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接种剂在动物保健促生长中的功效试验

NM接种剂在动物保健促生长中的功效试验

一、NM菌剂在动物保健和促生长方面的功效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饶体宇[1](2020)在《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生产性能、脂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外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使用抗菌素治疗动物群发性疾病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和动物性食品药物残留等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开发绿色安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来代替抗菌素预防动物群发性疾病已成为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草药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具有作用广泛和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在代替抗菌素成为新型饲料添加剂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选取25周龄金定蛋鸭800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kg益生菌(肽优康),试验2~4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5和2 g/kg辣木叶黄酮,试验5~7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kg益生菌后,再分别添加1、1.5和2 g/kg的辣木叶黄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探究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在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对蛋鸭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性能、脂质代谢、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旨在将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开发成为新型饲料添加剂奠定理论基础。1.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蛋鸭饲养试验期间以重复为单位,每天计算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平均蛋重和破蛋率;饲养试验结束后,在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6枚鸭蛋,对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颜色、蛋黄百分比、蛋壳厚度以及哈夫单位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平均蛋重和料蛋比分别降低14.2%和5.1%(p<0.05),产蛋率、平均日采食量和破蛋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3、4、5和6组对蛋鸭生产性能无显着改善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7组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破蛋率无显着差异(p>0.05),产蛋率降低5.8%(p<0.05)。试验1、3和4组蛋品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2组蛋形指数、蛋黄颜色、蛋壳厚度和哈夫单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蛋壳强度提高15.9%(p<0.05),蛋黄百分比降低7.3%(p<0.05);试验5、6和7组蛋形指数、蛋黄百分比、蛋壳厚度、哈夫单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蛋壳强度分别增强13.7%、10.0%和13.6%(p<0.05),试验5和6组蛋黄颜色分别提高3.2%和2.7%(p<0.05),试验7组与对照组相比蛋黄颜色无显着差异(p>0.05)。结果表明:基础饲粮中单独添加辣木叶黄酮或益生菌对提高蛋鸭生产性能效果不明显;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联合应用对蛋壳强度有显着增强作用,以试验7组(1.5 g/kg益生菌+2.0 g/kg辣木叶黄酮)效果最佳。2.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脂质代谢的影响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3只蛋鸭和3枚鸭蛋。蛋鸭翅静脉采血后分离血清;鸭蛋分离蛋黄后,将蛋黄搅匀抽取2 m L于EP管中,-20℃保存备用。采用ELISA方法对蛋鸭血清和蛋黄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采集蛋鸭肝脏在液氮中速冻后置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采用q PCR(染料法)方法检测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m RNA在蛋鸭肝脏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蛋鸭血清TG和LDL-C含量分别降低14.5%和23.9%(p<0.05),HDL-C含量上升17.8%(p<0.05),蛋鸭血清T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2组蛋鸭血清TG、TC、HDL-C和LDL-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3组蛋鸭血清TG、TC、LDL-C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HDL-C含量提高14.6%(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4组蛋鸭血清TC和LDL-C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TG含量降低13.4%(p<0.05),HDL-C含量上升20.7%(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5、6和7组蛋鸭血清TG分别降低21.4%、13.3%和19.4%(p<0.05),TC分别降低25.7%、35.1%和18.9%(p<0.05),LDL-C分别降低33.8%、47.5%和27.4%(p<0.05),HDL-C含量分别增加28.8%、31.9%、24.0%(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鸭蛋蛋黄中TG、TC和LDL-C含量分别降低22.2%、10.0%和22.6%(p<0.05),HDL-C含量上升16.7%(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鸭蛋蛋黄中TG、TC、HDL-C和LDL-C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鸭蛋蛋黄TG、TC和HDL-C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LDL-C含量降低11.9%(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4组鸭蛋蛋黄TG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TC和LDL-C含量分别降低20.0%和16.7%(p<0.05),HDL-C含量提高16.7%(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5、6和7组鸭蛋蛋黄TG分别降低22.2%、22.2%和11.1%(p<0.05),TC分别降低30.0%、20.0%和20.0%(p<0.05),LDL-C分别降低29.8%、36.9%和23.8%(p<0.05),HDL-C含量分别增加23.1%、23.1%、16.7%(p<0.05)。3)试验1~7组HMG-COA还原酶m 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8.9%、27.7%、27.7%、26.7%、35.6%、38.6%和43.6%(p<0.05)。结果表明:1)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联合运用可显着降低蛋鸭血清和鸭蛋蛋黄中TG、TC和LDL-C含量,并显着升高蛋鸭血清和鸭蛋蛋黄HDL-C含量,以试验6组(1.5 g/kg益生菌+1.5 g/kg辣木叶黄酮)效果最佳。2)基础饲粮中单独添加辣木叶黄酮或益生菌均可显着抑制肝脏中HMG-COA还原酶m RNA的表达,两者联合使用时抑制效果更强,其中以试验7组(1.5 g/kg益生菌+2.0 g/kg辣木叶黄酮)抑制效果最明显。3.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ELISA方法对蛋鸭血清、鸭蛋蛋黄中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十二指肠s IgA以及血清IL-2、IL-4、IL-6和IFN-γ)进行检测。另采集蛋鸭脾脏在液氮中速冻后置于-80℃冰箱中保存备用,采用q PCR(染料法)方法检测脾脏中IL-2、IL-4、IL-6和IFN-γm 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蛋鸭血清中MDA含量降低24.5%(p<0.05),SOD和GSH-Px活性分别升高30.1%和16.5%(P<0.05);试验2和3组蛋鸭血清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4组蛋鸭血清MDA含量无显着变化(p>0.05),SOD和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23.7%和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5、6和7组蛋鸭血清MDA含量分别降低29.3%、32.8%和20.8%(p<0.05),SOD活性分别升高40.8%、41.8%和23.6%(p<0.05),GSH-Px活性分别升高19.6%、27.0%和20.6%(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鸭蛋蛋黄中MDA含量降低23.9%(p<0.05),SOD活性升高35.0%(P<0.05),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2组鸭蛋蛋黄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3组鸭蛋蛋黄中MDA含量和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SOD活性升高23.2%(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4、5、6和7组鸭蛋蛋黄中MDA含量分别降低16.6%、37.5%、34.1%和25.0%(p<0.05),SOD活性分别升高30.5%、49.4%、47.8%和32.2%(p<0.05),GSH-Px活性分别升高13.4%、21.6%、26.6%和21.6%(p<0.05)。3)试验1组蛋鸭血清IgG、IgA、IgM和十二指肠中s 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20.5%、36.2%、27.7%和50.5%(p<0.05);试验2组蛋鸭血清IgG、IgA、IgM和十二指肠中s Ig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3组蛋鸭血清IgG和IgM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蛋鸭血清IgA和十二指肠s IgA含量分别增加28.6%和29.5%(p<0.05);试验4、5、6和7组蛋鸭血清IgG、IgA、IgM和十二指肠s IgA含量显着增加,试验4组分别增加14.2%、32.2%、26.2%和39.6%(p<0.05),试验5组分别增加30.9%、50.0%、37.7%和52.1%(p<0.05),试验6组分别增加29.8%、43.2%、43.0%和53.1%(p<0.05),试验7组分别增加23.2%、40.8%、34.7%和55.6%(p<0.05)。4)各试验组蛋鸭血清IL-2和IL-6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3、5、6和7组,蛋鸭血清IL-4含量分别增加18.3%、14.1%、16.5%、20.7%和28.1%(p<0.05),试验2和4组蛋鸭血清IL-4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1、2、3、4和7组蛋鸭血清IFN-γ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5和6组蛋鸭血清IFN-γ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23.2%和27.5%(p<0.05)。5)试验1和2组脾脏IL-2、IL-6和IFN-γm 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脾脏IL-4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31.5%和29.1%(p<0.05);试验3、4和7组脾脏IL-2和IL-6 m 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IL-4 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38.3%、34.2%和40.5%(p<0.05),IFN-γ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27.5%、23.7%和30.4%(p<0.05);试验5组脾脏IL-2 m 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IL-4、IL-6和IFN-γ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32.4%、35.6%和30.4%(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6组脾脏IL-2、IL-4、IL-6和IFN-γ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上调48.9%、41.9%、36.5%和31.3%(p<0.05)。结果表明:1)基础饲粮中单独添加益生菌或高剂量(2.0 g/kg)的辣木叶黄酮可显着提升血清和蛋黄中SOD和GSH-Px活性,当益生菌和辣木叶黄酮联合应用时蛋鸭血清和鸭蛋蛋黄中MDA含量显着降低,SOD和GSH-Px活性显着提升,以试验6组(1.5 g/kg益生菌+1.5 g/kg辣木叶黄酮)效果最佳。2)基础饲粮中单独添加益生菌或高剂量(2.0 g/kg)的辣木叶黄酮可显着提升蛋鸭血清中IgG、IgA、IgM和十二指肠中s IgA含量,当益生菌和辣木叶黄酮联合应用时蛋鸭血清中IgG、IgA、IgM和十二指肠中s IgA含量提升作用更明显,以试验6组(1.5 g/kg益生菌+1.5 g/kg辣木叶黄酮)效果最佳。3)单独添加辣木叶黄酮或益生菌主要刺激蛋鸭上调IL-4基因m RNA在脾脏中的表达,这与血清中IL-4含量检测结果相一致,当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联合应用时,Th1和Th2型细胞因子的m RNA表达量均有提升,且Th2型细胞因子基因m RNA的表达量总体优于Th1型。4.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每组随机抽取3只蛋鸭进行解剖,采集蛋鸭盲肠内容物于RNase-Free EP管中并置于干冰内保存,送至上海微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基因组DNA抽提,用带有标签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再用Axy Prep 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基因,最后进行16S r DNA V4~V5区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对肠道菌群进行OTU聚类分析,共注释到5643个OTU,其中涵盖16个门、24个纲、38个目、62个科、131个属和106个种。在门水平上,主要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构成,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变形菌门显着增加(P<0.05);纲水平上,主要以梭杆菌纲(Fusobacteriia)、拟杆菌纲(Bacteroidia)、Negativicutes和梭菌纲(Clostridia)组成,与对照组相比,T1~T7组梭杆菌纲、拟杆菌纲、Negativicutes和梭菌纲的物种丰度变化与C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目水平上,主要由梭杆菌目(Fusobacteriales)、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月牙单孢菌目(Selenomonadales)和梭菌目(Clostridiales)组成,T1~T7组梭杆菌目、拟杆菌目、月牙单孢菌目和梭菌目的物种丰度变化与C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科水平上,主要以梭杆菌科(Fusobacteriaceae)、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普雷沃氏科(Prevotellaceae)、酸氨基球菌科(Acidaminococcaceae)、紫单孢菌科(Porphyromonad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和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组成,T1~T7组梭杆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氏科、酸氨基球菌科、理研菌科和瘤胃菌科的物种丰度变化与C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与C组相比,T1~T5组紫单孢菌科的物种丰度变化差异不显着(p>0.05),T6和T7组紫单孢菌科的物种丰度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均增加40%(p<0.05)。属水平上,主要由拟杆菌属(Bacteroides)、梭杆菌属(Fusobacterium)、Parabacteroides、巨单孢菌属(Megamonas)、另枝菌属(Alistipes)和考拉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等组成,与对照组相比,T1~T7组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巨单孢菌属的物种丰度无显着差异(p>0.05);试验6和7组Para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比对照组增加50.0%(p<0.05);试验7组另枝菌属物种相对丰度比对照组高33.3%(p<0.05);试验4组Phascolarctobacterium相对丰度比对照组降低50%(p<0.05);在种水平上,主要以uncultured-bacterium、Bacteroides-barnesiae、Bacteroides-plebeius(平常拟杆菌)、Bacteroides-coprocola、uncultured-organism和Bacteroides-coprophilus组成,其中Bacteroides-plebeius相对丰度与对照组相比显着上升44.4%(P<0.05)。结果表明:蛋鸭基础饲粮中单独添加高剂量(2.0 g/kg)的辣木叶黄酮会导致肠道内考拉杆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表明高剂量的辣木叶黄酮会导致蛋鸭肠道菌群失调,高剂量的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联合使用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得到改善。结论:蛋鸭基础饲粮中添加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的生产性能未产生明显效果;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联合应用时蛋壳强度显着增强;同时添加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可显着降低血清和蛋黄中TG、TC、LDL-C含量和显着升高HDL-C含量,并可显着增加蛋鸭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其中以试验6组(1.5 g/kg益生菌+1.5 g/kg辣木叶黄酮)效果最佳;高剂量(2.0 g/kg)的辣木叶黄酮会导致蛋鸭肠道菌群失调,与益生菌联合使用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得到改善。

晁倩文[2](2020)在《益生菌富集作用研究及复合菌剂的研制》文中指出益生菌对人体的健康功效已被国际公认,而且在不断研究开发其新的功能性。益生菌制剂已在食品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评判益生菌制剂质量优劣的关键指标是其中的益生菌活性,如何提高益生菌活性是益生菌产业持久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目前,提高益生菌活性的方法主要有过滤法、离心法、透析法、高渗透压法、化学中和法、缓冲盐法、微胶囊化法等,但随着生物膜技术的成熟,生物膜法富集微生物已被逐步从环境保护应用于食品工业等领域,其优势是微生物可以在载体表面不断富集,并形成生物膜,以达到浓集微生物的目的。本研究以生物膜形成为原理,以益生菌为菌种,通过营养物选择、载体选择,以及培养方法的研究等方面,探究利用生物膜法富集益生菌的较佳条件,并初步制备益生菌高菌浓菌剂,为其产业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营养物的选择:分别选取芹菜、莴苣、甘蓝、生姜和胡萝卜5种蔬菜,每种蔬菜设1:1、1:2、1:3、1:4、1:5五个料水比打浆,以MRS作为对照,共设四个不同配方,即蔬菜浆液、MRS+蔬菜浆液、MRS+蔬菜滤液、MRS+蔬菜滤渣。分别接种培养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培养过程中分析测定其pH值、酸度和活菌数。结果表明:MRS中的活菌数为 9.16 lg、9.51 lg、9.69 lg;蔬菜浆液中的活菌数 9.62 lg、9.61 lg、9.73 lg;MRS+蔬菜浆液中的活菌数为10.73 lg、10.7 lg、10.82 lg,且效果最好的是料液比为1:3的芹菜浆液+MRS;MRS+蔬菜滤液中的活菌数10.52 lg、10.63 lg、10.69 lg;MRS+蔬菜滤渣活菌数为 9.57 lg、9.83 lg、9.61 lg。载体的选择:首先选取纤维球、海绵、丝瓜海绵、玉米须和丝瓜等五种载体,通过观察其外观和扫描电镜的显微表征,结果表明纤维球呈粗丝状线形结构;海绵为较规则的多孔状结构,孔状排列比较规则均匀;丝瓜海绵结构排列比较规则,质地比较坚硬且不易变形;丝瓜为偏柱形的环绕盘旋形结构;玉米须为偏向柱形的结构。接着以鼠李糖乳杆菌为菌株,与所选载体在MRS培养液中进行共培养,观测菌体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加入五种载体的菌悬液pH和酸度与对照组差异并不显着,但加入载体的菌悬液活菌数高于MRS,其中MRS中活菌数为9.29 lg,加入载体的菌悬液活菌数分别为9.81 lg、9.78 lg、9.21 lg、9.81 lg、9.45 lg。而载体上活菌数分别为9.45 lg、9.84 lg、10.37 lg、9.32 lg、9.54 lg,这说明附着效果最好的是丝瓜海绵。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载体上菌的附着情况变化,结果表明在24 h时载体上都有菌的附着,菌的附着效果依次为丝瓜海绵、玉米须、丝瓜、海绵、纤维球。但五种载体达到最大附着量的时间并不相同,由显微表征可知达到最大附着量的时间依次为24h、24h、8h、36h、24 h。间歇循环培养研究:在上述实验中选择的最佳载体为丝瓜海绵,营养物为MRS+(1:3)芹菜浆液,菌种选鼠李糖乳杆菌进行间歇培养即将载体加入营养物中,12 h更换一次营养物,在37℃条件下培养,分别测定培养过程中菌悬液pH、酸度、活菌数以及载体上活菌数、干重及载体上菌的显微表征,结果表明菌悬液中活菌数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最高值为10.34 lg,培养后期活菌数又增大与载体上菌的脱落有关,而载体上所测活菌数最高为10.37 lg,载体干重变化在0.2~0.25 g,且显微表征表明在12 h时菌的附着情况开始变好。益生菌生物膜形成研究:载体和营养物同上,采取动态培养的方法,使营养液处于循环流动的状态,放置于37℃恒温条件下培养,测定指标同上。结果表明菌悬液中活菌数最高为10.57 lg,而载体上所测活菌数最大值为11.73 lg,且载体干重变化为0.25~0.3 g,载体上菌的显微表征表明在8 h时菌的附着效果较好,表明动态培养时菌的附着效果明显优于间歇循环培养。益生菌复合菌剂的初步制备:采用动态培养富集益生菌,将菌膜与鲜乳混合后,均匀,初步制备的益生菌菌剂的活菌数为11.21 lg。

杨雨生[3](2019)在《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脂代谢及免疫机制的影响》文中指出选取1050尾雄性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初始体重为56.67±10.75 g,初始体长为15.86±1.23 cm,随机分养于21个养殖箱中,每箱50尾。试验共分7组,分别为对照组(T1)、姜黄素组(T2)、壳聚糖组(T3)、维生素C+维生素B2组(T4)、低剂量配伍组(T5)、中剂量配伍组(T6)、高剂量配伍组(T7),养殖试验周期为8周,探讨姜黄素、壳聚糖、(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以及四种添加剂的低、中、高剂量配伍对该鱼生长、消化、抗氧化力、脂代谢和免疫机制的影响,以期为黄颡鱼复合型功能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参考。1.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养殖8周后测定该鱼生长指标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四种添加剂及其不同比例的配伍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增重率、特定增长率、蛋白质效率及存活率,其中T6组效果最好,T7组次之;各试验组肠道脂肪酶活力均不同程度高于T1组,其中T6组酶活力最高,T6组前肠、中肠和后肠酶活力分别是T1组的3.4倍、4.2倍和4.3倍(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T6组(P<0.05);前肠和后肠淀粉酶活力最高值均出现在T6组,活力分别是对照组的4.58和5.02倍(P<0.05),T7组中肠淀粉酶活力最高(P<0.05),T6组活力次之(P<0.05)。从生长性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角度考虑,T6组效果较好。2.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分别于养殖4周和8周后取样测定抗氧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综合血清、肝胰脏、脾脏、心脏、脑和鳃的抗氧化指标,短期投喂(4周)后,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在提升各组织SOD、CAT、GSH、GSH-PX活性,降低MDA和蛋白质羰基含量方面效果最为显着(P<0.05),而长期投喂(8周)后,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效果最为显着(P<0.05)。3.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分别于养殖4周和8周后取血清和部分组织测定免疫相关生化指标,同时养殖8周后取全血进行呼吸爆发活性的检测,以及对试验鱼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在提升黄颡鱼体内ACP活性方面,养殖不同周期,姜黄素(T2组)均可显着提升大部分组织的ACP活性(P<0.05),而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对提高血清ACP的效果要优于单独添加姜黄素(T2组),同时,短期投喂(4周)后,高剂量配伍(T7组)对肝胰脏ACP的提升效果好于姜黄素(T2组),中剂量配伍(T6组)对头肾ACP的作用效果要显着优于姜黄素(T2组)(P<0.05);而在提升黄颡鱼体内AKP活性方面,壳聚糖(T3组)的效果和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的效果差别不大,但两者提升大部分组织的AKP活性效果要优于姜黄素(T2组),四种添加剂的不同比例配伍(T5T7)仅对黄颡鱼血清和脾脏AKP活性的提升效果较其余各试验组显着(P<0.05);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与壳聚糖(T3组)在提升黄颡鱼体内MPO活性方面,效果大致相同,仅在血清和脾脏中表现出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的显着优势(P<0.05),但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与壳聚糖(T3组)的效果均好于姜黄素(T2组)(P<0.05),此外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对于提高肝胰脏和头肾MPO活性的效果最为显着(P<0.05),而对于提高脾脏、中肾MPO活性,则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效果最为显着(P<0.05);短期投喂(4周)后,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可显着提高血清中GM-CSF、IgM、IL-2等大部分免疫因子的含量(P<0.05),其次为壳聚糖(T3组)以及四种添加剂低剂量配伍(T5组)和中剂量配伍(T6组),姜黄素(T2组)以及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仅对少数免疫因子有显着促进效果(P<0.05),而长期投喂(8周)后,姜黄素(T2组)以及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可显着提高血清中大部分免疫因子的含量(P<0.05),但姜黄素(T2组)对大部分免疫指标的提升效果要优于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T6组),此外壳聚糖(T3组)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B2配伍(T4组)和四种添加剂高剂量配伍(T7组)仅对少部分免疫指标有显着促进效果(P<0.05),四种添加剂低剂量配伍(T5组)仅对血清LZM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但综合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和抗病力的影响来看,长期投喂(8周)后,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效果(T6组)最最佳。4.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养殖8周后取血清和肝胰脏进行肝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肝胰脏GOT活力在T6组达到最大值,与T1组相比提高了149.21%,而肝胰脏GPT活力在T7组显着降低(P<0.05);与T1组相比,T3组、T5T7组的血清中GPT活力显着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57.98%、71.60%、80.16%、74.71%;血清中LDH活力在T6组达到最低值(P<0.05),而TBIL含量却在T4组达到最低值,且与T1组相比降低了约53.55%;配伍组(T5、T6、T7)血清中LDL-C含量与T1组相比显着下降(P<0.05),且T7组下降最为明显,下降了约53.25%;肝胰脏中TG含量在T6组达到最低值,与T1组相比下降了56.94%,而血清中TG含量最低值则出现在T7组,与T1组相比降低了57.87%;肝胰脏中T-CHO含量在T2组显着下降(P<0.05),而血清中T-CHO含量在T7组达到最低值,与T1组相比下降了63.76%;T5组和T6组肝胰脏中LPL活性分别是T1组的3.32倍和9.44倍;T6组肝胰脏中HL活性最高,是T1组的2.58倍;与T1组相比,T5组和T6组肝胰脏中TL活性显着升高(P<0.05)。总之,四种添加剂配伍对促进黄颡鱼肝功能和脂代谢效果要优于单独添加某一种添加剂,且中剂量配伍(T6)效果最佳。5.基于转录水平研究添加剂对黄颡鱼代谢调控的影响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取对照组(T1组)和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组(T6组)的肝胰脏组织,提取RNA并建库后,利用HiSeq X-ten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后得到了100,895条Unigenes,对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后得到53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88个,下调基因350个,从中筛选出了部分免疫和脂代谢相关的基因及其富集的通路,并初步得出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质DNA传感途径上RPB8以及吞噬体途径中CANX和COLEC12的表达来调节黄颡鱼的免疫能力,同时在调节脂代谢方面,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可能主要通过上调PPAR信号通路上CPT1A、PGAR、GyK这三个靶基因的表达来促进黄颡鱼体内脂类的代谢,从而维持其正常水平。(饲料中添加姜黄素150 mg/kg,壳聚糖4500 mg/kg,维生素709 mg/kg(总量1409mg/kg)、维生素B2 40 mg/kg(总量72 mg/kg))

蒋增良[4](2018)在《基于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生长和健康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月桂酸单甘油醋(Glycerol Monolaurate,简称GML)又名十二酸单甘油醋,天然存在于母乳、椰子油和美洲蒲葵中,不仅具有优良的乳化特性,还具有较强的体外抑制细菌、真菌和包膜病毒生长和增殖的能力,同时也能抑制细菌毒力因子的产生。迄今为止,GML在动物生长和健康中的研究还很少,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断奶仔猪、育肥猪和C57BL/6小鼠为试验对象,从肠道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的角度,阐释了 GML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作用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阳性对照硫酸粘菌素相比,150mg/kgGML能显着地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和体重,有效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在断奶期间,150 mg/kgGML和硫酸粘菌素相似地调节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但两者也有不同之处:与硫酸粘菌素相比,150 mg/kgGML能显着地提高丁酸产生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Blautia obeum的相对丰度,显着地降低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和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两种益生菌的相对丰度,且150mg/kgGML能显着地提高断奶仔猪肠道丙酸和丁酸的表达量。2.在饲料中添加150 mg/kg GML,能显着地提高育肥阶段猪的体重和日均采食量,显着增加肌肉的红色色度(a*)、肌间脂肪、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调肌内长链脂肪酸、非必需脂肪酸、精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同时可显着降低肌肉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对肉品质和安全有显着改善作用。3.以C57BL/6小鼠为受试动物,从肠道微生物组角度,研究了 150mg/kgGML对生长和健康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证明150mg/kgGML能显着提高小鼠体重、增重、采食量、体脂比、腹部脂肪、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着增大腹部脂肪脂滴,并显着地降低身体肌肉比、肝脏质量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着上调血清内毒素(LPS)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L-lβ、IL-6和TNF-α含量;150mg/kgGML还显着降低了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Akkermansia muciniphila和Lupinus luteus两种LPS产生抑制菌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Bacteroides acidiciens和Escherichia coli两种LPS产生菌的相对丰度;同时,显着上调10条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途径的基因丰度。4.从肠道微生物组的角度,研究了 GML对生长和健康的剂量效应及作用机制,证明GML在0-150mg/kg剂量范围内诱导小鼠脂肪累积、肠道菌群失调和系统性低度炎症存在剂量效应,而高剂量(500 mg/kg)不会引起150 mg/kg剂量时的不良效应,并证明高剂量的有益效果与Lactobacillus reuteri和Ruminococcusgnavus两种益生菌的显着性增加高度相关。5.利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从代谢组学的角度,研究了不同剂量的GML对生长和健康的剂量效应及作用机制。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发现,不同剂量GML处理组的代谢组有显着性差异,筛选出32个生物标志物,很好地解释了不同剂量GML诱导不同生长表型的代谢组学分子机制,发现2-羟基月桂酰肉碱增加与高剂量GML组脂肪积累显着减少有显着相关性,这提示2-羟基月桂酰肉碱可能是一种可以降低体内脂肪积累的化合物。

蒲俊宁[5](2017)在《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指出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作为饲料添加剂已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仔猪饲粮中,但试验结果变异较大,且单一添加功效有限。因酸化剂、益生菌和植物精油在促进动物生长方面具有“协同”和“加性”效应,近年来它们在动物饲粮中的组合添加受到广泛关注。但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影响的报道很少,特别是在病原菌攻击情况下的效应还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分别研究正常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lc Escherichia coli,ETEC)攻毒条件下,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试验一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本试验旨在研究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25头平均体重(7.65±0.38)kg健康24±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5个处理,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CON)、抗生素组(20g/t硫酸粘杆菌素+40g/t杆菌肽锌,AT)、3000g/t苯甲酸+400g/t凝结芽孢杆菌组(AB)、3000g/t苯甲酸+400g/t牛至油组(AO)和3000g/t苯甲酸+400g/t凝结芽孢杆菌+400g/t牛至油组(ABO),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笼饲养,试验期共26d。结果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AB组显着提高仔猪ADG,降低F/G(P<0.05);其余各处理组也不同程度提高仔猪生长性能,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同时,各处理组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AB、AO和ABO组仔猪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 33.37%、66.63%和41.71%。(2)与对照组相比,AB组仔猪空肠黏膜SGLT1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着提高。(3)与对照组相比,AO组显着降低仔猪血清TNF-α含量(P<0.05),ABO组显着降低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P<0.05);此外,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ABO组显着降低仔猪空肠黏膜IL-1β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AB组显着提高仔猪空肠食糜双歧杆菌数量及盲肠食糜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数量(P<0.05),AO组显着提高空肠食糜双歧杆菌数量(P<0.05),ABO组显着提高空肠和盲肠食糜双歧杆菌数量,并显着降低盲肠食糜大肠杆菌数量(P<0.05);此外,与抗生素组相比,AB和ABO组显着提高仔猪盲肠食糜芽孢杆菌数量(P<0.05)。(5)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ABO组显着降低仔猪血清LPS含量和DAO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AB组显着提高仔猪空肠黏膜Claudin-1、Occludin和Mucin2mRNA表达水平(P<0.05),ABO组显着提高空肠黏膜Occludin基因表达水平(P<0.05)。(6)与对照组相比,AB和ABO组显着降低仔猪空肠黏膜NOD1mRNA表达水平(P<0.05);此外,AB组仔猪空肠黏膜IL-1β和TNF-α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降低了 40.0%和26.0%,ABO组仔猪空肠黏膜IL-1β和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降低了 38.0%和41.0%。试验二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通过TLR4和N0D信号通路缓解大肠杆菌攻毒对仔猪肠道的损伤本试验旨在研究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是否可以缓解大肠杆菌攻毒对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损伤及可能机制。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30头平均体重(7.64 土0.46)kg健康24±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6个处理,分别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CON)、基础饲粮+ETEC攻毒组(ETEC)、抗生素(20g/t硫酸粘杆菌素+40g/t杆菌肽锌)+ETEC攻毒组(AT)、3000g/t苯甲酸+400g/t凝结芽孢杆菌+ETEC攻毒组(AB)、3000g/t苯甲酸+400g/t植物精油+ETEC攻毒组(AO)和3000g/t苯甲酸+400g/t凝结芽孢杆菌+400g/t植物精油+ETEC攻毒组(ABO),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单笼饲养。在试验第22天早上仔猪空腹称重后,给攻毒组仔猪灌服含3×1011cfu大肠杆菌培养液,对照组仔猪灌服相同剂量的无菌培养基,试验期共26d。结果发现:(1)在试验1-21天(攻毒前),AB和ABO组显着提高断奶仔猪ADG,降低F/G(P<0.05);在试验22-26天(攻毒后),与对照组相比,ETEC攻毒组仔猪ADG降低 23.28%(P=0.181),F/G 增加 21.54%(P=0.237);AO 和 ABO 添加可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仔猪ADG降低和F/G升高(P<0.05);在试验1-26天,与ETEC组相比,AB、AO和ABO组显着提高仔猪ADG,降低F/G(P<0.05),AT组差异不显着(P>0.05);与此同时,ETEC攻毒显着提高仔猪腹泻率、平均腹泻指数和腹泻百分率(P<0.05),AB和ABO添加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腹泻率、平均腹泻指数和腹泻百分率的提高(P<0.05),AO则显着缓解ETEC攻毒导致的腹泻率和平均腹泻指数的增加(P<0.05)。(2)ETEC攻毒显着降低仔猪空肠黏膜SGLT1mRNA表达量(P<0.05);ABO添加显着提高仔猪空肠黏膜SGLT1、GLUT2和PepT1mRNA表达水平(P<0.05),添加AB则显着上调空肠黏膜PepT1基因的表达(P<0.05)。(3)ETEC攻毒显着提高仔猪血清TNF-ca和IL-1β含量(P<0.05);添加AO和ABO均显着缓解ETEC攻毒导致的血清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P<0.05),AB则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血清TNF-α含量升高(P<0.05)。(4)ETEC攻毒显着提高仔猪空肠黏膜TNF-α和IL-1β含量(P<0.05),降低sIgA含量(P<0.05);添加ABO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空肠黏膜TNF-α和IL-1β含量升高和sIgA含量降低(P<0.05),添加AO则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空肠黏膜IL-1β含量升高(P<0.05)。(5)ETEC攻毒显着提高仔猪血清和空肠黏膜MDA含量(P<0.05),显着降低血清T-AOC和T-SOD活性(P<0.05),对空肠黏膜T-AOC和T-SOD活性具有降低趋势(P<0.10);添加AB、AO和ABO均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血清和空肠黏膜T-AOC和T-SOD活性降低(P<0.05);同时,ABO还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血清和空肠黏膜MDA含量升高(P<0.05)。(6)ETEC攻毒显着提高仔猪盲肠食糜大肠杆菌数量(P<0.05),有降低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数量的趋势(P<0.10);添加AT显着缓解ETEC攻毒导致的盲肠食糜乳酸杆菌和芽孢杆菌数量降低(P<0.05),AB显着缓解ETEC引起的空肠食糜大肠杆菌数量升高和盲肠食糜芽孢杆菌数量降低(P<0.05),AO则显着缓解ETEC导致的空肠食糜大肠杆菌数量升高,以及空肠食糜乳酸杆菌和盲肠食糜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及总菌数量降低(P<0.05),ABO则显着缓解ETEC导致的空肠和盲肠食糜大肠杆菌数量升高,以及空肠食糜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盲肠食糜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及总菌数量降低(P<0.05)。(7)ETEC攻毒显着提高仔猪血清LPS含量(P<0.05),添加AT、AB、AO和ABO均显着缓解ETEC攻毒导致的血清LPS含量升高(P<0.05);ETEC攻毒具有降低仔猪空肠黏膜Claudin-1 mRNA表达的趋势(P<0.10),添加AT显着缓解ETEC导致的空肠黏膜Occludin和ZO-1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添加AO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空肠黏膜Claudin-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添加ABO则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空肠黏膜Claudin-1和Occludin 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P<0.05)。(8)ETEC攻毒显着降低仔猪空肠黏膜Mucin2 mRNA表达水平(P<0.05);添加AT、AB、AO和ABO均显着缓解ETEC攻毒导致的Mucin2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9)ETEC攻毒显着提高仔猪空肠黏膜TLR4、MYD88、P38MAPK、NF-κBp65和RIPK2 mRNA表达水平(P<0.05),并有上调NOD2 mRNA表达水平的趋势(P<0.10);添加AB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空肠黏膜P38MAPK和RIPK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添加AO显着缓解ETEC攻毒引起的空肠黏膜NF-κBp65和RIPK2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添加ABO则显着抑制ETEC攻毒导致的空肠黏膜 TLR4、MYD88、IRAK1、P38MAPK、NF-κBp65、TNF-α、NOD2 和 RIPK2 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综上所述,在正常饲养条件下,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和肠道屏障结构的完整性,提高养分转运载体SGLT1的表达,进而改善仔猪生长性能;其中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组在改善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方面效果最好,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牛至油组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效果最好,且均优于抗生素组。ETEC攻毒导致仔猪严重腹泻,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下降、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受损,最终降低仔猪生长性能;饲粮添加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牛至油可通过提高仔猪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改善仔猪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屏障功能,进而保护仔猪免受ETEC攻毒损伤,显着改善仔猪生长性能和抑制腹泻,作用效果优于抗生素组,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空肠TLR4和NOD2信号通路过度活化、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朱沛霁[6](2017)在《枯草芽孢杆菌对雪山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随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动物生产过程中因抗生素使用不当而引起畜产品中残留的问题关注与日俱增,研究探索新型抗菌饲料添加剂成为热点课题。以有益微生物菌群研制开发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作为一类新型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已被广泛使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是一种优质、安全的益生菌,它具有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抗菌能力、改善肠道菌群、提高机体抗氧化功能等多种功能。虽然芽孢杆菌对肉鸡的功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围绕这一主题的研究也很多,但基本上都以快速型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以慢速型优质型鸡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甚少,而现在国内慢速型优质鸡占整体肉鸡养殖量近50%,雪山鸡为我国地方优质黄羽肉鸡品种之一。本论文旨在阐明枯草芽孢杆菌对雪山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慢速型优质型鸡合理使用饲用芽孢杆菌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内容如下:试验一、研究BS对大肠杆菌(E.coli)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选择 8 株 BS 菌株 BS044、BS048、BS050、BS075、BS090、BS155、BS281 和 BS306,以抑菌圈试验评估其对2株标准菌株(E.coli K88菌株)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s,SEATCC13076菌株)和61株临床分离株(29株E.coli、32株沙门氏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1)BS048和BS155对E.coli K88菌株的抑菌圈较大(20.5 ± 0.3 mm、15.8± 1.1 mm),抑菌效果较强,BS090 和 BS306 的抑菌圈较小(8.6 ± 0.7 mm、10.1± 0.6 mm),抑菌效果较弱;(2)BS048和BS155对SE ATCC13076的抑菌圈较大(19.2±0.7 mm、17.3 ±0.9 mm),抑菌效果较强,BS090的抑菌圈较小(11.2 ±0.8 mm),抑菌效果较弱;(3)BS048、BS155菌株分别能够抑制20株和12株E.coli临床分离菌株,抑菌谱较广,BS090、BS306菌株仅分别能抑制2株和5株,抑菌谱较窄;(4)BS048、BS155菌株均能够抑制23株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抑菌谱较广,BS090仅抑制7株,抑菌谱较窄。综合上述结果,BS048和BS155表现出较好的E.coli和沙门氏菌双抑菌活性。故将BS048和BS155作为试验菌株进行后续的雪山鸡生长试验。试验二、枯草芽孢杆菌对雪山鸡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盲肠菌群变化、维持肠道健康作用及机理选取1470只体重相近(35.0 g± 1.0 g)的1日龄雪山公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粮)、BS048组(添加0.1%(W/W)BS048的基础日粮)和BS155组(添加0.1%(W/W)BS155的基础日粮),饲养80d。测定了 BS048和BS155分别对雪山鸡生长性能、成活率、小肠食糜粘度与pH、空肠消化酶活性、盲肠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BS048组雪山鸡的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日采食量(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ADFI)、空肠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活性和盲肠VFA含量均有显着提高(P<0.05),小肠食糜粘度则显着降低(P<0.01),料肉比、小肠食糜pH则无显着变化(P>0.05),而BS155组仅ADFI、空肠淀粉酶和盲肠VFA含量显着提高(P<0.05);成活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由此可见,BS048不仅能够降低小肠食糜粘度并提高空肠消化酶活性,增强肠道的消化功能,而且可以促进盲肠VFA的产生,维持并改善肠道健康状况,从而提高雪山鸡的生长性能。虽然BS155对雪山鸡肠道的作用机制和BS048相似,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生长效果。雪山鸡80日龄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雪山鸡对粗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显着提高,且BS048与BS155两组间没有显着性差异,对干物质、钙和磷的表观利用率均没有明显的影响。在20、40日龄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S048和BS155活菌制剂后均提高了雪山鸡盲肠菌群多样性,并且BS048表现优于BS155。综合本节3个试验,BS048的功效相比BS155更好,故后续章节仅研究BS048的免疫调节和抗感染机理。试验三、研究BS048对雪山鸡抗沙门氏菌(Salmonella)感染防御能力的影响选取240只体重相近(35.0 g± 1.0 g)的1日龄雪山鸡(公,SE阴性)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对照感染组、BS组和BS感染组(前两组饲喂基础日粮,后两组饲喂添加0.1%(W/W)BS048的基础日粮),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饲养14天;两个感染组在5-7日龄时每天以1x108CFU SE感染试验鸡只。观察BS048对正常和SE感染雪山鸡盲肠粘膜、肝脏、肾脏SE荷菌量、空肠粘膜结构、血液Ig、空肠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空肠粘膜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抗氧化功能以及紧密连接蛋白、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和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对于正常雪山鸡,BS048能够显着促进空肠粘膜发育及其sIgA分泌(P<0.05),提高空肠粘膜ALP活性(P<0.05)和小肠抗氧化功能(P<0.05),诱导空肠粘膜细胞的紧密连接蛋白(CLDN-1、OCLN、ZO-1)、TLR2和炎症因子(IL-6、IL-10)(P<0.05)表达;(2)对于SE感染雪山鸡,BS048能够显着减少SE感染雪山鸡盲肠粘膜、肝脏和肾脏中的SE数量(P<0.01),促进小肠粘膜结构的损伤恢复以及生长发育,促进血液Ig和肠道sIgA分泌(P<0.05),提高空肠粘膜ALP活性(P<0.05)并降低MPO活性(P<0.01),提高小肠抗氧化功能(P<0.05),上调空肠粘膜的紧密连接蛋白(CLDN-1、OCLN、ZO-1)基因表达并下调TLR(TLR2、TLR4)与炎症因子(IL-6、IFN-γ、IL-10)的基因表达。由此可见,BS048能够增强雪山鸡的肠粘膜屏障功能、机体免疫和抗SE感染能力,包括:(1)促进小肠粘膜发育以及感染后的恢复;(2)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肠道粘膜免疫;(3)增强肠道抗氧化功能,缓解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氧化应激,保护组织及其正常功能;(4)增强肠粘膜物理屏障;(5)增强空肠粘膜对病原体的识别和防御能力。试验四、研究BS048对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以108CFU/mL BS048处理HD11鸡巨噬细胞系,并以LPS处理(100 ng/mL)为阳性对照,观察BS048对HD11细胞活化以及吞噬杀菌、细胞因子分泌和NO合成等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1)BS048对胞外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没有显着影响(P>0.05),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BS048能够显着提高HD11细胞内的酸性磷酸酶和LDH活性(P<0.05),表明其导致了 HD11细胞活化;(3)BS048能够显着增强HD11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其杀伤胞内SE的能力(P<0.01);(4)BS048能够显着上调HD11细胞的促炎因子IL-1β、IL-6,抑炎因子IL-10、TGF-β1,抗病毒因子IFN-β的基因表达(P<0.01),表明BS048具有很强的抗炎能力;(5)BS048能够显着上调HD11细胞的iNOS基因表达(P<0.01),增加iNOS活性和胞外NO含量(P<0.01),表明其能够显着增强HD11细胞的NO合成能力。由上可见,BS048不仅对鸡巨噬细胞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能够活化鸡巨噬细胞以增强雪山鸡的免疫功能和抗SE感染能力。综合上述研究获得结论:(1)BS048对标准及临床分离的E.coli和沙门氏菌菌株均有较好的体外抑制作用;(2)BS048通过增强肠道消化功能和改善肠道健康,提高雪山鸡的生长性能;(3)BS048通过增强巨噬细胞功能、肠道粘膜屏障、机体免疫,改善雪山鸡的肠道健康和抗沙门氏菌感染能力。可见,BS048是一株适用于雪山鸡的优质益生菌。

何方[7](2015)在《古汉养生精中药渣的发酵处理及其对小鼠的功效研究》文中指出古汉养生精一种补脑安神、滋肾益精的药物,其药渣常作为草食动物的饲料使用,为了有效的利用古汉养生精的中药渣,本研究主要对其发酵处理及对动物的作用展开探讨,为中药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中药渣发酵处理通过粉碎、过筛、加入不同剂量混合发酵菌粉对中药渣进行发酵,并在发酵过程中的2d、3d、5d、7d、9d检测其粗纤维、粗蛋白以及菌体的含量。结果表明:中药渣经9天发酵后,空白对照组粗纤维含量减少4.95%,蛋白质含量增加2.44%;低剂量组粗纤维含量减少9.58%,蛋白质含量增加5.67%;中剂量组粗纤维含量减少9.99%,蛋白质含量增加6.38%;高剂量组粗纤维含量减少11.23%,蛋白质含量增加7.76%,发酵效果随与菌体添加的剂量呈正相关关系。2中药渣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发酵前后的中药渣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测得最大给药浓度为1.8g/m1,最大给药剂量为0.4ml/10g,实验过程中无小鼠死亡,两种剂型均无急性毒性反应。3动物实验将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其中3组小鼠进行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处理),各组再分别灌喂发酵前后的中药渣和生理盐水,连续每日灌胃30天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1)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分别测定实验前后小鼠体重的变化及日增重。结果表明:灌喂制剂组较各自对照组增重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2)对小鼠耐力的研究:通过测定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血液中LDH、肌酐、尿素氮含量来观察中药渣对小鼠耐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液中LDH含量均升高,但血液中肌酐、尿素氮含量降低力,中药渣处理组力竭游泳时间延长。(3)对肝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及ALT、AST、ALP酶活力值的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均升高,但ALT、AST和ALP酶活力值降低。(4)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血液中免疫器官指数、RBC、Hb、WBC、PLT, IL-2含量以及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渣处理组免疫器官指数升高,迟发型变态反应效果均升高,其中发酵组的效果最显着;血液中RBC、Hb、WBC、PLT和IL-2含量均升高,但正常小鼠组RBC、Hb、WBC、PLT含量,ALT、AST、ALP酶活力值差异不明显。以上结果说明,发酵处理后的中药渣营养价值增高,各组的粗蛋白含量均提高,尤以高剂量组粗蛋白含量增加7.76%为佳。发酵处理前后的中药渣对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重、抗疲劳、保肝护肝、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其中发酵后效果更佳。

曹玉[8](2014)在《左卡尼汀和甘露糖醛酸寡糖对高糖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文中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已成为最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DR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氧化应激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分别探讨了左卡尼汀(L-Carnitine, LC)及褐藻酸寡糖抗氧化应激的神经保护作用。首先考察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尤其是DR)患者血浆左卡尼汀、乙酰左卡尼汀(Acetyl-L-carnitine, ALC)和丙酰左卡尼汀(Propionyl-L-carnitine, PLC)的含量变化;通过建立高糖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凋亡模型,观察高糖状态下RGCs凋亡情况,探讨LC和不同分子量甘露糖醛酸对高糖状态下RGCs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抗氧化机制;着重研究了LC对Nrf2-Keap1-ARE通路的调控作用;最后,对两种组分的协同作用进行评价。(J)非干预收集健康志愿者(76例)、2型糖尿病患者(59例)以及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5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7例、糖尿病高血压69例、糖尿病性冠心病64例)的临床指标及血浆样本,采用柱前衍生荧光HPLC法检测LC、ALC和PLC的含量。结果表明糖尿病组的血浆LC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组LC浓度又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但各并发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糖尿病并发症患者来说,补充LC可能是有益的。(2)高糖状态下,LC对高糖状态下RGCs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原代培养RGCs,根据台盼蓝拒染实验观察细胞的存活情况,最终选择30mmol·L-1葡萄糖浓度干预48 h,建立高糖模型;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提示以50-200μmol·L-1 LC促细胞活性作用最佳: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不同浓度LC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高糖损伤组(P<0.01或P<0.05),提示LC能够抑制高糖所致的RGCs凋亡。LC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水平较高糖损伤组显着下降(P<0.01或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tion capability, T-AOC)与模型组相比较显着升高(P<0.01或P<0.05),且效应呈剂量依赖性。结果提示LC可通过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抑制高糖所致的细胞凋亡。(3)高糖状态下,LC对RGCs凋亡过程中Nrf2-Keapl-ARE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LC组Nrf2蛋白表达比高糖组显着增多(P<0.01或P<0.05):而Keapl蛋白表达与高糖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血红素加氧酶(HO-1)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蛋白表达均比高糖组显着增强(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LC可能通过激活Nrf2-Keapl-ARE通路,增加下游抗氧化物酶HO-1和Ⅱ相解毒酶γ-GCS的表达,进而对高糖状态下RGCs的氧化应激性损伤发挥保护作用。(4)在课题组前期鉴定出甘露糖醛酸M段的四个组分(MH-1、MH-2、 MH-3、MH-4)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分子量的甘露糖醛酸预处理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0-1000μg·ml-1范围内不同分子量的甘露糖醛酸可拮抗高糖对RGCs凋亡的影响(P<0.01)。Hoechst33342染色显示不同分子量甘露糖醛酸均能够抑制高糖损伤所致的RGCs凋亡,其在浓度为100μg·ml-1时的保护作用排序为MH-1>MH-2>MH-4>MH-3;不同分子量甘露糖醛酸组ROS水平较高糖组显着下降(P<0.01),均能逆转高糖引起的MDA的升高(P<0.01),减轻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SOD、GSH-PX和CAT活性以及T-AOC与高糖组相比均显着升高(P<0.05)。结果提示不同分子量甘露糖醛酸可通过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抑制高糖所致的细胞凋亡。(5)探讨左卡尼汀与甘露糖醛酸寡糖对高糖诱导RGCs凋亡的协同保护作用。选择对RGCs凋亡保护作用最强的MH-1三个浓度分别与LC混合,Hoechst33342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发现现在相同条件下,甘露糖醛酸寡糖MH-1段对RGCs凋亡的保护作用略低于左卡尼汀。三组混合组凋亡率比较发现,低浓度混合组对RGCs凋亡的保护作用高于低浓度LC组,又高于低浓度MH-1组和中浓度MH-1组,中浓度混合组对RGCs凋亡的保护作用高于MH-1 (M)组,与LC(M)无显着性差异,高浓度混合组对RGCs凋亡的保护作用高于MH-1(H)组,与LC(H)组无显着性差异,LC和甘露糖醛酸寡糖低、中、高浓度联合组的CDI (The coefficient of drug interaction)分别为0.598,、0.971、1.350。说明左卡尼汀与甘露糖醛酸寡糖混合作用于高糖诱导的RGCs凋亡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肖宏德[9](2013)在《用益生菌制剂代替断奶仔猪日粮中抗生素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将分离鉴定的具有良好安全性能和体外益生特性的屎肠球菌HDRsEF1菌株和枯草芽胞杆菌HDRsBS1菌株进行复合,制成益生菌制剂,部分或全部替代猪教槽料和保育料中的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进行饲喂试验,研究该益生菌制剂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抗生素的可行性及其机制,以该制剂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血液抗体水平、吞噬细胞吞噬活性、胃肠道pH值、免疫器官指数、黏膜SIgA水平、肠道黏膜形态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评价指标,为该益生菌制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在断奶仔猪中应用奠定理论和实践依据。本试验选取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92头,分为3个组:抗生素对照组(基础日粮+20g/t硫酸粘杆菌素+50g/t吉它霉素,抗生素组)、抗生素部分替代组(基础日粮+20g/t硫酸粘杆菌素+100g/t枯草芽胞杆菌+300g/t屎肠球菌,部分替代组)、抗生素全部替代组(基础日粮+100g/t枯草芽胞杆菌+300g/t屎肠球菌,益生菌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期为35d。试验结果及结论如下:益生菌组和部分替代组与抗生素组相比,在头均日增重、头均日耗料量和料肉比等经济性状指标上持平,差异均不显着(P>0.05);腹泻率分别降低32.1%(P<0.05)和36.6%(P<0.05);各组均无仔猪死亡现象。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益生菌制剂能达到与饲用抗生素同等水平的促生长效果,而且在降低仔猪腹泻率上明显优于饲用抗生素。用直接ELISA方法检测肠道和气管黏膜SIgA水平,与抗生素组比较,益生菌组气管SIgA水平提高108.5%(P<0.01);十二指肠SIgA水平提高51.5%(P<0.05);空肠SIgA水平提高22.5%(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部分替代组和益生菌组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均显着升高;特异性猪瘟(HC)抗体水平分别提高53.42%(P<0.05)和32.73%(P<0.05);口蹄疫(FMD)抗体水平分别提高22.23%(P<0.05)和39.21%(P<0.05),部分替代组、益生菌组和抗生素组血清中HC和FMD抗体检测阳性率均为100%。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益生菌制剂可明显增强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提高猪场常用疫苗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益生菌组和部分替代组与抗生素组相比,在血液生化指标上差异均不显着(P>0.05),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抗生素对照组。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益生菌制剂对猪肝脏和心脏功能没有不良影响。屠宰后相关指标的检测仅针对抗生素组和益生菌组。与抗生素组相比,益生菌组吞噬细胞吞噬百分比提高17.08%(P<0.05);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内容物pH值分别降低了3.64%(P>0.05)、5.76%(P>0.05)、3.49%(P<0.05)、8.48%(P<0.05)、8.25%(P<0.05)、9.87%(P<0.05)和5.50%(P<0.05);脾脏指数和下颌淋巴结指数分别提高1.1%(P>0.05)和14.9%(P>0.05);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绒毛长度分别增加14.71%(P<0.05),12.73%(P<0.05),15.87%(P<0.05),19.46%(P<0.05),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比值分别增加12.79%(P<0.05)、16.03%(P<0.05)、13.20%(P<0.05)、16.83%(P<0.05)。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益生菌制剂在改善肠道酸环境、增强黏膜免疫和保护促进肠道功能方面均显着优于饲用抗生素。肠道菌群PCR-DGGE图谱显示,试验前期即断奶前:各组粪便细菌谱带较少,且颜色较淡,组间细菌种类差异较小,相似性较高。试验后期即断奶35d,各组粪便细菌谱带较多,出现部分较深的条带,组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部分替代组和益生菌组与抗生素组明显分为两大菌群,部分替代组和益生菌组之间存在许多相似条带,且与抗生素组有较明显的差异。结果显示,本研究所用益生菌制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发展和建立有明显影响。

申可佳[10](2012)在《护卵汤对GnRHa超排卵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护卵汤对GnRHa超排卵大鼠卵泡发育及卵子质量的影响,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相关的作用机制,为护卵汤参与西医辅助生殖技术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模仿人类辅助生殖中的长周期,对大鼠进行GnRHa垂体降调节预处理后再用HMG等药物超排卵(模型组),同时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中药护卵汤辅助治疗(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自然周期未使用任何药物的大鼠为正常对照(正常组)。在HCG日通过光镜及电镜等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的卵巢形态结构;TUNEL法检测卵巢细胞凋亡现象;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FSH、LH、E2、P含量;抗体芯片法检测卵巢微环境细胞因子及受体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卵巢细胞FSHR、LHR蛋白的表达。在孕12天观察各组大鼠的妊娠胚胎数。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卵巢指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优质卵泡率下降,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异常;模型组卵巢体细胞凋亡增多,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卵巢微环境细胞因子及受体ACTH、BDNF、basic-FGF、CSK、GM-CSF、GH、GHR、IL-1β、 IL-12/IL-23p40、TIMP-1、TIMP-2、TIMP-3、NGF-β、EG-VEGF/PK1、 PDGF-AA表达减少(下调1.5倍以上),Leptin (OB)、IFN-γ、Fas/TNFRSF6、TRAIL表达增多(上调1.5倍以上);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卵巢FSHR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的卵巢指数均增高,中剂量组的增高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低、高剂量组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的卵巢细胞凋亡均减少,中剂量组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剂量组的减少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的优质卵泡率均增高,中、高剂量组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各剂量组血清E2含量均增加,中剂量组的增加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卵巢FSHR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卵巢LHR表达增加,中剂量组的增加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卵巢微环境细胞因子及受体ACTH、BDNF、basic-FGF、CSK、EG-VEGF/PK1、GFR-α1、GM-CSF、GHR、IL-1β、IL-12/IL-23p40、 NGF-β、PDGF-AA、TGF-β1、TGF-β3、TIMP-3表达增多(上调1.5倍以上),Fas/TNFRSF6、IFN-γ、Leptin (OB)、TNF-α表达减少(下调1.5倍以上)。与模型组相比,中药中剂量组妊娠总活胎数增多(超过1.5倍)。结论:(1)与自然周期相比,GnRHa超排卵大鼠排卵前的卵巢体细胞凋亡增多、优质卵泡率及卵子质量下降、卵巢微环境发生不良改变,提示GnRHa超排卵对卵泡发育成熟产生某些不利影响。(2)护卵汤参与GnRHa超排卵,可增加大鼠卵巢微环境GM-CSF、 IL-1β、TGF-β1等多种细胞因子及受体的含量,减少卵巢微环境IFN-γ、 TNF-α等细胞凋亡因子的含量,提示护卵汤参与超排卵能改善大鼠的卵巢微环境。(3)护卵汤参与GnRHa超排卵,能明显减少大鼠卵巢体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护卵汤减少卵巢微环境Fas/TNFRSF6、IFN-γ、TNF-α等细胞凋亡因子的含量有关。(4)护卵汤参与GnRHa超排卵,能增加大鼠血清E2含量,提示护卵汤能影响超排卵大鼠的生殖内分泌环境。这可能与护卵汤改善超排卵大鼠卵巢局部细胞及分子环境相关。(5)护卵汤参与GnRHa超排卵,能增加大鼠卵巢FSHR和LHR蛋白表达,提示护卵汤可提高超排卵大鼠的卵巢反应性。这可能与护卵汤改善体内生殖内分泌环境及卵巢局部环境有关。(6)护卵汤通过以上作用机制相互关联、共同促进GnRHa超排卵大鼠的卵泡发育,增加卵巢重量,提高卵子质量,从而获得更多的优质排卵前卵泡及妊娠活胎数。提示护卵汤参与GnRHa超排卵可能提高ART的成功率

二、NM菌剂在动物保健和促生长方面的功效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M菌剂在动物保健和促生长方面的功效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生产性能、脂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文献综述 中草药和益生菌联合应用研究进展
    1 中草药与益生菌协同作用方式
    2 辣木开发利用
    3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
    4 益生菌生物活性研究
    5 小结
试验研究
    第一章 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
        1 材料
        1.1 主要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试验设计及基础饲粮
        2 方法
        2.1 生产性能指标测定
        2.2 蛋品质指标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蛋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3.2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蛋品质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脂质代谢的影响
        1 材料
        1.1 主要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ELISA方法测定蛋鸭血清中TG、TC、HDL-C和 LDL-C含量
        2.2 ELISA方法测定鸭蛋蛋黄中TG、TC、HDL-C和 LDL-C含量
        2.3 q PCR方法检测蛋鸭肝脏中HMG-COA还原酶m RNA相对表达量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蛋鸭血清TG、TC、HDL-C和 LDL-C的影响
        3.2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鸭蛋蛋黄TG、TC、HDL-C和 LDL-C的影响
        3.3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蛋鸭肝脏HMG-COA还原酶m RNA表达量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
        1.1 主要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ELISA方法测定蛋鸭血清中MDA、SOD、GSH-Px含量
        2.2 ELISA方法测定鸭蛋蛋黄中MDA、SOD、GSH-Px含量
        2.3 ELISA方法测定蛋鸭血清IgG、IgA、IgM和十二指肠s IgA含量
        2.4 ELISA方法测定蛋鸭血清IL-2、IL-4、IL-6和IFN-γ含量
        2.5 q PCR方法检测脾脏IL-2、IL-4、IL-6和IFN-γm RNA相对表达量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蛋鸭血清MDA、SOD和 GSH-Px的影响
        3.2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鸭蛋蛋黄MDA、SOD和 GSH-Px的影响
        3.3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蛋鸭血清IgG、IgA、IgM和十二指肠s IgA的影响
        3.4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蛋鸭血清中IL-2、IL-4、IL-6和IFN-γ的影响
        3.5 辣木叶黄酮与益生菌对脾脏IL-2、IL-4、IL-6和IFN-γm RNA表达量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肠道菌群的影响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鸭肠道菌群16SrDNA扩增及测序
        2.3 鸭肠道菌群测序数据处理分析
        3 结果
        3.1 鸭肠道菌群16SrDNA扩增结果
        3.2 鸭肠道菌群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3.3 鸭肠道菌群OTU聚类分析结果
        3.5 肠道菌群物种分类分析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益生菌富集作用研究及复合菌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益生菌概述
        1.1.1 益生菌的种类及功能
        1.1.2 益生菌的应用
    1.2 益生菌菌剂研究现状
        1.2.1 益生菌菌剂的类型
        1.2.2 提高益生菌活性的方法
    1.3 生物膜法对微生物的富集作用
        1.3.1 生物膜法的原理与方法
        1.3.2 影响生物膜形成的主要因素
        1.3.3 生物膜法对益生菌富集作用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原材料
        2.1.3 载体
    2.2 培养基及配制
    2.3 仪器与设备
    2.4 试剂药品及配制
    2.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5.1 研究内容
        2.5.2 技术路线
        2.5.3 分析检测与方法
    2.6 试验方案与方法
        2.6.1 益生菌生长曲线测定
        2.6.2 营养物的选择
        2.6.3 载体的选择
        2.6.4 营养物间歇循环培养过程中益生菌的分布变化研究
        2.6.5 益生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菌的分布变化研究
        2.6.6 益生菌复合菌剂的初步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益生菌生长曲线
    3.2 营养物的选择
        3.2.1 蔬菜浆培养益生菌生长过程中菌活性的变化
        3.2.2 MRS+蔬菜浆培养益生菌生长过程中菌活性的变化
        3.2.3 MRS+蔬菜滤液培养益生菌生长过程中菌活性的变化
        3.2.4 MRS+蔬菜滤渣培养益生菌生长过程中菌活性的变化
        3.2.5 小结
    3.3 载体的选择
        3.3.1 载体的显微表征
        3.3.2 载体与鼠李糖乳杆菌共培养过程中菌的分布变化
        3.3.3 小结
    3.4 营养物间歇循环培养过程中菌的分布变化
        3.4.1 培养过程中pH和酸度变化
        3.4.2 菌悬液中活菌数变化
        3.4.3 载体上活菌数变化
        3.4.4 载体干重变化
        3.4.5 载体上菌的显微表征
        3.4.6 小结
    3.5 益生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菌的分布变化
        3.5.1 培养过程中pH和酸度变化
        3.5.2 菌悬液中活菌数变化
        3.5.3 载体上活菌数变化
        3.5.4 载体干重变化
        3.5.5 载体上菌的显微表征
        3.5.6 小结
    3.6 益生菌复合菌剂的初步制备
4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4.1 结论
    4.2 创新点
    4.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脂代谢及免疫机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黄颡鱼研究概况
    1.2 黄颡鱼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研究现状
        1.2.1 免疫增强剂
        1.2.2 促生长剂
    1.3 姜黄素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3.1 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
        1.3.2 姜黄素的抗炎作用
        1.3.3 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
        1.3.4 姜黄素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4 壳聚糖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5 维生素C的研究概况及其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5.1 维生素C参与机体内羟化反应
        1.5.2 维生素C参与机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1.5.3 维生素C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
    1.6 维生素B_2的研究概况
        1.6.1 维生素B_2 的抗氧化作用
        1.6.2 维生素B_2 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
        1.6.3 维生素B_2 调节畜禽动物免疫的研究现状
        1.6.4 维生素B_2 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现状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第二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形体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1.1 试验鱼
        2.1.1.2 饲料原料
        2.1.1.3 试验试剂
        2.1.1.4 试验仪器
        2.1.2 试验方法
        2.1.2.1 饲料配制
        2.1.2.2 试验鱼管理
        2.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2.1.2.4 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计算公式
        2.1.2.5 常规成分的测定
        2.1.2.6 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2.1.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和形体指标的影响
        2.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2.2.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2.2.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2.2.2.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肠道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2.3 讨论
        2.3.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1.1 试验用鱼
        3.1.1.2 饲料原料
        3.1.1.3 试验仪器
        3.1.1.4 试验试剂
        3.1.2 试验方法
        3.1.2.1 饲料配制
        3.1.2.2 试验鱼管理
        3.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1.2.4 血液和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3.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CAT活力的影响
        3.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SOD活力的影响
        3.2.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GSH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GSH-PX活力的影响
        3.2.5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MDA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蛋白质羰基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1.1 试验用鱼
        4.1.1.2 饲料原料
        4.1.1.3 试验仪器
        4.1.1.4 试验试剂
        4.1.2 试验方法
        4.1.2.1 饲料配制
        4.1.2.2 试验鱼管理
        4.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1.2.4 测定方法
        4.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4.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ACP活力的影响
        4.2.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AKP活力的影响
        4.2.4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MPO活力的影响
        4.2.5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细胞呼吸爆发活性的影响
        4.2.6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抗病力的影响
    4.3 讨论
        4.3.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4.3.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体内部分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4.3.3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血细胞呼吸爆发和抗病力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和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1.1 试验用鱼
        5.1.1.2 饲料原料
        5.1.1.3 试验仪器
        5.1.1.4 试验试剂
        5.1.2 试验方法
        5.1.2.1 饲料配制
        5.1.2.2 试验鱼管理
        5.1.2.3 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1.2.4 肝功能及脂代谢相关指标测定
        5.1.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
        5.2.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5.3.2 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转录水平分析四种添加剂中剂量配伍对黄颡鱼肝胰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1.1 试验用鱼
        6.1.1.2 饲料原料
        6.1.1.3 试验仪器
        6.1.1.4 试验试剂
        6.1.2 试验方法
        6.1.2.1 饲料配制
        6.1.2.2 试验鱼管理
        6.1.2.3 RNA提取与测序文库构建
        6.1.2.4 测序、装配及注释
        6.1.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分析
        6.1.2.6 差异基因qPCR验证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测序结果
        6.2.2 测序数据和质量评估
        6.2.3 测序序列组装
        6.2.4 unigene功能注释
        6.2.5 差异表达分析
        6.2.6 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6.2.6.1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6.2.6.2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6.2.6.3 差异基因qPCR验证结果
    6.3 讨论
        6.3.1 细胞质DNA传感途径
        6.3.2 吞噬体
        6.3.3 PPAR信号通路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4)基于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生长和健康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专业词汇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月桂酸单甘油酯的研究进展
        1.1.1 月桂酸单甘油酯的抗菌特性
        1.1.2 月桂酸单甘油酯的抗病毒特性
        1.1.3 月桂酸单甘油酯的应用
    1.2 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进展
        1.2.1 肠道微生物组学的概念
        1.2.2 肠道微生物组的优势菌群
        1.2.3 肠道菌群的功能
        1.2.4 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的关系
    1.3 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1.3.1 代谢组学的概念
        1.3.2 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
        1.3.3 代谢组学的数据处理方法
        1.3.4 代谢组学在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研究中的应用
    1.4 课题意义、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对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饲喂试验设计
        2.2.3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2.2.4 菌群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2.2.5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2.2.6 短链脂肪酸分析
        2.2.7 统计与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GML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GML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2.3.3 GML对短链脂肪酸表达量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月桂酸单甘油酯对育肥猪生长、健康及肉品质与安全的影响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饲喂试验设计
        3.2.3 生长性能指标测定
        3.2.4 背长肌样品收集
        3.2.5 背长肌色泽分析
        3.2.6 背长肌基本营养组成测定
        3.2.7 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
        3.2.8 背长肌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谱测定
        3.2.9 背长肌肌内氨基酸组成测定
        3.2.10 背长肌肌内微量元素、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测定
        3.2.11 统计与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GML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3.3.2 GML对背长肌基本营养组成、微量元素、色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3 GML对背长肌脂肪酸谱的影响
        3.3.4 GML对背长肌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3.5 GML对抗生素和重金属残留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生长与健康的作用机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饲喂试验设计
        4.2.3 菌群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4.2.4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4.2.5 血脂参数和空腹血糖测定
        4.2.6 身体组成分析
        4.2.7 肝脏和腹部脂肪组成分析
        4.2.8 系统性细胞炎症因子和LPS浓度测定
        4.2.9 统计与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GML对生长的影响
        4.3.2 GML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4.3.3 GML对血清LPS浓度和系统性低度炎症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生长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及作用机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饲喂试验设计
        5.2.3 菌群DNA的提取和PCR扩增
        5.2.4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5.2.5 血脂参数测定
        5.2.6 身体组成分析
        5.2.7 肝脏和腹部脂肪组成分析
        5.2.8 系统性炎症因子和LPS浓度测定
        5.2.9 统计与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GML对生长的剂量效应
        5.3.2 不同剂量GML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5.3.3 不同剂量GML对血清LPS浓度和系统性低度炎症的影响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粪便代谢组学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生长与健康的剂量效应及作用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小鼠粪便样本收集的准备
        6.2.3 小鼠粪便样本的处理
        6.2.4 UPLC-QTOF-MS分析
        6.2.5 统计与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OPLS-DA法分析粪便代谢组数据
        6.3.2 粪便代谢组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6.3.3 生物标志物与显着性差异菌种的相关性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5)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仔猪断奶应激研究进展
        1.1 仔猪断奶应激与腹泻
        1.2 断奶仔猪肠道屏障特性
        1.2.1 断奶仔猪肠道黏膜机械屏障特性
        1.2.2 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化学屏障特性
        1.2.3 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免疫屏障特性
        1.2.4 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微生物屏障特性
    2 饲用抗生素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与危害
        2.1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2.2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2.2.1 细菌耐药性
        2.2.2 抗生素残留
        2.2.3 降低动物机体免疫力
    3 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3.1 酸化剂
        3.1.1 酸化剂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3.1.2 酸化剂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作用
        3.1.3 酸化剂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1.4 酸化剂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应用
        3.1.5 苯甲酸的研究进展
        3.2 益生菌
        3.2.1 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3.2.2 益生菌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作用
        3.2.3 益生菌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2.4 益生菌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应用
        3.2.5 凝结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3.3 植物精油
        3.3.1 植物精油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3.3.2 植物精油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作用
        3.3.3 植物精油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3.4 植物精油的抗氧化作用
        3.3.5 植物精油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应用
        3.3.6 牛至油的研究进展
    4 酸化剂、益生菌和植物精油组合效应的研究
        4.1 酸化剂和益生菌
        4.2 酸化剂和植物精油
        4.3 酸化剂、益生菌和植物精油
    5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设计
        1.3 试验饲粮
        1.4 饲养管理
        1.5 样品采集与处理
        1.5.1 血液样品
        1.5.2 肠道内容物及组织样品
        1.6 试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1.6.1 试验所需仪器
        1.6.2 试验所需试剂
        1.7 考察指标与方法
        1.7.1 生长性能
        1.7.2 腹泻指标
        1.7.3 空肠黏膜消化酶活性
        1.7.4 肠道通透性
        1.7.5 机体和肠道免疫指标
        1.7.6 肠道黏膜相关基因表达量
        1.7.7 肠道菌群
        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和腹泻
        2.2 空肠黏膜消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转运载体的表达
        2.3 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2.4 空肠黏膜中sIgA和细胞因子含量
        2.5 肠道屏障
        2.5.1 肠道菌群
        2.5.2 肠黏膜通透性和细胞间紧密连接相关基因的表达
        2.5.3 黏液蛋白基因表达
        2.5.4 TLR4和NOD1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3 讨论
        3.1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
        3.2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断奶仔猪空肠黏膜消化酶活性和营养物质转运载体表达量的影响
        3.3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断奶仔猪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3.4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4 小结
    试验二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通过TLR4和NOD信号通路缓解大肠杆菌攻毒对仔猪肠道的损伤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与设计
        1.3 试验饲粮
        1.4 饲养管理
        1.5 大肠杆菌培养与感染
        1.6 样品采集与处理
        1.6.1 血液样品
        1.6.2 肠道内容物及组织样品
        1.7 试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1.7.1 试验所需仪器
        1.7.2 试验所需试剂
        1.8 考察指标与方法
        1.8.1 生长性能
        1.8.2 腹泻指标
        1.8.3 肠道通透性
        1.8.4 机体和肠道免疫指标
        1.8.5 机体和肠道抗氧化能力
        1.8.6 肠道黏膜相关基因表达量
        1.8.7 肠道菌群
        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和腹泻
        2.2 空肠黏膜营养物质转运载体的表达
        2.3 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
        2.4 空肠黏膜中sIgA和细胞因子含量
        2.5 机体及肠道抗氧化能力
        2.6 肠道屏障
        2.6.1 肠道菌群
        2.6.2 肠黏膜通透性和细胞间紧密连接相关基因的表达
        2.6.3 黏液蛋白基因表达
        2.6.4 TLR4和NODs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
        3 讨论
        3.1 大肠杆菌攻毒模型的构建
        3.2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
        3.3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空肠黏膜营养物质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3.4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5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机体及肠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6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3.7 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组合添加对大肠杆菌攻毒仔猪空肠黏膜TLR和NODs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全文讨论和结论
    1 全文讨论
    2 结论
    3 创新点
    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枯草芽孢杆菌对雪山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益生菌
        2.1 益生菌定义
        2.2 益生菌在家禽生产中的作用
        2.3 益生菌的作用模式及机制
        2.4 影响益生菌在家禽上应用的因素
        2.5 益生菌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3 益生芽孢杆菌
        3.1 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3.2 枯草芽孢杆菌在肉鸡上的应用效果
    4 家禽的肠道屏障与肠道免疫
        4.1 家禽的肠道屏障功能
        4.2 家禽肠道免疫的研究
        4.3 芽孢杆菌对肠道免疫系统作用机理
        4.4 巨噬细胞的来源与功能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枯草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剂及仪器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BS菌株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标准菌株体外抑菌试验
        2.2 BS菌株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临床分离株抑菌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枯草芽孢杆菌对雪山鸡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盲肠菌群变化、维持肠道健康作用及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分组设计及饲养管理
        1.3 样品收集及处理
        1.4 试剂及仪器
        1.5 指标测定
        1.6 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肠道食糜粘度和pH值的影响
        2.3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空肠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4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盲肠中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2.5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养分利用的影响
        2.6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盲肠菌群的影响
    3 讨论
        3.1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小肠消化功能的影响
        3.3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盲肠VFA含量的影响
        3.4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养分利用的影响
        3.5 饲粮中添加BS对雪山鸡盲肠菌群的影响
    4 小结
第四章 枯草芽孢杆菌对雪山鸡抗沙门氏菌感染防御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动物、分组设计及饲养管理
        1.3 试剂及仪器
        1.4 样品收集
        1.5 指标测定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BS048对雪山鸡盲肠粘膜、肝脏、肾脏荷菌量的影响
        2.2 BS048对雪山鸡小肠粘膜结构的影响
        2.3 BS048对雪山鸡血液Ig与肠道sIgA分泌的影响
        2.4 BS048对雪山鸡空肠粘膜ALP和MPO活性的影响
        2.5 BS048对雪山鸡肠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2.6 BS048对雪山鸡空肠紧密连接蛋白、TLR、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3.1 BS048对雪山鸡盲肠粘膜、肝脏、肾脏荷菌量的影响
        3.2 BS048对雪山鸡肠道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3.3 BS048对雪山鸡体液免疫和肠道粘膜免疫的影响
        3.4 BS048对雪山鸡肠道粘膜损伤和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
        3.5 BS048对雪山鸡肠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3.6 BS048对雪山鸡肠道紧密连接蛋白、TLRs、炎症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4 小结
第五章 枯草芽孢杆菌对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剂与仪器
        1.3 试验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BS048的细胞毒性评估
        2.2 BS048对HD11的细胞活化的影响
        2.3 BS048对HD11细胞吞噬功能和胞内杀菌能力的影响
        2.4 BS对HD11细胞的细胞因子和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
        2.5 BS048对HD11细胞NO合成能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BS048对HD11细胞的毒性
        3.2 BS048对HD11细胞活化的影响
        3.3 BS048对HD11细胞吞噬功能和胞内杀菌能力的影响
        3.4 BS048对HD11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3.5 BS048对HD11细胞NO合成能力的影响
    4 小结
第六章 论文总体讨论、结论、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1 论文总体讨论
    2 结论
    3 创新点
    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古汉养生精中药渣的发酵处理及其对小鼠的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国内外中药渣研究概况
        1.1.1 中药渣的主要来源与化学成分
        1.1.2 中药渣的用途
        1.1.3 中药渣对动物的功效
        1.1.4 中药渣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1.2 发酵中草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草药发酵概念的提出
        1.2.2 发酵中药渣的作用
        1.2.3 发酵中草药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1.3 古汉养生精概述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古汉养生精中药渣的发酵处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2.4 小结
三、古汉养生精中药渣对小鼠功效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设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3.2.2 古汉养生精中药渣对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3.2.3 古汉养生精中药渣对对小鼠耐力的影响
        3.2.4 古汉养生精中药渣对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3.2.5 古汉养生精中药渣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关于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3.3.2 关于古汉养生精中药渣对小鼠体重变化的影响
        3.3.3 关于古汉养生精中药渣对小鼠耐力的影响
        3.3.4 关于古汉养生精中药渣对小鼠肝功能的影响
        3.3.5 关于古汉养生精中药渣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3.4 小结
四、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左卡尼汀和甘露糖醛酸寡糖对高糖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 概述
    3. DR早期与RGCs凋亡
    4. RGCs凋亡与氧化应激
    5. DR早期神经保护治疗
二、LC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变化以及神经保护作用
    1. 概述
    2. LC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3. LC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三、海藻酸多糖和寡糖的生物学作用
四、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血浆中LC ALC PLC的含量测定
一. 引言
二. 试验部分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验仪器与试剂
    
1.2 试验设计
    
1.3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标准
    
1.4 入选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检测指标
    
1.7 数据分析与统计
    2. 结果
    
2.1 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特征
    
2.2 专属性实验
    
2.3 标准曲线
    
2.4 精密度试验
    
2.5 回收率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各实验组的血浆LC、ALC、PLC的浓度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左卡尼汀对高糖状态下RGCS凋亡的保护及机制研究
—、前言
二、实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仪器和器械
    
1.2 主要实验试剂及试剂配制
    
1.3 实验动物
    
1.4 试验方法
    
    1.4.1 试剂配制
    
    1.4.2 RGCs的原代混合培养与纯化
    
    1.4.3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高糖损伤模型的筛选(台盼蓝拒染实验)
    
    1.4.4 LC有效剂量筛选
    
    1.4.5 高糖模型的建立及实验分组
    
    1.4.6 Hoechst33342染色检测计算细胞凋亡率
    
    1.4.7 ROS、MDA及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1.4.7.1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ROS水平
    
    
1.4.7.2 酶生化法测定细胞内MDA含量
    
    
1.4.7.3 酶生化法测定细胞内抗氧化指标
    
    1.4.8 细胞培养液中LC及其代谢产物的代谢研究(HPLC-FL法)
    
    1.4.9 细胞总蛋白和细胞核内蛋白的提取与定量
    
    1.4.10 Western blot细胞蛋白表达
    
1.5 统计学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RGCs形态学观察及鉴定结果
    
2.2 高糖损伤模型的确立
    
2.3 LC对高糖诱导的RGCs凋亡有效剂量筛选
    
2.4 LC对高糖损伤RGCs凋亡的影响
    
2.5 LC对RGCs内ROS、MDA水平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6 LC对RGCs核内Nrf2蛋白表达的影响
    
2.7 LC对RGCs的Keap1蛋白表达的影响
    
2.8 LC对RGCs的HO-1和γ-GCS蛋白表达的影响
    
2.9 细胞培养液中LC及其代谢产物ALC、PLC的代谢
三、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甘露糖醛酸寡糖对高糖诱导RGCS凋亡的保护及与LC的协同增效作用
一、前言
二、实验部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实验仪器和器械
    
1.2 主要实验试剂
    
1.3 实验动物
    
1.4 试验方法
    
    1.4.1 甘露糖醛酸寡糖对RGCs凋亡保护的有效剂量筛选(MTT)
    
    1.4.2 高糖模型的建立及实验分组
    
    1.4.3 甘露糖醛酸寡糖对高糖诱导的RGCs凋亡的保护
    
    1.4.4 不同分子量甘露糖醛酸寡糖对RGCs凋亡的保护作用比较
    
    1.4.5 左卡尼汀与甘露糖醛酸寡糖对RGCs凋亡的协同保护作用
    
    1.4.6 ROS、MDA、抗氧化指标检测
    
1.5 统计学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甘露糖醛酸寡糖对RGCs凋亡的保护剂量筛选
    
2.3 甘露糖醛酸寡糖对RGCs的ROS水平的影响
    
2.4 甘露糖醛酸寡糖对RGCs的LPO的影响
    
2.5 甘露糖醛酸寡糖对RGCs其他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2.6 不同分子量甘露糖醛酸寡糖对RGCs的保护作用比较
    
2.7 左卡尼汀与甘露糖醛酸寡糖对RGCs凋亡的协同保护作用比较
三. 讨论
四、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创新 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科研成果

(9)用益生菌制剂代替断奶仔猪日粮中抗生素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1 前言
    1.1 益生菌概述
        1.1.1 益生菌的概念
        1.1.2 益生菌的筛选标准及菌种
        1.1.3 微生态制剂的益生作用及机理
        1.1.4 微生态制剂生产工艺
    1.2 微生态制剂在国内外研究和生产概况
        1.2.1 微生态制剂在国外研究和生产概况
        1.2.2 微生态制剂在国内研究和生产概况
    1.3 微生态制剂在国内外的应用概况
        1.3.1 微生态制剂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1.3.2 微生态制剂在禽生产中的应用
        1.3.3 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3.4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4 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1.4.1 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
        1.4.2 微生态制剂的发展趋势
        1.4.3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前景
2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1.1 益生菌制剂
        3.1.2 试验基础日粮
        3.1.3 试验动物
        3.1.4 所用试剂及配制
        3.1.5 主要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饲喂试验场所
        3.2.2 试验设计
        3.2.3 饲养管理
        3.2.4 生产性能指标测定
        3.2.5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3.2.6 血液抗体指标测定
        3.2.7 屠宰后相关指标测定
        3.2.8 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测定
        3.2.9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益生菌制剂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益生菌制剂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2.1 血清AST、ALT、ALP和LDH含量变化
        4.2.2 血清TP、ALB和GLO含量变化
        4.2.3 血清BUN和GLU含量变化
    4.3 益生菌制剂对血液抗体指标的影响
        4.3.1 血清IgA、IgG和IgM抗体水平变化
        4.3.2 血清HC和FMD抗体水平变化
    4.4 益生菌制剂对腹腔吞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4.5 益生菌制剂对胃肠道pH值的影响
    4.6 益生菌制剂对黏膜SIgA水平的影响
    4.7 益生菌制剂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4.8 益生菌制剂对肠道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4.9 益生菌制剂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4.9.1 试验前期粪便样品细菌16S rDNAV3区PCR结果
        4.9.2 试验后期粪便样品细菌16S rDNAV3区PCR结果
        4.9.3 试验各组粪便样品PCR-DGGE电泳图谱及多样性分析
        4.9.4 试验各组粪便样品PCR-DGGE相似性分析
5 讨论
    5.1 益生菌制剂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5.2 益生菌制剂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5.3 益生菌制剂对免疫指标的影响
    5.4 益生菌制剂对胃肠道pH值的影响
    5.5 益生菌制剂对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5.6 益生菌制剂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5.7 试验分组的设计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10)护卵汤对GnRHa超排卵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及思路
    1 现代医学关于卵泡发育的理论
        1.1 神经内分泌调控
        1.2 卵巢局部调控
    2 中医学关于卵泡发育的理论
        2.1 肾主生殖
        2.2 天癸与生殖
        2.3 冲任二脉与生殖
        2.4 子宫与生殖
        2.5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
    3 超排卵周期卵泡发育特点
        3.1 超排卵方案的发展
        3.2 超排卵周期卵泡发育的若干问题
    4 中医药辅治ART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4.1 中医理论分析超排卵周期卵泡发育特点
        4.2 中医药辅助ART促卵泡发育的相关研究
    5 导师用中医药辅治ART的诊疗特点
    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分组与给药
        2.2 标本采集
    3 实验指标观察与检测
        3.1 一般状况观察
        3.2 动情周期观察
        3.3 血清FSH、LH、E_2、P含量检测
        3.4 卵巢形态结构观察
        3.5 卵巢细胞凋亡检测
        3.6 卵巢细胞因子检测
        3.7 卵巢FSHR和LHR蛋白检测
        3.8 孕鼠胚胎数检测
    4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状况
    2 动情周期
    3 HCG日大鼠血清FSH、LH、E_2、P含量
    4 HCG日大鼠卵巢形态结构特点
        4.1 HCG日大鼠卵巢外观及卵巢指数
        4.2 HCG日大鼠卵巢光学形态及优质卵泡率
        4.3 HCG日大鼠卵巢超微结构
    5 HCG日大鼠卵巢体细胞凋亡
    6 HCG日大鼠卵巢微环境细胞因子及受体含量
    7 HCG日大鼠卵巢组织FSHR蛋白表达
    8 HCG日大鼠卵巢组织LHR蛋白表达
    9 孕12天大鼠妊娠活胎数
第四部分 讨论
    1 护卵汤组方分析
        1.1 护卵汤组方药物的文献剖析
        1.2 护卵汤组方药物的现代研究
        1.3 导师关于护卵汤的组方思路
    2 护卵汤对大鼠卵巢形态、重量及活胎数的影响
    3 护卵汤对大鼠卵巢细胞凋亡的影响
    4 护卵汤对大鼠卵巢微环境的影响
        4.1 卵巢微环境促卵泡发育成熟的因子
        4.2 卵巢微环境不利于卵子质量的因子
    5 护卵汤对大鼠卵巢FSHR和LHR蛋白表达的影响
    6 护卵汤对大鼠生殖内分泌环境的影响
    7、护卵汤作用机制小结
第五部分 总结
    1 结论
    2 主要工作与创新
    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图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四、NM菌剂在动物保健和促生长方面的功效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辣木叶黄酮和益生菌对蛋鸭生产性能、脂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D]. 饶体宇. 贵州大学, 2020(04)
  • [2]益生菌富集作用研究及复合菌剂的研制[D]. 晁倩文.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3]不同添加剂对黄颡鱼生长、消化、脂代谢及免疫机制的影响[D]. 杨雨生.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4]基于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生长和健康的作用机制[D]. 蒋增良. 浙江大学, 2018(10)
  • [5]苯甲酸、凝结芽孢杆菌和牛至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D]. 蒲俊宁.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6]枯草芽孢杆菌对雪山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机能的影响及机制[D]. 朱沛霁. 扬州大学, 2017(12)
  • [7]古汉养生精中药渣的发酵处理及其对小鼠的功效研究[D]. 何方. 湖南农业大学, 2015(02)
  • [8]左卡尼汀和甘露糖醛酸寡糖对高糖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D]. 曹玉.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9]用益生菌制剂代替断奶仔猪日粮中抗生素的实验研究[D]. 肖宏德. 华中农业大学, 2013(10)
  • [10]护卵汤对GnRHa超排卵大鼠卵泡发育的影响研究[D]. 申可佳.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NM接种剂在动物保健促生长中的功效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