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种植技术创新进程与印尼农民动态

橡胶种植技术创新进程与印尼农民动态

一、橡胶种植技术的革新历程及印度尼西亚农场主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孙彤彤[1](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张航[2](2020)在《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经营效率评价及土地规模视角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指出为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重要决策。家庭农场是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浙江省是全国农业农村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其家庭农场规模增长较快,具有代表性。家庭农场数量快速增长固然有它积极的一面,但是家庭农场的发展质量显得更加重要。经营效率是家庭农场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规模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土地是所有生产要素发挥生产作用的基础,土地规模不足会使家庭农场难以实现规模效益,土地规模的过度扩大也会导致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下降,同时,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生产经营对土地规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浙江省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及土地规模视角的影响因素考察,可以为我国家庭农场主的经营决策以及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相关依据和参考。文章在借鉴家庭农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界定了家庭农场、经营效率和土地规模的概念,然后对全国以及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接着利用浙江省300个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方法和Tobit回归分析方法,对粮食类、蔬菜类和水果类三种类型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以及从土地规模视角对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的研究发现有:(1)浙江省粮食类、蔬菜类和水果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中,粮食类家庭农场经营效率较低的主要约束在于规模效率低,蔬菜类家庭农场经营效率低的主要约束在于纯技术效率低,水果类家庭农场经营效率高主要得益于规模效率高。(2)土地规模是影响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土地规模对粮食类家庭农场、蔬菜类家庭农场和水果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均具有显着的“倒U型”影响效应,即随着土地规模的增大,粮食类家庭农场、蔬菜类家庭农场和水果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3)从经营效率角度出发,现阶段粮食类家庭农场的平均适度规模为8.97公顷,蔬菜类家庭农场的平均适度规模为1.21公顷,水果类家庭农场的平均适度规模为1.76公顷。(4)对策建议:粮食类、蔬菜类和水果类家庭农场中处于适度规模以下的家庭农场应通过土地流转适度扩大当前土地经营规模,降低土地碎片化程度,提高农场机械化生产水平,处于适度规模以上的家庭农场应适度减小土地流转规模,控制其土地经营规模在适度范围内并提高其生产经营的技术化水平,水果类家庭农场应提高生产经营中的现代化科技应用水平;根据不同农作物品种合理确定土地适度规模标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推进整畈连片化流转;拓宽家庭农场信贷抵押物范围,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家庭农场主专业化培训水平,建立农技专家对口帮扶制度,引导乡贤、大学生等返乡参与家庭农场创建。

陆佳琦[3](2019)在《产业发展视阈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由新兴市场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组成的“金砖四国”,于2006年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合作构架。2010年底,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仅使作为国际政治实体的“金砖四国”正式更名为“金砖国家”,同时标志着发展中的“金砖国家”已经从成立之初的投资代表拓展为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十年来金砖国家携手前行,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为指引,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能源价格持续低迷以及世界经济疲软和愈演愈烈的逆全球化趋势等多重挑战,并在贸易投资、绿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以及金融融资等方面展开了多领域、多层级和多元化的务实合作,成为风险共担、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享的战略伙伴。2017年9月,由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的中国在厦门举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各国领导人共同展望金砖国家第二个金色十年的蓝图,致力于超越以往,寻求并建立金砖国家具有“新关系、新理念、新道路”的行稳致远之路。2018年金砖领导人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第十次会晤圆满落幕,金砖国家已经携手前行历经1 1年的风雨历程,金砖合作已取得多项成果。如今“金砖+”朋友圈在逐年扩加,从2017年厦门会晤首创的“金砖+”模式,在2018年的金砖会晤上已经有22个非金砖领导人加入到“圈内”的合作对话会议中,在共同协商各国经贸合作模式,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推动建设具有开创性和包容性的开放型世界。“胸怀天下、立已达人”是过去十一年来金砖国家并肩合作经验中得出的重要启迪。目前,金砖国家乃至世界都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正经历着全球化发展陷入困境、世界秩序紊乱崩坏、国际格局紧张动荡、全球要素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在充斥着“变”与“乱”的世界格局中,金砖国家亦受波及。一方面,整体的经济增速放缓使得金砖国家赶超发达经济体的时间被延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分化格局会导致金砖国家产业布局与原目标产生分歧。在全球经济放缓与分化的大环境中,金砖国家遭受着外界质疑的同时,各国内部近年来亦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金砖并未失色,每一个金砖成员国都密切关注国际时局的变革,紧随世界格局演变的进程而做出及时调整,金砖各国经济增速虽有暂时性减缓,但各国经济仍处于稳步成长阶段,具备长期稳定增长的潜能和趋势。现代经济增长实际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其本质是产业结构持续演进的动态调整过程。金砖国家携手同行,共同面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加速推进经济结构改革的步伐,优化各国产业结构,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探寻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以期突破发展瓶颈,助推金砖国家经济活力,在深化各领域合作机制化的同时形成联动发展格局,进而将金砖国家贸易合作推向新高度。本文依据产业结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金砖国家产业结构改革的成效和贸易合作的发展进程,本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基础,是本文进行相关实证分析和实证研究时所依据的理论,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第三章为金砖国家产业发展分析,本章节通过使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具体测度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每一个金砖成员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分别从金砖国家国内总体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和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剖析。在分析金砖国家国内总体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时,选取金砖各成员国从2008年至2017年经济总产值为数据样本,对每一个金砖成员国近十年产业结构的内在构成与产业发展优劣进行详细分析。在分析金砖国家国内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时,选取2008-2017年共9个年度阶段的三次产业经济数据,依据指标具体分析金砖国家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通过对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发展进行梳理,分析各国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合作的影响。第四章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发展分析,首先梳理了金砖国家携手历经1 1年的风雨历程,以及在经贸领域取得的合作成果,基于此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与金砖国家共同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本章通过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先将所有进出口贸易产品细化为17类,按照细化的行业分类分别分析中国与巴西、中国与印度、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南非在观测期间内进出口贸易结构现状以及相关产业的贸易竞争力,从而更加精准地分析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近十年来的贸易合作现状,进而厘清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和互补性。第五章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潜力分析,通过使用Stata计量分析软件对面板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进行极大似然估计,估算了贸易非效率模型中的贸易合作阻碍因素和可能实现贸易最大化的促进因素,进而得出影响中国与金砖国家进出口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的具体算数值,从政治、经济、法律、关税、基础设施等影响因素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政策效果和发展潜力。第六章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结合第三、四、五章节的实证分析,从明确产业定位,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发展新兴产业以及打造先导性产业园区来优化金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从健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完善金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并深化贸易合作领域,合理布局贸易价值链体系和推动金砖自贸区建设五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合作的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结论。综合全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金砖国家国内产业经济易受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而出现较为剧烈的变化;第二,金砖国家各领域的贸易合作有待进一步横纵推进;第三,金砖国家在提高贸易合作效率的同时,要寻求创新驱动新动力来拓展合作新前沿。

孙静[4](2019)在《橡胶为媒—西双版纳勐满农场社会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有农场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为完成特殊任务而建立的,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单位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支援国家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界关于农场的研究有很多,大多集中在农场的改革和管理体制创新方面,很少有关于农场社会融合的研究。本文从社会融合视角出发,以勐满农场五分场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制度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关系网络层面三个维度来分析以汉族为主体的农场融合到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的过程,以及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彼此关系的调适和变迁。勐满农场建立的目的是种植橡胶,同时建设和发展边疆。在农场建立的过程中,大量的橡胶移民进入当地社会,打破了当地的传统格局,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橡胶将农场与地方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农场与地方融合的过程中充当媒介,促进了农场与地方社会的融合。以汉族移民为主体的农场与地方社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制度层面的融合主要是围绕着农场的领导管理体制的变化而实现的。农场的领导体制变化表现为:由中央主管农垦的部门领导——国家农垦总局和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由地方人民政府领导,这直观的呈现了农场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反映了农场与地方的融合。在经济层面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一、农场通过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当地社会发展民营橡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二、农场职工与当地村民通过买卖橡胶,彼此建立经济联系,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体,在经济层面上实现了融合。社会网络层面主要体现在农场职工与当地村民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即从封闭的社会网络到以“认老庚”的方式拓展社会网络再到通婚。不过,农场在融合到当地社会的过程中,因为橡胶种植引发的一系列纠纷,造成了融合困境。自农场成立至今已有六十年的历史,这半个多世纪以来,农场和地方的关系也在不断的变迁和调整中。两者之间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变得模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格局,共同组建当地和谐社会,实现和谐共生。

胡洋[5](2018)在《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人类而言,“族”表达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特点的人类群体。族群作为稳定的人类利益共同体和构成国家的基本单元,对于“国家”这一政治组织的整合与建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刚果(金)是一个拥有众多族群的多民族国家,自国家独立以来,族群问题一直是国家建构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际矛盾与族际冲突尤为激烈,该地区的长期动荡不但扰乱本国秩序,也是牵涉非洲多国的“非洲世界大战”策源地。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后获得高度关注,围绕着当地的族群问题,“国家失效”、“资源争夺”、“独裁政治”成为解释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主流分析框架。本文着眼于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演进史,基于历史研究的基础,以多学科的视角分析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进而总结刚果(金)族群与国家历史与现实关系,探讨刚果(金)多民族国家的建构方法。论文第一章、第二章梳理了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发展与演进历史的基本线索。公元1世纪前后,班图系族群、苏丹系族群相继进入刚果(金)东北地区,在驱逐了原住民俾格米人后,成为当地主要的人口集团。随着时间推移,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形成了复杂的分类、多样性的传统文化和各具特色的社会组织结构。族群间的相互竞争、技术交流和贸易联系,令当地族群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与族群认同,一些具有较高组织程度的政治组织随之产生。19世纪以来,刚果(金)东北地区遭到外部力量的持续干涉,当地族群的自然演进历程遭到人为阻断。1874年以后,提普·提卜素丹国、比利时殖民者先后在刚果(金)东北地区建立统治,掠奴战争和殖民统治恶化了当地的族际关系,族群之间因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冲突不断。1960年,刚果(金)摆脱了比利时人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然而,刚果(金)虽然具备了民族国家的外壳,但殖民统治的影响并未消除,国家内部的整合尚未完成,族群与国家、族群与族群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刚果(金)的东北边疆因此成为族群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立足于历史研究,论文第三章从刚果(金)东北地区内部的经济政治结构出发,探究当地的族群问题。在经济层面,通过研究刚果(金)东北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土地供给能力,得出土地争端引发族际冲突的判断。在政治层面,叙述族际经济竞争到族际政治竞争的演变过程,认为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已由经济纠纷上升为政治权力争夺。在社会层面,研究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竞争的运作方式,以“战争经济”的理论视角分析当地的族际竞争。反思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缘起与发展,本文认为在冲突局势尚未缓解、地区经济政治的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的前提下,国际援助的有效性很难发挥,而国家在民族政策上的整体性缺陷是导致族际矛盾不断激化的诱导因素。基于对刚果(金)东北地区内部族际矛盾的认识,论文第四章探讨了族群问题对大湖地区国际关系的作用。第一,回顾族群行为体的跨国互动,并介绍国家行为体对族群互动的干预过程和干预手段。第二,分析周边国家介入刚果(金)东北地区的动力因素,从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地缘政治利益三方面讨论周边国家对刚果(金)的利益诉求。第三,以族群武装与外部干预、双边国家关系和地区安全为切入点,总结族群因素对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论文第五章以刚果(金)的民族国家建构为视角,探讨了该国族群与国家的关系,分析了国家建构进程中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以下观点:首先,刚果(金)国家政府应解放思想,选择适合于刚果(金)国情的发展道路;其次,加强全国性政党建设,消除族群政治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推动刚果(金)的国族建设,通过族际政治整合加强国家凝聚力,化解族群与国家的二元对立关系。

盛敏[6](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李志龙[7](2019)在《马来西亚收入分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收入分配过度失衡会抑制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失衡程度普遍随经济增长而加深,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马来西亚自独立起就非常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各个阶段的发展政策对收入分配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收入分配随经济增长而逐渐改善,特别是族群间收入差距的缩小,为其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保障。本文首先就马来西亚各个阶段的发展政策对收入分配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考察;接着对各个阶段经济增长情况以及近年来地区经济增长失衡和功能性收入分配结构进行了介绍;然后利用变异系数及威廉姆森系数、极差系数等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指标对体现规模性收入分配失衡的族群间、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及其变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采用拉奥法从族群、城乡、地区三个层面对整体基尼系数进行分解,通过比较探明了影响马来西亚收入分配失衡的主要层面;最后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就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长期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马来西亚在各个阶段通过经济、教育等发展政策影响股权占有和就业来调控收入分配,成效显着;族群间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已非常微弱;城乡间收入差距基本保持稳定,在小幅波动中略有下降;在种族特色凸显的政治体制下,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流向国外,致使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失效,而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回波效应”继续发挥作用,导致地区间经济增长失衡越来越严重,从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波动中有所上升;族群间、城乡间、地区间收入差距对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额都低于10%,影响马来西亚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因素是族群内部、城乡内部、地区内部收入不平等,而三个层面的内部收入不平等是由阶层收入不平等决定的。本文研究还表明:随着马来西亚近年来功能性收入结构的改善和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的扶持与补贴,底层40%的家庭收入快速增加,阶层间收入不平等程度降低,整体收入分配状况迅速改善;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分别存在不一样的短期和长期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多元族群发展中国家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提出了五点建议。

姚元园[8](2014)在《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研究》文中提出天然橡胶是一种世界性大宗工业原料,与石油、铁矿石、煤炭并列为四大紧缺型工业原料,是国防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随着世界橡胶工业的重心移师亚洲,亚洲已经成为全球天然橡胶的消费中心。东南亚作为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其在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将会进一步加强。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并且天然橡胶进口量逐年上升,对东南亚天然橡胶的进口依赖程度逐年上升,中国橡胶工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天然橡胶安全”问题。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简要的回顾了东南亚各产胶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史,详细阐述当前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包括东南亚各产胶国天然橡胶的种植面积、产量、生产率和贸易情况及其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趋势。本文还着重分析了东南亚各产胶国的天然橡胶业的产业升级,通过对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业产业升级路径的研究,指出其对东南亚其他产胶国天然橡胶业产业升级的引导作用,并且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研究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的基础上,开始探讨中国与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问题。文章对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我国天然橡胶产业“走出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若能克服诸多问题,将会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加之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的要素禀赋优势,中国与东南亚进行区域天然橡胶产业合作前景广阔。

Viengsouk LASOUKANH(万苏)[9](2014)在《老挝橡胶种植现状及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文中指出老挝橡胶树种植始于1930年,作为试验,一位泰国投资商仅在占巴塞省巴蒋县种植了面积为0.5公顷的橡胶树。但由于橡胶是新进植物,当地农民对其认识不足,并且当时橡胶的产值与其他作物相近,所以橡胶树并没有被推广种植。1992-1996年间,老挝珞南塔省开始种植橡胶树,其中坝枯村的种植面积达到342公顷。其经营形式主要为小农场主经营,并且产胶多直接交易给中国商贩。这时橡胶种植的产值已远超出其他作物。因为坝枯村位于老挝-中国接壤地区,所以当地农民可以从邻国学习较为先进的橡胶种植技巧。有了成功的先例,橡胶种植开始在周边地区兴起并逐渐发展成全国范围内的规模性产业。2000年以来,老挝的橡胶种植业迅速发展。其驱动力量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因素,其中主要是受大规模土地租赁特许权开放的影响。通过近1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老挝各个区域的橡胶树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全国的橡胶树种植面积于2010年达到234000公顷,2013年达到248840公顷。老挝的橡胶种植主要集中在北部,约123487公顷,中部和南部的橡胶种植面积分别为56176公顷和69182公顷。橡胶产品的经营方式在老挝的发展可以被概括为三种模式,其中大规模土地租赁特许占49.3%,合作经营方式占23.7%,小农场主经营方式占27%。并且经预测,橡胶种植的面积依然会持续增长,并且全国种植面积将于2020年达到315400公顷。但与此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橡胶种植业的爆炸式增长可能会对其他农地和林地的覆被、环境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尽管老挝橡胶种植业发展中的私人投资对于老挝宏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且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提高了农业产量。但是,其同样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老挝橡胶种植业的发展情况及大规模橡胶种植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此外,本文针对相关资料利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了老挝橡胶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主要限制因素。老挝橡胶种植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连年种植橡胶树需要大规模特许租赁土地,这会对农村地区的森林覆被、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等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据相关研究显示,这些影响主要来源于现行的土地租赁方式与老挝的法律政策不符。其中区政府可批准不超过3公顷的土地使用权,省政府可以批准不超过100公顷的土地使用权,中央政府可批准不超过10000公顷的土地使用权。并且依据相关法律,橡胶种植用地只能为空地或退化土地。然而在一些案例中,部分区政府的批准面积已经达到了400公顷,部分省政府的批准面积达到10000公顷。与此同时,土地租赁费用相对中国来说过低,老挝的土地租赁年费为6美元/公顷,在中国可达到50美元/公顷。此外,在审批土地租赁特许经营权之前并未进行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评估。老挝是亚洲和全球的天然橡胶主产地和供应国。尽管橡胶种植业迅速发展,但是政府对于其在领导、技术和市场准入方面的支持不足。因此,造成老挝生产的橡胶品质较低,并且仅出售原胶对于胶农来说收入过低。由于老挝国内市场的限制,投资商只有依靠国外市场。目前老挝并没有如橡胶指导委员会、橡胶协会和橡胶生产集团等专门的政府组织机构来对老挝的橡胶生产进行管理。虽然目前由老挝农林研究机构(NAFRI)主要负责老挝橡胶种植发展过程中的协调工作,但其并不是专门的橡胶产业管理主体。随老挝橡胶产业的持续发展,所需劳动力同样有所增加。目前,从事橡胶种植相关工作的劳动力大约有37500人(包括外国工人)。其中北部16410人,占43.7%;南部12990人,占34.6%;中部8100人,占21.6%。此外,国外劳动力有1722人,占总人数的4.59%。其中越南1010人,占总人数的2.69%;中国和泰国共17人,占总人数的0.05%。因为橡胶生产公司所需劳力并不稳定,种植期需求量大,生长期需求量小,所以老挝将来很可能面临橡胶产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当地人需等到橡胶树可割胶的时候才能被再次雇佣。此外,相对于较大的工作量来说,投资商的工资标准过低,只有20000基普/天,有些地区甚至达到15000基普/天。然而其他类似工种工资可达到25000-35000基普/天。对此投资商的理由为当地工人缺乏种植技术,相比之下会优先雇佣外国人。目前许多投资公司都存在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引进外国工人的现象。其实,橡胶林地是老挝国家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掌握老挝橡胶种植状况并分析其对老挝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从橡胶产业获得最大效益,并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提出以下几点具体对策:1.应构建橡胶生产管理机构来提高和促进橡胶市场的情况,这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意义重大。可确保胶农进入市场,在交易过程中获取利益。2.因为目前大规模土地租赁特许经营权申请过多,政府应加强对于土地租赁使用权的审批力度。同时结合总统法令和相关法律对于已批准项目进行审查与土地利用再评价。3.政府应构建不同发展模式,择优选用。对于可能将森林或农地转化为橡胶种植地的项目应避免审批,因为此类租赁土地会加重工人劳酬不符的现象。4.政府应制定政策法规,为当地劳力提供训练服务,使投资公司对于国内外劳力能平等对待,并降低非法劳动力的输入。

王丽[10](2014)在《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文中认为全球风险社会下,环境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地区冲突与战争、恐怖主义、大规模暴力冲突、屠杀、流行性疾病、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贫困、饥荒、自然灾害、大型交通事故等等,一直在持续不断地挑战人类社会的抗压力。游荡在全球各个角落的风险和频繁发生的各种公共危机向人们昭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全球风险社会下,面对重重灾难与各种突发事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在面临着日趋复杂和严峻的威胁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治理的研究就越发的紧迫和重要。本文创新性地从文化这个整体性视角出发,运用多角度、跨学科的分析方法力图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产生的现状、深层原因、形成机制以及治理模式的结构进行全面阐释。本文的研究把历史例证与概念性讨论交织在一起,把研究对象和问题放在现代文化形成的长时段历程中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力图对问题进行“深描说”。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分析和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是从长时段的文化演化角度去分析公共危机、全球风险社会以及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的发展状态、内涵及特征。(2).对文化、主要是现代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全面地把握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并形成自己对现代文化的认识、观点和分析框架,从而为下一步的分析和阐释奠定基础。(3).从文化视域对公共危机、全球风险社会、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形成机制的分析和研究。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文化与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逻辑关联,二是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之间的因果关联,三是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联。其核心在于解决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是如何与现代文化变迁的各种力量相一致的,即作为全球风险社会及其现代性公共危机根源的现代性风险是如何在现代文化体系内被系统地制造和大规模释放的这一关键性问题。(4).对治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治理历史的分析和阐释,重新认识和界定治理。(5).对全球风险社会下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现代文化体系内形成的风险和危机应对机制的研究,分析当前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构成和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讲,本文力图在现代文化框架下对全球风险社会之公共危机治理的一种阐释性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发现:(1).公共危机作为文化的产物,是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并对人类文化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文化构成。(2).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作为现代性风险集结演化的产物,是一种结构性暴力。(3).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这种结构性暴力的系统基质就是现代文化。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是现代文化扩张的产物。(4).现代文化是一个由社会实在构成的集合。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文化的组织方式。现代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由知识的社会化大生产、制度的社会化大生产以及物质商品的社会化大生产构成的社会化大生产系统。社会化大生产的系统产物就是包括知识、制度、物质商品以及现代性风险在内的各种社会实在。(5).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治理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乃至更早。治理作为现代文化的管理方式,既是一种对生命进行控制的权力技术体系,也是一种安全管理机制。(6).现代文化不仅系统地生产出大量的现代性风险和公共危机,还形成了包括一般性安全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在内的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机制。在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基础上,本文力图从五个方面的内容对现代文化和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阐释和证明:一是从观念层面分析现代文化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现代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所蕴含的矛盾与冲突是导致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内在根源。二是从作为现代文化组织方式的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分析现代性风险与公共危机的形成过程。三是从社会实在本体论这一微观角度出发,通过社会实在建构过程的分析阐释现代性风险如何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系统地生产和释放。四是从现代文化之管理方式治理出发,分析治理机制与风险和公共危机之间的相互关系。五是从经济社会角度分析经济社会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因果关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从文化视角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进行分析和阐释;二是对治理界定的创新,本文认为治理作为现代文化的管理方式,既是现代文化用以控制风险和管理公共危机的手段,其本身也蕴含着暴力和各种矛盾;三是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关系的阐释上有所创新,在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进行区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它们与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之间的因果关系;四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文化这个难以驾驭的整体性视角出发,跨学科、多角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由于作为一种基础性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现代文化视域对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治理作一种阐释性分析,因此在对策方面的探讨和分析较少,这为后续研究点奠定基础的同时也预留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二、橡胶种植技术的革新历程及印度尼西亚农场主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橡胶种植技术的革新历程及印度尼西亚农场主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经营效率评价及土地规模视角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概念界定
        1.4.1 家庭农场
        1.4.2 经营效率
        1.4.3 土地规模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论文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家庭农场研究综述
        2.1.1 家庭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2.1.2 家庭农场的发展历程
    2.2 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研究综述
        2.2.1 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定义
        2.2.2 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测算
    2.3 土地规模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综述
3 中国与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概况
    3.1 中国家庭农场发展概况
        3.1.1 中国家庭农场的现状
        3.1.2 中国家庭农场的特点
        3.1.3 中国家庭农场的问题
    3.2 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概况
        3.2.1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现状
        3.2.2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特点
        3.2.3 浙江省家庭农场的问题
4 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经营效率测算
    4.1 数据获取与样本统计描述
        4.1.1 数据来源
        4.1.2 问卷设计
    4.2 样本统计描述
        4.2.1 家庭农场主基本情况
        4.2.2 家庭农场用地基本情况
        4.2.3 家庭农场雇工情况
        4.2.4 家庭农场经济收益情况
    4.3 测算方法与模型选择
        4.3.1 测算方法
        4.3.2 模型选择
    4.4 测算指标选取
    4.5 不同类型家庭农场测算结果与分析
        4.5.1 粮食类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测算
        4.5.2 蔬菜类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测算
        4.5.3 水果类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测算
    4.6 本章小结
5 土地规模对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分析
    5.1 研究假设与模型设定
        5.1.1 研究假设
        5.1.2 模型设定
    5.2 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产业发展视阈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理论
        2.1.1 马克思列宁产业结构理论
        2.1.2 配第——克拉克定理
        2.1.3 库兹涅茨经济结构学说
        2.1.4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2.1.5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6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2.2 国际贸易理论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相互需求理论
        2.2.3 H-O理论
        2.2.4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5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2.6 内生贸易理论
3 金砖国家产业发展分析
    3.1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实证模型
        3.1.1 基础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3.1.2 模型的设定
    3.2 金砖国家国内产业结构发展分析
        3.2.1 金砖国家国内总体产业结构D-SSM分析
        3.2.2 中国产业结构D-SSM分析
        3.2.3 巴西产业结构D-SSM分析
        3.2.4 俄罗斯产业结构D-SSM分析
        3.2.5 印度产业结构D-SSM分析
        3.2.6 南非产业结构D-SSM分析
    3.3 产业结构演进对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合作的影响
        3.3.1 产业结构演进与贸易合作的相互促进作用
        3.3.2 产业结构演进效果引起贸易合作的不确定性
        3.3.3 产业结构演进对贸易合作的抑制作用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发展分析
    4.1 新形势下中国与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4.1.1 新形势下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新挑战
        4.1.2 新形势下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4.2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易合作
        4.2.1 初级产品进口贸易合作
        4.2.2 工业制品进口贸易合作
        4.2.3 高科技产品进口贸易合作
    4.3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出口贸易合作
        4.3.1 初级产品出口贸易合作
        4.3.2 工业制品出口贸易合作
        4.3.3 高科技产品出口贸易合作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潜力分析
    5.1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总体贸易潜力测度
        5.1.1 实证模型设定
        5.1.2 变量的解释及数据的来源
        5.1.3 模型适用性检验
        5.1.4 实证分析
        5.1.5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总体贸易潜力分析
    5.2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易潜力测度
        5.2.1 实证模型设定
        5.2.2 变量的解释及数据的来源
        5.2.3 模型适用性检验
        5.2.4 实证分析
        5.2.5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进口贸易潜力分析
    5.3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出口贸易潜力测度
        5.3.1 实证模型设定
        5.3.2 变量的解释及数据的来源
        5.3.3 模型适用性检验
        5.3.4 实证分析
        5.3.5 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出口贸易潜力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的对策
    6.1 推进金砖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措施
        6.1.1 明确产业定位,突显产业优势
        6.1.2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6.1.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产业运行环境
        6.1.4 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6.1.5 打造先导性产业园区,强化产业实力
    6.2 推进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升级的对策措施
        6.2.1 健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保障贸易合作稳步推进
        6.2.2 完善金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增进贸易合作互联互通
        6.2.3 创新并深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领域
        6.2.4 合理布局贸易价值链体系,增强贸易合作联动性发展
        6.2.5 推动金砖国家自贸区建设,促进贸易合作深度交融
7 结论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4)橡胶为媒—西双版纳勐满农场社会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文献综述
        1、关于社会融合的研究
        2、关于单位制与农场的研究
        3、文献述评
    (三) 研究设计
        1、研究框架与思路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二、制度层面的融合:从单位制到属地化
    (—) 单位化农场
        1、勐满农场的任务——橡胶种植
        2、农场办社会
        3、国家对农场的管理
    (二) 场带群——农场对地方的帮扶
        1、开展民族工作,巩固边防
        2、支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3、场群文明共建
    (三) 从理顺关系到属地化管理
        1、理顺领导体制与自主权获得
        2、属地化管理
三、经济层面的融合:经济往来与土地流转
    (一) 从无到有——作为国家战略物资的橡胶种植
    (二) 从国有到民营——民间橡胶种植的兴起
    (三) “公胶”与“私胶”——农场改革背景下的地方土地流转
四、社会关系网络层面的融合:社会互动与网络建构
    (—) 从封闭走向开放
    (二) 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认老庚
    (三) 通婚
五、融合中的困境
    (一) 生计模式冲突——以防牛工程为例
    (二) 利益激化——以偷胶事件为例
    (三) 土地纠纷
六、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源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写作框架
第一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16世纪以前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迁移与分布
        一、原住民俾格米人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二、班图人的迁移与族群塑造
        三、苏丹人的迁移与族群塑造
        四、族群意识和族群政治的初步建立
    第二节 16世纪至19世纪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状况
        一、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新一轮人口迁移
        二、技术提升、贸易交流与本土酋邦的兴起
        三、提普·提卜素丹国在刚果(金)东北地区的统治
    第三节 殖民统治时期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问题
        一、刚果自由邦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与族际关系
        二、比属刚果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与族际关系
第二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当代兴起
    第一节 刚果(金)第一共和国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一、卢蒙巴之死和东部抵抗组织的出现
        二、刚果(金)东北地区各族群对于抵抗组织的态度
        三、刚果(金)东北地区的国籍问题与族际矛盾
    第二节 蒙博托执政时期的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一、蒙博托政府在刚果(金)东北地区建立统治
        二、蒙博托政府在刚果(金)东北地区统治的衰落
        三、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冲突的集体性爆发
    第三节 卡比拉父子执政时期的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一、老卡比拉执政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二、过渡时期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三、小卡比拉正式当选总统以来的东北地区族群问题
第三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尖锐化
    第一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利益之争
        一、东北地区人口密度与土地资源的失衡发展
        二、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之争
        三、土地争端催生的族际政治竞争
    第二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竞争的暴力化演变
        一、东北地区战争经济状态的出现
        二、战争经济主要的运行方式
        三、战争经济对本土族群的影响
    第三节 对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竞争的反思
        一、国际援助对重建族际和平的有限作用
        二、地区政治经济体系中的结构性矛盾
        三、刚果(金)族群政策设计的整体性缺陷
第四章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扩大化
    第一节 地区国际关系中的族际互动
        一、刚果(金)东北地区的族群行为体
        二、族群行为体的跨国互动
        三、国家对族群行为体互动的介入
    第二节 周边国家介入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动因
        一、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二、掠夺经济利益的追求
        三、保持地缘政治优势的考量
    第三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际冲突的国际影响
        一、族群武装与外部干预
        二、族际冲突与双边国家关系
        三、族际冲突与大湖地区安全
第五章 以国家建构为核心的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治理
    第一节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特点与治理难题
        一、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特殊性
        二、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治理难题
        三、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的治理经验及教训
    第二节 刚果(金)族群与国家关系的历史回顾
        一、前殖民时代的无统一国家社会
        二、殖民时期殖民政府对族群的压迫
        三、国家独立后族群与国家的对立状态
    第三节 刚果(金)多民族国家建构的现实困境
        一、斗争性的内部结构
        二、不稳定的外部环境
        三、族群对国家的认同危机
    第四节 刚果(金)的多民族国家建构
        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选择
        二、多民族国家的政党建设
        三、多民族国家的国族建设
        四、多民族国家的爱国文化建设
结论
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大事记
专有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1.1.1 国内研究
    1.1.2 国外研究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基础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研究意义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2.1.1 丝绸之路
    2.1.2 茶马古道
    2.1.3 万里茶道
    2.1.4 海上丝绸之路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1.1 北传俄罗斯
    3.1.2 茶入西欧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5.1.2 启示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5.2.2 英国市场
    5.2.3 美国市场
    5.2.4 启示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5.3.4 启示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6.2.1 政府
    6.2.2 社会组织
    6.2.3 企业
    6.2.4 个人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6.3.1 实物形象
    6.3.2 书籍报刊
    6.3.3 广播影视
    6.3.4 新媒体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7.1.1 纳入国家战略
    7.1.2 重构茶文化
    7.1.3 优化传播方式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7.3.3 细分国际市场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7.4.1 加强人际传播
    7.4.2 加强个人传播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7.5.2 案例分析
    7.5.3 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作者简历

(7)马来西亚收入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收入不平等测度公理与常用测度指标
    第三节 收入分配理论
    第四节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关系理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来西亚发展政策演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一节 马来西亚族群政治的形成
    第二节 独立初期影响收入分配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教育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四节 “国家发展政策”时期就业和收入分配变化
    第五节 “国家宏愿政策”对收入分配的作用
    第六节 “新经济模式”实施至今收入分配的特点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与功能性收入分配分析
    第一节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情况
    第二节 马来西亚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
    第三节 马来西亚功能性收入分配概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来西亚规模性收入不平等的特征
    第一节 马来西亚规模性收入不平等的测度
    第二节 马来西亚族群收入不平等及其演变
    第三节 马来西亚城乡收入差距及其特点
    第四节 马来西亚地区收入差距及其变动趋势
    第五节 马来西亚不同层面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马来西亚收入分配实证研究
    第一节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实证检验
    第二节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影响地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本文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马来西亚收入分配不平等数据
    附录二 马来西亚经济增长数据
    附录三 马来西亚人口数据
    附录四 马来西亚收入分配时间序列数据
后记

(8)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第一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天然橡胶产业概述
    第二节 理论综述
第二章 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史
    第二节 东南亚天然橡胶生产与消费
    第三节 东南亚天然橡胶的贸易情况
第三章 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世界天然橡胶业的发展特点
    第二节 东南亚天然橡胶供给趋势分析
    第三节 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升级分析—以马来西亚为例
第四章 中国-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
    第一节 中国-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必要性
    第二节 中国-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现状
    第三节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天然橡胶产业合作的对策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9)老挝橡胶种植现状及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东南亚地区的橡胶种植
        1.2.2 中国橡胶种植产业的发展情况
    1.3 国内研究现状
        1.3.1 老挝橡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3.2 未来老挝橡胶产业发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选题目的
        1.4.2 选题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社会经济及环境影响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概念和内涵
        2.1.2 主要内容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
    2.2 区域经济学理论
    2.3 环境影响理论基础
        2.3.1 生态学理论
        2.3.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3.3 系统科学理论
        2.3.4 环境价值理论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概况
    3.2 自然概况
    3.3 老挝气候
    3.4 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5 老挝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
        3.5.1 土地类型
        3.5.2 土地利用
        3.5.3 老挝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第4章 老挝橡胶种植业的增长现状
    4.1 老挝土地租赁和特许经营权种植橡胶树的现状
    4.2 老挝橡胶种植面积
        4.2.1 老挝北部种植情况
        4.2.2 老挝中部种植情况
        4.2.3 老挝南部种植情况
    4.3 推动老挝橡胶种植园发展的主要因素
    4.4 老挝橡胶种植生产的投资形式
    4.5 老挝橡胶产业的劳动力需求趋势
    4.6 老挝的橡胶市场与供应
        4.6.1 老挝橡胶市场的情况
        4.6.2 老挝橡胶的供应
    4.7 老挝橡胶种植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7.1 老挝橡胶种植业的发展趋势
        4.7.2 老挝橡胶种植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4.7.3 老挝橡胶种植业的发展遗留问题
第5章 橡胶种植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分析
    5.1 橡胶种植产业对老挝社会经济的影响
        5.1.1 橡胶种植产业对老挝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
        5.1.2 橡胶种植产业的税收收入情况
        5.1.3 橡胶种植产业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5.1.4 橡胶种植产业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5.2 发展橡胶种植产业对环境的影响
        5.2.1 发展橡胶种植产业对森林的影响
        5.2.2 发展橡胶种植产业对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2.3 发展橡胶种植业对土壤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论文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现有研究的一般性分析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现有研究路径和范式
        一、经济学路径的技术-理性范式
        二、心理学路径和心理测量范式
        三、社会学路径和社会放大模式
        四、公共管理学路径及其相关范式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假设、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二、核心概念
        三、研究视角
        四、研究方法和路径
第二章 文化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演化
    第一节 文化与公共危机
        一、文化的词源解释
        二、文化的概念阐释
        三、文化与公共危机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前现代社会公共危机的演化
        一、从自然灾害的演化到极端气候事件
        二、古代饥荒与现代饥荒
        三、疾病的流行和传播
        四、战争等集体暴力
    第三节 近现代社会的公共危机
        一、现代文化孕育时期的公共危机
        二、工业革命前及早期的公共危机
        三、二十世纪公共危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
    第一节 全球风险社会的来临
        一、前奏
        二、风险社会的提出
        三、人口压力、地球承载力与人类的发展境遇
    第二节 风险社会理论评述
        一、风险社会理论内涵
        二、风险社会理论的价值
        三、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缺陷
    第三节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的形成机制
        一、风险
        二、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机制:贝克的逻辑和阐释
        三、从(不)确定性到风险
        四、从风险到全球风险社会
        五、从现代性风险到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
    第四节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结构性暴力
        一、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现代性公共危机
        二、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结构性暴力
        三、结构性暴力:内涵和特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现代文化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现代文化的分析
        一、对现代文化的界定
        二、现代文化的演化和结构
        三、现代文化的分析框架
    第二节 作为社会自我意识的现代文化
        一、人类中心主义:新的世界观
        二、观念的再审视
        三、作为一种自治机制的现代文化
        四、现代文化的治理机制
    第三节 社会化大生产
        一、社会化大生产是现代文化的组织方式
        二、社会化大生产体系的构成
        三、社会化大生产与公共危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社会实在体系的现代文化
    第一节 从社会实在到现代文化
        一、制度性事实的构成: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结构
        二、社会制度和等级结构的形成:制度性事实的叠加
        三、从社会实在到现代文化
    第二节 现代文化的本体论分析
        一、一切制度性事实都包含权力
        二、制度性权力
        三、现代文化的本体论特征
    第三节 现代文化:基于制度性事实的进一步分析
        一、制度
        二、人为确定性及其风险:边界和身份
        三、人为不确定性
        四、构成性规则的滥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社会与公共危机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公共危机
        一、经济的纵向结构
        二、经济体系中的决定性因素
        三、市场经济再审视
        四、市场经济与公共危机
    第二节 资本主义与公共危机
        一、资本主义的形态与概念
        二、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分析
        三、跨国公司与现代性公共危机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公共危机
        一、经济全球化
        二、世界经济体系与公共危机
        三、对自由市场机制的批判
        四、自由市场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技术与公共危机
        一、技术的分类及相关公共危机
        二、技术的本质
        三、现代技术:公共危机的始作俑者还是拯救之道?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作为现代文化管理方式的治理
    第一节 作为政治主权运转的治理
        一、16世纪政治含义治理的出现
        二、16-18世纪治理的发展
        三、国家治理机制的三个发展模式
    第二节 公民社会自治
        一、公民社会自治的起始
        二、市民的出现和权利性自由
        三、市民社会的出现
        四、市民社会自治
    第三节 治理的演进与公共危机
        一、治理的演进机制
        二、依国家理性治理蕴涵的暴力因子
        三、节制性治理与公共危机
        四、新自由主义治理与公共危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第一节 现代性风险和公共危机:现代文化初期的应对
        一、西方早期传统社会救助制度与措施
        二、工业革命之前的一些保护机制
        三、工业革命初期的保护性制度
        四、商业保险制度
    第二节 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一般安全机制
        二、社会保障制度
        三、公共危机应急管理机制
        四、全球风险社会下的公共危机治理机制
    第三节 基本结论和未来展望
        一、全球风险社会及其公共危机:基于现代文化的分析和阐释
        二、作为复杂系统的人类世界:新观点的提出和阐释
        三、观念的转变:建构全球安全共同体
附录:20世纪的公共危机
参考书目
致谢

四、橡胶种植技术的革新历程及印度尼西亚农场主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经营效率评价及土地规模视角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D]. 张航.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产业发展视阈下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合作研究[D]. 陆佳琦.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4]橡胶为媒—西双版纳勐满农场社会融合研究[D]. 孙静. 云南大学, 2019(03)
  • [5]刚果(金)东北地区族群问题研究[D]. 胡洋. 云南大学, 2018(01)
  • [6]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7]马来西亚收入分配研究[D]. 李志龙. 厦门大学, 2019(08)
  • [8]东南亚天然橡胶产业研究[D]. 姚元园. 厦门大学, 2014(08)
  • [9]老挝橡胶种植现状及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D]. Viengsouk LASOUKANH(万苏). 吉林大学, 2014(10)
  • [10]论全球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种文化视域的阐释[D]. 王丽. 南京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橡胶种植技术创新进程与印尼农民动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