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3D地震勘探技术

黄土高原3D地震勘探技术

一、黄土塬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莫贵初,张群英,任丽莹,邵东岩[1](2021)在《井震联合地震采集技术在黄土塬地区的应用及效果》文中研究表明地表起伏剧烈、障碍物分布密集等问题一直是制约黄土塬地区地震采集的难点,同时复杂的地质勘探目标也对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及成像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黄土塬地区地上地下双复杂的地质难题,2020年,东方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区开展了地震采集攻关,攻关过程中采用井震联合激发的施工方式,在黄土塬平坦区采用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激发,有效拓展了原始资料频带宽度;复杂山地区采用多组合井炮激发,保证深层激发能量。接收方面采用全无线节点作业,克服了黄土山地布点难、效率低的难题。攻关结果表明,井震联合激发及无线节点接收技术在黄土塬地区是适用可行的,有效提高了复杂地质目标的成像精度,是黄土塬地区未来地震勘探的发展方向。

欧阳超宇[2](2021)在《黄土塬区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沙曲矿区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离柳矿区沙曲煤矿为研究耙区,对黄土塬地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黄土塬区干扰波产生原理、波场和速度特征,针对矿区实际地震激发条件和表层结构特征,提出了以微测井调查、测井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的逐井井深设计采集技术,并设计了连续对称的宽方位观测系统。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采集成果。针对沙曲煤矿三维地震资料静校正复杂及波场特点拟定了三维处理资料处理流程及处理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了折射-层析联合静校正方法、能量补偿技术、综合去噪技术、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以及时间偏移技术等处理技术及相应处理参数的选择。通过对上述处理技术不同参数处理效果的分析,得到了地震处理优选参数。获得了T4(4煤层形成的反射波)及T8(8煤层形成的反射波)信噪比和分辨率均高的地震处理成果,尤其是获得了可对比追踪的奥陶系灰岩顶界面的反射波。通过井震资料标定了煤层反射波的地质属性,研究了沙曲矿区煤层波的发育特征,通过对地震资料的分析,得到了矿区构造的发育情况;并对影响煤矿开采存在断层、采空区和陷落柱等特殊地质现象进行了研究,结合对地震属性和蚂蚁体等技术的应用,预测了矿区内的微小断裂、陷落柱及煤层采空破坏情况,进一步提高了煤矿地质成果的精度。

付锁堂,王大兴,姚宗惠[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三维地震技术突破及勘探开发效果》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区为举世闻名的地震勘探难区,为解决页岩岩性甜点预测、低幅度构造刻画、小断层和裂缝分布、水平井实时导向等高效油藏的勘探开发问题,通过多年地震持续攻关,创新了黄土塬井炮和低频可控震源"井震联合激发"的宽方位高覆盖三维地震勘探、超深微测井约束的三维网格层析静校正和黄土塬近地表吸收补偿、多属性降维和地质概率融合评价的甜点预测等多项技术,在陇东黄土塬合水县和宁县盘克"井震联合激发"三维区,地震地质导向页岩油水平井开发,油层平均钻遇率达87.4%,比不用地震导向提高10%以上,创建了长庆油田地震技术应用与油田开发结合的典型示范区。在宁夏盐池地区推广应用低频可控震源高覆盖三维地震技术,预测成功率为72.1%,较以往二维地震提高了一倍多,实现了黄土塬地震勘探技术的突破,有力支撑了油气勘探新发现和油气田高效开发。

张鹏,王学刚,杜中东,和海雷,姚志纯[4](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高效三维地震采集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毋庸置疑"两宽一高"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解决盆地巨厚黄土塬区"复杂油气藏综合评价、油气甜点预测、水平井轨迹设计"最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但该方案的直接采集成本高达50万元/km2以上,效益勘探推广价值低。"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高效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包括面向多目标需求的勘探开发一体化观测系统设计技术、"三中"配套高效激发技术、单点高性能检波器接收技术,该技术在巨厚黄土塬区应用获得了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与以往高密度二维资料相比,主频提高了5Hz,信噪比提高了3,该技术能满足现阶段油田勘探、评价、开发全生命周期应用和效益勘探双指标,技术示范性强、推广意义大。

阮少华[5](2019)在《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三维地震勘探野外资料的采集是三维地震勘探的基础,但是黄土塬区特殊的地质条件给野外采集带来了诸多限制。黄土塬区地形高差变化大,冲沟发育较多,黄土层较厚、疏松干燥等因素,导致地震波衰减快、低频干扰严重、信噪比低。总结多年在陇东黄土塬区的地震勘探经验,提出了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野外采集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并通过实例证明所采取的措施行之有效,可为同类地区三维地震勘探提供参考。

段天柱[6](2019)在《沁水盆地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激发层位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沁水盆地黄土塬区地表黄土覆盖厚度不均,地震波速度差异较大,对地震勘探的激发有较大的影响.针对区域地表地层特点,设计地震地质模型,分析不同激发层位地震正演记录.结合试验区现场试验,对比分析了正演模拟记录.结果表明,合理的激发层位能够有效压制干扰波,突出目的层位反射波,提高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原始资料的品质.

王树威[7](2019)在《黄土塬深部区煤层三维地震勘探难点及对策》文中认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炭采区得到了广泛应用。黄土塬区存在地表条件复杂静校正困难等问题;从而造成的地震激发层位复杂、地震波衰减快、资料信噪比低等特点,给三维地震勘探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分析了黄土塬区地震勘探存在的技术难题,从采集参数和处理模块的角度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对策,应用动态解释和属性分析等技术,在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高阳[8](2019)在《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 ——以澄合矿区王村煤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煤矿水害事故是造成煤矿群死群伤的重要原因,须用地质勘查技术手段查明水源的存在,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防治水措施;利用三维地震信息预测煤层顶板含水地层异常区立足于预测煤层顶底板水源层的空间位置展布,为矿井防治水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澄合矿区主采煤层5号煤顶板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和底板下伏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是矿井涌水的主要来源,由于目标含水层和围岩的波阻抗差异相对较小,地震反射波能量较弱,预测难度较大。为提高目标含水层的成像效果和预测精度,本文在分析了影响澄合矿区目标含水层反射波品质的干扰因素的基础上,从三维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解释三个方面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主要成果有:(1)考虑澄合矿区巨厚黄土的地表地质条件,提出了在高速层中(潜水面以下)组合多井激发的爆炸方式;(2)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对比分析发现,目前煤田勘探主流采用的60Hz自然频率检波器会导致地震低频有效信号失真,率先提出采用28Hz或更低自然频率检波器进行宽频带高分辨率地震采集;(3)针对澄合矿区以往构造勘探采用的三维观测系统面元过大、覆盖次数过低、方位角过窄等问题,优化设计出一种新的有利于弱反射波成像的小面元、高覆盖次数和宽方位的岩性勘探观测系统;(4)设计出一种六步迭代速度分析流程用于目标数据处理的剩余静校正工作,通过速度谱的时变调整有效提高了含水层弱反射波速度拾取精度;(5)为消除煤层对底板灰岩界面反射信号的屏蔽作用,提出了一种叠后数据去煤技术,可有效压制煤层强反射波能量,增强煤层底板弱反射地层的能量;(6)基于波阻抗、自然伽马、电阻率等叠后反演成果,发展了岩相概率分析技术,获得了反映岩层空间展布特征的岩性数据体;(7)优选均方根振幅、频谱成像、波形分类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和稀疏脉冲、测井约束、多参数神经网络、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以属性分析为辅,叠后反演为主,叠合圈定煤层顶板的含水砂层分布和煤层底板灰岩岩溶区域。通过这种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预测技术在澄合矿区王村煤矿的工程应用,使得含水层目标成像效果和预测精度显着提升,预测的煤层顶板砂体厚度可达5m以上,识别的灰岩裂隙岩溶发育带得到矿方认可,说明这种预测技术能为顶底板突水预测防治提供有效的矿井地质依据,可推广使用。

苏海,郑德德,高棒棒,杜中东,段淑远,赵发通,赖生华[9](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震采集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但是受表层复杂黄土地质地貌影响,一度被认为是地震勘探的"禁区".经过几十年来地球物理学者对黄土塬采集方法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验证,已经具备了一套成熟的、适合于黄土塬的地震勘探技术.本文主要是对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目前比较成熟的地震采集技术现状进行介绍,包括: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表层结构调查方法开展表层结构精细调查,来指导地震波的逐点激发因素设计;为了确保激发子波的能量和频带,通过"多井组合、基于岩性、含水性"的逐点井深设计;提出的黄土塬沟中弯线法、山地多线法、蛛网状三维、滚动非纵和三维等一系列的高效益、低成本地震观测系统,解决了黄土塬地震勘探的诸多难点问题.最后,对未来黄土塬地震采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王文忠,孙海川,刘永亮[10](2018)在《黄土塬LA勘查区煤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文中提出针对黄土塬区黄土层厚度大、潜水位深、地形复杂等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LA勘查区为例,通过采集技术分析试验,总结出适合黄土塬区煤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对策。首先,对LA勘查区地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弯线施工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进行采集参数试验分析,确定了激发井深、药量、井组合及井间距等采集参数。采用弯线地震勘探方法,通过试验在不同地形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激发方式,可以克服黄土巨厚、沟谷陡峭、黄土干燥疏松等因素造成的激发、接收困难,取得了较好的地震效果,为黄土塬区煤田地震勘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二、黄土塬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塬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井震联合地震采集技术在黄土塬地区的应用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黄土塬采集技术难点
    2.1 地震地质条件复杂
    2.2 地表起伏剧烈、障碍物密集
3 井震联合激发技术
    3.1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激发技术
    3.2 井震联合三维地表点位设计技术
    3.3 井炮源驱、震源网络放炮技术
4 无线节点接收技术
5 应用效果
6 结束语

(2)黄土塬区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沙曲矿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 绪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黄土塬区沙曲地震资料采集
    2.1 黄土塬区的地震地质特征
    2.2 黄土塬高信噪比激发理论
    2.3 黄土塬地震高信噪比震检组合接收理论与方法
    2.4 检波器的选择
    2.5 地震激发方法
    2.6 地震观测系统的选择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黄土塬区沙曲地震资料处理
    3.1 地震资料特点及处理思路
    3.2 地震资料处理难点及关键处理技术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黄土塬区沙曲地震资料解释
    4.1 煤层波的识别与解释流程
    4.2 属性分析与断层的识别与解释
    4.3 属性分析与煤层采空区的识别与解释
    4.4 陷落柱的识别与解释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三维地震技术突破及勘探开发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黄土塬地震勘探历程
2黄土塬地震技术的突破
    2.1井震联合激发技术
        2.1.1面向页岩油甜点预测需求的“全方位、高覆盖”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技术
        2.1.2提高激发点布设密度的黄土塬区井震联合激发技术
    2.2近地表调查技术
    2.3地震处理技术
        2.3.1超深微测井约束的三维网格层析静校正和近地表吸收补偿技术
        2.3.2叠前保真高信噪比处理和OVT域处理技术
        2.3.3处理关键环节的过程质控
    2.4页岩油甜点预测技术
        2.4.1目的层构造及断裂系统精细刻画
        2.4.2页岩储层厚度及结构预测
        2.4.3甜点属性预测
    2.5水平井地震地质导向技术
3前景展望
4结语

(5)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技术难点
    1.1 激发问题
    1.2 接收问题
2 采取的应对措施
    2.1 激发问题
    2.2 接收问题
    2.3 资料处理中的特殊技术
    2.4 资料解释中的特殊技术
3 结论

(6)沁水盆地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激发层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序言
1 黄土塬区激发层位正演模拟试验
2 黄土塬区激发层位野外现场试验分析
    2.1 试验区概况
    2.2 低速带调查
    2.3 激发井深参数试验方案
    2.4 试验记录分析
3 结论

(7)黄土塬深部区煤层三维地震勘探难点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勘探区概况
    1.1 地形地貌
    1.2 地层
    1.3 煤层
2 地球物理特征
    2.1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2.2 浅层地震地震条件
    2.3 深部地震地质条件
3 技术难点
4 技术对策
    4.1 资料采集
    4.2 资料处理
    4.3 资料解释
5 应用效果分析
6 结论

(8)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 ——以澄合矿区王村煤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认识
2 地质概况及反射波特征
    2.1 研究区位置
    2.2 地层特征
    2.3 水文地质特征
    2.4 地震地质条件
    2.5 目标地层标准反射波
    2.6 影响反射波品质的干扰因素
        2.6.1 黄土塬特色的噪音影响
        2.6.2 上覆强波阻抗界面对下部地层的屏蔽作用
        2.6.3 黄土层的吸收衰减作用
        2.6.4 黄土塬复杂的地貌对静校正带来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3 含水地层目标地震采集
    3.1 选择合适的激发条件
        3.1.1 井深的选择
        3.1.2 单井和组合井的选择
    3.2 选择自然频率较低的检波器
        3.2.1 检波器自然频率与传输函数
        3.2.2 不同自然频率检波器对比试验
    3.3 选择合理的观测系统
    3.4 本章小结
4 含水地层目标数据处理
    4.1 目标处理的必要性
    4.2 精确做好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
        4.2.1 一次静校正和残余静校正
        4.2.2 六步速度分析法迭代剩余静校正
    4.3 有针对性的叠前去噪原则
    4.4 补偿弱反射波能量
    4.5 弱化基岩面强反射界面
    4.6 目标处理流程
    4.7 本章小结
5 精细构造解释技术
    5.1 解释思路
    5.2 层位解释
        5.2.1 地震地质层位的确定
        5.2.2 层位追踪对比
    5.3 断层解释
        5.3.1 区域构造模式
        5.3.2 断点的解释
    5.4 解释成果
        5.4.1 断层
        5.4.2 底板起伏形态
    5.5 本章小结
6 地震属性识别含水层技术
    6.1 叠后数据去煤技术
        6.1.1 基于Morlet小波的MP算法
        6.1.2 基于MP算法的去煤技术
    6.2 均方根振幅
    6.3 频谱成像
    6.4 波形分类
    6.5 属性叠合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地震反演识别含水层技术
    7.1 反演方法的选择及技术思路
    7.2 基础数据准备及可行性分析
        7.2.1 测井资料预处理
        7.2.2 层位数据预处理
        7.2.3 可行性分析
    7.3 稀疏脉冲反演
        7.3.1 稀疏脉冲方法原理
        7.3.2 稀疏脉冲方法实现
        7.3.3 稀疏脉冲反演效果
    7.4 测井约束反演
        7.4.1 测井约束方法原理
        7.4.2 测井约束方法实现
        7.4.3 测井约束反演效果
    7.5 多属性神经网络反演
        7.5.1 多属性神经网络方法原理
        7.5.2 多属性神经网络方法实现
        7.5.3 多属性神经网络反演效果
    7.6 地质统计学反演
        7.6.1 地质统计学方法原理
        7.6.2 地质统计学方法实现
        7.6.3 地质统计学反演效果
    7.7 反演方法效果分析
    7.8 本章小结
8 煤层顶底板岩性解释
    8.1 岩相概率分析
        8.1.1 岩相概率分析基本原理
        8.1.2 岩相概率分析实现
    8.2 砂体预测及其含水性评价
        8.2.1 煤层顶板砂体预测
        8.2.2 煤层顶板砂体含水性预测
    8.3 灰岩岩溶预测
        8.3.1 奥灰顶界面预测
        8.3.2 奥灰岩溶异常区预测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及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科技成果

(9)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震采集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现状
    1.1 黄土塬地区表层结构精细调查方法
        1.1.1 浅井岩性取心调查
        1.1.2 微测井表层结构调查
        1.1.3 高频瞬变电磁测深法调查
        1.1.4 大炮初至波折射反演黄土表层结构
    1.2 黄土塬地区激发技术
    1.3 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技术
        1.3.1 黄土塬地区弯线、多线地震观测系统
        1.3.2 不规则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1.3.3 非纵及非纵滚动观测系统
2 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震采集技术发展趋势
    2.1 宽方位/全方位高密度三维采集技术
    2.2 超多道数固定排列采集技术
3 结 论

(10)黄土塬LA勘查区煤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勘查区概况
    1.1 地层及构造
    1.2 地震地质条件
2 采集参数分析试验
    2.1 弯线施工技术参数分析
        2.1.1 时间条件
        2.1.2 空间条件
        2.1.3 最大离散距
    2.2 采集参数试验
        2.2.1 井深试验
        2.2.2 药量试验
        2.2.3 井组合试验
        2.2.4 井间距试验
3 采集技术
    3.1 激发
        3.1.1 山梁及塬上地段
        3.1.2 沟谷地段
    3.2 接收
    3.3 观测系统
4 效果分析
5 结论与认识

四、黄土塬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井震联合地震采集技术在黄土塬地区的应用及效果[A]. 张雨,莫贵初,张群英,任丽莹,邵东岩. 中国石油学会2021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1
  • [2]黄土塬区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沙曲矿区的应用[D]. 欧阳超宇. 长江大学, 2021
  • [3]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三维地震技术突破及勘探开发效果[J]. 付锁堂,王大兴,姚宗惠. 中国石油勘探, 2020(01)
  • [4]鄂尔多斯盆地巨厚黄土塬高效三维地震采集技术[A]. 张鹏,王学刚,杜中东,和海雷,姚志纯. 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5]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J]. 阮少华.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16)
  • [6]沁水盆地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激发层位试验研究[J]. 段天柱. 地质与资源, 2019(03)
  • [7]黄土塬深部区煤层三维地震勘探难点及对策[J]. 王树威. 西部探矿工程, 2019(05)
  • [8]煤层顶底板致灾含水层地震预测技术应用研究 ——以澄合矿区王村煤矿为例[D]. 高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9]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地震采集技术进展[J]. 苏海,郑德德,高棒棒,杜中东,段淑远,赵发通,赖生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03)
  • [10]黄土塬LA勘查区煤田地震勘探采集技术[J]. 王文忠,孙海川,刘永亮. 物探与化探, 2018(04)

标签:;  ;  ;  ;  ;  

黄土高原3D地震勘探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