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电变压器安全防护技术

农村配电变压器安全防护技术

一、农村配变的安全保护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曾诚[1](2020)在《混压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与防雷特性分析》文中提出同塔混压输电在增大输电容量、节约线路走廊资源和减少建设成本等方面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发展前景。对超高压与特高压同塔混合输电开展的前期研究发现,由于多回输电线路之间存在电磁耦合,影响输电线路的过电压水平,其中直击雷过电压是引起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对超、特高压混压输电线路耐雷水平进行重新评估,针对性地加强线路的防雷保护措施。论文论述了雷电过电压原理、雷电防护计算方法,以单回±800kV与双回500kV交直流同塔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应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搭建了线路分布式参数模型,对雷电流、杆塔、波阻抗、接地电阻、绝缘子等分别建立了仿真模型。应用改进电气几何模型,考虑了避雷线对输电线路以及多回线路彼此之间的互相屏蔽作用,计算了在不同雷电入射角下的线路绕击情况;分析了雷击线路杆塔时,雷击通道以及杆塔中的雷电流分布情况;对雷电流在杆塔中的传播、雷电流波形对杆塔电流分布的影响以及杆塔对浪涌响应的影响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得到了不同接地电阻和避雷线保护角的大小对输电线路反击、绕击耐雷特性以及雷电过电压的影响,提出了提高线路反击与绕击耐雷性能的有效措施。论文针对雷电反击与绕击时架空线路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特性进行研究,揭示了雷击杆塔时交流线路A相上的过电压最大,绕击直流线路时,正极导线过电压最大,绕击交流线路时A相过电压最大。通过对线路加强绝缘、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合理架设避雷线、安装避雷针、增加避雷线的横担长度、减小保护角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线路过电压水平,防止雷击引起的绝缘闪络,有效提高了混压输电线路耐雷水平。

刘曼琴[2](2020)在《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建模与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能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清洁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发展迅速。双馈风力发电机(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目前已成为在风电场中的主流风电机型,在DFIG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时,由于本身结构的限制,其控制能力很容易受到电网故障的影响,且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的概率要远高于对称故障,研究不对称故障下DFIG风电机组PWM逆变器的控制策略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详细研究了 DFIG的组成结构以及运行理论,对风力机、转子侧与网侧PWM逆变器主要模块的运行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在理论与计算的基础上,分析转子侧和网侧PWM逆变器的传统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采用传统控制策略的DFIG风电系统进行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电网故障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网发生对称故障时,传统控制策略能较好支撑DFIG进行低压穿越,在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时,采用传统控制策略的DFIG未达到低压穿越的国家标准,需进近一步地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和改进。其中转子侧PWM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采用端口选择模块,根据不同的电网运行状态选择不同的端口进行控制,网侧的控制方法进行更新设计,最后将控制策略更新协调后的DFIG风电系统进行了仿真。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转子侧、网侧逆变器优化改进型的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能提升DFIG风力发电系统在不对称电网电压故障下的低压穿越能力,可维持直流母线侧电压稳定,为DFIG在低压穿越期间提供无功功率并支持电网电压恢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提供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为我国的大规模实际项目工程的应用奠基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王永安[3](2019)在《输电线路高频融冰激励电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每年电力系统发生线路覆冰危害,造成各种电力故障。尤其是2008年南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冰灾,造成多条线路停运。国内外针对线路的融冰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了各种不同的融冰技术和除冰技术,但各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焦耳热力融冰技术,主要有直流和交流短路融冰技术,而高频激励融冰方法与传统热力融冰技术不同的是,具有融冰电流小,融冰效率高,在采用陷波器等装置的配合下能实现在线融冰等优点倍受研究者的关注。在以后的线路融冰方向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其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有待研究。论文针对高频激励融冰方法作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了高频激励融冰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了高频情况下冰的介电特性和导线集肤效应对线路阻抗值的影响,建立了输电线路覆冰等效模型;分析了高频融冰激励电源融冰电压和频率的确定方法;提出了一种融冰激励电源拓扑结构,分析了激励电源的工作原理及该拓扑结构的特点,采用了交-直-交型电压型逆变器拓扑作为基本功率单元,并通过级联型多电平方式提高了激励电源的容量,设计了主电路的参数,主要有交流侧电感、直流侧电容以及功率开关管的选择等,考虑到高频下线路感抗值较大的问题,通过串联补偿电容,减小线路感抗值,降低融冰激励源容量目的。电源前端采用PWM整流器提供直流电源,通过瞬时功率理论,设计了在两相静止坐标下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通过空间矢量控制产生开关管调制信号;采用级联型H桥逆变器实现了高压高频参数的输出,设计了双闭环控制策略和高频输出滤波器;采用载波相移调制技术解决了大功率器件开关频率低,无法输出高频电压的问题,减小了输出的谐波含量,讨论了几种激励电源接线方案。根据激励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控制策略,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激励电源设计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提出的融冰激励电源能够输出满足融冰要求的高频电压,整流侧能实现单位功率因数的输入,输出电压电流谐波含量低,电源容量大,通过载波相移能够实现降低电源的开关频率,研究结果对实现高频激励融冰用于实际当中具有重要意义。

袁肖雷[4](2019)在《输电线路高频高压融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架空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008年初,我国南方突降冰灾,导线覆冰后造成冰闪、断线和倒塔等事故,使国民经济损失1000亿以上。近年来,电网冰灾事故仍然频发。因此,输电线路融冰技术更加得到关注。目前,交流短路融冰和直流短路电流融冰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本文研究一种新型输电线路融冰方法—高频高压融冰方法,此方法具有融冰效率高,发热均匀,具有实现输电线路在线融冰的技术发展前景。论文首先介绍了高频高压融冰的基本原理—高频集肤效应和冰层介质损耗,重点研究了覆冰介质特性,得到纯冰在10kHz级频率下,极化损耗最大。同时取贵州省毕节市梅花山上110kV威老线的覆冰作为样本进行实验测量,得到冰的介质损耗角的正切值为0.1。建立了覆冰输电线路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运用均匀传输线理论,推导出高频高压融冰频率和电压的表达式,仿真得到不同冰介质损耗角下高频高压的融冰频率和电压。运用数学理论,推到出导线覆冰的数学模型,即覆冰形状可分为均匀圆形覆冰、偏心圆形覆冰和偏心椭圆覆冰。在此基础上,针对贵州地区的覆冰监测情况,研究了导线融冰过程中产热量和损耗热量,得到了对流换热是影响融冰的主要因素以及局部对流换热对输电线路融冰的影响规律,即覆冰导线在融冰的过程中背风侧先融,而迎风侧后融。最后,建立了一种覆冰输电线路电磁-热耦合场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高频融冰时间与影响因素(覆冰厚度、环境温度、风速)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高频激励融冰时间随覆冰厚度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增加;环境温度对高频高压融冰时间有较大影响,融冰时间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风速对高频高压融冰的影响具有明显作用,融冰时间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论文推导了高频高压融冰频率和电压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仿真研究揭示了局部对流换热对融冰的影响规律和不同外界因素对融冰时间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补充了高频高压融冰理论,为高频高压融冰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技术基础。

李新[5](2018)在《农村配变低压电力网运行方式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对农村配变低压电力网的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是对三种运行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由于绝缘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本文也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希望经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就农村配变低压电力网运行方式提供一些建议和建议。

郑婉钿[6](2017)在《加强农村配网管理、防止配变烧坏的探讨》文中提出农村配网管理是农村地区电网运行最关键的环节,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我国农村地区拥有更加稳定的电力,就应该重视农村地区配网管理以及相关纠正措施的实施。主要探究的内容就是如何加强农村配网管理和防止配变烧坏等相关措施,希望通过全文的论述能够从根本上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切实供电质量保证,以强化农村地区的配网管理工作质量,为农村地区的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

龙旭云,吴胜利[7](2016)在《农村配变台区三相不平衡的危害及抑制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现今中国经济技术发展,农村居民用电频繁且负荷大,易产生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现象,导致变压器出力减少、过载能力降低,线路电能损耗增加等,以致农村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受到威胁。现就造成农村配变台区三相不平衡负荷的原因,三相不平衡负荷导致的危害,以及采取何种方法尽量降低三相负荷的平衡度进行讨论。

嵇丽明[8](2015)在《智能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山区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针对衢州电网基础管理相对薄弱、发展不平衡、线路廊道结构复杂、山区用户多等系列影响衢州公司智能总保推广应用的外部因素,依托生产实践,以应用新技术、再造新流程、拓展全范围为手段,探索出一种基于"管理网格化、安装标准化、管控精益化、服务互动化、考核绩效化"的智能总保管理新模式,深化信息化系统应用,完善总保技术标准体系,强化专业管理力度,优化总保综合运维水平,构筑专业协同、响应迅速、运作流畅的运维抢修体系,逐步提升智能总保运维水平。

王冬冬,刘吉刚[9](2015)在《高过载配电变压器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通过对部分地区农村用电负荷特性及春节期间负荷变化特点分析,研究配电变压器过载及烧毁情况、原因;详细阐述了高过载配电变压器的设计思路及技术特点,介绍了高过载配电变压器适用情况及选用条件;并对其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展望。

任幼逢[10](2014)在《孟津农网智能化项目实施及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农村电网是我国电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的新型农村电网,是新时期农电工作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农村电网与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农村电网网架和设备基础薄弱、智能化应用水平低、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等问题,结合孟津县农网建设基础,对孟津农网智能化建设试点项目进行研究。通过对孟津电网智能化建设基础的全面分析,论证开展智能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智能化建设模式。跟踪研究试点项目的建设方案、功能设计和具体实施,通过用电信息采集、智能配电台区、调配一体化和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四项内容的实施,提高了孟津农网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促进了营配调业务的高效协同,使孟津农网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最后从技术、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对孟津农网智能化建设试点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比较经济、合理的农网智能化建设思路,为今后全面开展农网智能化建设提供指导和依据。论文通过实例,探索了我国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模式,展现了智能电网建设成果,对进一步灌输坚强智能电网先进理念,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促进农村电网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农村配变的安全保护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配变的安全保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混压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与防雷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反击性能研究现状
        1.2.2 绕击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雷电参数分析及雷电流分布
    2.1 雷电放电过程
    2.2 雷电参数
        2.2.1 雷电活动频率
        2.2.2 雷电模型
        2.2.3 雷电流极性与波形
        2.2.4 雷电流幅值影响因素
    2.3 雷电流分布计算分析
        2.3.1 杆塔中的雷电流分布
        2.3.2 雷电流波形对杆塔电流分布的影响分析
        2.3.3 杆塔对浪涌响应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混压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分析
    3.1 特高压交直流同塔输电线路模型分析
        3.1.1 混压输电线路参数
        3.1.2 单一与多波阻抗模型的对比
        3.1.3 波阻抗模型的电压计算
        3.1.4 绝缘子闪络模型
        3.1.5 接地电阻模型
        3.1.6 绕击分析模型
    3.2 混压线路雷电过电压仿真
        3.2.1 雷电过电压概述
        3.2.2 反击雷电过电压仿真
        3.2.3 绕击雷电过电压仿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压输电线路防雷特性
    4.1 避雷线
        4.1.1 避雷线的防雷原理与作用
        4.1.2 避雷线的架设原则
    4.2 保护角
        4.2.1 保护角的取值
        4.2.2 保护角与线路雷电跳闸率关系
    4.3 接地电阻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项目

(2)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建模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风电发展现状
        1.2.1 我国风电发展现状
        1.2.2 我国低电压穿越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1.2.3 硬件解决方案
        1.2.4 安装无功补偿设备
        1.2.5 控制策略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与分析
    2.1 风力机构成及数学分析
    2.2 双馈风机数学模型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2.2.2 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2.3 转子侧PWM逆变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2.3.1 转子侧PWM逆变器数学模型
        2.3.2 转子侧PWM逆变器控制策略
    2.4 网侧PWM逆变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2.4.1 网侧PWM逆变器数学模型
        2.4.2 网侧PWM逆变器控制策略
    2.5 对称故障下仿真分析
    2.6 不对称故障下仿真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对称故障下双馈风电机组改进控制策略
    3.1 不对称电压跌落的概念与危害
    3.2 正、负序的检测与提取
    3.3 正、负序分离下正DFIG动态数学模型
        3.3.1 电网电压不对称下DFIG的数学模型
        3.3.2 电网电压不对称下DFIG的瞬时功率表达式
    3.4 不对称下转子侧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3.4.1 转子侧逆变器的指令值
        3.4.2 转子侧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3.5 不对称下网侧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3.5.1 网侧逆变器的指令值
        3.5.2 网侧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故障状态下控制仿真分析
    4.1 双馈风电发电系统仿真模型
    4.2 转子侧逆变器仿真
        4.2.1 转子侧PWM在不对称故障下仿真
        4.2.2 与转子侧传统控制策略仿真对比分析
    4.3 网侧逆变器仿真
        4.3.1 网侧PWM在不对称故障下仿真
        4.3.2 与网侧传统控制策略仿真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3)输电线路高频融冰激励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线路融冰装置研究现状
        1.2.1 机械除冰技术
        1.2.2 焦耳热力融冰装置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二章 高频融冰机理与电源拓扑结构
    2.1 高频激励融冰方法机理
        2.1.1 冰的结构及介电损耗
        2.1.2 集肤效应
    2.2 输电线路覆冰等效模型
    2.3 高频融冰激励电源拓扑结构
        2.3.1 高压变频器
        2.3.2 功率单元选择
        2.3.3 融冰激励电源主电路
        2.3.4 融冰激励电源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WM整流器原理与控制
    3.1 PWM整流器主电路及原理
        3.1.1 PWM整流器主电路
        3.1.2 电压型PWM整流器工作原理
    3.2 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3.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3.2.2 两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3.3 整流器的直接功率控制
        3.3.1 瞬时功率理论
        3.3.2 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
        3.3.3 空间矢量调制技术
    3.4 整流器电路主要参数
        3.4.1 交流侧电感值设计
        3.4.2 直流侧电容值设计
        3.4.3 开关管的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级联H桥逆变器
    4.1 相移H桥级联逆变器结构及原理
        4.1.1 级联型逆变器主电路
        4.1.2 工作原理
    4.2 载波相移调制技术
    4.3 输出滤波器设计
    4.4 H桥级联逆变器控制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激励电源仿真分析
    5.1 融冰接线方式
        5.1.1 高频融冰接线
        5.1.2 线路补偿电容
    5.2 电源仿真模型
        5.2.1 PWM整流器仿真模型
        5.2.2 融冰激励电源仿真模型
    5.3 仿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4)输电线路高频高压融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融冰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输电线路覆冰条件及类型
        1.2.2 机械除冰法
        1.2.3 自然融冰法
        1.2.4 热力融冰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频激励融冰频率与电压
    2.1 高频激励融冰基本原理
        2.1.1 高频集肤效应
        2.1.2 冰层介质发热原理
        2.1.3 覆冰介质特性
    2.2 覆冰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
    2.3 高频融冰频率和电压的选择
        2.3.1 融冰频率
        2.3.2 融冰电压
    2.4 仿真结果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局部对流换热对高频融冰的影响
    3.1 导线覆冰特征
    3.2 对流换热影响融冰的机理
        3.2.1 输电导线传热分析
        3.2.2 导线融冰热量损失的关键参数
        3.2.3 对流换热计算方法
    3.3 融冰电磁场和热场仿真
        3.3.1 ANSYS电磁分析/热分析方法
        3.3.2 线路融冰模型
        3.3.3 融冰电磁仿真
        3.3.4 融冰热分析仿真
    3.4 对流换热系数对导线外表面温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频融冰温度计算与融冰时间影响分析
    4.1 覆冰导线电磁-热耦合有限元模型
        4.1.1 物理模型
        4.1.2 数学模型
        4.1.3 电磁-热耦合场计算
    4.2 案例分析
        4.2.1 参数选择
        4.2.2 仿真结果
    4.3 高频融冰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4.3.1 覆冰厚度对融冰时间的影响
        4.3.2 环境温度对融冰时间的影响
        4.3.3 风速对融冰时间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申请)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5)农村配变低压电力网运行方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配电变低压电力网运行系统分析
2 对运行方式进行分析
3 应该将TT系统改为IT系统
4 结语

(6)加强农村配网管理、防止配变烧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按规定严加配变防守, 保护配电变压器
2 加强配变负荷分配管理, 保护配电变压器
3 加强配变防雷设施管理, 提高配变防雷水平, 保护配电变压器
    3.1 很多农村配变高、低压线路架设在田野、山岭之间, 线路没有任何保护, 非常容易遭受雷击。
    3.2 配变引雷的接地电阻数值偏大, 不能达到引雷效果, 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4 维护时加强配变防雷措施的实施, 提高配变防雷水平, 保护配电变压器

(7)农村配变台区三相不平衡的危害及抑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造成三相不平衡的原因
    1.1 设计分配负荷不当
    1.2 缺乏实时监测和实地勘测
    1.3 配电变压器及其他设备跟不上用电负荷的需求
    1.4 随机因素造成
2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
    2.1 电能质量和线路损耗的危害
    2.2 对电能计量装置干扰
    2.3 配电变压器产生影响
    2.4 危害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5 影响电动机效率
    2.6 给人身安全带来危害
3 解决配变三相平衡的方法
    3.1 合理布线
    3.2 合理分布负荷
    3.3 增设无功补偿装置器
    3.4 装设换相开关装置器和三相断相保护器
    3.5 实时监测
4 总结

(8)智能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山区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作原理及思路
    1.1 工作原理
    1.2 管控思路
2 现场故障诊断分析
    2.1 现场故障及措施
    2.2 户保常见问题及对策
3 终端信号盲区优化解决
4 运行成效

(9)高过载配电变压器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村配变烧损原因
    1.1 负荷特性的影响
    1.2 台区配套设备选用不合理
    1.3 配电台区保护设置不合理、动作不可靠
2 高过载配电变压器
    2.1 设计思想
    2.2 过载能力
    2.3 适用条件
3 应用前景

(10)孟津农网智能化项目实施及技术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智能电网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2 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动态与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孟津农网智能化建设可行性分析
    2.1 孟津县基本情况简介
        2.1.1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1.2 电网发展概况
    2.2 孟津农网智能化建设必要性分析
    2.3 孟津农网智能化建设基础分析
        2.3.1 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
        2.3.2 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2.3.3 孟津农网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孟津农网智能化建设方案
    3.1 建设思路和原则
        3.1.1 建设思路
        3.1.2 建设原则
    3.2 建设目标
    3.3 建设方案
        3.3.1 总体建设方案
        3.3.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方案
        3.3.3 智能配电台区建设方案
        3.3.4 调配一体化建设方案
        3.3.5 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建设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孟津农网智能化试点项目实施
    4.1 孟津农网智能化试点项目概述
    4.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施
        4.2.1 实施规模
        4.2.2 实施成效
    4.3 智能配电台区实施
        4.3.1 实施规模
        4.3.2 实施成效
    4.4 调配一体化实施
        4.4.1 实施规模
        4.4.2 实施成效
    4.5 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
        4.5.1 实施规模
        4.5.2 实施成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孟津农网智能化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
    5.1 智能电网试点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简介
        5.1.1 智能电网试点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5.1.2 智能电网试点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5.2 技术性评价
        5.2.1 安全性评价
        5.2.2 可靠性评价
        5.2.3 先进性评价
        5.2.4 动性评价
    5.3 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5.3.1 降低成本分析
        5.3.2 增加效益分析
        5.3.3 费效比分析
        5.3.4 项目财务评价
    5.4 社会性评价
    5.5 实用性评价
    5.6 项目评价结论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成果
    6.2 论文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农村配变的安全保护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压输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与防雷特性分析[D]. 曾诚.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2]双馈风电机组并网建模与控制研究[D]. 刘曼琴. 长沙理工大学, 2020(07)
  • [3]输电线路高频融冰激励电源研究[D]. 王永安.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4]输电线路高频高压融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袁肖雷.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6)
  • [5]农村配变低压电力网运行方式分析研究[J]. 李新. 科技风, 2018(01)
  • [6]加强农村配网管理、防止配变烧坏的探讨[J]. 郑婉钿.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04)
  • [7]农村配变台区三相不平衡的危害及抑制方法[A]. 龙旭云,吴胜利. 2016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江西电力》2016年11月增刊), 2016
  • [8]智能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在山区的优化[J]. 嵇丽明. 农村电气化, 2015(12)
  • [9]高过载配电变压器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J]. 王冬冬,刘吉刚.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31)
  • [10]孟津农网智能化项目实施及技术经济评价研究[D]. 任幼逢. 华北电力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农村配电变压器安全防护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