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作物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合作研究引起国际关注

河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作物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合作研究引起国际关注

一、河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作物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合作研究引起国际关注(论文文献综述)

丁潇颖[1](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指出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陈泓宇[2](2020)在《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宏观背景下,聚焦城市雨洪调控问题,并立足于北京市新的城市发展要求,以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雨洪调控的视角下对其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本研究首先于绪论部分,综合狭义的森林湿地概念、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对森林湿地复合型地块的建设要求、目前北京市森林湿地与森林湿地公园的建设情况,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森林湿地公园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探究;之后,本研究在对国内外雨洪调控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研究,通过匹配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特征,从雨洪调控的视角,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包括对现状资料收集与分析、山水空间构建、设施布置、植物景观营建与效能评估等多方面的研究;最后,依据研究得出的规划设计方法,对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得到密云森林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以及道路交通、竖向、水系、植被以及雨水系统等专项规划,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对雨洪调控效能进行模拟。本研究旨在探究出一套适应浅山区特征、平衡生态、功能、景观的森林湿地公园的营建方法,以期通过森林湿地营建的方式解决目前北京浅山区所存在的一些雨洪调控缺失问题,落实北京市全新规划要求,支持未来北京市绿色空间高质量建设发展。

朱仁杰[3](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响应式动态建筑表皮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与传统的不可变建筑表皮相比,动态建筑表皮在应对全年多变的气候环境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节能优势。尤其对于占我国国土面积16.2%的夏热冬冷地区,既要考虑夏季隔热降温,又要考虑冬季保温节能的情况下,动态建筑表皮是一种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低能耗建筑表皮解决方案。目前国外已有的新型动态表皮开发与性能评价的相关研究案例较多,但国内对于动态建筑表皮的研究多关注于理论类型的探索,很少有对动态表皮节能性能的定量化系统研究。由此,本文主要研究夏热冬冷气候区气候响应式动态建筑表皮的设计及优化方法,并且通过提出的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驱动的动态表皮进行方法实践,主要分为设计响应气候、选型与应用、性能评价与优化三部分。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传统建筑中针对不同气候挑战所采用的设计策略,并且针对夏热冬冷气候区气候特征,总结了夏热冬冷气候挑战驱动的动态建筑表皮设计需求以及应对方法,为建筑师进行动态建筑表皮设计时提供了理论参考。其次,分类研究了当下已建成动态表皮的变形方式、环境适应性以及能源依赖性,得到动态建筑表皮应对冬夏季气候挑战可采用的部分策略、形式及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CM驱动的新型动态建筑表皮原型。最后,动态建筑表皮性能评价与优化部分由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为基于遗传算法的夏热冬冷气候区动态表皮单元尺寸优化研究、动态表皮对夏热冬冷气候区室内光热环境的影响研究、基于Arduino的虚拟表皮与物理环境交互研究,并通过PCM驱动的动态表皮进行实践,证明了针对以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的可行性以及效果。在实践部分,基于Grasshopper、LBNL Window和Fluent可模拟出动态表皮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SHGC值、VT值和U值,通过Octopus,Honeybee进行机器学习和建筑运行能耗模拟,最终以Galapagos Evolutional Solver优化出了PCM驱动的动态表皮最优单元尺寸区间。同时计算机模拟和热箱对比实验证明了该表皮在夏热冬冷气候区应用的节能优势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经济合理性,可有效降低冬夏季室内冷热负荷。应用Radiance的光环境模拟证明该表皮对室内光环境有一定影响,在遮阳球完全膨胀状态下会导致室内天然光采光不足的问题,还需进一步优化。交互实验部分搭建了具有普适性的交互程序,实现了动态表皮计算机模型与物理现实中光环境和热环境的正向和反向反馈。

曹烨[4](2019)在《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的“临时性”为课题,展开系统的学术研究。城市景观,是城市中超越所有“公共建筑”的最具开放潜力的空间。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荒废和待转型的旧有空间,需要借助“临时的方式”,实现灵活并有针对性的更新和变化。临时性景观,就是指具备这种性质的特殊且有效的城市景观形态。临时性景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助力于城市的发展,回应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诸多问题,并顺势而为成为新时代空间营建、生活秩序、信息时尚及文化形态的崭新多维载体。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一、通过现场调研、场景体验、文献解读及资料梳理,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边界。通过与“永久性景观”的多指标比对,确定两者在概念、形态、建构、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差异与特征,并确立“临时性景观”这一选题的基础、轮廓及边界。二、临时性景观的硏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1、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闲置地块、农业地、工业地、铁道附属地);2、与地权相关的法规、机制及可能性;3、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的应急问题;4、规划中存在的僵化和滞后;5、艺术和人文建设中急需融入的多种需求;6、原有景观概念的局限性;7、当下急需的城市空间活化;8、本课题研究应持的包容及开放性。三、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景观设计理念”:景观,不是仅限于美好的感知和文学性的描述与演绎,不应仅限于建筑学意义的工程营造和艺术学意义的作品创作,而应审视永久性景观系统的局限,呼应城市空间不断显露的新的景观需求,从而有效处理暂时、应急、局限、效果等要素间的权重及路径,多目标、快应变、高精准、多元化地服务于城市肌体的方法与机制。四、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公共艺术理念”:公共艺术,不能仅限于艺术创作和作者个人经验,也不应仅追求作品的赏心悦目或是建造类似于雕塑的构筑物。公共艺术应与新型构建技术、数字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不局限于文化范畴并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公共艺术不应仅服务于文化形态,还应服务于法规、节事、商业、救灾等形态。五、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借助于实际案例的解析,以梳理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种表现形态:通过对具“临时属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梳理,分析临时性景观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借助于对大型城市节事活动的巡礼,完整认识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通过认识临时性景观在综合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呈现的可能性、丰富性、多元价值,和对信息时代和多元环境的认知,揭示了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临时性景观理念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营商环境、灾后重建以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特殊作用与价值。六、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原有的景观教育专业仅按内容、表现形式区分,是基于艺术立场及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为主。而当代的设计教育应密切结合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认识专业、调整专业、重构专业,从而集约教育资源。七、临时性景观,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鲜明的界面、快速搭建的便利、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可循环等特性,弥补了原有城市景观(永久性景观)概念的局限、问题和缺陷,极大地发展了新时代景观系统在理念、范围、功能、价值、建构及营运等方面的崭新内涵。

马家军[5](2019)在《考虑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与减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随着绿色、低碳发展观念的普及、国际减排协议的广泛达成,碳减排成为全球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揭示关键因素对经济系统或具体行业碳排放的影响机理是制定有效减排政策、实施积极减排举措的前提,也是学界研究热点。目前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考虑结构因素变动的影响研究仍有待完善。本文构建了考虑结构因素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分析理论模型,基于该理论模型探讨生产与需求视角下的碳排放影响机理。首先,通过拓展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将经济子系统生产环节的需求与供应关系变动的影响纳入分解模型,从子系统角度识别和量化分析生产与需求侧排放影响关键行业和因素;为进一步挖掘我国碳排放变动的深层次原因,文章以生产侧直接碳排放重点行业——电力行业为例,构建电力子系统模型,从产业关联性和经济增长驱动力结构变动的视角,研究电力结构、需求结构等因素对电力行业碳排放变动的影响机理;然后引入地区电力传输模型,从地区供需结构视角,分析电力传输结构、地区发电结构等对区域电力消费结构和碳排放责任的影响;最后,以需求侧间接碳排放重点行业——建筑行业为例,结合一手调研数据,从消费终端的物料投入与能源使用结构视角,将建筑材料投入结构和能源供应情景纳入生命期评价模型,分析初始投入结构和运行能源供应模式等因素对间接排放部门碳排放表现的影响。文章主要结论如下:能源使用结构与生产效率的变动是导致碳排放出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需求结构变动的减排影响远不及生产结构因素变动的影响,并且需求结构的变动在研究期内并非总是朝着有利于减排的方向发展;短期内,推进生产和需求结构的优化仍是促进减排的重要努力方向,长期看,能源结构优化的减排效应最显着;加强间接部门固定资产形成规模与运行管理对于降低来源于需求因素的排放增长至关重要;缺乏监督和运行管理情况下在能源使用终端配置节能设备和智能系统很难实现既定节能减排效果;同时对于能源结构清洁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应谨慎布局新能源技术和设备。

赵曼[6](2018)在《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造成的环境、能源、食物危机日益加重,耕地保护与城镇化矛盾日益突出,而城市闲置空间资源浪费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兴起的屋顶农业作为一种创新城市农业形式正是解决这些城市“综合症”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此背景下,总结了国内外屋顶农业的不同类型及政策环境,指出了我国屋顶农业面临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屋顶农业的优势及挑战。作为城市认识自身既有建筑发展屋顶农业的潜力,推动屋顶农业系统规划和发展的首要步骤,潜力评估工作已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关注,但相关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因此,本文旨在试建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框架,能对既有建筑屋顶农业规划和改造进行定量评估,进而为未来屋顶农业规划和实施提供科学的方法支持和定量依据。本文主体研究部分由评估方法和实证研究构成。首先基于我国城市建设现状和社会调研,总结出影响屋顶农业实施的规划、法规、技术、农业、经济五方面标准及其相应的12个评估指标(区位、功能、权属、建筑年带、材料、承载力、坡度、高度、日照、可达性、其他占用面积、可用面积),借助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了我国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标准体系。然后,对比分析了已有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基于GIS和RS等计算机软件分析技术的屋顶清查方法。接着从可量化分析角度阐述了屋顶农业在经济(蔬菜生产、土地利用)、环境(食物里程减碳、建筑节能减排、水循环、废弃物管理)和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七个可持续发展潜力。最后,实证研究部分利用评估框架中的方法,对天津市中心城区某街道进行验证,揭示了12个指标影响下该街道屋顶农业适建性特点及可持续发展潜力,并以此为案例样本,对天津市市内六区屋顶农业潜力进行了初步估算,以及针对天津市屋顶农业未来发展给出相关建议,同时证明了本文的评估框架在实际屋顶农业潜力评估工作中应用潜力巨大。本文在充分认识屋顶农业发展机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本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对既有建筑进行屋顶农业潜力多指标系统量化评估的方法,有助于提升社会对屋顶农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并以此为据将屋顶农业科学、有序、合理地纳入城市可持续发展框架。

侯叶[7](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穆大伟[8](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慕亚芹[9](2017)在《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文中指出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施肥是增加农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肥料使用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习惯经验施肥转变为科学施肥,由只施氮肥转变为平衡施肥。这些转变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是植物营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肥料政策转变的佐证。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艺系,1950年转入化学系,1953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术委员。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多项研究成果或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或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朱兆良为线索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轨迹,这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壤化学肥料的科研、施肥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与成就,了解我国肥料政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兆良中小学接受的都是先进西式教育。1949年,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年大学生活让他养成了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195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到今天。期间,他经历专业与职业的磨合期,服从安排到古巴援建一年,还在泗阳做了几年农民。从197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土壤氮素,他用2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踏出别样的浪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院士,离不开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名师的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离不开朱兆良本人所拥有的独特内在气质。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减少其损失”。他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模式和同事主要围绕着作物高产及环境友好的总要求,研究土壤氮素转化与迁移,着力于作物(以水稻为主)高产中氮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术的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以“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作为宏观控制的基础,结合田块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的推荐作物适宜施氮量的建议;为追求氮素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在太湖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等地区系统研究农田作物系统化学氮肥的去向;他根据田间观测和文献数据总结得出:中国农田中氮肥的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较低、损失率较高,降低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率是提高其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减轻面源污染的着力点和关键。朱兆良积极推动植物营养学发展。组织编写《中国土壤氮素》、《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等专着。他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国情,于1986年与钦绳武同志合作,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建立独具特色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他两次组织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全国会议,朱兆良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还推荐学生和同事参加中外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朱兆良和国内外同行利用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3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的机会,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调查,加之多年科研工作中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深刻认识,他指出,造成中国地表水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其次才是农田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加,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约35%。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他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中国粮食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结构合理,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朱兆良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与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注意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分不开。对研究对象的热爱和坚持、本人的个性特征和植物营养学研究范式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朱兆良学术风格。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深入理论、简化技术,敢于挑战、创新,对象专一,广泛涉猎是朱兆良学术风格的主要内容。

王瑞[10](2017)在《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小麦科研实力国际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不仅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也是中国人的主要口粮。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小麦更加耐存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生产国,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世界前列。但从单产来看,与法国、英国等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小麦的生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依靠科技创新是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重要途径。小麦的科技创新涉及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也分为多种类型。研究论文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类型之一,是小麦科研实力的重要体现。为了明确中国小麦研究到底处于“领跑”、“并跑”还是“跟跑”阶段。本文利用WOS核心集数据库以及CNKI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手段,对近三十年发表的小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厘清世界小麦研究论文产出的时间和国家分布、期刊分布、学科分布,以及主要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人员和文献引用等情况;利用CiteSpace软件,通过可视化的方法呈现世界小麦研究的前沿。进一步从研究机构、研究人员、高被引论文、学科分布、期刊分布、论文影响力等视角,对比分析了小麦研究论文数量居前八位国家的整体水平,同时利用CiteSpace软件呈现了各国小麦研究的前沿。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世界小麦研究的优势机构与中国小麦研究的优势机构进行对比,明确了在论文产出时间、引用频次较高的论文、涉及学科、发表期刊以及研究重点上的差异,并采用PageRank算法比较机构的学术影响力。最后,在综合文献计量分析结果与小麦主产国生产及研发体系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研究提升中国小麦科研实力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近三十年WOS中发表的小麦研究论文为53824篇,产出论文的79016位作者来自151个国家的12883个机构,近三十年的发文数量呈波动增长的态势。美国、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的发文数量居于前列;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法国的论文篇均引用次数居于前列;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的H指数居于前列。从综合影响力来看,美国、英国、中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墨西哥小麦研究论文的影响力较大。全球发表小麦研究论文居前30位的研究机构中,美国有8个,中国有5个、澳大利亚有4个、加拿大有3个。美国国内小麦研究的相对优势机构有美国农业部、堪萨斯州立大学等,中国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澳大利亚有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等,加拿大有农业及农业食品部等,印度有贝拿勒斯大学等,法国有国家农业研究院等,英国有利兹大学植物科学中心等,德国有霍芬海姆大学等。利用PageRank算法比较中国的三个小麦研究优势机构与国外的三个小麦研究优势机构的影响力,结果显示,在机构两两相比较中,中国小麦研究优势机构的PageRank值均高于国外的三个机构。全球发表小麦研究论文数量最多的30位科研人员中,美国有12位、中国有5位、加拿大有3位,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各有2位。发文数量最多的是来自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Gill BS。中国发文数量最多的是何中虎,澳大利亚发文数量最多的是Appels R,加拿大发文数量最多的是Clarke JM,印度发文数量最多的是Dhaliwal HS,法国发文数量最多的是Branlard G,英国发文最多的是Shewry PR,德国发文最多的是Roder MS。1987-2016年WOS中53824篇小麦研究论文分布在2591种期刊上,刊载数量在500篇以上的期刊有15种,《Crop Science》载文量最大。载文量最多的30种期刊载文量占总数的33.96%,平均影响因子为2.976。美国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Crop Science》,中国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Plos One》,澳大利亚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加拿大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印度学者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In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法国、英国和德国学者发文数量发文最多的期刊均为《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87-2016年WOS中小麦研究论文所涉及的学科共有123个,发文超过100篇的学科有39个,全球及发文数量居于前八位的国家均是Agronomy和Plant Science学科最多。美国、中国、德国和印度的Plant Sciences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澳大利亚Agronom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加拿大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法国Biotechnology Applied Microbiolog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德国Food Science Technology学科发文数量增长较快。1987-2016年WOS中小麦研究引用频次居前20位的论文中,美国数量最多,其次是德国、澳大利亚和法国,20篇论文的篇均引用频次达621.5次。近十年小麦研究共产生161篇ESI高被引论文,平均被引频次为117.4次。引用频次最高的论文是澳大利亚科学家MUNNS,R等2006年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发表的“Approaches to increasing the salt tolerance of wheat and other cereals”论文。161篇高被引小麦论文中,美国、澳大利亚、中国、英国机构参与发表的论文较多。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2007-2016年全球小麦研究论文的共被引聚类时间线图谱,聚类分析表明,世界小麦研究的前沿主要体现在小麦分子生物学研究、小麦病虫害防治研究、小麦品种与营养健康研究、小麦生产、加工和利用研究以及小麦生理生态研究等方面。各国研究关注的重点虽有所差异,但主要集中于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进行遗传育种,病虫害的防控,产量、品质与性状的关系、食品营养与加工,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中国在小麦加工、膳食与营养、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发现,中国小麦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机构与全球小麦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机构相比,中国机构论文发表的总量低于国外机构,但增速高于国外机构;中国机构引用频次居前20位论文的平均引用频次低于国外机构;中国机构与国外机构在学科方面能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国内外机构发文的期刊分布均呈现出较强的离散态势;国内外研究机构都比较注重小麦分子生物学、病虫害防治、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国外机构更加关注小麦生产加工方面的研究,而国内机构则比较注重小麦品种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全球小麦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呈现出大范围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新技术和新方法得到进一步应用,出现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重要的学者。美国小麦研究的整体实力最强,中国在多数领域处于“并跑”阶段,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科研体系、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合作交流、改革管理模式以及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提高小麦的科研实力。在改革项目管理模式中,作者首次提出了科研项目评审的独立式连续评审方法,对推动科研项目评审机制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二、河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作物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合作研究引起国际关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作物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合作研究引起国际关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严峻的生态形势
        1.1.2 我国迫切的雨洪调控问题
        1.1.3 北京全新的发展要求与契机
    1.2 研究对象
        1.2.1 北京浅山区
        1.2.2 森林湿地公园
        1.2.3 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
    2.1 国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2.1.1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2.1.2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2.2 国内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2.2.1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2.2.2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2.3 主要理论
        2.3.1 最佳暴雨管理措施BMPs
        2.3.2 低影响开发LID
        2.3.3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
        2.3.4 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I/GSI
        2.3.5 可持续城市水系统SUDS
        2.3.6 海绵城市
    2.4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小结
        2.4.1 主要理论特征对比
        2.4.2 研究进展与不足
3 案例分析
    3.1 澳大利亚墨尔本爱丁堡雨园
        3.1.1 项目概况
        3.1.2 项目特色
        3.1.3 经验借鉴
    3.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林地雨水花园
        3.2.1 项目概况
        3.2.2 项目特色
        3.2.3 经验借鉴
    3.3 新加坡JTC清洁科技园中心区
        3.3.1 项目概况
        3.3.2 项目特色
        3.3.3 经验借鉴
    3.4 海坨山谷冲沟与景观湖设计
        3.4.1 项目概况
        3.4.2 项目特色
        3.4.3 经验借鉴
    3.5 山东东营市森林湿地公园
        3.5.1 项目概况
        3.5.2 项目特色
        3.5.3 经验借鉴
    3.6 贵州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
        3.6.1 项目概况
        3.6.2 项目特色
        3.6.3 经验借鉴
    3.7 本章小结
4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4.1 现状条件分析
        4.1.1 水文气象条件分析
        4.1.2 用地条件分析
    4.2 地形设计
        4.2.1 北京市浅山区地形特征
        4.2.2 地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4.2.3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地形设计方法
    4.3 基于水量平衡的永久性水体设计
        4.3.1 基于自然水循环的水体面积函数构建
        4.3.2 汇水区划定
        4.3.3 永久性水体面积的求解
        4.3.4 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
    4.4 基于Arc GIS积水空间可视化的季节性水体设计
        4.4.1 基于水量扩散法的各汇水区积水深度计算
        4.4.2 汇水区积水范围的可视化表达与水面空间确定
        4.4.3 动态水景观与水生境设计
    4.5 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4.5.1 森林湿地公园基本功能布局与设计
        4.5.2 基于雨水安全性的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4.5.3 雨洪调控复合型功能设计
    4.6 雨洪调控体系构建
        4.6.1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系统
        4.6.2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设施的类型与布局方法
        4.6.3 雨洪调控设施的规模估算
        4.6.4 高效能雨洪调控设施优化与组合
    4.7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4.7.1 基本原则
        4.7.2 雨水截留型群落构建
        4.7.3 水体净化型群落构建
    4.8 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4.8.1 常用雨洪调控效能模拟模型
        4.8.2 基于SWMM模型的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4.9 本章小结
5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
        5.1.1 项目建设背景
        5.1.2 密云区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5.1.3 密云区人文条件与资源概况
    5.2 项目概况
        5.2.1 项目区位
        5.2.2 上位规划
        5.2.3 项目基址现状
    5.3 项目目标与定位
    5.4 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
        5.4.1 规划设计依据
        5.4.2 规划设计原则
    5.5 规划设计策略
        5.5.1 生态优先,原生资源高质量保护
        5.5.2 持续高效,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
        5.5.3 复合多样,森林湿地复合型游憩
    5.6 总体规划
        5.6.1 规划结构
        5.6.2 规划分区
        5.6.3 总平面图
    5.7 分区解读
        5.7.1 综合服务区
        5.7.2 田园风情体验区
        5.7.3 浅山风貌展示区
        5.7.4 森林湿地游憩区
        5.7.5 滨湖游憩区(东服务区)
        5.7.6 森林游憩区
        5.7.7 滨河湿地保育区
    5.8 专项规划设计
        5.8.1 竖向设计专项
        5.8.2 水系统专项
        5.8.3 雨水系统专项
        5.8.4 道路交通专项
        5.8.5 种植设计专项
        5.8.6 服务设施专项
        5.8.7 管理设施专项
        5.8.8 游憩专项
    5.9 经济技术指标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2.1 选题的创新性
        6.2.2 方法的创新性
        6.2.3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6.3 不足与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6.3.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图纸附录

(3)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响应式动态建筑表皮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以现有动态建筑表皮典型建筑引论
    1.2 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动态建筑表皮基础研究
        1.3.2 新型动态建筑表皮原型设计
        1.3.3 建筑性能优化与评估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动态建筑表皮设计响应气候挑战
    2.1 中国气候区划分与气候特征
    2.2 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防热与保温策略
    2.3 夏热冬冷气候区气候环境驱动设计需求
    2.4 小结
第3章 动态建筑表皮选型
    3.1 夏热冬冷气候区动态建筑表皮选型
        3.1.1 依据动态形变方式进行分类
        3.1.2 依据气候适应性进行分类
        3.1.3 依据能源依赖性进行分类
        3.1.4 夏热冬冷气候区动态建筑表皮选型
    3.2 夏热冬冷气候区相变材料驱动的动态建筑表皮设计
        3.2.1 相变材料驱动的动态建筑表皮原型技术原理
        3.2.2 相变材料选择与遮阳球设计
        3.2.3 Kangaroo运动仿真模拟与模型简化
    3.3 小结
第4章 夏热冬冷地区动态建筑表皮单元尺寸优化
    4.1 遗传算法在建筑性能优化中的应用
    4.2 评价指标及技术路线
    4.3 软件选择与优化模型的建立
        4.3.1 软件选择
        4.3.2 办公模型建立
    4.4 动态表皮单元SHGC值计算方法
        4.4.1 计算原理
        4.4.2 程序搭建
    4.5 动态表皮单元冬夏季U值模拟方法
        4.5.1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4.5.2 Fluent参数设置
        4.5.3 模拟结果
    4.6 优化程序及结果
    4.7 小结
第5章 动态建筑表皮对夏热冬冷气候区室内热环境影响的评价
    5.1 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
    5.2 计算机模拟对比实验
        5.2.1 模型建立
        5.2.2 结果与分析
    5.3 热箱对比实验
        5.3.1 热箱搭建
        5.3.2 实验设备及过程
        5.3.3 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动态建筑表皮对室内光环境影响的评价
    6.1 评价方法及技术路线
    6.2 计算机模拟分析
        6.2.1 研究变量及模型建立
        6.2.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基于Arduino的交互实验
    7.1 Arduino原理
    7.2 基于Arduino的虚拟表皮与物理环境交互实验
        7.2.1 实验目的及设备
        7.2.2 程序搭建
        7.2.3 动态表皮与物理环境的交互过程
    7.3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
        0.1.2 针对城市发展中空闲土地的相关政策法规
        0.1.3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需求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0.3.1 相关概念解释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3.3 境外研究现状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
        0.4.1 内容与论文基本逻辑框架
        0.4.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解读临时性景观的概念
    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与“临时”的界定
        1.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条件
        1.1.2 临时性景观的相关概念
        1.1.3 受益于当代的临时性景观
    1.2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1.3 临时性景观的基本特征
        1.3.1 相对短暂的时效性
        1.3.2 适宜的使用性
        1.3.3 特殊的设计手法
        1.3.4 经济生态型
        1.3.5 与大众的互动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构建形态
    2.1 临时性景观的必然性
        2.1.1 临时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2.1.2 临时是多元环境的产物
    2.2 城市化进程中的临时性景观
        2.2.1 城市临时性景观空间的成因
        2.2.2 多样性的临时性景观
    2.3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其他临时性的景观构建形态
        2.3.1 临时性建筑
        2.3.2 临时性设施
        2.3.3 临时性装置艺术
    2.4 多元需求下的临时性公共活动
        2.4.1 艺术活动
        2.4.2 休闲娱乐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中临时性景观的分类与应用
    3.1 适应当代的主动性临时景观
        3.1.1 临时性的创新理念
        3.1.2 临时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3.1.3 临时性为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时效
    3.2 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的系统性临时景观
        3.2.1 城市大型节事活动
        3.2.2 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以2008 北京奥运会为例
        3.2.3 国际性博览活动——以2010 上海世博会为例
    3.3 具有组织有效性的临时景观
        3.3.1 商业推广活动中的临时路演
        3.3.2 商业空间中的临时装置艺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时性景观与多元社会的联系
    4.1 临时性景观的创新价值
        4.1.1 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4.1.2 多变的灵活形态
        4.1.3 临时性景观介入生活
    4.2 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价值
        4.2.1 迅速帮助灾后重建
        4.2.2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3 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传播价值
        4.3.1 促进文化的交流
        4.3.2 传统文化在临时城市主义中的再生
    4.4 临时性景观的生态价值
    4.5 临时性景观的商业经济价值
    4.6 临时性景观对于城市空间的再生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临时性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其教育意义
    5.1 临时性景观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5.1.1 华而不实的临时造成大量的浪费
        5.1.2 只追求形式主义,缺少长远考虑
        5.1.3 盲目跟风,没有辨识度
        5.1.4 临时是鲜活的产生,无奈的结束
    5.2 临时性景观推动城市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5.3 临时性景观对设计教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8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8 Revision)
    附录二 2018 世界城市全球大都市检测报告(Metro Global Metro Monitor 2018) (译稿)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考虑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与减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文章结构
    1.5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碳排放责任评价研究综述
        2.1.1 碳排放系数
        2.1.2 国家和地区视角的碳排放
        2.1.3 典型行业视角的碳排放
    2.2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3 不同视角下碳排放影响机理研究
        2.3.1 国家和地区视角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3.2 典型行业视角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4 相关基础理论与模型
        2.4.1 投入产出理论
        2.4.2 结构分解分析模型
        2.4.3 投入产出子系统模型
第3章 考虑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分析理论框架
    3.1 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的概念界定
    3.2 结构变动的表现形式
        3.2.1 能源生产与供应结构变动
        3.2.2 产业结构与供需结构变动
    3.3 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研究范式
        3.3.1 问题的属性分析与研究逻辑
        3.3.2 模型框架构建
        3.3.3 基于影响机理的减排策略分析
    3.4 典型行业的选择依据
第4章 结构变动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机理研究
    4.1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
    4.2 模型构建
        4.2.1 生态投入产出模型
        4.2.2 子系统拓展模型
        4.2.3 结构分解拓展模型
        4.2.4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置
    4.3 不同视角下结构变动的影响机理比较分析
        4.3.1 碳排放来源与构成
        4.3.2 子系统碳排放变动差异分析与典型行业识别
        4.3.3 关键因素厘定与对比分析
        4.3.4 结构变动对经济系统和典型行业排放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经济结构对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响机理分析
    5.1 电力需求趋势以及碳排放情况
    5.2 经济系统下电力行业排放分析模型
        5.2.1 电力子系统模型
        5.2.2 电力排放测算模型
        5.2.3 影响因素分解模型
    5.3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置
    5.4 发电排放及影响机理分析
        5.4.1 碳排放变化趋势
        5.4.2 碳排放影响因素
        5.4.3 结构变动影响分析
    5.5 碳排放趋势情景分析
        5.5.1 情景设置
        5.5.2 情景模型
        5.5.3 情景结果
    5.6 电力结构清洁化背景下的减排策略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传输结构影响的区域电力碳排放差异分析
    6.1 电力供需不平衡与排放空间转移情况
    6.2 模型方法
        6.2.1 电力传输结构模型
        6.2.2 生产和消费端排放测算模型
        6.2.3 发电传输结构分解模型
        6.2.4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置
    6.3 电力消费结构与碳排放影响因素
        6.3.1 电力消费结构
        6.3.2 电力消费排放强度变动趋势
        6.3.3 电力消费隐含排放变动趋势
        6.3.4 发电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6.4 基于结构变动的减排策略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碳排放评价与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7.1 建筑部门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7.2 模型方法
        7.2.1 生态投入产出模型
        7.2.2 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测算框架
        7.2.3 能源供应模式情景设置
        7.2.4 数据来源与参数设置
    7.3 能耗与排放测算结果
        7.3.1 生命期能耗与排放构成
        7.3.2 建造阶段投入结构的排放影响
        7.3.3 运行阶段的能源供应结构的排放影响
    7.4 排放影响因素与减排策略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8.2 主要结论
    8.3 政策启示
    8.4 文章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对象及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研访谈法
        1.4.3 层次分析法
        1.4.4 跨学科研究
        1.4.5 实证研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城市屋顶农业相关研究综述
    2.1 城市农业概述
        2.1.1 概念及定义
        2.1.2 起源与发展
        2.1.3 优势与挑战
    2.2 城市屋顶农业综合解析
        2.2.1 城市屋顶农业起源及发展
        2.2.2 城市屋顶农业的类型
        2.2.3 国内外城市屋顶农业政策环境
        2.2.4 我国城市屋顶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2.3 国内外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相关研究
        2.3.1 社会认知及行为意愿研究
        2.3.2 粮食系统安全潜力研究
        2.3.3 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
        2.3.4 国内外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研究现状总结
    2.4 小结
第3章 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框架构建
    3.1 总体评估框架的确定
    3.2 屋顶农业社会认知与行为意愿调研
        3.2.1 调研对象及内容
        3.2.2 调研结果
    3.3 屋顶农业适建性评估标准体系构建
        3.3.1 适建性评估标准体系构建原则
        3.3.2 适建性评估标准及指标选择
        3.3.3 适建性评估标准体系分层试析
        3.3.4 适建性评估指标权重及分级
    3.4 屋顶清查方法
        3.4.1 清查方法:屋顶农业潜力地理空间分析
        3.4.2 清查步骤
    3.5 屋顶农业可持续性潜力测算方法
        3.5.1 经济可持续潜力
        3.5.2 环境可持续性潜力
        3.5.3 社会可持续性潜力
    3.6 小结
第4章 城市屋顶农业潜力评估实证研究
    4.1 案例选址
    4.2 屋顶清查
        4.2.1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4.2.2 数据分析
        4.2.3 数据统计
        4.2.4 实地踏勘
        4.2.5 分析与讨论
    4.3 可持续性潜力测算
        4.3.1 经济可持续潜力
        4.3.2 环境可持续潜力
        4.3.3 社会可持续潜力
    4.4 案例延伸
        4.4.1 天津市市内六区屋顶农业潜力初步估算
        4.4.2 对天津市屋顶农业发展的建议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都市农业
        1.2.2 设施农业
        1.2.3 立体绿化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2.1 有农建筑
        2.1.1 垂直农场
        2.1.2 有农建筑
    2.2 产能建筑
        2.2.1 被动房
        2.2.2 产能房
    2.3 生产型建筑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结论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2.4 结论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3.4 结论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5.1.1 覆土种植
        5.1.2 栽培槽
        5.1.3 栽培块
        5.1.4 栽培箱
        5.1.5 水培
        5.1.6 栽培基质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5.2.5 砂栽培的特点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5.3.1 研究现状
        5.3.2 材料与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6.1 品种选择原则
        6.1.1 研究现状
        6.1.2 品种选择原则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7.1 温室
        7.1.1 日光温室
        7.1.2 现代温室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7.2.1 研究现状
        7.2.2 农业光伏电池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7.2.4 光伏温室设计
        7.2.5 实践案例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7.3.1 材料与方法
        7.3.2 结果与分析
        7.3.3 结论
    7.4 屋顶温室
        7.4.1 研究现状
        7.4.2 实践案例
        7.4.3 屋顶温室类型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7.5.2 屋顶日光温室
        7.5.3 屋顶现代温室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7.6.4 自给率分析
        7.6.5 结果与讨论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7.7.2 建筑能耗模型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7.7.5 能耗模拟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朱兆良求学及工作经历简介
    第一节 求学之路
        一、小学被迫学习日语
        二、中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职业学校苦练技术
        四、大学时期专攻化学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一、入职土壤研究所
        二、援建古巴科学院
        三、安家淮阴南园大队
        四、潜心科学研究
        五、积极参政议政
    小结
第二章 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研究
    第一节 农民丰产施肥经验研究
        一、学习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二、研究丰产施肥的科学规律
    第二节 熟制改革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一、调查与研究熟制改革后土壤肥料问题
        二、测试水稻全生育期非共生固氮量
        三、研究推荐适宜施氮量方法
    第三节 农田系统化学氮肥迁移研究
        一、太湖地区稻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二、黄淮海平原潮土化肥经济施用研究
        三、农田化学氮肥损失途径的定量研究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一、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新矛盾
        二、农田氮肥行为与高效利用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朱兆良对治理农业污染研究
    第一节 考察与分析农业污染现状
        一、考察农业污染现状
        二、分析农业污染产生原因
    第二节 探寻与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一、精准定位中国农业污染治理难点
        二、总结国际控制农业污染经验
        三、提出治理农业污染建议
        四、朱兆良的环保理念
    小结
第四章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发现与认识粮食安全危机问题
        一、粮食安全内涵演变
        二、朱兆良对粮食安全危机根源认识
        三、朱兆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学术思考
        一、粮食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二、粮食的供给问题
        三、粮食的品质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朱兆良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一、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
        二、筹建及带领学术课题组
        三、建立新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第二节 编写学术专着
        一、主编《中国土壤氮素》
        二、主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第三节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一、国内学术交流
        二、国际学术交流
    小结
第六章 朱兆良科学贡献与学术风格
    第一节 朱兆良主要的科学贡献
        一、学术研究贡献
        二、经济及社会效益贡献
    第二节 学术风格研究
        一、学术风格形成原因
        二、学术风格构成内容
    第三节 朱兆良学术成功因素分析
        一、家庭的影响
        二、李庆逵的引领
        三、于天仁等重要他人的帮助
        四、个人才智品德与兴趣爱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朱兆良的学习、工作简历及所获奖励
附录二: 《南京宣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10)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小麦科研实力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目标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科研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2.1 概念的界定
    2.2 科研评价的理论基础
    2.3 科研评价的主要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小麦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3.1 基于WOS的小麦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3.2 基于CNKI的小麦研究国内文献计量分析
    3.3 基于WOS的小麦研究前沿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要国家小麦研究的比较分析
    4.1 研究机构分析
    4.2 研究人员分析
    4.3 高被引论文分析
    4.4 涉及学科分析
    4.5 发文期刊分析
    4.6 论文影响力比较
    4.7 研究前沿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研究机构的中外比较分析
    5.1 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与中国科学院比较
    5.2 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比较
    5.3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比较
    5.4 机构影响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小麦主产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比较研究
    6.1 中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6.2 美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6.3 澳大利亚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6.4 加拿大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6.5 法国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6.6 印度小麦生产及研发体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中国小麦科研实力的策略研究
    7.1 优化资源配置
    7.2 完善科研体系
    7.3 提升创新能力
    7.4 加强合作交流
    7.5 改革管理模式
    7.6 创新评价机制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进一步的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河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作物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合作研究引起国际关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2]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D]. 陈泓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夏热冬冷地区气候响应式动态建筑表皮设计方法研究[D]. 朱仁杰. 天津大学, 2019(01)
  • [4]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D]. 曹烨. 上海大学, 2019(02)
  • [5]考虑结构变动的碳排放影响机理与减排策略研究[D]. 马家军. 天津大学, 2019(06)
  • [6]城市既有建筑屋顶农业潜力评估方法研究[D]. 赵曼. 天津大学, 2018(06)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9]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D]. 慕亚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小麦科研实力国际比较研究[D]. 王瑞.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4)

标签:;  ;  ;  ;  

河北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作物生产系统计算机模拟”合作研究引起国际关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