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带来新突破,无锡新区经济科技实力快速提升

新思路带来新突破,无锡新区经济科技实力快速提升

一、新思路带来新突破 无锡新区经济技术实力快速提升(论文文献综述)

崔冉[1](2021)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认为

徐乐怡[2](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唐昕[3](2020)在《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文中指出自上世纪80年代高新区启动建设以来,一直肩负推动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及其产业化的使命。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载体被任命为落实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担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任。而传统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发展动力的“经开区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当下高新区的发展,“重产轻城”的建设直接导致高新区难以集聚创新型人才及研发团队,因此为解决这一难题,产城融合会是大多数高新区的未来趋势。本文选取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案例研究对象,园区从镇级工业园逐步发展跃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是典型以“经开区开发模式”推动、政府主导建设的园区。发展至今,园区已经获得巨大经济成就,培育了特色产业集群和数量可观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作为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之一,园区面临诸多发展困境。本文试图通过构建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为此类园区寻找一条破解之道,更好地完成新时期国家赋予的重任。本文梳理了高新区的发展阶段及其阶段特征,针对新时期我国高新区创新发展中遭遇的困境,分析了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及空间响应,构建了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框架,并结合代表性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归纳出具体的规划路径。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作为实证研究的案例,结合园区发展历程、实态特征、发展阶段研判和调研访谈对园区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进行识别,并以此逻辑和路径为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产城融合是针对当前高新区创新发展瓶颈的一种响应措施,面对当前创新发展阶段高新区难以吸引、留住、提升高层次人才的困境,产城融合可以通过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提供高品质的空间支持,从而为高新区的创新发展吸引和集聚对工作、生活、学习、休闲有较高空间品质需求的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阶段,产城融合促进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是从空间、产业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展开,空间上加强园区和城区在区域层面的互联互动,实现一体化发展,园区层面上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产业上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管理体制上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对于创新导向下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的产城融合主要从区域协调上和空间修补两方面开展,通过狮山核心区联动佛山西站新城发展融入佛山城市发展格局;构建园区内部“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集聚园区各独立发展功能组团的资源,通过三旧改造的更新方式,促进狮山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刘若玉[4](2020)在《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大力推动全民阅读与书香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出版社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现今,出版社处在重要的转型期,其产品结构、经营方式、宣传方式等多方面都需要注入新的活力,而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在功能上综合了图书馆、实体书店的特性,并融入许多图书阅读与文化服务的新功能。这样的环境为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现今我国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求为现今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行为给予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每个模块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个部分为绪论,对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进行简要梳理,并对论文中“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概念进行阐释;第一章对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背景进行研究,主要对出版社分别与图书馆、实体书店两个传统城市阅读空间的历史合作概况,及当今时代背景下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背景进行分析;第二章对出版社在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过程中的角色意义进行分析,集中讨论其在参与过程中的优势、意义及出版社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合作基础;第三章是对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出版社自建、合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过程中的主要模式及总体特色;第四章是对出版社在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构建与经营过程中的一些策略进行分析。第五章中笔者对现今在对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后,针对问题对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具体实践提出一些建议。最后为结语,对全篇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并指出其中的不足。

李哲琦[5](2020)在《区镇融合测度及发展路径研究 ——以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与六道沟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我国成立开发区至今已经历了三十余年,开发区也逐渐成为带动各地区域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近些年来经济趋势的变化,开发区逐渐丧失了一些原有的优惠政策,面临着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开发区亟待探索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区镇融合是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开发区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型地域发展和管理模式,根据目前的研究和观察发现,位置临近的开发区和小城镇彼此相互需要,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区镇融合发展是一种综合性全面融合的发展模式,如何更好的测度这种融合趋势,突破各自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而借助统一规划等手段,有序促进这种发展趋势,促进整体地域的高质量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此项研究将为我国同类型的其他地区小城镇与开发区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所在的六道沟镇拥有我国57.9%硅藻土矿产资源,储量居亚洲首位。工业集中区内硅藻土资源属世界知名的马鞍山矿床,储量巨大、品质突出。六道沟镇则历史悠久,拥有优质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二者都有继续发展的潜力,但都受到了现有发展条件的制约。六道沟镇虽然资源丰富,但是缺乏支柱产业的带动;工业集中区虽然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缺少完整的产业链和发展空间,二者融合发展能够解决目前各自存在的问题,是各自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必然要求。本文基于对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进行梳理,并且对区镇融合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整理,借鉴产城融合、城乡关联度等相关评价测度方法,构建了区镇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目前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和六道沟镇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借助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和六道沟镇目前融合现状进行评价。针对评价结果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行政管理体制、整体规划、产业联动、空间功能以及公共设施共建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未来工业集中区和六道沟镇区镇融合发展路径,为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和六道沟镇区镇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类似的区镇关系提供参考。

申晓蓉[6](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文中提出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历程。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书写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篇章,以自身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与世界。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视域,深入系统地总结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采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分析方法,力求能够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进行创新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与被指导的互动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域研究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符合三个理论原则,即贴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现代化规律,并以此为前提区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与“一般经验”,为全文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推进经济现代化,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以及工业化的可持续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得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稳定趋势以及国际化水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来看,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目标与发展的平衡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区域的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以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党领导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同时,在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有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陈一[7](2017)在《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信息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既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导致全球图书馆业态都发生剧烈的变化。为了应对新型环境与保持图书馆传统价值,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共同趋势。但转型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策、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又被理论和实践所忽略,这就使得图书馆转型也伴随着风险,乃至灾难的发生。本文认为,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科学认识转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识别并治理风险,防止转型灾难。论文结合组织发展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图书馆发展理论以及不确定性理论展开研究,使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语义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社会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使图书馆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又使得在转型过程中又必定会伴随着不确定性,“发展与不确定性”矛盾推动风险演化。通过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现状,确定转型风险测度,找出其中的风险来源。通过对图书馆从业人员对图书馆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以及对风险因素的多维度分析,总结出图书馆转型风险的主要特征。研究重点在于凝练出我国图书馆转型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构建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馆员”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风险演化体系中。探索构建治理手段专业、合法,风险控制有效、高效的图书馆转型风险迁移路径。为探索我国图书馆转型方向,规避图书馆转型风险提供参考。本研究一共分为9章: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转型研究现状。调研发现,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转型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且研究轨迹比较类似。从宏观上讨论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冲击,分析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到探索具体的转型策略,以及对一些典型转型案例的探讨。关于转型中的风险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忽略。第2章阐述了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图书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全面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转型来适应新常态、新业态。在服务经济增长、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强国、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发展对图书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图书馆在投资、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力资源与技术、其他行业竞争以及内部治理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通过转型,使得图书馆优化工作流程,节约运作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论文将我国图书馆转型主要归纳为: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第3章确立了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并分析了转型风险来源。论文通过转型效率、转型成本、转型效益以及转型文化来测度风险。从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三个角度总结了转型实践中的遇到的不确定性,其中涉及图书馆经费、人力、法律、价值定位等各个层面。第4章筛选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论文利用系统性、完整性、重要性原则进行风险因素筛选。在参考国际组织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图书馆转型现状的梳理,对各类转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纳,同时根据各社交媒体平台关注用户的留言反馈,留意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包含图书馆业务、战略、财务、人才、法律、运营、技术、价值等在内的40种风险因素。并就这40项风险因素,向业内人士展开意见征询。采用因子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终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归纳为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价值风险6个类别,共29项风险因素。第5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测度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感知。研究发现,业内人士对图书馆转型风险整体认知水平较为一致,绝大多数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发生后产生的后果均值都在3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在转型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对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后果认识并不十分明晰。论文基于不同的图书馆性质,受调查者不同的职业层级、职业背景以及图书馆不同的发展水平4个角度分析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差异,并从主观-客观、行业内-行业外、领导-管理这3个维度,6类属性对转型风险进行多维分析,从而更全面的认识风险本质。第6章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运营风险:业务流程改变,领导力挑战,人力资源短缺;财务风险:投资保障不足,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法律风险: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技术风险:技术采纳迟缓,技术融合不佳;价值风险: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传统服务弱化。第7章归纳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论文发现,图书馆转型风险具有普遍性、可预知性和可变性。图书馆为巩固社会地位,提升社会价值,转型成为必然,而同时,业态环境中资本的投入水平、持续保障能力;新信息技术的更迭;法律政策的支撑水平等诸多不确定性又可能制约转型进展,可能给图书馆转型带来风险。发展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都必然存在,“发展与不确定性”这对矛盾相互作用,导致转型过程产生风险。同时,图书馆员和用户的感知差异对风险产生“催化”作用,可能共同推动风险向纵深演进。第8章探讨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在坚持风险识别前瞻性、风险管理专业化、风险迁移合法性以及风险治理社会化的原则的基础上,论文提出通过环境洞察把控风险,优化治理迁移风险,业务创新降低风险,制度建设规避风险。第9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谢居宸[8](2017)在《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建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无锡地区的近代以来的基督教堂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教堂建筑的发展,同时也映射了无锡地区近现代的社会发展,乃至反应了中国的基督教宗教氛围。宗教建筑的融合与发展,传达了东西方文化碰撞的曲折历史。现阶段对于无锡地区近现代的基督教堂建筑的研究较少,因此对其进行探究对分析无锡城市建筑的内涵十分必要,通过对无锡地区十余所基督教堂的考察与研究,从其历史背景,建筑发展进程,建筑形制,艺术构造,风格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基督教堂建筑与无锡这个江南水乡的结合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的成果。基督教堂作为西方文明的代表,饱含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色,以及最高的建筑工艺水准,对其进行的细致的研讨分析可得到不可代替的城市历史文化和建筑设计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无锡地区的近现代基督教堂在形制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这种相似的背后则是不同地段位置带来的个体化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当地区域发展的历史,固有的文化,以及环境的制约等。也正是这些因素的融合使得对于无锡基督教堂的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最后结合调研的成果对无锡地区基督教堂的建筑价值进行了分析剥离,挖掘强调了对其进行保护了重要意义,并尝试对无锡基督教堂的保护与更新提出策略。

陈光银[9](2017)在《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新农村社区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社区治理取得的显着成绩,新型农村社区治理也逐渐开始在农村推广。但由于城乡二元化差异的长期存在,与城市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农村还比较落后,城乡差距较大。党和国家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开展全方位的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和治理相关研究也成为热点问题。新农村治理研究是建设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新农村建设带动了社区发展,社区发展又为社区治理的产生提供了有利契机。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新农村社区治理与构建新农村是密切关联的,新农村社区之类能有效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质量,形成一种良性治理的状态,新农村社区治理主要以新农村社区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并搞好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最终构建并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通过对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首先,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社区及治理、社区治理及相关概念进行详细阐释,并以此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无锡新区新农村治理现状的分析,并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所在,包括资金短缺、思想观念落后、城乡二元分化及法制滞后等几个方面;最后,结合无锡新区的实际状况,试探性地提出完善无锡新区农村社区化治理的建议,从而得出无锡新区农村社区治理的途径策略,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社区化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周蕾[10](2015)在《经济体制视角下的制造业空间重构及其城乡空间结构响应研究 ——以无锡为例》文中认为自1980年代以来,世界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经历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体制的转型,体制转型对产业空间布局和城乡空间的影响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就我国而言,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近30年来城乡发展的动力基础,是城乡经济社会形态变化和城乡空间结构重组最重要的塑造力和演进动力。我国人文地理学领域一直重点关注和研究城乡空间发展演变的体制动因,包括影响城乡空间结构演变的经济体制变量分析,体制变量作用于城乡发展空间的方式与路径,政府与市场对城乡空间变化施加影响的过程等。作为经济活动的规则语境,经济体制作用下的空间演变,需要借助于经济活动的各种过程和形式进行解析,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剖析体制对空间的影响机制。我国目前尚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制造业空间在城乡空间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承载着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发展的重要信息。本研究首先从制造业布局变化切入,构建体制变革下制造业空间重构及其城乡空间结构响应的理论研究框架;其次,以无锡市区为案例,根据制造业企业区位变化,从不同空间尺度揭示制造业空间重构的特征与机制;最后,通过分析城乡空间对政府权力结构调整与制造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响应过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下城乡空间结构演变的宏观与微观机制,并提出基于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城乡空间优化对策。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系统地梳理了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无锡制造业发展及其所有制改革过程,并基于1985、2004和2013年制造业企业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及产业结构特征,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制造业的规模和效率差异显着。其次,采用企业密度、数量、区位商、核密度估计分析、产值热点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从距离、行政单元和开发区等不同地理空间尺度分析无锡制造业空间分布与集聚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无锡制造业空间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中心”格局(国有企业在中心城区集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多中心”格局演变(多元所有制企业在郊区各级别开发区、产业园区集聚);②不同所有制制造业表现出各不相同的空间分布模式和集聚形态;此外,不同所有制制造业的企业产值热点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级别有着显着的相关性。(2)以不同所有制制造业的区位演变为视角,通过构建制造业区位影响因素的泊松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无锡制造业空间重构的体制动因。结果表明:①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制造业区位选择由单一行政主导的模式,转向市场配置与行政引导相结合的模式;土地价格与政府产业空间政策对企业区位选择发挥着双重叠加影响;②不同所有制制造业的区位演变呈现出差异化的体制响应特征:国有企业对土地价格不敏感,但对国家级园区政策高度敏感;集体企业主要受政府产业空间集中政策的影响向乡镇工业园迁移整合;私营企业对土地价格的市场调节高度敏感;外资企业受国家级园区优惠政策影响显着。(3)通过对政府权力结构调整下的城镇空间扩张响应的研究来剖析经济体制改革下城乡空间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宏观响应过程。结果表明:①以招商引资为目的的土地开发和开发区建设是分权化改革以来地方政府权力角色转变的重要体现,对城镇空间的迅速扩张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②无锡城镇建设用地扩张经历了均衡缓慢扩张—异向快速扩张—异向加速扩张的变化过程,空间扩张模式在前期以飞地式和边缘式扩张为主,而在2001年以后逐步转为边缘式和填充式为主;无锡城镇空间扩张的强度、方向和模式与政府产业空间政策的调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4)通过对制造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下的城乡地域结构响应的研究来剖析经济体制改革下城乡空间对制造业空间重构的微观响应过程。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IRF)及方差分解函数(VD)的结果表明:①无锡城乡地域结构演变与制造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时空协同特征,既反映了二者存在内在的逻辑响应关系,也证明了制造业投资变化的积累效应是城乡地域结构演变的重要因素;②城乡地域各空间对制造业投资主体变化的响应状态与过程不同,城市建成区扩展对国有企业投资减弱响应迅速,并呈负响应关系;城乡地域各个空间对私营企业投资变化均表现出响应强度相对较大、持续时间长的特征;乡村建设用地增加主要响应集体企业投资变化;城市建成区与乡村对外资企业投资变化响应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③城乡地域结构演变受自身发展状态与制造业投资主体变化共同作用,但城乡不同空间的地域结构稳定性以及制造业投资主体变化对其的塑造力存在差异:城市建成区演变在制造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影响下,受自身发展状态影响较大且持续时间长;城乡过渡地域稳定性较弱,制造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其塑造力最强;乡村演变在前期受自身发展状态主导,制造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影响显现滞后性。(5)以无锡新区为案例,对城乡空间响应过程的解析发现:①中央、地方政府颁布的各项关于新区的发展政策是新区城乡空间响应的重要驱动力;②新区开发吸引外商投资数量迅速增多,促使新区从郊区功能单一的工业开发区发展成为生活设施齐全、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性新城,土地利用结构也相应地迅速变化;③无锡新区目前主要存在本地居民、外来打工者、引进人才和外籍人士等四类阶层,各阶层社区空间分异显着。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以“经济体制——主体参与者与空间生产——空间结果”为主线,构建了经济体制改革下制造业空间重构及其城乡空间结构响应的理论框架体系。(2)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与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制造业空间重构过程,揭示两者的逻辑关系与影响机制。(3)通过分析城乡地域空间对制造业投资变化的响应状态,揭示了城乡空间结构对制造业空间重构的响应过程。

二、新思路带来新突破 无锡新区经济技术实力快速提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思路带来新突破 无锡新区经济技术实力快速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5.2.1 核密度分析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5.2.3 数据来源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1.1 理论假说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6.1.3 结果分析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6.2.1 理论假说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6.2.4 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7.1 研究设计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7.5.2 反事实检验
    7.6 本章小结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8.2.1 空间杜宾模型
        8.2.2 变量说明
    8.3 实证检验
        8.3.1 整体回归结果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炬计划”下的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地
        1.1.2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高新区,产城融合势在必行
    1.2 研究问题与目的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基于Citespace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图谱分析
        2.1.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究知识图谱及特点
    2.2 高新区的研究热点
        2.2.1 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2.2.2 高新区创新发展的相关研究
        2.2.3 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
        2.2.4 高新区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评述
    2.4 国内外产城融合促进园区创新发展的案例研究
        2.4.1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
        2.4.2 苏州工业园
        2.4.3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2.4.4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第三章 产城融合与高新区创新发展的逻辑构建
    3.1 高新区的发展历程
        3.1.1 要素驱动:生产要素集聚阶段
        3.1.2 投资驱动:产业集聚阶段
        3.1.3 创新驱动:创新发展阶段
    3.2 当前创新驱动下高新区发展的内在需求
        3.2.1 发展困境:产城分离的创新环境导致创新人才难以集聚
        3.2.2 需求特征:以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为目标
    3.3 产城融合:高新区创新发展空间需求的响应
        3.3.1 产城融合的内涵:以人为本,实现产、城空间融合
        3.3.2 产城融合通过塑造高品质空间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
    3.4 创新导向下高新区产城融合的路径构建
        3.4.1 区域联动,促进城市与园区空间融合
        3.4.2 功能完善,推动园区创新服务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高度融合
        3.4.3 产业结构优化,深化产业高端化与集群化发展
        3.4.4 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市场化管理制度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与实态研究
    4.1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4.1.1 狮山镇的发展概况
        4.1.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概况与阶段划分
    4.2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历程
        4.2.1 分散发展阶段:从“农村社区工业化”到“园区工业化”
        4.2.2 整合发展阶段:从“一园多镇”到“园镇合一”
    4.3 佛高区核心园的实态特征
        4.3.1 空间:粗放利用,功能结构失衡
        4.3.2 产业:集聚现象较明显,粗放型与高级化并存
        4.3.3 管理体制:“市统筹、区建设”,缺乏社会事务管理
    4.4 佛高区核心园的发展阶段研判
        4.4.1 经济成就巨大,制造业发展迅猛
        4.4.2 产业集聚已形成,高企培育数量可观
        4.4.3 创新引领正在进行,传统制造业产值占主导
    4.5 基于企业访谈的佛高区核心园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识别
        4.5.1 佛高区核心园创新环境的构建
        4.5.2 产城脱节的园区环境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导向下佛高区核心园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5.1 战略谋划:从“园区”向“城区”的空间战略演进
        5.1.1 市级层面规划:从“城市组团”到“城市副中心”
        5.1.2 区镇级层面规划:从"承接东部"到"产业中枢+交通枢纽"
    5.2 空间修补:功能补强,优化园区内部空间
        5.2.1 重塑园区内部结构,构建“科创服务中心+创新产城组团”空间格局
        5.2.2 集聚园区各组团资源,以三旧改造促进核心区功能融合发展
    5.3 区域协调:核心引领,联动新城融入城市发展格局
        5.3.1 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
        5.3.2 融入区域生态格局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狮山镇政府访谈提纲
    附录2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3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企业访谈记录
    附录4 狮山镇村、社区访谈记录
    附录5 狮山镇政府部门访谈记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概念阐释
第一章 我国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背景
    第一节 我国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出版社建设直营店的基本情况
        二、我国出版社与图书馆、书店合作的情况
    第二节 当下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背景分析
        一、国家的支持
        二、市民的文化需求
        三、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的需要
        四、实体书店、图书馆功能变革的需求
        五、网络书店与电子阅读冲击下实体书店寻找突破的迫切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角色意义
    第一节 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意义
        一、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优势
        二、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出版社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一、从经营目的角度分析二者合作的可行性
        二、从功能的角度分析二者合作的可能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模式
    第一节 出版社自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一、原有社店的优化升级
        二、读者服务部升级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三、出版社新建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第二节 出版社合建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
        一、“出版社+城市实体书店”模式
        二、“出版社+高校”模式
        三、“出版社+其他场所”模式
    第三节 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模式的特点
        一、空间主题的地域性文化色彩较强
        二、空间中融入出版社的自身特色
        三、空间的形式灵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的策略分析
    第一节 基于品牌构建的营销策略
        一、对特色内容资源的品牌打造
        二、空间中品牌形象的全方面感官控制
        三、系列品牌活动的运作
    第二节 线上平台对线下空间的影响
        一、线上平台的主要形式
        二、线上平台对于线下空间的意义与作用
    第三节 文化创意产品的经营
        一、出版社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方式
        二、文创产品在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中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过程中的问题
        一、参与构建的出版社实力参差不齐,参建行为存在问题
        二、出版社的网络宣传平台建设较差
        三、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的经营失存在误区
    第二节 对出版社的建议
        一、出版社根据自身实力参与构建
        二、出版社参与构建的过程应充分体现创意,突出出版品牌
        三、加强网络平台宣传
        四、加强出版社之间的合作
    第三节 对其他合作建设主体的建议
        一、对政府相关机构的建议
        二、对图书馆的建议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区镇融合测度及发展路径研究 ——以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与六道沟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2.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区镇融合”的相关研究综述
    2.3 相关实践经验总结
3.区镇融合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的及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评价指标的赋权
4.工业集中区与六道沟镇融合测度分析
    4.1 区镇基本概况
    4.2 区镇发展现状分析
    4.3 测度过程、结果及问题分析
5.工业集中区与六道沟镇融合发展路径
    5.1 行政管理体制融合发展路径
    5.2 整体规划发展路径
    5.3 产业联动发展路径
    5.4 空间功能融合发展路径
    5.5 公共设施共建发展路径
6.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理论基础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理论原则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工业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二、新型工业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条件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要实现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
        一、加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
        三、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外开放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
        一、阶段性目标: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
        二、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应处理好目标与发展的关系
        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支柱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加强自身建设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以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为支撑
        一、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二、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保驾护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相关术语界定
        0.2.1 图书馆转型
        0.2.2 不确定性和风险
        0.2.3 风险治理
    0.3 理论基础
        0.3.1 组织发展理论
        0.3.2 社会认同理论
        0.3.3 图书馆发展理论
        0.3.4 不确定性理论
    0.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方法
        0.4.3 研究内容
    0.5 研究创新点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图书馆转型研究
        1.1.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1.1.2 图书馆转型具体策略
        1.1.3 图书馆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1.1.4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1.2 国内图书馆转型研究
        1.2.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1.2.2 图书馆转型的具体策略
        1.2.3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1.3 研究评论
2 我国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
    2.1 图书馆发展转型动力考察
        2.1.1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常态
        2.1.2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业态
    2.2 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2.2.1 图书馆服务经济增长
        2.2.2 图书馆服务国民素质提升
        2.2.3 图书馆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2.2.4 图书馆服务社会建设
        2.2.5 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2.3 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3.1 投资与预算
        2.3.2 人口数量与结构
        2.3.3 人力资源
        2.3.4 信息技术
        2.3.5 其他行业的竞争
        2.3.6 图书馆内部治理
    2.4 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
        2.4.1 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
        2.4.2 图书馆业务流程转型
        2.4.3 图书馆组织结构转型
3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与来源
    3.1 风险测度
        3.1.1 转型效率
        3.1.2 转型成本
        3.1.3 转型效益
        3.1.4 转型文化
    3.2 风险来源
        3.2.1 服务模式转型风险
        3.2.2 业务流程转型风险
        3.2.3 组织结构转型风险
4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筛选
    4.1 识别原则
        4.1.1 系统性
        4.1.2 完整性
        4.1.3 重要性
    4.2 风险因素筛选过程
        4.2.1 国际组织的调查
        4.2.2 图书馆观察
        4.2.3 意见征询
5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认知调查
    5.1 总体认知
        5.1.1 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
        5.1.2 风险产生后果认知
        5.1.3 风险因素测评
    5.2 风险认知差异
        5.2.1 图书馆性质
        5.2.2 图书馆职业层级
        5.2.3 图书馆职业背景
        5.2.4 图书馆发展水平
    5.3 多维分析
        5.3.1 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
        5.3.2 领导风险与管理风险
        5.3.3 行业内风险与行业外风险
6 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
    6.1 环境风险
        6.1.1 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
        6.1.2 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
    6.2 运营风险
        6.2.1 业务流程改变
        6.2.2 领导力挑战
        6.2.3 人力资源短缺
    6.3 财务风险
        6.3.1 投资保障不足
        6.3.2 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
        6.3.3 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
    6.4 法律风险
        6.4.1 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
        6.4.2 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
        6.4.3 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
    6.5 技术风险
        6.5.1 技术采纳迟缓
        6.5.2 技术融合不佳
    6.6 价值风险
        6.6.1 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
        6.6.2 传统服务弱化
7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
    7.1 图书馆转型风险特征
        7.1.1 普遍性
        7.1.2 可预知性
        7.1.3 可变性
    7.2 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
        7.2.1 演化路径
        7.2.2 演化模型
        7.2.3 转型风险函数
8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
    8.1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原则
        8.1.1 风险识别前瞻性
        8.1.2 风险管理专业化
        8.1.3 风险迁移合法性
        8.1.4 风险治理社会化
    8.2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
        8.2.1 环境洞察把控风险
        8.2.2 优化治理迁移风险
        8.2.3 业务创新降低风险
        8.2.4 制度建设规避风险
9 研究结论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8)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概述
    1.2 课题研究内容与界定范围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4.1 文献研究总结
    1.5 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1.6 课题研究的框架
    1.7 课题研究创新点与可行性
第二章 基督教在无锡地区的传播与基督教教堂发展
    2.1 宗教文化背景概述
    2.2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简介
    2.3 基督教在无锡地区的传播历史
        2.3.1 19 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的传入
        2.3.2 解放前基督教的发展
        2.3.3 解放后基督教的发展
    2.4 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发展历史
        2.4.1 国外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发展历史简介
        2.4.2 国内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发展历史简介
    2.5 无锡各个地区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发展历史
        2.5.1 锡山区,惠山区,新区
        2.5.2 无锡浸会区
        2.5.3 江阴区
        2.5.4 宜兴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建筑实例调研分析
    3.1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分布与建筑风格
        3.1.1 分布现状
        3.1.2 建筑风格
    3.2 无锡地区保存延续的基督教教堂案例分析
        3.2.1 无锡市基督教堂
        3.2.2 无锡惠工桥基督教堂
        3.2.3 无锡荣巷基督教堂
        3.2.4 江阴市基督教堂
    3.3 无锡地区新建基督教教堂案例分析
        3.3.1 无锡市新区国际礼拜堂
        3.3.2 无锡东亭基督教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建筑的设计特征
    4.1 基督教教堂的选址布局
        4.1.1 开放式布局
        4.1.2 围合式院落布局
    4.2 基督教教堂的建筑主体
        4.2.1 建筑朝向
        4.2.2 平面设计
        4.2.3 立面设计
        4.2.4 室内空间
        4.2.5 细节装饰
    4.3 基督教教堂的附属建筑
    4.4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建筑特征发展浅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建筑的价值保护与意义
    5.1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的建筑价值
        5.1.1 无锡基督教教堂的历史价值
        5.1.2 无锡基督教教堂建筑的建造技术价值
        5.1.3 无锡基督教教堂建筑美学价值
    5.2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使用情况与保护现状
        5.2.1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的使用情况
        5.2.2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的保护现状
    5.3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的更新策略与意义
        5.3.1 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的保护更新策略
        5.3.2 保护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建筑的意义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二:无锡地区近代以来部分基督教教堂调查表
附录三:图片与表格索引

(9)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方法和主要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四、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社区及其构成要素
        二、农村社区及其特征
        三、新型农村社区及其特征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治理理论
        二、政治生态学理论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章 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现状
    第一节 无锡新区概况
    第二节 实证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对象及抽样
        四、调查方法
        五、调查程序及时间安排
    第三节 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状况
        一、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居民生活基本状况
        二、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三、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服务提供状况
        四、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教育、文化、娱乐活动开展状况
        五、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村容村貌建设状况
        六、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安全建设状况
    第四节 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实践分析
        一、村委会发挥桥梁作用
        二、发挥农村社区精英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政府强力推进,促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
        四、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
第三章 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短缺制约无锡新区农村新社区化的发展
        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化的发展
        三、城乡二元分化
        四、法制滞后
    第二节 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职能超载,职权有限
        二、角色错位
        三、缺乏健全的组织体系
        四、服务水平较低
第四章 完善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
    第一节 扩大财权规模,扩展金融支持渠道
        一、建立事权与财权统一的财政体制
        二、引导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支持
        三、构建多元化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第二节 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意识
        一、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增强居民政治参与需求
        二、创新农村政治文化,营造村民政治参与氛围
        三、培育村民自治主体,提升村民政治参与能力
    第三节 加强规划引领,拓展社区发展空间
        一、调整社区行政区划,拓展发展空间
        二、强化社区规划监督
        三、调整优化社区总体规划
    第四节 建设新农村社区法制,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一、完善社区综治维稳“一站四室”建设和服务
        二、深化社区法制宣传教育
        三、加强社区治安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经济体制视角下的制造业空间重构及其城乡空间结构响应研究 ——以无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体制转型与空间演变的全球背景
        1.1.2 经济体制改革下企业空间组织的机制转变
        1.1.3 制造业空间重构是城乡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力量
        1.1.4 制造业空间重构和城乡空间发展的理论与策略需求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区概况
        1.5.2 数据来源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经济体制
        1.6.2 制造业空间重构
        1.6.3 城乡空间结构
        1.6.4 空间响应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制造业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2.1.1 制造业区位影响因素
        2.1.2 城市制造业空间布局
        2.1.3 不同属性制造业区位差异
        2.1.4 制造业集聚空间——开发区
    2.2 城乡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2.1 城乡空间结构的特征及演变
        2.2.2 制造业空间重构对城乡空间结构演变影响
    2.3 相关研究进展评述
第3章 体制变革下制造业空间重构及其城乡空间结构响应的理论架构
    3.1 理论基础
        3.1.1 相关基础理论
        3.1.2 评价与借鉴
    3.2 体制背景
        3.2.1 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3.2.2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3.2.3 所有制改革
        3.2.4 分权化改革
    3.3 理论研究框架
第4章 制造业发展过程与空间重构的特征
    4.1 无锡制造业的发展阶段
        4.1.1 以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发展为主的阶段(1978—1992年)
        4.1.2 以混合所有制、私营企业发展为主的阶段(1992—2001年)
        4.1.3 以外资企业发展为主的阶段(2001—2010年)
    4.2 制造业企业数据与空间分析方法
        4.2.1 制造业企业数据
        4.2.2 空间分析方法
    4.3 制造业所有制及产业特征
    4.4 制造业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
        4.4.1 基于距离的制造业企业密度与数量分析
        4.4.2 基于圈层和行政区的制造业整体空间布局分析
        4.4.3 基于街道/乡镇的不同所有制制造业区位商分析
    4.5 制造业的时空集聚演变特征
        4.5.1 核密度估计分析
        4.5.2 产值热点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造业空间重构的影响因素
    5.1 制造业区位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5.2 区位影响因素的分析与量化
        5.2.1 市场区位要素
        5.2.2 政府调控因素
    5.3 模型结果解析
        5.3.1 制造业整体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5.3.2 不同所有制制造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乡空间结构的响应过程与机制
    6.1 政府权力结构调整下的城镇空间扩张响应过程
        6.1.1 分权化改革下的地方公共财政与土地开发
        6.1.2 产业空间政策与城镇空间扩张响应
    6.2 制造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下的城乡地域结构响应机制
        6.2.1 城乡地域结构演变的阶段与特征
        6.2.2 制造业投资主体变化的阶段与特征
        6.2.3 响应测度模型构建
        6.2.4 响应测度结果
    6.3 城乡空间响应过程解析——以无锡新区为例
        6.3.1 政府权利主导过程
        6.3.2 企业资本集聚过程
        6.3.3 城乡空间响应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城乡空间优化对策
    7.1 制造业空间布局的主要问题
        7.1.1 土地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7.1.2 空间分散格局亟需进一步整治
        7.1.3 园区开发模式仍需进一步优化
    7.2 城乡空间发展的主要问题
        7.2.1 生态空间不断萎缩
        7.2.2 用地结构趋于破碎
    7.3 制造业空间布局及城乡空间优化对策
        7.3.1 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相结合,推进城乡空间统筹发展
        7.3.2 以产业园区升级为先导,构建城乡多中心网络结构
        7.3.3 以制造业空间重构为契机,带动城乡土地利用集约化
        7.3.4 以制造业空间重构为先导,带动城乡社会空间有机更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新思路带来新突破 无锡新区经济技术实力快速提升(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风险控制研究[D]. 崔冉. 安徽大学, 2021
  • [2]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3]高新区产城融合研究 ——以佛山高新区核心园(狮山)为例[D]. 唐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出版社参与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构建现象研究[D]. 刘若玉. 苏州大学, 2020(03)
  • [5]区镇融合测度及发展路径研究 ——以临江硅藻土工业集中区与六道沟镇为例[D]. 李哲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D]. 申晓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D]. 陈一. 武汉大学, 2017(06)
  • [8]无锡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教堂建筑研究[D]. 谢居宸. 江南大学, 2017(02)
  • [9]无锡新区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D]. 陈光银. 东南大学, 2017(04)
  • [10]经济体制视角下的制造业空间重构及其城乡空间结构响应研究 ——以无锡为例[D]. 周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1)

标签:;  ;  ;  ;  ;  

新思路带来新突破,无锡新区经济科技实力快速提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