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治疗新方法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治疗新方法

一、治疗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张培培[1](2021)在《高钙诱导的心脏电交替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心脏电交替现象指在恒定心率下的心电图波形、振幅等呈周期性地交替变化,它是心脏机械功能障碍和电活动不稳定性的重要表现。心脏电交替与临床上某些心脏疾病关系密切,能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的发生风险,尤其在广泛的病理条件下,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更容易诱发致命性的心律失常。SCD的发生主要源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心脏电交替是导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已知的重要危险因素。已有大量的临床前瞻性研究证明心脏电交替、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SCD的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心脏电交替产生的具体机制到目前为止仍尚无定论。现在普遍认为,心脏电交替现象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先兆,在心律失常底物的产生中起主要作用,并促进折返现象,最终导致持续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细胞水平上,心脏交替指在恒定的刺激频率下,心肌收缩力、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和细胞内钙离子释放的周期性、间歇性的交替变化。因此,了解细胞水平上心脏电交替的发生机制对阐明心脏电交替诱发心律失常的机理意义重大。T波交替(T-wave alternans,TWA)指心室动作电位复极过程中周期性的交替变化,其是心脏电交替的一种常见的特殊形式,与室性心律失常及SCD易感性增加有关。TWA可在多种临床情况下观察到,包括先天性或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和缺血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终末期心力衰竭等。在不同临床和实验条件下发现TWA促进室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发展,增加SCD的发生概率。这一现象提示TWA可能普遍存在SCD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表明心脏电交替在抗心律失常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虽然现有数据表明,致心律失常性的TWA是临床风险的重要标志,但TWA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且TWA引发SCD的潜在作用机理仍不清楚。因此,更深入地理解心脏电交替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基本机制对识别高危患者和开发新的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大量模拟和观察性实验研究发现心脏电交替与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和钙循环的不稳定性有关,由于这两个参数之间存在许多反馈途径,因此心脏电交替确切的细胞机制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细胞钙循环调节的不稳定性逐渐成为心脏电交替促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热点。除了多种细胞膜离子流(如L-型钙电流、钠钙交换电流、钙依赖型离子流等)参与胞内钙循环调节外,调节肌浆网钙释放和回收相关的蛋白在胞内钙稳态维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现象提示心脏电交替的形成涉及多个离子通道和相关调节蛋白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把抗交替性心律失常的研究和治疗主要集中在单一离子通道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仍需要更多的机制研究来帮助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并更好地设计抗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钙依赖型PKC(protein kisase C,PKC)参与心脏多种离子通道活动的调控,包括心肌细胞钙稳态的调节,同时其本身也受到钙的反馈调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钙超载可增强和促进PKC的激活,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钙依赖型PKC对致心律失常性的心脏电交替活动的作用未见报道,因此对PKC、心脏交替、室性心律失常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心脏电交替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本研究通过建立高钙诱导心脏交替的病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心脏电交替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机制,从而为治疗心脏交替致心律失常的新途径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1.高钙诱导中层心室肌细胞交替的模型的建立目的:通过胞内高钙干预成功诱导出心肌细胞交替方法:急性酶解法获取单个的中层左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的电流钳模式记录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通过双重激发荧光光电倍增系统测量心肌细胞内钙瞬变的变化;通过可视化动缘探测系统持续记录中层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的情况。结果:在单个中层心室肌细胞中,通过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成功地诱导出了动作电位时程交替(APD-ALT)。高钙诱导的APD-ALT不仅表现出了钙浓度依赖性,还具有频率依赖性,且细胞内高钙可以降低频率诱导APD-ALT发生的阈值。此外,在高钙(7.2 m M)灌流的心室肌细胞中,成功观察到胞内钙瞬变交替(Ca T-ALT)和肌小节收缩幅度的交替。结论:成功建立了高钙诱导心室肌细胞交替的模型,表明高钙干扰胞内钙稳态调节导致了心脏交替的发生。2.高钙诱导心肌细胞交替与L-型钙电流(L-type calcium currents,ICaL)和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目的:确定胞内高钙的条件下诱导的心肌细胞交替与ICaL与胞内钙离子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在电流钳和电压钳模式下记录高钙的条件下细胞动作电位变化和L-型钙电流变化,并观察给药前后高钙诱导的APD-ALT变化。结果: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APD-ALT)在动作电位的平台期最明显,同时发现ICaL阻滞剂硝苯地平可以消除高钙诱导的APD-ALT。但是,在高钙干预前后并没有发现ICaL的交替变化,表明高钙的条件下APD-ALT的发生并不是由于高钙诱导ICaL交替变化所导致的。透膜的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也对高钙诱导的APD-ALT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结果显示硝苯地平和BAPTA-AM还可以消除高钙诱导的钙瞬变交替和肌小节幅度交替。结论:高钙条件下不会发生ICaL交替,此时发生的心肌细胞电交替是由于心肌细胞钙循环障碍所致。通过使用硝苯地平抑制ICaL内流和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直接降低胞内钙浓度均可以消除高钙诱导的心肌细胞交替现象,表明高钙条件下ICaL和胞内钙离子的动态变化与心肌细胞交替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性。3.调节PKC活性对高钙诱导的心脏交替致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目的:证明PKC传导通路参与高钙诱导的致心律失常性的心脏交替的发生和发展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在电流钳记录细胞动作电位;应用钙荧光指示剂(Fura-2/AM)负载细胞测定胞内钙瞬态(Ca T)动态变化。另外,采用生物心电图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观察灌流的离体心脏心电图的变化。此外,蛋白印迹法检测了离体心脏灌流后左心室肌组织PKC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高钙诱导的APD-ALT不仅可以被PKC抑制剂BIM完全消除,同时应用PKC另一种选择性抑制剂G?6976表现出了类似的抑制作用。此外,PKC激活剂PMA在正常钙浓度水平可以诱导出APD-ALT现象。另外,BIM有效地预防高钙灌流液灌流的单个中层心室肌细胞中的Ca T-ALT发生,并且显着降低高钙导致的胞内钙瞬变紊乱的发生率。在离体心脏灌流中,BIM不仅预防高钙诱发的心电图上T波交替的出现,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颤和室速的发生率。此外,BIM降低了经高钙预处理的离体心脏组织中的PKCα蛋白水平。结论:PKC的过度活化可以促进心肌细胞交替的发生,药理学抑制PKC的活性可以降低心脏交替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表明药源性地抑制PKC的激活可能成为抗心律失常研究和治疗的新靶点。研究意义:本研究首次建立了高钙诱导心脏交替的病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致心律失常性的心脏交替的机制。结果发现通过药理性调节钙依赖性PKC的活性可以预防和控制与致心律失常性心脏交替的发生,证明了钙依赖性PKC信号传导通路对致心律失常性心脏交替发生的过程中钙稳态的维持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一认识不仅为心脏交替形成的分子学机制提供了新见解,也为预防与钙循环调节障碍相关的促心律失常性心脏交替的发生奠定了药理基础。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2](2020)在《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同时累及心血管、肺、眼、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1]。90%的MFS患者在10~12年内发生主动脉事件。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或夹层导致破裂成为MFS患者的最常见死因。如果未接受有效治疗,平均寿命不超过45岁。有效的外科干预改善了MFS患者的预后[2]。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药物预防MFS主动脉扩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3](2019)在《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研究表明引言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事件的最终结果和各种心脏异常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心血管患者一旦出现心衰的临床表现,提示预后差。心衰越重,死亡风险越高。因此,在面对心衰这种严重的可以致死的疾病时,需要临床医生正确地诊断、准确地评估病情、深刻理

庄凯丽[4](2017)在《miR-103-3p对心肌细胞ERG基因表达影响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严重危害全人类的健康,我国每年有54.4万人死于SCD。90%SCD与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有关。人类果蝇相关基因(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hERG)编码快速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rapidly activated delayed rectifier potassium currents,Ikr)的α亚基在动作电位3期有着重要作用,其编码功能异常导致QT间期延长,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大量科研数据证实mi RNA与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具有一定的关联。本研究组前期利用生物信息学比对筛选出与hERG相关的miRNA,应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法验证筛选出的miRNA。研究发现has-miR-103a-1与hERG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本研究组前期在转染hERG的HEK-293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激光共聚焦、膜片钳发现miR-103a-1可下调hERG基因表达。HEK-293由于极少表达胞外配体的受体且易于转染,常用于外源基因的研究。但其不能模拟人心室肌细胞,且人心室肌细胞不易获得,故在动物心肌细胞H9C2和乳鼠原代心室肌细胞上验证miR-103-3p对ERG基因的调控机制。材料与方法:培养H9c2(2-1)细胞和SD大鼠乳鼠原代心室肌细胞。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将pcDNA3-hERG基因转染至H9C2心肌细胞,间隔24小时后再将rno-miR-103-3p agomir、rno-miR-103-3p agomir nc、rno-miR-103-3p antagomir、rnomiR-103-3p antagomirnc转染H9C2心肌细胞。转染48小时后,通过采用RT-qPCR、Western Blot、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技术检测miR-103-3p和反义寡聚核苷酸对ERG基因表达m 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将包装反义寡聚核苷酸AMO-103-3pNC和AMO-103-3p的慢病毒转染乳鼠原代心室肌细胞,转染96h后通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反义寡聚核苷酸AMO-103-3p NC对ERG基因表达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rno-mi R-103-3p agomir nc和rno-miR-103-3p agomir转染H9C2细胞后:(1)RT-qPCR检测ERG基因m RNA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2)Western blot检测ERG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减少;(3)经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技术发现H9C2细胞胞质和胞膜荧光亮度下降;rno-miR-103-3p antagomirnc和rno-miR-103-3p antagomir转染H9C2细胞后:(1)RT-qPCR检测ERG基因mRNA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2)Western blot检测ERG的蛋白水平量增加;(3)利用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技术,H9C2细胞胞质和胞膜荧光增强。AMO-103-3p转染乳鼠心肌细胞后:ERG蛋白水平下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rno-miR-103-3p下调ERG基因的蛋白水平的表达,AMO-103-3P通过沉默rno-miR-103-3p而使ERG蛋白水平提高。

胡良慧[5](2017)在《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长QT间期综合征(LQTS)又称复极延迟综合征,是指心电图上QT间期延长,并且伴有T波与(或者)U波的形态异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晕厥、猝死以及癫痫发作的一组综合征。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从头皮或者大脑里面描记到的局部神经元进行的电活动。从20世纪的40年代开始以来,脑电图应用于临床,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灵敏、无创的神经电生理学的检查方法,脑电图在临床上不仅可以监测出大脑的活动情况、而且还可以反映出神经细胞的功能状况,与此同时还可以评估出大脑的功能状态,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应用脑电图仪分析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图活动,了解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图特点,探讨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脑电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了2015年10月-2016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脑电图监测结果,心电图检查结果,QT间期以及QTc的数值。另外选取20例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对照组,记录受试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脑电图监测结果。研究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9-80岁,平均(66.9土9.9)岁。健康对照组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6-78岁,平均(60.6土10.4)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0例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和20例健康者进行20导联脑电图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按照目前脑电图异常程度的诊断标准可以将脑电图分为四大类即为:正常的脑电图、轻度异常的脑电图、中度异常的脑电图、重度异常的脑电图。对研究组中的所有受试者均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QT间期是从QRS波群的起始处到T波终点的这段距离,对于相同的患者可以选择相同的导联观察。假果T波末端很难发现的话,则可以另外选择从T波的下降支最陡峭处画一条切线,以切线和基线交点做为T波的末端。对于房颤的患者来说,因R-R间期绝对的不相同,选择最长R-R间期和最短R-R间期分别计算QTc的数值,然后取其平均值。QTc=QT/R-R,当QT>0.44s时才考虑QT间期的延长,一般成人不会超过0.40s。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中有17例脑电图异常,异常率85%,对照组20例健康成人中有2例脑电图异常,异常率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异常表现为慢波(θ波和δ波)活动增多而快波(β波)及α波的减少,未发现有患者的脑电图显示有明显的癫痫样活动(棘波、棘-慢综合波)。结论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的异常脑电图活动较健康对照组更为频繁,这个结果表明离子通道功能障碍导致心律失常与癫痫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

王超豪[6](2014)在《QT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及PCI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以斑块破裂、血栓、栓塞或血管痉挛为病理生理特点的急性心肌缺血事件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类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的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典型心电图表现,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手段可以明确诊断。少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导致误诊。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的猝死多与患者心电的不稳定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有关,尤其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导致患者猝死。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具有简便、快速、无创、价廉的优点,在心血管疾病诊治领域中应用历史悠久,在冠心病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中也发挥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学者们已注意到许多常见心血管疾病可造成常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有研究也发现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时常规体表心电图也可出现QT离散度的变化。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急性心肌缺血时QT离散度的变化;不同严重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时QT离散度的变化;PCI术前和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及PCI术后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对QT离散度变化有无影响。以期为评价常规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变化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提供更多的依据。目的:观察: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与QTcd)的变化;2、不同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QT离散度的变化;3、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4、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使用替罗非班QT离散度的变化。探讨QT离散度变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份至2013年6月份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72例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分析其心电图QT离散度与QTc离散度值。将40例有胸闷、胸痛临床症状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观察1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不同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一、二、三支病变)QT离散度的变化。观察36例心肌梗死行PCI术治疗前后的QT离散度的变化。观察30例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与36例PCI术中未使用替罗非班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体表心电图QTd及QTcd值比冠状动脉正常组QTd、QTcd值明显增大。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二支病变组QTd、QTcd数值比一支病变组增大,三支病变组QTd、QTcd值大于双支病变组,心肌梗死组QTd与QTcd数值较冠状动脉正常组数值显着增大。PCI术后其QTd、QTcd值较PCI术前明显降低,近似接近正常组。PCI术组应用替罗非班后其QTd、QTcd值较未用替罗非班组小,表明PCI术时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能够显着降低缺血性心肌的QT离散度,改善预后。结论:①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明显延长,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某种不同程度缺血时QT离散度会增大。②QT离散度数值大小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只数有关,QT离散度数值越大,表明可能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只数越多,缺血越严重。③急性心肌梗死行有效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再灌注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会显着降低QT离散度,表明:心肌局部缺血可能导致心室复极不均一,血运重建再灌注治疗成功后QT离散度降低,有利于稳定缺血心肌的电生理。④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时应用替罗非班明显缩短患者QT离散度,表明PCI时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有效的抑制了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栓的作用,使局部缺血心肌血供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稳定缺血心肌的电生理,患者受益更多。⑤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检测QT离散度的变化可反映缺血心肌的电生理稳定情况。PCI术后局部心肌血供得到改善,QT离散度的降低,可能会改变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的不稳定性,有利于降低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的发生率。

陈程浩,周桃,云慧,刘新星,谢建平[7](2013)在《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疾病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s)是细胞形成动作电位过程中重要的组成构件,由一个大的α亚基和一个或多个不同的β亚基组成,中央是具高度选择性只允许钠离子通过的亲水通道。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调节细胞膜电位、维持细胞离子稳态、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钠离子通道自身的异变或是相关基因的变异都可能引起一系列身体病变。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阐述了其与癌细胞侵袭转移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由钠离子通道基因变异引起的疾病。随着对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及其异常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成果将为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思路,为离子通道疾病的临床预防、诊断与治疗找到新途径。

卢小丽[8](2012)在《RNA干扰沉默E637K负显性突变基因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长QT综合征(LQTS)是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猝死的主要病因,作为遗传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均具有局限性,且不能根治,个体化基因治疗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之一。在我国主要以由hERG基因突变引起的LQT2多见,开展hERG基因的研究,对LQTS特异性的治疗,心脏性猝死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旨在研究以呈负显性机制的E673K-hERG突变基因为靶点,探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沉默E673K-hERG突变基因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从而实现基因表达的主动调控,为LQTS特异、安全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和新途径。材料与方法:1.将WT-hERG和(或)E637K-hERG质粒以及pRK5-GFP转染至HEK293细胞中,构建WT-hERG、E637K-hERG和WT/E637K-hERG细胞模型。2.用siRNA对WT-hERG、E637K-hERG和WT/E637K-hERG细胞模型进行干预。3.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siRNA干扰不同细胞模型前后通道Ikr电流的变化。结果: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瞬时转染后大约45%-60%HEK293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表明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kr电流如下:1. siRNA对hERG通道Ikr电流幅度的影响:siRNA干扰WT/E637K-hERG后,hERG通道Ikr的激活电流和尾电流的电流幅度都较干扰前明显增大,分别增加了68.71%和65.92%;而siRNA干扰WT-hERG前后Ikr激活电流和尾电流的电流幅度没有明显变化。siRNA干扰E637K-hERG前后,均未检测到Ikr电流。2.siRNA对hERG通道Ikr电流特性的影响: siRNA干扰WT/E637K-hERG后, Ikr激活电流的最大半激活电压(V1/2)和稳态失活电流的最大半失活电压(V1/2)与干扰前比较,分别向正向移动了9.62mV和17.41mV;但siRNA干扰WT-hERG前后激活电流的(V1/2)和稳态失活电流的(V1/2)与干扰前比较没有明显的变化。虽然siRNA干扰WT/E637K-hERG和WT-hERG前后Ikr电流的失活时间常数没有明显的差异,但siRNA干扰WT/E637K-hERG后减慢了通道Ikr电流失活速度。siRNA干扰WT/E637K-hERG和WT-hERG前后Ikr电流的失活恢复和去失活恢复时间常数没有明显影响。结论:本实验首次发现了siRNA有效地沉默了E637K-hERG,使WT/E637K-hERG通道Ikr电流幅度增大,并且纠正了WT/E637K-hERG通道Ikr电流的特性,使尾电流及稳态失活的的电向正向移动,并且减慢通道失活的速度,但对WT–hERG通道电流没有明显的作用。实现了基因的主动调控,为LQTS特异、有效治疗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汪和贵[9](2011)在《β-AR亚型对慢性心衰心室肌细胞IKr的调控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已成为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在慢性心衰患者的死亡原因中,约一半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猝死(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hERG基因编码人类心肌细胞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IKr)α亚单位。IKr是人类心肌细胞动作电位3期快速复极的主要电流,它的抑制导致动作电位时程延长。由于hERG基因突变或药物诱导的Ikr阻断减少心脏hERG电流,分别产生先天性2型长QT综合征(LQTS-2)和获得性LQTS,这两种LQTS的形成都与延迟心脏复极,延长体表心电图的QT间期,有较高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发生的危险。心衰时心肌电生理重构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基质。心衰最突出的表现是心肌复极化过程变慢,动作电位的延长,为早后除极及尖端扭转性室速等室性心律失常创造了前提条件。心衰的许多特征类似先天性离子通道病,如QT间期延长。心衰可以被视为获得性LQTS。有研究表明心衰时IKr的降低在延长心肌动作电位中起重要作用,但心衰时IKr/hERG通道重构的报道尚不一致,IKr/hERG通道重构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另外,最近的实验研究表明一些G蛋白偶联受体如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通过细胞内第二信使如cAMP,PKA和PKC调节hERG通道。有关肾上腺素受体对IKr/hERG通道调控的研究基本上是在正常的心肌细胞或在转染的细胞上进行的。然而,在心衰时hERG通道发生重构及β-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发生变化,β-肾上腺素受体亚型对hERG通道的调控及其机制尚不清楚。故本研究通过制备豚鼠慢性心衰模型,检测慢性心衰对豚鼠ERG通道重构的影响;并观察β1-和β2-AR亚型瞬时激活对慢性心衰心室肌细胞IKr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第一部分豚鼠慢性心衰模型的构建目的:构建有效的豚鼠慢性心衰模型。方法:采用缩窄降主动脉构建豚鼠心衰模型,应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豚鼠左心室大小及心功能的变化;应用心电图检测心率、QT间期及QTc的变化。结果:缩窄豚鼠降主动脉12周,豚鼠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增大;QT间期及QTc明显延长(P<0.01);出现不同程度的胸腹水。结论:压力超负荷构建豚鼠心衰模型是有效的。第二部分慢性心衰豚鼠IKr/ERG通道的重构目的:观察慢性心衰豚鼠Ikr/ERG通道的重构及IKr的特异性阻断剂多非利特对心衰豚鼠QTc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心衰豚鼠左心室ERG通道的重构;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心衰豚鼠心室肌细胞IKr的变化。观察应用IKr的特异性阻断剂多非利特对心衰豚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慢性心衰豚鼠左心室ERG mRNA表达有下降的趋势,而ERG通道蛋白无明显变化。心衰豚鼠左心室肌细胞IKr尾电流较对照组是明显下降的,当预刺激电压为40mV时,心衰心室肌细胞IKr尾电流密度(0.21±0.01 pA/pF,n=33)与对照组(0.43±0.03 pA/pF,n=24)相比明显降低(p<0.001)。多非利特使心衰豚鼠QTc明显延长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着增加。结论:慢性心衰豚鼠IKr是下调的,IKr下调可能参与了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第三部分β-AR亚型对慢性心衰豚鼠心室肌细胞IKr的调控作用目的:观察β-AR亚型对慢性心衰豚鼠心室肌细胞IKr的影响。方法:急性分离慢性心衰豚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Ikr,观察非选择性β-AR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β1-AR激动剂(扎莫特罗)及β2-AR激动剂(非诺特罗)对慢性心衰豚鼠心室肌细胞IKr电流的影响。结果:异丙肾上腺素分别使对照组(正常心室肌细胞)及心衰心室肌细胞IKr尾电流振幅降低54%和66%。心衰心室肌细胞IKr对β2-AR激活的反应性增加,β-AR激活抑制IKr通过β1-AR和β2-AR介导;而正常心室肌细胞,β-AR激活抑制IKr主要通过β1-AR介导。特异性PKA抑制剂KT5720明显减弱β1-AR激动剂扎莫特罗对心衰心室肌细胞IKr的抑制作用; CaMKⅡ抑制剂KN93不能减弱扎莫特罗对心衰心室肌细胞IKr的抑制;KT5720亦能减弱β2-AR激动剂非诺特罗对IKr的抑制作用。结论:心衰心室肌细胞IKr对β2-AR激活的反应性增加,β-AR激活抑制IKr是通过β1-AR和β2-AR来介导的;心衰时β1-AR通过PKA途径抑制心室肌细胞的IKr;β2-AR对心衰心室肌细胞IKr的抑制作用亦与PKA通路有关。

陈迪虎[10](2009)在《心室复极高频波的检测、诊断与心脏猝死预测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脏猝死是指因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快速、意料不到的死亡。心脏猝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它具有发病率高、发病突然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患者一旦出现症状,通常1会在一小时内死亡。就现有的急救技术水平而言,心脏多停搏1分钟,抢救的成功率就会下降7%到10%,如果心脏停搏时间超过10分钟,患者活下来的希望就微乎其微了。更为不幸的是,有60%到70%的心脏猝死事件发生在医院之外,根本不可能在10分钟之内得到专业化的抢救。因此避免心脏猝死主要是依靠预测和预防。心脏猝死预测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广泛影响的预测方法也已发展到十几种之多,但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至今尚无一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本文基于课题组新发现的心室复极的S-T-U段的一系列微伏级的高频小波,我们将它命名为心室复极高频波。由于心室复极阶段与心脏猝死的密切联系以及高频心电信号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价值,心室复极高频波在心脏猝死预测和心脏疾病诊断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心室复极高频波研究的意义在于:(1)在心脏猝死的预测方面,能得到比QT变量、T波交替更好的结果。(2)可以用于对心脏病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心脏猝死危险性预测。(3)将成为临床心脏疾病诊断的新方法、新工具。本研究课题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60571034),将为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研究提供先进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对心室复极高频波产生的机理及其与心脏猝死和心脏疾病的联系作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在于:(1)发现并提出了心室复极高频波这一全新的心电现象,对心室复极高频波的深入研究将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心脏猝死风险的预测提供新的方法。(2)从心脏模型结构和电生理的角度对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电生理基础进行了研究。对心室复极高频波的产生机制做出了初步的论证,为以后的活体解剖实验和心腔内标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3)利用临床试验和数据库数据分析,研究了室性心动过速和心肌梗塞两类疾病患者的心室复极高频波波形的特征和参数,并取得了有价值的发现。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病理特性从实验的角度论证了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研究潜力和意义,并为心室复极高频波诊断阳性标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4)解决了心室复极高频波体表检测的关键性问题。采用零相移滤波、自适应滤波和小波域维纳滤波等多种信号处理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实现了心室复极高频波的体表无创检测。该方法曾被用于体表希氏束的无创检测,与国外的同期研究对比显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同时,该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希氏束和心室复极高频波等心电信号的检测,通过一定形式的调整也可以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微弱信号检测。(5)建立了心室复极高频波规范,搭建了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硬件检测平台和软件综合系统,并在常规心电信号处理的某些方面,如QRS波识别和心电信号压缩提出了改进的方法。硬件平台和软件系统为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研究提供了工具。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并达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要求。

二、治疗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疗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高钙诱导的心脏电交替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使用的溶液配方与试剂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溶液配方
        2.2 伦理学批准
        2.3 新西兰大白兔左心室中层心室肌细胞的急性分离与收集
        2.4 肌细胞动作电位与离子通道电流的记录方法
        2.4.1 动作电位的记录
        2.4.2 L-型钙电流的记录
        2.5 左心室中层肌细胞钙瞬变的记录方法
        2.6 中层心室肌细胞肌小节收缩的测量
        2.7 离体心脏器官水平生物电记录方法
        2.8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2.8.1 左心室中层心肌组织准备工作
        2.8.2 左心室中层心肌组织总蛋白提取与蛋白定量
        2.8.3 左心室中层心肌组织PKCα蛋白表达水平
        2.9 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钙循环失调与高钙诱导的左心室中层肌细胞交替的关系
        3.1.1 0.1%Ethanol和 0.1%DMSO对 APD的影响作用
        3.1.2 左心室中层肌细胞内高钙对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
        3.1.3 I_(CaL)抑制剂硝苯地平抑制胞内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
        3.1.4 左心室中层肌细胞中胞内高钙对L-型钙电流变化的影响
        3.1.5 钙螯合剂BAPTA-AM抑制胞内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
        3.1.6 左心室肌中层细胞高钙可以诱导出胞内钙瞬变交替
        3.1.7 高钙可以诱导出左心室中层肌细胞肌小节收缩幅度交替变化
        3.2 调节PKC活性对与钙循环障碍相关的心脏交替的作用
        3.2.1 PKC抑制剂对心室肌细胞高钙诱导的动作电位时程交替的影响
        3.2.2 PKC激动剂PMA对动作电位时程的影响
        3.2.3 PKC抑制剂BIM对高钙诱导的胞内钙瞬变交替的作用
        3.2.4 离体心脏水平BIM对高钙诱导T波交替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3.2.5 BIM降低高钙处理的离体心脏中左心室肌组织PKCα的表达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综述 心脏电交替及其诱发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概述
2.药物治疗现状
3.思考与展望

(3)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心力衰竭的概述
    1.1定义
    1.2分类
    1.3分期和分级
    1.4流行病学
    1.5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1.5.1病因
        1.5.1.1原发性心肌损害
        1.5.1.2异常的心脏负荷
        1.5.2诱因
        1.5.3病理生理机制
2心力衰竭的诊断与评估
    2.1症状与体征
    2.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
        2.2.1常规检查
        2.2.1.1心电图 (Ⅰ类, C级)
        2.2.1.2胸部X线片 (Ⅰ类, C级)
        2.2.1.3生物学标志物
        2.2.1.4实验室检查
        2.2.1.5经胸超声心动图 (Ⅰ类, C级)
        2.2.2心衰的特殊检查用于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患者。
        2.2.2.1心脏磁共振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CMR)
        2.2.2.2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phageal echoc ardiography, TEE)
        2.2.2.3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 gr aphy, CT)
        2.2.2.4冠状动脉造影
        2.2.2.5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和 (或) 代谢显像
        2.2.2.6 6 min步行试验
        2.2.2.7心肺运动试验
        2.2.2.8基因检测
        2.2.2.9心肌活检
        2.2.2.10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 QOL) 评估
        2.2.2.11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2.3诊断流程
    2.4预后评估
3心力衰竭的预防
    3.1对心衰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治疗
        3.1.1高血压治疗
        3.1.2血脂异常
        3.1.3糖代谢异
        3.1.4其他危险因素
        3.1.5利钠肽水平升高
    3.2对无症状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干预
4慢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4.1一般治疗
        4.1.1治疗病因和诱因
        4.1.2限钠
        4.1.3限水
        4.1.4营养和饮食
        4.1.5休息和适度运动
        4.1.6监测体重
        4.1.7心理和精神治疗
    4.2利尿剂
        4.2.1适应证
        4.2.2利尿剂的分类
        4.2.3使用方法
        4.2.4禁忌证
        4.2.5不良反应及处理
    4.3 RAAS抑制剂
        4.3.1 ACEI
        4.3.2 ARB
        4.3.3 ARNI
    4.4β受体阻滞剂
        4.4.1适应证
        4.4.2禁忌证
        4.4.3应用方法
        4.4.4不良反应
    4.5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4.5.1适应证
        4.5.2禁忌证
        4.5.3应用方法
        4.5.4不良反应
    4.6伊伐布雷定
        4.6.1适应证
        4.6.2禁忌证
        4.6.3应用方法
        4.6.4不良反应
    4.7洋地黄类药物
        4.7.1适应证
        4.7.2禁忌证
        4.7.3应用方法
        4.7.4不良反应
    4.8中药
        4.8.1辨证分型
        4.8.2分期治疗
        4.8.3中西药相互作用
    4.9改善能量代谢药物
        4.9.1曲美他嗪
        4.9.2辅酶Q10
        4.9.3辅酶Ⅰ (NAD+)
        4.9.4左卡尼汀
        4.9.5注射用磷酸肌酸钠
        4.9.6雷诺嗪
    4.10血管扩张剂
    4.11抗血栓药物
    4.12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的药物
        4.12.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
        4.12.2抗心律失常药物
        4.12.3 CCB
        4.12.4非甾体抗炎药或COX-2抑制剂
        4.12.5糖皮质激素
        4.12.6西洛他唑
        4.12.7口服降糖药
    4.13慢性HFrEF的治疗流程
5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的治疗
    5.1利尿剂
    5.2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的治疗
    5.3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5.4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
6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6.1急性心衰的诊断
        6.1.1病史、症状及体征
        6.1.2急性肺水肿
        6.1.3心源性休克
    6.2急性心衰的评估
        6.2.1院前急救阶段
        6.2.2急诊室阶段
    6.3辅助检查
        6.3.1常规检查
        6.3.2超声心动图和肺部超声
        6.3.3动脉血气分析
    6.4监测
        6.4.1无创监测
        6.4.2血流动力学监测
    6.5急性心衰的分型和分级
    6.6治疗原则
        6.6.1一般处理
        6.6.2根据急性心衰临床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心衰病因。
        6.6.3容量管理
    6.7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6.7.1利尿剂 (Ⅰ类, B级)
        6.7.2血管扩张剂 (Ⅱa类, B级)
        6.7.3正性肌力药物 (Ⅱb类, C级)
        6.7.4血管收缩药物
        6.7.5洋地黄类 (Ⅱa类, C级)
        6.7.6抗凝治疗 (Ⅰ类, B级)
        6.7.7改善预后的药物 (Ⅰ类, C级)
    6.8心源性休克的处理
    6.9急性心衰稳定后的后续处理
7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7.1利尿剂
    7.2神经内分泌阻滞剂
    7.3静脉正性肌力药物
    7.4静脉血管扩张剂
    7.5中药治疗
8右心衰竭的药物治疗
    8.1右心衰竭的诊断和评估
        8.1.1诊断标准
        8.1.2鉴别诊断
        8.1.3病情评估
    8.2治疗原则
    8.3药物选择和合理应用
9心力衰竭病因及合并疾病的药物治疗
    9.1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9.1.1房颤
        9.1.2室性心律失常
        9.1.3缓慢性心律失常
    9.2心脏瓣膜病
        9.2.1二尖瓣病变
        9.2.2主动脉瓣病变
    9.3冠心病
        9.3.1慢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3.2急性心衰合并冠心病
    9.4高血压
    9.5心肌炎
    9.6特殊类型的心肌病
    9.7先天性心脏病
    9.8高原性心脏病
        9.8.1高原肺水肿
        9.8.2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9.9糖尿病
    9.10血脂异常
        9.10.1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衰
        9.10.2其他原因心衰合并血脂代谢异常
    9.1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
    9.12肥胖
        9.12.1肥胖在心衰患者中的患病率和对预后的影响
        9.12.2肥胖引起心衰的机制
        9.12.3肥胖合并心衰的处理原则
    9.13电解质紊乱
        9.13.1低钾与高钾血症
        9.13.2低钠血症
    9.14缺铁和贫血
    9.15泌尿系统疾病
        9.15.1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
        9.15.2心衰合并前列腺梗阻
        9.15.3心衰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9.16肺部疾病
    9.17睡眠障碍和睡眠呼吸暂停
    9.18神经系统疾病和心理疾病
    9.19肿瘤治疗相关性心衰
        9.19.1抗肿瘤治疗前的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与预测
        9.19.2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筛查与诊断
        9.19.3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衰的监测与随访
        9.19.4抗肿瘤相关心衰的药物治疗
    9.20恶病质
10心力衰竭患者管理
    10.1心衰管理团队
    10.2优化心衰管理流程
    10.3随访频率和内容
    10.4患者教育
        10.4.1症状和体征的监控
        10.4.2饮食、营养和体重管理
        10.4.3运动
    10.5老年心衰患者的管理
        10.5.1老年心衰诊治特殊性
        10.5.2一般治疗
        10.5.3药物治疗
    10.6妊娠心衰管理
    10.7终末期心衰患者的管理
        10.7.1识别心衰终末期患者
        10.7.2与患者沟通
        10.7.3治疗方法
    附录A心力衰竭常用药物一览表
    附录B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

(4)miR-103-3p对心肌细胞ERG基因表达影响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实验材料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1.4 大肠杆菌培养基的配制
    1.5 miRNA agomir/antagomir储存液
2 实验内容和方法
    2.1 miR-103-3p对H9C2细胞ERG基因的调控
        2.1.1 pcDNA3-hERG质粒的扩增
        2.1.2 H9C2细胞的复苏、培养、传代和冻存
        2.1.3 实验分组
        2.1.4 细胞的瞬时转染
        2.1.5 提取各组细胞总RNA、逆转录、SYBR Green Real-time PCR反应
        2.1.6 Western Blot检测ERG蛋白表达
        2.1.7 激光共聚焦定位检测ERG蛋白分布
    2.2 AMO-103-3p对乳鼠原代心肌细胞ERG基因的调控
        2.2.1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2.2.2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转染
        2.2.3 提取各组细胞总RNA、逆转录、SYBR Green Real-time PCR反应
        2.2.4 Western Blot检测ERG蛋白表达
3 统计学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miR1033P对H9C2细胞ERG基因的调控
        4.1.1 qRT-PCR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中ERG mRNA的表达
        4.1.2 Western blot法检测ERG蛋白的表达
        4.1.3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RG蛋白的定位
    4.2 AMO1033P对乳鼠心肌细胞ERG基因的调控
        4.2.1 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4.2.2 台盼蓝染色检测乳鼠原代心肌细胞成活率和细胞计数
        4.2.3 鉴定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纯度
        4.2.4 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结果
        4.2.5 SYBR Green Real-time PCR法检测乳鼠原代心肌细胞miR-103-3p的表达的表达水平
        4.2.6 Western blot法检测乳鼠原代心肌细胞ERG蛋白的表达
5 讨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miRNA 和 siRNA 在hERG 基因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QT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及PCI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7)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功能
2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癌细胞
    2.1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多种癌细胞中表达异常
    2.2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2.2.1 癌细胞中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基的高表达促进癌细胞侵袭
        2.2.2 抑制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表达可降低癌细胞的侵袭性
        2.2.3 上调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通道β亚基表达可降低癌细胞转移性
3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3.1 α亚基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3.2 β亚基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4 钠离子通道病
    4.1 先天性长QT综合症
    4.2 Brugada综合症
    4.3 Liddle综合症
5 小结

(8)RNA干扰沉默E637K负显性突变基因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1.3.1 细胞培养基配制
        1.3.2 大肠杆菌培养基配制
        1.3.3 全细胞膜片钳溶液的配制
    1.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1.4.1 制备感受态细胞溶液的配制
        1.4.2 质粒的扩增
        1.4.3 质粒提取
    1.5 HEK293 细胞的培养与转染
        1.5.1 HEK293 细胞的培养
        1.5.2 HEK293 细胞的传代
        1.5.3 质粒的转染,构建不同的细胞模型
        1.5.4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细胞模型的离子通道的电生理特性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心脏离子通道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β-AR亚型对慢性心衰心室肌细胞IKr的调控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豚鼠慢性心衰模型的制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慢性心衰豚鼠IKr/ERG通道的重构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β-AR亚型对慢性心衰豚鼠心室肌细胞IKr的调控作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参加主要会议
致谢

(10)心室复极高频波的检测、诊断与心脏猝死预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心脏猝死
        1.1.1 心脏猝死
        1.1.2 历史背景
        1.1.3 心脏猝死的机制
        1.1.4 心脏猝死的特点和危害性
    1.2 心脏猝死风险预测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心脏猝死风险预测方法及其局限性
        1.3.1 左室射血分数
        1.3.2 心电图
        1.3.3 长程动态心电图记录
        1.3.4 运动测试和功能状态
        1.3.5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
    1.4 心室复极高频波及其研究的意义
        1.4.1 心室复极高频波的发现及定义
        1.4.2 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研究进展
        1.4.3 心室复极与心脏猝死
        1.4.4 高频心电成分研究的意义
        1.4.5 心室复极高频波研究的意义
    1.5 本论文工作
        1.5.1 研究的内容、目标和关键问题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3 特点与创新
    1.6 论文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电生理基础探讨
    2.1 概述
    2.2 心电产生的原理
        2.2.1 静息电位
        2.2.2 动作电位
        2.2.3 除极与复极的电偶学说
        2.2.4 容积导电
    2.3 心脏起搏传导系统
        2.3.1 窦房结
        2.3.2 结间束与房间束
        2.3.3 房室交界区
        2.3.4 心室内传导束
        2.3.5 浦肯野纤维
        2.3.6 副传导束
        2.3.7 心脏激动传导
    2.4 心电向量
    2.5 心房以及心室晚电位
    2.6 心室复极高频波电生理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心室复极高频波体表检测的关键技术
    3.1 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
        3.1.1 产生生物医学信号的系统的特点
        3.1.2 生物医学信号源的特点
        3.1.3 生物医学信号传输介质的特点
        3.1.4 生物医学信号的特点
        3.1.5 心室复极高频波信号的特点
    3.2 干扰及噪声
    3.3 零相位滤波
    3.4 低通滤波
    3.5 50Hz及其谐波滤除
    3.6 基线漂移的消除
    3.7 小波域维纳滤波
        3.7.1 维纳滤波
        3.7.2 小波变换
        3.7.3 多尺度分析
        3.7.4 小波域维纳滤波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心室复极高频波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4.1 系统概述
        4.1.1 系统设计要求
        4.1.2 系统总体结构
    4.2 信号获取与放大
        4.2.1 体表电极
        4.2.2 电极位置
        4.2.3 放大电路
    4.3 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
        4.3.1 16位ADC芯片AD976
        4.3.2 FIFO芯片IDT7207
        4.3.3 微处理器芯片STC89LE54RD+
        4.3.4 无线传输芯片nRF2401A
        4.3.5 硬件配置与流程
    4.4 无线接收及USB总线
        4.4.1 USB简介
        4.4.2 EZ-USB AN2131QC
        4.4.3 USB固件设计
        4.4.4 USB驱动程序
    4.5 系统安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心室复极高频波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5.1 总体架构
    5.2 数据读取与USB控制
    5.3 接口显示及测量
    5.4 文件操作
    5.5 数据压缩存储
        5.5.1 概述
        5.5.2 QRS波检测与信号分段
        5.5.3 周期一致化
        5.5.4 预测
        5.5.5 量化与编码
        5.5.6 心电周期的编码
        5.5.7 实验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结果与若干病理研究
    6.1 实验结果
        6.1.1 动物实验
        6.1.2 人体实验
    6.2 心室复极高频波的相关病理研究
        6.2.1 室性心动过速前期的心室复极高频波变化
        6.2.2 心肌梗塞病人与健康人群各波间期差异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相关图片
附录2 PTB诊断心电数据库测量结果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治疗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钙诱导的心脏电交替及其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D]. 张培培.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J].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12)
  • [3]心力衰竭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Committee of Exports on Rational Drug Use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Republic of China;Chinese Pharmacists Associ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07)
  • [4]miR-103-3p对心肌细胞ERG基因表达影响的相关研究[D]. 庄凯丽. 宁波大学, 2017(02)
  • [5]长QT间期综合征患者的脑电分析[D]. 胡良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17(01)
  • [6]QT离散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及PCI术后QT离散度的变化研究[D]. 王超豪. 安徽医科大学, 2014(11)
  • [7]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疾病的研究进展[J]. 陈程浩,周桃,云慧,刘新星,谢建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30)
  • [8]RNA干扰沉默E637K负显性突变基因效应的研究[D]. 卢小丽. 宁波大学, 2012(03)
  • [9]β-AR亚型对慢性心衰心室肌细胞IKr的调控及机制[D]. 汪和贵. 南京医科大学, 2011(10)
  • [10]心室复极高频波的检测、诊断与心脏猝死预测系统[D]. 陈迪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治疗新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