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速公路发展总结

江苏高速公路发展总结

一、江苏高速公路发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魏宇[1](2021)在《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由长期以来注重经济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转变,交通运输领域开始更多地关注安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被列为幸福产业之首,为适应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自驾游、自助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旅游游憩、乡村振兴等深度融合成为时代趋势,旅游交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以风景道为代表的新型道路突破了传统交通固有的建设理念,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具有景观、游憩、旅游、生态和保护等复合功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交通与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受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明确提出,建设25条国家旅游风景道,加快中国风景道体系建设。为满足这一蓬勃发展的实践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理论体系,建立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风景道遴选与等级划分标准,成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传统道路评价的研究关注较多,但针对风景道等新型道路的评价关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风景道评价体系为核心科学问题;在对已有研究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立足我国风景道发展现实,构建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建立风景道评价指标及定量化评价模型,并在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开展评价应用,进一步验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而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按照“研究基础-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模型-评价应用”几个板块展开。第一,研究基础。该板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现有风景道评价相关国内外研究分析。全面梳理国内外泛风景道评价与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回顾已有研究现状、不足,对比分析研究异同;系统梳理风景道评价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为风景道评价体系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对国际视野下风景道评价体系进行分析。通过对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开展研究,总结其对于我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的可借鉴之处及可改进之处。第二,评价体系。该板块重点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第一,厘清风景道评价的概念、功能作用等基础性问题;明确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目的与原理,从理论基础、概念体系、评价体系、分等定级等方面构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模型;第二,分析风景道评价机构、职能划分,以及评价程序;第三,明晰风景道评价指标设计思路,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阐明风景道评价方法选取的考量,确定风景道评价方法;第五,明确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依据,并对国家级和省级风景道进行等级划定。第三,评价指标。首先对既有与风景道相关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梳理,从宏观层面提炼出风景道四个评价维度,从微观上,梳理出了各维度下的相关指标;其后,阐明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进行评价指标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景观、设施、服务和管理四个维度,确立风景道评价指标。第四,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现有评价方法及其存在局限性基础上,就风景道评价的特点,引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法和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优化改进,实现对风景道量化评价;同时,重点就评价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进行详细阐释。第五,评价应用。对河北省国家一号风景道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体系,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价指标;其后,将风景道评价模型应用于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中,对其进行数据采集与处理、评价指标值获取、权重计算和评价总分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划定国家一号风景道等级,分析评价结果;同时,就各评价指标对国家一号风景道的影响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影响程度和存在问题提出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第一,系统探讨并构建风景道评价体系。通过对泛风景道评价和传统道路相关评价研究的深入分析,以及国家与行业规范、标准、相关政策性文件的系统梳理,理性透视当前国内外泛风景道及道路评价相关研究热点与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景道评价概念、功能作用、评价程序及机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以及风景道评价分等定级,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道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建立风景道定量评价模型。风景道评价选取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为评价主模型,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方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权重求解和风景道评价指标值获取进行改进和优化,进而形成了风景道定量化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对于解决多维度、模糊性强、不易量化的风景道指标综合评价具有优势,同时,为分散化、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及评价提供了解决方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为实现对风景道进行客观和科学的量化评价提供了可能性。第三,实证研究检验风景道评价体系具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以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进行了评价实证分析,验证了风景道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规范我国蓬勃发展的风景道实践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可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景道建设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臧金蕊[2](2020)在《面向排放测算的城市路网全样流量测算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机动车等移动源的动态排放测算一直是我国进行空气质量模拟工作的瓶颈问题。基于各污染源动态排放量的空气质量模拟,是空气污染物治理中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目前工业源等固定源已实现在线实时监测,可获取连续动态排放数据,而机动车为主的移动源多为一年一度的静态排放总量测算,难以支撑大气污染物的实时动态测算和空气质量模拟分析。机动车移动源动态排放测算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路网全样动态流量测算方法。机动车路网动态排放量基于路网动态流量、道路长度和排放因子进行测算。其中,单车排放因子测算方法得到国内外大量学者的深入研究,已具备有效测算方法;而路网全样流量受监测技术限制,难以通过实际采集的方式获取,也缺乏有效测算方法,导致路网动态排放测算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开展路网全样动态流量测算方法的研究。目前路网全样动态速度采集技术较为成熟,基于流量-速度基本图模型,通过速度数据推算流量,是获取路网全样流量数据的重要手段。基于交通流基本图的流量测算研究开展较早,但由于其难以对面向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短时间粒度(5min)流量进行准确测算,在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并未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对于路网机动车动态排放测算,小时粒度流量已满足需求,同时基于交通流模型的小时粒度流量测算精度较高,适应于路网机动车排放测算领域。因此,本文将基于交通流基本图模型研究面向排放测算的路网全样动态流量测算方法。道路交通流特征是人的出行规律在路网上的表达。受出行目的和道路功能影响,交通流表现出不同形态,例如,以通勤出行为主的工作日交通流和以娱乐活动出行为主的周末/节假日交通流具有不同形态;放射线潮汐流和环路交通流具有不同单双峰形态。出行的规律性及道路的分类分级特征,使交通流可被聚类为有限模式。由于不同模式交通流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不同模式分别进行流量预测,有助于提高流量预测精度。因此,研究交通流模式的划分和识别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基于多源速度、流量和排放实测数据,研究交通流模式划分和识别方法,对交通流基本图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各等级道路不同交通流模式、不同时段下的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实现路网全样动态流量测算,并进行路网动态排放测算的案例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现总结如下:(1)提出了基于速度时变差异直接指标的交通流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SOM)算法神经网络聚类方法,可以实现对城市交通流的高效聚类。构建了周一到周四工作日、周五工作日、周六、周日、雨天、节假日、晚高峰突出、早高峰突出8类交通流模式,可以有效刻画城市道路90%以上交通流模式。(2)提出了各等级道路不同时段速度指标的交通流模式快速识别算法。本文提出的基于24小时、早晚高峰、0:00-12:00和早高峰速度指标的模式识别方法精度均较高,各等级道路平均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4.87%、93.64%、82.45%和80.96%。深度置信网络能高效实现大规模速度数据的模式识别,对全天、早晚高峰、0:00-12:00速度指标的平均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3.02%、90.98%、82.45%;经过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遗传算法优化的BP网络模式识别精度提高,对全天速度指标的识别精度分别提高7.38%和7.96%。(3)基于交通流基本图模型构建了各等级道路不同交通流模式、不同时段下的路网全样动态流量测算方法。通过对特定道路流-速-密基本图模型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发现除已被既有研究识别出的大型车比例、天气条件外,早/晚高峰、工作日/节假日等不同出行目的引起的驾驶行为差异会显着影响交通流基本图。同一路段早高峰通行能力比晚高峰高3.47%,节假日通行能力比工作日高4.73%。综合考虑道路等级、早/晚高峰、工作日/节假日等因素比只考虑道路等级构建的交通流模型对流量测算的精度提高6.51%。(4)进行了基于路网全样动态流量对机动车路网动态排放量进行测算的案例应用,验证了本文提出的面向排放测算的路网全样流量测算方法的可靠性,可对节能减排政策进行快速评估。

刘永[3](2020)在《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国家各项规划的实施与政策推动,未来一个时期高速公路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高速公路规模的扩大、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公众出行方式的改变,使高速公路运营安全面临巨大挑战,重大交通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形势严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提升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的需求更甚。同时,管理决策能力在当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实践工作中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管理指挥功能不强、协调联动效能不足、信息沟通共享不够、决策方法针对性不强等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决策机制。为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发展形势,研究如何构建与其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方法,强化提升应急管理决策能力,已迫在眉睫,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前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在分析既有研究工作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探讨我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现状,设计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的经验参考分析方法,进而从已有问题的管理实践经验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探讨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的提升策略;然后,针对当前应急管理决策系统的管理决策能力不足,从强化应急信息集成整合、利于管理决策的角度,建构基于云技术的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决策系统框架;考虑信息在应急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分别从决策信息质量、信息更新性两个角度,构建应对复杂不确定突发事件的高速公路应急决策模型与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探讨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的提升策略。首先,针对典型省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现状,对比分析“两家管”、“上分下合,属地管理”和“一家管”三种管理模式的特点及经验;其次,从应急管理体系的角度,分析讨论执法主体的合法性、执法行为的可监督性和可约束性、权责统一的整体性、运行管理模式高效性四个方面的要求,确定了影响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最后,聚焦关键影响因素,设计基于经验挖掘理论的能力提升策略分析的方法,利用RStudio平台编程从已有的高速公路事故调查分析报告中挖掘有价值的策略信息,据此探讨了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的提升策略:健全法制建设,保障依法应急;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强化集中管控与决策;推进应急管理决策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互通共享能力,以期为各级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或机构提供有效的经验决策参考。(2)建构云技术驱动下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决策系统框架。结合前述应急管理决策平台信息化能力建设需求,首先系统分析阐述高速公路网应急管理决策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新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提出高速公路网应急管理决策系统的建设目标和思路,重点分析路网运行管理中的应急管理功能需求和工作流程;然后,考虑运行管理中交通资源分散、资源共享能力不足、信息共享沟通强度不够等现实问题,设计基于云技术的应急管理决策系统体系架构,主要包括交通物联信息感知层、云架构信息接入与管理层、交通大数据管理与决策服务应用层三层结构,并分析各层的组织结构及应用功能。最后,提出对保障平台有效运行的管理体系建设建议。系统架构方案,可有效实现交通运行状态感知信息和业务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为全面提高高速公路网运行日常管理效率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3)研究基于决策信息质量的高速公路单阶段应急决策方法。应急管理决策信息平台为应急响应的方案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研判基础,考虑有限决策信息的最大化利用,提出一种不确定决策环境下基于前景理论和热力学方法的应急决策方法。首先,利用梯形直觉模糊数对不确定信息的强表征特质,有效实现决策专家对应急方案的初始偏好判断;基于前景理论,将决策专家的有限理性行为引入量化过程中,构造前景效用矩阵,实现初始决策属性信息向前景效用的转化。然后,考虑决策信息质量,提出基于热力学方法的信息质量量化方法,将前景效用矩阵转化为新的基于热力学方法的前景效用矩阵,实现最大化利用前景效用信息。最后,利用梯形直觉模糊Choquet积分算子和加权平均算子有效集结各备选方案的前景效用矩阵信息,并引入带有风险态度参数的得分函数,得到备选应急预案的最终排序决策,并对排序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进而确定最优应急决策方案。(4)研究基于决策信息更新的高速公路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方法。考虑单阶段应急决策方法的应用局限,结合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多阶段性、动态不确定性、信息更新性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者心理参考满意度信息更新的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模型与方法。首先,以区间梯形直觉模糊数形式刻画各个决策阶段的判断偏好信息,有效克服决策专家无法用精确数表达隶属度、非隶属度和犹豫度的现实判断困难;其次,利用熵权法分别计算各事件演化阶段下专家属性的客观权重,进而采用IVTr IFWA算子集结各个决策阶段方案的价值,避免主观赋权的结果偏差;然后,结合事件态势动态演变过程和决策者的心理参考预期效应,提出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方法原理,继而构造新的满意度参数公式,提出基于满意度信息阶段更新的权重优化动态模型,获得各演化阶段的最优满意度及权重;最后,构建基于决策者风险态度的应急方案价值效用函数,得到各演化阶段下各方案的综合价值及排序,进而揭示决策结果受决策专家风险态度影响的变化规律。上述研究一方面为政府完善当前形势下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供参考建议,另一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

吴恒飞[4](2020)在《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研究 ——以G15(沈海高速)江苏省段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越发严重,世界各国都在研发新能源汽车以取代传统能源汽车,其中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汽车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政府的鼓励下,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充电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充电站位置布局不合理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电动汽车后续的发展。高速公路有全程密封的特殊性,为电动汽车提供合理的充电服务显得尤其重要。开展高速公路充电站的布局研究,一方面提高了电动汽车实现远距离高速运输能力,为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普及铺平道路,另一方面也为广大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更好的高速公路交通服务,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本文首先从电动汽车发展情况入手,概述了国内和江苏省电动汽车发展情况,统计了近三年我国主流电动汽车的销量,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及分类,调查了每种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详细分析了电动汽车的三种充电方式,并对比了每种方式的优缺点。然后概述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简述了直流快速充电站的组成结构,总结归纳了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的各种因素,为充电站布局提供参考。其次,分析了G15(沈海高速公路)江苏段的概况及服务区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定义了路段长度、车流量等必要的参数,构建了路段耗电量模型,采用直观观察、统计分析法、历史对比等方法为模型提供数据,通过求解模型得到充电站的数量及相邻充电站建设的平均距离,与服务区的分布进行拟合,从而得到适宜建设充电站的7个服务区、每个充电站的收回成本的年限及预期利润、每两个服务区控制距离。然后利用排队论对拟建的充电站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从车辆等待充电的时间成本对方案的结果进行评价,得到大部分充电站满足用户需求,并对不满足要求的充电站进行扩容处理。然后针对节假日发生拥堵及部分车主错过充电站的特殊情况,引入应急充电站的建设布局,在对应的高速出入口附近进行布局,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得到不同出入口充电站的宜建系数,选择系数高的进行应急充电站的建设。最后,总结出G15(沈海高速公路)江苏段的充电站建设提出总体布局方案,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为沈海高速公路江苏段充电站的建设提供参考。

马程[5](2019)在《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文中指出自从2016年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特色小城镇”的相关政策以来,“特色小城镇”的发展一直是政治家、学者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它被寄予期望成为一种新的城镇化路径和城市病的解决方案。从那时起,全国许多“特色小城镇”被提名和认证,然而在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不足和误区。当然,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关注了由近代知名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打造的“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南通的特色小城镇的空间特征和城市形态,意在探索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空间形态类型、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并运用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提供引导。除第一章绪论以外,文章分为六个章节第二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特色小城镇及形态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提出综合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空间伙伴(space mate)和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al typology)的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并建立起南通地区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体系。第三章,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张謇的“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和中国近代第一座棉纺织工业特色小城镇——唐闸的空间形态演变进行历时性分析。进而通过两组对比研究:○1唐闸与南通城镇体系中的其他功能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天生港镇和狼山镇的对比分析,探求不同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影响;○2唐闸与国际上同时期诞生的第一座花园城市莱切沃斯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霍华德和张謇的小城镇建设理念的异同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形态的作用。第四章,全面分析了南通地区小城镇的分布、规模、整体形态等,总结出历史上南通小城镇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以及目前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类型,根据这些因素选取有一定人口、经济基础的小城镇作为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分析的样本,并根据其主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的不同分为交通区位、产业市场、历史文旅三类。第五章,运用前文总结出的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量化研究分析方法对样本小城镇中的各类空间形态要素进行整理、分析及类型学统计。第六章,借鉴生物基因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梳理出形态要素、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之间的深层结构关系,提出“形态键”、“形态链”等概念,建立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编码系统,并绘制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类型地图,总结出南通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基本特征及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的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第七章,阐述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塑造的重要性,提出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根据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特征和城市设计的设计要素,针对不同类型的特色小城镇,提出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南通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思路。一百多年前的南通,是中外闻名的“模范县”,是近代中国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楷模,各地竞相学习的榜样。随着特色小城镇概念的提出,拥有着悠久特色小城镇发展史、良好经济环境和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南通必将再次通过特色小城镇的建设获得广泛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实际,针对特色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特色塑造上面临的困难和困惑,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小城镇城市设计方法和策略。虽然讨论的是南通地区的小城镇,但是其研究方法和路径可以适用于更多案例。

曲正韬[6](2019)在《宁盐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江苏跨江滨海,水网密布,湖泊众多,纵观历史长河,江苏省的交通运输发展都有鲜明的临海水乡特色,九十年代初期江苏省水路运量比是6:4,这种水路倒置、公路等级差和交通结构不协调的运输格局严重制约了江苏经济的发展,江苏交通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不仅直接制约经济发展,而且也严重影响着江苏省的投资环境。1991年2月9日经国家计委报请国务院批准,同意建设上海至南京高速公路,称为沪宁高速公路。沪宁高速通车后全省真切地感受到了“高速效应”。以此为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元年,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从零到有、突飞猛进。截至2017年底的统计数据,江苏收费公路里程7109.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营运里程为4692公里。随着江苏省路网密度日益增大,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减弱,高速公路的债务问题日益显现。在江苏省,高速公路投资控股公司是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平台,属于全资省属企业。江苏高速公路的债务等同于省政府的债务。根据交通部统计公报显示:除个别省市以外,全国大部分的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无法覆盖当年的贷款利息。与此同时,在地方债务迅速膨胀的背景下,2015年新修订的《预算法》和国务院43号文叫停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进行及基础设施建设筹资的途径,将影子预算列入“专项基金预算”。融资途径、财政约束的趋严趋紧与继续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客观上存在的一对矛盾开始显现。同时,已有收费公路对物流成本、土地资源利用、人民出行等方面的负面因素客观存在,社会舆论不时发酵。因此,高速公路建设必须本着科学预测的精神,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准确地进行各个重要环节的测算,为决策机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提供科学依据。宁盐高速公路位于江苏省境内,是《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中的其中一条。该项目连接省内长三角经济带及沿海经济带,是一条经济纽带;同时,该项目贯穿苏南、苏中地区,是连接东北西南向的发展纽带。宁盐高速公路的建成将弥补江苏省高速公路网在苏中地区的空白,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省内均衡。该项目根据可行性研究相关理论与步骤,研究了宁盐高速公路项目可行性的几个重点问题,为项目的投资建设决策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并对国内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况进行考查,说明了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与内容。第二部分对项目所在区域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及趋势进行了调查。第三部分研究了通行量的预测。第四部分分析了宁盐高速公路所在区位的自然地理条件,对项目进行了技术可行性分析。第五部分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第六部分对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评价。

郑相毅[7](2019)在《湖北省高速公路“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运行监测’为核心、‘应急处置’为关键、‘出行服务’为龙头”的“智慧路网”体系的提出,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事业正式进入发展快车道。近年来,“互联网+出行服务”逐步成为交通行业热点课题之一,但多为技术领域的探索,理论研究略为缺乏。因此,本文以湖北省高速公路“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所学公共管理相关知识,从学理层面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平台所处的外部因素、内部环境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发展对策,希望对湖北省交通出行服务发展、“数字政府”建设、“交通强省”战略的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本文运用PEST、Porter的五力模型等方法,分别从宏观、行业角度分析影响湖北省高速公路“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发展的外部因素,再对平台建设单位各类资源进行梳理,分析影响平台发展的关键内部环境因素,进而找出平台发展存在的内外部问题。通过对20位与平台建设、运营工作相关的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剖析问题背后的现实困境,并提取共同的认知作为重要论点,总结提出相应的平台发展对策。

刘飞[8](2019)在《区域公路网脆弱性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交通基础设施规模高速增长,交通网络节点间连接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各要素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促进交通网络复杂化。一方面,交通复杂网络使得节点间出行时间极大缩短,交通网络运行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节点间连边数量增多,交通复杂网络也将面临更多突发事件挑战,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会导致交通网络路段单元中断,而对这些故障行为缺乏深刻理解将可能导致对关键路段单元潜在运行风险的错误估计和严重后果。因此,针对交通网络的脆弱性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针对区域内公路网的脆弱性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公路网脆弱性评价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针对区域公路网基本特性进行概述,分析区域公路网的结构与功能,并将本文研究范围限定为省域和市域,公路网限定为高速公路网、一二级公路网以及高速-一二级双层公路网;明确区域公路网脆弱性概念的定义,并分析区域公路网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再针对区域公路网的研究手段(复杂网络理论)进行简述。然后,选取国内20个重要地级市和4个重要省份的公路网作为区域公路网拓扑性质分析对象,将区县、地级市作为拓扑结构图的节点,节点间的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作为边,利用AutoCAD与Supermap自动生成邻接矩阵,再运用Matlab对邻接矩阵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市域和省域高速公路网、一二级公路网、双层公路网均依次具有更好地拓扑性态,即更好的局域连通性,更低的网络负荷,更优的全局可达性;随着区域范围增大,公路网的平均边介数增大,节点变得越加重要,局域连通功能、可达性随之降低。最后,结合区域公路网拓扑性质分析结果,本文从路段单元(微观)和系统(宏观)两个层面对区域公路网脆弱性进行分析。微观层面脆弱性表现为公路网性能对于单一路段单元中断的敏感程度,结合区域公路网拓扑性质和影响因素,建立基于连通和基于效率的路段单元脆弱性评价模型,采用K-均值聚类实现对路段单元脆弱度分级,并以宁夏公路网作为实例进行脆弱性评价,提出降低路段单元脆弱性的微观策略。宏观层面脆弱性表现为公路网性能对于一定规模路段单元同时中断的敏感程度,主要采用随机和恶意的攻击策略,并改进网络效率指标作为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并以贵州、江苏、宁夏三省区域公路网为例,对区域公路网系统层面的脆弱性进行评价。

胡鹏森[9](2019)在《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旧料回收再生利用综合布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底,中国公路总运营里程超过了477万公里,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超过13万公里,通车里程数超过美国占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约有六成以上的沥青路面,其服役年限超过10年。在未来的十年内,将有大量里程的高速公路达到或者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中国将从高速公路大建设时期向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时期过渡。在高速公里的养护工程将产出大量的废旧沥青混合料(RAP)。经统计,我国每年平均废旧沥青混合料产出量约为8000万吨。随着公路路龄的不断增长,其旧料产量将进一步增加。通过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地对旧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准确地预估废旧沥青混合料的产量、需求量并进行科学地存储调配,是旧料综合再生利用的研究关键。首先,本文结合江苏省路面养护决策数据库和2018年江苏省高速公路年度检测数据,逐一分析了江苏省高速公路的总体性能指标(PQI、PCI、PSSI、RDI、SRI、RQI)。将江苏省高速公路基本信息导入ArcGIS中,建立了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信息数据库。其次,本文基于数据库的年度养护决策结果,计算了江苏省高速公路网在养护工程中的年度旧料产出总量,并且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路面养护决策预估中,对基于算法预估的养护决策结果进行旧料产量计算。通过对比实际计算旧料产量和算法预估旧料产量,分析了机器学习算法在路面养护决策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对于数据的要求。再次,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收集,对江苏省高速公路再生技术的适用性展开分析。对涉及路面铣刨的养护措施均推荐使用再生技术进行回铺,以提高旧料的综合利用率。通过数据分析,计算出江苏省高速公路的年旧料需求量(消耗量)。再次,本文通过对比江苏省高速公路的旧料产量及旧料需求量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典型干线公路的旧料产销情况,并对数据进行了旧料空间可视化展示。提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旧料协同再生利用策略。此外,本文进一步考虑了由于改扩建工程所导致的旧料产出及旧料消耗情况。最后,本文通过ArcGIS软件建立江苏省地理信息模型及路网模型。并通过ArcGIS进行了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旧料仓库初步选址分析。通过最短路径算法,遍历了江苏省路网中所有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通过整合地理环境因素、运距因素、旧料产销量因素,完成了江苏省旧料仓库综合选址布局建议。

尹晓东[10](2019)在《沥青路面热再生关键工序控制及智能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能够实现高速公路路面废弃料循环利用,解决了大量废料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带来经济效益,改善道路状况,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国内外道路领域进行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工业2025战略,号召各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本文基于沥青路面热再生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对热再生的关键工序优化控制展开研究,并尝试将结果进行智能化应用。首先,针对热再生路面状况的前期评价进行了研究,以就地热再生最可几取样法为参考,发现现行厂拌热再生旧料堆放存在变异性问题,通过对路面病害评价体系、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和江苏省实际道路状况分析,提出以病害类型、使用性能、使用年限三个层次对原路面状况进行评价划分的方法。其次,是从RAP的变异性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角度分析,发现随着旧料变异性越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波动性也逐渐变大。因此,提出通过控制旧料掺量来降低RAP变异性的影响。具体方法为通过选取油石比和级配的变异性评价指标,建立一套完整的旧料变异性试验流程,将控制方法应用到试验结果中从而应证旧料掺量精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接着,以新旧沥青混溶状态为出发点,以混溶状态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为落脚点,通过梳理不同原理的混溶状态测定方法结果,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提出五种工艺条件的具体控制指标;借助基于Hirsch模型预测的动态模量表征法的试验结果,将混溶状态依据路用性能重新进行划分。综合前面分析,尝试提出了基于新旧沥青混溶状态的双层次工序控制方法。再次,研究了热再生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通过分析施工特点和热交换公式,提出了影响就地热再生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和风速,随后将有限元数值模拟法和实际工程检测的加热温度场变化进行处理,得出三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规律;并应用到就地热再生温度控制中。厂拌热再生温度受设备影响较大,从再生料性能角度分析不同厂拌热再生设备特点,通过对旧料掺量计算的热平衡公式探究,提出厂拌热再生旧料加热温度的控制方法。最后,进行了热再生工序控制方法的智能化应用。以微信小程序为平台,通过v模型设计整个开发流程,选取WXML、WXSS和JS作为开发语言,并且依据控制需求绘制UI设计图随后进行项目配置和视图层语言开发。逻辑层语言开发主要分为从逻辑层到视图层的反馈代码编写、视图层到逻辑层指令代码编写、独立页面内的变量逻辑分析、不同页面之间数据传递四个架构。进而通过视图层与逻辑层的交互从而实现整个沥青路面热再生关键工序控制方法的应用。

二、江苏高速公路发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高速公路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基本概念与研究概况
        2.1.2 泛风景道评价研究
        2.1.3 传统道路评价相关研究
        2.1.4 国内外比较研究
        2.1.5 研究评述
    2.2 理论基础
        2.2.1 风景道相关理论
        2.2.2 公路景观评价相关理论
        2.2.3 廊道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
        2.2.4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2.2.5 深度神经网络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风景道评价先行实践与经验借鉴
    3.1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概述
        3.1.1 美国国家风景道体系
        3.1.2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形成
        3.1.3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特点
    3.2 美国风景道评价指标
        3.2.1 国家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2.2 州级风景道评价指标
    3.3 美国风景道评价方法
    3.4 美国风景道评价案例
        3.4.1 概述
        3.4.2 评价标准
        3.4.3 评价方法
    3.5 美国风景道评价体系借鉴与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风景道评价体系构建
    4.1 概念与功能
        4.1.1 概念界定
        4.1.2 功能作用
    4.2 构建目的与原理
        4.2.1 构建目的
        4.2.2 构建思路
        4.2.3 评价概念模型
    4.3 评价机构及程序
        4.3.1 评价机构
        4.3.2 评价程序
    4.4 评价指标
        4.4.1 指标设计思路
        4.4.2 评价指标构建
    4.5 评价方法
        4.5.1 评价方法考量
        4.5.2 评价方法应用
    4.6 评价分等定级
        4.6.1 分等定级依据
        4.6.2 评价等级划分
    4.7 本章小结
5 风景道评价指标
    5.1 既有评价指标分析
        5.1.1 评价维度分析
        5.1.2 评价指标分析
    5.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与流程
        5.2.1 构建原则
        5.2.2 构建流程
    5.3 评价指标机理分析
    5.4 评价指标构建
        5.4.1 景观维度评价指标
        5.4.2 设施维度评价指标
        5.4.3 服务维度评价指标
        5.4.4 管理维度评价指标
    5.5 本章小结
6 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6.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
        6.1.1 评价方法总体分析
        6.1.2 风景道相关评价方法
    6.2 评价方法选取与适用性分析
        6.2.1 评价方法选取与优化
        6.2.2 评价方法适用性
    6.3 风景道评价模型构建
        6.3.1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6.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6.3.3 权重计算
        6.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6.4 本章小结
7 风景道评价体系中国实践:国家一号风景道为例
    7.1 研究区概况
    7.2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指标构建
        7.2.1 构建目标
        7.2.2 构建原则
        7.2.3 评价指标构建
    7.3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方法及模型
        7.3.1 数据及实验环境
        7.3.2 评价指标值获取
        7.3.3 权重计算
        7.3.4 评价总分计算
    7.4 国家一号风景道分等定级及评价结果
        7.4.1 评价分等定级
        7.4.2 评价结果分析
    7.5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7.6 国家一号风景道优化提升路径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风景道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附录 B 国家一号风景道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面向排放测算的城市路网全样流量测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框架与结构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污染物排放量测算方法
        2.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测算方法
        2.1.2 机动车排放测算方法
    2.2 交通流量测算模型
        2.2.1 交通流参数
        2.2.2 经典交通流模型及其适应性
        2.2.3 宏观交通流基本图模型
    2.3 交通流模式聚类方法
        2.3.1 聚类分析方法及其在交通流聚类中的应用
        2.3.2 交通流时间序列模式划分
    2.4 模式识别算法及其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2.4.1 模式识别算法
        2.4.2 模式识别算法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2.5 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问题总结
3 数据收集及特征分析
    3.1 浮动车速度数据
        3.1.1 路段行程速度
        3.1.2 路网/多断面平均速度数据
    3.2 流量数据
        3.2.1 RTMS数据
        3.2.2 流量调查数据
    3.3 排放数据
    3.4 多源数据集成与匹配方法
        3.4.1 数据集成方法
        3.4.2 多源数据匹配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面向路网全样流量测算的交通流模式聚类方法研究
    4.1 交通流模式定义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4.1.1 交通流模式定义
        4.1.2 交通流模式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分析
    4.2 交通流模式聚类分析方法研究
        4.2.1 交通流模式聚类分析算法研究
        4.2.2 交通流模式聚类分析特征指标研究
        4.2.3 交通流模式最佳聚类数确定方法
        4.2.4 交通流模式聚类分析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4.3 快速路交通流模式图谱库构建
        4.3.1 层次聚类法各指标下交通流模式聚类分析
        4.3.2 K-means聚类法各指标下交通流模式聚类分析
        4.3.3 SOM神经网络聚类法各指标下交通流模式聚类分析
        4.3.4 各聚类算法不同指标下的交通流模式聚类效果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面向路网全样流量测算的交通流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5.1 交通流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5.1.1 交通流模式识别步骤
        5.1.2 交通流模式快速识别算法研究
        5.1.3 交通流模式识别特征指标研究
        5.1.4 交通流模式识别效果评价指标研究
    5.2 各等级道路不同场景下的交通流模式识别
        5.2.1 0:00-24:00 速度指标
        5.2.2 凌晨0:00-6:00 速度指标
        5.2.3 0:00-12:00 速度指标
        5.2.4 早高峰6:00-10:00 速度指标
        5.2.5 早高峰 6:00-10:00 和晚高峰 17:00-21:00 速度指标
    5.3 不同等级道路和特征指标下最优模式识别算法研究
    5.4 本章小结
6 面向排放测算的城市路网全样流量测算方法研究
    6.1 各等级道路交通流基本图模型构建方法
    6.2 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6.2.1 道路属性
        6.2.2 交通构成
        6.2.3 驾驶员驾驶特征
        6.2.4 环境因素
    6.3 基于多源实测数据的交通流基本图模型构建
        6.3.1 基于Van Aerde模型的快速路交通流基本图模型构建
        6.3.2 各等级道路各方案下交通流模型流量测算误差分析
    6.4 基于多源数据的路网全样流量测算方法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案例应用
    7.1 基于路网全样动态流量的机动车排放量测算方法研究
        7.1.1 机动车路网排放动态测算方法研究
        7.1.2 排放测算数据
    7.2 基于路网动态排放测算的限行政策评估
        7.2.1 限行政策实施前后交通流变化
        7.2.2 限行政策实施前后路网机动车排放量动态测算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贡献与研究局限性
        1.4.1 主要贡献
        1.4.2 研究局限性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相关理论与研究评述
    2.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2.1.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定义
        2.1.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2.1.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特征
        2.1.4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流程
        2.1.5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2.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及应急管理决策应用
        2.2.1 突发事件信息获取、处理及应用
        2.2.2 突发事件信息的应急管理决策应用
    2.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基础
        2.3.1 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方法
        2.3.2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
        2.3.3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特性
    2.4 研究现状评述及展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能力提升策略
    3.1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3.1.1 样本收集与选择
        3.1.2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现状
        3.1.3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行模式现状
    3.2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问题评析
        3.2.1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模式发展脉络分析
        3.2.2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的实证分析
        3.3.1 问题分析
        3.3.2 研究方法及框架
        3.3.3 数据收集与整理
        3.3.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4 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策能力提升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技术驱动的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决策系统分析与建构
    4.1 问题分析
    4.2 高速公路应急管理决策系统构建分析
        4.2.1 系统总体与建构思路
        4.2.2 系统的基本需求分析
        4.2.3 系统总体架构分析
    4.3 应急管理决策系统的体系架构逻辑分析
        4.3.1 交通信息感知层
        4.3.2 云架构信息接入与管理层
        4.3.3 交通大数据管理与决策服务应用层
    4.4 系统实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单阶段应急决策方法
    5.1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决策问题分析
    5.2 相关理论方法
        5.2.1 梯形直觉模糊数
        5.2.2 前景理论
        5.2.3 热力学方法
    5.3 基于Choquet积分的梯形直觉模糊集结算子
    5.4 基于信息质量的高速公路应急决策模型
        5.4.1 问题描述
        5.4.2 决策模型与方法
    5.5 案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方法
    6.1 问题分析
    6.2 区间梯形直觉模糊数
    6.3 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模型与方法
        6.3.1 问题描述
        6.3.2 多阶段动态应急决策模型原理
        6.3.3 基于满意度信息更新的动态应急决策方法
    6.4 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研究 ——以G15(沈海高速)江苏省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概况及相关理论知识
    2.1 电动汽车发展概况
        2.1.1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
        2.1.2 江苏省电动汽车发展
        2.1.3 我国电动汽车销量
    2.2 电动汽车类型及续航里程
        2.2.1 电动汽车分类
        2.2.2 主流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2.3 电动汽车充电方式
        2.3.1 慢速充电模式
        2.3.2 快速充电模式
        2.3.3 电池更换充电模式
        2.3.4 三种充电方式的对比
    2.4 路段耗电量模型建立
        2.4.1 相关参数定义
        2.4.2 模型假设
        2.4.3 模型构建
    2.5 排队论模型建立
    2.6 弹性系数法
3 我国充电站建设与布局
    3.1 充电站建设情况
        3.1.1 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概况
        3.1.2 充电桩建设问题
        3.1.3 解决方案
    3.2 电动汽车充电站构成
        3.2.1 交流充电桩
        3.2.2 直流充电桩
    3.3 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的影响因素
        3.3.1 用户需求
        3.3.2 路网因素
        3.3.3 车辆因素
        3.3.4 电网情况
        3.3.5 用户充电主观偏好
4 江苏省城际高速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研究
    4.1 江苏省G15沈海高速概况
        4.1.1 沈海高速江苏段概况
        4.1.2 沈海高速江苏段服务区分布
        4.1.3 G15沈海高速江苏段沿线景区及连接高速
        4.1.4 电动汽车数量的预测
    4.2 沈海高速江苏段充电站预期设计概况
    4.3 以沈海高速江苏段为例进行案例验证
        4.3.1 统计相关参数
        4.3.2 数据统计与整理
    4.4 沈海高速江苏段充电站布局初步方案
    4.5 充电站充电排队系统的研究
        4.5.1 充电站运行状态和指标
        4.5.2 充电站容量合理性分析
    4.6 突发情况的应急充电站布局
        4.6.1 节假日拥堵情况对充电站的布局的影响
        4.6.2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
        4.6.3 应急充电站布局基本原则
        4.6.4 沈海高速应急充电站的布局研究
5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小城镇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1.1.2 小城镇的“特色”需求
        1.1.3 小城镇对南通发展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价值
    1.3 相关概念的定义与边界
        1.3.1 小城镇
        1.3.2 特色小城镇
        1.3.3 空间形态
        1.3.4 形态类型学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概念研究综述及空间形态测度方法
    2.1 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2.1.1 国外小城镇的定义
        2.1.2 国外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3 国内小城镇的定义
        2.1.4 国内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1.5 特色小城镇的定义
        2.1.6 特色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综述
    2.2 形态类型学研究
        2.2.1 建筑类型学(Architecture Typology)
        2.2.2 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
        2.2.3 形态类型学(Typomorphology)
        2.2.4 国外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2.5 国内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2.3 本文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2.3.1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
        2.3.2 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2.3.3 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2.4 空间形态类型要素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2.4.1 街道层面
        2.4.2 群组层面
        2.4.3 建筑层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3.1 背景介绍
        3.1.1 张謇
        3.1.2 “中国近代第一城”
    3.2 中国近代第一座特色小城镇——唐闸镇
        3.2.1 唐闸基本情况
        3.2.2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3.2.3 唐闸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3.2.4 特色小城镇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3.3 唐闸与南通“一城三镇”城镇体系及空间形态特色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3.3.1 “一城三镇”体系的空间格局
        3.3.2 “一城三镇”体系中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对比分析
        3.3.3 特色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3.4 唐闸与国外特色小城镇对比及空间形态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3.4.1 霍华德与张謇城建思想的比较
        3.4.2 莱奇沃斯与唐闸的对比
        3.4.3 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比
    3.5 南通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启示
        3.5.1 符合特色小城镇核心概念的尝试
        3.5.2 产业兴镇(实业)
        3.5.3 建设完整产业链和特色小城镇群
        3.5.4 紧密联系农村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通小城镇空间特色发展驱动力的转变和发展
    4.1 南通地区小城镇总体特征
        4.1.1 地理区位
        4.1.2 分布规律
        4.1.3 集聚程度
        4.1.4 镇域形态
        4.1.5 镇区规模
        4.1.6 形状指数
    4.2 南通小城镇形成与不同特色发展驱动阶段
        4.2.1 盐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2 棉纱工业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2.3 垦牧运动特色发展驱动城镇发展阶段
    4.3 当前南通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1 交通区位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2 产业市场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3.3 历史文旅特色发展驱动因素
    4.4 南通特色小城镇样本的选择
        4.3.1 特色小城镇选择和分类原则
        4.3.2 交通区位型小城镇
        4.3.3 产业市场型小城镇
        4.3.4 历史文旅型小城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量化分析
    5.1 形态要素量化分析统计
        5.1.1 长江镇(沿长江港口)
        5.1.2 平潮镇(高铁新城)
        5.1.3 白蒲镇(高速公路通勤)
        5.1.4 三星镇(叠石桥家纺城——家纺小镇)
        5.1.5 吕四港镇(特色渔业——仙渔小镇)
        5.1.6 石港镇(特色农业——渔湾小镇)
        5.1.7 栟茶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六批)
        5.1.8 余东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四批)
        5.1.9 余西村(二甲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六批)
    5.2 特色小城镇形态要素类型整理
        5.2.1 基础数据
        5.2.2 街道结构类型
        5.2.3 群组肌理类型
        5.2.4 建筑界面类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研究
    6.1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类型组合模式与生物基因
        6.1.1 小城镇空间形态要素(形态层级)——碱基
        6.1.2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类型编码)——脱氧核苷酸
        6.1.3 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形态类型地图)——DNA
        6.1.4 形态类型与形态类型组合模式
    6.2 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及结构统计分析
        6.2.1 形态地图和形态链结构
        6.2.2 南通特色小城镇主要形态类型空间占比统计
        6.2.3 南通特色小城镇形态键统计
    6.3 不同类型特色小城镇的形态类型组合模式分析
        6.3.1 交通区位型特色小城镇
        6.3.2 产业市场型特色小城镇
        6.3.3 历史文旅型特色小城镇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引导
    7.1 基于形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理论
        7.1.1 城市设计对于特色小城镇的意义
        7.1.2 特色小城镇的城市设计
        7.1.3 基于空间形态类型的城市设计方法
    7.2 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表征
        7.2.1 尺度小
        7.2.2 密度低
        7.2.3 高度矮
        7.2.4 功能混合
        7.2.5 不稳定
        7.2.6 生态宜居
    7.3 特色小城镇城市设计要素
        7.3.1 街道系统
        7.3.2 建筑群组
        7.3.3 城镇界面
    7.4 协调特色发展驱动因素与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城市设计
        7.4.1 交通区位型
        7.4.2 产业市场型
        7.4.3 历史文旅型
    7.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

(6)宁盐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的必要性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项目可行性研究概况
        1.2.2 国内项目可行性研究概况
        1.2.3 文献评述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项目所在区域经济及交通运输现状
    2.1 项目概况及区域内同类工程概况
        2.1.1 项目概况
        2.1.2 区域内交通工程概况
    2.2 项目影响区域
    2.3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趋势
    本章小结
3 交通需求分析及通行量预测
    3.1 交通需求分析
    3.2 通行量预测方法选择
    3.3 交通量预测
        3.3.1 基年交通量预测
        3.3.2 趋势交通量预测
        3.3.3 诱增通行量预测
        3.3.4 转移通行量预测
        3.3.5 通行量预测结果
    本章小结
4 项目建设条件及技术可行性
    4.1 项目建设条件
        4.1.1 自然地理条件
        4.1.2 地质构造与地震
        4.1.3 工程地质条件及主要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4.1.4 沿线路基、填料土工程地质特性及路用性能
        4.1.5 工程建设条件综述
    4.2 工程技术可行性分析
        4.2.1 项目技术标准及工程规模
        4.2.2 技术分析的主要原则
        4.2.3 路线选择的技术分析
        4.2.4 路基、路面及排水的技术分析
        4.2.5 桥梁的技术分析
    本章小结
5 投资估算
    5.1 项目投资估算依据
    5.2 建设项目工程量
    5.3 单价及费率取定
    5.4 项目投资额估算
6 项目经济可行性研究分析
    6.1 财务评价
        6.1.1 财务参数的确定
        6.1.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6.1.3 财务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6.2 国民经济评价
        6.2.1 经济评价参数的确定
        6.2.2 经济效益分析与计算
        6.2.3 国民经济效益流量表的编制
        6.2.4 经济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湖北省高速公路“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2 湖北省高速公路“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现状分析
    2.1 湖北省高速公路“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现状
    2.2 外部因素分析
    2.3 内部环境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湖北省高速公路“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发展困境
    3.1 体制、区域、职能壁垒与数据孤岛
    3.2 社会公众出行需求变化与管理者互联网思维缺失
    3.3 互联网企业产品替代压力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滞后
    3.4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高速公路“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发展对策
    4.1 厘清机构职能,推进资源整合
    4.2 强化高速公路管理部门互联网思维
    4.3 优化政府部门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模式
    4.4 倾听公众声音,改变社会刻板印象
    4.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区域公路网脆弱性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交通网络脆弱性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评述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公路网脆弱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2.1 区域公路网概述
        2.1.1 区域的概念
        2.1.2 公路网络的组成
        2.1.3 区域公路网络的结构
    2.2 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区域公路网脆弱性定义
        2.2.2 区域公路网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3 复杂网络理论简述
        2.3.1 图论基本概念
        2.3.2 复杂网络的统计指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公路网的拓扑性态分析
    3.1 数据范围
    3.2 区域公路网拓扑化处理
        3.2.1 拓扑化方法
        3.2.2 区域公路网拓扑化
        3.2.3 邻接矩阵生成
    3.3 市域公路网的性态分析
        3.3.1 市域公路网的个性
        3.3.2 市域高速公路网的拓扑共性分析
        3.3.3 市域一二级公路网的拓扑共性分析
        3.3.4 市域双层公路网络与单层网络的拓扑性态比较
    3.4 省域公路网的性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公路网路段单元脆弱性评价
    4.1 路网脆弱性评价指标
        4.1.1 基于拓扑结构的脆弱性指标
        4.1.2 基于网络运行功能的脆弱性指标
    4.2 路段单元脆弱性评价模型研究
        4.2.1 研究思路
        4.2.2 路段单元的连通脆弱度模型
        4.2.3 路段单元的效率脆弱度模型
    4.3 基于K-均值聚类的路段单元脆弱度分级方法
    4.4 实例分析:宁夏公路网路段单元脆弱性分析
        4.4.1 实例概况
        4.4.2 宁夏公路网拓扑化
        4.4.3 路段单元脆弱性分析与分级
    4.5 路段单元脆弱性应对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公路网系统脆弱性评价
    5.1 问题描述及研究框架
    5.2 公路网拓扑结构表示
    5.3 攻击策略
        5.3.1 随机攻击策略
        5.3.2 恶意攻击策略
    5.4 省域公路网系统脆弱性评价
        5.4.1 公路网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
        5.4.2 单层公路网系统脆弱性评价
        5.4.3 双层公路网系统脆弱性评价
        5.4.4 单层公路网与双层公路网系统脆弱性比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发表论文情况
    二、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9)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旧料回收再生利用综合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综述
        1.2.2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2.3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现状调研
    2.1 江苏省高速公路基本信息统计
    2.2 江苏省高速公路路况指标统计
        2.2.1 路面质量指数PQI
        2.2.2 路面状况指数PCI
        2.2.3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
        2.2.4 道路行驶质量指数RQI
        2.2.5 抗滑性能指数SRI
        2.2.6 车辙深度指数RDI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省高速公路旧料产量预估
    3.1 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决策数据库
    3.2 江苏省高速公路路面旧料产量计算
    3.3 基于机器学习的养护决策预估
        3.3.1 机器学习介绍
        3.3.2 邻近取样在路面养护决策预估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旧料不同再生技术的原理与适用性分析
    4.1 层次分析法介绍
        4.1.1 层次分析法结构建立
        4.1.2 判断矩阵的建立
        4.1.3 层次的单排序和层次的一致性检验
        4.1.4 层次总排序
        4.1.5 再生技术适用性的层次分析法结构
    4.2 再生技术适用性影响因素选取
        4.2.1 交通量
        4.2.2 应用层位
        4.2.3 旧料质量
        4.2.4 病害类型
    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江苏省高速公路再生技术适用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的旧料协同再生利用分析
    5.1 高速公路旧料产量及消耗量分析
    5.2 典型干线公路旧料产量及消耗量分析
    5.3 高速公路改扩建分析
        5.3.1 改扩建工程施工方案
        5.3.2 江苏省高速公路扩建规划
    5.4 旧料协同再生利用策略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综合再生利用的旧料仓库统一布局
    6.1 基于ARCGIS的旧料仓库选址空间分析
        6.1.1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ArcGIS模型建立
        6.1.2 水源、山脉因素
        6.1.3 距高速公路远近
        6.1.4 降水因素
        6.1.5 人口因素
    6.2 基于最短路径的仓库选址分析
        6.2.1 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
        6.2.2 Floyd最短路径算法
        6.2.3 考虑最短路径的旧料仓库选址分析
    6.3 考虑地理因素、旧料产销量、最短路径的旧料仓库选址分析
        6.3.1 基于ArcGIS缓冲区的地理因素综合叠加分析
        6.3.2 考虑最短路径及旧料总量的仓库选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10)沥青路面热再生关键工序控制及智能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1.2.2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1.2.3 旧料变异性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不同原路面状况的前期评价控制研究
    2.1 沥青路面病害评价体系及江苏路面性能现状分析
        2.1.1 江苏路面性能现状分析
        2.1.2 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及机理分析
        2.1.3 基于江苏路面性能现状的病害评价体系
    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与指标选取研究
        2.2.1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体系
        2.2.2 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指标选取
    2.3 使用年限对沥青路面状况评价的影响分析
    2.4 厂拌热再生旧料分类堆放精细化控制方法
        2.4.1 方法提出
        2.4.2 应用实例
        2.4.3 路面评价体系的智能化应用初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RAP变异性的旧料掺配比例精细控制研究
    3.1 旧料变异性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3.1.1 传统路用性能实验法
        3.1.2 MEPDG性能预测法
    3.2 旧料变异性评价的试验方法研究
        3.2.1 油石比含量变异性评价指标
        3.2.2 旧料级配变异性评价指标
        3.2.3 旧料变异性评价试验流程
    3.3 基于RAP变异性的旧料掺量精细计算分析
        3.3.1 国内规范标准
        3.3.2 总体标准差的估算
        3.3.3 旧料掺量精细计算
        3.3.4 旧料掺量精细计算的智能化应用初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老化沥青与再生剂混溶状态的工艺控制研究
    4.1 混溶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4.2 不同工艺条件对混溶状态影响
        4.2.1 混溶状态试验方法综述
        4.2.2 不同工艺条件下混溶状态变化
    4.3 不同混溶状态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
    4.4 基于老化沥青与再生剂混溶状态的工艺条件控制方法
        4.4.1 第一层次控制
        4.4.2 第二层次控制
        4.4.3 基于混溶状态工艺控制方法智能化初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热再生实际施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研究
    5.1 基于环境因素的就地热再生温度控制研究
        5.1.1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5.1.2 实际施工中温度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5.1.3 就地热再生温度控制方法及智能化初试
    5.2 基于旧料掺量的厂拌热再生设备温度控制研究
        5.2.1 厂拌热再生设备特点及工艺流程分析
        5.2.2 基于旧料掺量的厂拌热再生设备温度控制及应用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沥青路面热再生关键工序控制的智能化应用研究
    6.1 智能化应用开发流程:
    6.2 项目配置
        6.2.1 全局配置和APP生命周期
        6.2.2 页面配置和页面生命周期
    6.3 视图层语言开发
        6.3.1 WXML语言的编写
        6.3.2 WXSS语言的使用
        6.3.3 WXML和 WXSS的交互
    6.4 逻辑层语言开发
        6.4.1 数据的绑定和获取使用
        6.4.2 JS语言的编写:事件
        6.4.3 JS语言的计算和逻辑判断开发
        6.4.4 不同页面之间的数据传递与云数据库建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江苏高速公路发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风景道评价体系的理论构建及实证研究[D]. 魏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面向排放测算的城市路网全样流量测算方法研究[D]. 臧金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2)
  • [3]面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方法研究[D]. 刘永.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站布局研究 ——以G15(沈海高速)江苏省段为例[D]. 吴恒飞.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南通特色小城镇空间形态类型研究[D]. 马程. 东南大学, 2019(02)
  • [6]宁盐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D]. 曲正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1)
  • [7]湖北省高速公路“互联网+出行服务”平台发展研究[D]. 郑相毅.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8]区域公路网脆弱性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D]. 刘飞.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9]江苏省公路沥青路面旧料回收再生利用综合布局研究[D]. 胡鹏森. 东南大学, 2019(05)
  • [10]沥青路面热再生关键工序控制及智能化应用研究[D]. 尹晓东. 东南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江苏高速公路发展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