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唇膜式呼吸运动对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

拉唇膜式呼吸运动对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

一、缩唇-膈式呼吸操对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康复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黄俏雯[1](2020)在《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应用及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近年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康复日益受到重视,但常规缩唇腹式呼吸锻炼无量化标准。本研究旨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借助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社区肺康复管理,通过观察其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等变化来评估社区肺康复疗效,同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肺康复意识。探讨以医联体呼吸内科专家力量为支撑、家庭医生团队为中间桥梁,构建社区“呼吸科专家-家庭医生-家庭”的疾病管理模式在COPD肺康复的应用效果,为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从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医生工作站中选取2013年12月至2019年3月时间段的就诊患者信息,筛选符合2018年GOLD指南COPD诊断标准,并长期居住在该社区已签约的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生成的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按1:1分配。对照组人员在家庭医生团队管理下进行至少6个月的常规缩唇腹式呼吸锻炼;观察组人员在对照组呼吸锻炼的基础上联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至少6个月。2.通过查找文献[1]获得常规缩唇腹式呼吸锻炼与使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呼吸锻炼的FEV1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38±0.26)和(1.53±0.21)L,得出合并标准差S为0.24,本研究设定α=0.05,并希望有80%的把握(1-β)发现两组的真实差异,按照公式n对照组=(μ1-α/2+μ1-β)2S 2(1+1/k)/(μo-μc)2计算出对照组的例数为41,根据1:1分配两组共需样本量为82例。3.家庭医生团队每2周进行电话随访(包括锻炼指导、复诊预约、疫苗接种提醒等),监督受试者是否按要求进行呼吸锻炼;每3个月邀请呼吸内科专家为研究对象进行健康知识培训;两组分别于入组前、第6个月测定肺功能主要指标(FEV1、FEV1%pred、FEV1/FVC%、IC、PEF、MMEF),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分(CAT)、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量表评价生活质量、6分钟步行距离(6MWD)测评运动能力、改良英国医学会研究协会呼吸困难量表(m MRC)评估呼吸困难症状。分析两组及组间前后的差异性,探讨“呼吸科专家-家庭医生-家庭”疾病管理模式下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效果。4.研究前对本中心的家庭医生进行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的认知情况调查,邀请医联体呼吸内科专家开展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倡议指南(GOLD)解读及肺康复知识培训,提高家庭医生COPD社区管理能力。5.在研究结束后,采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社区应用的满意度调查表对观察组进行满意度测评,为呼吸锻炼方案优化提供参考意见。6.所有问卷通过整理、编号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功能指标中对照组FEV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EV1%pred、PEF以及氧饱和度指标均改善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功能相关量表评分治疗前两组SGRQ、m MRC、6MWD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GRQ、m MRC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6MWD均延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社区“呼吸科专家-家庭医生-家庭”疾病管理模式下,稳定期COPD患者借助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能有效缓解活动时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运动能力,减少疾病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对肺功能部分指标有一定改善作用,COPD的社区防治体系建立能有效促进肺康复,值得借鉴及推广。

毛芳群[2](2020)在《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探索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病情的中医康复锻炼新方法,以期达到缓解COPD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增强运动耐力,提高肺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与此同时推广此项中医适宜技术。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稳定期COPD患者120例。由于本研究对象的病情会随着季节产生变化,为了规避时间对患者病情造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研究,根据季节(冬12-2月;春3-5月;夏6-8月;秋9-11月)将患者分成四个时间段进行收集,每个时间段30例,对照组15例,试验组1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步行锻炼和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俞募配穴拍打,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第1、3个月后的运动能力、呼吸困难情况、生活质量、肺功能以及临床症状情况。研究结果:1.两组研究对象干预3个月后共完成研究111例,其中脱落9例,试验组完成55例,对照组完成研究56例。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的年龄、病程、身高、体重、吸烟年限等经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医疗支付方式、支气管舒张药使用情况、居住情况等进行卡方检验,文化程度、经济负担等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均显示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的6MWT距离、mMRC得分、SGRQ总分及各项得分、FEV1/FVC和FEV1/预计值、中医证候分等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研究对象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比较:两组研究对象6MWT距离随着干预的进行均有上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3.113,P<0.05);不考虑分组因素时,不同时间点的6MWT距离具有差异(F=28.441,P<0.05);不考虑时间因素时,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患者6MWT得分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F=8.766,P<0.05)。3.两组研究对象呼吸困难指数(mMRC)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呼吸困难程度随着干预的进行均有下降,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3.470,P<0.05);不考虑分组因素时,不同时间点的mMRC得分具有差异(F=13.457,P<0.05);不考虑时间因素时,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患者mMRC得分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F=8.388,P<0.05)。4.两组研究对象SGRQ总分及各项得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SGRQ总分及各项得分随着干预的进行均有下降,试验组的SGRQ呼吸症状得分、活动受限得分、疾病影响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GRQ总分及各项得分的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不考虑分组因素时,不同时间点的SGRQ总分及各项得分有差异(P<0.05);不考虑时间因素时,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患者SGRQ总分及各项得分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FEV1/FVC和FEV1/预计值比较:两组研究肺功能随着干预的进行均有上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均显示:FEV1/FVC、FEV1/预计值的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不考虑分组因素时,不同时间点的FEV1/FVC和FEV1/预计值具有差异(P<0.05);不考虑时间因素时,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患者FEV1/FVC和FEV1/预计值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研究对象中医证候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中医证候分随着干预的进行均有下降,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3.361,P<0.05);不考虑分组因素时,不同时间点的临床症状分具有差异(F=45.744,P<0.05);不考虑时间因素时,不同干预方式的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分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F=13.959,P<0.05)。研究结论:(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康复锻炼均能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2)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佳,说明俞募配穴拍打疗法的应用有助于增强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降低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3)中医外治法——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在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中具有一定疗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徐哲[3](2020)在《基于317护的中医呼吸导引术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的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本研究采用基于317护远程医疗平台辅助的中医呼吸导引术使COPD患者在家庭环境进行肺康复训练,以期改善其肺功能、运动耐力和整体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推动中医呼吸导引术在肺康复和家庭环境中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杭州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确诊为COPD并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确定60位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并应用IBM SPSS 20.0生成随机数字进行随机分组,按照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317护辅助下的中医呼吸导引术对COPD进行肺康复干预,中医呼吸导引术共包含松静站立、丹田呼吸、调理肺肾、转身侧指、摩运肾堂、养气收功以上6节功法,进行集体培训授课后,患者在家庭环境中进行中医呼吸导引术的肺康复训练,频率为每周5次,一天2次,每次时间为15~20分钟。课题组成员通过制作317护的图文及视频等远程宣教内容,提交项目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推送,研究者对数据进行监测和督促;对照组为缩唇-腹式呼吸训练,两组COPD患者均建立疾病管理档案,并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总干预时间为12周,结束时采用相关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FVC%、FEV1/FVC五项肺功能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之于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尤其是FEV1和FVC两项指标;干预后,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较干预前改变不显着(P>0.05),试验组有非常显着的改善(P<0.01),且干预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试验组呼吸困难程度(mMRC)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对照组BODE指数较干预前改变不显着(P>0.05),试验组有非常显着的改善(P<0.01),且干预后两组间比较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对照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的生活影响较干预前改变显着(P<0.05),试验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疾病影响评分较干预前改善非常显着(P<0.05)。结论中医呼吸导引术适用于家庭肺康复,其动作缓慢柔和和低强度的特点,使得以老年人群为主的COPD患者接受度良好,更有利于长期坚持,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齐刚[4](2020)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隔式呼吸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019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名,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实验组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方式,而对照组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方式,每组患者治疗期为10天,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辅助呼吸肌评分等[1]。结果:在治疗10天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都出现了好转的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PaO2、PaCO2、辅助呼吸肌评分及呼吸肌功能指标,研究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讨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没有造成呼吸肌疲劳,反而改善了肺通气功能,提高了呼吸肌耐力以及呼吸肌肌力,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于健健[5](2019)在《疏风解毒胶囊对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症状评分及炎性标志物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并探讨其成本-效果,为个体化治疗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AECOPD合并肺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加用疏风解毒胶囊,对照组则仅用西医基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如实记录并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心功能指标、症状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以及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随访12周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1)炎性指标:治疗后两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2)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脑钠肽、肺动脉收缩压以及射血分数均显着改善,且试验组脑钠肽改善程度更好(P<0.05)。两组在改善肺动脉收缩压以及射血分数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3)临床症状:试验组总有效率(94.74%)优于对照组(76.32%),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体征积分、6分钟步行距离、CAT评分均明显改善,试验组改善程度更优(P<0.05)。(4)住院时间、费用、急性加重情况:试验组住院时间更短、花费更低,具有显着差异(P<0.05)。两组之间急性加重情况无显着差异。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可明显改善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气道炎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成本,改善心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何乃峰[6](2019)在《太极混元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太极的动作柔和,速度缓慢,令呼吸平静自然,可以充分交换人体物质和能量,达到身心共修,运用于人体健身具有重要的养生保健价值。太极混元桩也称之为无极桩、太极桩或浑元桩,“浑元”意指天地,天地能滋生万物。太极混元桩功法具有“三调合一”即“调身”“调息”“调心”的功能。“调身”即所谓的身体内外调节,改善身体内外功能,外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肌肉耐力,保护机体,内可锻炼各脏腑的生理功能,提高相关脏器的工作性能;调息就是调节身体的气息,使人体的呼吸节律、频率平稳,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常常用来预防疾病;“调心”就是使人的心理得到调节,疏导情绪,放松心情,精神饱满,有益健康。太极混元桩功法正是统合了此三调功能,从而使得习练者身体健康、呼吸平和与情绪和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表现出上升趋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评估包括运动耐量、健康状况和肺功能,本实验研究太极混元桩功法训练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太极混元桩功法辅助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身体康复提供确切的证据。方法:一、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研究祖国传统医学对慢阻肺的认识,对比分析现代医学在慢阻肺方面认识上的区别,以及太极混元桩功法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慢性疾病的调理作用,推测其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之间具有相关性。二、采用临床研究的方法。选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病房出院后符合“慢阻肺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中诊断标准,且处在稳定期的108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指导,实验组患者每天进行太极混元桩功法训练,每日3~5次,每日总计站桩30分钟以上,对照组无功法训练。分别在实验初期、第4周、第12周对患者进行慢阻肺评估测试(CAT)、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肺功能指数(FEV1、FVC、FEV1%)测试,以及评估呼吸困难指数(mMRC)、身体质量指数(BMI)和BODE指数等。其中,CAT问卷对8个项目进行评估,包括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表现,来观察慢阻肺患者症状情况。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对每个项目做出相应评分(0~5),根据评分分为“轻微影响”、“中等影响”、“严重影响”、“非常严重影响”四种程度。患者CAT评估2次测试时间的差异≥2分,即可提示疾病加重或者症状改善。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常用于评价心肺疾病患者经干预治疗后的疗效,常作为临床试验的观察指标以及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mMRC用于评估呼吸系统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共分为0~4个等级。BMI为身体质量指数,慢阻肺患者由于运动肌肉、呼吸肌萎缩,会有体重下降的趋势,用BMI来监测患者身体营养状况。BODE指数是一个评价慢阻肺轻重程度的分组标准,能预测慢阻肺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死亡率,包括气流阻塞程度(FEV1%)、身体质量指数BMI、呼吸困难指数(mMRC)和运动能力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四部分组成。通过以上方法,综合评估太极混元桩功法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文献整理:祖国传统运动养生功法有很多,大体可分为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站桩功等,均注重动静结合,精、气、神协调,大多能提高睡眠质量,调节生活压力,使机体身心健康,这几种功法中以太极混元桩功法简单方便,有调神、调息、调心等作用,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并且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习练太极拳在西方国家也广为流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定义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常见病,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点,常与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显着暴露一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有关。慢阻肺的药物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应用、联合用药等为主;非药物治疗除戒烟、吸氧外,肺康复治疗也发挥了优势,取得较好疗效。慢阻肺根据症状、体征等特点,归属于祖国传统医学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其早期与“咳嗽”相似,随病情的进展,其症状与“喘证”相类似,后期临床表现即为“肺胀”的范畴。肺胀的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发作时标实为主,平时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主;治疗以“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为原则,发作时治疗以化痰平喘为主,平时以补益肺气、健脾补肾为主,本病日久,兼夹痰浊瘀血,应配伍理气化痰、活血祛瘀药物。在非药物治疗方面,传统的运动疗法逐渐运用到肺康复治疗中,如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并取得显着的疗效。临床实验:1.慢阻肺自我评估测试评分(CAT)、6分钟步行测试(6MWT)、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身体质量指数(BMI)、慢阻肺评估工具(mMRC)、BODE指数等各试验观察指标,两组在实验初期基线一致,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实验组CAT评分在治疗第4周后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患者咳嗽、咳痰、胸闷的情况明显改善,在治疗12周后,CAT分值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AT评分第4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分值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12周后分值也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CAT评分在治疗第4周时比较,尚未见差异(P>0.05);在治疗12周后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的6MWT指标,在治疗第4周后与实验初期相比分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12周后分值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MWT第4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分值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12周后分值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6MWT比较,在治疗第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周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实验组mMRC指标在第4周和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指标在第4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mMRC在治疗第4周和第12周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呼吸困难明显改善,大多数患者仅在费力运动时才出现呼吸困难,mMRC指标实验组分组为0~1组,对照组分组2~3组。5.实验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肺功能指标基本稳定且部分患者有改善。(1)实验组FVC在第4周和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在第4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FVC在治疗第4周和第12周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FEV1在第4周和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第4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FEV1在治疗第4周和第12周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FEV1%在第4周和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第4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FEV1%在治疗第4周和第12周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体重基本稳定或略有增加,BMI在第4周和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虽然BMI有所上升,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第4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BMI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BMI在治疗第4周和第12周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实验组实验后与实验前相比BODE分组明显降低,BODE分组在第4周和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BODE分组在第4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周与实验初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BODE分组在治疗第4周和第12周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8.在实验组内B、C、D三个层次的病例比较中,CAT疗效上C组与D组均优于B组;6WMT疗效上C组优于B组,但无法比较D组与C组的疗效;BMI与FVC疗伤上,B组、C组与D组疗效差别不大;FEV1疗效上,D组优于B组,无法比较C组与B组和D组的疗效;FEV1%疗效上,D与C组均优于B组,但无法比较D组与C组的疗效;在BODE分组方面,无法比较B组、C组与D组的差别;mMRC疗伤方面,D组优于C组和B组,且C组优于B组。因此总体来看,C组与D组疗效相当,且均优于B组。结论:1.太极混元桩功法是重要的保健功法之一,是太极拳的基础功。练习混元桩功法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意形合一,阴阳相调,达到机体平衡和谐的状态。2.慢阻肺根据症状、体征归属于祖国传统医学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其早期与“咳嗽”相似,随病情的进展,其症状与“喘证”相类似,后期临床表现即为“肺胀”的范畴。防治慢阻肺稳定期主要以固本为主,通过补益肺、脾、肾三脏之虚衰以固其本。3.太极混元桩功法训练在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高度相关性,太极混元桩功法属于有氧运动,改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态,维持体重。太极混元桩功法通过“调神”,使机体放松,锻炼下肢肌肉;通过“调息”,气归丹田,将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从而改善呼吸肌和下肢肌肉力量;通过“调身”,增加肌力和肌肉运动耐量,改善慢阻肺患者“呼多吸少”的状态,能提高六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并且简便、易行、有效,适宜推广。4.快节奏的生活中,练习太极混元桩功法通过“三调合一”,让习练者的身心“慢下来、静下来”,在未来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道路上,相信太极混元桩功会成为锻炼首选功法之一。

刘龙祥[7](2019)在《呼吸模式干预中老年女性核心稳定性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跌倒事件频频发生,中老年女性健康问题越发严重。目前关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和运动员康复训练方面,然而呼吸模式训练主要应用在临床医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研究上。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以胸腹式呼吸模式(混合式呼吸)训练为干预手段,观察其对核心稳定性的改善状况,进而评价胸腹式呼吸模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核心稳定性的训练效果。方法:实验对象与分组:本研究选取24名50—65岁年龄段的中老年女性作为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人。实验组进行为期12周的胸腹式呼吸模式训练干预,对照组不进行训练干预,维持正常生活状态。实验干预方案:方案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4周):以小负荷为主,建立正确的胸腹式呼吸模式,进行卧姿、跪姿、站姿三种体位胸腹式呼吸模式吹气球训练,共3组,每组20次,10秒吹一次,组间间歇30秒。2.第二阶段(5—8周):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以中等负荷为主,进行4组训练,每组20次,10秒吹一次。3.第三阶段(9—12周):以大负荷为主,进行5组训练,每组20次,10秒吹一次。训练负荷:小负荷:1.2g气球;中等负荷:1.5g、1.8g气球;大负荷:2.2g气球。实验周期:12周;训练频率:每周周一、周三,晚上19:00—20:00;训练时间:60分钟。训练地点:成都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测试指标:实验前后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八级腹桥一级、核心肌力测试、Biodex姿势稳定、Biodex跌倒风险、闭眼单脚站立、强化Romberg征、Biodex稳定极限、星形偏移平衡测试、肺活量、心率、血压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1)八级腹桥一级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组内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核心肌力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受试者核心肌力测试值/目标值“前屈”肌力指标组内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背伸、左屈、右屈、左旋、右旋测试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指标测试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Biodex姿势稳定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前后指数指标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整体稳定指数和左右指数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Biodex跌倒风险测试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5)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组内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6)强化Romberg征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组内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7)Biodex稳定极限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总得分指标组内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得分-前、得分-右、得分-左前、得分-左后各指标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其余指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得分-右前、得分-左前指标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8)星形偏移平衡测试结果显示,左脚支撑腿向前、外前、外、外后、后、内后等指标组内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内前指标组间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右脚支撑腿向前、外、外后指标组内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左脚支撑腿“内”指标和右脚支撑腿外前、后、内后、内指标组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内前指标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9)肺活量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组内比较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10)心率、血压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经过12周实验干预,实验组的八级腹桥一级指标、核心肌力测试值/目标值“前屈”肌力指标和姿势稳定前后指数指标有显着性提高,表明胸腹式呼吸模式训练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核心稳定性。(2)经过12周实验干预,实验组的静态平衡能力指标“闭眼单脚站立”和“强化Romberg征”有非常显着性提高;动态平衡能力指标“稳定极限”和“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有非常显着性提高,表明胸腹式呼吸模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经过12周实验干预,实验组的肺活量指标有非常显着性提高,表明胸腹式呼吸模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肺活量有显着提高,对肺功能有显着的促进作用。(4)通过肌力提高从而使核心稳定性提高,整个身体运动链稳定性增强,动静态平衡能力也得到增强,三者的变化是一致的,表明胸腹式呼吸模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核心稳定性的提高和预防跌倒有重要作用。

刘丽丽[8](2018)在《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益气化痰祛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益气化痰祛瘀汤、六字诀呼吸操、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益气化痰祛瘀汤,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严重程度分级属于中重度且中医证型属于肺脾气虚、痰瘀内阻型)的影响,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慢阻肺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为常规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B组为中药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益气化痰祛瘀汤治疗;C组为呼吸操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六字诀呼吸操训练治疗;D组为联合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益气化痰祛瘀汤、六字诀呼吸操训练治疗;6个月后观察各组患者主要症状疗效、中医证候学积分、肺功能、生存质量(CAT评分)、呼吸困难程度(mMRC评分)、运动耐力(6MWD)、血常规、肝肾功能、大小便常规、心电图的变化,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主要评价标准:疗效评估:D组最佳;B、C二组虽改善程度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均优于A组。次要评价标准:肺功能变化:四组患者治疗后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最佳;A、B、C三组虽改善程度不同,但相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四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最优,B组、C组次之,三组均优于A组。呼吸困难程度方面:四组患者治疗后mMRC分级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最佳;A、B、C三组虽改善程度不同,但相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耐力:四组患者治疗后6MWD均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最佳,C组、B组次之,C组优于B组,三组均优于A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四组患者治疗后在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血瘀证、痰证积分方面均降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最佳,B、C组次之,三组均优于A组。安全性评估:A组中2例患者治疗后出现心动过速,服用倍他乐克好转。B、C、D三组未出现安全性问题,结论:(1)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益气化痰祛瘀汤治疗能够减轻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脾气虚、痰瘀内阻型)咳嗽、咳痰、憋喘等症状,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呼吸困难情况,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肺功能;优于单纯的益气化痰祛瘀汤、六字诀呼吸操训练。(2)六字诀呼吸操、益气化痰祛瘀汤能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脾气虚、痰瘀内阻型)的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中医证候;在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方面,六字诀呼吸操优于益气化痰祛瘀汤。(3)六字诀呼吸操及益气化痰祛瘀汤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潘玉贤[9](2016)在《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本文通过阐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状况及对其评价的各项指标,综述各种呼吸训练方法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使广大病人及医护工作者在规范内科治疗的同时,重视呼吸训练,促进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贺胜男,倪静玉,钮美娥,谈敏娟[10](2015)在《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可逆的呼吸道阻塞和形成肺气肿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全球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约为9%

二、缩唇-膈式呼吸操对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康复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缩唇-膈式呼吸操对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康复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应用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和材料
    三、主要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运动训练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2)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研究背景
    1.1 COPD的定义
    1.2 COPD的流行病学
    1.3 COPD的经济负担
    1.4 西医对稳定期COPD的认识和管理
        1.4.1 西医对稳定期COPD的认识
        1.4.2 西医对稳定期COPD的管理
    1.5 中医对稳定期COPD的认识和管理
        1.5.1 中医对稳定期COPD的认识
        1.5.2 中医对稳定期COPD的管理
    1.6 俞募配穴法概述
        1.6.1 背俞穴
        1.6.2 募穴
        1.6.3 俞募配穴
        1.6.4 俞募配穴的临床应用
        1.6.5 本研究COPD的俞募配穴
    1.7 上下配穴
    1.8 拍打疗法
        1.8.1 拍打疗法渊源
        1.8.2 拍打疗法机制
        1.8.3 COPD拍打疗效
    1.9 小结
2 研究基础、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基础
        2.1.1 研究支持
        2.1.2 研究小组
    2.2 研究对象
        2.2.1 样本来源
        2.2.2 诊断、分期及分级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脱落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样本量计算
        2.3.2 分组方法
        2.3.3 盲法设计实施
        2.3.4 研究工具
        2.3.5 干预方案的设计
        2.3.6 干预措施
        2.3.7 评价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特殊情况处理
    2.7 伦理学原则
    2.8 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完成情况
    3.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资料比较
        3.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3.2.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各项评价指标评分比较
    3.3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运动耐力情况
        3.3.1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干预第1、3个月6MWT组间比较
        3.3.2 两组研究对象6MWT距离在各个时间点上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3.3.3 两组研究对象6MWT距离组间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3.4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呼吸困难情况
        3.4.1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干预第1、3个月mMRC得分组间比较
        3.4.2 两组研究对象mMRC得分在各个时间点上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3.4.3 两组研究对象mMRC得分组间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3.5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生活质量情况
        3.5.1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干预第1、3个月SGRQ总分及各项评分组间比较
        3.5.2 两组研究对象SGRQ总分及各项评分在各个时间点上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3.5.3 两组研究对象SGRQ总分及各项评分组间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3.6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肺功能情况
        3.6.1 干预前、干预第1、3 个月两组研究对象FEV1/FVC、FEV1/预计值组间比较
        3.6.2 两组研究对象FEV1/FVC、FEV1/预计值在各个时间点上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3.6.3 两组研究对象FEV1/FVC、FEV1/预计值组间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3.7 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中医证候分
        3.7.1 干预前、干预第1、3个月两组研究对象中医证候分组间比较
        3.7.2 两组研究对象中医证候分在各个时间点上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3.7.3 两组研究对象中医证候分组间均值差的两两比较
4 讨论
    4.1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资料分析
    4.2 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
    4.3 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
    4.4 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5 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4.6 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中医证候分的影响
5 结论
6 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性
    6.1 创新点
    6.2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3)基于317护的中医呼吸导引术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文献研究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概述
        2. 稳定期COPD的肺康复研究现状
        3. 稳定期COPD的中医肺康复研究现状
        4. 远程医疗用于COPD患者管理的研究现状
    (二) 相关概念界定
        1. 稳定期COPD
        2. 肺康复
        3. 呼吸导引术
    (三) 研究目的、内容与创新性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创新性
        4. 技术路线图
二、临床研究
    (一) 研究对象
        1. 诊断标准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剔除标准
        5. 中止退出标准
        6. 研究对象的筛选与确定
    (二) 研究方案
        1. 随机化方法
        2. 样本量估算
        3. 对照组
        4. 试验组
        5. 评价指标
        6. 数据库的建立与统计分析
        7. 质量控制
        8. 伦理审核
三、研究结果
    (一)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基线资料比较
    (二) 两组间干预前疗效评价指标比较分析
    (三) 两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分析(12W)
        1. 干预前后两组内患者肺功能变化的比较
        2. 干预前后两组内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的比较
        3. 干预前后两组内患者BODE指数的比较
        4. 干预前后两组内患者SGRQ得分比较
    (四) 两组间患者干预后比较分析(12W)
        1.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肺功能的比较
        2.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的比较
        3.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mMRC的比较
        4.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BODE指数的比较
        5. 干预后两组间患者SGRQ得分的比较
四、讨论
    (一)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二) 中医呼吸导引术用于COPD患者肺康复的影响
    (三) 家庭肺康复对于稳定期COPD患者的重要意义
    (四) “317护”等远程医疗对肺康复的意义与探索
    (五) 中医呼吸导引术用于家庭肺康复的可行性分析
    (六) 本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医学伦理审查批文
    附录2: 知情同意书·告知页
    附录3: 知情同意书·同意签字页
    附录4: 6分钟步行试验登记表与Borg评分
    附录5: 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
    附录6: mMRC呼吸困难程度评分表
    附录7: BODE综合评分表
    附录8: 不良事件记录表
致谢
文献综述 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4)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治疗效果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疏风解毒胶囊对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症状评分及炎性标志物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试验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3 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临床疗效资料分析
        4.3 安全性监测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COPD合并肺心病的认识
        1.1 COPD合并肺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COPD合并肺心病的病因病机
        1.3 COPD合并肺心病的西医治疗
    2 祖国医学对COPD合并肺心病的认识
        2.1 祖国医学对COPD合并肺心病病因病机的研究
        2.2 COPD合并肺心病中医治疗
        2.3 疏风解毒胶囊方药分析及应用研究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对血炎性指标的分析
        3.2 对心功能指标的分析
        3.3 对临床症状的分析
        3.4 对住院时间、费用及急性加重次数的影响
        3.5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心肺功能评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6)太极混元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太极桩功
        1.1 太极混元桩之“调身”
        1.2 太极混元桩之“调息”
        1.3 太极混元桩之“调心”
        1.4 太极混元桩之“三调合一”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认识
        2.1 慢阻肺稳定期的病因病机分析
        2.2 慢阻肺稳定期的辨证分型
        2.3 慢阻肺稳定期的分型证治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代医学认识
        3.1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与危险因素
        3.2 慢阻肺的诊断与分组
        3.3 慢阻肺的治疗
    4 慢阻肺肌少症与运动康复训练的相关性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评价指标与标准
        1.6 安全性评价指标
        1.7 观察与分析不良事件
        1.8 安全性评价
        1.9 质量控制
        1.10 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结果
    1 结果分析
        1.1 完成实验患者情况
        1.2 一般人口学及基线数据特征比较
        1.3 基线数据均衡性比较
        1.4 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2 典型病例介绍
第四部分 讨论
    1 太极混元桩的特点
    2 太极混元桩与中医学的联系
        2.1 太极混元桩与阴阳学说的联系
        2.2 太极混元桩与脏腑的联系
        2.3 太极混元桩与气血的联系
        2.4 太极混元桩与经络的联系
    3 太极混元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
        3.1 对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下降的影响
        3.2 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3.3 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3.4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4 太极混元桩对慢阻肺稳定期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4.1 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CAT评分影响的分析
        4.2 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影响的分析
        4.3 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影响的分析
        4.4 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身体质量指数影响的分析
        4.5 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改良呼吸困难指数影响的分析
        4.6 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影响的分析
        4.7 对慢阻肺患者实验组内B、C、D三个层次影响的分析
第五部分 结论
第六部分 存在问题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传统运动疗法在慢阻肺稳定期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7)呼吸模式干预中老年女性核心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状况
        2.1.1 中老年人的年龄范围界定
        2.1.2 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现状
    2.2 核心稳定性相关研究
        2.2.1 核心稳定性的起源与发展
        2.2.2 核心区域的划分
    2.3 呼吸训练方法
        2.3.1 古代传统呼吸训练法
        2.3.2 现代呼吸训练法
    2.4 高效的呼吸模式
    2.5 呼吸模式训练与核心稳定性的关系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流程图
        3.3.2 实验对象与分组
        3.3.3 实验方案
        3.3.4 测试指标和测试方法
        3.3.5 实验器材及测试仪器
        3.3.6 测试时间和测试地点
4 实验结果
    4.1 核心稳定性指标测试结果
        4.1.1 实验前后核心肌力测试值/目标值比较
        4.1.2 实验前后八级腹桥一级指标的比较
        4.1.3 实验前后Biodex姿势稳定指标的比较
        4.1.4 实验前后Biodex跌倒风险指标的比较
    4.2 静态平衡能力指标测试结果
        4.2.1 实验前后闭眼单脚站立指标的比较
        4.2.2 实验前后强化Romberg征指标的比较
    4.3 动态平衡能力指标测试结果
        4.3.1 实验前后Biodex稳定极限指标的比较
        4.3.2 实验前后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指标的比较
    4.4 身体机能指标测试结果
        4.4.1 实验前后肺活量指标的比较
        4.4.2 实验前后心率、血压指标的比较
5 分析与讨论
    5.1 呼吸模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核心稳定性的影响
    5.2 呼吸模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5.3 呼吸模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5.4 呼吸模式训练对中老年女性身体机能的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 附件

(8)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益气化痰祛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与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案
        (一)随机分组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周期
        (四)观察指标
        (五)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试验完成情况
        (二)一般资料基线评估
        (三)结果
    四、讨论
        (一)慢阻肺的中医认识
        (二)益气化痰祛瘀汤组方特点
        (三)六字诀呼吸操在慢阻肺稳定期治疗中的地位
        (四)结果分析
        (五)安全性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9)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常用评价指标
2 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现状研究情况
3 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1 腹式呼吸训练
        3.1.1 腹式呼吸训练方法
        3.1.2 腹式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2 缩唇呼吸训练
        3.2.1 缩唇呼吸训练方法
        3.2.2 缩唇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3 全身性呼吸操训练
        3.3.1 全身性呼吸操训练方法
        3.3.2 全身性呼吸操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3.4 综合呼吸训练
        3.4.1 综合呼吸训练方法
        3.4.2 综合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促进COPD患者坚持呼吸训练的相关因素
    4.1 健康宣教
    4.2 心理护理
5 小结

(10)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呼吸功能锻炼的时机
2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
3训练强度
4训练时间及频率

四、缩唇-膈式呼吸操对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康复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下三球式呼吸训练器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社区应用及效果评价[D]. 黄俏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2]俞募配穴拍打疗法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的应用研究[D]. 毛芳群.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3]基于317护的中医呼吸导引术对稳定期COPD患者肺康复作用的研究[D]. 徐哲.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齐刚. 名医, 2020(05)
  • [5]疏风解毒胶囊对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的症状评分及炎性标志物影响的临床研究[D]. 于健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太极混元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D]. 何乃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7]呼吸模式干预中老年女性核心稳定性的实验研究[D]. 刘龙祥. 成都体育学院, 2019(12)
  • [8]六字诀呼吸操联合益气化痰祛瘀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评估[D]. 刘丽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潘玉贤.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6(04)
  • [10]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的研究进展[J]. 贺胜男,倪静玉,钮美娥,谈敏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5(17)

标签:;  ;  ;  ;  ;  

拉唇膜式呼吸运动对缓解期肺心病患者的康复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