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术语基础培训

加强化学术语基础培训

一、加强化学用语的基本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杨希,竺丽英,王祖浩[1](2022)在《高一学生物质检验题答题情况的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NH+4的检验为主要内容,开展纸笔测验,采用描述统计、差异分析,从操作描述、化学用语以及原理理解等3个方面入手了解高一学生物质检验内容的学习情况,分析性别及班级水平差异,发现学生在物质检验题作答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无法完整规范地描述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和书写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同时,没有深入了解物质检验过程涉及的化学原理;虽然男女生、不同班级水平学生在各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但效应作用较小且存在许多共性问题,如忽略取样步骤、混淆检验方法、错误理解物质性质和化学原理等。本研究为中学化学实验,特别是物质检验部分的教学提供了建议和启示。

刘宝强,张贤金[2](2021)在《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类试题的解题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近5年全国卷和2020年新高考省份高考有机合成设计类试题,发现有机合成设计试题的特点,梳理常考的知识点,寻找有机合成设计的核心点并逐步建构有机合成解题的思维模型.通过典型的例题分析提出相应的解题策略.结合试题分析提出教学思考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罗薇[3](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认为《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刘树霞[4](2021)在《基于教材母题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研究 ——以2016-2020年全国Ⅱ卷为例》文中认为

杜丽斐[5](2021)在《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素养的百年演进研究(1919-2019)》文中研究指明

姚义务[6](2021)在《农村初中化学用语“少教多学”教学策略探索》文中认为农村初中化学用语教学一直是困扰农村化学教师的教学难题,在农村生源素质、学习基础薄弱的学情形式下,讲授式教学,机械式记忆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较低,导致在考试中此部分内容失分较多。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积极性,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农村初中化学用语"少教多学"教学策略的可行性。

程佳艺[7](2021)在《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 ——以基本概念及理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化学思维是个体在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化学技能过程中的有效思维活动,是长时间累积的化学学科基本思想观念及化学学科意识的总和。化学思维影响着化学学习的成效,培养化学思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原理,进而促进对化学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有关化学思维的文献和思维心理学等理论,阐述了以基本概念及理论为思维培养载体的原因及分类与比较、宏观与微观、符号与表征、变化与平衡、定性与定量五种化学思维的含义与作用,归纳总结了各类化学思维的特点,并分析了近4年全国II卷中相关高考题的具体考查情况。根据化学思维特点和高考考查情况,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化学思维培养的针对性策略;结合教学的一般过程和一般思维发展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所有化学思维培养的整体性策略。最后,基于以上理论研究,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教学实践,并通过针对化学思维的测试对实践结果进行检验与分析评价,论证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希望本研究为一线教师开展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叶苏兰[8](2021)在《精加工策略在地理渗透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盐城市田家炳中学为例》文中指出2018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本),其明确要求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培养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就成为新时代地理教学的迫切要求。渗透式教学主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体。只有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是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必须学会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而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精加工策略是对知识的深度加工,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网络,正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地理学科关于精加工策略的研究不多,且没有关注到地理课堂教学本身。渗透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促使学生形成独立与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渗透式教学在地理学科上的研究文献很少,其并未被系统提出。因此渗透式教学和精加工策略在地理学科上有一定的发展前景。通过概念辨析和理论探讨发现渗透式教学和精加工策略在过程、目的、主体方面具有相似性,因此可将精加工策略运用于高中地理渗透式教学方式中以培养中学生地理综合素养。利用渗透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不仅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习”的基本理念,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新课改所提倡的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本文通过梳理精加工策略和渗透式教学相关文献,概述精加工策略和渗透式教学的概念。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从地理概念、地理用语、地理图表、地理计算4个维度32项指标构建了高中生地理精加工策略的问卷量表。经过问卷试测后,对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中生的地理精加工策略运用现状进行调查,运用SPSS23.0搜集数据,作定量分析,引发相关思考。针对问卷问题,再结合访谈交流法和案例探讨作定性分析,并设置实验作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果:(1)在训练地理精加工策略前,学生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位于中等偏下。而地理概念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较高,地理用语和地理图表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较低。(2)在地理渗透式教学下训练学生精加工策略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业成绩存在显着差异,实验班学业成绩更高。(3)实验班在地理渗透式教学中训练精加工策略后,其地理精加工策略以及各维度策略运用水平相比于实验前都有提高,且各维度运用水平都高于对照班,但实验班实验后的地理用语和地理图表策略应用水平依然较低。(4)在地理渗透式教学下训练学生精加工策略后,实验班中等生和后进生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相较于实验前提升幅度较大,而优等生提升不明显。归纳研究结果,得出结论:(1)在渗透式教学中训练学生地理精加工策略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利,减轻了教师教学压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了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课堂质量改善。(2)高中生地理精加工策略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地理概念是地理知识中最基础的核心要素,利用地理精加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稳固基础知识。(3)高中生在地理渗透式教学中经过精加工策略训练后,地理图表和地理用语的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有提升,但地理图表和地理用语的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整体仍然较低。(4)不同层级学生对于地理精加工策略的训练效果不同,训练后优等生虽地理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位居最高,但中等生和后进生训练后的地理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相较于训练前比优等生进步更明显。根据高中生地理精加工策略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1)加强师生合作,融合精加工策略与渗透式教学。(2)把握核心要点,突破地理精加工策略中的难点。(3)保证训练时间,多渠道地训练地理精加工策略。(4)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用元认知监控精加工策略使用。

马芯蕊[9](2021)在《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堂理答行为属于问答行为的一部分,是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应与处理,由于理答行为表现细微,在课堂教学中不易引起教师的重视,但教师的理答行为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甚至终生学习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理答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原因分析提出具体提高化学教师理答行为水平的策略,都是本文需要观察与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次采用分析文献法、课堂观察法、专家咨询法和熵值赋权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梳理了有关课堂教学中理答行为研究的历史背景、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发展现状,并阐明了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结合专家咨询和前人研究的结果,根据诊断量表建构的原则和依据,构建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诊断量表,以教师和课题为诊断对象展开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理答预设不够全面深入、理答过程中学生不活跃、理答方式与理答语言单一、理答内容模糊缺少针对性、化学核心素养渗透不足。根据当前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当前化学教师理答困状的成因: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过于重视理答的“预成性”、学生因素导致的理答成效差、教师理答惯性因素的影响、教学内容因素对理答的影响。深入探讨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后,指出教师可具体从以下方面提升理答能力:增强教师的理答意识、丰富教师的理答方法、做好教师理答课后反思、提升新手教师专业素养、建构教师理答培训体系。

胡兰兰[10](2021)在《思维导图在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改革之下,中职语文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2020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中职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以语言运用为基础,思维、审美、文化方面的发展建立在语言运用基础上。由此可见,国家和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提升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承担着重要职责。然而,据调查显示,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以阅读教学为主,口语交际教学得不到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单一,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不明显;同时,学生以学习技能为目的,忽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口语交际在教学中常常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无法得到很好地提升。基于中职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本课题研究尝试把具有创造性思维、强记忆等特点的思维导图应用到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来,通过对比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法来探讨一条提高中职口语交际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以更好地提升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中职生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此课题主要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课题研究背景,综述国内外有关研究,介绍相关概念及确定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调查分析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第二章主要是对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如何在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进行实践;第四章对思维导图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基本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化学用语的基本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一学生物质检验题答题情况的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参与者
    2.2 研究工具
    2.3 数据处理
    2.4 信、效度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操作描述
    3.2 化学用语
    3.3 原理理解
4 结论、启示与教学建议
    4.1 结论
    4.2 启示
    4.3 教学建议
        (1)要巧用思维导图,加强原理理解。
        (2)要结合手脑练习,完善操作描述。
        (3)要尊重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4)要抓住典型错误,逐点攻克问题。

(2)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类试题的解题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合成设计试题真题解析
    1.1 真题共同特征
    1.2 试题特点
2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特点
    2.1 有机合成路线题的呈现形式
    2.2 有机合成路线题的常考点
    2.3 有机合成的核心抓手
3 有机合成设计的解题策略
4 教学的思考与建议
    4.1 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结构化理解
    4.2 重视信息获取的训练,培养学科关键能力
    4.3 关注化学用语的表达,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3)《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6)农村初中化学用语“少教多学”教学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化学用语在初中化学中地位和作用
2 化学用语的“少教多学”教学策略探索
    2.1 根据教材安排,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2.3 联系生活,让学生知道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4 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和研究,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3 结束语

(7)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 ——以基本概念及理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时代变更和创新发展的需要
        2.课改、高考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3.化学学科的特点
    (二)研究意义
        1.对学生的意义
        2.对教师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研究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思维
        2.化学思维
    (二)研究现状
        1.化学思维的国外研究现状
        2.化学思维的国内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1.最近发展区理论
        2.建构主义理论
        3.思维心理学理论
三、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
    (一)化学思维培养载体的选择
    (二)各类化学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1.分类与比较思维
        2.宏观与微观思维
        3.符号与表征思维
        4.变化与平衡思维
        5.定性与定量思维
    (三)高考对化学思维的考查
        1.高考对分类与比较思维的考查
        2.高考对宏观与微观思维的考查
        3.高考对符号与表征思维的考查
        4.高考对变化与平衡思维的考查
        5.高考对定性与定量思维的考查
    (四)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1.针对性策略
        2.整体性策略
    (五)教学案例——电解质的电离
四、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
    (一)实践目的
    (二)实践方案
        1.实践对象
        2.实践时间
    (三)实践结果分析
        1.教学实践前测成绩分析
        2.教学实践后测成绩分析
        3.课堂观察分析
五、结论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化学思维前测和后测试题
致谢

(8)精加工策略在地理渗透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盐城市田家炳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课程改革需要
        2.新时代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需要
        3.改善中学地理教学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1.体现地理新课改理念
        2.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3.完善精加工策略和渗透式教学理论
    (三)研究现状
        1.精加工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渗透式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精加工策略与渗透式教学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4.研究路线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精加工策略
        2.渗透式教学
        3.精加工策略与渗透式教学的联系
    (二)理论基础
        1.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杨振宁渗透式教学理论
        4.建构主义理论
三、高中生地理精加工策略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量表问卷编制和结构分析
        1.量表编制
        2.量表结构分析
    (二)问卷调查实施
    (三)问卷结果分析
        1.高中生地理精加工策略总体运用水平分析
        2.高中生地理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的因子相关性分析
        3.强化班与普通班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差异性分析
    (四)问卷结论与思考
        1.高中生整体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不高
        2.地理概念是影响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的基础因素
        3.强化班精加工策略水平与普通班差异明显
四、精加工策略在地理渗透式教学中的应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假设
        1.地理渗透式教学中运用精加工策略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2.地理渗透式教学中训练学生使用精加工策略能提高该策略运用水平
        3.学生原有基础知识会影响学生精加工策略的运用水平
    (三)实验变量
        1.自变量
        2.因变量
        3.测量因变量
    (四)实验方法
    (五)实验过程
        1.教师访谈
        2.学生训练
        3.实施实验
    (六)结果与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学业成绩比较
        2.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比较
        3.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后不同层次学生精加工策略运用水平比较
    (七)实验结论
五、地理渗透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精加工策略的建议
    (一)加强师生合作,融合精加工策略与渗透式教学
    (二)把握核心要点,突破地理精加工策略中的难点
    (三)保证训练时间,多渠道地训练地理精加工策略
    (四)结合学科特点,用元认知监控精加工策略使用
六、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1.研究创新点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9)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遵循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
        (二)提升教师素养的内在需求
        (三)个人研究旨趣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理答及其内涵
        (二)理答的分类
        (三)化学课堂理答行为诊断
    二、理论基础
        (一)化学课程与教学理论
        (二)师生互动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章 建构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诊断量表
    一、诊断量表建构的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针对性原则
        (四)化学性原则
        (五)可操作性原则
    二、诊断量表建构的依据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课堂观察诊断量表建构
        (一)确定诊断指标
        (二)确定诊断指标权重
        (三)信度检验
        (四)量表建构注意事项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诊断实施与分析
    一、诊断对象
        (一)教师的选取
        (二)课题的选取
    二、诊断流程
    三、诊断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结果统计
        (二)诊断结果整体分析
        (三)诊断结果局部分析
        (四)存在问题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发展策略
    一、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二)过于重视理答的“预成性”
        (三)学生因素导致理答成效差
        (四)教师理答惯性因素的影响
        (五)教学内容因素对理答的影响
    二、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问题的优化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理答意识
        (二)丰富教师的理答方法
        (三)做好教师理答课后反思
        (四)提升新手教师专业素养
        (五)建构教师理答培训体系
    三、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思维导图在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职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二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思维导图应用于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实施
    第一节 思维导图应用于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具体实施方法
    第二节 基于思维导图的《介绍工艺流程》教学实施过程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评价及反思
    第一节 思维导图在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第二节 思维导图在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教师)
附录2 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学生)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四、加强化学用语的基本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一学生物质检验题答题情况的诊断研究[J]. 杨希,竺丽英,王祖浩.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2(01)
  • [2]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类试题的解题策略研究[J]. 刘宝强,张贤金. 理科考试研究, 2021(15)
  • [3]《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基于教材母题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研究 ——以2016-2020年全国Ⅱ卷为例[D]. 刘树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5]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素养的百年演进研究(1919-2019)[D]. 杜丽斐.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6]农村初中化学用语“少教多学”教学策略探索[J]. 姚义务. 中学理科园地, 2021(03)
  • [7]基于化学思维培养的教学研究 ——以基本概念及理论为例[D]. 程佳艺.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精加工策略在地理渗透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盐城市田家炳中学为例[D]. 叶苏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9]高中化学教师课堂理答行为诊断研究[D]. 马芯蕊.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10]思维导图在中职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兰兰.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加强化学术语基础培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