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个性设计理念塑造绿色城市——以阜阳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以城市个性设计理念塑造绿色城市——以阜阳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一、以城市个性设计为理念塑造绿色城市——以阜阳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臻[1](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研究 ——以铜川市劳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公园作为文化生态信息的重要载体,本身背负着保护传承城市文化的重任。目前,很多城市在对公园规划设计时,过于追求公园外观上的吸引力,却不将文化内涵和生态作为城市公园景观建设的研究重点,对当地自然资源不加以保护,不利于促进城市公园生态可持续发展。城市在规划设计文化公园、人文景观的过程中往往缺失具有当地本土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元素,缺乏一套能有效形成该旅游地区特有的城市历史公园文化氛围的景观规划设计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首先结合场所精神、文脉延续、符号学、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重点深入研究铜川地域文化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入运用到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其次,通过对铜川地区现有城市公园的实地调研以及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公园现状主题理念不明确、功能空间不完善、景观元素单一、感官体验不足。随后,结合实际典型案例,总结提出了铜川城市公园整体景观设计方案应针对不同城市地域历史文化、不同环境氛围、不同群体需求进行规划设计。最终从明确主题表现,多层面进行元素提取,多样的元素应用表达,体验式景观营造等四个方面进行景观提升。本文的研究成果希望通过在地域文化视角,重塑场地空间活力脉搏,再启城市文脉展演之路,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拥有丰富地域文化城市的景观提升策略,改善城市居民休闲环境,传承地域文化,延续文脉发展,为地域文化传承发展新模式开发抛砖引玉。

卢艾璇[2](2020)在《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重庆市巴南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滨水区作为城镇空间与生态空间的过度地带,是城市重要的海绵体和生态休闲空间。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高强度的城市建设开发侵占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空间,城市下垫面硬化率越来越高,雨水径流量越来越大,使得城市暴雨季节内涝频发,特别是滨水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河道淤积、排水不畅,滨水区亲水性、体验性、生态性严重缺失。因此,加强城市滨水区的海绵景观建设研究有助于实现城市雨水的“渗、滞、蓄、净、用、排”管理和城市滨水区的景观化、生态化建设。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滨水区为研究对象,在相关理论研究和现状调研基础上,基于Google earth提取的遥感影像和地形图,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导,运用Arc Gis、Auto CAD软件对研究区高程、坡度、下垫面、汇流量等场地因子进行分析评价,再借助层次分析法得出影响因子权重,然后通过Arc Gis进行因子权重叠加得出研究区海绵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最后根据结果提出研究区海绵设施布局和建筑、道路铺装、绿地、水体等海绵景观设计方法。通过论文研究,形成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和“海绵城市”、城市滨水景观概念及内容分析,探讨了海绵型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即主要从总体规划布局和专项设计两个层面进行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海绵化设计,总体规划布局以区域和滨水区整体角度为入手点,进行总体和分区规划设计,构建城市滨水区海绵建设体系;而专项设计则以城市滨水区局部或某个单一场地为落脚点,兼顾功能和景观,优化海绵专项改造措施。(2)基于海绵城市各项技术措施建设要求及功能特性,本着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以高程、坡度、生态敏感性、下垫面、汇流量和水域缓冲区为基础评价因子,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滨水区海绵建设适宜性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巴南区滨水区进行海绵建设适宜性评价,依次计算出从1到10的分值,分值越高则更适宜进行海绵化建设,并以此为依据将其分为海绵化开发建设区(7-10分)、海绵化建设缓冲区(4-6分)和海绵化建设保护区(1-3分),用以指导后期海绵体系构建和各类技术设施布局。(3)根据理论研究基础、滨水区海绵建设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和建设分区,以海绵城市理念为理论指导,以“绿色的项链——交织城市与生态的滨水景观”为空间布局理念,从海绵化景观总体规划、海绵体系构建以及建筑、道路铺装、绿地、水体、植物等方面对重庆市巴南区滨水景观因地制宜的提出了对应的海绵化景观设计方法。

杨角[3](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安娜[4](2020)在《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域性是影响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因素。目前,特色营造和品质提升成为大中小城市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陕南秦岭山区的河谷型小城市在秦岭山区生态管控和河谷城市用地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在协调城市功能的选择和空间拓展的基础上延续和传承其地域特色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选取陕南秦岭山区河谷型小城市商南县东部新城为研究对象,以东部新城发展中城市空间拓展与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失衡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通过重塑东部新城空间特色提升新城空间品质,找回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东部新城现状和地域特色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东部新城在发展过程中地域特色缺失的核心问题,即(1)自然生态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与城市功能更新的矛盾;(2)山地地形地势和城市空间拓展的矛盾;(3)山地空间“有景无观”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功能、结构及形态是由内及表的体现城市地域特征的主动性规划设计途径,从东部新城战略研究规划与新城空间设计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探索凸显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功能、结构与形态。在功能方面,通过筛选比较、抽象演绎、概括整合的设计方法,提出衍生于新城门户特征、山水要素、传统文化等地域特征的符合商南城市发展需求和尊重地域自然人文特征的功能定位,即集文化旅游服务、商贸生活为一体的城市生态宜居新城。在结构方面,提出向三维空间集约发展、城景一体的新城空间拓展思路,认为游居有序、有机分离、功能复合的用地单元、“内”“外”山水网状链接、道路交通随行就势点轴连接的多组团放射式空间结构即为体现新城地域特色的空间结构。在形态方面,提出了“视线系统构建—塑造中心性—轴线连接—互动空间激活及深化”的空间形态设计流程,认为人工与自然环境在三维空间与新城的山水格局耦合,在二维空间与新城平面形态耦合的空间形态即为强化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本文通过构建体现商南县城东部新城地域特征的空间规划设计思路与方法,探索了地域特色与城市空间载体之间的关系,以提升东部新城的空间品质和城市归属感为目的,为陕南秦岭山区的河谷型小城市提供一种新的空间拓展思路,并丰富了城市空间特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奚金燕[5](2020)在《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以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沿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个性也在逐渐消退,城市相似性高、没有特色成为了困扰城市形象建设的一大难题。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主要体现,成为了解决城市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从城市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进行城市形象建设,有利于城市形象更加全面的塑造,有利于城市特色表达。本文采用分析分析与综合的方法,针对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设计的概念、联系等内容做了论述研究;对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公共艺术街道形象建设做了实践研究,力求形成一份可行性材料,为相关性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第一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设计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对国内外当前研究现状以及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做了总结说明,对公共艺术以及城市形象的具体内容做了范围界定。第二章节主要针对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设计,分别进行了相关理论概述,详细了解了二者的起源与发展、形成与定义、具备的特征、分类以及对城市产生的作用等理论内容,为接下来相互关系的研究打下基础。其次针对卫工北街做了区位分析,了解了沈阳以及铁西区多面的形象,为接下来的实践设计做准备。第三章节充分全面的论述了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城市形象细化为布局、功能、自然、文化、发展等五部分形象,在城市公共艺术视角下分别进行探讨,同时也研究了城市形象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反向、整体性影响。最后总结了在城市形象基础上,城市公共艺术具体的设计方法。为后期的设计实践做指导。第四章节根据以上章节的城市形象划分,以及公共艺术设计方法,对卫工北街进行了,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分析研究,以使用对象为核心,对周边环境以及公共艺术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出了当前街道的优势与不足。第五章节根据以上问题,分别从整体规划角度以及细节设计角度进行实践。提出了相关改造建议,得到了契合街区形象的公共艺术设计成果。第六章节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强调了在城市形象设计中,公共艺术参与的重要性,而且这种参与不仅限于视觉效果以及空间美化,更加注重与各学科结合的综合性。

刘琳婕[6](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田畅[7](2019)在《城市新区人工湖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湖景观与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相伴相生、相辅相成,这类人工湖景观是如今城市发展扩张背景下的一种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类型,也是一种重要的景观资源,其功能主要包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丰富城市的景观与活动空间、优化百姓居住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等众多方面,对于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新区或类似城市区域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从系统性与实践性的角度研究阐述了此类人工湖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首先研究并厘清其产生背景,界定了人工湖、城市新区等相关概念,梳理了人工湖及其景观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城市新区中的人工湖景观所具有的功能,并探讨了人工湖与城市及城市新区建设的关系等,为后文对于人工湖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打下基础。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及现已建成的城市新区中的人工湖景观案例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与方法,并分为人工湖水体景观规划设计及人工湖周边环湖景观带规划设计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来说人工湖水体景观规划设计包括人工湖的基本结构、人工湖水体形态设计及功能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人工湖周边环湖景观带规划设计方面,则是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并分别按驳岸、植物、园路、节点、建筑、地形这几类景观设计要素对其设计方法与要点进行阐述。最后以上述研究得出的方法结论作为指导与依据,在背景梳理、场地现状条件分析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具体实践项目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张紫薇[8](2019)在《广西北海市城市景观特色分析与主城区景观风貌控制引导》文中指出每一座城市都应有属于自己的灵魂,避免城市本身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自然风光被城市建设侵蚀和淹没。良好而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景观风貌不仅能给市民带来舒适的生活体验和幸福感,也能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城市综合实力。自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来,北海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大规模快速发展建设的同时,面临着城市缺乏地域特色、历史文化景观遭到破坏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海市城市景观风貌的控制与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通过对城市特色、城市景观风貌、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及风貌控制引导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概念界定、相似概念辨析、构成要素分析等,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城市景观风貌这个复杂的研究本体,为后面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研究了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主要阶段和编制内容,明确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搜索、文献查询等方法,基于对城市特色内涵的理解,分别分析了北海市的物质环境特色及精神个性特色,提炼出北海市整体的特色为:“画境半岛、碧海丝路、南珠之乡”,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下一阶段的主城区景观风貌控制引导实践提供了依据。基于对理论基础的研究和城市景观特色要素的分析,提出北海市主城区景观风貌塑造的目标、原则及方法,遵循以人为本、合理定位、整合核心要素,对规划区域内进行风貌区的划分及分区控制引导细则,形成整体风貌结构。相对于传统法定规划来讲,本文属于非法定的的引导性规划,通过引导,落实到法定的控制性规划及详细性规划中。论文实践成果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总体构思篇、分区细则篇和专项引导篇。总体构思的内容有北海市城市特色风貌控制引导的目标、原则、城市形象定位、风貌定位及特色风貌塑造方法、规划区域内风貌区的划分及分区指引。专项引导的内容有:道路系统、园林景观及特色雕塑、景观视线通廊、城市高度及天际线系统、城市色彩、夜景照明系统、广告牌及标示系统。分区控制引导的主要内容有:区域发展目标、规划原则、规划引导、建筑引导、建筑高度控制、建筑色彩控制、重要道路空间和主要公共空间等。本文希望为北海市后续规划和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为市民营造一个和谐统一、尺度适宜、视觉优美的人居环境,提升北海市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吸引力,使北海市拥有良好的城市名片。同时对与北海市类似的城市景观风貌规划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陈翰文[9](2019)在《山水格局下城市特色空间营造 ——以当涂为例》文中认为山水格局是城市与周围自然环境共生的格局关系与空间秩序,承载了地域的人文内涵,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建设正面临特色缺失的危机,结合自然山水的规划是缓解其有效途径。本文选取了安徽当涂总体城市设计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践研究,通过梳理当涂城市与山水的格局演进,解析山水城合的空间格局,探索“山—水—城”特色骨架的空间量化导控与设计方法。文章主要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构成与特征,即阐释城市山水格局与特色空间各自的构成以及作用特征。首先笔者阐述了城市山水格局的构成要素以及山、水、城、人各要素之间的格局关系,总结出16种不同类型的山水格局,并通过抓取国内外城市的三维地形与建筑空间得到相对应的布局形态为佐证。同时,笔者明析了城市特色空间的分类与系统构成,并探讨了城市设计领域山水格局对城市特色空间的格局本底作用、结构支撑作用与场所营造作用;第二部分为尺度与形态,即从尺度与形态两个维度解析城市山水格局。本章分别引用了伦敦泰晤士河流域和晋中盆地、釜山厦门和苏州、喜马拉雅中心和象山校区等案例对山、水、城要素在区域环境圈层、城郊共冶圈层、城区人本圈层三个不同尺度的格局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枣庄、首尔、南京等城市案例探索“山、水、城”在空间结构、形态高度、景观功能三个方面的互动演进模式,从而明晰山水格局对特色空间在格局与要素层面的营造要点;第三部分为建构与导控,即建构特色空间体系和运用量化模型对其进行导控。本章以特色节点识别、特色片区划分、特色廊道链接为路径线索建立“山—水—城”特色空间网络,并基于城市山水格局对城市特色空间在生态基底融合、峰谷形态调控以及虚实廊道引导的结构性作用,借助Arc gis平台分别构建生态网络模型、山水峰谷模型、三远眺望模型作为量化支撑对“山-水-城”特色空间网络进行引导和控制;第四部分为实证与实践,即以安徽当涂为例对前三章的技术路径进行实证并指导总体城市设计的实践。本章基于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资料,系统认知了当涂山水诗都、千年名县的城市意象与山、水、田、林、圩有机融合的山水环境以及丰富的山水文化等要素构成,通过三个尺度山、水、城关系以及互动演进解析得到当涂“依山靠江、城绿交融、三塔辉映,三河相生”的山水城空间格局,结合“一城三塔诗画都,伴山拥水花园城”的定位与特色资源的评价建构当涂“山—水—城”特色骨架。空间策略与导控层面建立量化模型整合城市山水生态网络、优化山-水-城空间结构、完善山水景观眺望系统,空间营造与设计层面选取当涂城南新区作为实践对象从特色簇群营建、特色廊轴塑造、特色节点设计对系统中的各要素进行空间载体的深化与落实,最终实现当涂的特色化与山水意境的营造。本文提出山水营城的有效路径,以期对于同类型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赵璇[10](2019)在《昆明市晋宁区城市宜居性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小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城市尺度适宜,却多处于城乡建设管理体系的末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都受到一定的局限。云南省自然资源条件优势明显,但生态基础十分脆弱。与经济效益相比,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重要。对于云南的多数小城市,以宜居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建设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主动保护,也是改变传统粗放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通过对现有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发现云南小城市宜居发展缺乏针对性引导。以昆明市晋宁区为样本,基于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作为关注重点,从经济水平、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社会文明、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六个方面入手,探讨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评价,找出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通过晋宁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论文认为晋宁区仍处于宜居城市建设初级阶段,但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在云南,有大量小城市与晋宁区在环境条件、发展程度等方面相似,本论文基于晋宁区城市宜居性研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安全等诸多因素,以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价值排序中的首要要素,提出云南小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路径。

二、以城市个性设计为理念塑造绿色城市——以阜阳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城市个性设计为理念塑造绿色城市——以阜阳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研究 ——以铜川市劳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导向:弘扬本土优秀地域文化
        1.1.2 社会因素:公园独特性的缺失
        1.1.3 文化问题:文化交流与撞击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3.3 研究概况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2.1 地域文化相关概念
        2.1.1 概念界定
        2.1.2 构成要素
        2.1.3 特征
    2.2 城市公园的研究解析
        2.2.1 概念界定
        2.2.2 基本功能
        2.2.3 分类
    2.3 文化景观概念界定
    2.4 地域文化与城市公园的关系
        2.4.1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作用
        2.4.2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价值意义
    2.5 相关支撑理论基础
        2.5.1 场所精神
        2.5.2 文脉延续
        2.5.3 符号学
        2.5.4 可持续发展
    2.6 本章小结
3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园景观提升设计与相关案例分析
    3.1 地域文化视角下景观公园的规划分析
        3.1.1 宏观——文化定位与文化选取
        3.1.2 中观——文化空间的塑造
        3.1.3 微观——文化要素的表达
    3.2 案例选择依据
    3.3 案例研究分析
        3.3.1 大唐芙蓉园
        3.3.2 奚仲文化公园
        3.3.3 秦二世遗址公园
        3.3.4 哈尔滨劳动公园
    3.4 总结归纳
    3.5 本章小结
4 铜川市景观公园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4.1 项目概况
    4.2 公园现状特性
        4.2.1 主题理念不明确
        4.2.2 功能不完善
        4.2.3 景观元素单一
        4.2.4 景观感官体验不足
    4.3 铜川地域文化现状
        4.3.1 物质文化
        4.3.2 精神文化
    4.4 景观提升价值
        4.4.1 传承文化,延续文脉
        4.4.2 优化格局,扩展功能
        4.4.3 改善环境
        4.4.4 提升竞争力
        4.4.5 加强认同感
    4.5 景观提升策略
        4.5.1 明确主题表现
        4.5.2 多层面元素提取模式
        4.5.3 多样元素应用表达
        4.5.4 体验式景观营造
        4.5.5 生态修复方法
    4.6 本章小结
5 地域文化在铜川劳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1 场地概况
        5.1.1 场地位置
        5.1.2 周边交通分析
        5.1.3 周边用地分析
        5.1.4 场地现状分析
    5.2 设计目标定位、依据及原则
        5.2.1 设计目标定位
        5.2.2 设计依据
        5.2.3 设计原则
        5.2.4 设计理念侧重点
    5.3 总体改造
        5.3.1 结构布局
        5.3.2 功能分区
        5.3.3 道路系统
        5.3.4 地形竖向
    5.4 景观分区重要改造点
        5.4.1 绿色养生区
        5.4.2 青色陶瓷区
        5.4.3 艺术文化区
    5.5 专项改造设计
        5.5.1 植物景观改造
        5.5.2 生态修复营造
        5.5.3 铺装
        5.5.4 建筑及小品
        5.5.5 服务设施
    5.6 经济技术指标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表录
附录-Ⅲ 图录

(2)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重庆市巴南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范围界定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范围界定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选题依据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研究现状
        1.3.3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城市滨水景观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设计方法探究
    2.1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及内容概述
        2.1.1 “海绵城市”相关概念
        2.1.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2.1.3 “海绵城市”建设意义
        2.1.4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路线
    2.2 城市滨水景观相关概念及内容概述
        2.2.1 城市滨水景观相关概念
        2.2.2 城市滨水景观功能
        2.2.3 城市滨水景观构成
        2.2.4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点
    2.3 海绵型城市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2.3.1 新加坡加冷河碧山公园
        2.3.2 浙江金华燕尾洲滨水公园
        2.3.3 小结——对本研究的启示
    2.4 海绵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探究
        2.4.1 设计思路与策略
        2.4.2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方法
第3章 研究区现状分析
    3.1 区位概况
        3.1.1 巴南区区位
        3.1.2 研究区区位
    3.2 自然环境概况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候特点
        3.2.3 水文特征
        3.2.4 土壤状况
    3.3 场地现状分析
        3.3.1 周边现状概况
        3.3.2 场地现状概况
    3.4 现状综合评价
第4章 研究区海绵建设适宜性评价
    4.1 评价因子构建
        4.1.1 数据预处理
        4.1.2 构建思路
        4.1.3 评价因子的选取
        4.1.4 评价因子的处理
    4.2 单因子分析
        4.2.1 高程分析
        4.2.2 坡度分析
        4.2.3 生态敏感性分析
        4.2.4 下垫面分析
        4.2.5 汇流量分析
        4.2.6 水域缓冲区分析
    4.3 确定评价权重
        4.3.1 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4.3.2 归一化处理并算出权重
    4.4 海绵化建设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5章 研究区滨水景观海绵化设计
    5.1 设计目标与理念策略
        5.1.1 设计目标
        5.1.2 设计理念与策略
    5.2 海绵化景观总体规划布局
        5.2.1 总平面规划布局
        5.2.2 分区规划设计
        5.2.3 海绵体系构建
    5.3 海绵化景观专项设计
        5.3.1 建筑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5.3.2 道路和铺装场地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5.3.3 绿地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5.3.4 水体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5.3.5 植物的海绵化景观设计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巴南区海绵化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AHP专家调查问卷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地域特色研究的重要性
        1.1.2 商南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1.1.3 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有关地域特色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城市规划与地域特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2.1.2 城市设计与地域特色相关的研究综述
        2.1.3 陕南地域特色研究综述
    2.2 河谷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与实例借鉴
        2.2.1 河谷型城市相关研究综述
        2.2.2 河谷型城市实例借鉴与总结
    2.3 本章小结
3 商南县东部新城的现状与地域特征
    3.1 东部新城的现状概况
        3.1.1 商南县城概况
        3.1.2 东部新城基本现状
    3.2 东部新城的地域性
        3.2.1 陕南秦岭、商南的地域性
        3.2.2 新城地段自身的地域性
        3.2.3 东部新城的地域特征总结
    3.3 东部新城发展的问题
        3.3.1 问题梳理
        3.3.2 问题诱因分析
        3.3.3 内在矛盾探析
    3.4 地域特征传承与发展下的城市空间建构思维模式
        3.4.1 城市空间特色建构的基本观点
        3.4.2 城市空间特色建构的基本途径
    3.5 本章小结
4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与功能布局研究
    4.1 东部新城功能定位影响因素分析
        4.1.1 城市发展需求与新城功能的矛盾
        4.1.2 日常生活需求对新城功能的要求
        4.1.3 城乡融合对新城功能定位的影响
        4.1.4 山水资源对新城功能定位的影响
    4.2 功能内涵的丰富
        4.2.1 火车站前区功能优化
        4.2.2 山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4.2.3 城市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4.3 功能整合与功能定位
        4.3.1 与时代发展、现实需求相适应
        4.3.2 与地域生活文化、自然特征相契合
        4.3.3 东部新城的功能定位
    4.4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研究
        4.4.1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构思
        4.4.2 各功能所需用地条件梳理
        4.4.3 因地制宜的功能布局
    4.5 本章小结
5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空间结构研究
    5.1 新城“前结构”的梳理
        5.1.1 东部新城外部关系梳理
        5.1.2 东部新城自身结构梳理
    5.2 新城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5.2.1 区位环境因素
        5.2.2 自然环境因素
        5.2.3 交通环境因素
        5.2.4 社会因素
    5.3 新城空间结构梳理与整合
        5.3.1 新的功能定位对新城的需求
        5.3.2 社会公平对新城的要求
        5.3.3 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
        5.3.4 随形就势的道路交通
    5.4 凸显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结构
    5.5 本章小结
6 地域特征视角下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研究
    6.1 强化地域特征的东部新城空间形态设计方法
        6.1.1 山地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与总结
        6.1.2 地域特征在空间形态设计中的表达途径
    6.2 重点受控——新城空间形态重点控制
        6.2.1 因借山水的景观与视线设计
        6.2.2 新城城市天际线设计
        6.2.3 山水资源的中心景观塑造
        6.2.4 自然山水廊道引导空间轴线设计
    6.3 局部放松——新城空间形态引导
        6.3.1 人工环境与山水环境的互动深化
        6.3.2 塑造新城特色风貌区
        6.3.3 节点与标志物的布置
        6.3.4 建筑特色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5)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以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沿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社会现状
        1.1.2 存在问题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4 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公共艺术概念界定
        1.4.2 城市形象设计概念界定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
        1.5.1 文献阅读法
        1.5.2 跨学科研究法
        1.5.3 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法
        1.5.4 归纳总结法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1.6.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6.2 课题的研究框架
2 课题相关理论概述
    2.1 城市公共艺术
        2.1.1 城市公共艺术的内涵
        2.1.2 城市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2.1.3 城市公共艺术的特征
        2.1.4 城市公共艺术的分类
        2.1.5 城市公共艺术的功能
        2.1.6 城市公共艺术的评价体系
    2.2 城市形象设计
        2.2.1 形象设计的衍生与城市形象设计概念
        2.2.2 城市形象设计的内容与特征
        2.2.3 城市形象的分类与识别
        2.2.4 影响城市形象变化的因素
    2.3 本章小结
3 公共艺术与城市形象的关系
    3.1 公共艺术对城市形象的烘托
        3.1.1 对布局形象的烘托
        3.1.2 对功能形象的烘托
        3.1.3 对自然环境形象的烘托
        3.1.4 对文化形象的烘托
        3.1.5 对发展形象的烘托
    3.2 城市形象对公共艺术的制约
        3.2.1 对环境、风格整体性的制约
        3.2.2 对表现形式的制约
    3.3 从城市形象角度出发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
        3.3.1 题材来源与主题选定
        3.3.2 表现形式与视觉感受
        3.3.3 作品尺寸与空间尺度
        3.3.4 材料选择与色彩体系
    3.4 本章小结
4 研究路段相关调研与分析
    4.1 沈阳市铁西区形象及公共艺术现状分析
        4.1.1 沈阳市形象分析
        4.1.2 沈阳市公共艺术现状分析
        4.1.3 铁西区区域背景分析
    4.2 卫工北街区位分析及问卷调研
        4.2.1 区位分析
        4.2.2 问卷设计目的分析
        4.2.3 街区服务范围与对象人群
    4.3 公共艺术视角下的街道形象分析
        4.3.1 街道布局形象
        4.3.2 街道功能形象
        4.3.3 街道自然环境形象
        4.3.4 街道文化与发展形象
    4.4 卫工北街公共艺术作品现状分析
        4.4.1公共艺术作品的环境整体性
        4.4.2 公共艺术作品的风格整体性
    4.5 1905创意产业园对比参照
        4.5.1 以公共艺术打造文化地标
        4.5.2 公共艺术与其他学科艺术相结合
        4.5.3 以公共艺术符号传播街区形象
    4.6 卫工北街优势与问题总结
        4.6.1 优势分析
        4.6.2 现存问题总结
    4.7 本章小结
5 卫工北街公共艺术设计改造策略
    5.1 基于城市形象的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5.1.1 全局性的综合设计观
        5.1.2 主题性的地域文化特色
        5.1.3 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5.2 方案定位与概念表达
        5.2.1 方案定位
        5.2.2 整体概念表达
    5.3 整体秩序与空间氛围营造
        5.3.1 环境与风格整体性考虑
        5.3.2 空间节点设计与尺度把控
        5.3.3 街区主题与表现形式
        5.3.4 色彩选择与材料突破
    5.4 街道形象表达细节
        5.4.1 公共艺术雕塑强化情感共鸣
        5.4.2 工业符号化导视融入街道交通
        5.4.3 顺应自然形态融入艺术设计
        5.4.4 带动公众参与实现趣味互动
        5.4.5 享受公共设施中的趣味艺术
    5.5 设计总结与梳理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A 卫工北街街区形象表达力的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城市新区人工湖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及城市人群对人工湖景观的需求与矛盾
        1.1.2 城市化问题的凸显与城市新区的产生
        1.1.3 人工湖景观在城市新区中的兴起与建设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3.1 城市新区发展研究综述
        1.3.2 城市人工湖区研究综述
        1.3.3 城市人工湖景观研究综述
        1.3.4 人工湖景观与海绵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1.3.5 国外城市滨水区发展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1.7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1.7.1 人工湖
        1.7.2 城市新区
        1.7.3 人工湖景观
2 国内人工湖及其景观的发展进程
    2.1 中国古代人工湖
    2.2 水库人工湖
    2.3 旅游风景区人工湖
    2.4 城市新区人工湖
3 城市新区人工湖景观的功能
    3.1 生态方面
    3.2 经济方面
    3.3 社会方面
    3.4 文化方面
4 城市新区人工湖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1 生态性原则
    4.2 经济性原则
    4.3 地域性原则
    4.4 安全性原则
    4.5 可达性原则
    4.6 前瞻性原则
5 城市新区人工湖水体景观规划设计
    5.1 人工湖基本结构
    5.2 人工湖形态设计
        5.2.1 水面形态设计
        5.2.2 水深设计
    5.3 人工湖功能设计
        5.3.1 生态功能设计
        5.3.2 防洪蓄水功能设计
        5.3.3 休闲交通功能设计
6 城市新区人工湖环湖景观带规划设计
    6.1 人工湖驳岸设计
        6.1.1 驳岸类型
        6.1.2 驳岸功能
        6.1.3 驳岸形式
    6.2 人工湖植物设计
        6.2.1 植物设计之适宜性
        6.2.2 植物设计之观赏性
        6.2.3 植物设计之功能性
        6.2.4 植物设计之多样性
    6.3 人工湖周边园路及节点设计
        6.3.1 园路分类及概述
        6.3.2 慢行系统设计
        6.3.3 园路形式设计
        6.3.4 节点设计
    6.4 人工湖周边建筑设计
        6.4.1 一般建筑物设计
        6.4.2 景观建筑物设计
    6.5 人工湖周边地形设计
7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7.1 上海浦东新区滴水湖
        7.1.1 项目概况
        7.1.2 规划设计理念与构思
        7.1.3 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7.1.4 设计手法与技术总结借鉴
    7.2 长沙湘江新区梅溪湖
        7.2.1 项目概况
        7.2.2 规划设计理念与构思
        7.2.3 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7.2.4 设计手法与技术总结借鉴
    7.3 郑州郑东新区龙湖
        7.3.1 项目概况
        7.3.2 规划设计理念与构思
        7.3.3 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7.3.4 设计手法与技术总结借鉴
    7.4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
        7.4.1 项目概况
        7.4.2 规划设计理念与构思
        7.4.3 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7.4.4 设计手法与技术总结借鉴
    7.5 广州南沙新区凤凰湖
        7.5.1 项目概况
        7.5.2 规划设计理念与构思
        7.5.3 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7.5.4 设计手法与技术总结借鉴
8 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景观规划设计说明书
    8.1 项目背景
        8.1.1 区位分析
        8.1.2 上位规划
    8.2 现状分析
        8.2.1 气候分析
        8.2.2 用地性质分析
        8.2.3 道路交通分析
        8.2.4 竖向分析
        8.2.5 水文分析
        8.2.6 建筑分析
        8.2.7 视线分析
        8.2.8 人流分析
        8.2.9 植被分析
        8.2.10 生物生境分析
        8.2.11 SWOT分析
    8.3 总体设计
        8.3.1 设计依据
        8.3.2 设计目标与理念
        8.3.3 设计原则
        8.3.4 设计策略
        8.3.5 规划结构
        8.3.6 主题分区及功能定位
    8.4 分区设计
        8.4.1 乐享生活北岸
        8.4.2 自然生态南岸
        8.4.3 城市展示西岸
        8.4.4 智慧创新东岸
        8.4.5 天府梦蓉岛区
    8.5 专项规划
        8.5.1 道路交通规划
        8.5.2 竖向规划
        8.5.3 植物规划
        8.5.4 驳岸规划
        8.5.5 水生态规划
        8.5.6 生物生境规划
        8.5.7 建筑规划
        8.5.8 服务设施规划
        8.5.9 照明规划
    8.6 经济技术指标
9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景观规划设计图纸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

(8)广西北海市城市景观特色分析与主城区景观风貌控制引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相关评述与展望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城市特色基础研究
        2.1.1 城市特色的概念
        2.1.2 城市特色的来源
    2.2 城市景观风貌基础研究
        2.2.1 相关概念界定
        2.2.2 相近概念辨析
        2.2.3 城市景观风貌的构成要素
    2.3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基础研究
        2.3.1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概念
        2.3.2 相近概念辨析
        2.3.3 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的主要阶段与编制内容
    2.4 城市景观风貌控制引导基础研究
        2.4.1 风貌控制
        2.4.2 风貌引导
    2.5 相关理论研究
    2.6 小结
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3.1 辽宁大连
        3.1.1 城市概况
        3.1.2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
        3.1.3 经验借鉴
    3.2 山东青岛
        3.2.1 城市概况
        3.2.2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
        3.2.3 经验借鉴
    3.3 海南三亚
        3.3.1 城市概况
        3.3.2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
        3.3.3 经验借鉴
    3.4 法国尼斯
        3.4.1 城市概况
        3.4.2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
        3.4.3 经验借鉴
    3.5 美国查尔斯顿
        3.5.1 城市概况
        3.5.2 城市景观风貌特色
        3.5.4 经验借鉴
    3.6 小结
4 北海市城市景观特色分析
    4.1 北海市概况
        4.1.1 城市发展历程
        4.1.2 城市格局变迁
        4.1.3 城市空间发展
    4.2 物质环境特色
        4.2.1 城市空间格局
        4.2.2 城市景观形象
        4.2.3 城市建筑风貌
    4.3 精神个性特色
        4.3.1 历史文脉
        4.3.2 社会人文
    4.4 北海市城市特色提炼
    4.5 北海市城市景观特色现状分析
        4.5.1 现状存在的问题
        4.5.2 现状问题的原因
    4.6 小结
5 北海市主城区景观风貌控制与引导
    5.1 总体构思
        5.1.1 城市特色景观风貌控制引导的目标与原则
        5.1.2 城市定位及塑造方法
        5.1.3 主城区特色结构及风貌分区
    5.2 分区控制细则
    5.3 专项引导
        5.3.1 道路系统控制
        5.3.2 园林景观及特色雕塑引导
        5.3.3 景观视线通廊
        5.3.4 城市高度及天际线系统
        5.3.5 城市色彩引导
        5.3.6 夜景照明系统
        5.3.7 广告牌及标识系统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9)山水格局下城市特色空间营造 ——以当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如何塑造城市特色的难题
        1.1.2 自然山水对城市特色的塑造
    1.2 相关概念释义
        1.2.1 城市山水格局
        1.2.2 城市特色空间
        1.2.3 空间营造
    1.3 文献综述
        1.3.1 城市山水格局的研究概况
        1.3.2 城市特色空间的研究概况
        1.3.3 利用山水格局营造城市特色空间的相关研究
        1.3.4 山水营城理念、体系、技术框架归纳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构成与特征——城市山水格局与特色空间
    2.1 城市山水格局的构成与类型
        2.1.1 城市山水格局的要素构成
        2.1.2 城市山水格局的类型归纳
    2.2 山水格局对特色空间的作用机制
        2.2.1 城市特色空间
        2.2.2 城市特色空间系统
        2.2.3 格局本底作用
        2.2.4 结构支撑作用
        2.2.5 场所营造作用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尺度与形态——多维度解析城市山水格局
    3.1 多尺度视角——不同尺度的城市山水格局
        3.1.1 区域环境圈层山水格局
        3.1.2 城郊共冶圈层山水格局
        3.1.3 城区人本圈层山水格局
    3.2 动态视角——山、水、城、文时空演进分析
        3.2.1 空间结构演进
        3.2.2 形态高度演进
        3.2.3 景观功能演进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构与导控——山水城合特色空间体系
    4.1 “山—水—城”特色空间网络
        4.1.1 特色节点识别
        4.1.2 特色片区划分
        4.1.3 特色廊道链接
    4.2 “山—水—城”量化模型
        4.2.1 生态网络模型
        4.2.2 山水峰谷模型
        4.2.3 三远眺望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与实践——当涂城市特色空间营造
    5.1 当涂城市山水格局解析
        5.1.1 城市概况与山水要素
        5.1.2 城市演进与格局解析
    5.2 “山—水—城”特色空间网络
    5.3 空间策略与导控
        5.3.1 整合城市山水生态网络
        5.3.2 优化山、水、城空间结构
        5.3.3 完善山水景观眺望系统
    5.4 空间营造与设计
        5.4.1 特色簇群营建
        5.4.2 特色廊轴塑造
        5.4.3 特色节点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作者介绍

(10)昆明市晋宁区城市宜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宜居城市产生与内涵
        1.2.1 宜居城市产生背景
        1.2.2 宜居城市内涵解读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概念认知
        1.3.2 切入角度
        1.3.3 研究范围
        1.3.4 评价方法
        1.3.5 目标导向
        1.3.6 研究权威
        1.3.7 建设特征
        1.3.8 研究成果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人本主义理论
        2.1.2 环境行为理论
        2.1.3 需求层次理论
        2.1.4 基础理论与宜居性的关联
    2.2 城市类型研究
        2.2.1 健康城市
        2.2.2 园林城市
        2.2.3 绿色城市
        2.2.4 智慧城市
        2.2.5 文明城市
        2.2.6 海绵城市
        2.2.7 可持续发展城市
        2.2.8 城市类型与宜居性的关联
    2.3 国内宜居城市实践研究
        2.3.1 苏州
        2.3.2 北京
        2.3.3 厦门
        2.3.4 国内宜居城市特点
    2.4 国外宜居城市实践研究
        2.4.1 澳大利亚墨尔本
        2.4.2 丹麦哥本哈根
        2.4.3 加拿大温哥华
        2.4.4 国外宜居城市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晋宁区现状分析
    3.1 研究对象概况
        3.1.1 晋宁区区位条件分析
        3.1.2 晋宁区资源条件分析
    3.2 晋宁区宜居城市建设的现实基础
        3.2.1 晋宁区宜居城市条件分析
        3.2.2 晋宁区获得宜居殊荣分析
        3.2.3 晋宁区现状宜居程度评价
    3.3 晋宁区现有规划成果分析
        3.3.1 晋宁县城市总体规划
        3.3.2 晋宁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3.3.3 晋宁南城片区规划
        3.3.4 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控制性详细规划
    3.4 晋宁区规划实施差距分析
        3.4.1 实际差距分析
        3.4.2 关键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晋宁区城市宜居度研究
    4.1 晋宁区城市宜居性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指标体系数据来源
        4.1.3 指标体系指标内容
    4.2 晋宁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方法制定
        4.2.1 指标体系价值排序
        4.2.2 指标体系指标选择
        4.2.3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4.2.4 评价结果标准制定
    4.3 晋宁区城市宜居性评价结果分析
        4.3.1 主观宜居性调查内容
        4.3.2 客观宜居性数据获得
        4.3.3 宜居性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晋宁区宜居城市建设优化路径
    5.1 宜居城市建设策略提出
        5.1.1 预期目标设置
        5.1.2 规划编制建议
        5.1.3 城市设计导引
    5.2 宜居城市建设实施建议
        5.2.1 决策者
        5.2.2 实施者
        5.2.3 参与者
        5.2.4 体验者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云南小城市宜居城市建设技术路径
    6.1 评价方法
        6.1.1 前期基础研究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3 信息获取与数据分析
        6.1.4 宜居度评价方法制定
    6.2 建设路径
        6.2.1 实施路径
        6.2.2 实施主体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附录 D:宜居城市相关研究成果
附录 E:晋宁区城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
附录 F:问卷调查表回收样表

四、以城市个性设计为理念塑造绿色城市——以阜阳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文化视角下城市公园景观提升研究 ——以铜川市劳动公园为例[D]. 刘玉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海绵城市视角下的重庆市巴南区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 卢艾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4]地域特征视角下的商南县东部新城规划设计研究[D]. 安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公共艺术视角下的城市形象设计研究 ——以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沿线为例[D]. 奚金燕.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6]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城市新区人工湖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为例[D]. 田畅.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8]广西北海市城市景观特色分析与主城区景观风貌控制引导[D]. 张紫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山水格局下城市特色空间营造 ——以当涂为例[D]. 陈翰文.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昆明市晋宁区城市宜居性研究[D]. 赵璇.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以城市个性设计理念塑造绿色城市——以阜阳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