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灭的梦想,迷失的人——评《了不起的盖茨比》

破灭的梦想,迷失的人——评《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幻灭的梦,迷惘的人——评《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文献综述)

孙璐[1](2021)在《“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文中研究表明约瑟夫·奥尼尔于2008年出版的《地之国》一改传统"9·11"叙事专注于个人情感纠葛的狭隘书写,而是以"9·11"事件为契机,以板球为隐喻,讲述了不同个体的苦恼和救赎。小说主人公在反思了美国的族裔问题,认清了 "美国梦"的虚幻与虚伪本质后,意识到美国自诩的"伊甸园"本就是"缺失"而非"失去",最终在重回家庭及其"偏私性"的伦理身份中修复了自我意识,并成为其进一步理解世界的出发点。《地之国》采用的跨国视角和连通内外的双向审视方式也为解读后"9·11"世界中的美国民族性提供了一种启发。

周天楠[2](2021)在《天使与魔鬼的对决:《人间天堂》的奥德赛之旅》文中指出《人间天堂》是"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菲茨杰拉德的处女作,不仅使其一夜成名,成为美国"迷惘的"青年一代的人生指南,也是了解当时美国社会的权威典籍。小说反映了一战后美国社会由传统向工业化转型过程中,人们的意识形态也随之摇摆动荡,传统道德与清教主义发生了动摇,而新兴的伦理道德观又在倡导物质文明的同时堕入泯灭人性的极端,造成人的精神贫乏和人性的异化,使人们陷入伦理失衡的危机。通过主人公艾默里由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成长为"人品高尚者"的艰辛奥德赛岁月之旅不仅可以使人们认识当时的社会,也可以让人们从中得到很多的启发和思考,为我们的时代提供借鉴。

严淑宏[3](2021)在《论《美与孽》中人物的角色错位悲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国现代小说家中,菲茨杰拉德是排在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的第3号人物,他共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并凭借《了不起的盖茨比》奠定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誉为"爵士时代的杰出代言人"。《美与孽》是菲茨杰拉德创作的长篇小说,一出版就受到热烈的追捧。然而,《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了文学史上的公认杰作,《美与孽》却很少被提及。就小说笔调而言,《美与孽》遭受的冷落以及出版时引起的喧嚣都不是其真实水准的反映,该小说在主题和内容上与《人间天堂》一脉相承,

郑季文[4](2021)在《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特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属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中诗学与文化符号学方向的跨学科研究。文化符号学理论是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艺术语言所构成的文学文本是本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着名思想家、语言符号学家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巴赫金(МихаилМихайловичБахтин,1895—1975)提出的“时空体”不仅是指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统一体,也是指内容和形式层面的统一体。可以说,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是自莱辛以来对小说时间和空间的各种阐释理论的总结、深化和创新,本论文旨在通过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视角,研究由村上春树小说艺术语言构成的文学文本,努力探索一条村上春树文学文本的文化符号学解读路径。村上春树(Haruki Murakami,1949—)既是日本当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最为我国读者所熟知的日本当代作家之一。他的小说艺术呈现出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特征,这不仅表现了作家在其创作历程中艺术追求和审美思考的变化和发展,还反映出作家不变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本质。相关研究史表明:学界从主题情节、人物形象、文体特色等方面研究村上春树小说的成果较多,而聚焦其作品的时空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马克思主义时空观认为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与空间,故本文认为有必要对村上春树小说的基本时空建构展开研究。本文在巴赫金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以其时空体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同时结合多种相关研究方法,从整体上阐明村上春树小说中影响其创作意义生成机制的时间、空间和时空体的建构模式、建构特征和建构意义,进而重点解决如下四个研究问题:第一、时空体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路径及其与村上春树小说的内在契合性是怎样的?第二、村上春树小说时间空间化建构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第三、村上春树小说空间时间化建构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第四、村上春树小说时空体建构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认为时空体在形象塑造、情节建构、思想和艺术互动等文本的基本意义生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理论强调小说时间的空间化建构与空间的时间化建构,即小说中的时间建构需要通过空间中的具体事物来表达,而空间建构则需要纳入时间的流动性之中去看待。小说文本中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密不可分是巴赫金时空体理论所关注的重点,该理论为分析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建构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它能够较好地阐释村上春树小说时间、空间和时空体建构的发展过程并揭示其本质属性。针对研究目标,本论文选取村上春树在其三个创作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它们是:《且听风吟》(1979)《奇鸟行状录》(1994—1995)以及《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2013)。为保证语料的丰富性,本文还将《1973年的弹子球》(1980)《寻羊冒险记》(1982)《去中国的小船》(1983)《列克星敦的幽灵》(1996)《斯普特尼克恋人》(1999)《没有女人的男人们》(2014)《刺杀骑士团长》(2017)等时空特色鲜明的作品列入辅助研究对象。本论文的主要发现如下:第一、本论文回溯了时空体的理论渊源,概括该理论的基本要旨,厘清了时空体理论研究文学作品时所遵循的方法路径,将时空体理论的研究路径总结为:时间→空间→时空体,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时空体理论与村上春树小说的内在契合性。第二、本论文解读村上春树三部代表性作品和其它作品时间的空间化建构,探明村上春树小说的时间建构具有一条从“传奇时间”到“历史时间”的发展模式。其小说的情节结构也随其时间建构模式的演化而更加具有逻辑性,小说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和真实,作品的主题思想也愈发深刻。在村上春树小说时间建构的演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其相对不变的基本建构特征——时间的空间化。根据巴赫金的分析,时间的空间化正是但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时间的空间化建构使时间能够在空间中表现出来,进而让村上春树小说的时间建构具有了直观性和可认识性。第三、本论文探讨村上春树三部代表性作品和其它作品空间的时间化建构,可以发现村上春树小说的空间具有从“他人空间”到“模拟现实空间”的建构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村上春树小说的空间建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其叙述视角从第一人称转向第三人称,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而在村上春树小说空间建构模式的变化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其相对不变的建构特征——空间的时间化。空间的时间化特征将村上春树小说中的空间与时间统一起来,使其能够回溯人或事物的过去,分析其当下状态并展望其未来。这使得村上春树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社会历史的局限,为未来的时空敞开大门。第四、本论文研究村上春树三部代表性作品和其它作品的时空体建构,其时空体的建构模式呈现出从“他人时空中的人物形象”到“模拟现实时空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演变。在村上春树小说时空体建构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其相对不变的建构特征之一——超然性。超然性使村上春树的作品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创作背景的历史文化语境,而且还能脱离语境的束缚产生出超然物外的特征,从而使其文本具备意义无限生成的可能性。除了超然性,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还具有另一种建构特征——时空发展性。小说时空体建构的发展性构成了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内在驱力,促使其作品不断创新、不断成长。因而其作品的意义也能够无限生成,最终形成一种不断发展的符号意义衍生机制。本研究表明,在时间、空间和时空体建构的影响下村上春树作品的时空体能够产生出自我批判、自我继承和自我发展的建构特征,进而构成一种不断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发展的符号意义衍生机制。该特征使村上春树的作品犹如一副可以自由组合的积木,如何搭建积木会随着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世界观和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丰富和拓展了村上春树小说文本的意义解读空间。通过时间的空间化、空间的时间化以及时空体的构建特征探讨村上春树作品的意义衍生机制,这有利于我们从不同视角理解村上春树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容,也有利于拓展时空体理论的研究领域,进而形成一种跨学科、跨文化的相互佐证,以时空体理论的方式转译出村上春树作品的美之所在。

艾娜[5](2021)在《二元对立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悖论式逐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描绘了美国的"爵士时代",即20世纪20年代时繁荣时期,也深刻反映了美国人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状态。小说中,盖茨比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但他的梦境最终破灭。作者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中巧妙地使用了二元对立的叙事技巧。这一叙事技巧在加剧冲突和凸显盖茨比人生历程中的悖论式逐梦中得以成功运用,其中的悖论式逐梦反映了一战后美国人在物质追求与精神坚守间的失衡。

孔祥妍[6](2021)在《《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作者菲茨杰拉德通过讲述盖茨比从白手起家到跻身上层社会再到爱情破灭、命丧黄泉的故事,反映了"美国梦"的悲剧色彩。2013年改编自该小说的同名电影利用强大的明星阵容、华丽的服装和建筑再现了这一经典的作品。本文通过比较《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与电影在叙事技巧、人物塑造、叙述分层等方面的异同,领略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方思语[7](2021)在《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悲剧》文中研究说明《了不起的盖茨比》再现了杰伊·盖茨比的一生,并通过描写他对金钱、爱情、美的追求,展现出"爵士时代"背景下美国梦的虚幻,奢华靡丽的场景反衬出盖茨比真挚热烈的心,结尾盖茨比遭枪杀而死,美好梦想与冷酷现实、浮华世界与沉重死亡形成强烈对比,强化了悲剧感,揭露了消费主义操控下人性的沦丧。菲茨杰拉德借盖茨比的悲剧讽刺拜金时代繁荣下的残忍,也对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平衡进行反思,进一步在盖茨比悲剧的死亡中完成自赎。

宋嘉珊[8](2021)在《菲茨杰拉德的幻灭——再议《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梦”之幻灭》文中提出《了不起的盖茨比》向读者展示了不同追梦者的幻灭结局,然而人们将视线转投现实时,会发现爵士时代的"美国梦"并没有破灭。本文将试从新历史主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角度重构20世纪20年代这一形象,从而说明菲茨杰拉德在描写20世纪20年代时夸大了现实社会的阶级流动问题;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菲茨杰拉德的悲观主义对该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他的悲观主义源于斯宾格勒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及他自身的人生经历。与其说小说揭露的是"美国梦"的虚伪性,即靠个人奋斗不可能在美国社会实现阶级跨越,不如说表达了菲茨杰拉德对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由此,真正幻灭的不是小说中各类角色的"美国梦",而是菲茨杰拉德的"美国梦"。

李玉婕[9](2021)在《语言学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一战后美国"迷惘一代"的代表作之一,极为准确地传达出了"美国梦"的精神内涵,是美国"爵士时代"的华丽挽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要了解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了解同一个隐喻在不同文化背景里出现的新含义,特定语境下的人物对话出现的新变化。

李丛立[10](2021)在《译介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接受》文中研究说明《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出版于1925年的小说,然而这部作品直到1983年才在中国大陆出现第一个译本,它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译介的角度,分四个时期(即拒绝接受期、初步接受期、基本接受期、全面接受期)对这部小说在我国的译介历程进行梳理和概括,分析影响其接受的各种社会因素,通过此个案研究考察我国接受环境对外国文学作品传播的影响因素。

二、幻灭的梦,迷惘的人——评《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幻灭的梦,迷惘的人——评《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提纲范文)

(2)天使与魔鬼的对决:《人间天堂》的奥德赛之旅(论文提纲范文)

一、菲茨杰拉德的天主教意识
二、艾默里与天使的邂逅
三、艾默里与魔鬼的遭遇
结语

(3)论《美与孽》中人物的角色错位悲剧(论文提纲范文)

一、性别错位
    (一)男人的女性特质
    (二)女性的男性气质
二、定位悲剧
    (一)空想与生计的矛盾
    (二)批判与沉默的矛盾
三、结语

(4)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村上春树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中国村上春树研究综述
    第二节 日本村上春树研究综述
第二章 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与村上春树小说
    第一节 时空体的基本概念:时空体的渊源及要旨
    第二节 时空体的研究路径:时间→空间→时空体
    第三节 时空体理论与村上春树小说的内在契合性
第三章 村上春树小说时间的空间化建构
    第一节 传奇时间的非线性逻辑
    第二节 集体时间的中间性特征
    第三节 历史时间的模拟现实感
    第四节 村上春树小说时间建构的发展脉络
第四章 村上春树小说空间的时间化建构
    第一节 他人空间中的传奇时间
    第二节 多维空间中的集体时间
    第三节 模拟现实空间中的历史时间
    第四节 村上春树小说空间建构的发展脉络
第五章 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建构
    第一节 人物形象的他人时空体建构
    第二节 艺术形象的多维时空体建构
    第三节 主人公形象的模拟现实时空体建构
    第四节 村上春树小说时空体建构的发展脉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叙事方式的不同
    1. 语言表达的不同
    2. 侧重点的不同
二、叙事要素的不同
    1. 人物的重新塑造
    2. 叙事主题的高度弥合
三、叙事时空表达的不同
    1. 小说的时间倒错
    2. 电影的空间聚焦
四、结语

(7)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悲剧(论文提纲范文)

一、菲茨杰拉德与盖茨比
二、金钱与阶级
三、黛西与“绿光”
四、结语

(9)语言学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简述《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一)译介的萌芽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
    (二)译介的探索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
    (三)译介的成熟期(2000年以后)
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语言风格
    (一)修饰语(尤其是形容词)在小说中的大量运用
    (二)隐喻及讽刺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三)人物语言富有特色
三、语言学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译本分析
    (一)不同译本在语言风格上的特点比较
    (二)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译本中隐喻的使用及其作用
    (三)分析译本中角色对话与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

(10)译介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一、拒绝接受期(作品问世至七十年代末期)
二、初步接受期(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末)
三、基本接受期(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
四、全面接受期(2000年至今)

四、幻灭的梦,迷惘的人——评《了不起的盖茨比》(论文参考文献)

  • [1]“缺失的伊甸园”:约瑟夫·奥尼尔《地之国》中的美国民族性反思[J]. 孙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1(02)
  • [2]天使与魔鬼的对决:《人间天堂》的奥德赛之旅[J]. 周天楠. 绥化学院学报, 2021(09)
  • [3]论《美与孽》中人物的角色错位悲剧[J]. 严淑宏. 牡丹, 2021(16)
  • [4]村上春树小说的时空体特色研究[D]. 郑季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二元对立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悖论式逐梦研究[J]. 艾娜. 名作欣赏, 2021(20)
  • [6]《了不起的盖茨比》小说叙事与电影叙事的比较分析[J]. 孔祥妍. 新纪实, 2021(14)
  • [7]试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悲剧[J]. 方思语. 名家名作, 2021(05)
  • [8]菲茨杰拉德的幻灭——再议《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梦”之幻灭[J]. 宋嘉珊. 名作欣赏, 2021(15)
  • [9]语言学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本研究[J]. 李玉婕.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02)
  • [10]译介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的接受[J]. 李丛立.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

标签:;  ;  ;  ;  ;  

破灭的梦想,迷失的人——评《了不起的盖茨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