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制定国家标准《中文姓名拼写规则》

尽快制定国家标准《中文姓名拼写规则》

一、应尽快制定《中国人名书写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国家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李雅娟[1](2020)在《社科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责任者着录问题探究——以人名拼写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参考文献着录是社科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编辑工作中较为烦琐且疑问较多的部分。通过梳理参考文献着录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性文件,分析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在理解、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中有关参考文献责任者的着录问题,以编校工作实践中外国人名和中文名字的拼写问题为例,提出一些对参考文献责任者着录方法的建议,以期有助于社科学术期刊编辑更加严谨地开展编辑工作。

单秀枝[2](2019)在《个刊论文编排规则的建立原则和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统一论文的体例格式,使论文更易于检索、利用和交流,需要建立和实施个刊论文编排规则。个刊论文编排规则的建立应遵循上级标准,并在上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应动态更新和维护;还应与同类期刊的个刊论文编排规则保持一致。个刊论文编排规则应以国家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兼顾期刊的学科特点、特色和创新技术,由上级标准转化而来,并能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调整和完善。

彭婧[3](2018)在《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侗语是侗族的传统语言,侗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创的拼音文字。侗文自创制和试行以来,为侗族的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侗族的经济、教育、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需求不断丰富和增长。调查当代侗族社会的语言文字需求和使用状况,总结侗文试行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侗语文教学、媒体和新闻出版的成绩和问题,有效开展侗语文规划,可以促进侗语文的现代化,使侗语文更好地为侗族群众服务。基于这一思想,本论文以侗语文规范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侗文方案(草案)》修订完善,侗语审音和词汇和语法规范,研制侗文正词法规则,研制侗语规范词表,以及人名地名以及新词术语规范等一系列与侗语文社会应用相关的问题,并研制了侗语文若干规范建议稿,以期推进侗语文的规范工作,促进侗语文的当代应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几十年来的侗语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语文研究的成绩,指出侗语文研究中社会应用研究的严重不足。同时,还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侗族地区的标准侗语和侗文试行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文在学校教学、社会扫盲、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成就,也指出了试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二、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侗文方案(草案)》的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侗文方案》的修订建议。三、通过对现有几种侗语词典、侗文报刊杂志和电视新闻的侗文书写情况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侗文书写中的问题,指出了制定系统的侗文正词法规则的重要性,并吸收国内外正词法的相关理论,参照《汉语拼音正词法》等相关规则规范,提出并阐述了侗文正词法规则的制定原则、方法和思路,并拟定了《侗文正词法》建议稿。四、考虑到侗语文的现代社会应用,本文也提出了研制侗文规范词表、对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进行规范等问题,并依据《侗文方案》修订建议以及《侗文正词法》,收集整理了第一批《侗文规范词表》(建议稿)。

敬璐露[4](2017)在《周有光汉语拼音原则理论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周有光提出的汉语拼音原则为出发点,结合其他语言学专家的理论,采用史论结合、纵横比较的方法,全面、细致地研究了周有光提出的有关汉语拼音的原则,进一步得出了《汉语拼音方案》的设计具有科学性的结论。同时通过文章中的具体论证回应部份有关拼音方案的质疑,强调拼音方案的科学地位和现实作用。从拉丁化原则来分析,拉丁字母是国际通用的表音字母。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是顺应国际趋势的正确选择。拉丁化进程是由外国人触发,中国人从被动到积极主动参与的一个发展过程。汉语拼音方案在字母形式的确定上经历了拉丁字母式和汉字笔画式的广泛争论,周有光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从音素化原则来分析,方案拼写汉语音节采用“声母+韵头+韵腹+韵尾”的彻底音素化的拼写方式。中国人把语音拆分到音素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音素化拼写方式能够把语音单位拆分到最小,只需要使用25个拉丁字母。拼音方案中字母与音素的配合是在对普通话音位进行系统归纳的基础上,考虑到书写简明、符合国际习惯及汉语实际等复杂的要求下做出的处理。从口语化原则来分析,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的口语语音系统制定的,必须拼写普通话活生生的口语。汉语拼音不是万能的,它既不是汉字的拼形方案,也不是方言和文言的拼写方案。汉字虽然具有记录文言的优势,但是却要承担数量庞大、字形繁杂的负担。从词式化原则来分析,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因此用汉语拼音拼写汉语必须采用词式书写,还原口语的本来面貌。拼音文本对词式书写的要求比汉字文本更加迫切。词式书写离不开正词法,《汉语拼音方案》在《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帮助下成为拼写普通话的法定工具。但是正词法的推行要引起重视,正词法的规则也需要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在科学的原则指导下制定的汉语拼音,经过实践的检验,在应用中散发着更有效的活力。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和巩固它的地位,同时促进它的进一步完善。

李荛伶[5](2017)在《地方风景地名英译探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探讨地方风景地名英译的历史、现状和原则,并以其为依据提出钦州本地风景地名的英译策略,认为地方风景地名英译既要遵循国际与国家的地名英译标准,又要灵活保留当地风景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当地的经济与国际声誉,真正体现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水平。

黄行[6](2015)在《中国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历史与现状》文中指出本文全面梳理了:(1)规范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和推广普通话;(2)汉字改革和汉字规范;(3)推行《汉语拼音方案》;(4)推进和实现汉语文信息处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历史进程和成就。并就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三个问题开展初步的讨论:(1)现代汉语规范化与历史上的雅言、通语以及官话等汉语共同语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是却包含了更多否定传统、主张革新的内容;(2)现代汉语规范化主要是规范汉字而非规范汉语,这与汉语特殊的书写形式——汉字和书面汉语有关;(3)现代汉语的规范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受制于现代汉语本身的创新特点,即汉语的西化或欧化倾向,因此目前还不能提出现代汉语本体(主要是词汇和语法)规范的成熟方案。

李海英[7](2015)在《中国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研究 ——从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角度》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发展为全球在地化、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和世界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语言已成为国家实力的指标,语言问题被安全化,语言的社会功能和语言规划的战略意义愈加凸显。在中国,受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等因素影响,言语社区加速复杂化,产生语言认同困惑和母语能力下滑等问题:自媒体时代的全民“语言狂欢”造成了语言生活的种种乱象。此种背景下,《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确立了至2020年“国家语言实力显着增强,国民语言能力明显提高,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的规划目标,包含了可量化的综合国力目标——发展语言能力,和非可量化的语言生态管理目标——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这是当前语言地位规划的具体化,同时需要科学设计、优化本体规划系统。因此,本文拟从语言规划形成机制角度,采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方法,对当代本体规划进行发展趋势研究。论文首先进行理论建构,论述本体规划内容的组成部分和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构成要素;再以此为分析框架,基于所建“当代本体规划信息库”,分三个阶段描写本体规划实践;在共时描写的基础上,论述当代本体规划的演进特点和趋势走向,并结合本体规划调查分析其现存主要缺弊;最后提出对本体规划发展的思考结论。语言规划是在语言意识的影响下,基于言语社区的语言实践形成的,语言意识、语言实践和语言规划分别构成语言规划系统的理论板块、实践板块和政策-管理板块,三者互动构成语言规划形成的基本机制。但语言意识并非直接、而是通过语言规划观间接影响本体规划;语言舆情则集中反映了语言实践。因此本文确立语言规划观、语言舆情和本体规划为从形成机制视角考查本体规划的三条主线。本体规划居于语言规划系统的核心地位,具有“固本强体”的功能;主要内容包括政策规划和培育规划两个部分,政策规划有语言、副语言和领域语言三个规范化版块,培育规划包括语言净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三个方向;在语言舆情的促动下,当代本体规划经历了分别以语言规范化、语言标准化与信息化、柔性语言规范建设为主的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体系雏成,第二阶段成果规模化,第三阶段规划理念发生变化。研究发现,当代语言规划经历了从“问题观”到“资源观”,再到“服务观”两次转向,规划观的转变对本体规划的内容、标准和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中国社区本体规划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建立了语言规范化三级体系新模型:宏观层面首创语言生活状况发布制度、定期报告社区语言生活状况;中观层面丰富了语言规范系统的层次,提出新的语言规范类型“软性规范”;微观层面则尝试在具体规范中使用“推荐性标准”。政策规划部分,规范成果数量排序为文字>词汇>语法>语音,但是语言规范、标准同项更新、升级的比率较大;副语言规范集中于本体规划第一阶段;领域规范自第二阶段呈上升趋势,涉域广泛,但尚未成系统,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体现出实用性和即时性。培育规划显性和隐性形式并存,显性规划逐渐增加;语言净化贯穿规划历程始终,显性规划以“内外标准”类为主;语言现代化线索清晰:词汇现代化过程中,新词语筛选、提取形成三级进阶模式,语体现代化体现为稳定的自上而下模式,术语规划则是科技名词审定和术语工作规范化两条线索并行;语言国际化发展历经了确立中文国际地位、使《汉语拼音方案》提升为国际拼写标准和参与汉字信息技术编码国际标准建设等三个阶段。现有本体规划的主要缺弊体现在本体规划的内外缺环、内容失衡和施行效果不足三个方面。主要缺环表现在本体规划与地位、习得规划有所脱节,对应的声望规划缺失。内容失衡在于:培育规划的弱势不利于政策规划更新和落实;领域语言规范化薄弱,无法满足语言生活诉求;语言文字各要素规划不均衡,语法规范从严苛到淡化,词汇规范覆盖不全;语言净化规划不力。施行效果不足的典型表现是规划成果社会闻知度低,对语言的“脏俗化”缺少控制,并且忽略了“对语言规范的规律性违反”现象。基于语言舆情的综合特征,论文提出本体规划的优化和发展应从明确新的语言规划观、优化本体规划系统和提高本体规划效应三方面进行:母语规划观有利于维护国家语言和文化安全,有助于统摄语言规划系统,培养语言情感,提高本体规划认同;明确语言规划服务观才能为社会提供基础语言服务和契合语言服务发展,具体做法包括丰富其内涵,区分不同层面的服务功能,并在实践中落实服务观,将“语言服务”管理纳入语委工作日程等。优化系统的前提是遵循系统规划和区域规划原则,避免脱节和规划浪费,进行社区和分层规划;重心则在于设计均衡的政策规划内容,包括:加强领域语言规范化,开拓国际化规划视野,形成语言净化、现代化的动态机制,重建词汇和语法规范,更新词汇、语法规范模式。提高本体规划效应受多重因素制约,但重在创新,因此论文提出充分分析言语社区语言设施的优劣势、从规范“语言”转向规范“言语”和尝试借用“信噪比”理论等观点。全文共分十章:绪论部分介绍、说明研究背景与意义、材料与思路以及所用理论与方法,同时进行概念界定和分类,完成部分理论论述;第二章为研究现状综述,梳理文献,提出研究不足;第三章论述语言规划的形成机制,完成理论构建;第四、五、六章为当代本体规划的分阶段共时描写,结合语言舆情分版块描写、分析本体规划内容;第七章是本体规划发展趋势分析,结合语言规划观的变化,进行量化统计和理论分析;第八章结合本体规划调查,论述当代本体规划的主要缺弊问题;第九章分析自媒体背景,基于前述研究发现,提出优化、发展本体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设想;第十章为结语,总述主要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及展望。

窦娟[8](2015)在《汉语专有名词拼写规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B/T16159-2012《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下简称《正词法》)发布之后,许多专家学者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对正词法基本规则的解读,对汉语拼音拼写规范的监测。当前汉语拼音拼写虽然有国家标准的规范,但汉语专有名词的拼写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济南市的街道名称,站点名称,鲁版图书名称、报纸名称、期刊名称及其英文目录中汉语人名的拼音拼写为基本语料,和全国范围内的同种语料比较,采用调查法、归类统计法、描写与分析法、图表法、理论阐释法等多种方法,力求对济南的汉语专有名词拼音拼写规范情况做充分的描写,通过“解剖麻雀”“以一斑窥全豹”,从一个方面进行语文舆情的监测和评估,另外也试图对《正词法》的某些条款做些补充。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综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和汉语专有名词拼音拼写的研究现状,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汉语拼音正词法理论研究。第一节分析了汉语拼音拼写分词连写的意义,强调了按词拼写的基本原则,分词连写与现代汉语的节律同步,有利于降低同音率,有利于提高拼音输入法的效率,有利于排除歧义切分,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第二节汉语拼音正词法研究简史,析出我国正词法研究的五个阶段:教会罗马字、切音字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拼音方案、正词法基本规则;第三节本文相关的法规、文件简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通用文字法》、GB/T16159-2012《正词法》、GB/T28039《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GB/T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GB3259-9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指出汉语专有名词的拼音拼写要符合“单一罗马化的”要求。第三章,街道名、站点名汉语拼写研究。从地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街道名、站点名的结构特点,指出街道名、站点名拼音拼写存在的错误类型,给出拼写建议。第四章,汉语人名的拼音拼写研究。指出汉语人名的基本结构,重点分析了人名拼写存在的问题和争议,针对这些提出一些建议。第五章,中文期刊、书报名称汉语拼写研究。介绍了中文期刊名称、书报名称的结构特点,指出汉语拼写错误的类型,给出拼写建议。第六章,结语。对汉语专有名词拼音拼写现状做出评价,归纳总结失范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史定国[9](2014)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姓名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从语言学角度讲,姓名是专有名词。不同文字体系的姓名,在交往过程中,存在着转写问题,这是现代社会语文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全球迈向信息化,国际标准强调"单一罗马化"的背景下,我国人名拼写的规范化、标准化理应受到国家以及全社会的重视。一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人名、地名的历史背景用罗马字母拼写汉语人名、地名,经历了从无系统到逐渐系统化,从没有统一规范到有统一规范的发展过程。

李坤秀[10](2014)在《基于汉语拼音数据库的专有名词拼音拼写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是拼写汉语普通话的拼写规范,我们拼写时要考虑语法、语义、语音原则,但还要考虑词形的长短,心理因素等。本文的目的是深化汉语拼音拼写分词连写,专有名词大写的拼写意识,为汉语专有名词的拼写提供建议,为词典中专有名词的拼音拼写提供依据。前言部分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范围。其次还涉及对汉语拼音拼写历史背景的介绍,追溯了正词法中分词的历史发展。最后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的理论成果。第二章是对《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整体介绍,主要内容为正词法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剖析。第三章是对专有名词系统中地名的拼写,地名拼写包括对陆域地名、水域地名、行政区划、建筑地名、聚落名等小类的拼写。第四章是对专有名词系统中人名的拼写,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人名,外国的人名、和少数民族名等的拼写。第五章是对专有名词系统中着作名的拼写,具体内容包括报刊名、书籍名、协议名、篇名、艺术名五大类。第六章是对专有名词系统中机构名的拼写,主要从党派名、政府机构名、社会团体名、事业单位名、企业单位名、服务行业名六个方面来描写的。第七章是节日名和事件名两个专有名词系统的描写,因为两类的内容较少,所以合并为一个章节,节日名分为有通名类和无通名类;事件名分为会议类、赛事类、事件类、运动类四个小类。第八章是对专有名词系统中其他名的拼写,其他名种类杂,数量多。我们按照语料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讨论的,包括民族、朝代、姓氏、宗教、语言文字等等。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总结本文中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的重点以及在拼写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并深刻阐述了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应尽快制定《中国人名书写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国家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尽快制定《中国人名书写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国家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社科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责任者着录问题探究——以人名拼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科学术期刊参考文献着录的相关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综述
二、社科学术期刊在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标准意识不强
    (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仍需完善
三、对参考文献责任者着录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一)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的着录
    (二)参考文献的中文名字拼写

(2)个刊论文编排规则的建立原则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个刊论文编排规则建立的必要性
2 个刊论文编排规则的建立原则
3 个刊论文编排规则的建立方法
4 实施个刊论文编排规则的途径
5 实施个刊论文编排规则的意义

(3)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侗语文研究综述
        1.1.1 侗语研究概述
        1.1.2 侗文研究概述
        1.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2 侗族人文概述及侗语使用情况
        1.2.1 侗族人文历史概述
        1.2.2 侗语使用情况
    1.3 侗语文规范的意义和内容
        1.3.1 侗语文规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3.2 侗语文规范的可行性
        1.3.3 侗语文规范的内容
    1.4 本文内容结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1.4.1 内容结构
        1.4.2 基本思路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侗族语言调查及侗文创制与试行
    2.1 建国初期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及文字创制
        2.1.1 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
        2.1.2 新创民族文字
    2.2 侗语调查及侗文创制
        2.2.1 侗语调查
        2.2.2 侗文的创制
    2.3 侗文的推行和使用
        2.3.1 侗文创制初期的试行
        2.3.2 “文革”后的恢复推行
        2.3.3 近二十年的社会使用
第三章 侗语的规范问题
    3.1 侗语特点概述
        3.1.1 语音特点
        3.1.2 词汇特点
        3.1.3 语法特点
    3.2 侗语的方言划分和方言比较
        3.2.1 侗语的方言划分
        3.2.2 侗语方言比较
    3.3 语音规范
        3.3.1 侗语的标准音
        3.3.2 侗语的语音规范
    3.4 词汇规范
        3.4.1 词汇规范的原则
        3.4.2 方言词的规范
        3.4.3 新借词的规范
    3.5 语法规范
        3.5.1 语序
        3.5.2 词的重叠
        3.5.3 量词表示法
第四章 《侗文方案(草案)》的问题及改进
    4.1 《侗文方案(草案)》及其特点
        4.1.1 《侗文方案(草案)》的诞生
        4.1.2 《侗文方案(草案)》简介
        4.1.3 《侗文方案(草案)》特点
    4.2 《侗文方案(草案)》存在的问题
        4.2.1 字母名称及读音问题
        4.2.2 方言声母的缺失问题
        4.2.3 长短音的字母配置问题
        4.2.4 声调的表示问题
        4.2.5 借词拼写和标调问题
        4.2.6 分词连写问题
        4.2.7 其他问题
    4.3 《侗文方案(草案)》的修订
        4.3.1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原则
        4.3.2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建议
第五章 侗文正词法及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5.1 正词法相关理论
        5.1.1 正词法的提出
        5.1.2 国外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5.1.3 国内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5.1.4 参考和引用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5.2 侗文正词法规则的研制
        5.2.1 研制正词法的重要性
        5.2.2 研制《侗文正词法》的相关问题
        5.2.3 《侗文正词法》基本内容
    5.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5.3.1 规范词表研制的必要性
        5.3.2 研制《侗文规范词表》的原则和要求
        5.3.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第六章 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的规范
    6.1 侗文人名地名的规范
        6.1.1 侗文人名的规范
        6.1.2 侗文地名的规范
    6.2 新词术语的规范
        6.2.1 侗语新词术语的借用方式
        6.2.2 侗语新词术语的规范
        6.2.3 对侗语新词术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侗文方案(草案)》
附录2 :《侗文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附录3 :《侗文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
附录4 :《侗文规范词表》(第一批)
附录5 :《侗文新词术语表》(第一批)
附录6 :《侗文族名人名表》(第一批)
附录7 :《侗文地名表》(第一批)
附录8 :侗族分布及侗语图
附录9 :侗族语言文字大事记
附录10 :侗文分词连写示例样本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4)周有光汉语拼音原则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1.1 研究内容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步骤
    1.3 相关文献利用的综述
        1.3.1 对周有光文献利用的综述
        1.3.2 对其他学者的文献利用的综述
2 周有光和汉语拼音
    2.1 周有光
    2.2 汉语拼音
        2.2.1 汉语拼音的历史
        2.2.2 汉语拼音的制订过程
        2.2.3 汉语拼音的应用
        2.2.4 汉语拼音制定的原则
    2.3 周有光对汉语拼音研究的贡献
3 汉语拼音的拉丁化原则
    3.1 拉丁化的含义
    3.2 采用拉丁字母的原因
    3.3 外国人促进汉语拼写拉丁化的历史
    3.4 中国人促进汉语拼写拉丁化的历史
    3.5 《汉语 拼音方案》制定 前对字母选择的争论
    3.6 对拉丁字母的误解
4 汉语拼音的音素化原则
    4.1 音素化的含义
    4.2 音素化的优点
    4.3 中国人把汉语语音拆分到音素走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4.4 字母与音素的配合
        4.4.1 辅音字母对音素的配合
        4.4.2 元音字母对音素的配合
    4.5 小学拼音教学对音素化的误解
5 汉语拼音的口语化原则
    5.1 口语化的含义
    5.2 汉语拼音不能拼写汉字
    5.3 汉语拼音不能拼写方言
    5.4 汉语拼音不能拼写文言
    5.5 中国人尊重活生生的口语是逐渐认识到的
        5.5.1 拼音是拼写北京的还是外地的口语
        5.5.2 老国音失败的原因
6 汉语拼音的词式化原则
    6.1 词式化的含义
    6.2 正词法是汉语拼音词式化的国际标准
        6.2.1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6.2.2 词式化的优点
    6.3 拼音文本的汉语词式书写一开始就受到重视
    6.4 方案在害怕成为文字的阻力中预备了词式化基础
    6.5 词式化原则应用的成就和问题
7 结论
【附录】调查研究日志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研究 ——从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分类
        1.2.1 语言规划的界定
        1.2.2 语言规划的类型
        1.2.3 本体规划及其地位
    1.3 研究材料与思路
        1.3.1 研究材料
        1.3.2 研究框架
    1.4 理论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理论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现状综述
    2.1 语言规划国际研究
        2.1.1 早期
        2.1.2 质疑期
        2.1.3 复兴期
    2.2 语言规划国内研究
        2.2.1 国内研究中的概念说明
        2.2.2 语言规划理论引介之前
        2.2.3 语言规划理论引介之后
    2.3 本体规划研究
        2.3.1 国际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3.3 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章 语言规划的形成机制
    3.1 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组成因素
        3.1.1 语言规划系统的构成
        3.1.2 语言实践
        3.1.3 语言意识
        3.1.4 语言规划(语言管理)
    3.2 语言意识与语言规划
        3.2.1 语言意识影响语言规划的路径
        3.2.2 语言规划观
    3.3 语言规划观的类型
        3.3.1 语言规划是对语言的规划
        3.3.2 语言规划是对语言相关因素的规划
        3.3.3 语言规划观的其他视角
    3.4 语言舆情与语言规划
        3.4.1 什么是语言舆情
        3.4.2 语言舆情的分类
        3.4.3 语言舆情是语言规划的实践基础
        3.4.4 语言舆情是对语言规划的反馈和评估
第四章 语言规范化建设阶段(1949-1985)的本体规划
    4.1 语言本体规范初建时期(1949-1965)
        4.1.1 语言舆情分析
        4.1.2 主要的政策规划
        4.1.3 主要的培育规划
    4.2 语言本体规范停建时期(1966-1976)
        4.2.1 语言舆情分析
        4.2.2 本体规划进程
    4.3 语言本体规范重建时期(1977-1985)
        4.3.1 语言舆情分析
        4.3.2 本体规划内容
        4.3.3 本体规划主要活动
第五章 语言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阶段(1986-2005)的本体规划
    5.1 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阶段前期
        5.1.1 语言舆情分析
        5.1.2 本体规划的内容
        5.1.3 本体规划主要活动
    5.2 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阶段后期
        5.2.1 语言舆情分析
        5.2.2 本体规划的内容
        5.2.3 本体规划主要活动
第六章 柔性语言规范建设阶段(2006-)的本体规划
    6.1 语言舆情分析
        6.1.1 宏观舆情
        6.1.2 中观和微观舆情
    6.2 本体规划的内容
        6.2.1 语言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6.2.2 领域语言规范化
        6.2.3 培育规划
    6.3 本体规划主要活动
        6.3.1 主要活动、事件
        6.3.2 特点分析
第七章 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的变化与趋势
    7.1 语言规划观的嬗变
        7.1.1 “语言问题规划观”主导
        7.1.2 语言规划的第一次转向:从“问题观”到“资源观”
        7.1.3 语言规划的第二次转向:从“资源观”到“服务观”
        7.1.4 本体规划的理论创新及其与“服务观”
    7.2 本体规划内容发展趋势
        7.2.1 政策规划
        7.2.2 语言培育规划
第八章 本体规划调查及当代本体规划的缺弊
    8.1 本体规划调查
        8.1.1 调查范围和方法
        8.1.2 调查问卷的构成
        8.1.3 被调查对象信息
        8.1.4 调查数据与分析
    8.2 当代本体规划的缺环与问题
        8.2.1 本体规划的内外缺环
        8.2.2 本体规划内容的失衡
        8.2.3 本体规划施行效果不足
第九章 自媒体背景下对本体规划发展的思考
    9.1 自媒体时代的公共话语特征
        9.1.1 自媒体语境的形成
        9.1.2 当代公共话语的主要特征
    9.2 明确新的语言规划观
        9.2.1 确立母语规划观
        9.2.2 进一步明确语言规划服务观
    9.3 优化本体规划系统
        9.3.1 遵循科学的本体规划原则
        9.3.2 设计均衡的政策规划内容
        9.3.3 提高本体规划效应
第十章 结语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0.2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政策规划·语言信息化规范、标准
附录二 本体规划调查问卷[卷一/卷二]
致谢

(8)汉语专有名词拼写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语拼音正词法理论研究
    第一节 汉语拼音拼写分词连写的意义
    第二节 汉语拼音正词法研究简史
    第三节 本文相关的法规、文件简介
第三章 街道名、站点名汉语拼写研究
    第一节 街道名、站点名的结构特点
    第二节 街道名的拼写与规范
    第三节 站点名的拼写与规范
第四章 汉语人名的拼音拼写规范研究
    第一节 汉语人名的构成
    第二节 汉语人名的拼写与规范
第五章 中文期刊、书报名称汉语拼写研究
    第一节 中文期刊名称的类别和特点
    第二节 中文期刊名称的拼写与规范
    第三节 中文书名、报纸名的特点与拼写规范
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汉语专有名词拼音拼写状况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汉语专有名词拼音拼写不规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整改方案
    街道名整改方案
    站点名整改方案
    姓名整改方案
    书籍名称整改方案
    期刊名称整改方案
    报刊名称整改方案
致谢

(10)基于汉语拼音数据库的专有名词拼音拼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方法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历史研究
第二章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概述
    2.1 《正词法》的制定原则
    2.2 《正词法》的主要规则
        2.2.1 连写、半连写、分写
        2.2.2 大写、小写
        2.2.3 符号的使用
    2.3 《正词法》的核心原则
        2.3.1 分词连写
        2.3.2 专有名词大写
    2.4 《正词法》的拼写矛盾
        2.4.1 原则性和灵活性
        2.4.2 复杂性和简约性
        2.4.3 理论性和实践性
第三章 地名的拼音拼写研究
    3.1 陆域地名
        3.1.1 无通名类
        3.1.2 单音节通名类
        3.1.3 双音节通名类
        3.1.4 三音节通名类
    3.2 水域地名
        3.2.1 无通名类
        3.2.2 单音节通名类
        3.2.3 双音节通名类
    3.3 政区地名
        3.3.1 洲名
        3.3.2 国家名
        3.3.3. 行政区划名
    3.4 聚落地名
    3.5 建筑地名
        3.5.1 单音节通名
        3.5.2 双音节通名
        3.5.3 三音节通名
    3.6 文化设施名
        3.6.1 单音节通名
        3.6.2 双音节通名
    3.7 少数民族地名的拼写
        3.7.1 双音节
        3.7.2 三音节
        3.7.3 四音节
    3.8 外国地名的拼写方式
        3.8.1 双音节
        3.8.2 三音节
        3.8.3 四音节
        3.8.4 五音节
        3.8.5 六音节
        3.8.6 七音节
    3.9 特殊地名的拼写方式
        3.9.1 附加式
        3.9.2 含专名式
        3.9.3 并列式
        3.9.4 合并式
        3.9.5 交叉式
第四章 人名的拼音拼写研究
    4.1 中国人名拼音拼写
        4.1.1 姓名式人名
        4.1.2 仿姓名式人名
        4.1.3 非姓名式人名
    4.2 少数民族人名拼音拼写
    4.3 外国人名拼音拼写
        4.3.1 汉字文化圈人名
        4.3.2 非汉字文化圈人名
    4.4 其他类
        4.4.1 专名化称呼
        4.4.2 姓、名+称呼类
第五章 着作名的拼音拼写研究
    5.1 报刊名
        5.1.1 无通名类
        5.1.2 单音节通名类
        5.1.3 双音节通名类
        5.1.4 三音节通名类
    5.2 书籍名
        5.2.1 现代书籍
        5.2.2 古书籍
    5.3 协议名
        5.3.1 无通名
        5.3.2 单音节通名
        5.3.3 双音节通名
        5.3.4 三音节通名
    5.4 篇名
        5.4.1 词牌名
        5.4.2 诗经篇名
        5.4.3 文章名
    5.5 艺术品名
        5.5.1 无通名
        5.5.2 单音节通名
        5.5.3 双音节通名
第六章 机构名的拼音拼写研究
    6.1 党派名
        6.1.1 单音节通名
        6.1.2 双音节通名
        6.1.3 简称
        6.1.4 音译党派名
    6.2 政府机构名
        6.2.1 通名为单音节
        6.2.2 通名为双音节
        6.2.3 通名为三音节
        6.2.4 音译政府机构名
        6.2.5 简称
        6.2.6 合称
    6.3 社会团体名
        6.3.1 通名为单音节
        6.3.2 通名为双音节
        6.3.3 通名为三音节
        6.3.4 音译社会团体名
    6.4 事业单位名
        6.4.1 单音节通名
        6.4.2 双音节通名
        6.4.3 译音事业单位名
        6.4.4 简称
    6.5 企业单位名
        6.5.1 单音节通名
        6.5.2 双音节通名
        6.5.3 三音节通名
    6.6 服务行业名
        6.6.1 双音节通名
        6.6.2 三音节通名
        6.6.3 音译服务行业名
        6.6.4 字母词
第七章 节日名和事件名的拼音拼写研究
    7.1 节日名
        7.1.1 含有单音节通名
        7.1.2 不含通名类
    7.2 事件名
        7.2.1 会议名
        7.2.2 赛事名
        7.2.3 事件名
        7.2.4 运动名
第八章 其他名的拼音拼写研究
    8.1 民族
        8.1.1 少数民族名
        8.1.2 部落名
        8.1.3 种族名
    8.2 年号
    8.3 语言文字
        8.3.1 语言
        8.3.2 文字
    8.4 宗教
        8.4.1 无通名
        8.4.2 单音节通名
        8.4.3 双音节通名
        8.4.4 并称
    8.5 姓氏
        8.5.1 单姓
        8.5.2 复姓
        8.5.3 合称
    8.6 朝代
        8.6.1 无通名类
        8.6.2 单音节通名
        8.6.3 双音节通名
        8.6.4 朝代合称
    8.7 星座
        8.7.1 星座
        8.7.2 星体
        8.7.3 合称
    8.8 运载工具
        8.8.1 无通名类
        8.8.2 单音节通名类
    8.9 奖项
        8.9.1 无通名类
        8.9.2 单音节通名类
        8.9.3 双音节通名类
    8.10 地质时期
        8.10.1 单音节通名类
        8.10.2 双音节通名类
    8.11 工程
        8.11.1 无通名
        8.11.2 单音节通名
    8.12 商标
        8.12.1 无通名
        8.12.2 单音节通名
    8.13 日历
第九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应尽快制定《中国人名书写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国家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社科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责任者着录问题探究——以人名拼写为例[J]. 李雅娟.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4)
  • [2]个刊论文编排规则的建立原则和方法[J]. 单秀枝. 学报编辑论丛, 2019(00)
  • [3]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D]. 彭婧. 暨南大学, 2018(03)
  • [4]周有光汉语拼音原则理论的研究[D]. 敬璐露.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5]地方风景地名英译探略[J]. 李荛伶. 广西教育, 2017(15)
  • [6]中国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历史与现状[J]. 黄行. 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 2015(02)
  • [7]中国当代语言本体规划研究 ——从语言规划形成机制的角度[D]. 李海英. 南京大学, 2015(02)
  • [8]汉语专有名词拼写规范研究[D]. 窦娟.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9]《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解读[A]. 史定国.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Ⅲ, 2014
  • [10]基于汉语拼音数据库的专有名词拼音拼写研究[D]. 李坤秀. 鲁东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尽快制定国家标准《中文姓名拼写规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