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匈牙利蝗(Robinia pseudoacacia L.)繁殖方法(英文)

改进的匈牙利蝗(Robinia pseudoacacia L.)繁殖方法(英文)

一、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改良的繁殖方法(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曹蕊[1](2021)在《刺槐良种“皖槐1号”木材的材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皖槐1号”良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采自皖北萧县人工林林场,因其速生、丰产在皖北地区得到大面积的种植,因此,以该树种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获取该良种木材的基础材性数据,以期为高效利用和木材材质改良技术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了该种木材的解剖性质,并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其微纤丝角,同时还按照行业标准的实验方法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密度、干缩湿涨率、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等指标),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含量),木材耐久性质(心材耐腐性和其提取物的抑菌性),并与20年生刺槐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皖槐1号”木材纤维形态均匀,纤维平均长度、宽度、腔径、双壁厚分别为1232.97μm,21.41μm,10.31μm,11.10μm,长宽比为57.58,壁腔比为1.08,柔性系数为0.52;导管平均长度、宽度分别为226.13μm,154.31μm;木射线平均高度、宽度分别为271.79μm,28.48μm;木纤维、木射线、导管、轴向薄壁组织的组织比量分别为58.13%,13.87%,17.47%,10.53%;微纤丝角平均为15.85°。结果表明,当为制浆造纸和纤维板原料时,“皖槐1号”木材属“优”等木材。(2)“皖槐1号”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为0.79g/cm3,0.71g/cm3,0.65g/cm3;弦向、径向、体积的气干干缩率分别为3.85%,2.15%,6.47%,弦向、径向、体积的全干干缩率分别为7.53%,4.88%,12.86%,气干和全干差异干缩分别为1.72和1.38;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152.71MPa,52.94MPa,12.07GPa。刺槐木材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为0.87g/cm3,0.78g/cm3,0.72g/cm3;弦向、径向、体积的气干干缩率分别为2.59%,4.45%,7.11%,弦向、径向、体积的全干干缩率分别为5.07%,7.15%,11.09%,气干和全干差异干缩分别为1.79和1.41;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183.21MPa,49.46MPa,19.46GPa。结果表明,“皖槐1号”木材在与刺槐木材相差10年树龄的情况下其气干、全干、基本密度相差均小于10%,并没有因为速生使其密度下降,依据我国木材气干密度分级标准,属“重”级别;各项力学性能指标也与刺槐木材差别不大,说明其不仅生长速度快且材质优良。(3)“皖槐1号”木材边材的化学组分: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为1.63%,木质素质量分数为19.28%,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7.59%,α纤维素质量分数为44.12%,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3.48%;心材的化学组分: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为4.00%,木质素质量分数为24.82%,综纤维素质量分数为82.03%,α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2.22%,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9.81%。其边材和心材的化学组分均与刺槐木材相差不足10%,说明速生对“皖槐1号”木材的化学组分没有影响。(4)“皖槐1号”木材对褐腐菌的耐腐级别为Ⅰ级(强耐腐级),对白腐菌的耐腐级别为Ⅰ级(强耐腐级);刺槐木材对褐腐菌的耐腐级别为Ⅰ级(强耐腐级),对白腐菌的耐腐级别为Ⅰ级(强耐腐级);其心材部分苯醇抽提液和70%乙醇抽提液均对褐腐菌和白腐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褐腐菌有着更佳抑制作用,这一现象与刺槐的实验结果相一致。

杨欣超[2](2020)在《高纤维素刺槐无性系筛选及萌蘖林短轮伐收获研究》文中提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具有生长迅速,萌蘖力强,生物量大,耐干旱贫瘠,适生区广等特点,很多地区将其作为薪炭林树种进行栽培经营。随着国际化石能源危机出现,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受到关注。刺槐作为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原料树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关于高纤维素刺槐选育及培育技术仍处空白。本研究围绕木质纤维素,开展了刺槐无性系筛选与萌蘖林短轮伐收获研究,收集9个刺槐产地的无性系资源,分析表型及化学性状变异,筛选出高纤维素优质刺槐无性系,利用SSR分子标记评价刺槐群体遗传多样性,构建核心种质资源;通过对豫西刺槐萌蘖林短轮伐生长调查,探讨了刺槐萌蘖更新过程木质纤维素变化规律,同时,采用蒸汽爆破方法研究了提高纤维素得率的有效途径,形成了高纤维素的刺槐无性系筛选、萌蘖林短轮伐收获和纤维素乙醇转化预处理技术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9个产地刺槐群体表型与木质纤维素化学性状,发现群体间性状存在显着差异,纤维素含量与叶片表型性状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山东费县群体纤维素含量最高为36.92%。以性状为依据的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将刺槐群体分为3个类群,山东费县产地的刺槐群体具有纤维素含量高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地的刺槐无性系适宜作为纤维素乙醇原料培育。(2)通过对218份刺槐无性系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以木质纤维素性状为主,表型性状次之的筛选体系,筛选出22份优质刺槐无性系,较原始无性系的纤维素含量提高了5.71%,木质素含量降低了18.27%,在地理分布上存在较大跨度,结果表明筛选出高纤维素优质刺槐无性系适宜作为纤维素乙醇原料,具有较大的综合发展潜力。(3)选取的14对SSR引物对7个刺槐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北平泉和北京延庆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刺槐群体间遗传分化较低,遗传聚类与贝叶斯混合模型表明刺槐群体遗传结构分为3个类群,通过Mantel相关性检验表明刺槐群体遗传分化未受地理分布影响。(4)采用逐步聚类法筛选出21份刺槐无性系构建核心种质,对比初级群体遗传多样性未呈现显着差异,核心种质群体未产生明显的遗传分化,最终构建的占样本比例12.37%的核心种质涵盖了初级群体90%以上的遗传信息,构建的刺槐核心种质认为是理想的。(5)调查刺槐2种短轮伐萌蘖枝条生长,结果表明伐后1-5年萌蘖枝条高度、基径、生物量不断增高,枝条数量不断减少,伐后1-2年总生物量主要以根系萌蘖为主,伐后3-5年伐桩萌蘖成为总生物量积累主要方式,单位面积总生物量和年均总生物量在伐后5年达到最大,分别为21.36t/hm2,4.27 t·a-1·hm-2。伐后5年对刺槐萌蘖枝条进行收获可获得较高的生物量。(6)测定刺槐2种短轮伐萌蘖枝条木质纤维素含量,结果表明伐后1-5年萌蘖枝条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不断增高,木质素含量变化不显着,伐桩萌蘖枝条纤维素含量及总量均高于根系萌蘖,更适宜作为纤维素乙醇原料,伐后5年纤维素总量和年均纤维素总量达到最大,分别为8.58t/hm2,1.72 t·a-1·hm-2。为了获得较高纤维素总量刺槐原料,伐后5年对萌蘖枝条进行收获。(7)预处理后样品的纤维素含量显着提高,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显着降低,结合形态结构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蒸汽爆破方法可有效解构木质纤维素,显着提高纤维素得率。不同蒸汽压力可显着提高纤维素含量,不同维压时间可有效降低半纤维素含量,伐桩萌蘖选择压力2.5Mpa,维压时间不低于5min;根系萌蘖选择压力2.5Mpa,维压时间8 min可获得较好的预处理效果。本研究以林木遗传选育和森林培育利用理论为研究基础,为获得高纤维素优质刺槐原料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有效突破刺槐纤维素乙醇原料短缺的发展瓶颈,为以刺槐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纤维素乙醇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研究筛选的高纤维素优质刺槐无性系、短轮伐刺槐萌蘖林收获方式、蒸汽爆破转化预处理工艺条件填补了刺槐木质纤维素能源林系统性研究不足的空缺,同时,刺槐萌蘖林短轮伐收获方式与纤维素乙醇转化预处理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为刺槐纤维素乙醇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侯贵荣[3](2020)在《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内林龄相近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 Linn.)、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刺槐?油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栎类(Quercus dentata Thunb.)次生林为对照,基于林地调查和固定观测的方法获取林分结构(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郁闭度、冠幅、叶面积指数、林分角尺度、林木竞争指数、林木大小比和林层指数)、基于吉县国家生态定位站定位观测设施获取不同林分结构对应的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育功能和蓄水减沙功能)等基础数据,对四种林分的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进行特征分析及综合评价,确定急需开展林分结构优化的林分类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低效林的判别、分类分级、低效成因以及林分结构优化配置研究。本文通过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的耦合关系判别出能够提高水土保持功能的可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解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并量化林分结构因子的调控范围和阈值。本研究拟解决以调控林分密度为主的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关键技术,为实现晋西黄土区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精准调控、空间配置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就林分结构而言,刺槐林、油松林和刺槐×油松混交林等人工林林分密度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性,次生林林分密度分布较为均匀。四种典型林分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较大的差异性,不同林分水平结构呈现较强的规律性,而垂直结构规律性较弱。混交林各林分结构因子分布特征比纯林更接近于次生林,宜营造混交林。(2)关于水土保持功能,四种典型林分中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优,次生林土壤保肥功能高于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高于氨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次生林蓄水减沙功能优于人工林,混交林地水土流失量相对刺槐和油松较少。四种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急需对人工纯林开展林分结构优化,因刺槐属于速生树种,其森林生态系统变化大于油松林,应优先开展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3)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判别及分类分级。根据刺槐林林分结构因子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SWBI,0~10)分布特征曲线,以水土保持功能为导向,本研究将刺槐林划分为正常林分(SWBI为6~10,面积占比为63.59%)和轻度低效林分(SWBI为4~6,面积占比为16.41%)、中度低效林分(SWBI为2~4,面积占比为13.33%)和重度低效林分(SWBI为0~2,面积占比为6.67%),其中,研究区三种低效林总面积占比为36.41%。(4)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三种低效林对水土保持功能有显着影响的林分结构因子类型整体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刺槐林轻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树高、冠幅、叶面积指数;造成刺槐林中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竞争指数、树高、角尺度;而造成刺槐林重度低效的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包括:林分密度、郁闭度、树高、林木竞争指数、叶面积指数。不同等级低效林的结构和功能耦合结果还表明林分密度对其余主要林分结构因子具有显着影响作用。三种低效林主要林分结构中除了树高因子随低效等级增加呈减少趋势,其余结构因子表现为两极分化趋势,不合理的林分结构配置造成了低效刺槐林。此外,在研究区气候条件持续暖干旱化、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低的综合影响下,刺槐林水土保持功能也每况愈下。(5)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轻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698株·hm-2,树高=11 m,冠幅=7.52 m2,叶面积指数=2.35;中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529株·hm-2,郁闭度=0.66,树高=9.86m,林木竞争指数=2.14,角尺度=0.62;重度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为:林分密度=1459株·hm-2,郁闭度=0.61,树高=9.39m,林木竞争指数=2.03,叶面积指数=2.13。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低效刺槐林优化后可比优化前其水土保持功能有望分别提高0.86倍、3倍和6倍,对不同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进行验证,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林分结构优化模型方程可接受用于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值的估算(APE<10%)。实践中,林分密度是容易直接调控的因子,而树高、冠幅、郁闭度、叶面积指数、林木竞争指数和角尺度是不易直接调控的林分结构因子,基于此,本研究又通过三种低效刺槐林的主要林分结构影响因子与林分密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可通过调控林分密度实现其余林分结构因子的优化,并提出了不同程度低效刺槐林优化后的林分密度建议。(6)本研究通过刺槐林地土壤水分资源和土壤养分资源与林分密度的响应关系对低效林适宜林分密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晋西黄土区刺槐林适宜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400~1700株·hm-2之间。为了保证刺槐林的水土保持功能,应将刺槐林的林分密度控制在此范围内。

唐文思[4](2019)在《北方习见林木抗旱生理分子表达调控基础》文中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是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林木抗旱形态和生理机制及抗旱性评价的研究为我国大地绿化和林业生产提供了大量抗逆材料,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机制和技术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进展。本研究基于林木抗旱机制和基因功能鉴定的前期积累,研究13种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生理反应量化评价技术体系;抗旱关键基因DREB2A、WRKY19和XET表达量及其与抗旱生理反应调控关系;DREB2A、WRKY19和XET基因启动子响应干旱、盐渍、低温等顺式作用元件,为揭示林木抗旱生理分子表达调控机制,抗旱林木分子评价体系,抗逆材料精准把控和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整合林木抗旱生理反应和基因表达,揭示林木抗旱的生理分子调控机制基于搜集我国北方习见林木材料,在北京极端干旱和寒冷地区延庆和潜山区-平原边缘地区顺义赵全营建立田间对比试验林材料,以适应性淘汰存活的林木39种为实验材料,测试13个抗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包括叶片含水量(LWC)、细胞膜透性(MP)、气孔导度(SC);叶绿素a、b和a+b(Chla、Chlb、Chl a+b)、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FP)、可溶性蛋白(S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等;以隶属函数建立生理指标变量和生理反应量关系,定量评价所涉林木生理抗旱性。根据隶属函数值将林木生理抗旱性划分为五级,Ⅰ级,AMF≥0.6,3种:单叶刺槐、叶底珠和五角枫;Ⅱ级,AMF0.5~0.6,11种:洋白蜡、栾树、杂种白杨、榆树、文冠果、改良香花槐、美国黄栌、芍药、宁杞五号、宁杞菜和黑果枸杞;Ⅲ级,AMF0.4-0.5,13种:山杏、白蜡、北美白杨、匈牙利刺槐、’凤丹’、四倍体刺槐、山桃、大白柠条、’乌龙捧盛’、美洲黑杨、苹果枣、野山楂和山楂;Ⅳ级,AMF0.3-0.4,11种:金昌一号、大叶榆、沙枣、伍兹玫瑰、柠条、爆竹柳、沙地柏、紫斑牡丹、白刺、日本皂角和油松;V级,AMF<0.3,1种:宁杞七号。基于基因功能鉴定基础,克隆分析所涉及39种林木的DREB2A、WRKY19和XET含保守区基因序列特征、测定分析基因表达量及其与抗旱生理反应量关系发现,DREB2A、WRKY19和XET基因表达与SOD、POD活性、MP大小、SS含量的调节有关。科属内植物的DREB2A、WRKY19和XET基因表达量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刺槐属WRKY19基因表达与SS含量、XET基因表达与SOD活性相关;芍药属WRKY19基因表达与SC相关、XET基因表达与FP和SC相关;杨属DREB2A基因表达MP大小、XET基因表达与CAT活性相关;枸杞属XET基因表达与SC和FP含量及SOD活性相关。2.克隆’凤丹’PoDREB2A、PoWRKY19和PoXET基因启动子鉴定顺式作用元件功能,发现渗透、盐、低温等胁迫响应元件。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凤丹’抗旱性强和适应性广,’凤丹’PoDREB2A基因表达量最高,PoWRKY19基因调节气孔导度SC和PoXET基因调节FP和SP含量有关,三个基因在’凤丹’抗旱性形成中发挥作用。PoDREB2A、PoWRKY19和PoXET基因启动子序列长度分别为2342 bp、1974 bp和2025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三个启动子均含有干旱、盐渍、低温和ABA信号响应元件。5’端缺失片段构建GUS基因表达载体转化烟草定性和定量分析表达活性表明,PoDREB2A基因启动子在-1541 bp~-1833 bp、-1137 bp~-1541 bp区域有干旱响应元件待定元件和 CANNTG,在-1833 bp~-2240 bp、-1028 bp~-1137 bp 和-679 bp~-1028 bp区域有盐渍响应元件待定元件和GRWAAW,在-1541 bp~-1833 bp区域有低温响应待定元件,在-1028 bp~-1137 bp区域有ABA响应元件ACACNNG。PoWRKY19基因启动子在-1264 bp~-1461 bp区域和-422bp~-718 bp有干旱响应元件 CANNTG、CANNTG 和 CNGTTR,在-1461 bp~-1901 bp、-953 bp~-1264 bp和-718 bp~-953 bp区域有盐渍响应元件GRWAAW和待定元件,在-1264 bp~-1461 bp和-422 bp~-718 bp区域有低温响应元件CANNTG,在-422 bp~-718 bp区域有ABA响应待定元件。PoXET基因启动子在-1173 bp~-1570 bp和-425 bp~-591 bp区域有干旱响应元件CATGTG和CANNTG,在-1173 bp~-1570 bp和-425 bp~-591 bp区域有盐渍响应元件GRWAAW和待定元件,在-1774 bp~-2025 bp和-125 bp~-425 bp区域有低温响应元件CANNTG,在-425 bp~-591 bp区域有低温响应待定元件,在-1570 bp~-1774 bp、-591 bp~-1173 bp 和-125 bp~-425 bp 区域有 ABA 信号响应元件 CATGCA、ACACNNG。3.发明“植物叶片总RNA提取方法”获发明专利授权ZL201410444486.8,解决木本植物核酸提取干扰严重难题富含多糖多酚的植物叶片,经连续两次裂解,水饱和酚与氯仿混合溶液抽提,异丙醇沉淀总RNA。无需水浴、低温离心机,避免传统沉淀法中LiCl残留影响后续实验,可以满足RNA反转录PCR和qPCR等实验需要。以上结果为林木抗旱性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深入研究获得启示;为抗旱优质林木分子生理选育应用和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途径。

王颖[5](2019)在《6种刺槐种质蜜源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刺槐是中国落叶阔叶人工林栽植范围最广泛的树种之一,速生,材质优,叶花营养丰富,具有材用、饲用、蜜源等多个方面的用途与价值。刺槐花量大,花蜜足,是我国主要蜜源植物之一,但刺槐品种繁多,市场上少有单一品种刺槐蜂蜜。国内外的蜂蜜市场对于刺槐蜜的需求巨大,但对其蜜源林的培育及蜜腺的研究极少。本研究从刺槐花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检测、蜜腺发育解剖学研究及刺槐花展示调查3方面对6种刺槐种质蜜源性状进行了观察、试验、测定和分析。(1)通过检测不同种质刺槐花朵营养活性物质含量,为选育蜜源林良种提供科学依据。选取6个刺槐种质盛花期花朵,经过干燥处理作为试样,利用全自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和试剂,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分别检测总糖、还原糖、L(+)-抗坏血酸(VC)、蛋白质、花青素、总黄酮和总皂苷含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种刺槐花营养和活性物质含量均达差异极显着水平(P<0.01)。蜜源1号、多彩青山和多花刺槐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高,为31.41g/100g34.52g/100g和24.74 g/100g28.07 g/100g;粘枝刺槐含VC和蛋白质最高,分别为233.4mg/100g和26.65 g/100g;多花刺槐、多彩青山和兴刺22花青素含量较高,为0.14%0.25%;总黄酮含量较高的品种是鲁刺58、多彩青山、多花刺槐和蜜源1号,在294.88mg/100g442.92mg/100g范围内;总皂苷含量较高的品种是多花刺槐、鲁刺58、多彩青山、蜜源1号和粘枝刺槐,在0.31 g/100g0.37g/100g范围内。(2)为探讨刺槐花蜜腺结构和整个花期中的动态变化规律,选择生长表现良好的标准株,分别在刺槐花不同发育时期即幼蕾期、显露期、始展期、展花期和谢花期采样,石蜡切片,分别采用番红固绿染色和PAS染色对蜜腺部位横切和纵切,显微镜下观察拍照。结果表明:刺槐花蜜腺位于子房与雄蕊之间的花托上,属于花托蜜腺,由分泌表皮和泌蜜组织组成。刺槐花蜜腺泌蜜组织中含有淀粉粒,属于淀粉型蜜腺。从幼蕾期、显露期到始展期,分泌表皮细胞由厚变薄,泌蜜组织细胞的排列由松散到紧密,细胞质逐渐变稀,细胞中液泡逐渐增大,淀粉粒逐渐形成,积累增多至最大值;从展花期至谢花期,气孔和气孔室发育完全,泌蜜细胞的排列变疏松至萎缩变形,细胞质完全液泡化,淀粉粒开始减少,直至消失。刺槐花蜜腺组织细胞结构动态变化规律与其他花托蜜腺植物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3)为比较6种刺槐的花展示,选择各品种3棵同等树势的同龄刺槐树,分别在盛花期进行实地观测、计量和统计。内容包括花期天数、单株总花序量、一年生枝上花序量、单个花序上小花量、总小花数、小花长度、花萼宽度、小花重量及鲜花含水率。蜜源1号在花量方面表现突出,一年生枝上花序量、单个花序上小花量、单株总花序量和总小花数均最大。粘枝刺槐花期最长,为38天,其次为多花刺槐,为32天。它们的花朵长与宽也比其他4种的要大。含水率最大值为88.85%,最小值为79.67%,分别是粘枝刺槐和蜜源1号。

冯玥[6](2018)在《四倍体刺槐的人工诱导及抗旱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因其高抗逆性与广泛的立地适应性等优良特征,具有较大的干旱抗逆性良种选育潜力,对缓解我国西北因干旱问题日益严峻的生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来自甘肃的3个半同胞家系的刺槐种子清水16号,26号和28号为诱导材料,探索并完善刺槐高效的人工诱导体系与倍性初步鉴定方法;并在组培及盆栽两个环境中对所得四倍体植株进行干旱抗逆性能力研究,从试管苗时期的再生、生根及移栽后的营养生长时期三个发育阶段探索干旱胁迫下来源于三个半同胞家系的四倍体刺槐生长发育所受影响,综合评估四倍体刺槐的抗旱性表现,诱导并初步筛得到了具有抗旱能力的优良四倍体刺槐植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渍法人工诱导得到多倍体刺槐组培苗,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所得变异苗在多次继代培养过程中进行持续性的倍性检测以研究变异苗在继代过程中的倍性变化情况。以浓度为40 mg/L秋水仙素溶液浸渍处理刺槐种子2 d,诱导多倍体效率最高,其成活率与成活苗变异率分别为70.4%与49.06%。诱变苗中经直接萌发所得植株占68.3%,其中嵌合体所占比例约为28.1%;经根器官再生所得植株占31.7%,其中嵌合体所占比例约为5.1%。植株倍性在以30 d为周期继代两次后趋于稳定。(2)在PEG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中,当PEG浓度为5%以上时,对刺槐组培苗的叶片再生和生根能力都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当PEG浓度达到15%时,抑制作用较为显着,已严重影响了外植体和组培苗的成活率。对四倍体刺槐组培苗在不同浓度的PEG模拟干旱条件下的抗性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当PEG浓度为5%时,三个半同胞家系的四倍体刺槐抗旱性综合表现差异并不显着,当PEG浓度为10%及15%时,相比于16号,26号与28号种子诱导得到的四倍体刺槐群体的抗旱性表现具有显着优势,其中26号在组培条件下的分化和生根过程中具有最好的抗旱性表现。(3)在盆栽条件下,相比于传统二倍体植株,四倍体刺槐表现出了高叶片水分利用率和生长量积累,在严重干旱到复水过程中,四倍体刺槐叶片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二倍体刺槐,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幅度则低于二倍体刺槐,说明四倍体刺槐相较于二倍体,在干旱条件下具有更为良好的恢复能力,这是对长时间干旱胁迫的一种积极表现。而在三个来源的四倍体刺槐中,又以四倍体刺槐26号的综合性抗旱表现最为突出。该表现与四倍体刺槐的离体分化与生根阶段的人工模拟干旱胁迫下的筛选结果基本一致。

汪萍[7](2017)在《刺槐优良品种选择及优株分子标记》文中指出刺槐是皖北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选育其优良品种扩大栽培应用对速生林的营建十分有益。从2009年起至今课题组在涡阳等地对刺槐经过引种、初选、复选、决选4个阶段,选育出速生、窄冠、无刺刺槐良种“泓森槐”。主要研究通过无性系育种为手段选育出的新品种刺槐,进行无性系区域时间和苗期选择,其指标为速生、干直、窄冠、脱刺、硬料,在抗逆性、土壤环境、木材材性、生理指标、形质指标、脱刺量、冠幅大小和生长量上,实行多性状综合选择和单性状评价的方式,定向培育高产优质的刺槐优良无性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泓森槐生长速度快。1年生泓森槐平均树高3.26m,标准差1.190,平均胸径3.04cm,标准差0.318;3年生的平均树高11.56m,标准差0.485,平均胸径12.48cm,标准差0.712;6年生的平均树高16.4m,标准差0.639,平均胸径17.13cm,标准差1.301;“泓森槐”前3年的平均高生长速率为3.7m/y,分别是皖槐1号和普通刺槐的1.32和1.98倍;其粗生长速率为3.95cm/y,分别是皖槐1号和普通刺槐的1.32和1.88倍。(2)泓森槐窄冠。1年生泓森槐平均冠幅0.91 m,标准差0.203;3年生泓森槐平均冠幅2.33 m,标准差0.243;6年生泓森槐平均冠幅4.46m,标准差0.283;树干通直,分枝角度为30°40°之间,侧枝平均轮距89cm,形数为0.78;皖槐1号分枝角度在30°45°之间,泓森槐在窄冠特性上比皖槐1号更优。(3)泓森槐脱刺。泓森槐与其他普通刺槐相比,12年生树体的刺短、软,脱刺量为95%,3年生之后树体基本无刺,平均脱刺量为96%。(4)利用SSR技术建立泓森槐DNA指纹图谱。以泓森槐新鲜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SSR技术对引种泓森槐DNA条形码进行鉴定。SSR图谱表明了泓森槐和刺槐在特定基因片段上是有不同的,这个不同的片段控制了上述性状。建立DNA指纹图谱,保证泓森槐的遗传特性,对于泓森槐的广泛推广种植起到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育种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泓森槐品种的选择精度并降低育种成本。

方瑛[8](2017)在《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刺槐人工林是黄土高原最主要的水土保持林之一,但刺槐林中出现大面积土壤干化、林地退化现象,威胁到黄土高原植被建设和恢复的效益。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区和不同林龄的典型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阐明了林下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C、N、P含量及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探究了环境和林龄等因子对它们的影响,并结合刺槐凋落叶-叶片-茎-根系,揭示了刺槐林地上-地下生态化学计量学联系,以期促进对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的生态特征与功能的认识,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恢复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有机C和N、P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生物量区域分异明显。整体上刺槐林020 cm土壤有机C在2.0215.27 g·kg-1之间,全N在0.241.59 g·kg-1之间,全P在0.461.14 g·kg-1之间,速效N在5.0336.78 mg·kg-1之间,速效P在0.7716.29mg·kg-1之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在84.75391.71 mg·kg-1之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在5.88120.66 mg·kg-1之间,并且土壤有机C和N、P养分含量的均值均低于黄土高原土壤相应养分的均值。(2)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特性导致了土壤性质的改变,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特征。总体上,随着刺槐生长,刺槐林土壤有机C和全N逐渐增加,土壤全P及速效N、P无规律变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呈增加趋势。但土壤有机质累积和微生物生物量一定年限内无显着变化,成熟林期开始显着提高,过熟林期出现下降或增加减缓。(3)C、N、P元素在刺槐体内的分布随植物组分和生长阶段而异,并影响了各组分C:N:P比。各组分的C:N:P特征也反映了刺槐的生长状况及对环境的适应策略。植物体的元素浓度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植物叶片N:P大小、植物各组分之间以及与土壤之间化学计量学关系来判断植物生长的养分受限状况有一定局限。(4)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土壤C:N约为8.8,N:P约为1.2,C:P约为10.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约为5.2,各比值整体偏低于全球水平。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土壤C:N影响较小,对土壤N:P、C:P及微生物生物量C:N影响较大。林龄的变化对土壤和微生物生物量C:N影响较小,对两者的C:P、N:P影响较大。植物-土壤-土壤微生物的C:N:P化学计量比均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演替进程中植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没有一致的时间格局。

毛秀红[9](2017)在《刺槐不同来源无性系种质的表型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为豆科(Leguminosae)刺槐属(Robinia)阔叶乔木,耐干旱、耐瘠薄、耐轻度盐碱、抗污染能力强、自然更新能力强,是荒山造林和水土保持先锋树种,且具有观赏、材用、蜜源和饲用价值。刺槐作为外来物种,在我国已经栽培了近120年,栽培范围自青岛逐渐扩大至27个省(市、自治区)。目前国内外关于刺槐生态特性、适应性、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方面的研究较多,而遗传信息相对匮乏,遗传学基础研究比较薄弱。中国各地区栽培的刺槐无性系来源记载不清,遗传关系不明,遗传多样性状况信息甚少,同物异名现象时有发生,急需系统开展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为下一步开展新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品种鉴定打好基础。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1)调查了来自美国、山东和辽宁三个地域75个无性系全年、开花、结果物候以及叶、花、果、枝刺等形态差异,分析了地域之间和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75个无性系之间大部分指标变异显着,但三个地域之间大部分物候指标和表型变异不显着。结实率与千粒重等指标与开花期物候的相关性大于果实生长期的相关性,说明开花期对果实发育具有重要影响。生育期性状与花量和出实率负相关,表明萌芽后生长较迅速的无性系,特别是开花较早的无性系,在花量和结实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针刺平均长度分析发现,山东的主干针刺平均长度最高,而枝条针刺的平均长度依次为美国>山东>辽宁。美国刺槐的枝条针刺变异系数最大,达84.82%,辽宁的主干针刺变异长度相对最小,为43.63%,枝条与主干的针刺相关性都在0.01水平上显着。分析20142016年三年开花性状变异系数时发现,相同性状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系数变化明显,有可能是受到环境因素如降雨量和温度的影响。75个无性系没有严格按照不同地域聚类到一起,而是按照形态特性聚到一起。(2)开展了刺槐转录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工作,获得12.2 Gb刺槐花序和叶片转录组数据,得到141 948个unigenes,平均长度1 209 bp,N50为1 997 bp。将这些Unigenes注释到Nt、Swiss-Prot、KOG和KO这4个数据库,分别有104 239(73.43%)、67 194(47.34%)、60 814(43.15%)和81 439(57.37%)个Unigenes获得功能注释。挖掘SSR位点35 423个,平均每4.84 kb出现一个SSR位点,SSR检出率为24.95%。分析了刺槐SSR的分布规律,起始位点主要集中于unigene的02 000 bp之间,SSR序列长度主要集中在1220 bp之间,平均16.5 bp。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和五核苷酸为优势重复类型,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的主要类型分别为GA/CT和GGC/CCG。刺槐只有二、三核苷酸重复微卫星丰度和重复基元长度呈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003186。(3)开发了25 882个EST-SSR分子标记,引物设计成功率为73.07%。随机挑选30对进行了引物有效性和通用性研究,扩增成功率为80%,其中有9对引物多态性较高,都位于UTR区域,对385个无性系的分子鉴定率为95.32%。9对引物能够在3个刺槐属物种中通用,并且具有明显的多态性。(4)8对SSR引物在383个刺槐无性系中共扩增出68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416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5个等位变异;不同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polymorphism informative content)值变化范围很大,在0.1460.898之间,平均PIC值为0.527 9。(5)8对SSR引物在9个地域共318个样本中扩增出66条多态性条带,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416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8.25个等位变异;9个地域的平均等位基因数是5.617,其中国内8个地域的平均值是5.597,山东6.00;实际观察杂合度Ho在0.479(辽宁)0.555(山东)之间,平均值为0.519,其中山东的Ho值略高于国内8个地域的平均值0.514;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509(辽宁)0.553(美国)之间,平均He值为0.533,其中山东的He值为0.548,略高于国内8个地域的平均值0.533。9个地域的He值均大于0.5,表明遗传多样性均比较丰富。其中山东和山西Ho/He大于1,表明这两个地域的无性系杂合度较高。以上数据表明山东的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国内遗传多样性水平,拥有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山东、甘肃等有私有等位基因,杂交育种时可以选择作为亲本;国内不同省份之间可以进行适当引种,以增加地域内的遗传多样性。9个地域318个无性系之间的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只有2%来源于地域间,8%来自于无性系间,90%来自于无性系内。不同地域主坐标分析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山东、美国、辽宁、河南和山西无性系亲缘关系比较近,聚为一大类群;甘肃和河北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大类群;陕西和北京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大类群。山东和美国的无性系遗传距离最小为0.011,说明这两个地域的无性系遗传分化差异较小。(6)来自山东、美国和辽宁的75个无性系基于SSR和表型的聚类关系差异显着,表明表型数据和SSR数据基本不相关,原因是表型是基因互作和环境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7)8对SSR引物在山东省49个无性系中共扩增出51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215个,平均每个位点扩增出6.375个;不同位点的PIC值变化范围很大,在0.0920.879之间,平均为0.509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分组与现有栽培区没有明显的规律。引物Rply109和rops16对49份无性系的分子鉴定率为91.84%,可作为指纹图谱构建、分子鉴定的高效分子标记。(8)建立了以SSR标记为技术基础的刺槐无性系分子鉴定体系。利用18对引物可以区分378份刺槐属植物无性系,分子鉴定率为96.36%。利用18对引物对收集到的国内外383份刺槐种质资源进行NJ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无性系并没有严格按照不同来源地区聚集到一起,但是又有一定的规律,大部分来源相同或相近的种质聚到一起。相同种源无性系没有聚到一起主要是由于互相引种和遗传变异造成的。(9)研究结果表明荧光SSR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高效的初步鉴定植物是否是多倍体的方法。利用引物RP13检测出293个无性系有三至六个等位变异,占76.1%,确定该引物为刺槐指纹图谱构建、分子鉴定、尤其是多倍体初步鉴定的高效分子标记。(10)本研究在利用18对荧光SSR引物构建指纹图谱时,意外发现385个无性系中有343个在1个位点或者多个位点(最多7个位点)出现了36个等位变异,占89.09%。

陈俊刚[10](2017)在《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文中指出森林植被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占到总挥发物的90%以上,排放种类上千种之多,它们具有杀菌、净化空气等生理生态学功能,其又具有高反应活性,能够与大气中的氧化物质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对对流层臭氧的形成、全球辐射平衡、碳循环和大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开展植物源挥发物的研究,通过搞清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机制、辨识活性VOCs物种,对于更好的挥发植物在环境净化效应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以细颗粒物污染为特征的大气复合型污染日益凸显,在这种环境污染背景下,一方面森林植被通过直接覆盖地表,改变林内微气象,利用独特的枝叶结构可以捕获大气颗粒物;另一方面,森林植被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光氧化物质二次有机气溶胶又成为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对于后者植物源挥发物的负效应作用机制目前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本研究选取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五种北京山区优势森林树种,系统的对植物挥发物种类和成分进行了辩识,估算了不同植物挥发物的排放速率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对单株单位叶面积到林分挥发物排放潜力量化进行了尺度转换。基于以上研究,采用室内光化学烟雾箱模拟和野外观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体系内VOCs组分和浓度变动,动态监测体系中颗粒物新组分,推导VOCs向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反应途径,通过跟踪超细颗粒物的粒径变化,探讨SOA成核机制,并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大气颗粒物,分析其中植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分子特征、化学性质和粒径分布的时空异质性。基于气粒分配理论,探讨VOCs向二次细颗物(SFPM)转换机制,并利用气溶胶生成潜势系数法估算VOCs转化二次细颗粒物(SFPM)潜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森林树种挥发物种类具有时间差异性。从总挥发物数量上来看,不同树种挥发物种类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日变化规律上来看,针叶树种排放挥发物在11:00—12:00或13:00—14:00时间段达到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萜烯类化合物较多。(2)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大。不同森林树种释放挥发物相对含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性。从总挥发物数量上来看,不同树种挥发物相对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日变化规律上来看,油松、侧柏、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的挥发物在春、夏、秋、冬四季在13:00—14:00和15:00—16:00出现峰值概率较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就具体萜烯类物质而言,五种树种排放的异戊二烯相对含量在11:00-12:00达到最大值,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五种树种单萜烯相对含量呈现“双峰双谷”型变化趋势,在11:00-12:00和15:00-16:00时间达到最大值。(3)不同森林树种释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具有一定差异性。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主要排放单萜烯,主要包括α-蒎烯(25.05%),β-蒎烯(13.29%),月桂烯(10.64%),香芹烯(5.81%),3-蒈烯(13.91%),水合桧烯(10.7%)。阔叶树种主要排放异戊二烯,由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的异戊二烯分别占到TBVOC的55.25%,76.47%,45.33%。(4)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排放异戊二烯速率较高,其中毛白杨排放异戊二烯速率最大。针叶树种(油松、侧柏)主要排放单萜烯,单位叶面积油松排放α-蒎烯、月桂烯和香芹烯速率较大,侧柏单位叶面积排放α-蒎烯、柠檬烯和水芹烯速率较大。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变化趋势一致,随白天温度和光照的升高而增大到最大值,随夜晚温度和光照的降低而下降到最小值。(5)单萜烯排放潜力对比,油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毛白杨林>刺槐林。从不同季节排放潜力来看,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季排放潜力超过冬季8倍以上。从全年不同月份排放潜力来看,油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毛白杨林和刺槐林单蒎烯排放潜力最大均均是在7月份(1.32 mg·m-2·h-1、1.19 mg·m-2·h-1、0.87 mg·m-2·h-1、0.73 mg·m-2·h-1、0.69 mg·m-2·h-1),最小是在 1 月份(0.12 mg·m-2·h-1、0.08 mg·m-2·h-1、0.1 mg·m-2·h-1、0.06 mg·m-2·h-1)。(6)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刺槐)排放萜烯类物质与大气温度和光照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指数增长。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呈非线性增长,并在光照达到一定程度时,排放速率增长逐渐保持平稳。不同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与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着正相关。植物单萜烯排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7)萜烯类物质通过与03发生反应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和增长贡献很大。当O3浓度从100 ppbv提高到400 ppbv时,颗粒物数量浓度增加了 3.76×103个·cm3,颗粒物的粒径从9.8 nm增加到25.53 nm。当O3浓度为200 ppbv和400 ppbv时,颗粒物粒径增加明显,而O3浓度为100 ppbv时,颗粒物数量浓度很低,粒径变化也不明显。(8)异戊二烯的光氧化产物甲基四氢呋喃(分为顺式和反式甲基四氢呋喃)、2-甲基甘油酸、C5-烯三醇和2-甲基丁四醇浓度分别为0.87±0.33μg·m-3、6.13±2.36μg·m-3、17.64±1.82μg·m-3 和 8.12±2.14 μg·m-3;α-/β-蒎烯的光氧化产物蒎酮酸、3-羟基戊二酸、3-甲基-1,2,3-丁三酸浓度分别为7.25±1.87μg·m-3、4.64±1.52 μg·m-3和3.12±1.14 μg·m-3;β-石竹烯的光氧化产物β-石竹酸,平均浓度为3.44±1.53 μg·m-3。植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浓度与大气温度成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成负相关。(9)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在细模态颗粒物中浓度较大。异戊二烯的光氧化产物甲基四氢呋喃、C5-烯三醇、2-甲基丁四醇呈单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4 nm、0.7 nm和0.8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2-甲基甘油酸则呈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7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α-/β-蒎烯的氧化产物蒎酮酸呈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8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其它两种氧化产物3-羟基戊二酸和3-甲基-1,2,3-丁三酸(MBTCA)则呈单峰分布,分别在0.4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β-石竹烯的氧化产物β-石竹酸呈单峰分布,在0.8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丁二酸、戊二酸和o-邻苯二甲酸呈现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5 nm-4.7 nm之间浓度达到最大值。而苹果酸、m-邻苯二甲酸、p-邻苯二甲酸浓度都呈单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8 nm、1.1 nm和1.1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10)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刺槐)释放的烯烃类物质是对二次细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油松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7.43μg/m3(春季)、12.56μg/m3(夏季)、7.43 μg/m3(秋季)和 1.55μg/m3(冬季)的 SFPM。油松和侧柏释放的α-蒎烯、β-蒎烯是烯烃类物质中对SFPM生成贡献率较高的两种物质。侧柏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6.46 μg/m3(春季)、9.27 μg/m3(夏季)、8.56 μg/m3(秋季)和1.33μg/m3(冬季)的SFPM。栓皮栎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5.19 μg/m3(春季)、11.09μg/m3(夏季)、和5.69μg/m3(秋季)的SFPM。毛白杨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6.94 μg/m3(春季)、9.86 μg/m3(夏季)、和7.85 μg/m3(秋季)的SFPM。刺槐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7.82 μg/m3(春季)、9.26 μg/m3(夏季)、和5.69 μg/m3(秋季)的SFPM。其中,春夏秋冬四季烯烃类物质是对二次细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α-蒎烯、β-蒎烯、3-蒈烯、β-石竹烯和长叶烯是阔叶树种排放的烯烃类物质中对SFPM生成贡献率较高的物质。

二、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改良的繁殖方法(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改良的繁殖方法(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刺槐良种“皖槐1号”木材的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国内木材的现状
    1.2 人工林木材的材性研究
    1.3 我国刺槐的引种历史与研究
    1.4 “皖槐1号”的优势与经济价值
    1.5 研究的目的
    1.6 研究的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材的采集
        2.1.1 样木的选择与采伐
        2.1.2 试材采集
    2.2 试样制备
    2.3 “皖槐1号”木材主要解剖因子的测定
        2.3.1 切片的制作
        2.3.2 解剖分子特征的测定
        2.3.4 射线形态特征的测定
        2.3.5 组织比量的测定
        2.3.6 微纤丝角的测定
    2.4 “皖槐1号”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测定
    2.5 “皖槐1号”主要化学性质测定
    2.6 “皖槐1号”木材天然耐久性测定
        2.6.1 材料与仪器
        2.6.2 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2.6.3 受试菌种
        2.6.4 供试菌的接种和培养
        2.6.5 木材天然耐腐性试验方法
        2.6.6 木材提取物的抑菌性试验方法
        2.6.7 提取物化学成分GC-MS检测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皖槐1号”木材宏观构造特征
    3.2 “皖槐1号”木材微观构造特征
    3.3 “皖槐1号”与刺槐木材各项解剖分子特征比较分析
        3.3.1 纤维长度
        3.3.2 纤维直径
        3.3.3 纤维腔径
        3.3.4 纤维双壁厚
        3.3.5 纤维长宽比
        3.3.6 纤维壁腔比
        3.3.7 纤维柔性系数
        3.3.8 导管分子长度与宽度
        3.3.9 木射线高度与宽度
        3.3.10 组织比量
        3.3.11 微纤丝角
    3.4 物理力学性质分析与研究
        3.4.1 木材密度比较分析
        3.4.2 木材干缩湿涨率比较分析
        3.4.3 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分析
    3.5 木材化学成分分析与研究
        3.5.1 木材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5.2 木材α-纤维素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5.3 木材半纤维素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5.4 木材木质素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5.6 木材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的比较分析
    3.6 木材天然耐久性比较分析
        3.6.1 木材天然耐腐性的比较分析
        3.6.2 木材抽提物抑菌性能的比较分析
    3.7 木材提取物化学成分GC-MS分析
        3.7.1 “皖槐1 号”木材不同抽提物成分的GC-MS分析
4.结论
    4.1 试验结果
    4.2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高纤维素刺槐无性系筛选及萌蘖林短轮伐收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木质纤维素研究进展
    1.3 植物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构建
        1.3.1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3.2 核心种质构建研究进展
    1.4 林木短轮伐培育研究进展
    1.5 刺槐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刺槐良种选育
        1.5.2 刺槐遗传多样性
        1.5.3 刺槐短轮伐培育
        1.5.4 刺槐生物质能源
    1.6 问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1.6.1 问题提出
        1.6.2 研究内容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思路
        1.7.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刺槐种质资源圃概况
    2.2 刺槐表型及化学性状调查
        2.2.1 实验材料
        2.2.2 表型及化学性状调查
    2.3 刺槐遗传多样性研究
        2.3.1 实验材料
        2.3.2 SSR分子标记
    2.4 刺槐萌蘖短轮伐收获调查
        2.4.1 实验地概况
        2.4.2 样地设置
        2.4.3 样地调查
    2.5 蒸汽爆破预处理
        2.5.1 实验材料
        2.5.2 蒸汽爆破方法
        2.5.3 扫描电子显微成像(SEM)
        2.5.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6 木质纤维素化学含量测定
        2.6.1 实验材料
        2.6.2 测定方法
    2.7 数据分析
        2.7.1 表型及化学性状分析
        2.7.2 SSR分子标记分析
        2.7.3 刺槐萌蘖短轮伐收获调查分析
        2.7.4 蒸汽爆破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刺槐性状变异及优质无性系筛选
        3.1.1 刺槐群体间表型及化学性状变异
        3.1.2 刺槐群体间性状聚类分析
        3.1.3 刺槐群体间性状主成分分析
        3.1.4 刺槐优质无性系筛选
    3.2 刺槐遗传多样性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
        3.2.1 刺槐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价
        3.2.2 刺槐群体遗传分化与遗传聚类
        3.2.3 刺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3.2.4 刺槐核心种质构建及评价
    3.3 刺槐萌蘖林短轮伐收获研究
        3.3.1 刺槐短轮伐萌蘖枝条生长量分析
        3.3.2 刺槐短轮伐萌蘖枝条生物量分析
        3.3.3 刺槐短轮伐萌蘖枝条木质纤维素含量分析
        3.3.4 刺槐短轮伐萌蘖枝条木质纤维素总量分析
    3.4 木质纤维素蒸汽爆破预处理研究
        3.4.1 蒸汽爆破预处理后木材结构变化
        3.4.2 蒸汽爆破预处理后木质纤维素含量分析
        3.4.3 蒸汽爆破预处理工艺条件选择
4 讨论
    4.1 刺槐表型及化学性状变异
    4.2 刺槐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4.3 刺槐优质无性系筛选与核心种质构建
    4.4 刺槐萌蘖短轮伐生长及生物量变化
    4.5 刺槐萌蘖短轮伐木质纤维素含量及总量变化
    4.6 刺槐萌蘖枝条蒸汽爆破预处理评价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清单
致谢

(3)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效林研究现状
        1.2.2 林分结构与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1.2.3 刺槐人工林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研究区概况
    2.1 吉县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1.7 社会经济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2.2.5 社会经济
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2.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3.2.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3.2.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目标与调控措施
    3.3 研究方法
        3.3.1 标准样地设置
        3.3.2 林分结构调查
        3.3.3 水土保持功能定位监测
        3.3.4 低效林判别及分类分级
        3.3.5 水土保持功能低效成因分析
        3.3.6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技术
        3.3.7 数据处理
    3.4 技术路线
4.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1 典型林分结构特征分析
        4.1.1 不同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
        4.1.2 林分结构整体特征
    4.2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特征分析
        4.2.1 涵养水源功能对比分析
        4.2.2 保育土壤功能对比分析
        4.2.3 蓄水减沙功能对比分析
        4.2.4 典型林分水土保持功能综合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低效刺槐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对应林分特征分析
    5.1 低效林界定
        5.1.1 水土保持功能综合指数构建
        5.1.2 低效林判定
    5.2 低效林分级
    5.3 低效林成因
        5.3.1 林分结构配置不合理
        5.3.2 林地土壤水分、养分资源不足
    5.4 低效林特征分析
        5.4.1 林分结构特征
        5.4.2 低效林自然地理分布特征
    5.5 讨论
    5.6 小结
6.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6.1 林分结构优化目标分析
        6.1.1 轻度低效
        6.1.2 中度低效
        6.1.3 重度低效
        6.1.4 优化目标验证
    6.2 林分结构调控措施分析
        6.2.1 封山育林
        6.2.2 抚育疏伐和更替补植
        6.2.3 适宜林分密度验证
    6.3 讨论
    6.4 小结
7.结论、展望和创新点
    7.1 结论
        7.1.1 典型林分结构和水土保持功能特征
        7.1.2 低效水土保持林判别、分类分级及其林分特征分析
        7.1.3 低效林林分结构优化配置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北方习见林木抗旱生理分子表达调控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形态特征与抗旱性
        1.1.1 叶片形态结构与抗旱性
        1.1.2 根系形态结构与抗旱性
    1.2 植物理化特征与抗旱性
        1.2.1 水分调节与抗旱性
        1.2.2 光合作用与抗旱性
        1.2.3 渗透调节与抗旱性
        1.2.4 抗氧化调节与抗旱性
        1.2.5 内源激素与抗旱性
    1.3 理化特征综合评价植物抗旱性
        1.3.1 隶属函数法
        1.3.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1.3.3 主成分分析法
    1.4 植物基因表达特征与抗旱性
        1.4.1 功能基因
        1.4.2 调节基因
    1.5 植物基因调控特征与抗旱性
        1.5.1 启动子序列的获得
        1.5.2 启动子功能元件的研究
        1.5.3 启动子的功能分析
    1.6 立题依据与技术路线
2 北方习见林木多种生理指标抗旱性量化及关联度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1.3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林木抗旱性
        2.2.2 榆属林木抗旱生理分析
        2.2.3 锦鸡儿属林木抗旱生理分析
        2.2.4 刺槐属林木抗旱生理分析
        2.2.5 枣属林木抗旱生理分析
        2.2.6 梣属林木抗旱生理分析
        2.2.7 芍药属植物抗旱生理分析
        2.2.8 杨属林木抗旱生理分析
        2.2.9 山楂属林木抗旱生理分析
        2.2.10 枸杞属林木抗旱生理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3 北方习见林木抗旱关键基因表达与抗旱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北方习见林木DREB2A、WRKY19和XET基因保守区域核苷酸序列
        3.2.2 DREB2A、WRKY19和XET基因保守区域蛋白编码序列及其结构域
        3.2.3 DREB2A、WRKY19和XET基因保守区域同源序列与生物进化特征
        3.2.4 DREB2A、WRKY19和XET标准质粒的拷贝数
        3.2.5 北方习见林木DREB2A、WRKY19和XET基因表达量与抗旱性
        3.2.6 林木抗旱基因DREB2A、WRKY19和XET表达量与生理指标相关性
    3.3 讨论
    3.4 小结
4 '凤丹'抗旱相关基因启动子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1.3 PoDREB2A、PoWRKY19和PoXET基因启动子克隆
        4.1.4 PoDREB2A、PoWRKY19和PoXET基因启动子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oDREB2A、PoWRKY19和PoXET基因启动子序列
        4.2.2 PoDREB2A、PoWRKY19和PoXET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
        4.2.3 PoDREB2A、PoWRKY19和PoXET启动子表达活性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凤丹'PoDREB2A基因启动子序列2342bp
附录B '凤丹'PoWRKY19基因启动子序列1974bp
附录C '凤丹'PoXET基因启动子序列2025bp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6种刺槐种质蜜源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刺槐的特征与用途
        1.1.1 多花刺槐特征特性
        1.1.2 粘枝刺槐特征特性
        1.1.3 蜜源1号特征特性
        1.1.4 多彩青山特征特性
        1.1.5 辽刺兴22 特征特性
        1.1.6 鲁刺58 特征特性
    1.2 蜜源植物
    1.3 花卉生化性质
        1.3.1 花卉中医药学研究
        1.3.2 刺槐花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
    1.4 刺槐花展示
        1.4.1 花期
        1.4.2 花量
    1.5 蜜腺
        1.5.1 蜜腺的分布和类型
        1.5.2 蜜腺的结构与发育
        1.5.3 刺槐泌蜜规律
    1.6 蜂蜜
        1.6.1 蜂蜜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
        1.6.2 蜂蜜的效用
        1.6.3 刺槐蜜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试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2.2.1 试验采样地概况与采样品种
        2.2.2 试验仪器与试剂
    2.3 刺槐花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检测与分析
        2.3.1 取样及试样制备
        2.3.2 检测内容及方法
        2.3.3 测定总糖含量
        2.3.4 测定还原糖含量
        2.3.5 测定蛋白质含量
        2.3.6 测定L(+)-抗坏血酸含量
        2.3.7 测定总黄酮含量
        2.3.8 测定总皂苷含量
        2.3.9 测定花青素含量
    2.4 刺槐花蜜腺石蜡切片
        2.4.1 选树择花
        2.4.2 试验内容
        2.4.3 试验流程
    2.5 不同品种刺槐花展示观测
        2.5.1 选取目标树
        2.5.2 统计内容
        2.5.3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刺槐花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检测
        3.1.1 检测结果
        3.1.2 检测结果分析
    3.2 刺槐花蜜腺切片结果
    3.3 刺槐花展示调查
        3.3.1 花期天数
        3.3.2 花序量比较结果
        3.3.3 小花大小比较结果
4 讨论
    4.1 刺槐花营养成分试验
    4.2 刺槐花蜜腺研究
    4.3 刺槐花展示可能影响因素
5 结论
    5.1 刺槐花成分含量对比
    5.2 刺槐花蜜腺位置及发育动态
    5.3 刺槐花展示对比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四倍体刺槐的人工诱导及抗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缩略词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2 植物受干旱胁迫伤害的生理生化机制
        1.2.1 干旱胁迫下植物的形态学特征变化
        1.2.2 干旱胁迫下植物色素组成的变化
        1.2.3 干旱胁迫下植物叶片表皮气孔变化
    1.3 植物多倍体的抗旱机制
        1.3.1 细胞结构调节系统
        1.3.2 生理生化调节系统
    1.4 刺槐四倍体研究概况
        1.4.1 刺槐的栽培史
        1.4.2 刺槐四倍体的优良特性与应用价值
        1.4.3 刺槐的抗旱性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人工诱导多倍体刺槐组培苗及检测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1 种子处理
        2.1.2 数据处理及流式细胞仪检测
        2.1.3 组培苗叶片形态学观察及叶绿体计数
        2.1.4 染色体计数法鉴定植株倍性
    2.2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秋水仙素处理对种子出苗及倍性变异的影响
        2.3.2 变异苗倍性的检测
        2.3.3 四倍体与二倍体刺槐组培苗的叶片特征差异
    2.4 小结
3 干旱胁迫对四倍体组培苗再生及生根能力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外植体的获得
        3.2.2 培养基的配置
        3.2.3 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
        3.2.4 形态学指标和相对生长量测定
    3.3 数据处理
        3.3.1 相对生长指标计算
        3.3.2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干旱胁迫处理对四倍体刺槐组培苗再分化能力的影响
        3.4.2 干旱胁迫处理对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生根能力的影响
        3.4.3 干旱胁迫对四倍体刺槐无性系相对株高的影响
        3.4.4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4.5 抗旱综合性评价
    3.5 小结
4 水分胁迫对四倍体刺槐盆栽苗的影响及抗旱综合性评价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四倍体刺槐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4.1.2 干旱胁迫试验
        4.1.3 苗木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指标的测定
        4.1.4 脯氨酸(MDA)及抗氧化物相关酶含量的测定
    4.2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土壤干旱与四倍体刺槐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4.3.2 干旱胁迫条件下四倍体刺槐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4.4 小结
5 讨论与结论
    5.1 种子诱导四倍体刺槐组培苗
    5.2 四倍体刺槐的抗旱性研究
        5.2.1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形态学特征和生理学特征的影响
        5.2.2 抗旱综合性评价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图版

(7)刺槐优良品种选择及优株分子标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刺槐的特性
        1.1.1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1.1.2 遗传特性
        1.1.3 资源分布
    1.2 刺槐的研究价值
        1.2.1 刺槐的木材价值
        1.2.2 刺槐的生态意义
        1.2.3 在皖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价值
    1.3 用材树种品种选育
        1.3.1 国外用材林及城市绿化树种选优及繁育
        1.3.2 国内刺槐品种选育及利用研究
    1.4 SSR品种鉴定
2 引言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1.1 丰富皖北树种多样性
        2.1.2 提升用材及园林绿化
        2.1.4 分子标记在鉴定刺槐品种方面的应用
    2.2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区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方法
        3.3.1 试验林设计
        3.3.2 选育指标
        3.3.3 优株木本来源
        3.3.4 选育方法及步骤
        3.3.5 年生长量、冠幅、脱刺量比较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3.5 泓森槐分子标记分析方法
        3.5.1 材料
        3.5.2 DNA提取
        3.5.3 DNA条形码的选择
        3.5.4 引物设计
        3.5.5 PCR的扩增及测序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试验地试验林生长量比较分析
        4.1.1 生长较分析
        4.1.2 连年生长量分析
    4.2 不同试验地试验林生物学特性比较分析
        4.2.1 不同试验地试验林冠幅比较
        4.2.2 不同试验地试验林脱刺量比较
    4.3 各无性系的形态特征情况
    4.4 病虫害发生情况
    4.5 无性系的综合评价
    4.6 无性系稳定性观测
    4.7 利用SSR技术建立泓森槐DNA指纹图谱
        4.7.1 基因组DNA提取
        4.7.2 条形码序列的扩增
        4.7.3 DNA条形码序列多重比对结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8)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黄土高原的植被恢复历史与现状
        1.1.2 黄土高原人工林退化问题
        1.1.3 刺槐的生长习性及生长、分布状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退化的原因
        1.2.2 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3 国内其它地区及国外刺槐研究进展
        1.2.4 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1.3 研究切入点
        1.3.1 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
        1.3.2 生态化学计量学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 研究区概况
    2.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2.5 试验方案
        2.5.1 资料收集与整编
        2.5.2 野外调查与样地选择
        2.5.3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5.4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2.5.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黄土高原刺槐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生物量特征
    3.1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植被区刺槐林土壤养分特征
        3.2.2 不同植被区刺槐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
        3.2.3 不同植被区刺槐林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关系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刺槐林叶片-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植被区刺槐林土壤与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4.2.2 刺槐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4.2.3 不同植被区刺槐林叶片-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关系
    4.3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森林带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生物量特征
    5.1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有机碳和全量养分特征
        5.2.2 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速效养分特征
        5.2.3 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特征
    5.3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森林带不同林龄刺槐林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6.1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6.2.2 不同林龄刺槐凋落叶-叶片-茎-根系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6.2.3 不同林龄刺槐林植物-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化学计量学联系
    6.3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刺槐不同来源无性系种质的表型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树木种内形态学变异研究进展
        1.1.3 基于分子标记的树木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1.4 刺槐研究进展
        1.1.5 刺槐的遗传变异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来源无性系种群的形态学变异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物候期多样性
        2.2.2 表型多样性
        2.2.3 表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2.2.4 物候期和表型相关性分析
        2.2.5 数量性状方差分析
    2.3 讨论
        2.3.1 表型多样性
        2.3.2 不同地域刺槐无性系的多样性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刺槐转录组测序的微卫星位点挖掘及EST-SSR分子标记开发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NA质量检测
        3.2.2 转录组测序质量
        3.2.3 转录组拼接组装结果
        3.2.4 功能注释结果
        3.2.5 基因分类结果
        3.2.6 SSR在转录组中的分布特点类型及特征
        3.2.7 SSR重复基元、次数和长度分布
        3.2.8 EST-SSR引物的有效性及多态性检测
        3.2.9 EST-SSR引物的通用性检测
    3.3 讨论
        3.3.1 转录组测序及拼接
        3.3.2 功能注释及分类
        3.3.3 刺槐微卫星分布特征和重复基序类型
        3.3.4 SSR引物设计筛选和多态性检测
        3.3.5 微卫星引物的跨种扩增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荧光SSR标记的刺槐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材料
        4.1.2 采样地点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分析
        4.1.5 聚类分析
        4.1.6 地域间主成份分析
        4.1.7 指纹图谱构建与无性系鉴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国内外刺槐无性系之间遗传关系
        4.2.3 不同地域刺槐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4 不同地域无性系间的遗传变异分析
        4.2.5 不同地域间的主坐标分析
        4.2.6 不同地域无性系的遗传关系分析
        4.2.7 来自美国、山东和辽宁的75份无性系之间聚类分析
        4.2.8 山东省刺槐遗传多样性分析
        4.2.9 山东省49个刺槐无性系聚类分析
        4.2.10 山东省49份无性系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鉴定
        4.2.11 国内外385份刺槐无性系的SSR指纹图谱构建和分子鉴定
    4.3 讨论
        4.3.1 山东省刺槐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
        4.3.2 不同刺槐无性系UPGMA聚类分析方法之比较
        4.3.3 多倍体遗传分析
        4.3.4 指纹图谱构建与分子鉴定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生物代谢
        1.3.2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发展历程
        1.3.3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影响因素
        1.3.4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贡献
        1.3.5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学功能
        1.3.6 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机理
        1.3.7 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方法
    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条件
        2.1.5 森林资源概况
        2.1.6 北京市大气污染情况
    2.2 研究区概况
        2.2.1 区域位置
        2.2.2 地貌和土壤
        2.2.3 气候和水文
        2.2.4 植被
3 研究内容、方法与试验设计
    3.1 试验材料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植物源活性VOCs研究
        3.3.2 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
        3.3.3 质量控制方法
        3.3.4 数据处理模型与公式
    3.4 技术路线
4 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特征
    4.1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1.1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1.2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2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2.1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2.2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3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3.1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3.2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4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4.1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4.2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5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4.5.1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4.5.2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4.6 讨论与小结
5 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相对含量变化
    5.1 油松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2 侧柏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3 栓皮栎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4 毛白杨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5 刺槐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5.6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成分特征
        5.6.1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
        5.6.2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日变化特征
    5.7 讨论与小结
6 森林植物释放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及排放潜力
    6.1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特征
    6.2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随温度动态变化
    6.3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随光照动态变化
    6.4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标准化
    6.5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潜力估算
    6.6 讨论与小结
7 森林植物释放萜烯类化合物影响因素分析
    7.1 植物排放萜烯类物质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7.2 温度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7.3 光照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7.4 植物生理特征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7.5 讨论与小结
8 森林植物萜烯类物质转化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
    8.1 植物源挥发物臭氧氧化分解机理
    8.2 O_3对植物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8.2.1 O_3对油松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8.2.2 O_3对侧柏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8.3 植物源萜烯类化合物转化二次有机气溶胶
    8.4 植物排放萜烯类化合物臭氧分解数值模拟
    8.5 讨论与小结
9 森林植物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组分及形态分析
    9.1 森林区域颗粒物组分BSOA与无机离子浓度变化
    9.2 气团和颗粒物结合水对BSOA形成的影响
    9.3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森林地区BSOA的影响
    9.4 森林区域BSOA粒径分布特征
    9.5 讨论与小结
10 森林植物挥发物转化二次细颗粒物分析
    10.1 天然源VOCs转化二次细颗粒物机理
        10.1.1 对流层生物质挥发物停留时间
        10.1.2 生物源挥发物形成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机理
        10.1.3 生物源挥发物转化二次有机细颗粒物估算
    10.2 油松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3 侧柏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4 栓皮栎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5 毛白杨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6 刺槐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10.7 讨论与小结
11 结论与展望
    11.1 结论
    11.2 创新点
    11.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匈牙利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改良的繁殖方法(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刺槐良种“皖槐1号”木材的材性研究[D]. 曹蕊.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高纤维素刺槐无性系筛选及萌蘖林短轮伐收获研究[D]. 杨欣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晋西黄土区低效刺槐林林分结构优化研究[D]. 侯贵荣.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北方习见林木抗旱生理分子表达调控基础[D]. 唐文思.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8)
  • [5]6种刺槐种质蜜源性状的研究[D]. 王颖.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6]四倍体刺槐的人工诱导及抗旱性评价[D]. 冯玥.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7]刺槐优良品种选择及优株分子标记[D]. 汪萍. 安徽农业大学, 2017(02)
  • [8]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D]. 方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9]刺槐不同来源无性系种质的表型变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 毛秀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2)
  • [10]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D]. 陈俊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标签:;  ;  ;  ;  ;  

改进的匈牙利蝗(Robinia pseudoacacia L.)繁殖方法(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