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软件及其支持工具的成长过程模型

Web软件及其支持工具的成长过程模型

一、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论文文献综述)

朱智[1](2018)在《模型驱动的装备仿真模型语义工程化建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模型驱动工程(Model-Driven Engineering,MDE)在装备效能仿真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实现层面上用于仿真软件工具的开发而尚未达到模型层面的构建与分析,仿真模型工程化程度较低。如何规范化地表示仿真模型,并提高不同仿真模型之间的语义可组合性,以重用现有的装备模型与仿真资源,实现仿真应用的快速、高质量开发已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全文以装备效能仿真为背景,从三个方面探讨模型驱动的装备仿真模型语义工程化建模技术。本体元建模及其在MDE中的应用框架。提出基于MDE的本体元建模应用框架。一方面装备仿真模型的组合信息遵从公共的本体元模型,那么组合信息符合的语法规则和包含的语义都有了明确了定义,使模型之间可实现深度的组合重用;另一方面将本体元模型引入MDE,有助于实现装备仿真模型的语义可组合性,有望从根本上提升装备效能仿真应用系统的建设质量和开发效率。装备效能仿真模型框架的“三分-两层”分离与抽象化设计方法。关注点分离与抽象化设计是构建装备效能仿真模型框架体系的两个重要方法。一方面,系统按照不同的关注点进行划分有助于共性概念的提取;另一方面,提升建模语言的抽象层次有利于规范领域概念的表达。另外,根据不同的系统或子系统特性,探究最佳的仿真建模抽象层次(包括通用性建模、领域特定建模和领域特定元建模),定制适宜的建模语言。基于MDA的形式化模型转换体系。提出基于MDA(Model-Driven Architecture)的形式化模型转换体系,将各种建模语言表示的装备仿真模型转换为具有精确语义表达能力的建模形式体系,最后生成可执行仿真模型,并集成到装备效能仿真工程化建模与组合仿真示范系统,实现装备仿真模型真正意义上的组合重用。提高仿真模型的工程化程度关键是要提高建模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模型工程化实现的形式化手段。以上探讨主要采用了MDE的两个关键技术:元建模和模型变换,共同构建了全文的技术框架,提高了装备仿真模型的组合重用能力,并通过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系统集成开发多个仿真实验案例得到验证。

张琦[2](2018)在《基于模型驱动的WSDL→Radl-WS生成方法及自动转换系统》文中研究指明面向服务的计算范型(Sevice Oriented Computing,简称SOC)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全新计算模式,具有松散耦合、平台无关、互操作性强等特点。面向服务架构(Se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SOA)是这种计算模式下通用的架构风格,而Web服务是服务计算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Web服务也是当前实现SOA最为主流的技术。Web服务是一种Internet上的分布式计算新范型,并且具有基于标准的、松散耦合的、跨平台的特性,其优点是任何企业和个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Internet快速、方便地进行服务调用,并且可以显着地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精确地描述Web服务的语义对Web服务的发现、执行、动态组合和交互至关重要。而形式化规范技术迄今已经发展了40余年,能够以可验证的方式精确地定义软件系统的语义。为了精确描述Web服务语义,本文在前期研究设计的Radl语言基础上,扩展Radl为Radl-WS,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Radl-WS代数规范的Web服务建模语言。该建模语言统一了基于代数公理方法和Hoare公理方法来描述软件规格说明,其中代数公理方法易于建立整个Web服务的语义框架,而Hoare公理方法便于指导操作(算法)的形式化推导和验证。以模型驱动为理论指导,进一步提出了将WSDL语言描述的Web服务通过等价变换生成为Radl-WS建模语言的方法,并设计了相应的WSDL→Radl-WS自动转换系统。最后,采用两个工业真实案例: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建管系统后台,验证了该生成方法的有效性。针对上述目标,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工作:1、扩展Radl语言为Radl-WS建模语言,统一了基于代数公理方法和Hoare公理方法,使之更适合精确地描述Web服务。2、以模型驱动为理论指导,根据WSDL语言特点提炼出等价转换规则,进而提出将WSDL语言描述的Web服务通过等价变换生成为Radl-WS建模语言的方法。3、为支持模型转换,根据等价转换规则深入分析模型转换的实现原理,设计并实现了WSDL→Radl-WS自动转换系统。4、将该系统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http://106.14.226.54:8080,并采用工业真实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翟仲毅[3](2017)在《轻量级移动服务生成模型、方法与验证》文中指出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服务正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网上订餐服务和智能停车服务等。尤其,应用商店的推广和应用功能的提升使得大量的用户进入移动社区。这也促使移动服务的长尾需求日益明显,也就是说,很多用户希望获取个性化应用来满足他们的特定服务需求。但是,移动应用商店经常不能给终端用户提供恰当的应用来处理他们的个性需求。服务聚合开发可以很好地解决终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它的基本思想是让用户根据自己需求,利用已有的服务资源,快速设计并生成应用。服务聚合开发已成为移动计算和软件开发领域共同的研究热点。现有的服务聚合方法存在“生成的应用类型单一”、“技术门槛较高”、以及“无法提供正确性保证”等问题。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移动环境的轻量级服务生成方法,主要的工作和贡献包括以下三方面:(1)提出了一种模型驱动的移动应用开发框架一MobiMVL。合理的架构范型是应用开发的基础,也是引导用户开发的基本方法。MobiMVL引入了一个三元架构,将应用分为:服务组件域、GUI、以及业务逻辑三个元素。MobiMVL的三个元素分别采用模型驱动的开发模式,并通过简单的协同集成完成应用开发。针对服务组件元素,提出了一种统一数据模型SDM,并提供了相应的实现模板,方便用户接入服务。针对GUI,提出了一种基于Widget的GUI生成模型,允许终端用户通过Widget组合的方式快速生成GUI。为了实现GUI的跨平台能力,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Widget模型,它将UI元素、本地功能和第三方服务以统一的形式进行实现,并且可以自动适配到不同的移动平台。针对业务逻辑元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图的业务逻辑表示方法,并且实现了一种异步式的事件驱动执行机制。MobiMVL引入了 “软件即服务”的基本思想,可以系统地完成移动服务的生成和提供。根据MobiMVL开发框架,实现了一套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它包括ServiceAccess、EasyApp和LSCE三个工具,分别用于 MobiMVL三元素的开发和集成。利用应用实例,分别对开发平台进行了终端用户评估和性能评估。(2)提出了一种面向不完全信息的半自动化服务聚合方法。智能化的服务聚合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快速设计业务,并且降低领域知识门槛。针对不完全用户信息,该方法提出了一种动态服务语义模型,它引入了条件依赖、动态的前驱和后置条件等信息。此外,该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流的自动化服务聚合模型,并且利用K规划理论实现了一种不完全信息下服务聚合的自动规划机制。基于该方法,实现了一种集成化的服务聚合系统,其中,自动规划系统的求解出聚合方案会提交给LSCE环境,由终端用户进一步模拟测试。通过智能停车场实例展示了智能化聚合系统进行业务规划与开发的整体过程。最后,分别从规划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对智能聚合系统进行了评价。(3)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检测的服务行为兼容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服务聚合开发过程中自动生成服务流程的CSP模型以及行为兼容性的性质规范,然后直接提供给模型检测器进行验证。如果不满足兼容性质,则给用户反馈相应的反例,从而方便进行错误追踪。为了方便服务的形式化建模,提出了 一种服务行为模型,它细化了 SDM包含的结构信息和逻辑信息。在服务行为模型和服务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流程到CSP模型的自动化转化方法。从服务聚合层面,对服务行为兼容性进行了分类。针对每类兼容性问题,提供了自动化的性质规范方法。最后,基于该方法和PAT检测器对应用实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杨愈远[4](2016)在《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下,基于云计算的整合建设,将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先进的信息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手段受到了挑战。为了使企业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云计算整合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项目的实例,对云计算整合方法进行了探索。本文从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企业总体情况和信息化现状出发,结合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战略愿景,找出差距,定义信息化的需求,确定了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项目的目标和原则。第一是通过功能框架将整个结构划分为“四域五层”(“四域”即云计算基础管理功能域、信息数据管理功能域、业务运营管理功能域和支撑保障管理功能域,“五层”即展现层、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和基础设施层);第二是依托面向服务架构(SOA)设计的理念,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搭建了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第三是通过三大平台管理系统连接整个资源池;第四是从人员、资金、监管和沟通等几方面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实例得出结论:云计算的整合建设扫清了信息壁垒,形成了新型的一体化企业结构。

陈婧[5](2016)在《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Web软件开发过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在探讨Web软件开发中,发现开发过程模型与支撑工具都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两者共同支撑Web软件开发走上新的高度。故文中分析了开发过程的模型,并分析了支撑工具,望为Web软件开发带来帮助。

刘科[6](2015)在《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刍议》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Web软件开发工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基于Web开发的应用软件具有自治、分布式、协作和超媒体等性质,且其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在用户对软件要求的越来越高推动下,促使Web软件的开发与维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为了Web软件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应用,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应运而生。因此,本文对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陈强[7](2014)在《Web开发中的模型及其应用》文中指出文章从介绍Web软件开发的相关概念入手,以瀑布模型与敏捷模型为例,对两者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相关应用展开的具体的介绍。

钟艳,张蓉[8](2013)在《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刍议》文中指出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Web软件的开发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因为Web软件的应用性质不同,所以在软件初期开发过程中,软件研发人员要针对不同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建立不同模型,这种开发策略软件的工具模型应用的支撑工具也各不相同,本文对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进行深入研究。

李小波[9](2013)在《基于DSM的效能仿真多范式组合建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是武器装备论证、研制、训练等工作的重要基础,能够对武器装备在典型想定下完成指定作战任务的能力和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作战效能评估涉及作战双方或多方的作战武器装备体系和作战人员,包含复杂的作战对抗过程和大量的不确定因素。鉴于传统基于纯解析方法的局限性和物理实验的难以操作性,近年来,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评定逐步引入了基于仿真的方法,即作战效能仿真评估。一方面,作战效能仿真要求在武器装备体系对抗的条件下针对多个典型想定进行,存在着突出的组合建模需求;另一方面,武器装备体系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为提高建模抽象层次,需要对领域特定建模(DSM)进行研究。论文从以上两大需求出发,对所涉及的模型设计与实现中的五个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从仿真建模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了作战效能仿真的多范式建模组合框架,并对模型框架中的建模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了基于DSM的效能仿真多范式组合建模框架。针对现有的四类统一型建模方法在支持组合建模和领域建模中的不足,本文在构建效能仿真统一模型框架的基础上,应用DSM方法,构建在多形式体系支持下的效能仿真领域组合建模框架,并对建模框架所包含的建模方法、建模过程和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总体性描述,为效能仿真建模提供方法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该框架在领域通用建模范式的基础上构建领域特定建模范式,将建模抽象层次提高到问题领域层次,并支持多领域多方法模型的组合和效能仿真应用的快速开发。(2)提出了基于仿真模型可移植性规范(SMP2)的效能仿真架构建模方法。虽然仿真应用在开发过程中大都采用了模型框架的思路,但是一般都采用非形式化或者隐式的方法描述模型框架。本文采用MDA的三抽象层次对模型框架进行形式化和显式地设计和实现,实现了领域本体向SMP2模型框架的自动转换,并根据SMP2/C++映射自动生成平台特定模型层次的可执行模型。该方法在概念建模层次提供了形式化的结构元素支持领域特定建模,并在模型实现层次提供了基于模型框架的集成机制以支持多领域模型和多形式体系模型的组合。(3)在效能仿真多形式体系行为建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状态为中心的组合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武器装备的作战行为特征,提出了面向行为特征的模型设计思路;然后根据作战行为特征,提出了以状态为中心的多形式体系组合建模方法;接着探讨了基于形式体系的模型分析方法;最后研究了行为模型的自动化实现和行为模型集成。状态为中心的组合建模方法以面向内部状态建模的形式体系为中心,在元模型层次建立其它行为特征的形式体系与状态形式体系建模元素的映射和组合关系,从而支持基于多个形式体系针对性地描述武器装备多方面的行为特征。(4)在DSM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领域特定仿真建模(DSSM)的组合建模方法。首先在DSM在软件工程和建模仿真界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效能仿真的特点提出的本体-结构-行为元建模方法,综合利用效能仿真领域本体的外部接口信息、子领域本体的结构信息和建模形式体系的行为特征,采用该方法建立领域特定仿真建模语言(DSSML)元模型并生成领域特定建模环境;然后采用模型转换技术实现了DSSML向形式体系的转换,支持基于形式体系的模型分析;最后研究了基于代码生成的领域特定模型自动实现和基于模型框架的领域模型集成。最后,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建模框架在效能仿真建模中的应用。首先采用多范式建模框架及其支撑建模方法对典型领域中的典型武器装备进行领域组合建模,然后结合案例研究进行效能仿真应用的组合式开发以验证本文提出的建模框架、方法和技术。论文提出根据问题领域的特征在形式体系的基础上定制领域特定建模范式,将多范式建模方法从领域通用的形式体系层次提高到问题领域层次,能够有效地解决效能仿真中的组合建模和领域建模问题。论文提出了在模型框架约束下基于DSM进行多范式组合仿真建模的研究思路,对于其它涉及多领域组合建模问题的复杂系统仿真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黄克飞[10](2013)在《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刍议》文中研究表明Web软件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能,在现代化科技的发展中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中主要对Web软件开发维护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有关生长过程模型机生命周期策略的软件工具,进一步讨论在Web软件中的管理生长情况。

二、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1)模型驱动的装备仿真模型语义工程化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相关概念及其定义
        1.2.2 传统的仿真模型工程
        1.2.2.1 仿真建模方法的发展与分类
        1.2.2.2 仿真建模的主要抽象机制
        1.2.2.3 典型动态语义表示方法
        1.2.3 工程化仿真建模技术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2 组织结构
第二章 基于本体元建模的语义标识技术
    2.1 本体元建模基本概念
        2.1.1 模型与本体
        2.1.2 元模型
        2.1.3 本体元模型
    2.2 本体元建模与仿真模型语义可组合
        2.2.1 仿真模型语义可组合的两种机制
        2.2.2 OWL及其UML类图扩展
        2.2.3 Protégé与On UMLTool本体建模环境
    2.3 本体元模型在MDE中的应用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通用性元建模设施的DSM方法
    3.1 DSL基本概念
        3.1.1 组成结构
        3.1.2 定义过程
    3.2 基于UML Profile的轻度级扩展
        3.2.1 UML Profile语言工程概念框架
        3.2.2 UML Profile轻度级扩展过程
        3.2.2.1 UML Profile语言工程
        3.2.2.2 UML Profile的应用
        3.2.3 反潜战术UML Profile设计
        3.2.3.1 领域概念分析
        3.2.3.2 反潜战术元模型
        3.2.3.3 UML Profiling及其应用
    3.3 基于EMF的元模型重定制
        3.3.1 Ecore内核
        3.3.2 防御体系火控通道控制系统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DSMM的 DSL设计方法
    4.1 多层次领域特定的元建模框架
    4.2 领域特定的SEvent元建模
        4.2.1 SEvent形式化定义
        4.2.2 SEvent鱼雷行为描述
    4.3 SEvent语言的具体语法设计
        4.3.1 Xtext的 DSL具体语法定义
        4.3.1.1 Xtext概述
        4.3.1.2 SEvent的 Xtext设计
        4.3.2 Meta Depth多层次具体语法设计
        4.3.2.1 Meta Depth的语言元模型
        4.3.2.2 Meta Depth的模板语言元模型
        4.3.2.3 SEvent的 Meta Depth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MDA的形式化模型转换技术
    5.1 模型转换基本概念
        5.1.1 什么是模型转换
        5.1.2 模型转换的评价标准
        5.1.3 仿真模型开发过程
    5.2 形式化模型转换理论体系
        5.2.1 建模与元建模
        5.2.2 模型转换定义
        5.2.3 模型驱动开发过程定义
    5.3 基于MDA的 GFCCS仿真建模过程
        5.3.1 GFCCS实现过程定义
        5.3.2 相关实现技术
        5.3.3 具体转换过程
    5.4 GFCCS实现的MDD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应用案例
    6.1 装备效能仿真模型框架
    6.2 多案例反潜战术仿真
        6.2.1 武器装备效能仿真系统
        6.2.2 典型反潜战术设计
        6.2.2.1 吊放声纳
        6.2.2.2 声纳浮标
        6.2.2.3 坐标变换
        6.2.3 仿真二维展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贡献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参与和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经历
附录 A DSL设计参数
附录 B GFCCS实现过程
附录 C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2)基于模型驱动的WSDL→Radl-WS生成方法及自动转换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本文组织
第2章 相关技术简介
    2.1 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
    2.2 服务计算概述
    2.3 Web服务语义描述方法
        2.3.1 基于本体的方法及OWL-S
        2.3.2 基于代数规范的方法及SOFIA
第3章 基于Radl-WS代数规范的Web服务建模语言
    3.1 Radl-WS代数规范简介
        3.1.1 Radl语言及Radl-WS语言的特点
        3.1.2 Radl-WS语言的定义
    3.2 Radl-WS代数规范描述实例
第4章 使用Radl-WS对 Web服务建模
    4.1 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
Radl-WS等价变换规则'>4.2 WSDL->Radl-WS等价变换规则
    4.3 实例:天气预报
Radl-WS自动转换系统设计与实现'>第5章 WSDL->Radl-WS自动转换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转换系统设计
    5.2 转换系统实现
        5.2.1 WSDL导入
        5.2.2 词法分析
        5.2.3 语法分析
        5.2.4 语义分析与转换
    5.3 自动转换系统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第6章 工业案例研究
    6.1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6.2 建管系统后台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3)轻量级移动服务生成模型、方法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Web 2.0与面向终端用户的移动应用开发
        1.1.2 Web服务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1.1.3 轻量级服务生成的定义
    1.2 轻量级服务生成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贡献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轻量级移动服务生成的相关研究
    2.1 轻量级移动服务生成研究规划
    2.2 面向终端用户移动应用开发
        2.2.1 快速移动应用开发方法
        2.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开发工具
    2.3 服务聚合方法
        2.3.1 服务组件模型
        2.3.2 组合模型
        2.3.3 服务聚合工具
    2.4 自动化服务组合
        2.4.1 基于规划理论的Web服务自动组合方法
        2.4.2 基于图的Web服务自动组合方法
    2.5 自动化服务验证
        2.5.1 基于Petri网的服务验证方法
        2.5.2 基于进程代数的服务验证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面向移动环境的轻量级服务生成模型与框架
    3.1 引言
    3.2 MobiMVL:一种模型驱动的移动应用生成框架
        3.2.1 模型驱动开发方法
        3.2.2 面向终端用户的模型驱动开发框架—MobiMVL
    3.3 GUI模型及其生成方法
        3.3.1 Widget模型
        3.3.2 Widget的跨平台实现方法
        3.3.3 GUI模型
    3.4 服务数据模型及其实现
        3.4.1 异构服务接入方法
        3.4.2 统一服务数据模型
        3.4.3 基于Iframe的SDM实现
        3.4.4 SDM的可执行形式
    3.5 服务聚合模型及其实现
        3.5.1 基于流的程序设计方法
        3.5.2 服务关系模型
        3.5.3 服务关系模型的实现
        3.5.4 服务关系模型的表示能力
        3.5.5 服务流程图
        3.5.6 事件驱动机制
    3.6 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与开发方法
        3.6.1 系统框架
        3.6.2 开发方法论
        3.6.3 案例开发—智能停车场应用
    3.7 实验评估
        3.7.1 工具能力比较
        3.7.2 终端用户评估
        3.7.3 系统性能评估
    3.8 本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完全用户信息下的智能化服务聚合
    4.1 引言
    4.2 语义服务聚合中的不完全信息问题
        4.2.1 不完全信息下的服务聚合
        4.2.2 关键研究问题
    4.3 动态服务语义模型及其表示
        4.3.1 服务语义模型
        4.3.2 基于SAREST的服务语义表示
    4.4 服务语义的提取与构建
        4.4.1 服务语义提取方法
        4.4.2 服务本体的构建方法
    4.5 基于语义的服务聚合
        4.5.1 基于数据流的服务聚合模型
        4.5.2 基于K规划的服务聚合方法
    4.6 集成化的服务聚合系统
        4.6.1 系统架构
        4.6.2 解转换
        4.6.3 实例演示
    4.7 实验评估
    4.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模型检测的服务行为兼容性分析
    5.1 引言
    5.2 轻量级服务聚合中存在的行为兼容问题
        5.2.1 服务聚合中的行为不兼容实例
        5.2.2 解决措施
    5.3 基于模型检测的行为兼容性分析框架
    5.4 服务行为模型及其CSP表示
        5.4.1 服务行为模型
        5.4.2 基于CSP的服务聚合建模方法
    5.5 服务聚合的行为兼容性分析方法
        5.5.1 服务行为兼容性分类
        5.5.2 基于模型检测的兼容性分析理论
    5.6 案例分析与验证
        5.6.1 服务流程实例分析
        5.6.2 实验验证
    5.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在审的学术论文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和参与的项目

(4)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路线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信息化现状分析
    2.1 湖南农村信用联社总体情况
        2.1.1 农村信用联社现状介绍
        2.1.2 农村信用联社组织架构
    2.2 湖南农村信用联社信息化现状
        2.2.1 基础架构现状
        2.2.2 业务系统运行现状
        2.2.3 数据资源整合现状
    2.3 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的需求分析
        2.3.1 战略发展的需要
        2.3.2 运营管理的需求
        2.3.3 资源整合的需求
        2.3.4 营销管理的需求
第3章 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方案设计
    3.1 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设计的目标
        3.1.1 统一数据标准
        3.1.2 实现节能高效
        3.1.3 降低运维成本
        3.1.4 创新盈利模式
    3.2 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规划
        3.2.1 云计算基础管理功能域
        3.2.2 信息数据管理功能域
        3.2.3 业务运营管理功能域
        3.2.4 支撑保障管理功能域
    3.3 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
        3.3.1 服务器虚拟化设计
        3.3.2 存储虚拟化设计
        3.3.3 应用内核设计
        3.3.4 一体化云平台详细设计
    3.4 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的管理系统设计
        3.4.1 一体化账号管理系统设计
        3.4.2 登录认证管理系统设计
        3.4.3 云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第4章 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方案实施及保障措施
    4.1 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实施策略
    4.2 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的保障措施
    4.3 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的实施效果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一、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概述
    1. Web软件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组成
    2. Web软件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的积极作用
二、Web软件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相应支撑工具
    1. 选择支撑工具应遵循的原则
    2.软件的集成机制
总结

(6)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
    1.1 Web软件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的构成
    1.2 Web软件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的作用
2 Web软件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的支撑工具
    2.1 支撑工具的选择原则
    2.2 Web软件的集成机制
3 总结

(9)基于DSM的效能仿真多范式组合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
        1.1.2 效能仿真的组合建模和领域建模需求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1.2.1 效能仿真建模方法
        1.2.2 模型驱动工程
        1.2.3 领域特定建模
        1.2.4 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组织结构
        1.3.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效能仿真多范式组合建模框架
    2.1 问题特性分析与研究约定
        2.1.1 武器装备体系的结构特性分析
        2.1.2 武器装备体系的行为特性分析
        2.1.3 本文研究的问题边界与约定
    2.2 效能仿真建模框架的功能需求分析
    2.3 效能仿真多范式组合建模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2.3.1 效能仿真多范式组合建模框架
        2.3.2 实现方案与关键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MP2的效能仿真架构建模
    3.1 方法的提出
        3.1.1 模型框架的基本概念
        3.1.2 基于模型框架进行架构建模的需求和优势
        3.1.3 本体驱动的SMP2模型框架开发
    3.2 基于OWL的效能仿真模型架构概念建模
        3.2.1 系统结构概念建模的典型方法
        3.2.2 OWL语言与Protégé工具简介
        3.2.3 基于OWL的效能仿真领域本体构建
        3.2.4 基于OWL的效能仿真应用本体构建
    3.3 基于SMP2的效能仿真模型框架设计与实现
        3.3.1 SMP2模型框架概述
        3.3.2 效能仿真领域本体向SMP2规范的映射与转换
        3.3.3 基于SMP2的模型框架设计
        3.3.4 基于SMP2/C++映射的模型框架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形式体系的效能仿真行为建模
    4.1 方法的提出
        4.1.1 建模与仿真形式体系的基本概念
        4.1.2 行为建模的研究现状
        4.1.3 基于多形式体系的行为建模过程框架
    4.2 面向作战行为特征的行为模型设计
        4.2.1 面向效能仿真的装备作战行为特征分析
        4.2.2 面向行为特征建模的形式体系分析
        4.2.3 基于多形式体系的行为模型设计过程和工具选择
    4.3 以状态为中心的多形式体系组合行为建模
        4.3.1 多形式体系建模的基本概念
        4.3.2 多形式体系组合建模的研究现状
        4.3.3 以状态为中心的组合行为建模形式体系
        4.3.4 典型武器装备的组合行为建模与示例
    4.4 基于形式体系的行为模型分析
        4.4.1 模型的形式化分析概述
        4.4.2 形式化模型分析的相关研究
        4.4.3 基于形式体系的行为模型分析方法
    4.5 形式体系行为模型实现与集成
        4.5.1 基于代码生成的自动化模型实现
        4.5.2 基于模型框架的结构-行为代码集成
        4.5.3 多形式体系子模型集成与组合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DSM的效能仿真领域组合建模
    5.1 方法的提出
        5.1.1 面向仿真的DSM的需求分析与概念内涵
        5.1.2 面向仿真的DSM的关键研究问题
        5.1.3 领域特定组合建模方法与技术路线
    5.2 基于OSB元模型的语法设计与建模环境生成
        5.2.1 基于OSB元建模的抽象语法设计
        5.2.2 面向领域特征的图形化具体语法设计
        5.2.3 基于元模型的领域特定建模环境生成
    5.3 基于形式体系的指称语义实现与行为分析
        5.3.1 基于形式体系的DSSML指称语义实现
        5.3.2 基于模型转换的语义锚定
        5.3.3 基于形式体系的领域特定模型行为分析
    5.4 领域特定模型实现与集成
        5.4.1 基于代码生成器的执行语义实现
        5.4.2 基于模型框架的领域模型代码集成
        5.4.3 多领域子模型集成与组合仿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效能仿真建模应用
    6.1 以平台为中心的效能仿真应用组合式开发
    6.2 认知域的领域特定仿真建模应用
        6.2.1 平台决策建模的研究现状与领域特定建模需求
        6.2.2 基于领域特定建模的决策模型设计
        6.2.3 基于形式体系的决策模型分析
        6.2.4 基于代码生成的决策模型实现
        6.2.5 直升机反潜决策建模案例研究
    6.3 物理域的领域特定仿真建模应用
        6.3.1 基于领域特定建模的导弹模型开发
        6.3.2 基于领域特定建模的雷达模型开发
        6.3.3 基于领域特定建模的平台模型开发
    6.4 综合案例:舰船海战效能仿真多范式组合建模
        6.4.1 舰船海战效能仿真的特点与基本想定
        6.4.2 仿真模型开发
        6.4.3 仿真模型集成
        6.4.4 实验设计与仿真分析
        6.4.5 小结:基于形式体系的建模与DSSM的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束语
    7.1 论文主要工作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10)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Web软件与传统软件的区别
2 软件生命周期生长模型
3 Web软件开发的支撑工具
4 总结

四、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论文参考文献)

  • [1]模型驱动的装备仿真模型语义工程化建模技术研究[D]. 朱智.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2]基于模型驱动的WSDL→Radl-WS生成方法及自动转换系统[D]. 张琦.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3]轻量级移动服务生成模型、方法与验证[D]. 翟仲毅.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2)
  • [4]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的云计算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研究[D]. 杨愈远. 湖南大学, 2016(06)
  • [5]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J]. 陈婧. 信息化建设, 2016(02)
  • [6]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刍议[J]. 刘科.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23)
  • [7]Web开发中的模型及其应用[J]. 陈强.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4(12)
  • [8]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刍议[J]. 钟艳,张蓉.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11)
  • [9]基于DSM的效能仿真多范式组合建模方法研究[D]. 李小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1)
  • [10]Web软件的生长式开发过程模型及其支撑工具刍议[J]. 黄克飞.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06)

标签:;  ;  ;  ;  ;  

Web软件及其支持工具的成长过程模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