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水人)至南宁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河池(水人)至南宁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一、河池(水任)至南宁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岳凌[1](2012)在《湖南省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开始从平原走向山地、丘陵地区。而山区高速公路在修建过程中免不了对原山体地形进行大挖大切高填高架,对沿线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形成了大量的路堑路堤边坡。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近年来湖南省内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形成的特点、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认为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研究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路域景观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回顾了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恢复的发展历程,深入理解了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的内涵,并以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园林等学科相关理论为指导,总结出湖南省内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的内容及原则。然后本文重点对该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的不同地质结构情况展开调查研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的方法和手段,并以项目实例——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湘西段边坡生态景观恢复工程为案例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本文提出了开展湖南省内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了其评价原则、工作程序、内容和评价方法。通过研究,本文总结出湖南省内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是以结构稳定为前提,以植被恢复为主导,适当的植物资源的选择是边坡生态恢复成功的关键,其中种植模式综合效益为乔灌草>灌草>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边坡是湖南省内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恢复最核心的部位,应通过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手段,为植物的自然演替创造条件,其中客土喷播和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对于湖南省内山区岩质边坡的植被恢复具有较好的效果,高次团粒喷播技术是一门新型成果,尤其值得研究推广。

乔国栋[2](2009)在《草原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景观评价》文中指出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公路不仅仅要具有交通功能,还应当从景观、环境等多角度来考虑公路的美学功能。公路景观对包括驾驶员在内的使用者的视觉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内蒙古草原地区在“十一五”期间面临大量的一级公路升级改造任务。草原区一级公路具有其自身景观特点,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势必将会对其景观特点进行改变。因此,在当前及今后我国草原区将面临大量的公路升级任务这一背景下,开展对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景观评价问题的研究十分有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公路景观的概念、特点和组成,以此作为公路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然后阐明建立公路景观评价体系的难点、指导思想和理论支撑,在景观三元论的基础上,从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确定了公路的环境、功能、美学是公路景观评价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适用于草原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景观评价的指标体系。接着对可用于草原区公路景观评价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确定采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和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对公路景观进行评价,对该方法的步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草原区公路景观评价的系统研究,对我国草原区公路生态选线、景观建设和景观养护管理具有指导意义,文中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我国其它公路景观建设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程显光,崔曙光,梅蕾[3](2009)在《公路景观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景观三元论,从公路环境、公路功能、公路美学三个方面构建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涵盖公路景观的主要方面。结合实例可以发现,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公路景观评价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柏松平[4](2008)在《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19.85万公里,至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500公里,但高等级以上的公路仅占公路通车里程的1/20。故我省公路升级改造和路网加密任务仍将十分繁重,因此,云南公路建设仍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全国高速公路进入山区修建和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时期,公路地质环境严重制约了公路建设的建设周期和成本,制约和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运输安全。由于结合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机理研究,尚不系统和全面,十分必要研究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以指导云南今后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首先回顾了公路发展概况,分析和总结了公路发展及其特点,简述了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分析了公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和云南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公路地质环境致灾的对策研究现状等内容。其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包括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环境、活动性构造带、公路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地质以及云南公路地质环境条件。在这些内容中,将云南迄今为止的所有通车和在建的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公路)与云南主要山脉分布、地貌分区、大地构造分区、深大断裂和地壳厚度、构造体系、新构造运动、主要活动断裂、地震震中分布、区域稳定性分区、工程地质分区以及云南膨胀土分布等情况进行了对应和叠加处理。由于最近十多年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阶段,涉及了更多更全面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同时,在建设中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公路地质病害治理经验,取得了许多科技创新,加上这些公路分布在云南的广阔地域,为今后就近区域公路的升级和路网的加密将起到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结合云南公路建设中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类型及其展布特征,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的时间和空间展布特征。研究和分析了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公路地质病害的致灾因素,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探索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总结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链。针对云南公路主要地质病害,从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特殊岩类(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和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论述了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本文从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技术及其病害处治、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通过较为全面的研究,探索和总结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模式。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首次将云南在建和已通车的高等级公路与云南公路建设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联系和对比,为今后云南公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环境分析资料,对于新建公路,可借鉴就近区域已建公路的成功经验和需注意的事项。为新建和改(扩)建公路提供了针对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措施对策经验。2、结合云南公路建设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等,开展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包括自然状态下的公路地质病害、工程扰动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以及公路地质环境的脆弱性、稳定性评价以及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形成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公路工程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体系。3、首次系统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系统分析了云南地质病害的时空特征、发育特征,较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的特征和野外判别方法。4、首次系统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致灾因素,从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形成机理、破坏形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破坏机理。5、针对公路工程路基、桥梁、隧道建设的实际,结合云南公路建设的主要不良地质现象,系统总结了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对策。其中,首次提出并成功实施了“侧向限制法软土处理技术”、“亲水隧道设计施工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6、从公路选线技术、公路工程地质病害危险性评估、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公路养护技术、公路工程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研究。7、研究了云南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建设技术对策,构建了云南公路地质环境公路工程技术对策理论与方法体系,对公路建设的科技进步和加强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保护,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蔡旌[5](2008)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前置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意识到道路不仅仅要具有交通功能,还应当从景观、环境等多角度来考虑道路的美学功能。如今,高速公路景观的设计与评价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因此,研究高速公路景观前置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高速公路景观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以现有统计资料和数据为基础,本着系统全面性、科学性、独立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参考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多种景观指标体系,结合道路景观三元论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具有层次性和独立性的高速公路景观前置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本文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本文在综合考虑和研究了多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参照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评价方法,选定了模糊综合评判作为高速公路景观的前置评价方法,该方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高速公路景观这类综合性强的评价目标。具体步骤包括:明确目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递阶层次;构成比较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本文建立高速公路景观前置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全面地反映高速公路的多项景观问题,在进行实例研究时,要结合具体道路涉及的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等具体情况进行筛选和权重的确定。本文拟选了一条有代表性的高速公路——随岳中高速公路进行示例前置评价。根据该路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评价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前置评价。评价结果说明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能够科学的反映实际情况,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高速公路景观进行前置评价,其结果能较准确、客观地反映道路景观的实际情况,方法简单易行,具有实用性,并能反映出景观薄弱项,对已建成路段提出改进措施和对未建设路段提供决策依据,对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管理、维护等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许宏赟[6](2007)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们对城市道路景观审美要求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的景观如何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同时还要体现城市的特色,促使城市的发展,这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道路景观研究成果,分析了城市道路景观的美学和功能原理,引入了最新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出了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方法。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需满足人们在安全性、观赏性、可管理性的要求,从道路的线性选择、周边建筑的形式、道路的附属设施、道路的绿化、小品建设等方面,讨论了城市交通性道路、城市生活性道路和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方法,以合肥市芜湖路为实例,加以分析研究。同时还结合三元论的方法,从美学、功能、生态三个方面,选取合适的城市道路景观评价指标,并采用多层次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道路的景观进行评价。

冯先德[7](2007)在《旅游区公路选线及景观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亟需建立一套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但目前我国旅游区道路交通体系尚不能满足旅游资源开发的要求,在旅游区公路建设中,保护自然环境景观成为公路选线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公路建设在组织管理、设计技术、施工水平及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缺乏旅游区公路设计的具体标准。本文着重研究旅游区公路选线和景观设计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技术,为我国制定旅游区公路建设技术标准进行探索。论文从旅游区公路选线的角度出发,系统的论述了旅游区公路特点、选线过程、技术标准制定原则、选线原则、路线方案、地质勘察、环境保护,详细阐述了旅游区公路特征地段选线、定线方法。定线方法重点论述了基于曲线的旅游区公路定线方法。论文还分析了旅游区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旅游区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研究了旅游区公路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景观设计,包括线形设计、线形与地形景观的配合、公路景观设计、构造物及附属设施景观设计,景观的恢复与再造等。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索教公路的实际工程设计为论文提供了研究的对象,论文的研究成果又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较多地采用不对称平曲线、S型、C型及复合型平曲线等线形,消除平曲线间短直线,提高了线形的连续性,也较好的适应了地形地貌,很好地保护了沿线自然环境景观。对破坏地段进行了适应性恢复,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人工痕迹。采用三维透视和动画检验景观设计,可以直观的评价景观设计效果。索教公路的工程设计表明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旅游区公路路线设计和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卢晓红[8](2007)在《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单一评价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而综合性的归纳与比较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系统进行分析总结,系统的归纳总结各种应用于道路交通建设项目的评价方法,对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原理进行探究,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的差异,能够为我国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决策管理部门及评价工作者提供参考。因此,对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系统进行分析,阐述其基本内涵,并确定以系统思想作为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的筛选方法、指标的标准化方法和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四个方面,对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总结。再次,选择在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各个方法的优缺点,明晰各种方法的适用性,为评价工作中评价方法的组合选择提供依据。最后,以广西水任至南宁高速公路环境质量评价为例对评价方法的组合应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王万昌[9](2006)在《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增长,高等级公路、铁路、水利等大量工程项目建成或正在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型的边坡,这些边坡质量成为影响工程项目营运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的边坡工程常常赋存于不同的工程地质环境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合理有效地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炭质泥岩性质和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的相关成果,为本课题提供了有力依据。然后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的炭质泥岩边坡为依托,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对广西炭质泥岩边坡进行调查与研究,研究出:(1)炭质泥岩在广西的分布状况;(2)广西炭质泥岩的化学和矿物成分,以及物理力学性质;(3)广西炭质泥岩的工程特性;(4)影响炭质泥岩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5)炭质泥岩的主要变形破坏模式;(6)炭质泥岩的稳定性评价及分类;(7)根据边坡分类,具体说明了各类边坡的防治技术。最后通过典型炭质泥岩边坡分析与应用,以论证前文的研究成果:(1)分别采用FLAC程序和极限平衡计算法对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K56+660~+860路段的炭质泥岩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论证了其分析结果的一致性;(2)利用前文的研究成果,通过方案优化设计,找到了适合该边坡的防治措施: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与植被护坡技术、浆砌片石护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3)通过施工与观测,证实了其处治方案的科学性。

先斌[10](2006)在《重庆市生态公路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公路”作为科学的公路建设理念,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目的就是将人类发展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降到最低,寻求一个临界的平衡点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生态公路”理所当然的成为未来公路建设的发展方向。但就国内目前而言,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领域,“生态公路”都还是十分稚嫩的新生事物,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存在许多研究上的空白,致使生态公路建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达不到好的效果。近年来,重庆地区公路建设随着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公路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公路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一个高效、快捷、安全的交通载体,而且也应该成为一个环境优美、技术先进、服务优良的人文景观。然而与此极不协调的是重庆地区公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公路生态治理技术的相对滞后,生态公路设计现状不容乐观。为此,公路在投资、设计的前期阶段、公路建设时期以及养护管理阶段都应该在注意道路的安全性、可驶性、便利性、耐久性的同时,引入环保、美化、人文的概念,把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使高速公路不仅仅成为一条行车通道,而且应该是一个绿化、美化、动感的画面,成为一条位移景移、爽心悦目、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协调的空间走廊。这样不仅能够达到保护环境、保护文化、改进公路环境与景观、提高公路使用质量的目的,而且也有助于提升重庆在国内乃至国际的知名度,但是在重庆地区生态公路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还少有开展。有鉴于此,生态公路建设理论有着极强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依托重庆市公路局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重庆市生态公路建设指标体系研究”和丰都县丰武路九溪沟至南天湖段改建工程,在深入探讨“生态公路”涵义的同时,对重庆地区生态公路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和本地区人民的生活实际,对重庆地区生态公路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初探,提出了重庆市生态公路基本设计理念。不仅为探求重庆地区生态公路建设提供了依据,也为现代公路建设技术的探讨和研究提供了地区背景资料。

二、河池(水任)至南宁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池(水任)至南宁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边坡生态景观恢复概述
    1.3 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综述
2 研究目的、内容及思路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思路
3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的理论依据及原则
    3.1 相关学科的理论依据
    3.2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遵循的基本原则
4 湖南省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特性研究
    4.1 湖南省区域概况
    4.2 湖南省山区高速公路特征及对环境影响分析
    4.3 湖南山区高速公路边坡恢复植物生态景观研究的必要性
5 湖南省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措施研究————结合常吉高速公路湘西段生态景观恢复工程案例分析
    5.1 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的目标
    5.2 边坡的分类
    5.3 边坡生态景观恢复措施要点
    5.4 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原则
    5.5 优良护坡植物品种推荐
    5.6 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的运用研究
    5.7 取、弃土场的处理
6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恢复质量评价初探
    6.1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恢复质量评价的意义
    6.2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景观恢复质量评价的原则
    6.3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的标准与评价时间的选择
    6.4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和评价内容
    6.5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7 总结
    7.1 结论
    7.2 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致谢

(2)草原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景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评价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草原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特点及景观特征
    2.1 内蒙古省际通道一级公路升级改造特点
        2.1.1 公路升级改造的原因
        2.1.2 公路升级改造形式
        2.1.3 “ 一改高”形式
    2.2 草原地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原则
        2.2.1 基本原则
        2.2.2 总体设计
    2.3 草原区公路景观的特征
        2.3.1 基本概念
        2.3.2 基本特点
        2.3.3 总体分类
    2.4 草原区公路景观的组成
        2.4.1 公路线形景观
        2.4.2 构造物景观
        2.4.3 公路景观绿化
        2.4.4 交通工程设施景观
        2.4.5 服务区景观
        2.4.6 其他方面
第三章 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3.2 评价指标因子的筛选
    3.3 景观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4 指标体系的建立
        3.4.1 环境评价方面指标选取
        3.4.2 功能评价方面指标选取
        3.4.3 美学评价方面指标选取
第四章 草原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景观评价方法的研究
    4.1 环境景观敏感度评价方法
    4.2 公路与景观协调度评价方法
    4.3 公路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
        4.3.1 评价因子
        4.3.2 权值的确定
        4.3.3 计算方法
    4.4 层次分析法
        4.4.1 一般原理
        4.4.2 判断矩阵
        4.4.3 相对重要度的计算
        4.4.4 一致性检验
        4.4.5 综合重要度的计算
    4.5 基于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5.1 一般原理
        4.5.2 建立因素集
        4.5.3 建立权重集
        4.5.4 建立评价集
        4.5.5 单因素模糊评价
        4.5.6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4.5.7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第五章 工程实例
    5.1 内蒙古省际通道概述
        5.1.1 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5.1.2 建设标准
        5.1.3 工程规模
        5.1.4 沿线自然属性
    5.2 景观评价
        5.2.1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2.2 公路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
    5.3 草原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对环境景观的保护形式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公路景观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公路景观构成要素分析
    1.1 公路线形景观
    1.2 构造物景观
    1.3 绿化景观
    1.4 交通工程设施景观
2 公路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环境评价指标
        2.1.1 公路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2.1.2 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3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2.2 功能评价指标
        2.2.1 公路对区域人流、物流改善度
        2.2.2 公路景观绿化的功能
        2.2.3 交通工程设施及服务区功能
    2.3 美学评价指标
        2.3.1 公路与沿线景观的协调性
        2.3.2 公路绿化视觉效果
        2.3.3 附属工程
3 公路景观评价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 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
4 实例分析———水南公路
    4.1 项目概况[8]
    4.2 评价指标体系
    4.3 建立各模糊集合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集
    4.5 综合模糊评判
5 结论

(4)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公路发展概况
        1.1.1 公路发展及其特点
        1.1.2 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1.1.3 公路发展面临的问题
    1.2 公路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1.2.1 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制约
        1.2.2 公路建设的地质灾害和危害
        1.2.3 公路建设地质环境问题
    1.3 公路地质环境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公路建设发展情况的研究
        1.3.2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
        1.3.3 公路地质环境研究方法
        1.3.4 公路地质病害研究
        1.3.5 公路地质病害对策研究
    1.4 选题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
        1.4.1 选题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4.2 选题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实用意义和学科前沿性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1.4.5 论文研究支撑
        1.4.6 研究进度
        1.4.7 研究主要成果及创新性
第二章 云南公路建设的复杂地质环境条件
    2.1 地形地貌
        2.1.1 地貌轮廓
        2.1.2 地貌类型
    2.2 地质构造环境
        2.2.1 构造单元
        2.2.2 地层单元
    2.3 活动性构造带
        2.3.1 新构造特征及其分带
        2.3.2 地震活动
        2.3.3 区域地壳稳定性
    2.4 水文地质环境
    2.5 工程地质
    2.6 云南公路建设的地质环境条件
第三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类型及展布特征
    3.1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类型
        3.1.1 软土
        3.1.2 膨胀土
        3.1.3 岩溶
        3.1.4 采空区
        3.1.5 泥石流
        3.1.6 岩堆
        3.1.7 滑坡
        3.1.8 红层软岩
    3.2 云南主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1 软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2 膨胀土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3 岩溶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4 采空区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5 泥石流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6 岩堆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7 滑坡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2.8 红层软岩公路地质病害展布
    3.3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发育特征
        3.3.1 公路地质病害的时间展布特征
        3.3.2 公路地质病害的空间展布特征
第四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
    4.1 公路地质病害的公路地质体属性
        4.1.1 岩土体结构
        4.1.2 地质体面状结构
        4.1.3 地下孔隙
    4.2 公路地质病害的潜在隐患
        4.2.1 现状地质灾害隐患
        4.2.2 不良地质作用隐患
    4.3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分析
        4.3.1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鉴别
        4.3.2 公路地质病害致灾因素的工程危害
    4.4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及危害分析
        4.4.1 地理地质环境因素
        4.4.2 工程地质环境因素
第五章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
    5.1 云南公路工程诱发的公路地质病害
        5.1.1 公路路基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5.1.2 公路桥梁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5.1.3 公路隧道工程诱发的地质病害
    5.2 云南公路地质病害的诱发机理研究
        5.2.1 软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5.2.2 膨胀土的破坏机理研究
        5.2.3 岩溶的破坏机理研究
        5.2.4 泥石流的破坏机理研究
        5.2.5 崩塌/岩堆的破坏机理研究
        5.2.6 滑坡的破坏机理研究
    5.3 公路工程地质病害诱发链
第六章 复杂地质环境的公路地质病害防治工程技术
    6.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6.1.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技术
        6.1.2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桥梁技术
        6.1.3 特殊地形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技术
    6.2 复杂地质构造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优选
    6.3 特殊类土环境下的公路工程技术对策
        6.3.1 软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工程技术
        6.3.2 膨胀土环境下的公路路基和隧道工程技术
    6.4 特殊岩类(岩区)环境下的公路技术优选
        6.4.1 红层软岩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边坡及路基技术
        6.4.2 岩溶环境下的公路隧道、桥梁、路基工程技术
    6.5 特殊地质体环境下的公路建设技术对策
        6.5.1 岩堆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隧道建设技术
        6.5.2 滑坡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6.5.3 泥石流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建设技术
    6.6 特殊地质环境下的公路路基、桥梁技术优选
        6.6.1 采空区公路路基处治技术
        6.6.2 采空区的桥梁建设技术
第七章 复杂地质环境下公路地质病害的对策模式
    7.1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公路病害防治模式
    7.2 基于公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的公路选线
        7.2.1 基于地形环境的公路选线原则
        7.2.2 基于地质的公路选线原则
        7.2.3 基于地质、地形、环境等的公路综合选线原则
        7.2.4 基于地质环境的公路选线总原则
    7.3 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7.3.1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要求
        7.3.2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调查与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7.3.3 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7.4 针对公路地质病害防治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7.4.1 基于公路建设诱发地质病害的防治技术勘察
        7.4.2 基于防治技术的公路地质病害勘察
    7.5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公路养护(地质环境监测)及病害处治
        7.5.1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桥梁工程的病害治理
        7.5.2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隧道工程的病害治理
        7.5.3 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路基工程的病害治理
        7.5.4 公路养护中几种特殊路基病害的防治
    7.6 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
        7.6.1 公路工程环境保护
        7.6.2 公路工程水土保持
        7.6.3 公路工程景观营造
        7.6.4 关于公路沿线生态地质环境优化的思考
    7.7 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对策集成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作和科研项目

(5)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前置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速公路景观概述
        1.1.1 高速公路景观概念
        1.1.2 高速公路景观特点
        1.1.3 高速公路景观分类
    1.2 国内外景观评价研究现状
        1.2.1 国外景观评价研究现状
        1.2.2 国内景观评价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内涵
    2.1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内容与方法
        2.1.1 成立专家设计协作组
        2.1.2 制定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思路及沿线风景组的构成
        2.1.3 调查掌握高速公路所处地域现状
        2.1.4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
    2.2 高速公路景观构成与要素分析
        2.2.1 高速公路线形景观
        2.2.2 构造物景观
        2.2.3 高速公路景观绿化
        2.2.4 交通工程设施景观
        2.2.5 服务区景观
        2.2.6 其它方面
    2.3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三元论
    2.4 小结
第3章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前置评价的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和意义
    3.2 评价指标确定原则
    3.3 道路景观评价指标选取
        3.3.1 环境评价方面
        3.3.2 功能评价方面
        3.3.3 美学评价方面
    3.4 权重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前置综合评价方法
    4.1 高速公路景观的前置评价方法概述
        4.1.1 定性评价法
        4.1.2 定量评价法
        4.1.3 综合评价法
    4.2 模糊综合评价
        4.2.1 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4.2.2 混合型指标体系的模糊评价模型与方法
        4.2.3 改进的综合评价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前置评价方法的应用
    5.1 实验方案设计
        5.1.1 评价目标选择
        5.1.2 实验表格设计
        5.1.3 实验人员以及器材
    5.2 实验数据收集
        5.2.1 建立各模糊集合
        5.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集
        5.2.3 确定单因素评判矩阵
        5.2.4 综合模糊评判
    5.3 评分系统的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的现状
        1.2.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
    1.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意义
    1.4 本论文主要的内容
第二章 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和功能
    2.1 城市道路
        2.1.1 城市道路的概念
        2.1.2 城市道路的组成
        2.1.3 城市道路的特点
        2.1.4 城市道路的分类
        2.1.5 城市道路的功能
    2.2 城市道路景观
        2.2.1 景观
        2.2.2 城市景观
        2.2.2.1 城市景观的概念
        2.2.2.2 城市景观的组成
        2.2.3 城市道路景观
        2.2.3.1 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
        2.2.3.2 城市道路景观的构成要素
        2.2.3.3 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
第三章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3.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3.1.1 美和美学思想
        3.1.1.1 美的本质与特性
        3.1.1.2 审美意识
        3.1.2 形式美的法则
        3.1.2.1 统一与变化
        3.1.2.2 对比与相似
        3.1.2.3 均衡与对称
        3.1.2.4 比例与尺度
        3.1.2.5 韵律与节奏
        3.1.3 色彩
        3.1.3.1 色彩的选择
        3.1.3.2 色彩选择的作用
        3.1.4 城市道路空间中人的视觉特征
        3.1.4.1 视力
        3.1.4.2 视野
        3.1.4.3 色的感觉
        3.1.4.4 适应
        3.1.4.5 眩光
        3.1.4.6 视觉错觉现象
    3.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
    4.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步骤
    4.2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点
        4.2.1 确定道路景观要素
        4.2.2 确定景观环境气氛
        4.2.3 景观系统的组合
    4.3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4.3.1 城市交通性道路景观设计
        4.3.1.1 城市交通性道路景观设计
        4.3.1.2 城市快速路景观设计
        4.3.1.3 风景区道路景观设计
        4.3.2 城市生活性道路景观设计
        4.3.2.1 城市生活性道路景观设计
        4.3.2.2 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
        4.3.3 步行街景观设计
    4.4 实例分析
第五章 城市道路景观的评价方法
    5.1 城市道路景观评价的指标
        5.1.1 城市道路景观评价指标的选取
        5.1.1.1 功能评价方面
        5.1.1.2 环境评价方面
        5.1.1.3 美学评价方面
        5.1.2 城市道路景观评价指标的作用
    5.2 城市道路景观评价的方法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7)旅游区公路选线及景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景观设计
        1.2.2 技术标准的应用
        1.2.3 不同阶段景观因素考虑的重点
    1.3 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和进展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第二章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基础
    2.1 公路景观的基本涵义
        2.1.1 景观
        2.1.2 公路景观的涵义
    2.2 动视觉特性
        2.2.1 视觉的基本原理
        2.2.2 驾驶员的视觉心理特性
        2.2.3 乘客的视觉特性
        2.2.4 公路线形的视觉特性
    2.3 美学原理
        2.3.1 美学的基本原理
        2.3.2 美学对公路景观设计的影响
    2.4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2.4.2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
        2.4.3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则
    2.5 恢复生态学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旅游区公路选线方法与技术
    3.1 旅游区公路的功能与特点
    3.2 旅游区公路选线工作程序
        3.2.1 现场调查研究
        3.2.2 现场踏勘
        3.2.3 分析路线走廊,实施纸上定线
        3.2.4 实测路线走廊地形图
        3.2.5 方案比选
        3.2.6 现场放线实测,进行施工图设计
    3.3 旅游区公路技术标准制定
        3.3.1 宏观原则
        3.3.2 微观原则
    3.4 旅游区公路选线技术路线
        3.4.1 影响旅游区公路路线的主要因素
        3.4.2 旅游区公路选线技术路线
        3.4.3 旅游区公路选线原则
    3.5 旅游区公路特征地段选线方法
        3.5.1 越岭选线
        3.5.2 沿河选线
        3.5.3 山脊选线
    3.6 旅游区公路定线方法
        3.6.1 直线型定线
        3.6.2 曲线型定线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旅游区公路景观设计
    4.1 旅游区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4.1.1 基本原则
        4.1.2 设计理念
    4.2 旅游区公路线形景观设计
        4.2.1 线形与地形的协调
        4.2.2 线形与植被的协调
    4.3 旅游区公路构造物及附属设施景观设计
        4.3.1 中央分隔带
        4.3.2 路侧绿化带
        4.3.3 互通立交
        4.3.4 桥涵和隧道
        4.3.5 服务区
        4.3.6 诱导标识
    4.4 旅游区公路景观恢复与再造
        4.4.1 旅游区公路景观恢复的原则
        4.4.2 水土流失的防治
        4.4.3 旅游区公路环境的植被恢复
        4.4.4 景观恢复与再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旅游区公路选线及景观设计实例
    5.1 索教公路项目背景
    5.2 工程概况
    5.3 灵活应用标准指标
    5.4 适宜的选线方式
        5.4.1 越岭选线
        5.4.2 沿河选线
        5.4.3 注重曲线连续流畅性,优化路线线形
        5.4.4 采用基于数字地面模型的公路设计一体化技术进行多方案比选
    5.5 环境景观设计
        5.5.1 环境特征与污染因素分析
        5.5.2 景观保护设计
    5.6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附录:索教公路成果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8)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道路交通发展状况
        1.1.2 道路交通发展的社会环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理论概述
    2.1 评价的基本内涵
        2.1.1 评价的概念与本质
        2.1.2 评价的特点
    2.2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的内涵
        2.2.1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的概念
        2.2.2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的功能与特点
        2.2.3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的步骤
    2.3 系统论在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2.3.1 系统的概念
        2.3.2 系统工程及其方法论
        2.3.3 系统思想在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中的应用
    2.4 小结
第三章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过程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3.2.1 专家调研法
        3.2.2 最小均方差法
        3.2.3 极小极大离差法
        3.2.4 极大不相关法
    3.3 评价标准的确定方法
    3.4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方法
        3.4.1 评价指标的一致化
        3.4.2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3.4.3 几种定量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对比分析
    3.5 权重的确定方法
        3.5.1 主观赋权法
        3.5.2 客观赋权法
        3.5.3 综合集成赋权法
    3.6 小结
第四章 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4.1 数理评价方法
        4.1.1 模糊评价法
        4.1.2 物元分析法
    4.2 统计分析评价方法
        4.2.1 层次分析法
        4.2.2 主成分分析法
        4.2.3 灰色系统分析法
    4.3 智能评价方法—神经网络法
    4.4 几种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物元分析法
    5.2 层次分析与物元分析集成评价法
    5.3 项目概况
    5.4 评价指标说明
    5.5 水南路环境质量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炭质泥岩边坡防治的研究现状
    1.3 广西炭质泥岩边坡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研究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框图
第二章 广西炭质泥岩的分布及其工程特性
    2.1 炭质泥岩在广西的分布概况
    2.2 炭质泥岩的化学及矿物成分
    2.3 炭质泥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2.4 炭质泥岩的工程特性
第三章 广西炭质泥岩边坡失稳类型及防治技术
    3.1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3.1.1 炭质泥岩边坡工程地质特征
        3.1.2 雨水、热能等自然营力作用
        3.1.3 边坡形态
        3.1.4 施工工艺
    3.2 炭质泥岩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
    3.3 炭质泥岩路堑边坡稳定性评价
第四章 典型炭质泥岩边坡分析与应用
    4.1 寨任路K56+660~+860路段工程概况
    4.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2.1 地形地貌及地层构造
        4.2.2 岩土体特征及工程评价
        4.2.3 水文地质条件
        4.2.4 岩土体特征及工程评价
    4.3 左侧边坡稳定性分析
        4.3.1 炭质泥岩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介
        4,3.2 FLAC程序分析
        4.3.3 极限平衡稳定性分析
    4.4 加固整治方案设计
        4.4.1 方案优化选择
        4.4.2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设计计算
    4.5 工程效果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10)重庆市生态公路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生态公路概念的产生背景和意义
        1.1.1 产生背景
        1.1.2 生态公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意义
    1.2 生态公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进展
2 生态公路理论指导和概念、特征的界定
    2.1 生态公路的理论基础
        2.1.1 公路生态系统理论
        2.1.2 生态公路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恢复生态学
        2.1.4 景观生态学
        2.1.5 生态公路建设中的园林科学
    2.2 生态公路概念的界定
        2.2.1 生态公路概念辨析
        2.2.2 生态公路内涵剖析
    2.3 生态公路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3 生态公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3.1 生态公路的设计原则
        3.1.1 相关概念
        3.1.2 生态公路设计原则
    3.2 生态公路基本设计方法
        3.2.1 中央分隔带绿化
        3.2.2 边坡
        3.2.3 路侧
        3.2.4 景点(互通立交、出入口、大桥、隧道、服务区等)
4 重庆市生态公路设计技术研究
    4.1 重庆市环境概况
    4.2 重庆公路生态恢复技术现状
        4.2.1 中央隔离带(如图4.1)
        4.2.2 路垫边坡(如图4.2)
        4.2.3 公路两侧(如图4.3)
        4.2.4 景点(如图4.4)
    4.3 存在的问题
    4.4 重庆地区生态公路设计理论概述
5 案例——重庆市丰都县丰武路九溪沟至南天湖段生态公路工程设计
    5.1 工程概况、指导思想、设计目标和原则
        5.1.1 工程概况
        5.1.2 工程设计指导思想
        5.1.3 设计目标
        5.1.4 设计总体原则
    5.2 (部分路段)具体设计方案
        5.2.1 K21+620~K22+650(龙河河岸段)
        5.2.2 K30+500-k35+600(中山马尾松林区段)
6 结论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河池(水任)至南宁公路景观设计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景观恢复研究[D]. 周岳凌.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6)
  • [2]草原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景观评价[D]. 乔国栋. 长安大学, 2009(12)
  • [3]公路景观评价体系研究[J]. 程显光,崔曙光,梅蕾. 交通标准化, 2009(Z1)
  • [4]云南复杂地质环境公路地质病害诱发机理及其对策研究[D]. 柏松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1)
  • [5]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前置评价方法研究[D]. 蔡旌.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 [6]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与评价[D]. 许宏赟. 合肥工业大学, 2007(03)
  • [7]旅游区公路选线及景观设计[D]. 冯先德. 中南大学, 2007(06)
  • [8]道路交通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D]. 卢晓红. 长安大学, 2007(07)
  • [9]广西炭质泥岩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以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为例[D]. 王万昌. 广西大学, 2006(05)
  • [10]重庆市生态公路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先斌. 重庆大学, 2006(05)

标签:;  ;  ;  ;  ;  

河池(水人)至南宁公路景观设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