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药物治疗的家庭和社区护理探讨

包虫病药物治疗的家庭和社区护理探讨

一、药物治疗包虫病的家庭及社区护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雨[1](2021)在《我国涉藏地区乡村意见领袖在健康传播中的行为研究 ——以色达县大则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杨育文[2](2021)在《Smad2、Smad5、Smad7蛋白对泡型肝包虫病纤维化进程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肝组织中Smad2、Smad5、Smad7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各蛋白亚型在泡型肝包虫病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表达量的变化及其潜在关系。方法:收集20例泡型肝包虫病患者术中肝组织标本,每例分为病灶边缘A组(距离病灶0.5cm内)、病灶边缘B组(距离病灶0.5-1.5cm之间)、病灶边缘C组(距离病灶1.5cm以外的肝组织)。对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检测各组织纤维化的情况,同时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Smad2、Smad5、Smad7蛋白表达量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Smad2、Smad5、Smad7蛋白与HF程度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各蛋白之间的关联。结果:在20例患者标本中,病灶旁A组和B组组织中均存在1级(n=2、14)、2级肝纤维化(n=18、6),未发现局部3级肝纤维化;且病灶旁组织越靠近病灶,纤维化程度越高,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同一组织中,越靠近病灶,Smad2、Smad5蛋白表达量越高(F=48.336、75.988),Smad7蛋白表达量越低(F=44.20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组织中,随着纤维化分级越高,Smad2、Smad5表达量越高(F=104.437、128.238),Smad7蛋白表达量越低(F=92.626),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泡型肝包虫病病灶旁组织(1-2级肝纤维化),Smad7与Smad2、Smad5表达量成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0、﹣0.780,Smad5与Smad2表达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9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排除混杂干扰因素分别对三个因子进行控制,发现对各因子进行控制时,仍呈现出与控制前相同趋势的相关性。结论:泡型包虫病Px J0V0M0分型患者局部肝纤维化程度多表现为1-2级,Smad2、Smad5、Smad7因子共同参与了其调控过程。在0-2级局部肝纤维化机制中,我们认为Smad2发挥着积极的促肝纤维化作用,而Smad7发挥一定的抑制肝纤维化作用,而Smad5是否发挥抑制肝纤维作用仍待进一步研究。Smad2、Smad5在泡型包虫病局部肝纤维化机制中起到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作用,同时Smad5随着肝纤维化进程持续性的高表达,可能与泡型包虫病PxJ0V0M0分型患者仅表现为局灶性HF有着紧密联系。

汤静榆[3](2020)在《组织传播视角下四川藏区包虫病防治宣传研究 ——基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德荣玛乡的调查》文中认为包虫病被称作“虫癌”或“第二癌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包虫病列为全球通报的传染性疾病,而我国是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包虫病列为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该病一直严重危害全球农牧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和畜牧业发展,是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流行范围涉及23个省区,主要分布在西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主要受危害人群有接近6000万人。其中高达30%的患者均来源于石渠县,是我国重点感染地区。本研究以包虫病示范点石渠县德荣玛乡政府和牧民为调研对象,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组织传播的视角了解当地包虫病防治宣传现状和农牧民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共回收有效问卷219份。结果显示,德荣玛乡牧民包虫病知晓率达到99.5%,高于《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目标要求,但牧民主动参与防治的积极性较低,防治认知和行为习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政府作为包虫病防治宣传的主要力量,应培养包虫病防治宣传的专业人员,加强融媒体中心的利用,针对不同目标受众制定差异化宣传策略,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营造广泛的包虫病防治参与氛围。

卢智,赵萍,邵英梅,王梅新[4](2020)在《肝脏包虫病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肝脏包虫病患者出院后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方法于2019年1月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例肝脏包虫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凝练主题。结果肝脏包虫病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的主题分别为:疾病健康指导、专业化生活方式指导、可及的卫生服务资源和便捷的延续服务渠道、获取经济支持的需求。结论肝脏包虫病患者对延续性护理需求尤为迫切且方面多样,上级医院应结合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制定以肝脏包虫病患者云随访平台为依托的延续性护理,提高肝脏包虫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刘超[5](2020)在《四川藏区包虫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及传播策略》文中研究指明包虫病是一种重点寄生虫病,主要由棘球属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从而引发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中,泡型包虫病俗称为“虫癌”,如未经有效治疗,10年病死率高达90%以上。四川省是全国包虫病流行程度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与其他传染病、地方病相比,包虫病的疫情较为特殊。不仅严重危害了包虫病流行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制约了疫区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包虫病的防治知识,改变陋习。本文结合文献梳理,依据有关健康传播的理论、包虫病信息传播现状、报告、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研究等,为本次研究设计、策略提出寻找理论支撑。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参照健康传播的主流理论和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做法通过三年分阶段地观察与调查,结合传播学专家意见、包虫病行业领域专家意见和四川藏区包虫病流行县所在的卫生所意见,村支书、驻村干部等人意见最终制定了健康信息的传播策略。研究问题是以四川藏区包虫病易感人群为着眼点,探求包虫病健康信息的传播策略。具体涉及四川藏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媒介接触和使用情况是怎样;如何转变被动获取为主动寻求让包虫病的健康信息做到认知、信任、态度改变,达到“知行合一”,从而让信息“入耳入心”;如何让易感人群提高健康信息获取能力、提升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行为;包虫病健康信息的传播策略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围绕这些研究问题,研究通过SPSS软件的分析厘清了媒介接触、信息寻求、媒介使用、信息支持、社会资本支持等对防治态度、认知、行为的关系。结合研究结论和实际调查梳理了健康信息传播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制定了最终的包虫病健康信息传播策略,分别是:(1)分阶段加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健康信息管理。(2)建立健康信息基层推广小组,动员群众主动寻求信息。(3)利用移动互联社交平台,分别建立健康信息传播社群。(4)利用“重要他者”,与专业社交媒体建立合作。(5)团结宗教类意见领袖,用好人际传播;(6)讲好藏区防控故事,做好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7)讲求防控信息的传播原则,构建包虫病健康传播伦理共识。如通俗易懂原则、可及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风险评估原则。笔者通过此次研究,以期进一步控制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流行,巩固政府和社会前期的防控工作效果,同时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增进群众之间的信息畅达,促进四川藏区畜牧业经济发展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艾力亚力·艾力[6](2020)在《新疆某三甲医院包虫病住院患者知信行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评估我国近十年包虫病流行区居民包虫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现状、调查新疆某三甲医院包虫病患者知信行现状和健康教育需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情况以及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和态度,总结历年包虫病健康教育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数据依据和优化建议。方法:检索国内外各大核心知识库和文献库,收集近十年来我国公开发表的有关包虫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研究文献,对核心知晓率进行Meta分析;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12月在新疆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的145例包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43家包虫病外科救助定点医院进行定性调查。结果:1.研究中纳入11篇CSS(共303549名患者),经分析近十年中国包虫病流行区居民包虫病相关核心知识知悉率为51%(95%CI:37%65%);2.包虫病患者知信行调查问卷总体分数为25.14±3.27分,知识维度得分为8.36±3.15分,信念维度得分4.36±0.84分,行为维度得分12.42±1.90分,知识、信念、行为三个维度良好率依次为:45.52%、97.24%、70.34%,经分析患者知信行得分影响因素为性别、职业、文化程度;(3)患者总需求得分为91.26±4.29分,知识需求得分为28.81±1.98分,生理需求得分为11.51±1.49分,安全需求得分为19.24±2.03分,归属感需求得分为15.37±2.01分,自尊需求得分为10.23±1.40分,自我实现需求得分为6.09±1.41分,经分析影响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因素为年龄、居住地属性、经济状况。结论:近十年中国包虫病流行区居民包虫病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现阶段包虫病患者总体知信行情况良好,而行为和知识方面有待提高;包虫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较高,需求存在多样性;各地包虫病防控工作开展井然有序,可欠缺规范性,医务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态度有待提高。应提高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基于居民认知状态和需求,借助新型媒体进行健康教育,对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有待加强。

卢智[7](2020)在《加速康复外科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践效果,为优化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措施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2月在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包虫科,并符合纳入标准的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5月的5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8年6月2019年2月的53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ERAS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焦虑得分、术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夜间睡眠时间、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营养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的S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疼痛相关结局指标: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48h、72h的疼痛评分及住院患者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术后24h、48h、72h的夜间睡眠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基本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康复指标: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第7d的外周血营养代谢指标视黄醇结合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铁蛋白及第7d AST?AL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并发症:实验组患者发生胆漏、出血、感染的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运用于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是安全有效的,ERAS围手术期护理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夜间睡眠时间,同时缩短术后进食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体力恢复,增强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最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孙莹[8](2018)在《拉萨市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拉萨市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社会支持的调查,了解拉萨市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一般资料对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分析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果,为制定提高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社会支持及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的干预措施提供相关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4月10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住院的200例肝囊型包虫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由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组成。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双录入,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1.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29(27,31)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身体负担维度:6.5(6,7)分,情感负担维度:16.5(15,18)分,经济负担维度:6(5,6)分;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2.02±5.04分,低于国内常模(P<0.05),各维度得分依次为客观支持维度:15.51±3.05分,主观支持维度:9.00±1.80分,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7.52±2.13分,客观支持得分最高,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最低。2.肝囊性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情况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囊性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在职业、付费方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住院自费费用、自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着负相关(P<0.05),且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主观支持得分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客观支持得分与自我感受负担总分、情感维度得分和经济维度得分呈负相关(P<0.0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宗教信仰、家庭人均年收入进入回归方程,是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三者共可以解释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20.3%的差异。结论:1.肝囊型包虫病患者普遍存在轻、中度自我感受负担;2.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包括:职业、付费方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住院自费费用、自理能力、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式;3.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国内常模;4.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呈显着负相关,提高社会支持水平可以降低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高晶,马洁,洛桑达瓦,王梅新[9](2018)在《护理延伸服务对西部地区肝包虫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西部地区肝包虫病患者进行护理延伸服务,探讨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在新疆和青海2所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55例肝包虫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双语版的健康教育材料,出院后采用电话、短信、微信群、QQ群等进行随访,分别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采用肝包虫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量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结果出院后3次测量患者的生存质量总得分均高于住院时,且部分维度得分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生存质量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P<0.01)。结论西部地区肝包虫病患者生存质量水平较低,护理延伸服务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杨名宜[10](2017)在《西部五省区农牧民包虫病健康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的棘球蚴感染人和动物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中国是世界上包虫病流行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包虫病在中国西部地区流行严重,不仅危害畜牧业生产,而且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导致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严重影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重大传染病。开展健康传播是包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通过研究掌握西部地区农牧民对包虫病的态度、健康防控知识的了解程度与感染包虫病相关的日常行为,对进一步提高中国包虫病健康传播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五省(区)的包虫病高发区的农牧户作为调查的总体,选取以上地区部分包虫病流行县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13份。结果显示,西部五省(区)的包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仅为21.3%,远低于《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提出的达标要求。通过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省份、宗教、语言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西部五省农牧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之间的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由于主客观原因,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家庭是否有包虫病患者等统计学变量与知晓率之间的联系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将健康信念五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预测西部农牧民的防治行为,结果显示,回归模型是显着的,知道防治行为的障碍、采取防治措施的自信心和动力、知道包虫病的严重性和知道防控包虫病的利益是显着的预测变量,而知道包虫病易感性对防治行为的实施影响不大。因此,干预效果的正面宣传和营造社会广泛防治的氛围是未来西部包虫病防范知识宣传的重点。笔者建议提高实施干预措施的便利性,减少实施防范措施的心理障碍,采用适合西部农牧民实际情况的宣传策略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干预工作,在西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继续推广普通话,健全宣传干预或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

二、药物治疗包虫病的家庭及社区护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治疗包虫病的家庭及社区护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Smad2、Smad5、Smad7蛋白对泡型肝包虫病纤维化进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对象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与分组
        2.1.1 研究对象
        2.1.2 实验分组
        2.1.3 纳入排除标准
    2.2 实验使用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2.2.1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
        2.2.2 实验所用试剂
    2.3 实验步骤
        2.3.1 标本的采集及保存
        2.3.2 HE及 MASSON染色
        2.3.3 标本研磨
        2.3.4 蛋白的提取、变性、定量、调平
        2.3.5 PAGE凝胶电泳、转膜、封闭SDS
        2.3.6 抗体孵育、荧光化学显影
    2.4 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HE及 MASSON染色结果
    3.2 不同病变部位中不同蛋白亚型的表达量
    3.3 Smad2、Smad5、Smad7 的表达与HAE肝纤维化的关系
    3.4 Smad2、Smad5、Smad7 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附录 不同亚型smad蛋白对泡型肝包虫病纤维化进程的影响
    参考文献

(3)组织传播视角下四川藏区包虫病防治宣传研究 ——基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德荣玛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及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包虫病防治研究综述
        二、包虫病防治宣传研究综述
        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宣传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组织传播
        二、包虫病防治宣传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基本情况
    第一节 石渠县包虫病防治历史概况
    第二节 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概况
第二章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宣传现状
    第一节 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宣传主体
        一、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防治宣传组织构成
        二、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宣传组织构成
    第二节 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宣传受众
    第三节 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宣传内容
    第四节 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宣传渠道
        一、乡政府主导的包虫病防治宣传
        二、乡卫生院主导的包虫病防治宣传
        三、乡中心校主导的包虫病防治宣传
    第五节 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组织传播的特征
        一、多组织的联动性
        二、组织行为的级层性和强制性
第三章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宣传的受众调查
    第一节 样本总体特征
        一、男性受众比例略大于女性
        二、中青年群体为主要宣传受众
        三、牧民受教育程度低
        四、家庭年收入未达到石渠县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第二节 德荣玛乡牧民媒介接触情况
        一、政府和学校为包虫病防治宣传的主要力量
        二、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在包虫病防治宣传中的效能有限
        三、活佛及宗教人士在包虫病防治宣传中影响减弱
    第三节 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宣传的传播效果分析
        一、牧民对包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高
        二、牧民对包虫病防治的认知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牧民对政府开展的包虫病宣传的评价
第四章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德荣玛乡包虫病防治宣传的瓶颈
    第一节 三大联动机制效能有待提升
        一、部分领导对包虫病防治宣传的重视度不够
        二、基层干部专业技能薄弱
        三、防治经费短缺或导致包虫病防治效率降低
        四、防疫员和医生待遇低存在工作效率下降的风险
        五、“小手拉大手”活动中家长接收信息的有效程度有待考察
    第二节 大众传媒在藏区包虫病防治宣传中使用不足
    第三节 藏区牧民文化素质、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一、牧民文化素质低阻碍信息传播
        二、全民参与包虫病防治宣传有待提高
        三、牧民媒介素养较低,参与防治的积极性有待加强
        四、牧民在认知上对包虫病存在一定误区
        五、语言障碍导致宣传效果不佳
第五章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包虫病防治宣传效果提升对策
    第一节 完善三大联动机制效能,进行广泛社会动员
        一、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防治宣传专业人员
        二、政府继续加大对包虫病防治的资金投入
    第二节 增强大众传媒防治宣传功能
    第三节 针对不同目标受众制定差异化宣传策略
    第四节 提高藏区牧民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二 访谈提纲及被访者人名对照表
附录三 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防控知识调查问卷表
附录四 调研工作照
致谢

(4)肝脏包虫病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1.2.2 资料分析
        1.2.3 质量控制
2 结果
    2.1 主题1
    2.2 主题2
    2.3 主题3
    2.4 主题4
3 讨论
    3.1 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宣教,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2 建立以肝脏包虫病患者云随访平台为依托的延续性护理服务
    3.3 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和完善医疗救助体系

(5)四川藏区包虫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及传播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疫情紧迫性:四川藏区的包虫病患病率较高
        1.1.2 疾病可控性:健康传播成为包虫病防治的重要一环
        1.1.3 传播可及性:新媒介为包虫病防治带来新契机
    1.2 选题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健康传播文献综述
        1.3.2 包虫病信息传播相关的文献综述
        1.3.3 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文献综述
        1.3.4 综述小结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
        1.4.1 健康服务使用行为模型(BMHSU)
        1.4.2 “知信行”行为理论(KAP Theory)
        1.4.3 创新扩散理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Theory)
        1.4.4 计划行为理论(Planned Behavior Theory)
    1.5 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创新点
        1.5.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四川藏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防控现状
    2.1 四川省包虫病的流行概况与特征
        2.1.1 性别特征: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
        2.1.2 生命周期特征:各年龄段均缺乏特异性免疫力
        2.1.3 民族及宗教信仰特征:藏族特别是佛教信仰人群检出率最高
        2.1.4 职业特征:寺院僧侣检出率明显较高
    2.2 四川藏区包虫病流行的几大问题
        2.2.1 社会经济水平欠发达,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2.2.2 高海拔牧区条件限制,人畜共患包虫病
        2.2.3 传统观念的束缚,科学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2.2.4 医疗卫生条件有待改善,生冷饮食习惯有待转变
    2.3 四川藏区包虫病健康信息的传播现状
        2.3.1 信息提供:依靠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
        2.3.2 信息渠道:主要依托人际渠道被动获取
        2.3.3 信息传播:存在一种无形地“知识沟”
    2.4 四川藏区包虫病的主要防控措施
        2.4.1 包虫病预防的方式
        2.4.2 包虫病防控的形式
        2.4.3 包虫病防控的模式
        2.4.4 包虫病防治的政策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地点与研究对象
        3.1.1 研究地点选取
        3.1.2 大则乡的区位与健康概况
        3.1.3 研究对象
    3.2 研究的基础模型构建
        3.2.1 测量因素描述
        3.2.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工具
        3.3.1 问卷设计
        3.3.2 样本选取与抽样方法
        3.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3.4 深度访谈设计
        3.4.1 访谈提纲设计
        3.4.2 访谈人员的确定
        3.4.3 访谈开展情况
第四章 “知信行”概况与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1 人口统计学概况
        4.1.1 样本性别比例
        4.1.2 样本年龄结构
        4.1.3 样本民族比例
        4.1.4 样本家庭的主要经济情况
        4.1.5 样本婚姻状况
        4.1.6 样本受教育程度情况
    4.2 健康生活环境概况
        4.2.1 生活习惯与行为:生冷饮食习惯有所转变
        4.2.2 当地医疗保健状况:基本医疗保障条件得到改善
        4.2.3 医患互动情况:医护人员的态度影响患者主动寻求信息
    4.3 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健康认知
        4.3.1 个人健康情况的自我评价:部分人群过于乐观与自信
        4.3.2 个人健康情况的风险感知:风险感知影响行动判断
        4.3.3 个人健康情况的自我效能:“知识沟”造就感知度较高
        4.3.4 包虫病的认知程度:认知面较窄,信息需求程度较高
    4.4 包虫病防控的态度与行为
        4.4.1 包虫病防控的行为认知:健康扶持政策认知度相对较低
        4.4.2 包虫病防控的行为意愿:行为缺乏持续性,仍有提升空间
        4.4.3 包虫病防控的健康信念:总体较好,少部分人群有待转变
    4.5 包虫病健康信息的媒介接触与使用
        4.5.1 媒介使用行为:最常接触手机,电视大多为“摆设”
        4.5.2 包虫病信息接触频率:手机渠道最为频繁,特别是微信语音
        4.5.3 网络健康信息的使用行为:网络成为健康信息寻求的“主阵地”
        4.5.4 健康信息源的信任度:人际渠道和微信群信息最被信任
    4.6 包虫病健康信息的寻求行为
        4.6.1 寻求目的:基于人际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寻求
        4.6.2 寻求途径:选择动机为人际关系亲密度和宗教文化等因素
        4.6.3 寻求内容:以包虫病的预防治疗信息为主,政策信息较少
        4.6.4 寻求行为的把握程度:信息源单一,普遍较为自信
        4.6.5 网络寻求频率:大部分通过网络寻求,总体占比较少
    4.7 社会资本与包虫病信息支持
        4.7.1 异质社会资本:信息支持覆盖较广,以地缘关系组织为主
        4.7.2 同质社会资本:信息获取路径自上而下
        4.7.3 人际紧密程度:紧密度较高,出现“文化反哺”现象
    4.8 包虫病易感人群健康信息寻求的差异性检验
        4.8.1 人口统计学变量:职业、性别、婚姻、性别等诱发因素显着
        4.8.2 个人健康状况:自我效能、自我感知等多个需求因素显着
        4.8.3 社会资本的支持:个人获得家人健康支持的状况影响主动寻求
        4.8.4 媒介接触与使用:接触信息愈多,更倾向于主动寻求健康信息
        4.8.5 信源渠道的信任度:信源的信任度愈高,健康信息更易被使用
    4.9 包虫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与防控认知、行为、态度的相关分析
        4.9.1 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易感人群,防治行为认知和态度较好
        4.9.2 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易感人群,防治知识掌握程度较高
        4.9.3 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易感人群,医患沟通满意程度较高
    4.10 假设验证
第五章 四川藏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健康信息传播策略
    5.1 包虫病易感人群在主动寻求健康信息中所伴随的问题
        5.1.1 信息与接触:信息的选择和回避形成信息屏障
        5.1.2 信息与差距:持续理解信息的偏差,带来信息焦虑
        5.1.3 信息与娱乐:信息的使用动机主要是满足娱乐需求
        5.1.4 信息与协作:社会团体的参与,产生信息的交换
    5.2 包虫病易感人群在主动寻求健康信息中的劝服传播
        5.2.1 消散与弥合:劝服传播中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边界
        5.2.2 交流与共享:新媒体传播健康信息作为劝服传播的有效路径
        5.2.3 复合与联动:组织传播作为劝服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5.3 包虫病易感人群主动寻求健康信息的健康传播策略
        5.3.1 分阶段加强包虫病易感人群的健康信息管理
        5.3.2 建立健康信息基层推广小组,动员群众主动寻求信息
        5.3.3 利用移动互联社交平台,建立健康信息传播社群
        5.3.4 利用“重要他者”,与专业社交媒体建立合作
        5.3.5 团结宗教意见领袖,用好人际传播
        5.3.6 讲好藏区防控故事,做好多种形式的健康传播
        5.3.7 讲求防控信息的传播原则,构建包虫病健康传播伦理共识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新疆某三甲医院包虫病住院患者知信行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4 质量控制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建议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加速康复外科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样本量估算
        2.3 研究工具
        2.4 干预措施
        2.5 评价指标
        2.6 资料收集
        2.7 伦理原则
    3.质量控制
        3.1 课题设计阶段
        3.2 干预实施阶段
        3.3 数据处理
    4.统计方法
    5.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8)拉萨市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
        1.1.1 包虫病
        1.1.2 自我感受负担
        1.1.3 社会支持
    1.2 包虫病概况
        1.2.1 包虫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1.2.2 包虫病的治疗现状
    1.3 自我感受负担
        1.3.1 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现状
        1.3.2 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1.3.3 自我感受负担对患者的影响
        1.3.4 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性研究
    1.4 社会支持
        1.4.1 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1.4.2 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1.5 立题依据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1.2 样本量的计算
        2.1.3 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2.2.2 统计学方法
    2.3 质量控制
        2.3.1 调查阶段
        2.3.2 问卷整理和数据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基本情况
    3.2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
    3.3 肝囊性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3.4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社会支持现状
    3.5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3.6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4.1.1 患者的基本情况
        4.1.2 宗教与文化
        4.1.3 经济收入与支付能力
        4.1.4 疾病相关信息
    4.2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4.2.1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情况
        4.2.2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4.2.2.1 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2 主要照顾者、子女情况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3 职业状况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4 付费方式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5 宗教信仰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6 文化程度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7 家庭人均年收入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8 住院自费费用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9 自理能力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10 对疾病的认识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2.2.11 治疗方式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4.3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社会支持现状
    4.4 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4.5 对策与建议
        4.5.1 加大疾病知识的宣传力度
        4.5.2 多维度服务患病群体
        4.5.3 增强对患病群体的社会支持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护理延伸服务对西部地区肝包虫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
2 方法
    2.1 成立研究小组
    2.2 制作健康教育材料
        2.2.1 健康教育讲座内容及课件
        2.2.2 双语版健康教育材料
    2.3 干预方法
        2.3.1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
        2.3.2 出院后护理延伸服务
    2.4 质量控制方法
    2.5 评价方法
    2.6 资料收集方法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10)西部五省区农牧民包虫病健康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选题背景
    1.2 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1.3 本研究所运用的理论知识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调查情况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对象及样本抽样
    2.5 问卷设计及调查人员组成
    2.6 资料收集及质量保证
    2.7 调研障碍及解决办法
第三章 数据描述统计分析
    3.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概述
    3.2 与包虫病防治相关的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概况
        3.2.1 包虫病防治相关饮食习惯概况
        3.2.2 包虫病防控相关畜牧养殖环境和周边自然环境概况
    3.3 调查对象对牛羊采取包虫病防控措施概况
    3.4 农牧民包虫病防控知信行概况
        3.4.1 包虫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3.4.2 包虫病防治措施掌握情况
        3.4.3 包虫病相关生活习惯概况
        3.4.4 包虫病防控相关的自我意识和行为信息概况
第四章 数据统计推断分析
    4.1 西部农牧民包虫病健康知识知晓率
        4.1.1 包虫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基本情况
        4.1.2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包虫病知晓率之间的关系
    4.2 西部农牧民包虫病相关的健康信念
        4.2.1 西部农牧民包虫病健康信念基本情况
        4.2.2 农牧民包虫病健康信念回归分析
第五章 其他相关发现
    5.1 包虫病宣传干预工作科学性低
    5.2 西部农牧民对包虫病防控知识的认知上存在一定误区
    5.3 藏族农牧民对捕杀流浪犬的态度发生转变
    5.4 西部农牧区兽医对包虫病专业知识了解程度较低
    5.5 手机在西部农牧民中较为普及
    5.6 学校针对包虫病健康教育宣传较少
第六章 有效提高包虫病健康传播效果的策略
    6.1 不应过度高估宗教民族差异等各方面对开展宣传健康知识工作的干扰
    6.2 宣传干预措施的正面效果和营造全社会广泛防治的氛围是未来宣传的重点
    6.3 提高干预措施实施的便利性和减少实施防范措施的心理障碍
    6.4 采用适合西部农牧民实际情况的宣传手段和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和宣传干预工作
    6.5 继续在西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推广普通话
    6.6 相关部门需充分认识包虫病宣传干预的极端繁重性
    6.7 健全宣传干预和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药物治疗包虫病的家庭及社区护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涉藏地区乡村意见领袖在健康传播中的行为研究 ——以色达县大则乡为例[D]. 王思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Smad2、Smad5、Smad7蛋白对泡型肝包虫病纤维化进程的影响[D]. 杨育文. 青海大学, 2021(01)
  • [3]组织传播视角下四川藏区包虫病防治宣传研究 ——基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德荣玛乡的调查[D]. 汤静榆.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肝脏包虫病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的质性研究[J]. 卢智,赵萍,邵英梅,王梅新. 护士进修杂志, 2020(05)
  • [5]四川藏区包虫病健康信息寻求行为及传播策略[D]. 刘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新疆某三甲医院包虫病住院患者知信行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研究[D]. 艾力亚力·艾力.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加速康复外科在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 卢智.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8]拉萨市肝囊型包虫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 孙莹. 吉林大学, 2018(01)
  • [9]护理延伸服务对西部地区肝包虫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高晶,马洁,洛桑达瓦,王梅新. 中华护理教育, 2018(03)
  • [10]西部五省区农牧民包虫病健康传播策略研究[D]. 杨名宜. 广西大学, 2017(02)

标签:;  ;  

包虫病药物治疗的家庭和社区护理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