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科技》简介

《内蒙古农业科技》简介

一、《内蒙古农业科技》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何星亮[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及特点》文中认为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是中华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各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学习、吸收借鉴,共同促进了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章从综合性研究、区域性研究和单一民族研究视角,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的各类研究成果及特点。

宫晖[2](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自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广研学课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建议加强地理实践,因此地理研学课程成为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10个部门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富的研学课程资源,适合开发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地理研学案例。因此,笔者基于高中地理内容,以地理研学课程为途径对赤峰市的课程资源进行案例设计和实施,研究如何通过地理研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课程开发理论和地理教学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研究。研究思路是分析典型案例,为案例设计奠定基础,进而实施案例,得出结论、启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地理研学课程推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丰富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案例,为周边地区研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以及为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设计提供一般思路。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开展地理研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地理实践力为地理研学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第二,对赤峰市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研究,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归纳整理。第三,从课程标准中选择能够进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内容共9项,对教学提示、内容要求以及研学地点的选择进行汇总。以湘教版2本地理必修教材为依据能够进行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内容共18项,按照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综合类3类进行开发,共得到13项主题,并分别设计研学内容。第四,通过分析他人的案例得出相应的启示并总结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原则5项,分别是教育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实操性原则。第五,研究得到研学案例的基本组成8部分,分别是研学主题、研学地点概况、研学目标、研学线路与时间安排、研学课程准备工作、研学活动方案、研学评价、研学手册。第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4个。

王小丰[3](2021)在《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辽河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大、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境内河流众多,广布其中,因此水资源充沛。此外,西辽河地区土壤类型较多,特别是西辽河下游地区的冲击扇平原土壤肥沃,优质的黑土、棕壤适合农作物生长,加之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为农业开发创造了条件。明清时期,随着屯田制度的发展,巩固边防的需要,朝廷将农业生产工具、种子等输送至西辽河地区,保障了农业生产。特别是清代以来,随着“一地养二民”政策的推行,大量的山东、河北、山西人涌入西辽河地区,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再一次为农业开发创造了条件。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与农业生产技术等亦得到改良与推广,许多改良后的农业生产工具使用轻巧方便、易于操作。加之明代“生铁淋口”技术,和“牵引钩”的发明,配合着改良后的瓠种器、犁铧、灵巧的牵引钩等,大大增加了垦殖面积。此外,明清时期外来农作物玉米、马铃薯的引种与推广,使西辽河地区形成了整地、播种、土壤耕作、田间管理、收割加工等一整套完整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独具特色。农业开发促进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当地农人掘泉引流,凿井灌田,朝廷还遣人“教养蒙古”,传授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使西辽河地区农产丰收,余粮颇足。这时期的酿酒业、粮油加工业等随之发展起来。在明清茶马互市,以及清廷修建的五路驿站、巴林桥等交通要道的基础上,当地人将剩余粮食加工成农副产品通过驿站、路桥输送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区,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很多农人从事商业性活动,缓解了人与地相争的矛盾,有利于维护西辽河乃至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但在农业开发过程中,蒙汉之间的租典泛滥,及蒙古贵族土地兼并严重,国际形势混乱、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制约着农业发展。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效果明显、影响深远,奠定了后世农业生产格局,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特别是清廷满蒙联姻政策的推行,更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先进的农耕技术通过远嫁的公主、格格等再次传入蒙古各部,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贵族纷纷从事农业生产,亦促进了西辽河地区蒙古各部农业发展。农业开发势必冲击畜牧业发展与环境破坏,加之西辽河地处农牧交错带,因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时期的农人不顾一切过渡开垦,朝廷亦肆无忌惮的砍伐林木,造成了大量土地沙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很多野生动物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郭佳[4](2021)在《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东部玉米热量资源利用评价》文中认为农业热量资源是农业气候资源之一,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能量,农业热量资源分配情况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是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的重要参考因素。因此,评价热量资源利用情况对提高作物资源利用率、调整作物种植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S技术以其客观、实时、宏观等优势,为评价热量资源利用提供了新方法。本研究以内蒙古东部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四个研究区为例,基于500m空间分辨率的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将Landsat8 OLI数据作为实测数据与MODIS数据间的过渡数据,采用S-G(Savitzky-Golay)滤波和4次拟合平滑方法对春玉米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时序曲线进行重构拟合,提取内蒙古东部玉米种植区。利用动态振幅阈值法、拐点法和最大值法确定春玉米不同物候期,即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在内蒙古东部及周边54个气象站点提供的气象数据支持下,计算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内蒙古东部≥10℃积温、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积温、玉米全生育期积温及积温占比,利用Arc GIS绘制空间分布图,分析评价内蒙古东部玉米热量资源利用情况。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提取内蒙古东部玉米种植区,并以实际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提取结果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赤峰市玉米种植面积为529.58×103 hm2,面积提取精度为98.68%,空间准确度为92%;通辽市玉米种植面积为1092.85×103 hm2,提取精度为97.55%,空间准确度为85.71%;兴安盟玉米种植面积为288.97×103hm2,提取精度为92.05%,空间准确度为86.44%;呼伦贝尔市玉米种植面积为460.51×103 hm2,提取精度为93.73%,空间准确度为85%。基于NDVI时序数据反演玉米物候期,在内蒙古东部,玉米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分别为5月12日—5月30日、6月3日—6月11日、7月28日—8月10日和9月13日—10月3日。出苗时间、拔节时间、抽雄时间均表现为南部早北部晚,成熟时间表现为南部晚北部早。遥感反演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对比的准确度分析表明,苗期反演误差较大,抽雄期反演结果最为准确,其次为成熟期。内蒙古东部≥10℃积温在空间上表现为随纬度增加分配减少的特征,玉米热量资源利用结果显示,出苗—拔节期、拔节—抽雄期、抽雄—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积温分配表现为南部多,北部少。出苗—拔节期积温占比在空间上无明显差异;拔节—抽雄期积温占比表现为北部高,南部低;抽雄—成熟期积温占比表现为北部低,南部高;全生育期积温占比表现为西北低,东南高。

王晓霞[5](2020)在《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阶段,农业要走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则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农业产业化企业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所以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应重视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快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本论文根据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融合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着眼于内蒙古杂粮产业化龙头企业——呼和浩特市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蒙清农业公司),通过其“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创客中心+项目”的发展模式;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发展环境,进一步重点分析其绿色化、智慧化、优质化、品牌化、多元化的典型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并从公司层面和社会层面分析其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成效,为更多杂粮企业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案例经验。通过梳理蒙清农业公司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促进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为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段慧[6](2020)在《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小康社会全面化的基石。随着2020年的到来,“两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十三五规划”临近尾声,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性的增长。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大幅提高,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建设更符合时代与地域要求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势在必行。然而,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已不适应当前生产力,因此,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完善改进当今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要搭建企业、科研机构、学校、合作社等与农牧民的桥梁,促进农业经济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实现科技落地,为农牧民增产增收。巴彦淖尔市着力推广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力求更好地使用科学技术和信息服务来解决农业中的实际问题。然而,由于服务理念、流程与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不完善,巴彦淖尔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较多的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整体上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思路开展相关研究。首先从实际的基层工作中发现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艰难推行并且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其次,通过对相关课题的理论分析,梳理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有关概念与理论,分析了巴彦淖尔市星火科技12396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当地农业科技信息基础网络及服务平台,并通过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农牧户与科技工作者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效果评价。在此基础上,全面剖析当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内容,即从人员、基础投入、管理、供需、技术五个角度分析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主要从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体系、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对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提供保障。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使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涉农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研与实际访谈,明确当前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问题实质与具体原因,据此得出相应解决方案。希望本文研究可为提高农牧区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农牧业产业转型升级、破解科技信息入户难即科技服务深入到农牧民“最后一公里”的重大难题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帮助。

段宁[7](2020)在《基于BSC+KPI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以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农业中小企业,相对而言,竞争力不强,缺乏现代管理理念,蒙清农业也不例外。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对公司战略、内部流程及人员团队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就尤为重要了。基于此本文以蒙清农业为代表,运用平衡计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绩效评价研究,分析怎样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同时带动农户增收、农民就业。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对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蒙清农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绩效管理入手,发现其目前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比如不能反映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绩效考核导向不够公平、绩效考核层面单一化、实施考核后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适合该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最后结合蒙清农业当前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高层管理者应积极推动并支持该体系的实施、并且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建立绩效评价专职部门、建立与绩效挂钩的奖惩分配机制和相配套的反馈体系,以确保绩效评价体系在企业中的顺利应用。通过对蒙清农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对于处于相同发展阶段、面临相似问题的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以蒙清农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健康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对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解决城乡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韩璐明[8](2020)在《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良种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优良品种对农作物增产的科技贡献率高达30%以上。但目前新育成品种多以改良、模仿为主,尚未实现大规模品种换代;而且品种选育单位选育的优良品种多停留在品种登记上,多数选育单位没有能力进行大面积的品种繁育和推广应用,使得优良新品种作为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速度变慢。所以新品种需要通过农业推广来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内蒙古蒙新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拥有较好的种质资源,更应重视新品种农业推广的工作,具有典型性。本文选取内蒙古蒙新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单个案例研究,试图探究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优化问题,从而寻求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的推广模式的普适性。基于此,本文梳理了农业推广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农业企业利用信息推广新品种的研究成果。以蒙新农种业公司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对比该公司的“企业+农户”、“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三种不同的农业推广模式优势,发现从订单量的增加效果看,“企业+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更好。之后分析三种农业推广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得出这三种推广模式在新品种推广的效果、示范园观摩效果、基层推广人员专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农业种业企业自身的角度,对推进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优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便推动种业企业新品种的推广模式的优化,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王天琪[9](2020)在《H市财政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综合国力的稳健增长,各地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从而针对于这方面投入的规模也在不断加大,致使H市财政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的投入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关注度的不断增加我们从中能够发现构建H市财政重大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升效益、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绩效评价的相关资料并研究进行了总结,从中发现国外类似研究起步较早,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较为成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而国内相关研究着手较晚,随着国家对财政科技投入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此开展了研究,但在宏观和理论层面居多,根据重大科技项目特点进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较少,实务工作层面的研究也比较少。为此,本文结合H市财政重大科技项目实际情况及特点,通过分析H市2017、2018两年财政重大科技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完成情况,对此类项目的指标体系构建开展研究。在确立概念和明确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H市财政重大科技项目现如今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管理部门权责不清、资金拨付缓慢验收不及时、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过程管理不规范、缺少更为专业的技术支撑及科技资源共享方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自治区级相关项目管理规范和H市情实际,提出健全重大科技专项资金长效监管机制、规范政策配套措施建立多元化投入、构建合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注重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建议。特别是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设计方面,通过现场调查并组织专家会议,对定性指标进行一定规范,并运用AHP法和德尔菲法结合确定权重,为H市构建合适的财政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倩[10](2020)在《基于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西辽河流域玉米生产效率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新技术、作物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内蒙古粮食主产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西辽河流域,玉米产量连续十几年获得丰收,但是,制约着玉米增产增效的问题逐渐显示出来,水肥高效利用和高产之间的不匹配,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磷肥、氮肥利用效率低,加上西辽河流域生产条件春旱春寒的特点,玉米产量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科研院所、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玉米生产种植主体联合研发集成了一项玉米高产高效的水肥一体化和无地膜残留的玉米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在西辽河流域进行了大面积的试验推广。本文以内蒙古西辽河流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研数据为基础,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8、2019西辽河流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传统技术下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88,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无膜浅埋滴灌技术下的玉米平均综合技术效率为0.94,技术效率较大提高,实现了节本增产。基于此,提出大力推进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示范应用,加大农业科技服务投入,提高玉米种植效益。

二、《内蒙古农业科技》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农业科技》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综合性的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一)专着类
    (二)论文类
        1. 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的作用和贡献研究
        2. 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的传播和交流研究
二、区域性的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一)专着类
        1.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2. 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二)论文类
        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2. 新疆和内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3. 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三、单一民族的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一)壮族传统稻作农业研究
        1. 专着类
        2. 论文类
    (二)哈尼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1. 专着类
        2. 论文类
    (三)傣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1. 专着类
        2. 论文类
    (四)蒙古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1. 专着类
        2. 论文类
    (五)侗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1. 专着类
        2. 论文类
    (六)维吾尔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七)其他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
        1. 专着类
        2. 论文类
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的特点
    (一)研究成果逐步增多,单一民族研究成果总量高于区域性和综合性研究
    (二)研究地域和研究对象的相对集中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的日趋多元

(2)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地理实践力
        2.研学课程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生活教育理论
        3.课程开发理论
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来源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具体分析
        1.自然地理类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2.人文地理类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一)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安全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
        5.实操性原则
    (二)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依据
        1.赤峰市乡土地理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高中地理教材
        4.师生实际情况
    (三)研学课程案例的基本组成
        1.研学主题
        2.研学地点概况
        3.研学目标
        4.研学路线与时间安排
        5.研学课程准备工作
        6.研学活动方案
        7.研学评价
        8.研学手册
    (四)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1.案例一: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研学课程
        2.案例二:赤峰市博物馆研学课程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
        1.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责任公司研学课程实施
        2.赤峰市博物馆研学课程实施
    (二)案例实施启示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学案例汇总表
附录2 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具体分析表
附录3 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附录4 地理研学课程案例成果展示
致谢

(3)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 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基础及背景
    第一节 西辽河地区自然条件与环境变迁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水源
        三、土壤植被
    第二节 明清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社会背景
        一、行政区划变迁
        二、总体政治和军事概况
        三、社会民情变化
    第三节 明清之前西辽河地区农业发展概论
        一、史前时期
        二、历史时期
第二章 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的土地垦殖和水利发展
    第一节 土地垦殖的过程及特点
        一、屯田垦殖
        二、移民垦殖
    第二节 土地垦殖的作用和影响
        一、垦殖面积的扩大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三、土地占有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水利工程建设与农田灌溉的扩大
        一、兴修水利
        二、灌溉农业的发展
第三章 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作物种植拓展与技术改进
    第一节 农作物的引种推广
        一、玉米的引种
        二、马铃薯的引种
        三、其他作物的引种
    第二节 主要作物的分布及特点
        一、麦类
        二、水稻
        三、玉米、番薯、马铃薯
        四、高粱、谷类、豆类
    第三节 土壤耕作与技术的改进
        一、耕作时令的掌握
        二、耕作技术的进步
        三、工具的改进与发展
第四章 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动因与制约
    第一节 维护边防需要与缓解资源相争
        一、平定叛乱加强王朝统治
        二、合理分配资源减少人地矛盾
    第二节 改善民生与社会治理
        一、帮扶生产给予西辽河地区生产资料
        二、休养生息与整顿吏治
        三、传授农业生产技术
        四、修桥补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第三节 制约农业开发的因素及其解析
        一、安土重迁不习农耕
        二、租典与封建剥削严重
        三、国际政治形势混乱
        四、自然灾害频仍
第五章 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的效果及影响
    第一节 奠定后世基本农业生产格局
        一、旱作农业系统的确立发展
        二、特色农业的发展
    第二节 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一、酿酒业的发展
        二、粮油加工的进步
    第三节 促进民族融合与边疆地区稳定
        一、茶马互市
        二、满蒙联姻
    第四节 对畜牧业的冲击与生态环境破坏
        一、畜牧业的削弱
        二、环境的破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明清时期主要农具图谱
    附录二 明清时期主要作物、蔬菜图谱
    附录三 明清时期主要牵引钩图谱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作者简介

(4)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东部玉米热量资源利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可行性分析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基于3S技术识别作物种植信息
        1.3.2 基于3S技术反演作物物候期
        1.3.3 热量资源利用评价方法
2 研究内容及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3 数据与方法
    3.1 遥感影像来源与预处理
        3.1.1 MODIS影像来源及预处理
        3.1.2 Landsat影像来源及预处理
    3.2 玉米种植区提取方法及精度验证
    3.3 玉米物候期提取
        3.3.1 玉米生育时期提取及精度验证
        3.3.2 玉米生育进程及品种熟性空间差异
    3.4 热量资源利用评价方法
4 玉米种植区提取结果及验证
    4.1 玉米种植区提取
    4.2 精度验证
    4.3 小结
5 玉米生育时期提取及验证
    5.1 玉米生育时期提取
    5.2 精度验证
    5.3 小结
6 热量资源利用评价
    6.1 内蒙古东部热量资源的空间变化
    6.2 玉米品种熟性空间差异
    6.3 不同生育时期积温分配评价
    6.4 不同生育时期积温占比评价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1.1 讨论
        7.1.2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校对报告

(5)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背景目的意义
        1.1.1 背景
        1.1.2 目的
        1.1.3 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1.2.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杂粮
        2.1.2 农业高质量发展
        2.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农业现代化发展
        2.2.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产业融合理论
3 蒙清农业公司发展状况
    3.1 蒙清农业公司基本情况
        3.1.1 蒙清农业公司简介
        3.1.2 蒙清农业公司组织架构
    3.2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发展模式
        3.2.1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3.2.2 “公司+创客中心+项目”的发展模式
    3.3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发展内外环境分析
        3.3.1 宏观层面:“政府+市场”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3.2 中观层面:有效的合作机制为其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3.3.3 微观层面:发展战略和管理为其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4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4.1 绿色化发展路径
        4.1.1 开展旱作农业集雨灌溉
        4.1.2 采用中药喷洒种子、轮作种植方式
        4.1.3 采用全覆膜精量穴播种植方式
        4.1.4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4.2 智慧化发展路径
        4.2.1 利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4.2.2 采用半自动化生产和全程可追溯体系
        4.2.3 采用多种网络销售方式
    4.3 优质化发展路径
        4.3.1 选取优势地理位置种植杂粮
        4.3.2 进行杂粮标准化种植
        4.3.3 实行统一的农资供应
    4.4 品牌化发展路径
        4.4.1 注重品牌塑造
        4.4.2 进行品牌宣传
    4.5 多元化发展路径
        4.5.1 开发多样化的产品
        4.5.2 发展杂粮餐饮业
        4.5.3 开展乡村体验旅游活动
        4.5.4 开办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5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效
    5.1 公司层面
        5.1.1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5.1.2 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5.2 社会层面
        5.2.1 带动农民收入增加
        5.2.2 利用农村闲置资源
        5.2.3 培养新型农业人才
        5.2.4 节约资源
        5.2.5 促进杂粮文化传播
6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的问题与挑战
    6.1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6.1.1 杂粮种子研发不足
        6.1.2 覆膜种植会带来地膜残留问题
        6.1.3 杂粮精深加工的常态化产品少
        6.1.4 智慧农业设施作用有限
        6.1.5 乡村体验项目少且时间短
    6.2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中面临的挑战
        6.2.1 作物抵御灾害能力不足
        6.2.2 发展资金不足
        6.2.3 缺乏专业化技术人才
        6.2.4 缺乏适应性好的农业机械
7 蒙清农业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
    7.1 政府方面
        7.1.1 宣传普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理念
        7.1.2 不断完善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7.1.3 积极培养引进农业人才
        7.1.4 加强农资研发创新力度
        7.1.5 健全农业高质量发展监管机制体制
    7.2 蒙清农业公司方面
        7.2.1 严格把握产品质量
        7.2.2 选用绿色合格农资产品
        7.2.3 进一步改良杂粮种子、机械
        7.2.4 不断开发杂粮深加工产品
        7.2.5 创新乡村体验项目和营销手段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1.3.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资料来源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相关概念、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科技
        2.1.2 农业信息服务
    2.2 相关理论
        2.2.1 外部性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无缝隙政府理论
3 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现状分析
    3.1 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的基本情况
        3.1.1 巴彦淖尔市星火科技12396的发展现状
        3.1.2 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3.1.3 农业科技信息基础网初步形成并逐步延伸
        3.1.4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
    3.2 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效果评价
        3.2.1 农牧户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效果评价
        3.2.2 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效果评价
4 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4.1 推行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困境
        4.1.1 基层从业人员的组织与管理问题
        4.1.2 农业科技信息网络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4.1.3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管理过程成本过高
        4.1.4 农业科技信息化技术与农民需求不匹配
        4.1.5 农业科技信息化技术复杂性问题
    4.2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发展推行困难的原因
        4.2.1 特殊的地理条件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影响
        4.2.2 利益机制不健全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影响
        4.2.3 相关法律制度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影响
        4.2.4 农民科技信息化理念滞后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有效应用的影响
        4.2.5 从业人员相关专业技能的落后对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影响
5 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改进措施
    5.1 优化基层从业人员组织管理
    5.2 优化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的建设
    5.3 优化重组星火科技12396服务体系
    5.4 建立技术与用户(农民)需求相适应的组织机制
    5.5 复杂技术指导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5.6 制度机制保障高素质农业科技队伍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基于BSC+KPI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以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本文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业产业化概念
    2.2 绩效评价相关概念
    2.3 平衡计分卡
    2.4 关键绩效指标
    2.5 本文理论基础
        2.5.1 战略管理理论
        2.5.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5.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3.1 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3.1.1 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3.1.2 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结构及人员构成
    3.2 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绩效评价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3.2.1 目前绩效考核制度
        3.2.2 绩效评价调查分析
        3.2.3 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3.3 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引入BSC+KPI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3.1 必要性分析
        3.3.2 可行性分析
4 基于BSC+KPI的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4.1 BSC+KPI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和思路
        4.1.1 BSC+KPI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2 BSC+KPI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2 战略目标及分解
        4.2.1 总体战略思想
        4.2.2 具体战略目标
        4.2.3 战略地图
    4.3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4.3.1 财务层面指标的选择
        4.3.2 客户层面指标的选择
        4.3.3 内部流程层面指标的选择
        4.3.4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的选择
    4.4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4.4.2 构造判断矩阵
        4.4.3 层次总排序
5 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BSC+KPI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及评价
    5.1 指标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5.1.1 指标数据的收集
        5.1.2 标准化处理
    5.2 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BSC+KPI绩效体系综合评价
        5.2.1 综合评价标准
        5.2.2 综合评价结果
6 BSC+KPI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高层管理者的积极推动与支持
    6.2 提高企业管理信息水平
    6.3 建立绩效评价专职部门
    6.4 建立与绩效挂钩的奖惩分配机制
    6.5 建立相配套的反馈体系
7 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8)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文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作物新品种推广
        2.1.2 农业推广
        2.1.3 农业推广模式
        2.1.4 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
    2.2 相关理论
        2.2.1 创新扩散理论
        2.2.2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2.2.3 辐射带动理论
3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的案例分析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案例企业的选取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1.2 案例企业选取与介绍
    3.2 蒙新农种业公司农业推广模式的实践成效分析
        3.2.1 蒙新农种业公司基本情况
        3.2.2 蒙新农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的优势分析
        3.2.3 蒙新农种业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
        3.2.4 蒙新农种业公司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实践成效
    3.3 蒙新农种业公司三种新品种农业推广模式的对比分析
4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存在问题
    4.1 “企业+农户”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4.1.1 企业客户接受新品种意愿不强,推广成效不明显
        4.1.2 企业合作的经销商缺少有效管理,降低农业推广的效果
    4.2 “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4.2.1 企业客户接受新模式程度低
        4.2.2 企业科技示范园缺乏观摩作用
    4.3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存在的问题
        4.3.1 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基层推广人员专业性低
        4.3.2 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足,互联网接受程度过低
5 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建议
    5.1 “企业+农户”推广模式优化建议
        5.1.1 增加示范户,加强与农户合作
        5.1.2 企业与经销商共同发展
    5.2 “企业+科技示范园+农户”模式优化建议
        5.2.1 企业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建立专业培训平台
        5.2.2 企业加快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
    5.3 “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优化建议
        5.3.1 企业储备高校人才,建立激励机制
        5.3.2 企业提升信息技术,提供精准农业服务
6 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H市财政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2.1 相关概念
        2.1.1 财政专项资金
        2.1.2 财政科技投入
        2.1.3 财政重大科技专项资金
        2.1.4 财政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2.2 财政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阐释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公共受托责任与委托代理理论
        2.2.3 投入产出理论
        2.2.4 协同理论
3 H市财政重大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现状
    3.1 财政重大科技投入现状
        3.1.1 投入规模
        3.1.2 投入结构
    3.2 财政重大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现状
        3.2.1 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3.2.2 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3.2.3 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3.2.4 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4 H市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4.1 管理部门权责不清
    4.2 资金拨付缓慢项目验收不及时
    4.3 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4.3.1 指标设定不科学
        4.3.2 评价体系难操作
        4.3.3 评价内容缺乏全面性
    4.4 过程管理不规范
    4.5 缺少更为专业的技术支撑及科技资源共享方案
5 H市财政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项目基本情况
        5.1.1 项目概况
        5.1.2 项目绩效目标
    5.2 财政重大科技专项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及方法
        5.2.1 构建的原则
        5.2.2 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指标及方法
    5.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1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5.3.2 AHP法结合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及目标值
        5.3.3 新体系优势分析
6 完善H市财政重大科技专项绩效评价的建议
    6.1 健全重大科技专项资金长效监管机制
    6.2 细化政策配套措施,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
    6.3 完善验收机制,加快项目验收进程
    6.4 注重绩效评价全过程管理
    6.5 建立完善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7 研究结论与研究的局限性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

(10)基于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西辽河流域玉米生产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无膜浅埋滴灌技术
        2.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1.3 规模报酬
    2.2 理论基础
        2.2.1 要素组合理论
        2.2.2 农业现代化理论
        2.2.3 理性“经济人”
    2.3 国外研究
        2.3.1 浅埋滴灌技术
        2.3.2 生产效率
        2.3.3 玉米成本收益
    2.4 国内研究
        2.4.1 无膜浅埋滴灌技术
        2.4.2 玉米生产效率
        2.4.3 玉米成本收益
        2.4.4 生产效率测算方式
        2.4.5 玉米生产效率影响因素
    2.5 文献评述
3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种植情况分析
    3.1 西辽河流域地理概述
    3.2 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总值
    3.3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种植产量增加,占内蒙古比重有所降低
    3.4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种植面积波动上升
4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生产成本结构及收益比较分析
    4.1 数据来源
    4.2 成本构成及成本收益对比
    4.3 无膜浅埋滴灌玉米不同种植规模下收益对比
5 西辽河流域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5.1 模型建立
    5.2 指标选取
    5.3 生产效率分析
        5.3.1 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5.3.2 规模效率分析及规模报酬分析
        5.3.3 纯技术效率分析
    5.4 投入要素分析
6 无膜浅埋滴灌玉米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1 模型建立
    6.2 指标意义及选取
    6.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4 Tobit模型回归分析
7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1.1 通过传统灌溉方式和无膜浅埋滴灌技术对比得到的结论
        7.1.2 通过综合技术效率分解得到的结论
        7.1.3 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得到的结论
        7.1.4 无膜浅埋滴灌技术下玉米生产得到的结论
    7.2 建议
        7.2.1 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克服不足
        7.2.2 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
        7.2.3 根据实际生产合理调整规模,向适度规模发展
        7.2.4 加大对对农业科技创新以及配套生产设备的补贴力度
        7.2.5 不同经营主体合理控制成本
        7.2.6 强化政府在推进农业科学技术中职责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内蒙古农业科技》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科技研究及特点[J]. 张燕,何星亮. 贵州民族研究, 2021(06)
  • [2]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D]. 宫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3]明清时期西辽河地区农业开发研究[D]. 王小丰.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基于3S技术的内蒙古东部玉米热量资源利用评价[D]. 郭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内蒙古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D]. 王晓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6]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D]. 段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BSC+KPI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以蒙清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例[D]. 段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农业种业企业新品种推广模式优化研究 ——蒙新农公司案例分析[D]. 韩璐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H市财政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王天琪.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无膜浅埋滴灌技术的西辽河流域玉米生产效率研究[D]. 张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内蒙古农业科技》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