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总目录

《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总目录

一、《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马洪清[1](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用市场化的方式“改造小农”,将传统小农转变为市场化小农、现代小农,是当代中国实现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关键,以提升广大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的“可行能力”。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小农传统的农业大国。数千年盛衰兴亡周期循环的史实表明,小农兴则国家兴,小农衰则国家衰,千千万万小农共同构筑了国家繁荣稳定的基石。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时代,大国小农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农情。《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从提升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和“可行能力”的基点,构建了一个认识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又或者说,研究视角的创新,使“组织与自由”这一主线贯穿于全书始终,得出一些主要的理论观点与结论,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政策建议。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主要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任务,主要对选题背景、作者、作品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及其分类和意义。第三章为翻译实践报告的案例分析,采用理论、例句、分析三者结合的方式,探讨翻译过程中所发生的层次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结构转换及内部系统转换,对该文本中的一些案例进行分析。第四章是翻译实践总结,主要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以及翻译过程中的缺点。译者通过选取《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第五章以及第六章作为翻译文本,以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理论,阐释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中日翻译过程中起到的指导作用,提高了对该理论的重视,进而为翻译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在词汇翻译中,通过范畴转换理论对词类加以处理,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之间的转换。在句法翻译中,通过结构转换理论将大量的中文长难句处理为日语短句,汉语主动形式译作日语被动句等方式,大幅提升译文文本可读性。译者通过对翻译报告的撰写和理论的研究,发现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农业经济类文本有很强的适应性。该实践报告对于译者自身今后的翻译实践以及其他译者对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的认识和应用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译者认为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可以帮助译者翻越语言障碍,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将译文更加通顺、流畅地表达出来。此外,译者认为在充分理解翻译转换理论的基础上,译员还应学会如何在翻译实践中选取最合适的转换方式。

张爽[2](2021)在《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曾经,博物馆是精英阶级的专属,如今它已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开展公共教育、传递文化内涵、满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愈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提质升级,寻求更全面更优化的设计方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而景观环境设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博物馆景观环境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以往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结合景观叙事学、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和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布局和文化表达两个维度搭建起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框架,明确设计内容。在空间布局方面,细分出环境基底、布局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等五大设计内容;在文化表达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思想文化等文化内涵,提炼出主体建筑、景观建构筑物、水景、植物、铺装、服务设施等六大文化表达载体。随后,在上述设计框架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完善设计理论体系。本文选取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等四种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具体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游客的空间偏好、景观环境满意度以及再访与推荐意愿。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反馈,总结出成都市的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和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侯春晓,高峻,万晶,袁醉敏[3](2019)在《中文农业科技期刊论文英文信息的现状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中文农业科技期刊论文的英文信息现状,探讨该类期刊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的措施,调查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年收录的34个综合性农业期刊的论文,对其英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英文信息在中文农业科技期刊中普遍受到重视,但各刊论文的英文着录要素不统一。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英文信息着录标准规范,加强中文科技论文英文信息的着录规范。有志于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期刊,建议完善其论文的英文着录要素。

葛小寒[4](2018)在《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文中研究说明明代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代。这种活力表现在商业的发展与文化的多元性之上。作为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明代农业生产的扩大支撑着当时社会的调整与转型,与此同步的则是明代农书数量的喷发,并由此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农学知识体系。那么,对于明代农书的研究便是必要的:一方面,明代农书所蕴含的农学知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农业技术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明代农书更是深深浸润在当时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诚然,前辈学者已经对于这一问题有了相当的讨论。但是,他们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基础的“文献考辨”之上对当时农书所记载的“科学技术”进行评介,抑或是利用农书中透露的“社会经济”方面的史料去考察当时的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由此可见,前人对于明代农书本身的讨论仍是缺乏的,尤其缺少在文献的进一步整理之上,从“知识史”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从“文本”与“知识”的角度考察明代农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在明人的观念中究竟是如何认识作为概念的“农书”。借助于当时士人留下的“文集”、“书目”与“农书”进行分析,明人对于“农书”这一概念的认识颇为多元且伴随着参与性程度的不同发展出异样的农书观。为了研究方便而对于这种多元的“农书”认识作一概括的话,可以总结为:明代的农书便是当时的农事书、农艺书与农政书。明晰了这一范畴之后,梳理现存与佚失的明代文献,不难得出有明一代大约诞生了 502种农书的结论。但是数量的巨大不能掩盖当时农书存在着大量抄袭、翻刻的情况。因此,单纯从农学知识的发展角度来说,明代的有价值的农书数量将下降到300种以下。不过,无论明代究竟有多少种农书,对于它们的文献考证活动自然是不可缺少。尤其是一些农书的作者、版本与诞生时代在之前的农书目录里面有误,还有一些农书是前人未见的,另有一些已经侠失的农书也可以辑佚。如果说“文本”研究专注于文献本身,那么“知识史”视角下的农书研究则侧重于考察农书与时间、空间的互动。从“时间”的角度而言,明代农书与宋代农书的比较可以揭示传统社会的不同时代农学知识关注的变化。主要通过内容、作者与时空分布的对比,宋、明农书的连续性与差异性一目了然:相较于宋代,明代的农书更加注重“统合”,其中负载的农学知识则进一步下移,作为农书生产的动力也不再受政治权力的制约。另从“空间”角度来说,明代农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即“花谱”,除了在知识性上超越宋代以外,还更多承担了专业知识记载之外的交往功能。简言之,在明代的社会空间中,以“花谱”为代表的农书参与了当时士人社交网络的建构。此外,“知识史”的视角除了较为宏观的考察之外,更加关注一种知识或书籍的生产、传播、阅读以及社会影响。从《树艺篇》与《汝南圃史》之间的关系与发展来看,明代农书的生产过程漫长而富有弹性。在“稿本”农书到“刻本”农书的变化过程,不仅是农学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些农学知识被删去、另一些农学知识被加入的过程。农书诞生以后的传播活动,官府在其中起到了较为显着的作用。因此考察明代官刻农书的传播行为与影响,可以作为个案了解当时农学知识的传播面向以及传播过程中的问题。当然,传播是农书生产方或者农书刊刻方的行为,农书中承载的农学知识能否真正为时人认同或接受,还得考察当时农书的阅读问题。对此,由于诞生时间颇早,且在明代流传较广的《救荒本草》与《野菜谱》便是探讨农书阅读活动的重要个案。基于农书内容、序跋以及阅读者的书目、批语,乃至翻刻过程中的改造活动,明代农书阅读的多元面向可以被充分挖掘。例如以上两种野菜书的阅读活动,便呈现出早期阅读与晚期阅读的极大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晚明士人对于农书的阅读往往偏离了作者原有的意图。最后,农书与地方社会关系往往不被前人研究所重视,这固然是因为地方性农书不宜保存流传。然而,《亳州牡丹史》却能填补这种研究方向的空白。该书不仅是亳州牡丹的知识性介绍,更是亳州士人与一般百姓从事花事交往活动的记录。通过这一文本,晚明亳州的地方社会显得更加饱满,而《亳州牡丹史》本身也离不开这一社会的制约,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对于“阶层”变动的敏感。综上所述,明代农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旧有农业文献的整理与考察,更是对于其中所记录的农学知识的分析。这种分析在过往的研究中过多的侧重在“科学技术”的介绍,而忽略了知识以及其载体(农书)的概念、时空变迁、生产过程、传播活动、阅读与接受等等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以上问题的讨论,才是后人进一步理解当时农学实况的钥匙。

康波[5](2017)在《宁夏马铃薯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属粮饲菜兼用作物,因其抗灾能力强、产量稳定、市场前景好,长期以来是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主要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宁夏五大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之一。该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富含钾素,适合马铃薯生长发育。但是,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带年降水量少,仅为200-400mm,加之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蒸发量为2200mm,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稳步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宁夏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高马铃薯抗旱避灾增收的能力。本研究于2013-2015年在宁夏马铃薯主产区开展了抗旱新品种筛选、覆膜保墒节水种植、不同灌溉的方式比较、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旱地马铃薯在不同覆膜模式下栽培其表现也不同,存在的差异较大。全膜覆盖优于半膜覆盖,半膜覆盖优于露地。由于黑色全膜覆盖具有更强的纳水保墒能力,可显着提高水分利用的效率,易于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起到积极的效应。马铃薯黑色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提高旱地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经之一,可进行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实施。2、膜下滴灌处理马铃薯产量为9978.0 kg·hm-2,比覆膜不滴灌增产46.8%;露地垄上滴灌处理产量为9522.0kg·hm-2,比垄上不滴灌增产97%;露地平种滴灌产量为8467.5kg·hm-2,比不滴灌增产36.9%。利用滴灌技术种植马铃薯具有节水、省工、提墒、增产、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综合效果,特别是在马铃薯主要生育期进行补灌,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单株商品薯数和单株商品薯重,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商品薯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比不滴灌增产幅度在36.9%97%。4、采用滴灌的方式对马铃薯进行灌溉在水分利用和水生产效率方面表现最好。2015年由于夏秋连旱、持续高温的影响,马铃薯利用喷灌的方式表现最差,大水漫灌虽然产量大幅度增加,但是其水分生产效率低于滴灌,在宁夏南部山区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条件下,应大力推广滴灌模式。5、黑色地膜半膜覆盖双垄播膜上覆土种植技术、黑色地膜全膜覆盖垄侧种植技术,充分发挥了地膜的保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提高马铃薯商品性及产量等优势,分别较平种起垄净增值4865.8元·hm-2和2442.0元·hm-2,生产效益很显着。特别是黑色地膜半膜覆盖双垄播膜上覆土种植技术,减少了人工放苗封穴的劳动,降低了劳动成本;膜面覆土在保持地膜保墒能力的同时,又减轻了因地膜裸露而导致的易破损失墒的问题,确保了地膜保墒功能的持久。同时,采用机械化起垄播种、人工覆膜覆土比露地垄作亩产提高了25.0%-28.4%;净收入增加2654.1-4403.1元·hm-2。7、在滴灌条件下,采用黑色全膜双垄沟播种植马铃薯、黑色全膜膜侧种植马铃薯、黑色半膜垄上种植马铃薯三种技术,均充分发挥了地膜的保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提高马铃薯商品性及产量等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生产和经济效益,应加快黑色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推广,同时应大力推广种植、起垄、覆膜一体化机械的推广使用,促进集中连片流转土地种植马铃薯实现增产、增效,缓解水资源不足的压力。

苏超[6](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赵海民[7](2008)在《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认为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促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主体又是企业,而农业企业是现代农业最主要的经营主体,因此,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所在。近年来,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发展障碍。论文前三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相关理论及其技术创新模式的实践等内容。论文第四章分析了河北省农业企业的现状以及河北省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大部分农业企业都存在规模障碍、技术障碍、创新人才障碍、资金障碍、管理障碍、技术创新意识障碍。此外,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农业企业与工商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了农业企业自身特有的三个影响因素,并且与工商企业相比,农业企业在资金因素、人才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方面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存在着差异,这两方面的对比分析也是论文的一个创新之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的第五章选取了“绿岭技术创新模式”作为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典型案例进行了个案分析。文章最后通过对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SWOT分析,提出了适合河北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同时为了保障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顺利实现,文章最后从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走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之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投入体系,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观念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名企名牌;实施“绿色”战略,开拓国际市场。

雷娜[8](2008)在《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是城乡之间的壁垒尚未真正打破,“三农”问题仍然是制约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农业信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只有加快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和完善,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才能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发展受到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的双重约束,农业信息服务供需只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本文从需求和供给“双重结构”的角度入手,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信息传播学、制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理论,在对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制约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深层原因,并针对现阶段农民实际和农村发展要求,提出促进农业信息服务供需高水平均衡的可操作性对策建议。为了充分揭示农业信息服务供需各方行为特征,本文重点对河北省273个农户的信息需求状况及169个农业信息服务机构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构建了农户信息服务支付能力的ELES模型和支付意愿的logit模型,并运用博弈论从政府管理和农业信息服务中介组织服务质量两方面分别讨论了二者对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主体互动。研究表明,我国有近6.98%的农户无力支付信息服务费用,在现有消费结构下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户对信息服务支付能力不足。农户对信息服务的支付意愿仍然不高,且支付意愿受到户主文化程度、农户农业劳动力比重、农户对农业信息风险的承受能力、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户尚缺乏把“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需求”的主观条件,造成农业信息服务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同时,博弈的重复性决定了适应市场需求,能够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的信息服务会最终被农户所接受。现阶段政府和市场在农业信息服务中尚未找到适当的结合模式,基层农业信息服务部门仍面临着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人才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农业信息服务供给在内容、结构、形式和机制上都存在很大缺陷,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民对信息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造成农业信息服务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农业信息服务供需高水平均衡的实现,一方面需要合理界定和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逐步改革和规范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信息服务供给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农民信息意识,为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需求动力。

周桂莲,李桂丽[9](2005)在《对40种农业科技期刊上网及网站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随机抽取40种农业科技期刊,调查了它们的上网及网站建设情况。结果发现:40种期刊除1种未加入万方数据网外,其余的全部在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上有主页,但这两种网站上主页各栏目信息都比较齐全的期刊只有7个,占总数的17.5%;40种期刊中,建有个刊网站的仅为6种,占15%,在主办单位或相关行业网站上建有网页的为17个,占42.5%,但网站(或网页)上信息比较齐全、内容比较丰富、更新维护工作做得比较好的期刊只有13%左右。针对上述现状,就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上网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翁志辉[10](2000)在《我国省办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现状的统计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目前我国 4 2种省办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的创刊年代、主办单位、出版周期、开本、页码、发文量、发行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 ,对各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入选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家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情况、获奖情况、论文信息标注情况及论文发表时滞等反映刊物质量水平的指标作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并就这类期刊今后如何更好地发展和提高进行了探讨。

二、《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翻訳タクスの绍介
    1.1 テキスト选択の背景
    1.2 テキストの绍介
        1.2.1 テキストの出典
        1.2.2 着者のプロフィール
        1.2.3 テキストの内容
第二章 キャトフォードの翻訳シフト论
    2.1 翻訳シフト论の概要
    2.2 キャトフォードの翻訳分类
    2.3 関连研究
第三章 実例分析
    3.1 レベルのシフト
    3.2 カテゴリーのシフト
        3.2.1 构造的シフト
        3.2.2 クラスのシフト
        3.2.3 ユニットのシフト
        3.2.4 体系内シフト
第四章 おわりに
参考文献
附録Ⅰ:原文
附録Ⅱ:訳文
谢辞

(2)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
        1.1.2 博物馆功能更加多元
        1.1.3 博物馆需要景观解读
        1.1.4 博物馆设计需求旺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理论研究
        1.4.2 实证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2.1.1 博物馆
        2.1.2 博物馆景观环境
    2.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2.2.1 景观叙事学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2.2.3 环境心理学
        2.2.4 环境行为学
        2.2.5 园林美学
    2.3 本章小结
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3.1 环境基底
        3.1.1 遗迹原址
        3.1.2 风景区
        3.1.3 城市广场
        3.1.4 城市近郊
        3.1.5 商铺、办公建筑
    3.2 布局类型
        3.2.1 建筑中心式
        3.2.2 建筑围合式
        3.2.3 建筑轴线式
        3.2.4 建筑散点式
    3.3 空间构成要素
        3.3.1 边界
        3.3.2 入口
        3.3.3 广场与庭院
        3.3.4 通道
    3.4 空间序列
        3.4.1 叙事结构
        3.4.2 叙事顺序
    3.5 游览路线
        3.5.1 单线游览
        3.5.2 双线游览
        3.5.3 多线游览
    3.6 本章小结
4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
    4.1 文化内涵
        4.1.1 地域文化
        4.1.2 历史文化
        4.1.3 产业文化
        4.1.4 思想文化
    4.2 博物馆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表达载体
        4.2.1 主体建筑
        4.2.2 景观建构筑物
        4.2.3 水景
        4.2.4 植物
        4.2.5 铺装
        4.2.6 服务设施
    4.3 本章小结
5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5.1 设计原则
        5.1.1 协调统一
        5.1.2 服务大众
        5.1.3 深入阐释
        5.1.4 突出特质
    5.2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策略
        5.2.1 发挥资源优势
        5.2.2 柔和内外边界
        5.2.3 营造场所精神
        5.2.4 强化叙事逻辑
        5.2.5 畅通参观流线
    5.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策略
        5.3.1 符号提炼
        5.3.2 情景再现
        5.3.3 乡土材料应用
        5.3.4 题词命名
        5.3.5 植物造景
        5.3.6 细节强化
    5.4 本章小结
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优化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6.1.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6.2 成都市博物馆行业概况
        6.2.1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
        6.2.2 成都市博物馆质量
        6.2.3 成都市博物馆分布情况
    6.3 成都市各类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
        6.3.1 综合类博物馆
        6.3.2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6.3.3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6.3.4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6.4 成都市博物馆游客问卷调查
        6.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6.4.2 景观重要性评价
        6.4.3 受访者空间偏好
        6.4.4 景观环境满意度
        6.4.5 再访与推荐意愿
    6.5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与现存问题
        6.5.1 经验启示
        6.5.2 现存问题
    6.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6.6.1 满足本地空间需求
        6.6.2 增强文化表达力度
        6.6.3 丰富互动参与形式
        6.6.4 提升民办场馆质量
        6.6.5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成都市博物馆一览表
附录二 成都市各区县博物馆数量
附录三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四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作者简历

(4)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框架
    五、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明代的多元农书观
    第一节 一般性观察:文集中的“农书”
    第二节 分类性观察:目录中的“农书”
    第三节 专门性观察:农书的自我认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农书数量考辨
    第一节 明代农书数量初考:以《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为中心
    第二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一:增加
    第三节 明代农书数量校正之二:删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农书汇考
    第一节 《中国农学书录》所录明代农书补正
    第二节 明代稀见农书考述
    第三节 明代已佚农书辑考
    第四节 《农说》撰者马一龙新考
    第五节 《树艺篇》新考
    第六节 再论《沈氏农书》与《乌青志》
第四章 明代农书的内容、作者与时空:与宋代比较
    第一节 明代“狭义”农书考述
    第二节 宋明农书内容的比较
    第三节 宋明农书作者的比较
    第四节 宋明农书时空分布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明代农书的撰写特点:以花谱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花谱述略
    第二节 作为交往工具的花谱
    第三节 作为自然知识的花谱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明代农书的生产:从《树艺篇》到《汝南圃史》
    第一节 《树艺篇》与农学知识的获取
    第二节 《树艺篇》与《花史》:农学知识的两次加工
    第三节 《汝南圃史》的完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明代农书的传播:以官刻农书为中心
    第一节 明代官刻农书考述
    第二节 明代农书的官刻过程
    第三节 农学知识的传播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明代农书的阅读:《救荒本草》与《野菜谱》
    第一节 从私密阅读到开放阅读
    第二节 开放阅读与“荒政取向”的延续
    第三节 从开放阅读到多元阅读
    第四节 讨论:写作、刊刻与阅读
第九章 明代农书与地方社会:以《亳州牡丹史》为例
    第一节 亳州牡丹与《亳州牡丹史》
    第二节 《亳州牡丹史》所录亲友小考
    第三节 《亳州牡丹史》所见明代亳州花事活动
    第四节 《亳州牡丹史》中的阶层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5)宁夏马铃薯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世界马铃薯生产加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1.2 我国马铃薯生产加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1.3 宁夏马铃薯生产加工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1.2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覆膜时期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覆膜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2.2 覆膜处理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2.2.3 覆膜处理对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2.4 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2.5 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2.2.6 覆膜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2.7 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效益的影响
第三章 不同覆膜方式对马铃薯综合效益影响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2 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2.3 覆膜种植方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2.4 覆膜种植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2.5 覆膜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3.2.6 覆膜种植方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第四章 马铃薯高产高效节水技术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马铃薯滴灌节水技术研究
        4.1.2 马铃薯膜下滴灌效应研究
        4.1.3 不同灌溉方式下马铃薯种植效益比较研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滴灌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4.2.2 不同滴灌处理对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
        4.2.3 不同滴灌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4 膜下滴灌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4.2.5 膜下滴灌对于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2.6 膜下滴灌对马铃薯生育进程的影响
        4.2.7 膜下滴灌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4.2.8 膜下滴灌效益分析
        4.2.9 灌溉方式对植株的影响
        4.2.10 灌溉方式对马铃薯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4.2.11 马铃薯灌溉对经济效益及产量的影响
第五章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配套技术研究
    5.1 试验设计
        5.1.1 机械播种人工覆膜覆土种植马铃薯效益研究
        5.1.2 滴灌条件下机械播种人工覆膜覆土种植马铃薯效益研究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机械种植下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5.2.2 机械种植下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5.2.3 机械种植下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出苗率的影响
        5.2.4 机械种植下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性状的影响
        5.2.5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
        5.2.6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生长性状的影响
        5.2.7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2.8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5.2.9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杂草抑制效果的影响
        5.2.10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11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5.2.12 滴灌条件下机械种植不同覆膜处理对效益的影响
第六章 马铃薯抗耐旱品种的筛选试验
    6.1 参试品种的引进
    6.2 参试品种各性状的调查分析
        6.2.1 生育期调查分析
        6.2.2 植株性状调查分析
        6.2.3 晚疫病抗性调查分析
        6.2.4 抗旱性调查分析
    6.3 各参试品种的产量结果分析
    6.4 各品种的评价及结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附图清单
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设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数字鸿沟
        二、文化信息资源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四、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一、知识沟理论
        二、文化权利
        三、文化传播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公共物品理论
        六、贫困文化理论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一、建立试点
        二、启动应用
        三、全国推广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一、建设流程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四、资源构成分析
        五、服务方式分析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总结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论文创新点
2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相关理论介绍
    2.1 农业企业的基本理论
        2.1.1 农业企业的界定
        2.1.2 农业企业的类型
        2.1.3 农业企业的特征
    2.2 技术创新理论
        2.2.1 技术创新的含义
        2.2.2 技术创新的分类
        2.2.3 技术创新的过程
    2.3 技术创新模式
        2.3.1 技术创新模式的含义
        2.3.2 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
3 国内外技术创新模式实践
    3.1 国外主要技术创新模式实践
        3.1.1 美国技术创新模式
        3.1.2 日本技术创新模式
        3.1.3 美日技术创新模式借鉴
    3.2 国内技术创新模式介绍
        3.2.1 渐进性技术创新模式—“引进—吸收—创新”
        3.2.2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
        3.2.3 创新孵化器模式
        3.2.4 自主创新模式
4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分析
    4.1 河北省农业企业现状
    4.2 影响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
        4.2.1 农业企业规模障碍
        4.2.2 农业企业技术障碍
        4.2.3 农业企业创新人才障碍
        4.2.4 农业企业资金障碍
        4.2.5 农业企业管理障碍
        4.2.6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意识障碍
    4.3 农业企业与工商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差异分析
        4.3.1 不同影响因素的分析
        4.3.2 相同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差异分析
5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5.1 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概况
    5.2 绿岭技术创新模式分析
        5.2.1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
        5.2.2 以商业资本为主的融资创新
        5.2.3 经营管理创新
        5.2.4 立体生态型农业发展
        5.2.5 营销模式创新
    5.3 绿岭技术创新模式总结
6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及发展策略
    6.1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SWOT分析
        6.1.1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内部环境分析
        6.1.2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分析
    6.2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6.2.1 三种技术创新模式所需基本条件
        6.2.2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依据
        6.2.3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6.2.4 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策略
7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发表论文

(8)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1.5 概念界定
        1.5.1 信息
        1.5.2 农业信息
        1.5.3 农业信息服务
2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分析
    2.1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1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主体
        2.1.2 农户信息需求状态
        2.1.3 农业信息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2.2 农户信息行为及特征分析
        2.2.1 农户信息行为规律
        2.2.2 农户信息搜寻行为
        2.2.3 农户信息选择行为
        2.2.4 农户信息利用行为
    2.3 农户信息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2.3.1 农户需要的信息类别
        2.3.2 农户对各类农业信息的需求强度
        2.3.3 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来源
        2.3.4 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2.3.5 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限制因素
    2.4 农户信息服务需求模型及分析
        2.4.1 农户信息服务支付能力模型
        2.4.2 农户信息服务支付意愿模型
3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分析
    3.1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1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主体
        3.1.2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的一般环节
        3.1.3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3.2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模式分析与评价
        3.2.1 政府主导型供给模式
        3.2.2 市场主导型供给模式
        3.2.3 第三部门主导型供给模式
    3.3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调查与分析
        3.3.1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人员基本情况
        3.3.2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工作条件和设备情况
        3.3.3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经费来源
        3.3.4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的服务项目
        3.3.5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
    3.4 农业信息服务供给博弈模型及分析
        3.4.1 地方政府与农户的博弈分析
        3.4.2 信息服务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博弈分析
4 农业信息服务供需均衡分析
    4.1 农业信息服务供需均衡点运动的一般模型
    4.2 农业信息服务供需低水平均衡的成因
        4.2.1 农业信息服务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4.2.2 农业信息服务有效供给相对不足
    4.3 农业信息服务供需高水平均衡的对策
        4.3.1 合理界定和发挥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4.3.2 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4.3.3 建立多元化的信息发布渠道,创新信息服务模式
        4.3.4 培养农业信息专业人才,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4.3.5 加强宣传与教育培训,启动农民信息需求
5 结论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文的不足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农户信息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B 农业信息服务部门调查问卷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9)对40种农业科技期刊上网及网站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期刊网和万方网上的主页管理和利用情况
2 个刊及其他网站建设情况
3 讨论与对策
    3.1 提高业务素质,改变工作作风,管好、用好中国期刊网和万方网上的期刊主页
    3.2 增强参与意识,改变被动局面,管好、用好主办单位或本行业网站为期刊提供的免费网页
    3.3 转变观念,量力而行,组建并维护好自己的个刊网站

四、《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研究》(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马洪清.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2]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爽. 浙江大学, 2021(01)
  • [3]中文农业科技期刊论文英文信息的现状与思考[A]. 侯春晓,高峻,万晶,袁醉敏.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4]明代农书研究 ——文本与知识[D]. 葛小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5]宁夏马铃薯抗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康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6]“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7]河北省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赵海民.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8]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D]. 雷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9]对40种农业科技期刊上网及网站建设现状的调查和分析[J]. 周桂莲,李桂丽.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03)
  • [10]我国省办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现状的统计与分析[J]. 翁志辉.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0(05)

标签:;  ;  ;  ;  ;  

《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