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品仿真装饰技术

工艺品仿真装饰技术

一、工艺品的仿真装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陈菁菁[1](2021)在《近现代刺绣艺术的“越界”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梦林[2](2021)在《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的图形元素提取及其衍生应用设计》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元素被应用在创意产品设计中。传统手工艺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天津因其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别具一格的民族特征,形成了特有的津派文化。本文立足于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从设计开发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传统非遗中的文化元素,从而为设计师们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灵感。本次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对天津地区民间工艺三绝艺术文化中特征元素的分析和提取,探究非遗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途径和方法,以更好地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具体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归纳整理法等资料搜集、整理方法,对具有天津民间工艺三绝之称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泥人张泥塑、风筝魏风筝的制作工艺和文化艺术内涵进行资料搜集,并分析了其图案、配色等特征的象征寓意。其次,构建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特征元素特征提取与应用系统,运用图像提取算法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和形态学算法对天津地区传统手工艺图像中图案、线条、色彩等主要特征元素进行提取。然后,采用实验对比法,将用Photoshop板绘的图案与程序提取的图案进行了T恤、半身裙、棒球服、女式西服套装4组虚拟仿真实验对比,探究了基于K-means算法提取的图案在服装三维虚拟仿真试衣软件Marvelous Designer中应用的可行性,旨在为以后传统民族元素在三维虚拟技术中的应用途径提供参考。最后,依照不同设计元素的基本特征,应用创意设计手段,对其进行趣味化、时尚化和简洁化处理,设计了13件津派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包括6件服装、3件配饰、2件家居用品、2件纪念品,以期在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兼具现代主流设计审美追求,探究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的契合点,推动和传承天津地区非遗文化。

宋紫姣[3](2021)在《清代铜胎珐琅香炉风格探析》文中提出铜胎珐琅香炉是清代皇室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器物,除了实用功能外,铜胎珐琅香炉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功能和装饰功能。在学界,对于早期香炉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于清代铜胎珐琅香炉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状态。本文旨在对清代铜胎珐琅香炉的风格及形成原因做初步的研究。首先,本文结合古代文献与相关实物资料对香炉和珐琅工艺的历史及相关概念进行简要梳理、定义;其次对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其它机构收藏的清代铜胎珐琅香炉实物进行梳理、归纳,将其中的典型器筛选出来进行辨别、对比,从器物造型的角度对铜胎珐琅香炉的风格做简要分析;最后从珐琅香炉上出现的纹饰及装饰图画入手,做较为全面的归纳、整理,同时将这些纹饰与清代其它工艺的装饰纹饰进行对比分析,从纹饰的角度对清代铜胎珐琅香炉的风格和来源做出判断。文章着重梳理、分析清代铜胎珐琅香炉的造型及纹饰,探讨了清代铜胎珐琅香炉的风格特点及成因,进一步揭示了清朝社会、文化思想对清代铜胎珐琅香炉风格形成的影响。

焦晓宁[4](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刺绣工艺革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而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伴随着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剧烈而深刻的变革,在传统手工艺领域的先行者悄然引领着产业和艺术的变化。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作为传统女性温良品性养成手段之一的刺绣也快步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无论是刺绣的生产方式、传承方式、手艺人的角色地位,还是刺绣的材料、工艺、图样、观念等都发生着十分显着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清末和民国初中期(1900-1937)刺绣工艺革新最具代表性的成就——仿真绣和乱针绣的题材、设色、针法、线条以及光与影交织的绣理进行分析,并就刺绣画面所呈现的质感、空间、体量等几个要素与传统女红进行对比研究,总结这一时期刺绣工艺革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刺绣工艺变革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姚娴婧[5](2020)在《Upwolfing在现当代羊毛毡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应用》文中指出羊毛毡作为当下记录在册的织物品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如今以一种新兴的手工艺术品的方式给现当代艺术领域带去了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在材料的选择还是技法的应用,艺术家带领羊毛毡从手工品变成艺术品,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视觉体验作品。首先,本文通过上网查找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羊毛的类别、毡化工艺、作品分析等对羊毛毡的前世与今生进行归纳,对羊毛毡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探讨。详细介绍了羊毛毡针刺毡和湿毡技术。通过电子邮件与艺术家进行了采访,分析来自各个国家艺术家的优秀案例作品,从艺术与技术双方面挖掘羊毛毡艺术所具有装饰性、可能性以及实用性的潜藏价值。其次,访谈艺术家本人,深入挖掘羊毛毡艺术领域的发明创新出新的制毡方式——Upwolfing技术,运用模具控制羊毛在孔洞空间内有效毡化,并借助烘干洗衣机加速毡化,打破传统湿毡的局限。本文从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作品的色彩和造型表现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深入挖掘其创新价值,重点分析了Upwolfing技术在现当代羊毛毡艺术创作中的可行性、肌理塑造和审美认知问题。通过实践找出羊毛毡肌理创作方式,运用Upwolfing塑造出立体肌理进行艺术实验,并将其应用于现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中,使Upwolfing技术可以被更好的应用于艺术实践中,推动羊毛毡艺术的发展。最后,基于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创新,细致阐述了Upwolfing在现当代羊毛毡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应用,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探讨国内羊毛毡爱好者们对Upwolfing技术的认知态度,对该技术进行适用性价值挖掘,为羊毛毡爱好者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为中国羊毛毡艺术品市场提供新思路,同时通过反复创作实践对羊毛毡理论加以佐证。综上所述,Upwolfing技术是一种创新型制毡方式,给羊毛毡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给作品提供更丰富的肌理效果。本论文旨在呼吁人们在传承羊毛毡艺术的基础上要不断进行提升创新,通过反复实践得以创新应用的价值。相信通过推广可以让Upwolfing技术更好的帮助国内艺术家进行创作,不断提高国人对羊毛毡工艺品的审美认知,为相关领域提供可借鉴性的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廖玲玲[6](2019)在《传统手工艺品数字展示的交互式叙事设计研究 ——以南通板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民族文化中曾经最具民众基础的传统手工艺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艺品作为地方的文化符号被送进博物馆和艺术馆。曾经作为民众生活叙事产物的传统手工艺品,在原生叙事性消解之后,迫切需要在展示中与民众产生新的联系。展示中数字交互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与发展,但目前大部分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的研究中,多从技术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手工艺品的数字展示,较少关注传统手工艺品与民众的关系问题。在展示中,如何通过数字交互技术使传统手工艺品与大众产生新的连接?如何塑造公众参观传统手工艺品展览的价值?成为传统手工艺品展示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南通板鹞风筝的传承现状入手,分析了传统手工艺品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的“原生性”消解、“场所感”消失以及“节奏感”失衡的困境。通过对南通板鹞风筝展示现状的调研分析,提出传统手工艺品的展示需要作出从物到人、从静到动、从知识到叙事的转变。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将叙事作为展示中传统手工艺品与民众关系塑造的方式和民众认知的方式。利用交互技术的交互特征,将用户作为主体,探索在数字展示中传统手工艺品与大众的关系、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内容的设计模式、参观中用户的行为模式。促进用户对传统手工艺品的认知,推动大众与传统手工艺品之间产生更加积极和具体的联系。通过对不同技术形态下数字展示案例的研究,对传统手工艺品本身的分析,总结了数字展示中的内容,内容的处理形式以及用户的行为模式。同时得出传统手工艺品在当代数字展示中与大众之间的新型关系,即文化认同、社会教育以及休闲娱乐。建立了传统手工艺品数字展示中构建叙事的模型。此外,通过对南通板鹞风筝博物馆中的用户进行研究,试图厘清不同类型的观众对待传统手工艺品的态度与情感,明确他们在观展中的需求以及体验维度。最后从不同的体验维度出发,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贺源[7](2019)在《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无论是研究人类社会文化中的静态结构还是动态过程,以往象征人类学所关注的通常是既成的象征本身,研究者往往着眼于可观察到的各类符号、可分析的内部结构与相应的文化解释,相对缺乏对象征符号赋意过程的重视。事实上,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总是承载着一定的功能和意义。就物质文化而言,这种功能和意义既变迁于物的社会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不断地在符号层面被生产、再生产,被扩充、缩减或迁移。于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借助皮尔斯符号学与物的社会生命两种理论的动态视角,借助个案研究实现对象征赋意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象征主体能动性的重新审视,并进一步反思作为象征人类学理论渊源之一的皮尔斯符号学对象征符号动态过程研究的启发意义。而旅游纪念品正是一种特殊的符号,是旅游地文化话语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与旅游地文化有所联系,并因此被人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以拣选、塑造和消费的物,旅游纪念品承担着体现旅游地本土文化、构建旅游形象等象征功能。尤其是其中被公认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更是在承担起这种象征功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成为旅游者认知旅游地历史文化的重要符号,并可唤起相应的旅游期待。不仅如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生产中还牵扯到异质文化物象的本土化等问题。其物质表象、符号意义和文化形象的变迁则是在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中逐步生成的。也正因此,旅游纪念品作为符号被生产的这一社会生命历程也就为我们研究象征赋意的过程提供了具体而微的个案。丽江古城是我国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的一处旅游胜地,当地成功的旅游纪念品如布农铃、东巴纸等也屡次被相关研究提及。本文即以丽江古城中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在外来者和本地人以及游客群体三方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布农铃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的田野调查,探讨这一源自滇藏茶马古道的物象在旅游开发中角色、意义和形象的变化:在认识茶马古道铃铛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新的现实语境分析以布农铃为代表的古城铃铛所承袭的地方文化传统,指明其脱离实用物品而走向精神产品和符号化的可能性。进而通过详细梳理布农铃缘起和发展的历程及其现实影响,指出其作为一种符号在不同阶段发生性质和功能变迁的原因,以及这一过程与丽江古城整体旅游形象建构的关联性。最终,这一物象在消费仪式、主客互动、影像传播和解读等因素的影响下,从一种马帮文化中的指示符号实现了向丽江古城文化象征符号的转型,在“吉祥”这一基调之上进一步成为本土纳西文化的承载物之一,并通过旅游者的凝视及其文字和影像呈现丽江铃铛这一物象的符号化成果。在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和物的社会生命理论两种动态视角相结合,用以指导对丽江古城布农铃这一地方性文化象征符号的赋意过程进行梳理的同时,本文还将知识再生产与符号资本、游客凝视与真实性等相关理论融入具体的分析之中,以增强对其不同阶段符号塑造特点的认知。最后则从这一符号生产个案出发,回应国内象征人类学研究者对象征思维方式的既有探讨:在以往象征人类学所重视的“物因具有某种特性而被赋予某种意义”这一单向度的象征思维之外,象征符号的生产中存在另一种向度,也即人为了传递既定的意义而从具体物象中加以选择和建构,并在一种主客互动的过程中使之成立并得到一定范围的传播和接受,从而作为一种象征稳固下来。而对这一象征思维向度的再发现,也使得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象征主体在这一过程中的能动性及其带有随机色彩的选择。与此同时,对旅游情境中的文化符号生产以及丽江铃铛这一成功个案的经验总结,也为今后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和地方特色文化资本转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王昱璎[8](2019)在《传统骨木镶嵌装饰工艺研究及创新探索》文中研究表明“骨木镶嵌”是一种在木器表面嵌入动物的骨骼来进行装饰的传统装饰工艺。它将工艺美术与传统家具、建筑相结合,是集镶嵌、雕刻、绘画于一身的装饰艺术的体现。目前传统骨木镶嵌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镶嵌的材料多为天然材料,骨片备制过程复杂,成本很高,利用纯手工工艺进行镶嵌工作时费时又耗力,很难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随着年代的推移,受气候温度和湿度变化、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开胶、掉漆、嵌件脱落等现象。本文从工艺生产的角度出发,针对传统骨木镶嵌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介绍了数字加工技术在传统镶嵌工艺生产上的应用,并对镶嵌工艺的数字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实践研究,创新应用了三维打印技术与数控雕刻CAM/CNC技术,通过FDM熔融沉积型三维打印技术加工嵌件,并运用数控雕刻技术加工镶嵌基材的凹槽,完美的将现代化加工技术融入家具镶嵌的生产制作中,提高了传统镶嵌工艺的现代化程度及加工精度。最后在实践部分设计制作了两种数字化的镶嵌装饰。在进行传统装饰纹样“寿”字纹的镶嵌加工和现代装饰QQ表情“笑脸”的镶嵌加工过程中,首先通过三维建模软件Rhino进行纹样的建模,并通过FDM型3D打印机打印模型,随后将STL格式的模型文件导入至Master cam中进行2D挖槽的参数设置并生成刀具加工路径,接着进行实体仿真加工并输出NC代码,在代码的驱使下铣床进行嵌件凹槽的加工,最后将嵌件与凹槽胶合,完成最终的镶嵌。

楚小庆[9](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王永强[10](2018)在《“苏作”工艺传承与振兴研究 ——以苏州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苏作”工艺主要是指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体现精致、细腻、典雅的审美特征,制作工艺高超的苏州传统手工艺及其产品,其内容所指与苏州传统手工艺或苏式工艺美术大致相当。苏州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产区,以苏绣、苏作玉雕等为代表的“苏作”工艺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盛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发布,为“苏作”工艺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系统梳理“苏作”工艺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历史,分析“苏作”工艺保护和传承的理论与实践,总结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与经验,探讨“苏作”工艺振兴的策略与路径,以期对当下中国传统工艺的振兴有所助益。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与意义,从中国传统手工艺和世界手工艺发展的视角探讨了“苏作”工艺传承与振兴对于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意义,并梳理了“苏作”工艺的研究现状与不足,阐述了选择“苏作”工艺这一概念作为研究对象的现实意义以及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传承与振兴研究的个案意义和理论价值。第二章主要阐述了“苏作”工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该部分论述了“苏作”“苏作家具”与“苏作”工艺的相互关系,探讨了“苏作”工艺不同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苏式”“苏样”和“苏意”等相关概念的辨析,理清了“苏作”工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和行业基础。文章借鉴工艺美术、民间美术等领域的分类研究成果,并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苏作”工艺的相关特性,将“苏作”工艺大致分为织绣工艺类、雕塑工艺类、文房用品类、装饰类、金属工艺类和其他工艺类六个大类,进一步阐述了“苏作”工艺的风格特征,介绍了“苏作”工艺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明清时期文人阶层的参与对“苏作”工艺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第三章主要梳理了镇湖苏绣、光福玉雕的历史与现状。该部分详细阐述了镇湖苏绣、光福玉雕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相关经验。第一节介绍了苏绣的文化与历史,探讨了镇湖苏绣的崛起与发展。第二节介绍了苏作玉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转型,探讨了光福玉雕的兴起、发展及现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苏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该部分首先论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苏作”工艺,梳理了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的“苏作”工艺项目。其次,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式以及“苏作”工艺生产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最后,从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传承人才培养、传统技法与题材的保护传承、传习场所建设、传承活动开展和宣传教育等方面,介绍了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保护传承的现状与经验,并探讨了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传承发展的相关问题及其对策。第五章是在前文基础上的进一步探讨,结合《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主要任务和各地传统工艺振兴的实践经验,探讨“苏作”工艺振兴的策略和路径。第一节探讨了“苏作”工艺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依托学校教育、行业培训、社会教育等多种方式,健全多层次的“苏作”工艺人才培养体系,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为契机,提高“苏作”工艺传承人群传承与实践能力,提升文化自信,增强传承后劲,推动“苏作”工艺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探讨了“苏作”工艺的现代转化问题,以现代设计理念推动“苏作”工艺现代转化,从传统工艺功能、材料和形态等要素出发,推动“苏作”工艺产品的设计创新。第三节探讨了“苏作”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问题,通过“苏作”工艺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和差异化定位,市场思维的运用,传统工艺文化生态以及生活方式的恢复与重建等方面来探索“苏作”工艺的更多可能性。同时,加强“苏作”工艺的宣传推广和相关体验活动的开展,推动“苏作”工艺融入日常生活。

二、工艺品的仿真装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艺品的仿真装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2)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的图形元素提取及其衍生应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数据库的构建研究
        1.2.2 图像提取算法在民间艺术资源库构建中的应用
        1.2.3 天津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与文化传承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天津民间工艺三绝艺术图案元素分析
    2.1 天津民间工艺三绝
        2.1.1 杨柳青木板年画
        2.1.2 泥人张彩塑
        2.1.3 风筝魏风筝
    2.2 图案元素的种类、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特征分析
        2.2.1 图案元素的种类
        2.2.2 图案元素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K-means与形态学的特征元素提取
    3.1 天津地区民间艺术特征元素提取系统
        3.1.1 系统设计基础
        3.1.2 提取系统各提取界面设计
    3.2 图案与线条元素提取程序设计
        3.2.1 服装图案提取常用算法
        3.2.2 K-means算法原理
        3.2.3 形态学原理介绍
    3.3 色彩提取程序设计
        3.3.1 程序代码理论与原理分析
        3.3.2 色彩提取结果
    3.4 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取图案在虚拟试衣软件中的应用实验
    4.1 服装模型制备
        4.1.1 服装模型的制作方法比较
        4.1.2 服装模型的建立
    4.2 图案在虚拟试衣软件中的应用实验
        4.2.1 图案素材绘制
        4.2.2 实验流程
        4.2.3 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津民间艺术图案与色彩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5.1 不同表现形式下元素在服饰中的应用
        5.1.1 直接应用于虚拟服装
        5.1.1.1 图案与分割线结构结合
        5.1.1.2 图案贴图用于虚拟T恤
        5.1.2 元素与服装工艺结合用于服装
        5.1.2.1 色彩喷涂
        5.1.2.2 刺绣或腰封装饰
        5.1.3 变形重组用于服装面料纹理
        5.1.4 配饰设计中的应用
    5.2 图案与色彩元素在其他设计中的应用
        5.2.1 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5.2.2 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3)清代铜胎珐琅香炉风格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以香炉为侧重点的相关研究
        二、以铜胎珐琅为侧重点的相关研究
        三、以珐琅香炉为侧重点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铜胎珐琅香炉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香炉的相关定义
        二、铜胎珐琅
第一章 清代铜胎珐琅香炉的功用及生产背景
    第一节 珐琅香炉的功用
        一、生活用具
        二、文化用具
        三、宗教、祭祀用具
    第二节 生产背景
        一、制作机构
        二、帝王尚好及要求
    小结
第二章 铜胎珐琅香炉器形风格探析
    第一节 仿古
    第二节 仿生
    第三节 其它造型
    小结
第三章 铜胎珐琅香炉纹饰风格探析
    第一节 主体纹饰
        一、花卉纹饰
        二、动物纹饰
        三、自然纹饰
        四、吉祥纹饰
        五、文字纹饰
    第二节 辅助纹饰
        一、辅助纹饰
        二、锦地纹
    第三节 铜胎珐琅香炉的纹饰来源
        一、与瓷器间的关系
        二、与纺织品间的关系
        三、与绘画间的关系
        四、与西方艺术间的关系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4)清末民国时期刺绣工艺革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和范围界定
        一、画绣、绣法和针法
        二、本文研究对象
        三、本文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刺绣工艺革新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节 “振兴实业”背景下的刺绣工艺
        一、传统绣业艰难生存
        二、工艺改良政策支持
        三、工艺改良意识初兴
    第二节 “美术思潮”对刺绣艺术的影响
        一、西画对刺绣的影响
        二、“美术”与刺绣的联系
    第三节 刺绣工艺生产关系变革
        一、生产组织形式多样
        二、市场展销范围扩大
        三、技艺传承方式变化
    第四节 清末民国时期刺绣工艺革新代表人物及绣种
        一、沈寿的“仿真绣”探索
        二、杨守玉的“乱针绣”实践
        三、“仿真绣”与“乱针绣”的比较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刺绣工艺革新的表现
    第一节 工具材料的变化
        一、绣针
        二、绣线
        三、底料
    第二节 题材内容的拓展
        一、稿本内容的多样
        二、稿本形式的突破
    第三节 技艺针法的革新
        一、仿真绣法
        二、乱针绣法
        三、丝光表现
    第四节 装裱形制的西化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刺绣工艺语言及审美变化
    第一节 刺绣工艺语言的变革
        一、光与影的应用
        二、空间结构的实施
        三、色彩关系的处理
        四、肌理质感的表现
    第二节 刺绣艺术的审美嬗变
        一、逼真的再现性
        二、自由的表现性
    第三节 新与旧、洋与土并存的审美趣味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刺绣工艺革新的影响和启示
    第一节 对当代刺绣艺术发展的意义分析
        一、社会方面
        二、艺术方面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刺绣工艺革新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Upwolfing在现当代羊毛毡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羊毛毡的相关概述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羊毛毡
        2.1.2 Upwolfing
    2.2 羊毛毡的发展进程
        2.2.1 羊毛毡的前世
        2.2.2 羊毛毡的今生
    2.3 羊毛毡的制作工艺
        2.3.1 羊毛毡材料的选取
        2.3.2 羊毛毡的毡化原理
        2.3.3 羊毛毡成型相关技法
第三章 羊毛毡在现当代艺术领域的发展研究
    3.1 羊毛毡材料出现在艺术领域中的行为
        3.1.1 返璞归真的艺术
        3.1.2 环保可持续理念
    3.2 羊毛毡的装饰性、可能性以及实用性
        3.2.1 形态塑造表现
        3.2.2 图案肌理表现
    3.3 羊毛毡艺术家及其实例分析
        3.3.1 材质的混搭
        3.3.2 质感立体化
        3.3.3 羊毛软雕塑
    3.4 羊毛毡归属于艺术的必然趋势
第四章 Upwolfing的创新性艺术呈现
    4.1 Upwolfing的独立创新
        4.1.1 面料结构重塑
        4.1.2 艺术纹理表现
    4.2 Upwolfing的色彩表现
        4.2.1 色彩的丰富性
        4.2.2 色彩的和谐性
    4.3 Upwolfing的造型创新
        4.3.1 形态表现
        4.3.2 立体质感
    4.4 Upwolfing的制毡表现
    4.5 Upwolfing的创作灵感来源
第五章 创新羊毛毡艺术的潜藏价值
    5.1 Upwolfing的适用性价值挖掘
        5.1.1 艺术价值
        5.1.2 应用价值
    5.2 Upwolfing在创作实践中的应用
        5.2.1 创作实验——肌理呈现
        5.2.2 毕业实践——作品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羊毛毡认知程度问卷调查
作品集

(6)传统手工艺品数字展示的交互式叙事设计研究 ——以南通板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说明
    1.2 课题背景
        1.2.1 传统手工艺品的叙事需求
        1.2.2 数字时代的到来和交互式叙事的发展
        1.2.3 展示中复杂问题的出现
        1.2.4 传统文化在当代发展的需要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1 传统手工艺品数字展示的研究现状
        1.3.2 交互式叙事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框架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的思路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1.6.1 创新性
        1.6.2 可行性
    1.7 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传统手工艺品传承与展示
    2.1 传统手工艺品概述
        2.1.1 传统手工艺与传统手工艺品
        2.1.2 传统手工艺和手工艺品的发展历程
        2.1.3 南通板鹞风筝简介及发展概况
    2.2 南通板鹞风筝传承中当下困境
        2.2.1 “原真性”的消解
        2.2.2 “场所感”的消失
        2.2.3 节奏感”的失衡
        2.2.4 困境突围——展示
    2.3 南通板鹞风筝展示调研与分析
        2.3.1 调研内容与实施
        2.3.2 南通板鹞风筝展示形式与现状分析
        2.3.3 南通板鹞风筝的展示状态总结
    2.4 南通板鹞风筝的展示要求
        2.4.1 从“物”到“人”
        2.4.2 从“静”到“动”
        2.4.3 从“知识”到“叙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手工艺品数字展示的交互式叙事分析
    3.1 交互式叙事概述
        3.1.1 叙事的概念
        3.1.2 交互式叙事的概念
        3.1.3 交互式叙事中人的认知
    3.2 交互式叙事视角下的数字展示
        3.2.1 数字展示的概念
        3.2.2 数字展示中主要的交互技术
        3.2.3 数字展示与交互式叙事
        3.2.4 交互式叙事数字展示的特点
    3.3 数字展示的案例研究与分析
        3.3.1 不同技术下的交互式叙事展示案例
        3.3.2 案例研究分析与总结
    3.4 传统手工艺品数字展示的交互式叙事分析
        3.4.1 展示的叙事内容分析
        3.4.2 内容的处理方法分析
        3.4.3 用户的行为模式分析
        3.4.4 展示中叙事意义分析
        3.4.5 叙事构建模型“CMAM”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板鹞风筝展示中用户研究与相关分析
    4.1 预研
        4.1.1 调研对象的界定
        4.1.2 调研的目的与内容
        4.1.3 调研的方法与步骤
    4.2 用户定量研究
        4.2.1 问卷设计
        4.2.2 问卷调查及实施情况
        4.2.3 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4.2.4 问卷调研小结
    4.3 用户定性研究
        4.3.1 用户选择及访谈实施
        4.3.2 儿童—家庭用户访谈
        4.3.3 青年用户访谈
        4.3.4 老年用户访谈及分析
    4.4 调研内容分析与总结
        4.4.1 用户画像
        4.4.2 用户需求分析
        4.4.3 参观中的体验维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手工艺品数字展示中交互式叙事设计原则与策略
    5.1 设计的原则
        5.1.1 用户主体身份的强调
        5.1.2 传统手工艺品价值内涵的表达
        5.1.3 当代语境下大众与传统手工艺品关系的重构
        5.1.4 具有差异性的设计表达
    5.2 基于认知体验的设计策略
        5.2.1 多角色认知模型的建立
        5.2.2 多感官通道信息的传递
        5.2.3 多类型内容的适应性表达
    5.3 基于娱乐体验的设计策略
        5.3.1 游戏化增强动机趣味
        5.3.2 肢体互动促进行为乐趣
        5.3.3 “异化表达”塑造认知意趣
    5.4 基于情感体验的设计策略
        5.4.1 推动在场社交促进沟通交流
        5.4.2 打造网络社区增进群体归属
        5.4.3 营造情境沉浸促进情感产生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论文所配图表
附录二 :调研问卷
附录三 :博物馆人员访谈
附录四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外对物与物质文化的研究
        (二) 国内外的铃铛研究
    三、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的引入与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及调查情况
        (一) 布农铃简介
        (二) 其他店铺和产品简介
        (三) 田野点的进入和调查情况简介
第一章 古道物象的符号潜质:古城铃铛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丽江特色:民族旅游工艺品的市场境况
        一、从物产到特产:丽江旅游开发的新语境
        二、丽江特色提炼:民族旅游地方性的构建
        三、同质化与特色:丽江旅游中的一种视角
    第二节 多样并存: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铃铛文化
        一、对铃铛文化内涵的界定
        二、宗教情境中的通神法器
        三、马帮生活中的实用装饰
        四、回响于边缘的古道物象
    第三节 走向前台:旅游与丽江铃铛的转向
        一、古物与视听结合体的再认识
        二、制铃者与铃铛的延续和新变
        三、对产地的策略性表达与认同
        四、铃铛的类别划分和名物对应
第二章 指示符号的意义拓展:创意点化与偏移之始
    第一节 卜布农的拾木成铃:从古道行者到丽江驻客
        一、徒步进藏中的马铃新生
        二、分享与重温的赠礼创意
        三、布农与铃的丽江再结缘
        四、木牌铃铛的偏移与路径
    第二节 布农铃的发展历程:从风景木牌到手工铃铛
        一、现场木牌作画的交流体验与仪式感
        二、手绘变印刷中的重心转移与旅游热
        三、手工铃铛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载体
        四、全球化与网络时代对布农铃的影响
    第三节旅游者的记忆留存:旅游大潮中的漂泊驿站
        一、不同时代潮流下的古城过客
        二、顾客留言簿里的倾诉与跟帖
        三、怀旧体验:老顾客的记忆唤起
        四、有故事的铃铛与和铃铛的故事
    第四节 布农铃的符号生成:想象与实践的主客互动
        一、丽江古城的浪漫意象生产与旅游开发
        二、布农铃的传奇与理想生活的现实隐喻
        三、布农铃在丽江古城的融入与凸显方式
        四、他者的表达:传奇的重述与符号的成形
第三章 文化共生的符号增长:新路径下的符号消费
    第一节 布农铃产品的符号构成与寓意解释
        一、木牌画与铃铛的创意组合
        二、铃的文化分类与图案解释
        三、符号的连接与意义的强化
    第二节 布农铃产品的设计理念与寓意学习
        一、个人文化资本的实践与法器的隐喻
        二、店铺内部的文化再生产与知识积累
        三、社会复制中布农铃的符号意义拓展
    第三节 布农铃的消费仪式与铃铛意义传递
        一、镇店之宝的揽客之道与特殊性的赋予
        二、对店铺名称、铃铛分类和功能的介绍
        三、消费者的意义接收与吉祥文化的影响
        四、知识的互动:招鬼铃铛何以寓意吉祥
        五、消费仪式中的权力结构与知识再生产
    第四节 铃铛售出后的归宿地与社会生命史
        一、挂家挂车与铃铛功能的延续及其变形
        二、文房摆设中的静心养心物与文化品位
        三、作为礼物馈赠的地方特产与吉祥物品
        四、供养寺院与铃铛象征功能的实现空间
        五、铃铛的符号意义转换与去商品化过程
        六、绝版手工制品的升值可能与再商品化
第四章 地方文化符号的成型:他我共建的古城之铃
    第一节 铃铛地方性的本土再造
        一、本地文化主体的介入与传统的发明
        二、旅游开发潮流之下铃铛的本土记忆
        三、旅游文化影响下的地方性与真实性
    第二节 热播影视剧的带动效应
        一、被表述的风情:影视剧的虚构与真实
        二、本地人的演绎:符号资本之下的竞争
        三、热销潮流反思:文化传播方式再探索
    第三节 立足于丽江的铃铛收藏
        一、博物馆的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展示
        二、古道铃铛与盛世收藏的民间传统
        三、旅游前台的记忆重构与信息传递
    第四节 他者的凝视与意象呈现
        一、他者凝视中丽江铃铛的呈现方式
        二、双向共建的古城印象和铃铛意象
第五章 马铃新生的符号反思:古道物象的蜕变之道
    第一节 马铃新生的方式及其动力
        一、古道铃铛的审美转化及其路径偏移
        二、以铃为媒的象征缔结与需求的互动
        三、铃铛的古城嵌入与文化话语的构建
        四、旅游开发中的符号塑造与意义联动
    第二节 文化变迁中物的象征维度
        一、物的社会生命过程所包含的象征维度
        二、文化商品化中马帮铃铛象征性的获得
        三、趋吉避凶的文化基因与象征的主体性
        四、象征的思维方式与双向度的象征研充
结语
附录
    一、田野照片
    二、相关截图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传统骨木镶嵌装饰工艺研究及创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骨木镶嵌装饰的研究现状
        1.3.2 镶嵌装饰的数字化加工工艺
    1.4 研究内容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传统骨木镶嵌装饰工艺
    2.1 骨木镶嵌的概述
    2.2 骨木镶嵌的材料
        2.2.1 牛骨
        2.2.2 象牙
        2.2.3 黄杨木
        2.2.4 基底木料
    2.3 骨木镶嵌的工艺
    2.4 骨木镶嵌图案的文化内涵
        2.4.1 纹样布局
        2.4.2 人物故事
        2.4.3 山水风景
        2.4.4 花鸟静物
        2.4.5 纹样
    2.5 骨木镶嵌装饰在家居制品中的应用
    2.6 骨木镶嵌的制作流程
    2.7 本章小结
3 镶嵌工艺的数字加工
    3.1 镶嵌产品的创新设计
    3.2 3D打印技术的概述
    3.3 三维打印技术在文物修复保护中的应用
    3.4 3D打印技术分类
        3.4.1 光固化成型工艺(SLA)
        3.4.2 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OM)
        3.4.3 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SLS)
        3.4.4 熔融沉积型制造技术(FDM)
        3.4.5 三维打印黏结成型工艺(3DP)
        3.4.6 数字光处理技术(DLP)
    3.5 3D打印嵌件
        3.5.1 三维软件建模
        3.5.2 切片处理
        3.5.3 三维打印
        3.5.4 三维打印模型后期处理
    3.6 CAM/CNC技术概述
    3.7 CAM/CNC加工基材凹槽
        3.7.1 Master CAM数控加工编程
        3.7.2 铣床的选择
        3.7.3 加工毛坯的设置
        3.7.4 刀具的选择与参数的设置
        3.7.5 切削参数的设置
        3.7.6 共同参数的设置
        3.7.7 刀具轨迹的路径模拟与实体仿真加工
        3.7.8 NC程序的输出
    3.8 嵌件与凹槽的胶合
    3.9 本章小结
4 镶嵌工艺在现代家居制品中的设计实践与分析
    4.1 传统纹样“寿”字的镶嵌
        4.1.1 寿字纹样的建模
        4.1.2 寿字纹样嵌件的三维打印
        4.1.3 打印件的后处理操作
        4.1.4 Master cam中寿字纹样的2D挖槽
        4.1.5 嵌件与凹槽的胶合
        4.1.6 “寿”字纹样在传统家居制品中的应用
    4.2 现代装饰QQ表情的镶嵌
        4.2.1 QQ表情的建模
        4.2.2 QQ表情嵌件的三维打印
        4.2.3 打印件的后处理操作
        4.2.4 Master cam中QQ表情“笑脸”的2D挖槽
        4.2.5 嵌件与凹槽的胶合
        4.2.6 QQ表情“笑脸”在现代家具制品中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1.关于“艺术”的概念
        2.关于“技术”的概念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1.关于“形态”的概念
        2.关于“生态”概念
        3.关于“形式”的概念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创新目标
        (二)创新价值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体系
        三、研究方法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五、解决方案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一)基本脉络
        (二)主要表现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1.中国
        2.西方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2.负面影响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10)“苏作”工艺传承与振兴研究 ——以苏州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苏作”工艺:概念、内涵及其发展历史
    第一节 “苏作”工艺的概念与内涵
        2.1.1 “苏作”“苏作家具”与“苏作工艺”
        2.1.2 “苏作”工艺相关概念辨析
        2.1.3 “苏作”工艺的分类及特征
    第二节 “苏作”工艺发展历史概述
第三章 镇湖苏绣、光福玉雕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镇湖苏绣的历史与现状
        3.1.1 苏绣的文化与历史
        3.1.2 镇湖苏绣的崛起与发展
    第二节 光福玉雕的历史与现状
        3.2.1 苏作玉雕的历史传统与当代转型
        3.2.2 光福玉雕的兴起、发展及现状
第四章 “苏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苏作”工艺保护传承的实践与思考
        4.1.1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苏作”工艺
        4.1.2 “苏作”工艺的生产性保护探索
    第二节 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保护传承的经验、问题及对策
        4.2.1 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保护传承的现状与经验
        4.2.2 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传承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第五章 “苏作”工艺振兴的策略与路径
    第一节 “苏作”工艺人才培养
        5.1.1 探索“苏作”工艺人才培养体系
        5.1.2 提高传承与实践能力
    第二节 “苏作”工艺的现代转化
        5.2.1 以现代设计理念推动“苏作”工艺现代转化
        5.2.2 “苏作”工艺产品的设计创新
    第三节 “苏作”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5.3.1 探索“苏作”工艺的更多可能性
        5.3.2 加强“苏作”工艺的宣传推广及体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工艺品的仿真装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近现代刺绣艺术的“越界”现象研究[D]. 陈菁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天津民间工艺三绝的图形元素提取及其衍生应用设计[D]. 刘梦林.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3]清代铜胎珐琅香炉风格探析[D]. 宋紫姣.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清末民国时期刺绣工艺革新研究[D]. 焦晓宁.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5]Upwolfing在现当代羊毛毡艺术创作中的创新应用[D]. 姚娴婧.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6]传统手工艺品数字展示的交互式叙事设计研究 ——以南通板鹞为例[D]. 廖玲玲. 江南大学, 2019(05)
  • [7]民族地区的旅游符号生产 ——丽江古城布农铃的个案研究[D]. 贺源. 云南大学, 2019(09)
  • [8]传统骨木镶嵌装饰工艺研究及创新探索[D]. 王昱璎.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10]“苏作”工艺传承与振兴研究 ——以苏州镇湖苏绣、光福玉雕为中心的考察[D]. 王永强. 南京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工艺品仿真装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