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疆实施草原生态置换的必要性

谈新疆实施草原生态置换的必要性

一、浅谈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的必要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梦琪[1](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秦岭北麓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景观认知不足导致的空间策略失效是其根本原因之一,如何从整体性角度出发,探索能够引导秦岭北麓可持续发展空间策略提出的景观认知方法,已经成为秦岭北麓景观规划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景观特征评价作为一种景观认知工具引入秦岭北麓景观规划流程中,借鉴景观特征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对秦岭北麓长安区段从区域尺度展开景观认知。首先构建了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其次进行了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和景观特征判断两个阶段的研究,得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以及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两方面景观认知结果,最后基于认知结果提出相应的景观空间策略。本论文共分为6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整合归纳,梳理了国内外景观认知以及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最后确定了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地理学相关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驱动—状态—响应(DSR)”模型等相关理论与模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第三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关注于研究对象本体,借鉴景观特征评价流程框架,提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景观认知方法体系;第四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结合室内案头研究内容和实地调研内容,确定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影响景观形成的关键景观特征要素、景观特征描述指标及内容,据此对研究区域进行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并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各景观特征类型主要景观特征的描述和分析,以实现对研究区域景观特征类型以及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第五章为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结合景观认知内容和景观生态可持续规划目标展开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和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以实现对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确定保护、保持、强化、恢复、更新5类景观规划政策目标,得到各景观特征类型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据此制定各景观特征类型对应不同政策目标区域的景观发展导则,并提出区域整体景观空间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有3点:(1)秦岭北麓长安区段的5种景观特征类型及各类型景观主要景观特征的识别结果;(2)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的诊断结果;(3)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各景观特征类型的规划政策目标分区、景观发展导则及空间策略。

杨清[2](2021)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地退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自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旨在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及牧民收入的提高。甘肃省河西走廊,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要区域之一。甘肃省在实施这一政策过程中,依据区域特点,综合各类因素,制定了差别性的补奖标准。牧民是生态生产力的直接维护者,在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牧民既是被补偿的主体,也是“经济人”,在参与项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策的实施效应。本研究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等理论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有关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对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于2015-2017年连续3年,每年7月,分别对属于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天祝县、肃南县、民乐县、永昌县、民勤县、古浪县、肃北县和阿克塞县等8个县、22个乡镇、94个村的550户牧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调研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农牧业生产及牧民生计、牧民生态保护意识、牧民对政策的认知和行为响应、政策执行及牧民对政策的满意度、牧民政策期望等七个方面。基于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认知、行为响应、参与政策的意愿和满意度,对实施不同补偿标准的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在牧民响应和对政策的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从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综合效应等方面评价了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效应。最后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了进一步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为:1.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各县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指数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系统的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在波动中小幅优化,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发展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复合系统的协调可持续进程。该区域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区域异质性,发展水平最高的肃北县得分1.589,最低的民乐县仅得分-0.650。2.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积极。影响牧民行为响应的因素依据程度大小依次为:草地面积、民族、对政策的了解、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规模和对实施政策效果的评价。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在青藏高原区,牧民的草地面积和家庭规模是主要因素,该区域牧民对草地资源的依赖性很强。民族、对政策的了解程度和家庭收入则是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行为响应的重要因素。3.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对补奖政策的平均满意度为68%,但其参与意愿较高。影响牧民对政策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对政策内容的了解、家庭规模、民族和年龄。影响少数民族牧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以及家庭规模。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影响青藏高原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规模、对政策作用的评价、迁出草原的意愿、受教育水平和对补偿政策的了解。影响西部荒漠草地区牧民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对政策作用的评价、对补偿政策内容的了解、对草地的维护以及受教育水平。4.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综合效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的生态效应最为显着,提升了27.57%,其次为社会效应,提升了19.18%,经济效应最低,仅提升了8.56%。河西走廊各区域政策效应呈现出差异性,生态效应提升幅度最大的为民乐县,社会效应提升最大的为阿克塞县,经济效应提升最大的则为肃北县。从青藏高原区和西部荒漠草地区的比较来看,青藏高原区政策实施效应高于西部荒漠草地区。5.优化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对策建议。牧民作为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重要参与者,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提高牧民收入水平和可持续生计能力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顺利实施的关键。基于牧民需求视角,提出以下建议:(1)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偿标准。(2)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3)以畜牧业生产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4)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5)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活方式。(6)统筹系列化改革,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刘科[3](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李昂[4](2020)在《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森工城市转型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组分,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环境作为森工城市发展的引擎和载体,决定了城市产业、生态、社会和空间等要素的配置特征和演进方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是森工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资源型城市中,森工城市的转型步伐仍然相对滞后,尤其是集中分布在东北边缘区位的森工城市群体,普遍存在着转型方向趋同、发展格局失衡、生态修复受阻、产业结构松散和城市引力缺失等问题,极大阻碍了森工城市的可持续转型进程。究其原因,森工城市尚未形成与资源环境耦合的转型策略框架。本文立足于森林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政策背景与国际经验,以资源环境综合测度为切入点,以空间为语境,挖掘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的系统关联,揭示生态过程与转型过程的内在机制,辨识条件差异下的转型模式路径,并提出助力森工城市可持续转型的空间响应策略。全文围绕“理论认知—特征解析—测度综合—模式识别—空间响应”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从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测度方法研究、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转型的空间效应等方面,揭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从而构建了资源环境与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并据此提出综合测度的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特征解析”——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自然与生态环境、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经济与产业发展、区位与交通联系、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梳理概况,结合多样本大数据和空间技术,获得了森工城市转型发展中“形”的特征。通过分析资源环境对空间、城市网络、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约束性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森工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问题的成因。“测度综合”——基于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属性,构建综合测度模型。模型以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为基础,对森工城市的模式差异进行测度辨识和聚类分析,并以系统机制为纽带,集成面向转型格局、生态修复、产业结构和人居环境等多种转型系统目标的空间响应测度集合。资源环境综合测度模型包含两个模块,4种模式指针,26种模式辨识指标,4种空间响应方法,56种响应因子,并具有因地制宜的模型系统开放性,从多维度、多尺度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发展进行量化指引。“模式识别”——以森工城市资源环境丰裕度、资源产业依赖度、城市发展支撑度和区位条件优势度的测度结果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工城市群体进行系统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和模式指针的差异性,逆推各类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特征要素,从而提出差异性的转型模式和相应路径,并探讨了基于边界融合、非均思路和重要节点的模式化发展协调性与可变性。“空间响应”——以模式差异为依据,对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几种基本模式构型进行空间尺度上的测度响应,对于引力核心型城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国土空间,对产销基地型城市以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提升组织产业结构和空间转型,对精明收缩式森工城市明确生态安全格局的首要地位,对职能置换模式提出基于空间适宜性的城市系统更迭和空间再生。研究以资源环境和空间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面向困难时期黑龙省森工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通过对资源环境和城市转型相关要素的综合测度,以资源环境内在作用机制为方法,发现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提出问题导向的模式路径,并依据路径差异提供协调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策略。希望研究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构建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资源环境和空间框架,在实践层面上,为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方法参考。

邢伟[5](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朱建峰[6](2020)在《天山南麓尉犁至拜城段汉代军事防御系统重建与网络分析》文中提出研究防御文化及其地理文化内涵,对于廓清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两汉时期,军事防御系统开始建立,成为防御文化的主要载体。新疆尉犁至拜城段的汉代军事防御系统主要由城池、烽燧、驿站、军事屯田等多种形式共同组成,相互间存在紧密的内在关系。研究中基于多元化空间关系模式与局部社会关系对汉代的军事防御网络进行重建。汉代军事防御系统中的空间关系主要体现为基于军事候望系统的通视性网络、基于邮驿系统的可达性路网、基于军事屯田系统的屯田空间关系网络。其中,以烽燧、城址和关隘间通视性关系模型为基础建立的通视性网络,构成了军事防守和传递敌情信息的重要枢纽,表明在汉代已经建立了快速的军情响应机制,同时在孔雀河沿线、轮台与古龟兹绿洲等地区形成了局部紧密的网络关系。另外,基于最小成本距离算法建立的多层次空间可达性交通路网,模拟了政府传递文书、转运物资、递送使客的交通组织形式。这种多层次网络结构有利于通信的高效传递。通过对其拓扑复杂性、空间自相关性和形态自相似性等拓扑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可达性路网介于随机网络与小世界网络之间,虽然结构复杂程度不高,发育不够成熟、但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研究中还对军事屯田的空间重建方法进行了探索,并构建了屯田空间关系网络,形成了对空间防御网络新的认识。基于屯田生产关系模型和历史土地宜耕性评价,重建了汉代以克亚斯库勒、卓尔库特、大故城为中心的屯田规模。经分析发现,此三处屯城与相同屯田区域内的一些城址彼此间存在空间相关性,从而构成了屯田关系网络,为军事行动与商路畅通提供有效的保障。通过以上多元化空间网络模式的构建,深化了对汉代军事防御系统的空间认知。社会关系也是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基于绿洲环境效应的局部最近邻耦合关系构建而成。空间关系与局部的社会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了整体的防御性社会网络,为防御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研究中以社会网络分析为重点,通过二模网络与一模网络的模式变化,实现了防御性事件关系与遗址关系的分离,并采用多策略的分析方法,进一步挖掘网络中的内在关联特征。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分析中,分别对防御网络的组织关系和遗址在网络中的地位与角色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综合评价了遗址的全局重要性和局部重要性,形成了对军事防御网络的多层次认知。此外,采用蓄意袭击策略模拟网络结构的鲁棒性,研究发现,网络整体结构较为稳健,而在局部关系中表现出很强的抵御能力。在对网络中防御性关系形成的驱动因素进行的探讨中,通过QAP相关性分析与MR-QAP回归模型,发现了遗址间距离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在20~70km的距离区间内,防御关系较容易建立。社会网络分析的系统性应用,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参考框架。研究最后,从生态景观格局与文化线路两个方面分析了汉代防御文化的地理内涵。基于景观结构指数和负熵流理论的应用,推测出了汉代景观格局的关键特质,总体上表现为一定的景观破碎化和较为规则的斑块几何特征。此外,以总体防御网络中的重要遗址作为关键节点,建立了汉代主要的文化线路。防御文化对古代西域文化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化冰[7](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黄梦石[8](2019)在《存量规划视角下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增速放缓,超大、特大城市规模增长速度也逐渐减缓,城市建设用地开发总量受限,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逐渐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方向转型。面对城市空间转型发展趋势,如何对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与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有效的控制,是积极应对城市空间发展转型、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策略的关键所在。论文基于城市空间发展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的研究背景,以我国特大城市哈尔滨为研究对象,探讨2035年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律、挖掘存量用地与增量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存量规划视角下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实施路径,积极响应城市空间发展政策。全文在“理论认知—规律判断—用地评价—情景选择—方案实施”的技术路线下展开研究。“理论认知”——以我国城市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政策为导向,对存量规划的内涵与方法、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目标与手段进行基本解析,指出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控内容不仅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外部增量用地的控制,还包括内部存量用地的调整研究。从内部存量用地和外部增量用地两方面对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梳理,为城市空间规划的转型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规律判断”——以遥感影像、统计数据、规划资料等多源数据为基础,判断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规律与影响机制。一方面,对2000年以来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定量判别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以此作为引导与约束城市外部扩张用地增长的规则条件。另一方面,结合国内外城市更新实践经验与哈尔滨城市更新问题,提取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内部更新的影响因素,并阐释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更新的影响机制,以此作为评估内部存量用地再开发潜力的基础与依据。“用地评价”——通过分析城市内部存量用地的调整目标,结合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内部更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存量用地再开发潜力评价体系。结合现状调查资料与POI数据,通过再开发潜力综合指数的计算划定内部存量用地的再开发适宜性分区;结合哈尔滨实际情况确定2035年内部存量用地的调整规模,提取内部存量用地的空间范围,分析内部存量用地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方式。“情景选择”——运用经济学、统计学和生态学方法,预测城市建设用地调控总规模,在内部存量用地分担一部分调控规模的基础上,确定外部增量用地的控制规模;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空间等要素对城市外部增量用地的引导作用和生态安全格局的约束作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逻辑斯特回归模型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外部增量用地模拟的集成模型,对2035年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进行控制模拟,预测不同规划情景下外部增量用地的空间分布范围,运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与比较不同规划情景的调控效果。“方案实施”——在分析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优势基础之上,结合内部存量用地和外部增量用地的空间布局,从存量用地的老旧住区、老工业区、待开发区和增量用地的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新增用地三方面分别提出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规划策略与实施保障措施,为开展2035年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论文针对城市建设用地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升”的发展阶段,明确其空间发展问题与空间转型必要性,提出存量用地与增量用地二者共存的发展趋势与可行性路径。在理论层面,尝试进行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调控体系及其技术方法的拓展,提升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实现城市空间理性有序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实践层面,积极应对哈尔滨城市空间转型发展趋势,增强城市总体规划的时效性,推动哈尔滨积极落实“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策略,也为其他特大城市的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借鉴。

韩丹[9](2018)在《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能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是当前限制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交通系统的高能耗,大规模占地,高污染等现象更是尤为突出。虽然,目前倡导的新能源汽车号称节能减排,但是在我国以煤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下,新能源汽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交通用地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存在严重的浪费和闲置现象。交通规划思想的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解决交通问题的思路。因此,交通系统的能源和土地利用的创新性规划转型变得十分必要。本研究受到生产性城市理念的启发,从挖掘交通空间的生产潜力入手,提出充分利用交通空间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规划策略,试图缓解目前城市和交通系统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包括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我国的相关潜力分析、规划体系的建构策略等主要章节:首先,研究梳理了城市规划理论对交通规划理念和形态布局的影响,并分析了在生产性城市和相关理论的影响下,交通空间所经历的生产性变革,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创新性实践。国外的相关实践主要经历了实践构想、探索性实践和规模化实践三个阶段。新技术的进展也是可能影响规划实践的重要内容。其次,研究对适宜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交通空间进行了分类,并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分析了其定义和特点。根据可再生能源技术种类和应用位置的不同,研究提出了直接利用型、空间结合型、变废为宝型和混合利用型四种整合的方式。针对交通空间整体化的能源开发策略,研究提出了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的基本方式。再次,研究就我国开展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可行性和潜力进行了分析。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直接支持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开展,但是在可再生能源和土地集约利用两方面都存在适宜其发展的政策导向和背景。研究利用GIS、PVsyst等软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交通空间的太阳能发电潜力进行了量化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有着可观的交通土地面积,在这些土地上有着可观的太阳能发电潜力,非常适宜开展这一项目。最后,研究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的策略,从规划介入的必要性、规划定位、规划目标与特点、规划技术流程、开发管理和潜在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规划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系统化的策略分析和构建,以建立适宜我国相关发展的规划体系。并结合美国的规划与实践经验,比较分析了其与我国在法律法规、规划定位等方面的异同,并总结了其对我国的重要启示。研究继承了生产性城市的创新理念,总结了国际先进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量化分析了我国交通空间能源潜力,提出了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规划策略,以期望对促进未来交通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建设性和创新型的参考建议,从而加快实现城市在能源、土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方松林[10](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二、浅谈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的必要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课题来源
        1.1.2 现实问题与学科问题
        1.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对象
        1.2.1 秦岭北麓
        1.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
        1.2.3 研究单元范围的确定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景观认知相关研究
        1.5.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研究
        1.5.3 景观特征评价作为秦岭北麓景观认知工具的适配性分析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8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1 景观认知基本概念
        2.1.2 景观认知相关理论
    2.2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2.1 景观特征评价基本概念
        2.2.2 景观特征评价相关理论
    2.3 基于基础理论的分析框架构建
    2.4 基于分析框架的技术路线
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构建
    3.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方法体系
    3.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阶段方法和内容
        3.2.1 室内案头研究阶段
        3.2.2 实地调研阶段
    3.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阶段方法和内容
        3.3.1 景观特征判断目标确定
        3.3.2 景观特征判断内容确定
    3.4 本章小节
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与描述
    4.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形成机制分析
        4.1.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演变概况
        4.1.2 自然演替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4.1.3 人为干扰变化及其影响过程
        4.1.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影响要素及相互作用
    4.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关键景观特征要素确定
        4.2.1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类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3 关键景观特征要素分析
    4.3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分类及分区制图
    4.4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描述指标确定
    4.5 景观特征类型和主要景观特征识别结果
        4.5.1 乡村聚落景观
        4.5.2 城镇工业景观
        4.5.3 山地密林景观
        4.5.4 田园风貌景观
        4.5.5 河滩农田景观
    4.6 本章小结
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与决策
    5.1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特征判断目标和内容
    5.2 景观特征变化阈值鉴定
        5.2.1 景观特征变化研究方法
        5.2.2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5.2.3 景观特征变化及阈值鉴定
    5.3 景观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5.3.1 评价体系构建
        5.3.2 生态敏感性评价
        5.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5.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5.4 各景观特征类型当前变化发展状况诊断结果
    5.5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规划政策目标
    5.6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发展导则
    5.7 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空间策略提出
        5.7.1 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5.7.2 山地密林景观——保护、强化和恢复
        5.7.3 河滩农田景观——保护、恢复和更新
        5.7.4 城镇工业景观——保持和更新
        5.7.5 田园风貌景观——保护、保持和更新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6.3.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6.3.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附录-Ⅳ 实地调研表
致谢

(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区域
    1.3 研究前提
        1.3.1 “经济人”
        1.3.2 “社会人”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述
        1.5.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1.5.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1.5.4 比较分析
    1.6 小结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理论基础
        2.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2.1.2 公共产品理论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生态伦理理论
    2.2 国外生态补偿内涵及实践模式
        2.2.1 国外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2.2.2 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2.3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2.3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3.1 国内对生态补偿内涵的界定
        2.3.2 国内草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2.4 小结
第三章 河西走廊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及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3.1 河西走廊PESREn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3.1.2 PESREn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3.1.3 PESREn复合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
    3.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评价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方法
        3.2.2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测度
        3.2.3 草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
    3.3 小结
第四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牧民参与行为特征分析
    4.1 调查基本情况
        4.1.1 调查区域的选择
        4.1.2 调查区域概况
        4.1.3 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4.2 牧民的社会特征
    4.3 牧民的经济特征
    4.4 牧民的生态意识
    4.5 牧民对政策的认知
    4.6 牧民的生产行为
    4.7 草地流转与牧民移民倾向
    4.8 政策的监管
    4.9 牧民对政策的评价和期望
    4.10 小结
第五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5.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5.1.1 变量选取
        5.1.2 研究方法
        5.1.3 模型检验
    5.2 牧民行为响应及影响因素
        5.2.1 牧民行为响应
        5.2.2 影响因素
    5.3 牧民行为响应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5.4 小结
第六章 牧民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6.1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6.1.1 变量选取及描述
        6.1.2 研究方法
        6.1.3 信度和效度分析
    6.2 牧民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
        6.2.1 牧民的满意度
        6.2.2 影响因素
    6.3 牧民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
        6.3.1 青藏高原区
        6.3.2 西部荒漠草地区
        6.3.3 少数民族地区
    6.4 小结
第七章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分析
    7.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方法
        7.1.1 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7.1.2 研究方法
    7.2 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效应测度
        7.2.1 经济效应
        7.2.2 生态效应
        7.2.3 社会效应
        7.2.4 综合效应
    7.3 小结
第八章 基于牧民需求视角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优化对策建议
    8.1 以区域差异为依据,细化生态补奖标准
    8.2 以技术补偿为主,探索生态补偿集体奖励制度
    8.3 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逐步实现放牧与舍饲养殖相结合
    8.4 以延长产业链为突破口,实现草原经济三产融合
    8.5 以生态移民工程为保障,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
    8.6 以系列化改革为手段,建立生态补偿配套制度
第九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9.1 讨论
    9.2 结论
    9.3 创新点
    9.4 下一步研究计划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草原生态补偿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参与课题
致谢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1.2 研究背景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3.1 低碳建筑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4 研究现状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1.4.4 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2.1.1 地域性特征
        2.1.2 外部性特征
        2.1.3 经济性特征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5.1.1 太阳能系统
        5.1.2 清洁风能
        5.1.3 热泵技术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5.2 结构选材优化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6.1 项目概况
    6.2 项目实施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6.3 项目优化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对现状的启示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附录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致谢

(4)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资源环境与资源环境测度
        1.3.2 资源型城市中的森工城市
        1.3.3 城市转型与资源型城市转型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资源环境理论及测度研究
        2.1.1 资源环境的理论观点
        2.1.2 资源环境测度研究
        2.1.3 资源环境综合测度的基本框架
    2.2 森工城市转型相关理论及空间研究
        2.2.1 森工城市的特征与组成
        2.2.2 森工城市转型的理论构成
        2.2.3 以转型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2.3 资源环境与森工城市转型的系统关联
        2.3.1 传统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负效应
        2.3.2 转型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正效应
    2.4 方法体系构建与技术路线选择
        2.4.1 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2.4.2 技术路线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特征
    3.1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基础概况
        3.1.1 研究范围界定
        3.1.2 城市转型发展基础调研
        3.1.3 资源环境总体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转型压力
        3.2.1 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3.2.2 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振兴需要
        3.2.3 地方民生的实际诉求
    3.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的资源环境约束特征
        3.3.1 资源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形
        3.3.2 资源环境对城市网络的疏散
        3.3.3 资源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固化
        3.3.4 资源环境对社会结构的解离
    3.4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 禀赋差异与转型方向
        3.4.2 主体功能与既有格局
        3.4.3 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
        3.4.4 生态服务与产业结构
        3.4.5 城市引力与基础设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资源环境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模型框架设计
        4.1.1 测度模型的设计思路
        4.1.2 测度模型框架
        4.1.3 模型要素选择与指标处理
    4.2 转型模式识别模块的测度方法
        4.2.1 基于产业视角的转型模式的轮廓限定
        4.2.2 模式识别指针的选取
        4.2.3 指标构成与测度方法
    4.3 转型空间响应模块的测度方法
        4.3.1 基于资源环境系统机制的方法集成
        4.3.2 面向转型格局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测度
        4.3.3 面向产业结构的森林生态服务测度
        4.3.4 面向生态修复的安全格局测度
        4.3.5 面向人居环境的空间适宜性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判定
    5.1 基于指标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差异性
        5.1.1 资源环境禀赋层面
        5.1.2 产业结构层面
        5.1.3 经济社会发展层面
        5.1.4 区位条件层面
    5.2 基于模式指针的聚类分析
        5.2.1 模式指针测度结果
        5.2.2 基于指针读数的聚类分析
        5.2.3 聚类特征提取与转型思路
    5.3 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发展模式差异与路径特征
        5.3.1 转型模式的生成
        5.3.2 引力核心模式
        5.3.3 产销基地模式
        5.3.4 精明收缩模式
        5.3.5 职能置换模式
    5.4 模式化发展的协调性与可变性
        5.4.1 基于边界融合的模式协调
        5.4.2 基于非均思路的模式异变
        5.4.3 重要转型节点的模式镶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响应模式差异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策略
    6.1 响应引力核心模式的空间调控策略
        6.1.1 资源环境承载力引领核心城市发展
        6.1.2 优化内生空间提升城市引力
        6.1.3 发挥多元化优势协调三产结构
        6.1.4 典型城市铁力的测度方法实践
    6.2 响应产销基地模式的产业布局策略
        6.2.1 生态服务水平主导转型方向
        6.2.2 整合区域资源培育优势产业聚集
        6.2.3 基于生态服务差异的产业空间布局
        6.2.4 典型生产单元朗乡的测度方法实践
    6.3 响应精明收缩模式的生态储备策略
        6.3.1 生态储备空间的精细化管控
        6.3.2 以生态安全格局决策空间发展
        6.3.3 融合景观文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6.3.4 典型城市五大连池的测度方法实践
    6.4 响应职能置换模式的空间重构策略
        6.4.1 外向连接寻找新增长点
        6.4.2 内部协作重置产业结构
        6.4.3 产城融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6.4.4 牡丹江市产业园区的测度方法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三、推进乡村振兴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天山南麓尉犁至拜城段汉代军事防御系统重建与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防御文化的内涵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古代军事防御系统研究进展
        1.2.2 网络分析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关键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的选取
    2.2 历史背景
    2.3 西域文明
    2.4 环境特征
    2.5 研究数据
第3章 汉代尉犁至拜城段防御系统结构分析
    3.1 汉代军事管理机制的建立
    3.2 尉犁至拜城段军事防御系统结构
        3.2.1 城池防御
        3.2.2 候望系统
        3.2.3 邮驿系统
        3.2.4 军事屯田
        3.2.5 协同防御
    3.3 空间特征分析
        3.3.1 汉代遗址位置分布
        3.3.2 汉代遗址空间布局
        3.3.3 其它相关遗址的分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事防御系统中的空间关系网络
    4.1 网络分析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4.2 基于汉代候望制度的通视性网络重建
        4.2.1 通视性观测模型
        4.2.2 可视域分析
        4.2.3 通视性关系网络特征
    4.3 基于可达性分析模型的交通路网结构分析
        4.3.1 多层次可达性路网模型
        4.3.2 可达性路网拓扑结构分析
    4.4 屯田规模与屯田关系网络的空间重建
        4.4.1 劳动力-耕地-产量关系模型
        4.4.2 屯田适宜区的空间重建
        4.4.3 汉代屯田规模与屯田空间关系网络
    4.5 空间网络综合分析与风险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多策略社会网络分析的防御关系特征
    5.1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
    5.2 军事防御网络的构建
        5.2.1 基于绿洲环境效应的局部最近邻耦合社会网络
        5.2.2 二模网络与二部矩阵
        5.2.3 关系强度引力模型
        5.2.4 网络规模与关联性
    5.3 自上而下的遗址网分析策略
        5.3.1 λ集
        5.3.2 切点、成分、岛屿
        5.3.3 分派
    5.4 自下而上的遗址网分析策略
        5.4.1 小团体
        5.4.2 K-核
        5.4.3 结构洞
        5.4.4 经纪角色
    5.5 防御网络的综合分析
        5.5.1 事件关系网络
        5.5.2 遗址关系网络
    5.6 基于优先度等级的袭击策略与网络拓扑结构鲁棒性
    5.7 遗址间防御关系形成的驱动因素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汉代防御文化影响下的生态景观格局与文化线路
    6.1 汉代生态景观格局
    6.2 文化线路的重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2 创新与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不足之处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代古城遗址信息表
附录2 汉代烽燧遗址信息表
附录3 其它类型遗址信息表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8)存量规划视角下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理论基础
        2.1.1 精明增长理论
        2.1.2 土地经济学理论
        2.1.3 承载力理论
        2.1.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 存量规划的研究视角解析
        2.2.1 存量规划相关概念辨析
        2.2.2 存量规划的发展概况
        2.2.3 存量规划的研究内容
        2.2.4 存量规划与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关系
    2.3 存量规划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调控方法
        2.3.1 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3.2 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预测方法
        2.3.3 内部存量用地调整的评价方法
        2.3.4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的模拟方法
        2.3.5 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控效果检验方法
    2.4 相关实践案例
        2.4.1 深圳市存量挖潜
        2.4.2 北京市减量发展
        2.4.3 上海市规模负增长
        2.4.4 成都市刚性管控
        2.4.5 相关经验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与影响机制解析
    3.1 城市发展概况
        3.1.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1.2 土地利用发展概况
        3.1.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2 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与规律
        3.2.1 内部更新特征
        3.2.1 外部扩张特征
        3.2.3 变化规律
    3.3 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机制
        3.3.1 影响因子体系构建
        3.3.2 影响因子确定
        3.3.3 影响机制阐释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城市内部存量用地的再开发潜力评价
    4.1 再开发潜力评价框架建立
    4.2 再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
        4.2.1 再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2 再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3 再开发潜力评价标准确定
    4.3 再开发潜力评价指数计算
        4.3.1 再开发潜力评价数据库建立
        4.3.2 再开发潜力单因子指数计算与分析
        4.3.3 再开发潜力综合指数计算与分析
    4.4 内部存量用地调整的区划
        4.4.1 内部存量用地调整规模确定
        4.4.2 内部存量用地调整分区划定
        4.4.3 内部存量用地现状问题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尔滨城市外部增量用地的控制模拟
    5.1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规模预测
        5.1.1 基于经济学模型的理论规模预测
        5.1.2 基于用地发展规律的经验规模预测
        5.1.3 基于承载力的极限规模预测
        5.1.4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规模的整合
    5.2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模拟的集成模型构建
        5.2.1 集成模型的组成模块
        5.2.2 生态安全格局的约束条件
        5.2.3 外部增量用地的变化概率
        5.2.4 外部增量用地的空间模拟
    5.3 基于集成模型的外部增量用地的情模拟
        5.3.1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的情景设计
        5.3.2 外部增量用地控制的情景模拟
        5.3.3 外部增量用地模拟的效果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控路径
    6.1 城市建设用地调控模拟结果整合
    6.2 哈尔滨内部存量用地的调整路径
        6.2.1 老旧住区的品质提升
        6.2.2 老工业区的转型更新
        6.2.3 待开发区的高效利用
    6.3 哈尔滨外部增量用地的控制路径
        6.3.1 生态控制线的刚性约束
        6.3.2 城市开发边界的底线限制
        6.3.3 新增用地发展的弹性引导
    6.4 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的实施保障措施
        6.4.1 完善空间规划的编制体系
        6.4.2 拓展内部存量用地调整的资金支持
        6.4.3 健全外部增量用地控制的政策法规
        6.4.4 加强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紧缺与可再生能源
        1.1.2 土地的供需矛盾
        1.1.3 交通规划的发展现状
    1.2 研究问题和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社会意义
        1.3.2 环境意义
        1.3.3 经济意义
        1.3.4 学术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理念与实践综述
    2.1 生产性理念回顾
        2.1.1 城市规划理念对交通规划的影响
        2.1.2 生产性城市及相关理论
    2.2 交通空间的生产性变革
        2.2.1 空间的集约
        2.2.2 空间的复合利用
        2.2.3 空间的生产性挖掘
        2.2.4 案例分析
    2.3 交通空间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实践
        2.3.1 实践构想阶段
        2.3.2 探索性实施阶段
        2.3.3 规模化实施阶段
    2.4 交通空间能源生产的技术进展
        2.4.1 太阳能
        2.4.2 风能及其他
第3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策略
    3.1 宜能的交通空间的分类
        3.1.1 路权用地
        3.1.2 公路服务区
        3.1.3 路面
        3.1.4 上空空间
    3.2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结合方式
        3.2.1 直接利用型
        3.2.2 空间结合型
        3.2.3 变废为宝型
        3.2.4 混合利用型
    3.3 交通空间整体化能源开发
        3.3.1 交通走廊沿线空间的利用
        3.3.2 城市交通存量用地的再利用
        3.3.3 交通空间与可再生能源开发相结合
第4章 我国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潜力分析
    4.1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政策导向
        4.1.1 可再生能源政策导向
        4.1.2 当前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导向
    4.2 基于GIS的我国交通用地的太阳能潜力模拟分析
        4.2.1 方法和原理
        4.2.2 数据来源
        4.2.3 模拟步骤
        4.2.4 结果
    4.3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以兰新铁路为例
        4.3.1 相关背景
        4.3.2 模拟对象
        4.3.3 模拟步骤
        4.3.4 结果
    4.4 公路服务区的光伏一体化潜力分析
        4.4.1 相关背景
        4.4.2 模拟对象
        4.4.3 模拟步骤
        4.4.4 设计方案
        4.4.5 结果
    4.5 主要结论和分析
第5章 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
    5.1 从规划角度介入的必要性
        5.1.1 现状——我国城市规划与可再生能源规划相脱节
        5.1.2 趋势——可再生能源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中
        5.1.3 途径——供需侧结合,总控规互补
    5.2 规划定位
    5.3 规划目标与特点
        5.3.1 规划背景
        5.3.2 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5.3.3 规划的特点
    5.4 规划技术流程
        5.4.1 前期调研评估
        5.4.2 空间布局
        5.4.3 规划选址
        5.4.4 选址的可行性评估
        5.4.5 指标体系的建立
    5.5 开发管理
        5.5.1 能源项目的招标
        5.5.2 经济模型评估
        5.5.3 补贴机制和购电机制
        5.5.4 管理机制
    5.6 潜在影响分析
        5.6.1 驾驶安全因素
        5.6.2 道路维护因素
        5.6.3 环境因素
        5.6.4 景观因素
    5.7 美国相关规划实践的介绍与分析
        5.7.1 美国公路路权用地可再生能源项目介绍
        5.7.2 与我国的比较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讨论
    6.4 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2.2 人居环境理论
        2.2.1 人居环境释义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2.2.4 区域人居环境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2.4 循环经济理论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3.4 本章小结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4.2.1 先秦时期
        4.2.2 秦汉时期
        4.2.3 隋唐时期
        4.2.4 明清时期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4.3.5 水土流失严重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4.3.7 基础设施不全
        4.3.8 思想观念滞后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5.1 自然环境要素
        5.1.1 地质地貌要素
        5.1.2 气候水文要素
        5.1.3 植被要素
        5.1.4 土壤要素
    5.2 经济技术要素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5.3 产业结构要素
        5.3.1 生态农业产业
        5.3.2 生态工业产业
        5.3.3 生态旅游产业
    5.4 社会文化要素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5.4.2 民俗风俗习惯
        5.4.3 庭院文化影响
    5.5 制度政策要素
        5.5.1 组织保障
        5.5.2 制度支撑
        5.5.3 体制保障
        5.5.4 公众参与
    5.6 本章小结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6.1 营建原则
        6.1.1 整体性原则
        6.1.2 以人为本原则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6.2 营建对策
        6.2.1 宏观层面
        6.2.2 中观层面
        6.2.3 微观层面
    6.3 本章小结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8.5.1 观念性参与
        8.5.2 组织性参与
        8.5.3 法规性参与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8.8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结论一
        9.1.2 结论二
        9.1.3 结论三
        9.1.4 结论四
        9.1.5 结论五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9.2.1 建议一
        9.2.2 建议二
        9.2.3 建议三
        9.2.4 建议四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四、浅谈新疆实施草地生态置换的必要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景观特征评价的秦岭北麓长安区段景观认知研究[D]. 王梦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在河西走廊的实施效应及牧民的响应[D]. 杨清. 兰州大学, 2021(09)
  • [3]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4]基于资源环境测度的黑龙江省森工城市转型模式研究[D]. 李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6]天山南麓尉犁至拜城段汉代军事防御系统重建与网络分析[D]. 朱建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0(06)
  • [7]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8]存量规划视角下哈尔滨城市建设用地调控研究[D]. 黄梦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交通空间可再生能源规划策略研究[D]. 韩丹. 天津大学, 2018(06)
  • [10]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谈新疆实施草原生态置换的必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