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地基土指数(f_o、E_s)与静渗透指数(q_c)的相关性分析

昆明地区地基土指数(f_o、E_s)与静渗透指数(q_c)的相关性分析

一、昆明地区地基土指标(f_o、E_s)与静力触探指标(q_c)相关关系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孟德强[1](2020)在《中国软土分区讨论及其参数统计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关于软土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但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推进,导致很多工程仍然涉及到软土问题。由于软土工程性质较差,同时钻孔有限,不可能对每个地方进行周密的勘察,揭露它的性质不一定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软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得到一个对场地参数的评价,更为准确的获得软土参数。本文以软土的特点、定义及判定条件为依据,通过cnki、维普等文献检索网站查找,共计搜集了与软土参数相关的近万篇博硕士论文以及期刊文献,并结合搜集到的近百项工程项目的勘察资料和软土力学书籍,建立了数据库,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我国软土地区常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给出了软土分区原则。根据软土成因、地域特点及工程性质,结合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遵循规范先分区(Ⅰ区、Ⅱ区、Ⅲ区),在此基础上考虑软土成因进行细化。(2)对我国Ⅰ区(滨海相、湖相、沼泽相、吹填土、河相)Ⅱ区(滨海相、湖相、三角洲相)、Ⅲ区(滨海相、湖相、三角洲相)软土变异性做出了评价。Ⅰ区滨海相、湖相、吹填土软土变异性类似,河相和沼泽相变异性相似。河相、沼泽相成因软弱土相对滨海相、湖相、吹填土变异性高。Ⅱ区滨海相与湖相变异性类似,三角洲相变异性较湖相与滨海相高。Ⅲ区湖相变异性相对三角洲相和滨海相高。整体看物理参数变异性较力学参数大,Ⅲ区变异性高于Ⅱ区和Ⅰ区。(3)建立了Ⅰ区、Ⅱ区、Ⅲ区主要成因软土参数的范围值、均值、标准差及标准值上下限等指标,得到了Ⅰ区、Ⅱ区、Ⅲ区主要成因软土概率分布中偏度、峰度、方差、置信区间等代表特征值及概率分布形态。各分区不同成因软土主要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正态分布和Laplace分布。(4)从土体参数基本物理意义、参数间理论关系出发,考虑岩土工程复杂性,对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进行了探讨。关联度分析表明,利用物理力学参数间关联度计算分析结果,可进一步为开展物理力学参数间单因素或多因素回归分析提供方法。(5)对Ⅰ区、Ⅱ区、Ⅲ区主要成因软土物理指标中含水率与孔隙比、液性指数、塑性指数,孔隙比与天然密度、干密度等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指标间较好的拟合关系。对主要成因软土变形指标a、ES与物理指标w、e、ρ进行了线性与非线性拟合,得到了最佳拟合方程。a与w、ρ、e、IL存在较好的多因素拟合关系,随着模型因子w、ρ、e、IL逐渐增多,其相关系数会增大。剪切指标与物理指标单因素拟合关系较差,φq、cq与w、ρ、IL多因素拟合效果较好。

袁腾方[2](2018)在《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技术及其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随着西部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将不可避免地穿越大量岩溶地区,如湖南省炎汝、汝郴、郴宁、宁道、桂武、娄新等高速公路以及广西、贵州两省份的大部分高速公路均存在大量岩溶路基。此时,如何合理、有效的处治岩溶路基并评价其稳定性成为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在综合分析现有岩溶路基处治技术基础上提出更有效、更经济的处治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为此,本文以湖南省桂阳至临武(桂武)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等手段开展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技术研究,提出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设计原则与设计参数及其稳定性评价方法,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岩溶形成与发育条件、岩溶形态及其特征、岩溶路基病害以及岩溶路基稳定性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对岩溶路基病害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六种常规方法与规范方法对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塌陷可能性进行分析;进而以此为基础提出岩溶路基强夯处治技术,并在明确岩溶路基强夯处治目的基础上提出岩溶路基强夯处治的有效加固深度与影响深度、夯击能、间距与遍数、加固范围及间隔时间等设计参数的建议取值。(2)针对依托工程设计并完成了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现场试验研究,根据现有地基强夯处治方法确定了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的试验目的与内容,即在对强夯点进行详细地质勘查与静力触探基础上,测试距强夯点不同水平距离处的地表振动加速度与水平动土压力、不同深度处的竖向动土压力以及强夯点地表沉降量,确定了强夯试验能量选择标准、仪器埋设方法与注意事项等。通过现场强夯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分别获得了地表振动加速度、动应力与夯击数、水平距离的变化规律,验证本文所提出岩溶路基强夯处治设计参数的合理性。(3)考虑路基荷载与路面荷载对岩溶顶板的作用效应,提出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受力分析模型,并在探讨路面车辆荷载与岩溶顶板荷载计算方法基础上,采用结构力学分析方法建立出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的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即分别建立了岩溶顶板固支梁、抛物线拱、圆拱、双向板或壳体分析模型,并获得了由抗拉强度决定的各模型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通过典型工程案例探讨了岩溶顶板破坏模式与溶洞形态、几何平面尺寸、矢高及顶板围岩强度的相互影响规律,确定了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应重点探明溶洞空间形态及其矢高。(4)针对岩溶区双孔圆形土洞的地基稳定性,综合利用柯西积分法、Schwarz交替法与迭代求解方法建立出双孔土洞土层中任意一点应力值的求解方法,并基于应力坐标转换与Mohr-Coulomb强度准则构建出土洞稳定性评判方法,通过计算结果与精确解析解及ABAQUS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方法的计算精度;探讨了土体侧压力系数、土洞半径比以及土洞相对位置等因素对双孔土洞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土洞稳定系数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5)采用强度折减法与数值方法分析高速公路下伏溶洞在施工荷载与强夯荷载作用下的顶板稳定性;通过探讨不同跨度、高度、埋深及顶板厚度等工况下的岩溶顶板变形量、大小主应力与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岩溶顶板安全稳定性判断标准,并明确溶洞埋深在20m以上或顶板岩层厚度超过3m时可不予处理;通过不同工况岩溶路基强夯处治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获得了(200×20)kN·m的单击能强夯时岩溶顶板塌陷对应的各种可能工况,验证了所确定的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强夯处治设计参数的合理性。(6)为了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会对岩溶区域的路基稳定性分析产生何种作用,提出了高速公路岩溶路基稳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同时采用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计算岩溶路基失稳概率,并建立岩溶路基风险损失确定方法;采用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确定岩溶路基失稳概率能充分考虑参数取值不确定性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考虑抗弯与抗剪的共同作用;基于风险分析理论建立出岩溶路基风险损失确定方法以及稳定性风险分析方法。(7)将强夯处治技术应用于桂武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处治,在综合分析桂武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情况基础上提出了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基本原则与具体的处治方案,通过综合优化分析在溶洞注浆的原设计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强夯+开挖回填+盖板跨越等的岩溶路基综合处治方案;结合六标岩溶路基工程地质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强夯处治技术设计方案与盖板跨越设计方案。

蒋红光[3](2014)在《高速铁路板式轨道结构—路基动力相互作用及累积沉降研究》文中认为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轨道-路基动力响应以及土体的累积沉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列车动力荷载的长期作用,会引起路基土体的累积变形;列车荷载引起的轨道结构和路基振动不仅会影响结构物自身的服役性能,而且影响周围的环境。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均十分有限,相关的铁路设计规范主要以有砟轨道的设计经验为基础,缺乏足够的理论、试验以及现场运营经验的支撑。本文根据高速铁路的列车荷载特征和板式无砟轨道-路基系统的结构特征,从全比尺的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型计算和土体累积变形理论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路基的动力相互作用以及路基的长期累积沉降。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相应的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并建造了全比尺的板式轨道-路基动力学试验平台(15m宽×5m长×6m高),通过数值模型和现场测试,验证了时序式加载系统的模拟列车移动荷载的准确性和轨道-路基物理模型的可靠性。时序式加载系统的加载能力达到:单轴动力激振的最高频率30Hz,列车移动加载的最高速度360km/h。(2)基于高速铁路板式轨道的车-轨-路耦合分析模型的参数化分析发现,板式轨道路基的扣件荷载分担比主要受扣件系统自身的刚度决定,扣件系统的刚度越大,中间扣件分担到的荷载也就越大,扣件荷载分担比的空间分布曲线越陡。(3)通过试验荷载分担比试验,获得了高速铁路板式轨道的扣件荷载分担比;通过与试验结果校核,提出了采用列车-板式轨道-路基耦合振动模型求解扣件荷载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当轨道平顺时,基于Gauss函数拟合,提出了单个轮轴荷载、单个转向架荷载和整车荷载作用下的扣件荷载时程表达式和空间分布表达式。(4)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路基系统动应力响应的控制频率由列车车辆结构决定;其控制作用的结构组合为单节车厢、前后车厢相邻两个转向架以及单个列车转向架。其中,位移和动土压力响应以单节车厢控制为主,轨道振动速度响应以前后车厢相邻两个转向架控制为主。(5)振动速度随着车速的提高而增大,轨道结构的振动速度要远高于下部路基结构。其中,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层对振动沿路基横断面的传播有很好的减振作用。无砟轨道路基表面的动应力水平远低于有砟轨道,仅为后者的1/4~1/5;但无砟轨道系统中动应力沿路基深度的衰减速度要缓于有砟轨道。‘路基动应力的增长规律与列车速度和土体所处深度有关:低于150km/h和高于300km/h时,路基动应力与列车车速无关;当车速介于150~300km/h之间时,路基动应力随车速线性增长;同时,距离路基表面越深,动力放大现象越明显。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内部动应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实现了板式轨道-路基不同深度、不同速度条件下动应力的计算。(6)水位的上升导致轨道-路基一阶固有频率的降低,由正常路基的16Hz依次下降为饱和地基时的15Hz、饱和路基时的12Hz以及水位回落时的15.5Hz。不论水位位于何处,当激振频率低于0.5倍的共振频率时,轨道位移的动力放大现象均不明显。当激振频率超过0.5倍的共振频率时,轨道的位移动力响应开始显着增长,水位越高,放大现象越明显。路基水位不同,会导致轨道结构下方接触应力的分布型式不同,混凝土底座的接触应力由混凝土底座边缘处逐渐向钢轨和轨道中心位置处转移。水位的上升还会导致路基累积动力变形的发展,对于地基粉土,由于渗透性较小,超静孔压的发展要高于基床底层,累积动力变形与超静孔压的发展相关;对于基床底层,发生较大累积变形的原因在于静水压力引起的有效围压的减小(7)提出了动力荷载作用下饱和土和非饱和土在p’-q’平面上的有效应力路径,完善了土体强度破坏准则;基于交通荷载卸除情况下因变形不协调产生的残余应力,编制了交通荷载作用下路基的累积变形计算程序;基于数值模型,获得了路基内部6个方向的应力分量和列车荷载作用下不同深度处土体的应力路径;基于累积变形理论计算方法,对单轴激振下填料的累积变形和移动荷载作用下全比尺轨道-路基的累积变形进行了计算。(8)基于全比尺的物理模型试验,对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轨道-路基系统弹性变形、路基动力稳定性和累积动力变形进行了评估。认为:按照现行高铁规范建造的板式轨道-路基系统,当路基处于正常含水量条件下时,整个系统的弹性变形、路基动力稳定性以及长期累积动力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当地基饱和时,系统的弹性变形和路基的动力稳定性依然满足规范要求,但地基土体的累积动力变形已超出了规范限制;而当路基浸水饱和时,尽管系统弹性变形依然满足规范要求,但是从路基动力稳定性和累积动力变形看,已经远远超出了规范的要求,应该对水位进行控制,做好路基和地基的排水措施。

康琦[4](2014)在《典型黄土地区桥梁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受力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钻孔灌注桩技术在高层建筑和大承载力的基础中已广泛应用,但受桩端软弱土层的影响会大大消弱桩基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尤其对于黄土区桥梁,由于黄土结构的特殊性,会对桥梁桩基产生一系列的病害。采用桩端后压浆技术能解决桩端软弱层带来的不足,但目前的研究只建立在半经验半理论的基础上,因此确定黄土区桩端后压浆桩基承载力是目前桥梁桩基设计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西安—咸阳机场专用高速段工程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现场静载试验,以研究后压浆桩基的受力机理为主线,以确定桩基承载性能为目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典型黄土地区桥梁桩端后压浆桩承载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期望填补桩端后压浆桩在黄土区桥梁桩基受力分析方面的空白,为实际工程需求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Vesic球形扩张原理对桩端后注浆桩基进行分析,对Vesic法中的刚度系数指标进行修正,克服了原公式不能考虑桩端沉渣、土层空隙等施工过程中带来的影响,得出后压浆桩基在施工过程中,确定土层发生剪切破坏前的水泥浆凝固半径和桩端产生的塑性区范围。2.基于桩端后压浆的受力机理分析,明确了荷载传递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承载力计算应考虑的因素,确定了注浆体直径、注浆体高度与桩径之比的控制范围,为黄土地区桥梁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比较合理的技术指标。3.考虑黄土的湿陷变形受土体模量、湿陷厚度和湿陷系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基于弹性理论,结合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提出了典型黄土地区桥梁桩端后压浆的桩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公式,并通过与依托桥梁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公式的适用性和可靠性。4.分别对后压浆和未压浆的试桩进行现场试验,测试在不同荷载下桩身轴力、桩侧和桩端阻力的分布,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桩端后压浆桩基的荷载传递规律,对采用后压浆技术的钻孔灌注桩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典型黄土区桥梁钻孔灌注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合理的技术指标。5.结合现场试验,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后注浆桩基的承载性能进行了数值分析,根据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基于黄土地区桥梁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沉降机理,对桩端后压浆、桩侧压浆以及桩端与桩侧同时压浆等不同工况对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桩端土变形模量提高后及浆液沿桩侧不同程度的上升机率对桥梁桩基沉降的影响。

曹书文[5](2014)在《基础托换在砖石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砖石结构古建筑一般不专门设置整体性好的基础,而是直接坐落在夯土地基上,故砖石结构古建筑普遍存在不均匀沉降的病害。而解决该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采用基础托换技术。本文以古建筑整体顶升保护工程为背景,对整体顶升工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在基础托换工程中采用了顶管托换方法,对顶管施工对上部墙体沉降影响进行了分析。将上部墙体考虑为深梁模型,在Burland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弹性模量与剪切模量比值的变化与中性轴位置的变化,推导出了将沉降比和应变结合起来的安全沉降公式,可用来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墙体的允许安全沉降。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砌体墙在给定沉降下墙体应变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将砌体墙进行匀质化,采用等效体积单元来模拟砌体的连续性和各向异性特点,分析了墙体厚度、墙体开洞率和上部荷载对墙体应变的影响。(2)在基础托换工程中采用了开口钢管桩,将沉桩过程分为土塞闭合前后两个阶段,考虑了土体灵敏度和土塞的影响,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小直径开口钢管桩的沉桩阻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沉桩阻力计算公式,得到不同土层的拟合系数。分析了时间效应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结合现有资料,对现有考虑时间效应的承载力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考虑桩基长径比和桩土界面摩擦角变化的考虑时间效应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所得公式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简单易用,可用于预估钢管桩考虑时间效应的承载力。(3)对桩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考虑了桩侧土抗力的影响,基于能量法,对桩的计算长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均匀地基和层状地基中桩身计算长度公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垫块对桩稳定性的影响。将桩身与垫块、垫块与垫块之间的作用采用接触单元模拟,分析了桩的线性和非线性屈曲荷载。考虑了垫块的错动,分析了不同计算长度时径向位移和屈曲荷载的变化。结果指出,不考虑上部垫块时桩的临界屈曲荷载大于考虑垫块影响时桩的临界屈曲荷载;当桩长较小时,上部垫块对桩的屈曲稳定的影响可以忽略,当长度较大时,上部垫块对静压桩的屈曲稳定的影响有随桩长增加而减小的趋势。(4)对不排水情况下砂土的液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单调荷载作用下砂土的强度值,在弹性地基中桩基沉降解析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桩侧土体液化造成的桩土部分滑移的的部分液化模型。在液化深度以上,分析时应考虑桩侧土体液化而导致的强度降低;在液化深度以下,分析时可仍按弹性方法考虑。得到了液化部分土体深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液化深度对桩基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顶管托换对上部墙体的影响,将上部墙体考虑为深梁模型,考虑了弹性模量与剪切模量比值的变化与中性轴位置的变化,推导出了将沉降比和应变结合起来的允许沉降公式,可用来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墙体的允许安全沉降。2.分析了沉桩阻力的影响因素,将沉桩过程分为土塞闭合前后两个阶段,考虑了土体灵敏度和土塞的影响,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小直径开口钢管桩的沉桩阻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沉桩阻力计算公式,得到不同土层的拟合系数。并对现有考虑时间效应的承载力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考虑桩基长径比和桩土界面摩擦角变化的考虑时间效应的承载力计算公式。3.考虑了桩侧土抗力的影响,基于能量法,对桩的计算长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均匀地基和层状地基中桩身计算长度公式。在弹性地基中桩基沉降解析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桩侧土体液化造成的桩土部分滑移的部分液化模型。得到了液化部分土体深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液化深度对桩基稳定性的影响,修正了桩基的临界荷载。

眭素刚[6](2013)在《考虑渗流、地震作用的典型尾矿坝稳定性研究》文中指出尾矿坝尾矿一般都含有重金属物质,如果尾矿坝发生溃坝,将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引起尾矿坝溃坝的主要原因为渗流作用、地震作用,考虑渗流、地震作用的典型尾矿坝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以者拉母箐典型尾矿坝工程为例,以尾矿坝的渗流性典型特征为主线,通过现场勘察、室内外大量试验,对典型尾矿坝在地震、渗流作用下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者拉母箐尾矿坝现场勘察、试验、取样、室内土工试验、室内动三轴试验等一系列测试,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尾矿的物理力学特性,对尾矿的沉积规律和浸润线特征进行了研究。2、通过对尾矿坝稳定性计算评价方法研究,并以毕肖普(Bishop)法、简布(Janbu)法为代表的极限平衡法对者拉母箐尾矿坝分别在考虑渗流作用与不考虑渗流作用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计算评价,研究了渗流力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因素。3、阐述了尾矿坝的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的基本理论,采用FLAC3D内嵌FISH程序语言对尾矿坝模型的初始孔压进行编程设置,并对尾矿坝进行渗流场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渗流场孔压云图的分布,近似得到尾矿坝内部的浸润线位置,与工程勘察时实测浸润线位置一致。对尾矿坝的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进行了研究。运用FLAC3D对尾矿坝进行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位移场与渗流时步的关系。4、详细介绍了标准贯入法、静力触探试验法、剪切波速试验法及剪应力对比法等尾矿坝液化可能性的判别方法的原理,并运用这些方法对者拉母箐尾矿坝液化可能性进行判别,根据各判别方法的原理及判别结果,讨论分析了各判别方法的适用条件和精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尾矿液化的影响因素。5、通过对尾矿动力特性试验,对动模量阻尼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运用FLAC3D软件对尾矿坝的动力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尾矿坝坝体变形与坝体孔压的变化情况,揭示了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位移时程曲线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1、对渗流作用在尾矿坝稳定性计算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且当浸润线提高1m时,稳定系数Fs就降低0.01~0.043,百分比在0.5%-2.6%;同时也给出了尾矿坝物理力学性质与安全系数的敏感性关系,并给出了其排序关系。2、通过对尾矿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作用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位移场与渗流时步的关系,并提出了流固耦合作用是尾矿坝稳定性影响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3、通过对尾矿坝稳定性评价研究,提出了尾矿坝稳定性计算时须要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给出了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尾矿坝稳定性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模型,也为尾矿坝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吕建兵[7](2013)在《基于轻便触探的台背填砂密实度检测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的迅速增长,桥头跳车成为公路中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已备受国内外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在桥、涵台背施工过程中有效控制台背交接处回填砂的施工工艺及回填质量,是减少由于桥头的差异沉降而引起的桥头跳车的较为重要的手段。但目前桥、涵台背填砂密实度检测国内外一直无适宜的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因此,如何客观、有效地检测桥、涵台背回填砂的相对密实度一直都是困扰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本文结合广东省交通科技项目(2008-13)”,针对基于轻便触探检测台背填砂密实度的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桥、涵台背回填砂的特点,初步拟定适合于桥、涵台背回填砂密实度检测的三种方案:(1)重型动力触探法;(2)轻便触探法;(3)标准贯入法。2.建立桥、涵台背回填砂密实度检测方法选型的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对初步拟定的三种方案进行比选,根据模糊数学理论确定桥、涵台背回填砂检测方法的最优方案。3.对优选的方案进行试验研究,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相似模拟试验的关联分析确定现场试验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建立台背回填砂的相对密实度D与轻便触探锤击数N。的经验关系。4.运用离散元理论,对轻便触探与砂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轻便触探过程中,回填砂粒接触、分离、碰撞与力学损伤等机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论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也用静力触探试验进一步佐证可行性和实用性。5.根据荷载试验结果,对台背回填砂的沉降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回填砂的相对密实度的质量控制标准。6.根据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结果的关系,提出轻便触探检测和评定公路桥、涵台背回填砂的相对密实度的方法与标准。

杨瑶池[8](2012)在《昆明市呈贡新区红粘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粘土以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区别于一般的粘土,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红粘土区域上的工程建设日趋增加,对红粘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呈贡新区位于昆明盆地的东部边缘,位于小江断裂带与普渡河—西山断裂带夹持的“康滇菱形活动断块”经向构造带的南中部,康滇地轴与滇东台褶带的交汇部位。区内被第四系广泛覆盖,基岩仅局部出露。呈贡新区红粘土的母岩为碳酸盐岩,母岩经溶蚀和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溶蚀和风化残余物质在水流作用下搬运至地势低缓处沉积、富集,在后期红土化作用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现代红粘土,并可称之为冲积或冲洪积的次生红粘土。地形地貌对红粘土的分布也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红粘上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地表岩溶地貌的负地形上,多发育于地形舒缓的剥蚀夷平台地及波状起伏的岩溶盆地。红粘土形成早期的溶蚀和风化残余物质的化学成分与其母岩有相同之处,但在成分的含量上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溶蚀和风化残余物质中Si、Al、Fe的比例逐渐增加,Ca、Mg等母岩中高含量的物质则逐渐减少,在现代红粘土中,钙镁氧化物的含量不足3%。红粘土几乎全由难溶解的成分构成,主要有石英,含铁矿物及粘土矿物三大类,这也与溶蚀和风化残余物质存在较大的差别。红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决定了其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通过收集已有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对红粘土的物性指标和力学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呈贡新区的红粘土具有弱膨胀性、裂隙性、“上硬下软”、高含水量、大孔隙比、低密度、高液限和塑限的特征。在工程中,红粘土具有压实性较差和较高的抗剪强度与承载力的特点。为了进一步研究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散点图和SPSS软件对力学指标和主要物性指标进行对比相关性分析,得出:(1)孔隙比e为标贯击数N63.5的决定因素,含水量ω、液限ωL重力密度Y次之;(2)锥尖阻力Qc与孔隙比e和含水率ω%存在着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均不高,所得关系曲线不可靠。可暂认为锥尖阻力由各因素综合作用决定。(3)由两种分析方法所知,压缩模量Esl-2与各物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较低,可认为压缩模量Es1-2由各物性指标共同影响。(4)桩周摩阻力fs与孔隙比e呈现单相关曲线,孔隙比e越大,桩周摩阻力fs越小。(5)内摩擦角φ值与液性指数IL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回归系数较低,所得的回归曲线可信度不高。因此可以认为内摩擦角与本文所选指标间均无显着的线性关系。

隋凤涛[9](2010)在《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文中提出地基承载力是土力学的三大经典问题之一。天然地基承载力是岩土工程勘察文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也是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的基本依据。地基承载力的合理确定,对工程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影响极大。鉴于此,本文针对地基承载力的确定做了以下工作:(1)对原位测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主要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汇总静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法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地区性经验公式,为不同地区的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便利与参考。(2)基于莫尔—库仑强度理论,重新推导了K0≠1条件下的地基临界荷载计算公式,该公式避免了人为的过高估计地基承载力的缺陷。由于莫尔-库伦理论忽略了中间主应力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导致地基强度不能充分发挥。在上述基础上,基于统一强度理论,考虑中间主应力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给出了静止侧压力系数K0≠1条件下的地基临塑与临界荷载公式。结合实例,对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Mohr-Coulomb准则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新的理论公式更为确切的反映了地基承载力的实质,有利于地基土体强度的充分发挥。基于河北境内177组不同土质地基的土性指标及载荷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对中间主应力系数b的取值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表明,对于粉土及粘性土地基,b的取值范围在00.5之间变化,理论计算所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载荷试验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一般不超过5%。总结了静止侧压力系数的确定方法,对新公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分别总结了均质与非均质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经典理论公式。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对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规定,并以《建筑地基基础规范》中的临界荷载公式为基础,通过对河北省境内大量建筑地基承载力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抗剪强度参数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在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总之,确定地基承载力不存在唯一可靠的方法,需要勘察设计人员根据地质条件、测试数据、基础和上部结构的特点结合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张激扬[10](2010)在《遵赤公路软土地基变形规律及其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软土地基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大量出现,由于软土地基变形机理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多样性,软土地基变形规律及处理方法的研究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以遵赤高速公路为依托,对软土路基变形规律和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①分析和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软土地基的定义、软土在我国及贵州的分布情况以及软土地基处理的意义进行了概述。②结合遵赤公路软基工程,对遵赤公路的软土地质特性、软基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由于原始填方基础经过稳定性计算及沉降计算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填方路基采用强夯法进行处理。③针对遵赤公路的软土地基的变形特征,确定了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对夯锤落距、夯击能、夯点布置和夯点间距等施工参数进行了拟定。此外,重点介绍强夯法的原理、特点、工艺、施工方法及施工控制等,并将强夯法应用到遵赤公路软土地基处治中。④对遵赤公路软基处理效果评价,主要包括地基承载力、路基沉降变形、路基侧向位移、路面平整度检测。通过场地原位试验,即静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可以看出地基承载力均达到原设计控制的指标,有效的加固深度均达到了原设计的要求。从路基的沉降观测来看,观测的前期沉降的速率大,随着观测时间的推移,路基没有发生不均匀和显着的沉降,而且可以看出这个沉降值也控制在20mm以内。最后对施工完后的路面平整度进行了检测,平整度指标σ、IRI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二、昆明地区地基土指标(f_o、E_s)与静力触探指标(q_c)相关关系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明地区地基土指标(f_o、E_s)与静力触探指标(q_c)相关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软土分区讨论及其参数统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土参数统计方法
        1.2.2 软土分区研究现状
        1.2.3 软土参数统计及相关性应用研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软土分区探讨
    2.1 软土的定义与分区
    2.2 我国软土的分区分布特征
    2.3 我国软土的成因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理统计基本理论
    3.1 软土参数的统计特征
    3.2 数据的概率分布
    3.3 回归分析
    3.4 参数的灰色关联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软土物理力学参数指标统计分析
    4.1 变异性分析
        4.1.1 软土参数变异性原因
        4.1.2 Ⅰ区软土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变异性统计
        4.1.3 Ⅱ区软土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变异性统计
        4.1.4 Ⅲ区软土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变异性统计
    4.2 我国Ⅰ区软土参数指标统计分析
        4.2.1 Ⅰ区不同成因软土参数指标统计特征
        4.2.2 Ⅰ区不同成因软土概率分布特征
    4.3 我国Ⅱ区软土参数指标统计分析
        4.3.1 Ⅱ区不同成因软土参数指标统计特征
        4.3.2 Ⅱ区不同成因软土概率分布特征
    4.4 我国Ⅲ区软土参数指标统计分析
        4.4.1 Ⅲ区不同成因软土参数指标统计特征
        4.4.2 Ⅲ区不同成因软土概率分布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
    5.1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探讨
        5.1.1 土体常用的物理力学参数
        5.1.2 土体常用物理参数相关性分析
        5.1.3 土体常用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5.1.4 土体参数相关性分析探讨
    5.2 软土物理力学指标关联度分析
        5.2.1 压缩模量影响因素分析
        5.2.2 压缩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5.2.3 粘聚力影响因素分析
        5.2.4 内摩擦角影响因素分析
    5.3 Ⅰ区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5.3.1 Ⅰ区不同成因软土物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3.2 Ⅰ区不同成因软土物理与变形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3.3 Ⅰ区不同成因软土物理与剪切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4 Ⅱ区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5.4.1 Ⅱ区不同成因软土物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4.2 Ⅱ区不同成因软土物理与变形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4.3 Ⅱ区不同成因软土物理与剪切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5 Ⅲ区软土物理力学参数相关性分析
        5.5.1 Ⅲ区不同成因软土物理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5.2 Ⅲ区不同成因软土物理与变形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5.3 Ⅲ区不同成因软土物理与剪切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技术及其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岩溶区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
        1.2.1 定性分析方法
        1.2.2 半定量分析方法
        1.2.3 定量分析方法
    1.3 岩溶路基处治方法
    1.4 强夯法加固地基的发展历史
    1.5 强夯法加固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6 强夯处治技术在岩溶区路基处治中的应用
    1.7 岩溶路基质量控制方法
    1.8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处治技术研究
    2.1 岩溶路基病害分析
        2.1.1 岩溶的形成及发育条件
        2.1.2 常见岩溶形态及其特征
        2.1.3 岩溶区路基病害分析
        2.1.4 岩溶路基稳定性问题
    2.2 高速公路岩溶路基塌陷分析
        2.2.1 常规方法
        2.2.2 规范方法
    2.3 岩溶路基强夯处治技术
        2.3.1 溶洞路基强夯处治目的
        2.3.2 强夯设计参数
        2.3.3 强夯处治施工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试验研究
    3.1 强夯试验目的
    3.2 强夯试验内容
        3.2.1 试验前夯点地质勘查与静力触探
        3.2.2 表层振动加速度测试
        3.2.3 地基竖向动土压力分布测试
        3.2.4 水平向动土压力分布测试
        3.2.5 强夯能量选择标准
        3.2.6 强夯仪器埋设及注意事项
        3.2.7 强夯试验具体步骤
    3.3 强夯测试数据及分析
        3.3.1 试验测试数据
        3.3.2 试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
    4.1 概述
    4.2 路基作用效应分析
        4.2.1 作用类型
        4.2.2 影响因素
        4.2.3 路堤地基受力分析
        4.2.4 岩溶路基分析模型
        4.2.5 路基车辆荷载
        4.2.6 溶洞顶板荷载计算
    4.3 岩溶顶板单洞稳定性分析方法
        4.3.1 固支梁模型
        4.3.2 抛物线拱模型
        4.3.3 圆拱模型
        4.3.4 双向板或壳体模型
        4.3.5 岩溶顶板破坏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
        4.3.6 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过程
    4.4 岩溶顶板双洞稳定性分析方法
        4.4.1 计算模型及基本假定
        4.4.2 Schwarz交替法求解双孔土洞应力
        4.4.3 双孔土洞稳定性分析
        4.4.4 结果验证
        4.4.5 参数分析
    4.5 工程实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塌陷数值模拟分析
    5.1 概述
    5.2 岩溶顶板数值分析力学参数
    5.3 岩溶路基塌陷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5.3.1 几何分析模型及边界条件
        5.3.2 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
    5.4 强夯塌陷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
        5.4.1 顶板厚1m,洞跨5m时的塌陷分析
        5.4.2 顶板厚0.5m,洞跨2m时的塌陷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稳定性风险评估
    6.1 概述
    6.2 风险分析基本理论
        6.2.1 风险的定义
        6.2.2 风险分析流程
    6.3 岩溶路基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
        6.3.1 岩溶路基模糊极限平衡分析模型
        6.3.2 计算参数三角模糊数确定方法
        6.3.3 岩溶路基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
    6.4 工程实例分析
        6.4.1 工程概况
        6.4.2 岩溶顶板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实施过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桂武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分析
    7.1 桂武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概况
    7.2 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基本原则
    7.3 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方案
        7.3.1 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工程特点
        7.3.2 桂武高速公路岩溶区路基处治方案比选
结论与展望
    结论
    本文主要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3)高速铁路板式轨道结构—路基动力相互作用及累积沉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国内外高速铁路的发展
        1.1.2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简介
        1.1.3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车-轨-路动力相互作用
        1.2.2 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动力特性
        1.2.3 土体累积变形预测模型
        1.2.4 轨道-路基物理模型试验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全比尺高速铁路板式轨道路基模型试验平台
    §2.1 引言
    §2.2 时序式加载系统
        2.2.1 原理
        2.2.2 设计准则
        2.2.3 建造过程
    §2.3 全比尺高速铁路板式轨道路基模型
        2.3.1 边界效应
        2.3.2 设计准则
        2.3.3 建造过程
    §2.4 测试系统
    §2.5 系统调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车-轨-路耦合体系中荷载传递及扣件荷载
    §3.1 引言
    §3.2 列车-板式轨道-路基耦合分析模型
        3.2.1 车-轨-路耦合体系中荷载传递
        3.2.2 扣件荷载参数化分析
    §3.3 板式轨道路基模型中的扣件荷载分担比
        3.3.1 WJ-7型扣件简介
        3.3.2 弹性垫层刚度
        3.3.3 扣件节点刚度
        3.3.4 荷载分担比试验
    §3.4 扣件荷载时程表达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路基动力学试验
    §4.1 引言
    §4.2 板式轨道-路基系统基本动力性能
        4.2.1 动土压力
        4.2.2 振动加速度
        4.2.3 轨道板应变
    §4.3 移动荷载作用下板式轨道-路基系统动力学试验
        4.3.1 移动荷载特征
        4.3.2 现场实测对比
        4.3.3 全比尺模型试验移动加载结果
    §4.4 移动加载试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4.1 环境振动
        4.4.2 轨道等效动刚度
        4.4.3 路基内部动态土压力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地下水位下轨道-路基系统的动力性能
    §5.1 引言
    §5.2 试验工况
    §5.3 谐波稳态激励试验
    §5.4 地下水位对轨道-路基动力响应的影响
        5.4.1 轨道结构应变
        5.4.2 振动位移与振动速度
        5.4.3 动土压力
    §5.5 地下水位对路基长期变形的影响
        5.5.1 试验工况
        5.5.2 长期变形
        5.5.3 孔隙水压力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路基累积沉降计算
    §6.1 引言
    §6.2 土体累积变形计算
        6.2.1 累积变形特征
        6.2.2 土单元体的累积变形计算
        6.2.3 路基的累积变形计算
    §6.3 路基填料累积沉降模型试验
        6.3.1 路基填料模型试验
        6.3.2 累积沉降计算
    §6.4 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累积沉降计算
        6.4.1 板式轨道-路基有限元模型
        6.4.2 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结果
        6.4.3 移动荷载作用下路基累积沉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应用探索
    §7.1 引言
    §7.2 中国高铁设计规范(试行)
        7.2.1 路基设计动应力
        7.2.2 基床厚度的确定
    §7.3 德国铁路设计标准
        7.3.1 交通荷载动力放大系数
        7.3.2 路基动应力
    §7.4 基于模型试验的无砟轨道路基动应力特征
        7.4.1 路基内部动应力分布特征
        7.4.2 动力放大系数
        7.4.3 基于模型试验的路基动应力表达式
    §7.5 基于模型试验的路基设计应用探索
        7.5.1 弹性变形控制方法
        7.5.2 强度控制方法
        7.5.3 累积动力变形控制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4)典型黄土地区桥梁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受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钻孔灌注桩的发展与存在问题
        1.2.1 钻孔灌注桩的发展史
        1.2.2 钻孔灌注桩存在的问题
    1.3 单桩竖向承载力与沉降研究
        1.3.1 桩基承载力的研究
        1.3.2 桩基沉降的研究
    1.4 后压浆桩基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4.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1.4.3 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桩端后压浆桩基作用机理及承载力影响分析
    2.1 桩端后压浆简介
    2.2 传统桩基的不足
    2.3 桩端后压浆施工工艺
        2.3.1 压力注浆时间
        2.3.2 压力注浆量
        2.3.3 注浆压力
    2.4 桩端后压浆技术的优点
    2.5 土层压浆机理分析
        2.5.1 压密作用
        2.5.2 劈裂作用
        2.5.3 渗透作用
    2.6 后压浆对桩承载力提高机理
        2.6.1 增大持力层强度
        2.6.2 提高桩端阻力
        2.6.3 增强侧摩阻力
        2.6.4 改善荷载传递性能
    2.7 后压浆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
        2.7.1 桩端土影响
        2.7.2 桩基自身影响
        2.7.3 注浆施工影响
    2.8 小结
第三章 桩端后压浆桩基荷载传递规律
    3.1 桩端后压浆浆液对土体的影响
        3.1.1 Vesic 球形孔扩张理论
        3.1.2 桩端后压浆浆液对土体的影响
    3.2 钻孔灌注桩的受力机理
        3.2.1 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机理
        3.2.2 荷载传递的基本微分方程
    3.3 荷载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3.1 桩端土与桩侧土刚度比
        3.3.2 桩长径比
        3.3.3 注浆体直径与桩径之比
        3.3.4 注浆体高度与注浆体直径比
    3.4 后压浆桩基承载力
        3.4.1 承载力的计算
        3.4.2 承载力计算的影响因素
        3.4.3 典型黄土地区后压浆桩基承载力计算
    3.5 后压浆桩基沉降计算
    3.6 小结
第四章 桩端后压浆桩基现场试验方案
    4.1 概况
        4.1.1 依托工程简介
        4.1.2 地质条件
        4.1.3 水文条件
        4.1.4 试桩规划
        4.1.5 试桩基本参数
    4.2 试验研究目的
    4.3 试验研究内容
        4.3.1 桩顶沉降
        4.3.2 桩身轴力
        4.3.3 桩端阻力
        4.3.4 桩侧摩阻力
    4.4 加载与试验测试系统
        4.4.1 试验量测系统
        4.4.2 加载系统
    4.5 试验加载
    4.6 桩基浸水试验
        4.6.1 浸水区域
        4.6.2 注水孔参数
        4.6.3 浸水保湿措施
    4.7 小结
第五章 桩基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5.1 后压浆与常规桩承载特性分析
        5.1.1 承载力分析
        5.1.2 桩身轴力性状
        5.1.3 桩侧阻力性状
        5.1.4 桩端阻力性状
    5.2 后压浆增强系数
    5.3 浸水后桩基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5.3.1 承载性能影响
        5.3.2 桩身轴力
        5.3.3 桩端阻力
        5.3.4 桩侧摩阻力
    5.4 小结
第六章 桩端后压浆桩基承载特性数值分析
    6.1 仿真分析软件的选择
    6.2 数值计算技术
        6.2.1 弹塑性矩阵推导
        6.2.2 初始应力状态确定
        6.2.3 理论基础
        6.2.4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6.3 数值分析计算模型
        6.3.1 选取桩身本构模型
        6.3.2 桩周土本构模型
        6.3.3 桩土接触面单元分析
        6.3.4 边界条件
        6.3.5 初始状态
        6.3.6 几何模型
    6.4 计算参数
    6.5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分析
        6.5.1 未压浆桩基模拟分析
        6.5.2 桩端、桩侧压浆模拟分析
        6.5.3 提高桩端土模量模拟分析
        6.5.4 桩端浆液上升的沉降量分析
    6.6 小结
主要结论与建议
    主要结论
    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发表论文
    二、获得专利
    三、获奖情况
致谢

(5)基础托换在砖石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托换方法应用现状
        1.2.2 古建筑保护研究
        1.2.3 托换对上部结构影响研究
        1.2.4 沉桩阻力研究
        1.2.5 屈曲稳定性研究
    1.3 课题的提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2 基础托换——对上部墙体沉降影响分析
    2.1 顶管施工对自由地面运动影响
        2.1.1 Peak法
        2.1.2 随机介质理论方法
    2.2 结构存在时场地的运动预估
    2.3 基于土-结构相互作用评价结构的变形
    2.4 建筑物破坏程度评估
    2.5 实例分析
    2.6 墙体沉降有限元模拟
    2.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3 基础托换——钢管桩沉桩阻力研究
    3.1 已有沉桩阻力估算公式
    3.2 勘察及试验结果
    3.3 沉桩阻力研究
        3.3.1 桩侧阻力
        3.3.2 桩端阻力
        3.3.3 桩内壁摩阻力
        3.3.4 沉桩阻力估算公式
        3.3.5 沉桩阻力数据分析
    3.4 沉桩阻力数值模拟
    3.5 桩侧阻力的时间效应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4 基础托换——单桩屈曲稳定分析
    4.1 屈曲稳定的定义及分类
    4.2 桩基失稳的判别准则
        4.2.1 静力准则
        4.2.2 能量准则
        4.2.3 动力准则
    4.3 桩基稳定的分析方法
        4.3.1 平衡法
        4.3.2 能量法
        4.3.3 数值模拟法
    4.4 均匀弹性地基中桩基的稳定分析
    4.5 层状弹性地基中桩基的稳定分析
    4.6 算例分析
        4.6.1 计算长度
        4.6.2 自由长度对稳定的影响
        4.6.3 垫块对稳定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5 基础托换——液化对桩基稳定性的影响
    5.1 摩擦理论
    5.2 土体软化规律
        5.2.1 桩土界面应力—应变关系
        5.2.2 基于接触理论的软化模型
    5.3 砂土不排水液化特性
        5.3.1 单调荷载作用下砂土不排水特性
        5.3.2 单调荷载作用下砂土的强度峰值
    5.4 液化深度分析
    5.5 算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成果与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考虑渗流、地震作用的典型尾矿坝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尾矿坝相关知识介绍
    1.3 研究进展
        1.3.1 尾矿坝稳定性研究现状
        1.3.2 尾矿坝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3 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作用研究现状
        1.3.4 尾矿坝地震液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 本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尾矿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理论分析
    2.1 土的渗透特性
        2.1.1 土中水的势能
        2.1.2 渗透系数
    2.2 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基本理论
        2.2.1 饱和-非饱和渗流运动方程-达西定律
        2.2.2 饱和-非饱和基本微分方程
    2.3 饱和-非饱和渗流问题的有限差分法推导
    2.4 渗流场应力场间接耦合法
        2.4.1 渗流场对应力场的作用
        2.4.2 应力场对渗流场的作用
    2.5 渗流场应力场直接耦合法
第三章 者拉母箐尾矿坝工程地质条件
    3.1 者拉母箐尾矿坝工程概况
    3.2 者拉母箐尾矿坝库区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象、水文
        3.2.3 地质构造
        3.2.4 地层岩性
        3.2.5 各岩土层力学指标
        3.2.6 水文地质条件
        3.2.7 区域地壳稳定性
    3.3 者拉母箐尾矿坝尾矿物理力学性质
        3.3.1 尾矿的颗粒组成及分层
        3.3.2 尾矿室内土工试验统计分析
        3.3.3 尾矿原位测试统计分析
        3.3.4 尾矿坝尾矿的动力特性及分析
    3.4 者拉母箐尾矿坝尾矿沉积规律
        3.4.1 尾矿堆积的工艺流程
        3.4.2 尾矿沉积规律
        3.4.3 沉积滩滩面尾矿沉积规律
    3.5 者拉母箐尾矿坝尾矿水文地质条件和浸润线
        3.5.1 尾矿坝尾矿水文地质条件
        3.5.2 尾矿坝浸润线
第四章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1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4.2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强度指标的选用
    4.3 极限平衡法在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4.3.1 Bishop条分法
        4.3.2 Janbu条分法
        4.3.3 考虑稳定渗流作用的极限平衡法
        4.3.4 极限平衡法计算实例
    4.4 尾矿坝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4.4.1 浸润线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
        4.4.2 尾矿堆积坝尾矿物理力学性质对尾矿坝稳定性的影响
第五章 应力场渗流场相互耦合的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5.1 尾矿坝流-固耦合分析实例
        5.1.1 、计算几何模型
        5.1.2 、计算参数
        5.1.3 、渗流场数值模拟
        5.1.4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
    5.2 流-固耦合作用与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讨论
        5.2.1 应力场分析
        5.2.2 位移场分析
        5.2.3 现场位移监测结果
第六章 尾矿坝液化可能性及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
    6.1 砂土液化机理
    6.2 尾矿坝液化可能性评价方法
        6.2.1 经验法
        6.2.2 剪应力对比法
    6.3 者拉母箐尾矿坝液化可能性分析
        6.3.1 标准贯入试验法
        6.3.2 静力触探试验法
        6.3.3 波速测试法
        6.3.4 剪应力对比法计算
        6.3.5 液化可能性判别方法讨论
    6.4 尾矿坝液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地震条件
        6.4.2 尾矿坝堆积体自身条件
        6.4.3 可液化土层的粒径
        6.4.4 可液化土层初始孔隙比
        6.4.5 可液化土层固结程度
    6.5 尾矿坝动力响应分析
        6.5.1 FLAC3D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6.5.2 FLAC3D非线性动力反应模拟计算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基于轻便触探的台背填砂密实度检测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工程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桥台、涵台跳车的危害及工程背景
        1.1.2 桥台、涵台产生跳车的原因分析
        1.1.3 桥、涵台跳车的防治办法
        1.1.4 问题的提出
    1.2 桥、涵台背填砂密实度检测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 桥、涵台背填砂密实度检测法选型系统与工程应用
    2.1 模糊数学评价模型的建立
        2.1.1 桥、涵台背回填砂检测选型中的模糊性
        2.1.2 桥、涵台背回填砂检测选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2 最优方案算例分析
        2.2.1 桥、涵台背回填砂检测选型模糊综合评判分析的步骤
        2.2.2 算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桥、涵台背填砂密实度检测方法的试验研究
    3.1 轻便触探与静力触探模型试验
        3.1.1 模型槽的制作
        3.1.2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的确定
        3.1.3 模型试验设备
        3.1.4 模型试验方案
        3.1.5 模型试验结果
    3.2 轻便触探与静力触探现场试验
        3.2.1 现场试验简介
        3.2.2 现场试验准备
        3.2.3 现场试验方案
        3.2.4 现场试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轻便触探与砂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4.1 离散元法的理论背景及基本原理
        4.1.1 理论背景
        4.1.2 基本原理
    4.2 颗粒流理论
        4.2.1 颗粒流理论
        4.2.2 基本假设
        4.2.3 基本方程
        4.2.4 力一位移关系
    4.3 轻便触探过程中探头与砂土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模拟
    4.4 轻便触探与砂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结果
        4.4.1 砂颗粒尺寸的影响
        4.4.2 关于轻便触探作用范围内砂颗粒孔隙率的分析
        4.4.3 关于轻便触探作用范围内砂粒变形特征的分析
        4.4.4 触探过程中砂粒细观参数变化对砂粒宏观特性影响规律研究
    4.5 轻便触探作用过程中砂粒力学损伤研究
        4.5.1 损伤的定义
        4.5.2 砂粒剪切破坏计算
        4.5.3 剪切损伤本构模型
        4.5.4 模型槽砂粒剪切带形成和发展的数值模拟
    4.6 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桥、涵台背填砂的相对密实度质量标准值的确定
    5.1 公路桥、涵台背的沉降分析
    5.2 荷载板模型试验
        5.2.1 相似关系的确定
        5.2.2 试验设备
        5.2.3 试验方案
        5.2.4 试验结果
    5.3 荷载板现场试验
        5.3.1 试验设备与方法
        5.3.2 试验方案
        5.3.3 试验结果
    5.4 公路桥、涵台背回填中粗砂的相对密实度标准值的确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桥、涵台背回填砂的相对密实度质量检测和评定标准研究
    6.1 轻便触探试验异常数据处理
    6.2 轻便触探检测方法
        6.2.1 适用范围
        6.2.2 仪器设备
        6.2.3 试验步骤
        6.2.4 试验数据的整理
    6.3 公路桥、涵台背回填砂的密实度质量评定标准
        6.3.1 砂的相对密实度D_r的代表值
        6.3.2 公路桥、涵台背回填砂的相对密实度的质量评定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发展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8)昆明市呈贡新区红粘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粘土的定义及分类
        1.2.2 红粘土的性质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层
        2.2.1 前第四系地层
        2.2.2 第四系沉积物
    2.3 昆明盆地的形成演化
第三章 红粘土的成因及工程地质特征
    3.1 红粘土的成因
        3.1.1 红粘土的分布特征
        3.1.2 红粘土的物质来源
        3.1.3 红粘土的形成演化
    3.2 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3.2.1 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3.2.2 红粘土的岩土工程问题
第四章 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的数值特征
    4.1 指标选取
    4.2 物理指标的数值统计分析
    4.3 力学指标的数值统计分析
第五章 力学指标与物性指标的相关关系
    5.1 标贯击数N63.5与主要物理性质指标的相关关系
        5.1.1 单因素相关性分析
        5.1.2 多因素回归分析
    5.2 锥尖阻力Qc与主要物理性质指标的相关关系
        5.2.1 单因素相关性分析
        5.2.2 多因素回归分析
    5.3 压缩模量Es_(1-2)与主要物理性质指标的相关关系
        5.3.1 单因素相关性分析
        5.3.2 多因素回归分析
    5.4 桩周摩阻力fs与主要物理性质指标的相关关系
        5.4.1 单因素相关性分析
        5.4.2 多因素回归分析
    5.5 内摩擦角φ值与主要物理性质指标的相关关系
        5.5.1 单因素相关性分析
        5.5.2 多因素回归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问题的历史沿革
    1.2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1.2.1 理论研究
        1.2.2 试验研究
        1.2.3 数值模拟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的主要工作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原位测试
    2.1 现场荷载试验
        2.1.1 载荷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
        2.1.2 载荷试验存在的问题
    2.2 静力触探试验
        2.2.1 静力触探的经验公式
        2.2.2 静力触探试验的评价
    2.3 标准贯入试验
        2.3.1 标准贯入试验钻杆长度修正
        2.3.2 标准贯入试验的经验公式
        2.3.3 标准贯入试验存在的问题
3 临界荷载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3.1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下的临界荷载公式
        3.1.1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
        3.1.2 临界荷载公式的推导
        3.1.3 承载力系数的参考值与实例验证
        3.1.4 承载力系数及地下水对P_(1/4) 的影响
    3.2 统一强度理论下的临界荷载公式
        3.2.1 统一强度理论
        3.2.2 临界荷载公式推导
        3.2.3 算例及分析
    3.3 静止侧压力系数K_0 的确定方法
4 地基极限承载力
    4.1 均质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4.1.1 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4.1.2 汉森和魏锡克极限承载力公式
    4.2 非均质地基土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4.2.1 汉森加权平均法
        4.2.2 迈耶霍夫和汉纳提出的剪切破坏理论
        4.2.3 魏锡克公式
        4.2.4 斯肯普顿公式
        4.2.5 其他公式
    4.3 河北省部分地区地基土承载力安全系数的确定
        4.3.1 河北境内地层概况
        4.3.2 河北境内地基承载力安全系数的选取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10)遵赤公路软土地基变形规律及其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软土地基的概况
        1.2.1 软土地基的定义
        1.2.2 软土地基的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1.2.3 我国软土及贵州软土的分布
        1.2.4 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1.2.5 软土地基处理的意义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遵赤公路软土地基变形特征
    2.1 软土地基变形特征的一般描述
        2.1.1 压缩变形特性
        2.1.2 侧向变形特性
        2.1.3 软土变形的主要规律
    2.2 遵赤公路软基变形特征
        2.2.1 土壤地质特点
        2.2.2 软基变形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强夯法在遵赤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3.1 强夯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3.1.1 夯击能传递机理
        3.1.2 强夯法加固非饱和土的机理
        3.1.3 强夯法加固饱和土的机理
    3.2 强夯法在遵赤公路软基处理的应用
        3.2.1 施工参数的确定
        3.2.2 施工方法及工艺
        3.2.3 质量控制
        3.2.4 施工中应该注意事项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用效果评价
    4.1 设计控制指标
    4.2 检验方法
        4.2.1 室内试验
        4.2.2 原位测试
    4.3 地基检测成果
        4.3.1 静载荷试验
        4.3.2 标准贯入试验
        4.3.3 静力触探试验
    4.4 强夯加固效果分析
        4.4.1 地基承载力评价
        4.4.2 路基沉降观测
        4.4.3 路基侧向位移
    4.5 路面平整度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昆明地区地基土指标(f_o、E_s)与静力触探指标(q_c)相关关系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软土分区讨论及其参数统计特征研究[D]. 孟德强.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2]岩溶区高速公路路基强夯处治技术及其稳定性分析[D]. 袁腾方. 湖南大学, 2018(06)
  • [3]高速铁路板式轨道结构—路基动力相互作用及累积沉降研究[D]. 蒋红光. 浙江大学, 2014(08)
  • [4]典型黄土地区桥梁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受力特性研究[D]. 康琦. 长安大学, 2014(12)
  • [5]基础托换在砖石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 曹书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6]考虑渗流、地震作用的典型尾矿坝稳定性研究[D]. 眭素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7)
  • [7]基于轻便触探的台背填砂密实度检测方法与应用研究[D]. 吕建兵. 中南大学, 2013(03)
  • [8]昆明市呈贡新区红粘土物理力学特性研究[D]. 杨瑶池.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2)
  • [9]浅基础地基承载力的确定[D]. 隋凤涛. 河北农业大学, 2010(09)
  • [10]遵赤公路软土地基变形规律及其处理方法研究[D]. 张激扬. 重庆交通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昆明地区地基土指数(f_o、E_s)与静渗透指数(q_c)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