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蕨类植物新纪录

云南蕨类植物新纪录

一、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论文文献综述)

张伶俐,徐成东,冯建孟[1](2017)在《云南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生物地理学解释》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云南地区不同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蕨类植物的分布格局,并探讨环境因子对不同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蕨类植物分布格局的差异性影响;方法:利用云南地区大尺度的蕨类植物分布信息,通过空间自回归方法探讨环境因子对不同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蕨类植物的分布格局的差异性解释;结果:云南地区温带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其比重的高值主要出现在研究区域北部,而热带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其比重的高值则主要出现在南部;相对温带蕨类植物的多样性,热带蕨类植物的多样性受到生境异质性因子更加强烈的影响。相对多样性指标,温、热带蕨类植物的比重更易受到气候因子的影响;结论:蕨类植物多样性及其比重的地理分布格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生境异质性对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力可能与生物地理分布区性质有关。相对多样性指标,比重格局可能更受制于气候因素。

周喜乐,张宪春,孙久琼,严岳鸿[2](2016)在《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文中研究表明物种编目及其科属系统排列是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本文采用Flora of China使用的分类系统,结合最新分子分类学研究成果以及近几年发表的新资料,对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共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40科178属2,147种5个亚种118个变种,其中特有种839个,占总种数的39.08%。种数最多的5个科依次为鳞毛蕨科(505种,含种下单位,下同)、蹄盖蕨科(323种)、水龙骨科(280种)、凤尾蕨科(266种)和金星蕨科(209种);种数最多的5个属依次为耳蕨属(Polystichum,209种)、鳞毛蕨属(Dryopteris,176种)、蹄盖蕨属(Athyrium,137种)、双盖蕨属(Diplazium,98种)和凤尾蕨属(Pteris,97种)。在地理分布上,种数排名前5的省份为云南(1,365种)、四川(875种)、贵州(838种)、广西(785种)和台湾(779种)。含中国特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科属中,排前3位的科分别为鳞毛蕨科(257种)、蹄盖蕨科(169种)和凤尾蕨科(113种);排前3位的属为耳蕨属(140种)、蹄盖蕨属(82种)和鳞毛蕨属(61种)。

汤欢,薛跃规,伍明凤[3](2014)在《广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广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本底还不清楚,旨在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该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资料,促进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该保护区的植物资源。【方法】通过野外标本采集、调查,室内整理、鉴定,对该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保护区蕨类植物共有37科,69属170种。热带科与温带科比例为12∶1,热带属与温带属比例为3∶1。属于东亚分布及其变型的属共有8属,其中,4属为中国-喜马拉雅变型,1属为中国-日本变型。【结论】该保护区少种科、属数量多,区系热带性质明显,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性质。

季艳秋[4](2014)在《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叶表皮特征对叉蕨科系统演化的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叉蕨科曾经是一个庞杂的混合体,属间和科间关系争议较大。秦仁昌(1978)依据孢子体特征将叉蕨科分成8属,刘红梅(2007)、Smith(2006)和Maarten(2011)依据分子特征将叉蕨科分为叉蕨属和牙蕨属两个属,其中叉蕨属包含秦仁昌系统的叉蕨属、轴脉蕨属、沙皮蕨属和地耳蕨属。本文从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叶表皮特征三个方面对叉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如下:①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叉蕨科7属34种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孢子为左右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超半圆形或豆形;极轴长为18-38μm,赤道轴长为23-57μm;单裂缝,裂缝长度为孢子全长的1/2-2/3;孢子具脊状、翅状、刺状和耳状4种纹饰,孢子表面有时具细刺、颗粒或孔。通过孢粉学分析,支持Maarteen(2011)的分类,将叉蕨科分为叉蕨属和牙蕨属两个属。②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国产叉蕨科4属9种植物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孢子吸水膨胀,在原叶体原始细胞中先充满一个巨大的油滴,一般先形成初生假根,标志萌发,然后在与初生假根成钝角方向产生原叶体原始细胞,所以孢子的萌发类型为向心型;丝状体细胞2-9个,丝状体细胞有三种类型:直桶状、圆桶状和扁圆桶状,丝状体先端细胞经过两次斜分裂形成楔形顶端细胞;片状体形态多样,为舌形、匙形或倒卵形;成熟原叶体为两侧对称的心脏形,中肋不明显,一般原叶体横轴大于纵轴,两翼上延、外展或向内交错;原叶体发育方式为三叉蕨型;颈卵器分布于分生组织下方,颈部圆柱状,向原叶体基部略微弯曲,颈卵器颈部四列细胞,成熟时颈卵器顶端四裂;精子器生长在两性配子体的基部或雄配子体的表面,精子器球形或漏斗状,盖细胞圆形,盖细胞破碎或形成小孔释放精子;毛状体多在原叶体阶段出现,少数在片状体阶段出现,单细胞乳突状毛状体多分布在原叶体边缘,少数生长在表面,多细胞分枝毛状体生长在原叶体表面,多分布在分生组织下方,与颈卵器伴生。根据本文的观察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配子体发育及形态特征在叉蕨科属间的差别不大。③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国产叉蕨科7属31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它们的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表皮细胞垂周壁呈浅波状或深波状,上下表皮细胞中含有针晶或单晶;气孔为下生型,具7种气孔器类型,即极细胞型、聚合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和不规则型,每种植物具4-7种气孔器,在气孔器组成上具多型现象,气孔指数在3.9%-25.7%之间,气孔密度在8-76个/mm2之间。轴脉蕨属、叉蕨属、黄腺羽蕨属、地耳蕨属和沙皮蕨属的叶表皮特征具有交叉性,可归为广义的叉蕨属,将肋毛蕨属从叉蕨科中分离出来。根据上述三方面的研究结果,本文支持Maarten(2011)系统对叉蕨科的划分,赞同将叉蕨科分为叉蕨属和牙蕨属2个属的观点。

林美花[5](2013)在《南平市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管理与推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生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中文学名:长叶铁角蕨,属于铁角蕨科,在我国甘肃(文县)、浙江(泰顺、景宁、雁宕、乐清)、江西(龙南、广昌、安福、遂川、宁都、会昌、安远、寻乌、崇义、井冈山)、福建、台湾、湖北(黄冈、巴东、利川、合丰、咸丰)、湖南西部及南部、广东、广西、四川(峨眉山、峨山、峨边、酉阳、筠连、华云、城口、南川、石柱、天全、巫溪、雷波)、贵州(梵净山、江口、印江、独山、松桃、湄潭、榕江、凯里、册亨、清镇、安顺)、云南南部及西部等均有分布。附生林中树干上或潮湿岩石上,海拔150-1800米。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日本、韩国南部(济洲岛)、斐济群岛也都有一定的分布。我们福建省的闽北及闽西北部分地区的次生林、人工林等森林植被保护较为完好的沟边、林下则均可常见。长生铁角蕨极具观赏价值,是优良的耐荫、室内观赏植物,目前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园林企业一直把园林植物的创新开发利用作为发展的抉择。因此开展对长生铁角蕨人工繁植与栽培技术的研究,较具有研究意义和开发价值。本文以长生铁角蕨为材料,对其人工扦插繁殖、栽培技术(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处理和不同年龄穗条)进行了研究,于13年2月16日到13年8月30日,在福建省来舟林业试验场,对长生铁角蕨进行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处理和不同年龄穗条进行对比试验。为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走向成熟及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因素对叶柄扦插成活率的影晌不同因素水平对叶柄扦插成活率无显着影响。各处理间差异较小且各处理的平均成活率均高于90%。可见长生铁角蕨的生物学特性(叶尖会长成植株的特性)及半肉质化的叶柄是扦插较易生根发芽成因。说明长生铁角蕨的遗传特性是扦插较易生根成活的主要原因外,与半肉质化的叶柄积累较多的养分物质是扦插成活的基础。据试验调查观察:叶柄扦插长成新芽的速度生长较慢且迟于长根,根系的生长较快,在新芽展叶前根系己经形成,具备较强的养分吸收能力,从而促进因叶的生长。(2)不同处理对叶柄发双芽及发二回叶的影响叶柄发双芽和发二回叶是长生铁角蕨迅速培养成观赏植株的重要指标。其百分率与各处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各基质因素对叶柄发双芽和二回叶的百分率具有极显着的影响,而生根粉-6和年龄组对其无显着影响。说明发双芽比发单芽的叶柄需要更多的养分供应,二回叶的形成也需一定的养分物质,除叶柄本身储存的养分物质外,基质是其主要的养分供应源。园土取之于林下土壤,有效养分丰富且全面,插其中的叶柄发双芽和发二回叶的百分率更高,深埋地下的泥炭只有更多的有机质,但比不上园土。(3)不同处理对叶柄发叶数及叶长的影晌发叶数及叶长也是观赏蕨类栽培的重要生长指标,各处理之间的也存在较大差异。基质对叶柄的平均发叶数和平均叶长均有极显着的影响,生根粉-6对二者的影响仅达到统计学上10%的水平,年龄组对叶柄的发叶数有显着影响。说明在一定年限内,中老龄的叶柄扦插在具有较多养分的园土中能萌生更多的叶,这是由于叶柄随年龄的增长积累有更多的有效养分。扦插在泥炭的叶柄发叶较少,是由于泥炭其有效养分较少,但其根系仍较发达而具有吸收能力,从而保证了其叶的长度的增加和扩展。(4)不同处理对叶柄根系数量及长度的影响基质、生根粉-6和年龄组对叶柄的根系数量和长度均无显着影响,在各因素的不同水平间也无显着差异基质、生根粉-6和年龄组对叶柄的根系数量和长度均无显着影响,在各因素的不同水平间也无显着差异,叶柄的平均根系数量为5.53~7.90枚,平均根系长度为4.02~4.86cm。根系的发生、数量和长度与物种的遗传特性及生境相关。叶柄的扦插基质均比较疏松,且相对湿润,有利于根系的发生和扩展。总而言之,长生铁角蕨作为观叶植物来培育与栽培推广,取决于其繁育技术的成熟和植株培育的整体形态。对本试验结果分析,各因素的各水平之间有些达到了显着差异,但主要来源在于基质,说明长生铁角蕨喜生长于疏松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同时说明:多年生肉质叶柄内含的较多养分,为其扦插成活提供了物质基础;生根发叶成活后,根系吸取基质中养分,以供新叶的生长,撇开日常管理影响干挠外,证明基质对其生长发育具有显着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泥炭所含有效养分较少,扦插其中的叶柄的发叶数、发双芽和二回叶的百分率均较少,而园土则养分充足,是培育长生铁角蕨的好基质。中国林科院的生根粉-6,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使插穗生根和生长等,由于长生铁角蕨的生物学特性具有的较强发根能力,使用生根粉的作用变弱,生产上不必采用。中老年龄的叶柄,积累的内含营养物质相应增多,其扦插的叶柄生长发芽较好。综合试验结果表明:选择4~7年生的叶柄扦插于园土或1园土:l泥炭的基质中,成活率达90%以上,试验观测40.4%的叶柄能萌发两个幼芽,生根后将其切开栽植,成活率达100%,扦插培育一年生苗高达25.5cm,发叶数为2.9枚,扦插繁殖提高了繁殖系数.周期短,见效快,其生长发芽及观赏性等较好。这一结果,为长生铁角蕨开发利用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繁殖与栽培方法。据试验观测40.4%的叶柄能萌发两个幼芽,生根后将其切开栽植,成活率达100%,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其繁殖系数.

姜楠[6](2011)在《中国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研究》文中提出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与裸子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它是最先出现的维管植物,因此研究蕨类植物的系统发生和演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水龙骨科植物是蕨类植物中最后演化出的一支,代表着蕨类植物最进化的一端。本文从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分子系统学三个方面对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探讨:①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 19属54种1变种1变型和国外产水龙骨科1属6种植物的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科植物的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或豆形,外壁较厚,光滑或形成疣状、波纹状或不规则块状纹饰,周壁较薄,具瘤状、颗粒状纹饰或光滑具附属物。孢子表面纹饰可分为6种类型:疣状纹饰、瘤状纹饰、颗粒状纹饰、波纹状纹饰、不规则块状纹饰以及光滑具附属物的类型。②对国产水龙骨科11属13种1变种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孢子吸涨萌发,一般先萌发出初生假根,在与初生假根垂直的方向产生原始细胞,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丝状体212个细胞,丝状体细胞直桶状、圆桶状或扁圆桶形。丝状体先端细胞经过两次斜分裂形成楔形顶端细胞或丝状体35列细胞时形成楔形顶端细胞。片状体为舌形、匙形或倒卵形。大部分种类原叶体阶段开始出现毛状体,原叶体发育方式为铁线蕨型或槲蕨型。成熟原叶体为两侧对称的心脏形,中肋不明显。一般原叶体横轴略大于纵轴。两翼上延、外展或向内交错,假根有时具横隔膜。颈卵器颈部圆柱状,向原叶体基部略微弯曲。颈卵器颈部四列细胞,颈壁细胞为47层。成熟时颈卵器顶端四裂;精子器生长在两性配子体的基部或雄配子体的表面,精子器球形或漏斗状。盖细胞圆形,盖细胞破碎或形成小孔释放精子;单细胞乳突状毛状体多分布在原叶体边缘,少数生长在表面;多细胞分枝毛状体生长在原叶体表面,多分布在分生组织下方,与颈卵器伴生。③对水龙骨科植物10属17种1变种的rbcL和rps4-trnS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经过序列拼接软件整理,结合NCBI上传的13属35种rbcL和rps4-trnS基因序列,用ClustalX1.83软件运算全局联配(Complete Alignment),进行多序列的对位排列。应用邻接树(Neighbor joining,NJ)和最大简约树(Maximum parsimony,MP)以及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通过用进化分析软件PHYLIP软件包(Version3.66)构建系统树。亚科分类群中属下种类相聚类,与分类系统中亚科的划分基本一致,水龙骨科可能具有4条不同的演化路线,除石韦亚科这一条演化路线可能为一个单系的类群外,其余三条演化路线是相互联系的,并对其与近缘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汤莹[7](2009)在《普通针毛蕨地下部位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针毛蕨为少常用草药,历代本草均未见收载,民间也没有其药用价值的报道。但是近年来,有研究学者发现该植物中含有具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原芹菜素(protoapigenone)并对此成分进行化学合成和结构修饰研究。由于普通针毛蕨的抗肿瘤活性很可能与其中所含的特殊B环黄酮化合物的结构有关,所以我们希望在本植物中继续寻找有此类似结构的新化合物。为了进一步开发普通针毛蕨抗肿瘤有效成分,我们对普通针毛蕨的地下部分进行了广泛的化学成分研究,并进行初步的药理活性研究。从普通针毛蕨地下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通过硅胶、聚酰胺、SephadexLH-20、ODS反相硅胶柱等色谱技术,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综合运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X-ray及核磁共振光谱(1H NMR、13C NMR、HSQC、HMBC)现代波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这些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归属:1:β-谷甾醇;2:β-谷甾醇-3-0-β-D-葡萄糖苷-6′-二十烷酸酯;3:5,7-二羟基-2-(1,2-异丙二氧基-4-酮-环己-5-烯)-色原酮;4:原芹菜素;5:2-(顺-1,2-二羟基-4酮-环己-5-烯)-5,7-二羟基-色原酮;6:5,7-二羟基-2-(1-羟基-2,6-二甲氧基-4-酮-环己烷)-色原酮;7:胡萝卜苷;8:2-(反-1,4-二羟基环己烷)-5,7-二羟基-色原酮;9:5,7-二羟基-2-(1,4-二羟基-环己-2,5-二烯)-色原酮;10:芹菜素4′-O-β-D-葡萄糖苷;11:5,7-二羟基-2-(1,4-二羟基-环己-2,5-二烯)-色原酮-4′-O-β-D-葡萄糖。其中化合物3和6为新化合物。运用MTT法对普通针毛蕨中所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性筛选表明,新化合物3和6对Hep G2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有统计学差异,其细胞毒作用呈现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从图表中可以计算得出,化合物3对Hep G2肿瘤细胞作用48 h的IC50值为48.65μg/mL,化合物6对Hep G2肿瘤细胞作用48 h的IC50值为66.53μg/mL,均大于文献报道的原芹菜素的IC50值。本文还对国内外有关药用蕨类植物研究作一综述,为蕨类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和资源开发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高焕晔[8](2004)在《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层面 ,该文从生物多样性的 3个层面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以及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概述了近 2 0年来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 ,讨论了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张光飞[9](2002)在《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文中认为根据云南大学蕨类植物标本室 (PYU)保存的标本 ,报道 4种云南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它们分别是肾盖铁线蕨 (AdiantumerythrochlamysDiels) ,疏羽铁角蕨 (Aspleniumsubtenuifolium (Christ)ChingetS .H .Wu) ,光岩蕨 (WoodsiaglabellaR .Br .apudRichards) ,耳羽岩蕨 (WoodsiapolystichoidesEaton)

陆树刚,张光飞[10](1994)在《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Ⅰ)》文中认为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Ⅰ)陆树刚,张光飞(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昆明650091)NEWRECORDSTOTHEPTERIDOFLORAOFYUNNAN(Ⅰ)¥LUShu-Gang;ZHANGGuang-Fei(InstituteofEc...

二、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生物地理学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数据来源和方法
    2.1 植物数据来源
    2.2 环境数据来源
    2.3 地理分布区性质的获得
    2.4 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5 温、热带比重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 结果
    3.1 温、热带蕨类植物多样性的地理格局
    3.2 温、热带蕨类植物比重的地理格局
    3.3 环境因子对多样性格局的解释
    3.4 环境因子对比重格局的解释
4. 讨论

(2)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2 结果
    2.1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科属组成
        2.1.1 科的组成
        2.1.2 属的组成
    2.2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地理分布
        2.2.1 各省(市、自治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多样性
        2.2.2 各省(市、自治区)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特有性
    2.3 中国特有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2.3.1 科中特有种的分布
        2.3.2 属中特有种的分布
3 讨论
    3.1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在全世界的地位
    3.2 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
附录Supplementary Material
    附录1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科属种组成
    附录2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属中种数
    附录3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科中特有种数统计
    附录4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属中特有种数统计
    附录5中国和世界植物热点地区的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比较

(3)广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科属组成
    2.2 科的区系分析
        2.2.1 科的统计分析
        2.2.2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2.3 属的区系分析
        2.3.1 属的统计分析
        2.3.2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2.3.2. 1 世界分布
        2.3.2. 2 热带分布
        2.3.2. 3 温带分布
        2.3.2. 4 中国特有分布
    2.4 新资料
3 展望

(4)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叶表皮特征对叉蕨科系统演化的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1.2 叉蕨科植物的分类与系统演化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第二章 叉蕨科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2.1 孢子形态的观察
        2.2.2.2 孢子特征的描述
    2.3 结果
        2.3.1 叉蕨科植物孢子形态特征及基本类型
        2.3.2 叉蕨科 7 属 34 种植物孢子形态特征
    2.4 讨论
        2.4.1 叉蕨科孢子形态特征及其属间关系
        2.4.2 叉蕨科与鳞毛蕨科的亲缘关系
    图版
第三章 叉蕨科植物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2.2.1 配子体的培养
        3.2.2.2 配子体的观察
        3.2.2.3 配子体发育形态特征的描述
    3.3 结果
        3.3.1 叉蕨科 4 属 9 种植物的配子体发育
        3.3.2 叉蕨科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类型
    3.4 讨论
        3.4.1 基于叉蕨科植物配子体特征的分类
        3.4.2 基于叉蕨科植物配子体特征探讨属间系统演化关系
    图版
第四章 叉蕨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观察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叉蕨科植物的叶表皮气孔器类型
        4.3.2 叉蕨科上下表皮的特征
    4.4 讨论
        4.4.1 叉蕨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
        4.4.2 叉蕨科和鳞毛蕨科的关系
    图版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南平市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管理与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样本地简介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长生铁角蕨研究进展
        1.3.1 长生铁角蕨的分类系统
        1.3.2 形态特征
    1.4 引进与管理的可行性
        1.4.1 目前我国蕨类植物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4.2 蕨类植物人工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展望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2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的实验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处理对叶柄扦插成活率的影晌
        2.3.2 不同处理对叶柄发双芽及发二回叶的影响
        2.3.3 不同处理对叶柄发叶数及叶长的影晌
        2.3.4 不同处理对叶柄根系数量及长度的影响
    2.4 讨论
3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对管理的基本要求及对策
    3.1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对管理的基本要求
        3.1.1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的农业推广离不开政府的促进
        3.1.2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的农业推广是连接技术和实际的纽带
        3.1.3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的农业推广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
        3.1.4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的农业推广的目的和意义
        3.1.5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的农业推广的功能
        3.1.6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农业推广的必要性
    3.2 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的农业推广模式
        3.2.1 目前市场条件下存在的推广模式
        3.2.2 现代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3.2.3 南平地区推广情况
    3.3 从农业推广面临的困难和障碍等实际案例看新发展
        3.3.1 “从乡镇看农业推广的沟通问题”看农推应有的变化
        3.3.2 “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应用问题”看农推新模式
        3.3.3 分析此次技术研究在推广方面的借鉴问题
    3.4 协同发展新理念的应用对此次技术研究推广的意义
        3.4.1 协同发展理念综述
        3.4.2 协同发展理念新思路
        3.4.3 协同发展的运用可行性分析
    3.5 创新与实践
        3.5.1 推广与招商引资
        3.5.2 推广与金融支持
    3.6 农业推广的试验与设计实施
        3.6.1 生产试验
        3.6.2 设计实施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中国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蕨类植物研究概况
    1.2 水龙骨科植物的分类与系统演化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第二章 水龙骨科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方法
        2.2.1 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2.1 孢子形态的观察
        2.2.2.2 孢子特征的描述
    2.3 结果分析
        2.3.1 水龙骨科植物孢子形态特征及基本类型
        2.3.2 水龙骨科19 属60 种1 变种1 变型植物孢子形态特征
    2.4 根据孢子形态探讨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
        2.4.1 基于孢子形态探讨水龙骨科的系统演化路线
        2.4.2 关于水龙骨科内属间关系的探讨
        2.4.2.1 关于瘤蕨属与星蕨属的亲缘关系
        2.4.2.2 关于星蕨属、线蕨属及薄唇蕨属的亲缘关系
        2.4.3 关于水龙骨科与近缘科的亲缘关系
    图版
第三章 水龙骨科植物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2.2.1 配子体的培养
        3.2.2.2 配子体的观察
        3.2.2.3 配子体发育形态特征的描述
    3.3 结果
        3.3.1 水龙骨科11 属13 种1 变种植物的配子体发育
        3.3.2 水龙骨科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类型
    3.4 根据配子体发育特征探讨水龙骨科植物的亲缘关系
        3.4.1 基于水龙骨科植物配子体特征的分类
        3.4.2 基于水龙骨科植物配子体特征探讨属间系统演化关系
    图版
第四章 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2.1 总DNA 的提取
        4.2.2.2 引物的设计
        4.2.2.3 rbcL 基因和rp54-trnS 基因的PCR 扩增
        4.2.2.4 PCR 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4.2.2.5 基因序列的测定
        4.2.2.6 基因序列的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基于rbcL 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4.3.2 基于rp54-trnS 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表

(7)普通针毛蕨地下部位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普通针毛蕨化学成分研究
    引言
    1. 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1.1 分离化合物名称
        1.2 分离化合物结构
    2. 新化合物结构解析
    3. 已知化合物结构解析
    4. 实验部分
    5. 小结与讨论
第二部分 普通针毛蕨抗肿瘤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药用蕨类植物研究进展
    第一节 蕨类植物资源及分布概况
    第二节 药用蕨类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第三节 药用蕨类植物综合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致谢

(8)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2 中国蕨类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
3 中国蕨类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
    3.1 蕨类植物地理分布的多样性
    3.2 蕨类植物生境类型的多样性
    3.3 蕨类植物区系地理多样性
4 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
    4.1 生境的选择及取样
    4.2 多样性指数的选择及其意义
        4.2.1 物种丰度指数
        4.2.2 结合物种多度和种群丰度的多样性指数
    4.3 其它多样性特征
    4.4 多样性研究的分析内容
5 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四、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生物地理学解释[J]. 张伶俐,徐成东,冯建孟.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2]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J]. 周喜乐,张宪春,孙久琼,严岳鸿. 生物多样性, 2016(01)
  • [3]广西老虎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J]. 汤欢,薛跃规,伍明凤. 广西科学, 2014(05)
  • [4]孢子形态、配子体发育和叶表皮特征对叉蕨科系统演化的指示意义[D]. 季艳秋.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5]南平市长生铁角蕨人工栽培技术引进管理与推广研究[D]. 林美花.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5)
  • [6]中国水龙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研究[D]. 姜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7]普通针毛蕨地下部位化学成分研究[D]. 汤莹.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
  • [8]中国蕨类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高焕晔.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4(05)
  • [9]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J]. 张光飞.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 [10]云南蕨类植物区系新记录(Ⅰ)[J]. 陆树刚,张光飞. 云南植物研究, 1994(03)

标签:;  ;  ;  ;  ;  

云南蕨类植物新纪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