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电视脱口秀的灵魂

策展:电视脱口秀的灵魂

一、策划: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论文文献综述)

吴苏琴[1](2020)在《访谈节目的转型研究 ——从《鲁豫有约》到《奇遇人生》》文中指出我国访谈类节目,特别是人物访谈类节目,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其访谈形式从单一的“一问一答式”向“群像式”、“沉浸式”等多种访谈形式结合转变,访谈场景也由固定演播室开始转向流动室外场景。但在媒介融合与互联网思维下所产出的各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其制作理念与表现形式都比人物访谈类节目要更为创新与多变,这也进一步对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发展造成了冲击,致使许多传统人物访谈类节目向“真人秀”访谈形式转型。本文基于这一研究背景,先对研究视角、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界定,以人物访谈节目的访谈场景的变化为脉络,从纵向的维度对《鲁豫有约》节目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使用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来研究从《鲁豫有约》到《奇遇人生》这样传统访谈形式向“真人秀访谈”节目的转型流变。通过对传统访谈类节目向现代的访谈类节目转型的分析和研究,着重以《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与《奇遇人生》这两档节目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其收视数据,总结提炼出在真人秀访谈节目转型过程中,节目定位、节目选题、谈话主体功能和访谈情景营造等因素在其中具有核心影响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在真人秀访谈节目转型的过程中,节目定位由传统访谈类节目转向“访谈+”模式,进而变为“真人秀访谈+”模式;节目选题由紧跟时事热点转向布局边缘;话语主体从扮演固定访谈角色进行浅度互动到访谈角色的不固定转换注重深度内容挖掘;访谈情景由在“舒适区”的理性输出转向在“不适区”的感性表达。《奇遇人生》在节目定位、话题、参与主体和访谈情景上的独特创新也是这一系列转变的具体体现。经由访谈节目的转变研究并结合《奇遇人生》的创新策略,文章认为真人秀访谈节目未来的发展在定位上可以让谈话元素多元叠加,在选题上更加布局边缘以结合社会痛点,在主体上模糊固定角色功能以促进访谈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在情景呈现上巧用事件以搭建“故事性”场景。而《奇遇人生》正是基于以上特质在网播平台上取得了不错的播放数据。

余惠颖[2](2020)在《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研究 ——以《圆桌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视听节目已经成为我国网民消费的主要形态之一,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其中谈话节目已经不止局限于电视传统媒体,而是登入网络平台,以其即时、互动、自主、真实等鲜明个性,赢得了更广阔的一个发展平台,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备受网民们关注和喜爱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打造优质的网络视听作品”。对于网络谈话类节目来说,构建一个优质的谈话场,则成为网络谈话类节目提升传播效果,更好地影响人、感染人、吸引人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勒温的场论为切入点,以《圆桌派》为个案,对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问题进行探究。全文共分八章,首先,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人提出谈话场是由主持人营造和引导、嘉宾及现场参与者积极融入其中,在一定的访谈语境下思想情感沟通交流所形成的语言互动的环境与氛围的概念。因此,在谈话场的要素构成中将其分为空间、时间、人物、话题、心理五方面;其次,以优酷平台所推出的网络谈话类节目《圆桌派》为案例,分别从空间建构、时间建构、人物建构、话题建构、心理建构对其第一季至第三季的节目文本展开具体分析,研究发现,在《圆桌派》谈话场的整体建构中,着重突显了空间建构中场景的日常化与仪式感、时间建构中节目过程的自然性与节奏感、人物建构中人物的亲民性与平等性、话题建构中的时效性与生活性、心理建构中的心理沉浸与情感慰藉,这些建构的要素特征形成了圆桌派的特色谈话场,体现了一个系统性的谈话场建构方式,也为其他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三,本文通过研究网络谈话节目还发现存在谈话空间的有限性、时间的约束性、谈话者的单一性、内容的重复化以及谈话心理的单一性以上问题,根据自己的思考及理论分析,提出了人物应多样化发展、扩展话题的深度与广度、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谈话心理、增加场景的多元性以及保持自然轻松的谈话节奏这些方面的建议,以期为网络谈话类节目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使节目“谈话场”变得更加鲜活有力。

牟华[3](2019)在《奥普拉·温弗瑞谈话节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奥普拉·温弗瑞是美国谈话节目的金牌主持人,她本人在节目中的主持水平以及语言能力更是在主持人发展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她的节目《奥普拉·温弗瑞节目》几十年如一日的被称为“第一收视率”,连续18年占据电视谈话节目第一的位置。学术界关于电视谈话节目以及主持人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主持人的话语分析、形象传播、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研究,且大多数集中在中国谈话节目与国外谈话节目的对比研究。本文以奥普拉·温弗瑞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奥普拉的职业成长历程、形象定位、主持定位及谈话场的建立等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奥普拉·温弗瑞在谈话节目中实现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的技巧与方法。分析得出,奥普拉之所以能够在《奥普拉·温弗瑞节目》中获得成功,其原因不仅在于主持人的亲切的感染力、生动的语言魅力,更重要的是其在节目中不断展现自我,话题新颖、问题犀利,让现场的观众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同样的观看体验和心理感受,开展了全新的电视媒介形态发展模式。奥普拉作为国外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标志性人物,在主持人发展路径和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现形式上开辟了新的模式,但是在对比我国谈话节目主持人发展上,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好的经验,结合我国本土化的特点,让谈话节目在我国实现真正的落地与长久的发展。本研究共分为五章。在绪论部分对与本研究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选择样本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阐释。第一章从奥普拉的成长经历以及职业历程对她整个人生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剖析;第二章从奥普拉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形象的特点进行了举例分析;第三章从节目的问题选择、话题的讨论、节目的摄制与制作主导者和节目的灵魂四个方面对奥普拉的主持定位进行分析;第四章以采访迈克尔·杰克逊为例,运用符号学对整个节目中出现的场景以及奥普拉的对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五章则是通过以上几章的分析之后,对此次研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并且对未来关于此类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洁[4](2017)在《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 ——以《金星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由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电视谈话节目面临着受众转移与收视率下降等一系列新问题,甚至不少曾经的王牌节目走向了停播。然而,2015年初,由东方卫视与灿星娱乐联合打造的电视谈话节目《金星秀》却异军突起,获得了高收视率。为什么这档电视谈话节目能够在新媒体语境下取得成功?笔者认为,研究其成功经验对启发我国传统电视谈话节目的进一步发展非常有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上述问题与思考,本文以新媒体语境下异军突起的电视谈话节目《金星秀》为研究对象,结合传播学、新闻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并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以及归纳法,分别从主持人独具一格的主持风格、基于网络的内容生产以及台网融合传播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探索,最后,研究得到了《金星秀》成功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基于上述研究分析的结果,笔者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以下参考性建议,分别为:注重品牌塑造,打造主持人与节目双品牌以及延伸品牌;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内容生产;病毒式传播;注重节目的持续创新。

刘孟熊[5](2017)在《情感类谈话节目实践探索与思考 ——以《人间真情·跨国情缘》为例》文中指出情感类谈话节目《跨国情缘》讲述的是一个河南小伙陈宣宣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来自乌克兰的女孩阿廖娜,两个人来自不同国家,接受了不同文化的教育,虽然中间有诸多曲折,但最终获得了圆满的结局的故事。这档节目是笔者主创的一档情感类谈话节目,作为编导核心制的节目,笔者从探索的角度进行创作,用叙事的手法策划拍摄台本,用戏剧化的形式设计演播室内容,最后形成了一档完整的节目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仅考验笔者对广播电视谈话节目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中对情感内容的把控能力,是对节目策划专业能力的全面考验。本文旨在简单从创作的角度出发,分析作品的选题意义特点,阐述作品对情感内容的追求,从最初的谈话节目的创作想法开始,如何选择具体的选题来承载节目的情感需求,在探寻情感谈话节目的策划方法的时候,笔者参考了情感节目的实例和相关的书籍,节目设计过程中,对现有的情感类谈话节目进行总结,并在设计中体现了笔者对于传统节目模式的突破,在实际操作中,采用了情景再现,纪实摄影的方法,还原故事线索,突出情感传播,达到笔者的设计目的,通过前期节目台本策划,实际外景拍摄和后期剪辑,独立完成的节目制作。全文总结在创作过程中的做法和经验,以及通过此次实践为今后的创作带来更多例据和思考。

周占武[6](2015)在《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1996年《实话实说》起,谈话节目开始活跃于中国内地电视荧屏。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经历了从遍地开花、喧嚣一时到纷纷关停、此生彼亡再到平淡无奇、苦苦坚守的过程。整体来说,《实话实说》为电视谈话节目树立了样板,但也成为谈话节目无法超越的“经典”。随着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和演变,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产生了一批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没有对概念做细致、严谨的界定,特别是没有对谈话节目和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等做出明确的区分,导致大部分研究概念混乱、所指模糊、各说各话。概念的混乱对电视业务发展和学术研究都十分不利。本文更多着眼于电视业务,坚持问题导向,即从电视谈话节目现实存在的问题出发,作出分析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第一章绪论,交代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文献综述,列举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从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切入,明确了谈话节目与专题节目、访谈节目、演讲节目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以内容和形式作为标准,划分了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从内容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四类: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社教类电视谈话节目、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和服务类电视谈话节目;从形式上,电视谈话节目包括座谈式谈话节目和辩论式谈话节目两类。本文重点研究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作为内地最有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属于半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因此,也是本文研究的对象。论述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和脱口秀(Talk show)不是相等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在西方国家,电视谈话节目已成为电视节目的主体样式之一,占整个西方电视节目总量的60%—70%。为什么电视谈话节目有如此地位?因为它更接近电视的本质。当前,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为什么遭遇瓶颈?尝试提出了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好看与否的四个标准: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第三到第六章聚焦于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几大元素:话题、主持人、嘉宾、谈话现场和后期剪辑包装。话题方面,当前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话题偏软、新闻性缺失等问题,主题先行也是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不受欢迎的决定性因素,它无异于电视的“自杀性”行为。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因此电视谈话节目也可以称作主持人节目。当前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还普遍存在只当“传声筒”,浅表性介入,发现能力、表达能力不足,个性和魅力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主持人选拔机制的创新以及电视机构领导层观念的转变。谁来谈并且谈得好,这是电视谈话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某种意义上说,谈话节目也是嘉宾节目。当前的电视谈话节目存在嘉宾构成单一、代表性不足以及嘉宾资源结构性匮乏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嘉宾困境的原因并试图给出解决办法和路径。现场空间及布置、现场观众、道具、大屏幕、连线电话,现场乐队等共同构成谈话节目的现场。这些元素哪些属于必备元素,哪些属于非必备元素?它们各自发挥什么作用?应该避免哪些误区?文章都试图给出回答。后期剪辑包装是电视谈话节目生产流程的最后一环,它解决的是视觉和收看效果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同样给谈话节目带来损害甚至是致命性的伤害。因此,这个环节同样不能忽视。调整顺序、断章取义、过度包装等等都不可取。综观2002年以后中国内地的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一方面乏善可陈,另一方面仅存的一部分节目生存艰难、平淡无奇。中国新闻类谈话节目真正的标杆出现在凤凰卫视,因此,研究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不能不甚至要浓墨重彩地提及凤凰卫视的几档节目。《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文版首届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颁奖授予《一虎一席谈》“现场PK类”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锵锵三人行》获得了“清谈类栏目”2008年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称号。“现场PK类”和“清谈类”分别对应的是辩论式谈话节目和座谈式谈话节目。凤凰卫视以上两档谈话节目不仅获得了国际认可,在中国大陆,这两档节目也是公认的标杆,一说到辩论,人们自然会想到和提到《一虎一席谈》;一说到座谈(或者聊天),《锵锵三人行》也是有口皆碑。鉴于此,笔者在论述过程中较多地关注了这两个栏目。

蔡莉[7](2013)在《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分析——以贵州卫视《论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灵魂,在节目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主持人不仅是完成节目流程的一个链条,更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发挥能动作用,以平和的心态、平实的语态、平等的姿态推动节目走向深入。本文以贵州卫视的《论道》为例,从节目"双主持"的独特形态以及龙永图"部长级嘉宾主持"的影响力展开分析,探讨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扮演的不同话语角色。

王欢[8](2013)在《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以东方卫视《幸福魔方》为例》文中指出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电视谈话节目的一种重要形态之一,在电视屏幕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情感这个永恒的主题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较为匮乏的东西,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为人们提供了情感交流和表达的公共领域,它能让人们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也给转型时期情感匮乏的受众带来了一道“心灵鸡汤”,颇受观众的青睐。为了迎合受众需求以提高收视率,几乎各大电视台都开设了自己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一时间,情感类电视谈事节目遍地开花,迅速崛起,它在成为电视主力军的同时也成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否认,在这些栏目中的确存在很多精品,但是有些栏目也出现了跟风炒作、题材重复和编造事实等诸多问题。这类节目在数量上趋于饱和,在质量上也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说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期。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现状,以《幸福魔方》栏目为个案,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传播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探寻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出现的社会背景,并结合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幸福魔方》栏目要素进行分析,论证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几大影响因素,并分析当前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诸多题。在此基础上,对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未来发展给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价值,并为我国以后的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首先,本文结合新闻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给予了界定: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以人物情感为主要题材,关注个人的情感经历、成长故事及人际关系,以情动人,调动嘉宾和观众的情感参与,引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一类节目。对概念进行界定后,本文分析总结了情感类电视电话节目兴起的原因: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的精神需求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兴起的重要基石;受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满足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内在动力;传播者自身的努力及其对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的探寻是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保持兴旺发达的一个动力源泉。其次,对《幸福魔方》整个栏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选题上《幸福魔方》以平民化的视角,用平民化的语言,讲述着正在发生的平民故事。并把《幸福魔方》的选题和《鲁豫有约》的选题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完选题之后对栏目主持人、嘉宾、心理学专家、九宫格网友进行分析,这一部分也是分析的重点,这几个要素是整个栏目的构成要素,对他们的分析就是对所有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构成要素的分析。除此之外,对于节目的其他构成要素本文也给予了分析如:《幸福魔方》的空间布局、灯光的使用、音乐的搭配等。再次,对《幸福魔方》栏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在《幸福魔方》开播期间,其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在同类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中都称的上是佼佼者,所取得成绩是不容忽视的。但伴随着收视率一路飙升的同时,也出现了众多质疑声,如节目的真实性问题、过度的煽情出现伦理道德偏差问题、栏目定位不精准、选题同质化问题等。其节目成熟模式还需要不断的摸索,节目呈现的问题需要电视人用心的反思并加以解决。最后,针对《幸福魔方》这类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见解,如选择个性化的主持人、精心策划和严格把控谈话话题、打造品牌栏目、注重节目的品牌效应及在节目中注入人文关怀等。

高菲菲[9](2012)在《主持人——谈话节目的灵魂》文中指出本文以天津电视台的品牌谈话节目《男人世界》为例,通过分析其两位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及人物性格,并结合国外优秀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成功经验,具体论述谈话现场对主持人提出的要求和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对节目成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今后我国谈话节目主持人需要有哪些突破和创新,从而突出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灵魂作用。

王钰[10](2011)在《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谈话节目是目前国内外十分重要的电视节目样式之一,它以其独特的人际传播魅力,活跃在各国主流电视媒体的重要时段,展现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开播翻开了电视谈话节目在我国大陆繁荣发展的一页。它的成功不但为我国电视界启动了新的发展空间,探索了平民百姓参与大众媒体传播的新方式,更带动了一大批类似节目的纷纷上马,对荧屏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历经十三年的改进与发展之后,这个曾经深受观众喜爱,创下百分之五点多高收视率、百分之七十高占有率的排头兵谈话节目,最终还是未能逃离谢幕的命运。《实话实说》的谢幕同样具有典型意义,因为它能够折射出一大批同类节目的共性缺陷,所以本文将《实话实说》确定为研究对象,希望能为我国蓬勃发展中的电视谈话节目寻找出一些有益的答案。本文共从五个部分进行阐释分析。第一部分(绪论),重点阐述了本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明确了选题意图以及为该研究做的充分准备。第二部分(第一章),主要对电视谈话节目进行了概括性的陈述。这部分简单回顾了国内外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谈到了电视谈话节目的概念,并逐一分析了其关键的构成要素,为下一章节的写作打好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实话实说》栏目的成功因素。该部分首先从政治、受众和媒体发展三方面出发,对《实话实说》栏目创办时的客观背景(也就是外因)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上一部分中对于谈话节目构成要素的解析,重点阐述了节目本身展现出的可圈可点的成功之处。第四部分(第三章),是整篇文章的重点章节,在对《实话实说》成功——改进——谢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近一百期节目进行比较分析后,通过主持人更替、选题平乏、播出时间频道更换等严重影响节目发展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实话实说》栏目最终谢幕的原因。第五部分(第四章),在以上几部分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对《实话实说》分析的延展,进一步表述出笔者研究的深层目的,即:在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开拓思路,为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创新发展得出有益的启示。最后的结论简要评价了《实话实说》成功与失败的价值,并对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未来的发展充满希望。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主题,避免泛泛之谈,本文在内容的安排上不强求均衡,尽可能做到详略得当,有的地方点到为止,有的地方论述得比较详尽深入,主要日的还是希望能够突出研究主题,增强学术内涵。

二、策划: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策划: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论文提纲范文)

(1)访谈节目的转型研究 ——从《鲁豫有约》到《奇遇人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访谈节目的发展概况
    2.1 访谈节目的概念界定
        2.1.1 人物访谈的概念界定
        2.1.2 真人秀访谈的概念界定
    2.2 访谈节目发展历程
        2.2.1 创立-发展:固定场景时期(2002—2015)
        2.2.2 变革-坚持:流动场景时期(2016—2020)
    2.3 访谈节目发展现状
        2.3.1 名人标签:主持人IP类访谈节目增多
        2.3.2 类目多样:综艺节目衍生类访谈节目增加
        2.3.3 场景流变:户外真人秀访谈节目数量占比增加
3 转型探索:从《鲁豫有约》到《奇遇人生》
    3.1 节目定位:从“访谈”→“访谈+”→“真人秀访谈+”
        3.1.1 升级“访谈+真人秀”:于“舒适区”表达自己
        3.1.2 转型“真人秀访谈+纪录片”:在“不适区”探索自己
    3.2 节目选题:随“时”而变→追“名”逐“视”→布局边缘
        3.2.1 追“名”逐“视”:注重体现主体人物特质
        3.2.2 布局边缘:传递多元化的价值信号
    3.3 参与主体:从固定角色扮演到访谈角色不固定轮换
        3.3.1 访谈浅度互动:角色固定进行理性观点表达
        3.3.2 访谈深度交流:角色轮转促进感性行动表达
    3.4 呈现形式:演播厅访谈→还原谈话情景→再造谈话情景
        3.4.1 浅层情景营造:套路化叙事削减访谈深度
        3.4.2 深度情景再造:沉浸式访谈探寻特质表达
4 访谈节目转型原因探析
    4.1 访谈对象圈层固化,不利于展现大众化表达
    4.2 传统访谈节目功能消解,需升级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
    4.3 真人秀访谈中添加纪实元素,深化现场感与完整性
5 真人秀访谈节目的创新发展策略
    5.1 “真人秀访谈+”定位:信息多元叠加,满足受众深度需求
    5.2 布局边缘:选题以社会痛点映射嘉宾人性细节
    5.3 告别仰视:参与主体互相作用,模糊固定角色功能
    5.4 多面呈现:情景深度经营,巧搭“故事性”场景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2)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研究 ——以《圆桌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谈话类节目研究综述
        二、《圆桌派》节目研究综述
        三、谈话节目谈话场研究综述
        四、场论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
        六、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网络谈话类节目概述及其谈话场的构成
    第一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的概述
        一、我国网络谈话节目的发展
        二、网络谈话节目的突破与传统谈话节目的局限
    第二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的“场”式传播
    第三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构成
        一、空间建构:节目延伸参与的空间
        二、时间建构:开放节奏的自由交流
        三、人物建构:主持人与嘉宾的构成
        四、话题建构:话语主体的风格化
        五、心理建构:现场内外的心理延伸
第二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空间建构
    第一节 节目形式制造的空间拟态场
        一、场景中的日常化元素
        二、场景中的声音元素
    第二节 节目的场景形式
        一、场景的仪式感
        二、场景的审美性
第三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时间建构
    第一节 节目时间线构成
        一、开场白:构建轻松和谐的谈话场
        二、对话轮的艺术操控
        三、碰杯的开放式结局
    第二节 节目的时间场特征
        一、放下流程:闲谈中产生的思想融汇
        二、抓住时效:自然状态谈话的话题热点性
        三、放松节奏:轻松的言谈中寻求谈话兴趣点
第四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人物建构
    第一节 《圆桌派》谈话场中的主导:主持人
        一、角色定位:亲民形象,知识渊博
        二、语言风格:口语表达,个性评论
        三、价值导向:引领正确价值观
    第二节 《圆桌派》谈话场中的主体:嘉宾
        一、具备意见领袖特质的嘉宾
        二、主持人与嘉宾的平等式互动
第五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话题建构
    第一节 《圆桌派》话题的选择
        一、话题分类的特征
        二、话题的表现类型
    第二节 《圆桌派》话题建构特征
        一、层层深入式:问题推进聊天进程
        二、聊天互动式:增强互动畅快交流
        三、中心发散式:立场倾向性表达
第六章 《圆桌派》谈话场的心理建构
    第一节 《圆桌派》心理建构特征
        一、设置谈话语境
        二、谈话气氛的热度
        三、谈话结构的张力
    第二节 场内:纪实式表达与沉浸式访谈的无缝衔接
    第三节 场外: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满足
第七章 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第一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存在的问题
        一、谈话空间的有限性
        二、谈话时间的约束性
        三、谈话人物的同质性
        四、谈话内容的重复性
        五、谈话心理的单一性
    第二节 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发展建议
        一、人物:多样化发展
        二、话题:扩展话题的广度与深度
        三、心理:营造平等宽容的氛围
        四、空间:增加环境的多元性
        五、时间:保持宽松自然的节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奥普拉·温弗瑞谈话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
        (二)个案研究法
    五、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小结
    六、理论基础
        (一)意见领袖
        (二)两级传播理论
        (三)符号学
    七、相关概念界定
        (一)谈话节目
        (二)人际传播
        (三)大众传播
第一章 奥普拉·温弗瑞职业成长历程分析
    一、奥普拉·温弗瑞成长历程
        (一)家庭背景
        (二)教育背景
        (三)职业背景
    二、奥普拉·温弗瑞职业成长历程
        (一)接触主持行业
        (二)成为访谈名人
        (三)走向访谈巅峰
        (四)实现多向发展
第二章 奥普拉·温弗瑞形象定位分析
    一、外在形象分析
    二、内在形象分析
第三章 奥普拉在谈话节目中的主持定位分析
    一、民生问题选择者
    二、热点话题关注者
    三、话题讨论引领者
    四、节目制作主导者
    五、谈话核心与灵魂
第四章 《奥普拉·温弗瑞节目》谈话场符号学分析——以采访迈克尔·杰克逊为例
    一、激情开场开放平等
    二、求同存异支持交互
    三、衔接有序维持热度
第五章 奥普拉·温弗瑞谈话节目研究的启示和反思
    一、奥普拉·温弗瑞谈话节目研究的启示
        (一)社会责任感决定主持人的高度
        (二)敬业精神决定主持人的深度
        (三)平民情结决定主持人的广度
    二、奥普拉·温弗瑞谈话节目研究的反思
        (一)成为节目的核心和灵魂
        (二)能力和位置相匹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 ——以《金星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综述
        1.2.2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现状
        1.2.3《金星秀》节目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与困境
    2.1 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2.2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历程
        2.2.1 准备时期
        2.2.2 兴起时期
        2.2.3 兴盛时期
    2.3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困境
        2.3.1 新媒体的冲击
        2.3.2 节目同质化严重
        2.3.3 节目真实性缺乏
        2.3.4 缺乏个性化的主持人
3《金星秀》节目分析
    3.1《金星秀》异军突起
    3.2 独树一帜的主持人风格
        3.2.1 主持人“多重身份”和明星效应
        3.2.2 语言表达风格网络化
    3.3 基于网络的内容生产
        3.3.1 基于网络热点的话题营造
        3.3.2 话题构成形式
        3.3.3 以“受众”为核心定制节目内容
        3.3.4 正确的节目价值观
    3.4 融合传播方式分析
        3.4.1 台网互动传播
        3.4.2 线上线下互动传播
    3.5《金星秀》不足之处
        3.5.1 关于金星的个人争议
        3.5.2 过度口语化
        3.5.3 个人素养有待提高
        3.5.4 缺乏持续创新
4 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策略
    4.1 注重品牌效应
        4.1.1 打造节目品牌
        4.1.2 打造主持人品牌
        4.1.3 打造子品牌
    4.2 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内容生产
        4.2.1 精准受众定位,明确需求
        4.2.2 注重受众体验
        4.2.3 利用网络,打造节目精品
        4.2.4 正确的价值观
    4.3 病毒式传播
    4.4 持续节目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情感类谈话节目实践探索与思考 ——以《人间真情·跨国情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特点
        (一) 选题意义
        (二) 选题特点
    二、文献综述
        (一) 情感谈话类节目研究
        (二) 国内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发展
    三、研究思路
        (一) 依托创作探索情感传播
        (二) 运用情感传播指导创作
第一章 情感传播的需求
    第一节 情感传播时代需求
        一、情感类谈话节目兴起
        二、情感谈话节目的发展困境
        三、当今主流价值观对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影响
    第二节 情感传播的媒体环境
    第三节 情感传播的受众需求
        一、受众对娱乐节目厌倦感
        二、受众的内心情感回归
第二章 情感传播的挖掘
    第一节 节目题材选择
        一、传统情感类谈话节目选题
        二、《跨国情缘》选题选择
    第二节 节目主题的营造
        一、情感叙事的本真还原
        二、戏剧化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展现情感的魅力
        一、情感故事叙事的冲突性
        二、节目中人物的冲突性
        三、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悬念设置
第三章 情感传播的实现
    第一节 节目结构的设置
        一、“双线发展”的宏观框架
        二、情感元素的微观融合
    第二节 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方式
        一、情感类节目主持人情感掌控
        二、情感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
        三、节目实践对节目主持人要求
    第三节 作品影像设计
        一、全纪实的外景拍摄
        二、叙事式情景再现
        三、节目后期剪辑设计
结语
附录 外景拍摄台本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关于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历程和现状、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原因以及境内外比较的研究
        二、关于电视谈话节目概念和特点的研究
        三、关于电视谈话节目类型的研究
        四、关于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话题、嘉宾等各元素的研究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思考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一、主要内容与结构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研究难点及创新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第一节 电视谈话节目
        一、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义
        二、电视谈话节目的要件
        三、电视谈话节目的基本元素
        四、电视谈话节目与脱口秀(Talk show)之辨
        五、电视谈话节目的类型
    第二节 谈话节目体现电视本质的回归
        一、电视谈话节目与电视的本质
        二、谈话节目困境与突围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应有品质
        一、反思《实话实说》
        二、新闻类谈话节目的新闻性、真实性、趣味性、启发性
        三、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
第三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话题的偏离和纠正
    第一节 走偏的话题
        一、话题雷同
        二、话题摇摆
    第二节 主题先行对新闻类谈话节目的危害
        一、何谓“主题先行”
        二、主题先行的危害
        三、民生话题主题先行的泛滥
    第三节 轻松背后的严肃——《锵锵三人行》的启示
        一、轻松的外表 严肃的内里
        二、栏目定位与话题选取
        三、轻松和严肃的统一
第四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灵魂作用的发挥
    第一节 谈话节目是主持人节目
        一、谈话节目离不开主持人
        二、Anchor、Host与News reader
    第二节 新闻类谈话节目主持人的素质和能力
        一、主持人的发现能力
        二、主持人的表达能力
        三、主持人的个性和魅力
    第三节 主持人与谈话场
        一、真诚平等的谈话场
        二、轻松活泼的谈话场
        三、讲导向的谈话场
第五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与对策
    第一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需要什么样的嘉宾
        一、嘉宾类别与嘉宾结构
        二、嘉宾的代表性
    第二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嘉宾困境及对策
        一、何谓嘉宾困境
        二、如何破解嘉宾困境
    第三节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与专家公信力
        一、“专家”、“公知”污名化
        二、“专家”、“公知”因何被污名
        三、怀疑权威又离不开权威的悖论
第六章 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现场和后期应避免的误区
    第一节 谈话现场各元素作用的最大化
        一、场地空间布置与谈话氛围的营造
        二、现场观众不是旁观者
        三、道具为谈话服务
    第二节 后期剪辑包装应避免的误区
        一、后期剪辑的原则
        二、包装应避免的误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7)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分析——以贵州卫视《论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谈话节目与谈话节目主持人
二、《论道》的“双主持”形态
三、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角色
    (一) 策划的参与者
    (二) 开场的介绍者
    (三) 话题的组织者
    (四) 氛围的协调者
    (五) 品牌的代言者
四、结语

(8)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以东方卫视《幸福魔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现状
        1.3.2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现状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概况
    2.1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2.1.1 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2.1.2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2.2 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及原因
        2.2.1 转型时期大众的精神需求
        2.2.2 大众的“使用”与“满足”
        2.2.3 传播者对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的偏爱
第三章 《幸福魔方》节目要素分析
    3.1 《幸福魔方》栏目选题分析
        3.1.1 《幸福魔方》栏目选题
        3.1.2 《幸福魔方》与《鲁豫有约》选题的对比分析
    3.2 《幸福魔方》栏目构成要素分析
        3.2.1 节目的驾驭者、领导者——主持人
        3.2.2 节目的主体、事件的亲历者——嘉宾
        3.2.3 权威的“意见领袖”——心理学专家
        3.2.4 特殊的叙事受众——九宫格网友
    3.3 《幸福魔方》栏目的其它要素分析
        3.3.1 独特的空间布局
        3.3.2 灯光的合理运用
        3.3.3 音乐的巧妙搭配
第四章 《幸福魔方》栏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真实性的质疑和缺失
        4.1.1 故事文本真实性的缺失
        4.1.2 情感表达真实性的缺失
        4.1.3 现场气氛真实性的缺失
    4.2 伦理道德的偏差和失范
        4.2.1 节目的低俗化引发道德质疑
        4.2.2 隐私暴露与人文关怀的矛盾
        4.2.3 煽情过度让人误读社会环境
    4.3 品牌形象的弱化和淡薄
        4.3.1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4.3.2 东方卫视定位不清晰
        4.3.3 改版弱化了节目品牌
第五章 对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未来发展的思考
    5.1 选择和培养个性化的主持人
        5.1.1 主持人要具有个人魅力,独特风格
        5.1.2 主持人应准确把握话题、掌控现场
        5.1.3 主持人要善于利用各种非语言符号
    5.2 精心策划和严格把控谈话话题
        5.2.1 保证话题的真实性和原创性
        5.2.2 适量满足受众需求及话语权
    5.3 打造品牌节目,注重品牌效应
        5.3.1 找准栏目定位,突出节目个性
        5.3.2 培养品牌情感,明确品牌差异
    5.4 提升社会责任,注入人文关怀
    5.5 注重以情动人,回归情感本位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9)主持人——谈话节目的灵魂(论文提纲范文)

一、谈话现场对主持人提出的要求
二、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谈话节目的成败
三、目前国内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差距

(10)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电视谈话节目概述
    1.1 电视谈话节目的历史
    1.2 电视谈话节目的界定
    1.3 电视谈话节目的构成要素分析
        1.3.1 主持人要素
        1.3.2 话题要素
        1.3.3 嘉宾要素
        1.3.4 观众要素
        1.3.5 环境与氛围要素
第二章 《实话实说》的成功要素分析
    2.1 《实话实说》的创办背景
        2.1.1 政治环境背景
        2.1.2 受众环境背景
        2.1.3 媒体传播发展背景
    2.2 《实话实说》的成功要素
        2.2.1 主持人的魅力
        2.2.2 栏目定位及选题内容
        2.2.3 由内而外的人文关怀
第三章 《实话实说》最终谢幕的原因
    3.1 主持人多次更替
        3.1.1 节目难以品牌化
        3.1.2 主持人个性特色难以形成
    3.2 选题日渐平乏
        3.2.1 无法满足观众的知情权
        3.2.2 实用性不足
        3.2.3 说教、娱乐难两全
    3.3 播出时间、频道不恒定
第四章 从《实话实说》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4.1 突破体制限制
    4.2 警惕市场抓手
    4.3 提高主持人素质
    4.4 增强策划意识
    4.5 挖掘话题内核
    4.6 注重节目包装
    4.7 开辟发展新路
结论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策划: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论文参考文献)

  • [1]访谈节目的转型研究 ——从《鲁豫有约》到《奇遇人生》[D]. 吴苏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网络谈话类节目谈话场的建构研究 ——以《圆桌派》为例[D]. 余惠颖.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3]奥普拉·温弗瑞谈话节目研究[D]. 牟华. 兰州大学, 2019(09)
  • [4]新媒体语境下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策略研究 ——以《金星秀》为例[D]. 李洁.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5]情感类谈话节目实践探索与思考 ——以《人间真情·跨国情缘》为例[D]. 刘孟熊.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6]中国新闻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D]. 周占武. 暨南大学, 2015(03)
  • [7]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分析——以贵州卫视《论道》为例[J]. 蔡莉. 视听, 2013(12)
  • [8]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研究 ——以东方卫视《幸福魔方》为例[D]. 王欢. 安徽大学, 2013(11)
  • [9]主持人——谈话节目的灵魂[J]. 高菲菲. 新闻传播, 2012(06)
  • [10]央视《实话实说》栏目研究[D]. 王钰. 山西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策展:电视脱口秀的灵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