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中小企业资金支持机制的浅见

关于建立中小企业资金支持机制的浅见

一、建立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机制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那颂[1](2021)在《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影响因素及破解机制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调查数据》文中指出“十四五”时期碳达峰绝对指标和碳中和远景规划下,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绿色生活、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正在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国的林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林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目前在农村金融市场,林农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林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困扰着政府有关部门,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而与林业金融支持密切相关的外部环境也存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尽管政府一直不懈努力,但问题仍然未得到有效解决。林权抵押贷款作为我国目前农村市场林农信贷担保最主要的贷款类型,虽盘活了森林资源,也为林业发展提供融通资金,但发展后劲不足。农村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性不高,大多数林农由于达不到银行设置的担保条件要求,林农贷款普遍面临“担保困境”,并因此导致农村地区林农经常遭受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如果农村信贷市场林业金融支持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不仅不利于林农增收、林业发展、扩大林业再生产,也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是围绕如何破解林农贷款担保困境来开展研究,探索构建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破解机制来缓解农村市场林农融资难题,促进解决农村地区信贷资金供求失衡问题。本文的研究拓宽了担保理论在林业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丰富了林业信贷担保理论体系,也为集体林权改革实践中关于探索林业金融支持有效路径提供理论研究参考资料,对黑龙江省林区等国有林为主区域的集体林业发展和解决林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制度框架设计的应用经济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以信贷担保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借鉴担保理论、社会资本理论、机制设计理论等最新研究成果,以构建符合当前实际并能促进解决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的破解机制为研究目标,提出本文研究的逻辑思想。首先,通过数理演绎解释担保条件对林农贷款供求的影响,在多方博弈视角下研究林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经济主体间信任再造策略。然后,基于黑龙江省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多维度、多层次深入分析,识别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对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的显着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分析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对林农产出的影响效应,从福利经济学角度研究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对林农生活福利水平的影响。其次,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构建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的破解机制框架体系,并对机制运行保障模式做出设计。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破解机制有效运行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担保制度的设计本应成为林农贷款需求与金融机构信贷供给的重要纽带,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金融机构为了降低信贷风险而设置的严苛担保条件已成为阻碍林农融资的重要因素,这是制度的缺陷,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林农贷款担保破解机制,会使得林农、银行、担保各方主体的个体福利水平提高,同时有效的机制设计,也会使得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高,即存在显着的帕累托改进。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担保机构积极参与并合理分担信贷风险是银行、林农、担保机构各方合作信任再造的关键,最终实现多方主体互利共赢。另外,非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效补充了正规金融的缺位,非正规金融的存在也能促使正规金融转变经营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对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加强积极引导,给予准确定位,通过制度完善,将其有效纳入监管之下,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水平,改善农村林农家庭的生活福利。

李海燕[2](2020)在《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落实机制研究——以J省为例》文中指出相较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能够在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扎根,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缓解社会的就业矛盾。然而,限于中小型企业存在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贷款额度不高等问题,使得中小型企业难以突破发展瓶颈期,甚至破产。因此,以J省为例,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以及财税扶持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和研究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的落实机制。

陈珂[3](2020)在《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公司融资约束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接着从已有理论分析入手,分别从信息不对称、金融结构、金融资源配置二元性以及信贷配给等角度分析了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形成原因,基于S-W非对称信息均衡信贷配给理论,分析并解释了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公司融资约束的理论机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介绍了目前部分公司存在的外部融资约束难题,基于已有理论,提出公司融资约束随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而逐步得到缓解、不同规模不同产权类型不同产业间上市公司受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存在差异的假设,基于利率市场化综合指数IRL以及公司内生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资本支出占比、企业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值、当期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占比、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流动负债增加额占比),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模型为基础,通过加入利率市场化指数与现金流乘积的交叉互乘项,进一步形成拓展模型,以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值占资产总值比值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分组分层次说明利率市场化对不同产权、不同产业、不同规模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验证利率市场化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之间的实际关系并予以解释,接着结合实证结果,得出上市公司融资约束随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而逐步得到缓解、13年及之后的利率市场化政策效果更佳显着、国有企业不存在明显融资约束,民营中小企业及加工制造业企业融资约束情况受利率市场化政策推进得到显着缓解的结论。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健全金融市场融资体系、建立针对三农产业的专项扶持机制、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提升传递效率、健全企业自身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的五项建议。

张莉[4](2019)在《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已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环境中的活跃分子日益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由于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具有强烈的创新意愿,主动的开展创新实践,积极的转化创新成果。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中小企业不仅承担着技术创新的执行者、转化者角色,还要成为创新产品的使用者和推广者,技术创新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经济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等一些现实困境,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扶持作用受到局限,表现出扶持效率低,扶持效果不明显等,导致国家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大量资源无端流失。如何提高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效率,探究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精准“把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问题,提出政府扶持下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对策建议,是保障顺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举措。首先,论文阐述了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归纳,剖析了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基础,界定了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含义,分析了政府扶持的特征、方式及效应,以波特竞争理论、不确定性理论和融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政府扶持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明确论文研究方向和目的。其次,论文阐明了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作用机理和理论研究框架。论文从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利益角度出发,通过角色定位及现状分析,运用博弈论基础理论和系统动力方法,构建了演化博弈模型收益函数,通过复制动态方程求解和模型稳定性分析,并对不同参数演化下的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仿真,在此基础上揭示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在机理,并结合博弈结果总结归纳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需要从投入、产出和效率三个角度分析。再次,论文探究了市场竞争、经济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下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从投入、产出和效率三个研究角度出发,基于市场竞争、经济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视角,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通过构建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模型,从整体上剖析了在市场竞争、经济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下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了政府扶持下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根据论文研究所得结论和问题,政府可以适度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创新政府扶持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的作用,明确政府职能定位;降低政策扶持难度,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配合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健全政府扶持监督机制,建立成果验收评估机制,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管理体系,积极建设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力推企业并购重组,建立企业信用联动机制,建立企业创新人才培训机制。

朱习娇,李燕君,刘晓梅,张宗杰[5](2018)在《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扶持机制完善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现有的金融扶持机制基础上,发现因政策落实不到位、担保信用机制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缺乏有效的金融扶持机制等问题是制约海南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针对现存诸多问题,从法律、政策制定及落实、金融扶持机制及企业自身等多元角度,探索助推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金融扶持机制完善路径。

杨红红,李双红,王佩杰[6](2017)在《科创类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文中提出文章针对科创类中小企业自筹资金供不应求、直接融资困难、政策扶持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总结了美、日、德、韩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政策性金融支持科创类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主要是:设立功能健全的科创类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完善的科创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多渠道系统化的科创类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索投贷联动的新模式支持科创类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最后提出了我国政策性金融支持科创类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谢博婕[7](2016)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解决这一难题。然而,诸多措施的有效性至今未有明确答案。本文以600家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调研对象,收集的的信息和数据,分别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构建Logit模型,对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机制进行有效性研究,最终结论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向,同时为政府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参考建议。

李瑞雪[8](2016)在《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自从工信部等四部委于2011年7月颁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小微企业正名以来,小微企业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对象。小微企业在活跃市场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弥补社会服务缺位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前存在着诸多阻碍小微企业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因素是融资障碍。而小微企业融资障碍中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又成为了目前学界集中研究的选题,相关学术成果颇丰。但是,关于小微企业另一项融资障碍,即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问题却很少受到关注。目前,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融资时并没有受到同等对待。同时,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弱势地位也并没有得到应受的重视。诚然,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与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前者是后者的重要表现。但是,两者不可以等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与否直接关涉社会正义是否实现的问题,后者更为根本。良法本身蕴含公平正义的理念,依照良法治理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问题是有效的路径。基于上述思想,本文以金融公平为价值理念,主要研究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相关问题。目的在于通过蕴含金融公平理念的法律制度的构建,保障小微企业可以与大中型企业公平地分享金融资源。除了引言和结论,本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主要阐释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相关的概念。第二部分为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并详细阐释了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在现实中的主要表现及其制度原因。第三部分为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第三章探讨了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基本原则,并且,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构建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的整体思路。而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探讨了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和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问题。从以上三个层面,为保障小微企业公平地获得金融资源提供了具体的法律完善建议。第一章,小微企业的融资公平。主要探讨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内涵和外延,是全文的逻辑起点,为后文分析小微企业融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法律完善建议提供理论支撑。建国后,我国颁布了多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本文界定小微企业概念,以最新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为主要依据。并且,本文构建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微企业,并不包括具有国有资本身份以及属于集团总公司性质的小微企业。同时,本文也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到了广义的小微企业的概念中。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确立依据,可以从法学、经济学以及伦理学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具体是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以均等的机会获得融资、以相同的市场条件获得融资,以及融资需求满足度不能相差悬殊。以罗尔斯的现代公平正义观为基础,以融资环节为区分点,可以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分为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和结果公平。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是准入公平,是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具有相同的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是过程公平,是指,与对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相比,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时,必须依照相同的市场条件发放贷款和确定利率。而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是结果公平,是指,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度不能相差悬殊。第二章,小微企业融资不公平主要表现及其制度原因。通过调研等形式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进行考察后发现,我国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多不公平现象。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的表现包括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过窄和小微企业缺少具有层次性的融资渠道两个方面。从制度层面讲,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方面的法律制度缺位。第二,现行相关规则缺少顶层设计且具体内容也存在缺陷。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的表现包括:强迫购买理财、保险产品;要求以贷转存或者存贷挂钩;要求购买配套承兑汇票;不当要求小微企业主个人提供连带保证等。从制度层面讲,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法律制度应对金融市场结构性失衡问题存在局限性。第二,法律制度回应实质不平等地位问题力度不足。第三,现有规则存在治理失灵现象。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的表现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满足度过低。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多数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低于60%,而现有融资渠道基本可以满足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从制度层面讲,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保障法律制度存在缺陷。第二,法律制度在规范政府倾斜保护小微企业方面力度不足。第三章,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思路。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是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后文构建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尊重市场规律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以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为核心。二是,政府应定位为金融市场发展的引导者和服务者。综合保障融资公平原则,一方面,要求综合实现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条件公平和结果公平。另一方面,要求利用多种手段确保小微企业融资公平。坚持金融创新促进融资公平原则,要求金融创新必须服务实体经济,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应对其进行适度监管。强化金融监管保障融资公平原则,强调应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为一体的监管体系。保障融资公平法治化原则,强调保障融资公平以法律制度为基础,并且,重视非正式金融制度的作用,将其作为法律制度的补充,共同服务于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整体思路部分,从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四个层面探讨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治路径的整体要求,并构建了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法律制度框架。第四章,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为了提升小微企业融资能力,应分别构建小微企业集群融资法律制度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法律制度。同时,应针对小微企业特点,依法为其搭建多元化、具有层次性的融资渠道是保障小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的主要路径。在融资平台方面,应依法为小微企业搭建全国性、区域性和民间性三层融资平台。重点探讨了三层融资平台的定位和职能、挂牌标准、股权和债权融资法律制度等内容。并且,为各层融资平台之间转板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在融资机构方面,应构建小微金融机构法律制度,规范专门或者主要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中小型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健康运行。在融资工具方面,应推行和规范公开发行的小微企业集合债券业务以及非公开发行的小微企业私募债券业务。总之,比照大中型企业现有融资渠道,针对小微企业自身特点,通过构建法律制度,为其搭建具有针对性的多层次融资渠道,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第五章,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为了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依照相同的市场条件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第一,应将小微企业融资基本利益,即自主选择的利益和公平交易的利益进行权利化,依法建立小微企业条件公平融资权利,增强保障力度。第二,应利用约束性和激励性法律规制的相关理论,分别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约束性法律制度和激励性法律制度。前者的主要内容为通过赋予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相应的义务、职责以及法律责任,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平等对待小微企业。后者主要包括推行行政指导手段、行政奖励手段以及合同菜单规范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等内容。第三,应构建法律救济机制,将投诉机制定位为前置救济机制、将金融申诉专员机制定位为核心机制、将诉讼机制定位为补充救济机制。第六章,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依法提升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满足度是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的主要路径。构建融资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保障的对象是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但自身努力并且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通过现有融资渠道无法获得融资,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下,应对其进行救济。具体而言,应明确政府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的主导性定位,完善目前政府推行的帮扶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措施。主要包括构建扶持资金运用绩效评价法律制度、构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证券监管法律制度、构建政府投资小微企业引导基金法律制度、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以及构建支小再贷款法律制度等内容。

曹杨茜茜[9](2016)在《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研究 ——以三磨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战略地位。同时,作为我国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作用巨大。但是,相比于大企业、垄断企业来说,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都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此外,相对于大企业来说技术水平也不够高,人才相对匮乏、人力资源水平低,管理水平也较落后,也就是说科技型中小企业若想取得长远发展除了要依靠自身的良好经营,政府的积极推动肯定是不可或缺的,政府需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进行梳理总结,并以郑州三磨所为分析样本,将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扶持机制相结合,应用系统的研究方法,也采用比较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对企业创新观念、能力、体制、方法、制度等进行全方位的剖析。此外,从政府扶持方式的视角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政府扶持方式的现实状况和对企业创新的促进和制约作用,总结出三磨所现有扶持政策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希望能对地方政府制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总的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带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知识经济的有序发展,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社会认可度不高,政策扶持不到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本文在相关理论基础之上,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加以剖析阐述,从政策层面、外部环境方面、企业内部情况等方面加以描述,旨在通过政策扶持帮助、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进步与繁荣。

尚晓天[10](2015)在《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支持政策研究 ——以嘉兴科技城为例》文中指出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但高科技企业因其高知识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初创期”是高科技企业发展最重要的阶段,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都是因为没能顺利通过这一阶段而夭折,其中融资困难是最大的阻碍。作为政府,如何运用政策工具,给予初创期高科技企业必要的融资支持,加快形成竞争力和生产力,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嘉兴科技城为解决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而采取的扶持政策工具以及其实践成效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更好地揭示初创期高科技企业生存发展和公共政策工具之间的内在关联。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政策工具理论进行了阐释,并尝试提出适用于本文研究对象的政策工具框架;第三部分介绍了嘉兴科技城对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的服务政策实践,并对照政策工具框架着重分析了嘉兴科技城采用的政策工具及存在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嘉兴科技城的实践,从分配性政策工具、市场化政策工具、混合性政策工具三个方面提出政府如何使用组合型政策工具解决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在第五部分,总结了本文几点主要结论。

二、建立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机制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机制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影响因素及破解机制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调查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2 林农贷款担保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林农
        2.1.2 林农贷款担保
        2.1.3 信贷约束
        2.1.4 担保困境
        2.1.5 破解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信贷担保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机制设计理论
        2.2.4 社会资本理论
        2.2.5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林农贷款供求及担保功效分析
    3.1 林农信贷需求
        3.1.1 林农信贷需求特征
        3.1.2 林农经济行为分析
    3.2 银行贷款供给
        3.2.1 银行贷款供给现状
        3.2.2 银行发放林农贷款存在的风险
        3.2.3 林农贷款风险特征
        3.2.4 林农贷款风险传导路径
    3.3 担保机构担保功效
        3.3.1 担保类型
        3.3.2 担保特征
        3.3.3 担保的功效分析
    3.4 林农、银行和担保机构三方主体信任再造策略演化博弈分析
        3.4.1 基本假设
        3.4.2 模型构建
        3.4.3 动态博弈过程分析
        3.4.4 演化策略稳定性分析
        3.4.5 博弈分析结论
    3.5 本章小结
4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调查分析与担保困境识别
    4.1 调查区域选取
        4.1.1 样本主要分布区域
        4.1.2 调查主体
        4.1.3 调查时间
        4.1.4 调查内容
        4.1.5 调查方法
    4.2 问卷检验
        4.2.1 区分度分析
        4.2.2 信度检验
        4.2.3 效度检验
    4.3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的调查分析
        4.3.1 林农样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4.3.2 银行样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4.3.3 担保机构样本特征描述性分析
        4.3.4 调查分析结果
    4.4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的识别和界定
        4.4.1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的识别
        4.4.2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的界定
    4.5 本章小结
5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5.1.1 林农自身情况
        5.1.2 林农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情况
        5.1.3 林农所在地金融机构服务情况
        5.1.4 林农所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5.2 模型构建
        5.2.1 研究方法及模型设定
        5.2.2 影响因素的选择与描述
    5.3 相关性检验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影响因素通过假设检验原因分析
        5.4.2 影响因素未通过假设检验原因分析
    5.5 建议
        5.5.1 运用政策性担保体系解决林农贷款担保难题
        5.5.2 扩大森林保险覆盖面
        5.5.3 完善林权流转配套服务体系
    5.6 本章小结
6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对林农福利水平的影响分析
    6.1 贷款担保困境对林农产出的影响效应
        6.1.1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强度的界定
        6.1.2 研究假设
        6.1.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6.1.4 模型检验
        6.1.5 实证结果分析
        6.1.6 结论
    6.2 担保困境对林农生活福利的影响
        6.2.1 模型构建
        6.2.2 变量选取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2.4 结论与建议
    6.3 本章小结
7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的破解机制框架体系
    7.1 构建依据
    7.2 构建原则
    7.3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破解机制
        7.3.1 担保品扩展替代机制
        7.3.2 金融机构信贷改进机制
        7.3.3 担保人扩展机制
        7.3.4 风险分担机制
        7.3.5 信用环境促进机制
        7.3.6 政府扶持机制
        7.3.7 林权流转配套服务机制
    7.4 林农信贷担保运行模式
        7.4.1 政策性运行模式
        7.4.2 市场化运行模式
        7.4.3 商业化运行模式
        7.4.4 互助合作型运行模式
    7.5 本章小结
8 林农贷款担保困境破解机制运行保障政策建议
    8.1 长期稳定林地承包政策,依法保护权益不受侵犯
    8.2 规范商品林流转秩序,加快流转市场建设
    8.3 完善林权配套改革服务体系,加快社会中介机构建设
    8.4 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服务意识,积极创新林业金融信贷产品
    8.5 金融监管部门适度建立激励机制,营造金融支持良好环境
    8.6 建立多元化人才支撑体系,加快建设现代营销体系
    8.7 试点先行,成熟推广
    8.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落实机制研究——以J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落实中的障碍及其原因
    1.1 专项资金扶持成效有待提高
    1.2 企业融资与贷款的难度高
    1.3 政府采购的门槛过高
    1.4 财政扶持机制欠顺畅
    1.5 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
2 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落实机制的思考
    2.1 优化财税政策,提高政策落实的可行性
        2.1.1 落实专项资金扶持
        2.1.2 落实税收减负政策
        2.1.3 落实中小企业融资政策
    2.2 把控任务进度,提高政策落地的科学性
        2.2.1 成立督查小组,督查任务进度
        2.2.2 深入企业调查,督查政策成效
        2.2.3 强化责任追究,惩罚与激励并施
    2.3 简化扶持机制,提高政策略落地的有效性
        2.3.1 加大财税政策宣传力度
        2.3.2 简化政策审批流程
        2.3.3 建立信息反馈网络
3 结束语

(3)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利率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分析
        2.1.1 利率传导理论
        2.1.2 可贷资金理论
        2.1.3 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
    2.2 公司融资约束及相关理论分析
        2.2.1 经济体系二元制理论
        2.2.2 信贷配给理论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4 代理成本理论
    2.3 利率市场化对公司融资约束影响的理论分析
        2.3.1 霍奇曼对称信息信贷配给理论分析
        2.3.2 S-W非对称信息均衡信贷配给理论
    2.4 理论假设
第三章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3.1 被解释变量
    3.2 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3.3 模型构建
第四章 实证过程与结果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样本分组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相关性检验
    4.4 实证结果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及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启示
        5.2.1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诚信担保制度
        5.2.2 健全金融市场融资体系
        5.2.3 建立针对三农产业的专项扶持机制
        5.2.4 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提升传递效率
        5.2.5 健全企业自身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的成果
致谢

(4)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现状分析
    2.1 政府扶持行为概述及相关理论
        2.1.1 政府扶持的概念及特征
        2.1.2 政府扶持形式
        2.1.3 政府扶持效应
    2.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述及相关理论
        2.2.1 中小企业特征概述
        2.2.2 技术创新概述
    2.3 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概述
        2.3.1 波特竞争理论
        2.3.2 不确定性理论
        2.3.3 融资理论
    2.4 政府扶持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分析
        2.4.1 政府扶持、市场竞争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2.4.2 政府扶持、经济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2.4.3 政府扶持、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2.4.4 投入、产出、效率与技术创新
        2.4.5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博弈环境
    2.5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困境分析
        2.5.1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分析
        2.5.2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困境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及研究框架
    3.1 政府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角色
        3.1.1 市场失灵的纠正者
        3.1.2 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3.2 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博弈论分析
        3.2.1 演化博弈论相关概念
        3.2.2 演化博弈论的可用性分析
        3.2.3 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3.2.4 博弈模型构建与求解
        3.2.5 博弈系统稳定性分析
        3.2.6 参数变化对收敛速度的影响
        3.2.7 博弈模型数值模拟仿真
    3.3 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博弈研究结论
    3.4 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分析
    4.1 研究假设
        4.1.1 政府扶持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
        4.1.2 政府扶持、市场竞争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
        4.1.3 政府扶持、经济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
        4.1.4 政府扶持、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4.2.2 变量选取及定义
        4.2.3 模型构建
    4.3 实证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3.2 回归结果分析
        4.3.3 稳健性检验
        4.3.4 研究结论及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设
        5.1.1 政府扶持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
        5.1.2 政府扶持、市场竞争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
        5.1.3 政府扶持、经济不确定性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
        5.1.4 政府扶持、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5.2.2 变量选取及定义
        5.2.3 模型构建
    5.3 实证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2 回归结果分析
        5.3.3 稳健性检验
        5.3.4 研究结论及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分析
    6.1 研究假设
        6.1.1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6.1.2 样本选择与数据获取
        6.1.3 变量选取及定义
        6.1.4 模型构建
    6.2 实证分析
        6.2.1 模型适用性检验
        6.2.2 回归结果分析
        6.2.3 稳健性分析
        6.2.4 研究结论及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府扶持下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7.1 政府引导和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7.1.1 适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7.1.2 创新政府扶持方式
    7.2 加强定位和重构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创新的职能
        7.2.1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的作用
        7.2.2 明确政府职能定位
    7.3 完善和扩展企业创新的融资渠道
        7.3.1 降低政策扶持门槛
        7.3.2 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7.3.3 积极配合金融机构来创新融资服务模式
    7.4 搭建和营造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
        7.4.1 健全政府扶持监督机制
        7.4.2 建立成果验收评估机制
        7.4.3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管理体系
        7.4.4 积极建设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7.5 培育和重塑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7.5.1 加大创新资金投入而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7.5.2 力推企业并购重组进而提升企业综合创新能力
        7.5.3 建立企业信用联动机制给企业提供创新保障
        7.5.4 建立企业创新人才培训机制进而强化企业内源创新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扶持机制完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2 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环境现状分析
    2.1 金融环境日益完善
    2.2 金融环境突出问题
3 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扶持机制的完善路径
    3.1 完善相关金融制度与政策, 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
    3.2 增强企业信用等级意识, 完善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3.3 搭建风投平台, 完善担保体系, 助力拓宽融资渠道
    3.4 完善企业内部融资机制
    3.5 加大财政金融税收扶持力度, 形成多元化的金融扶持机制
4 结论

(6)科创类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加强科创类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原因
科创类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机理
科创类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国际实践
科创类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借鉴

(8)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微企业的融资公平
    第一节 小微企业的制度意蕴
        一、我国企业划型标准的历史简述及评析
        二、《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小微企业的界定
        三、融资公平视阈下的小微企业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确立依据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法学理论基础
        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三、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伦理学理论基础
    第三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内涵阐释与构成要素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内涵阐释
        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微企业融资不公平主要表现及其制度原因
    第一节 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调研实施情况
        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情况
        四、小微企业融资规模、融资需求量与融资需求满足情况
        五、政府帮扶小微企业融资情况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相关政策与法律规范
        一、中央政府为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二、地方政府为保障小微企业融资公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以重庆市政府为例
    第三节 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
        一、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的表现
        二、小微企业融资机会不公平的制度原因
    第四节 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
        一、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的表现
        二、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的制度原因
    第五节 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
        一、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的表现
        二、小微企业融资结果不公平的制度原因
        三、政府保障融资结果公平手段存在缺陷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和整体思路
    第一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市场规律原则
        二、综合保障融资公平原则
        三、坚持金融创新促进融资公平原则
        四、强化金融监管保障融资公平原则
        五、保障融资公平法治化原则
    第二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整体思路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法治路径
        二、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的法律制度框架
第四章 微企业融资机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
    第一节 构建小微企业集群融资法律制度
        一、小微企业集群融资的内涵与模式
        二、小微企业集群融资保障融资机会公平的原理
        三、促进小微企业集群融资的法律对策
    第二节 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法律制度
        一、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
        二、创新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方式
    第三节 依法构建小微企业三层融资平台
        一、建立全国性股权、债权交易中心
        二、建立区域性股权、债权交易中心
        三、构建小微企业网络融资平台
        四、制定小微企业三层融资平台转板规则
    第四节 构建小微金融机构法律制度
        一、明晰小微金融机构的内涵和定位
        二、明确小微金融机构最低注册资本、民间投资人投资比例
        三、建立多元化的小微金融机构融资渠道
        四、建立小微金融机构转制法律制度
    第五节 构建小微企业债券法律制度
        一、明晰小微企业债券的内涵、性质和定位
        二、确定小微企业债券的融资额度和发行主体条件
        三、确立小微企业债券发行监管方式
        四、建立小微企业债券合格投资者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五、规范小微企业债券发行平台
第五章 微企业融资条件公平保障法律制度
    第一节 小微企业融资公平条件的权利化
        一、小微企业融资公平条件权利化的理论阐释
        二、小微企业融资基本利益的类型
    第二节 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约束性法律规制
        一、约束性法律规制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总体思路
        二、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三、明确金融监管机构的职权、职责和法律责任
    第三节 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激励性法律规制
        一、激励性法律规制保障融资条件公平的理论阐释
        二、推行行政指导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
        三、运用行政奖励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
        四、利用合同菜单规制手段保障融资条件公平
    第四节 构建条件公平融资权利法律救济机制
        一、构建法律救济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整体思路
        二、健全融资条件不公平纠纷投诉机制
        三、引入金融申诉专员机制
        四、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条件不公平纠纷诉讼机制
第六章 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保障法律制度
    第一节 政府保障融资结果公平中的主导性定位
        一、政府主导性定位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
        二、现实中政府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结果公平存在错位
        三、明确政府主导性定位的整体思路
    第二节 构建扶持小微企业融资资金运用绩效评价法律制度
        一、构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确定绩效评价的内容
        三、明确绩效评价的程序
        四、建立绩效评价公开法律制度
    第三节 构建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监管法律制度
        一、建立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资金监管法律制度
        二、制定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防范制度
        三、提升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市场流动性
        四、健全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信息披露制度
    第四节 构建政府投资小微企业引导基金法律制度
        一、协调创业投资企业政策性与商业性之间的关系
        二、降低引导基金委托代理风险
        三、完善政府投资退出法律制度
    第五节 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和支小再贷款法律制度
        一、构建小微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
        二、构建支小再贷款法律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研究 ——以三磨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及概念
        1.1.1 选题意义
        1.1.2 相关概念界定
    1.2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依据
    2.1 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2.1.1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国家技术进步的核心动力
        2.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1.3 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2.1.4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大企业发展的基石
        2.1.5 科技型中小企业能够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2.2 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政府干预论
        2.2.2 中小企业服务论
        2.2.3 市场增进论
第三章 国内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介绍
    3.1 发达国家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介绍
        3.1.1 美国的扶持政策
        3.1.2 德国的扶持政策
        3.1.3 韩国的扶持政策
    3.2 国内先进地区政策介绍——以江西省为例
        3.2.1 技术创新基金政策的支持
        3.2.2 小额贷款担保政策的支持
        3.2.3 小额贷款公司的支持
        3.2.4 创业板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3.2.5 江西省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第四章 郑州三磨所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郑州三磨所科技创新基本现状
        4.1.1 科技进步带动工业产值增长
        4.1.2 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成效显着
        4.1.3 科技投入能力和强度逐年提高
        4.1.4 重点产品的主力军作用凸现
        4.1.5 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4.1.6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初步确立
    4.2 政府扶持三磨所科技研发相关政策
        4.2.1 政府财政支持企业发展
        4.2.2 获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成立超硬材料产业基地
        4.2.4 涉企乱收费得到有效遏制
    4.3 政府扶持三磨所政策不足
        4.3.1 促进科技创新基础还不够雄厚
        4.3.2 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4.3.3 创新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
        4.3.4 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4.3.5 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
第五章 建立健全企业创新的政府扶持机制
    5.1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5.1.1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5.1.2 信息化平台
        5.1.3 创业辅导平台
    5.2 完善财税支持政策
        5.2.1 完善政府财政投入相关政策
        5.2.2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5.3 完善融资政策
        5.3.1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5.3.2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支持政策研究 ——以嘉兴科技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困境及其成因
        二、公共政策工具与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困境
        三、研究综述总结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共政策工具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政策工具理论
        一、政策工具研究的背景
        二、政策工具的定义
        三、政策工具研究的四个思想学派及其研究途径
        四、对政策工具的分类和评价
    第二节 一种适用于本案例的组合型政策工具框架
        一、组合型政策工具框架
        二、对该组合型政策工具定性说明
        三、该组合中每一项政策工具的特点
        四、该组合型政策工具的基本适用原则
第三章 组合型政策工具理论框架下的嘉兴科技城政策实践分析
    第一节 组合型政策工具运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政策工具出现空白
        二、政策工具依赖倾向
        三、政策工具创新不足
    第二节 嘉兴科技城发展现状及政策实践
        一、嘉兴科技城发展现状
        二、嘉兴科技城对初创期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扶持政策实践
    第三节 组合型政策工具理论框架下的嘉兴科技城政策实践分析
        一、对嘉兴科技城现有政策工具的归纳总结
        二、按照组合型政策工具模型对嘉兴科技城政策实践的分析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对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支持的组合型政策工具建议
    第一节 构建系统性的组合型政策工具框架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完善以宏观调控和基础保障为核心的分配性政策工具
        二、完善以政府引导和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经济性政策工具
        三、完善以专业性和信用性为核心的社会化政策工具
        四、完善以开放性和创新性为核心的市场化政策工具
第五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建立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机制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林农贷款担保困境影响因素及破解机制研究 ——基于黑龙江省调查数据[D]. 那颂.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中小企业财税扶持政策落实机制研究——以J省为例[J]. 李海燕. 当代会计, 2020(16)
  • [3]利率市场化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D]. 陈珂. 兰州大学, 2020(01)
  • [4]政府扶持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张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5]海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金融扶持机制完善路径[J]. 朱习娇,李燕君,刘晓梅,张宗杰. 中国市场, 2018(15)
  • [6]科创类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杨红红,李双红,王佩杰. 甘肃金融, 2017(10)
  • [7]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解决机制的有效性研究[A]. 谢博婕.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暨新经济治理范式下经济学主流期刊引领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6
  • [8]小微企业融资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李瑞雪.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0)
  • [9]政府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研究 ——以三磨所为例[D]. 曹杨茜茜.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10]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支持政策研究 ——以嘉兴科技城为例[D]. 尚晓天.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关于建立中小企业资金支持机制的浅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