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玄工十年改革经验

十年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玄工十年改革经验

一、十年改革奋勇创新酬壮志——宣工十年改革经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慧[1](2020)在《中国大陆现存抗战石刻初步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军侵华,中国大片国土相继沦丧,国内掀起救亡图存的热潮。中国军民通过多种途径,投身抗战救亡事业,镌写石刻标语便是其宣传抗战的重要方式之一,抗战石刻成了中华民族苦难和光辉岁月的历史见证。抗战石刻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时间上,1931年至1945年间中国大陆抗日爱国情形在石刻中均有不同程度体现;数量上,以1937年全面抗战为节点,全面抗战后的抗战石刻数量远胜于局部抗战时期;分布特点上,既有集中于某地的石刻群,又有分散的石刻个体。受战时复杂的政治形态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抗战石刻文本内容所呈现情感主旨主要有:表达爱国情怀、鼓舞军民斗志、团结国共抗日、记述抗战史实、缅怀抗战英烈和欢呼抗战胜利等。抗战石刻上承中国纪事、记史之传统,下启民族、文化精神传播之重任,是具有文物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存。抗战石刻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是重要的抗战史料。在起到“证史”的作用的同时,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书法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等。抗战石刻既是中国石刻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抗战遗址、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全国抗战石刻收集、整理和保护,既便于民众观瞻、铭记历史,又对团结中华民族、激发国人的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杨辰宇[2](2019)在《唐代边疆与诗歌》文中研究表明“唐代边疆与诗歌”这一课题旨在以涉及唐代边疆的诗歌为出发点,以文学史为支撑,分析唐代这一类诗歌题材的发展概况,与边疆史实的互映关系以及在整个唐代诗歌史中的意义与价值。绪论部分首先明确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即何为边疆、唐代的边疆范围和与此相关所选取的诗歌内容的范围、性质及特点。其次是介绍研究动机与方法,并总结了与此相关的学术研究概况,在认真学习前贤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的同时,对唐代边疆与诗歌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以涉及唐代东北边疆地域民族关系的诗歌内容入手,分析其中反映的东北边疆的历史实况,以及边疆生活对诗人情感、理想和创作风格的影响。该章节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几场对唐代东北边疆影响较大的重要战役,如唐太宗时期发生的征辽战役,唐高宗、武后时期发生的高丽、百济战役,与契丹与奚族的战役,唐玄宗时期对契丹与奚的平叛战役等。每一节结合对应每一时期与此相关联的代表性诗作,对边疆实况与诗人之间发生的联系作出解读,对边疆生活在诗人们创作上发生的影响作出分析,同时,透过诗歌当中呈现的不同边疆视角,了解不同身份、履历之人对待边疆问题所反映出的不同情绪与态度,如从帝王视角呈现的俯瞰之态,从宫廷文人眼中投射的闺妇之思,从边幕文人胸中积郁的雄边之志,从游边僧侣、徙客笔下流露的厌战之悲,不同的边疆画面展现出不同人物的边疆情思,从历史边疆的视野走入人文边疆的考略。第二章从反映唐代北疆题材的诗歌入手,对唐朝的北疆经营及民族关系作出阐析。这一部分主要从三方面着眼,一是太宗时期与突厥的战争对唐朝北部边疆格局的影响。首先对唐前诗歌中展现的突厥之患作出概述,其次挑选主要代表性作家,对太宗一朝对突厥进行的积极反攻和北疆经略作出反映。二是高宗、武后时期对北疆铁勒诸部反叛战争的平息,其中,以陈子昂、乔知之沿途所作的北征诗歌为主要线索,对这一时期的北疆情况作出呈现,并对诗歌当中揭露的边政问题作出讨论与分析。三是中宗时期,唐朝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与管理,以三受降城诗歌为例做重点讨论。三受降城是唐朝在北疆防线上建造的重要军城,先防突厥、后御回鹘,对唐朝中宗及其之后的北疆战略防御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从反映唐代西部边疆地域及民族关系的诗歌入手,探讨这一时期唐朝与西部边疆民族之间的关系交往、唐朝西疆版图的拓展与萎缩,以及这些对不同时期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第一节探讨了初唐时期唐朝与吐蕃等西疆民族的交往与和战,以及在此背景影响之下的诗人创作,这一时期爆发的大非川战役成为影响唐朝西北边疆格局和西域地区名望的一处转折点,以骆宾王为代表的亲历这场战争的从军文人,用诗笔记录下这个过程之中人们心中感到的彷徨与受到的震动。武后时期,为对抗吐蕃,统治者欲开蜀道,陈子昂作诗进文,于诗、文中各明利害,彰显出这一时期的文人责任感。第二节从盛唐时段切入,首先对这一时期的西疆民族关系和诗歌风貌作一概述,其次围绕石堡战争、黄河九曲之战和怛逻斯三场着名战役,对这一时期唐代西部边疆的风起云涌和在诗歌之中呈现的面貌作以梳理与分析,结合史实对每一场战役的边略意义作出归纳,并与相关诗歌比较,展示诗歌与史实之间的区别与一致,探讨背后的成因。第三节以中晚唐时段的西疆诗歌为主,通过梳理这一时期对唐代西南、西北边疆影响较大的两个民族政权,南诏、吐蕃与唐朝的和战关系,对这一时期的西疆形势作以统观。在南诏方面,以鲜于仲通、李宓于天宝后期进行的两场不义征战作引,对在此之后南诏的和叛附离作以诗史性的观照。在吐蕃方面,围绕这一时期的河陇失复,对这一时期的相关诗歌作出梳理,勾勒特点,并将没蕃区外的诗人作品与没蕃诗人群体之间的作品互相补充,形成参照。第四章主要从边疆视域下,审视唐王朝与边疆四夷的和亲关系与相关诗歌的特点。通过各个时期唐朝对不同民族实行的和亲政策的差异比较,从中归纳唐朝不同时期的边疆经营重点与边防策略。从诗歌层面整理不同时期人们对和亲政策的不同认识与态度,与史实辉映,并对唐人和亲诗歌的内容主题与艺术特色作出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对唐代边疆与诗歌的关系进行整体观照。

赵婧[3](2019)在《陈文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文述(17711845),原名文杰,字云伯,别号退庵、颐道居士,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三年(1798)副榜,嘉庆五年(1800)举人,官至江都知县,是清代嘉道时期着名诗人。曾以团扇诗受知于阮元,与陈鸿寿、陈甫被阮元称为“钱塘三陈”。陈文述一生作诗逾万首,着述数量繁多,着有《碧城仙馆诗钞》、《颐道堂诗选》、《颐道堂戒后诗存》、《秣陵集》、《西泠怀古集》、《西泠闺咏》、《西泠仙咏》、《颐道堂文抄》、《碧城题跋》、《碧城文隽》、《碧城诗髓》等等。陈文述着作内容丰富,能反映诸多当时文坛及社会状况,颇具文史价值。以往学界侧重于研究陈文述与清代才女的互动以及对女性的书写,对他本人的研究还相当有限,因此对他进行较为全面的个案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文献考订和研究讨论来考察陈文述的生平面貌、交游状况和诗文成就,以期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及其所处的社会。本论文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生平、交游,凡六章,下编主要研究陈文述的着作版本、诗风嬗变,凡四章。每章的内容概要如下:上编第一章《陈文述家世戚属》,从陈文述的诗文集中勾勒出其家世谱系,并绘制世系图。通过考述其父母、妻妾、晚辈的生平,来展现他的家庭关系。陈文述有大量描述家庭内部生活、涉及夫妻之情的诗文作品,十分有利于考索出其家人尤其是女性眷属的生平经历。第二章《陈文述生平经历》,陈文述的生平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写陈文述早年的读书经历及在京师屡试不第的过程。第二阶段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写陈文述在江南一带的薄宦生涯和尝试海运运动的得失。第三阶段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37),写陈文述在丧失爱子之后的心境转变与因家贫晚年再度出仕的波折起伏。最后,结合多方材料澄清了陈文述的卒年问题。第三章《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阮元是陈文述一生中最重要的伯乐和老师。以陈文述为切入点,考察他与阮元的订交过程,在阮元幕府中参与的文学活动,以及与阮元幕府中其他幕宾的来往交流,更能了解阮元幕府对于乾嘉诗学的贡献,以及“诗人幕宾”、“政客幕宾”与“学者幕宾”三者的关系。第四章《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随着陈文述在江南一带遍交友人,他在苏州的“桂叶书堂”逐渐具有一定号召力。本章重点研究了陈文述与舒位、萧抡的交往经历与诗学交流,并考证陈文述与《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厘清这本书的第一作者,试图理解陈文述对这部书产生的作用。第五章《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陈文述与钱杜通过诗画合作积累了深厚的友谊。本章在具体的诗画合作案例中勾画了陈文述与钱杜的交游过程,分析他们的人格思想,揭示诗人与画家特有的互动关系。第六章《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针对顾太清在诗中痛诋陈文述伪造题诗的疑案,结合种种文献考辩,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编第一章《陈文述着作考述》,逐一简要介绍陈文述二十八种至今流传的着作的版本与内容。第二章《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陈文述在初学诗法阶段主要效法了吴伟业“梅村体”的诗风。本章通过解读具体诗歌,探究陈文述的叙事性七言古体诗在转韵方面对“梅村体”的继承,及在题材与写法上对“梅村体”的发展。第三章《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陈文述中年根据萧抡的建议转而追求诗歌的讽喻用世功能,重新删定早期藻丽的诗作,最后又有所反悔。本章首先对比了《碧城仙馆诗抄》与《颐道堂诗选》前五卷的异同,显示其删定过程的复杂性。其次从诗学上分析其诗观转变的意义。最后探讨他没有真正成功地转变诗风的因素。第四章《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陈文述晚年在诗学倾向上标举李白。本章通过分析陈文述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在创作实践和理论评价上对李白的师法与尊崇,及其与学李诗人的交游这三方面,结合其晚年求仙问道的人生经历及当时社会背景,论述他尊崇李白的原因和意义。

张旭[4](2019)在《1984年以来的《人民日报》奥运报道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奥运会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运动会,它的举办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经过岁月的积淀、历史的发展,体育从最初的游戏到之后的身体训练,慢慢发展成为了具有政治意义的竞技比赛。奥运会作为竞技体育的最大载体,无疑会成为媒介宣传的重要对象。我国的奥运新闻报道起步较晚,《人民日报》在《申报》和《大公报》先前的报道经验上,经过30多年来的探索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奥运报道体系。本文分析了《人民日报》从1984年至2016年共九届奥运报道的历程,首先在第一章从宏观上揭示了《人民日报》在九届奥运报道中发展的数量变化以及总体的发展特征;其次本文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这九届奥运报道中《人民日报》主要的议题,再通过分类总结得出了不管是哪种议题的报道,都是为媒体自身所设定的奥运报道框架所服务,而这种框架又是为最终的奥运报道宣传目标所服务。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本文较全面的总结出了《人民日报》九届奥运会的报道特点和阶段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给出了建设性意见。

陈仲庚,杨金砖,周甲辰,吴同和,潘雁飞[5](2018)在《唐之享先生《岁月诗痕》书评》文中研究说明唐氏文学作品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氏作家以其辛勤的付出,为湖湘论增光添彩,在文学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唐之享先生,自北京外贸学院毕业以来,一直在政府部门任职,历任县委书记、省外经委主任、市委书记、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府经济顾问等职。但是在其繁重的工作之余,勤于读书思考,乐于笔耕不辍。其出版的学术着作与文学作品集有:《以德治国论》《调查与研究》《教育兴湘》《神州纪行》《这就是长沙》《虞舜与九疑》《岁月诗痕》等30余种。日前在潇水河畔的湖南科技学院,由湖南省唐氏文化研究会、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永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永州市舜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了"永州籍文艺家唐氏作品专题研讨会",分别对唐樱、唐思源、唐之享三人的文学创作进行了专题研讨,共有30余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参会,其中对唐之享先生《岁月诗痕》等书评论的文章14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岁月诗痕》等书的艺术价值与审美趣向,于此,特编发《岁月诗痕》一书的5篇评论文章,以飨读者。

黄淑君[6](2018)在《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及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史料记载、会议文件和新闻文本等,分析了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历史生产,探讨了其生产机制。其后,本文又研究了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历史,纵向剖析其历史演变路径,揭示其内在规律。同时,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吴满有”报道为案例,进一步研究了典型报道生产的规律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立足当下,对典型报道进行历史反思和现实关照。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典型报道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研究现状,阐明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一部分,从典型报道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两个方面入手,阐释相关概念和历史渊源;第二部分,立足延安时期特殊的媒介生态,从传播者、受传者、生产机制和传播功效四方面分析典型报道的生产特点;第三部分,以“吴满有”为典型案例,研究典型报道生产和传播的内在机制;第四部分,纵向梳理,剖析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报道的演化规律;第五部分,针对典型报道的历史生产和生产历史,进行历史反思,并申发现实启示。研究发现,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具有独特的历史生产机制。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基于特殊的自然、社会、媒介和技术环境,具有特殊的生产体系,具体表现为:政治领袖统领全局,强化党报宣传功能,推动各类先进典型报道;政治精英颁布、调整相关决策,并率先垂范;文化精英深入群众,采写报道,反映事实,并组合配发多种文艺作品,亲历传播;边区军民采取多种传播方式,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劳动,寻求进步。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受传者,传播行为和反馈行为互为影响。综合来看,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机制呈现出政治领袖意志统领、生产路径自上而下和反馈效应逐级减弱等传播特质。同时,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历史也有显着特征。纵观建国、文革、改革开放和21世纪至今各个历史时期,典型报道深受马列主义典型思想和中国党报理论影响,它以延安模式为先导,在新闻内容、生产机制和传播功效方面都发生了历史转移。其中,新闻内容生产以工农、军人和干部典型为主体,选材聚焦社会发展,生产机制在政治思想、传受模式和媒介形式方面凸显民主、多元理念,而传播功效则侧重于国情、民情和人性,强调国家富强和精神文明。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新闻生产,它开启了中共典型报道恢弘灿烂的生产历史。虽然它也存在着一些虚浮不实、宣传意识过重等历史缺憾,但是,它在提升无产阶级地位,新闻传播大众化,以及强化宣传、启蒙功能等方面的诸多历史经验,又是非常宝贵的。立足当下,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对应多元文化和新兴媒介的冲击,实现典型报道生产和反馈机制的良性互动,将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话题。

周晓瑾[7](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杜运威[8](2017)在《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931至1945年的抗战词坛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该时期的词学理论、题材内容、词艺风格、群体流派等发展演变情况。其研究范围主要是:第一,1931至1936年间,与“九一八”、“一·二八”等事件相关或表达抗日救国情绪的作品。风格方面批判梦窗、倡导苏辛者也应重点关注。第二,1937至1945年间所有词作皆应纳入考察范畴,不管任何题材,也不论多么偏离“抗日”中心,它们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战争的历史烙印。第三,1946年后,指那些庆祝抗战胜利,追忆抗战历程,回顾个人身世之词,此类作品暂时不在本文研究之列。抗战词坛是亟待深入开发的学术富矿。首先,它是抗战文学的重要成员之一。作为“边缘”文体,词体创作受政治牵绊较小,情感抒发十分自由,文学独立性很强,且其历史经验丰富,有着悠久的“诗词史”传统。至于音律和谐、雅俗共赏、交游娱乐等范式及功能更是新文学不具备的品质,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其次,它是百年词史的精彩一页。大批作家于抗战中脱胎换骨、破茧成蝶,创作水平逐步走向成熟。彼时梦窗风已经不能适应战争环境下的群体诉求,豪放词风成为各界拍手欢迎的新宠,词坛陡然兴起一场席卷南北的词风转变。第三,“十四年”时间创作力量十分强大,粗略统计有300余词人,近8000首作品。然目前相关研究仍徘徊于个案多、群体少,专题较深、宏观缺失的基本现状,还有很多值得拓展的空间。为便于清晰地反映词坛创作情况,本文采取“文史互证”和“微观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前者有利于对主流文学风貌的强化,后者则可加强非主流文学关注,还原词坛纷繁复杂的多元化面目。自列强入侵中国以来,词坛格局和词史发展已经悄然改变,尤其稼轩接受群体及其所作“战争词”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从“鸦片战争时期的薄弱跳动”,至“太平天国间的集体性吟唱”,再至“中法战争的停滞徘徊及庚子事变的转型”,俨然构成一条独立于浙、常二派之外的发展脉络。庚子之后仍有前进,但影响不大。直至抗战的爆发,才真正开启续写词体“御敌抗侮”的新史程。彼时整个文坛亦迎来全面复兴的契机。抗战词坛是一个风云激荡、裂变新生的时代。文学生态十分复杂,有的词人不畏艰险,投笔从戎;有的“躲进小楼成一统”,以隐士自居;还有的投奔日伪政府,成为推进“和平文学”的帮凶。各角色之间多有交叉,甚至集于一身。战乱中不同处世心态及生存方式创造出题材各异的作品,进一步拓宽了词体叙述广度和深度。另外,传播与接受方式的改变,对文学思想、群体意识、内容风格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以期刊为中心形成的文学流派最值得关注。三十年代,龙榆生提出“别建一宗”的理论主张,矛头直指词坛“四声竞巧”怪状,发起反对梦窗,倡导苏辛的变革运动。并以《词学季刊》为平台,聚集起有着共同审美倾向的百余名词人,正式宣告抗战词派成立。他们反对过于专注声律技巧,倡导苏辛词风,恢复韵文抒情本质,并抬高词体言志批判功能,力求有益于现实社会。全面抗战后期刊的停办及1940年龙榆生的“入伪”阻断了词派正常发展历程,但并未就此消失。“别建一宗”理念被卢前主编的《民族诗坛》选择性的接纳继承,他们提出建立“民族诗歌”的新口号,其秉承的“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情绪”的创作宗旨与中国面临的战争处境及人民大众内心的期望达到高度契合。于是,以卢前为新领袖,以“诗坛”为新平台,再次聚集起一批更偏向于“稼轩风”的新词群,抗战词派由此进入后期发展阶段。这是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第一个严格意义的“期刊型”文学流派,它的发掘将改变当今百年诗词史的基本格局。基于以上宏观生态及词学理论的考察,结合“词史”意义、艺术水平、词坛影响三大维度,我推出此期成就突出的三位词人,分别是卢前、刘永济、吴眉孙。卢前《中兴鼓吹》将前线英雄事迹辍为长歌,声调铿锵,振奋人心,成为战区难得的畅销词集,影响深远。学人词代表刘永济和“词人之词”典范吴眉孙,分别引领词坛两大群体的创作方向。前者驱使学识入词,典博厚重,言语老辣,坚守声律本色,艺术成就颇高;后者较为浅近,然亦强调音韵谐和,注重一己情怀的宣泄,个性十足,评论时政犀利大胆,又不似“以诗为词”者那般粗率。三人各自占据不同领域的制高点,成就卓着,堪誉为词坛“三驾马车”。此外,还有20位名家共同撑起词坛璀璨星空,他们是张尔田、夏承焘、詹安泰、汪东、仇埰、唐圭璋、陈匪石、吴白匋、龙榆生、王陆一、苏鹏、杜兰亭、顾衍泽、汪曾武、廖恩焘、郭则沄、章士钊、林思进、沈祖棻、丁宁等。据作家分布及“十四年词史”时间短、地域广的现实情况,本文选择以词人群体为中心,并引入期刊、社团、地域、性别等多元视角,以期对词坛形成立体化观照。当然,各“视角”之间多有穿插、互利互补。因此,以上所述坐标个案根据需要分别打入相关视角之下。比如汪东、陈匪石、唐圭璋、吴白匋、仇埰等置于第五章“雍园词群与午社”;龙榆生、张尔田、汪曾武、廖恩焘等于第六章“沦陷区生存策略与复杂心声”集中讨论;而沈祖棻、丁宁等则以“女性词人群”独立成章。雍园词群和午社是抗战词坛成就突出的两大团体。前者是一批远离故乡、避居西南的伤心词客,生活经历的相似使其作品蕴含共同的抗战血泪、家国情怀和忧虑彷徨,而词学观的共性则锻造出“温柔敦厚”、沉郁顿挫的整体风格,稳稳占据抗战词坛的艺术高地。后者是一群既不受国统区承认又被沦陷区严格监控的孤岛词人,国破家亡之痛与身世的压抑处境非偏重技巧声律的“清真、梦窗”能够疏解,对情感内容、比兴寄托的强烈要求本能的促使他们改革民初以来的“梦窗风”,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作为词体美学的优秀继承者,两大团体分别代表了战争影响下不同区域的风格取向和文学成就。沦陷区的特殊处境孕育出与国统区不同的艺术风貌。作家一方面要承受来自日伪政权的生命安全压力,以“复古倒退”的典雅诗词配合伪政府“和平文学”运动;另一方面,又要扛住伦理道德压力,于典故比兴之间寄寓批判抵制。这与国统区词人的“慷慨”表达形成鲜明对比,彰显出抗战词坛另一番别开生面的文体特色。《同声月刊》和《雅言》两大诗词刊物是认识南京、北京一带词人生存状态及其作品风格的独特窗口。《同声月刊》通过倡导“诗教”,实现了“在朝”与“在野”文人的统一,成为沦陷区影响最大,聚集作家最多,作品成就亦最高的旧体文学刊物。《雅言》则通过文体“雅化”策略,成功斡旋于政权压制和个人反抗的博弈之间。无论是诗教理念,还是文体雅化,都是抗战时期沦陷区特殊地域空间的生存策略,同时又是生存与反抗的统一表现。从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二者都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

邱志玲[9](2017)在《广东五七干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广东五七干校特指“文革”时期广东地区所办的五七干校。它不仅与全国其他省份的五七干校有共性的联系,还在其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个性,是研究五七干校史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广东五七干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广东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梳理,并就其发展特点和对广东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力图还原一个更加全面和立体的广东五七干校群体。广东五七干校植根于“文革”的大历史背景。“文革”初期,广东干部群体遭受严重冲击,大批“靠边站”干部急待重新安置;与此同时兴起的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既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现实难题,又不能全面落实《五七指示》的精神。1968年10月,在毛泽东的“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下,柳河五七干校经验在全国推广,五七干校也在广东应运而生。在发展历程上,广东五七干校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68年10月到次年2月,五七干校在广东迅速一哄而起,建校总数达300余所,全省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陆续被下放;第二阶段从1969年3月的“大检查”到“九一三事件”以前,以“大检查”为契机,全省各级革委会逐步加强对五七干校的管理整顿,部分学员开始得以分配工作,干校总数则开始随着布局的迁并而较少;第三阶段从“九一三事件”后到粉碎“四人帮”之前,广东五七干校转入轮训在职干部阶段,与此同时广东对全省五七干校进行了裁撤和重组,干校总数锐减,十大后干校总数有过短暂的小幅度回升,但已暗含衰落的因子;第四阶段从粉碎“四人帮”开始到1982年惠来县五七干校被撤销,硕果仅存的广东五七干校日益式微,并最终在广东的历史舞台上消失。在办学内容上,广东五七干校以《五七指示》为办学方针,始终坚持学政治、学工、学农、学军、社会调查和批判资产阶级相结合,在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其中不乏可取之处,但作为“左”倾思想的产物,它在办学内容上也体现出了浓厚的“左”倾主义色彩。在区域特点上,它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它在鼎盛时期超过300所的办校数量,包括其中省直单位超过30余所的办校数量,全国其它地方无一能及。此外,从办校时间而言,它主要集中在1968年10月到12月间;从办校类型而言,它主要以地方五七干校为主,中央部门在广东所办的五七干校仅只有一所;从空间分布而言,它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粤北山区;从人才的分布而言,英德的省直五七干校几乎聚集了全省一流的文化人士。在历史影响上,广大下放干部在五七干校经受了一定的磨炼,但也由此造成了难以治愈的身心创伤。五七干校还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广东地区的发展,并把“左”倾主义的错误干部教育路线在广东推向极致。全省为此而收获的正能量跟一代下放干部和知识分子所付出的代价,广东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乃至国家进步所付出的代价相比,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甚至根本不值一提。总之,它是破坏性的事物,是应该予以否定的。

黎文娜[10](2017)在《“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文中指出黄花岗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起义之一,被孙中山高度赞誉为“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成为辛亥革命的先导,因此,国民党从1912年开始隆重举办公祭活动,以纪念革命先烈和建构自我的革命历史,并于1928年将阳历3月29日设置为“黄花节”。受此影响,“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写作在现代时期不断涌起,出现了大量的纪念诗歌。纪念诗歌写作发轫于1911年,到1949年国民党政权覆灭而基本结束,经历了五个阶段,并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写作高潮。纪念诗歌写作大量运用“衰草”、“夕阳”、“杜鹃”、“碧血”和“黄花”五种中国古典诗词常用意象,形成了独特的“碧血”、“黄花”意象群。而且,纪念诗歌写作以旧体诗居多,同时还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等“历史特征”。再者,纪念诗歌具有一定的文艺价值,并切合国民党政治宣传和抗日战争时代需要,其经典化历程在现代时期就已开启。在当代时期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纪念诗歌广泛传播和普及,其中,黄兴的《蝶恋花·辛亥秋哭黄花岗诸烈士》已经成为“经典纪念诗歌”。

二、十年改革奋勇创新酬壮志——宣工十年改革经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年改革奋勇创新酬壮志——宣工十年改革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大陆现存抗战石刻初步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重难点及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抗战石刻的分布及特点
    第一节 东北及华北地区
    第二节 华东地区
    第三节 华中地区
    第四节 华南地区
    第五节 西北地区
    第六节 西南地区
    第七节 抗战石刻分布特点
第二章 抗战石刻文本内容的情感主旨
    第一节 表达爱国情怀
    第二节 鼓舞军民斗志
    第三节 团结国共抗日
    第四节 记述抗战史实
    第五节 缅怀抗日英烈
    第六节 欢呼抗战胜利
第三章 抗战石刻的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第二节 社会价值
    第三节 文学价值
    第四节 书法价值
第四章 抗战石刻的保护
    第一节 收集、整理是前提
    第二节 保护是重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唐代边疆与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范围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安排
第一章 唐代东北边疆与诗歌
    第一节 唐太宗的诗歌与征辽战役
    第二节 高宗时期的东北边疆与诗歌
    第三节 唐玄宗时期的东北边疆与诗歌
    第四节 中晚唐东北边疆与诗歌
第二章 北方边疆与诗歌
    第一节 唐太宗时期突厥战争与诗歌
        一、唐前突厥战争与杨素诗歌
        二、太宗及虞世南的北方边疆诗歌
    第二节 高宗武后时期铁勒战争与诗歌
    第三节 中宗以后北疆防御与三受降城诗歌
        一、唐代受降城及受降城诗
        二、受降城诗歌的诗史意义
第三章 西部边疆与诗歌
    第一节 初唐时期吐蕃与诗歌
        一、唐高宗时期吐蕃青海大非川之战与诗歌
        二、武后时期的唐蕃关系与诗歌
    第二节 盛唐时期的西疆与诗歌
        一、盛唐时期西疆诗歌概述
        二、西域与河陇地区的争夺战与诗歌
        (一)石堡战争
        (二)九曲之战
        (三)怛逻斯之战
    第三节 中晚唐西疆与诗歌
        一、南诏地区战争与诗歌
        二、河湟战役与诗歌
第四章 边疆视域下的和亲诗
    第一节 初唐时期西疆民族和亲与诗歌
    第二节 盛唐时期东北边疆民族和亲与诗歌
    第三节 中晚唐时期北疆民族和亲与诗歌
    第四节 和亲诗歌主题分析与艺术特色
        一、和亲诗歌主题分析
        二、和亲诗歌艺术特色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书籍文献整理
    期刊文献整理
    学位论文文献整理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陈文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陈文述的生平与交游
    第一章 陈文述家世戚属
        第一节 家世渊源
        第二节 手足情深
        第三节 妻妾之争
        第四节 家族联姻
    第二章 陈文述生平经历
        第一节 成长经历与科举过程(1771~1805)
        第二节 薄宦生涯与海运波折(1806~1826)
        第三节 入道心迹与仕进抉择(1827~1845)
    第三章 幕府交游:以阮元及其幕宾为中心
        第一节 陈文述与阮元的师生情谊
        第二节 陈文述与诗人幕宾的交游
        第三节 陈文述与学者幕宾的交游
    第四章 诗学交游:以苏州“桂叶书堂”为中心
        第一节 陈文述“桂叶书堂”交游圈概况
        第二节 陈文述与萧抡的诗学切磋
        第三节 陈文述与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的关系
    第五章 书画交游:以与钱杜诗画合作为中心
        第一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交流缘起
        第二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合作三例
        第三节 陈文述与钱杜的诗画理论交流
    第六章 疑案杂考:以顾太清“痛诋云伯”案为中心
        第一节 《颐道堂戒后诗存》中的题诗与和诗
        第二节 遭顾太清痛诋之原因试探
        第三节 此事与“丁香花案”的关系
下编:陈文述的着述与诗学
    第一章 陈文述着作考述
        第一节 诗集
        第二节 小集
        第三节 文集
        第四节 诗文评
        第五节 词集、善书及其他
    第二章 早年绮丽:对“梅村体”的继承与发展
        第一节 色丽而节和:陈文述对“梅村体”的继承
        第二节 世俗而炫奇:陈文述对“梅村体”的发展
    第三章 中年求变:徘徊于用世与藻丽之间
        第一节 诗集比较:从才藻之作到风人之作
        第二节 诗观转变:从藻饰到明道
        第三节 删诗改存:从反悔到迷茫
    第四章 晚年入道:对李白的推崇与仿效
        第一节 对李白仙隐者形象的接受
        第二节 对李白诗学的师法与评议
        第三节 与学李诗人的交游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1984年以来的《人民日报》奥运报道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2 研究方法
        0.2.1 内容分析法
        0.2.2 文献分析法
        0.2.3 数据分析法
    0.3 研究设计
        0.3.1 研究对象
        0.3.2 样本数据构成
    0.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0.5 文献综述
        0.5.1 媒体对于竞技体育报道的研究综述
        0.5.2 专门针对我国媒体进行奥运报道的研究综述
1 《人民日报》进行奥运报道的历程
    1.1 对《人民日报》近九届运会报道数量、所占版面数和名称、图片报1111道数的变化分析
    1.2 《人民日报》奥运报道历程概述
        1.2.1 1984 年——以意识形态主导为主
        1.2.2 1988 年——以“反思”和“引导”为基调
        1.2.3 1992 年——报道大显“包容”心态
        1.2.4 1996 年——日益具有丰富性和多元化的报道
        1.2.5 2000 年至2016 年——开始注重人文关怀
2 《人民日报》的奥运报道议题框架研究
    2.1 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主要议题的报道
        2.1.1 重在参与精神
        2.1.2 团结友好、诚信和平、公平正义的精神
        2.1.3 爱国主义精神
        2.1.4 乐观自信、面对逆境永不放弃的精神
        2.1.5 团队精神
        2.1.6 艰苦训练、顽强拼搏的精神
        2.1.7 勇于突破、执着梦想的精神
    2.2 以金牌或者奖牌为主要议题的报道
    2.3 以挖掘伟大运动员背后的平凡故事为主要议题的报道
    2.4 将奥运作为媒介事件的报道模式
3 《人民日报》进行奥林匹克报道的叙事框架
    3.1 “为国争光”的奥运报道框架
    3.2 凸显“金牌榜之争”的奥运报道框架
    3.3 塑造国家形象
4 《人民日报》在奥运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具有“唯金牌”论的倾向
        4.1.2 奥运报道深度不足
    4.2 解决对策
        4.2.1 要在奥运报道中进一步突出人文内涵
        4.2.2 要树立“开放”的奥运报道心态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唐之享先生《岁月诗痕》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情丝万缕写华章”——读唐之享诗集《岁月诗痕》
    (一) 尊师情与事业心
    (二) 报国情与领袖颂
    (三) 故乡情与民生意
质朴可感的心灵歌唱——唐之享先生《岁月诗痕》的艺术特色
    (一) 醇正拙朴, 得自然天成之妙
    (二) 情景交融, 彰诗词艺术之道
    (三) 兴观群怨, 尽显春秋幽微之力
我欲开怀唱大风——读唐之享先生《岁月诗痕》
    (一) “料玉皇宫阙, 怎比凡间”
    (二) “光明磊落乐天真”
    (三) “万丈豪情向海流”
寄情寓志脱化生新——《岁月诗痕》咏物诗欣赏
    一
    二
    三
赤子其人忧乐其心——读唐之享先生《岁月诗痕》随感
    (一) 行走中的叙述范式
    (二) 多元掘进的审美关照
    (三) 至情至性的温柔敦厚
    (四) 不失激情的人生状态
    (五) 心系民生的忧乐情怀

(6)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典型报道与延安《解放日报》
    一、典型报道:定义与范畴
    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缘起
        (一)《解放日报》创刊及特色
        (二)典型报道的推出及意义
第二章 历史的生产: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
    一、媒介生态
        (一)自然环境:信息闭塞、交通落后
        (二)社会环境:日军侵入、边区受困
        (三)媒介环境:两极制衡、组织严密
        (四)传播技术:纸媒主导、口口相传
    二、传播者:政治文化精英和基层军民相结合
        (一)政治领袖的意志中心化
        (二)政治精英的决策性主导
        (三)文化精英的采写式参与
        (四)边区军民的多样化传播
    三、受传者:主动受众和被动受众相统一
        (一)政治领袖:肯定党报,鼓励先进
        (二)政治精英:调整指示,亲身表率
        (三)文化精英:集中报道,文艺多样
        (四)边区军民:转变观念,积极生产
    四、政治领袖作用下的“传受一体化”机制
        (一)政治领袖的意志统领
        (二)自上而下的生产路径
        (三)逐级减弱的反馈效应
    五、传播功效
        (一)宣传:响应整风,鼓动生产
        (二)启蒙:传播科学,祛除愚昧
第三章 个案分析:“吴满有”的生产与传播
    一、“吴满有”典型:历史发展
        (一)历史背景
        (二)事件脉络
    二、内容生产
        (一)劳动模范
        (二)吴满有方向
        (三)吴满有运动
        (四)生产竞赛
    三、生产形式
        (一)通讯
        (二)社论
        (三)诗歌
        (四)版画
        (五)电影
    四、传播特色
        (一)精英与大众双向互动
        (二)多种传播形式相结合
        (三)控制与多向传播并存
    五、传播功效
        (一)生产:促进经济
        (二)政治:拥政爱党
第四章 生产的历史:典型报道的演变路径
    一、典型报道的历史渊源
        (一)马列主义典型思想传播
        (二)中国党报理论激励
    二、典型报道的历史演变
        (一)传播内容聚焦:工农、军人与干部
        (二)生产机制变化:意志、模式与媒介
        (三)传播功效附着:国情、民情与人性
第五章 历史反思和启示
    一、生产机制反思
        (一)政治宣传与专业品质失衡
        (二)组织化生产弱化传播活力
    二、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
        (二)大众化与化大众渗透
        (三)宣传与启蒙相结合
    三、现实启示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二)坚持科学的传播观
        (三)坚持发展的历史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抗战词坛概念及研究范围
    二、定位与特质:抗战文学、百年词史与抗战词坛
    三、分布与体量:多元视角下的群体考察
    四、现状与不足:抗战词坛整体研究的缺失
    五、方法与思路:“文史互证”与“微观史学”
第一章 御敌抗辱背景下的晚清“战争词”
    一、“战争词”命名及意义
    二、词史意识的传承发展
    三、晚清稼轩风接受史
    四、“词史”观念与稼轩风共同孕育的“战争词”
    五、结语:从民初至抗日战争
第二章 风云激荡、裂变新生的抗战词坛
    第一节 伦理、价值与选择:战时词人生态
    第二节 战争史与心灵史的合奏:词人笔下的抗战
        一、“刳孕占胎,斫头赌注,槊上婴儿舞”:战争史的深化
        二、“留不得,归不得,行不得”:心灵史的探寻
    第三节 传承与创新:从题材到意象
        一、词体功能的强化:悼挽词中不同群体的心声
        二、“乡关之思”与“倡家强聘”:走进“庾信”意象的深处
    第四节 转向与崛起:抗战词坛艺术风格论
        一、从“守四声”到声情并重:梦窗风的转向
        二、从“别建一宗”到“中兴鼓吹”:稼轩风的崛起
第三章 诗词期刊与抗战词派的生成演变
    第一节 抗战时期期刊诗词概述:兼论围绕期刊形成词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龙榆生“别建一宗”与抗战词派的生成(1931-1936)
        一、“别建一宗”的提出及阐释
        二、旗帜与地位:开宗立派的手段
        三、引导与规范:从同人聚集到统一思想
        四、苏辛词风的整体取向
    第三节 卢前“民族诗歌”与抗战词派的发展演变(1938-1945)
        一、“民国诗”宣言与“民族诗歌”论
        二、卢前与龙榆生及抗战词派之关系
        三、期刊动态与创作分歧
        四、民族词史的书写与鼓吹的不同选择
        五、以沉挚绮语达贞刚之境
第四章 抗战词坛“三驾马车”:卢前、刘永济、吴眉孙
    第一节 卢前与“以诗为词”的接受
        一、论卢前《中兴鼓吹》的词史价值
        二、“以诗为词”的接受与创新:章士钊、王用宾、林思进、苏鹏
    第二节 寄托·门径·风会:刘永济《词论》视域下的《诵帚词》
        一、衰飒凄凉、沉雄悲壮
        二、性灵与学力兼备而归之自然
        三、“风会”理念下的词坛地位
    第三节“情所寄,有欢笑,有悲愁”:论吴眉孙《寒竽阁词》附杜兰亭、顾衍泽
        一、吴眉孙词学观
        二、《寒竽阁词》之题材与情感寄托
        三、《寒竽阁词》之气象
        四、“何苦逼人穷,吾无罪”:情真意切杜兰亭
        五、“妖星过处浑如扫,人命从来不值钱”:乡村词客顾衍泽
第五章 情境与声律的角逐:雍园词群与午社
    第一节 词社与词群考述
    第二节“漂泊客居”与雍园词群
        一、论雍园词人的群体特征
        二、熔铸周辛,自成机杼:论汪东抗战时期词
        三、哲理与笔法:论沈尹默小令
        四、以当时语道当时事:论吴白匋词
    第三节 四声之争与午社词
        一、“守四声”风气的生成演变与午社词人的拨乱反正
        二、《午社词钞》词心探微
        三、“四声”遮蔽下的仇埰词 附:金兆蕃、林鹍翔
第六章 沦陷区的生存策略与复杂心声
    第一节“诗教”理念下的“朝野统一”:论《同声月刊》“今词林”
        一、“诗教”与沦陷区文化空间的建构
        二、“在野”词人的瘦硬风神:张尔田、俞陛云、夏孙桐
        三、“朝”“野”过度:“老去填词把恨传”——论汪曾武小令组词
        四、“在朝”词人的“意内言外”之旨:龙榆生、汪兆铭
    第二节 词体雅化与反抗策略:论《雅言》期刊的文学史意义
        一、公开“斗法”的新平台:《雅言》的成立
        二、雅化与寄托:创作思想的“合”与“分”
        三、难以压制的心声:《雅言》词群的文学成就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广东五七干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一)五七干校
        (二)广东五七干校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学位论文与期刊论文
        (二)相关的学术着作
        (三)相关史料的挖掘整理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创设背景
    一、广东干部群体遭到严重冲击
        (一)干部横遭揪斗和迫害
        (二)机关横遭夺权和精简
    二、广东大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一)“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大量涌现
        (二)“毛泽东思想学习班”逐渐“落伍”
    三、广东掀起干部下放浪潮
        (一)“广大干部下放劳动”指示发布
        (二)广东号召全省创办五七干校
        (三)五七干校迎合广东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发展历程
    一、数量至上,蜂拥建校(1968.10~1969.2)
        (一)各级革委会的宣传部署
        (二)省直五七干校的兴办情况
        (三)广州市属五七干校的兴办情况
        (四)各专区五七干校的创办情况
    二、内部整顿,合并发展(1969.3~1971.8)
        (一)加强干校内部管理
        (二)对部分干部分配工作
        (三)开展“两退一插”运动
        (四)部分干校合并办学
    三、普遍裁撤,归口重组(1971.9~1976.9)
        (一)转入轮训在职干部
        (二)“分口办校,归口领导”
        (三)部分干校重新恢复
        (四)部分干校与党校合办
    四、步履维艰,全面停办(1976.10~1982.8)
        (一)与党校相形见绌
        (二)深陷发展泥潭
        (三)全面停办
第三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办学内容
    一、学政治
        (一)学《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
        (二)学毛泽东和马列主义着作
        (三)学《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四)学党和中央的重要文件
        (五)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二、学工
        (一)营建校舍
        (二)开办小型工业
    三、学农
        (一)劳动内容
        (二)劳动强度
    四、学军
        (一)行军拉练
        (二)连排班编制
        (三)“四好”、“五好”运动
    五、社会调查
        (一)到农村插队落户
        (二)参与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三)为工农群众服务
    六、批判“资产阶级”
        (一)批“刘毒”
        (二)“批林整风”与“批林批孔”
        (三)“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四)批“四人帮”
第四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区域特点
    一、办校总数全国最多
    二、省直五七干校数量全国最多
    三、建校时间集中在1968年 10 至12月
    四、以地方五七干校为主要办校类型
    五、省直五七干校主要分布在粤北山区
    六、英德聚集了全省一流的文化人士
第五章 广东五七干校的历史影响
    一、对广大下放干部的影响
        (一)超负荷的体力劳动导致身体受创
        (二)残酷的政治斗争导致精神受创
        (三)家属受牵连累及
        (四)十分有限的收益
    二、对广东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造成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干扰各级机关单位的正常运转
        (四)摧残全省科教文等事业
        (五)对广东“文革”推波助澜
结语
附录:广东五七干校大事记
参考文献
致谢

(10)“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写作历程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与“黄花节”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写作历程
第二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意象研究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写作的“历史特征”
第三章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的经典化历程
    第一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在现代时期的经典化
    第二节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在当代时期的经典化
结语
附录 “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三百首(1917-1949)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十年改革奋勇创新酬壮志——宣工十年改革经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现存抗战石刻初步整理研究[D]. 李小慧.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唐代边疆与诗歌[D]. 杨辰宇. 吉林大学, 2019(10)
  • [3]陈文述研究[D]. 赵婧. 上海大学, 2019(03)
  • [4]1984年以来的《人民日报》奥运报道框架研究[D]. 张旭. 辽宁大学, 2019(01)
  • [5]唐之享先生《岁月诗痕》书评[J]. 陈仲庚,杨金砖,周甲辰,吴同和,潘雁飞.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8(11)
  • [6]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及演变研究[D]. 黄淑君. 兰州大学, 2018(01)
  • [7]《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8]抗战词坛研究 ——以晚清词史相关现象为背景[D]. 杜运威. 吉林大学, 2017(09)
  • [9]广东五七干校研究[D]. 邱志玲.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10]“黄花岗起义”纪念诗歌研究(1917-1949)[D]. 黎文娜. 厦门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十年改革创新,砥砺前行——玄工十年改革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