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电视经济频道的话语嬗变与重构——兼论央视经济生活频道与湖南ETV话语模式的嬗变与生成

转型期电视经济频道的话语嬗变与重构——兼论央视经济生活频道与湖南ETV话语模式的嬗变与生成

一、试论转型时期电视经济频道的话语嬗变与重构——兼论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与湖南ETV话语方式的嬗变与生成(论文文献综述)

肖珍珍[1](2021)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劳动”既是一个历史具体的现象,又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的具有广泛生发性的论题。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劳动叙事这一主题的深度探析,劳动背后潜隐的社会历史形态更迭、伦理价值变迁、审美向度流转都会一一呈现。本文以劳动为视角,基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对比研究、历史文化学研究方法,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论文的绪论部分交代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且对于论文写作中所使用的“劳动”、“叙事”两个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说明。新世纪以前中西方不同时期文学中的劳动叙事话语是本文展开探讨和论述的基点。论文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解读了新世纪以前本土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小人之事与社稷之本的悖论时代、劳工神圣的启蒙时代、劳动光荣的激情时代和勤劳致富的务实时代;还梳理了西方文学视阈下不同时期的劳动叙事话语,将其概括为:古典的农业时代、神权的宗教时代、资本的工业时代。为更好地读解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劳动叙事,论文第三章从整体上概述新世纪长篇小说和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问题性审美、狂欢化审美、本土化审美三个突出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在整体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多元化和劳动形式多样化两个明显特征。新世纪以来,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便是千年“乡土中国”向今日“城乡中国”的转变,论文第四章阐释了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与“城乡中国”的构建之间的同构关系。本章分“城”与“乡”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在农村,一方面,乡村世界呈现一片衰颓和凋蔽现象,这让很多作家满怀忧虑。另一方面,新世纪长篇小说也描绘了带着资本、理念和新的劳动模式的乡村“归来者”和带着政策、使命和新的发展模式的乡村“外来者”与乡村的父老乡亲一起探索和建设现代农村的宏伟图景。在城市,迫于生活压力成批离开农村来到城市的农民,不得不面对生存空间的转换所带来的劳动方式、劳动姿态、劳动情感等一系列的转变。新世纪长篇小说对城市带给奔波于生产线上、流连于钢筋水泥间寻找出路的打工人的疼痛和困顿进行了深情描摹。劳动与伦理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塑造和影响。论文的第五章在历史的迁延过程中阐述了劳动对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生态伦理的重塑,在对比中凸显新世纪劳动伦理的新特点。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透视的这些新特点包括:“子”们摆脱了父辈在劳动经验、劳动能力、劳动资料方面的控制和权威后,指向自由、平等、独立、强大的成长路线;对于女性来说,集体劳动将她们引出家门,改革开放则将她们推向市场,新世纪的她们不再扮演一个辅助或是服务者的角色。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个人与工厂之间,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新世纪长篇小说在批判现代文明对人类栖居环境的入侵和破坏的同时,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呈现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传统劳动的复归和生态劳动的构建。劳动与美同在。论文第六章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进行剖析,从劳动的技道美、田园美、苦难美、精神美四个方面分别呈现。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对卓越之技和自由之道的描述都闪耀着动人心弦的美,这是文学作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写照;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中的“田园美”分别从知识分子立场和劳动者立场得到传神再现;作为苦难美重要载体的劳动在新世纪长篇小说中主要体现为在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和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劳动带给很多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但远离了劳动,人却失去了确认自身的场域。劳动是劳动者生命策略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他们建构自我和实现自我的重要承载。论文的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长篇小说中的劳动叙事的价值、意义、不足等进行的整体概括。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因为具象了当今时代的劳动样态和新质,通过劳动叙事呈现了新世纪的时代特点、审美诉求、文化指征、伦理迁延等,展现了劳动与现代经济、劳动与社会正义、劳动与现代法治、劳动与公民德性之间错综复杂、纠结缠绕的关系,因而具有了时代的脉动和介入、省察现实的力量。在这个轻飘的年代里续写各种劳动难题,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尚未完全失重的一面。但是,在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今天,由于劳动精神和劳动意识的缺失,劳动在文学题材中越来越“小”,体力劳动更是渐行渐“远”。而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舒适高效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快递员、城市跑腿、家政服务员、月嫂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对我们的辛勤付出,他们不该仅仅是部分人眼中的“新底层”,而应该是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主角。我们认真地期待新世纪的创作者们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对于劳动、对于劳动者、对于生活、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更加清醒、深刻、独到的体认和把握。

李岩[2](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提出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王晓宇[3](2020)在《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不断涌现,其席卷之势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巨大冲击,致使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媒介生态与传播格局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媒体曾经形成的核心竞争力逐渐瓦解。电视作为现代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种媒体形态,在新的技术环境、社会环境下,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对传统电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进行的多层面、多角度的渗透,使两者间愈渐频繁的互动发展,电视媒体不再一枝独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面对冲击,结合国家战略要求、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发展形式,传统媒体不得不借力新媒体,整个传媒业呈现媒体融合的趋势。近年来,媒体融合更是作为国家战略不断推进深化,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已上升到国家治理体系的高度,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新生态势在必行。作为当下电视荧屏中占据主流地位的节目类别,电视综艺节目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能否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借助互联网思维破除僵局,尽快掌握媒介融合的技巧,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不断丰富自己,实现传统电视节目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创新节目形态,减少受众流失,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完成自身转型,实现电视综艺生态平衡长远发展,成为最为紧迫的命题。随着互联网不断升级换代,媒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或是一个沟通的渠道,它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连接的平台,开始将人类社会引入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圈中,使得任何一种媒介问题的解决,依靠单一的媒体都解决不了,需要从一个更大范围的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去审视和关照,因此,把综艺节目搁置于当前的媒介融合的大生态的背景下,研究综艺节目的创新问题是本文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基于此,本文会侧重于使用媒介生态学的理论,对融媒背景下的电视生态的变革、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现状进行一个全景式的扫描与归纳,由此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可行的电视综艺节目融合创新发展路径,并建立电视综艺节目媒介生态建构的理论体系。具体而言,本文聚焦融媒时代电视综艺节目的媒介生态建构研究,主要以媒介融合、媒介生态、媒介平台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传播学、艺术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观看、整理、研究分析大量综艺节目的基础上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析,从“原生态”、“内生态”和“外生态”三方面对融媒时代下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媒介生态建构研究,提出具体建构策略,帮助电视综艺节目健康发展。该选题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和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将分为五个章节对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进行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选题的背景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并论述选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次,就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主要从媒介融合、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媒介生态、综艺节目的发展等四个方面,对国际、国内相关着作、文献及理论进行梳理和介绍;最后,交代本文写作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文中相关概念,主要是融媒、电视综艺和媒介生态做了简要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廓清其定义和特点,并对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如媒介融合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平台理论等进行理论梳理铺垫,这些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研究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从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入手,如何突破困境,要从生态的角度去探讨。对于当下电视生态的变革通过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和电视产品的创新路径三方面阐述,最后将电视传播生态变革的动因归结于技术革新、政策推动、市场开放、文化融合、受众需求几方面因素。第三章通过内容形态、传播形态、制作方式和节目类型四个维度分别对电视综艺的发展历史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内容形态上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传播形态上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制作方式上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节目类型上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并对各阶段综艺节目进行历史分期,纵向与横向梳理相结合,便于厘清综艺节目的发展状况和变迁变革。第四章着重研究电视综艺媒介生态的现状与媒介生态危机。将电视综艺节目置于一个宏观、动态的媒介生态环境之中,从外部生态环境和生态位及生态关系方面系统分析电视综艺节目生存与成长的背景,探析电视综艺的生存现状和生长态势,并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在当下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第五章探究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问题,这是本文重点论述的章节。结合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互联网思维作为建构基础,分别从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的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的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和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三方面阐述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最后结语部分聚焦于对本文的总结和电视综艺的未来发展的展望。本文通过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以融媒时代为背景,以媒介生态学为视点审视电视综艺节目的生态现状、影响因素,探究优良综艺节目生态的建构策略,从而寻找电视综艺节目再平衡的出路与转机,以期指导传播实践,促进电视综艺节目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谭厚锋[4](2019)在《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文中研究说明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之一。侗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自古以来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在众多的侗族民歌中,要数世世代代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一人领唱众人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嘎老,即侗族大歌最具特色。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是在中国境内被发现的第一个多声部民歌品种。彻底否定了西方音乐界长期以来认为中国民间没有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1986年侗族大歌唱响法国巴黎着名的国立夏乐宫剧院。1994年侗族大歌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可见,侗族大歌不仅仅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就是在世界音乐史中也有其应有的位置。多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侗族大歌研究。从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对侗族民间音乐活动的描述算起,至今已有800余年的研究历史。在中国知网篇名为"侗族大歌""嘎老""侗族民间合唱"数百篇文章和已公开出版的10余部侗族大歌着作则为素材,分别从侗族大歌研究的开创期、形成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等五个阶段的研究进行概述。这些研究分别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学、历史学、音乐理论、民俗学、人类学、传播学、旅游开发等视角展开,推动了对侗族大歌研究的深入。这些研究提升了侗族大歌在国内外的影响,预示了侗族大歌研究的未来走向。

高小燕[5](2019)在《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追求更高的发展水平,更有质量的生活,满足更多的精神需要,成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承载着人类文化意象和社会记忆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发挥其价值,提升与公众的联结,伴随人类的精神文明迈步进入新的时空。随着公共考古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但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者、公众等)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存在诸多“知沟”和认识偏差,导致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了价值传承的危机问题。文化遗产传承什么、如何传承、如何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我们研究的元起点。本文以公共考古学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为研究主题,以陕西省秦始皇陵为主要考察对象,运用考古学、文化社会学、阐释学和传播学等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研究进程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深入问题、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以传承价值为本质,认同为目标,互动与对话为主体,阐释与传播为途径。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我们要在社会转型和话语变迁的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重构、阐释、展示、解读和传播。文化遗产保护要立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即文化价值,分析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价值、精神文化价值与制度层面的价值(社会治理体系和规则),从而以提升公众与文化遗产的联结、激发公众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记忆为主要目的,让公众“透物见人”,能看得懂、听得懂,从而实现让静置物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让公众与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对话”,唤醒文化记忆,实现文化认同。第二,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搭建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阐释与展示系统,联结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建构参与式叙事空间,建构文化景观和文化传播的意象空间,打造与公众交流互动型阐释模式,提升文创产品文化意象等方面,高质量阐释和展示文化遗产的价值。第三,当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通过新的传播模式和渠道,使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社会秩序、政治制度、文化意象、文明观被再次呈现和建构出来,形成新的文化意象;同时,在数字传播为代表的多媒介所营造的新时空中,以新的形式、新的结构、新的表征来表达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使其获得新的价值延续与生长,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象和记忆。

窦金启[6](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指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孙梦[7](2019)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财经媒体的成长路径研究(197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经媒体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为我国的财经媒体人提供了一个纵深的历史背景,财经媒体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印证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在我国市场化的进程中,财经媒体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同时也反映出了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在大众化与专业化的矛盾中,在社会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平衡下,财经记者们逐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摸索、完善新闻专业主义的独立精神以及媒体人最基本的新闻职业素养。本文将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2018年)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为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起步阶段;1993—2000年为发展摸索阶段;2001—2010年为发展崛起阶段;2011—2018年为发展转型阶段。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形势、不同的国家政策、不同的受众需求,每个阶段都出现了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财经新闻报道。当然,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背景下,财经媒体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存在着相应的特征、变化、问题与不足。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对财经媒体的媒介定位、报道理念、运作模式、对社会的影响等进行综合分析与研判。本文将在梳理这四十年财经媒体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我国改革开放40年财经媒体发展的历史与多重现实背景,诠释推动我国财经媒体产生、发展、盛行的多重原因,揭示其每个发展阶段中存在的变化与特征、问题与不足,进而探讨在媒介生态学视角下我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应循路径,寻求财经媒体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谐的生存发展策略,在对其深入分析中得出我国财经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以及对未来我国财经媒体成长的希冀与展望。

袁侃[8](2018)在《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主要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法治建设、电视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电视涉法传播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公共领域建构价值,将中国电视涉法传播的实践视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实践,采用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话语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全面剖析了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历史轨迹。研究结论认为,从功能完善性标准和发展衡量标准等维度来看,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经历了开创期、扩张期和再造期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分别产生了“记录体”、“说法体”和“沟通体”三种特色话语形态;同时,尽管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建构成效,但是远未达到成熟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状态。其中,第二章主要在前一章的相关文献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从词源学、现有界定、东西方不同语境三个不同维度探讨了公共领域的中国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何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及其内在结构、建构前提和主要特征。研究发现,从本质上说,公共领域是公众围绕公共利益而进行公共意见交流的精神领域,具有普遍的客观存在性。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是指在中国这一特定的空间语境下由电视所提供的一个开放性的法治公共议题公共话语空间,包括了空间载体、参与主体、空间话语和话语规则等构成要素,具有公共意见交流和公共议题呈现等主体功能,和载体的扩张性、平台的开放性、参与的平等性、话语的公共性等基本特征。第三章至第五章沿着上述理论思考路径,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从功能完善性标准和发展衡量标准等维度,通过全面系统的仔细梳理和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建构与演变阶段。其中,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开创期(1980——1998年)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建构语境、探索历程、结构形态与主导话语。研究发现,在这段极为漫长的时间里,其主要呈现出话语地位的非主流、时间形态的断断续续、空间样态的相对单一、“普法”话语的强势主导等基本特征。并且,在这一阶段后期,以央视《社会经纬》为代表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模式基本定型,并由此确立了“记录体”的话语主导地位,其以纪实为主要风格,以“故事化”为主要的话语表达手段,较好地承载起了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议题呈现功能。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扩张期(1999——2010年)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建构语境、扩张历程、结构形态与主导话语。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条件的向好转变,其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横向规模与纵向质量的“突变”式发展。特别是以《今日说法》为代表的“说法体”电视法治节目的崛起,使得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在前一阶段单一的议题呈现功能基础之上,进一步具备了意见交流的功能,标志着其已经在形式上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功能。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再造期(2011年至今)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建构语境、建构表现、主导话语及其公共领域再造意义。研究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在前一阶段的“说法体”建构模式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了“沟通”的作用与功能,实现了参与主体的极大扩充、意见交流的更加充分、观点碰撞的初步显现。同时,由于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日渐兴盛,原有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与网络公共领域开始逐步叠加,并且相互交融,从而使得其具备了不同于以往的实践形态。第六章将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和访谈的方式获取了社会公众、业者对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现状、问题的认知和对其发展的期望,另一方面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应主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远未达到成熟的状态,由于技术变迁、建构认知、经济因素等综合影响,其主要正面临着以媒介格局变迁下的“整体失落”为主要表征的载体危机、以空间层次的结构性失衡为主要特点的形态危机、以话语表达方式的日渐僵化为主要标志的话语危机,以及以公共领域功能的错位与异化为突出问题的功能危机。为此,本研究提出,未来的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应当从外部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以建立有效的空间发展社会保护机制,力争实现其生态的重建;推动其主要建构者(电视媒体)公共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双重提升,力争实现其认知的重构;建立复合空间主导下的多元空间体系,力争实现其空间的重组;以全新融合思维重塑法治公共领域面貌,力争实现其手段的重整。

李亚娟[9](2018)在《当代中国法治教育的困境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1986年开始自上而下的普法教育,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时至今日已经进入“七五”普法,但普法三十余年效果却远未至预期。法治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必然的选择,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的法治中国也是执政党确立的依法治国的建设目标。中共中央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在“生产力水平显着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更突出”的情况下,法律乃至社会的法治就更为重要,因此“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也是法治教育持续深入的动力。但是法治教育要进一步展开必须进行反思,同时要借鉴有益而成功的经验。中共的法治教育历史可以回溯至井冈山时期,涵盖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共和国初期与普法时期四个阶段。论文选取延安时期与普法时期的法治教育进行重点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进行区域执政的实践,颁布大批条例与法令,同时在陕甘宁边区推行法律并开展社会教育,是革命时代的社会秩序重建,服务于战争时局下的政治需求。1970年代末中国开始法制建设,并于1986年开始五年一次的普法教育,同样是执政党在社会动荡后的秩序重整,服务于改革开放、建立法治社会的政治需求。二者都是在受传统中华文化影响的民众心理上,用受西方法律规则影响的法律制度来重建新秩序。从法治教育视角出发,延安时期的政治活动、司法实践与社会教育中蕴涵着朴素的法治教育理念与方式,是法治教育的隐性存在;其培养主体意识的法治教育理念,融入式法治教育内容,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方式都值得当代法治教育借鉴。普法教育既有延安时期中共执政思维与经验的延续,又面对法制建设大发展,而民众法治意识未能相应跟进的局面,从“一五”普法到“七五”普法已经持续三十余年,民众知晓了权利,也开始追求法治秩序,但自上而下灌输教育与条文教育的模式,忽视了法治社会的形成需要法治文化的土壤,同时知识教育的理念也导致普法教育未能实现知法守法的目标。普法时期的法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公民的权利意识增长而维权行动也伴之而起,法律也因为权利话语彰显而相应变化,但公权力主体的法律意识却未能跟进,依然固守治民心态,仅仅把法治教育作为教化公民守法的工具,未能理解现代法治首先是对公权力进行限制,以保护私权利,因此产生大量冲突并导致政府权威与司法权威不足,进而导致公民对法律丧失信心。此外对象化、知识化与形式化的法治教育导致法律本身工具化,虽然权利意识觉醒,法律的工具性价值被张扬而蕴涵在法律背后的法治价值却被忽视,导致法治认同不足,因而知法却未必守法,守法却未必信法。在对普法时期法治教育进行反思,对延安时期法治教育进行借鉴,并参考美国法治教育实践后,明确当代法治教育的内涵为:其是以自由、平等、民主、公正等理性法治文化为基础的一种教育活动,遵循现代法治理念,着力于培养公民的现代法治素养,以及对法律的认同与信任。现代法治教育的目标应为通过主体意识培育、法治价值认同、法治精神培育实现人的法治化,进而实现社会的法治化。法治教育的内容应包含宪法教育、人权教育、权利为本、程序正义四个方面,从知识教育转向价值教育,侧重法治精神与价值的培养。而要实现法治教育的目标,则必须改变主客体的法治教育关系,以平等主体间的交往关系进行的法治教育过程,有助于主体自主性的养成、民主平等精神的塑造,通过主体间的理性交往,实现主体的法治化。法治教育作为价值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遵从价值教育的规律,从“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出发,主体的法治化是主体全方位地参与法律生活,在参与中主体性、主体意识、法治意识得到成长,也有助于建立法律认同、重塑司法权威。法治教育过程通过三个途径实现,首先是系统的校园法治教育,除了师资专业化,还应将法治教育内容融入多学科,以侧重内隐认知的方式螺旋式展开,并注重校园法治文化氛围的培育;其次法治教育应从限制政府公权力入手,在内外力作用下重塑政府公信力和司法权威,通过实践理性为民众塑造守法典范,在民众内心建立起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任;最后法治教育要在全社会展开,而其实现途径必然应是整个生活世界的法治化,在生活中认识法律,在生活中实践法律,对法治的认识需要实践理性的过程,对法治的信任是实践理性的结果,生活世界法治化正是法治教育实践理性的过程。

阎安[10](2017)在《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文中指出城市广电媒体是城市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城市形象传播需要的窗口。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在空间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眼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的现实问题,从第一空间规模对渠道的影响、第二空间需求对内容的影响、网络信息空间对媒体平台功能和架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从空间视域考察,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并存在多个维度的空间动力机制。在物质的第一空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传媒相关产业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渠道资源。在精神与文化的第二空间,大众传媒进行精神生产,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和重建“想象的共同体”,在第二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直接牵引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新的空间”,互联网实现了城市另一个界面的“可沟通性”,并重塑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空间连接、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被技术重构,也进而导致大众传媒的功能转换与平台迁移。从第一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驱动媒体渠道的空间扩张。高密度社区降低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使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城市化区域率先普及;受益于城市化区域旺盛的人口流动,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渠道的移动优势得以发挥,以城市“动众”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和移动电视成为城市广电新的增长点。对于城市广电而言,渠道的扩张和日益开放意味着“溢出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来自行业内强势媒体和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规模驱动”将进入增速回落、直至增长乏力的阶段,而“创新驱动”将成为渠道拓展的新动力。对于城市广电来说,渠道资源将从垄断转向开放,从稀缺转向过剩。从第二空间维度看,当前中国城市呼唤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和具有包容度、亲近感的社会认同空间。正是上述需求,牵引着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城市广电在电波和屏幕中,建构起一个虚拟的城市交流场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基础上设置议题、提供意见,并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广电发挥监测本土环境、沟通本地人群、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弘扬城市精神的功能,成为促成城市文明外化与具象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台自办节目一直是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在荧幕上呈现的家庭生活、日常礼节与习俗,为重建社会认同提供了帮助。对于城市广电来说,这是内容生产应该坚持的方向。从“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全新维度看,在城市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城市广电的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也随之变革调整,作为内容产制者和渠道运营商的角色定位相应改变。城市广电转型发展而来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尤其是带有网络社区特点的视音频网站,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平台。这一转型延续并放大了广播电视自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促进社会沟通的功能,并融入了互联网社交化传播、生产主体民主化等特性优势。城市广电向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转型,不仅扩宽了传统节目类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城市资讯、城市服务、城市消费等要素的整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支撑,城市广电将转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综合对“三个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判断,本文认为,第一空间的扩张驱动力将从“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媒体渠道将从垄断变为“过剩”。在新的渠道生态下,城市广电应提高“善用渠道”的能力,着力降低渠道成本。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媒体协作、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实现渠道共享和内容价值最大化。在第二空间,由城市社会建设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的内容生产仍将维系,城市广电仍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深耕城市,捕捉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推动城市广电不同类型的新节目研发;通过下沉到社区,实行“超级本地化”策略,可以以多样化的“小而美”生产赢得市场青睐。在网络信息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和空间连接能力,将“倒逼”城市广电的融合与调整。通过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节目、技术、平台、人才等生产要素逐步共享融通;通过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推动城市广电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二、试论转型时期电视经济频道的话语嬗变与重构——兼论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与湖南ETV话语方式的嬗变与生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转型时期电视经济频道的话语嬗变与重构——兼论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与湖南ETV话语方式的嬗变与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的缘起
        1.1.2 选题的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文献综述
        1.2.2 文献评述
        1.2.3 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及研究视域界定
        1.3.1 劳动
        1.3.2 叙事
        1.3.3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 选题的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2章 劳动叙事话语的生成与演进
    2.1 本土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2.1.1 传统中国——20 世纪之前的劳动叙事话语
        2.1.2 启蒙中国——20 世纪10-3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1.3 革命中国——20 世纪40-70 年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1.4 转型中国——20 世纪80 年代-新世纪的劳动叙事话语
    2.2 西方文学视阈下的劳动叙事话语
        2.2.1 古典西方——农业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2.2 神权西方——宗教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2.2.3 工业西方——资本时代的劳动叙事话语
第3章 新世纪长篇小说和劳动叙事
    3.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新质素
        3.1.1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发生语境
        3.1.2 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审美检视
    3.2 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的新质素
        3.2.1 创作主体多元化
        3.2.2 劳动形式多样化
第4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当代观照
    4.1 乡的凋敝与重建
        4.1.1 坚守者的无奈
        4.1.2 归来者的气魄
        4.1.3 外来者的使命
    4.2 城的建设与发展
        4.2.1 流水线上的疼痛
        4.2.2 钢筋水泥间的困顿
第5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中的伦理迁延
    5.1 劳动与家庭伦理的重塑
        5.1.1 父亲权威的解构
        5.1.2 婆媳地位的倒转
        5.1.3 夫妻关系的重构
    5.2 劳动与社会伦理的变迁
        5.2.1 金钱逻辑取代乡土人情
        5.2.2 归属淡漠取代工厂认同
    5.3 劳动与生态伦理的互动
        5.3.1 现代劳动的批判
        5.3.2 传统劳动的回望
        5.3.3 生态劳动的构建
第6章 新世纪劳动叙事的美学风貌
    6.1 技-道美:对工匠精神的追求
        6.1.1 对卓越之技的精益求精
        6.1.2 对自由之道的孜孜以求
    6.2 田园美:对诗意故乡的眷恋
        6.2.1 知识分子立场的田园想象
        6.2.2 劳动者立场的现场经验
    6.3 苦难美:对异化劳动的反抗
        6.3.1 私有化滋生的劳动异化
        6.3.2 城镇化衍生的劳动异化
    6.4 精神美:对劳动重负的超越
        6.4.1 自我建构的存在感
        6.4.2 自我实现的价值感
结语:劳动叙事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3)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一)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
        (二)融媒时代电视的发展相关研究
        (三)媒介生态的相关研究
        (四)综艺节目的发展相关研究
    三、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融媒
        二、电视综艺
        三、媒介生态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媒介融合理论
        二、媒介生态理论
        三、媒介平台理论
第二章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变革
    第一节 融媒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的困境
        一、电视媒体地位与电视传播功能削弱
        二、电视受众流失严重
        三、电视专业人才外流
        四、电视广告收入下滑
        五、融合发展停留表面,缺乏具体路径
    第二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的现状
        一、移动、社交、智媒——电视发展的三度空间
        二、竞合共生——传统媒介与新媒介交织下的电视生态
        三、形态与价值迭变——成为电视生态的常态
    第三节 融媒时代电视生态变革的动因
        一、技术赋能媒体
        二、制度政策支持
        三、市场环境推动
        四、文化相融共生
        五、受众需求变化
第三章 电视综艺的发展与衍变
    第一节 从晚会表演到真人秀
        一、萌芽期(1980 年—1995 年)
        二、发展期(1996 年—2002 年)
        三、成长期(2003 年—2009 年)
        四、高速发展期(2010 年至今)
    第二节 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
        一、起步期(2007 年—2013 年)
        二、成长期(2014 年—2015 年)
        三、黄金期(2016 年至今)
    第三节 从科组长制到工作室制
        一、科组长制度
        二、制片人制度
        三、独立制片人制度
        四、产品经理人制度
        五、工作室制度
    第四节 从节目综艺到产品综艺
        一、节目综艺:娱乐为主,电视综艺商业模式探索
        二、产品综艺:网综爆发,综艺节目产品属性深化
第四章 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电视综艺的外部生态环境
        一、政治生态环境:政策调控不断,引导电视综艺发展的走向
        二、经济生态环境:经济稳中有增,推动电视综艺市场化转型
        三、文化生态环境:消费文化兴起,创造电视综艺节目新形态
        四、技术生态环境: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促进电视综艺融合创新
    第二节 电视综艺的生态位及生态关系
        一、基本生态位:媒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
        二、现实生态位:电视综艺节目自身的进化改良
        三、种间关系:竞争排斥和互利共生
        四、种内关系:掠夺性竞争促进多样化探索
    第三节 电视综艺面临的媒介生态危机
        一、外部生态下向市场妥协,“重娱乐化”变异
        二、内容原创力缺乏,导致产能过剩与市场萎缩
        三、媒介“生态位”高度重叠,节目同质化加剧
        四、节目明星的天价成本,导致产值结构不合理
        五、品牌意识薄弱,生态关系下生存竞争力较差
第五章 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策略
    第一节 媒介生态的建构基础——互联网思维
        一、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电视媒体的典型特征
        三、“互联网+电视综艺”的化学反应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变革驱动电视综艺“原生态”建构
        一、媒介常规——建立扁平化架构和一体化运作机制
        二、媒介生态位——建立市场区隔,实现错位竞争
        三、价值导向——传播变现与商业变现的选择
    第三节 内容为中心的产制理念推动电视综艺“内生态”建构
        一、基于需求、功能、价值的产制行为
        二、以互动为核心的产制形态变革
        三、“用户为王”的节目形式创新
    第四节 以合作共赢的产业链模式为基础的“外生态”建构
        一、传播渠道再转型——传播渠道立体化与传播模式融合化
        二、台网联动新格局——合作、动态、非零和的媒体博弈
        三、产业流程再塑造——垂直产业结构,打通全媒体产业链条
        四、商业模式再创新——整合营销延伸价值链,重构综艺生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公共考古学研究
        二、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三、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
        二、相关理论阐释
    第五节 问题展开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作为沟通的公共考古:任重道远
    第一节 公共考古兴起
        一、何为公共考古
        二、开展公共考古的必要性
    第二节 公共考古现状与发展
        一、国外公共考古发展趋势
        二、中国公共考古发展现状
        三、中国公共考古存在的问题
        四、中国公共考古发展思考
第三章 保护与传承的起点:价值
    第一节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
        一、“文物”与“文化遗产”的概念缘起和发展
        二、国际宪章关于文化遗产价值保护理念的发展解读
        三、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转变
    第二节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危机
        一、社会变迁下的价值危机
        二、深刻原因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重构
        一、文化价值是本质核心价值
        二、价值的时代建构性
        三、价值与人的关系再建构
        四、时空价值与精神价值
第四章 重返文化遗产地:文化意象和经典的产生
    第一节 作为“文化意象”的物质文化遗产
        一、文化意象
        二、文化景观与符号表征
        三、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
    第二节 帝陵的“文化意象”
        一、空间意象
        二、景观意象
        三、文化意象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文化意象的发生
        一、秦始皇帝陵的空间意象
        二、秦始皇帝陵的景观意象
        三、秦始皇帝陵的文化意象
        四、秦始皇帝陵的审美意象
        五、秦始皇帝陵的符号意象
        六、秦始皇帝陵的文明交流意象
    第四节 重返帝陵经典的发生
        一、社会治理体系和制度
        二、思想文化
第五章 文化记忆的发生:文化遗产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第一节 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激发文化记忆
        二、如何催动文化记忆的发生
    第二节 文化记忆、公众沟通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
        一、阐释与展示理论始源
        二、文化遗产的价值阐释和展示
        三、公共考古视域下阐释与展示模式转向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文化价值的阐释与展示
        一、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陈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秦始皇帝陵园的价值阐释与展示框架建构
第六章 公共考古遇上数字传播: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第一节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一、作为媒介的文化遗产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传播功能与价值
    第二节 现代传播的变革趋势
        一、传播变化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传播对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的影响
        三、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传播模式嬗变
    第三节 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一、媒介与价值
        二、虚拟现实与价值传播:以故宫博物院为例
        三、新媒体时代的参与式文化
        四、“微”传播与意义建构
        五、数字传播视域下传统大众媒介与文化遗产价值“复活”
    第四节 新媒体视域下秦始皇帝陵的价值传播
        一、秦始皇陵的媒介化与价值传播
        二、秦始皇陵价值传播现状
        三、数字化传播下秦始皇帝陵价值传播建议
第七章 结论
    一、公共考古强调“沟通”以及文化遗产和公众的“共在关系”
    二、发掘文化价值 激发文化意象
    三、多元立体展开价值阐释 催生文化记忆
    四、数字传播激发文化遗产价值“复活”与“逆转”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6)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一、美国
        二、法国
        三、俄罗斯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一、越南
        二、蒙古
        三、印度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一、匈牙利
        二、泰国
        三、埃及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改革开放40年中国财经媒体的成长路径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财经新闻的内涵
        二 财经媒体的分类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 财经类媒体研究综述
        二 小结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思路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个案研究法
    第六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四 四个阶段划分的依据
第一章 1978—199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财经媒体独立话语的初建
    第一节 1978—1992 我国经济体制变迁与财经媒体的发展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 政治民主化与媒介功能多样化
    第二节 《市场报》:新时期财经媒体的先声
        一 《市场报》及其诞生背景
        二 《市场报》的报道特征与经营模式
    第三节 《金融时报》:第一份股份制金融类报纸
        一 《金融时报》及其诞生背景
        二 《金融时报》的报道特征与经营模式
    第四节 《经济日报》:党报变革的先锋
        一 《经济日报》及其诞生背景
        二 《经济日报》的报道特征与经营模式
    第五节 思考与小结
        一 1978—1992 年我国财经媒体的特征与变化
        二 1978—1992 年我国财经媒体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1993—2000 经济变革年代我国财经媒体市场化运作的探索
    第一节 1993—2000 我国经济体制变迁与财经媒体的发展
        一 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确立
        二 资本力量的进入与市场化的探索
    第二节 《中华工商时报》:第一份现代商业报纸
        一 《中华工商时报》及其诞生背景
        二 《中华工商时报》的报道特征与经营模式
    第三节 《中国经营报》: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一 《中国经营报》及其诞生背景
        二 《中国经营报》的报道特征与经营模式
    第四节 中国三大证券报:证券市场的引领者
        一 中国三大证券报及其诞生背景
        二 中国三大证券报的报道特征与经营模式
    第五节 思考与小结
        一 1993—2000 我国财经媒体的特征与变化
        二 1993—2000 我国财经媒体的问题与不足
第三章 2001—2010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新兴财经媒体的崛起与繁荣
    第一节 2001—2010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财经媒体的崛起
        一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二 经济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财经》杂志: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者
        一 《财经》杂志及其诞生背景
        二 《财经》杂志的报道特征与经营模式
    第三节 《21世纪经济报道》:坚守新闻创造价值
        一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诞生背景
        二 《21世纪经济报道》的报道特征与经营模式
    第四节 “第一财经”:打造多种媒体形态
        一 《第一财经日报》
        二 第一财经电视
        三 第一财经广播
    第五节 电视财经类节目的兴起:从大众化走向专业化
        一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
        二 《财经郎眼》
    第六节 思考与小结
        一 2001—2010 我国财经媒体的特征与变化
        二 2001—2010 我国财经媒体的问题与不足
第四章 2011—2018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财经媒体的融合与转型
    第一节 2011—2018 我国经济、技术的变革与财经媒体的发展
        一 我国经济建设与财经媒体的融合转型
        二 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的繁荣与发展
    第二节 传统财经媒体逐渐实现全媒体集团化发展
        一 传统财经媒体相继进行媒介融合
        二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的诞生
    第三节 门户类财经媒体网站的繁荣
        一 新浪财经
        二 和讯网
        三 网易财经
    第四节 财经类微信公众号的兴起
        一 雪球
        二 秦朔朋友圈
        三 吴晓波频道
    第五节 专业资讯类财经媒体独特的经营模式
        一 金融界
        二 财新网
    第六节 思考与小结
        一 2011—2018 我国财经媒体的特征与变化
        二 2011—2018 我国财经媒体的问题和不足
第五章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动因及策略
    第一节 改革开放40年我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 经济体制的变迁与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
        二 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变革
        三 媒体权力与经济利益的斗争与依存
        四 传媒市场细分化与受众分众化
        五 社会分层与受众角色的转变
        六 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冲突与平衡
    第二节 我国财经媒体的发展趋势与策略
        一 内容生产与品牌建立
        二 打造多元场景体验
        三 内容付费模式渐显
        四 技术驱动财经媒体变革
        五 提升财经媒体人的职业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
        1.2.2 关于电视涉法传播的研究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
        1.3.1 研究视角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难点
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理论探讨
    2.1 公共领域的中国适应性
        2.1.1 公共领域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2.1.2 公共领域概念的学术探讨
        2.1.3 公共领域的东西方不同社会语境
    2.2 从公共领域到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
    2.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
        2.3.1 要素结构
        2.3.2 功能结构
    2.4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前提
    2.5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发展的衡量标准
        2.5.1 载体的扩张性
        2.5.2 平台的开放性
        2.5.3 参与的平等性
        2.5.4 话语的公共性
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开创与“记录体”的确立
    3.1 开创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3.1.1 逐步演替的社会转型
        3.1.2 法律体系建设的提速前行
        3.1.3 “自己走路”的中国电视改革
    3.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艰难探索
        3.2.1 庭审直播: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初步尝试
        3.2.2 《冯大兴的下场》:理想化的直接对话空间建构实践
        3.2.3 《焦点访谈》:“介入式”间接对话空间建构的独特景观
        3.2.4 《社会经纬》:故事化“记录体”的确立
    3.3 开创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形态
        3.3.1 非主流传播: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话语地位
        3.3.2 时间断层: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历时形态
        3.3.3 相对单一: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空间样态
        3.3.4 普法话语: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宏大主题
    3.4 “记录体”的确立及其故事化特色
        3.4.1 纪实风格:“记录体”的直观面貌
        3.4.2 权力博弈:“记录体”的内在本质
        3.4.3 故事化:“记录体”的现实选择
        3.4.4 “化枯燥为形象”:故事化的编码逻辑
        3.4.5 隐含的意义:故事化背后的法治意识形态
4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扩张与“说法体”的兴盛
    4.1 扩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4.1.1 高歌猛进的改革开放与加速重构的社会秩序
        4.1.2 国家法律体系的建成与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
        4.1.3 电视市场化与民生化的互动演进
    4.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极速扩张
        4.2.1 《今日说法》:“说法体”话语模式的强势崛起
        4.2.2 《经济与法》:专业细分趋势下的独特法治公共领域
        4.2.3 《法治在线》:“记录体”的新闻话语表达变体
        4.2.4 社会与法频道: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横向扩张
    4.3 扩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形态
        4.3.1 突变: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极速膨胀
        4.3.2 集中:直接对话空间的强势崛起及其功能转向
        4.3.3 不适:大浪淘沙之后的重生与消亡
    4.4 《今日说法》“说法体”现象的多维透视
        4.4.1 “说法体”探源
        4.4.2 参与主体视角下的“说法体”功能认知
        4.4.3 “说法体”表意系统的确立
        4.4.4 公共议题选取的“点滴”思维
        4.4.5 公共讨论设计的开放色彩
        4.4.6 “姥姥文化”的话语表达追求
        4.4.7 “说法体”现象的扩散及意义
5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再造与“沟通体”的创设
    5.1 再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5.1.1 从“四个全面”进入“新时代”
        5.1.2 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
        5.1.3 从“电视媒体”转向“融合媒体”
    5.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再造
        5.2.1 《小区大事》:“参与式”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开端
        5.2.2 《我是大律师》:“直接对话空间”的极致表达
        5.2.3 《律师来了》:“融合对话空间”的积极建构
    5.3 “沟通体”的基本话语形态及公共领域再造意义
        5.3.1 “沟通体”的核心意涵
        5.3.2 “沟通体”的基本话语形态
        5.3.3 “沟通体”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再造功能
6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危机与风险应对
    6.1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危机
        6.1.1 载体危机:媒介格局变迁下的“整体失落”
        6.1.2 形态危机:空间层次的结构性失衡
        6.1.3 话语危机:话语表达方式的日渐僵化
        6.1.4 功能危机:公共领域功能的错位与异化
    6.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危机归因
        6.2.1 技术归因:“危”与“机”中的艰难调适
        6.2.2 认知归因:公共意识的不足与法治观念的落后
        6.2.3 经济归因:公共属性与经济属性的长期博弈
    6.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危机启示
        6.3.1 生态重建:建立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社会保护机制
        6.3.2 认知重构:公共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双重提升
        6.3.3 空间重组:建立融合对话空间主导下的多元空间体系
        6.3.4 手段重整:以全新融合思维重塑法治公共领域面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社会公众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认知与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附录二: 中国电视法治节目业者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认知与满意度访谈提纲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9)当代中国法治教育的困境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法治教育研究
        1.2.2 国外法治教育研究
        1.2.3 延安时期法律制度与法治实践的研究
        1.2.4 当代普法教育的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2 法治教育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法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2.1.1 法治教育概念的历史回顾
        2.1.2 法治教育与法制教育辨析
        2.1.3 法治教育与普法教育、法律教育的辨析
        2.1.4 法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辨析
    2.2 法治教育与相关概念的联系
        2.2.1 法治与法治社会
        2.2.2 法律意识与法治文化
        2.2.3 法律信仰与法治认同
    2.3 法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
        2.3.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
        2.3.3 生活世界理论
3 中国共产党法治教育的历史渊源与延安经验
    3.1 中国共产党法治教育的历史渊源
        3.1.1 井冈山时期法治教育的萌芽
        3.1.2 延安时期法治教育的深入发展
        3.1.3 共和国初期法治教育的全面展开与停滞
    3.2 延安时期法治教育的社会背景与法制状况
        3.2.1 延安时期法治教育的社会背景
        3.2.2 延安时期的法制状况
    3.3 延安时期的法治教育实践
        3.3.1 边区政府是法律政策积极的宣讲与执行者
        3.3.2 报纸刊物及群众团体是宣传普及法律的阵地
        3.3.3 乡村文化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助推器
        3.3.4 司法实践是生动的法治教育课堂
    3.4 延安时期法治教育的经验
        3.4.1 立法充分考虑边区民众的需求
        3.4.2 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
        3.4.3 边区民众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养成
4 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历史演进、实效与困境
    4.1 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背景与历史回顾
        4.1.1 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社会背景
        4.1.2 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历史回顾
    4.2 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演进
        4.2.1 法治教育对象不断变化
        4.2.2 法治教育目标不断调整
        4.2.3 法治教育内容不断充实
        4.2.4 法治教育方法不断丰富
    4.3 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效果
        4.3.1 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活动效果
        4.3.2 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社会效果
    4.4 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困境
        4.4.1 法治教育的工具化思维
        4.4.2 法治教育内容与目标脱节
        4.4.3 法治教育的形式化与运动化
        4.4.4 法治教育主体的对象化与分化
5 法治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5.1 对普法时期法治教育的反思
        5.1.1 法治教育主体不明确——法盲是谁?
        5.1.2 法治教育理念不清晰——普现代法律,唱传统歌谣
        5.1.3 法治教育目标不准确——法有何用
    5.2 对延安时期法治教育的借鉴
        5.2.1 培养主体意识的法治教育理念
        5.2.2 融入式法治教育内容
        5.2.3 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方式
    5.3 对当代法治教育的启示
        5.3.1 公共性塑造
        5.3.2 政府权威塑造
        5.3.3 言教身教境教
6 当代中国法治教育的提升与优化
    6.1 重新认识法治教育
        6.1.1 法治教育内涵新解
        6.1.2 现代法治教育与法治社会的交互关系
    6.2 法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提升
        6.2.1 以人的法治化为法治教育的目标
        6.2.2 以法治价值为法治教育的内容
    6.3 法治教育主体与模式优化
        6.3.1 主体间性的法治教育
        6.3.2 法治教育的模式优化——从生活世界出发,回归生活世界
    6.4 法治教育的途径优化
        6.4.1 法治社会的公民养成——校园法治教育
        6.4.2 重塑政府公信力与司法权威——公权力法治教育
        6.4.3 生活世界法治化——社会法治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10)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总体设计
第一章 城市广电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
    第一节 第一空间演进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一空间特征
        二、城市第一空间的历史演变
        三、第一空间动力机制——规模驱动
    第二节 第二空间建构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二空间特征
        二、大众传媒与第二空间的建构
        三、第二空间动力机制——需求牵引
    第三节 “一个新的空间”的诞生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一个新的空间”及其特征
        二、“新的空间”对城市第一、第二空间的改造
        三、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功能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第一空间维度:规模驱动与城市广电的渠道扩张
    第一节 空间集聚效应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人口动力来源
        二、城市规模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广电网络整合及对城市台的影响
        四、网台关系新格局下的城市广电发展
    第二节 空间流动机遇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交通动力来源
        二、城市交通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交通广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四、移动终端挑战与渠道发展的新机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空间维度:需求牵引与城市广电的内容优化
    第一节 空间治理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媒体公共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二、城市广电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与作为
        三、公民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广电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民声》
    第二节 空间认同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居民社会认同建构需求分析
        二、广电媒体参与城市认同空间重构的机制与作为
        三、“家园城市”建设中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认同建构的真人秀样本——《新老娘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的空间维度:功能拓展与城市广电的平台再造
    第一节 适配城市社交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人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一:从广播电视台到视音频社区
        三、服务于社交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独具特色的城市视频社区——“葫芦网”
    第二节 融合城市智慧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二:从内容媒体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三、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活跃于掌端的智慧城市——“无线苏州”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策略与构想
    第一节 整合与开发:城市广电渠道延伸的新命题
        一、对第一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整合:区域一体化趋势卞的城市台联盟合作
        三、开发:打通“线上+线下”的新媒体渠道
    第二节 深耕与下沉:城市广电内容创新的新理念
        一、对第二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深耕:深度满足城市化需求的节目研发
        三、下沉:紧贴社区生活的“小而美”内容生产
    第三节 融合与跨界:城市广电平台升级的新思路
        一、对“新的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融合:推动城市广电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三、跨界:积极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与衍生讨论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试论转型时期电视经济频道的话语嬗变与重构——兼论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与湖南ETV话语方式的嬗变与生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长篇小说劳动叙事研究[D]. 肖珍珍. 辽宁大学, 2021(02)
  • [2]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3]融媒时代电视综艺的媒介生态建构[D]. 王晓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侗族大歌研究八百年史述[J]. 谭厚锋.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5]公共考古视域下文化遗产价值传播研究[D]. 高小燕. 西北大学, 2019(04)
  • [6]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改革开放40年中国财经媒体的成长路径研究(1978-2018)[D]. 孙梦. 郑州大学, 2019(08)
  • [8]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D]. 袁侃. 武汉大学, 2018(02)
  • [9]当代中国法治教育的困境与优化[D]. 李亚娟.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10]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D]. 阎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转型期电视经济频道的话语嬗变与重构——兼论央视经济生活频道与湖南ETV话语模式的嬗变与生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