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评论”总目录,卷。 2002年19号1-4号

“核物理评论”总目录,卷。 2002年19号1-4号

一、《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第19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常东雪[1](2019)在《渤海国釉陶的产地研究》文中认为渤海国釉陶是公元8世纪出现在渤海国的一类铅釉陶,其釉色单一,时而多彩,器物类型和制作工艺与中原地区的唐三彩较为类似,故有时也称为渤海国三彩。目前在渤海国本地并没有发现烧造这类釉陶器的窑址,且这类釉陶与唐三彩在造型、釉色和制作方式相似,所以学术界常常将它们与中原唐三彩作比较。渤海国作为唐代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自建立以来就一直与唐朝保持着文化经济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渤海国釉陶是本地生产还是来自唐朝的产品,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笔者采集了渤海国上京城和中京城的釉陶日用器和建筑构件样品;为了对比分析,笔者采集了唐巩义黄冶窑和铜川黄堡窑的唐三彩日用器以及唐长安城大明宫太液池、三清殿、唐长安城西明寺和洛阳城白居易故居、洛阳城宫城上阳宫、洛阳城宫城九州池遗址的釉陶建筑构件和日用器样品。笔者依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分析了这些样品的胎、釉成分和铅同位素。此外,笔者收录了唐醴泉坊窑唐三彩日用器样品、渤海国克拉斯基诺城的日用器和一些渤海国上京城釉陶建筑构件的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上,笔者将渤海国铅釉陶分为日用器和建筑构件两类,从胎体原料来源、配釉工艺以及铅同位素三个方面讨论了渤海国釉陶的工艺和产地。从胎体成分分析看,渤海国釉陶建筑构件与唐釉陶建筑构件的胎料来源不同。唐釉陶建筑构件胎多用高岭土,但产自醴泉坊窑的釉陶建筑构件胎采用本地高铁或高钙粘土。而渤海国釉陶建筑构件用高铁易熔类粘土。渤海国上京城和中京城釉陶建筑构件的原料来源也存在一定差别。唐黄冶窑、黄堡窑唐三彩日用器胎使用高岭土,醴泉坊窑唐三彩日用器胎使用本地高铁或高钙类粘土。渤海国釉陶日用器多采用高铝高铁的粘土,但是克拉斯基诺城部分日用器的胎料为高铝低铁的高岭土。渤海国的都城很可能都拥有自己的窑址,可以大规模生产建筑构件,但是日用器这类对工艺技术要求较高的器物很可能是某些专门的窑场采用特定的原料生产的。从配釉工艺来看,渤海国釉陶的配釉工艺可能效仿了唐釉陶,唐釉陶多为铅硅化合物加入高岭土及着色剂的配釉工艺,而渤海国的釉陶日用器和建筑构件两类样品的配釉工艺有所不同。渤海国釉陶建筑构件的配釉工艺为粘土加入铅粉,但是上京城和中京城的釉陶建筑构件的成分比例并不统一。上京城釉陶建筑构件加入了高含量的铅元素,而中京城加入了高含量的硅元素。渤海国上京城和中京城的釉陶建筑构件绿釉由Fe元素参与显色,Fe元素来自于渤海国本地的高铁易熔粘土。同时,渤海国建筑构件中釉层成分中,还含有CuO,通过两城址的建筑构件黄绿釉色来看,CuO也起到了部分着色作用。渤海国釉陶日用器的配比方式与釉陶建筑构件不同,不同城址间日用器的配比方式也不相同。渤海国上京城绿釉日用器的配釉工艺为铅硅化合物加入本地粘土(粘土中自带着Fe元素显色),而克拉斯基诺城绿釉日用器的配釉工艺存在两种方式,胎料为本地高铝高铁粘土且釉层Al2O3含量低于24%的样品的配釉工艺为铅硅化合物加入本地粘土及着色剂(Fe2O3或CuO),而胎料与中原唐三彩类似且Al2O3含量高于24%的样品的配釉工艺为铅硅化合物加入高岭土及着色剂(Fe203或CuO)。釉层Al2O3含量高于24%的克拉斯基诺三彩日用器褐釉为铅硅化合物加入高岭土及着色剂的配釉工艺,着色剂Fe2O3为含铁量较高的铁氧化物。从铅同位素比值来看,渤海国釉料来源广泛。上京城釉陶日用器和建筑构件的铅料很可能来自于巩义黄冶窑,也有可能来自黄堡窑。中京城釉陶建筑构件的铅料来自于日本。克拉斯基诺城的釉陶日用器的铅料具有多源性,部分铅料来自于日本,部分铅料的来源与黄冶窑一致,部分铅料的来源与黄堡窑一致。由此说明,渤海国可能没有生产铅釉的原料,据此可以推测,渤海国的铅料都是通过贸易获得的。总体来说,渤海国应该存在生产铅釉陶的技术。渤海国釉陶的胎体原料采用本地的高铁易熔类粘土或者高铁高铝类粘土,釉料的配釉工艺可能效仿了唐釉陶,铅料来自于中原地区或者日本,最后在本地加工形成渤海国釉陶。同时,在分析渤海国和唐朝釉陶的铅同位素时,还发现了一些高放射成因铅,为寻找中国商代青铜器的高放射性成因铅的矿料来源增添了数据。

王保红[2](2013)在《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着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卫振海[3](2012)在《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岩土材料是具有很强结构性的复杂材料,岩土材料的结构性问题一直是本领域的难点和前沿问题。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岩土材料这类复杂材料的结构性问题的研究,了解和掌握这类具有结构性的复杂材料的描述方法,材料的性质、特点和受环境影响后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材料的结构性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是以构成材料的基础----材料颗粒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充分考察颗粒的几何形态、颗粒表面特征和颗粒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分析由颗粒构成结构的材料特点和特征,进一步分析由颗粒构成结构材料的力学和几何特性。通过对在颗粒尺度上的结构性能的分析,建立起颗粒尺度上的力学特性和几何特征与材料宏观尺度上的特性和性能的联系。通过以颗粒尺度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本文初步建立了岩土这类结构性材料的描述方法,这包括颗粒形态的描述、由颗粒构成的岩土材料结构的描述和与结构有关的材料结构性能的描述;初步建立起了结构性材料的静态分析方法;建立起了由颗粒构成的材料强度理论和与之相应的颗粒链分析方法;提出了由颗粒构成的结构性材料弹性模量、结构临界强度和几何变化特征三因素的全状态函数理论和由此导出的颗粒材料的本构关系。形成的主要概念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岩土材料的基础----颗粒的几何形态、表面特征和物理特性对材料的宏观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由颗粒所构成的结构形态是影响材料宏观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颗粒所形成的结构形态类型可以分为简单结构和复杂结构两种:简单结构可以分为基本均匀效应的连接体结构、链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复杂结构主要是分形结构;(3)岩土材料结构的静态(或弹性)性能,决定材料宏观的弹性模量,材料结构的临界强度决定材料的屈服强度。也就是说,材料的结构静态变化,与宏观弹性性能相关,结构临界强度变化与材料宏观塑性性能相关;(4)岩土材料结构的静态弹性模量、结构临界强度和几何状态这三要素,构成了具有结构性材料的材料全状态函数,依据全状态函数可导出相应材料的本构关系。岩土材料的复杂性源于其结构性。经典弹塑性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连续、均匀的无结构材料,属于简单材料。研究岩土材料的理论属于复杂材料力学理论。

吕志胜[4](2012)在《大型回转体铝合金构件微弧氧化工艺与装置》文中研究表明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表面改性技术,是一项在轻合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膜的新技术。微弧氧化在铝、镁、钛等金属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普通微弧氧化电源功率对于一次性处理大面积工件能力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大面积的回转体工件难以实现其表面处理。本文在微弧氧化技术下提出一种微弧氧化处理方法——局部浸入阳极旋转氧化法(简称阳极旋转氧化法),通过这种方法设计并制造相应的微弧氧化工艺工装,用于大面积回转体工件微弧氧化处理。试验过程中选用铝合金材料对该方法和装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和装置合理。本文还对传统整体浸入微弧氧化处理方法和局部浸入阳极旋转氧化法进行了对比,通过对制备好的陶瓷膜厚度、表面硬度、粗糙度等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所获陶瓷膜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分析了两种处理方法在工艺参数、膜层性能、微观组织和截面形貌等方面的不同。本文还研究了局部浸入阳极旋转氧化法在一定旋转速度范围内对微弧氧化工艺过程以及所制备陶瓷膜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陶瓷膜厚度、表面硬度、粗糙度以及陶瓷膜微观和截面形貌等。研究结果表明:1.对提出的局部浸入阳极旋转氧化法设计制造工艺工装,通过选用铝合金回转体工件,实现了在小功率微弧氧化电源条件下一次性连续处理大面积回转体工件。2.相比传统整体浸入法,局部浸入阳极旋转氧化法具有能降低工作电流,处理大面积工件的优势。通过对铝合金圆筒件试验,在相同等效时间内,局部浸入阳极旋转氧化法获的得陶瓷膜在生长速度,表面硬度,粗糙度,表面孔隙率,膜层均匀性等方面均优于整体浸入法。3.在局部浸入阳极旋转氧化法下,旋转速度对制备的陶瓷膜层性能有影响。通过试验,在实验条件最大旋转线速度时,所制备的陶瓷膜工艺稳定,且陶瓷膜生长速度,表面硬度,粗糙度,表面孔隙率等性能相对较好。

穆国俊[5](2008)在《棉花有益突变体的创制及突变性状的分子遗传学鉴定》文中研究表明采用EMS化学诱变、14N重离子注入及60Coγ射线辐照3种诱变方式处理冀棉20、农大156和农抗2号棉花品种,利用四分位法和系谱选择法筛选到植物学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突变体并采用SSR标记对突变体进行分子水平鉴定。筛选得到的有益突变体不仅可以丰富棉花种质资源同时也为相应基因的分离和克隆提供了研究材料。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采用1.5%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农大156种子幼胚获得棕纤维、无棉酚腺体突变体。对M1代浅棕纤维材料的进一步遗传分析,证实纤维颜色是由1对基因控制(1白色:2浅棕色:1深棕);纤维颜色与纤维品质性状明显负相关,随着纤维颜色加深纤维长度逐渐变短、强力逐渐变低、麦克隆值逐渐变大、伸长率逐渐提高。在基因组SSR标记的DNA水平上检测验证了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的遗传差异性。2.采用250Gy的60Coγ射线辐射农抗2号种子,在M2代获得了超鸡脚叶、无棉酚腺体突变体。该突变体的叶形基因为L°L°、无腺体基因为glgl。利用经典遗传学方法证实超鸡脚叶对阔叶为不完全显性;突变体的无色素腺体性状是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并且与叶形基因独立遗传。基因组SSR标记的DNA水平上检测验证了遗传差异性。3.采用0.5%EMS诱变冀棉20种子。通过四分位法结合系谱选择,在M4代获得了M4-66-4和M4-236-5两个突变体。M4-66-4的绒长为26.58mm较对照降低了1.99mm、比强度为24.8cN/tex较对照下降了1.90 cN/tex;M4-236-5的绒长为30.44mm较对照提高了1.87mm、比强度为30.00cN/tex较对照提高了3.30 cN/tex。突变体M4:5家系的绒长和比强度表现稳定。在60对与纤维长度相关和52对与纤维强力相关的SSR引物中BNL1414、BNL1434、BNL2821、BNL1421、BNL4030和JESPR300六对引物能够在突变体与冀棉20之间扩增出明显差异的多态性33条。两个突变体的M4:5家系的SSR多态性条带表现稳定。该结果从分子水平验证了突变体M4-66-4、M4-236-5的遗传稳定性及其与冀棉20的遗传差异性。4.采用0.125%EMS对冀棉20进行合子诱变。在M3代筛选到突变体合诱M3-4-2,其籽指为13.12g高出对照3.61g,M3:4家系表现稳定。采用0.5%EMS对冀棉20进行种子诱变,在M4代选择到突变体M4-97-2-4,其籽指为6.80 g低于对照4.08g,M4:5家系表现稳定。通过对合诱M3-4-2、M4-97-2-4和冀棉20的SSR标记多态性分析,在17对与籽指相关的SSR引物中JESPR114和CIR354两对引物在突变体与冀棉20之间共扩增出4条多态性条带。对突变体的后代家系进行DNA标记多态性检测,4条多态性条带表现稳定。该结果从分子水平验证了突变体合诱M3-4-2、M4-97-2-4的遗传稳定性及其与冀棉20的遗传差异性。5.采用1.5%EMS对农大156进行种子诱变。在M4代筛选到突变体N-156M4-101-3,其绒长为30.28mm较对照提高了1.38mm、比强度为31.20cN/tex较对照提高了1.1cN/tex、麦克隆值为4.86较对照提高了1.03。M4:5家系表现稳定。采用80 Gy14N重离子注入农大156。在M3代筛选到突变体14N-156 M3-100-4,其绒长为27.42mm较对照下降了1.48mm;比强度为23.70cN/tex较对照下降了6.4cN/tex;麦克隆值为5.13较对照提高了1.30。M3:4家系表现稳定。对14N-156 M3-100-4、N-156 EMSM4-101-3与农大156进行SSR多态性差异检测。在60对与纤维长度相关、52对与纤维强力相关、42对与麦克隆值相关的SSR引物中,BNL2821、BNL3280、BNL4030、BNL1513和TMG8五对引物能够在突变体与农大156之间扩增出16条多态性条带。两个突变体的后代家系的SSR多态性与两个突变体的品质性状表型一致,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两个突变体纤维长度、强力及细度的遗传稳定性及其与农大156的遗传差异性。

周梦玲[6](2006)在《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模式探讨 ——以核电站决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工程哲学是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决策在工程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工程决策的研究、丰富和提升一方面有赖于工程哲学理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具体案例的导入和分析又以个案丰富了一般原理,并有益于指导实践。基于此,本文从能源问题入手,引入核电站这一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及运作,通过深入分析和反思,从科学理论、科学方法运用等方面探讨科学决策,从哲学的角度透视核电站决策机制,探讨政府在重大工程技术项目中的决策模式,进一步丰富工程哲学的理论和指导现实决策。主要创新点:一是研究视角新,从核电的角度研究工程哲学还未见有深入报道。二是研究方法新。本文主要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考虑到各方因素间的博弈,设计权重,分析情境,反思决策的实施。三是研究结论对于实践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通过对核电工程决策的研究,认识到工程的决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信息需要进一步公开透明。本文的研究要意在于:从技术的角度,核电决策具备了实施的技术基础;从公众角度看,决策程序的公正、信息公开及过程透明、公众的参与可以对决策起到修正作用,并有利于形成有益的反馈机制;从社会角度看,核电方案的选择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伦理问题,需要从多方加以关注;从生态环境来看,既要通过技术提升解决后续问题,也要解决好生态伦理的问题;从政府角度看,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民主政治,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此上对于分析研究其它的工程哲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嵬[7](2004)在《《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文中研究表明通过收集和梳理我国正式公开发行的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期刊目录和内容,探讨和建立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统一规范的等级评定标准,以解决长期以来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缺乏权威性等级鉴定标准给晋升职称、申报课题、申报各类奖项带来的不便。填补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图书馆学、设计艺术学等学科提供权威性的决策支撑。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我国现有公开发行的,具有正式刊号的96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包括建筑设计类52种;景观园林设计类8种;规划设计类14种;室内设计类22种)期刊杂志。 首先,我们采用打分入围的方法先将所有期刊进行初评。分别按设定的七个得分项打分,完成对期刊评定中“定量”的研究。确定出入围期刊,共59种。 第二步,对入围期刊进一步完成“定性”的研究,即对期刊所刊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针对每本期刊,有选择地对刊出论文阅读、评论,并作出简评,进一步筛选出核心期刊和一级期刊,共30种。确定二级刊物29种。 第三步,再从筛选出的核心、一级刊物中挑选出一级期刊,共10种。 第四步,甄选出最为优秀的核心期刊共20种。 由此得出研究结果: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20种;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10种;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29种。 本研究课题建立了一套较科学、客观、严谨的鉴定方法,可以作为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的研究基础。同时,等级鉴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进一步探讨此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进行动态的跟踪研究。

二、《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第19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第19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国釉陶的产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渤海国历史和考古研究现状
    1.1 渤海国历史研究
        1.1.1 近现代渤海国历史研究成果
        1.1.2 渤海国的历史和疆域
        1.1.3 渤海国与唐朝的文化交流
        1.1.4 渤海国五京制及其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
    1.2 渤海国考古研究
        1.2.1 中国境内的渤海国考古工作
        1.2.2 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渤海国考古工作
        1.2.3 朝鲜境内的渤海国考古工作
        1.2.4 渤海国墓葬和城址研究成果
    1.3 渤海釉陶的发现和研究
        1.3.1 渤海国遗址和墓葬出土的釉陶
        1.3.2 渤海国釉陶的风格分析
        1.3.3 渤海国釉陶的科技分析
        1.3.4 唐三彩的科技分析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遗址与样品介绍
    2.1 采样遗址简介
        2.1.1 渤海国采样遗址介绍
        2.1.1.1 渤海国上京城
        2.1.1.2 渤海国中京城
        2.1.2 中原地区窑址采样遗址介绍
        2.1.2.1 巩义黄冶窑
        2.1.2.2 铜川黄堡窑
        2.1.3 唐洛阳城采样遗址介绍
        2.1.3.1 洛阳城宫城九州池
        2.1.3.2 洛阳城宫城上阳宫
        2.1.3.3 洛阳城白居易故居
        2.1.4 唐长安城采样遗址介绍
        2.1.4.1 大明宫太液池
        2.1.4.2 大明宫三清殿
        2.1.4.3 西明寺
    2.2 样品描述
    2.3 样品实验分析仪器及条件
        2.3.1 胎、釉成分分析的仪器及实验条件
        2.3.2 铅同位素分析的仪器及条件
第三章 铅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分析
    3.1 实验样品及来源
    3.2 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1 唐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1.1 窑址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1.2 唐长安城出土唐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1.3 唐洛阳城出土唐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2 渤海国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2.1 渤海国各城址与中原地区各窑址釉陶样品的比较
        3.2.2.2 渤海国各城址釉陶样品的胎体成分特征
        3.2.2.3 渤海国与中原遗址建筑构件釉陶样品的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铅釉陶的配釉工艺研究
    4.1 实验样品及来源
    4.2 样品的釉层成分
        4.2.1 唐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1.1 黄冶窑和黄堡窑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1.2 唐长安城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1.3 唐洛阳城出土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2 渤海国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
        4.2.2.1 渤海国各城址绿釉样品的釉层成分
        4.2.2.2 克拉斯基诺城褐釉样品的釉层成分
        4.2.3 渤海国釉陶与唐釉陶样品的釉层成分比较
        4.2.3.1 渤海国各城址与唐朝各遗址绿釉陶釉层成分对比
        4.2.3.2 渤海国各城址与唐朝各遗址黄(褐)釉陶釉层成分对比
    4.3 配釉工艺分析
        4.3.1 唐窑址出土釉陶的配釉工艺分析
        4.3.1.1 黄冶窑与黄堡窑绿釉的配釉工艺
        4.3.1.2 黄冶窑与黄堡窑黄(褐)釉的配釉工艺
        4.3.2 唐遗址出土釉陶的配釉工艺分析
        4.3.2.1 唐代遗址出土釉陶绿釉的配釉工艺
        4.3.2.2 唐代遗址出土釉陶黄(褐)釉的配釉工艺
        4.3.3 渤海国釉陶的配釉工艺分析
        4.3.3.1 渤海国绿釉陶的配釉工艺
        4.3.3.2 渤海国克拉斯基诺城褐釉日用品的配釉工艺分析
        4.3.4 渤海国三彩和唐三彩日用器白釉样品的配釉工艺分析
        4.3.4.1 渤海国三彩日用器与唐三彩白釉的釉层成分
        4.3.4.2 渤海国三彩白釉日用器与唐三彩白釉的配釉工艺
    4.4 小结
第五章 铅釉陶的铅同位素分析
    5.1 实验样品及来源
    5.2 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分析
        5.2.1 唐釉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1.1 各窑址唐三彩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1.2 唐长安城釉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1.3 唐洛阳城釉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2 渤海国釉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2.1 上京城日用器和釉陶建筑构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2.2 中京城釉陶建筑构件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2.3 克拉斯基诺城日用器的铅同位素比值特征
        5.2.3 中原地区唐釉陶的高放射性成因铅问题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2)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4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科学的分类与计量的基础
    1.1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1.1.1 科学的一维分类
        1.1.2 科学的二维分类
        1.1.3 科学的三维分类
        1.1.4 科学的四维分类
        1.1.5 科学的五维分类
        1.1.6 科学的六维分类
    1.2 科学分类的实证研究
        1.2.1 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
        1.2.2 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1.2.3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
        1.2.4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1.2.5 结论与启示
    1.3 计量指标的设定
        1.3.1 资料来源
        1.3.2 计量指标的确定与范畴
        1.3.3 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2.1 NATURE的综述
    2.2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2.2.1 NATUR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2.2.2 NATUR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2.2.3 NATUR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2.2.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2.3 从NATUR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三章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3.1 SCIENCE的综述
    3.2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3.2.1 SCIENC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3.2.2 SCIENC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3.2.3 SCIENC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3.3 从SCIENC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四章 NATURE和SCIENCE的计量结果比较分析及验证
    4.1 总信息量的比较
    4.2 NATURE和SCIENCE反映出的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1 基础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3 应用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4 与国内外对NATURE和SCIENCE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4.3 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五章 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5.1 20世纪基础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1.1 20世纪生物学发展态势
        5.1.2 20世纪化学发展态势
        5.1.3 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5.1.4 20世纪数学发展态势
        5.1.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态势
        5.1.6 20世纪天文学发展态势
    5.2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2.1 20世纪人类学发展态势
        5.2.2 20世纪历史学及艺术与文学发展态势
    5.3 20世纪应用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3.1 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5.3.2 20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态势
    5.4 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分析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1 NATUR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附录2 SCIENC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岩土材料结构问题研究现状
        1.2.1 实验研究及分析技术
        1.2.2 岩土结构性定量描述
        1.2.3 岩土结构模型理论研究
    1.3 理论分析与问题的讨论
        1.3.1 岩土结构性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认识问题
        1.3.2 几个具体问题的讨论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1.4.1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岩土的结构性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2 岩土材料结构理论概要
    2.1 岩土材料的特征
        2.1.1 岩土材料的颗粒特征
        2.1.2 岩土材料的结构特征
        2.1.3 岩土材料的力学效应特征
    2.2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及相关内容
        2.2.1 建立岩土材料结构模型考虑的因素
        2.2.2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的基本假定
        2.2.3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体系
    2.3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分析理论主要思想和内容
    2.4 基于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的分析理论与方法讨论
        2.4.1 统一理论与多尺度思想
        2.4.2 基于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理论分析的方法和流程
3 岩土材料的颗粒形态研究
    3.1 颗粒的几何形态参数及其描述
        3.1.1 影响颗粒形态的主要参数
        3.1.2 颗粒形态的描述模型
        3.1.3 平面与特殊曲面构成的多面体颗粒
        3.1.4 多面体颗粒的特性参数
    3.2 岩石结构面及颗粒模拟生成模型
        3.2.1 结构面及节理方法分组及统计
        3.2.2 模拟结构面及颗粒的生成方法
        3.2.3 颗粒生成的模拟程序
    3.3 颗粒搬运生成及生长型模型
        3.3.1 搬运的类型及特点
        3.3.2 搬运颗粒生成理论及模型
        3.3.3 生长型颗粒模型
4 岩土材料颗粒间连接关系及性能研究
    4.1 颗粒形态及接触类型
        4.1.1 颗粒的简化形态
        4.1.2 颗粒间的接触类型
        4.1.3 颗粒间作用力模型
    4.2 颗粒接触类型及弹性域模型
        4.2.1 颗粒接触作用力类型及模型
        4.2.2 弹性域模型及其假定
        4.2.3 颗粒接触面上弹性域的确定
    4.3 小接触面颗粒接触的刚度计算
        4.3.1 二维直面颗粒连接
        4.3.2 抛物曲面颗粒连接
    4.4 颗粒连接性能的影响特性分析
        4.4.1 颗粒连接参数对连接性能的影响
        4.4.2 颗粒连接性能对颗粒堆集系统性能的影响
    4.5 水对颗粒连接性能的影响
        4.5.1 岩土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4.5.2 粘土颗粒及水的作用
        4.5.3 粗颗粒土的毛细作用模型
5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几何拓朴关系及其描述
    5.1 结构网络模型基本假定
    5.2 结构网络模型的描述
        5.2.1 节点
        5.2.2 连接(边)
        5.2.3 网络
    5.3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的相关统计参数
        5.3.1 节点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5.3.2 连接(边)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5.3.3 网络形态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5.4 特殊类型岩土材料结构网络模型的描述
        5.4.1 规则结构网络模型
        5.4.2 简单分形结构网络模型
6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方法
    6.1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基本条件和内容
        6.1.1 岩土材料的弹性与塑性
        6.1.2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前提与条件
        6.1.3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6.1.4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基本假定
    6.2 颗粒连接分析
        6.2.1 颗粒连接的简化模型
        6.2.2 颗粒连接的影响域(Voronoi)
        6.2.3 颗粒连接影响域上的宏观等效参数
    6.3 颗粒链与力链分析
        6.3.1 颗粒链类型及影响因素
        6.3.2 颗粒链的静态受力分析
        6.3.3 颗粒链的稳定性分析
    6.4 统计域分析理论
        6.4.1 统计域的概念基础
        6.4.2 均匀化思想和等效参数
        6.4.3 统计域上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7 静态组构独立分布连接型颗粒材料本构模型
    7.1 模型思路及基本假定
        7.1.1 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7.1.2 基本假定
    7.2 统计域上的能量等效均匀化
        7.2.1 统计域上的能量等效
        7.2.2 颗粒连接体的变形能
    7.3 统计域上的本构模型
        7.3.1 统计域上的宏观位移及应变能
        7.3.2 连接体的端部位移及统计域上应变能的表达
        7.3.3 统计域的等效本构关系
    7.4 本构模型的若干问题讨论
        7.4.1 各项参数所具有的意义
        7.4.2 对影响参数进一步分析
        7.4.3 分析的结论
8 引入形参数的颗粒系统的均匀化理论
    8.1 形参数均匀化方法
        8.1.1 形参数的基本概念
        8.1.2 形参数的确定方法
        8.1.3 考虑形参数影响的岩土材料本构关系
    8.2 常见类型位移模式和结构的形参数
        8.2.1 线性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8.2.2 二次曲线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8.2.3 串联结构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8.2.4 简单分形结构位移模式和形参数分析
    8.3 一般结构形参数的确定方法探索
        8.3.1 一般结构位移模式的表述和已知位移的结构形参数
        8.3.2 受力分布法确定结构位移模式和形参数
        8.3.3 刚度比近似方法确定位移模式和形参数
    8.4 形参数意义及特点
        8.4.1 形参数与形函数的关系
        8.4.2 形参数的不确定性
        8.4.3 形参数的实用性确定方法讨论
9 稳定土体结构刚度等元胞正交模型
    9.1 模型的基本假定和孔的描述
        9.1.1 基本假定
        9.1.2 孔的描述
    9.2 基于等元胞正交模型的土体性能分析
        9.2.1 孔占据的连接体数量的计算
        9.2.2 统计域各方向上连接体数计算
        9.2.3 结构连接体等刚度条件下本构关系
    9.3 带孔结构的性能分析
        9.3.1 带孔结构的折减系数分析法
        9.3.2 孔的分布及特征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9.4 模型分析结果的推广
10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理论概述
    10.1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
        10.1.1 岩土材料结构破坏的概念
        10.1.2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
    10.2 岩土材料结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分析
        10.2.1 颗粒连接体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分析
        10.2.2 结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
        10.2.3 宏观弹塑性变形特点与微观结构破坏的关系
    10.3 岩土材料强度模型及其特点
        10.3.1 初始强度模型
        10.3.2 完全破坏强度模型
        10.3.3 考虑统计域结构形态影响的强度模型
        10.3.4 以度分布为基础的能量强度模型
11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模型理论
    11.1 土体简单颗粒结构强度模型
        11.1.1 模型基本假定
        11.1.2 颗粒间的连接强度
        11.1.3 颗粒连接的应力强度
    11.2 统计域上的结构强度
        11.2.1 统计域结构强度的表达
        11.2.2 统计域结构强度模式的讨论
        11.2.3 应力梯度与强度
        11.2.4 连接结构形态对强度的影响
    11.3 一些问题的思考
        11.3.1 岩土材料结构性参数和颗粒大量性的解决思路
        11.3.2 岩土材料结构强度空间特征的分析
        11.3.3 岩土材料结构强度模型分析的几点结论
12 土体颗粒链强度模型
    12.1 颗粒链强度模型
        12.1.1 基本假定
        12.1.2 颗粒链刚度分析
        12.1.3 颗粒链的刚度比较和选取方法
        12.1.4 颗粒链强度
    12.2 摩擦型颗粒链强度分析
    12.3 基于颗粒稳定链的土体强度理论
        12.3.1 稳定链土体强度理论要点
        12.3.2 稳定链参数影响分析
    12.4 颗粒链强度理论的工程应用思考及其结论
        12.4.1 隧道开挖中的拱及孔洞问题分析
        12.4.2 颗粒链强度理论分析的若干结论
13 分形结构土体强度理论
    13.1 分形结构的特点及其描述
        13.1.1 土体分形的特点
        13.1.2 土体分形结构体的描述
        13.1.3 多重分形结构
    13.2 分形结构的强度分析
        13.2.1 连接点强度的连续化处理方法
        13.2.2 连接点应力强度的计算
        13.2.3 分形结构的应力强度
        13.2.4 应力强度影响因素的讨论
    13.3 分形土体结构强度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13.3.1 孔隙尺度分布与分形结构强度
        13.3.2 土体强度与尺度相关性
        13.3.3 土体结构的重整化方法与包络强度
14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基础
    14.1 岩土材料的结构动态变化特征
        14.1.1 岩土材料的宏观动态变化特征
        14.1.2 岩土材料颗粒的动态变化特征
        14.1.3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的动态变化特征
    14.2 岩土材料动态分析的概念
        14.2.1 颗粒的状态及连接分布状态的概念
        14.2.2 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与变形分析
        14.2.3 岩土材料中的结构屈服概念
    14.3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原理及方法
        14.3.1 最复杂原理
        14.3.2 最大孔原理
        14.3.3 恒扰动原理
        14.3.4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方法
15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的马尔科夫模型
    15.1 基本假定和相关解释
        15.1.1 基本假定
        15.1.2 相关解释
    15.2 结构演化模型
        15.2.1 结构连接模态的定义
        15.2.2 结构连接模态的离散化
        15.2.3 结构状态演化递推模型
    15.3 传递概率矩阵
        15.3.1 传递概率矩阵参数的确定思路
        15.3.2 概率矩阵参数的确定方法
        15.3.3 传递概率矩阵的特性分析
    15.4 结构演化的状态统计量及本构关系
        15.4.1 结构演化的状态统计量
        15.4.2 考虑岩土材料结构性的动态本构关系
        15.4.3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的程序
16 岩土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
    16.1 材料结构状态及状态可达网络
        16.1.1 材料结构状态的定义和分类
        16.1.2 材料结构状态可达网络的概念和类型
        16.1.3 材料结构可达状态网络的分析
    16.2 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及全状态函数的概念
        16.2.1 考虑结构性材料弹塑性概念
        16.2.2 岩土材料结构状态的演化特征
        16.2.3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概念
    16.3 基于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本构关系模型
        16.3.1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基本假定
        16.3.2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表达式
        16.3.3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一些特例分析
    16.4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讨论
        16.4.1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特点
        16.4.2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构建
        16.4.3 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的意义与发展
17 结论
    17.1 主要相关概念的总结和结论
    1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大型回转体铝合金构件微弧氧化工艺与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铝合金特点与应用
    1.2 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
    1.3 微弧氧化技术
        1.3.1 微弧氧化概述
        1.3.2 微弧氧化基本原理
        1.3.3 微弧氧化基本过程
        1.3.4 微弧氧化基本特点
    1.4 铝合金微弧氧化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1.4.1 国外研究状况
        1.4.2 国内研究状况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目的
        1.5.1 论文选题的意义
        1.5.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微弧氧化处理
        2.2.1 试样材料
        2.2.2 实验电解液选择
        2.2.3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2.2.4 微弧氧化工艺流程
    2.3 膜层测试分析方法
        2.3.1 微弧氧化膜层厚度测定
        2.3.2 微弧氧化膜层硬度测定
        2.3.3 微弧氧化膜层粗糙度测定
        2.3.4 微弧氧化膜层组织形貌观察与截面分析
第三章 试验方法和装置
    3.1 试验方法
    3.2 试验方法特点
    3.3 试验工装设计
    3.4 试验工装制备
    3.5 阳极旋转氧化法以及装置创新
第四章 阳极旋转微弧氧化工艺
    4.1 整体浸入法微弧氧化工艺
    4.2 阳极旋转氧化法微弧氧化工艺
        4.2.1 不同旋转线速度阳极旋转氧化法工艺
        4.2.2 不同旋转线速度阳极旋转氧化法边缘效应
        4.2.3 不同处理时间阳极旋转氧化法工艺
第五章 阳极旋转氧化法陶瓷膜性能分析
    5.1 整体法和阳极旋转氧化法陶瓷膜性能分析
        5.1.1 陶瓷膜外观形貌分析
        5.1.2 陶瓷膜厚度分析
        5.1.3 陶瓷膜表面硬度分析
        5.1.4 陶瓷膜粗糙度分析
        5.1.5 陶瓷膜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5.1.6 陶瓷膜截面形貌分析
    5.2 不同旋转线速度阳极旋转氧化法分析
        5.2.1 陶瓷膜外观形貌分析
        5.2.2 陶瓷膜厚度分析
        5.2.3 陶瓷膜表面硬度分析
        5.2.4 陶瓷膜粗糙度分析
        5.2.5 陶瓷膜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5.2.6 陶瓷膜截面形貌分析
结论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棉花有益突变体的创制及突变性状的分子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γ射线在棉花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1.2 离子注入技术在棉花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1.3 EMS化学诱变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1.4 合子化学诱变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1.5 低酚棉遗传机制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6 分子标记在诱变材料鉴定方面的应用
    2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植物材料
        1.1.1 用于种子诱变的品种(系)及性状特点
        1.1.2 用于合子诱变的品种及性状特点
        1.2 试剂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诱变方法及处理的组织部位
        2.2 M_1代材料的处理方法
        2.3 M_2代及后续世代的田间观察及室内考种
        2.4 纤维品质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2.5 G-20籽指突变体的筛选
        2.6 棉花全基因组DNA(gDNA)提取和纯化
        2.7 SSR标记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不同诱变方式的敏感性研究及适宜诱变剂量的确认
        1.1 不同品种对EMS种子诱变的敏感性分析
        1.2 冀棉20棉铃发育对EMS合子诱变的敏感性分析
        1.3 农大156对~(14)N重离子注入的敏感性分析
        1.4 农抗2号对γ射线辐照的敏感性分析
    2 植物学性状突变体的发现和筛选
        2.1 M_1代植物学性状突变体的初选
        2.2 M_1突变体的确认及M_2代主要植物学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2.3 超鸡脚叶无棉酚腺体突变体的遗传稳定及其鉴定
        2.3.1 突变体叶形及棉酚腺体遗传属性的验证
        2.3.2 超鸡脚叶、无棉酚腺体突变体的筛选
        2.3.3 突变体自交后代个体的SSR分析
        2.4 棕纤维、无棉酚腺体突变体的遗传稳定及其鉴定
        2.4.1 突变体纤维颜色及棉酚腺体的稳定及其遗传属性的验证
        2.4.2 纤维色泽对纤维品质性状的影响
        2.4.3 棕纤维、无棉酚腺体突变体的SSR标记鉴定
    3 籽指突变体的筛选及其SSR标记鉴定
        3.1 高籽指突变体的筛选
        3.1.1 棉花合子期EMS处理对籽指的诱变效应
        3.1.2 M_2代及后续世代高籽指突变体的选择
        3.1.3 合诱M_3-4-2高籽指突变体的表型水平鉴定
        3.2 低籽指突变体的筛选
        3.2.1 EMS诱变M_2籽指突变体的选择
        3.2.2 M_3及后续世代低籽指突变体的筛选
        3.2.3 M_4-97-2-4低籽指突变体的稳定性鉴定
        3.3 合诱M_3-4-2与M_4-97-2-4的SSR标记鉴定
    4 纤维品质性状突变体的筛选及其SSR标记鉴定
        4.1 G-20纤维长度和强力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4.1.1 M_2代纤维品质性状突变体的筛选
        4.1.2 品质性状突变体在M_3代及后续世代的筛选
        4.1.3 突变体M_4-66-4和M_4-236-5纤维长度和强力遗传稳定性的鉴定
        4.1.4 突变体M_4-66-4和M_4-236-5的SSR标记鉴定
        4.2 N-156纤维长度、强力和细度突变体的筛选及鉴定
        4.2.1 采用EMS化学诱变获得纤维品质突变体
        4.2.2 采用重离子注入获得纤维品质突变体
        4.2.3 突变体N-156 M_4-101-3和~(14)N-156 M_3-100-4之间的表型差异
        4.2.4 突变体N-156 M_4-101-3和~(14)N-156 M_3-100-4的SSR标记鉴定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关于植物学性状的变异和遗传
        1.2 关于纤维品质突变体的诱变和选择
        1.3 关于籽指突变体的诱变和选择
        1.4 关于突变体的SSR标记的探讨
    2 结论
        2.1 最佳诱变剂量的确定
        2.2 植物学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2.3 籽指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2.4 冀棉20纤维品质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2.5 农大156纤维品质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Ⅰ 与纤维长度相关的部分SSR引物序列
附表Ⅱ 与纤维强力相关的部分SSR引物序列
附表Ⅲ 与籽指相关的SSR引物序列
附录Ⅳ 用于植物学性状鉴定的SSR引物序列
附录Ⅴ 与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相关的QTL
作者简介
致谢
附件

(6)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模式探讨 ——以核电站决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
    二、理论依据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第一章 国外核电站技术发展和决策机制演进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不同历史时期核电技术的发展及决策机制
        一、起步时期
        二、蓬勃发展时期
        三、低谷时期
    第二节 不同核电站类型决策分析
        一、数据
        二、分析
    第三节 不同国家的核电决策
第二章 核电站决策分析
    第一节 核电站建设相关因素
        一、核电之优势
        二、核电之劣势
        三、不确定因素
    第二节 核电站建设的决策过程
        一、决策因素间的博弈
        二、劣势消除的可能性及途经
        三、不确定因素的消除及转化
        四、博弈分析
        五、核电决策过程的特殊性
第三章 中国核电站决策分析
    第一节 中国现有核电站决策案例
        一、秦山核电站的决策背景
        二、秦山核电站的建设概况
        三、对秦山核电站建设成效的反思
    第二节 核电决策中的影响因子
        一、政治
        二、经济
        三、不确定性
    第三节 中国核电的决策程序及特点
        一、自上而下
        二、逐步追加和完善
        三、中国核电决策程序的特殊性
第四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① 课题背景
    ②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的发行及评定现状
    ③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框架和方法
    1.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概念的阐述
    1.2 等级鉴定的方法探讨
        1.2.1 打分入围法
        ① 得分项一: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
        ② 得分项二:被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③ 得分项三:期刊主管、主办单位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④ 得分项四:期刊创刊年限
        ⑤ 得分项五:期刊获奖情况
        ⑥ 得分项六:期刊学术文章所占百分比
        ⑦ 得分项七:专家评审
    1.3 主要技术路线
2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2.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按首字母排序)
        2.1.1 建筑设计类
        (01) 《安徽建筑》
        (02)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03)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04)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5) 《东南大学学学报》
        (06) 《福建建筑》
        (07)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08) 《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09) 《高等建筑教育》
        (10) 《广东建筑装饰》
        (11) 《广东土木与建筑》
        (12) 《广西土木建筑》
        (13) 《广州建筑》
        (14)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15) 《华南理工大学学学报》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1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8) 《华中建筑》
        (19) 《建材.建筑.装修》
        (20)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1) 《江苏建筑》
        (22) 《建筑》
        (23) 《建筑创作》
        (24) 《建筑技术及设计》
        (25) 《建筑科学》
        (26) 《建筑师》
        (27) 《建筑学报》
        (28) 《建筑知识》
        (29) 《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30) 《南方建筑》
        (31)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2)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33) 《清华大学学报》
        (34) 《四川建筑》
        (35)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36) 《时代建筑》
        (37)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38) 《上海建设科技》
        (39) 《世界建筑》
        (40) 《世界建筑导报》
        (41) 《设计新潮/建筑》
        (42) 《山西建筑》
        (43) 《天津大学学报》
        (4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45)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46) 《新建筑》
        (47)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8) 《云南建筑》
        (49) 《中国建设信息》
        (50) 《浙江建筑》
        (51) 《中外建筑》
        (52) 《住宅科技》
        2.1.2 景观园林设计类
        (0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02) 《古建园林技术》
        (03) 《广东园林》
        (04) 《蓝天园林》
        (0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06) 《园林》
        (07) 《园艺学报》
        (08) 《中国园林》
        2.1.3 规划设计类
        (01) 《北京规划建设》
        (02) 《城市》
        (03) 《城市开发》
        (04) 《城市发展研究》
        (05) 《城市规划》
        (06) 《城市规划汇刊》
        (07) 《城市问题》
        (08) 《规划师》
        (09) 《国外城市规划》
        (10) 《上海市城市管理学院学报(当代建设)》
        (11)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2)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13) 《现代城市研究》
        (14) 《小城镇建设》
        2.1.4 室内设计类
        (01) 《缤纷》
        (02) 《城市住宅》
        (03) 《国际家居》
        (04) 《家具》
        (05) 《家具与环境》
        (06) 《家具与室内装饰》
        (07) 《家居主张》
        (08) 《家饰》
        (09) 《美家》
        (10) 《瑞丽-家居》
        (11) 《现代装饰》
        (12) 《上海家居》
        (13) 《世界家苑》
        (14) 《室内设计》
        (15) 《室内设计与装修》
        (16) 《时尚家居》
        (17) 《新材料.新装饰》
        (18) 《新居室》
        (19) 《中国厨卫》
        (20)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1) 《装饰》
        (22) 《装饰装修天地》
3 研究分析与评论
    3.1 入围期刊
    3.2 核心、一级期刊的筛选
    3.3 一级期刊的挑选
    3.4 核心期刊的甄选
4 研究结论
    4.1 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专业期刊等级鉴定结果:
        Ⅰ 核心刊物(权威学术期刊)
        Ⅱ 一级刊物(重要学术期刊)
        Ⅲ 二级刊物(一般学术期刊)
5 参考文献
6 后记
7 附录
    附录1: 艺术设计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期刊等级研究成果调查表
    附录2: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
    附录3: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附录4: 新闻出版署的《中国期刊方阵》社科期刊、《双效期刊》、《双百期刊》、《双高期刊》

四、《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第19卷第1—4期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国釉陶的产地研究[D]. 常东雪. 南京大学, 2019(07)
  • [2]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D]. 王保红. 山西大学, 2013(12)
  • [3]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D]. 卫振海.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4]大型回转体铝合金构件微弧氧化工艺与装置[D]. 吕志胜. 长安大学, 2012(07)
  • [5]棉花有益突变体的创制及突变性状的分子遗传学鉴定[D]. 穆国俊.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6)
  • [6]重大工程项目决策模式探讨 ——以核电站决策为例[D]. 周梦玲. 东南大学, 2006(04)
  • [7]《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环境艺术部分》[D]. 高嵬. 中国美术学院, 2004(01)

标签:;  ;  ;  ;  ;  

“核物理评论”总目录,卷。 2002年19号1-4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