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偶函数的判断及其应用

奇偶函数的判断及其应用

一、奇偶函数的判定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余江燕[1](2021)在《高中函数教学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课题。提升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形成创新思维,而逆向思维作为创新思维的一种,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之一,贯穿于高中数学课程的始终,蕴含着许多正逆之间的转换,因此,在高中函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是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的本质,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我国关于逆向思维及函数教学的研究逐年增加,但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与函数教学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对高中生函数内容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展开测查,主要完成了如下任务:首先,整理分析国内外思维、逆向思维、数学逆向思维、函数教学相关文献,探讨总结出适合本研究的数学逆向思维相关概念。其次,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函数内容进行梳理统计,根据梳理内容结合已有相关研究编制师生调查问卷及测试卷,对K市两所高中各两个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共190名)及50名教师展开调查,分析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和相关理论研究,提出高中函数教学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学生在函数内容中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不同班级层次的学生之间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存在显着性差异,重点班优于普通班;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此外,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与学生的数学平时成绩呈显着正相关。对于在高中函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从认知情况来看,教师及学生总体上较为了解,并肯定数学逆向思维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作用;从培养态度来看,教师及学生总体上均赞成在高中函数内容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从培养方法来看,教师及学生普遍认同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一题多解、变式训练、设计开放性题目等教学方法适合于培养数学逆向思维能力。(2)影响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发展的因素:通过对学生测试卷及师生问卷结果分析,结合访谈,得出影响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学生思维能力、教师教学观念及能力、教学模式。(3)高中函数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建议: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创设逆向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解题反思中提升数学逆向思维能力。

杜剑南[2](2020)在《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内容变化研究》文中提出“高考”一直以来就是研究者们的热点话题,而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即“取消文理分科”,这一改变也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高考改革的实施。纵观高考试卷的内容变化,从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题演变为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和各地方自主命题并存,又逐步发展为现今全国基本统一使用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而这一变化也提醒我们需要将研究重心聚焦在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上。研究以十年为限,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近十年来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有两种,即大纲卷和新课标卷,而新课标卷又是现阶段“高考”所使用的试卷,因此就需要进一步探究新课标卷的内容变化特点。基于此,研究选取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具体问题是: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结构有哪些变化及特征?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结构有哪些变化及特征?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结构有哪些变化及特征?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难度有哪些变化及特征?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现阶段有关“高考试卷”“高考试卷比较”“高考数学试卷比较”的研究现状、存在的不足等进行详细的分析,使得本研究一来将试卷框架与题型结构分开比较;二来完善了高中理科数学中所有知识点,本研究共统计出347个知识点(其中必考内容312个知识点,选考内容35个知识点),以此进一步细化知识点的统计,以便更好地观察高考数学试卷中知识结构的变化;最后通过分析数学高考试题的相关特点,在现有高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模型中七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加入条件含量和阅读量,除此之外还进一步完善以往模型中各水平因素的相关描述,并以举例高考试题的方式,将各因素水平与之对应分析,最后将近十年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中的每一道试题按照九个难度因素进行编码,进而利用综合难度模型公式计算出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的相关难度。通过比较法分析了近十年新课标卷中四种类型总计21套理科数学试卷——即新课标全国卷(3套)、新课标全国卷Ⅰ(7套)、新课标全国卷Ⅱ(7套)以及新课标全国卷Ⅲ(4套)在框架结构(考试的时间、试卷的总分、试卷指导语)、题型结构(题型的种类、各题型数量、所占分值)、知识结构(知识点总数及覆盖率、各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数量及分值)以及难度(各题型难度、各知识单元难度、整卷难度)这四个维度的变化并总结变化特征。通过访谈一线具有较长教龄的教师来完善研究结论,进而提出“新高考”试卷命制和高中数学教学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对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结构中的考试形式、考试总分、考试时间以及试卷说明进行比较发现,试卷在框架结构上注重整体的稳定性;对选择、填空、解答题的数量和分值以及知识点数目的比较发现,试卷在题型结构上呈现出“稳中求变”的趋势;对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中总知识点数、知识点总数覆盖比例、各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统计以及考查的知识单元数量及分值比较后发现,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关注试题综合性、应用性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中不同题型和整卷的难度比较中发现,试卷难度存在相对稳定的层次性、不同种类试卷的各难度因素没有显着差异、逐渐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基于研究结果对高考命题的建议:打破命题定势,改变出题结构与数量,适当增加试题灵活性;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均衡试题综合难度;尽量全面考察高中所学数学知识,持续提升试题的综合性。对高中教学的建议:继续与时俱进的注重“双基”,重视数学本质,培养通性通法;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重视试题相关情境的创设,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意识。

冯丽文[3](2020)在《新课改背景下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科技飞速发展,创新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务院作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决定,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改)。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知识由教师单方面传输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要求。课堂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其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教师作为新课改的执行者,理应改进教学方法,改变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近年来,一些国外盛行的新型教育教学方法被引入国内,其中支架式教学法针对课堂教学提出的一些理念与我国新课改理念相吻合。它推崇在教师辅助下学生自主完成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强调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提倡自主探究的新型课堂。可以说,支架式教学法的出现,能够贯彻新课改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对塑造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涉及支架式教学法的应用型文章较少,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除了分析支架式教学法是否有利于课程改革外,还旨在探讨支架式教学法能否适用于高中数学课堂,能否起到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基于此,论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分别对新课改基本理念以及支架式教学法的内涵做出了解释;接着利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支架式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做了可行性分析;并借鉴其他学者对支架式教学法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支架式教学法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案;最后依据上述方案,设计了教学案例并付诸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对参与课堂的学生以及一线教师进行的随机访谈,验证了该方案的效果。通过研究发现,在高中数学课堂实施支架式教学法,有以下几点作用,其一,符合新时代中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二,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改善师生关系;其三,学生能形成数学素养,发展数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戴英秀[4](2019)在《CPFS结构理论视角下高中生导数学习的认知分析》文中认为导数知识在高中学习阶段具有重要地位,但学生在学习中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体系,以致在高考中失分严重,为此本研究基于CPFS结构理论对高中生导数的学习进行认知分析。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开研究,以CPFS结构理论为依托编制测试卷对高中生导数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利用Excel2007和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合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分析学生导数知识的学习状况和成因,进一步认识高中生导数学习的CPFS结构特征,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高中生导数学习的CPFS结构整体认知特征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存在知识架空层;知识连接错乱,缺乏有序层级结构;知识迁移能力弱,综合运用能力不足。2.大部分学生导数学习的CPFS结构认知质量的优良性和认知数量的广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在认知质量上,较差水平占比略高于优良水平,在认知数量上,优良水平占比略高于较差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性。3.学生的认知清晰度和知识掌握度均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对利用导数解决求函数极值、最值、单调性的问题优于解决优化问题、零点问题和不等式问题,在导数学习中侧重对一般解题技能的训练,忽视对概念本质的理解。4.学生导数学习的自信心和对解题的情感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认知结构的活跃度,学生解题信心足有利于调动相关知识用以解题。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从重视导数概念本质,丰富导数概念域;尊重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扎实知识基础;发挥概念图作用,建构有序认知结构;抓住学生兴趣点,增强导数学习信心;加强变式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五个方面提出一定的教学建议。

刘银琼[5](2019)在《人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为例》文中提出在整个高中数学,函数及其思想贯穿着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内容.函数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数学内容的逻辑体系,注重整体结构.教材作为最重要的学习资料,它的编排方式是否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就尤为重要了.人教A版是目前我国高中数学使用最广泛的教材,而上教版是一套极具发达地区特色的优秀教材,这两套教材各有特定的历史渊源,是中国近二十年高中数学的重要代表性教材,在内容体系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与优势.本论文以横向比较为主,纵向比较为辅.从教材的历史沿革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横向比较上,对比了教材相对应的课程标准、知识的的逻辑结构特征和教材中4个专题的概念体系构建.在以往对教材的横向比较中,多是以对比教材难度、例习题难度为主要的研究,无触及教材的学科性等本质问题,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所以本文主要从教材的概念体系进行深入比较.为了更加全面地对教材进行对比分析,还对比了两套教材的学习训练体系.本文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在两版教材概念体系的对比上,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建立了“函数的概念”和“对数函数的概念”两个教材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版教材的概念体系构建.通过“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的概念”、“幂函数”和“函数的基本性质”这四个专题的对比分析,得出上教版在继承旧教材概念体系系统性强、逻辑性强的基础上,注重概念之间联系的紧密性与呈现的逻辑性,在具体概念构建过程中过渡平稳、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结论.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很多代人呕心沥血地不断付出.由于条件的限制,无法对两种版本教材具体使用情况做全面的实证调查.通过对这两版教材的对比分析,力争所得结论能为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宋星驰[6](2019)在《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传统的划一性的教学模式严重忽略学生在知识经验、学习风格、兴趣需要和思维结构水平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教师以相同的步调和方式向学生传递相同的内容,常常导致低成就感的学生遭遇失败;而对于具有天赋或高水平的学生而言,会感到课堂没有挑战性,难以激发学习动机。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久性产生负面影响,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差异教学的理念应运而生。差异教学的基本教学理念是“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立足学生的差异开展有差异的教学,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最大发展”。为了在班级授课中更好地落实高中数学差异教学,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进行评价,以制定适合不同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教学设计,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而对学生的思维结构水平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主观经验的判断,为此,本文引入着名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教授的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结构水平进行等级描述,进而有针对地进行有差异的教学。鉴于此,本研究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研究方法,获取资料数据,分析目前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情感体验、学习风格、准备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教师对学生差异的认识和教学干预等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次,论文在阐述了差异教学模式的结构和应用策略之后,构建了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模式。然后运用此模式,结合SOLO分类理论对学生的思维结构水平进行等级描述,从而指导差异教学设计。本文分别从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差异教学在高中数学函数奇偶性为例提供了完整的教学程序设计,帮助教师基于学生的思维结构水平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教学,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后,我通过测试卷对学生的思维结构水平进行分析,同时对部分高一教师进行访谈,发现SOLO分类理论能够很好地发挥在教学中的评价作用,对教师以后开展差异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

孙仕贤[7](2019)在《高中人教A版与IBDP版数学教材宏观比较及TOK特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各国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数学教材作为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也在随之不断地修订和发展。数学教材比较研究也随之兴起,成为了数学教材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教材研究的方向有很多,包括:数学教材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比较、电子教材与技术、教材使用与开发等。其中,教材比较研究占有较高的比重。这些教材比较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的数学教材编写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的人教A版数学教材和澳大利亚IBDP(HL)数学教材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研究:1.普通高中数学人教A版与HAESE版IBDP(HL)教材在编排上上有何异同?2.普通高中数学人教A版与HAESE版IBDP(HL)教材内容结构上有何异同?之后,结合了IB课程中三大核心课程之一的知识论(Theory of Knowledge,简称TOK)课程官方权威教材中提出的知识论研究方向,构建了研究工具,运用比较分析法,数据统计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知识论中知识本质、认识方法和知识领域三个方面对IBDP(HL)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论栏目进行了质性分析,同时将IBDP(HL)知识论栏目和我国人教A版数学教材中阅读与思考栏目进行对比,研究了以下问题:3、HAESE版IBDP(HL)教材中TOK问题链接知识论问题内容与人教A版阅读与思考模块知识论问题相比有何特色?通过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整书的编排方面,我国人教A版教材比IBDP(HL)教材要简明一些,而IBDP(HL)教材整书编排内容丰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明显多于我国教材。2.章编排方面,两版教材的编排形式基本一致,区别在于:(1)人教A版的引言设置与IBDP(HL)教材位置不同;(2)人教A版教材比IBDP(HL)教材多出了实习作业和本章小结两个模块。3.节编排上,两版教材的课堂教学部分编排结构是一直的,而在非教学环节的内容编排上各有特色。4.内容结构上,两版教材有很多相同的数学知识点,IBDP(HL)教材缺少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内容,而人教A版教材则没有对相关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体现出基础性,而IBDP教材则有很多大学预科内容,深度大于人教A版教材。5.在IBDP教材TOK问题链接与人教A版阅读与思考模块比较方面,通过借助研究工具,从知识本质、认识方法和知识领域三个方面,并对占比最多的认识方法方面从8个认知维度进行了质性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知识本质和认识方法是IBDP(HL)数学教材中知识论问题的主要涉及方向。(2)知识领域涉及广泛,包含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中的许多分支学科。与不同学科之间联系紧密。(3)认识方法方面,推理的认识方法是数学知识论问题的重点方法。想象、语言、感情、感知、直觉这几个认识方法也有着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记忆和信念虽然在IBDP(HL)数学教材的知识论问题中没有显性的强调,但其本身也是应该对于我们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有着一定的帮助和隐性作用的。(4)对比我国人教A版数学必修教材的阅读与思考栏目,我国人教A版教材的阅读与思考栏目只侧重于阅读,并没有强调学生思考,知识问题设置数量远少于IBDP教材。通过本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建议:1.丰富我国教材内容,适当加入现代教学技术的相关内容2.章节引言应该调整至每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前,强化章节引言的作用。3.应对我国教材阅读与思考栏目重新修改并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张媛[8](2019)在《OBDDs变量序的遗传算法求解策略》文中指出有序二叉判定图(OBDDs)是一种表示布尔函数的高效数据结构,在形式化验证领域内有着广泛应用。它为符号模型检测算法提供实现框架,使得模型检测中的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得以缓解。OBDDs的规模严重地依赖于变量序,在最坏情况下其规模是呈指数级增长的。研究高效的变量排序算法,缩小其结点规模,对于提高符号模型检测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OBDDs变量序问题已被证明是一个NP完全问题。现有的变量序求解算法,如:精确变量排序、启发式变量排序等,都是根据给定的函数结构对变量进行排序,对初始函数依赖性较强。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遗传算法在求解该问题上效果较好。该算法以动态方式搜索最优解,摆脱了对给定函数的依赖性。但算法仍存在搜索效率低、局部优化能力弱、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为提升遗传算法求解OBDDs变量序问题的搜索效率,文章在原遗传算法基础上引入了自适应策略,并对其自适应模型进行改进。改进的算法根据种群进化程度动态调整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确保种群进化朝着正确方向进行,从而提升算法收敛速度和局部优化能力。算法通过调用软件包Buddy中部分内置函数测试样本获得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有效的降低了OBDDs规模,提高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高结点消减比例达14.67%,平均消减比例为2.58%。此外,针对两类特定类型布尔函数的OBDDs变量序,本文提出了特定的变量排序规则。并证明了在相应变量排序下布尔函数的OBDDs规模与其变量数是多项式相关的。

余其权[9](2018)在《高考数学高频考点归纳与分析(上)》文中研究说明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考点1求元素个数或已知元素个数求参数本考点常见的命题角度:(1)利用有关条件求集合中元素的个数;(2)已知元素的个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例1 (1)若集合A={x∈R|ax2-3x+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岑茜[10](2018)在《函数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高中阶段,函数知识板块是学生进入高中学段后就要学习的内容,但其结构特征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学生理解接受,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在此板块的学习上往往觉得比较吃力,而函数在高中数学知识板块中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高考的热点与难点所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产生兴趣与信心.虽然高中阶段函数知识的学习往往让学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但并不是建立在零基础上的学习,在初中学段的学习当中学生对函数就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函数板块知识.高中阶段的函数内容,使得学生在集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函数的知识结构,掌握函数的基本思想方法.函数思想作为高中数学当中的主线之一,基本贯穿着整个高中数学阶段的内容学习,如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函数的思想方法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函数内容以及函数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抽象复杂性,本文笔者将先分析函数知识在高中阶段的重难点、学生学习的易错点,再对形成这些易错点进行针对性的访谈,做针对性的案例分析以及给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最终形成本文的整体骨架.本文一共记为五个部分,笔者先是分析高中函数版块内容在教学上的重难点,指出教师在此版块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收集学生练习时的错解,并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访谈,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点出自何处,给予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一些参考;然后笔者就整个高中数学分析函数思想与其它板块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一些实际教学片断分析出函数思想是如何与其紧密联系在一起,再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数学全国卷与四川卷分析函数内容所涉及的分值、领域以及通过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来体现函数内容及其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当中的重要地位;最后通过一些教学案例来给出笔者的教学策略方法,以便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奇偶函数的判定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奇偶函数的判定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函数教学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1.1.2 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1.1.3 函数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性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计划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思维相关研究
        2.1.1 国内思维研究综述
        2.1.2 国外思维研究综述
    2.2 逆向思维相关研究
        2.2.1 国内逆向思维能力研究综述
        2.2.2 国外逆向思维能力研究综述
    2.3 数学逆向思维相关研究
        2.3.1 国内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研究综述
        2.3.2 国外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研究综述
    2.4 函数教学相关研究
        2.4.1 国内函数教学研究综述
        2.4.2 国外函数教学研究综述
    2.5 核心概念界定
        2.5.1 思维与数学思维
        2.5.2 逆向思维
        2.5.3 数学逆向思维
    2.6 理论基础
        2.6.1 认知接受理论
        2.6.2 多元智能理论
        2.6.3 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3章 数学逆向思维在函数知识模块中的应用
    3.1 数学逆向思维解题策略
        3.1.1 反证法
        3.1.2 反例法
        3.1.3 逆转换元
        3.1.4 分析法
    3.2 逆向思维在函数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3.2.1 函数概念
        3.2.2 函数性质
        3.2.3 基本初等函数
        3.2.4 函数的零点问题
        3.2.5 三角函数
        3.2.6 数列
        3.2.7 导数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的选取
    4.3 研究方法的说明
    4.4 研究工具的设计
        4.4.1 测试卷的设计
        4.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5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5.1 数据的收集
        4.5.2 数据的整理
第5章 高中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5.1 学生测试卷量化分析
        5.1.1 整体情况分析
        5.1.2 函数内容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与班级层次的差异性分析
        5.1.3 函数内容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与性别的差异性分析
        5.1.4 函数内容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与数学平时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5.2 学生测试卷质性分析
        5.2.1 测试卷第1题
        5.2.2 测试卷第2题
        5.2.3 测试卷第3题
        5.2.4 测试卷第4题
        5.2.5 测试卷第5题
    5.3 学生问卷分析
    5.4 教师问卷分析
    5.5 研究结果
        5.5.1 高中函数教学中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5.5.2 影响因素
第6章 高中函数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建议
    6.1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
        6.1.1 不断学习数学教学理论知识、更新教学观念
        6.1.2 充分钻研教材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逆向思维方法
        6.1.3 丰富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
    6.2 创设逆向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6.2.1 营造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
        6.2.2 创设正逆结合的学习情境
        6.2.3 倡导互助交流的学习方式
    6.3 在解题反思中提升数学逆向思维能力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学生问卷
附录B 教师问卷
附录C 测试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内容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需要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五)高考改革的需要
        (六)落实新的高中课程方案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需要
    二、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一)新课标卷
        (二)试卷内容
        (三)试题难度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有关国外试卷的研究
        (一)美国SAT试卷研究
        (二)PISA试卷研究
        (三)其他国家与中国高考的试卷研究
    二、关于国内高考试卷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高考试卷比较研究
        (二)关于高考试卷的难度比较研究
        (三)关于高考试卷的研究方法
    三、综述小结
第三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法
        (三)访谈法
    三、研究思路
    四、试题难度研究工具的选择
        (一)试题难度因素的提取
        (二)试题综合难度因素的具体描述
        (三)试题综合难度模型公式
第四章 研究结果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变化及特征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变化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框架变化的特征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结构变化及特征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必考题中选择题分析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必考题中填空题分析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必考题中解答题分析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选考题分析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题型结构变化的特征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结构分析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点总量统计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点总数覆盖比例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单元下的知识点统计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考查的知识单元数量及分值统计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知识结构变化的特征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难度分析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填空题综合难度分析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解答题综合难度分析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整卷综合难度分析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难度变化的特征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框架结构上注重稳定性
        (二)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题型结构上表现出“稳中求变”的趋势
        (三)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凸显试题综合性
        (四)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关注试题的应用性
        (五)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知识结构上逐渐关注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六)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试卷难度上存在相对稳定的层次性
        (七)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不同类型试卷各难度因素没有显着差异
        (八)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在试卷难度上逐渐强调学习的过程性
    二、建议
        (一)对高考命题的建议
        (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一、网页
    二、文件及着作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3)新课改背景下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支架式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新课改”的概念界定与直接体现
    2.2 支架式教学法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3章 支架式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的可行性
    3.1 高中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及特点
    3.2 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因素
    3.3 在高中数学课堂实行支架式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第4章 适用于高中数学课堂的支架式教学方法论述
    4.1 适合高中数学课堂的支架类型
    4.2 支架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4.3 支架式教学法的五个关键环节
第5章 基于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案例分析
    5.1 教学案例一:函数的奇偶性
    5.2 教学案例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5.3 教学案例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6.3 研究展望
附录1 关于高中生数学学习现状及特点的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CPFS结构理论视角下高中生导数学习的认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理论基础
        2.2.1 CPFS结构理论的内涵
        2.2.2 CPFS结构的性质
        2.2.3 CPFS结构的功能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分析法
        3.1.2 调查研究法
    3.2 高中生导数学习的CPFS结构优良性水平划分
    3.3 测试卷的设计
        3.3.1 测试卷的试题来源
        3.3.2 测试卷的知识结构
        3.3.3 测试卷的试题设计及评分标准
        3.3.4 测试卷的信度和效度
    3.4 研究对象的选择
        3.4.1 调查对象的选择
        3.4.2 访谈对象的选取
    3.5 测试卷的实施
    3.6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6.1 测试卷的回收情况统计
        3.6.2 数据的编码
        3.6.3 数据的分析方法
第4章 调查结果分析
    4.1 高中生导数学习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4.1.1 高中生导数CPFS结构测试的成绩分布
        4.1.2 高中生导数的CPFS结构质量优良性
        4.1.3 CPFS结构测试卷各题得分率分析
    4.2 高中生导数各部分知识认知情况分析
        4.2.1 对导数相关知识点数量储备的认知情况
        4.2.2 对平均变化率的认知情况
        4.2.3 对导数概念的认知情况
        4.2.4 对导数运算公式和法则的认知情况
        4.2.5 对导数的运用的认知情况
第5章 CPFS结构视角下高中生导数学习的认知特征分析
    5.1 导数概念域的认知特征
    5.2 导数概念系的认知特征
    5.3 导数命题域的认知特征
    5.4 导数命题系的认知特征
    5.5 高中生导数CPFS结构的整体认知特征
        5.5.1 基础知识不扎实,存在知识架空层
        5.5.2 知识连接错乱,缺乏有序层级结构
        5.5.3 知识迁移能力弱,综合运用能力不足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启示与教学建议
        6.2.1 重视导数概念本质,丰富导数概念域
        6.2.2 尊重学生已有认知结构,扎实知识基础
        6.2.3 发挥概念图作用,建构有序认知结构
        6.2.4 抓住学生兴趣点,增强导数学习信心
        6.2.5 加强变式训练,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第7章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人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教材
        1.2.2 教材结构体系及学科逻辑
        1.2.3 数学学习训练体系和课程难度模型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4 研究的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我国中学数学课程历史沿革
    2.2 教材研究现状及综述
        2.2.1 关于函数内容体系的中外教材对比研究
        2.2.2 关于函数内容的不同版本教材对比研究
    2.3 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总结
3 两典型版本教材演变的历史沿革
    3.1 人教A版新旧教材函数章节内容的历史沿革
        3.1.1 新旧教材函数章节内容沿革的整体分析
        3.1.2 新旧教材函数章节知识体系的沿革
    3.2 上教版新旧教材函数章节内容的改良
        3.2.1 上海两期课改下函数章节内容的调整
        3.2.2 两期课改函数章节内容编排的特点
    3.3 分析与总结
4 两版教材对应课程标准的比较
    4.1 上教版与人教A版相应课标的分析
        4.1.1 两版课标的基本信息
        4.1.2 两版课标课程理念的比较
    4.2 两版教材对应课标与2017 版课标“函数”内容的对比
        4.2.1 三版课标“函数”部分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
        4.2.2 三版课标“函数思想”渗透阶段的比较研究
        4.2.3 小结
5 函数章节内容逻辑结构的特征分析
    5.1 两版教材函数章节内容模块的编排分析
    5.2 两版教材函数章节知识点的编排分析
6 两版教材概念建构的比较
    6.1 数学概念的习得及课本素材支持
    6.2 两版教材函数概念建构的对比分析
        6.2.1 “概念的同化”特征的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6.2.2 “概念的形成”特征的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6.2.3 两版教材函数概念建构对比分析
        6.2.4 “函数概念”的教学内容及其教材评价模型
    6.3 两版教材“对数函数”概念建构的对比分析
        6.3.1 “基于对应的抽象”特征的对数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6.3.2 “基于内涵的抽象”特征的对数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6.3.3 两版教材对数函数概念对比分析
        6.3.4 “对数函数概念”的教学内容及其教材评价模型
    6.4 两版教材幂函数概念建构的对比分析
        6.4.1 两版教材幂函数课标对比分析
        6.4.2 “概念的形成”特征的幂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6.4.3 “概念的同化”特征的幂函数概念学习素材体系
    6.5 两版教材函数的基本性质学习的对比分析
        6.5.1 两版教材函数的基本性质课标对比分析
        6.5.2 两版教材函数的基本性质对比分析
7 上教版与人教A版函数学习训练体系分析
    7.1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改进任务
        7.1.1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整体设计
        7.1.2 关于改进函数学习训练体系的任务
    7.2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习题案例评述
        7.2.1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内容
        7.2.2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的方式
        7.2.3 关于现代信技在函数学习训练中的应用
    7.3 关于函数学习训练体系分析小结与建议
    7.4 量化分析两版教材函数章节内容的难度
        7.4.1 高中数学教材难度定量模型
        7.4.2 两版教材函数章节内容深度、广度比较
        7.4.3 两版教材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分析
8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两种版本教材的共同特点
        8.1.2 两种版本教材的编写特色
        8.1.3 两版教材四个专题的比较结论
        8.1.4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反思
    8.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差异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的价值诉求
        1.1.2 差异教学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
        1.1.3 SOLO理论是指导差异教学的有效途径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SOLO分类理论研究综述
        1.2.2 差异教学研究综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差异教学的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脑科学理论
        2.2.2 学习风格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2.2.5 SOLO分类理论
第3章 高中数学差异教学现状调查
    3.1 调查问卷设计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3.1.2 调查目的与对象
    3.2 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
    3.3 差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4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差异教学理论框架
    4.1 差异教学模式的结构
    4.2 差异教学的应用策略
        4.2.1 KWL教学策略
        4.2.2 弹性分组策略
        4.2.3 图形组织者策略
    4.3 基于SOLO理论的差异教学模式框架
    4.4 基于SOLO理论的差异教学设计框架
第5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差异教学设计案例
    5.1 函数奇偶性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5.1.1 利用SOLO理论进行教材分析
        5.1.2 利用SOLO理论指导学情分析
        5.1.3 利用SOLO理论确定教学目标
        5.1.4 利用SOLO理论分析教学重难点
        5.1.5 利用SOLO理论选择教学方法
        5.1.6 利用SOLO理论设计课堂提问
    5.2 函数奇偶性教学设计案例
    5.3 基于SOLO理论的案例反思
        5.3.1 活动设计
        5.3.2 练习设计
        5.3.3 作业设计
第6章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差异教学调查与访谈
    6.1 学生测试调查
        6.1.1 调查对象与目的
        6.1.2 测试卷的编制
        6.1.3 测试卷的评价标准
        6.1.4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6.2 教师访谈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

(7)高中人教A版与IBDP版数学教材宏观比较及TOK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数学教材研究综述
    2.2 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现状分析
        2.2.1 国际间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2.2.2 国内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2.3 IB课程相关的研究综述
    2.4 TOK课程与知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2.5 文献综述小结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研究法
    3.2 比较研究法
    3.3 数据统计分析法
    3.4 案例分析法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框架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问题
    4.4 研究工具
        4.4.1 研究工具介绍
        4.4.2 信效度
    4.5 研究意义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宏观比较
        5.1.1 教材编排形式比较
        5.1.2 教材内容结构比较
    5.2 IBDP教材TOK知识链接与人教A版阅读与思考模块比较
        5.2.1 IBDP教材TOK知识链接介绍
        5.2.2 TOK链接知识论问题内容分析
        5.2.3 人教A版数学教材阅读与思考模块知识论问题内容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两版教材宏观比较结论
        6.1.2 IBDP教材TOK知识链接与人教A版阅读与思考模块比较结论
    6.2 对我国教材的编写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IBDP数学教材TOK知识链接部分问题
致谢

(8)OBDDs变量序的遗传算法求解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工作
    1.4 文章结构
2 OBDDs变量序
    2.1 有序二叉判定图
        2.1.1 基本概念
        2.1.2 BDDs构造
    2.2 变量排序
        2.2.1 OBDDs的变量序影响
        2.2.2 静态变量排序法
        2.2.3 动态变量排序法
    2.3 两类布尔函数的OBDDs
        2.3.1 变量排序规则
        2.3.2 DNF布尔函数的OBDDs
        2.3.3 CNF布尔函数的OBDDs
3 变量排序的遗传算法求解
    3.1 遗传算法
    3.2 基本流程
        3.2.1 编码方式
        3.2.2 适应度函数
        3.2.3 遗传算子
        3.2.4 参数设定
    3.3 参数自适应
        3.3.1 自适应模型
        3.3.2 本文模型
4 算法实现与实验结果
    4.1 算法实现
        4.1.1 初始化与预处理
        4.1.2 遗传算子
        4.1.3 参数与终止条件
        4.1.4 实验平台
        4.1.5 实验数据
    4.2 数据分析
        4.2.1 算法收敛性
        4.2.2 改善程度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函数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的提出与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现状
第2章 函数板块的教学分析
    2.1 函数概念在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2.2 函数性质教学的重难点剖析
    2.3 函数教学中的不足
    2.4 函数概念、性质学习中的典型错解分析
        2.4.1 根据函数概念判断两函数是否相等
        2.4.2 函数定义域、值域、解析式的求解
        2.4.3 单调性与奇偶性的综合应用
        2.4.4 含参函数中最值问题
第3章 “函数”在高中数学中与其他版块间的关联
    3.1 函数思想在近年高考数学中的调查分析
    3.2 函数与方程思想的联系
        3.2.1 函数零点问题
        3.2.2 函数f(x)-g(x)交点个数问题
    3.3 函数思想与不等式的联系
        3.3.1 有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探究
        3.3.2 有关最值问题的研究
    3.4 函数思想与数列板块的联系
第4章 基于函数思想的教学策略研究
    4.1 函数概念的教学策略
    4.2 函数图象性质的教学策略
    4.3 基本初等函数的教学策略
    4.4 函数应用的教学策略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在学期间的实践情况

四、奇偶函数的判定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函数教学中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D]. 余江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近十年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卷内容变化研究[D]. 杜剑南.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新课改背景下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D]. 冯丽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CPFS结构理论视角下高中生导数学习的认知分析[D]. 戴英秀. 闽南师范大学, 2019(08)
  • [5]人教版与上教版教材函数内容的比较 ——以《函数的基本性质》、《基本初等函数(Ⅰ)》为例[D]. 刘银琼. 广州大学, 2019(01)
  • [6]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数学差异教学研究[D]. 宋星驰.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中人教A版与IBDP版数学教材宏观比较及TOK特色研究[D]. 孙仕贤. 扬州大学, 2019(02)
  • [8]OBDDs变量序的遗传算法求解策略[D]. 张媛.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2)
  • [9]高考数学高频考点归纳与分析(上)[J]. 余其权. 试题与研究, 2018(20)
  • [10]函数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D]. 岑茜.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奇偶函数的判断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