能检验政府对于公众的给付意愿和给付义务的履行状况。共用公物具有不可让渡性、不受时效限制、不得强制执行和不得被征用等特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共用公物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张,从有体物扩张到无体物,环境资源也可被视为共用公物。目前共用公物使用领域中主要有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所有权说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的公共信托理论两种理论基础。我国共用公物使用的宪政基础应为人民主权理论,公众可以使用共用公物的原因在于公众享有公有权,近代市民宪法逐步转变为现代市民宪法,给付行政的内在内容决定公众可以使用共用公物和公民享有重要的基本权利。我国应吸收德国的修正私法所有权理论和英美的公共信托理论,构建我国国家财产的双重结构。共用公物使用的方式可以分为自由使用和许可使用,它们的区分可以从综合客观行为与主观目的,考量基本权利保障两方面来进行。就共用公物自由使用的性质而言,折衷说更符合我国现实状况,而公权说因更有利于保护使用人的合法权益而更适合我国未来的发展。共用公物普通许可使用实质是自由使用,共用公物特许使用的性质是行政行为,是以对方同意为条件的特殊的行政行为。共用公物特许使用权则是兼具公权和物权属性。此外,为保证共用公物能提供公用,我们应保护共用公物,还应促使共用公物的使用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界限。目前,我国共用公物使用的相关立法较为丰富。有各种效力等级的立法,这些立法大多包含了共用公物供给和所有权归属,共用公物自由使用和许可使用方式,共用公物使用许可流转等三方面的内容。此外,《行政许可法》也涉及到共用公物使用的许可和特许。这些立法规定有闪光点,但也存在着不足。吃喝公园现象和人工共用公物商业冠名现象这两个事例也能反映出共用公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共用公物使用中还存在其他一些现实问题。在共用公物自由使用中,在共用公物供给方面,存在着公民参与的缺乏导致共用公物供需不匹配;在私人供给共用公物时,政府责任出现缺位;部分供给主体未能提供合格的共用公物;设置之后的维护力度不足等问题。在共用公物管理方面存在着共用公物管理机关权责不清,缺乏监督;有关法律对共用公物管理权与共用公物警察权未能恰当区分、共用公物管理机关的自由裁量权欠缺制约机制等问题;在共用公物使用权行使方面,存在诸如使用人的自由或权利被不当限制,相关法律缺乏对使用人权利的保障条款,共用公物使用人缺乏参与权和监督权,使用人的权利救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在公物许可使用过程中出现普通许可与特许混淆,未依法设定行政许可条件,立法所规定的行政许可标准较为粗陋等现象。为了完善共用公物许可使用制度,可以通过由法律明确界定共用公物,规制违法行政许可,完善我国行政许可标准的立法,通过辅助机制弥补招标、拍卖方式的不足,采用多种公平竞争方式,增加订立合同和登记程序,建立利益衡量机制,界定可流转的共用公物特许使用权的范围,明确具体流转方式,区别对待不同特许并予以规则化,加强对特许使用人的法律保护等措施进行。为了完善共用公物自由使用制度,可通过合理配置共用公物管理权力,确立共用公物管理权和警察权的行使规则,强化对共用公物的财政预算监督与审计监督,健全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共用公物的使用价格和质量的监管,提高设置共用公物和提供公用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度,建立共用公物管理权和警察权的损害赔偿机制,建立共用公物致害国家赔偿制度,建立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等措施来进行。

二、西安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和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和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环境照度关系及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户外LED显示屏引起的光污染和干扰光
2 LED显示屏亮度限值相关标准研究
3 户外LED显示屏表面亮度测量
    3.1 测量数据
    3.2 测量结果分析
4 不同环境照度下LED显示屏亮度与人眼舒适性试验
    4.1 实验原理
    4.2 测量步骤
    4.3 实验数据分析
5 结语

(2)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相关政策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城市设计管控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2.1.1 城市设计管控
        2.1.2 高品质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2.1.3 国内外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研究
    2.2 城市设计管控内容研究
        2.2.1 国内外城市设计公共开敞空间管控要素研究
        2.2.2 国内外城市设计街道管控要素研究
    2.3 评述
3.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现状研究
    3.1 西咸新区城市设计概况
        3.1.1 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基本概况
        3.1.2 基于高品质城市建设的城市设计管控原则
        3.1.3 基于高品质城市建设的城市设计管控要求
    3.2 西咸新区总体城市设计架构
        3.2.1 西咸新区片区级城市设计管控
        3.2.2 西咸新区单元级城市设计管控
        3.2.3 西咸新区地块级城市设计管控
        3.2.4 城市设计管控问题及需求分析
    3.3 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原则与路径
        3.3.1 构建原则
        3.3.2 管控路径
    3.4 本章小节
4.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研究
    4.1 街道控制要素研究
        4.1.1 建筑退线控制
        4.1.2 建筑贴线率控制
        4.1.3 建筑立面方向控制
        4.1.4 机动车出入口位置控制
        4.1.5 建筑首层通透度控制
        4.1.6 建筑墙体广告和牌匾控制
        4.1.7 街墙开放度和人行出入口间距
    4.2 开放空间控制研究
        4.2.1 西咸新区现有开放空间设计要求分析
        4.2.2 西咸新区开放空间控制要求
    4.3 建筑要素控制研究
        4.3.1 建筑体量控制
        4.3.2 建筑高度控制
        4.3.3 第五立面控制
        4.3.4 建筑风格(形式、色彩、外立面装饰材料)控制
    4.4 本章小节
5 西咸新区多空间层级城市设计管控实证研究
    5.1 西咸新区文教园启动区(WJ01)管控研究
    5.2 文教园启动区WJ01-01 单元级城市设计管控实证研究
    5.3 WJ01-01 单元地块城市设计管控实证研究
        5.3.1 居住地块(01)城市设计管控实证研究
        5.3.2 商业地块(02)城市设计管控实证研究
        5.3.3 中小学地块(06)城市设计管控实证研究
    5.4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时空行为视角下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策略研究 ——以铁路局居住地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内涵发展诉求:存量语境下追求人居环境的高品质建设与和谐发展
        1.1.2 现实人居环境: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生活需求
        1.1.3 社会发展需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的建设发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1.1.4 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宜居环境建设,关注各年龄群体的交流共享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1.3.1 居民时空行为研究动态
        1.3.2 住区休闲活动空间研究动态
        1.3.3 全龄共享社区研究动态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时空行为
        1.4.2 既有居住地段
        1.4.3 休闲活动空间
        1.4.4 全龄共享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居民时空行为理论与研究方法
        2.1.2 全龄共享理论与研究方法
    2.2 居民日常时空行为与休闲活动空间的内在联系
        2.2.1 居民日常休闲活动时空行为的规律性与制约因素
        2.2.2 休闲活动空间对居民日常时空行为的影响因素
        2.2.3 活动空间共享性设计方法的借鉴
    2.3 人群划分与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的内在机制
        2.3.1 年龄分层理论
        2.3.2 不同年龄群体的划分
        2.3.3 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的内在机制
    2.4 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指向
        2.4.1 老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2.4.2 中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2.4.3 青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2.4.4 少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2.4.5 幼儿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需求空间
        2.4.6 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需求的空间特征总结
    2.5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调研与居民时空行为特征分析
    3.1 典型案例选取
        3.1.1 铁路局居住地段的代表性
        3.1.2 铁路局居住地段的成熟度
        3.1.3 铁路局居住地段人群活动的丰富性
    3.2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3.2.1 数据来源方式
        3.2.2 数据分析方法
    3.3 居住地段建设概况与休闲活动空间现状
        3.3.1 居住地段基本情况
        3.3.2 居住地段物质空间环境
        3.3.3 居住地段内休闲活动空间现状情况
    3.4 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分析
        3.4.1 老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3.4.2 中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3.4.3 青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3.4.4 少年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3.4.5 幼儿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的时空规律
    3.5 居民日常休闲活动内容与活动空间层级划分
        3.5.1 居民日常休闲活动内容特点总结
        3.5.2 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空间类型与层级划分
        3.5.3 地段内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的功能更迭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时空行为特征的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实态研究
    4.1 整体休闲活动空间的全龄共享程度
        4.1.1 各年龄群体休闲活动时间集聚特征的叠加分析
        4.1.2 各年龄群体休闲活动空间集聚特征的叠加分析
        4.1.3 各年龄群体休闲活动时空间集聚特征的叠加分析
        4.1.4 基于时空行为特征的休闲活动空间共享程度评价
    4.2 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的活动承载品质
        4.2.1 地段中心级休闲活动空间的活动承载品质与共享问题分析
        4.2.2 街区组团级休闲活动空间的活动承载品质与共享问题分析
        4.2.3 单元院落级休闲活动空间的活动承载品质与共享问题分析
        4.2.4 休闲活动空间属性的自主发展与人群活动需求之间的错位
    4.3 各年龄群体对休闲活动空间的满意度及需求
        4.3.1 受访者年龄群体与职业构成
        4.3.2 各年龄群体对各休闲活动空间的满意度分析
        4.3.3 各年龄群体日常休闲活动空间的需求及意愿
        4.3.4 各年龄群体休闲活动需求与空间现状矛盾总结
    4.4 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与现行相关规划标准条例对比
        4.4.1 现行规划标准中休闲活动空间的配置内容要求
        4.4.2 地段内不同层级休闲活动空间的配置现状情况
        4.4.3 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与现行规划标准对比总结
    4.5 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全龄共享现状问题
        4.5.1 时间利用不完全,未实现错时共享,全龄错峰活动不满足
        4.5.2 空间层级不明确,布点规模不均衡,全龄活动空间不平均
        4.5.3 空间功能不齐全,设施配置不完善,全龄共享效率较低下
        4.5.4 空间活动承载弱,场地类型较单一,全龄共享条件不充足
        4.5.5 空间环境体验差,人本设计不完全,全龄共享意愿待加强
    4.6 居住地段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现状问题
        4.6.1 地段中心级—功能相似,场地缺乏,设施不足,时空共享不完全
        4.6.2 街区组团级—分布不均,规模较小,设施单一,时空共享不均衡
        4.6.3 单元院落级—规模不足,设施较差,环境欠佳,空间共享待提高
    4.7 本章小结
5 时空行为视角下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5.1 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目标
        5.1.1 休闲活动空间系统满足全龄共享
        5.1.2 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满足全龄共享
    5.2 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构建原则
        5.2.1 分时共享原则
        5.2.2 空间均衡原则
        5.2.3 功能复合原则
        5.2.4 代际互动原则
        5.2.5 动态利用原则
        5.2.6 全龄适宜原则
    5.3 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5.3.1 探索时间共享性机制,建立休闲活动微空间系统
        5.3.2 调整空间层级与模式,构建全龄共享空间体系
        5.3.3 完善空间多样化功能,增进全龄活动承载品质
        5.3.4 营造空间多元与共享,促进全龄日常互动交往
        5.3.5 加强设施人性化设计,提高全龄使用安全便捷
        5.3.6 提高环境与绿化品质,加强全龄共享空间意愿
    5.4 既有居住地段各层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5.4.1 地段中心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5.4.2 街区组团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5.4.3 单元院落级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建设策略
    5.5 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优化设计示例
        5.5.1 地段休闲活动空间系统全龄共享优化设计
        5.5.2 各层级典型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优化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创新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一 铁路局居住地段各休闲活动空间不同年龄群体活动状况调研
    附录二 铁路局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各年龄群体使用状况问卷调查
致谢

(4)西安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状况
        1.4.2 国内研究状况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市居住区的概念
        2.1.2 户外活动空间的概念
        2.1.3 设计与研究的概念
    2.2 儿童群体特征分析
        2.2.1 儿童年龄阶段分组分析
        2.2.2 儿童户外活动特点分析
        2.2.3 儿童户外活动分类分析
        2.2.4 儿童心理特征活动分析
    2.3 户外活动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
        2.3.1 户外活动对儿童身体成长的影响
        2.3.2 户外活动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2.3.3 户外活动对儿童沟通交流的影响
        2.3.4 户外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2.4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概述
        2.4.1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构成要素
        2.4.2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类型
        2.4.3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现状调查分析
    3.1 国外优秀案例解析
        3.1.1 新加坡“交错”居住区儿童活动区
    3.2 北京大兴区庞各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调查分析
        3.2.1 实地案例选取说明
        3.2.2 北京大兴区庞各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现状分析
        3.2.3 北京大兴区庞各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
    3.3 西安市天地源丹轩梓园儿童活动空间调查分析
        3.3.1 案例选取说明
        3.3.2 丹轩梓园儿童活动空间现状分析
        3.3.3 丹轩梓园童活动空间存在的问题
    3.4 调查总结
        3.4.1 调查内容
        3.4.2 调查方法
        3.4.3 问卷调查
        3.4.4 卷调查结果分析
        3.4.5 人物访谈(见表3-3、表3-4、表3-5、表3-6)
        3.4.6 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可取之处
        3.4.7 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存在问题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
    4.1 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4.1.1 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4.1.2 教育理念的影响
        4.1.3 社会经济的影响
    4.2 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原则
        4.2.1 人性化原则
        4.2.2 安全性原则
        4.2.3 多样性原则
        4.2.4 生态性原则
        4.2.5 趣味性原则
        4.2.6 互动性原则
        4.2.7 探险性原则
    4.3 城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4.3.1 空间组织营造与过渡
        4.3.2 活动空间的尺度与规模
        4.3.3 游乐设施的设置与选择
        4.3.4 绿化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4.3.5 地形与道路设计
        4.3.6 看护人活动设计
        4.3.7 景观照明设计
        4.3.8 配套设施的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改造——以西安市富力白鹭湾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改造为例
    5.1 案例概况
        5.1.1 项目区位分析
        5.1.2 基地现状分析
    5.2 改造设计构思及定位
        5.2.1 设计构思
        5.2.2 设计定位
    5.3 改造方案设计
        5.3.1 总平面及鸟瞰图
        5.3.2 设计分析
    5.4 分区改造
        5.4.1 游戏设施聚集区
        5.4.2 环形跑道区
        5.4.3 滨水活动区
        5.4.4 趣味沙地区(见图5.15)
        5.4.5 附属设施改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休闲农业视野下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1.4.4 研究方法
2.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2.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1 相关理论基础
        2.1.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1.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2 城郊休闲农业发展实际情况
        2.2.1 国外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2.2 国内城郊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3 研究现状情况总结
3.传统农业主导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特征评析
    3.1 西安市城郊乡村现状调研分析
        3.1.1 研究对象的调研样本选取原则
        3.1.2 调研区域的总体特征
        3.1.3 样本村庄分类特征
    3.2 传统农业主导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形态
        3.2.1 村庄空间组合特征
        3.2.2 村庄交通空间特征
        3.2.3 村庄生产空间特征
        3.2.4 村庄生活空间特征
        3.2.5 村庄生态空间特征
    3.3 传统农业主导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现存问题
        3.3.1 村庄土地规划与空间形态的矛盾
        3.3.2 村庄产业结构与生产空间的矛盾
        3.3.3 村庄基础条件与生活空间的矛盾
    3.4 本章小结
4.休闲农业引入对西安市城郊乡村发展影响研究
    4.1 休闲农业的引入对我国乡村发展的组促进作用
        4.1.1 休闲农业引入乡村发展的优秀案例
        4.1.2 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乡村空间形态的影响
        4.1.3 休闲农业型乡村的功能与特征
    4.2 休闲农业在西安市城郊村发展中的现实分析
        4.2.1 西安市休闲农业市场需求分析
        4.2.2 西安市休闲农业资源配置分析
        4.2.3 西安市闲农业适用情况总结
    4.3 西安市城郊乡村适宜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4.3.1 休闲农业乡村发展模式研究
        4.3.2 西安市城郊乡村适宜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4.3.3 西安市城郊乡村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对比与展望
    4.4 本章小结
5.休闲农业影响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规划
    5.1 休闲农业影响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规划原则
        5.1.1 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的协调性原则
        5.1.2 村民与游客的共同参与性原则
        5.1.3 乡村环境发展的生态性原则
        5.1.4 乡村民居更新的适应性原则
    5.2 休闲农业影响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规划目标
        5.2.1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西安城郊乡村产业转型
        5.2.2 打造特色体验模式,实现村民与游客的共同参与
        5.2.3 优化乡村空间规划,重塑乡村生态田园景观印象
        5.2.4 更新建筑风貌形式,延续乡土民俗文化传承脉络
    5.3 休闲农业影响下的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5.3.1 空间规划策略
        5.3.2 交通空间策略
        5.3.3 生产空间策略
        5.3.4 生活空间策略
        5.3.5 生态空间策略
    5.4 本章小结
6.西安市西咸新区磨子桥村空间规划实例研究
    6.1 磨子桥村现状分析
        6.1.1 磨子桥村典型性介绍
        6.1.2 村庄发展条件分析
    6.2 休闲农业导向下的发展目标、理念
        6.2.1 发展目标
        6.2.2 规划理念
    6.3 休闲农业导向下的产业发展规划
        6.3.1 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选取
        6.3.2 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6.4 休闲农业导向下的村庄空间规划
        6.4.1 总体空间规划
        6.4.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6.4.3 生产空间规划
        6.4.4 生活空间规划
        6.4.5 生态空间设计
    6.5 本章小结
7.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结论一
        7.1.2 结论二
        7.1.3 结论三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一 磨子桥村村庄详细状况
附录二 十五个样本村村庄概况及整改建议
    样本1:高陵区·王家滩村
    样本2:高陵区·何村
    样本3:高陵区·庙西村
    样本4:鄠邑区·东韩村
    样本5:鄠邑区·胡家庄村
    样本6:长安区·上王村
    样本7:长安区·太乙村
    样本8:临潼区·三庙村
    样本9:临潼区·毛家村
    样本10:蓝田县·冯家村
    样本11:蓝田县·董岭村
    样本12:西咸新区·虎杨村
    样本13:西咸新区·新庄村
    样本14:西咸新区·都家村
    样本15:西咸新区·铁孟村
附录三 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四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
    科研课题
    项目实践
    获奖情况
致谢

(6)绵阳市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研究 ——以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经济的发展户外广告数量快速增长
        1.1.2 城市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1.1.3 绵阳市户外广告管理工作迫切需求
        1.1.4 户外广告无序设置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破坏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丰富城市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理论
        1.2.2 提高户外广告设置整体水平
        1.2.3 提升城市面貌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论文创新性
2 户外广告的相关概念
    2.1 户外广告的定义
    2.2 户外广告的分类
    2.3 户外广告的视觉传达机制
3 国内外城市户外广告研究现状
    3.1 国外城市户外广告研究现状
        3.1.1 国外城市户外广告发展历程
        3.1.2 国外户外广告管理评述
        3.1.3 国外户外广告管理的共同点及优点
    3.2 国内城市户外广告研究现状
        3.2.1 国内户外广告的发展历程
        3.2.2 国内户外广告管理评述
        3.2.3 国内街景美感缺失分析
4 绵阳市户外广告的规划与管理研究
    4.1 绵阳市城市概况
        4.1.1 历史沿革
        4.1.2 城市规模扩张
        4.1.3 城市发展进程
    4.2 绵阳市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研究基础
        4.2.1 户外广告相关法律法规研究
        4.2.2 绵阳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标准和要求
        4.2.3 绵阳市户外广告设置美学原则
    4.3 绵阳市户外广告发展及整治历程
    4.4 绵阳市户外广告现状问题
        4.4.1 未批先建、违规设置广告较多
        4.4.2 广告形式、体量、材质、位置、色彩把握不佳
        4.4.3 广告设施缺乏有效的后期维护管理
        4.4.4 广告审批后监管不力
    4.5 绵阳市户外广告规划设置原则及分区管控策略
        4.5.1 绵阳市户外广告规划整体设置原则
        4.5.2 分区管控策略
5 绵阳市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研究
    5.1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研究
        5.1.1 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界定
        5.1.2 国际组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措施
        5.1.3 国内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手段及面临问题
        5.1.4 工业文化历史街区打造创新、活化、改造成功案例分析
    5.2 绵阳市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5.2.1 跃进路地理区位
        5.2.2 跃进路工业发展历程
        5.2.3 跃进路街区现状分析
    5.3 绵阳市跃进路户外广告现状调查问卷设计及调研
        5.3.1 问卷设计和发放
        5.3.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5.3.3 对绵阳市跃进路户外广告的看法
        5.3.4 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5.4 绵阳市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户外广告设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5.5 绵阳市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设计
        5.5.1 规划设计原则
        5.5.2 规划设计思路
        5.5.3 提升改造策略
    5.6 绵阳市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户外广告设置对策研究
        5.6.1 街区整体控制
        5.6.2 街区户外广告密度控制
        5.6.3 街区色彩控制
        5.6.4 形态造型控制
        5.6.5 亮化光源控制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城市户外广告规范管理研究 ——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户外广告
        1.2.2 城市户外广告管理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创新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第2章 城市户外广告规范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公共地悲剧理论
    2.2 政府管制理论
    2.3 街头官僚理论
第3章 萧山区户外广告规范管理的现状
    3.1 萧山城市概况
    3.2 萧山户外广告设置现状分析
        3.2.1 萧山户外广告问卷调查分析
        3.2.2 萧山户外广告实地踏勘分析
第4章 萧山区户外广告的审批备案和执法工作现状
    4.1 萧山户外广告的审批备案
        4.1.1 城市大型户外广告设置审批
        4.1.2 设置其他临时性户外广告设施备案
        4.1.3 设置其他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指示牌备案
    4.2 萧山户外广告管理执法一般工作现状
        4.2.1 萧山户外广告管理执法所参照的法律法规
        4.2.2 萧山户外广告管理执法一般工作流程
        4.2.3 萧山户外广告管理执法工作成效
    4.3 萧山户外广告管理执法案例分析
        4.3.1 信访交办流程
        4.3.2 案件处理流程
    4.4 萧山户外广告整治管理现状
第5章 萧山区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存在的问题
    5.1 审批备案缺乏全面审查,后续管理缺乏全面监管
    5.2 前置审批到前置备案所带来的管理漏洞
    5.3 管理效果不理想
    5.4 管理方式单一,靠政府“一元”管理
第6章 萧山区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1 相关立法上,上下位法不统一,立法效力混乱
    6.2 管理主体上多头管理
    6.3 规划标准不高,缺乏统一布局
    6.4 日常监管不够到位,且未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6.5 公共监管缺位
第7章 萧山区户外广告规范管理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户外广告法律法规
    7.2 做好户外广告长效设置规划
    7.3 明确户外广告管理主体,加强户外广告管理群体的管理
    7.4 持续做好日常监管工作,定期开展专项整治
    7.5 加强广告行业自律,引入公共监管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萧山城市户外广告问卷调查(市民版)
附录B 萧山城市户外广告问卷调查(商户版)
附录C 萧山城市户外广告问卷调查(相关管理人员版)

(8)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背景研究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高密度区城市问题凸显,公众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1.2 人、车、绿不能共生,生存性出行破坏了街道的生活性活力
        1.1.3 城市康体空间体系缺乏网络化、均等化、公平化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既有研究评析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3.1 概念与范畴
        1.3.2 内容与形式
        1.3.3 视角与方法
        1.3.4 思路与框架
        1.4 意义与前景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4.3 发展前景
理论研究篇
    2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的理论建构
        2.1 理论基础
        2.1.1 基于健康导向的健康城市规划理论
        2.1.2 基于使用者行为心理的公共空间设计理论
        2.1.3 基于生态修复的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2 内涵解析
        2.2.1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与城市科学发展
        2.2.2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与共生哲学
        2.2.3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
        2.3 创新与发展
        2.3.1 对城市长效健康的强调
        2.3.2 角度与切入点的不同
        2.3.3 组成与、分类与参数的差异
        2.3.4 调查方法内容侧重点的不同
        2.4 本章小结
    3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研究
        3.1 微型绿道空间特征类型学研究
        3.1.1 空间要素
        3.1.2 空间形式
        3.1.3 空间维度
        3.2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定性研究
        3.2.1 基于美学视角的微型绿道空间形态
        3.2.2 基于健康促进的微型绿道空间形态
        3.2.3 基于高密度区生态恢复的微型绿道空间形态
        3.3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定量研究
        3.3.1 微型绿道几何形态的定量研究
        3.3.2 微型绿道网络形态的定量研究
        3.3.3 微型绿道空间序列的定量研究
        3.3.4 微型绿道空间可达性的定量研究
        3.4 本章小结
    4 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模式研究
        4.1 观点、目标与原则
        4.1.1 观点
        4.1.2 目标
        4.1.3 原则
        4.2 空间体系建构
        4.2.1 空间分类建构
        4.2.2 开发利用模式
        4.2.3 设计实施策略
        4.2.4 政策保障措施
        4.3 动态调控模式
        4.3.1 基本思路与步骤
        4.3.2 动态调控理论与方法
        4.3.3 评价指标与方法初探
        4.4 本章小结
案例研究篇
    5 西安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建构研究
        5.1 现状问题与背景分析
        5.1.1 背景概况及相关基础研究
        5.1.2 现状调查及问题统计
        5.1.3 前期预测及模拟模型
        5.2 空间建构模式及可行性探讨
        5.2.1 建构原则
        5.2.2 建构类型
        5.2.3 建构模式
        5.3 实施策略及对策建议
        5.3.1 土地利用策略
        5.3.2 交通规划策略
        5.3.3 公众参与策略
        5.4 典型区域调查及概念性方案
        5.4.1 碑林区概念性研究方案
        5.4.2 新城区幸福林带研究方案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6.1.1 微型绿道对绿道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6.1.2 微型绿道空间形态研究
        6.1.3 微型绿道立体建构模式研究
    6.2 论文创新点
        6.2.1 理论创新
        6.2.2 技术创新
        6.2.3 实践创新
    6.3 不足与展望
        6.3.1 基于健康城市的微型绿道康体空间网络评价体系研究
        6.3.2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微型绿道使用需求与活动方式预测研究
        6.3.3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微型绿道康体空间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和表格说明
附录二: 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摘录
附录三: 部分地方都市健身圈建设文件摘录
附录四: 论文相关调查问卷及分析统计
    1 西安市区居民康体行为调查
    2 西安城市居民步行骑行活动动机调查
    3 西安城市居民步行骑行环境调查
    4 西安市东大街步行满意度网络调查
附录五: 代表性街道设计导则比较分析
附录六: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城市中心区街道第二次轮廓线规划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国外城市街道广告牌规划与管理研究
    美国城市街道广告牌规划管理经验
    日本城市街道广告牌规划管理经验
    法国城市街道广告牌规划管理经验
    经验总结
西安市东大街西段广告牌设置现状
    东大街西段概况
    现状调查方法
    广告牌设置现状调查
        广告牌类别
        广告牌色彩
        广告牌形式
        广告牌尺寸
        广告牌位置
        广告牌高度
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告牌设置破坏建筑立面的形式构图
    广告牌设置趋同化
    广告牌设置随意无序
    广告牌设置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广告牌设置影响建筑的通风采光
东大街西段广告牌设置的规划管理控制建议
    广告牌设置加强地域识别性
    色彩的控制
    广告牌设置融入街道景观
    监督管理部门的监控
结语

(10)共用公物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简述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途径、研究方法与研究限制
第一章 共用公物使用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共用公物的概念
        一、共用公物概念的起源
        二、国外的共用公物概念
        三、我国学者对共用公物概念的界定
        四、本文的观点
        五、共用公物的成立要素
        六、本文将共用公物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第二节 共用公物的类型与扩张
        一、共用公物的类型
        二、共用公物的扩张
    第三节 共用公物所有权学说和公共信托理论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共用公物所有权学说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共信托理论
        三、对共用公物所有权学说和公共信托理论的评论
        四、我国共用公物使用的相关理论之探讨
    第四节 共用公物使用的方式
        一、共用公物使用方式的分类
        二、共用公物自由使用和许可使用概要
    第五节 共用公物使用的法律性质
        一、共用公物自由使用的法律性质
        二、共用公物特许使用和特许使用权的法律性质
    第六节 共用公物使用的原则、保护和界限
        一、共用公物使用的原则
        二、共用公物使用的保护
        三、共用公物使用的界限
第二章 共用公物使用的现象考察
    第一节 我国共用公物使用的立法考察
        一、共用公物使用的立法现状和问题
        二、对《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的评析
    第二节 我国共用公物使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共用公物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在共用公物许可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
    第三节 我国共用公物使用的实例分析
        一、对“吃喝公园”现象的思考
        二、对共用公物商业冠名的思考
第三章 共用公物许可使用的制度完善
    第一节 明确界定共用公物
    第二节 规制违法行政许可
    第三节 确立行政许可标准
        一、应明确行政许可标准的组成部分
        二、遵循“尽可能具体”原则来规定行政许可标准
    第四节 完善行政特许授予制度
        一、通过辅助机制弥补传统招标、拍卖方式的不足
        二、采用多种公平竞争方式
        三、增加订立合同程序
        四、增加登记程序
    第五节 建立利益衡量机制
    第六节 完善共用公物特许使用权流转制度
        一、界定可流转的共用公物特许使用权的范围
        二、明确具体流转方式
        三、区别对待不同特许使用权的流转并予以规则化
第四章 共用公物自由使用的制度完善
    第一节 完善共用公物的管理体制
        一、合理配置共用公物管理权力
        二、确立共用公物管理权和警察权的行使规则
        三、强化对共用公物的财政预算监督与审计监督
        四、健全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制度
        五、加强对共用公物使用价格和质量的监管
        六、提高共用公物设置和提供公用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度
    第二节 加强对共用公物使用人的权利救济
        一、建立共用公物管理权和警察权的损害赔偿机制
        二、建立共用公物致害国家赔偿制度
        三、建立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西安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和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户外LED显示屏亮度与环境照度关系及标准研究[J]. 李奕,张晓颖,张恒,王嘉明,乔卫东.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2]西咸新区城市设计管控研究[D]. 俞波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时空行为视角下西安市既有居住地段休闲活动空间全龄共享策略研究 ——以铁路局居住地段为例[D]. 乔雅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西安市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设计与研究[D]. 王吉豪. 长安大学, 2020(08)
  • [5]休闲农业视野下西安市城郊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 郑智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绵阳市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研究 ——以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D]. 胡艺. 西南科技大学, 2017(01)
  • [7]城市户外广告规范管理研究 ——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D]. 王卓. 南昌大学, 2018(12)
  • [8]高密度区微型绿道空间体系建构研究[D]. 王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9]城市中心区街道第二次轮廓线规划与管理研究[J]. 左宜. 北京规划建设, 2017(02)
  • [10]共用公物使用研究[D]. 汪秋慧. 苏州大学, 2016(06)

标签:;  ;  ;  ;  ;  

西安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与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