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P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IEP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一、IEP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论文文献综述)

杨鸣[1](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孔燕妮,李妍,徐至理,郭勇[2](2021)在《6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评价6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基于临床实践,选取6种肺癌患者常用口服中成药,即康莱特胶囊、复方红豆杉胶囊、紫龙金片、西黄丸(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片(胶囊),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该6种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对比单纯铂类化疗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6月7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 13.0、Revman 5.3和Ge MTC 0.14.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后纳入55个RCT共计4221例NSCLC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以铂类化疗为共同干预措施,紫龙金片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生活质量较单纯铂类治疗明显改善;复方斑蝥胶囊、紫龙金片、复方红豆杉胶囊、华蟾素片(胶囊)、康莱特胶囊、西黄丸(胶囊)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单纯铂类治疗,其中复方斑蝥胶囊优于西黄丸(胶囊);紫龙金片、复方红豆杉胶囊、复方斑蝥胶囊、华蟾素片(胶囊)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铂类治疗;复方斑蝥胶囊、紫龙金片、华蟾素片(胶囊)、复方红豆杉胶囊、西黄丸(胶囊)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铂类治疗,其中紫龙金片优于康莱特胶囊,复方斑蝥胶囊优于康莱特胶囊、西黄丸(胶囊);复方斑蝥胶囊、紫龙金片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铂类治疗;复方斑蝥胶囊、复方红豆杉胶囊、华蟾素片(胶囊)、紫龙金片联合铂类治疗NSCLC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铂类治疗,其中复方斑蝥胶囊优于西黄丸(胶囊)。结论紫龙金片较其他中成药改善NSCLC患者生活质量更明显,复方斑蝥胶囊、紫龙金片、复方红豆杉胶囊的疾病控制率较好,紫龙金片降低消化道反应发生率疗效更佳,复方斑蝥胶囊降低血液毒性效果更好。

宁灿[3](2020)在《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查阅收集相关文献数据,比较不同治疗模式对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为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临床指导。研究方法:通过互联网在各大数据库进行检索,例如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搜集所有国内外公开发表的2020年4月前关于ⅢA-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文献,根据提前设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并通过阅读标题及摘要进行初步筛选,随后对初筛出的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最终确定入选文献,并提取文献中相关数据资料。统计学分析运用RevMan(V5.3)软件对所纳入的资料数据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研究结果:1.本文关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化疗和化疗疗效对比研究中共纳入10篇相关文献,其中2篇随机对照试验及8篇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共纳入9720名患者,其中4097名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放化疗,5623名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所有纳入文献质量评估普遍较高。荟萃分析结果提示:术后辅助放化疗组与术后辅助化疗组相比可以提高1年总生存率(OR=3.38,95%CI:1.51-7.60,P=0.003)、3年总生存率(OR=2.16,95%CI:1.41-3.32,P=0.0004)、5 年总生存率(OR=1.21,95%CI:1.11-1.32,P<0.00001),且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O R=3.64,95%CI:2.48-5.33,P<0.00001)和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OR=2.24,95%CI:1.38-3.64,P=0.001)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两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OR=1.35,95%CI:0.93-1.97,P=0.11)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提示多站N2相较于单站N2行术后辅助放化疗无论是在5年总生存率(OR=6.01,95%CI:2.59-13.94,P<0.0001;OR=1.30,95%(CI:0.76-2.22,P=0.34)还是 5 年无病生存率方面(OR=6.06,95%CI:2.75-13.36,P<0.00001;OR=1.13,95%CI:0.64-1.99,P=0.67)都比单纯化疗获得更大受益。2.关于基因驱动阳性的ⅢA-N2期肺腺癌靶向治疗和化疗疗效对比研究中共纳入7篇相关文献,其中3篇随机对照试验及4篇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总共纳入591名患者,其中303名患者接受靶向治疗,281名患者接受化疗。荟萃分析结果提示:靶向治疗与化疗相比可以提高基因驱动阳性的ⅢA-N2期肺腺癌患者1年总生存率(OR=1.98,95%CI:1.02-3.82,P=0.04)、1年无病生存率(OR=3.51,95%C(I:2.09-5.87,P<0.00001)、2年无病生存率(OR=3.15,95%CI:2.09-4.75,P<0.00001)、3年无病生存率(OR=2.53,95%CI:1.41-4.53,P=0.002),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 年总生存率(OR=1.75,95%CI:0.82-3.70,P=0.15)、3 年总生存率(OR=1.93,95%CI:0.36-10.29,P=0.44)无统计学意义,并且靶向治疗较化疗可以减少所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OR=0.48,95%CI:0.31-0.74,P=0.0008)及 3-4 级不良反应发生率(OR=0.20,95%CI:0.12-0.32,P<0.00001)。研究结论:1.对于ⅢA-N2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与术后单纯化疗相比,可提高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及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而对于5年无病生存率尚未发现明显获益。同时,相较于单站淋巴结转移的N2患者,多站N2术后放化疗对5年总生存率及5年无病生存率的改善较单纯化疗更加显着。2.靶向治疗较化疗能够提高驱动基因阳性的ⅢA-N2期肺腺癌患者1年总生存率和1年、2年及3年的无病生存率,并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但2年、3年总生存率未见明显提高,远期总生存率是否获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付源峰[4](201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疗效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指出背景: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而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发病的85%。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失去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虽然含铂双药化疗仍是晚期(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时代,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较以往出现了很大变化。预测模型通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通过数学方程构建相关模型,以诺模图的形式为使用者快速找到结果,其能够同时参考多个变量进行计算,在临床中有重要价值。预测模型已经在西医临床诊疗过程中使用,用于预测患者远期预后、淋巴结转移、脑转移风险等,其在中医药领域尚属起步阶段,而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预测模型无人建立。通过队列研究数据,建立预测模型的诺模图指导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初步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双向队列。通过回顾性队列的数据建立疗效预测模型(诺模图),利用前瞻性队列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组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观察从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9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中心住院治疗的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至少接受过1次(含)以上疗效评估的患者。回顾性队列为-至日及以后明确诊断为NSCLC,前瞻性队列为日及以后明确诊断为NSCLC。将患者的基线信息、既往中西医诊疗过程、肿瘤指标、影像学结果、随访资料、结局等数据录入统计软件,从中筛选变量,制作预测模型并利用前瞻性队列数据验证模型的稳定性。结果:1)我中心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样本量构成虽然性别差异较大,但是中位OS在12个月,生存情况符合现有临床治疗水平。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1岁,Ⅳ期患者占85%,因此我中心患者为老年晚期患者为主。2)病理类型分布中,非小细胞肺癌在总人数的89.14%,与临床一般发病情况基本相符。3)由初步单因素分析可知手术对于晚期患者尽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统计学没有意义P>0.05,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中可知,在调整了化疗、靶向治疗、放疗之后,接受中医药治疗依然能降低26%的死亡风险,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7)。4)在单因素分析的中医证型中,痰热阻肺型对比肺脾气虚型增加了 23%的死亡风险,但在调整后没有统计学意义。5)具有EGFR突变的患者经过回归分析后,HR值0.69,能够降低31%的死亡风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ALK突变的患者中,死亡风险降低11%,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73)。6)腺癌的患者中,中位的OS为14个月,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7)上表所得调整后(Stepwise)的AUC曲线虽然可以预测17.27个月的生存期,但曲线下面积仅0.654,预测的准确性较低。8)通过数据结果可知女性的死亡风险低于男性,中医症状评分越高,死亡风险越高,中医症状评分每增加1分,死亡风险增加2.8%,而对于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可以降低20%的死亡风险(P=0.07),有机会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死亡风险降低31%(P<0.05)。结论:通过本数据的基本资料分析可知我中心肺癌患者队列建设己具雏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在我中心中显示一定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在经过分析后,能起到保护作用,具有统计学差异,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进一步证明了中医药的有效性,说明中医药协同西医治疗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虽然数据分析制作的诺模图预测效能较低,暂不具备临床应用价值,仅可供临床医生参考,但通过数据的不断扩充与完善,预测模型通过特定算法可以逐渐完善。

王米娜[5](2019)在《长春瑞滨联合阿帕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癌症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之高,危害性之大,无不令人谈之色变。肺癌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堪称人类“杀手”。据WHO统计,2018年我国新增42 8万例癌症患者,死亡病例超过2 8 6万人。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各类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并且发病人群有往低龄化人群发展的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0%,是最为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近些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第三代化疗药物比如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紫杉醇和多西他赛联合铂类的两药化疗方案仍是目前NSCLC一线治疗的常规方案。2003年以来新的治疗手段之一是以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以及奥希替尼是肺癌常用靶向治疗药物,可他们只局限于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临床上不能广泛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且大多数治疗是通过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的通路。抗血管药物治疗经过临床研究证实具有延长生存的临床获益,得到NCCN等权威指南推荐。大量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表明:阿帕替尼对多种实体瘤包括胃癌、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及肝癌等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本文旨在探讨长春瑞滨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7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有效率、远期疗效(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近期临床有效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4.5%、38.3%,χ2=3.271,P=0.041);试验组患者中位PFS和中位OS较对照组,亦显着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13 和 6.02 月,12.90 和 8.94 月,χ2=4.535,5.995,P=0.031,0.013)。试验组患者KPS评分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72.3%,46.8%,χ2=8.671,P=0.007)。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血压升高、手足综合症、乏力和蛋白尿,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显着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易控,值得临床推广。

石鹏飞,张晓明[6](2016)在《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前采用MVP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各40例。对2组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1、3、5年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生存率方面,2组患者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VP方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且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邹泽,刘恩强,岳建农[7](2014)在《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0例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组(HTP组),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静脉化疗组(MVP组),HTP联合MVP组(联合组)和5-氟尿嘧啶静脉化疗组(对照组)。HTP组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5 mg/kg+α-糜蛋白酶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20 ml混合溶液,装入雾化器中雾化吸入0.5 h,bid,d1-3/周,治疗12周;MVP组患者给予丝裂霉素8 mg/m2,d1、d8静脉滴注,qd+长春地辛2.5 mg/m2,d1、d8静脉滴注,qd+顺铂30 mg/m2,d1-3静脉滴注,qd,28 d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联合组患者给予HTP组+MVP组方案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α-糜蛋白酶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成20 ml混合溶液雾化吸入+5-氟尿嘧啶5 mg/kg,静脉滴注,bid,d1-3/周,治疗12周。所有患者治疗1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4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毒性反应及随访1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MVP组>HTP组>对照组,联合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MVP组>HTP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毒性反应总发生例次<联合组<MVP组<HTP组,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NSCLC较单用MVP或HTP方案疗效和安全性更好,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可显着提高生存率。

余均达(YUKwan Tat)[8](2014)在《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既往,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的双药方案是其标准治疗方案。不同药物之间的疗效相似,总体疗效显示中位生存时间在6.9-11.3个月之间,且毒副反应大。近年,分子靶向药物为晚期NSCLC的治疗另辟蹊径,代表药物为吉非替尼。吉非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NSCLC疗效较佳,而基因状态未明的患者多主张首选化疗。但当前问题是标准化疗疗效已达瓶颈,而且EGFR基因突变率不高,加上临床上不少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确诊后拒绝化疗,中医药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于是成为部分患者的重要选择。前期研究显示,中药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近期疗效及总体生存期稍优于目前报道的化疗疗效;且扶正抗癌方对吉非替尼具有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的作用。目的:评价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标准化疗一线治疗EGFR基因状态未明或基因非突变的晚期NSCLC是否具有非劣性作用,以期为晚期NSCLC患者提供中医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的高效、低毒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连续纳入66例工IIB/IV期NSCLC,EGFR基因突变阴性或状态未明,且未曾接受过任何肺癌相关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及对照组(标准化疗方案),每组33例。治疗组予扶正抗癌方(汤剂250ml,bid,po)联合吉非替尼(250mg,qd,po)。每个治疗周期为30天,持续治疗至病情进展、副作用不能耐受或患者死亡。对照组行含铂双药化疗方案(GP或NP或TP或DP或AP方案),每21天重复;若患者不能耐受顺铂,用奈达铂或卡铂代替顺铂;治疗6周期,或至病情进展、副作用不能耐受或患者死亡。治疗前2周、治疗后第6周、第3月、第6月复查评估肿瘤情况,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首要观察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及疾病控制率(DCR);次要观察客观反应率(ORR)、总体生存期(OS)、中位生存期(MST)、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毒副反应。结果:截至研究终止时间,治疗组及对照组各脱落2例,共62例(每组31例)可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31例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SD)14例,病情进展(PD)13例。ORR为12.90%,DCR为58.06%。对照组31例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11例,病情进展(PD)14例。ORR为19.35%,DCR为54.84%。两组间在ORR和DCR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位PFS是5.10个月;对照组的中位PFS是4.17个月,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MST是9.90个月;对照组的MST是8.90个月,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虽然两组治疗后的评分在不同维度中各有高低,但对比两组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可发现治疗组的整体生活质量经过治疗后有改善的趋势;而对照组的整体生活质量经过治疗后却倾向转差。毒副反应方面,治疗组中整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75%,主要是Ⅰ-Ⅱ度腹泻(21.88%)和皮疹(34.38%)。对照组中整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1.82%,最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36.36%)、脱发(27.27%)、白细胞减少(24.24%)、感染(21.21%)、肝功能异常(18.18%)等。两组均未发现间质性肺炎、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事件,无病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试验,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对比标准化疗,在一线治疗EGFR基因状态未明或基因非突变的晚期NSCLC中,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能延长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毒副反应较轻微、耐受。提示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标准化疗一线治疗EGFR基因状态未明或基因非突变的晚期NSCLC,具有非劣性作用和潜在优势,可考虑作为晚期NSCLC的一线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田博文[9](2014)在《不同化疗方案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及预后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三种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至2012年期间收治的114例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14例患者分为MVP组、NP组和TP组,其中,MVP组36例患者,NP组41例患者,TP组37例患者。MVP组方案:经脉推注8mg/m2的MMC,d1;静脉点滴3mg/m2的VDS,d1,d8;静脉点滴80mg/m2的PDD,d3;NP组方案:静脉点滴25mg/m2的NVB,d1;静脉点滴80mg/m2的PDD,d3;TP组:静脉点滴175mg/m2的PTX,d1;静脉点滴80mg/m2的PDD,d3。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周期为两个疗程,最后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MVP组的有效率为33.2%,NP组的有效率为34.1%,TP组的有效率为40.5%。三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3个月、7.2个月、9.2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MVP组30.5%、NP组34.1%、TP组37.8%。存在的不良反应主要为:MVP组为呕吐、恶心、骨髓抑制;NP组为呕吐、恶心、骨髓抑制及静脉炎;TP组为呕吐、恶心、骨髓抑制、脱发及肌肉关节疼痛。结论:三组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有效率、生存率等方面存在相似性。

朱利娜,杨振君,王士勇,汤燕明[10](2009)在《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康莱特注射液上市至今,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价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med、Embase、Cancerlit、CBM、CNKI和VIP等电子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附加检索。纳入康莱特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国际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研究,且均为低质量研究。5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康莱特+长春瑞滨+顺铂的疗效优于长春瑞滨+顺铂(RR合并=1.46,95%CI:1.13-1.91);3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康莱特+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与单用化疗药比较疗效有统计学差异(RR合并=1.84,95%CI:1.22-2.76);2项研究合并结果显示康莱特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疗效优于单独化疗(RR合并=1.63,95%CI:1.09-2.43);14篇单个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康莱特可能减少由常规治疗引起的副反应。10篇研究显示康莱特联合化疗可明显改善或稳定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结论康莱特与常规疗法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常规治疗的临床疗效,减少副反应例数,稳定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收集到的康莱特注射液治疗肺癌的临床试验质量较低,各种治疗方案纳入研究数量少,尚不能根据纳入研究获得康莱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证据,尚需设计严密、实施科学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二、IEP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EP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1. 前言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6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2 干预措施
    1.3 结局指标
    1.4 排除标准
    1.5 检索策略
    1.6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
    1.7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流程及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4 Meta分析
        2.4.1 生活质量(KPS评分)
        2.4.2 DCR
        2.4.3消化道反应
        2.4.4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2.4.5 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
        2.4.6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2.5 网状Meta分析比较结果
        2.5.1 生活质量(KPS评分)
        2.5.2 DCR
        2.5.3 消化道反应
        2.5.4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2.5.5 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
        2.5.6 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2.6 干预措施疗效排序
        2.6.1 生活质量(KPS评分)
        2.6.2 DCR
        2.6.3 消化道反应
        2.6.4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
        2.6.5 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
        2.6.6血小板减少发生率
3 讨论

(3)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文献检索
    2.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
        2.3.1 文献筛选
        2.3.2 文献质量评价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资料分析
    第一部分 术后辅助放化疗与单纯化疗疗效对比
        3.1.1 纳入文献资料
        3.1.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3.1.3 研究质量评价
        3.1.4 Meta分析结果
    第二部分 靶向治疗和化疗疗效对比
        3.2.1 纳入文献资料
        3.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3.2.3 研究质量评价
        3.2.4 Meta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术后辅助放化疗和化疗
    4.2 靶向治疗和化疗
    4.3 优势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及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表
致谢

(4)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疗效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1.1.1 流行病学
        1.1.2 化疗
        1.1.3 靶向治疗
        1.1.4 免疫治疗
        1.1.5 放疗
    1.2 中医文献研究
        1.2.1 中医对肺癌的认识
        1.2.2 中医对肺癌的治疗现状
    1.3 预测模型
        1.3.1 队列研究
        1.3.2 预测模型
        1.3.3 诺模图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案设计
        2.1.1 研究方法
        2.1.2 研究方案
        2.1.3 疗效评定标准
        2.1.4 研究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1.5 数据安全监查
        2.1.6 统计学处理
        2.1.7 技术路线图
    2.2 研究结果
        2.2.1 研究人群描述
        2.2.2 单因素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
        2.2.2.1 病理分层回归分析
        2.2.2.2 IV期患者分层回归分析
        2.2.3 预测模型
    2.3 结论
    2.4 讨论
    2.5 不足
    2.6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长春瑞滨联合阿帕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术后1、3、5年生存情况比较
3 讨论

(7)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毒性反应[9-10]
    1.4 疗效判定标准[9-12]
    1.5 随访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4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4组患者生存率比较
    2.3 毒性反应
3 讨论

(8)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非小细胞肺癌流行病学、致病因素及治疗现况
第二节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化疗方案及其研究进展
    一、第三代化疗药物
    二、铂类化疗药物
    三、含铂双药标准化疗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一、吉非替尼的基本特性及其作用机制
    二、EGFR生物学特性及其信号通路简介
    三、吉非替尼优势人群研究
    四、吉非替尼临床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五、吉非替尼毒副反应及其耐药现象
    六、吉非替尼的优势与不足
第四节 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一、中医学对肺癌的古文献及理论研究
    二、现代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第五节 扶正抗癌方的制订及其前期研究
    一、扶正抗癌方的组成及方解
    二、扶正抗癌方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三、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的前期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病例资料与研究方法
    一、方案设计依据
    二、试验场所
    三、病例选择
    四、研究方法
    五、受试者权益保障及知情同意书
    六、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七、数据管理及统计方法
    八、资料总结及保存
    九、研究路线及试验进度安排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近期疗效
    三、生存时间
    四、治疗前后体力状况(PS)评分比较
    五、生活质量评价
    六、毒副反应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一、纳入人群特点分析
    二、近期疗效分析
    三、生存时间分析
    四、生活质量分析
    五、毒副反应分析
    六、试验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节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不同化疗方案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及预后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10)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1.1.2 研究对象
        1.1.3 干预措施
        1.1.4 结局指标
    1.2 文献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与评价
    1.5 数据收集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3 统计结果
    2.4 反应率(CR+PR)
        2.4.1 KLT+NP与NP方案比较
        2.4.2 KLT+MVP与MVP方案比较
        2.4.3 KLT+GP与GP方案比较共纳入2项研究[13,14],
        2.4.4 KLT+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
        2.4.5 KLT与NP方案比较
    2.5 副作用
    2.6 生活质量(好转+稳定)
    2.7 中位生存期、生存率
    2.8 发表偏倚
    2.9 敏感性分析
        2.9.1 临床疗效敏感性分析
        2.9.2 生活质量敏感性分析
3 讨论

四、IEP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比(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6种常用口服中成药联合铂类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网状Meta分析[J]. 孔燕妮,李妍,徐至理,郭勇. 中草药, 2021(02)
  • [3]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治疗模式的Meta分析[D]. 宁灿. 苏州大学, 2020(02)
  • [4]中西医结合治疗ⅢB-ⅣB期非小细胞肺癌队列疗效早期预测模型的建立[D]. 付源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5]长春瑞滨联合阿帕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研究[D]. 王米娜.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1)
  • [6]MVP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 石鹏飞,张晓明. 实用癌症杂志, 2016(05)
  • [7]5-氟尿嘧啶超声雾化吸入联合MVP方案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 邹泽,刘恩强,岳建农. 中国药房, 2014(32)
  • [8]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比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D]. 余均达(YUKwan Tat).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9]不同化疗方案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对比及预后观察[J]. 田博文.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05)
  • [10]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J]. 朱利娜,杨振君,王士勇,汤燕明. 中国肺癌杂志, 2009(03)

标签:;  ;  ;  ;  ;  

IEP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