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学院(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玉溪学院(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一、渝西学院(拟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论文文献综述)

胡景乾[1](2021)在《我国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设置及其启示》文中指出截至2019年,我国西部12省区市共计有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113所(包括独立学院),在西部地区地方本科高校(290所)中的比例达39.0%,几近"五分天下有其二"。本文在对这些高校的设置历史、科类结构、地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就我国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后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陈玄玄[2](2020)在《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比较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关于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研究十分必要。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是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在学历相互弥补的基础上,为了实现高等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目标不断调整研究生层次教育、本科层次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之间比例关系的一系列过程。相较于传统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历史性跨越中,普通高等教育承担着大众化的主要职能,尤其是普通本科教育,而成人高等教育逐渐没落。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较大,但高等教育发展层次不高,研究生教育占7.16%左右,普通本科教育占44.52%,且高等教育发展地区差距明显。为进一步分析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我国31个省市划分为“普及化地区”(毛入学率≥50%)、“后大众化地区”(毛入学率在40%-50%)、“大众化地区”(毛入学率在15%-40%)。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低的地区对普通高等教育的依赖性越强,其研究生教育越不发达,进而高等教育发展层次越低,同时高等学校质量越低,也就是新建本科院校越多;本科教育对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的贡献基本没区别,专科教育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较低地区的贡献较大;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越高的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越发达,尤其是网络本专科教育,而“后大众化地区”和“大众化地区”的网络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潜力。为进一步研究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本研究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三个维度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上海、北京、天津、湖北、江苏、浙江、陕西、吉林、辽宁、山东等省份具有较高的匹配层次,匹配状态也整体中等偏高;福建、黑龙江、湖南、重庆、安徽、广东、宁夏、四川、河北、山西等省份呈现出中等层次的中、低度匹配状态。此外,部分省份属于低层次的不同匹配状态,包括河南、江西、海南、青海、新疆、内蒙古、云南、广西、西藏、甘肃、贵州11省份。发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的地区的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匹配层次整体上高于毛入学率低的地区,匹配状态则不尽相同。由于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不同、基础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地区差异是必然的、客观的。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不好,差异发展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它使得高等教育结构不断优化,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不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比较分析,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其最终目的在于明了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差距,对高等教育的差异发展要实施必要的控制。不追求绝对均衡,重要的是高等教育发展与地区的经济、人口、科技等发展协调一致。

戴伟[3](2014)在《星湖现象的文化意义》文中提出要谈星湖现象的文化意义,必须先了解星湖现象。1993年,重庆师专校方从加强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鼓励和扶持建立学生社团,星湖写作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星湖写作社以写作课的教学改革为旗帜,是同校方的办学行为相联系的。社团最初的活动多与石天河、张隆高、黄洁、张向东、龙图、万书辉、魏良福、李天福等知名学者和热心老师的学术活动、教学活动甚至思想教育工作有关。后来重庆师专和渝州教院合并升格为渝西学院,再后来

夏明宇[4](2013)在《浅水淘沙渐渐深——《重庆文理学院学报》创办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我校学报创办至今的三十年历程,是一个犹如浅水淘沙般在探索中渐渐深化的过程。理清我校学报创办三十年来的发展脉络,总结出一些可以称作"经验"和"感悟"的东西,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顾永安,陆正林[5](2012)在《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文中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招,新建了一大批本科院校,其数量已达到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1/3,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回顾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进度、科类结构与区域分布等情况后,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并为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胡少华[6](2011)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提前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客观上要求把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此背景下,很多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这类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类学校“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则是当前高等教育界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旨在研究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首先,采用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了重庆文理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培养方式方面,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结合有待加强;课程结构方面,课程体系不够完善、结构有待优化;教师素养方面,教育理念陈旧、技能薄弱;实习实训方面,基地设备落后、利用率低;教学评价方面,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其次,对重庆文理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针对前一部分所提到的五大问题,笔者分别从人才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结构、教师素养、实习实训、实践教学评价这五方面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再次,提出了促进有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对策。这些策略包括五大方面:改进培养方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质,打造“双师型”队伍;科学校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渠道;重视实践教学,形成相应评价机制。总之,希望通过本研究,对重庆文理学院及其他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具有切实可行的指导作用。

黄容[7](2009)在《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问题研究 ——以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纳入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领域。特别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颁布实施以来,公共美术教育在普通高校受到普遍重视,针对公共美术课程存在的薄弱环节,从端正思想认识,建立行政和教研管理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和培训教师队伍,配备教学器材、开展科学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入手,推动公共美术教育进入了稳步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由于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起步较晚,加之种种因素制约,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体现在公共美术教材编制方面,理论研究论及较少,优质教材成果不多。本论文针对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材编制这一实际问题开展研究,阐述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材编制新要求,探析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的应有状态,以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为剖析对象,分析公共美术教材编制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最后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第一部分,立足后现代教育观的时代背景,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对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提出的要求,以分析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新要求为铺垫,进而提出教材编制的新要求。第二部分,探析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的应有状态,阐述公共美术教材编制的思想根源和基本理念;提明教材编制要符合教育方针政策、学校主观支持、客观条件允许的三个必备要素;详细分析了组建机构、需求分析,确定目标、编制教材和评价修订五大步骤,并设计了流程控制图。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美术教材编制个案,分析现状、厘清问题、找出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通高校应注意的“教材编制重要性认识不够、编制管理和过程控制不规范、教材评价体系不完善、教师编制教材能力水平不高”四个共性问题。第四部分,针对问题,提出普通高校优化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四方面的对策建议:提高认识重视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强化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过程管理,完善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评价方式,提升公共美术教材编制的能力水平。在结论部分,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小结,明确还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方向。

李天福,周独奇,胡然[8](2009)在《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腾飞的秘密——来自重庆文理学院的胶片记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间:2009年6月30日地点:恪勤楼304会议厅观众:重庆文理学院师生员工代表多功能厅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放重庆文理学院发展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不仅包含了重庆文

徐建华[9](2009)在《从封闭走向开放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师教育在这30年中,从恢复重建到自我变革,并逐步打破封闭格局走向开放,这一历史过程是循序渐进、不断变革的过程,有必要对不断走向开放的教师教育的不同阶段进行梳理,分析存在问题,得出经验教训和启示,以便于指导仍在不断改革中的教师教育。这既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现实改革的需要。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法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质性分析方法、文本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进行归纳、分析和梳理,把握我国教师教育开放进程的普遍性规律。论文以教师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为主线,根据各个时期开放程度的不同特征,对30年历程进行了分段分析,分别划分为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均对整个教师教育的宏观改革与发展进行整体观照,并归纳出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概括为全面恢复、迅速发展到改革创新三个特点。在这一宏观背景下考察教师教育走向开放的特点和程度,重点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学界的理论研讨、学校的实践探索三个纬度进行分析和梳理,并根据开放的不同程度,分别划分为酝酿走向开放、初步走向开放、全面走向开放三个特点和阶段,并进一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状况、教育发展情况以及世界教师教育潮流等对每个阶段走向开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这30年教师教育走向开放的历史分析发现,中国教师教育虽然不断汲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和经验,根据基本国情和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不断使其本土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之路,为我国庞大的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从中也发现,在改革进程中,也存在中等师范学校、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等各类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优质资源流失严重,政府投入不足、评价机制缺失又加速了部分师范院校盲目转型,部分师范院校发展定位中存在弱化教师教育现象,师范院校转型升级后综合优势未得到真正体现,教育部门、师范院校和参与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对教师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均不到位,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又缺乏相应的资质标准和评估机制等问题。从中国教师教育开放30年的回顾中,还原历史真实,分析存在问题,并得出了一些基本经验和启示:教师教育走向开放顺应了国际教师教育潮流、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必须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必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状况、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必须建立准入与评估制度,等等。这些经验和启示是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自然得出的,试图为当前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建议。

汤瑷宁[10](2009)在《基于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个案》文中提出“教师校本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生涯过程中,立足和依托学校组织的观念、文化、制度、环境等,习得专业技能与规范,更新专业知识,实施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学校文化体现的是广大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作用于学校教师个体与群体的价值观念、思想和行为方式,影响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文化中的办学指导思想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具有规范作用;学校建筑、设备设施、绿化美化等学校硬件设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激励和熏陶作用;学校文化中的价值取向以及学校的教风、学风、校风等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其强烈的聚合和辐射作用。基于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要求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必须确立教师是学校主人的地位,在业务上提供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在生活上提供物质与精神和谐发展的必要保障。学校必须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文化建设的核心,不断提升教师文化的品位,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发展成为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本文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详细论述了教师校本专业发展中的学校文化建设。

二、渝西学院(拟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渝西学院(拟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设置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设置进程
二、我国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科类结构
三、我国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地域分布
四、我国西部地区设置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启示

(2)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比较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的现状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第二节 我国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第三节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地区分布
第二章 “普及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第一节 “普及化地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第二节 “普及化地区”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第三节 高等教育普及化地区的内部差异
第三章 “后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第一节 “后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第二节 “后大众化地区”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第三节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地区的内部差异
第四章 “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第一节 “大众化地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第二节 “大众化地区”高等学校的院校类型
    第三节 “大众化地区”与“后大众化地区”“普及化地区”的比较
第五章 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第一节 地区高等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协调性
    第二节 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第三节 地区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浅水淘沙渐渐深——《重庆文理学院学报》创办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校学报的创办及沿革
二、我校学报发展阶段的划分
三、离开编辑岗位后的几点感悟
    (一) 要选好一个主编
    (二) 要建好一支队伍
    (三) 要培育好自己的印刷基地
    (四) 特色栏目创设忌泛而宜精

(5)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进度分析
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科类结构分析
三、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区域布局分析
四、启示与建议

(6)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设计
    (一) 选题缘由
        1.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
        3. 具备完成该课题的个人兴趣与研究条件
    (二) 概念的界定
        1. 应用型人才
        2. 应用型本科教育
    (三) 文献综述
        1. 国内有关研究情况
        2. 国外有关研究情况
        3. 对已有研究的评论
    (四)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二、重庆文理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一) 重庆文理学院概况
    (二)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三、重庆文理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原因分析
    (二) 课程体系不完善的原因分析
    (三) 教师素养不高的原因分析
    (四) 实习实训过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五) 实践教学评价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促进有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思考
    (一) 改进培养方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二) 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1. 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之间的比例
        2. 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
    (三) 提高教师素质,打造"双师型"队伍
        1. 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调整教与学的关系
        2. 寻求师资培训实训基地,把教师"请出去"
        3. 聘请"双师型"人才,把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引进来"
    (四) 科学校企合作,拓展人才培养渠道
        1. 促成方:地方政府重视,制定相关法律政策
        2. 合作方:企业参与,共建合作实体
        3. 重庆文理学院:提高办学质量,服务企业需要
        4. 校企双方共同研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5. 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五) 重视实践教学,形成相应评价机制
        1. 实践教学中对教师的评价
        2. 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五、研究结论与存在问题
    (一) 研究结论
    (二)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访谈(领导)提纲
附录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访谈(教师)提纲
后记

(7)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问题研究 ——以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相关概念简述
    (四) 本研究概述
一、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对教材编制的新要求
    (一) 公共美术教育发展新趋势
    (二) 公共美术教材编制新需求
二、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材编制的应有状态
    (一) 公共美术教材编制理论基础
    (二) 公共美术教材编制前置条件
    (三) 公共美术教材编制构成要件
    (四) 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流程
三、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实例分析
    (一) 现状简述
    (二) 取得成效
    (三) 存在问题
    (四) 原因分析
四、优化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材编制的对策建议
    (一) 提高认识重视教材编制
    (二) 强化公共美术教材编制过程管理
    (三) 完善教材编制评价方式
    (四) 提升教材编制质量水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8)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腾飞的秘密——来自重庆文理学院的胶片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画面回放启动2001
突破历史聚焦2006
负重自强超越2008
科学发展展望2009

(9)从封闭走向开放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1. 基于当前现实的观照
        2. 基于相关历史的梳理
        3. 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
    (二) 研究途径与方法
    (三) 相关概念厘定
        1. 教师教育的概念
        2. 开放性教师教育的概念
        3. 教师教育开放化的概念
二、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教师教育
    (一) 教师教育全面恢复
    (二) 教师教育酝酿走向开放
        1. 国家的宏观政策
        2. 学界的理论研讨
        3. 学校的实践探索
    (三) 教师教育开放原因分析
三、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的教师教育
    (一) 教师教育迅速发展
    (二) 教师教育初步走向开放
        1. 国家的宏观政策
        2. 学界的理论研讨
        3. 学校的实践操作
    (三) 教师教育开放原因分析
四、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教师教育
    (一) 教师教育改革创新
        1. 教育和教师教育迎来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 教育发展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教师教育全面走向开放
        1. 国家的宏观政策
        2. 学界的理论研讨
        3. 学校的实践操作
    (三) 教师教育开放原因分析
五、教师教育开放30年的问题与经验
    (一) 存在问题
        1. 机构快速变革后:各类教师教育优质资源流失严重
        2. 政府投入不足、评价机制缺失:加速部分师范院校盲目转型
        3. 部分师范院校发展定位:存在弱化教师教育现象
        4. 师范院校转型升级后:综合优势未得到真正体现
        5. 非师范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缺乏相应的资质标准和评估机制
    (二) 基本经验和启示
        1. 教师教育走向开放顺应了国际教师教育潮流
        2. 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必须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
        3. 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必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状况
        4. 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
        5. 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必须建立准入与评估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基于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综述
    (三) 相关概念
    (四) 本研究概述
一、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一)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 学校文化建设的特性
二、学校文化建设对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 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必要性
    (二) 学校文化对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作用
三、基于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构想
    (一) 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二) 学校文化建设构想的具体方面
四、重庆文理学院教师校本专业发展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现状
    (一) 观念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二) 物资文化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 制度文化规范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品质
    (四) 在学校文化的创生与滋养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到新的境界
五、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 问题
    (二) 原因
六、改进对策
    (一) 改善教师管理制度,激励教师发展
    (二) 发挥校长引领作用,引导教师发展
    (三) 带着文化走向社会,教师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发展
    (四) 师生互动共生,在创生学校文化的同时发展自我
    (五) 利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深化学校文化建设促教师专业发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渝西学院(拟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地方本科高校的设置及其启示[J]. 胡景乾. 安康学院学报, 2021(02)
  • [2]我国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比较研究 ——基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视角[D]. 陈玄玄.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星湖现象的文化意义[J]. 戴伟. 红岩, 2014(S1)
  • [4]浅水淘沙渐渐深——《重庆文理学院学报》创办三十年的回顾与思考[J]. 夏明宇.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5]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其启示[J]. 顾永安,陆正林. 中国高教研究, 2012(02)
  • [6]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D]. 胡少华. 西南大学, 2011(06)
  • [7]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问题研究 ——以重庆文理学院公共美术课教材编制为例[D]. 黄容. 西南大学, 2009(S1)
  • [8]一所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腾飞的秘密——来自重庆文理学院的胶片记忆[J]. 李天福,周独奇,胡然. 中国西部, 2009(Z6)
  • [9]从封闭走向开放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研究(1978-2008)[D]. 徐建华. 浙江师范大学, 2009(03)
  • [10]基于教师校本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 ——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个案[D]. 汤瑷宁. 西南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玉溪学院(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