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遗址又有新发现

良渚文化遗址又有新发现

一、良渚文化遗址又有新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彭辉[1](2020)在《崧泽文化研究》文中提出崧泽文化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由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转变的重要考古资料,研究崧泽文化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道路的进程。根据常州新岗、张家港东山村、上海崧泽、嘉兴南河浜、湖州毘山五座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典型陶器类型学分析、构筑的崧泽文化分期体系把崧泽文化分为早、中、晚、末四期。不同地域的遗址聚集情况和器物特征,以及太湖流域地理地貌和水系特点的归纳和分析表明,崧泽文化大致可分为长江南岸、太湖东部、太湖东南部、太湖西南部、杭州湾五个地域类型。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是伴随着太湖流域的环境更替、史前人口流动迁徙逐步开发形成的,崧泽文化地域类型形成的时间有早晚,至迟在崧泽文化晚期时五个地域类型已完全形成。在崧泽文化的地域特征形成过程中,地质地貌和水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太湖南北的崧泽文化不同的发展道路。太湖北部的崧泽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广泛竞争和交流下,陶器与玉器偏重简单造型和实用功能,在社会发展中重视军权和王权,较早的步入军事民主制的“英雄时代”。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对抗自然灾害的过程中衍生出巫师阶层和原始宗教。太湖南部的陶器和玉器包含象征主义和精神信仰的成分更多,诞生了崧泽文化最早的祭坛,反映了崧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膜拜。太湖南部的崧泽文化神权合一的道路,与太湖北部的社会发展道路截然不同。为日后在这一地区形成一个发达繁荣、特点鲜明、神王一体的良渚古国起到奠基之功。崧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形成的。从马家浜到崧泽阶段气候环境的重大变化造成史前人类生计方式的巨大转变,由此带来的聚落变迁客观上带动了崧泽文化传播速度的加剧,与周边文化技术与资源的广泛交流引发崧泽文化自身的生产力变革。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变化的过程,既包含了对传统的扬弃,又有外来文化的融合和重塑。早期崧泽文化正是在多重的文化传播浪潮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崧泽风格”。不同地域类型的崧泽文化墓地和聚落同步显示了崧泽社会经历了从平等社会到分层社会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墓地和居址为代表的社会单位由聚集向分散变化,社会结构从二元阶层社会向三元阶层社会转变。崧泽墓地由早期的单一公共墓地向晚期多个具有亲缘联系的墓组变化。墓组规模大小、墓葬组成、富裕程度不一。墓组内部也有显着的等级分化。居址普遍经历了由聚集到分散,由大房子到小房子的过程,显示出家族群居向个体家庭的转化。崧泽社会分化进程由太湖北部向太湖南部逐渐扩展。太湖南部崧泽晚期社会结构稳定合理,社会进程持续发展,是太湖南部得以孕育发展出良渚文化的重要前提,而长江南岸和太湖东部因为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晚期社会秩序失衡,是太湖北部和东部未能继续发展的主因。崧泽文化土台最早是先民为了适应潮湿内涝的地理环境而进行的人为干预,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文化适应。太湖东南部最早出现了用以居住的土台形式;其后,土台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祭台的出现标志着土台逐步走向神圣化。崧泽文化末期后,以小土台为核心,墓地围绕土台的结构,标志着聚落内部家族独立性的显着增强。良渚文化沿袭了崧泽文化土台的形式,形成了居址、高台墓地、祭坛三种建筑形式。崧泽文化以玉石器为代表的手工业聚落结构完整、功能分区严密、操作链清晰,体现了崧泽时期玉石器工业的进步程度,为良渚文化发达的玉石器工业奠定基础。总之,崧泽文化在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该地区从平等社会向不平等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杨岐黄[2](2020)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璧贯穿了我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全过程,是古代玉器发展演变及玉文化滥觞繁盛的实践者与见证者,在玉文化的发展演变及考察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玉璧承载了近万年来人们对自然、社会、人伦的观察,体现了古人的宇宙观、生死观、伦理观、等级观、价值观等意识观念,可以说玉璧的演变史就是古代玉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以全国范围内新石器至汉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玉璧为对象,兼以部分有明确出土地点的征集、采集标本,以时代为序,从形制、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历史文献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玉璧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厘清玉璧在形制、制作工艺、功能、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对玉璧的起源、定名、所蕴含的观念等相关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与探讨。玉璧的形制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经历了数次演变,大型圆璧逐渐成为主要玉璧种类,多孔璧及其他造型的单孔壁,如牙璧、璜联璧、有领璧等衰落。纹饰璧替代素面璧成为玉璧主要类型。玉璧的形制变化逐步由器物形态的差异,转变为玉璧纹样的差异。玉璧在出现伊始的制作方式承袭新旧石器时代石器加工方法。切割、管钻技术的应用,是玉璧制作的第一次技术提升,为玉璧的量化、器形规范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两种制作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应该还有赖于旋转工具的辅助。春秋时期铁质砣具的出现与使用是玉璧的制作又一次技术提升,从技术层面促成了东周时期及汉代玉璧的大量出现,纹饰玉璧比例的大幅提高,并且纹样更为丰富、复杂。璧的出现基于先民原始的、朴素的对美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观察与模仿。玉璧的概念在发展中不断变化与完善,其内涵和外延都发生改变。各时期的流行观念与思想对玉璧的功能衍生与转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玉璧的使用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用制度与等级制度在西周时形成,并在汉代完备。璧的承载形式逐渐多样化,玉璧的地位也随着时代与功能的改变而得到逐步提升。通过对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的发展脉络的梳理,可将这一阶段玉璧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是玉璧的起源及定型阶段,规范玉璧的形制;第二阶段为商周时期,是玉璧的延伸发展阶段,规范玉璧的功能;第三阶段为汉代,是玉璧的鼎盛发展阶段:玉璧的形制及功能完备。玉璧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政权组织形式的演变,三个发展阶段与我国文明演进的古国、王国、帝国阶段大致相合。玉璧作为被选中的权力象征物,随着社会结构复杂化,接纳、赋予自身更多的功能与意义以适应权力拥有者的需求,在古人对玉器种类不断的摒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发展。其背后所蕴藏的动因是玉璧研究的意义所在。

周靖芬[3](2020)在《文物的活态传承 ——以琮为例》文中指出本文将琮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琮的出土、传世和文献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琮的活态传承分为史前、三代至秦汉、宋至清、当代四个阶段,具体探讨琮在各个时期的文化内涵和传承特点,以便完整呈现琮的活态传承过程,从中获得几点关于文物活态传承的启示。本文的琮主要指从古至今或传世或出土的玉石琮和广义上的琮类器物。史前是玉琮的初现与繁荣期。玉琮起源于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后传播至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的各个地区,其文化内涵在活态传承中不断变异更新,在礼制传统、艺术美学、方圆组合三个方面均具有起源价值。三代至秦汉是玉琮的延续与衰落期。文字记载的出现使琮分为文字记载的“文献琮”和方柱形的“实体琮”两类。其中,文献琮主要继承了琮的礼制功能,通过文字记载形成了系统的规范;实体琮则出现了多元化使用趋势,在经历改造后逐渐衰落。宋至清是琮的新生与活化发展期。此间兴起的金石学研究结束了文献琮与实体琮相对孤立的局面。实体玉琮则被活化成琮式瓶而获得新生,自此琮的活态传承朝着实用和世俗方向发展。当代是琮活化运用的深化期。通过运用纹饰元素、提取方圆造型和发掘文化内涵三条主要的活化路径,琮被大量用于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logo及品牌形象设计、文化与教育主题活动和艺术创意与文创产品,体现了琮的活化传承力度更强、地域性色彩较浓的两个特点。琮的活态传承过程就是一部琮的生命史,从中可以认识到文物的活态传承是一个不断去粗取精的过程,是一个总体呈连续-断裂式传承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创新的过程。文物在同时代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实现其价值的转变与增值,在历代文化传承的变与不变中不断迎着时代潮流创新发展。当代文物的传承是文物生命的正在进行时。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文物进行活化应用时需谨记:顺应时代才能获得新生,融入生活才能更好发展。

唐由海[4](2020)在《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传统营城思想的韧性活力、独特审美和哲学底色,丰富了世界城市发展历史。先秦时期的城市选址,充溢着活跃思潮和丰富实践,是中国营城传统的开启之处,但现有城市选址研究成果集中在主要王朝时期,先秦时期研究鲜有成果报道且不成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的研究,从史学角度还原先秦城市选址营建历史,从文化和技术角度挖掘先秦城市选址的基础性价值、源头价值和多元化价值,以弥补对先秦营城传统的理解不足及其价值对“华夏化”贡献的认识不足,并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早期先民智慧。本文采用阶段式论述结合案例城市分析,梳理了自龙山时代到东周结束约2000余年时间内先秦华夏文明主要地域的城市选址起源、分布、流变、融合的动态历程,以综合性研究为主,并选取作为城市选址重要支撑的技术体系和哲学思想进行专项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先秦华夏城市选址发展历程经历“多源”发育期、“多源”到“一体”期、“一体”到“多元”期三个阶段;提出选址技术体系在先秦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并由“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六方面技术构成,具有“实用理性”特点;发现城市选址受先秦哲学思想影响,并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山水有情的审美观和有为无为的人地观三方面,呈现出“儒道互补”特征,“儒”“道”共同构成了进与退,巧与拙,收与放的矛盾体,形成了华夏选址传统开放、多元、深沉的思想主干和基本线索。

张汝丽[5](2020)在《新石器晚期至西周墓葬出土玉质仪仗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质仪仗器是出土于大、中型墓葬中玉质兵器的模仿物,它们虽有锋刃,但没有使用痕迹,不作实用,代表了墓主人的身份与地位,象征了墓主人拥有的军权及王权。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墓葬中,都常常有玉质仪仗器的出现。墓主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墓内出土的玉质仪仗器就越多。因此,对玉质仪仗器的出土概况、使用功能、组合演变等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学术界对此类器物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某一种器物或者某一特定时代,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因此,本文在全面梳理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玉质仪仗器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能够弄清楚玉质仪仗器的出土概况、类型分析、使用功能及组合演变。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对本文中所涉及到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玉质仪仗器的标准进行界定;其次对学术界以往的研究进行详细梳理,指出目前玉质仪仗器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中所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详细梳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墓葬中出土玉质仪仗器的相关考古发现,并对其进行分型分式与分期研究。第三部分主要对玉质仪仗器的使用功能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出土玉质仪仗器物的墓葬规模进行研究,得出玉质仪仗器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大、中型墓葬当中,墓主或是首领及“王”一级的人物,或是拥有军权的显赫贵族;其次对玉质仪仗器在墓葬中的出土位置进行研究,得出玉质仪仗器被有意贴身放置在墓主身上、身体周围,或在棺内与其他铜质兵器放置在一起,与陶器、铜器等生活用器区分放置,这说明玉质仪仗器应是墓主贴身使用器物。并结合考古资料及文献记载得出玉质仪仗器是军事统率权的重要象征,是征伐用的重要权杖,自新石器末期开始逐渐也成为了王权的象征。第四部分主要对玉质仪仗器的组合形式进行研究,通过玉质仪仗器的起源、发展、顶峰、衰落四个阶段进行研究得出,北阴阳营文化墓地出土的石钺、石刀应是玉质仪仗器的起源;新石器时代晚期与末期是玉质仪仗器的发展时期,不仅出土玉钺、玉刀的数量增多,而且也有了新的组合形式;夏、商时期是玉质仪仗器发展的顶峰,除单戈、单戚、单钺外,出现了10种组合形式,尤其是晚商时期妇好墓出土的39件玉戈、9件玉戚、2件玉钺、1件玉大刀、3件玉矛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出土的类别最多,组合最完整的墓葬。到了西周时期随着青铜兵器的出现,玉质仪仗器逐渐衰落,组合形式减少,玉戈的尺寸也渐趋缩小,有的逐渐成了配饰。第五部分为结语。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汪瑞霞[6](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蔡青[7](2019)在《后石家河文化玉器艺术的特征与源流考》文中指出后石家河文化玉器是龙山时代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物质遗存,为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高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其在以往的研究中,多被视作考古材料,用以讨论考古学、历史学方面的问题。相较而言,将其视为史前艺术品,从艺术史学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是匮乏的。本文以考古材料为出发点,从艺术史的视角对后石家河文化玉器加以系统研究,建立其艺术特征谱系,并考究其来踪去迹,以期能明确后石家河文化玉器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贡献和地位。本论文中,以后石家河文化玉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山东龙山、良渚、凌家滩文化的玉器,以及后世中原、古蜀、楚文化的各类器物也被纳入研究视域,作为重要的比照对象。综合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属于艺术考古学的范畴,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在文中,笔者首先通过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后石家河玉器艺术的产生背景进行了考据,基于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对实物史料信息做了全面梳理。接着运用艺术学的理论,分析了后石家河玉器的造型、工艺等可视艺术特征,概括了其中所凸显的美学原则。此外,文中通过图像考古的方法,依照历史时间的排序和文化区域的划分,将相关图像信息进行了排比,对后石家河文化玉器艺术的来源与流向问题作出了分析。

刘晓亮[8](2019)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研究》文中提出玉琮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华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于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诸多文化类型中,发现有较多的玉琮和与玉琮相似的器物,这绝非偶然。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以良渚文化最早出现,并以其为代表。从不同地区的玉琮在器物的型制和纹饰等方面均有程度不同相似性看,良渚的玉琮文化无疑是通过不同途径向外传播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我国玉琮从出现到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对该时期玉琮的演化特点、地域特征、传播途径等问题的系统分析,有利于我们全面认知玉琮的来龙去脉。文章以我国各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琮为研究对象,运用考古类型学、考古埋藏学、文化因素分析等方法,探讨玉琮的型制、纹饰、埋藏位置、器物组合等特点,进而总结玉琮的演化特征、功能用途和文化寓意。通过对比分析各区域出土玉琮的异同点,了解玉琮的区域特点、传播途径、功能和寓意的流变,并由此揭示新石器时代晚期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互动。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讨论了选题的选题的价值与研究意义,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玉琮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发现,系统的对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琮进行的研究的文章较少。第二章“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的形名与出土概况分析”。对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的概念与出土情况进行介绍。通过对玉与玉琮的概念分析,总结出玉琮的形状特征,并指出要区分玉琮与小玉琮和琮式管的区别。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地区、除良渚文化外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华南地区出土玉琮的情况进行介绍,整体把握我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琮分布状况。第三章“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分析”。对新时代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地区出土玉琮进行介绍和分析。分别对良渚遗址群、太湖东北部、太湖东南部三个主要良渚文化分布区出土玉琮的遗址进行介绍。结合良渚文化的分期,选取典型玉琮进行型式分类,分析良渚文化的型制、纹饰的变化。通过良渚文化玉琮埋藏位置与器物组合的分析,总结玉琮功能的变化。第四章“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区域出土玉琮分析”。对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除良渚文化区域)、黄河流域、华南地区出土玉琮进行介绍和分析。对各区域内玉琮出土情况进行介绍,对长江流域(除良渚文化区域)和黄河流域细分为上中下游等区域进行介绍。选取各典型遗址点出土的玉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个区域出土玉琮的特点。第五章“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的传播与文化互动分析”。对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空间分布位置、传播路线及体现的文化互动现象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各区域玉琮出土情况介绍和区域特点分析,归纳出新时代晚期玉琮的几条主要传播途径。通过玉琮玉琮传播途径的分析,了解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第六章“结语”。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归纳,对有待深入探讨的空间进行展望。

王斌[9](2019)在《马家浜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家浜文化是以1959年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目前环太湖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其与后续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成为探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面貌,释读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极好个案。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马家浜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结合马家浜文化诸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及学界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等角度对马家浜文化给予综合阐释。在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方面。目前,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借助典型遗址分析和典型陶器演化,将马家浜文化遗存划分为早晚两期六段,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遗址展开观察。相对年代上,把圜底或平底腰沿釜、双目式圆柱形鼎足、牛鼻形器耳、长方形炉箅、双袋足异形鬶等的消失作为马家浜文化的结束年代;绝对年代上,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和热释光年代数据分析,大致落在距今7000-5800年。空间分布上,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皖中平原、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及宁绍平原地区,北可达江淮之间。类型划分上,以圜底釜与平底釜的地区差异而区分为罗家角-草鞋山类型和骆驼墩-祁头山类型。在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方面。马家浜文化时值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暖湿阶段,属于亚热带热暖湿润气候,是全新世气候最为适宜期。此时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遍布,水量充沛,水位较高,植被良好,果实丰富,混交林覆盖率高,动物群种类多样。优越的气候、环境特征,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生存条件,有利于史前文化的孕育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此时的马家浜先民已不再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调整自身行为进而对生存环境加以主观能动的改造。在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方面。马家浜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可分为以石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漆器以及编织物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手工业生产,以采集、渔猎、家畜饲养、稻作农业为中心的经济生产两大部分。其中,石器制作中的双面管钻技术、陶器制作上泥条盘筑法的使用、骨器种类的多样性、木器漆器的先进性、玉器制作的别致性、纬起花的罗纹织物等满足生活所需的手工业,体现出马家浜先民的生存方式。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除采集与渔猎外,家畜饲养和农业经济也获得极大进步。水稻是马家浜先民所种植的重要农作物。该时期一定数量的炭化稻谷及水稻田遗迹、粳稻与籼稻并存的种植结构以及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表明马家浜文化已处于以定居为表征的原始耜耕农业经济阶段。在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方面。马家浜文化尚未揭露出大规模且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马家浜时期的聚落遗址往往不具有完整的独立性。文化遗址早期堆积之上可能叠压有晚期的聚落遗存,甚至涵盖后续崧泽、良渚文化乃至更晚期文化的聚落堆积。其聚落本身有时也有着不止一个时期的稳定聚落期。先民进行聚落选址时,已充分注意到对周边环境的综合利用,或选择临近湖海河流的山坡、平地以及山脚下,或选择高凸于四周地面且有河流、湖泊和农田的台墩。在聚落结构上,存在着功能性分区迹象。该时期的居址往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从分布面积、房屋设施和内部构造分析,马家浜时期的家庭规模均不大,存在着公共设施,过着集体聚居的社会生活。在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方面。马家浜文化墓葬推崇以平地覆土掩埋及长方形浅坑竖穴墓相结合的葬制;广泛采用俯身直肢葬式及头向北的埋葬方式;以血缘为纽带的同性合葬墓时有出现;木质葬具的使用;随葬品一般较少,分布有一定规律,女性墓随葬比例高于男性;氏族公共墓地的存在;原始祭坛的出现;部分墓葬反映出拔牙习俗及使用陶器覆盖头部的葬俗;有的墓葬存在使用龟甲随葬迹象。墓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但至马家浜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不平衡地分配社会产品的可能,社会已开始出现分化迹象。从该时期陶塑、雕刻制品可以窥探先民的原始意识形态观念。其中,陶塑品附带较多观赏性和礼仪性的意味特征;雕刻品则反映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古朴的美学观念。在马家浜文化其它相关问题方面。马家浜文化的源头,目前尚未可知,但从其文化面貌及发展水平看,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受到南、北方系文化因素的显着影响。马家浜文化曾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受到河姆渡、大溪、北辛、北阴阳营、仰韶文化等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当前,太湖东西部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差异,以平底釜为代表的太湖西北部地区和以圜底釜为代表的太湖东南部地区,两者属于一个整体的“马家浜文化”的不同类型。在聚焦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面貌时,可发现崧泽文化早期具有比较明显的从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过渡的性质。在审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时,可发现陶器工艺的一脉相承、石器制作的精神物化、尚玉习俗的风气延续、农耕技术的不断革新、祭祀礼制的逐步成熟等较多的马家浜文化因素。总之,马家浜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整体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时至今日,马家浜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似新非新、似旧非旧的课题。本文所作综合讨论,将为今后进一步探究马家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社会形态提供必要的参考。

郭明建[10](2018)在《良渚文化玉器工业初探》文中研究表明辨识古代手工业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的证据,相对而言,良渚文化玉器中体现的玉器工业的间接证据更加充分和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玉器数量与种类的空间分布分析,以及对发掘或采集的五种主要良渚文化玉器之玉质、形制、纹饰和大小的系统考察,可将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区划分为良渚遗址群、太湖东北部和太湖东南部三个玉器风格区,三区中的不同聚落中则又可分别辨识出大型、中型或小型规模的玉器工业。这些玉器工业中规模最大者即良渚遗址群和以寺墩为代表者;大中型玉器工业的产品,不仅大量自用,还部分输出,影响到整个环太湖地区。大中型玉器工业应具备专业的制玉工匠或工匠集团。而良渚文化的玉器资源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导致了各地贵族使用奢侈品的不同策略。

二、良渚文化遗址又有新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良渚文化遗址又有新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崧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崧泽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历程
        1.1.1 崧泽文化遗址发掘简史
        1.1.2 崧泽文化的研究历程
    1.2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3 学术创新
        1.3.4 器名定则
第二章 崧泽文化分期
    2.1 研究回顾
    2.2 新岗遗址分期
        2.2.1 遗址概况
        2.2.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2.3 墓葬分期
    2.3 东山村遗址分期
        2.3.1 遗址概况
        2.3.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3.3 墓葬分期
    2.4 崧泽遗址的分期
        2.4.1 遗址概况
        2.4.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4.3 墓葬分期
    2.5 南河浜遗址分期
        2.5.1 遗址概况
        2.5.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5.3 墓葬分期
    2.6 毘山遗址的分期
        2.6.1 遗址概况
        2.6.2 随葬陶器类型分析
        2.6.3 墓葬分期
    2.7 典型遗址的分期
    2.8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分期
        2.8.1 其他崧泽文化遗址特征
        2.8.2 其他遗址分期
第三章 崧泽文化的分区
    3.1 研究回顾
    3.2 崧泽文化遗址与水文地貌
        3.2.1 崧泽文化遗址与现代太湖流域水系的关系
        3.2.2 崧泽文化时期太湖流域水文地貌的变迁
    3.3 崧泽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
        3.3.1 遗址分布
    3.4 崧泽文化的地域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崧泽文化的形成
    4.1 研究回顾
    4.2 崧泽文化早期阶段的特征
        4.2.1 崧泽文化早期第一阶段
        4.2.2 崧泽文化早期第二阶段
    4.3 崧泽文化形成中的外来因素分析
        4.3.1 与薛家岗文化的关系
        4.3.2 与黄鳝嘴文化的关系
        4.3.3 与凌家滩文化的关系
        4.3.4 与北阴阳营文化的关系
    4.4 影响崧泽文化形成的其他因素
        4.4.1 自然因素
        4.4.2 经济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崧泽文化的墓地
    5.1 研究方法
    5.2 新岗墓地分析
        5.2.1 墓葬分类
        5.2.2 社会结构
        5.2.3 墓组分析
        5.2.4 新岗墓地小结
    5.3 东山村墓地分析
        5.3.1 墓葬分类
        5.3.2 社会结构
        5.3.3 墓组分析
        5.3.4 东山村墓地小结
    5.4 崧泽墓地分析
        5.4.1 墓葬分类
        5.4.2 社会结构
        5.4.3 墓组分析
        5.4.4 崧泽墓地小结
    5.5 南河浜墓地分析
        5.5.1 墓葬分类
        5.5.2 社会结构
        5.5.3 墓组分析
        5.5.4 南河浜墓地小结
    5.6 毘山墓地分析
        5.6.1 墓葬分类
        5.6.2 社会结构
        5.6.3 墓组分析
        5.6.4 毘山墓地小结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崧泽文化的聚落
    6.1 研究回顾
    6.2 崧泽文化聚落结构
        6.2.1 东山村遗址的聚落
        6.2.2 南河浜遗址的聚落
        6.2.3 仙坛庙遗址的聚落
        6.2.4 崧泽文化聚落特点
    6.3 崧泽时期的台形遗迹
        6.3.1 太湖流域台形遗迹
        6.3.2 崧泽文化时期台形遗迹的特点
        6.3.3 崧泽文化土台对后续文化的影响
    6.4 崧泽文化的手工业
        6.4.1 方家洲遗址的聚落结构
        6.4.2 方家洲玉石器工业的特点
        6.4.3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成果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在读期间参加重要学术会议
致谢

(2)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对象及时空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时空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研究
    2.1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2.2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2.2.1 东北北部地区
        2.2.2 燕辽地区
        2.2.3 海岱地区
        2.2.4 长江中游地区
        2.2.5 长江下游地区
        2.2.6 中原地区(黄河中游地区)
        2.2.7 甘青地区(黄河上游地区)
    2.3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型式分析
        2.3.1 单孔壁
        2.3.2 联璧
    2.4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制作方式
        2.4.1 成坯
        2.4.2 钻孔及成形
        2.4.3 修整成器
    2.5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使用
        2.5.1 玉璧的出土位置
        2.5.2 玉璧的出土组合
        2.5.3 玉璧的使用方式
    2.6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功能愈用途
        2.6.1 佩饰
        2.6.2 身份、地位的象征
        2.6.3 沟通天地、神灵的法器
        2.6.4 财富货币
        2.6.5 随葬
        2.6.6 乐器
    2.7 新石器时代至夏纪年时期玉璧的分期与特征
第三章 商代玉璧研究
    3.1 商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3.2 商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3.2.1 商文化地区
        3.2.2 四川地区
        3.2.3 湘江与资江下游地区
        3.2.4 赣鄱流域
        3.2.5 闽粤地区
    3.3 商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3.3.1 圆璧
        3.3.2 有领璧
        3.3.3 牙璧
        3.3.4 有领牙璧
    3.4 商代玉璧制作工艺
    3.5 商代玉璧的使用
        3.5.1 商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3.5.2 商代玉璧出土位置
        3.5.3 商代玉璧出土组合
        3.5.4 商代玉璧使用方式
        3.5.5 商代玉璧的等级关联
    3.6 商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3.6.1 祭祀用器
        3.6.2 财富宝货
        3.6.3 身份地位象征
        3.6.4 纳贡之物
        3.6.5 随葬用器
        3.6.6 乐器
    3.7 商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3.7.1 商代玉璧的分期
        3.7.2 商代玉璧的分区
第四章 西周玉璧研究
    4.1 西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4.2 西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4.2.1 周原地区
        4.2.2 丰镐地区
        4.2.3 洛邑及周边地区
        4.2.4 晋及其周边地区
        4.2.5 燕及其周边地区
        4.2.6 鲁及其周边地区
        4.2.7 其他诸侯国
        4.2.8 四川地区
        4.2.9 湖湘地区
    4.3 西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4.3.1 圆璧
        4.3.2 有领璧
        4.3.3 牙璧
        4.3.4 璜联璧
    4.4 西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4.5 西周玉璧的使用
        4.5.1 西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4.5.2 西周玉璧出土位置
        4.5.3 西周玉璧出土组合
        4.5.4 西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4.6 西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4.6.1 礼仪用器
        4.6.2 祭祀用器
        4.6.3 宾赠用器
        4.6.4 丧葬用器
    4.7 西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4.7.1 西周玉璧的分期
        4.7.2 西周玉璧的分区
第五章 东周玉璧研究
    5.1 东周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5.2 东周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5.2.1 成周及其周边地区
        5.2.2 晋及其周边地区
        5.2.3 齐鲁及其周边地区
        5.2.4 秦及其周边地区
        5.2.5 吴越及其周边地区
        5.2.6 楚及其周边地区
        5.2.7 燕及周边地区
        5.2.8 滇及其他地区
    5.3 东周玉璧的型式分析
        5.3.1 圆璧
        5.3.2 出廓璧
        5.3.3 有领璧
        5.3.4 牙璧
        5.3.5 双联璧
    5.4 东周玉璧的制作工艺
    5.5 东周玉璧的使用
        5.5.1 东周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5.5.2 东周玉璧出土位置
        5.5.3 东周玉璧出土组合
        5.5.4 东周玉璧的使用制度
    5.6 东周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5.6.1 礼仪用器
        5.6.2 祭祀用器
        5.6.3 盟誓用器
        5.6.4 宾赠用器
        5.6.5 丧葬用器
        5.6.6 财富货币
        5.6.7 佩饰
        5.6.8 陈设用器
    5.7 东周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5.7.1 东周玉璧的分期
        5.7.2 东周玉璧的分区
第六章 汉代玉璧研究
    6.1 汉代的文化框架与背景
    6.2 汉代玉璧的发现与分布
        6.2.1 陕西地区(关中地区)
        6.2.2 河南地区
        6.2.3 河北、山西地区
        6.2.4 山东地区
        6.2.5 江苏地区
        6.2.6 两湖地区
        6.2.7 云贵地区
        6.2.8 福建、两广地区
        6.2.9 其他地区
    6.3 汉代玉璧的型式分析
        6.3.1 圆璧
        6.3.2 出廓璧
        6.3.3 有领璧
        6.3.4 其他玉璧种类
    6.4 汉代玉璧的制作工艺
    6.5 汉代玉璧的使用
        6.5.1 汉代玉璧出土遗迹类型
        6.5.2 汉代玉璧出土位置
        6.5.3 汉代玉璧出土组合
        6.5.4 汉代玉璧使用方式
        6.5.5 汉代玉璧的使用制度
    6.6 汉代玉璧的功能与用途
        6.6.1 礼仪用器
        6.6.2 祭祀用器
        6.6.3 丧葬用器
        6.6.4 财富货币
        6.6.5 馈赠用器
        6.6.6 佩饰
        6.6.7 陈设用器
        6.6.8 建筑装饰用器
    6.7 汉代玉璧的分期与分区
        6.7.1 汉代玉璧的分期
        6.7.2 汉代玉璧的分区
第七章 相关问题探讨
    7.1 玉璧的起源问题探讨
    7.2 玉璧形器的定名
    7.3 玉璧的形制演变
    7.4 玉璧制作工艺的发展脉络
    7.5 玉璧的使用习俗与制度
    7.6 玉璧功能的发展演变
        7.6.1 玉璧的出土位置与玉璧功能的关联
        7.6.2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基础功能的转化
        7.6.3 各时期的流行观念对玉璧功能的影响
    7.7 玉璧承载形式的转变
    7.8 玉璧在玉器中的地位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文物的活态传承 ——以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琮的概念和活态传承定义
    二、学术上有关重要研究成果回顾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史前玉琮的初现与繁荣
    第一节 史前玉琮的出土概况
        一、玉琮之源——环太湖地区
        二、玉琮之流——其他各地区
    第二节 史前玉琮的功用内涵
        一、良渚文化中的玉琮
        二、其他文化中的玉琮
    第三节 史前玉琮的传承价值
        一、礼制传统的起源
        二、艺术美学的起源
        三、方圆组合的起源
第二章 三代至秦汉玉琮的延续与衰落
    第一节 三代至秦汉玉琮的出土概况
        一、二里头文化发现的玉琮
        二、商代发现的玉琮
        三、两周发现的玉琮
        四、秦汉发现的玉琮
    第二节 三代至秦汉玉琮的功用内涵
        一、商代玉琮的功用内涵
        二、周代玉琮的功用内涵
        三、秦汉玉琮的功用内涵
    第三节 三代至秦汉琮的活态传承特点
        一、礼制用琮的规范化
        二、琮的多元使用趋势
第三章 宋至清琮的新生与活化发展
    第一节 宋至清琮的出土及传世概况
        一、琮式瓶的出土概况
        二、琮式瓶的传世概况
    第二节 宋至清琮的形制与文化内涵
        一、宋代琮的形制与文化内涵
        二、明代琮的形制与文化内涵
        三、清代琮的形制与文化内涵
    第三节 宋至清琮的活态传承特点
第四章 当代琮活化运用的深化
    第一节 琮的当代活化情况概述
        一、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
        二、Logo及品牌形象设计
        三、文化与教育主题活动
        四、艺术创意与文创产品
    第二节 琮当代活化的路径分析
        一、运用纹饰元素
        二、提取方圆造型
        三、发掘文化内涵
    第三节 当代琮的活态传承特点
        一、活化力度更强
        二、地域色彩较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理论空心化
        1.1.2 中国历史城市的可资借鉴
        1.1.3 华夏城市选址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概念界定
        1.2.1 “华夏”——先秦时期总体时代特征
        1.2.2 研究对象
        1.2.3 时空跨度
    1.3 相关研究情况
        1.3.1 史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2 环境适应性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3 类型学视角的城市选址研究
        1.3.4 研究综述
    1.4 研究问题、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核心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内容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先夏的城邑选址
    2.1 农业与前龙山时代的城邑
        2.1.1 栽培农业的出现
        2.1.2 农业经济形成与聚落城邑化
        2.1.3 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时代的聚落
    2.2 龙山时代长江流域城邑选址
        2.2.1 长江上游地区
        2.2.2 长江中游地区
        2.2.3 长江下游地区
    2.3 龙山时代河套地区城邑选址
        2.3.1 岱海地区
        2.3.2 大青山南麓
        2.3.3 陕东地区
    2.4 龙山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城邑选址
        2.4.1 中原地区
        2.4.2 海岱地区
    2.5 不同区域的选址特点
        2.5.1 长江流域选址小结
        2.5.2 河套地区城址小结
        2.5.3 黄河中下游地区城址小结
    2.6 华夏城邑选址传统初现
        2.6.1 多元化特征
        2.6.2 一体化趋势
        2.6.3 礼制萌芽
        2.6.4 防洪思想
第三章 夏、商的城市选址
    3.1 夏的都邑选址
        3.1.1 夏的社会文化
        3.1.2 新砦城址
        3.1.3 二里头城址
        3.1.4 夏都邑选址特点
    3.2 商的城市选址
        3.2.1 商的政治经济
        3.2.2 偃师商城
        3.2.3 郑州商城
        3.2.4 安阳殷墟
        3.2.5 商都邑选址特点
        3.2.6 地方城邑选址
第四章 西周的城市选址
    4.1 西周的都邑政治制度
        4.1.1 宗教思想
        4.1.2 宗法制度
        4.1.3 分封制度
        4.1.4 都邑制度
    4.2 早周都城选址
        4.2.1 豳
        4.2.2 周原
    4.3 周都城选址
        4.3.1 丰镐
        4.3.2 洛邑成周
    4.4 诸侯国城市选址
        4.4.1 燕国都城琉璃河
        4.4.2 齐国陈庄西周城址
第五章 东周的城市选址
    5.1 东周的政治经济
        5.1.1 生产技术
        5.1.2 意识形态
        5.1.3 政治形态
        5.1.4 城邑建设
    5.2 东周城址的违制
        5.2.1 擅自建城
        5.2.2 扩大规模
        5.2.3 改变形态
    5.3 诸侯国国都选址
        5.3.1 楚都纪南
        5.3.2 鲁都曲阜
        5.3.3 齐都临淄
        5.3.4 赵都邯郸
        5.3.5 新郑郑韩故城
        5.3.6 燕下都
        5.3.7 灵岩古城
    5.4 地方城市选址
        5.4.1 晋国晋阳城
        5.4.2 秦国成都城
    5.5 秦咸阳选址
        5.5.1 宏观与微观选址
        5.5.2 基本格局
    5.6 小结
        5.6.1 从多源到一体
        5.6.2 从一体到多元
第六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技术体系
    6.1 先秦的科学技术
        6.1.1 “数术”
        6.1.2 先秦的科学技术
    6.2 辨方正位的测量之术
    6.3 城地相称的制邑之术
        6.3.1 相土九州
        6.3.2 度地量民
    6.4 因地制宜的御水之术
        6.4.1 “防水”与“得水”
        6.4.2 城址位置与形态
        6.4.3 城墙修筑技术
    6.5 流域治理的兴城之术
        6.5.1 水土保持
        6.5.2 沟洫及水利建设
        6.5.3 流域治理与城市兴起
        6.5.4 典型的流域治理
    6.6 观星授时的节令之术
        6.6.1 天文观测
        6.6.2 授时而为
        6.6.3 应时建城
    6.7 星象崇拜的象天之术
        6.7.1 政治天文学
        6.7.2 分野说
        6.7.3 北极(帝星)与三垣
        6.7.4 北斗崇拜
        6.7.5 象天设邑
    6.8 小结:实用理性的技术体系特征
第七章 先秦城市选址的哲学思想
    7.1 华夏哲学思想的形成
        7.1.1 思想与权力的分离
        7.1.2 士与流派的形成
        7.1.3 反思、抽象和论证的出现
    7.2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7.2.1 辩证的阴阳论
        7.2.2 唯物的气论
        7.2.3 运动的五行说
    7.3 山水有情的审美观
        7.3.1 比德山水
        7.3.2 天地大美
    7.4 有为无为的人地观
        7.4.1 儒家的君子有为
        7.4.2 道家的圣人无为
        7.4.3 墨家的兼爱节用
        7.4.4 法家的人与天调
    7.5 小结:儒道互补的选址思想特征
        7.5.1 “美”“善”的互补
        7.5.2 “主动”中的“被动”
结语
    1.研究贡献
        1.1. 厘清了先秦城市选址的发展脉络
        1.2. 提炼了先秦城市选址形成的“实用理性”技术体系
        1.3. 提出先秦哲学思想在城市选址方面具有“儒道互补”特征
    2.华夏城市选址研究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借鉴意义
        2.1 注重城市安全
        2.2 遵循发展规律
        2.3 合理城市定位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3.1 研究不足
        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5)新石器晚期至西周墓葬出土玉质仪仗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本文涉及时空范围的界定
        二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 研究历史
        二 研究现状
    第三节 选题目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石器晚期至西周玉质仪仗器出土概况及类型学分析
    第一节 新石器晚期与末期玉质仪仗器出土概况
        一 长江流域
        二 黄河流域
        三 小结
    第二节 夏商西周玉质仪仗器出土概况
        一 夏代
        二 商代
        三 西周
        四 小结
    第三节 新石器晚期至西周玉质仪仗器类型学研究
        一 新石器时代晚期与末期类型学分析
        二 夏商西周时期类型学分析
        三 玉质仪仗器的分期与年代
        四 小结
第二章 玉质仪仗器使用功能研究
    第一节 出土玉质仪仗器墓葬规模研究
        一 新石器时代晚期与末期
        二 夏商西周时期
        三 小结
    第二节 玉质仪仗器出土位置研究
        一 新石器时代晚期与末期
        二 夏商西周时期
        三 小结
第三章 玉质仪仗器的组合演变
    第一节 玉质仪仗器的起源
    第二节 玉质仪仗器的发展
    第三节 玉质仪仗器发展的顶峰
    第四节 玉质仪仗器的衰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墓葬中玉质仪仗器出土统计表
附表二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玉质仪仗器出土位置统计表
致谢
个人简历

(6)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后石家河文化玉器艺术的特征与源流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新收获与展望
        (一)新收获
        (二)后期研究展望
第一章 后石家河文化玉器概况
    第一节 产生背景
        一、龙山时代长江中游的文化环境
        二、龙山时代各区系文化的共存状态
    第二节 存世状况
        一、考古发掘出土状况
        二、传世品流布状况
    第三节 属性特征
        一、材料属性
        二、性质属性
第二章 后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工、形特征
    第一节 治玉工艺特征
        一、治玉模式
        二、治玉技法
        三、治玉工具
    第二节 造型母题
        一、人
        二、鸟
        三、虎
        四、蝉
    第三节 造型思维
        一、模块思维
        二、意象思维
    第四节 审美特征
        一、材质的审美特征
        二、造型的审美特征
第三章 后石家河文化玉器艺术的来源分析
    第一节 与山东龙山文化玉器艺术的关系
        一、山东龙山文化玉器的刻纹题材及其表现方式
        二、山东龙山和后石家河文化玉器题材表现的异同
        三、山东龙山与后石家河玉文化的异同
        四、山东龙山与后石家河玉器的关系
    第二节 对长江中-下游早期文化的吸收
        一、题材与造型的承袭
        二、治玉工艺的继承
        三、玉文化的继承
        四、文化基因吸收途径分析
第四章 后石家河文化玉器艺术的流向
    第一节 融入夏商中原地区文化
        一、夏商兽面纹样的来源
        二、商代蝉形器的来源
    第二节 图像系统在古蜀文明中的接续
        一、人首图像系统
        二、鸟图像系统
        三、虎、蝉图像系统
    第三节 美学精神在楚艺术中的再现
        一、流观自然
        二、彰显气韵
        三、兼包并容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1 后石家河文化遗址出土玉器表
附表2 国内外馆藏后石家河文化玉器表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价值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相关着作研究概况
        1.2.2 相关论文研究概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2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的形名与出土概况分析
    2.1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的形名分析
        2.1.1 玉的定义
        2.1.2 玉琮的定义
        2.1.3 小玉琮、琮式管、琮式镯、镯式琮的形名分析
    2.2 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玉琮概况
        2.2.1 良渚文化地区
        2.2.2 长江流域地区(除良渚文化区)
        2.2.3 黄河流域地区
        2.2.4 华南地区
    2.3 本章小结
3 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出土玉琮分析
    3.1 良渚文化玉琮出土概况
        3.1.1 良渚遗址群
        3.1.2 太湖东北部
        3.1.3 太湖东南部
    3.2 良渚文化玉琮的型式分析
        3.2.1 良渚文化玉琮分期
        3.2.2 良渚文化玉琮型式分类
        3.2.3 良渚文化玉琮的型制分析
    3.3 良渚文化玉琮的纹饰分析
        3.3.1 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特征与变化
        3.3.2 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寓意分析
    3.4 良渚文化玉琮考古埋藏学分析
        3.4.1 良渚文化玉琮埋藏位置分析
        3.4.2 良渚文化玉琮器物组合分析
        3.4.3 良渚文化玉琮功能的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区域出土玉琮分析
    4.1 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地区(除良渚文化区域)玉琮分析
        4.1.1 长江流域玉琮出土概况
        4.1.2 长江流域玉琮分析
    4.2 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地区玉琮分析
        4.2.1 黄河流域玉琮出土概况
        4.2.2 黄河流域玉琮分析
    4.3 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南地区玉琮分析
        4.3.1 华南地区玉琮出土概况
        4.3.2 华南地区玉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传播与文化互动分析
    5.1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遗址点分布特点分析
    5.2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传播路线分析
    5.3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的文化互动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 B:论文表格
致谢

(9)马家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
        一、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回顾
        二、马家浜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第二节 马家浜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
        一、20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70 年代
        二、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90 年代
        三、进入21世纪以来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分布
    第一节 文化分期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典型陶器演化分析
        三、文化分期
        四、相关遗址分期观察
    第二节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一、相对年代
        二、绝对年代
    第三节 马家浜文化的空间分布、文化类型
        一、空间分布
        二、文化类型
第三章 马家浜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的因素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气候特征及环境状况
        一、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马家浜文化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
    第二节 马家浜先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意义
第四章 马家浜时期的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一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生存方式
        一、石器
        二、陶器
        三、骨器
        四、木器、漆器
        五、玉器
        六、编织物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的采集、渔猎及家畜饲养业
        一、采集
        二、渔猎
        三、家畜饲养业
    第三节 马家浜时期的稻作农业生产
        一、马家浜时期水稻及水稻田的发现
        二、粳稻与籼稻相结合的种植结构
        三、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
第五章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状况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概述
        一、聚落考古及其相关概念
        二、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遗址概况
        三、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选址问题
        四、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结构问题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居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一、马家浜时期居址发掘情况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居址状况分析
第六章 马家浜时期的埋葬制度及先民意识信仰
    第一节 马家浜文化的埋葬制度
        一、马家浜文化墓葬发掘概况
        二、马家浜文化墓葬的基本特征
        三、马家浜文化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意识形态
        一、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塑与先民意识信仰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雕刻与先民美学观念
第七章 马家浜文化相关问题讨论
    第一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的来源问题
        一、溯源追本:新石器时代的先马家浜文化
        二、纵向传承:先马家浜文化的影响因素
        三、文化综合体:持续的区域交融与碰撞
    第二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中的横向影响因素
        一、河姆渡文化因素
        二、大溪文化因素
        三、北辛文化因素
        四、北阴阳营文化因素
        五、仰韶文化因素
    第三节 关于太湖东西部的马家浜文化问题
        一、问题的抛出:以骆驼墩为代表的一类遗存
        二、个性与共性:东西部文化面貌上的主要异同
        三、讨论中权衡:有关考古学文化的再阐释
        四、思维的拓展:构建新的文化认知体系
    第四节 关于马家浜、崧泽文化过渡期的文化面貌问题
        一、前期的思索:学界有关这一问题的基础性探讨
        二、已做的分析:本文关于此一问题的或然性研究
        三、管窥见一斑:过渡时期典型遗存的结论性判断
    第五节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一、争论中深化: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论说
        二、发展中传承:文明化进程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四、良渚文化遗址又有新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崧泽文化研究[D]. 彭辉. 南京大学, 2020(12)
  • [2]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璧研究[D]. 杨岐黄. 西北大学, 2020(07)
  • [3]文物的活态传承 ——以琮为例[D]. 周靖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4]先秦华夏城市选址研究[D]. 唐由海. 西南交通大学, 2020
  • [5]新石器晚期至西周墓葬出土玉质仪仗器研究[D]. 张汝丽. 郑州大学, 2020(03)
  • [6]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7]后石家河文化玉器艺术的特征与源流考[D]. 蔡青. 西安美术学院, 2019(01)
  • [8]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研究[D]. 刘晓亮.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 [9]马家浜文化研究[D]. 王斌. 上海大学, 2019(02)
  • [10]良渚文化玉器工业初探[J]. 郭明建. 东方考古, 2018(00)

标签:;  ;  ;  ;  ;  

良渚文化遗址又有新发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