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软骨瘤病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滑膜软骨瘤病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一、10例滑膜软骨瘤病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符得红[1](2019)在《IL-6在滑膜软骨瘤病游离体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滑膜软骨瘤病游离体与正常关节软骨的组织学差异;探讨IL-6在滑膜软骨瘤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滑膜软骨瘤病游离体和创伤后正常关节软骨游离体标本各10例,所有标本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番红O染色观察蛋白聚糖含量、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IPP6.0软件对染色深度进行评估;IL-6免疫组化检测,计算阳性细胞率。比较两组的差异。收集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髌上囊滑膜组织,提取滑膜细胞并传代至第3代。实验分为A、B、C、D、E 5组,分别加入普通培养基和分别含100ng/mlIL-6、100ng/mlsIL-6R、50ng/mlIL-6+sIL-6、100ng/mlIL-6+sIL-6R培养基,A、B、C三组为对照组,D、E为实验组,每组6份标本。培养至第7天和14天时,每组各取出3份标本,行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检测,IPP6.0软件行免疫荧光强度测定,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HE染色显示滑膜软骨瘤病游离体中存在大量透明软骨细胞,比正常关节软骨更密集,但分布欠均匀,而正常关节软骨中透明软骨细胞分布规律。番红O染色显示滑膜软骨瘤病游离体和正常关节软骨蛋白聚糖含量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069±0.014)和(0.141±0.014)(P<0.05);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035±0.009)和(0.017±0.007)(P<0.05);IL-6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为(88.07%±4.16%)和(21.06±7.50%)(P<0.05)。5组分别培养7天和14天后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1.40±1.03)、(21.78±0.89)、(22.32±0.36)、(30.11±0.99)、(37.39±0.67)和(22.61±0.64)、(22.08±0.96)、(22.20±0.70)、(38.23±0.78)、(44.86±1.12)。各时间点A组、B组、C组组内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间点D组、E组与A、B、C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间点E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D组(P<0.05),D组、E组培养14天荧光强度明显强于7天(P<0.05)。结论:滑膜软骨瘤病游离体具有类似正常关节软骨组织学特征;IL-6在滑膜软骨瘤病游离体中高表达,可能促进滑膜细胞成软骨细胞转化。

刘玉珂,姚太顺,孟庆阳,申晟,李培岭,孟宪杰,王娜[2](2018)在《膝关节滑膜树枝状脂肪瘤的MRI表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树枝状脂肪瘤(synovial lipoma arborescens,SLA)的MRI表现。方法: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17例膝关节SLA患者。男9例,女8例;年龄35~76岁,中位数55岁;病程2周至10年,中位数6年。17例患者膝关节均有轻到重度肿胀,以髌上囊为着,9例浮髌试验阳性,5例膝关节屈曲或伸直受限,10例髌骨研磨试验阳性。17例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或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分析患者的MRI资料,探讨膝关节SLA的MRI特征。结果:16例累及髌上囊,其中11例仅位于髌上囊,5例髌上囊、膝关节腔、关节周围部分滑囊同时受累; 1例仅位于膝关节内后方滑囊内。17例病变大小不等,11 mm×14 mm×17 mm至69 mm×117 mm×128 mm。17例髌上囊、膝关节及其周围部分滑囊内病变滑膜均不同程度肥厚、增生,厚薄不均,表面呈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12例病变滑膜弥漫性增生、肥厚,呈典型棕榈叶状改变,其中10例病变位于髌上囊内滑膜、2例病变位于膝关节周围滑囊内滑膜; 5例病变为局限性滑膜不规则肥厚增生,呈绒毛状或雪花状改变,其中1例仅位于膝关节内后方滑囊内。14例病变呈宽基底与滑膜相连,1个或多个丘状生长,较大者充填于关节腔或滑囊; 3例呈窄基底与滑膜相连,边界均较清楚。17例病变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FSE) T1WI上均呈脂肪样高信号,在脂肪饱和质子密度加权像(fat-supperssion proton density weighted imaging,FS-PDWI)上呈明显低信号;病灶中心可见多发树枝状或条形纤维样间隔,在FSE T1WI上呈低信号,在FS-PDWI上呈高信号。17例病变周围关节腔或滑囊内均可见不等量积液,在FSE T1WI上呈均匀低信号,在FS-PDWI上呈均匀高信号,与SLA的脂肪信号形成明显对比,病变范围及边界显示清楚。10例病变关节伴有骨关节炎改变,表现为关节软骨不光整、信号异常、关节面下骨髓水肿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等,其中4例关节面下骨质内邻关节部位囊肿形成,呈均匀的水样信号,边界清楚。4例关节腔或滑囊内伴有滑膜软骨瘤,瘤体周缘于所有序列上均呈明显低信号,中央部分在FSE T1WI上呈黄骨髓样高信号,在FS-PDWI上呈明显低信号,边界清楚,边缘规则、光整。8例行MRI增强扫描者,病变表面呈明显线样强化,病变所在关节囊或滑囊囊壁均明显强化,树枝状或条形纤维样间隔轻度强化,脂肪组织无明显强化。结论:膝关节SLA具有滑膜增生肥厚、绒毛状或棕榈叶状改变等特征性MRI表现。

崔荣飞[3](2018)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踝关节镜技术治疗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滑膜软骨瘤病是一种少见的异常增殖性疾病,常累及关节滑膜和滑囊、腱鞘组织。本课题目的是探讨利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踝关节镜技术治疗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7年6月至2016年1月,我科运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踩关节镜技术共治疗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24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均为单侧踝关节受累,左侧14例,右侧10例。患者年龄23~59岁,平均为37.2岁。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患者先取侧卧位,首先采用踝关节镜后方入路清除病变滑膜和取出关节内游离体,然后使患者向后方倾斜,髋关节、踝关节外旋,使踝关节达到仰卧位的角度,再行标准的前方入路去除关节内病灶。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均接受了踝关节X线和核磁共振检查。我们分别对所有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及末次随访的AOFAS评分和VAS评分进行对比,并依据AOFAS评分结果得出该治疗方法的优良率,来评价临床疗效。我们还评价了术中取出的病灶的病理学特征,并利用Milgram标准进行分期。结果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是24±3.6个月。术前X线显示,部分患者的关节腔内均可见数目、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状钙化影。术前磁共振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有关节腔内积液和滑膜增生表现,病变滑膜周围存在结节样突起或游离体。经踝关节镜治疗后,患者的关节交锁症状消失,肿胀及疼痛症状明显减轻,随访期间内未见复发病例。病理学结果显示,病灶出现滑膜血管增生、充血,有多发性软骨小体形成,软骨小体的内部由软骨细胞及部分钙化灶组成。病理学分期结果显示,Milgram I期病变有14例,Ⅱ期病变有10例,无Ⅲ期病变。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及末次随访的AOFAS评分分别为 53.9±7.6、72.2±6.6、75.8±5.3、80.6±5.9 和 83.2±5.5 分;相应时间点的 VAS 评分分别为 8.3±2.5、3.1±1.2、2.3±0.8、2.1±0.7 和 2.0±0.7分。末次随访的AOF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依据AOFAS评分所得的优良率是91.67%。结论应用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踩关节镜技术治疗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改善、疼痛症状缓解,比其他手术操作更方便、出血少,因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

黎长坪[4](2017)在《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索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诊治的髋关节滑膜软骨瘤患者20例,18例顺利对其完成随访,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为(53.8±14.6)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1±1.6)分。所有患者均具有绞锁症状,主要表现为胀痛或隐痛、活动受限,甚至表现为患侧大腿及膝关节放射痛。结果患者切口均为I期愈合;住院时间57 d,平均(5.9±1.1)d。18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27.5±6.1)个月。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活动度较术前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髋关节滑膜软骨瘤明显提升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

张学东,毛勇,胡艳萍[5](2017)在《滑膜软骨瘤病14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S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并分析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骨科SC 14例,根据病理组织形态学分为普通SC(SC-N)组(11例)和伴有异型软骨细胞的SC(SC-D)组(3例),进行S100和Ki-67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结合临床各项相关指标进行临床病理及SC疾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4例SC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2564岁。X线及CT示关节腔有多少不等、大小不一的钙化游离体,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稍低密度结节影;组织学表现为滑膜增生,化生的软骨结节周围有纤维组织包绕,可继发钙化和骨化。SC病理组织学:大体表现病变处滑膜增厚、充血,滑膜向表面突起呈绒毛状、息肉状或结节状,SC-N组11例软骨细胞温和,无异型;SC-D组3例软骨细胞增生较活跃,可见到软骨细胞轻中等程度的核多形性,甚至出现多核。S100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10例(71.4%);Ki-67均呈阴性表达。术后随访5个月11年均无复发及恶性变。结论 SC是软骨细胞结节性增生的良性病变,其中软骨细胞可以增生较活跃,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临床预后未见无复发及恶性变,局部手术切除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效果。

马建国,舒建军,赵江彦,马继周,刘宝和[6](2016)在《36例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6例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668岁,平均43.5岁,男女比为2.6︰1。本组膝关节发病23例(其中双膝关节4例)占64.8%;临床表现以关节肿大、疼痛,关节积液,活动受限为主,部分病例可在关节周围触及肿块。X线平片典型表现为关节内及周围存在形态多样的钙化或骨化高密度结节影,多为"同心圆"状,并可成团块状,见于II、芋期的患者。CT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旁钙化或骨化、数量及大小不等的游离体滑膜增厚,密度增高且能显示游离体密度差异和内部结构。MRI表现为滑膜增厚,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液和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内游离体表现为软骨结节和骨化结节。Milgtam玉期患者X线平片阴性,CT和MRI可以显示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软骨结节,域、芋期的患者CT和MRI显示关节内游离体和滑膜病变同时存在,对病变细节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 X线是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滑膜软骨瘤病Milgtam域、芋期患者X线平片和CT有特征性的钙化表现,CT和MRI可以提供更多关节内游离体和滑膜病变的信息,三种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滑膜软骨瘤病的检出率。

林雄[7](2013)在《滑膜软骨瘤病影像学诊断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SC)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3例SC患者的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3例SC中累及膝关节10例,踝关节1例,髋关节1例、肘关节1例。13例均可见关节内游离体及关节积液;11例可见游离体钙化或骨化,部分病例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结论CT基本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可提高SC的诊断符合率,指导临床治疗。

季伟,孙笑非,阮狄克[8](2013)在《关节镜治疗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关节镜技术已成为治疗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首选方法。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肩关节滑膜软骨瘤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5~75岁,平均45.6岁;均为单侧受累,左肩4例,右肩6例;病程6~36个月,平均15.4个月;其中4例并发退行性骨关节炎;主要临床症状为肩关节活动后疼痛、绞索及关节肿胀,均伴有明显的活动受限。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探查、切除病变滑膜、取出游离体和清理退行性病变。结果:术后疼痛、绞索及关节肿胀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关节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个月。1例效果不满意,其余均效果良好,无复发。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病变滑膜切除彻底等优点,疗效良好。

何欣,李棋,唐新,刘东,李箭[9](2011)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10月,对23例(28膝)滑膜软骨瘤病患者入院行X线片、关节活动度检查、视觉模拟评分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根据镜下所见分为表浅型6例,游离体型17例。结合病理学检查行Milgram分期,Ⅱ期16例,Ⅲ期7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病变滑膜切除及游离体取出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3~57个月,平均(32.3±6.7)个月,术后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后(5.05±2.43)d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症状明显改善21例(91.30%),部分改善2例(8.70%),对疗效满意23例(100%)。膝关节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伸膝(14.29±16.34)°以及屈膝(106.07±35.83)°提高到术后的伸膝(1.79±2.79)°及屈膝(132.64±35.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行走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3.81±2.02)分降低到术后的(0.37±0.65)分(P<0.05)。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43.20±8.24)分升至术后6个月的(86.72±5.40)分(P<0.05);术后1年复诊并检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均未见滑膜软骨瘤体,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关节镜下游离体取出术联合病变滑膜切除术疗效满意,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恢复,是一种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确切有效的方法。

郭华,周素娟[10](2008)在《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3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生、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3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HE常规切片染色,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关节软骨瘤病多见于中青年,膝关节最多见,占60%,组织学形态上见关节腔内大小不一、多少不等的游离体,滑膜内层软骨化生,形成软骨结节,并可见结缔组织向软骨细胞过渡现象。结论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是一种少见病,可能系滑膜软骨化生引起。明确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手术治疗为主,预后好。

二、10例滑膜软骨瘤病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例滑膜软骨瘤病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IL-6在滑膜软骨瘤病游离体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膝关节滑膜树枝状脂肪瘤的MRI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MRI表现
4 讨论
    4.1 病因和发病机制
    4.2 临床特点
    4.3 MRI表现
    4.4 鉴别诊断

(3)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踝关节镜技术治疗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4)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一般资料
    2.2 术后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情况
3 讨论

(5)滑膜软骨瘤病14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主要检测方法
        1.2.1 影像学检查:
        1.2.2 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2.1 SC患者的临床特征
    2.2 影像学检查结果
    2.3 SC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2.5 治疗与预后
3 讨论

(7)滑膜软骨瘤病影像学诊断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2 结果
    2.1 X线表现
    2.2 CT表现
    2.3 MR表现
3 讨论
    3.1 滑膜软骨瘤病的病因、病理、分期
    3.2 滑膜软骨瘤病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4 鉴别诊断
    4.1 剥脱性软骨炎
    4.2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4.3 创伤性关节炎
    4.4 滑膜软骨肉瘤

(8)关节镜治疗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 1.1 临床资料
    1 1.2 手术方法
    1 1.3 术后处理

(9)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 术后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滑膜软骨瘤病的病理分型及镜下特点
    3.2 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诊断方法
    3.3 滑膜软骨瘤病的治疗

(10)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3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辅助检查:
    1.3 方法:
2 结果
    2.1 肉眼检查:
    2.2 镜下检查:
3 讨论
    3.1 病因及发病机制:
    3.2 诊断:
    3.3 治疗:

四、10例滑膜软骨瘤病临床病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IL-6在滑膜软骨瘤病游离体中的表达及意义[D]. 符得红. 南华大学, 2019(01)
  • [2]膝关节滑膜树枝状脂肪瘤的MRI表现[J]. 刘玉珂,姚太顺,孟庆阳,申晟,李培岭,孟宪杰,王娜. 中医正骨, 2018(11)
  • [3]漂浮体位前后联合入路踝关节镜技术治疗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研究[D]. 崔荣飞.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6)
  • [4]髋关节镜治疗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疗效分析[J]. 黎长坪. 中国医学工程, 2017(09)
  • [5]滑膜软骨瘤病14例临床病理分析[J]. 张学东,毛勇,胡艳萍. 疑难病杂志, 2017(10)
  • [6]36例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J]. 马建国,舒建军,赵江彦,马继周,刘宝和.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08)
  • [7]滑膜软骨瘤病影像学诊断与分析[J]. 林雄. 中国现代医生, 2013(36)
  • [8]关节镜治疗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季伟,孙笑非,阮狄克.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01)
  • [9]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J]. 何欣,李棋,唐新,刘东,李箭. 华西医学, 2011(05)
  • [10]关节滑膜软骨瘤病13例分析[J]. 郭华,周素娟. 福建医药杂志, 2008(05)

标签:;  ;  ;  ;  ;  

滑膜软骨瘤病10例临床病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